低成本融资方式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成本融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为了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基建融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企业选对合适的基建融资方式对企业自身来说极其重要,本文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决策,对各种融资渠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融资管理建议。
关键词 :基建;融资;财务;管理
一、基建融资的内涵
基建项目的融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融资,其两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两者有不同的载体,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根据投资、融资与分配等方面开展,进行融资决策的载体为广义资产即债权人资产、股东资产,帮助完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财务活动;基建项目融资的载体是项目,既要满足项目资金需要,又要考虑到收益的融资方式,而且企业融资中具有独立性。第二,两者的影响因素有所区别,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有:公司章程及负债水平(融资空间)、金融环境、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协议约定、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宏观经济或营运资本规模等,这些因素存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影响基建项目融资的因素有:建设期的时间、项目投资的大小、营运资金收回、项目投产现金流与专项贷款现金流量的一致、利旧资产规模等,主要围绕项目本身。第三,决策的根据有所差异,企业融资决策是根据融资低成本、风险可控制、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进行,核心是找到适合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每股收益达到最大化;基建项目融资决策主要根据项目自身的现金流量进行,当今比较普遍的的方法是净现值大于零时,则方案能够执行。
二、基建融资方式
(一)权益融资
权益融资的含义是通过股东或投资者投入资金的方法以满足基建项目资金需要,其方法主要有:在二级市场公开或定向发行股票(主要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增资(主要是非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留存收益融资等。进行权益融资具有以下优势:能够满足长期资金需要,不需要还本付息;偿债能力不受影响,没有很大的财务负担;较大的融资规模,用这种方式就能够达到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权益融资方式存在的不足有:导致控制权小;融资成本相对其他融资方式比较高,必须支付发行费用,而且有股东希望较高回报率的压力;适合采用权益融资方式的情况:第一在初创期或在成长期初期的公司;第二是上市公司;第三不能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或者企业偿债能力不高,但资产状况优良,具有吸引投资者的能力的企业。
( 二) 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方式的含义是采用增加企业债务方法来满足重大基建项目资金需要,主要有:直接发行企业债券(包括中期票据、短融券等)融资、资产抵(质)押融资、从银行( 含银团贷款)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借款、借入私募债等。债务融资方的优点主要有的:融资程序便捷,较为快速;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发行的费用,比较低的融资成本;债务融资的不足之处有:资金使用受限的因素比较多,资金额较大时必须受托支付;融资规模大小会被企业总体融资空间所影响,大额投资项目采用单一的融资方式一般不能解决;具有还本付息的负担,尽管部分银行设定的限期延长,但正常情况下在建设期的后期或期末就必须还本付息,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债务融资的试用情况:第一处在成长期中后阶段段或处在成熟期的企业,负债水平比行业平均水平低;第二采用权益融资方式比较困难,而且是非上市的公司;第三借款融资渠道比较多,可选择的低成本融资方式的企业。
(三)混合融资
混合融资的含义是指把债务和权益融两种资渠道相互结合以满足基建项目资金要求。具体包括:采用组合融资协议方式融资、发行可转换债券、直接采取发债与权益方式组合融资等。混合融资具有以下的优势:采用融资组合,有助于降低融资风险;融资的规模相对比较大,经过适当的途径,能够增加资金流动的灵活性;混合融资方法存在的不足有:融资管理的难度系数加大,如转债会增大变为债务融资的可能性,将会增大后期的债务;整体的成本不低,包含寻求融资对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适合采用混合融资方式的情况有:1.融资规模比较大型,采用单种融资方式没能够为企业满足投资需求;2.可以比较容易找到混合融资方式,并且对相应的融资成本,能够承担得起的企业。
三、基建融资的管理
进行基建项目融资决策时,不但要看重项目开始之前的概念设计、勘察设计等步骤,并且还要看重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及完成后的评估(包括项目后评估),进行项目融资方式的决策时,可根据以下的程序:l.制定基建项目资金预算表,根据预算表估计融资的规模大小。2.在项目开始之前,对可以采用的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全方位解析,从而获得各种融资渠道下各种方案,包括融资期限、费用,还款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3.结合项目相关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需要时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的意见,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进,从而决定初步方案上交决策机构进行决策。在进行基建项目融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第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即必须结合项目建设特点进行融资,建设期不太长并且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要侧重于债务融资,减少融资成本;那些建设期比较长并且具有太多不定因素的大项目要侧重于权益性融资,能够减缓前期投入资金的压力;那些投资规模比较大型、周期长的项目,更多考虑选择组合的方法,增大融资渠道的灵活程度,避免单一的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或中断时无法补救。第二要遵循风险可控原则,就是在比较哪个是适合的融资方法的时,更加要考虑融资方式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把握好合同、相关协议可能存在的风险内容,保证风险是在企业能够接受并且控制的范围之中。第三要进行动态财务分析,就是在实施项目的前期、实施的过程之中、实施完工之后都要进行动态的财务影响分析。考虑到大多基建项目密切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更好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战略性的计划,虽然说银行方面一般都会对还款给予一年的宽限期,但还款压力还是会对企业某一期间(特别是建设期后期和投产前期)的生产活动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如:实施项目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中的融资分析,其目的是保证能够满足项目的资金需要;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投资预算控制(如变更洽商、索赔等控制),包括要充分考虑其对经营结果的影响,上市公司还必须先更好的与投资者进行沟通,意识达成一致,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低估价值的情况出现。
结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进行基建融资时,充分考虑所可能采用的融资方式的优缺点,然后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式,同时,在进行融资项目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的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z].北京:财建[2002]394号.
篇2
关键词:成本;债务融资;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资本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融资方式选择的结果,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融资结构,权衡融资成本和风险,构建最优的融资结构,将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而理论作为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析视角为企业的股利分配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逻辑,由于债务本身也存在成本,企业资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在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间做出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电力企业的债务融资分析,进而研究债务融资及成本的理论依据。
一、债务融资的内涵
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借出资金,成为公司的债权人,并获得该公司还本付息的承诺。企业的融资决策都是要考虑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的,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融资理论。
债务融资可进一步细分为直接债务融资和间接债务融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对于预期收益较高,能够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而且经营风险较大,要求融资的风险较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方式;而对于传统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小,预期收益也较小的,一般选择融资成本较小的债务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债务融资的特点相对于股权融资,它具有如下特点:
(1)短期性。债务融资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到期偿还。(2)可逆性。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3)负担性。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需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的固定负担。(4)流通性。债券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转让。
二、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现状
不同的负债融资结构揭示着不同的治理效应,而在企业融资实践中,应选择合理的债务融资结构,尽量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对电力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分析,进而了解到负债类型、负债期限结构、负债优化结构与成本的关系,进行深化资本结构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治理策略。
1.债务融资类型单一,公司资金负担重。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主要债务类型结构是银行负债,比重约占70%,其中多数为担保借款;其次为商业信用融资。一般而言,存在较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私人债务融资,而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不存在经营破产的风险,可以选择类似公司债券的公众债。但根据调查,发行公司债券的电力上市公司少之又少,其负债类型严重单一化,融资结构比例失衡,尤其对于债券融资这一有效形式没有广泛应用,失去了债券与银行贷款进一步结合而降低成本的优势,无法有效的控制成本。
2.债务期限结构仍存在改善空间。根据电力行业的特征,债权人在考虑借款资金的风险时,关注的是公司的清偿能力,电力上市公司为了降低风险,应该提高固定资产的比率,即长期负债应占得比重多一些。但根据调查显示,结果恰恰相反,债务期限结构略显失衡,短期融资比重更大,管理者对企业的未来投资项目决策权小,便相应的降低了长期债务融资的成本,可见我国电力行业的债务期限结构仍存在改善空间,Guedes和Opler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增长机会较多的企业倾向于发行期限较短的负债,而公用事业发行期限相对较长的负债,所以,我国电力上市公司应发行期限较长的负债。
3.债务优先结构波动大。数据显示,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债务优先结构偏向于保证融资,且稳定性不好,部分公司仅依赖于一种融资方式,有的公司完全依靠信用融资,抵押借款很少,而其他的融资方式主要由商业信用组成,表明公司资信在债券融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企业多偏好于保证融资,致使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同时,大多数贷款来自银行贷款,而银行不具备用限制性条款约束资产替换行为的动机,存在较高的监督成本,需要通过融资契约的有效安排来降低代现成本。
三、现代成本债务融资的结构优化
长期以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上市公司普遍有收益高、稳定,而风险较低,却采用低负债的财务保守策略,而国外的这类企业多采用高负债性融资,根据美国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数据,其长期负债率平均达到52.33%,总负债率达到64.16%。但我国却与之相反,我国的电力上市公司受国家的管制多,属于垄断的公共事业型企业,有大量的政府投资,不需要过多的负债,这就意味着企业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面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债务融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优化:
1.积极发展融资渠道,丰富企业债务融资类型。具有行业管制特征的电力行业向银行借款比例过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银行软约束问题,所以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公司配合发行公司债券。此外,租赁融资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审查,并且由债权人实施具体的购买行为,不会产生资产交换问题,因此,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也是丰富企业融资渠道的一个重要途径。
2.合理调整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融资具有一定的风险,要改变期限结构中的短期融资倾向,增加公司长期债务能够平衡企业负债结构,同时有助于减少融资过程中股权对债权的替代。可以通过相关政策调控,鼓励发行中长期公司债券,另外还可以选择发行一些降低股东从资产替换中获得好处的债券,像可赎回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可减少财产的流失。
3.选择合适的债务优化结构。由于我国电力行业多选择保证融资,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所以要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对违约等投机行为要严厉打击,适当增加债务融资契约中的限制条款,从而降低债务融资契约的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总之,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对负债类型、债务期限结构及债务的优化结构,这三方面进行融资结构的调整,进而降低债务融资中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管理规模。
参考文献:
篇3
融资租赁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融资租赁,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融资租赁在我国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并迅猛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截至2015年底,金融租赁、内资租赁、外资租赁三类企业总数为4508家,比2014年底增加了2306家,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4.28万亿元,比上年底增加108万亿元,增幅为33.8%,远超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
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长为经济群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我国企业总数中约99.8%为中小企业,其每年约创造相当于我国GDP60%的价值,提供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技术创新等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到自身发展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具有十分旺盛的资金需求,而又“求而不得”,这就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二、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应用中具有的优势
融资租赁是以资金为纽带,以融物为形式,以融资为特征,将融物与融资结合的特殊的信用形式。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投资和融资的目的;基于融资租赁本身所具有的业务形式,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而作为政府和国家目前具有政策倾斜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本身也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协助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对于融资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可以有效地帮助其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上异于传统融资形式的特殊作用,使得融资租赁业务在国民经济市场体系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备受中小企业关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点:首先,股权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内部融资;其次,过度采取单一债务方式融资,体现为银行贷款比例较高;同时,企业资本规模不足并且缺乏信用担保机制,难以达到传统融资方式资信“门槛”。与大企业比较,中小企业体现出强烈的内源融资和债务融资偏好,并求助于商业信用和非正规金融等特征。
区别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的特点使得其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时,有着特殊的作用,主要体现于:
(一)特殊的资信要求,中小企业可满足的低“门槛”
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财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并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数据。相对的,融资租赁业务由其业务流程决定,更偏向于对融资租赁整体过程中所需现金流的要求,对企业股本规模、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于银行贷款、上市、发债等直接融资方式要略低一些。因此融资租赁方式的门槛,是中小企业可望而相对可及的。
(二)简洁灵活的租约,中小企业可承担的低成本
融资租赁是将融资与融物两种功能融为一体的一种金融工具,因此,当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单一项目的审查时,就代表着其同时完成了等同于传统融资方式中融资和融物的审查,这使得审查程序的时间和成本都获得了节约。对于缺乏足够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只要能够在融资租赁整体流程中提供足够的现金流以支付租金,就能够获得融资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加速企业成长。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缩短业务审查流程,并获得相对灵活的租约,以较低的成本加速中小企业生产能力的形成。
(三)解决资金需求,促进设备更新,实现多元化目标
区别于经营性租赁,融资租赁合同期满后,租赁物所有权归承租人所有,因此企业所支付租金,绝大部分为购入租赁物所需支付的本金,另有融资额度所对应的应付利息,即融资租赁企业获得的利润。中小企业采取融资租赁方式,在整个融资流程中都拥有租赁物的使用权,即支付租金并使用设备创造生产价值,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革或设备革新中所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在美国,中小企业占全部承租企业的80%,在日本,这个比例达50%-60%,我国台湾地区比例更高,达85%以上。
三、融资租赁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一)承租企业拖欠租金现象时有发生
融资租赁业务出租方承担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承租人对于融资租入的资产视为自有资产处理,租赁费用不计入成本费用,不能体现融资租赁的财务效应。融资租赁因其独特的运营方式,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对承租人的资信要求及审查并不如传统融资方式严格,这一特点使得融资租赁业务很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然而融资租赁业务降低承租人融资的资金和资信门槛的同时,融资租赁企业要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管理混乱客观存在,一旦发生现金流断裂,仍有企业发生逃债的现象,给融资租赁公司造成损失。这使得融资租赁业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推进面临现实问题。
(二)融资租赁尚未完全融入中小企业融资思路中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管理相对落后,对财产的占有权与使用权上的认识还处在转变期,一旦缺乏资金,融资租赁并不会首当其冲出现在企业的融资计划中。而中小企业资信差,一般很难从银行获取资金,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形成融资租赁意识,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以此方式融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尚在发展之中,中小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的租赁公司进行融资租赁,这在某种程度上拖慢了融资进程,同时增加了融资成本。因此,目前阶段中小企业很难将融资租赁作为融资首选方式。
(三)立法滞后使得融资租赁企业经营风险较高
融资租赁是基于贸易背景,以融资为目的,以租借为方式的跨行业金融创新工具,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其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融资租赁法,只是适用现有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条款,但不同法律主要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融资租赁作出的规范,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性和关联性,难以解决融资租赁的风险和违约责任等一系列法律问题。法律法规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融资租赁业的相关发展。
篇4
关键词:并购融资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许多公司为加强其竞争优势而进行并购活动,国内及跨国的并购事件频繁发生。并购虽能给企业带来诸如管理和经营协同、企业战略重组、降低竞争成本等优势,但仍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活动。许多并购失败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其中风险不容忽视。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不断壮大并且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规模迅速增长。并购重组主体发展为多种资本主体相均衡,重组交易类型仍以集团注入资产为主。其现状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并购资金的来源是制约较大的因素;2.融资渠道不够通畅,融资工具品种相对单一;3.以股权性融资居多,债务性融资比重较低。
二、并购融资风险分析
1.内部风险。并购融资的内部风险产生于确定融资需要量及融资方式选择过程中。预算资金少会增加企业并购的不确定性,预算多会造成企业的财务负担。并购时,企业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外部融资方式风险包括有银行贷款融资风险、债券融资风险、杠杆并购融资风险、普通股融资风险。
企业无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内部融资虽风险较低,但仅靠内部融资,会降低企业流动资金,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转率及正常的经营投资。银行贷款融资成本较小,但其审批条件较严,且企业需向银行提供内部经营等信息。债券融资不会削弱企业的控制权,但债务压力也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蛇吞象”式的杠杆并购虽然能迅速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但如不能良好把握并购时机和并购策略,加之高息债券、后续资金的大量投入和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普通股融资方式企业不需要偿还股本,而增股后必然也会带来企业控制权的削弱,并购完成后的收购溢价,也可能会造成股东利益受损,为敌意并购增加机会。
2.外部风险。并购融资外部风险主要有当地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市场经济利率、汇率等对并购成本的影响,直接影响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资本市场的状况等。另外,信用风险也是对融资成败造成影响的因素。
三、并购融资风险原因分析
1.并购企业自身定位不准。并购企业对自身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未来现金流量的错误估计,往往会导致企业对并购能力的错误定位,产生错误决策。
2.融资环境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在进行并购融资时往往需要借助外来借款,而其中存在较多障碍。首先,银行贷款融资存在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次,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和增发配股审批流程复杂。最后,债券融资发行与审批条件较为严格。
我国法律法规限制。法律是把双刃剑,既保护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及投资者的利益,但有时也限制了一些融资工具在中国市场的灵活运用。此外,我国投资银行发展较慢,在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并购中作用发挥较小。
3.信息不对称。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状况。并购企业无法全面准确的了解被并购企业的真实营运、负债等信息,对其存在的产权不清、管理者舞弊等情况无法完全掌握,造成错误估计被并购方的价值,增加并购的成本,甚至造成并购失败。
4.融资工具局限。债务融资工具、权益融资工具以及混合融资工具等主要的融资工具,在我国由于许多法律法规的限制,较之国外得不到良好的运用。企业选择融资工具时往往局限较大。
四、并购融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对于上述并购融资存在的风险,企业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和防范,使融资风险最小化。
1.信息风险降低。并购企业应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法律顾问机构对并购双方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估,合理确定并购的资金需要量及并购价格,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合理预测,降低并购融资的信息风险。
2.融资渠道拓展。企业融资一般应先考虑内部融资,融资成本较小、融资便捷且不需要支付发行费用。除此之外,要考虑适合的外部融资方式。银行等机构的贷款融资作为外部融资首选,其次考虑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企业同时需要考虑该方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融资周期的长短等因素,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最佳融资方案。除常用融资方式外也可适当考虑租赁融资、过桥贷款、卖方融资、信托融资等。
3.融资结构优化。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企业在进行并购确定融资结构时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尽量降低资本成本;二要保持自由资本、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适当的比例;三要搭配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
4.并购支付方式创新。并购支付是并购融资的最终体现,并购支付方式的创新也可有效解决并购融资问题。企业可以利用有形资产进行产权嫁接支付,或利用无形资产进行并购融资支付。前者是并购企业将自己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生产线等嫁接于目标企业,成为目标企业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相应的股权以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后者指利用自己拥有的商标、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并购支付手段,完成对目标公司的并购,它也是一种常用的低成本并购融资方式。
五、结束语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的影响因素诸多,企业应综合考虑并购双方的评估结果及市场情况,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尽量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基础上规避融资风险,保障并购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会林.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商业,2011(30).
[2]李琼霞.并购融资方式及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1(12).
[3]多凤翔.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探析[J].企业研究,2011(16).
篇5
一、水电站建设融资模式选择的原则
(一)经济性原则
融资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成本,经济性原则要求融资模式的选择成本要低。不同的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优势,银行贷款资金有保证,但是审核比较严格,而其他方式的贷款如民间借贷费用相??来说比较高。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要从实际实际情况出发,融资活动开始后确立合理的融资金额以及融资期限,融资期限是影响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果融资期限过长,利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利息多,还款期限长,就会增加水电站的资金成本;反之如果融资模式以短期为主,利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利息少,还款期限短,那么就会对水电站项目的资金产生巨大的压力。只有选择合适的融资期限,才能有效的降低水电站项目建设的融资成本和还贷压力。经济性原则还要求水电站建设中对资金进行充分的利用,尽量减少闲置资金的数量,闲置资金的存在使得资金的效果比较低,闲置资金会在无形中增加融资成本,经济性原则是融资模式选择必须遵守的原则。
(二)多样性原则
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还需要遵守多样性的原则,多样性原则的内涵比较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融资中,主要是银行贷款为主,银行贷款的审核标准比较严格,这样就导致很多水电站项目无法获得银行的审批,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融资渠道更加广泛;水电站建设可以运用两种以上融资方式,确定合适的融资比例,提升融资效率;其次多样性要求在进行融资时要尽量扩大融资的范围,即需要扩大融资的主体,这样能够扩大水电站的影响力,从而更好的进行融资活动。
二、水电站建设融资模式的选择
(一)运用多种工具
水电站建设融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工具,利用各种渠道获得贷款资金,在进行融资时,水电站项目的建设可以借鉴公路的建设模式,利用民间的闲置资金,允许民众从公路项目的收益中获取收益,这种模式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利用了社会中的闲置资金,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水电站项目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项目建设的成本比较低;最后,民众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因此这种融资模式在公共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另外,在从银行融资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融资方式组合使用,银行票据+短期贷款+长期贷款组合使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能保证资金支付,又能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
桃源水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建设的效率,获得水电站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采用了多种工具进行融资,在进行融资时,由于银行的标准比较严格,桃源水电站只从银行进行了少量的贷款,剩余的建设资金部分是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取,还有部分是通过民间借贷获得。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有效的保证了桃源水电站建设所需的资金。融资方式可借鉴新疆新华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的融资方式,银行对项目投资的80%进行整体授信,使用方式上建设期使用三分之二的1年期短期贷款和三分之一的承兑汇票额度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到期后用固定资产贷款置换短期贷款及承兑汇票额度,有效降低了项目融资成本。
(二)减少资金闲置时间,降低财务费用
融资活动的开展虽然可以满足资金的需求,但是融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需要按时偿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费用存在使得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融资获得的资金如果大量的闲置则会增加财务费用,因此水电站项目建设融资时,应适度适量,尽量减小资金闲置时间,如果资金闲置不可避免,可以将融资获得的资金进行投资活动,通过投资一方面可以增加资金的有效使用,减少资金的闲置时间;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开展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销融资增加的成本。但是在进行投资时要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避免投资风险的出现。桃源水电站在进行建设时,对融资活动的资金进行了投资活动,投资的项目主要是一些短期项目,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就降低了桃源水电站融资中闲置资金的比例,获取了一定的收益,降低了融资成本。
篇6
1 目前的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
1.1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投融资方式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二是银行贷款,三是企业(包括合资、合作、独资)投资。政府财政拨款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公路养路费、通行费及车辆购置税。银行贷款具有额度大、还款期长的优点,因而成为我国目前公路建设的主要融资方式,且银行贷款融资经过多年的实践,其运作模式成熟规范,手续相对简便,是一种较为便捷的融资方式。企业投资是国家为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短缺而采取的重要政策性措施,是目前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公路建设主要融资渠道之一,但由于公路建设投资存在高风险性,而投资企业一般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加上审批时间长,审批条件、程序较为严格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这种融资方式受到一定的制约。
根据交通部、财政部和国家物价局对实行“收费还贷公路”条件的规定:收费公路按其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经营性收费公路和非经营性收费公路。经营性收费公路具有要求合理的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收益性;非经营性收费公路则带有政府投资特色,收费以偿还银行贷款和集资为目的,贷款本息偿还完毕,公路就停止收费。一般经营性收费公路融资方式较为灵活,既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由企业投资,而非经营性收费公路基本以车辆通行费或收费权作抵押,由交通部门向银行贷款。
1.2单单依靠现在的融资方式,笔者认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立体化、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⑴ 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建设的问题。
⑵ 融资方式以国内银行贷款为主,特别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必然导致资本借贷成本过高,增加债务负担和财务风险,原因是:
①长期借款比短期借款周转次数更多,很容易产生“借新还旧”的行为。
②长期借款比短期借款面临更大程度的通货膨胀。
③长期借款因使用期长,且通行费收入具有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比短期借款具有更大的信用或违约风险。
⑶ 企业投资修路虽然可以缓解政府经济负担,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如:企业经营不善,收不抵支,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只能由政府收购;或在收费期限内,由于改革的需要,政府从企业手中回购公路收费权时,势必要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
我国1998-2002年,公路建设总投资由2168亿元增加到3212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靠贷款解决的。预计到2010年,全国公路建设的贷款总额将突破10000亿元,这意味着每年的利息负担将达到1000亿元。如此沉重的债务压力仅靠政府资金和车辆通行费收入难以承受,因此,必须探索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更灵活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公路建设的资金需求。
2. 建立多元化、组合化的投融资体系:
针对当前公路建设投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应在今后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方面积极探索多元化、组合化的融资结构。在对未来现金流进行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融资期限、利率水平、财务风险等因素,充分运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工具,组合成一套融资期限、资本成本合理搭配、融资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方案。
2.1 多元化、组合化投融资结构的优势:
⑴ 拓展融资新渠道
多元化、组合化的投融资结构突破了以往融资方式单一、渠道狭窄的局面,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资金市场,更为灵活的融资方式。
⑵ 合理降低资金成本
根据对项目的建设期、资金需求量及未来现金流的科学预测,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不同利率水平和融资期限的合理搭配,可以大大降低资金成本,减轻债务负担。
⑶ 分散融资风险
通过不同渠道的融资和多种融资方式的组合,分散融资风险,可以减轻国家金融政策和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⑷ 有利于加强资金的管理。
投融资渠道的市场化,将对融资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其规范管理体制,加强资金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有利于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多元化、组合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⑴ 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可以为公路建设提供的融资渠道有:财政资金、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社保基金、证券市场、国债市场、企业资金和外资资金等。
⑵融资工具:
以下几种融资工具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组合形成科学的融资结构。
① 资本金:包括财政资金、国债资金、上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本金。
② 发行公路建设债券:包括国家公路建设债券和企业公路建设债券。
③ 信托资金
④ 银行贷款:包括长短期贷款、票据贴现、境内外币借款、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
⑤ 委托借款
⑥ 资产证券化
⑦ 金融机构贷款:包括同业货币拆借市场、金融债券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
2.3 建立多元化、组合化投融资结构的应采取的几个步骤:
面对金融市场上品种丰富的融资工具,融资主体应根据自身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资金需求量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在此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⑴ 确定最佳的融资方式组合结构:
确定融资结构之前,应首先比较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及缺点,通过组合互补,形成最佳的融资结构。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委托借款等融资方式虽然具有融资额度大、还款期长、手续简便的优点,但其一般执行市场利率,复利计息,还款时限强,从目前看我国正处于利率上升阶段,因此,应加以控制。公路建设国家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对广大投资者来说风险小、回报高,能够极大地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且其一般执行固定利率,单利计息,并具有流动性强、可连续滚动发行延长期限的优点,因而可以优先考虑。公路建设企业债券是由具有资信等级和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事业单位发行的,发行规模有限,手续复杂,发行管理体制不健全,投资风险较大,因而融资能力有限。股票筹资具有资金来源渠道广,资金成本低,且不需要归还本金,有利于减轻债务负担的优势,但上市难度大,操作时间长,并鉴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低迷,股民投资热情不高,因此,公路企业上市融资及二级市场扩股再融资比较困难。
⑵ 确定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
公路建设债务的期限结构应与通行费收入或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相匹配。公路建设项目一般建设期为3-4年,经营期10-30年,经营前期1-2年内交通量较小,公路建成后即发生养护、管理支出。因此,在短、中、长期债务比例上,以中、长期债务为主,偿还期限10-30年,最好附4-6年的宽限期。短期债务用于流动性大、时限强的养护、管理支出,其比例不宜超过全部债务的25%。
⑶ 确定适合的债务利率结构:
公路建设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利率风险大,因此,在市场利率预期下调时宜采用浮动利率,市场利率预期上升时宜采用固定利率。融资主体应根据国家金融政策,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固定利率债务与浮动利率债务的合理比例。
3.目前条件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最大特色是将投融资行为推向市场。资本市场上广阔的融资渠道、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需要我们调整以往融资制度和方法、思路,注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3.1 投融资主体、经营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主体主要是国家,经营管理也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模式,存在行业垄断性质,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单靠通行费收入来维持运营管理成本及还本付息,易造成收不抵支的经营状况。因此,形成一个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营运管理科学化,市场竞争化的局面改革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首要解决的问题。
3.2 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投融资管理制度
在切实改变决策管理者的传统融资观念、改变传统融资方式的同时,为规范公路建设投融资的市场行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一套权威统一、操作性强的投融资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公路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行为。
篇7
关键词:融资成本 融资风险 融资方式 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79-02
一、基本概念
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以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形成的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外部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它按照融资中产权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主要指股票融资,它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商业信用等,它构成企业的负债,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但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它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根源。
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实质上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资金筹集费和资金使用费。资金筹集费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使用租入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融资成本的含义仅仅只是企业融资的财务成本,或称显性成本。
除了财务成本外,企业融资还存在机会成本,或称隐性成本。每一种资金可以有多种用途,将一种资金使用于某一种用途,就放弃了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机会”,也就放弃了在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收益,这些收益中的最高值就是机会成本。我们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时,机会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分析企业自有资金的成本时,机会成本是关键。
风险,一般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企业无法达到预期报酬,或企业未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人们如果能对未来情况作出准确估计,则无风险。对未来情况估计的精确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越大。企业融资风险不过是一般风险的更具体的风险形态,它是指由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带来的企业未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如股权融资的风险是企业控制权的改变或丧失;而债务融资的风险主要是破产风险,即企业无法支付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
二、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1.留存收益融资。留存收益是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
优点: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可以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作为公司内部融资是无偿使用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因此筹资风险较小。不需考虑筹资费用。
缺点:留存收益融资成本较高。公司留存收益可以视同普通股股东对企业的再投资,其资本成本则表现为投资机会成本。因此,从留存收益中取得的报酬,至少应该不少于股东在其他可供选择的同样风险的投资机会上取得的报酬。公司留存收益不像债券利息那样可以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因而不具有抵税作用。过多的留存收益会减少股利支付,会引起一些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的反对。
2.股权融资。主要指普通股融资,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无特别权利的股票来筹集资金。
优点:与留存收益一样,普通股筹资没有偿还期限,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公司可以循环再循环的不断利用,筹资风险较小。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反映了公司实力,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随之升值),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
缺点:普通股的融资成本最高。与留存收益一样,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也表现为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不具有抵税作用。普通股的发行程序复杂、审批期长,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相对其他融资要高。普通股的融资风险主要来自于股权结构改变而导致的企业控制权变化,严重时会出现企业控制权的丧失。如在股权相对较集中的情况下,股东采取“以手投票”的方式行使股东权时,股权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企业决策机制和经营战略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原有股东的利益受影响;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小股东采取“以脚投票”的方式行使股东权时,会促发证券市场上的“恶意收购”,这不但会使企业原有股东利益受影响,还会使企业的现有经营者的利益也会面临极大的危险。在普通股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会在很大程度上受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而带来企业经营风险。
3.银行贷款融资。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与债券融资相比,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点:手续简单,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交涉,有关条件可以谈判确定;用款期间发生变动,亦可与银行再协商。融资成本较低。借款利率一般低于权益利率和债券利率,且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有无较小。
缺点: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较多,制约着借款的使用。短期借款要在短期内归还,特别是在带有诸多附加条件的情况下,更使筹资风险加剧。
4.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优点:与银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筹资对象广,市场大。与权益筹资相比,债券筹资筹资成本低,不会改变企业的控制权。
缺点:与银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与权益筹资相比,债券筹资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筹资风险大。
5.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和应付票据。
优点:方便及时,容易取得。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形势,且无需正式办理筹资手续。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商业信用没有筹资成本。
缺点: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若企业长期欠账不还,则会信誉恶化,日后招致苛刻的信誉条件。
三、融资方式的选择策略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时,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
采用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内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并且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获利能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进行新的股权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每股收益。此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趋向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再融资成本会增加。比如,2008年8月22日,证监会就再融资公司的分红出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比例,要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同时,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对企业股票的选择也会趋向理性,可能导致股权融资方式没有以前那样畅通了。
目前,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杠杆作用弱化,助推股权融资偏好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就不同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做过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配股融资对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呈负相关性,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配股融资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呈负相关性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中配股资金的相当部分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归还贷款,甚至存入银行获利息。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要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在资产负债率并不高的情况下,这种用高成本资金代替低成本资金的行为,并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较明显的表现为对负债融资到期还本付息这种硬约束的厌恶。
这些现象说明,我国企业在选择企业融资方式时,并没有很好地权衡融资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融资的效率不高。有的企业甚至是根本没有融资成本和风险的意识,只要能暂时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毫不在乎融资成本与风险。因此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影响资本的效率和收益状况,甚至造成成本浪费,使企业发展非常不利。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固定资产、存货、人员等,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融资规模,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2)考虑融资成本。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为了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企业自然应分析和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高低,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组合。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收益越好。
(3)考虑融资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债务融资方式因其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因此可能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融资风险较大。而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因而融资风险小。企业若采用了债务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一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就是与滥用财务杠杆、无视融资方式的风险控制有关。因此,企业务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4)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好,变现能力越强,就越有能力承担财务风险。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对企业发展及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发展前景良好时,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发展前景欠佳时期,企业应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以规避财务风险。当然,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股本扩张能力的企业,若有条件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资金,则可用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者兼而有之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5)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若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进出行业也比较容易,且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时,则应考虑用股权融资,慎用债务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进出行业也较困难,且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未来几年能快速增长时,则可考虑增加负债比例,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6)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慢,要求有较多的权益资金等长期资金做后盾;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的企业,其资金周转速度快,可以较多地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为保持较佳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改用股权筹资;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较保守的企业,在遇合适投资机会时,可适度加大负债,分享财务杠杆利益,完善资本结构。
(7)考虑企业的控制权。发行普通股会稀释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使控制权旁落他人,而债务筹资一般不影响或很少影响控制权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融资方式。
(8)考虑利率、税率的变动。如果目前利率较低,但预测以后可能上升,那么企业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资金,从而在若干年内将利率固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目前利率较高,企业可通过流动负债或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规避财务风险。
就税率来说,由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可以获得减税利益,因此,所得税税率越高,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多。此时,企业可优先考虑债务融资;反之,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少。此时,企业可考虑股权融资。
总而言之,各种融资方式都有相应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全面分析和权衡融资成本与风险的关系,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使企业融资成本最低、融资风险最小的融资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国芬.略论企业融资的风险防控[J].价格月刊,2006(7)
2.林毅夫.中小企业融资出路在何方[J].科技创业,2004(7)
3.刘淑莲.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李勇.初探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关系[J].上海会计,2006(1)
5.郝蔡志,荣高媛.试论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渠道的选择[J].经济师,2007(9)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篇8
公司财务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金融环境,如果没有根据金融环境的变迁而及时调整财务战略必然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所谓金融环境就是在一定的金融体制以及相应制度下能够影响到社会经济主体的各项因素总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变迁,例如经济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资金流动频繁,各类商品价格走势难以估计,国际货币体系很难有大的改变等。而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在全球金融环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国际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公司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财务战略。本文主要从融资、投资以及资本运营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从而在快速变迁的金融环境下持续、稳定发展。
二、公司应对金融环境变迁的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是公司为应对金融环境变迁而采用的财务战略之一,而融资的方式和渠道较多,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下面就对企业融资的原则以及融资组合的选择进行详细分析,从而针对金融环境变迁选择出最科学、合理的融资战略。
(一)企业融资原则
企业要想制定积极、有效的融资战略就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具体包括企业融资规模的确定、融资组合的选择以及融资时机的把握,只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融资需求,在准确的时机发起融资,并通过对企业融资需求的科学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规模与组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融资效果。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正确衡量自身能力大小,包括收益能力和偿还能力等,从而合理负债。同时,根据自身收益水平和偿还能力,选择融资期限适当的融资方式,以免出现资金周转失灵、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成本的大小影响企业此次融资的效益大小,因此,在选择融资方式和渠道前,应综合比较多个方式渠道,选择融资成本小的融资方式和渠道进行融资。
(二)公司融资组合的选择
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就会采取融资的方式,而根据不同的渠道以及方法而融资来的资金,不同的资金来源,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企业选择哪种融资方法都要对风险以及成本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只有选择最合理的融资组合才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选择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短期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对于融资者的压力相对较小,可是风险却较大,因为短时间内存在一定物价风险,融资成本不稳定,而且融资时间太短,到期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偿还的状况;第二,长期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风险较小,可是成本投入较高。这就要看企业的实力、经营状况以及融资政策来进行选择了,有些企业收益良好、经营稳定而且比较偏向于稳妥的融资方式就会选择长期融资;第三,债权性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结构,因为债权人没有权利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会对管理者的决策造成干预,但是采用这种方式让自来的资金不仅到期就要进行偿还,还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第四,权益性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融资到的资金不用到期偿还,能够长期被企业支配使用,而且也不用支付利息,但是却会对企业整体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有新股东加入不仅会对公司内部的股权结构造成变化,还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无论是选择哪种融资方式都是有利也有弊,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选择科学的融资组合,从而降低风险。
三、公司应对金融环境变迁的投资战略
现阶段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给各项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国外政治、经济环境就比较复杂,企业要想拓展业务或者是进行海外投资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充分了解当地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一)企业投资原则
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应审慎研究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将会产生的结果,遵循“企业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同时,应注重挖掘企业自身现有的生产能力,在不断加入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以技术改造和更新来完成。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要保证各要素的合理分配。其中,人是各生产要素中最活泼的因素,注重人才的投资和储备是企业的资本增值的一大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形式和对象应具有多样化,从而分散、降低风险,稳定收益水平。
(二)企业投资类型
在金融环境变迁的影响下,企业要想降低风险就要进行分散投资,一般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投资类型有证券、期货期权以及实业投资这三种,具体内容为:第一,证券投资。这是一种对社会、对企业都非常有利,相对其他投资也比较稳妥的类型,从社会方面看,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引导资金流向,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融资渠道,从企业方面看,这种投资方式能够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经济与社会价值;第二,期货期权投资。我国的期货市场虽然建立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逐步走向正轨,这种融资方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金使用效率高、便于交易以及信用风险小,其缺点就是对投资者的判断力以及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差错,就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第三,实业投资。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直接投资形式,有助于加强既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秩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主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新产品开发投资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实业投资的重要形式,有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公司应采用的投资战略措施
金融危机是能够影响到金融环境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而政府部门为了尽快度过金融危机就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方面:第一,适当放宽货币政策,政府部门可以采用调整利率等方式带动经济流动,利率低了人们的储蓄收益就会减少,企业为了增加收益就会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第二,加强财政政策支持,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就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一些重点发展行业进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投资,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以及节能环保企业。
四、公司应对金融环境变迁的资本运营战略
公司为了有效应对金融环境变迁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资本运营战略,因为良好的资本运营能够全面带动企业经济效益,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投入,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一)资本运营风险与管控
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较多,而且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资本运营管理战略无法得到有效实施。所以,为了有效管控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力,进行规范化管理,具体内容为:第一,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员工都要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尤其是财务人员,应该对资本运营风险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在发生风险的时候才能够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第二,明确各部门责任与权力,责权部分就会导致各部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互相推诿,所以一定要对风险承担者的责任与权力进行明确,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与约束,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资本运用风险的控制水平;第三,制定与公司情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在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风险的损失处理这四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二)公司应采用的资本运营战略措施
良好的资本运营是保证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的关键,所以面对金融环境的变迁,公司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整体资本的利用效率,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还能够加快企业发展壮大。金融危机就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巨大考验。企业应当充分思考现金流的充足性,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资本运营的可靠和安全,建立有效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确保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金融危机为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会,部分龙头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资金、规模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并购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同时,金融危机也是收缩战线、优化经营结构的有力时机。经济放缓,企业各业务板块的矛盾被充分暴露,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剥离、重组的方式,卖掉那些与企业核心战略无关、效益差且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板块,把企业资源集中于最具优势的业务板块。这样不仅能帮助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9
1 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
2 企业融资的内涵
“融资”,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它是一种资金双向互动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融出。本文研究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从狭义上讲的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
3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分类
3.1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分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
3.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运用的不同渠道,可以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直接融资的形式有:买卖有价证券,预付定金和赊销商品,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借贷等。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3.3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按照股权融资过程中形成的产权关系,可以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所谓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4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4.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如果企业只采用权益资本和负债两种融资方式,那么总资本成本率就是权益性资本成本率和债务性资本成本率的加权平均成本率。而企业的目标又是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由权益资本价值和债务价值组成。由此可见,在企业息税前盈利既定的情况下,总资本成本率最低时,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达到了最大值。因此,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最佳的资本结构,主要是看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最大或资本成本是否最低。杜兰特(D. Durand, 1952)将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也称折衷理论)。
4.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折衷理论看起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该理论并非依据历史资料推断出来的,而是根据经验判断得出的,因此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偏差。以MM定理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则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3 新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新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在MM定理和权衡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博弈论、融资次序理论、信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并深入到企业内部和制度方面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展开了研究。
4.4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是指在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对商业贷款的需求超过供给的状况,它是信贷市场的一种典型现象。Keeton(1979)提出了两种存在信贷配给的情况:一是按照银行标明的利率,在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被拒绝,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二是给定的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只能部分地被满足。
信贷配给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有较强的解释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济宁市也不例外,因此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信贷配给模型所揭示的信贷配给机制和相应的政策含义,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篇10
一、企业融资影响因素
由于资本在经济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承担着借款增加、筹资失策、债务繁重等各种问题,本文认为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生产经营因素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生产销售、竞争对象、产品更新等因素的改变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方式。例如:当企业利用租赁方式内源融资时,如果所租商品租期过长,租金过高,市场利率变化较大等,将可能会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同样的企业经营模式,选择的融资方式将会不同,企业应综合考虑在生产经管过程中的多变因素。
(二)财务因素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信贷市场资金供需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财务困难甚至破产。例如:企业在发展中由于自有资金的不足,往往选择利用负债融资,而负债融资要求企业不论盈亏都要按照协议支付利息,若企业内部资金供应不足,无法支付负债融资所产生的利息和本金时,就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
(三)国家政策因素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需要融资的企业只能适应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目前的融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政策环境所决定的,对企业不利的政策必然会造成企业融资的损失。例如:当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时,原本受到政策支持的企业不在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会给企业融资带来极大的障碍。
二、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分为:一是内源融资,指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自身体内进行的资金融通,是企业从自身内部确定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筹措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融资行为。
(一)内源融资 内源主要是指通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内源融资一般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它不需要企业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成本比较低,并在股权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融资目的,因此具有低风险性、低成本和自主性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内源融资的成本要低于外源融资,只有在内源融资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的时候,企业才会将外源融资列入考虑范围。内部融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而融资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将自己在生产经营各环节所产生的资本与储蓄。按照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又分为表外融资和留存收益融资。
(1)表外融资。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反应出来的筹资行为称为表外融资。对于企业来讲,表外融资具有调节企业资金结构、缓解资金不足、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开辟企业其他投资渠道等作用。例如:企业通过将产品销售给客户,然后再签订一份关于该项产品的筹资协议,将产品重新赊购回来,而原产品没有离开企业,但企业通过这个协议筹集到一部分款项,通过这样的方式,即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危及,又没有改变企业原来表内资金的结构。因此,表外融资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便利。表外融资又分可以为直接表外融资和间接表外融资。常见的表外融资方式有:代销商品、折旧及转变负债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本融资的多少与风险成正相关,由于内源融资的资本来自于企业自有资本,不需要向借款方支付相关的融资成本和费用,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较小。
(2)留存收益融资。企业从历年利润收益中提取的归自己支配的纯收入称为留存收益,也是通常所讲的企业税后利润,主要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从对企业的影响来讲,留存收益融资不需要企业对外做融资活动,也无融资费用产生,只需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从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关系来说,内源融资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企业没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能力,是很难获得外部融资资金。作为发展中的企业,资本需求量大,内部融资往往会受到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如果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较少,将会极大的增加内源融资的成本和融资风险。因此,企业要壮大实力必须以内源融资为基础,以外源融资为补充,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企业投资者利用他人储蓄作为投资资金,借助外部有关金融机构或单位,通过各种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活动。按照是否借助金融中介,企业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外部融资和间接外部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直接外部融资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权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间接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贷款、租赁和短期商业信用等方式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由于融资环境对外部融资的影响较小,外部融资可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及时的资金。
(1)信贷融资。作为金融贷款机构,银行往往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例如:银行贷款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审计报表、财务报表、担保获抵押等发放企业贷款,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相比,不需要发行费用,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但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提供担保、资产抵押等附加条件较多,与市场上的担保公司相比,限制性条款较多,手续也过于复杂,并且能够提供的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发展资金的需求。因此,通过银行贷款只能解决发展中企业所需要资金的一部分。
(2)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以股票的形式向特定投资者或社会进行筹集资金的活动。向特定投资者筹资是指,企业的股东通过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 企业增资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新股东,从而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与信贷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融资具有不可逆性、长期性、无负担性等特点。按照股权的发放对象,股权融资又可分为私募股权融资和公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是指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而公募股权是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股权融资投资者对企业利润要求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所承担的风险较大,这就意味着股票融资的资金成本要比银行贷款高。
(3)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一种企业通过举债筹措资金,资金供给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本收息的融资方式。它可分为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除靠企业的商业信用进行短期融资外,其他债务融资一般都要求企业定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融资成本较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的资金决定了债券能否发行成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投资者选择投资的关键。与股权筹资相比,债券利息是从税前利润扣除的,不存在公司法人和股票持股人双重课税的问题,因此,其发行成本也比股权筹资低。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发行债券更有利于控制股权,维持本公司原来的管理机构。
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同时,面临着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融资规模、融资的方式、融资的方便程度以及融资的期限进行综合考量,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稳步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融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 我国大部分企业多采用合伙制或私人制经营,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核算不真实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融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再加上缺乏合理的资金运用预算和资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企业流动资金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金决定了企业的负债能力,由于个别企业的经营规模有限,注册资金少,在资金周转方面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当企业所经营的产品不能及时实现规模经营时,企业的负债率就会下降,融资风险相对变大。
(三)融资行为不规范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流通性差,市场缺乏统一性、债券利率也没有市场化等原因,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了很大不良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导致了企业在融资时严重的滞后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
四、企业融资防范对策
(一)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资本风险,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资金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协调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从企业不同的经营状况来讲,除了充分利用会计事务所等财务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企业本身还应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合理确定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特点及条件的融资方案,从而兼顾企业未来的资本流量以及缓解偿债压力的大小。
(二)制定合适的融资方案,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 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融资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企业创办阶段,具有资金需求量小、潜在投资收益大及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多采用对外贷款的方式筹措资金,需要资金多数来自商业银行或个人投资者。在企业投入经营阶段,由于产品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对市场的认知度还不高,选择的融资方式一般具有资金回收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在企业增长发展阶段,由于产品销售量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应选择投资公司、开发公司等方式进行外源融资。进入成熟阶段的企业,逐渐步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所需要的资金量大,其融资方式主要以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三)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树立正确的融资风险意识,应该意识到不论是哪一种融资方式都有可能与企业的预期效果产生误差,要仔细核算融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融资过程中的隐形成本。通过对各种融资方式的发现,产权改革和治理内部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赢利能力;通过进行股票回购、提高折旧摊销比率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把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间保持一定的最佳比例,可以实现现金净流量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活动始终保持在优化状态,降低企业的内源融资风险。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特点、目前财务状况以及所处的宏观环境等,将融资的需求量与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如何有效地选择适合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正视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严格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将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方便程度以及融的期限进行综合考量,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辉:《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分析》,《现代商业》2008年第6期。
[2]熊泽森:《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及其对策研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考察》,《浙江金融》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