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7 11:4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培养方案;学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94-03
学分制是现代教育模式中的一种管理体制,是以选课作为核心,教师的指导作为辅助,最后通过成绩点和学分,衡量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质和量的一种综合的教育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以及导师制统称为三大教育模式。学分制是在19世纪末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在我国北京大学率先推行的“选课制”,1978年开始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普遍开始试行学分制,目前学分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已全面推开。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实行了以学分体系为基本构成的学分制,制定了适应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分制管理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是以课程要素构成的课程体系和以学分要素构成的学分体系。各国高校十分重视学分体系的构建,欧洲学分体系在其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不仅是高等教育在推行过程中一个最宜于量化的手段,而且承载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政治性使命。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分体系,突出学分体系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深入进行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我校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专业于2002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具体的措施,在教学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的构建要素
学分体系是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分为载体,通过学分计量、学分分配、学分修读等环节对学生的专业资格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描述、转换、累积的一种方式,以完成的学分量反映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学分体系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构建要素组成的整体,研究学分体系的构建要素对制定学分制管理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分标准是学分体系的基础要素
学分标准是指学分计算的标准,是构建学分体系的基础。学分标准通常包括单个学分标准、总学分标准和限修学分标准。单个学分标准一般与课程的教学课时数相联系,是指1学分承载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是计算学生学习数量的基本单位,量化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效果,通常以单个学分在1个学期内每周1课时的课堂学习量进行计算比较简便。总学分标准与单个学分标准相互联系,是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总量,表明了学生完成学业所需修读的学分,学生完成总学分标准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毕业。单个学分的课时标准与总学分标准是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一般来说,单个学分标准所包含的课时增多,总学分标准则会减少,反之亦然。限修学分标准规定了学生在每学期或学年里修读课程的最低学分数量和最高学分数量,是对学生在每学期或学年修读学分的要求。最低学分数量是为了防止学生故意过少选课的现象,最高学分数量是为了防止学生过多选课的现象。在不同的学校里,学分标准可以不同,应以科学、定量和经验的综合考量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二)学分结构是学分体系的刚性要素
学分结构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分进行分类,规定学生应修读各类学分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并由此组成学分结构表,是学校对学生修读学分的刚性要求。学分结构可分为静态学分结构和动态学分结构,静态学分结构要求是大学基于自身的教育理念和理想,对人才培养目标从具有法定效力的规章上进行的规范,也就是说,它是大学对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文本描绘,动态学分结构是指学生实际所修课程学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数量关系和质量关系。学分结构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也是教学改革中进行调整和监控的重点,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情况进行调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三)学分分配是学分体系的动力要素
学分分配是将若干学分分配给认证/项目或教育成分(例如模块、课程成分、论文、实习和实验室工作)的过程。学分分配是学分体系中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要素,学生可以按照分配到每个学期的学分进行学习,也可以提前选修学分,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分分配中要注意各类学分安排的数量和先后顺序。在高职教育中,首先应该注意实践性学分的数量和安排的学期,在学分分配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突出技能的培养;其次是学分分配要将学习成果分解,安排通过各种教育方式获得学习成果的学分,这样有利于进行跨校、跨教育层次的学分互认;最后是学分分配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均匀分配各学期的学分,保证学生学习的均衡性。
(四)学分评价是学分体系的保障要素
学分评价是指对学生修读的学分进行检验,对在校外或其他教育层次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和转换,是承认学生学分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学分可通过组织考核进行检验,一般以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非课堂教学的学分可通过评定的方式进行。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学分评价中,应做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改变传统单一和封闭的评价方式,做到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结合,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结合,校内学分与校外学分结合,使评价手段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的构建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国家的高职教育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职业教育为根本,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
(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的关键要素。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精深专门知识和具备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中,应设置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相适应的学分,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学分体系,明确技能培养的学分要求。
(二)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双证书”制度
实施双证书制度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既促进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又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双证书”制度,是要求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时,除了取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外,还要取得经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后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既是紧密联系的,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目的和根本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为了提高待就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并促进有劳动能力的待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两者都是以职业活动需要为基本的依据。但他们又不能相互等同、相互取代。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构建中,既要重视学历教育学分的设置,也要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学分的设置,两者不可偏废,做到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通过校企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合作,高职院校不但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育高技能型人才,实现所培育人才从学校到社会“无缝对接”等目标,同时还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自身的虚拟经营和弹性扩张。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同时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方式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设置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学分,做到工学学分结合,校企学分互认,构建符合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学分体系。
(四)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实训是高职专业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实习实训除了在校内进行的各类实验、实训、设计、职业技能培训外,还包括了在校外进行的职业考试、见习、实习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中要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学分,增加实训与生产实践学分,单独设置实训学分,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的构建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好学分分配和学分安排,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分体系。
(一)学分体系符合学分制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中,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确定学分标准,完善学分结构,注意学分分配,规范学分评价方式,使学生能按照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规划学习进程,自主完成学业。
(二)学分设置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基础、以职业课程为核心的学分体系。在学分体系中,通过学分分类、学分分流等途径,构建不同类型的学分,一般分为必修课学分、限定选修课学分和任意选修课学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将相应的学分归到这三类学分中,注意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保证实践课学分,构建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的学分体系。
(三)学分分配符合选课制的要求
为了方便学生选课,在学分分配时要考虑到学生修读学分的灵活性和连续性。要按照学生选课的要求,合理分配各类学分的开课学期,特别是要分散必修课学分的开课学期,不要形成在低年级时挤满必修课学分,在高年级时基本都是选修课学分的现象。每个学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修读选修课学分,使得学生对自己要选修的学分更具目的性和操作性,完成自主规划的学习进程。
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的构建途径
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是高职实施学分制的关键环节,应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规律和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学分体系。
(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学分体系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观,是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中,首先是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观,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其次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职业要求,设置符合职业培训的学分;最后是营造学分制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实习实训内容,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能顺利实施。
(二)按照培养目标构建学分体系
培养方案的学分体系是以学分标准为基础,以必修课学分、限定选修课学分、任意选修课学分为类型构建的。必修课学分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设置,限定选修课学分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学分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设置。在培养方案中,一是要规定各类学分的修读数量,指导学生选课;二是要设置符合职业技能培养的限定选修课学分,使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修读;三是要设置一定量的任意选修课学分,使学生能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以培养适应各方面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安排适合学生选课的学分修读进程
在学分制的教学安排中,除了考虑学分安排的连续性和先后顺序外,还要考虑学生灵活选课的需要,特别是在选修课的安排上,要改变学年制的排课方式,做到课程开设学期周期化,以一定的周期循环开课,这样才能方便学生在不同的学期进行选课。例如修读人数较多的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每个学期都开课,而专业课则可每学年开课一次,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学期中选到自己应选的课程。
(四)扩大以学习成果为衡量标准的学分
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分标准通常是以课程的教学课时数为主要依据设立的,除了一些学校组织的到校外进行的见习、实训和实习外,对于其他在校外和其他各层次教育中获的学习成果不能进行学分认定和记载,限制了学生扩大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获得学习成果的途径。由于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校难以全面提供校外和各层次教育的各种技能教学,而这些校外和各层次教育可能会提供学生丰富的学习环境并获得学习成果。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学分体系中要扩大以学习成果为衡量标准的学分,对学生在校外和各层次教育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参考相应的学习水平进行认定和记载学分,以增强办学的灵活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松鹤.欧洲学分体系中ECTS和ECVET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1,(5):30-39.
[2]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3,(3):6-15.
[3]王文礼.欧洲学分制和终身学习[J].继续教育研究,2010,(6):51-53.
[4]崔发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5-7.
[5]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2):18-20.
[6]乔昕.论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教育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29-33.
[7]张亚军,徐亚娜,楚金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08,(12):4-8.
篇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具有现代海洋工程基础知识、海洋装备设计基本技能和计算机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许多不定因素。尽管很多学者从20世纪初就意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人口、空间和资源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但系统的海洋学科建设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才出现于一些大学内,因此,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来时是一个很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结构物也从固定的导管架平台向深海的浮式半潜、张力腿和Spar平台发展,海洋结构物从单一功能的固定式结构物到多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弹性结构物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亟待解决。
一、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海洋工程的项目投资一般比较大,涉及范围和企业广泛,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群体性。然而,目前高校大范围的工程实践都是以某课程为核心,没有在总体的培养方案框架和教学大纲下定为各实践环节的功能作用,阻止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另外学生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导致多数同学都是看着老师将实验做完,用笔记下完整的操作过程而不能进行实际的上手操作。最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导致教师自身能力落后。
2.改进措施。由于我国的海洋工程发展起步较晚,现有国内海工高校、企业和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考国外先进海洋工程装备与系统的建造经验,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与专业地位。结合海洋工程高校现状、企业特点和学生老师队伍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组织与开展相关教师及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编写以工程为背景、以功能为目标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教材,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功能,围绕海洋工程结构物及系统装备最新的响应原型试验,更新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具体建设措施包括:a.开展以“海洋工程试验、海工企业实习和海洋结构物设计”三要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的课程为海洋工程认识实习、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和海洋平台结构设计,该部分课程将安排到南通中远船务、上海外高桥和沪东中华造船等海工企业进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描述海洋工程结构与设备的功能要求、内部结构;第二模块课程为船舶静力学、船体结构静力学及海洋环境载荷,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海洋平台的钢材料性能、结构建模方式及平台响应分析方法;第三模块为海洋工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部分内容已被安排到具有专门的海洋工程培训机构的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与实践海洋工程项目分析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设计方法。b.建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块。第一子模块任务为保住学生了解海洋工程试验试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了解海洋水池试验和水槽试验的具体规章制度,掌握一些设备如造波机、浪高仪和数据采集仪等操作方法,熟悉整个海洋工程试验过程;第二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海洋工程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对造波机、浪高仪等设备的造作能力,帮助学生验证一些有价值的波浪理论,并从实验中观察一些奇特现象,以补充理论的不足;第三个子模块帮助学生掌握试验中数据采集方法和判断数据是否正确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海洋结构响应测试方法,完成整个海洋工程的实验方案设计。c.建立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块。其中认识实习的时间大约为10天,由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校内教师和校外聘请指导教师相结合,采用讲座、录像与现场参观等方式给学生指导;生产实习时间大约为半个月,主要由校外企业老师带学生进行实地现场观摩整个海洋平台托航、布置和安装等过程,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海洋平台设计任务。②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的海洋工程水槽和水池模型试验教学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视频化或观摩化教学,主要包括三种开放类型:第一类型为实验的场地和测试设备开放;第二类为实验时间开放,允许学生课余时间与老师联系后进入实验室操作;第三类为模型试验类别开放,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已将本专业模型试验分为波浪模拟实验、结构水动力性能测试实验以及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选取。③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与老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一种主管能力,其来自于经验而付之于实践。结合海洋工程发展的现状、海工企业工作内容和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有针对性的请进来、走出去方法,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a.聘请校外高校、研究所和海工企?I专家来院给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的海洋工程知识培训,及时更新老师自身固有的设计思维,符合海洋工程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专门组织4名教师进入到南通中远船务和海门招商局重工协助完成学生的设计任务,实行校内学科导师和校外工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b.深入国外海洋名校和海洋工程企业,进行访问交流和工程实践。海洋工程实践能力来源于海洋工程实践锻炼,面向各种实际海洋平台设计和生产等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体会。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始终将国内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培育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来做,抓住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的机遇,定期将校内优秀青年老师送往国外知名海洋工程类高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派送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训,实时了解海洋工程发展的动态,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海洋工程类会议以及撰写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工程领军人才而努力。
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素质关系着学生以后从事海洋工程事业的思维模式,是海洋工程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主要措施如下。
1.开设海洋结构物概念模型设计,结构分析,材料特性等创新教学实验,增设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创新型概念模型制作和概念模型在流场中的水动力实验。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院级和校级课外竞赛活动,并鼓励创新性好的设计参加全国航行器大赛及创新杯大赛,与校外专家交流,增加学习海燕工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意识。
3.尽量将实际工程的物理现象用基本的数学语言和模型给学生描述,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基本波浪理论、结构力学和数理方程等理论知识思考和解释海洋工程中的物理现象,进一步探索其中有意义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高职院校持续扩招,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在稳定增长,中、高职教育衔接己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为例,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将扩大高职教育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将达到30%左右。会计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许多中高职院校都有开设。但目前中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严重,实践教学不足等,已影响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重复严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同时招收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两类生源的学生,虽采用普高生与中职生分班教学,但对两类学生仍采取相同的培养方案。会计专业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就会存在重复学习一些专业课的内容,特别是基础会计课程,内容重复度高达70%。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尝试将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分别设班、实行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出适用于中高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加之中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因此,造成了不少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据有关调查,进入高职的中职生普遍反映专业课大都学过,学习积极性不高。而高职教师则反映招收的中职生学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比普高生难教。
(二)高职教学模式仍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不如中职
中职会计教育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反观高职会计教育,尽管一再强调实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但没能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少专业课的教学仍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而且,部分高职院校对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的投入还不及中职。因此,不少中职毕业生及家长认为高职教育没有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不如本科生,技能不如中职生。
基于中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工作过程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创新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浙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专业,为了使老专业不断焕发新活力,做好中高职相互衔接十分重要。因此,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高职发展的现状,在吸取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工作过程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一)明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为了避免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出现重复和错位,科学实现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我院主要通过社会调研、召开研讨会等方式,确定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本区域的中小企业、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培养能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等一线工作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综合能力,以及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懂管理、擅操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此外,还将会计专业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暂设置为8个。
(二)重构课程体系,融通中高职课程内容
首先,要系统地构建课程体系,应由浅入深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我们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注重素质”的原则,既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求,又为其今后继续深造打好扎实的基础。其次,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应彻底打破原有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针对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课程体系。为此,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宽基础、活模块、多层次”课程体系结构。
1.宽基础,即宽泛的职业基础课,考虑到生源的多样性,以及培养方向的差异性,将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组成一个大类――职业基础课。通过大类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今后就业,而且兼顾到部分毕业生的升学要求。
2.活模块,是以财政部、人事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岗位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为参照, 以市场调研结果和行业要求为依据, 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 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必修的。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是动态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课程,也可依据今后个人发展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或多门专业拓展课程。这样既可以避免中高职教学内容的重叠,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多层次,是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本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从易到难,确定前导与后继课程的教学要求及管理方法。因此,在编排课程时,应先确定其前导和后继的关系,再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各类课程。
(三)引入“四段递进式”实践教学
中高职教育因其职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均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由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以单项和基本技能为主。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则应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通用能力相融合,注重综合技能的实训。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从易到难,递进式教学。从基础能力的培养起步,再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即“四段递进式”的培养过程。为了避免中高职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叠与脱节,高职的实践教学应在中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费计算与申报等岗位实训。
(四)将职业资格考证嵌入教学中
为了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水平)证书的需要,并根据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书模式。这样,能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学历证书,还能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的特征和会计专业的“职”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澍清.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基于中高职的有效衔接[J].2012,(8).
2.郭立伟.国际商务专业“3+2”中高职相互衔接的思考――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3.舒岳.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衔接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2,(3).
4.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篇4
[关键词]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奥本大学;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78-02
应用统计学是一个宽口径、融合型专业,主要是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在金融、经济、信息等领域的应用,用统计方法解决相关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内容涉及数理统计、金融统计、信息技术三大知识板块。在此新形势下,在高等教育中探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课程设置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1-3]。
经过先后对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兄弟高校进行调研,以及与我校有合作教育关系的美国奥本大学的交流和网上查阅资料,获得了上述国内外知名大学对于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高校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情况表
一 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此背景下,我校在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中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数据获取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能够将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运用于经济、金融学和信息技术,并能解决社会经济、信息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目标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经济、金融、信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和预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2 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工具并进行统计计算: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语言(如R语言)及一些数学软件特别是统计软件的使用(如SPSS或SAS),具有一定的软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课程设置之比较分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与奥本大学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两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特点。
1 两校课程设置范围及内容基本相当,但我校本科统计学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大大超过美国奥本大学要求的学分数,课程数量也相对较多。
2 在数学等基础课设置方面,我校及国内几所高校的统计学专业从大学一年级起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等课程,奥本大学开设的是微积分课程,到大学二年级才开始应用线性代数课程,说明奥本大学在数学类基础课程的难度上较我校低。另外奥本大学没有开设物理课程,我校开设了4 学分的大学物理,说明我校比较注重理科基础素质的培养。
3 奥本大学更为非常重视人文学科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设了12学分的人文社会等课程。美国奥本大学开设了20学分,而且奥本大学人文社会艺术等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要远远超过北京信息科技大W。此外,奥本大学选修课的范围非常广泛,而这12学分的人文学科在我校属于必修课,受学校整体影响可选范围较小。
4 我校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要求远远超过奥本大学。我校的专业课无论从课程设置数量上还是总学分数上都要超过美国的这所知名高校,究其原因是美国大学最后一年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选择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并提交研究报告,或者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两三个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为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专业课设置较多。近来我校也在独立实践环节增加了课时,如统计计算、实验设计、抽样调查、金融数学等课程,均配备了1~2学分的独立实践环节,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表2 两校课程设置之比较
上表中带有“#”的课程均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统计系专业选修课程,综上分析,与奥本大学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我校总课时数量、必修课学分总数等都相对较多,其中多门课程,如回归分析、统计计算、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也具有独立实践环节,但是在选修课这一层面,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要大大低于美国奥本大学。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赋予大学生更多学习自。同时提高实践课学分的比重”。这一文件以及对奥本大学培养方案的调查,对于我校的课程设置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 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之努力方向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我校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并不逊于国外这所知名高校,但在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我们还需更加努力。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乃至我国的大学生课程设置中,有16学分为大学英语,且需要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上花费大量时间,则大大缩短了学生可自主分配的学习时间,而奥本大学可将学时分配至其他人文社科课程,如历史、文学、艺术等,引导学生从社会科学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底蕴。
2 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占有很大比例,应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例如我校开设文本数据分析与推荐系统、R语言等课程,是符合当前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青年教师亦应与时俱进,不断接触科技与社会前沿,加强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从而促进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应更加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方案,制订出实验教学大纲,进一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和规范毕业设计和各种实习工作,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潘S, 赵喜玲.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J]. 河南科技, 2013(6): 252-253.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作用
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也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教育的功能,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的外部规律。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滨海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就业、转业或提高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更是立足于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具有面向区域经济服务的特点和功能,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恰恰是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那么,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的作用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
1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必要性
1.1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和社会脱节的现象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和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持续强劲,对高技能型人才数量的需求,和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数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如不能有效解决,将成为制约滨海新区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快培养适应滨海新区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前推动滨海新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企业需求人员的研究发现,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相当多的企业非常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历。在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46.3%的学生没有从事过社会实践活动,32.8%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缺乏社会实践的素质。另外,学生强调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对职业学校的具体了解。总体上,学生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对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全。
1.2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根据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规划,针对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需要,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是新时期天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从教育过程的各环节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课程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对接,教学方法落后,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才能有效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充分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
2.1树立契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聚焦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当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国家发展的要求、时展的要求和学生个体成长的要求统一到教育的实践中。我国大学生每年未能完成一次性就业的占一百多万人,这不但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学生是否学有所成,是否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所学专业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实际上也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效果是否得到彰显,是否把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因此,要培养高技能人才,首先要树立契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即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2.2制定基于就业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发展定位,制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它将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教育内容与方法条件、制度实施与保障等有机地衔接起来,成为指导人才培养的活动方案和行动指针,也奠定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在调查学生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现象,38.8%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容易适应,55.2%的学生认为这给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克服;我们发现有43.3%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没有帮助,与此同时,77.6%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学生就业状况比较有帮助。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同学希望学院通过课程调整,使学生得到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总之,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要求对接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结合学生个体成长需要,根据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的特点,以就业为目标要求,制定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3深入实施导师制,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基于就业导向的发展目标,以及更加强调实践技能培养的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实施导师制。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有助于发挥师者的全部功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导师制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密切接触和言传身教,通过个别指导和小组指导,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定位,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专业发展给予及时指教和引导,更有效落实和实现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2+3”分段式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084-02
中高职“2+3”分段式培养模式的对接核心是专业对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指示,各中高职院校要积极做好搭建各专业的纵向对接人才培养体系,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完善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培养模式。这就要求严格均衡招生改革举措,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扩大高职院校的对接招生规模。
一、中高职院校实施“2+3”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3”教育模式是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其中高职教育模式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渐进式衔接。顾名思义,渐进式模式有着由低到高的职业资格等级,该模式教学质量较高,专业教育衔接紧凑,采用该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法国、英国等。第二,应用型衔接。该模式的衔接模式多为螺旋上升式衔接,通过培训、职业实践等多渠道实现。该模式具有多元化、时间灵活等特点。现在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国家有德国、澳大利亚等。第三,一体化衔接。这种方式是通过签订协议来进行相互合作衔接模式。该模式兼顾了重实用性和先进性,针对性强,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在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对口招生,这种招生方式包含中职推优、高职单招,中高职院校没有明显的合作关系;另外一种是五年制的教育模式,“2+3”分段式联合办学,这种办学模式在中高职学校中往往有着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
“2+3”分段式办学模式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推进促进中高职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教育模式的改革符合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要求,同样,对推进中高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招生考试制度,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提供了实践经验。“2+3”教育模式作为中高职衔接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该模式现在还处于探索期,中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完善化的探索,更好地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二、中高职院校“2+3”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一)中高职院校“2+3”培养目标的衔接。衔接的宗旨是连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职业教育的培养宗旨是为各相应的产业培养有专业素养的技术人才。中高职的教育类型层次不同,教育培养的方式差别也很大,因此打下良好的衔接基础是衔接教育的目标。我国中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是长期各自为政,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始终比较模糊,区分度并不大,在技能培养问题上和目标上存在明显的重叠现象,在教育衔接问题上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这些都是阻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障碍。另外,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中职学校的生源自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较弱,但是中职教育要求的操作能力又比较强,因此使得中职的学生难以适应高职的教育模式。所以“2+3”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目标问题上的衔接。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学校就应该加强物流业、生产制造业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则应该着重注意物流产业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化物流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旦中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确定和区分,那么就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打下了基础。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要做好中高职院校的沟通交流,让职业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要有层次性,还要有自身职业教育的独立性。教育部倡导,在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布局、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培养培训、课程培养体系、人才培养途径、教育评价改革和校企深度合作商上,中高职院校应该做好衔接工作。
(二)“2+3”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高职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最好要和物流企业合作,组建“物流管理衔接小组”,及时搭建适合的课程开发学习平台。在课程上,要做好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研,把握在不同阶段上对人才培养方案上的不同要求,以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参考,扩展专业内容和专业授课形式,在理论性的课程上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
在教学内容上,对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做好有效的衔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公共课程的设置,是对中职学校公共课程的延伸和拓展;高职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则是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中职专业课进行的深化探究。例如在“仓储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在中职学校期间,学生重点学习掌握其相关的基础业务知识和仓储管理能力,而在高职期间,则注重仓储作业管理和绩效考核等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应该有更科学严谨的衔接,形象化的比喻就是,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物流员”,主要学习物流业务知识和物流日常管理能力,达到“高级物流员”职业资格的水平;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物流师”,学生主要学习物流综合业务处理、管理分析的能力,达到“助理物流师”的职业水平。
为了培养物流管理高素质人才,在设立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以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为标准,以工学结合为接入点,对中高职院校进行共同规划,做到双方的有效衔接。在课程体系中,中职学段的课程以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物流专业的基础技能知识为培养重点进行设置;在高職学段的课程,就应该要求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物流综合素质水平和技术技能为重点进行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立,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实现由一线技能人才向高素质能力人才发展。
(三)“2+3”模式下的物流管理课程内容。物流管理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衔接能够顺利地进行,中高职院校应该联合开展研讨会,在课程内容设计、标准制定等课程衔接问题上联合探讨,在课程内容、实训设计、教材选用等衔接内容上进行统筹规划,形成连贯有序的有机整体,避免现阶段中高职院校教育的课程内容重复和断层的问题。课程内容具体设置如下:(1)准确定位中高职课程内容。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差异进行区分,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研究课程内容应该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并以岗位目标需求进行设计。(2)应该按照梯度选取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能力级差上,应该对中高职院校的课程做好区分,并且在衔接上应该科学有效。(3)中高职骨干教师应该一起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
(四)师资培养。中高职教师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相互之间的教育沟通工作。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主动和中职学校老师沟通,深入中职学校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了解教学实施状况,另外,中职教师应该多向高职教师请教学习,在职业技能方面不断提高,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高职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满足学习上的需要。另外,中高职教师应该和物流公司做好协议,让学生定期到物流公司参加岗位实习,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和社会实际情况相互联系。与中高职学校合作的物流公司也应该配合中高职的教育,设立相应的内部培训机构,加强对中高职院校老师实践能力的培训。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提升,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五)资源共享。国外的现代化职业教学的特点是政府重视、企业自觉。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国外职业教学的经验,在积极地争取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努力吸引现代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根据“2+3”教育模式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的需要,对企业的培训资源进行提炼,最终作为中高职教育的教学案例,即开展项目化教学。另外,中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里的先进器材,完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纵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地扶持中职学校开展工作,共享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改善中职教学的教育环境,最终使中高职教育达到无缝对接。
“2+3”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其还在不断地完善和探索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还需要去不断地总结、改正,逐步完善中高职教育模式的对接。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中高职学校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无缝对接,学生能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从而实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物流管理专业[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陶功浩,朱燕萍.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培养方案优化[J].人力资源管理,2015(7)
[3]吕亚君,王艳梅.高職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析[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4]许迅安.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衔接研究[J].中国商论,2016(32)
[5]吴铭峰,蔡丽巍.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9)
篇7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周芳(1980- ),女,江苏昆山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KKT-1215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29-02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却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虽属同一职教系统但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之间存在体制上的断层。从层次上来说,中职教育属于中专教育,高职教育则被定位为高等教育,从而出现中高职教育无法很好衔接的情况。这种由于系统本身导致的体制断层,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造成了很大影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概述
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教学标准体系设计都基于一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而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职业教育没能实现系统、有效的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但对与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有所忽略,造成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割裂,使得中高职教育无法实现很好的衔接。
(一)衔接模式的脱节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作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典范的德国,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分别在高中、高中后职业教育阶段实行有效分流和衔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或升学需求。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系缺乏衔接性,造成了中高职教育在学制上的脱节。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分段式(3+2/3+3/4+2)衔接模式等,但这些模式或涉及考试制度,或出现生源素质、结构差异等问题,从而导致中高职无法有序衔接。
(二)专业设置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在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性,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一般出现在高职教育中。我国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同步,中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农林、资源环境、社会公共事务等13类270个专业;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末,而且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的数量远远少于中职教育,这就导致不少高职院校没有与中职院校对应或相近的专业,这对于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衔接有较大阻碍。
(三)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脱节
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中通过相应课程得以实现,但是由于中高职教育各自为政,其课程往往独立开展,双方缺乏沟通。很多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中设置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中高职中同一专业或类似专业往往会设置相同的课程,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专业可能设置的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一致。另外,专业理论课存在重复现象,专业技能课在中、高职倒挂,中职教育运用高职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以中职技能培训教材或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为蓝本,缺少职业教育特色,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二、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准确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中高职的衔接模式、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及教育教学方法的更好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实行中高职教育的良好衔接,就必须从源头着手,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一)政策的导向作用
政策具有导向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针对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建立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在协调发展中高职教育时,要保障足够的经费,健全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开拓渠道筹措资金,比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资金投入中高职教育的比重等。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
(二)行业、企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服务行业企业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形式,使得中高职教育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无缝对接。
在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解析本区域所需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区域内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在此基础上制订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这些人才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加以细化,进而提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专业内涵,实现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衔接。
(三)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自我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及教材的选用不仅要响应政策部门的号召,符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要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制定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考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目前已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少涉及中高职学生的和谐发展方面。
制定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人性发展需求为前提,尊重学生本身的发展规律,使得职业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和谐统一。
三、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类型结构理论,将社会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而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工程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类型结构理论从宏观上区分了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从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制定培养目标的程序以及培养目标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
(一)制定培养目标体系的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是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与指针。很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已趋于标准化、规范化,这与其参与制定标准的主体是紧密相关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局”作为组织保障,其标准由美国的劳动部主导,由国家职业信息中心连同相关的研究机构,比如顶尖的研究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北罗来纳州立大学、相关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和劳动力开发咨询公司等,由这些政府部门、非营利性机构等提供政策支持、理论支持及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更加系统、精准。然而,我国职业标准主要由官方管理机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局等50多个部委,而作为对职业需求了解最清楚的企业、科研机构、咨询管理公司却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因而,现有的职业标准无法客观、科学地显示各类职业情况,很难为实践中的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甚至还会出现偏差。
为了更好地制定适合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标准,进而提出精确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职业标准由政府、区域企业、相关科研机构、技术机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等多元主体来共同研讨、解析,从而更客观地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制定职业标准奠定基础,也为精准地提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具体程序
制定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职业标准为前提,根据职业标准项下具体的职业内容,对不同职业所需从业人员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提出规范的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制定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以工作者、工作岗位这两条主线为基点,一方面,充分了解工作者本身的特质、工作者需具备的素质、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信息、劳动力特质、职业需求三个方面了解工作岗位。然而,我国现有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却过于简单,且较为笼统。究其原因在于制定目标前缺乏深入的调研和理论指导,对行业、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估计不足,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企业部门的参与和制定主体的分离,导致制定的目标出现割裂、脱节。
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体系时,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精准的定位。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基础作用;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起提升作用。第二,完善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可以借助第三方调研公司对现有的职教工作岗位情况开展前期的调研和预测,在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后,由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部门、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技术机构等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岗位发展衔接性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第三,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制定前后一贯、有效衔接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从培养目标体系的准确定位出发,从政策导向、行业企业需求及人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索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很严重的人才培养弊端,严重阻碍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符,课程体系中的内容具有滞后性,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考核形式单一,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使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认识
根据我党十会议精神,对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决定,必须进一步加快并落实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明确现代职业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入优化职业教育领域的文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教育资源,并且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水平,加快推动各种职业人才培养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完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制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法质量提供保障,创新并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化课程培养体系,建立“双导师制”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水平,构建“开放式”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2传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弊端
2.1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背离
在传统的高职计算机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当中,始终存在着高职教育同当时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培养方式太过老旧,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比较模糊,不能够准确地洞察出企业的发展需求,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定位设置存在着认识误区,因而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缺乏计算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能力,缺少创新性的思维意识,他们往往做不到现代化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只能是在一次次企业面试中败下阵来,从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和重点本科高校的学生存在的差距是很大的,如果在技能应用能力方面依旧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的话,将会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不高,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2.2课程体系内容存在滞后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也越来越快,然而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转变,或者是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什么变化,这也就导致了传统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很难提高学生的实用性综合素质,因为他们在学校接触的知识大多数已经过时了,比如说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大多数都是10年前的计算机知识,很多课本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社会上被淘汰了,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滞后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十分老旧,不能激发出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比较差,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也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2.3师资力量不足
一般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人才招聘要求都是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也就是对教师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要求很高,同时还有年龄要求限制的。然而,实际上,企业当中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水平比较高的人才往往在年龄或者是学历上不能达到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要求,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教师人才也是很少的,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尴尬教育现状,很多在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技术操作应用能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和企业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高职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比较少,使他们的科学研发水平受到了限制,如果教师都接触不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又怎么能教出更好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呢。
2.4教学考核机制单一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中,对于计算机专业这种实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仍然采用的是单一型的教学考核机制,这种单一理论型的教学考核机制,很难测试出学生真实的实践操作水平,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背诵,却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当中,这固然是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思维有着密切关系,不能够合理地开发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缺乏一个正确评价,不能把学生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操作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显现出来,考核形式单一,考核面窄,缺乏科学的企业评价模块,没能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计算机作为一种普及性非常广的工具,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弊端,导致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不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
3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当代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十提出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和企业的发展相接轨,明确当今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利益为导向,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注重对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设定上,需要对我国当前的转型发展背景进行研究,立足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定期开展市场考察项目,对计算机专业的用人企业进行分析,实行“校企联合”的发展战略,在学习期间安排学生到将来可能前往的就业单位去实习,虚心听取用人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意见。
3.2创新并改革课程体系内容
针对传统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老旧的问题,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开展“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教学战略是大势所趋,必须创新并改进新课程教育体系,努力更新课堂教学的内容,使高职教育能够同企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比如说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一个计算机技术产业园,融合社会上最为尖端的计算机技术,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又或者是通过“岗前培训”以及“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到企业中实习发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将高职学校教育同企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一同参与到企业科研技术项目的开发当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3提高师资水平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方案,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技术应用水平,各大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双导师制”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优化了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人才结构,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所谓“双导师制”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就是聘请企业当中优秀的工程师到高职院校中给学生讲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让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当中进修学习,了解当前企业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采用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考核以及项目研发的方式,可以快速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基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对高职教师的责任心和师德要求也是很高的,教师要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才教育培养工作。
3.4完善高职人才考核机制
应当建立健全的高职人才考核机制,提高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力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与他人沟通交往问题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以及团体协作能力,这也都是现代职业教育对综合性人才所提出的要求,需要在高职计算机教育考核机制中,添加企业考核模块,对学生在实习中的真实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找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实践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抗挫折和抗打压能力,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综上所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正确指导下,高职院校针对传统计算机人才教育培养弊端,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对策,树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并改革了新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师资教学水平,并且完善了高职人才考核机制,为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篇9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对策
2010年《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重视建立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质量,促进就业,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我国适龄青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并培养出大量技能型人才,这既缓解了就业压力,又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大量懂技术的劳动力,支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提升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强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结构的重要工作。在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过程中,需要认清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困境,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存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不协调,职业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短板”。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困境
(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脱节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脱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不系统。中职、高职教育体系的设置均不考虑现代职业教育的连贯性。中职教育讲授哪些课程,讲授哪些知识点、专业技能,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高职教育如何做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技能等与中职教育无缝衔接,是解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脱节的主要问题。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落后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和为发展农业所需要的懂得经营管理、懂得专业技术的人才。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民思想意识中得不到重视,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从而使得农村教育职业从根本上得不到长足发展。此外,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民社会生产的需要。由于缺乏办学资金,缺乏师资力量,使得农村职业教育流于形式,不能适应县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解决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目前,职业教育体系的就业导向不强,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传统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工作,出现经济社会需要大量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与各级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就业难这种矛盾局面。表明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四)职业教育师资不能满足需求
传统职业教育师资的主要问题是职业教育教师存在知识与技能单一的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在于,我国很少有专门的师范学校针对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专业教师,职业教育体系缺失研究生等级的高等职业教育部分,导致一线的职业教育教师大都来自于普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因此,这些教师掌握了系统的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社会实践,在专业实践技能方面表现不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职业教育体系吸收一些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人员担任职教教师,但他们不熟悉教育体系,对专业理论知识不能熟练掌握等问题。造成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不能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
(一)做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必须加强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避免中高职教育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大纲制定等重要教学环节各自为政,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通过加强中高职职业学校的沟通合作,加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确保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难易程度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衔接。
(二)准确定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目标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应面向农村,帮助农民提高经济管理和农业各方面专业技能,尊重市场机制,注重时效,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农业职业教育需要强化教育培训环节。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转变人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促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科教助农的重要知识和技术来源。
(三)合理定位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面向经济社会,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从岗位需求出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之具有职业胜任力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具备较强的市场性、功能性和灵活性。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应动态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之与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四)打造高水平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国家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专业教师。职业教育学校应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往硕士、博士更高学位的职教人才发展,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高学历的职教师资,解决目前职教师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单一问题,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层次职教师资需求。同时,职业教育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将专业教师安排到企业,以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参加专业教师社会实践,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补足短板,从而解决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中的难题。
四、结束语
传统职业教育到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过中,需要解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脱节问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培养技能型、应用型职业人才,使得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到2020年,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
参考文献:
[1] 唐智彬 石伟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8):63-65.
[2] 高纪元 邱泠坪.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5(02):82-83.
篇10
关键词:高等软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394-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培养的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工作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1]。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要点。最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总结出了不少的成功办学经验,不少新型的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名牌大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再认识,逐渐把握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当前,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均把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了首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明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逐步得到认可。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了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双证的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的就业保障,科学的专业设置,以及与市场需求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逐渐地成了职业教育的热门话题。在正确的办学思想引导下,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大胆改革,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办学道路,展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但是,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还不是那样的完善,目前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还有很大的矛盾,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高等软件职业教育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伴随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方式的兴起,两年制的软件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校生数量迅猛增长。高等软件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在发展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对高等软件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线,不少院校为了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职业教育理解具有狭隘性。低入学门槛、高收费、缺乏深造途径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形象。
其次,办学模式陈旧,老套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少高校仍然采用“理论课+实验课+实训”的培养模式,继续沿用传统的考试考核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较好的完成能力培养。
再者,办学思路陈旧,仍停留在校园办学阶段。以能力为主线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软件职业教育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走出校园办教育。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企业办教育还缺乏经验,校企合作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最后,迅速发展的高等软件职业教育使得在校生迅速扩大,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紧张,给保证办学质量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国家的对高等软件职业教育的政策多投入少不能解决高等软件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
2 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目前,软件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共识,各个高校都在探索新的软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软件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大多高校都对软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革新,专业设置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针对社会需求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并且逐渐摆脱了原来的“理论讲述+课程实验”传统培养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践不断融合,理论讲述与实验同步进行,形成了“所讲即所得”的课堂模式。另外,一些高校引进企业参与到软件职业教育上来,采取了实际的工程驱动模式,实践课程得到了改进,更加丰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很多高校还加强了学生的实习强度,通过“实弹演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升华,转变为具体的工作能力。
虽然软件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越来越有针对性,但是,一项能力的培养要有几门课程共同支持,也意味着一项完整能力的培养被课程的独立设置分割为几个阶段或几个领域。能力的来源是分割的独立的课程体系,必须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学习来获得能力的基础,并提炼出工作能力。这种独立的课程设置和连贯的整体的能力是不相符的,虽然很多学校对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做了很大的调整,但是,通过阶段性的独立课程学习来融合提炼出相应的能力,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消化吸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学期/学年的时间划分方法也与能力培养不相符,在时间上容易因为假期过长产生忘记而形成“知识断层”。
“以能力等级划分为导向,培养划分阶段,教材依据能力等级整合”是基于前期改革成就的最新思想,从思想、时间、内容上全面革新了传统的软件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以打破传统的分学期学年的培养模式为目的,避免学期/学年以及课程设置对能力的割裂,以能力为主线,根据能力的等级划分,在学期内分时间段培养学生,即:能力分级学期分段。同时,研究如何整合目前的课程,不再以内容作为教材的名字,而是以能力为基础整合内容,根据能力等级将教材划分为相应的能力等级教材。
1) 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由专家、教师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合理的职业能力等级划分方法;
2) 根据能力的等级划分,结合寒暑假,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做到每个阶段不会被假期打乱;
3) 根据每个能力阶段的需求,研究课程内容整合方案,形成诸如能力一级教材、能力二级教材,不同培养方向的能力等级教材可由不同版本构成,如能力5A、能力5B等。整合方案将为后期新型教材的开发做好准备。
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
同时,相应的考核办法也将以由实训中心和企业主导的能力考核为主,学习考核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能力学习的流程
3 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实践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高等软件职业教育中普遍开设的专业,一般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培养方向。计算机应用的硬件方向因为受培养条件限制,培养成本较高,因为没有软件方向开设普遍。但是近年来硬件方向的良好的就业形势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硬件方向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硬件方向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施工、维护等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力目标: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工艺管理、现代电子设备维修维护、电子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能力。基于此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计算机应用专业硬件方向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能力为导向的能力阶段培养分为三个阶段:认识阶段、培养阶段和考核阶段。其中,认识阶段主要明确本阶段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让学生深刻领会本能力阶段的学习过程,不能完成认识阶段学习的不能进入培养阶段。
4 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经济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树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高度。但是成功的经验只可借鉴不可照搬,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诸多问题中凝练出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的主要问题所在,为高等软件职业教育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一种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一个成功的校企合作应该产出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而不应该成为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要向校企合作挖潜产出经济效益,进而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开拓更为广阔的办学空间,降低学生求学成本。此外还应当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消除一些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误区,在大众中树立起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文)[Z].2000-01-17.
[2] 黄尧.回顾与展望:中国职业教育三十年[N].中国教育报,2008-01-12.
[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EB/OL]./20010907/3000630.shtml.
- 上一篇:法学毕业实践报告
- 下一篇:社区宣传普法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