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范文

时间:2024-03-27 11:4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

篇1

1. 以学生为本

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尊重。既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又要尊重他们参加不同实践活动的选择权、建议权和获益权,可以探索建立维权中心等有效形式,维护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权益。

2. 服务为先

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从关注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出发,可以让他们在对实践活动的认同中自觉投身于各类实践活动之中,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 普遍覆盖

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普遍覆盖原则,就是要努力使社会实践活动面向最广大的大学生,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4. 分类指导

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和要求各不相同,必须采取不同的目标、原则、方法分别进行设计、规划和实施。要按照“系统规划、分类设置、分层安排、有效衔接、整体推进”的要求,构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活动载体和工作体系。

二、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载体,也给被称之为“虚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实做”的可能。但这样的“虚功实做”必须以完善的工作体系作为支撑,否则仍然会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笔者以为,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应该包括完善的目标体系、组织体系、

项目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

1. 目标体系

主要包括总目标、层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等。其中总目标就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生活、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大学生不断完善人格,提升道德水平,加深对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层级目标就是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和层级递进原

理,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分层设定的教育目标。比如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层级。所谓合格,就是通过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民素质;所谓良好,就是在基本的公民素质基础上,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谓优秀,就是通过实践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品德高尚、具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坚定信念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是层级中的基本目标,优秀是终极目标。当然具体工作中如何更加科学地设定层级目标,还有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同时这些层级目标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判别。阶段性目标是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和年级阶段设定的目标。比如低年级、高年级学生应该分别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应该分别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具体到各个年级又该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等。阶段性目标服从服务于总目标和层级目标,是对总目标和层级目标的具体化。

2. 组织体系

目前各高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部门众多,比如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保卫部 (人武部)、团委、二级院 (系) 党委(党总支或者直属党支部)、“两课”教研室等,看似工作力量很强,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系统的安排,客观上造成了相关工作乏力的现实窘境。推进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

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层级、分阶段的实施大纲,具体指导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这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既需要有一个综合的协调机构,也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牵头部门。

笔者设想,可以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作为牵头部门,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由于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共青团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由高校团委代行上述牵头部门的工作。

3. 项目体系

根据总目标、层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要求,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设计成指定项目、必选项目和任选项目三大类。指定项目是按照实践教育基本目标要求,规定大学生必须全部参与,或者必须达到规定的参与时间的实践活动,比如军事训练、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观察和生产劳动、就业创业见习等;必选项目如社团活动等,具有多个可选的子项,但规定大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一项或者多项参与;任选项目是根据大学生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和成长发展需要,可供大学生自愿选择参与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

4. 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包括人力保障、条件保障和机制保障等几个方面。人力保障方面除了前文述及的组织架构外,建立一支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双强的专兼职实践教育指导员队伍是另一关键性问题。这支队伍可以从学校党政干部、群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部分专业老师中遴选产生,但要加强对他们的系统培训,把干部、教师指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大学生作为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创造者,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背离,高校虽然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模式单一,效果不佳。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了当今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政治信仰淡化、迷茫化。信仰指对某种信任、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一直以来,都是指引我党前进的路标和行动的指南,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受到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的政治信仰在他们当中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生理上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在价值观认知上存在着很多困惑。他们一方面崇尚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传统美德,一方面注重现实,讲究个人实惠,他们憎恨却又放纵自己,随波逐流,使得他们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认同危机。

(二)价值选择上的多元性和趋利性。随着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全球化交往的深入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错综并存,使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特征。作为新时代、新观念的代表人物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其价值观取向日益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片面追求物质和生活上的富足,将满足自我需要作为前进和奋斗的目标,注重实用的人或事物,价值选择出现了明显的趋利性。

(三)道德行为上的示范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也是新时期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道德教育的核心标准,规定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主流[2]。纵观当前,对“八荣八耻”内容不完全清楚的大学生人数不在少数,由于对“八荣”的传统美德和对“八耻”的道德失范行为不理解或理解得不够透彻,出现了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藐视生命,对善恶、美丑淡化,是非不分等不道德行为。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使教育更加丰富和灵活。传统的教育地点通常在教室,是典型的“一对多”讲授式教育,拘泥于书本,内容较为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事物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形式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一或一对一等。

(二)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是执行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升综合素质,这与国家当前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娱乐学习生活中接受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党总支、党支部、团学组织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稳定的、长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同学们带到工厂、企业、农村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知晓我党的奋斗史,创造史,明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学会热爱祖国,热爱党,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具有它的目的和意义,或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如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各种比赛、户外运动、小游戏等;或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观看红、参观红色景点、进行知识问答等;或培养同学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真善美”的良好道德品质,如组织他们到敬老院、特殊学校、社区服务,进行“三下乡”和其他志愿者活动;或帮助同学们树立正义感、是非感等。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根据当前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特点,以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让他们从“听中知”转变为“做中晓”。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灵活,同学们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特点设计或参与到活动中,一方面娱乐了身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社会助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较传统教育印象更加深刻,教育效果更好。

社会实践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以人民为教师,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事件为教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之明白我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展翅计划;三下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主要形式。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从1997年开始实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持续扩招, “就业难”成为大学生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已不能满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因此,2013年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展翅计划”(以下简称“展翅计划”)应运而生。“展翅计划”作为近年来新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已成为大学生锻炼自己,增强就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期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和传统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一样有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标。但它又有着自身的独特风格,本文通过对“展翅计划”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比较,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目的。

1 项目概念的提出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和卫生下乡。1996年,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的需求,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并在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如今,“三下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蓬勃发展。在就业难的新形势下,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等九家单位于2013年7月联合主办了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展翅计划”。

从项目概念的提出来看,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着重于改善农村的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大学生在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过程中深入了解基层,充分利用自己所知所学的知识为农村的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展翅计划”则是为解决大学生择业迷茫和就业困难的问题,着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生通过参与“展翅计划”所提供岗位的见实习,提前熟悉就业环境,明确工作性质,了解就业需求。从而调整并把握自己学习的方向。

2 项目开展目的

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和能力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把先进的知识文化传播到广大农村和基层组织中去,另一方面,在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又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无论对大学生来说还是对广大农村和基层组织而言,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为了符合新时期大学生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展翅计划”旨在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职场体验活动,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展翅计划”见实习的目的各不相同,其中以增加社会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了解行业规则为主要目的[1]。

3 项目开展形式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以农村基层为服务地点的形式开展的[2]。目前各大高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方式主要有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宣传、公益活动(支教、义诊、义捐、文艺演出)等。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的以个人的形式进行,有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不论是以何种形式,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一般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科技和卫生的知识,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

而“展翅计划”的开展形式主要包括实习、见习、就业创业宣讲、心理健康辅导等多个方面。大学生参加“展翅计划”见实习活动主要以个人的形式进行,其中实习岗位面向所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实习活动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开展,时间为一至两个月。“展翅计划”开展的实习项目包括:大学生走进省直单位、走进优秀民企、走进基层、走进社会服务机构等,重点加强大学生对不同职业岗位的了解和认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展翅计划”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项目,旨在通过就业适应性训练,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其次“展翅计划”还举办就业创业宣讲团进校园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心理素质提升项目等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因此“展翅计划”对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 项目特点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为广大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锻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还实现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学生社会“双赢”的结果[3]。

“展翅计划”则是国内首次由省级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大规模、多元化见实习的岗位,旨在引导大学生观察思考和认识社会,同时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关于全面开展2015年“展翅计划”相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展翅计划”较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展翅计划”推出“公益实习”的理念 ,倡导用人单位拿出部分“不设实习生的性别、专业、学校等要求”的公益实习岗位,从而提升活动吸引力和扩大学生的参与面。(2)创新工作载体,“展翅计划”打造了一个企业自由准入、大学生全年常态参与的‘无缝对接’网络平台,并开发了手机客户端平台,对所有见实习岗位实行动态公布、网上选岗配岗,实现实习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有效的降低了成本。(3)是着眼于学生发展,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可以参与“展翅计划”,并通过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和职场体验活动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4)是“社会化”激活,“项目化”运作。“展翅计划”联系全省各地乡镇、社区农村,广泛开发了一批基层社会服务实习岗位;争取广东百强民营企业、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中小企业支持,开发技术类、管理类、营销类等实习岗位。另外,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项目化运作,开发十大实习项目,按照“统一管理、独立运作”的模式,与相应的职能部门对接开展每个项目。

5 项目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至今“三下乡”实践活动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体现在参加“三下乡”的主体即大学生存在着认知范围窄、知识储备不足、思想不够成熟、对社会认识不足等问题。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学生自发组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多参照以往的经验,主题陈旧、活动内容缺乏创新[4]。其次有一部分大学生违背自身意愿的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至少一次的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要求,而并非自愿的以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目的去参与社会实践,甚至还存在着抵触和反抗的心理。因此产生的结果是部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高,实践过程弄虚作假。另外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也不尽相同,大学生在组织社会实践时,没有统一标准,实践活动受到服务地点,活动经费和组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也缺乏监督,活动存在随意变动主题和实践方式、随意更改服务地点和人员、实践质量参差不齐,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

“展翅计划”作为近几年才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还存在发展制度不完善、活动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参与人数少和组织部门不协调等问题。据省团委调查显示 , 2013年参加 “展翅计划”的学生仅有七成学生顺利实现了岗位的对接,存在部分匹配成功的学生遭到用人单位退信的情况,有的学生和单位联系不上或被企业告知岗位人员已满额了。还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报名参加“展翅计划”却因为组织部门与企业之间沟通上不协调,没有及时联系大学生,导致大学生在等待中白白浪费了近半个暑假。在2014的“展翅计划”中,大学生参与“展翅计划”的见实习岗位出现岗位对接不顺利的情况明显增加。省团委负责人表示,对接过程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企业在提供岗位给“展翅计划”的同时也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实习生,导致到岗人数超出了实际需求人数,因此学生被告知满额而不能参与“展翅计划”。另外有部分学生对展翅计划的对接流程不清楚,没有按要求通过基层团委取得用人单位联系方式,而是自己在网站搜索用人单位信息后直接打电话过去,所问非人,因而对接不上。其次也存在一些企业为了应付省团委而随便提交的一些虚假岗位,而这些岗位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提供岗位的企业是存在的)或者这些企业实际上不需要实习生却提交了相应的岗位,导致在学生对接过程中被企业以各种理由拒收。再者,存在着一些大学生即使顺利到企业单位进行见实习活动,但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部分大学生到企业见实习并没有接受实质培训和安排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不到东西并浪费了时间。这些问题都将引发学生对“展翅计划”的不满,降低学生参与的活动的热情,为“展翅计划”的广泛普及带来了阻力。

6 对项目开展的建议

总而言之,无论是“展翅计划”还是“三下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根据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和“展翅计划”的不同以及它们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6.1 周密筹划,合理安排

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要设计有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安排,高校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进行分层次管理。低年级的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适合团队合作,着重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高年级的学生多数已进行至少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知识基础也比较扎实。此时应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计划的参与企业的见实习活动。从而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和提高就业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准备。

6.2 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资金的支持是顺利开展活动的保障,没有资金的支持,再好的活动策划也相当于无水之源,无米之炊。就“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而言,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到农村进行志愿服务,无论是路费、餐费、住宿费等日常开销,还是服务过程所用的器材费用等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这就需要得到高校团组织的充分的重视,并开发专项固定的资金用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保障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6.3 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监督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上级团组织倡导、由高校团组织具体组织开展,在实践活动实施期间,上级团组织单位要做到加强监督,跟进管理的机制。就“展翅计划”而言,在学生与企业进行对接时,省团委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对接情况,加强对企业接受大学生进单位进行见实习工作进程的监督。同时高校团组织要积极跟进,帮助并解决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6.4 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专业知识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并锻炼自身的过程。要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满意的成果,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争取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固定的实践项目。这就要求上级团组织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要结合自身实际与服务需求,有选择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既能锻炼提高自己又能更好地服务奉献社会的目的。

6.5 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长效机制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开展高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无论是“三下乡”还是“展翅计划”,参与的学生每年更替,这就要求组织社会实践的部门与基层组织、见实习企业、创业工作区、志愿服务机构等单位加强沟通与合作,在人数多、成效好的单位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同时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为当地居民、组织、企业带来切实的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杨琼.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展翅计划”行动的调查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4,35(4):57-58.

[2]胡小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26):255.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带动大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活动全面地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当中,活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受社会实践活动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水平大打折扣。大学教师还需要不断建立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覆盖面不足。在全面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可以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和志愿服务,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和其他方面的渠道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这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但由于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面对社会实践活动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分散性决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全面覆盖所有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展开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效。2.活动缺乏针对性。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有的大学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进行全面思考,导致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社会效益和轰动效应服务,严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社会实践活动表面化形式较为严重,没有彻底地让学生参与操作和实践过程,不仅不利于全面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任何意义,在后续的学习过程当中拒绝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贯彻性相对较差。大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面对同样的社会实践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思考,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部分大学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调查,笼统地对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不能彻底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同时还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大学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总结、实施、、策划的过程当中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大部分活动设计缺乏连贯性。部分大学在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过度重视评优环节,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经验总结和经验交流时间,这对大学生思想认知和思想的升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1.全面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水平。高校要不断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激烈的教育竞争当中占据有利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实践观,要求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理性对待社会实践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另外,大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有效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够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目的。2.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大学教师就必须对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有目的性地安排相应活动。在大学生参与到会实践过程中,大学教师在有效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累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的前提之下,有效提升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除此之外,大学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有针对、分层次地从大学生的社会实际问题和实际生活入手,全面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3.在教育活动当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相关教育,结合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大学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展示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魅力。另外,大学教师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和各种可利用的途径,全面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宣传,利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思考思想政治问题。要求大学生切身参与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操作的过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达.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交际,2015

[2]孔希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实效性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

[3]包翠秋.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

[4]陈慧文.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5]李飞.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健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立德树人

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到社会生活情境中,优化学生专业知识,加强学生意志锻炼的一项活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大社会实践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完成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当重视立德树人活动的开展,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价值,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素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的价值体现

1.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立德树人的平台作用。大学生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为了保证其系统性,应当加强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和高校之间的联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为德育工作提高新的动力,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高校育人的功能,引入培养学生的社会和企业资源,成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文化融合,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软文化资源,保证立德树人工作有效的开展。2.提高高校教师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不能够采取放养式的方式,应当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融合,充分理解和分析实践任务,将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研究水平的提升,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德育教育水平对立德树人工作有着深远影响。3.社会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发展中,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高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情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结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4.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高校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开放性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大学生面对实践问题时,应当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联系,寻找更多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5.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校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中,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分析能力和规划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大学生能够了解自身未来的就业前景,了解岗位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潜力,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目标。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开展的有效途径

1.紧跟时展,创新理论和实践,提高实践教育的时效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应当结合社会精神文明的现状,根据学生的时代特点,不断优化和调整教育策略。强化高校在思想和价值方面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同时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2.社会实践和日常活动有效结合,加强社会基地建设。高校人才的培养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应当仅仅集中在寒暑假的时间阶段,应当贯穿大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组织学生开展基层体验活动,在企业中加强锻炼,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深化社会实践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走向正规化,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培养。3.社会实践和第一课堂有效结合,不断扩展社会实践德育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可以结合第一课堂的要求,加强第一、第二课堂的联系,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育人功能。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扩展,高校应当将第二课堂的成绩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效的统一,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实现社会实践课程的多样化建设。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立德树人的目标,不断创新和探索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4.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有效开展总结工作。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强,因此,需要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传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同时鼓励和表彰先进的社会活动学生。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社会实践团队不断创新,总结创新探索情况,加强实践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断巩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结语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社会实践是开展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教育功能,加强精心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发挥社会实践项目的平台作用,深入发掘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不断丰富和扩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实践中获取丰富的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活动 心理状态 教育效果

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如何搞好数量日趋增加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高校的育人质量,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越来越棘手的艰巨任务。为了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各级各类高校无不挖空心思,争相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增进大学生对国情、社情以及自身现状的了解,在强化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组织协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却因其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诸多特性,而受到包括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把握或控制好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已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不如人意之处

高等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还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社会实践活动因其特有的“知行合一”和“客体主体化”功能,而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看作是对在校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或“第二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和调查,由于组织者忽视了客体心理因素对教育效果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使其无法正确把握或调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内在心理状态,从而使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主体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很多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不深刻、不稳定

欲使大学生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认知,必须使活动的内容或方式能够真正触及到学生的灵魂,通过激起各种心理冲突与斗争的方式实现其情感的转化与升华,从而在其内心世界留下深刻的道德印痕。但在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种参观、考察、短期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只关注到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表面上将各种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对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感受缺乏正确认知,更谈不上有意改变或控制他们的内在心理状态,以创造各种激化客体内在情感冲突的活动情境与过程,从而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其结果只能是活动组织者挖空心思地搞形式,作为教育对象的活动参与者兴高采烈地走形式,实践活动一结束,其内心的新颖感与兴奋感也随之烟消云散,正确的道德认知与深厚的道德情感等均无从谈起。从而使预期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品质的目的难以实现。或者即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面有所收获,但其效果亦是肤浅或不稳定的。

(二)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不巩固、不长久

由于活动组织者未能注意到活动过程中客体心理状态对活动效果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故其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大学生心理活动的人为设计与调控方面,只是希望通过各种更加热烈或更加新颖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上,往往只考虑到那些能激起学生更多浪漫或更大热情的春秋时节和各种风景名胜之地等,期望在这些更加愉悦的时刻和更加优美的环境中达到更佳的育人效果。但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做的一些具体调查证明,这样的组织方式虽然确实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这种犹如游山玩水一般的实践活动,其实际教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即使学生确实在诸如此类的活动中陶冶了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操,但由于这些情感主要是在令人愉悦的简单环境中产生的,没有经过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故其对活动参与者所能产生的内在影响并不强烈,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大多都是转瞬即逝的,不能形成带有深厚情感色彩的巩固而又持久的道德认知。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分析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常见载体,因其所具有的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既在认知又在践行等特征的影响,要求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对教育效果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为同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可能在抱持不同心态的参与者之中产生出十分不同教育效果,甚至有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那么,影响大学生实践活动效果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呢?

从心理情绪产生的时间角度来看,影响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自发性心理情绪,即自身已有的心理情绪;二是后发性心理情绪,即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情绪。

(一)自发性心理情绪对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影响

所谓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有的各种心理体验。而自发性情绪指的是人自身所特有的相对较为稳定的心理情绪。在大学生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客体自身所持有的某种或某些情绪,将会对实践活动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等称为四种基本情绪。每一种基本情绪都会对教育客体的认知过程和实践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对于一个本身就喜欢猫狗之类动物并以与动物交流、沟通为快乐的受教育者而言,对于收养猫狗、呵护动物等教育活动定会以快乐的情绪积极参与,使其在维护动物权益的实践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相反,若是要求一名对猫狗过敏,甚至对动物具有严重厌恶心理的受教育者参与同一实践活动,则其自发具有的对动物的恐惧或愤怒心理,必将严重影响到该项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自发性心理情绪作为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情绪,无疑对实现不同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具有十分不同的影响。

(二)后发性心理情绪对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影响

后发性心理情绪是指在实践活动实施前后或实施过程中,客体所产生的某种或某些特定的心理情绪。后发性心理情绪同样会对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不同性质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不同情绪对实践活动的效果有影响。如长期义务劳动和短期义务劳动所造成的心理情绪就有可能十分不同,后者往往会导致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提高活动的教育效果,而前者则有可能相反。二是不同教育环境所引起的不同情绪对实践活动的效果有影响。环境通常泛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而“教育环境指的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如对于打扫卫生来说,在舒适自在的室内比在骄阳似火的室外更容易令人接受;对于做义工来说,在春暖花开时节比在寒冬腊月之时更令人向往。三是不同的组织方式引起的不同情绪对实践活动的效果有影响。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当教育者以一种民主和谐的方式组织引领受教育者参与活动时,参与者所产生的愉快情绪无疑将会提高活动的教育效果。因为“只有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才能达到思想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形成思想的火花”。

从心理情绪所具有的不同性质来看,影响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也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逆势心理,二是顺势心理。

(1)逆势心理对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影响。

逆势心理又称逆反心理,是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产生的一种排斥、抵触,甚至抗拒的心理情绪。

对于已形成逆反心理的人而言,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几乎已无从谈起,因为其业已形成的排斥与抵触心理,使其对实践活动的怀疑多过信任,而且无论这些实践活动的内容正确与否,均难使其积极参与,主体预期的教育效果自然无从谈起。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还会严重影响或制约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顺势心理对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影响。

顺势心理与逆势心理截然相反,是客体对实践活动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接受和顺应的心理状态。虽然顺势心理有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但因其所具有的某种被动特征,使其在大学生实践教育过程中,既存在一定优势,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优势在于其能积极推动客体接受实践活动教育,促进其在不断主体化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而其不足之处则在于顺势心理容易导致人们形成各种依赖性、随附性,当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自身实际或需要不符时,这些人缺乏清楚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易形成随波逐流、顺应大势的生活态度与习惯,最终达不到主体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适时调控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教育质量

由上文分析可知,为了提高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教育质量,组织者不仅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态,以便抑制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还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目的,主动创设、调控学生的情绪,以便在适宜的心理状态下,取得最佳的活动教育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在活动开展之前,即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自发心理情绪进行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善意化解、改善认知、转移注意力、培植乐观情绪等方式,对有可能影响实践活动效果的各种不利情绪进行人为干预与调整,争取将这些负面心理因素对活动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二是针对既定实践活动有可能引发的各种后发心理情绪,人为调整活动的时间、地点、程序、强度、具体环境与组织方式等要素,努力营造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民主和谐的良好活动氛围与条件。使受教育者在其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在组织者预设的活动进程与环境中,通过某些或温和或激烈的内在情感冲突,形成正确的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认知和高尚的道德情感,并将其牢固铭刻在心灵深处,最终达到影响客体未来道德行为的教育目的。

三是针对活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逆势心理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争取把各种有可能出现的影响活动效果的不良心理状态抑制到最低水平。如有可能,还应尽量将各种消极的逆势心理转化为积极的顺势心理,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在实现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良性调适的同时,有效提高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

四是加强对长期存有习惯性顺势心理学生的教育与关怀,从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其个体心理差异的前提下,在人为创设的环境中,通过逐步改善其心理品质和人格的方式,来激发其真正的参与热情与动力,从而提高实践活动对这些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与质量。

当然,由于组织、开展好大学生实践活动,是一项对组织者要求很高的工作,所以高校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具有较高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巧妙调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抓住或创造最好的教育时机,实现大学生实践活动教育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5.

[2]赵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特征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68-69.

篇7

Abstract: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For exampl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improperly proportional. Educators and students can not well play the role of leading part and main participants respectively, which makes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suffer inefficiency. These problem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mor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德育;实践;问题

Key words: university;moral education;practice;problem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40-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思想形态、生活方式、信息渠道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些客观现实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实践工作也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新探索。高校德育实践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高校德育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取得。

1 德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定位不清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高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定位不清,从学校、施教者到家庭、受教育者对德育实践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足够的认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但高校和施教者仍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老师传递、学生接收”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极大地限制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德育实践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理论教学与德育实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传统德育教学过程中,高校普遍重视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向性传递和机械性传播,忽视了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形成中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致使知识与能力、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完全脱节。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泛化,德育实践教学的显著优势不断凸现,但部分高校仍保守地坚持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轻视德育实践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学过程中,课堂理论教学始终是德育教学的主导手段,多数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安排必要的课时或只是象征性地安排实践课时,没有切实开展德育实践的意识。因此,德育实践往往只存在于高校的德育教学理念上,即德育实践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致使德育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实用主义不良思潮的影响下,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将培养符合社会内在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就业、课时等硬性因素的制约下,学校对专业课、学位课和基础课等给予了充分地重视,而德育实践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地效果,高校必然忽视德育教学尤其是德育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2 施教者在德育实践中的主导性不足

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使其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年龄结构不断年轻化、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但却没有彻底改变高校德育实践教学水平的低效现状。这是由于:

第一,现阶段的德育实践教师都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思想观念仍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本身缺乏开拓思维和创新意识,科研深度和广度不足,难以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实践教学,仅仅为了机械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

第二,高校德育施教者往往具有丰富的德育理论知识,但却没有经过系统的德育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缺乏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能力,缺少德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经验,根本不足以引导大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教学。

德育理论涉及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兴趣取向、职业素质、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丰富的内容,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力图将德育知识和理论讲得全面、深刻和透彻,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德育课堂理论教学的信息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费尽心机地搜集、补充具有时代性的理论材料。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其丰富的课程内容、多角度的教学方式和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却没有完全得到学生的认可,没有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带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缺课现象十分严重,勉强上课或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也只是为了得到学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地调动。施教者往往缺乏德育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德育实践活动没有经过严谨的、具体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过程,仅仅是随意性地开展课堂讨论、实地参观等德育实践活动,致使德育实践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3 大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主体性缺失

高校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多是在中学德育基础上丰富与发展起来的,虽然增加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容,但由于实践内容的单一性、实践活动的无趣性、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大学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明显缺失,德育实践活动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德育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高校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学校就业率为现实标准,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期望视野,忽视了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德育实践对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兴趣取向、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和法律思维等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大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

实践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应用,并取得了诸多积极的成绩。但这种创造性地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却没有得到普遍地认同,其应用效果也极不理想。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德育实践教学几乎形同虚设,以德育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仍占主导位置。加之高校扩招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紧张,德育实践活动组织经费和创新经费严重滞后于学校教学硬件改善匹配的经费,使德育实践活动层次低,大学生参与热情低下,大学生的主体性优势难以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取得应有的成效。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多侧重于组织大学生参加集体实践活动,忽视了大学生德育层次的差异性,对大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激励措施;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多是临时安排,随意性明显,且没有纳入学校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计划中,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统一的德育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对大学生的课外、校外德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明显滞后,使大学生难以切实地体验到实践活动对其思想道德素养形成所产生的作用;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主题设置、目的选择、意义实现、过程实施缺少系统地监督与保障机制,难以保证德育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取得。大学生即使被动地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也不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阻碍德育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德育实践活动目的和意义的取得效果。

在当前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极易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生理日渐成熟,求新求异意识强烈,对新鲜事物很敏感,追求个性解放和独立自主,致使其对单一枯燥的德育理论教学和德育实践活动大多抱有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其在德育实践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诚然,大学生并不是单纯地对德育实践活动和德育理论教育存在抵触情绪,而是对单一的德育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低级无意义的德育实践活动表示不满,希望提升和完善德育实践活动的策划水平、目标设置、组织层次等,希望摒弃单一机械地灌输式德育教学而采取适合他们内在需要和期望视野的实践性德育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在德育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提高其对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

4 高校德育实践运作机制低效

传统的德育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导致德育实践缺乏系统的规划与安排,往往流于形式。德育施教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德育教学中各自为战,致使德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重复同一化现象严重;高校德育本是一个有机地系统工程,但由于德育各门课程之间没有进行系统地联结,使德育教学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德育实践活动收不到预期效果。

在高校德育实践运作机制方面,德育实践教学环节缺少有效的管理和保障机制,德育实践活动缺乏持续性、广泛性和规范性,多流于形式,导致德育实践实效性不强。部分高校德育实践教学开展明显不足,大学生对德育实践教学的参与性低下,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大大降低;部分高校虽然已将德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任务、目标等列入教学大纲,纳入授课计划,但缺乏对德育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统筹安排,缺乏责任明确、管理统一的德育实践管理部门对德育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地指导、安排、监督和保障,尚未形成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高校德育实践运行机制。高校普遍缺乏独立完整的德育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普遍缺乏专门的德育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普遍缺乏相应的德育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致使高校德育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造成高校德育实践教学管理无序化局面,也严重地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高校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应运用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理清德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定位,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德育教育针对性,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主导性,广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高效德育实践活动必将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戴春平,廖远兵,何秋霞.如何构建高校励志德育教育新模式[J].茂名学院学报,2009(02).

[2]邵敏.基于榜样激励的青少年励志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3]丁存霞.大学德育评价原则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凸显主要问题

1.实践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还不够理想,创新性不够,少有突破。表现为形式陈旧、单一,内容苍白、单调,走过场,效果不明显等,不能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从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来看,很多实践活动并不能真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出现了高校在活动设计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脱节,造成了“两张皮”的现象发生。

2.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主要是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环节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自己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教学都是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少数大学生才有机会参加。学生受益面过窄,只重视点而忽视面。

3.学生主动性发挥不够充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但目前,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做主人的意识缺乏,引导力度不足,总以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应该更多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等待学校和老师安排差不多了,才安排大学生参与进来,组织者在活动开展之前就已把详细方案交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是让大学生被动的参与。许多学生把实践活动当成一项任务完成,因此,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的机会少,得到的锻炼也就少。

4.部分学校对大学生实践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客观资源的投入和主观思想的重视直接影响社会实践工作的状况。当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课程,因而没有充分重视,没有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更没有切实抓紧、抓好,没有实际的奖惩措施,激发和调动不起学校和大学生全面参与的积极性。

5. 大学生实践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高校中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整个社会的认同度并不高。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是大学生,但社会也有义务为这些未来的社会成员提供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迅速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贡献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未能深入地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巨大作用及对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对大学生实践关注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不能深入下去, 致使社会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

6.缺少良好的运作机制、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很多高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方面,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组织、规范化程度较低。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常常存在团委、学生处、院系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 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导,组织形式不够灵活,组织管理不够系统全面。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安排实践活动。

二、深化与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

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知国情、社情、民情和理解、运用、升华理论的活动。大学生一直从一个校门到另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对国情、社情、民情知之甚少,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还较差,容易片面地认识问题、思想很不成熟。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更多地了解社会、改造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从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为保障实践主体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和地方合作,同时争取政府的支持,确保社会实践的有序进行,高校要建立统筹性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会实践的开展与建设问题。高校要成立统筹性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使其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常设机构,而非临时建立的组织,全面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工作。

3. 创新大学生的实践模式

(1)以校园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娱乐、交际、成长、自我展现的重要舞台,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在就业压力和外部实习资源匮乏的环境下,校园应该也可以被开发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学校为载体的社会实践主要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一方面加强社团建设,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扩大人际交往、锻炼社会活动能力,而且培养、锻炼、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2。另一方面发挥大学生“三自”教育功能,增强实践参与主动性。例如:建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图书管理委员会、校园文明岗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再一方面,大学生可以组织自己的服务机构(创业、交际服务等)。还可以自发组织的各种竞赛及娱乐活动,培养领导、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

(2) 创新实践模式,坚持效益优先

一是积极组织尝试市场化运作机制。本着“双向受益、互利互惠”的工作理念,加强学校与地方合作、校企合作以及校校合作,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探索以项目合作、服务外包、签订协议等为主要形式的有偿社会实践,逐步建立社会实践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二是推行社会实践立项运作。建立社会实践项目招标制度,通过学生组队竞标和个人竞标的方式开展项目立项,对有特色、有创意、出成果的实践项目在资金、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最大限度地优化实践资源配置,增强管理效能,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提升社会实践成效。

4. 健全保障机制

(l)资金保障方面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方面,学校应专门拨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并按时足额发放,切实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经费来源主要是靠教育经费拨款,这一部分比较稳定,但目前来看单纯依靠某一方的力量解决是不现实的,只有从多方面开拓渠道,寻求支持,注重实效,服务社会,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

(2)制度保障方面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加强制度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稳定深入开展,也便于学校进行宏观协调,规范管理。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措施,建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要建立防御性的安全保障措施,规避风险,加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因此,高校要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应政策和制度,从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成绩考评、时间要求、奖励办法、工作量计算、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都应做出明确规定,使活动有章可循,实现运行程序的规范化。

5.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和评价

建立规范、完善的社会实践监控和考评制度,对社会实践进行质量、活动经费、安全等方面监控,根据监控情况对大学生和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考评,以避免社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无拘束性,是很有必要的。要建立质量监控和考评制度,社会实践活动应当与学生学分挂钩,规定一定的学分要求,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实践课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把社会实践真正作为一门课程来抓,不完成者不能毕业;同时成立相应的实质性机构,负责这项工作的全程运作。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质和量的考评分析,促进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避免由于评价方法的老套单一,缺乏激励性,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1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形式

在高校的各门课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基本学习原则,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尤为突出。理论说服,课堂教育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而社会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教育进头脑的最好形式,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源泉,要使人们的头脑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必须生活在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摸清它们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心理认识的发展过程。缩小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差距。只有密切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寻找热点、难点问题答案。亲身体会这些理论的正确性,真正实现理论教育的“进头脑”,从而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主动性。

2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强。但由于他们由学校到学校,由书本到书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而社会实践活动接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他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走近工农,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本领,而且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通过他们的观察、培养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看待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无形之中加强了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自我评价尺度的途径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学生的教育局限于校内课堂,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脱离实际,往往高于社会现实,夸大自己在社会中的优越性,眼高手低,热衷于干“大”事业。而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了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的机会,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全心全意通过调研考察和与企业管理者的座谈,或亲身实践,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自己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正确的定位,克服了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显而易见,大学生经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自我评价更能指导他们向既定目标迈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大学生自我评价体系。

二、高校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做好社会实践活动

1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为切实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高校教师在选择活动项目、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都应充分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在联系实践用人单位时先征求用人单位意见,选择他们需要的对口专业的学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 坚持社会实践与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培养相结合

为了增强学校学生会组织和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和团干部队伍,高校教师应重点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组成社会实践服务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加大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工作力度,带动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学校学生会组织和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3 坚持社会实践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很多新的情况,如何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加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而抓好社会实践活动,恰恰适应了这些青年学生学习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需求,并且对高校教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坚持社会实践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之所以得以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是因为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为地方做出了贡献,办了实事。

三、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加大宣传力度、管理力度和研究力度

要努力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形式,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考核、奖励等制度,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力度,要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盛不衰、推陈出新。

2 围绕素质教育,拓宽创新能力,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大学生正走向自主择业,他们的危机意识、成才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高校出现了目前的学习热、考研热。同时,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成为大学生们的自我追求。各高校教师在指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大学生艺术、社交、个性、科技、特殊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将社会实践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3 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要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就必须针对社会急需的或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只有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4 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的保证

篇10

绥化学院地处黑龙江中南部的绥化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培养生产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摆在教育者面前。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则尤为重要。但仍有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条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制约,大学社会实践的机制建设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具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本文以绥化学院为例,对如何创新地方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实效性,更好地实现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行研究。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一)追求短期效应,形式大于内容,无法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层面

我国目前个别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有追求短期效应、形式大于内容现象,只在社会实践的形式上大做文章,却没有将其实质的内容认真地加以重视,更有些高校片面地追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效应,偏重于社会实践的宣传方式、活动主题和规模,实则却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从中的收获、学生能否在活动中提升思想品质。具体的体现是活动开始“轰轰烈烈”,活动中期少人指导,少人过问,活动结束,却要大肆宣传其实践成果,这使社会实践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的形象工程。

(二)社会实践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经费保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持久、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据了解,虽然我国逐年提高教育投入,但在部分高校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经费依然很少,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无法满足实际活动的需要。一些高校则将更多的重心转而投向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实践主题,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和参与面极其有限,因此,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1]。

(三)缺乏健全的制度机制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健康的制度机制做保证,目前,地方高校缺乏系统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机制,没有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另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做基础,可以使大学生和实践基地都能从中受益。一方面,高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是单纯从高校自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双向考虑互惠互利的原则,片面强调社会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学生能否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而此时,高校也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否增加了社会方面的负担、是否给当地相关部门带来了便利、是否能为地域经济、文化、生态建设服务,由此,就会造成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慢慢失去社会支持。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不强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海量信息充斥大众,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更具多元化,许多学生由于对社会的不健康认知,近而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认知特征单纯、简单、片面,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因此,他们实践的目标,往往和挂在嘴边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

首先,从学生层面,当前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据调查他们中的一部分同学对于社会实践存在着认识的误区,社会实践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思想使他们不能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其次,从教师层面,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认识偏差,他们找出种种理由不愿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即使有些教师参与了社会实践的活动,也常常带着敷衍的态度,原因在于教师通常已经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利用个人的非工作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许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社会实践的研究不够

各方对社会实践投入有限、经费短缺。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与指导,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了核心团队上,而对大众化活动的同学缺乏有效的经费支持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实现普及化,同时部分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自身锻炼提高,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

(三)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许多地方高校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宣传力度重于实际工作的现象。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有的高校虽然有社会实践的教育计划,但是对学生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性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实践过程、现实表现、获得收获缺乏科学的量化考评;参与和指导的教师在工作量上并未被考虑,没有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优、定职晋级的依据,从而影响指导老师的积极性。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限制。

三、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对于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应从提高思想认识、正确选择实践内容、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构建完整的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

首先,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明确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绥化学院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三论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统一组织、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构建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型、就业型的实践平台。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地看待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使大学生由“被实践”变成“主动实践”[2]。

(二)准确定位实践内容和形式

地方高校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及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特点,深入调研,拓展新形势下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

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几年来,绥化学院针对绥化地区属于农业大市,土地面积有限,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农村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儿童的特点,在绥化地区的十个市县开展了顶岗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时间上由原来的寒暑假的固定时间段,变成日常化、经常化。社会实践形式由以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资源优势,增强社会实践对社会的服务性。真正达到为社会做贡献的目的。

(三)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管理

绥化学院开展各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都建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的同时,对实践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制定出明确规定,校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机构,同时建立由思政教师、辅导员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拨付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联合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合力,多渠道筹措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助力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顺利开展。

(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开展,实践基地建设不容忽视,地方高校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努力拓展实践基地的类型,进一步丰富实践的内容,使实践基地成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价值互动平台。

(五)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