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与预防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与预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与预防

篇1

1.1技术方面的隐患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直接关系的便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范围、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等。手术室承担着比较特殊、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要有较广的知识范围、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而且,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技术水平过低便会导致护理隐患。

1.2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隐患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具体的手术室护理行为不当。比如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由于不当的护理行为,容易造成不当,导致病人发生压疮或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甚至出现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伸张而造成的神经受压。第二类是仪器使用不当,使用前未试机,或者出现临时故障,导致仪器的污染或脱落。

1.3医疗器械处理不规范所产生的隐患

因为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护理管护理隐患是比较多的,部分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仪器操作不熟练,导致手术时间有所延长,在手术室当中的出血量有所增加,从而出现了手术室护理风险。而且在手术之前以及关闭体腔之前,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清点器械、敷料和缝针的现象,错误的操作可能会造成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忽略了器械的完好性等等隐患情况。

1.4用药失误带来的隐患

医疗纠纷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用药有误而引起的。一方面在输液或者输血的过程当中,因为查对错误或者摆放错误而造成了药品的误用;另一方面,在护送途中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遗失是病人的CT片或者是X光片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5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隐患

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比较紧张,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所以护士的精力比较分散,容易出现隐患。同时还存在着交接班不认真、手术当中医生叮嘱不仔细记录、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未及时发现等情况。

2有效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建议

2.1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有效防范当前手术室护理隐患的主观措施。为此,从护士角度出发,要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从医院方面出发,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护理系统,落实护士查房制度,通过安全护理提示牌来减少操作隐患;建立应急安全预警案例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隐患防范意识和能力。

2.2认真落实护理安全责任制度

护理安全责任制度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核心制度,要严格落实。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进行个人护理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完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制定出详细的奖励处罚细则;第二要落实对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以及危重病人救治制度,要掌握消毒隔离的要则,熟知和掌握各项医护制度的规则和要求。

2.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静脉穿刺是他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操作技能。由于患者在术后受到药物和穿刺的刺激,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穿刺困难,而且在术后容易发生血栓静脉炎。为了有效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静脉穿刺一次性完成,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静脉穿刺技能的牢固掌握。

2.4手术前后做好与病患的沟通与护理工作

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手术的进展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手术前易紧张,所以手术室护士在转运患者时要态度和蔼,使患者情绪放松;在手术进行时,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保证自己精力集中,术后转运患者时动作要轻,并细心告知家属注意事项。

3结语

篇2

关键词:潜在安全隐患 基层 手术室 应对措施

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繁杂,且对护理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室中护理需要长时间留意手术动向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造成手术效果不佳,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引起医疗纠纷等情况,给医院和患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关于如何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并实施对应的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目前基层手术室护理重要关注点[1-2]。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渐提高,医疗安全逐渐在临床中受到关注,将其运用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主要是将安全第一和风险意识等理念运用到手术过程中,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建立相应的差错机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4]。手术室的潜在风险在医院所有科室相对较大,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只有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确保手术更加安全高效[5-6]。本文对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对手术中的潜在风险采取对应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试验组女12例,男18例,最小年龄患者21岁,最大年龄患者74岁,平均年龄(48.33±4.31)岁。参照组女13例,男17例,最小年龄患者22岁,最大年龄患者75岁,平均年龄(48.62±4.53)岁。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辅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潜在安全隐患定制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内容为:(1)在手术前进行检查校对。护士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需要准确检查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床号、年龄、性别、姓名以及手术类型和病症基本情况等;检查患者配血报告,手术前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所有检查无误之后等待手术开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需要避免患者的身体受到碰撞,接送患者进入室内时需要2名护士共同完成接送工作。在整个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消毒工作进行,避免与患者接触时感染。(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手术进行前,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谈话,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在与患者的谈话过程中,重点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整个过程中,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性话题,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严格保密,避免因为谈话内容泄露,引发患者不满,产生不必要的纠纷。(3)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专业程度能够对手术造成影响,且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依从性产生一定作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制专有的培训方案是临床改善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对一训练,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加强她们对风险的敏感度。帮助护士学习掌握手术配合、手术解剖部位和手术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等进行应急处理的方法等。定期检查护士对仪器管理和使用的情况,一旦出现了错误操作就需要加强对仪器使用的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多次练习操作,加强训练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保证能够掌握手术室规范操作,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因为技术问题导致错误情况出现[7-8]。除了对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要求以外,还要加强医院整体制度的完善。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健全合理的制度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提高执行力。医院应根据护理人员管理条例制定岗位要求及岗位职责手册,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落实每项内容。并根据制定内容,每个季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设定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4)的摆放。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纠正时需要做到缓慢柔和,防止因为方式不当对患者产生损伤,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细心认真,确保患者的调整到正确位置。保证患者在接受手术时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输液不畅等情况。(5)物品准备。在手术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到头脑清晰,操作严谨。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手术中需要使用的物品种类,保证物品经过灭菌处理,若出现了不符合手术物品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严格核对手术物品的数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物品缺少的情况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9-10]。(6)仪器管理。为了避免在手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工作,平时注意对仪器进行调试、保养以及定期检查等,若仪器出现故障,及时联系相关维护人员进行维修。使用前也需要检查仪器的运作情况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展开,尽可能降低患者因为仪器出现身体损伤[11-12]。(7)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保证手部卫生,认真洗手,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严格检验,观察消毒情况是否符合规范。在手术结束以后需要对使用过的手术物品进行浸泡擦拭,然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若物品污染严重可以将其销毁。(8)用药检查。在用药前、用药中以及用药后都需要进行检查,严格校对药品的名称、质量、使用方法、生产时间、保质期等。在药物使用后需要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对于瓶装的液体药剂需要检查瓶口是否出现松动现象,瓶身是否存在裂纹,液体是否浑浊,以及是否含有絮状物等情况。袋装的液体药剂需要认真检查包装袋是否出现了渗漏和胀气[13-14]。护理人员一定要仔细观察药品上的标签,防止错误用药,造成患者身体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接受护理以后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本组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进行计数统计,χ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对比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试验组未曾出现安全事件,参照组中有3例出现了错误,手术物品缺失1例,其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n(%)]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随着现代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患者对医疗安全的判断影响着医院服务水平等因素,促使临床中对于安全隐患的排除越来越严格。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且环境较为开放、涉及人群众多、人员来往复杂、工作节奏快等,是临床中公认的安全隐患多发地。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影响着手术的结果和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院的名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对于如何解决基层手术室的安全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

临床一致认为,继续加强对基层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步骤,避免因为安全管理问题出现医患纠纷等。在医院中,各个诊断的步骤以及科室中,手术室是安全隐患多发地,且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巨大,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护理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第一手术室护理和病房护理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无法完全掌握,使得治疗中存在很大失误;第二护理工作的局限性过大,仅局限在手术室内的护理,整个护理过程均以工作为中心,辅助配合手术操作,如辅助麻醉师监护患者,检查手术所需要的器具和药物,做好器械准备工作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逐渐重视基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手术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定制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室风险,减少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5-16]。

其中,在整个安全隐患消除的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这是减少基层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基础。有报道指出,很多基层手术室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专业度存在一定关系。护理人员在手术中的操作不当、对仪器的不了解、手术中未遵循无菌操作要求、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到位、态度不端正等均是诱发基层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因素。因此,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减少基层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的基础。同时,除了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以外,还应设置一定的考核制度,这是检验护理人员工作标准是否合格的重要方法。奖惩制度可以让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本次试验结果也对上述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设置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在手术的过程中,相关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除此以外,基层手术中还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对于每项安全隐患,都要有应对措施等。其中,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的步骤、手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遇到突况时应该有的心态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健康宣教是帮助患者在术中应对突发状况以及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不安等心理的重要方式。本次试验也验证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是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了护理措施。在术前对患者的护理中,还应该注意对其心理护理的干预,患者在术前会因为疾病等多种因素产生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缓解或消除,就会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度,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术前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后,发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提高了,而且在术后的护理中也能很好的配合,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提升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本次试验中,对基层手术中的多种潜在安全隐患都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手术期间,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检查校对患者的病症情况,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接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由2名护士接送,减少患者在接送过程中出现碰撞,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手术物品和设备,确保手术后不会出现物品遗留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因为仪器故障造成患者的身体损伤,并且对所需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17-18]。在用药前严格检查药品的使用情况,注意药物是否处于有效期,密切留意药物状态,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而且在手术中确保患者处于正常,以免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等情况[19-20]。上述的所有安全隐患解决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发生,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分析能够得知,对基层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对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对临床治疗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红芝.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46):306-307.

[2]张倩,詹玉.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2):127-128.

[3]寻淑英.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77):245,260.

[4]苏晓琼,舒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416-4417.

[5]帅晶,万嘉.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10-411.

[6]何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59-60.

[7]周恒捷.舒适护理在基层卫生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10):208-209.

[8]郭来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4):624-626.

[9]许宏青.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22-23.

[10]汪红全.浅谈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讨论[J].健康之友,2019(21):236-237.

[11]宋开玲,辛友红,赵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8-9,13.

[12]张敏.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5):180-181.

[13]王依娜.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9,41(12):1337-1340.

[14]牛会鹏.手术室护理风险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4):445-448.

[15]张妍,陈荣珠.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1):8-9.

[16]贾美霞.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家庭医药,2019(8):247.

[17]徐莉,刘芬.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5):193-195.

[18]贾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181-183.

篇3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10-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患者在手术室内不使患者出现身心意外的损害、障碍或缺陷,根据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有效防患[1]。由于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手术时发生差错,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汇报如下。

1 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1.1 缺乏法律知识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较淡薄,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只注意了护理工作的单纯技术知识含量,却忽视了护理工作的优质服务特性。共组者缺乏对护理学科主动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的真正认识,在工作中缺乏对责任心、束缚性,表现的随意性较强,慎独精神较差,对发生的护理小错误常会轻描淡写,认识不到护理的过失的重要性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的严重性。

1.2 术前隐患 由于科室的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不到位。在许多环节中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的心理,因此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患者在术前防范过程中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甚至有些问题超出了术前防范护士所能了解的范围。如麻醉风险、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意外等,有些内容是病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若对患者的疑问回避或应答不当,或出现他人解释版本不相同,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疑虑。达不到术前防视的重要目的,甚至会为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增加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的机率。

1.3 手术室的隐患

1.3.1 人员自身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所导致操作违规而发生工作中的失误。例如在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向医师提供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侧向的错误。针对手术的物品准备不完善、器械物品不足、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手术仪器操作不规范等,有的由于自身原因还造成严重的后果。

1.3.2 环境隐患 由于手术室内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发生感染等。如参观手术人员过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维修清洁、湿式清洁扫措施未及时落实等。

1.3.3 护理经验隐患 由于自身的护理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完善,如患者、组织损伤或神精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皮肤灼伤等。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增加。

2 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意识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讲座,使其了解护理工作中权利及义务,在工作中要以“安全质量第一”为前提,做严格做到依法护理的法律意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2.2 强化护理规章制度建设 严格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各项操作规程,相应的制定检查奖惩制度。严格贯彻巡视,查对,交接班等制度,在临床护理中得以实施,这对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危险起到关键作用[3]:按手术方式做好术前巡视工作,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如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请求医生帮助;加强“三查八对”的护理工作,防止出现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及相关手术设备和手术物品的缺失及损坏。

2.3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科内组织护理人员定期的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对于新护士以及资历低的护士,应当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作用。对于科内新引进的设备,技术人员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要进行反复操作并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避免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发生意外。

2.4 灼伤、烫伤 患者在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电刀的性能是否良好,使用电刀时局部消毒时不要太湿,注意负极板的放置要与皮肤完全性的接触,电刀用完或者不用时固定放置,患者手术的特殊时要对肢体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与金属物不接触,避免烫伤患者。防止化学药物灼伤如:碘酒、双氧水、酒精等[4]。

2.4 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 对每一项物品、器械和环境监测指标的详细评估,如果出现监测指标超标的现象,应汇报科室领导及感染科室,给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超标的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的处理,使微生物的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讨 论

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对自身有一定的约束,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在护理各项工作中巩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护理安全隐患的意识,采取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会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刘柏辉.老年脑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便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8):143.

[2] 单敏后.介绍一种小病理标本收集瓶[J].护理学杂志,2006,21(12):7.

篇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客观需要。护理安全管理包括患者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但患者安全是管理的核心[1]。

手术室是医院特殊诊疗区域,手术是创伤性治疗方法,手术中各环节均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工作复杂、医疗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稍有细微的不慎就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已成为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本文将从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以及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主要讨论手术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问题。

1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1.1管理因素 ①影响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失控[3],如护士安全意识薄弱,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发生不安全苗头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得力等。②学科发展迅速与管理的不同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应用高新技术,全面开展新型的手术方式[3]。由于不断开展新技术和新的手术方式,护理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护理程序更新不及时,不适合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要求,或落实不到位,造成护理质量下降。

1.2人力资源及护理专业化程度的欠缺 由于专业特点、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手术室护士不可能达到手术医生那样的专业化程度,护士往往同时要参与多种手术的配合,人员的缺乏、纷繁复杂的手术程序、手术器械以及各类术前准备工作,都需要她们进行大量的记忆和亲力亲为,护士的体力和脑力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可能会身心疲惫。护士连续工作8h后继续加班或同时参与两台手术巡回,容易给手术室的护理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引起手术室差错事故发生[4,5]。

1.3专业知识缺乏及配合不当 运送过程刮碰伤;约束时患者上肢外展过度,很可能会造成臂丛神经受到损伤[6];如果手术持续时间过长,患者在处于平卧状态时骶尾部、足跟部以及肩部等由于受压过久,很容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对于截石位患者来说,容易对N窝神经造成影响[7];护理人员不熟悉电极板设备的操作方法,导致患者发生电烧伤事故[8]等,消毒液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等。

1.4制度实施不严及操作欠规范 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实施不到位导致接错患者、异物遗漏患者体腔内,引起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不严,如无菌操作不严格、各类仪器灭菌消毒不严格、无菌物品保存不规范,手术室未进行严格标准的消毒,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不严格,未及时更换破损、污染的手套,手臂放置超过了无菌区等[9],都可能会导致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手术记录不完善等可能会增加医疗纠纷的产生。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案

2.1培养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临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指南》及医院内部的操作制度与职责[10]。

2.2完善及落实相关制度:针对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操作进行规范,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保证护理的准确性[11]。加强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管和实施。交接患者时,巡回护士必须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手腕牌、床号、部位、手术时间、名称等进行认真仔细地核对,杜绝患者出现交接错误,贻误病情[12]。仔细清点器械和敷料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二人在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仔细清点核对器械和敷料并登记签名[13]。接送患者仔细核对,并保护好患者由于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部分患者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14]。保持手术室卫生,定期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善环境,满足患者需求手术室环境需要顺应时展而改良,既要考虑患者的需求与手术工作的需要,也要便于医院感染的管理[15]。应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规定,根据消毒制度,每日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打开紫外灯进行消毒处理,坚持空气净化,出入手术室必须进行严格登记[16],保障手术室安全。

2.3成立预防护理小组 建立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手术不安全因素知识培训及安全法制教育,目的是树立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17]。保持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功能完好,使用前再次检查,常规配备防护栏和安全带;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患者手术安放要遵循"科学、合理、舒适"的原则,对于年老体弱及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约束带松紧要适度,并于受压部位垫软垫,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8],需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好缚扎位置,避免损伤神经,并用衬垫保护好,并需详细记录时间,预防肢体缺血、缺氧而导致神经损伤等[19]。

2.4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建设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器械越来越精细化。手术室护士作为仪器与器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于手术室器械应该尽快掌握使用技巧和安全操作方法。手术室护士实现专科化,可以使得每种医疗器械都有专一的人员来使用。在特定的手术中专科护士与医生配合越来越默契,熟练程度越来越高,不但提高了手术和护理的质量,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20,21]。

2.5实施优质护理 优质服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反映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护理方式,目的在于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环境,同时也对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方面中引进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管理的效果[22]。

3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评价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了安全管理,使手术的护理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制度趋于完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刘平静、闵静、张建英等人[23]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室实施安全管理,不论在护理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

综述所述,同行们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已做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纠纷、事故的处理也进入了法律的轨道[24]。手术室护理工作具备直接性、连续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手术室护理的高风险性,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与文献:

[1]王惠珍.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01.

[2]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5.

[3]潘定琼.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1,4(20):366-367

[4]张星萍.手术室患者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2(3):89.

[5]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11.

[6]孙玲芬.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9.

[7]彭娅,庞艳.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3,24(5):545.

[8]石彦斋.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007-2008.

[9]郦君.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示范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142-143.

[10]杨美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206-207.

[11]黄海明,王璞,王晓枚.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12]热孜.古丽.库尔班.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4,(7):62-64.

[13]苏渝美.手术室护理中的隐患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A):121-122.

[14]周晓娇.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浅析及防范[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143-144.

[15]姜平桂,王维,钱`健.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58-61.

[16]王芳,陈莹.风险管理在综合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7(10):60-62.

[17]鞠君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12-113.

[18]李红,叶嫒嫒,杨晓秋,等.手术患者坠床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18):1722-1723.

[19]文索芳,经霁,唐桂荣.高龄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及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20):1911-1912.

[20]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手术室社,2000:23.

[21]黄小珊,祝妍华,谢健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327-328.

[22]李凤华.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05-3506.

篇5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管理;温馨提示牌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品牌形象。手术室也是一个高风险科室,管理难度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医院开始提倡实施院内标识管理,并逐渐发展成标识文化,在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显露出其独特的重要作用[1]。为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减少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我院在安全管理上利用系列温馨提示牌进行警示和提醒,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2-3]。为护理人员和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护理质量。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为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甲教学医院,手术科室床位近1500张。拥有洁净层流手术间36个,年手术量近4万台。手术室护士131人(其中男护士5人),平均27.0岁,大专生90人,本科生40人,硕士研究生1人。护士57人,护师63人,主管护师8人,副主任护师3人,麻醉医生85人。年接收进修生、实习护生200余名。

1.2方法

由各亚专业护理正副组长一起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查找科内各种安全隐患,对所有安全隐患汇总、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对策。建立各种手术麻醉科温馨提示牌系统,制定出安全隐患相关的各种温馨提示牌,并由宣传报道组负责做好各种温馨提示牌。在制作过程中遵循醒目、简洁、实用、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对温馨提示牌的种类、文字、图案、形状、颜色等进行统一规范[4]。根据各种提示牌在日常工作中不同阶段的作用,分别用不同的颜色作标识底版,从视觉上给予工作人员提示作用如:绿色、蓝色代表安全,主要用于术前患者的核查和重症手术患者的管理;红色具有警示作用,作为仪器设备禁用提示以及感染患者的警示提示;黄色和粉红色分别为手术设备和麻醉设备电源和气源的管理提示。提示牌的制作,简洁方便,使用一般的A4光面纸双面打印过塑即可,术前核查标识用绿色双面打印手术间号;为醒目提示感染标识用红底黑字制作成心型的标识,并注明感染类型,如TP、TB、HBV(+);手术设备的安全管理我们采用黄底红字,提示手术护士术毕关闭手术灯、电刀电源、吸引器、CO2气体插头等;麻醉仪器、设备的电源、气源等拔出标识使用粉色底版绿色字体;高风险患者用蓝底黑字,提醒该患者在离开手术室前,需要亚专业组组长以上教授评估后方可离开。将A4纸分别剪成15cm×20cm和15cm×25cm大小的心形,再进行过胶,在提示牌的上方打1小孔拴上1根10~15cm的涤纶绳子,可悬挂使用。

2温馨提示牌的种类与应用

2.1等待区患者核查提示牌

患者接入手术室,在等待区推床上等待手术时,机动护士对患者进行核查后,将相应手术间号码的标识牌悬挂在推床上,便于手术护士和麻醉医生的辨认,尤其是连台手术时可有效防止错接患者(送错手术间)和开错手术部位,用完后及时归还至护士站的专用布袋内。对于步行至手术室的患者,经核查后,在患者上衣的左胸前贴上标有科别和手术间号红白相间的心型卡片,作为已核查的提示牌。

2.2特殊感染患者的提示牌

患者患有乙肝、甲肝、梅毒阳性等特殊感染时,该手术间应做特别的处理,医护人员应作特殊防护,我们在手术间门上悬挂红底黑字的心形卡,如HBV(+)、HCV(+)、TP\PT(+)等,提示所有医务人员进入该手术间应做好标准预防,也避免给患者带来刺激和恐惧不安。同时保洁人员看到标识牌,会为这间手术室配0.1%的含氯制剂,并在门口铺好含氯制剂的地垫,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2.3术毕电源、气源退出提示牌

手术结束整理完房间后,巡回护士在手术间外门挂上黄底红字的长方形牌,写明手术间号,手术灯、电刀电源已关闭,吸引器、CO2气体插头已拔出,禁止拔出温箱电源等字样。麻醉医生术后退出电源及气源插座,对不能拔出电源的设备做特殊标识,并在手术间门上悬挂粉色绿字的长方形牌,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保证次日手术的正常开展。

2.4等待维修仪器提示牌

仪器、设备故障后,在禁用的设备上悬挂红底黑字的“仪器维修禁止使用”的提示牌,以提醒医护人员该仪器禁止使用,否则将造成火灾等严重后果。

2.5高风险患者提示牌

高风险患者提示牌用于患者的风险管理,麻醉开始时及术后送恢复室均需要麻醉专科组长评估后,方可执行所有操作。若组长处理困难,可呼叫上级及主任。

3讨论

为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不良事故的发生,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不但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加强责任心,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方法至关重要[5]。我科通过全面使用温馨提示牌,大幅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降低了护理风险,避免了安全核查中的混乱现象,杜绝院内交叉感染以及一些重大安全事故。温馨提示牌的应用,强化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警惕性,是一种将潜在风险事件转移到事前预防的超前管理[5]。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风险高、涉及流程较多,尤其是连台手术较多时,使用温馨提示牌,不仅加强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均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6]。为保证提示牌的有效使用,每日由专科护理组长和护士长不定期进行检查,从而提高提示牌的使用,消除安全隐患,使护士从高度紧张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做到忙而不乱,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同时无形中促进了医护沟通、加强了护患沟通,使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避免了发生不良事件后,医护人员间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现象,另外,也指导了保洁人员的工作。护理温馨提示牌制作简单,造价低,经久耐用,既防水,又一目了然,可重复使用。总之,温馨提示牌在手术室全面应用,能将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维护患者的权利,也能保障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豫珍,李桂芳,杨玉英.护理标志控制规程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6-67.

[2]曾俊,任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37.

[3]郝廷静,邓春霞.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4):451.

[4]李玫,曾俊.心形标识牌在感染手术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6):510-511.

[5]张婧,钟燕,王蓉.护理标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77-178.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体会;抗生素;预防应用

若患者在手术前存在感染可能,可预防使用抗生素,降低发生感染概率,但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二重感染,降低手术效果,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为研究分析手术室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护理措施体会,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手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中,女23例,男27例;年龄29~53岁,平均(37.20±5.21)岁;15例为I类切口,29例为II类切口,6例为III类切口。实验组中,女22例,男28例;年龄28~54岁,平均(37.78±5.33)岁;14例为I类切口,30例为II类切口,6例为III类切口。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实验组患者进行相应的预防应用抗生素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正确评估心理状态,严格遵守相应抗生素使用规范[2]。1.2.2预防应用抗生素护理措施: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引导患者心理活动往正方向发展,提高患者对于相关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耐心为患者讲解,提供充分信息,积极与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进行交流,有的放矢,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积极进行交流沟通,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②仔细计算使用抗生素到切皮时间,对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③强化规范使用抗生素条例,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使用抗生素意识,降低术后发生二次感染概率[3]。④术前,需认真做好相关器械准备,帮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⑤定期进行用药检查,提高用药准确性和科学性,严格控制抗生素剂量,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医生进行交流,准确了解患者用药情况。1.2.3观察指标: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抗生素使用时间、用药时间情况等临床指标[4]。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_±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术前用药时间情况对比

实验组术前0.5~1h用药例数为48例(96.0%),对照组术前0.5~1h用药例数为22例(44.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术后中性粒细胞情况对比

对照组术后3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2.21±9.21)%,显著高于实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7.10±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5例(10.0%),实验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2.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5],但术后感染较易发生,降低手术质量,影响总体疗效。相关研究表明,手术质量与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密切关系。抗生素为临床上常用预防感染的药物,患者在手术前可能存在感染可能,可预防使用抗生素,降低发生感染概率。但若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措施[6],相关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建议,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相关治疗原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准确掌握患者用药情况,改变传统药观念[7],增加对预防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概率,保证手术效果[8]。另外,相关医护人员需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科学掌握抗生素知识,熟练工作流程[9],提高专业能力。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0.0%,实验组术后发生感染概率为2.0%,对照组术后3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2.21±9.21)%显著高于实验组中性粒细胞百分(67.10±9.66)%,实验组术前0.5~1h用药比例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4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提高手术质量,规范使用抗生素。综上所述,手术室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强化相关护理人员规范用药意识,降低发生感染概率,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任华伟,李颖祺,胡艳荣.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2(6):248-249.

[2]李跃荣,肖明朝,赵庆华,等.手术室护士术前抗生素应用执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32-634.

[3]袁纯,高群英,曹长列,等.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5(11):1289.

[4]邵永惠,陈吉惠,梁永涛,等.术前抗生素的调速使用以减少麻药干扰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6):36-37.

[5]梁静.手术室护士应用抗生素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327-328.

[6]冯缘,赵文君,杨娟,等.手术室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12):22-23.

[7]马爱萍,贺洁梅.手术室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5):149.

[8]薛玉文,张晓辉,李艳荣,等.手术室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2,2(14):25-26.

篇7

关键词:基层医院 手术室 护理风险 对策

       手术室是基层医院重要的护理单元,其中手术患者的安全是整个医院护理管理的重心。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手术室的工作具有操作繁琐、环节众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以及服务要求高等特征,如何较好的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和成功是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笔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际经验,对手术室护理过程易出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做以下简要的介绍。

1.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1.1 法律意识不足

近年以来,各大医院的医疗纠纷事故越来越多,对于基层医院有着同样的趋势,而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以及社会的安定,使得患者和医院双方的权益都受到严重的挑战[1]。而手术室由于其特殊性,更是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问题。例如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护理的记录单是病者手术过程中实施情况的重要记录凭据,是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因此在手术护理的记录过程中如若出现漏记、涂改以及错记等情况时,就会产生潜在的法律隐患,从而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1.2 工作责任心缺乏

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及违规操作的情况。例如在对手术患者进行核查中,只喊床号而不喊姓名,也不核查其科室,从而造成接错患者的现象,给手术治疗带来不便;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经常仅仅按常规要求查对患者的名字和床号,而不查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容易造成错误手术的发生;在遗嘱的查对之中,手术执刀医生往往下达的都是口头的医嘱,由于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原因致使护理人员没听清,而未执行医嘱等。

1.3 护理专业基础不扎实

医院中每年都会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他们的工作时间较短,也缺乏相应的护理经验,同时其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较为不成熟,当这些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的年轻护士进行实际的护理操作时,一旦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时,并不能及时的协助手术医生进行处理或者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手段。

1.4 预防并发性感染意识淡薄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同时也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获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基层医院中,手术中并发感染的情况很多,这也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重要问题,导致并发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手术室环境的因素,同时也有人为的因素。而人为的因素主要与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预防知识的多少密切相关,手术中稍微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患者引发并发症感染。

1.5 护理人员工作超负荷

    手术室是医院高危感染的区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抗压能力。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条件的限制,护理人员往往不够,所有的护士几乎都是在长期的加班加点工作,很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容易发生差错,影响护理的质量。

2. 解决护理风险的对策

2.1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自身的法律修养和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如积极的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同时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客观、严谨的书写相关手术护理记录,同时应该尽可能的与手术医师的记录报告相一致。不得出现漏填、涂改或者是误写的情况,同时要确保记录书写真实、客观、完整和准确,以便为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充分的证据。

2.2 加强手术护理记录

手术护理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医学治疗凭证和资料,具有法律的效应。因此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必须不断强调手术护理记录的重要性,相关科室甚至可以建立相应的记录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流程。同时护理人员想必须注重相关证据的整理、收集、保存和保护。

2.3 定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学习

要想不断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加强年轻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充分的利用业务学习和晨会的机会多讲、多交流、多考核,并对不同学历和不同职称的人员进行因人而异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相关业务水平。对于刚刚实习的护士,应该专门的指派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指导。

2.4 加强手术室无菌技术管理

   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2]。无菌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手术室环境的管理、手术物品的灭菌消毒操作以及相应的无菌手术技术操作。首先护理人员和手术医生在进入手术室必须注重自身卫生的管理,并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其次手术的器械必须保证无菌,最后手术室手术的无菌操作必须依靠全体人员团结协作。

2.5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积极的制定年轻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以便尽快的为手术室培养出新一代的能担当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管理者,则需要在管理方面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老带小、能带差,一些重大手术要培养好接班人,以免给工作安排带来一定难度。

3. 小结

   手术室的工作中时刻存在各种不同的安全隐患,因此手术室护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防患于未然,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加强法律法规观念,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和事故,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能够为手术患者提供满意、安全、高校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

[中图分类号] R472.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073-02

手术室是一个多科室共同协作运行单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我院手术室在预防护理缺陷、差错、医疗事故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责任分明

1.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1.1术前核对病历首页与柜台手术程序单;核对手术患者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情况、过敏史、血型和术前用药;查核病历牌并仔细核对患者的各种信息,包括患者备皮情况,首饰、活动性义齿等禁带的物品,全身有无感染症状;检查手术房间准备情况,各种设备是否处于功能状态,一般器械、特殊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材是否完备。

1.1.2术中术前、关胸腹腔前、关胸腹腔后、缝合皮肤后分别查核器械、缝针、纱布数并做好记录及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照常规由辅助护士和麻醉师两人核对之后签名记录。

1.1.3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剩余的药物、X线摄片、取出的结石并通知所在的病区及家属。如送往苏醒室,则应与麻醉师核对之后详细交班。

1.1.4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建立病理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制度,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与使用。

1.2分明护士职责

细化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各自职能,强化各自的本职工作技能和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质量控制

2.1手术室环境质量

2.1.1手术室分区手术室须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无菌手术间、洗手间、无菌室、贮药室等;半限制区包括急诊手术间、器械敷料准备室、麻醉准备室、消毒室等;非限制区包括更衣室、石膏室、标本间、污物处理间、麻醉复苏室和护士办公室、医护人员休息室、餐厅等。

2.1.2手术房间的要求温度须维持在22~25℃,湿度须维持在50%~60%。主要设备有手术台、器械台、无影灯、吸引器、输液架、踏脚蹬、中心供气系统、各种监护仪等。

2.1.3手术房间的层流设备手术房间须有净化空气的层流设施,以确保手术房间空气的洁净,从空气源头上杜绝手术切口的感染。

2.2消毒灭菌质量

2.2.1手术器械永久性手术器械须经过清洁、消毒、灭菌三个步骤,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要求分别采用高压蒸气、药液浸泡、环氧乙烷等不同的灭菌方法。

2.2.2一次性医疗器材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生产和卫生许可证批号,有消毒日期以及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包装无破损,使用后必须毁形后浸泡消毒再集中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2.2.3严格区分污染手术和非污染手术非污染手术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污染手术后,永久性器械要先消毒然后再清洗,一次性的医疗器材须在消毒之后再毁形处理,严重污染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作用剂量及时间。

2.3手术质量控制

2.3.1手术铺巾手术铺巾是一整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无菌区,有效地阻止微生物浸入外科创口,充分暴露手术野包括可能延长切口和附加切口,但应尊重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2.3.2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手术者脐以下为污染区域,污染后的物品必须更换和重新灭菌。

3术后回访

术后3~5 d回访患者并给予问候,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适做好疏导工作。手术室护士术后的随访使患者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每个环节中都有护理人员在关心他,对患者在术中配合及促进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4讨论

4.1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4.1.1专业技能的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对新职工应制定严密的培养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

4.1.2服务理念的更新医疗护理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范畴,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替患者着想,假设患者是自己的亲人。

4.1.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根据新《条例》,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的行为,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4.2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形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常规,可以有效地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工作不断变化时产生的压力。

4.3定期展开安全隐患讨论会

手术室护理管理层和手术室护士定期的安全隐患讨论会可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更正工作中的失误、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共同维护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我院手术室实现了2007年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士更应强化自己的业务技术,规范操作,加强修养,培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科室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慧琳.手术室护士常见差错原因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24-125.

[2]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7-18.

[3]袁小兰,李红霞,李莹,等.手术室患者手术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570-571.

[4]陈伟,郑娟.术前访视护理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1034.

篇9

【关键词】 手术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作者单位: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维权”事件随处可见,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患者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医疗效果。而手术室护理工作因其涉及人事多、范围广是医疗纠纷的多发区。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危对策,使手术室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降低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1 护理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安全是指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课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护理不安全的因素将影响护理效果、患者康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2.1 存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较淡薄,多年来,护理人员只注意了护理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却忽视了护理工作的服务特性。护理人员缺乏对护理学科独立性、主动性、科学性的认识,在工作中缺乏对自身的约束,随意性强,慎独精神差,对发生的错误轻描淡写,认识不到护理的过失会引起医疗纠纷;在护理管理和护理实践中忽视患者权益,工作中缺乏沟通,对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思想观念、护理行为没有因为社会对护理质量,护理服务的期望的提高而转变。

2.2 术前防术隐患 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有困难。即使进行防范,许多地方也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状态,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术前防范过程中患者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有些问题超出术前防范护士所了解的范畴。如麻醉风险、麻醉意外、又有些是序于应由术者解释的。如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有些是病区护士健康教育内容。若回避或应答不当,与其他人解释不同等,都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焦虑。达不到防视的目地,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增加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的概率。

2.3 手术室的隐患

2.3.1 手术室环境隐患 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感染等。如湿式清洁扫措施来落实。参观手术人员太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清洁检修等。

2.3.2 手术室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违规操作或导致工作失误。如手术接诊时手术对象、方式、部位及侧向错误。手术物品准备不足。术中器械物品缺失,违反无菌操作。仪器操作不规范等,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

2.3.3 护理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力 如患者提放损伤组织或神精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电刀负极板造成皮肤灼伤等。手术室护理若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导致护理隐患增加。

2.3.4 制度建立后不严格执行或以经验代替制度 导致制度形如虚设。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强,造成手术人员经验不足或技能不高。培训制度落实不力。导致操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如劳教失控造成未经灭菌器械用于手术等。物品和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如特殊器械,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完善,造成手术延误。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导致手术风险。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残留体腔。标本没有妥善保存及管理不善。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每位护士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稳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患者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3.2 提高专业技能做好分层次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针对临床先进精密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保证患者使用过程的安全。

3.3 术前防视 应由经过专业知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方面专门培训过的专职护士当防视任务。专职护士能够针对性对患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规范性指导。编写具有针对性通谷易懂。图文并茂的专科手册给患者。以保证患者能够正确理解手术的有关事宜,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4 预防接诊错误防止接错患者,使用录有存患者手术信息的手腕牌。使用“手术患者接送卡”“手术患者前核对表”在手术室门前对患者进行“三问”“三查”即“问人名”问病名。问手术名查病历。查身份查携物。把握好手术每一节。落实术前四级查对[2](接送员、手术护士、麻醉师、护士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和手术部位,把好手术安全关。

3.5 防止用错药可制定常用药物配制标准卡方便护士配制和确保剂量准确,避免灼伤皮肤。术中用药时必须经人核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术中用过的各种药物安排应留到手术结束后方可处理。瓶签脱落、字迹不清的药物一律不用。执行口头医嘱要复确1遍无误后方可使用。并做好记录,输血前应两人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供血者姓名、共同在输血牌正面签名和签核对时间,方可输给患者,并观察输血反应。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在血袋标签上签上签名。将血袋放入专用保存桶中保存24 h以上。

3.6 防止摔伤和患者损伤,定期检查接送在车轮,锁扣,定期清除车轮线头,进出电梯门时要保护患者头部和肢体,婴幼儿,语言不通,躁动或意识不清者让家属在手术等候门陪护待麻醉医生就位后才送入手术间。接手术患者要避免在走廊等候或麻醉。术中防止压伤患者,固定时,即要求暴露良好的手术视野,又要不使肢体及神经过度牵拉受压,提放俯卧位时可用头圈(胶型垫)。预防面部压伤。为全麻插管俯卧患者翻身,头颈,腰部及下肢与脊柱同步移动。保持功能位。避免脊背损伤[3]。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电极板应置于患者肌肉丰厚处紧贴患者皮肤。患者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金属部位接触,防止灼伤皮肤。不可重复使用一次性负极板,调整,仪器报警或切割效果差时。应及时检查,不可随意增大切割功率。婴幼儿皮肤稚嫩,皮肤消毒后,床单多被侵湿。要更换订单或加辅布垫,防止术中残留消毒液渗透皮肤损伤皮肤。上气压止白带时患者肢体包好衬垫。在袖带边缘内衬纱条,阻挡因抬手脚导致消毒液返流。消毒完毕取去,注意压力。工作时不超过上肢

3.7 规范术中物品以清点和使用。手术过程要严格3~5年备查。术中尽量不更换器械护士,术中添加物品(尤其是小件物品)由巡回护士亲自送交。纱布器械掉地(尤其是缝针)及时拣起。零散物品(如套管、显微夹、螺钉)应放入固定器内。尽量使用可以显形敷料、带线棉片。手术切皮前,常规清理手术间增拉级1次。(含随患者带入的敷料、器械)、手术室各种设备繁多。落实设备用前培训制度。做到定位放置、专入管理、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3.8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应加强无菌观念,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熟悉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隔离管理。

3.9 按规范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文件是“举证倒置”以重要证据之一[4]巡回护士在记录单上应客观,真实地填写患者的有关情况。要求规范书写,不得涂改,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清点单上亲笔签名。

3.10 保留灭菌效果监测以记录,包括空气,物品表面。工作洗手一次性灭菌物品。高压灭菌物品。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等物品备案手术中人体植入物的灭菌标志和合格证条型码分别贴在手术同意书和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反面。以便以后进行查对,防止引发纠纷。

3.11 积极处理护理风险事件。法律事项的准备与应对,即做好举证相关的准备,及时保护或封存风险发生现场,找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尽力说服对方、理解对方,将风险降低到极限。

4 结论

综上所述,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科内每位护士都能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巩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加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体现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强化护理风险意识,采取定期培训考试,隐患分析会,提高对护理隐患的预见性,以便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 考 文 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风险管理;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在医院的护理中护理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它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中。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患者的危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途径,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是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共4名,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3岁,平均年龄为(32.17±2.35)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最短的1年,最长的23年,平均(12.36±2.58)年。其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中专学历1名。2013年度我院大小手术2715例,2014年我院大小手术2722例,差异不显著,可对比(P>0.05)。

1.2方法

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提高护理风险识别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对客观存在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的能力,并将其归类,查找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组织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所总结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针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2)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让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准确地判断在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3)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能够保障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就需要在手术室护理中,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在制度建立后,严格贯彻实施[2]。4)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培训,对存在缺陷的护理行为进行分析,确保每位护理人员能够对常见的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掌握并予以处理。5)监控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负责对护理人员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务必按要求、按标准实施每一项既定措施,对于容易出现护理差错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观察护理差错易出现的时间及环节,对于个别容易出现工作差错的护理人员进行重点监控,以减少风险的发生。6)加强沟通。门诊手术室护理中,还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多方面的沟通工作,如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让患者能够明确手术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中的配合要求,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减少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发生[3]。

1.3观察指标

我院门诊手术室从2014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2013年度进行对比。分别随机选取2013年度和2014年度门诊手术患者各148例进行回访调查,比较不同时间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1.4统计学处理用%表示我院不同时间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采用χ2检验,全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文中各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013年度我院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44例(5.30%),2014年度我院手术术护理风险发生87例(3.2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回访调查,2013年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8.38%(116/148),2014年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27%(141/148),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目前的医院护理管理模式中,传统模式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远远不足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护理需求,因此,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必须对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创新,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护理的持续发展[4]。风险管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风险无处不在,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认知,能够促使护理工作在相关操作规程的指导下顺利地进行,从而有效防止差错产生。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它作为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最高准则,能够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效地规避风险。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因此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很大,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对风险事件提前预防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这样才可有效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5]。本文研究中,我院2014年度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将其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2013年度对比,2014年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立群.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与防范[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7):169-170.

[2]赵艳芳.浅谈手术室护理风险及其管理[J].现代养生,2014,(04):207.

[3]晏兰,邱立,钱洪军,等.援赞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01):92-93.

[4]王巧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