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范文

时间:2023-03-29 12:1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篇1

【导语】辛勤耕作十二载,知识田里成果现。考场之上奋笔书,难易题目都做完。开开心心出考场,笑容满面捷报传。

江苏卷:解读语言传递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问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为方便大家及时获取2018高考后相关信息,

篇2

一、解读标准

个性特征:试题最终是通过考察学生个性写作,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思维反思来展示考生的才华。题目只是共性的要求,好的题目必然能够让无数的考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命题者意图:命题者有着明确的指向,这种指向是隐含的,隐含在题目的字里行间中,题目一定有暗示,指示的是立意的方向。

审题核心要素:审题关键在审核心字眼,如漫画在细节中的寓意,材料作文材料中的指向,命题作文的题眼。这些都构成核心要素。

立意切入点:考生揣摩最佳立意,立意的切入点在哪里,应该怎样去找最佳切入点,最佳立意必须符合命题者的意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前提下,考生应该写出最符合自身水平的文章来。

出彩方式:是按照常规出牌,还是独辟蹊径。考生写的内容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鲜明,有着巨大的正能量。保证最佳立意,还需要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

可操作性:好的作文题目必须具有操作性,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考生的人生阅历。保证基础差的考生都有话可说,优等生有出彩的空间。题材应该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公平性:试题必须公平,考虑到考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试题的背景知识对所有的考生应该是公平的,尤其是要考虑到落后地区的考生。题目的材料应该是考虑所有考生的情况,而不是只照顾一部分考生,而忽略了其余的考生。

二、综观解读

全国卷I: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 河南 江西 广东 安徽 湖南 湖北 福建 山西)

在全国九套试卷中,全国卷I作文考题关于“教育和分数”的漫画材料,是唯一的漫画试题。作为漫画作文,考生必须读得懂漫画,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决定审题立意的成败。仔细观察漫画的细节,漫画用夸张、讽刺的笔法来批评社会上的不好现象,提炼出漫画的寓意。漫画的寓意是命题者隐含的指向,考生只有领会了漫画的寓意,才有可能把握最佳立意。考生看到分数,立马想到的是考试,想到的是成绩。这道作文题目的核心标致,“100到98”、“55到61”告诉我们是分数和教育;“唇痕”和“掌印”理解为“惩戒教育”和“粗暴教育”,总体定位为家庭教育。这幅漫画反映了追求升学的教育以及培养人才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成绩,教育有比分数更为重要的东西。人才评价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父母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家庭教育不要急功近利,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全国卷II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适用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全国Ⅱ卷要求学生讨论如何提升语文素养。考生看到试题必然会大跌眼镜,如何学习语文?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果让语文教师来回答这道题还的确有实际意义,可是让学生来做这道题目,很为难学生。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学习心得,总结学习经验。问题就在于,学生要写好这个作文,审题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激发好学生的情感,可是要考生写出情理交融的好文章,绝非易事。

第一眼看上去很突然,仔细想想后才发现,原来高考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它考查的就是我们平时所思、所想、所为。这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身边事。高考比的是学生的底蕴、创意尤其是学生本身的积累。

全国卷III作文:小羽的创业故事(适用于广西、云南,四川、贵州)

表面上看是讨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策略问题,实则要求认识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决定作用。考生必须看清命题人的意图是在肯定小羽的行为,赞赏小羽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审题的核心就在于此。

本题有时代感和现实的社会意义,涉及到创新、分享、知识产权三大核心概念。人做任何事情要想到的是创新、合作、共赢、分享。

小羽的行为是创新,他有超前的思想,前瞻的眼光。这就需要考生深入思考,这道题目的实质还是在于,市场竞争还是苦练内功,比的是产品的质量,比的是技术含量,用自己的实力去取胜。全国卷Ⅲ作文题“小羽的创业故事”,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当前热点相关。这道题目考的是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创新之后还要用于分享。做大事的人需要合作意识、阔达的胸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京东的许多应用都使用的是阿里的开源技术,正是阿里的无私共享才有了京东的发展。在计算技术领域“开源”思想倍受推崇,的_,分享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反观有些“藏起来”、“守护住”的观念,或者“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想法,格局太小。如果你也在借鉴别人的idea,为什么又选择遮遮掩掩?蔡康永说“只懂一种专业知识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成功者”,所要做的就是打开心胸放开眼界,如饥似渴地去汲取,勇敢share。

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考生从反向论证的角度来写,其难度非常之大。

北京卷:①“老腔”何以令人震撼②神奇的书签

北京作文是全国唯一由微写作亦即小作文和大作文构成。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是由两篇命题作文组成,二选一。北京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微写作,还是大作文,都突出了基础性、开放性。北京的命题规则是全国唯一一个作为二选一的地区,出两个作文题目,考生可以在两个其中选一个来写。今年我们发现它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限定文体。

“老腔”已超越其形式成为一种象征。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创新和发展。书签,自然与阅读有内在而密切的联系。每个题目的考查指向更为明确清晰,通过更为广泛的素材和多样化的题目,引导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同时也为不同考生发挥特长优势留有空间。尤其是将诗歌作为微写作的形式纳入考察,这是鲜明的特色,意义重大。诗歌在高考中一直被限制,微作文提出写诗歌,尽管只有10分,这仍然是巨大的进步。

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

多元阅读时代,多元化的e时代,有形的阅读,传统的纸媒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的方式多样化。如果是对大自然的阅读,对他人的阅读,那必然将胜人一筹。考生反思自己十几年的阅读经验,引发联想和思考。题目聚焦在“青春”和“阅读方式”上,作文题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总结自己的阅读经验。考生可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多维度地展开写作。文体的选择较为自由,开放有度,可议可叙,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写出精彩的文章。多元的题目视角,阅读什么?可以是阅读人,阅读事;可以写阅读的是书籍,同样可以写看不见的,如父母潜移默化对你成长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考虑,青春阅读,是在你成长过程中一系列有意义的事情,并不只是限制在阅读上,阅读的概念很宽泛。总体上,题目浅显、深刻。考生得基本分容易,但要得高分较难。

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

上海今年高考作文的亮点,材料贴合生活,网络时代,微信、博客、QQ,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多少都会涉及到他人的生活。题目“接地气”,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参与评价他人的生活,怎么评价,就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人人都有题目所需的素材,但考生并不好驾驭。

题目涉及考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评价要把握一个尺度,公正客观,辩证地看待。就题目本身来说,两个元素“评论”、“他人”,这是核心。认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则是最为重要的。

江苏卷高考作文:话长话短,谈个性与创新

江苏高考作文是道关系型材料作文。通过审读材料,考生可将之转换成命题作文:个性与创新。处理好个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去做?考察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关注思维深度。

材料与题目前后逻辑联系并不强,容易产生思维误导。一般考生的审题导向是辩证地看待彰显个性和创新意识,但是彰显个性和提倡创新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对立也不是包含或递进,需要理清彰显个性与创新之间关系再去写作文,这道题目本身还能够考察学生应变能力,特殊的情景之下运用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这对高中生而言并不好把握。这道题总体立足于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考生必须突破思维定势,理清关系,找到核心立足点。

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浙江的作文题目,“虚拟与现实”,最为接地气。浙江作文题目比较超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虽然高考作文题应该考虑公平,让来自不同生长环境的考生有发挥的空间,但是在现今形势下,考生只有不断加强对前沿科技的了解,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立论既然容易,那考的就是考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素养了。

这个题目涉及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辩证关系。浙江题讨论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和我们真实的生活空间的关系问题,话题新颖,紧扣社会发展,聚焦热点,有时代感,有讨论的价值,但思辨的难度并不高。

山东卷高考作文:备好的行囊

山东卷作文题有点浪漫气息,题干还有几分诗意。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行囊”指的是人生道路中需要准备的东西。“行囊”里有个人的“软件”和“硬件”,比如学生拥有的知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智,吃苦耐劳的品质,善良的美德……

我们该准备带上什么样的“行囊”才能走向远方呢?怎样去理解“有用”和“无用”之间的关系;“有形”和“无形”的积累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其实质还是在讨论人生哲理,能够展示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有较大的写作空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行囊”。

综上所述,2016年全国九套试卷,10道题目,各具特色,命题人从考生实际出发,考生有话可说。全国卷三套试卷,地域极为明显,综合考虑各地教育水平之间的差异。全国卷I相对于全国卷II和全国卷III,这九个省的教育水平处于前列、漫画考虑到地域教育差异,比其他两套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在立意上要难些。而全国卷II审题立意都没有什么难度,可是要写出佳作来,绝非易事,保守平庸之作居多,作为选拨性的高考作文试题,区分度并不明显。全国卷III作文题与热点联系紧密,小羽创业故事,问题在于考生要领会命题者出题意图,难度相当大,尽管这道试题材料考生不陌生,但考生并不易于驾驭。

直辖市三套,在一如既往地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之下,有所创新。北京卷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考生的选择空间比较大,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写作特长。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考察学生的思辩,学生需要关注生活,有自己的评价能力。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考生需要有丰富的阅读面,关注自己周边的生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导向积极。

独立命题的三个省,江苏卷一如既往地保持其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多年以来,江苏卷在词语中做文章,今年要求学生阐述创新和保持个性的关系,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小。而浙江卷很接地气,从互联网中取材,不回避热点,考察的角度却有所创新。山东卷高考作文备好的“行囊”,则要求学生自己定义好“行囊”,自己心目中的“行囊”是什么?自己怎么理解好“行囊”的真实涵义,学生有很大的展示空间。

三、备考启示

1.“全国一张卷”正成为改革大趋势。试题具有稳定性、创新性、操作性;平民化和生活化、地域和时代特色越来越鲜明。

2.作文题目越来越接“地气”。作文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紧扣社会发展、不避热点。鼓励学生P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写真实的学习生活感受和抒发独特的见解。今后作文命题将更贴近现实、更注重传统文化、更注重考查综合能力。

3.阅读是核心。好的题材离开阅读的土壤,学生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吸取营养。引导学生阅读大自然这本书,阅读周围的人和事;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保持热情,热爱生活。来自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才会鲜活,考生才有话可说。

4.引导学生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用形象说话,提供学生多种思维的可能,培养学生思辨、想象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篇3

像新课标卷Ⅱ的作文题,就是以同学关系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这个题目不免让人联想到一系列新闻报道的同学伤害事件,让人联想到“感谢同学不杀之恩”的戏谑之语。当然,命题的指向性是好的:“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它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呼唤真诚友善的社会关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再如全国卷的作文题以归还手机的新闻事件为材料,表明“善”的传递,与社会热点“正能量”紧密相连。这让人想到很多地方都曾采用过的一道高考作文模拟试题的材料: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了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他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表达歉意和联系方式的纸条,表示愿承担责任。受损车主知情后深受感动,当即放弃索赔。当地一家汽车修理公司获悉后,表示愿意免费修理受损车辆。

这两道题在内核上是否高度相似?它们都是写对正确行为的肯定(一是手机失主捐款、一是高中生犯错后勇于承担责任),都是些“正能量”的传递(失主的善行感染了捡拾手机的人、徐砺寒勇于担责打动了车主)。

又如北京卷的“科学家与文学家关于手机的对话”材料作文,取材于2013年5月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莫言的一场对话。手机,是当下时代的必需品,学生们大多熟悉手机。另外,几年前刘震云的小说《手机》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手机,还是手雷?”的台词曾经流传一时。2013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既抓住了社会热点,又让学生有话可说,相较北京卷过去的题目而言(如“北京的符号”容易让非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犯难,或者容易贴标签。即便是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材料作文,虽然紧扣当下,也给出了几个视角,但依然更对体育爱好者的胃口,可写性是值得商榷的),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好题目。

在2013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其他类似于这样的直接来源于当下的题目,还有山东卷的“《咬文嚼字》杂志挑名家作品的错”材料作文、江西卷的“中学生三怕”材料作文、广东卷的“面对慈善捐助的不同态度”材料作文……

所以,在高三备考的时候,一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大事小情,力争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对这些事件有自己的思考,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除了关注当下之外,还关注思维。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关系型题目依然不少,这对考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比如福建卷“自由与扎根”的选择,你倾向于哪一个,倾向于它的原因是什么,这其实是在做价值判断。比如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你愿意做这二者中的哪一个,做出选择的原因又是什么,其实还是在做价值判断。比如湖南卷的“飞翔与守护”,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态度,同样是要求考生做价值判断。还有上海卷“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材料作文、安徽卷“为什么会这样与为什么不能这样”材料作文、浙江卷“对童心的呼唤”材料作文……这些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在本质上与前面的几道题是完全一致的。

笔者常常想:作文在考什么呢?其实考的是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考的是考生这个“人”。从应考的角度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高三应考之前,考生们应该认识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我?”有个学生在谈到语文考试时曾说:“语文可以说是高考意外发生率最低的科目,只要有能力,有人文素养,有对语文的喜爱之情,你总有展现自己见识、学识、才识的机会。抱着展现自我才能的想法面对语文考试,你会发现积极情绪带来的效果。”就是这样,高考作文最看重的其实是你这个人,看重的是你能不能把自己展现出来。

当然,价值判断只是关注思维的方式之一,还有直接要求你对某个论题做思考和判断的。

如北京卷的材料作文题,设计了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对话。科学家与文学家共同面对手机,前者认为手机功能强大,后者认为手机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从立意的角度看,可写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可以就手机论手机,谈自己对手机的看法;可以以手机为起点,思考当下社会科技产品对人生活方式、心灵世界的影响;甚至还可以跳出整个材料,从科学家、文学家看手机的不同视角获得启示:每个人看问题都会有自己或理性或感性的角度。另外,整个材料并无任何倾向性,可以赞赏科技进步,也可以批评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逆向思维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特别擅长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是一上考场,大家全都变成了“乖宝宝”。实际上,逆向思维唱“反调”的时候,立意就新鲜,很容易脱颖而出。而平时尝试过唱“反调”且折戟沉沙的同学,往往不是因为观点的问题被否定,而是行文方式不对,不能紧紧围绕中心展开造成的。因为人在亢奋的状态下,很容易忽略逻辑―――有些新想法就忘了自己写这800字是干什么的了。所以,在和老师、同学讨论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文章的具体问题。

比如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命题倾向于否定自己正在做的事,而肯定别处还有更重要的事。但是我们想想:做事是用心专一好,还是总想着别处好?我们能不能想到: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就是在做别人眼中“更重要的事”。

再如辽宁卷,材料中,老人说:“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你敢不敢这样想:珍珠是比沙子贵重,但这世界能只有珍珠吗?你甚至还可以这样想:如果是在砌墙,珍珠会比沙子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就好比2012年北京卷材料作文中的深山护路工老计,我们固然可以讴歌他默默奉献、踏实付出的精神,是不是也可以呼唤这个时代不只需要老计,也需要“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呢?

好的作文题要能激发考生的创作热情,但是,每年总有些作文题不尽如人意。

比如作文题过于“玄化”。像湖北卷,“方圆”二字好发散不好聚合。而且,装牛奶用方盒和装水用圆瓶与“方和圆”的本质有什么关系呢?这可能反倒会妨碍考生的思考。

篇4

从近三年江苏卷的命题特点来看,话题作文已经衰微,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给定材料的命题作文依然是主流,新材料作文虽有上升趋势,但因其开放性而不被人看好,只在全国卷等部分地区使用。从江苏卷的命题习惯以及多方反馈的信息,2010年的江苏卷作文依然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

从命题内容来看,所有作文题都指向了新课程规定的人文话题三个向度,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纵观江苏卷的命题内容,命题者始终坚持开放性与人文精神并举的原则,力争最大限度地拓展考生的写作空间,多角度展示学生的写作才能,引导他们关注生命、情感、精神、价值。

从命题侧重点来看,(2004)和谐人生(2005)事业人生(2006)人生之路(2007)精神空间(2008)内心世界(2009)时代潮流(2010)时代与内心共生。近几年命题人在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学生适应性方面,把握得不够准确和精细,总是习惯性地在两极摇摆不定,但2010年的作文题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这个趋势来看,2011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仍然应当在“社会现实”方面或在“内心回归”即谈人生方面动脑筋。但不管侧重哪一方面,作文题目都应该在概念上经得起推敲,在逻辑上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要有一个深层次的东西,容量要大,方向要多。只有这样才适合于高考。

二、2011年江苏卷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从高考作文及各地模拟卷的作文导向看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蕴含在其中的几个显性的考查主题和倾向应当予以关注:

1.生活

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对生活的经历和思考,一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每个人在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是不一样的,生活带给每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也是不一样的,高考作文对于区分学生的认识和思想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听到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评论身边发生的事情。但要注意:①故事中可以没有“我”,但文章必须有“我”,如果不是发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应该写出故事对你的影响、感悟。②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可纯属胡编乱造,③要在故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④故事要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无关痛痒的小事不可入题,要写那些难忘的、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的事情。

2.理性

理性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就是看问题深刻,由表象深入本质;还指看待问题理智,不冲动,不感情用事。现在高考作文对考生这一素养的考查日渐突出。比如江西卷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中,蔡铭超拍下文物而拒不付款事件,社会舆论褒贬不一。作文要求“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因此在行文中谈的就是对蔡铭超行为的观点,其他问题都不应成为文章的中心。对此应该理性看待,不可盲目苟同。蔡铭超高价拍下文物的行为,表现了他的大智慧和爱国之情,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但拒付拍卖款行为却有失诚信,违背了拍卖规则。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认识与看法来谈,但观点应该展现理性色彩,这是体现一个考生认识水准的关键。

3.真性情

真性情就是展示真实的个性,说真话,讲真事,表达真情实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内容”上也作了“感情真挚”的相应具体要求。要在行文中多一点感性,少一点冷漠,自己没有流泪的就不要在作文中写自己流泪。

4.考场应对策略:

写记叙文,要注意对文章主题意义的发掘,注意对叙事文采的提升,注意选材要相对集中并且与众不同。

写议论文要注意不盲目套用“三段论”等固定结构模式,注意观点的鲜明和论证的深刻,注意论证的方法要灵活多变,语言要简洁明快而不失睿智。

关于高考文体的选择问题,何永康教授提倡多写记叙文,吴锦教授为首的一些专家提倡写议论文,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问题。目前命题趋势是文体不限,其实写作功底好一点的同学还是可以在平时多作一些准备,高考时是可以写记叙文的。真正好一点的记叙文在高考评卷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的。比如2009年有通过时尚写母爱(65分),2008年有写偷看老师的日记来歌颂老师的关爱学生的品质(63分),得分都不低。

篇5

【关键词】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语文教学

一、高考作文命题,要基本反映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和走势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可以反映高中生读、思、理解和写作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帮助高中生具备完整的思想体系,并提高写作水平。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他们三年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作为高考大项的语文课一直以来备受重视,而语文课中分量最重的单项题目就是作文题。因此,高考作文历年来都是考生关注的焦点。

从2004年开始,江苏省开始了高考作文自主命题,这符合本省考生的实际情况,也是人性化高考的体现。最初的几年自主命题,都是以“话题”作文作为主流,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话题是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主线,要求考生作文;2005年则是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在延续几年的话题作文之后,又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如,2010年是以“绿色生活”为题目作文,2011年则是以“拒绝平庸”为题目作文。

前期的话题作文,优势在于话题范围广泛,立意空间自由,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和水平,写出极具特色的文章,而缺点是话题往往抽象、不具体,容易出现五花八门的作文,不利于阅卷和评析。而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命题作文过于死板,难以激发考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总之,透过江苏省历年的自主命题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作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要想发挥先锋和正确指引作用,符合高中教学的基本精神,切合高中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切不可脱离实际,超越主体。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必须反映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方向,要对高中作文教学给出正确示范和指导。

二、高考自主命题要引领高中作文教学走向自由化、生活化和开阔化

上文已经提及,高考作文的分量之重,让每位考生都对作文的写作百倍重视。所以,如何命题,使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摆在命题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另外,命题的基本精神是要对以后的高中作文教学有所指引和帮助。透过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情况,可以看出,命题的范围不一而足,主题和效果也不一致,社会反映有褒有贬,总是难以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无论如何,自主命题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淖,要回归生活和本源,把学生的实际写作应用能力作为作文考核的重点。如2012年江苏省作文题目为“忧与爱”,此题立意新巧,反映了基本的社会美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个命题也是对以后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个指引,就是要把学生的生活化情趣和自由化写作能力培养出来,而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在高中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开阔自己的眼界,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感受美丽的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类似的命题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还包括,要把应用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而强加的训练、技巧写作等。要让学生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至高境界,切不可为了迎合命题口味而改变写作模式,那就丢失了写作最本分和精髓的纯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在既定的写作范围内,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自然就可以“妙笔生花”。

三、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性化和质朴化的文风

作文是一项语言应用的艺术,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而不是为了炫技和展示。江苏省的自主命题作文,应该起到对日后本省高中作文教学“率先垂范”的作用,要给予教师和考生以正确的指引,使他们认识到作文的本质是生活和务实。只要热爱生活、积极思考,并勤加练习,写好高考作文并不是难事。反之,如果总想着搬古弄今、玩弄文笔,不踏踏实实的思考和领悟,那么要想真正提升写作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

高考作文是考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是展示语言素养和人文修养的舞台,考生的成败取决于个人语言积累和文字运用的能力。对于高中作文教学来说,要把握住“文如其人”的要点,教育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加强平时的人文修养,注意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优质的“文学营养”。

对于江苏省的自主命题而言,命题的情况每年都有变化,因此,对于江苏省高中作文教学,就要做到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把握住社会热点和焦点话题,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和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水平,让他们成为语言文字的应用者和指挥者。

参考文献:

[1]姚毅.提高作文讲评课实效性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1(2).

[2]姬云飞.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0(10).

[3]王鹏.培养积累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0(1).

[4]颜泽胜.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语文天地,2009(17).

篇6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重任。当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语文新课程和高考作文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人生、自我、成长等,其中关注自然排在了第一位!纵观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题,曾几次对全省广大学子进行过有关自然的考察。笔者也想以此为契机,直面自然环境问题,研究其与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作文的关系,供广大师生在语文教学中参考。

一、环境教育与语文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相当多的篇幅和内容跟环境教育密切相关。必修一里有半数的文章跟自然有关。“漂泊的旅人”选了三篇文章: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柯灵的《乡土情结》。俗话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间。羁旅客子对故乡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那份浓浓的情思溢满了字里行间。“乡关何处”里选入的两篇文章《前方》和《今生今世的证据》更是把乡思、乡愁渲染得淋漓尽致。“像山那样思考”选了古今中外的几篇美文,诗意地诠释了对自然的尊重、敬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诗意美。“谛听天籁”选了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高建群《西地平线上》,继续让我们领略江南之优美和新疆的壮美。“感悟自然”带我们追随苏轼赤壁泛舟,体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旷达;再跟着柳宗元登临西山,宴游忘归,尽享自然山水之快乐和陶然!“湖山沉思”中,美国作家梭罗引领我们去感受瓦尔登湖最美的姿容,同样,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则让我们从狼的嗥叫中去解读已被群山和荒野解读过的内涵。

在必修二中,“珍爱生命”让我们珍惜、敬畏生命。无论是《我与地坛》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都彰显着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可能就是人们活下去的精神支点。英国作家劳伦斯的《鸟啼》贯穿着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和平的祈祷”更是以战争对人类文明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提醒人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历史的回声”中,《阿房宫赋》同样反映了统治者的骄奢逸和战争对文明的践踏。“慢慢走,欣赏啊”则让我们感受到荷塘月色之美妙。跟随余光中先生去《听听那冷雨》,感受一花一世界的精彩。走进沈从文的《边城》,去品味湘西那山、那水、那人的独特之美。

在必修三中,第一板块“祖国土”,通过对《长江三峡》《北方》《发现》《祖国土》《祖国三川颂》等组诗的学习,进一步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和诗情画意,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第三板块“文明的对话”则引导我们尊重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共同进步。

必修四中,有李白笔下蜀道的奇险,有王勃笔下滕王阁的胜景。直接写人与自然的篇幅不多。必修五中,“科学之光”让我们跟随达尔文去探索、发现物种的起源,随同贾祖璋和周晓枫,去领略荔枝、斑纹等奇异的自然。在“直面人生”和“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两个板块中,让我们追随那些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宇宙、人生、生存、苦难、情思等有更真切的认识。

二、环境教育与高考作文

纵观2004、2007、2010、2013四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每隔三年就会对全省50万学子进行一次环境教育的大检阅。2004年江苏首次高考便用一首散文诗作为写作素材,用三句话分别从审美感受、人生启迪和哲理意蕴三个角度引出了一个非常诗意大气的作文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是写作的出发点,考生只要扣住“沉稳”或“灵动”去写作都是切题的。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仍用了三句提示语引出文题。第一句“人人头顶一方天”,强调了“天空”的人人共有,又强调其独特和个性,实指蓝天白云,虚指心灵、精神、思想、艺术的天空,泛指的比喻的象征的天空都可以;第二句“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既强调天空与人的关系,天空对人的影响,从自然到物质,从自然到心灵,又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句话“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用三个词语点出了天空的特质,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以“怀想天空”为题,让广大考生尽情释放,神游万仞。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绿色生活”,如何审清题意?“绿色生活”是已被公众约定的专用词汇。主要是指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多次使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之类的环保生活均属此列;大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随手关闭水龙头、尽量乘坐公共汽车之类的低碳生活方式均属此列。而精神层面的生活,则要扣住“道法自然”或“天人合一”的核心意蕴去找准契合点;人们的情智、态度、灵魂、禀赋诸方面都要紧扣“顺乎自然”这一核心意蕴去选择。总之,在解读时,必须抓住绿色生活的三个重要内涵:1.热爱自然;2.护卫自然;3.顺乎自然。注意“自然”这个关键词。在涉及“精神层面”时,要特别注意“顺乎自然”这四个字,切不可将爱国主义、母爱、坚忍不拔、奋斗不息、宽容、谅解、科学、创造等许多类似话题的材料直接套入“绿色生活”,必须机智地“挂靠”,否则不能及格。

我们再来看2013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如何审题。这是一个“材料作文”。与前些年的“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有一定的区别。呈现给考生的200多字的材料,是经命题人改编而来的生活故事,也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且存在“先天缺陷”的多义作文材料。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能性。考生只要能从材料中的人、事、景、物、情、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关系、影响、大与小等关键词,提炼形成“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的多元立意,都应该是允许的、切题的。但是任何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所以考生在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出材料所指、能指的“固有范围”和隐含要求,不能任意发挥,漫无边际。我们在评分时主要从考生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去评判学生究竟写得如何,是否扣住材料去生发,文章是否顺畅、自然、和谐。

篇7

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在高考中的书面表达得分高低甚至直接决定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成绩差距。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将英语的写作教学即书面表达独立出来进行教授。而仅仅是在训练中遇到了书面表达就进行简短的讲解,或者是在高考前的一小段时间内,才就英语书面表达进行有关的教学阐释。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获得良好的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形成“书面表达教学实施”的意识,继而由教师来主导教学并且鼓励学生训练,及时地对学生的训练进行讲解、修改,从而促进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水平的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 书面表达教学课设计

书面表达教学课设计,就是在写作教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预先对教学实施有关的设计和规划。通过这样的规划和设计,更好地统筹教学的安排和提升教学效率。

而且,在书面表达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将更好地准备教学素材,更好地将近些年的高考内容进行梳理,然后进行类型化的划分,再带入课堂之中。所以,在整个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过程中,书面表达的教学课设计是一个前瞻性的教学实施,也是更好地提升书面表达教学效率而必不可少的步骤。

所以,在书面表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进行书面表达教学课设计,教师可以将江苏省这些年的高考作文进行一个细致化的划分,将其中可能运用到的一些写作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纳,然后再将这些内容带入课堂之中,实施有效性的书面表达教学。

三、 书面表达教学的步骤

1.读题立意

所谓读题立意,就是在开始书面表达写作之前,学生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内容的写作,这样才能够切合文章的主题,也才可以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内涵,继而更好地实现书面表达的有效性教学。

例如,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以“being a good listener”为主题进行一个演讲稿的书面写作;2009年的高考题目则是以“鼠标”为主题进行一个论述表达。

唯有明确不同的书面表达主题,学生才可以抓住要求,分别开展演讲稿题材的书面表达和论述性的书面表达。这样才可以在第一步就实现有效性的书面表达教学,也在一开始就树立起学生的“读题立意”意识。

2.重视书面表达的结构

书面表达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行文的结构,因为一个结构可以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否清晰,对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到位。

所以,在阅卷时,很多教师都会选择浏览学生的文章结构然后给定一个大致的分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书面表达的结构教学,主要可以采取先讲解高考范文,然后开展结构教学的方式实施教学。

例如,在2011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范文中,第一段就用“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这一陈述句总领全文引出了整篇文章的话题。然后在第二段则是对作文题目中的图画进行简单的描述。第三段开头借助“All this reminds me of...”来对之前的两段进行综述,并且引出作者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再用与之相关的结构方式和有关的连接词、过渡词、总结性的“in short,generally speaking,as far as I know,as has be”等进行系统化的结构教学。

3.学生训练、点评

书面表达光靠讲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将教师所讲的,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到书面表达之中,才可以更好地消化、理解有关的写作技巧,继而提升其书面表达水平。

此外,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点评和讲解,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写作训练的所得进行交流、分享。

高中英语的书面表达教学是整个教学实施的重要部分,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上文中,笔者所论述的方法都是自己的一些教学所得。笔者也坚信,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必然会实现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提升和提高书面表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文艳.高中英语自主性学习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祖国(建设版),2013(7).

篇8

作文命题的题型主要有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材料作文有加强的趋势。2010年和2011年“新材料作文”都占50%至60%,而2012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新材料作文”,比例高达95%。2013年,江苏卷也开始尝试。

二、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材料为立意的来源。新材料作文与材料作文不同,主要区别在一个“新”字上。材料作文开篇需要引材料,其实是写读后感;新材料作文不需要开篇引材料,也不需要将材料作为议论文的例证,只需从材料中得出文章的立意。话题作文的材料,可用可不用。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必须来自材料,只是每个人选取的角度不尽相同。

2.有较大的自由度,即“三自”: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话题作文有明确的中心话题,只要围绕这个话题立意即可,让考生构思作文立即有立脚点,降低审题难度。新材料作文没有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要求考生自己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难度显然增加。

三、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细解

新材料作文一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对此可作这样的解读:

1.全面理解材料。对材料的理解要准确,不能片面、主观,不能局限于某个词,而应着眼于整个材料。

2.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是多角度的,应该在众多立意中选定一个最佳角度。这里的“最佳角度”指的是最容易驾驭、最有意义的一个角度。那么从众多立意中进行筛选,原则是什么呢?①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审题要有全局意识,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只言片语,否则很有可能出现走题、偏题现象。②最容易驾驭——自己有话可说。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在众多的立意中,我们要选择离自己的人生阅历最近,最有话可说,且能说到位、说好的那个角度。③最有意义——要反映社会问题,含有人生思考,而这一点是2013年高考非常看重的。高考考纲中对“深刻”这一点做了这样的说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总之,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3.自主确定立意。立意自定,要选择最有话说的、尽量新颖的立意。我们拿到材料往往首先想到的立意,通常也是别的学生能够想到的,是最容易雷同的。

4.确定文体。选择自己最有话说、最适合材料本身的文体高考提倡写标准的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我们应该根据材料的特点、自己的特点,选择好的文体。

5.确定标题。标题自拟。

6.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要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立意要与材料的含意相符。确定了一个立意,可以将立意带入材料中加以检查,以求最大限度地贴紧材料。

7.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借鉴别人的构思,或文章的2∕3以上雷同。

四、浅析2013江苏高考作文

1.初步印象。2013年是江苏第一次尝试新材料作文,江苏作文一贯体现人文情怀,在2013年依旧介绍朴素的故事,并不起眼的细节,展示出人文大爱与生态情怀。

2013年江苏作文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从关注生活走向关注自然,二是从关注主体走向关注客体,三是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生态。这三者流变中都贯穿了一个不变的人文情怀。

2.审题。作文题目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地退到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1)初步思考。如何理解材料:首先要明白材料中的关键词:探险者、山洞、蜡烛、蝴蝶。其次要认真思考关键句: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这个句子是帮助考生提炼主题的,或者说,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为学生提示一个切入的角度。这个提示很重要,应当显示命题人有意为之的“匠心”。

(2)深入思考。材料的关键词中,“探险者、蜡烛”是“社会”因素,“山洞、蝴蝶”是自然因素。其关系,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句的提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影响自然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寻找到落笔的切入点。

另外,一群探险者来自人类,走向自然,而且是自然的深处,那里有着未曾涉足的纯净,他们止步了,没有惊扰另一群地球公民,等蝴蝶飞走了,飞向了更深处,探险者再来此地的时候,方才大悟,没有想到一只小小的蜡烛也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可一切已经改变,蝴蝶已经煽动了翅膀,煽出一处失衡的生态。

篇9

1.福建去年作文题独树一帜,高扬“人文・读书”的大旗,在作文试题的形式上有所突破、创新,造成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今年又与众不同,试题材料图文并茂。从十个人物(或文学形象)到两幅图,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命题者在猜题与反猜题的较量中大获全胜;这类题型,这种形式,这样两幅图,有效地防止了套题和宿构。

它从“外观”上看,是图画材料作文,而实质却是多由头话题作文,材料中一组组相对应的“提示文字”便是一个个“子话题”:

“我规范”与“我新颖”;

“我稳定”与“我多变”;

“我周长短、面积大”与“我周长长、面积小”;

省略号暗示还有许多(例如:内敛与张扬、沉稳与灵动……)。

考生既可以就其中一个子话题展开“联想和感悟”,也可以全面、整体地把握与思考。

这道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仔细观察两幅图(包括提示文字)的不同特点及其内在关系,并进行相互比较,由个别到一般,从两幅图概括、抽象出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以此为构思、立意的起点;然后展开联想,生发感悟,类比和演绎人生百态、人才特点、处世之道、思维方式、社会发展、历史演变……其中,“概括、抽象”是关键环节,能否顺利地迈过这道“坎”是写好这篇考场作文的前提与基础。从这一点看,该题具有“新概念”作文题的特点。

如果一定要把福建这两年的作文试题分个高低,笔者还是钟爱去年的作文题,因为它大气,书卷味浓郁,题意直白、明了,提供给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似乎妙手偶得;而今年的作文题,刻意雕琢的痕迹太深,命题者花费了过多的心机,且在审题上设置了障碍,使考生感到为难,心中没“谱”,写作的空间也不及前者。

2.重庆的题目“自嘲”脱离了中学生的年龄、阅历、思想实际。正如试题引语所言“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它不是简单的玩笑、讽刺,而是对待自我的心理解脱,是人生经过坎坷、历练之后的一种自谦、达观的生活态度,一种敬畏生活、有所超脱的修养境界。而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8岁左右,学习、生活经历简单,尚未跨入社会的大门,一般缺少“自嘲”的心理体验,对“他人的自嘲”也了解甚少,理解不深。面对这道作文试题,大多数考生只好“强说愁”,勉强编造一些假话、套话来应付。这便违背了写作须表达真情实感的原则,误导学生走入歧途。

另外,从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导向方面思考,“自嘲”也不是一个理想的题目。它倘若摆进成年人自考的试卷中,倒还蛮合适。

3.江苏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且不说它过于专业化(系写作术语),竟然在提示语中说“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这不仅明确界定了作文的立意,预先做好了“套子”,让几十万考生都往里面“钻”,成了一个十足的伪话题;而且,“何尝不该这样”――怎么能如此以偏概全,妄下断言?人们的“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怎么会都是“凤头猪肚豹尾”一种模式呢?怎么会都该这样(“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或者都希望这样呢?考场上,考生(包括身边的、了解的人)的“学习生活”“事业人生”,如果不是这样又该怎么写呢?可叹的是,为了高考分数,为了金榜题名,他们别无选择,只有走“编”这一条道了。

显然,这道试题不利于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利于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它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写作贴近生活、反映真实的理念是相悖的。

4.湖北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做试题材料,考查学生对内与外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联想、感悟――这个话题不错,但试题的材料选用不当。《人间词话》是文艺理论方面的文言著作,对于当代广大中学生来说,抽象、玄乎、难懂。命题者脱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实际,让考生在对试题文字材料似懂非懂(或者抓住只言片语)的状态中艰难地写作,难以发挥正常水平。写作试题应当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可不必用一段文言来作为“门槛”――首先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如果是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的招生考试,那还说得过去。

以上两道题,命题者可能有意避开社会热点问题,采用我国古代科举作文试题的形式;但是,命题者没有顾及考试对象的变化,虽用心良苦却顾此失彼,事与愿违。而且,从经史子集中寻找现成句子作为作文题目,难免主旨已明,立意既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写作观与新时代的发展不合拍,早已离我们而去。

由此看来,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切合学生的生活、阅读、思想实际的基本原则有时被人们忽视,弱化,甚至忘却了――或者是为了防止“撞车”、猜题,另辟蹊径;或者是对中学生的“实际”缺乏了解,犯了主观主义。这种忽视学生生活、阅读、思想实际的现象,以课程改革的理念观照,缺少了起码的人文关怀。

然而,总的来看,从去年开始部分省市自行命题,今年才是第二个年头,作文试题从形式到内容更加多元、丰富,出现了一批好题、妙题。实践证明,竞争利于改革,多元促进发展;即使暴露了一些问题,从长远着想也不是坏事情。

篇10

所谓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那么“点题”中的“题”具体指什么?我们认为一般指的是点题目 、点话题和点主题三个方面,当然如果写材料作文则还要注意点作文材料的主旨。考场作文点题很重要,这个学生也知道,因为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所以,我们可以交给学生点题的一些方法,让他们心中有法,笔下才能有文。具体来说,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彰显心志,标题点题。例如以“天使” 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可以这样点题,《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等,题目中直接包含了作文中的“天使”二字,直接鲜明地点了题目,让阅卷老师一看题目便知道作文的大致写作范围和内容。

第二、先声夺人,题记点题。例如:

(1)《人与路》:世间的路千千万,你必须选择一条自己的路,并走上自己的道路。――题记

(2)作文《我能》: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题记

以上两则作文都在题记进行了点题,非常醒目,让阅卷老师一眼便能看到,印象深刻。

第三、开宗明义,首段点题。例如2012年满分作文《把握青春》的开头段:[1]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文章开头便点题,让阅卷老师一读便有了好的印象,而且语言优美,非常有力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第四、抓住题旨,段末点题 。例如2009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传递》的第3、4段: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李白“会当凌绝顶”的杜甫“但愿人长久”的苏轼“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原来是你孕育着一个个人才向人间传递着知识和希望。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天“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秋天还有“纷纷暮雪下辕门”的冬天。你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奉献你的力量。

此文的3、4两段,点题句在每个段落的末尾出现,围绕中心进行议论点题,很显眼,阅卷老师很容易读到,有利于得到高分。

五、排比显志,首尾点题。例如200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心有天使,诗意人生》一文有这样几段: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骄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作者在每段的开头都用相同的句式,形成排比句,并且每段的末尾都进行点题,文章紧凑有致,主题鲜明,情感强烈,非常好的吸引了阅卷老师的注意力,有利于得到高分。

总之,考场作文考生可以抓住两大技巧来点题――文中不断出

现点题词语;学会在关键处点题,特别注意在文章的首尾处点题。通过以上的作文点题方法,我们要让考场作文的点题如烈性的二锅头酒一样,有滋有味,香醇浓烈而醉人,让阅卷老师一读文章就迷醉在作文中,浑身发热,热到鲜血沸腾,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从而得到阅卷老师的欣赏,拿到高分。这正应了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所说:“应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3]

那么,就让我们的考生用如二锅头一样的点题句“醉”倒阅卷老师吧!

参考文献:

[1] 作文网《中考满分作文点题佳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