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消费保护法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成年消费保护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5年以来,鞍山市工商局市场分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健全队伍,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分局党组高度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由分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并下发实施方案,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把关心青少年成长、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党员干部进社区和进村定点扶贫等时机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帮助6个家庭的未成年人解决生活困难和现实思想问题。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制意识。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举办宣传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近几年,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5.15”政务公开日等时机宣传贯彻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11次,有针对性地向消费者特别是家长和青少年展示假冒伪劣商品,教他们识别假冒伪劣商品,讲解投诉的流程,提高了家长及青少年依法维权意识。
三、开展专项整治,规范网吧经营秩序。依法确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市场主体资格,未经文化部门许可并核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一律不核发网吧营业执照;对在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和居民住宅楼(院)内申请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一律不予核准,严格审批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与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查处取缔黑网吧,严肃查处网吧的违法经营行为,特别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和超时间经营的违法行为。2015年以来,共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12次(含校园周边网吧整治行动4次),出动车辆30余车次,执法人员60余人次,取缔黑网吧5家,查扣电脑主机68台,罚没款10000余元。通过专项整治,规范了网吧的经营秩序,有效遏制了网吧违法行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游戏缺失;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08-02
一、留守儿童游戏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指出,需要指的是一种动机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于特定的缺乏在体内产生的不平衡或紧张状态造成的。此外,一个人可以有消费某种物品的驱动力而没有需要,如抽烟、酗酒、吸食等;但同时有做另一件事的需要而没有任何驱动力,如儿童游戏、锻炼身体和节食等。在前者之中,驱动力与以某种可以普遍化的方式防止严重伤害之间没有关联。而后者,如果这个人一直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可能会受到伤害。留守儿童的游戏缺失问题即属于后者。留守儿童对游戏的需要是没有任何驱动力的,是天赋的、自发的、有益的,如果剥夺留守儿童的游戏权,长远地看必将对其造成一定的紧张状态甚至伤害。因此,对留守儿童游戏缺失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客观而科学地进行研究,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留守儿童游戏缺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一)家长或监护人要求孩子以学习为重,留守儿童疏离游戏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大批的农民外出他乡,打工挣钱。与此相伴,留守儿童问题也应运而生,6000多万留守儿童的巨大数据,已然成为日益突显的社会问题。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亲子互动教育,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鼓励。再者,农村家长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普遍的文化程度较低,家长们认为,小孩子玩游戏是幼稚的,毫无意义的,这样加剧了留守儿童疏离于游戏之外。
(二)老年监护人隔代管教,深怕发生意外,导致不轻易让留守儿童参与游戏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外)祖父母为主,六岁以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九成以上是(外)祖父母,且监护人以女性居多;6岁以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74.5%是(外)祖父母。隔代管教,深怕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了对游戏的严格限制。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可能就需要孩子们的游戏娱乐来完成和解决。但隔代管教者或监护人,唯恐孩子们在游戏中可能发生危险,可能受到伤害,不好向孩子父母交代,只能严格禁止孩子玩游戏。
(三)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大
儿童游戏,是打破主客对立,以自由、超越为内涵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参与并解放游戏参与者的主体精神,调动个人体验,达成共同建构知识的目标,这对摆脱灌输的困境、改进灌输的方法等具有借鉴意义。应试教育体制把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备考当成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第一件大事,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一切活动要听从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不同阶段的指挥大棒。一些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学习知识与游戏娱乐活动是相互冲突的,游戏娱乐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这些观点根本上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年龄成长阶段的真正需要,比如对游戏及游戏与学习并重的需要,忽视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压制了儿童的游戏、游玩的天性。应试教育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娱乐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六、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无目标地学习,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和考试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四)现代电子科技发展吸引留守儿童沉迷电子虚拟游戏,不擅长现实游戏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游戏机、电视、电脑、手机、网络逐渐普及,不少儿童还成了“网络成瘾者”、“屏奴”,大大减少了儿童的游戏时间。随着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的增加,物质条件的改善,添置一些必要的现代科技设备和成品玩具,家长们是舍得花钱投入的。于是,电视机、游戏机、电脑等现代设备迅速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看电视、玩电脑成了孩子居家时的主要活动,甚至有一些孩子沉湎于其中,导致儿童的游戏时间减少了。同时,在玩具市场高度繁荣的今天,大量新颖的成品玩具成为主流,尽管玩具品种繁多,而过去那种自我开发型的原始性、半成品玩具制作和自娱游戏几乎消失,留守儿童在便捷化、序列化、简单化的玩具堆中显得游戏形式、内容单一,即使同伴有交流,也缺乏交流的深度,人际间相互学习和互动不足,社会性发展程度低。
二、需要视角下留守儿童解决游戏缺失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家长或监护人应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出发,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游戏,促进与朋辈群体的交流
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时常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的情况,让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不断线,进行成长指导;多问一些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得到什么启发的事情,少问一些学习,以减轻压力,也应经常与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把孩子的状况转告给家里的监护人,希望他们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出现的某些问题引起关注;另外,家长也可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接到身边,或者至少每年和孩子团聚一次或多次。有了家长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才能在今后的成长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学校科学调整教学模式,增加留守儿童游戏空间和设施
学校调整教学计划时,在课余时间设计安排儿童游戏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帮助他们消化所学知识,促进其交流与互动。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有诸多对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都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如“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学校”,学校“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等。学校可调整教学模式,增加留守儿童游戏空间和设施,适当组织、策划一些适合留守儿童需要、促进健康成长的相关游戏,吸引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抓好德智体全面教育的同时强化安全教育,贯彻落实这部法律,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调动农村社区村干部及专业社区工作者积极性
农村村干部及社区工作者熟悉村情、民情,发挥其积极性是解决留守儿童游戏缺失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村干部或社区工作者以“留守儿童之家”为服务平台,挖掘当地传统游戏,启发留守儿童创新游戏,为留守儿童开展相关游戏活动服务,包括设计和提供合适的游戏场所即游戏设施、设计小组游戏方案,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增强留守儿童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强化社区归属感。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农村社区也有许多保护留守儿童的责任与义务,比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等。通过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游戏活动,达到预防其不良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的目的。
(四)政府出台购买服务政策,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有效组织留守儿童游戏
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促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政策法规,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动实施,维护宪法和法律赋予留守儿童的权利,发挥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留守儿童的专业优势。提出这一举措的法律依据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是留守儿童在基础性、发展性、可塑性等特点的具体体现,而不仅仅是强调学习和智力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留守儿童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的保护落实,各级政府应建立适合于留守儿童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即应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怀。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2][英]多尔亚,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吕萍萍,何慧星.需要理论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1,(4).
[4]潘小娟,卢春龙.中国农村留守群体生存状况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作者:郭燕林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学校教育也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应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生存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一个人品德、个性、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初始时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让小学生从小学习法律,掌握好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法律规定孰是孰非,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学生懂法后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在平时就能做到遵纪守法。所以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法制教育
青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对小学生从小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让学生从小学法知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至关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这门新课程将法制教育运用到实践中呢?
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一定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防止成人化。在方法上要生动、具体、形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防止空洞的说教,同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法制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法制教育,并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强化法制教育。
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法制教育为主题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眼睛一亮”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阵地。因此,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法制教育”这一主题,把学生“学法”“议法”的过程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我班曾采用以小品、抢答等形式让学生来演绎、学习和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用耳听“法”用眼看“法”,用心说“法”,加深了对“法”的认识和理解。
近日,重庆电视台播出了一段11月25日发生在重庆长寿区一居民小区电梯内一女孩摔打1岁男婴的视频,随后婴儿从25层坠落,重伤昏迷。事件引发各方热议。昨晚,救治医院通报,受害男婴原原已苏醒,但依旧意识不清,仍在重症监护病房医治,将择期接受手术。
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为同学们播放了这段视频,这个女孩的犯罪事例让同学们不寒而栗。
在场的每一个人心情都有些沉重,深深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贵,懂得了遵纪守法、善待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希望这个小女孩能及早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社会关怀和政府改造教育下,重获新生。学生深受教育,懂得保护自己和不要伤害别人,如果伤害别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课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而加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增长了学生的法制知识。
二、注重学生综合实践体验,令法制教育活动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此,我向全体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已学过的某一部法,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活动,要求宣传必须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
1.自由结伴,组建宣传小组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二至三人一组,自由结伴。自由结伴,是为了让学生在心理相容,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合作学习,各显所长。当宣布自由结伴为组建小组的原则时,教室里一片沸腾。
2.动足脑筋,设计活动方案 为了使宣传活动能顺利地进行,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在活动前都必须事先设计活动方案。老师对活动方案做了具体的要求:自行选择宣传内容,但必须列出宣传要点;自行设计宣传步骤,列出每一步骤要做几件事情;每件事情完成的时间、地点以及人员分工。各小组纷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还不时派人去打别的组的方案,并表示要标新立异。结果全班选择的宣传内容包括:《遵法、守法的重要性》、《法盲的下场》、 《未成年人保护法》 、《交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10项各有所别的内容。所有的活动方案几乎都按时交到了老师的案前。
3.有的放矢,先作调查研究 从设计、拟稿到打印,学生们生平第一次完成了自己的问卷,尽管很稚嫩,但毕竟是他们一手“炮制”的。问卷准备好了,还要每个同学各人承担15份问卷调查工作。
篇4
《京华时报》(2003年1月16日第A09版)刊登了这样一个案例。由于没有借给同学自行车,原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初三学生、15岁的杜某被5名同学带到学校厕所内殴打长达一小时之久。杜某随后将5名打人者和学校一同告上法院,要求他们赔偿。2003年1月15日,西城法院做出判决,学校因疏于管理被判与打人者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象这样的学生告学校的案件我们已经不鲜于在各类媒体上看到,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在各类学校突发事件中,学校究竟应该负那些法律责任,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试通过长期为学校提供法律所遇到的事件、案例和媒体上的案例对这些问题作简要评析。
一、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
在学校伤害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立法上还并非十分明确,也可以说基本上处于空白。所以,在学校伤害事故案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往往会成为诉讼双方的辩论焦点。即使在法学界内部,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也是针锋相对的。一种观点是监护说,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是学生的监护人;另一种观点是保护说,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而非监护关系。在学校伤害案中,家长们一般都赞成监护说,而学校认为保护说较为合理。笔者认为,学校是学生监护人这种看法是对法律、司法解释和法理的曲解。下面将从几个不同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论证。
(一)学校不具备监护人的主体资格。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
力的人设立保护人的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无民事行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监护人是对被监护人依法享受监护权并承担监护职责的人。监护的设立必须由法律加以确认。我国法律对监护人作出了如下规定:(1)《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对设立监护人的顺序和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把未成年人的父母设立为监护人。(3)认定其他监护人的条件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4)其他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祖父母,外祖父,、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以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学校显然不具有监护人主体资格。
(二)学校没有取得监护权的法律形式。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所以人们认为:学生在学校读书,向学校缴纳了学费,就是把监护职责委托给了学校。这是对监护委托的错误理解。这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强制推行和实施的,根本就不具备契约性质和教育消费的委托特征。二是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直接加以规定,并不是和未成年学生或其监护人约定的,同时也不能以监护人的名义进行,而是以学校自己的名义独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学校向未成年学生收取的费用,根本不是接受委托的付价,而是用在未成年学生身上的非常有限的教育成本费。
(三)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承担有限保护而不是监护。
1、学校的有限保护责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在围绕学校保护方面,确立了有限保护原则。有限保护的责任范围或内容:①为未成年学生提供使符国家安全标准的校舍及其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如《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第21条“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对校舍、教学设备、体育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险情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未成年学生和儿童的人身安全。”在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和集体活动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有关教育方针的执行和教育手段的禁止性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
2、中小学校的这种有限保护与监护人的监护的明显不同。如前所述,除了学校保护与监护人的监护的内容不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仅限于这种有限责任所及范围,未成年人的监护则是全面的无限制的管理和教育。它们之间的侧重点也完全不同,中小学校在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代表着社会的公共利益,较多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社会新人的要求。而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不可避免地更多地表现为私人性质的个体化要求。
3、学校承担的责任也仅就其过错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就此作了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然而第159条对监护人的规定则不同了: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有明确的监护人时,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不明确的,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4、学校的有限保护并非监护,更不能代替监护人的监护。即是说,学校不能当然取得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也就是说不存在履行监护不当而要赔偿的问题。比如,学校不可能代未成年学生管理其财物,照顾其日常生活,更没有因为其管理财物而承担赔偿的责任。
(四)学校赔偿不同于监护人赔偿。
1、学校赔偿的范围和原因仅限于有限保护责任中存在过错,责任形式更多地或者说主要地表现为因为自己的过错承担的支付金钱形态的赔偿金。而监护人则不同,他要因被监护人对别人的侵权行为和自己的监护行为承担完全的民事责任,承担的责任形态除了支付赔偿金外,还包括赔礼道歉、恢复原状等形式,甚至主要表现为后面这些形式。
2、学校赔偿与监护人赔偿性质不同。中小学校是法律授权的义务教育实施机关。所以学校赔偿不是纯粹的民事赔偿,而监护人赔偿则是纯粹的民事赔偿性质,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加害或受害所提起的诉讼都是民事诉讼。
3、在未成年人侵权行为诉讼中的地位不同。在未成年人侵权行为诉讼中,学校一般是以证人或第三人身份出现,行证实事件或协助查明事情缘由的作用,对学生的利益不享有处分权。而监护人则是以侵权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人身份直接参与诉讼。监护人可以从未成年人权益出发,以法定人的身份享有完整的处分权。
综上所述,学校显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对学生承担的只是部分的保护职责,这种保护职责,是通过监护人与学校之间及《教育法》建立的,是《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公法要求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该职责在《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被归纳为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内容。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并不意味着学校绝对不对学生伤害事故负责任,而是应根据学校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过错,及过错的大小来承担过错责任。
二、学校伤害事件的的法律责任划分
既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没有监护权,所以在具体处理校园赔偿案时,根本就不能依据监护原理原则要求学校承担监护责任,但是学校又有明确的对未成年学生的有限保护责任。故在看待和分析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内的安全事故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对学校是否有责任,要从四个方面看:一看是否因为校舍或学校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所引发;二看是否由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或预案;三看是不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技术或手段不当而导致学生伤害的出现;四看学校在知悉事故发生的情况下是否及时履行了先行救护和对学生监护人通知义务。全面考察侵权方和受害人的责任形式,合理确定学校与双方监护人之间的责任划分。现就学校常见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学生伤害事件说明不负责任或者负部分责任的几种情形:
(一)学校不负责任的情形。在以下四种情形下发生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①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②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③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④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之外的情形。
(二)根据具体情节合理划分的几种情形。
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目前学校所发生的所有事件中,学生伤害事故与食物中毒事件较为突出,影响面也较大,自然对学校声誉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最大。这里着重讨论与学生有关的事件(事故)的责任认定。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责任,法学理论界似乎没有定论,由于近几年内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繁发生,从而引起了司法界、理论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大致可推定为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关系。教育、管理和保护构成这一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管理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在教育关系中,发生学校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的过错,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或者伤害他人,学校产生民事责任。在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期间遭受人身伤害,是学校未尽保护义务;在中小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伤害他人,是学校对学生未尽教育、管理义务,对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部分法律责任。这种责任既有教育法的性质,也有民法的性质,应当以民事责任的性质为基础(为主)。
在民办民营学校中,如果双方的合同中明确约定在某些情形下学校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时,依据其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时,应当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及公立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处理。义务教育学校及公立学校与学生之间则应该是一种由法律(主要是行政法)直接规定的特殊的教育、管理及保护等权利义务关系。而在义务教育学校及公立学校应承担赔偿责任时,应该按照相关法律的直接规定来处理。当然,如果学校(或其教师)故意侵害学生的人身权利时,就会出现普通侵权责任与上述两种责任的竞合,此时可以由学生来选择对其有利的责任性质来向学校主张。认定学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为:即存在过错、有损害后果及过错与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学生食物中毒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食堂就
餐,学生食用学校委托的订餐以及学校在组织种类活动中的外购食品、餐馆就餐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这类事件的责任大体上有:一是学校直接责任、二是食物制作单位责任两类。
对于学校自己经营管理的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学校负有经营管理责任与民事责任。不论发生食物中毒原因为何,学校均有这可推卸的经营管理严重过失与责任,对中毒学生均有抢救、医治、承担医疗费用和损害赔偿责任。对于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的直接责任人还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教育行政机关可依法追究学校的行政责任。
对于学校将学校食堂交给具有法人资格、卫生防疫许可证的餐饮企业经营的,以及因学生食用餐馆的食品、食品供应商的食品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学校负疏于管理的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其他方面的责任由餐饮企业、食品供应商承担。
学生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治安事件。治安案件,如学生在学校内盗窃公私财产、破坏公私财产,在校内打群架、校周边打群架、殴打教师或他人的,赌博等尚不构成犯罪的治安案件。在这类事件中,其法律责任由学生自负,学校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
学生行为触犯刑法的刑事案件。学生行为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处理,学生依法承担相应的刑法处罚。在刑事案件个案中,学校可能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
学生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在这类事件中,学校负有采取正确适当的方式,及时批评教育的履行法定管理责任和义务。正确的、适当的方式是指,采取尽可能的控制范围,不得公布学生行为细节以及个人隐私,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激化矛盾的方式开展批评教育工作。
由上述几类突发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根本没有对未成年学生履行监护的权利义务,而只有对他们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限保护责任。故在具体处理校园安全事故案的时候,简单地认为学校没有履行监护职责并不妥当,应该根据具体情形,看该赔偿案与监护人的监护行为有什么关系,看学校在事故中的有限保护责任履行到不到位,从而正确划分责任和确定赔偿比例。认定学校责任的关键,就是看学校是否在履行这种有限保护责任中是否有过错,没有过错,则不宜简单化,那种认为凡是在学校内发生的事故学校就应负责的说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切不可把学校的有限保护责任扩大化为监护职责。
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与防范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对于学生伤害事故案件,如果认定为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不论是调解解决还诉讼解决,其赔偿的项目范围与标准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办理。若对于责任比较复杂的案件,应视具体案情依据有关法律合理确定法律责任,裁决赔偿标准。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
从宏观上看,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事件以及非突发性事件事故,均与学校管理、履行管理责任和对学生的保护义务,不同程度上相关。因此,学校也不同程度地负责任。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事件中,导致学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程度,弄清这些问题,才可能有效地、减轻学校的相关责任与赔偿责任。
1、认真履行管理教育与保护学生的职责与义务。在过去已发生的诸多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没有直接的伤害过错,大多是由于未尽管理责任或疏于管理的过失,而导致承担民事赔偿的占多数。因此,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学生安全保卫工作,依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从安全管理、治安保卫、教学安全、物品管理、卫生食品以及应急预案等六大方面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将安全保卫职责落实到各级、每个干部教师员工与各个环节,坚决消除事故隐患与苗头,采取有效措施防堵管理漏洞,克服与避免出现疏于管理的过失,认真全面履行管理教育与保护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2、及时有效履行告知义务。告知义务是学校履行管理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措施,也是在学校面对诉讼案件举证中,证明学校是否履行了管理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学校应当在履行管理职责的各个环节上加以落实。
3、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采取及时、有效地救治措施与处理措施。当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由于学校负有法定的管理教育保护义务,因此不论在何种情形下,学校必须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或伤者、患者进行救治。对于没有伤者的事件中,学校也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将事态控制到稳定,不继续扩大的局面并果断处理。在处理事故发生的同时,应立即采取对其他未发生事故的部门与环节进行全面预防性检查,并贯彻到全校。
篇5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权益 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C 912.82 文献标识码:A
一、弱势群体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及特征。
弱势群体泛指由不同原因形成的,靠法律之特别规定而不是靠自身实力或市场竞争来获取权益、维护权益的社会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又区别于劣势群体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弱势群体与劣势群体是两个极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劣势”(disadvantaged)与“优势”相对,“主要指长期存在的、普遍存在于就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不利处境。这种不利处境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造成的”。而“弱势”(vulnerable)则是与“强势”相对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生存或发展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己处于无法与强势相抗衡的不利地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弱势群体包含了劣势群体,其外延要大于劣势群体,断不可将二者划上等号。因此,在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一定要区分弱势群体与劣势群体,否则不利于弱势群体的完整保护。
弱势群体作为一个概念,相对性、广泛性、集合性、多因性和法律性是其基本特征。
第一,相对性。是说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弱势”与“强势”,相互比较,相互依存。如:健康人与残疾人相比,残疾人就是弱势群体;就业者与失业者相比,失业者就是弱势群体;富裕者与贫穷者相比,贫穷者就是弱势群体;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相比,中小股东就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相关联。即:在此历史时间是弱势群体的,在彼历史时间则可能是强势群体,如,在现在是弱势群体的农业,在“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制度条件下,则是强势群体。
第二,广泛性。广泛性是说弱势群体的领域非常广泛,存在于各种矛盾对比关系之中。既包括女性、老人、未成年人、农民、失业者、流浪者、贫困者、中小股东、少数民族等自然人弱势群体,也包括弱势地区、弱视行业、弱势企业。
第三,集合性。集合性是说弱势群体不是一个又一个的个体,而是无数个个体的总和。
第四,多因性。多因性是说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任何弱势也都有其形成的特定的原因。
第五,法律性。所谓法律性,是说弱势群体权益的取得和维护都是靠法律的特别规定来实现的。这些特别的法律规定,有些表现为专门性的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些则散见于《公司法》、《婚姻法》、《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等众多的综合性法律之中;还有的则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出现,如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07颁布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等。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们都是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取得和维护问题做出了特别性的规定。
(二)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多种多样,以下几种原因是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1、生(心)理原因。妇女、未成年人(包括智障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包括肢体残疾、组织残疾和精神残疾三类)等均是生(心)理弱势群体。
2、灾害原因。灾民便是因自然灾害而形成的弱势群体。
3、经济原因。贫困者、流浪者均是因经济原因形成的弱势群体。
4、自然原因。西部、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其他尚未开发地区的弱势则是或主要是因自然原因形成的。
5、政策与制度原因。比如,我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便是因政策与制度原因而形成的弱势群体。
6、行为原因。有些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弱势自然人)是因行为人自身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如服刑者。对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以特殊的人文关怀。
7、历史原因。有些弱势群体是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如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执政时间长,经济发展快,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均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相比而言,其他少数民族则处于弱势地位,有些则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仍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8、信息原因。消费者就是基于这种原因而形成的弱势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常常上当受骗。
二、弱势群体权益
(一)弱势群体权益的构建。
不平等是造成弱势群体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造成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产生和拉大差距、形成对立甚至对抗的罪魁祸首。因此,只有平等是弱势群体权益构建的理论主线。
(二)弱势群体权益的表现。
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平等关系的确立和维护,法律是根本的保障。所谓平等权,即同等对待权,意指在法律上不歧视地、同等地对待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法律之所以同等对待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并赋予弱势群体以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生而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当然要求,更是和谐社会构件的当然要求。
1、 平等生存权。生存权,通俗地讲,就是“活着的权利”。它诠释着“能否活着”和“怎样活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能否活着的问题,是一个生命能否延续的问题,是“活着的权利”中的基础权利。对一些弱势群体来讲,“能否活着”依然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注意和关注,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尽早、尽快地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而努力奋斗。
第二,怎样活着的问题,是一个生存质量的问题。一些弱势群体活得很艰难。事实表明,很多弱势群体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生存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和提高。如何让弱势群体活着而且活得好、活得有质量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和努力的事业,我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弱势群体生存质量的提高。《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农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很多这样的规定。
2、平等发展权。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诸多的发展中,弱势群体的发展极为缓慢,它成了困扰和制约世界共同发展、人类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因。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采取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解决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大多数国家也都以法律形式明确承认和规定了弱势群体的平等发展权。
三、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措施
采取何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措施,多数人主张平均分配和杀富济贫。但是无数历史事实表明,这一思想和主张具有很大的消极性和危害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运用法律手段,采取限权、加权、平权等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1、限权措施。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度的权利,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得超越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否则,就会给他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弱势群体全体受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强势群体的权力膨胀造成的。因此,依法适度限制强势群体的权力是保护强势群体权益的重要措施。我国法律规定中的垄断的禁止、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防范、所得税的累进征收、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产品责任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等规定都是具体的限权措施。这些限权措施,将强势群体的权力行使限定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也极大限度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加权措施。加权措施与限权措施相对应,只有既限制强势群体的权利,又增加弱势群体的权利,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才可能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可能处于一个平台。通过加权,在由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构成的法律关系中,弱势群体便始终处于权力主体的一端, 强势群体则始终处于义务主体的一端。加权措施的立法表现主要优惠性规定、例外性规定等。
第一,优惠性规定。对义务履行所作的减、免、缓等规定,我们称之为优惠性规定。如《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26条规定:“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和劳动报酬的案件,原告可不预交案件受理费;案件审结时,由败诉方负担。”这些优惠性规定,极大地减轻了弱势群体义务履行的负担和压力,也间接地促进了权益的实现。
第二,例外性规定。在我国现行立法中,针对弱势群体有很多的“适用例外”规定。如,为了保护妇女和婴儿的合法权益,我国《婚姻法》便在坚持和贯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基本原则的同时,其第34条明确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不在此限”。这种“适用例外”规定既可以看做是部门发基本原则的特别适用,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保护。这种例外性的规定,有利于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在特殊情况下的实现。
3、平权措施。平等权是弱势群体全力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法律赋予弱势群体的最高权利限度。因而,平权措施,既保护平等权的措施就成了一项最重要、最根本的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措施。只有运用平权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弱势群体才不会永远弱下去,才有可能由弱变强,也才可能与强势群体和谐共处,从根本上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限权措施、加权措施和平权措施是三种不同的保护措施,但是,三者的联系却十分密切。在保护弱势群权益的过程中,同时运用三种保护措施,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更全面、更充分、更有效,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也会更加完善。
(作者:西南大学法学院2009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兴运著.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论纲.中国检察出版社.
[2]吴哲著.人权与法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吴光成,路玉中.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理学思考―从平等角度出发.法学研究. 2007.02.
[4]占志刚.试论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行政与法.2003.03.
[5]李林.社会弱势群体立法保护的法理分析.法学杂志.2007.05.
篇6
一、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与课文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适时有度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如:教“赡养”一词时,教师要与“抚养”联系起来,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在学生理解词义后,教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养的权利,但也相应的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而明白享受权利就要尽义务的道理。教学中,我们要明白主次轻重,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能正确把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一节课的主要时间要置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法制知识的渗透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见好就收,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熏陶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因课而异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要宣传环保知识,讲授相关环保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湖泊消亡的悲剧不再重演。新教材课文《云雀的心愿》中,小云雀看到由于人们乱砍滥伐造成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成灾的严重后果,告诉人们森林的重要性。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做个知荣辱的人,同时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口语交际 “学会鼓励”中有这么一段话:张为民买了一套航模材料,回家拆开包装盒,发现有几个零件损坏,他想去退换却没有勇气。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与商家就有了合同关系,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商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商家如果不肯退换,你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甚至可以到法院他。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提高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篇7
论文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让人担忧的趋势,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等职责。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最大程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需要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准确适用刑事政策,建立有效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工作机制。
论文关键词 检察工作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让人担忧的趋势,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等职责。如何既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准确适用刑事政策,建立有效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工作机制。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概况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担当着重要的使命。然而,日益严重的未成年刑事犯罪给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都带来了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我地区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年龄集中在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之间。2013年,我院受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共7件11人,其中这11人均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占受理未成年人案件人数的100%。
第二,受理起诉罪名主要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013年,我院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故意伤害、罪9人,占发案未成年人数的81.8%,抢劫、盗窃罪2人,占发案未成年人数的18.2%。
第三,未成年人多为脱离了家长的管教,在社会上游荡,朋友良莠不齐,加上没有正当的生活来源,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水平低下
未成年人的年龄偏低,社会经验较少,世界观尚未成熟;文化素质低下,理想信念淡薄,受好逸恶劳等腐朽思想侵蚀;容易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而在思想上又贪图享受,行为上好逸恶劳,甚至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另外由于未成年人喜欢结群、喜欢交际却又不能很好的明辨是非,容易在“攀比”和“享乐”的腐败气息的驱使下,很小的诱惑都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法制观念淡薄
在近几年侦破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因家庭原因造成犯罪的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较多,这些人员中有的父母离异或父母长期不合,有的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走向犯罪道路。另外法制宣传在农村具有滞后性,大部分学校也是进行填鸭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被动接受,导致未成年人并没有真正的法律意识。对于什么是犯罪,犯罪后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
(三)心理素质低下,情绪不稳定,鉴别是非能力差
由于未成年人处于心理发展时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自我调控能力很差,又缺乏应付复杂情况的经验,一遇到棘手的事情,便情绪化的对待。在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情况下,极易干出违法犯罪的事。与成年人犯罪不同,许多涉案的未成年人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大都认识能力不高,明辨是非能力不强以及情绪不够稳定,缺乏对事物的辨别力和控制力,又容易冲动,在犯罪过程中只图一时之快而不计后果。如薛某故意伤害一案,薛某系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同学言语不和,将同学打成轻伤。未成年人这种冲动热血,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引发他们犯罪。
(四)辍学脱离正面教育,文化水平较低
未成年人在离开学校后散游在社会上,思想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均跟不上,又缺少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生活空间大都是在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地方度过,因缺少必要的教育,需要金钱时,在无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如17岁的由某,就是因为辍学在家,出入网吧场所,看见网管的iphone4手机正在吧台充电,便产生盗窃该网管iphone4手机的想法。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
(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6条第1款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对世界认知还不全面,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教育和矫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未成年的情况,以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来办理案件。保障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促使未成年人悔罪自新。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社会调查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制度,具体而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可以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办案和教育的参考。社会调查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犯罪后改过自新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以后在同类案件中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
(三)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
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是指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未成年人还不具有完全的刑事行为能力,故需要合适的成年人在场。到场的合适成年人可以对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合适成年人阅读或者向他宣读。
(四)犯罪记录封存
《刑事诉讼法解释》第490条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以及免除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封存。在办理的未成年案件中多为可以进行犯罪记录封存的案件,并予以封存。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这保障了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后可以堂堂正正的生活,不受外界社会人员的歧视。但是司法机关为办理案件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这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合理的规定,为特殊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可以被查看。但是依法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五)附条件不起诉
对于未成年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检察院可以做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主义对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在诉讼程序上的特殊保护。在办理案件中,张某入室盗窃,但是其盗窃未遂,主观恶性小,悔罪表现明显,危害后果不大,如果判刑,应当在一年之内。但如果判刑后,张某的受刑会计入档案,会影响他今后的生活。而适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卷宗会集中封存,除司法机关外,任何人不得查阅,这就有效的保护了未成年人罪犯的隐私。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机制
(一)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自身免疫力
构建和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社会体系,将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作为预防犯罪的根本途径,通过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的自身免疫力,培养他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侵害,造就道德高尚、出淤泥而不染的新一代。
(二)努力构建家庭、社会的整体防线,采取多种预防措施提高综合防范能力
学校、司法机关、家庭、社会各界应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创造条件,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帮助、教育、挽救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对未成年进行法制教育、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构筑家庭防线,提高监护人素质,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措施。
(三)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积极贯彻依法预防,将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纳入法治化轨道。增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相关法律的认知程度。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世界各界都认识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四)切实抓好九年义务教育,杜绝辍学现象
篇8
关键词: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现状 意义
一、个人信息的概念
个人信息,在我国还没有一个法定的概念,一般来说,个人信息是一切可以识别本人的信息的总和,这些信息包括了一个人的生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家庭的等等方面。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汉华认为“个人信息是指那些能够据此直接指明或间接推断出自然人身份而又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私人信息”。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以“所有权客体说”、“私权客体说”等为代表。纵观这些观点,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个人信息属于何种权利客体,进而将个人信息纳入何种私权进行保护,我认为,首先个人信息应将其当做私权来保护,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也就同时侵害了公民的私权利,但是私权包括哪些有待进一步解释。
二、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日益突出的问题,虽然中国很多个人和机构已经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仅仅提供了有限的保护,主要在法律法规中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个别条款中有所体现,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在有关法律中虽然规定不得随意公开公民的隐私,但是缺乏有效保障措施。当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
(一)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1、对个人信息的直接保护
目前我国法律中直接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的数量较少,其中全国性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 直接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并且2009年通过的 《刑法修正案(7) 》新增加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加大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直接提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也仅有几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部门规章―《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6月16日通过,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流通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开创了中国特殊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2、对个人信息的间接保护
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间接保护,主要是通过规定保护人格尊严、个人隐私等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方面来保护个人信息。在《宪法》中,第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40条规定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是《宪法》从基本法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原则性保护,为个人信息在其他法律部门中获得保护提供了根本依据。
在其他法律中也存在一些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款,我国的《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获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等等。
三、个人信息立法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
(一) 保护个人权利的需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看似熟悉的陌生人打扰,比如我们根本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却像熟人一样,不光知道我们的姓名、工作单位,甚至知道我们的收入和电话号码,还知道孩子的性别和出生日期。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来保护个人权利。
(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公民个人信息成为了商业机构的“盘中餐”, 商业机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以发掘更大的市场潜能,甚至出现了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商业组织,个人信息在此时已经完全脱离了公民个人的掌控,成为了流通市场上的“商品”。
个人信息是一把 “双刃剑”,其合理使用能够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促进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否则会阻碍信息社会的顺利转型。
(三) 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市场自发配置资源要求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充分交换个人信息,而个人出于自卫心理往往不愿向商家透露个人信息,于是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便成为横亘在双方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只有消除公民的后顾之忧才能让资源自由流通。
(四)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这一商业模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消费者的许多个人信息往往会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收集,消费者往往因担心个人信息的安全而放弃进行网上交易,仍旧选择传统交易方式,从而阻碍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公开的顺利进行,需要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界限。,通过个人信息立法可以明确这种界限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四、完善立法,治标治本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家应当负有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责任,而完善立法则是国家履行保护职责的最主要体现。如果不能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制度,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管制,就无法从根源上杜绝侵犯个人信息的问题。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所以笔者建议应尽快出台一部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结束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控制者、信息处理者、第三者在采集、处理、利用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法律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立法模式,为我国社会的有序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立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 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136.
篇9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学 法制教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就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而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对于小学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法制知识的教育启蒙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呢?我在近两年的小学低段教学中有以下一些体会。
1.在渗透法制知识点时图文并用。
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注意力大都是与兴趣有关。我在教学中针对孩子这一特点在渗透法制教育知识点时就采取了以图画配文字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如一年级上册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首诗歌,它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在这课里要渗透的法律知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三条 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我在教学时,就先给孩子们观看一些升国旗的画面,并让孩子们观察画面上升国旗时,人们的举止。同时联想自己在学校升国旗时的场景,孩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得,这时相机出示法律知识的渗透点。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和记住了。
2.游戏为主的情景教学
低年级孩子这个时期是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阶段,在教学中多采取游戏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一年级上册第2课《自选商场》渗透的法律知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个让孩子们去自选商场买东西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的情景中设置了部分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当孩子们拿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时,引导孩子们讨论: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时怎么办?孩子们有的说不要了,有的说重新到别的商场买等等。这时我在趁机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对孩子们进行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启蒙教育。
3.联系生活在课外活动中延伸。
篇10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网络市场管理新理念
网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网吧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交流和信息传递,它作为一个互动平台,推动了商业化发展。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网吧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社会问题。我们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对网吧进行全面、认真和客观分析,查找根源,趋利避害。一是在对网吧业主的宣传教育中,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学习中央下发的两个若干意见。通过组织参加全县净化文化市场工作会议,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管理网吧新理念,文明经营,守法经营。二是以“净化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主题,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引导网吧业主规范行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各级各部门领导讲政治、讲大局,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对每次集中整治行动都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并对执法责任等各项制度的制定、落实提出要求。县里有关部门坚持并实行“三负责原则”,即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建立完善了“三联合的执法机制”,即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巡查制度、联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形成上下步调一致,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网吧监管,切实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日常监管落实到位。首先,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对网吧的整治要求。确保对18家网吧检查次数每月不低于4次,对重点的网吧检查每星期不低于2次。做好《执法检查日志》记录,对每家网吧每次检查都有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时间、网吧名称、检查人员、检查情况等。填写检查记录的检查人、被检查人都要求本人签名确认。对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两个中队的《执法检查日志》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其次,落实节假日巡查制度。针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相对集中的时段、重点区域,以学校周边的网吧作为重点,进行突袭式检查。三是建立网吧信用档案。对网吧的名称、地址、法人、规模以及受处罚情况等登记在册。同时,完善监控手段,通过“净网先锋”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对违规经营行为,一经发现及时查处。
二是部门联动配合到位。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在工作中积极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协调工商、公安等部门,把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实行部门联动。建立起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快速反应的通报机制,如去年以函件的方式把查处的“黑网吧”移交给工商部门依法取缔。去年暑假我们与有关部门在中学生中开展了“平安假期”等活动,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远离网吧,远离娱乐场所”。通过系列联合活动,把网吧监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严管重罚措施到位。严格执法是网吧监管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超时经营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们依据《条例》相关规定以及14部委的文件,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超时经营等违规经营活动,严格落实国家对网吧的整治要求,对违规网吧依照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该停业整顿的坚决停业整顿,保证处罚到位。我们采取了三项具体行动。一是日常检查行动,由各中队组织实施。二是集中行动,由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组织各中队,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行动。三是突击行动,如近期开展的“零点行动”。我们还将完善《处罚额度量化标准》和《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等规章制度,为实施处罚细化和量化了标准,统一了处罚尺度,排除了查处过程中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
四是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到位。我们以退休老干部为主体,建立起社会义务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积极协调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举行告别网吧宣誓仪式,由校方出面动员家长教育学生不到网吧上网。对网吧经营实行监督,充分发挥“12318”举报电话的作用,广泛向社会宣传,并建立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定期向社会公示网吧市场检查情况和查处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法制宣传日,我们走向街头对广大群众发放印有《条例》的宣传单进行宣传,对群众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对危害大,造成恶劣影响,事实清楚的典型案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始终保持对违规经营网吧的高压态势。
三、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网吧协会作用
作为主管部门引导网吧协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制定自律规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信息、协调关系、健全市场要素、维护合法权益。指导网吧协会正确地履行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教育经营业主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自去年以来,组织召开了6次网吧业主大会,以“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主题,组织评选“绿色网吧”活动,增强了守法经营意识,增强了抵制违法违规经营的自觉性。
- 上一篇: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
- 下一篇:校园普法宣传活动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未成年保护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