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7 11:4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社会实践流程篇
7月中旬,蓬勃志愿者协会实地走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新胜村委员会及其新胜小学,确立了假期社会实践的地点和内容。同时,我们还选择了服装城,哈平路,中央大街等地一些交通现状比较繁华的地带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的考察。并且,我们在答辩的过程中确立了这三个地点作为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的宣讲地点和调研地点。
7月10日至24日,协会组织编写了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和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包括志愿者的筛选以及宣讲人员和调研人员的培训。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社会实践志愿者团队提前一天出发。7月25日,我们把团队分为几个小组,到哈市一些交通繁华的地带进行交通现状实景拍摄、取材。
7月26日,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分为三组,第一组走进新胜村,首先走访当地的村民,了解他们以及他们孩子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和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宣传此次社会实践,为接下来的宣讲活动做准备。第二组走进服装城附近的街区拍摄交通车辆违规和行人横穿马路、跨越护栏的现象,同时,在该地区发放《交通安全手册》150册和交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100卷第三组为交通安全知识教研组,他们专门负责以后几天交通安全知识与急救常识讲座的准备工作与完善工作。
7月28日,团队所有成员走进了新胜村,开始了一整天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在新胜村我们为这里的中小学生做了三次讲座(分别为交通事故预防与急救常识课,交通安全常识课与现代交通工具认识课)和一次“我心中的汽车”绘画美术课以及交通安全意识调查。
7月29日,团队走进中央大街实践地,发放交通安全手册,深得市民的好评和认可。
7月30日,将前段时间实践中整理的交通安全宣传材料以及“心中常绿红绿灯,文明交通伴我行”宣传条幅带到哈平路进行宣传,同时进行“文明交通,珍爱生命”的签名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此次签名活动为我们的社会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思考篇
团队最初调查的地方是黑龙江大学至服装城路段,此路段正在进行惠民的地铁工程建设,交通比较繁忙,车辆、行人都比较多,交通秩序比较混乱。此路段违规停车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车辆甚至停在禁止零时或者长时停车的十字交叉路口的道路上,显然他们对交通法律法规了解并不多,或者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调查的过程中仅仅三十分钟一个十字交叉路口就有七八次不同程度的车辆违规现象,甚至有的车辆在禁止掉头的路段掉头。为了构建安全、快速、平稳的城市交通,我认为光靠交通警察的督察,交通现状也是难以改善的,还要全名提高司机的法律法规意识。
然而,团队调查发现,在电子大厦的周围,本来有人行横道,只需从电子大厦向前走过几分钟就可通过人行横道,但是许多市民却选择了从横穿马路、翻越护栏,在护栏的一侧,车辆高速行驶,极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一些市民还抱着自己的孩子翻越护栏,我想在如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吗?这让我们志愿者感觉非常的担忧。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横穿马路与翻越护栏的现象也频频发生。根据调查一些横穿公路的中小学生,他们知道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差,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好的交通环境来引导他们。一些老年人也有横穿公路、翻越护栏,通过抽样调查,他们大多不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横穿公路知识为了方便,但是忽略了生命安全。从未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有横穿公路、翻越护栏的现象,他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大多数未成年人在学校或者其他地方接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他们对现在交通安全现状也不太满意,希望得到改善。
对于中年人来说,大多数对交通安全知识都有了解,但是除了司机外,其他人对交通法律法规了解的不够全面,大多数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有些市民竟然不了解交通灯的含义,这让我们志愿者很疑惑,可能是以前的交通安全教育缺失。而许多市民了解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却同样不顾及交通事故的危及,横穿公路、翻越护栏。而且,许多人了解交通法律法规,但是他们却不遵守交通规则,有明知故犯的嫌疑,许多人都是等到发生交通事故才后悔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许多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却不遵守交通规则,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为了构建安全、平稳、快捷、和谐的交通,我们应该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了解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交通安全教育的课程,没有系统的教育,为此我们提出在中小学校进行交通安全极教育,加深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共2页,当前第1页1
在交通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成年人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是最困难的,以成年人为宣讲对象很难起到好的效果。通过此次实践,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中小学生来带动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如果小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如果由子女来提醒其父母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这样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通过他们来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们实践所得出的“小手牵大手”的含义。
针对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容易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我们应该探索出一套适宜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方案,在中小学开交通安全教育的课程。拓展中小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不仅仅只学到语文、数学,只培养小学生的语言逻辑与逻辑思维能力,还接触交通范畴,托扎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我认为中小学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这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
此次实践,我们还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尽管他们了解不少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只是停留在说与了解的程度上,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因此,在以后的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意交通安全知识“实习”。例如,让中小学生在道路上认识交通标志,带领他们正确过马路。另外,我们还没有发现有专门针对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研究和课程教育的教案。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编写了针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手册》,并且在社会实践当中,我们不断完善《交通安全手册》,为以后进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做铺垫。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没有许多经验总结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我们也没有专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以及接受能力,我们需要在实践当中探索,在实践中求进步。在此次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中小学校进行专门的交通安全课程有一些比较切合实际,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有没专门的教师,只有日常的教育,而且成效并不明显。然而,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我们也没有太多时间,长期放在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的研究上,我们只有靠一届一届的学生志愿者传承。所以,我们在中小学校进行的交通安全教育,以“讲座式教育”和调研的教育方式才有一定得可行性。在我看来,所谓交通安全“讲座式教育”就是我们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在一定得时间间隔里为同一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同时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程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教育模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明白了在以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种种教育方式行不通的原因,我们不能把课程设置的太深奥,孩子们难以理解,取不到好的效果,而且,他们也会对课程失去兴趣。我们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编写一些图文并茂的的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使它们理解的教育方案,我想在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理解小学生,充分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我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然而,在选择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大学生志愿者同样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大学生志愿者选择的好坏,以及交通教育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由此,我提出在志愿者招新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套严格的招募方案,严格招录适宜交通安全教育并且适宜中小学生教育的志愿者。同时,招募志愿者以后,我们也要对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做到教育他人,先教育自己;先让自己遵守交通规则,才去要求他人遵守交通规则。志愿者要在服务的同时,提高自己,总结自己,左后做到提高自己,完善协会,奉献校园,服务社会,贡献交通。然而,在今后的招募与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交通学院的学生,我们拓展在整个东北林业大学,真正征募有意愿有激情,胜任交通安全教育的志愿者,况且,不只是交通学院的学生才适宜于交通安全的教育工作,在现在这个交通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我们每个人都要融入交通氛围中,只要有激情,就能做好这些工作。因此,蓬勃志愿者协会作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的志愿者服务团体,我们要着力出台一套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的志愿者。
篇2
------XX小学第一届采摘节
淄川区XX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XX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少先队员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少先队员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校情、学情分析
淄川区XX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现有教师40人,学生439人。现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淄博市德育品牌学校。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突出教学中心,重视队员们养成教育和少先队工作开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坚持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积极倡导队员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学校德育教育特色。我校绿化树木中,石榴树占有很大比例。
我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了我校队员们的现状,让人感觉最深的两点是:一方面对社会、家庭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又不愿为社会、家庭作更多的贡献。具体总结如下:
1、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调查的大部分队员们愿意为集体奉献个人力量,维护集体利益。
2、普遍有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习惯。大多数孩子会主动参与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实践活动中。
3、缺乏规则意识。如有的队员们迟到、早退、旷课;有的队员们课堂纪律较差等。
4、缺乏环保意识。如有的队员们乱丢乱扔,随地吐痰;有的队员们随便踏草、摇树、摘花;有的乱写乱画等。
立足以上学校和队员们的实际情况,践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活动中,增强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增强队员们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情感,我校特决定在2020年9月25日举办第一届“石榴采摘节”活动。
三.工作目标
1、教育和引导少先队员爱学校、爱家乡,增强广大师生勤俭节约意识,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以XX石榴采摘节为契机,引导少先队员了解生活中的自然、激发队员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增强队员们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珍惜劳动成果的淳朴情感。使队员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3、弘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通过协作采摘等活动,促进队员们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施路径
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2020年9月25日下午第二节课
(二)地点: 开幕式地点------XX前院(面向办公楼,从西边起1至5年级依次排开)
采摘地点-----中院(面向新教学楼,从东边起1至5年级依次排开列队于长廊后)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参加人员:XX全体师生
四五年级负责采摘(四年级从西边起每班两棵树,五年级每班一棵树)
(五)采摘节流程:
第一项:??校长发言并宣布:XX第一届“石榴采摘节”开幕。
第二项: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第三项:集体采摘。
1.四五年级每班安排队员轮流负责采摘,果实摘下放入桶中,交给??//3位老师负责分配石榴,按人数分给各班级
2.高??3位老师负责在不够分的情况下采摘办公楼后石榴补充。
3.???位老师负责安全。
4.??老师负责总调度。
第四项:请全体师生、品尝。
1.注意途中安全,队员有序列队听指挥,四五年级进入各自采摘场地,四五年级班主任负责安全引导,一二三年级主任及随班教师做好讲解、引导,负责分发果实。
2.鼓励各班利用石榴摆出各种喜迎国庆造型上传办公群,分享各班师生品尝石榴照片。
温馨提示:教师是组织者,队员是采摘者;遵守秩序、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礼让采摘,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道德风尚;无论教师还是队员,均不得进入其它年级的采摘场地采摘;采摘是奖励,是荣耀,是享受,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六)采摘节教师随班安排
1.1班:? ? 1.2班:??
1.3班:? ? 2.1班:?刘红苹?
......
(七)卫生清理:采摘完后,请四五年级按采摘区域的划分整理卫生。
五.条件保障
(一)医护、物品保障
1.??2位老师负责LED字幕、音响、
拍照。
2.咸?老师负责准备装石榴用的水桶。
3.牛?老师负责准备碘伏等简易药品。
(二)应急事项:
鉴于采摘节首次举办,参加人员较多,做以下应急方案:
1、成立采摘节协调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采摘期间指挥采摘,维持秩序。
2、提前做好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一旦出现被虫咬或是被划伤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理。
XX
2020年9月23日
六.活动总结
篇3
论文摘要:与理性教育、认知教育不同,情感教育是通过对受体施加教育力量,使其情感得以升华从而完善其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教育方式和实施过程上的视角观测,情感教育主要表现出审美性、创造性、兴趣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就目前高校的现状而言,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表现突出,必须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方可完善现代教育机制,提高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以学校为主要教育阵地,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微博等形式全面展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情感教育;教育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已随之成长为当代所谓的“新新人类”,他们在情感发展上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时代特点,因此,情感教育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情感教育的对象则是人的情感生活领域。人的情感发育过程是在教育中成长成熟的过程,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人的情感生活是极其丰富多彩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的其他心里领域的发展一样,都离不开专门的教育——情感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就是要关注人的情感方面怎样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绪机制怎样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协调统一地发挥作用,来达到其最佳功能状态。情感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审美性
情感教育的审美性特点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过程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是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它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并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东西,还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二)创造性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1、指情感教育并不是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和统一上网模式,它需要教师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学生特点个性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兴趣性
情感教育的兴趣性是指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它能让大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点并不是说教育要迎合大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而是那些与学习任务、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该被尊重、被培养和被发展的。
(四)成功性
情感教育的成功性是指要创造条件确保每一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也能有被人尊重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受,并且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并在成功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力量。
(五)灵活性
情感教育的灵活性特点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加强对情感方面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大学生自身个体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个性特征以及社区文化特征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因为现在一些固定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以只有合理地利用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激发起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在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与补救
(一)感恩教育
感恩是指受帮助者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然而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缺少一种感恩的情感。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彼此合作、协同推进。
1、家庭教育中要培育子女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使他们经历一定量的“吃苦”体验,使他们懂得家长的辛苦,懂得对家里的责任,而不是事事都满足他们;要积极鼓励子女参与家政管理,使其在家政管理中意识到财富的来之不易,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并从中体会到深切的养育之恩。
2、学校教育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意识到自身是社会成员之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在享受这些资源的时候体会其中的恩情,从而学会感恩社会并且愿意回报社会。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些活动,通过贫困助学、勤工俭学等方式让大学生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温暖;也可以通过策划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成立以“感恩”为宗旨的志愿活动组织等形式,使大学生获得感恩社会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获得感恩社会的技能;还利用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来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利用大众媒体的公益广告等鼓励感恩行为,形成有恩可感、知恩图报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逐渐懂得感恩、愿意感恩。 转贴于
(二)责任教育
“责任教育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让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责任,认识自觉履行责任的重要意义,增强自己的责任心,树立责任权威,努力形成人人讲责任,个个负责任,以自觉履行责任为荣,以逃避责任或对责任打折扣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社会责任感淡化在当代大学中表现极为突出。有些大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是虽然有一定认识的,但缺乏足够的爱心耐心,道德情感淡漠,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利己主义思想严重,加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其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致使这种社会责任感的淡漠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学校在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社会责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可以将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懂得承担、能够负责的精神态度,创造情境让大学生获得自尊感、满足感、荣誉感等责任情感体验,用情感引导大学生懂得承担责任,并且使当地将责任情感推广到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的动向,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出发,解决微观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课题研究,了解大学生近期思想状况,以此为基础预设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以及结果,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环节,把握责任教育时机,让社会责任情感教育变成学科教学的一部分。
2、媒体环境、校园文化等也是一条有效的德育渠道。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以及大众传媒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报道与评论,还有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针政策的报道。这些都是增强大学生社会意识、公共意识的很好的教育素材。因此要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与教育功能,增强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命运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使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人和事,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物质利益,而是要把视野多放在社会和国家的状况上。校园文化是情感教育中的环境熏陶,校园文化能够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让大学生能够拥有担当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以及树立服务社会的理想。
3、社会实践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情感教育方式。社会实践既可以磨练意志又能够锻炼能力,社会实践后的活动总结还可以互相交流心得,提高大家的认识,让大学生体验社会中的种种困难情况,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让其了解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艰辛,增强大学生的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
三、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社会实践渗透情感教育
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的直接现实基础就是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大学生的自强、诚实、守信、自尊、仁爱、责任感、荣誉感、正义感等积极情感是通过社会实践一步一步激发而形成的。社会实践是以社会为课堂、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教师、以大学生能动参与为主要途径来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增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社会实践影响着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各类社会现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公益意识、爱国主义情感、理想道德信念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底层,与群众直接接触交流,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和同情心,能够进一步培养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知恩图报的道德情感。
(二)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情感教育基地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学生为主题,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群体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指引导向作用,它可以将情感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情感思想产生影响。校园文化活的基本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把情感教育寓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之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 上一篇:安全执法检查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