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科研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科研计划

篇1

[关键词] 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科教兴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21

[中图分类号] F232;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33- 02

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政策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伴随着这一趋势,高校科研经费出现了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增长幅度大、多层次、多元化,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经济来源的支撑点。但是由于数量激增,怎样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管理制度成为当今人们思考的难题。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1.1 湖南省某高校近三年科研经费管理情况

从表1中能够清晰地看出我国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总额逐年增长,但在近年来实行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后,增长幅度有明显的回落。这种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形成后,涵盖了核算、使用、决算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蛛网般的管理体系。

1.2 存在的问题

1.2.1 预算编制不合理

一方面,在科研项目进行申报的时候,大部分高校只注重技术,预算书随意撰写,甚至出现由学生撰写的现象。高校对经费的管理不够重视,对课题研究经费的总体支出状况分析不够客观,预算编制不具备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对科研预算的审核也易出现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预算的审核不够严格,在立项后,经费使用很难按预定计划执行。

1.2.2 科研经费到账时间周期长

经费到达高校需要经过科研部门确认下发,到账后需要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确认、经费分配使用等一系列步骤。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快速、有效、科学的方法,常常出现下拨滞后、经费与科研项目不对应、转拨不及时、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等现象。

1.2.3 经费支出不合理

理论上,科研经费在报销、支出上均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应该具有合理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财务部门不能准确地掌握科研项目的预算信息,从而导致核实支出时发生与预算不一致的现象。另外,有的科研人员对经费的管理经验尚浅,不能按照规定办理业务,加大了科研经费在执行时与预算的误差,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1.3 解决对策

1.3.1 统一管理方法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力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体制,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目标,使所有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常出现预算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及时了解科研项目最新发展的信息,自主合理地对高校经费进行调整。建立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监控的网络化科研经费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科研经费从预算、核算、使用到经费结算的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

1.3.2 引入第三方预算机制

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在预算的初期很难估计具体的经费数,怎样减少经费预算与实际的偏差,成为了预算环节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弹性经费预算,即申报合理的经费范围,只要经费的实际使用数量在此范围内即可,但是,随着科研方式的不断变化,单纯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需要将第三方机制引进来,由第三方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对申报的项目经费进行评估,提高预算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使经费预算管理更具灵活性。

1.3.3 信息化管理

建立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化绩效管理机制,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随意支出的现象。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由结果转向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相互协调沟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给工作带来的问题,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为科研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基本的参考数据。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可能,CNKI科研管理系统V2.0版是一款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研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的全新软件,可以有效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其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3.4 绩效管理

经费管理制度的缺失使财务部门偏重于收支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偏重于对科研项目的鼓励,两者容易出现失衡的情况,没有统一的全局性目标,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总体的考核,使得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上问题重重。使用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落实经济责任,提高管理效率,使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灵活、规范。

1.3.5 管理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包括学校法人、院系、项目负责人在内的责任主体体系,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完善绩效考核体制。

2 信息化管理平台详情

信息化绩效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一管理方法因自身存在的优点,得到了各高校的关注。

2.1 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构运行表

从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构的运行表(如图2所示)中可以看出,科研管理平台和财务管理平系得更加紧密,有助于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2.2 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费管理

2.2.1 预算管理

在科研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可以使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和真实。特别是在纵向上应该在项目允许的范围和计价标准内,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

2.2.2 下拨经费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相关信息的共享。通过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进账信息,对资金进行及时申领,方便科研部门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对申领、到账、合同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在合同签订后统一下发、转拨,财务部门也可以根据科研经费的具体情况统一为科研部门提供票务服务,加快了经费下拨的速度,缩短了管理的周期,提高了经费分配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地提高了经费管理的效率。

2.2.3 经费支出管理

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项目的账面明细,方便掌控。在科研项目建立之后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在项目报销时,管理平台可以快速、准确地根据预算数据对资金适用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实现经费使用科技化,在重大技术和研究内容调整上可以更加及时、动态、准确地反馈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使各项目的支出等信息更为透明,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2.2.4 结题、决算管理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按照财务明细,进行严格的经费决算,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可以提高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经费流失情况的出现。例如:有些高校存在科研项目结束后依然长期挂账的现象,信息化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2.2.5 信息化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绩效管理的必要手段,绩效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 结 语

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管理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手段。所谓的绩效管理是指组织及组织成员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管理,是一种促进个人业务提升、优化管理的积极举措。近几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势头明显,加强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数据信息量增大,给会计的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产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只有将信息化管理与绩效管理巧妙结合,才能有效地落实及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实现经费管理责任的强化,建立起统一的、全面的、完整的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顺利实现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海蓉,张海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

篇2

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 转化 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部在2000年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上要求高校“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科研基础雄厚等特点,因此在促进企业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独特优势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既说明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高校自己创办企业直接转化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向社会转化科技成果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利用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使高校自己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参加各种技术交易活动,向外宣传和推广高校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资本”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当前,我国高校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67万人,占全国科技力量的22%,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和发表的科技论文约占全国70%以上:发表SCI。El论文也分别占到SCl、EI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70%和7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高校己经成为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与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力军。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状况并不理想。高校每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达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有效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2.1高校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成果先天不足

高校每年申报大量的成果,但适销对路的成果少。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产生的成果缺乏实用性,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19.6%的大型企业和28%的中小企业认为,高校提供的技术成果的配套性和成熟度差,企业不愿也无法使用它们。

2.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不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高校目前科研体制下的科研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模式,传统的科研体制重视学术水平,不重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工作,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的结题方式主要停留在论文的产出和成果的鉴定上,导致科技成果产出少、成熟度较低,实用性较差:其次,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课题、经费,论文以及成果的数量是目前评价高校科研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体系影响了科技人员投身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2.3科研经费短缺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目前高校的大部分科研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只能关注那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项目和高新技术研究项目,而忽视了许多有市场潜力的中小型实用型科技项目的研究加之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负债率很高,使得高校科技成果二次开发困难;科研经费短缺影响了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批量生产和试验,无法继续中试,从而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2.4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队伍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大多数科研人员擅长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而缺乏科技成果宣传,推销及经营的经验和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少一支专业化队伍,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缺乏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大部分科研成果不被企业所了解,导致成果推不出去,资金引不进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多数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难以成熟和应用,成熟的技术又难以迅速地抢占国内国际市场,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3 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改革高校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

首先,高校科技部门一定要树立科技管理的超前意识,在立项时既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又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证,掌握好市场动向,优先选择生产需要的课题。在成果鉴定时一定要在考核成果先进性和新颖性的同时,注重考核技术的成熟性和可产业化的程度,从而促进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更加关心成果的应用和市场对成果的反映、评价;其次,在分配机制上,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科技成果归学校和研制者共同所有,允许研制者及所在院系按一定比例分享技术转化收入,在分配比例上研制者占大头,真正落实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再次,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对科技人员评定职称和表彰奖励上,应对从事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给予政策倾斜,以鼓励他们投身于推广应用工作中,如中国农业大学的评聘“技术推广型教授”和清华大学设立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显著奖“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3.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

资金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国外成功经验表明,理顺中间环节,完善投融资体系是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不同的组织载体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对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即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三大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为风险投资者创造较好的法制环境,改变科技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单一的状况,迅速扩大我国的风险投资规模,鼓励企业加大吸纳高校科技成果的投入。

3.3组建和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队伍,搭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

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有较多的科技成果需要推广的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成果推广中介机构,吸引专业人才组成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开办后的3~5年中由学校和科技管理部门重点扶持,逐渐进入市场后再脱钩。并要加强对科技推广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以加强科技成果的信息服务、咨询评估能力及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活动,增加高校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大力推动高校与企业的相互联合与合作,拓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和资本来源。

篇3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2]。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办学模式下,探讨如何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能够切实为“三农”服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1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新时期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四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大学给予的厚望[4]。作为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要服务的对象无不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我国农业领域而言,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5],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不足4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6],我国农业高校中这种“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政府每年只是按照预定计划下达对农业的投入,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投入[7]。但很少管理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产出后如何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缺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缺乏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2.2高校赋予科研人员的职能限制。受教师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搞科研就是片面的追求获奖等级、晋升职称、提高待遇,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意识。所以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技术转让、成果推广和科技开发,就被“闲置”在实验室里或者档案馆里;另外,由于后续科研经费不足,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只是个半成品,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过程中“夭折”[8]。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民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较差。但是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农民都转入了二三产业领域,但留下来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科技意识,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反映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实现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何种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9],[10]。

3.1. 探索一条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每年的科技成果高产出,政府应该依据我国国情,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选定一批能够带动各个地区“三农”发展的科技成果,由政府实行买单,无偿给予农民使用。通过政府配套服务资金的启动、资金补助促动、奖励引导推动,同时,政府还应鼓励社会组建各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向社会集资。金融部门应兑现在科技开发贷款上的优惠政策。对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科技成果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减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风险。

3.2制定相应政策,激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推广一线。教育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制度,将科研人员分类管理、分类考评。抽调一批热衷于科技推广的科研人员,品种、专利发明人,科技成果获得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的生产实践,来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转化。

3.3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农民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主体,他们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成果被接受和应用的程度。所以,加强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要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力。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农业高等院校都要认真学习、细心思考,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进群.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9(4):71- 73.

[2] 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 (5):55-58.

[3] 裴翠娟,董志强,贾秀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 (5):83-85.

[4] 刘细发.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53-55.

[5] 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 2005,18(1): 27-29.

[6] 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 (1):19- 20.

[7] 苏俊宏, 于小宁, 李高宏, 彭渝丽.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 31 (7):408-411.

[8] 谭 进, 朱明君.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1):32-34.

[9] 彭义杰张开春王文娟戚元勇徐秋红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 (5):85-87.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07-02

一、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偏向能力本位的课程。近年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关注欧洲应用型大学的模块化课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强化了职业能力培养

模块化课程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模式:一是模块式技能培训(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另一种模式是能力本位(简称“CBE”),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者的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但两者也有共性,即都强调“能力”和“应用”。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正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吸纳了模块化教学的核心要素,并结合本科教育的特点而开发出的课程模式。

2.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

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现象。每门学科都为了追求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重复。实行模块化以后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设计概念十分必要,过去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开设四门课程:即专业导论、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设计概念等。各学科为了追求完整性、系统性,每门课程都要讲述设计史,重复交叉的内容很多,现在把它整合成一个模块――“设计理念及思维”,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学生在了解美的历程、造物的历史、工业设计历史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设计观,建立起来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智能一体、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实践、练习、研讨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此外,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将过去分散的、零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4.教学更有针对性

过去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和专业结合,全校所有专业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内容相同,课时也相同,教学没有针对性,实施模块化课程以后可以将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分派到不同专业,与专业课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内容,制订出符合专业特点的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专业课程,效果较好。

5.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与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或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重新拟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模块选择,为强化和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每个模块还可设计若干个子模块供学生选修。

6.教学安排更加灵活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在其组合过程中以及组合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在改造或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模块,且各个模块均可以被其他模块所替换。多种多样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非常灵活,只要模块间的学分相当(或差别不大),对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改造是很容易实行的,从而使得教学的安排更加灵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计思路:一是学校是课程的生产者,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学校应树立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断调整、创新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满意的课程内容。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更要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这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二是要牢固树立课程的中心地位。首先,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最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建设,学校只有始终围绕着学生需要的课程这个核心进行不断建设、高效管理,学校才能办好。其次,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从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首要工作就是能提供满足学生消费需要的各类课程,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切实解决招生与就业“两张皮”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课程创新与建设,最终化解“计划入口”与“市场出口”之间的矛盾,也是“从就业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最后,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两个“符合度”是课程地位确立的基本依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必须要扬弃传统的精英模式定位,转而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大军”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突出“地方化”“应用性”“草根式”属性,为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人才”提供职业范畴的高等教育服务。因此,要高度重视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如何、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如何,这两个“符合度”应成为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学生毕业了到哪里就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知识能力,学校就应该设什么专业,教什么课程,即课程地位的确立依据就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学生就业的贡献率为依据的。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设计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当结合相关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审慎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文化熏陶,从而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技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主要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了专业培养计划的现代化。[1]借鉴德国的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把课程框架体系设计为三大模块:宏观模块、中观模块和微观模块,每个“微观模块”都对应不同“能力要素”,将这些若干个“微观模块”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成“中观、宏观模块”,最后形成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框架方案。

1.宏观模块

宏观模块是专业模块的顶层设计,统领和指导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宏观模块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并围绕特定专业方向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综合来看,可建立三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个性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模块的主体和基石。个性拓展模块是按照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设计了若干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选修模块,以拓展自身的特长。

2.中观模块

此模块是整个模块化体系的核心,它既是宏观模块构建的基础,又是对各微观模块的统领。中观模块构建的依据是能力分析。中观模块制订时首先要进行调研,研究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有哪些,然后对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某种能力需要具备哪些知识?需要强化哪些能力训练进行研究?然后按照适切的原则组建微观模块,若干个微观模块再构成一个中观模块。如工业设计的产品开发大致包含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产品营销推广等几个过程,相对应的岗位群大约有ID设计(概念创意设计)、CMF或CMG设计(产品色彩材质表面工艺设计)、UI设计(产品人机界面设计)、ID设计(外观造型设计)等七个岗位群。根据每个岗位群的特点,再分解出38个专业能力要素,根据这些专业能力要素再设计出38个微观模块,最后将这些微观模块按照系统性、关联性的要求,构建出8个中观模块(能力模块)。[2]

3.微观模块

微观模块是整个模块的基础,它划分的依据是专业所对应的能力要素,即一个能力要素对应一个微观模块,将这些不同的“能力要素”封装,就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模块”。如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含设计理念和思维、设计表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能力、设计工程技术能力、产品工业设计能力、职业素质修养能力等6个基本能力。这6个基本能力可以分解出设计理念思维、设计理念思维、设计表现基础、设计表现基础等25个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分别对应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工业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等25个微观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微观模块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模块的大小。模块过小,则会使综合性、跨能力培养变得困难;模块过大,又会使原本通过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及个性化、多样化程度降低,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甚至使学生的学业时间加长。在德国,模块大小一般是2―4―6周学时或是3―6―12学分,且尽量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化课程是将传统的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为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为使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有充分了解,为就业做好准备,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其定位相一致。首先,需要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如,在模块化课程体系里增设专业导论课程,每个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15~20学时的课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及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初步认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在实践教学课程里增加认知实行学期,在第二学期暑期增加8~12周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岗位上亲身经历所学专业在实际应用及具体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地选择课程模块,合理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开发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校本教材,鼓励教师从教学改革课题开发入手,编写模块课程讲义、校本教材,在使用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学校通过科研立项、评审、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注重开发“四新”含量高、综合技能强、教学效果好的校本讲义、教材。

第三,合理制订模块化课程考核标准。每一个学习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培养学生一定能力的实体,一个模块结束后,要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譬如,可以采取实行“N+2”的过程考试,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涉及实践目标的模块还可以采取实验考核的办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3]

第四,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指教师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还要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二是聘请大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特邀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三是精心选择本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另外,将现有教师队伍合理组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担任某一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法尔克・赫恩.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几个特点[A].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德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2-307.

篇5

一、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特点与现状

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程度也相对滞后,尤其是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缓慢,校企对接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偶尔会与高校开展一些科研合作,但这些合作多限于单一项目的研究而非长期性的战略合作。最近十年间,由政府和工业设计行业学会以及企业组织了一系列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地促进了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然而,通过竞赛活动获得的科研成果毕竟是有限的,且成果的质量和可用性不高,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校企间的合作问题。

1.连续性

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的连续性特征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高校是智力人才高度集中的区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特殊使命。高校教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产生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且这样的高水平成果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特征。充裕的教学和科研时间、单一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的连续性。随着设计哲学和设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发展,工业设计学科性质也由原来单一的产品造型发展成为多科叉学科,参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面越来越广泛,社会的认可程度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单一产品的设计目标正逐步变成人类生活方式的创造,这就不仅仅是某一件产品的开发,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同时有着空间和时间顺序的人类生活方式的连续性革新。

2.风险性

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的产生不是建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基础之上,而是师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概念,这种成果更多的是一种设计观念或思想。基于此,也就决定了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较高风险性,表现在成果产业化阶段,便是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例如,产品设计研发阶段技术条件的局限性制约;概念设计向有形产品转化过程中被更合理的设计理念所代替;商品化阶段被同类型的仿制或被“山寨”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等。这些使得产业化呈现出较高的风险性。事实上,即便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制都十分完善的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而当前,高校工业设计的科研成果更是面临着被企业“单项选择”的首要风险,虽然高校的科研团队也在不断寻找企业合作,但多数情况下是企业在单方面选择高校作为合作伙伴,这种单向选择使得很多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的产业化,从而导致研究成果被搁置或放弃。

二、校企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及平台建设

高校除了聚集着众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资源,还拥有中小企业所望尘莫及的实验设备条件。如何将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和实验设备条件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是确保科研成果的发展持续性和可行性的关键。好的科研平台自然能够培养出好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同步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信息化、科技化时代要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非常强,一个成功的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科研团队做坚实后盾,再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后也只能是昙花一现。20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国产品牌,结果到了90年代知名度就不高了甚至品牌消失了,如荷花牌洗衣机、永久牌自行车、飞鸽牌自行车、活力28牌洗衣粉、健力宝、太阳神口服液等。这些国产品牌的没落除了经济体制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稳定的科研团队为其后续产品的设计做研发支撑。

进入21世纪,人才资源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如果能够将高校人才优势与企业互补,既解决了企业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又解决了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难的问题。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寻找一个支点,那就是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企业出钱、高校出力、政府支持,这是确保平台健康发展的条件。

2.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是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定期常态化展示,将有利于信息交流和产业进步,展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产生社会价值的过程,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公布于社会,使之得到及时的交流和应用,这是国家、企业和高校共同的社会责任。当然,这些年随着展览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在一些省会城市修建了一系列展览馆和博览中心,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为校企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展览活动被某些策展公司所操纵,变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赚钱机器,这种现象的出现扭曲了科研展示平台的社会功能。

因此,要确保科研展示平台的社会效能和公益性质,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好这一公益形象,将展览活动组织成专业化、常态化、公益化和平民化的形式,降低准入门槛和收费标准,使之真正成为一个连接企业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

3.中介信息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

政府部门应牵头建设具有公信力的官方工业设计成果信息和交易的平台。中介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建设是整个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对外窗口,也是整个合作机制的一个信息查询、服务、成果登记和交易的终端系统。在这里,可以直接检索到高校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的公开信息,是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最便捷的联系渠道。

这一平台建设必须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社会担保机构参与并实施的一项产业化计划,应纳入到政府产业部门的管理范畴。该担保机构作为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第三方,具有服务、管理、监督和执行四项社会职能。高校将科研成果委托给担保机构和转让;企业向担保公司购买高校科研成果并需求信息;担保公司确保双方利益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样由政府出面通过国家立法形式来规范管理,确保三方共同利益,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4.知识产权保护

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性来自于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相比较其他专业的科研成果而言,这一点在工业设计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产品外观的仿冒对于现在的工业化大生产来说易如反掌,面对市场上大量的“山寨”产品,当前的工业设计行业无能为力。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成果交易平台大力支持,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信用公示制度和预警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鼓励在产品或包装等相关物品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鼓励权利人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语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创建中国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中国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现和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引进难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校工业设计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人才引进难、创新难的低谷,才能真正全面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历史跨越。2010年7月22日,《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一文件出台,这无疑是中国工业设计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最强烈信号,我们期待着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能在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合作资助项目――《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开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XY2009B016。)

参考文献:

[1]谢丽珍. 西宁市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平台服务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6):20.

[2]王晖.中国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形成研究[C].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9(5):450.

[3]李国德,武士威,李娜.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318.

篇6

【关键词】课表编排 教务管理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22-02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相继推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一些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形式也趋于多样化,这都给排课工作在量和质双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排课是高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广泛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高校相关办学资源的利用效益。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开始运用教务管理软件进行课表编排工作,然而,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排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的情况都不同,要靠一个算法或一套软件排出高质量的课表是不可能的。于是,各高校近年来又开始走软件辅助编排与经验主义相结合的道路。

二 课表编排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跨校区上课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完成了多校合并历程,合并后高校进行了资源重组、学科优化,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有些高校又建了新校区,很多高校都存在多校区问题,有的校区之间甚至距离很远。石河子大学目前就有中区、南区、北区、东区和五家渠校区五个校区。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我们在课表编排时,先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尽量避免学生课间因上课地点变更长距离的跑动,然后尽量满足老师的需求,缩短老师因上课地点变更的跑动距离。然而,由于师资或教学资源的约束,一些跨校区上课的情况还是在所难免,尤其是我校地处西部,冬天漫长而又寒冷,考虑到广大师生的安全,避免耽误上课,学校充分研究教学规律、借鉴兄弟高校的做法,提出了大课间的解决方案:即把原来的一小节课50分钟压缩为了45分钟,两大节课课间改为30分钟,这样既提高了上课效率,又提高了课表满意度。

2.师资不足及课表稳定性的问题

由于扩招和教师外出进修、学术交流等因素,高校部分专业某学期就会出现师资不足的问题,如果缺乏合理的计划安排,到时候就会出现调课多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石河子大学目前还鼓励小班上课,个别课程师资紧张,一个教师一学期要带十几个教学班,这时若再有教师外出,课程的安排就会出现问题,要么其他教师临时代上,要么让任务很重的教师再加新的担子。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先是采用学期全学程教学任务计划表(主要包含以下字段:课程或环节代码及名称,总学时或总周数,学时分布,任课教师,周学时安排),让学院、系部、教研室、课程组、教师有个大概的计划,在不违反教学规律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这样课表相对比较平稳,也有利于督导,同时也便于后期的工作量核算;鼓励小班上课,相当于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我们在落实教学任务的时候,进行公共课交叉落实,专业课按顺序落实,以便给行政班级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合班上课。对于调课,我校采用领导逐层审批制度(教研室学院教务处),严格控制调课率,发现随意调课后则追记为教学事故。执行此方案后,我校调课率比以前同期降低了50%左右。

3.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新开了不少专业,由于是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些新开专业普遍存在必修课较多、选修课较少、学生课程多、自由时间少等情况。我校根据实践经验,发现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上述不足,结合市场需求,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多开课,压缩课时,开短课程,精讲课程,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自学、多实践。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课表编排工作人员借鉴其他高校四学期制的做法,摸索出上半学期—下半学期的排课方法。即:学时多的课程全学期上,短课程半学期上完,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把这些短课程均匀地分布在上下半学期,或者根据专业需要全部安排到某一个半学期,另一个半学期学生集中实践。这样老师也可以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时间。

4.英语分级教学、体育选项选课上课问题

多年来,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和体育选项上课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随着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深入,问题和困难也不断显现。其中大学英语分级和体育分选项上课与排课之间矛盾最为突出。我校新生入学后英语即展开分级教学,体育选项更是多达10项。为了给其他课程让出尽量多的时间,我校采用了分组分级法进行这两类课程的课表编排,排课前,把这两门课程的负责老师召集到一起,根据教学规律,进行统一调度、协调,避免冲突,并且优先排这两类课程。考虑到理工科的学生实验比较多且多是每次3~4学时,下午尽量不安排体育与英语课,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实验。

5.公共选修课、辅修、二学位及艺术类小课课表的问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觉得公共选修课不重要,就是混学分,所以不少学生不好好学,老师也不好好教。为了改变这种传统观念,我校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课程过程管理之外,在排课时,一改原来公共选修课全排到晚上的做法,重视选修课,采用交叉排法,淡化选修课的概念。例如:我校把周三的7~8节、周五7~8节等时间设置为公共课选修课时间,同时周三的晚上、周五的晚上也允许安排必修课。我校艺术类小课采用一对N(N通常为1~8)的方式上课,课头特别多,时间点不够,以前都是手工排,比较混乱,调整也困难。目前,结合教师意愿,我们采用了一种变通的方法,即在课表中设置11~12节,排在11~12节的小课中午上,提高了课表的精准度。另外为方便管理,我们把辅修和二学位的课表统一放到周末,避免了课表杂乱,提高了管理效率。

6.节假日的问题

我校地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针对节假日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现行政策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民族生和汉族生统一休息),且要精确化排课的需求,我们的做法是:空排法,具体示例如下:若五一劳动节是第五教学周要调休三天,我们就将第五周先空出来不排课,这样第五周还有四天可以安排课程,等课表排完后,再把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假日的课程整体调整到第五周空闲的时间,由于第五周原先没有安排课程,就避免了冲突,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课表的精准度。

7.教室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的扩招,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但教学场所普遍紧张。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我校采用了容量接近原则与学生就近原则。容量接近原则,就是如果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接近某个教室的容量,就把这个教学班安排在这个教室上课;就近原则是同一上课班级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时间上课不一定非要在同一地点上,而是相邻的两大节课尽量安排在一个上课地点,或者邻近,这就缩短了学生课间的跑动距离。

三 总结

在学分制和信息化环境下,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本校利用教务软件进行课表编排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旨在抛砖引玉,高校管理人员应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遵循既定的工作原则,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总结经验,不断追求最佳的排课效果。

篇7

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erp原理与应用”、“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初级会计电算化”6门课程,此外,根据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未来高校有必要开设《xbrl应用实验》课程(或将其本文由收集整理整合到现有课程的实验内容中去)。笔者根据10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对当前还没有引起大家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对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1 对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1 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对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差异较大,而且普遍对硕士研究生层次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学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从已经开设会计信息化相关研究生课程的高校来看,将“会计信息系统研究”作为课程名称的居多。开设了该门课程的高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相径庭,但是总体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另一类是以会计信息系统的高级应用与管理为主要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课程应通过介绍国内外会计信息系统最新理论发展和实践动态,使会计专业研究生在了解会计信息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对会计的深远影响,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管理控制、绩效评价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建议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如下6个专题:①会计信息化的历史发展:会计信息化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学科内容及知识结构;②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全生命周期的理论与方法:会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维护;③集团财务与成本控制系统:信息技术在集团财务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④网络财务报告的xbrl技术、标准及应用:xbrl的产生与发展、xbrl在中国的应用与未来的趋势;⑤it治理、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审计:国际国内的相关标准、规范、理论框架;⑥it价值管理及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1.2 关于“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

“计算机审计”不同于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即isaca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是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等专业领域唯一公认的全球性组织,自1978年以来,由isaca发起的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认证已经成为涵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等专业领域的全球公认的标准,它的信息系统审计和信息系统控制标准为全球执业者所遵从。从cisa的执业内容来看,与人们理解和所熟知的常规审计存在很大差异。cisa主要对组织的it治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与实施、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支持、信息资产的保护等进行审计,对组织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提供评价与建议。

而常规审计主要是注册会计师(cpa)对组织的财务信息进行鉴证。“计算机审计”课程应主要关注常规审计中cpa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要求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关注的是财务信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鉴证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遵循的执业准则是审计职业界所的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准则,这类审计准则是在cpa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下开发的准则。当组织采用大型化和复杂化的信息系统时,财务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价过程中超过cpa知识范围的那一部分,就转为cisa的业务范围,这也是cisa的一部分执业内容。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资产已成为企业的重点保护资产,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因此,应面向高校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单独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程,而不是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简单介绍一下。建议“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如下4个方面:①计算机及网络环境对传统审计的影响;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审计、系统开发审计;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即caat(computer-assisted audit technique),包括审计人员如何利用计算机对财务数据或管理数据进行获取和检查,以及利用审计信息化工作平台开展审计各个阶段的工作;④网络审计、世界计算机审计及其发展趋势。

2 对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2.1 关于“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实验教学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会计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方向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应主要配合课程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学生上机实验,使其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理解主要计算机会计应用子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计算机会计应用子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最终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理念,对it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综合应用企业管理软件中涉及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部分,并能将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起来,提出应用解决方案,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新型会计人才。

随着审计对象与审计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审计”的实验教学环节对于会计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将会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应是使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了解和掌握,使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计算机审计业务活动的具体运作方式、规则,掌握计算机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培育使用审计软件及相关软件工具的习惯,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专业基础。

2.2 配合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建设

2.2.1 建立“xbrl应用实验室”

2010年10月,财政部正式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成为中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重要里程碑;2011年财政部组织了通用分类标准首批实施工作,各实施单位为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财政部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通用分类标准,并鼓励其他省(区、市)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本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参加实施。可见,从xbrl的应用实践来看,xbrl的普及指日可待。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将xbrl的内容纳入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建设中去。2012年12月17日,财政部颁发了财办会[2012]47号——《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会计软件应当能够生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财务报告”,并在工作规范起草说明中指出,对工作规范新规定的会计软件必备功能(如生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财务报告),软件供应商不承担免费为客户提供软件更新的义务。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配备的教学软件一般无法通过更新或升级的途径来获得与xbrl相关的功能模块,需要相关管理软件供应商考虑教育领域的需求,为高校xbrl实验室的建立与推广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2.2.2 建立并完善“集团财务实验室”

篇8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能力培养

动画专业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动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首要来源,并且教学工作是高校展开培养方案的第一要务,因此,在实施教学时的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般而言,在授课前设计一份完备的教学计划是展开教学的第一步,构思课程内容,细化专业知识,如何有趣、生动的完善具象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一、课程内容

教师在进行动画专业课程设计时,务必需要缜密构思的是你所教授的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是什么。动画专业是一个十分综合、实践与功底并重的专业,几乎在动画专业的每一个专业课程里都要求老师具备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每一个课程都需要提高、解决学生的造型、审美、风格化等问题,而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不平衡,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可能同一个内容也需要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根据班级内不同学生的问题浮现要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考虑,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一般容易单纯从教学内容出发,考虑如何掌握所教教学内容为主,对深层次的教学目的考虑不周或不去考虑,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经验只停留在知识内容或方法上,而忽视能力和素质要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淡化了过程。有人认为,大学老师的职责仅仅是解惑,而不是我们所被定义的传道、授业、解惑。大学老师的职责到底为何,这确实是仁者见仁的事,但我十分认同专业课程里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学生问题而展开课程的观点与做法。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多年的上课经验,拥有一份十分完美的教学大纲,但十分有必要的是,要根据每个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共同问题作出课堂授课内容转变。比如在北京某高校的动画专业的《动画动态造型》课程里,有一位老师他在同时上两个班级的造型课程,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人对绘画的方式不准确,总是以局部画至整体,这样的结果是形体偏移的十分大,于是该老师就马上改变授课方式。第二天,他拿出一个袋子,让学生闭眼去摸形状,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来,而不是仅仅再去扣人的眼镜鼻子等局部问题;让学生5分钟内必须画完16个动态造型,而且画笔工具是排笔;让模特做一个动作,10秒后停止动作,然后让学生画出来。诸如此类的方式还有很多,而且事实上,学生棘手的造型问题在他的方式下得到解决。

二、课程设置

根据笔者在北京开设动画设计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的调查表明,动画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加灵活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单一的课程设置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地方高校为了集中教授,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技能课程都会将课程压缩至3到4周,事实上,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来进行课时的分配与课程周数的计划,比如专业功底类课程会使用较长的课程周数,最长有每学期16周,每周一次,或者每周2次,行课8周,目的就是用长线来解决学生的功底练习。而在创作类课程里,可以配置多名老师进行指导设计,集思广益,打破单一老师思维的局限,呈现多样化作品设计。

三、人才培养

动画专业的学生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因为根据动画制作的特性以及市场的需求,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连接是现在多数高校实施展开的纲领规划。北京某动画艺术专业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市场的需要一般在大二基础专业类课程后进行联合创作,让学生在毕业创作前做作品已经有较高的经验与水平,而且老师一般在外有工作室,都有十分重要的外在资源,能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市场订单,不仅仅解决技术问题而且稳稳的把握市场动向与需求,而这种培养的结果表明,此高校的动画专业类学生普遍具备瞄准市场风向的能力并且拥有十分专业的造型能力以及表现力。

四、考核方式

每个大学可以说期末考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在课程的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是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在创作类课程里,老师可以充分给与学生权利,让学生打出分数,而在团队创作里,可以把权利给到队长手里,一是培养团队人员合作能力,二是给予协作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在每学期末,可以要求每个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要做学期内容演示,展示此学期所学内容以及学习程度,并且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教学大纲及教材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必须精心制定最优化的教学方案,编制教材教法程序,适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组织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拟订的设计方案,随时结合现状修正方案并将之实施。教学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需求为主体,自身为主导的作用。

作者:唐肇鸿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激励;在线学习;慕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94-05

引言

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了一门被称为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B接主义和连接知识)的课程[1],到2011年美国形成了Coursera、Udacity和edX三个影响全球的MOOCs网站平台。[2]在国外慕课的影响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等国内慕课平台相继上线。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使慕课在高校得到快速推广,但其自主监管和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难以全程坚持下来,高注册率和低完成率[3]不仅是国外慕课学习上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慕课在高校推广的真实写照。因此,打破当前慕课教与学的单调激励方法,从多方位激发教与学双方持续参与的激情和热情,是化解高校慕课学习和推广问题的良药。

慕课学习模式及问题

1.慕课学习模式

慕课主流的学习模式是先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完成课程考核任务。学生在课程开课期内注册后即可“上课学习”,并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视频观看的进度。课程考核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视频单元附有在线作业和单元测试,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二是在课程讨论区内须一定数量的讨论帖和评论帖;三是课程期终测评。此外,一些高校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设置了本校辅导教师,教师主要通过见面课或在线交流面向本校学生学习任务,并组织本校学生展开交流,或对其进行辅导、答疑。

2.慕课学习中的问题

(1)难以促进创新型和素质型人才培养

慕课起初为小规模在线讨论式学习,意在通过小范围内讨论和交流促进知识创新,但当被美国教育机构开发为大规模在线教育后,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较低费用获得学分。现行的慕课学习模式不免落入了灌输式的老套,难以担当起培养创新型和素质型人才的重任。

(2)互动性不足难以支撑深度学习

首先,课程互动性设计不足,学生融入性差。国内慕课互动环节设计少,录播式的视频课程虽然教师与线下学生的互动加强,但录播质量通常不高,且由于与学生的互动放慢了课程节奏,学生容易分心、困倦。

其次,发贴讨论成为拿分的工具。由于教师未能跟上对学生进行指导[4],师生间在线交流少,许多帖子内容来自网络拷贝,发帖与回帖存在不对应情况。

再者,线下辅导课堂运行不佳。在见面课上,教师没有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研讨,仍是监督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未能发挥见面课的价值。

(3)运营环节衔接不佳影响学习管理

慕课运行和管理环节存在漏洞,如网上单元测试由于不同学习者操作时间的差异,学生间可以相互抄袭。面对大量的在线学生,教师很难全部回复相应的帖子。对学校自行设置的辅导教师来说,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难以进行考核,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

慕课教与学多元化激励价值

我国高校课程学习的费用机制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慕课的价值并非仅仅是为了拓展学生眼界、传递知识或用新奇的讲解去启发学生,而应同现实课程一样将学生融入到课程知识探讨中,担负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的责任。面对慕课教与学中的问题,实施多元化激励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助于慕课可持续性发展。抓住新生代“网红”的精神激励需求,打破学分的单点激励方法,利用排行榜、创新达人、积分等多点激励手段,强化对学习中的参与和创新进行激励,将枯燥的学习变成学生的“竞技”场和“创新”展示的舞台。

二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利用精神、物质等激励盘活网上讨论、调研、实践和联合实验等,将教师和学生拉入到对知识探讨的乐趣中,在主动学习中促进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育。

三是促进教学相长,实现良性循环。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当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后,学生会将学习和成长视为一种快乐的事而非任务,在身心放松和愉悦的环境下,新点子、新思路、新办法等会在讨论交流中不断涌现,学生千奇百怪的想法为教学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大量的灵感,易使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教师从教学中取得的收获,又会激励其对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交流环节等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教与学互动深度,教学相长,实现良性循环。

慕课教与学多元化激励设计

1.多元化激励目标

多元化激励是从物质、精神和发展潜力上给予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刺激,激活慕课的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使教与学走向自主、自觉和自愿,实现教与学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和协调。慕课生态结构与激励如图1。教学系统主要由课程教师进行设计和提供,外部第三方资源作为补充,该系统相当于生态圈中的供给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学习系统相当于分解者,作为主要的“化学反应”场所,教师与学生在此互动探讨,对学科知识进行咀嚼和消化;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反应中的催化剂“酶”,调节着各部分的反应速度和反应效果,多元化“酶”的协同有序催化,提高了“分解”效率,提升了产出物(知识创新、灵感和启示等)的营养价值,这些营养物是教师进行学术和教学创新的源泉。

多元化激励的目标在于促使高校慕课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创新型和素质型人才上,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调控,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内在质量和素养。利用多元化激励引导高校慕课要注重以下教与学环节的转变:一是教学走向研究性和探讨性;二是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和激励,提升学生的实质性参与度及参与质量;三是突出精神激励的价值,注重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四是强化对教师投入的引导,提升教育资源及教育环节设计的质量;五是推进教与学的自主性融入和投入,在协调、创新中实现慕课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2.多元化激励方法

人有生存、交流、成长和成就的需求,为此而设计的慕课多元化激励方法结构如图2所示。

(1)物质激励

对教师的物质激励手段是课程薪酬和平台收益。课程薪酬包括课程制作报酬和被高校购买的绩效报酬。被各学校购买次数和学生完成人数反映了课程的吸引性,而这是教师努力的结果,在课程薪酬中应提升该报酬比例。对受欢迎、高人气和高满意度的课程可以给予发展奖励,即实施平台收益分享,激励教育者生产出受欢迎的“产品”。

当前慕课过关难度小,学习成绩激励的操作空间和作用有限。积分奖励是对学生成绩激励的一个有效补充,即对积极参与讨论、发帖和交流的学生,依据其创新性、参与度和活跃度给予相应的积分,该积分可用于购买平台推出的个人感兴趣的课程。

(2)工作/学习激励

工作/学习激励的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发展、成长的环境和机会。向教师提供合作机会和获得科研灵感是激励教师与慕课共进退的重要手段。向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深度合作机会,有助于引导教师对慕课进行潜心研究,促进慕课向精细化、趣味化、生动化方向发展。

学生的参与性是教、学、研相长的关键,教师对讲授内容、学习任务、交流方式等进行创新和精妙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讨热情,实现学科知识和科研的突破。

慕课学习中的帖吧、讨论区、学习社区等均需要学生真正参与,鼓励和提供让学生争做各种任务组织者角色的机会是激励学生参与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组织交流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增长,同时其组织、协调等能力也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

成长关怀是对参与积极、创新贡献大的学生提供一种“福利”式激励,其功能是对学生在线学习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科学评定,帮助学生分析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发展的不足,并给出其成长和平衡发展的建议。

(3)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用于认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上的努力,满足人的成就需求。

受欢迎课程奖反映了学习者对授课内容、方法、方式的认可性。对于学习者认可度高、点播次数多的课程,平台可通过将其置于首页(或分类首页)的方式给予奖励。此外,平台也可利用推荐系统,对优质的课程增强向潜在学习者和组织进行推]的力度。

活跃度排行榜和明星墙作为学生的荣誉奖励,意在强化学习的参与性和创新性。活跃度排行榜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模块中的参与、交流行为进行深度分析,评定其活跃度并排行,意在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各种学习交流和探讨。明星墙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创新、创意贡献的奖励,明星墙排行榜记录了该课程学习历史中的“明星”学生及其贡献,超越前人并在“明星”墙上留下自己痕迹的成就感会激励学生开动思维,针对设定的任务主动去探讨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学生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给学科知识创新注入了灵感,使学习有了灵魂。

3.多元化奖励工作量的测度

(1)教师多元化奖励工作量的测度

课程视频时长、辅助单元数量是课程薪酬的主要计量依据。辅助单元包括课程学习中研讨交流题目及内容、实验方案、实践设计和测试等,其工作量、创新性和重要度不亚于课程视频,在基本薪酬计算时切勿忽视。课程售出次数、每次完成学生数是绩效计酬的主要依据。互动交流时长、互动交流次数、学生参与度、教学方式、单次课程学生完成率、学生评价等是利益分成奖励的主要测量指标,该指标中应注重对课程学习探究性、主动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另外,受欢迎课程奖可依据完成者的评价、课程购买次数和课程综合收入来确定,并依据分成/课酬比、获得受欢迎课程奖的次数和等级来确定课程首页排名次序和提供潜在的合作机会。

(2)学生多元化奖励工作量的测度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依据其交流互动参与次数、扮演角色、话题数量、话题质量、知识创新等指标来确定。活跃度分值依据学生参与频率、次数和交流话题量进行计算。由于任务和参与者数量众多,学生各任务的完成质量需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进行测评,教师针对任务类型对不同质量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同类任务完成后进行综合,总分达到一定标准并超出某类明星墙上最后一名者可上墙,明星墙根据分数由高到低排定位置。另外,操作中可将明星墙排名榜细分为多个类别,如创意排名、创新排名、设计排名等。对于活跃的学习者和身处明星墙的学习者,奖励其担当学习任务不同类型组织者的角色,在学习者承担一定角色后,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时间、完成质量和参与者数量来评定角色的分值,并依据分值确定下次角色的选择标准。在课程完成后对活跃度分值、明星排名分值、角色分析和学分进行综合计算,然后折算为一定的积分,积分可以用于购买同一平台的其他课程但不可向平台申请现金兑换。对于活跃度、排名和积分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慕课平台可对其学习过程和质量进行跟踪测评,发现学生的欠缺所在,向其推荐或提供相应的锻炼环境和学习指导等成长关怀,以促使学生全面平衡发展。

多元化激励实施的保障措施

1.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功能

多元化激励的实施需要扎实的评价数据作保障,而这些评价信息要具备数量、质量、任务类型和时间等多维特征。考虑到慕课中大量的在线学习者,激励评价的信息量一方面是个天文数字,另一方面许多信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不可直接量化。对于非直观性的信息,就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激励奖励所需要的量化信息,为多元化激励的实施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如图3所示,将大数据技术植入慕课课程,对原始数据进行多维度加工和分析,面向多元化激励需求生产含义丰富的数据组群,对激励的评测、执行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生成奖励评测所需数据。二是对激励方法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对教与学各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其对教学目标的贡献度、受欢迎程度和执行效果等,根据分析结果对各环节在设计上进行优化组合,在内容上进行有序协调;与此同时对激励方法体系进行调整,保证受欢迎的、效果好的教学设计和内容能顺利地执行。三是生成奖励,提供辅助关怀。例如,对学习中的讨论、互动等内容进行分析,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对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分析;通过对学生个人特质和学习习惯的分析向其推荐学习资料、学习伙伴和学习社区等;通过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的分析向教师推荐课程最佳的设计方案。

2.完善慕课生态体系

慕课学习一般由教、学和管理三大系统组成,当前的平台组成和功能还难以满足多元化激励展开的需求。目前,教学系统缺少大量课程外部的、支持性的学习资源,学习系统功能和模式单一化,学生难以寻找学习伙伴、学习社区,而且多数不支持音频、视频和文字的多重在线交互,与当前的流行社交工具对接不畅,使学习交流产生障碍。同时,管理系统侧重于日常的教学管理,缺少对教师、学生各种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分析,难以把握慕课发展中的问题及需求变化。因此,我们需围绕多元化激励的目标规划和建设好慕课的生态体系,为多元化激励的落实打下物质基础。

3.完善管理流程,实现各环节无缝隙衔接

高校慕课学习涉及到慕n平台者、课程主教教师、高校教务部门、辅导教师、学生及第三方资源提供者,目前各主体、各流程和管理环节之间还存在许多脱节之处。例如,本校教师在履行任务上无明确要求,其行为与报酬间无明确的对应性;在考核环节上,学生之间可以利用时间差进行相互“帮助”;课程主讲教师与本校辅导教师间无直接交流;注重学生参与互动流的数量和形式,轻过程和质量。多元化激励是对慕课教与学实施的全方位考评和激励,需要环节内、环节间运转流畅,完善管理流程实现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可为多元化激励实施提供制度环境保障。

结语

慕课平台所提供的学习环境还不尽完善,传统和被动性学习的现象还很严重。若任由该现象发展下去,慕课在高校将沦为“窃分”的手段。因此,我们要摆脱课酬和学分的单调化激励,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元化激励,吸引教师与学生主动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推进慕课向研究、探讨式学习转变,在高的课程粘性中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MOOCs的“热追捧”与“冷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3):110-130.

[2]尤众喜,钱小龙,王周秀.影响慕课发展轨迹的关键性因素探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2):103-106.

[3]汪国银.慕课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06.

篇10

关键词: 有机化学 高效性 有效途径

有机化学的特点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变化多样的有机化学反应,多数学生反馈的情况是:听懂不难,但记住较难,运用更难,即使花了不少时间,也掌握不好。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考试成绩远远超过同一层次的非试验班,体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该教学策略在课题组中不断推广与完善,效果不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必修、选修内容的深、广度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必修模块的知识难度不大,主要介绍几种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反应类型和一些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拓展太多,只能初步上升到官能团的角度分析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并初步从有机物的结构分析简单的有机反应类型等,不要一步到高考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会丧失信心、兴趣,得不偿失。选修模块则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学习时可从结构决定性质的高度,对各类有机物代表物的结构特点、性质、反应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处理好必修、选修内容的深广度的关系,是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有机化学之初,学生认为有机化学难学、无机化学简单的想法,这很可能导致学习兴趣减弱甚至丧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可以利用有颜色变化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演示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含有醛基的物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红色沉淀的实验;也可以分组或设计实验探究,如制取银镜、乙酸乙酯;毛和纤维织品的鉴别;用油脂制取肥皂等。实验时学生的兴致浓厚,同时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很牢固,提高教学效率。

2.联系生产、生活、社会。有机化学和社会、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学中应经常注意联系。如乙烯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水果香味、炒菜提香用白酒和白醋,以引出酯的概念;食品袋和快餐盒是由什么制成的等,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及应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成绩自然提高。

3.引入科学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贯穿化学史,如乙醇一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杜康酒、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这些科学事迹创设问题情境,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与艰苦,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课堂教学发展及质量提高。

三、抓好化学用语的教学

要学好有机化学,首先要过好化学用语这一关。学生写化学用语是一个难点。化学用语,教师首先要示范好,把方法和要点讲清楚,然后举一反三针对性地训练到位。每类物质的化学用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为了让学生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在教学中每讲到新的反应类型的时候都可以用结构式的形式把有机化合物的断键和成键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第一印象中就记住这个类型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如在酯化反应中,通过动画演示酸脱羟基,醇脱氢的过程。把结构式和口诀放在一起,学生就记得更深,化学用语的掌握,还要通过课堂练习、小测、学习小组比赛、抽查等方法加深巩固。学生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保障。

四、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是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重要的有效途径。

1.抓主线: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结构决定性质是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例如: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学生找到了规律,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要抓住一条主线,就可以掌握全局,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材中的有机化学知识比较分散、零碎,部分学生感觉到“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有机化学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对比、归纳、总结,如将烃和烃的衍生物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化、网络化:

3.引导学生总结官能团的性质、颜色变化的反应、反应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关系、溶解性等。

对复杂的有机物系统化,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轻松自如地学好这门功课。

五、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