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泄漏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泄漏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粗苯泄漏;应急处置;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X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6-0102-03
1 事故基本情况
2012年8月10日9时30分许,资兴市三都镇境内的资兴科盛化工有限公司粗苯生产车间一储存罐阀门腐蚀断裂,导致约200公斤粗苯泄漏,其中,约60公斤粗苯流入附近河流。
2012年6月后,因市场及资源供应等原因,资兴科盛化工有限公司暂停了粗苯车间生产,但车间粗苯储存罐(A)留有约500公斤粗苯产品。公司停产放假,留两名员工护厂。8月10日上午9时30分许,护厂工人在巡查时,发现粗苯储存罐(A)与A、B两罐调济泵联接阀门断裂出现粗苯流入事故应急缓冲池。该员工立即电话向相邻的湖南省资兴焦电股份公司调度室求援,资兴焦电公司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勘察及抢险。
由于事故应急缓冲池失修,泄漏的粗苯已渗透池下地表流向相距仅10余米的宝源河,威胁到沿河下游水源安全。资兴焦电公司在采取措施抢险的同时,及时将险情分别报告了镇政府、市安监局、市环保局。
资兴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全力封堵泄漏源和沿途取水口,处理污染物,动态监测空气和水质。泄漏源头及时得到控制,沿河污染物在资兴市境内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连续两天的环境监测站监测,受事故影响河段水质恢复正常,未对湘江水质造成污染,未造成人员伤亡。
2 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2.1 启动应急预案
资兴焦电公司在接求援报警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现场勘察,在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报警同时,迅速启动公司事故应急预案。按公司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抢险突击队,在竭力封堵泄漏源头的同时,及时向镇政府、三都社区、沿岸村委及鱼禽养殖户通报情况。
接报警后,资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市长、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等迅速带领环保、安监、消防、水利、医疗卫生等部门和三都镇境内最大国有企业湘煤集团资兴实业公司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现场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和现场处置组、河流处置组、环境监测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7个工作小组。市长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全力封堵泄漏源和沿途取水口,处理污染物,动态监测空气和水质。
当日10时15分,由资兴市宣传部在资兴市政府网和湖南省红网消息《资兴发生约200公斤粗苯泄漏事件》,并及时跟进事故处置进展情况消息。由市水利局、市畜牧水产局向沿岸社区、村委发放事故应急处置、安全防范注意事项等相关宣传资料。环保部门监测受影响河段水质和事故源头大气环境。
同时,资兴市政府及时将事故情况及处置方案上报到郴州市(设区市级)和省安监、环保部门。并委托安全服务机构对事故及其应急处置进行了安全评估。
2.2 现场应急处置—隔断危险源
隔断危险源现场应急处置以湘煤集团资兴实业公司、湖南省资兴焦电公司为主。(1)对储存罐(A)余存的粗苯强行抽放装车(槽罐车)转移;(2)采用接漏—软管引导—废水池缓存工艺,杜绝损坏阀门处泄漏的粗苯流入地表流向河边;(3)采取挖坑围堰—抽吸装桶工艺,杜绝或减少地表渗透流向河边的泄漏粗苯流入河水中;(4)沿河边铺设棉织材料和活性炭材料吸附流出的粗苯,并组织人员掏舀等方式处理污染物;(5)将车间内库存和应急处置收集的粗苯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转移出事故及现场处置地点。
2.3 沿河应急处置—防止水污染
防止水污染沿河应急处置以资兴市政府及其抢险突击队为主。(1)全力封堵沿途取水口,处理污染物;(2)在宝源河下游的鹿桥村砌拦河坝,铺设活性炭“浮桥”,拦截漂流而下的粗苯,并迅速进行打捞处理;(3)动态监测空气和水质。
2.4 恢复处置——污染物的处理、安全整改
经过连续两天的环境监测站监测和安全评估,事故泄漏源头及时得到控制,受事故影响河段水质恢复正常,未对湘江水质造成污染,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处置工作重点转入恢复处置阶段。
2.4.1 现场恢复。现场恢复也称为紧急恢复,即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紧急恢复,使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本次事故现场恢复的重点是污染物的处置,主要完成了以下重点工作:(1)为防范降雨影响,在粗苯泄漏罐区及斜坡区、河床围堵区搭建了雨棚,加高加强拦截围堰,防止雨水冲刷地面残留粗苯或河水漫过围堰将污染物带入河中;(2)泄漏区受污染的土壤、砂石和残留水采取置换处理,污水和污泥运送至资兴焦电公司矸石坪燃烧后深埋;(3)对泄漏区的泥石斜坡段进行浇筑混凝土永久封闭处理;(4)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对受污染的鱼禽进行无公害处理后深埋。相关部门也加大了鱼禽产品的排查和检验力度,防止受污染的鱼禽产品流入市场,以确保食品安全。
2.4.2 安全整改。暂扣资兴科盛化工有限公司粗苯车间《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责令停产全面整改。为汲取“8·10”粗苯泄漏事故教训,资兴市从8月1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资兴科盛公司粗苯车间经过为期16个月的安全整改,于2013年11月经郴州市(设区市级)、资兴市有关部门验收。安全整改重点内容有:(1)修复事故应急缓冲池,并按技术规范做两遍防渗漏处理。A、B两罐调济泵及其阀门移出事故应急缓冲池,定期对事故应急缓冲池放水,以检查其防渗漏完好情况;(2)在粗苯生产车间各可能泄漏点(部位)装设泄漏监测监控报警仪、摄像仪;(3)在邻近宝源河堤岸建二级事故应急拦截池,杜绝污染物流入河流;(4)加大安全投入,对不完好或超服务年限的设备设施全部更换,对所有防泄漏、安全保护设施进行全面整改,确保安全运行;(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与政府、周边企业安全预防及应急预案处置联动机制。
3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直接原因:(1)粗苯储存罐(A)与A、B两罐调济泵联接阀门因制造质量问题(断裂处有老裂纹)和安装不合理(两端管接差位,长期受力),泵法兰管口断裂造成粗苯大量泄漏。(2)事故应急缓冲池失修,在靠宝源河则沿池壁底表面开裂,未能起到事故应急缓冲拦截作用,发生流入池内的粗苯流向宝源河边。
技术装备缺陷:(1)事故应急缓冲池存在设计施工和技术保证缺陷,一是事故应急缓冲池未技术规范进行防渗漏处理;二是在池底面铺有河砂作为污染物汲附材料,但却“隐瞒”了池底开裂事故隐患;(2)重要设备设施无失效技术防范措施和失效检查措施;(3)现场未装配危险物泄漏监测监控报警装置;(4)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装备不齐全,不能满足应急处置要求。
安全管理缺陷:(1)安全投入不够,造成技术装备上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2)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设施检查维修责任缺失;(3)安全隐患排查缺失,安全隐患排查、设备设施检查维修等制度未落实,未建立安全隐患排查、设备设施检查维修档案;(4)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装备不齐全,不能满足应急处置要求;(5)安全管理混乱,一是车间停产期间,车间仍存有大量危险品,停产后仍有装车销售作业;二是车间无领导值班,故事发生时“束手无策”;三是日常安全检查“敷衍”“应付”。
4 几点体会
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响应,是成功应急处置本次事故的保证。一是事故第一时间及时报警,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为事故抢险、防止事故扩大赢得了时间。二是科学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明确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组织在应急体系中的职能,形成统一、高效和协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制机制。三是合理配置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源,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预案明确的程序,保证资源尽快投入使用。四是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准确研判突发事件的规模、性质、程度并合理决策应对措施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减轻其危害程度。
市委、市政府重视,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组织协同作战、顽强拼搏,是成功应急处置本次事故的关键。一是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负责、对企业负责、造福人民的态度与精神。各级领导面对事故和困难,勇于担当、勇于负责,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实写照。二是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组织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充分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展示了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不畏艰难,勇于胜利的决心和精神面貌。
果断科学决策,正确舆论导向,和谐安抚受灾村民,是成功应急处置本次事故的保障。一是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接事故报警后,第一时间通告有可能受灾的社区、村委,并全力封堵危险源和沿途取水口,处理污染物,及时控制了危险源头、防止了事故扩大;二是由安监、环保、水利,以及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组成的专家组,适时环保监测、科学安全评估、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由政府及时统一向周边居民、村民和社会事故及抢险信息,较好地消除了公众恐慌心理,避免了公众的猜疑和不满,保证了抢险工作不受干忧。四是政府、保险机构及事故企业及时走访安抚受灾村民,勘察受灾损失,及时赔付受灾款,和谐平稳化解了矛盾。
篇2
(一)、仓库管理员对储备的化学品应定期检查,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拦截,防止污染面扩大,并根据泄漏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清理,能回收的尽量回收。
1、氧气、乙炔等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对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酒精、乙二胺、丙酮等易燃液体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切断水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区域。小量泄漏时,可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池,大量泄漏时,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
篇3
有些爆炸无需明火也能发生
大部分人认为,有明火才能引起爆炸。其实,有些类型的爆炸是不需要明火的,如热传递引起的水蒸气爆炸,其虽不产生火焰,但破坏力却很大,有时还能形成冲击波。发生水蒸气爆炸的条件是少量的水与大量的高温熔融物接触。工业生产中引发水蒸气爆炸事故的高温物有:炼钢厂的熔融铁或高温矿渣,金属冶炼厂的电炉渣、熔融铝,电石生产厂的熔融碳化钙,造纸厂的回收熔盐等:水的来源主要是雨水的进入和地下水的涌出、高温设备冷却水的泄漏,熔融矿渣破碎用水的淤积、火灾时的灭火用水等。此外,锅炉水或热载油、高温高压下的反应液,火灾情况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等也会发生爆炸,而无需明火点燃。
重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3大特点
1 发生突然,扩散迅速
重化工企业的生产原料、中间产物以及产品多数为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为密闭、连续性操作,工艺流程中设备间相互连通。生产过程中若发生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泄漏,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点火源就会突发火灾爆炸事故,并且迅速波及毗邻设备或设施内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引发连锁性火灾爆炸事故。
2 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
大型化工装置中储存着大量易燃、易爆的原料,中间产物以及产品,发生火灾后,事故的持续时间长。而且高温火焰的熏烤还会导致相邻设备内的可燃物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形成大面积火灾,使火势范围扩大。
3 健康伤害大,污染严重
除了导致现场人员伤亡外,持续的大型火灾的热辐射作用会引燃远处的可燃物,并灼伤人体,造成烧伤甚至死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摧毁建筑和生产设备,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爆炸抛射物会击伤人体,击穿设备管线,燃烧和爆炸产生的烟雾及泄漏出的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气,不仅会危及人们的健康,还会对大气环境、水体、土地等造成污染。
发生火灾爆炸逃生时需特别注意2点
总体上来说,重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仍属小概率事件,我们没有必要说到重化工企业就谈虎色变。如果真的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想方设法尽快逃生。如果身处现场附近的室内或车内,则应尽量往与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相反的方向迅速撤离。在逃生的同时,要注意以下2点问题。
・寻找掩蔽物,必要时暂时躲藏,以免受到火灾强烈热辐射或爆炸冲击波以及爆炸抛射物的伤害。
・不能贪恋财物,以免延误疏散时间,更不可在安全撤离后险情尚未排除的情况下又返回火灾爆炸现场附近抢救财物。
当然,具体的火灾爆炸情况非常复杂,要看情况冷静分析,不能恐慌。
篇4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规范化生产的意识,因而需从细节抓起,找到各环节中危险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将安全防范措施与完善的生产技术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2.1制定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
鉴于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用到具有高毒性、强腐蚀性等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则制定基本的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是极为必要的。企业需定期开展系统检查,严防出现重大生产事故,一旦发生爆炸、毒物泄漏等突发性事件,则要极力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2]。
2.2严格规范石油化工类型企业生产原料的标准
我国行业监管机构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所出台的政策较为明确,其核心在于实现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能耗比指标[3]。与此同时,国家对石油化工类型企业生产原料的标准也有着严格的规范,不仅相关的原材料的挑选要符合国家标准,而且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要尽可能选择机械化、自动化的手段来维系生产,避免人体直接与化工硫酸等物质相接触,从而降低人体受到危害的概率,并要合理地使用相关原料及设备,管理者及一线工人要时刻注意生产安全制度的履行。
2.3针对相关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化安全教育
石油化工类型企业可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处理方法,并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以及专门针对石油化工产品泄漏的应急处理设备,以系统内部层级宣传的模式来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探讨刘鹏(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11)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类型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来应对实际的生产状况。而且如若必要,企业管理层以及国家监管部门需依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状况的变动,对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就针对启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并探究如何更好地改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策略,以期为同质类型企业管理带来有益的借鉴。
3更好地改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
3.1安全管理模式的选用要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践相配套
通过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危险因素的分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单位采用了HSE管理体系的框架来巩固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并适时根据生产工艺技术的变化来调整安全管理模式,简单来说,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要与时俱进,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来保障生产,其安全管理模式的选用要与石油化工企业当下的生产实践相匹配。
3.2实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与环保理念的整合模式
从各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为社会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石油化工行业的负面效益值得管理层深思。基于此,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的调整也要本着顺应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的原则来执行,坚持“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并重”的理念,将安全管理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操作,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的效能,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为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4结语
篇5
化工过程(chemical process)伴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产品,涉及工艺、设备、仪表、电气等多个专业和复杂的公用工程系统。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先进的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是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
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二)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明确责任部门,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全面收集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息,并将其文件化。
(三)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工艺卡片、编制培训手册和技术手册、编制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措施,将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中。
(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信息文件。企业要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
三、风险管理
(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企业要组织所有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力求风险辨识分析全覆盖。
(六)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化工过程风险分析应包括: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性及风险程度;工艺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严重事件的安全审查情况;控制风险的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现场设施失控和人为失误可能对安全造成的影响。在役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还要包括发生的变更是否存在风险,吸取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事故及事件教训的措施等。
(七)制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企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确定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对辨识分析发现的不可接受风险,企业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四、装置运行安全管理
(八)操作规程管理。企业要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改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等。
操作规程应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企业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企业要确保作业现场始终存有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随时查用;定期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档案;鼓励从业人员分享安全操作经验,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和审核。
(九)异常工况监测预警。企业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要采用在线安全监控、自动检测或人工分析数据等手段,及时判断发生异常工况的根源,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安全处置方案,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
(十)开停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制定开停车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制度。在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前,都要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制定开停车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和开停车步骤确认表,经生产和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要严格执行并将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企业要落实开停车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开停车方案,建立重要作业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开车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吹扫、清洗、气密试验时,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引进蒸汽、氮气、易燃易爆介质前,要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流程确认;引进物料时,要随时监测物料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情况,确认流程是否正确。要严格控制进退料顺序和速率,现场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检,监控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
停车过程中的设备、管线低点的排放要按照顺序缓慢进行,并做好个人防护;设备、管线吹扫处理完毕后,要用盲板切断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抽堵盲板作业应在编号、挂牌、登记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并安排专人逐一进行现场确认。
五、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十一)建立并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要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要制定并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从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十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按照国家和企业要求,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要重视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使从业人员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企业要采取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十三)新装置投用前的安全操作培训。新建企业应规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求,变招工为招生,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厂开工建设后,企业就应招录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先接受规范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培训。装置试生产前,企业要完成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参加全过程的生产准备。
六、试生产安全管理
(十四)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职责。企业要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范围,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
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总体试生产方案、明确试生产条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对试生产方案及试生产条件提出审查意见。对采用专利技术的装置,试生产方案经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还要经专利供应商现场人员书面确认。
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联动试车方案、投料试车方案、异常工况处置方案等。试生产前,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完成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工艺和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化验分析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联锁整定值等生产技术资料、岗位记录表和技术台账的编制工作。
(十五)试生产前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三查四定”(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认工艺危害分析报告中的改进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已经落实。
系统吹扫冲洗安全管理。在系统吹扫冲洗前,要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拆除易被吹扫冲洗损坏的所有部件,确认吹扫冲洗流程、介质及压力。蒸汽吹扫时,要落实防止人员烫伤的防护措施。
气密试验安全管理。要确保气密试验方案全覆盖、无遗漏,明确各系统气密的最高压力等级。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前,要分成若干等级压力,逐级进行气密试验。真空系统进行真空试验前,要先完成气密试验。要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严禁超压。气密试验时,要安排专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气密检查记录,签字备查。
单机试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建立单机试车安全管理程序。单机试车前,要编制试车方案、操作规程,并经各专业确认。单机试车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操作、监护、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单机试车结束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制造商等方面人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试车记录。
联动试车安全管理。联动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所有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并已取得上岗资格;公用工程系统已稳定运行;试车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经审查批准的仪表报警和联锁值已整定完毕;各类生产记录、报表已印发到岗位;负责统一指挥的协调人员已经确定。引入燃料或窒息性气体后,企业必须建立并执行每日安全调度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全部试车的安全管理工作。
投料安全管理。投料前,要全面检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和应急准备等情况,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投料。投料及试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现场指挥,操作人员要持续进行现场巡查,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要加强现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投料试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现场人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七、设备完好性(完整性)
(十六)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企业要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台账、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设备操作、维修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考核,培训考核情况要记录存档。
建立装置泄漏监(检)测管理制度。企业要统计和分析可能出现泄漏的部位、物料种类和最大量。定期监(检)测生产装置动静密封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标定各类泄漏检测报警仪器,确保准确有效。要加强防腐蚀管理,确定检查部位,定期检测,建立检测数据库。对重点部位要加大检测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设备壁厚减薄情况;定期评估防腐效果和核算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更新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
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编制电气设备设施操作、维护、检修等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要制定防爆电气设备、线路检查和维护管理制度。
建立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新(改、扩)建装置和大修装置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投用前、长期停用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再次启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要建立健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安全联锁保护系统停运、变更专业会签和技术负责人审批制度。
(十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开展设备预防性维修。关键设备要装备在线监测系统。要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静设备密封件、动设备易损件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压力管道阀门、螺栓等附件的安全状态,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加强动设备管理。企业要编制动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动设备始终具备规定的工况条件。自动监测大机组和重点动设备的转速、振动、位移、温度、压力、腐蚀性介质含量等运行参数,及时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加强动设备管理,确保动设备运行可靠。
开展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企业要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安全仪表功能(SIF)及其相应的功能安全要求或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企业要按照《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21109)和《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安装、管理和维护安全仪表系统。
八、作业安全管理
(十八)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十九)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实施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危险作业审批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现场监护人员要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监护人员擅离现场。
九、承包商管理
(二十)严格承包商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在本企业发生的事故纳入企业事故管理。企业选择承包商时,要严格审查承包商有关资质,定期评估承包商安全生产业绩,及时淘汰业绩差的承包商。企业要对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的方可凭证入厂,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承包商作业人员入厂。企业要妥善保存承包商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二十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承包商进入作业现场前,企业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方案和作业安全措施,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现场安全交底的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危害信息。承包商要确保作业人员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掌握与作业相关的所有危害信息和应急预案。企业要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
十、变更管理
(二十二)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要纳入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是否修改操作规程,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实施后的安全验收等。实施变更前,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明确受变更影响的本企业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变更完成后,企业要及时更新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建立变更管理档案。
(二十三)严格变更管理。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的改变等。
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管理变更。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发生变化等。
(二十四)变更管理程序。
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负责人审批。
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没有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验收。变更结束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相关部门收到变更验收报告后,要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载入变更管理档案。
十一、应急管理
(二十五)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完善。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并及时完善预案。企业制定的预案要与周边社区、周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预案相互衔接,并按规定报当地政府备案。企业要与当地应急体系形成联动机制。
(二十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企业要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明确组成人员(必要时可吸收企外人员参加),并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要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对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发生紧急情况后,应急处置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各自岗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要授权应急处置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组织装置紧急停车和相关人员撤离。企业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并及时补充和更新。
十二、事故和事件管理
(二十七)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的管理。企业要制定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包括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车、异常工况、泄漏、轻伤等)的管理。要建立未遂事故和事件报告激励机制。要深入调查分析安全事件,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十八)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企业完成事故(事件)调查后,要及时落实防范措施,组织开展内部分析交流,吸取事故(事件)教训。要重视外部事故信息收集工作,认真吸取同类企业、装置的事故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十三、持续改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二十九)企业要成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三十)企业要把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要组成由生产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人员参加的考核小组,定期评估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功效,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并核查整改情况,持续改进。要编制功效评估和整改结果评估报告,并建立评估工作记录。
化工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指导意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篇6
近年来,黄岛石化区作为青岛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备受关注。而其中作为石化区龙头企业的青岛炼化、丽东化工等企业,同时又是高危企业。如何使经济与安全同步发展,黄岛石化区重点抓住了危化品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运用多项高科技手段,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监控中心 应运而生
黄岛石化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北部,规划面积约15.46km2。目前,石化区内共有危化品从业单位21家,其中生产企业2家、存储企业8家、经营企业1家、液氨使用企业4家、在建企业5家;拥有油库5座,总存储能力达840万m3:危化品码头7座,年吞吐能力5300万t,属于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针对石油化工产品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生产工艺存在高温、高压、高毒等高风险,极易引起火灾、爆炸及毒物泄漏等事故,黄岛石化区专门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以确保公众安全与企业生产安全。
黄岛石化区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主要负责黄岛石化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监控中心共投资2000多万元,于2008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科技成果验收,被列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8年度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危化品监控与事故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
3大功能 严密监管
黄岛石化监控中心的监控与指挥系统是一套“平战结合”的信息化平台,既能用于平时的安全生产监控,也能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指挥。这套监控系统具有石化区重大危险源24h监控、应急指挥和日常监管3部分功能。
重大危险源24h监控
监控中心主要采取视频监控、自动报警和危化品气体泄漏监测及定位3种手段对石化区重大危险源进行24h监控。
为实现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战时实时监控,监控中心接入205路视频,同时从石化区内企业的370路视频中接入194路视频,从黄岛区公安局视频系统接入4路视频,并安装7套摄像监控系统,使监控中心的摄像范围可覆盖整个石化区,实现对石化区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24h监控。
如果石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监控中心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因为监控中心信息化平台接入石化区内9家企业的4 816路火警报警信号,又接入青岛炼化、丽东化工、液体化工码头、思远化工4家企业的部分危化品泄漏报警信号186路,可实现企业报警与监控中心报警联动(见图1)。企业报警时,监控中心能同时接收到报警信号,通过应急响应系统迅速确定事故企业及报警源,生成事故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监控中心自建的摄像头和接入的企业视频将自动跟踪事发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状态。此外,监控中心还向各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24h报警电话,以便及时响应并处理各类事故。
为加强对石化区危险化学品气体泄漏的监测,保证石化区及周边社区居民环境安全,监控中心安装了差分光谱测试单元,实现对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浓度的自动监测分析(见图2)。上述气体一旦超标,监控中心结合当时风向、风速等相关气象条件即可确定事发地点的大致位置。
应急指挥
如果石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可以作为战时应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6方面作用为应急指挥提供技术平台支持。
一是会议决策指挥功能。监控中心指挥室分别建立了能与外界进行有线、无线通讯和视频会议的通讯通道,汇集事故现场的图像、语音和数据等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和会议决策指挥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良好的应急指挥平台。
二是应急指挥车移动指挥功能。在应急指挥过程中,如果视频和有线通讯系统因故中断,应急指挥车可深入事故现场,将图像、声音、环境参数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同步发送到监控中心,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监控中心再将应急预案、现场指示等信息发送到移动指挥车,实现信息同步互传(见图3)。同时,移动指挥车安装有GPS导航仪,使用精确的5秒间隔测算方式,监控中心可在GIS地图上即时定位跟踪移动指挥车。
三是应急广播功能。石化区企业及周边社区的19个点位都安装有48个应急广播,广播范围覆盖12个社区、5家企业。假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可根据指示,通过应急广播组织现场指挥、公告及协助相关部门疏散人员。
四是事故模拟功能。监控中心拥有强大的事故模拟软件系统,根据模拟数据,可计算出爆炸事故的影响半径(见图4)、泄漏事故的扩散面积和方向(见图5)、应急救援队伍的最佳路径,并显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周边社区分布及人口数量、居民疏散路径、区域等。
五是地图功能。为配合应急响应系统,监控中心绘制了四层一体的石化区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逐层显示石化区全景、企业名称、周边街道、重大危险源等详细信息;并且制作了石化区内8家企业的三维地图,直观显示企业厂区情况、特定罐区的编号、罐容量、存储物质、储罐类型等(见图6)。
六是应急信息库功能。强大的数据支持是监控中心监控与应急指挥的基础。监控中心预先建立救援物资信息库、应急救援力量信息库、应急救援专家信息库、应急预案信息库、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知识库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日常监管
监控中心为加强对石化区企业的日常监管,为每个企业提供一个网络用户名和密码,通过企业生产情况网上申报登记系统,建立企业信息数字化档案。并对企业各类重大危险源分类统计、自动辨识和评价分级,实现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监控中心在日常运行监管过程中,根据掌握的数据及现场资料,随时调度每一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不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也同时督促石化区的每一个企业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比例配备专业、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此外,在青岛市登记注册的危化品车辆进入黄岛石化区时,监控中心的GPS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定位,实时监控车辆动向,当车辆发生事故报警后,能迅速确定事故车辆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支持。
监控中心投入运行使用2年多以来,石化区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了石化区跨行业、跨企业危险源的实时监控,为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和实施及时、灵活、机动处置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平台。
科技创安 注重防范
黄岛石化区不仅有先进的科技手段监管重大危险源,而且还从人防、技防两方面加以配合,按照“人防是基础、物防是关键,技防是指导”的思想,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生产“三防体系”。
“人防”是指监控中心人员齐全,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并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技能水平。从2008年5月开始,监控中心人员实行24h值班制度,以便准确记录各种监测数据,发现隐情及时联系有关企业,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篇7
[关键词]仪表 巡回检查 要求
中图分类号:TP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石化行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仪表测量趋于数字化、智能化、自动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这使得自动控制更具高精度性、实时性和复杂性。石油化工装置,特别是大型石化装置其仪表检测、控制点多达上万、仪表回路多则几千。为保障化工厂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保证仪表性能是仪表正常使用、发挥检测控制功能的前提。必须进行仪表日常巡回检查。
一、仪表巡回检查频次、时间与巡检的要求
1、 仪表日常巡检频次一般2次/天,白班、夜班各一次,冬季仪表伴热投用期间,白班增加一次巡检。
2 、仪表巡检人员巡检时必须安全着装、配带安全帽和巡检工器具,并按照安全风险预案要求确定和携带安全检测与安全防护器具。
3、仪表巡检人员巡检时必须按照制订出的“巡回检查路线图”和“巡回检查内容与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巡检记录(包括数据)及设立巡检标志。
4、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若无能力处理应报告班长,夜班通知仪表车间值班人员,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厂值班人员或生产调度。
5、仪表人员应熟悉本岗位巡回检查装置的情况,包括仪表总台数、仪表回路种类和数量、测量回路、控制回路、仪表报警、联锁保护回路数量、静密封点数量以及本装置有毒/有害介质及危险部位等。
2、仪表巡回检查内容与要求
1、仪表巡回检查主要内容
仪表巡回检查主要内容:仪表完好情况、仪表运行状况、仪表回路投入运行情况(包括自控回路和报警联锁保护回路投用情况)、仪表线缆连接与防爆密封情况、仪表风稳定状况、仪表静密封泄漏点情况、保温伴热状况,仪表定期维护保养情况等。
2、仪表巡回检查内容、要求和检查方法
仪表人员开始巡检前首先应到控制室向生产工艺人员了解仪表(包括仪表回路)投运状态和运行情况,对于有问题的仪表要及时处理。仪表故障处理应执行《仪表检修作业规程》。
仪表人员对本装置重点设备机组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标准认真检查,检查机组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运行主要检测参数指标,检查设备机房现场仪表的完好情况。(联锁标识牌要固定悬挂在信号接线箱出入电缆上,每处(箱)一个联锁标识牌)
仪表人员根据仪表运行情况,制定仪表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仪表维护保养。
3、仪表巡回检查记录填写内容与要求
1 、仪表巡回检查记录填写内容
仪表人员应如实将巡检情况一一填写在仪表巡回检查记录中。
2、仪表巡回检查记录填写要求
(1)把巡检当中发现的不完好仪表位号、部位,有泄漏点的仪表位号、部位详细记录在巡检记录本上。
(2)对于不完好仪表暂时修复不了的、由于仪表原因长期不都投入自控回路仪表以及长期停用的仪表一个月只记载一次,填写在月初首个工作日备注栏中。
(3)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仪表故障,要详细记录故障仪表的名称、位号、故障处理的内容和结果、修复时间等内容,若仪表故障影响生产运行则必须同时要将相应内容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
(4)机组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在专项记录本中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中记录机组仪表运行状态及故障处理。
(5)记录当天所做的仪表定期维护保养内容。
(6)记录要用黑色钢笔或炭素笔认真填写,以仿宋体为标准,字迹要工整。
4、仪表巡回检查安全风险识别和安全应急预案
仪表人员应参加本岗位仪表巡回检查安全风险识别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培训学习和现场演练,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岗位仪表巡回检查安全风险识别和安全应急预案内容与要求并严格执行。
结束语
仪表巡回检查工作看似简单,但在实际中只有真正把管好每一点才能消除安全隐患的危害,才能给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工况环境。本人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对日常维护与检修积累有了一点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些帮助,对进行仪表巡回检查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SHS 07008-2004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七册)仪表
第一作者:赵起宏 辽阳石化公司仪表厂 仪表高级技师
篇8
关键词:消防 长输管道 火灾 预防及对策
一、前言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游的气田、输气站场、管道、阀室、储气库和下游的各个用户。任何一处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特别是一旦出现事故不能向下游正常供气时,将影响到千家万户的正常生活。以下结合中原油田油气储运管理处山东天然气管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火灾预防工作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二、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火灾危险性
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作为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由于其作业分散、易燃易爆点多、作业战线长,分布面广等特点,在天然气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露,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等事故,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1]。分别是:燃烧性、爆炸性、扩散性、加热自燃性、腐蚀性、易产生静电性。
三、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火灾特点
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具有输送距离长、管道沿线穿越村庄、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管道隐蔽性强,泄漏点不易发现、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等特点,天然气在发生火灾后,一些可燃物在天然气自身燃烧产生的热量直接作用下,很快达到燃烧点而发生燃烧,并迅速提高周围其他可燃物的燃烧强度和燃烧速度,加速火势蔓延。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还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
四、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火灾原因
1.从火的来源看分为:明火或暗火、火星、电气
2.从人的因素看分为:违章动火、误操作、用火不慎
3.从泄漏气体的来源看
设备、管道腐蚀、气体截流振动引起疲劳性损坏、压力容器壳体裂纹、安全阀失效造成容器憋压、阀门、仪表、法兰等密封不严、不法分子钻孔盗气、管道上方违章施工等第三方破坏、阀门误操作、放散管余气等均可产生外泄天然气,引起火灾。
五、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火灾预防
天然气长输管道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影响整个输气管网的正常生产,不仅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还会带来很多不利的社会影响,为维护企业形象,保障职工和沿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火灾预防工作是首要任务。结合山东管网的运行实际,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1.严把消防安全设计、建设关,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1严把消防安全设计关
初步设计阶段要按照总体规划,针对工艺特点提出具体意见和措施,以及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监控的自动报警手段及方法。
1.2严把防火设计审核关
做好严格的防火审核工作,并通过严格的验收,夯实防火安全基础。
1.3严把消防设施建设关
做到“三同时”,即消防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提高企业防御和抵抗消防安全事故的能力,为企业的消防安全打牢基础。
2.强化日常管理,做好火灾预防预控工作
2.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自抓,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2.2 建立健全并贯彻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工作,制度是保障。
2.3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明确规定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填写巡查、检查记录。各输气站负责输气站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2.4加强动火作业现场监管
严格执行作业许可证相关规定,认真审查动火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安全教育,强化落实现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火过程中的管线、设备预制在非动火区域进行;动火后进行熄火清场等。
2.5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限期整改,并做好相关记录。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应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2.6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火灾危害的认识水平,增强火灾预防、开展初起火灾处置的能力,会进行自救、互救等。
2.7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要针对重点站场、大型穿跨越、管道四类地区等要害部位编制消防应急处置方案,实行“一点一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8建立健全消防档案
消防档案应包括单位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内容详实,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统一保管、备查。
3.消除导致火灾的物质条件
强化易燃易爆场所通风措施、对动火设备和管线进行吹扫、切断、隔离、置换、清除动火场所周围可燃物等都是消除导致火灾物质条件的有效措施。
4.控制着火源
4.1控制和消除明火
4.2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检修等作业时使用防爆工具作业;禁止穿钉子鞋进入易燃易爆场所等。
4.3防止电火花、雷击和静电放电
5.设置防火安全装置
5.1阻火设备
5.2防爆泄压设备
5.3检测设备
六、发生火灾对策
1.采取工艺应急措施,关闭进气阀门,切断天然气的来源,控制天然气泄漏,避免遭受更大破坏。切断火灾气源后首先进行灭火,消除现场火源,不能立即灭火的要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
2.迅速查清事故部位和性质,立即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现场有关情况;
3.现场管理单位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各应急抢险小组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各项抢险工作;
4.如有必要,可向公安部门(110)、消防部分(119)、医疗急救(120)等部门求援,求援电话应讲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情况和请求援助;
5.如果火灾扩散到整个站区,难以进行站内操作,则启动站场紧急疏散预案,关闭输气站场上下侧阀室阀门,并对管线进行放空;
6.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检测,以事故中心点外一定距离的道路上设置警戒线,并派人引导地方公安、消防和医疗救援队伍或车辆;如有必要,立即向事故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请求启动紧急疏散预案;
7.各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开展应急抢险抢修工作,确认现场火源已经消除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现场工艺进行修复;
8.根据单位应急指挥中心指令,通知外协单位参与救援;
9.单位现场应急指挥部到达现场后,与地方政府、消防部门组成抢险灭火指挥部,统一指挥灭火抢险工作。
七、结论
管道运输因其输送能力大、安全系数高、经济性强,已成为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天然气管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带动一方经济和实现企业低碳减排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大规模的高压、大管径天然气管道运输,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天然气的易燃易爆特性,决定了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做好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生产现场的消防监督检查和及时整改火灾隐患是提高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关健: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是完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根本;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集输管线 事故隐患 事故分析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E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58-01
一、临汾区块集输管线生产现状
目前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天然气集输管线已投入生产1年之余,共涉及东西南北四条干线、X座集气站及XX口生产井。产气量为XX万m?/d,并平稳上升。大部分管线铺设在山区、沟壑地带并且跨度较大,因此对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临汾区块集输管线现状
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天然气集输管线为埋地方式,其泄漏原因主要有:①因管线周围挖掘、取土等外力破坏原因造成管道穿孔,天然气泄漏;②因地基沉降或根深植被挤压管道变形而破损;③因雨水冲沟、护坡不牢导致管线,造成集输管线天然气泄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三、天然气集输管线事故的表现形式
1、常见的事故表现形式
①集输干线表现为管线严重变形、穿孔、悬空、漂管、裂纹、管体断裂等;管线截断阀门故障和干线管道配套设施发生损坏或断裂及清管器卡堵、水合物堵塞等;②站场表现为管道断裂、穿孔、裂纹、冰堵、阀门、法兰和其他设备故障产生漏气,甚至着火爆炸等;③自然灾害对管道构成的危害、断电及通信故障引起的次生事故等。
2、临汾区块煤系地层集输管线事故表现形式
①东西南北四条干线铺设区域为农田、斜坡、沟壑地带其事故原因多为耕地取土、挖掘,深根植物的种植,事故表现形式主要为管线挤压、、悬空、裂纹及管体断裂。
②站场的集输管线事故主要表现为采气工艺管线的破损、冻堵,阀门、法兰及设备故障产生漏气,甚至着火爆炸等
随着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开发的进一步深入集输管线内部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的酸性气体,与水合物结合后就会产生酸,对管线内进行内腐蚀,另外管线在自然环境下也会发生析氢析氧腐蚀,对管线外部腐蚀使管线发生泄漏。
四、天然气集输管线事故等级分类
1、目前我国根据天然气集输管线事故等级分为ABC三类
A类事故: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施工质量或人为破坏引起的管道较大裂纹或管体断裂,导致天然气大量泄漏而需要进行大规模抢修作业的事故。
B类事故:主要是由于腐蚀或人为破坏引起的管道穿孔(主要是腐蚀穿孔)或微小裂缝,导致天然气小型泄漏,但可以在线堵漏和补丁焊接处理,不需要更换管段的事故。
C类事故:由于自然灾害和设备设施故障而导致的管道变形、悬空,未导致管道裂纹,未有天然气泄漏的事故。
临汾区块煤系地层集输管线根据今后生产时间的延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天然气的组分特征,出现事故等级的可能性为B、C类。其事故主要原因为①管线周围耕地、挖掘、取土等外力破坏造成管线穿孔天然气泄漏②自然灾害雨水冲沟,地基下沉导致管线、悬空。
五、临汾区块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分析
综合以上天然气集输管线事故分析,如何有效的提高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自然也变得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增加其安全系数必须从严做起。以下是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对策的简要分析:
(一)构建管线安全管理机制
构建一套健全的管线管理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集输管线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只有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分工也更加明确,各负其责。作为天然气生产企业,应更加重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巡线制度以及事故隐患上报制度等各种有效地规章制度。
(二)加强隐患排查、定期巡线管理
定期巡检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天然气集输管道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对大量农耕地区、施工开挖活动频繁区等这些逐段加强巡线管理,并开展管道标识整治工作,有效避免了施工开挖破坏管道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后期管理、完善应急预案
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天然气集输管道到目前已经安全平稳运行了1年的时间,随着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在今后应更加重视后期的管理。要围绕完善组织、制度、责任、监督、体系以及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各级岗位员工加强对集输管线事故抢险应急处置的演练,从而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职工的安全技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操作技能,提高应急抢险业务能力。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就目前而言可能导致临汾区块煤系地层集输管线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多为人为因素,很多人不了解管道占压所存在的危险性以及危害性,也有的是一些责任心不强的人,严重影响力集输管线的安全性。因此,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结合以上各种措施,形成一套全方位、全社会的燃气管道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既要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又要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因素。
(五)构建现场协调机制
天然气集输管道一旦出现泄漏后,一定要及时组织现场抢修,由此才能够有效遏制由于天然气泄漏所导致的恶劣影响。天然气管道抢修现场协调机制的构建,可以确保天然气管道抢修安全性的全面提升,降低安全隐患。从根本上说,天然气管道抢修现场管理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天然气管道能够实现安全运行。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发生天然气泄漏后,可以对管道泄漏严重性进行有效判断,并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抢修泄漏的天然气管道。如果必须对其它部门进行调动,也要及时告知与准备。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对当地消防部门、抢修施工部门以及设备供给部门进行有效联动,使其可以及时接到待命,有利于天然气管道抢修现场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六、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天然气的进一步开发,天然气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会更加重要。天然气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管道事故发生率,而目能够避免不必要和无计划的管道维修和更换,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管道的检查检测能力,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临汾区块煤系地层天然气集输管线一定能够实现平稳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柳庆新.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卫,2007(5).
篇10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档案;演练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和储存场所需要的危险物质越来越多,造成的潜在危险也越来越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93年8月5日,我国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 200 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1]。2005年11月13日我国吉林石化双苯厂苯胺装置发生了特大爆炸火灾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 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致使松花江水严重污染,哈尔滨市被迫全市停水4天,且波及邻国俄罗斯,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这些都是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导致的严重后果。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分级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平能化化工事业部所属企业共有45个重大危险源,针对目前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发现如下问题:
1.重大危险源辨识不到位
重大危险源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须要依据其物质特性和存在场所的数量大小共同确定。当单一品种或多个品种的数量超过或等于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时,就构成了重大危险源。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全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为9类,即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有的企业仅仅按照GB18218-2009的要求进行了辨识,而没有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相关辨识,导致申报漏项,辨识不全的现象。
2.重大危险源档案建立不完善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但重大危险源的档案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根据日常实践我们认为档案应包含如下内容:重大危险源安全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档案建立、更新和维护管理制度、安全巡查制度、检测制度(包括职业卫生检测、消防检测、特种设备检测、防雷防静电检测、安全附件检测、监控设备设施检定检测)、安全评估制度、安全监控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制度、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重大危险源报告备案制度等各项制度;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台帐、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系统电子台帐、检测、检验台帐;检测检验报告、安全评估报告、重大隐患报告及整改验收资料、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巡查记录、安全监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应急物资、器材等台帐、消防器材、设施台帐,配置图、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记录、隐患信息登记和整改台帐、安全设备设施台帐等各种台帐,还有重大危险源平面示意图等内容[2]。完善重大危险源的档案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到位,不漏项。
3.监测防控设施不完善
重大危险源应定期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对重大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等进行定期检查,看有无超标现象;对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设置在线检测装置,查看有无泄漏;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和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压力表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检查有无设施损坏;火灾报警器和防雷防静电的定期检测。并做好各项检测、检验纪录。此外,灌区还应设置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等参数的检测仪器,对现场气象条件进行检测。通过对企业的检查发现,部分单位检测防空设施不够完善,如储罐区只有液位检测而无压力、温度检测设施等,现场无风向标和环境温度检测仪器等,企业应根据要求,完善对重大危险源的全面检测,确保能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4.应急预案演练走过场
对重大危险源应根据导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一个可操作性强、实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该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控制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强有力保证。加强预案的演练目的主要是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熟练性,提高各应急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并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让应急人员熟练掌握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演练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桌面演练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对预案进行口头演练,该演练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功能演练针对某一项应急相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全面演练针对预案的全部或大部分应急相应功能进行的演练,该种演练比较全面,须动用的人员和部门较多,比较接近于真实情况但演练成本较高。根据调查发现,多数单位只注重全面演练,由于组织不好,职工对预案的熟练程度不高,从而使演练流于形式。建议企业平时应多进行桌面演练,每年进行一到两次实战演练,让职工和各职能部门在熟悉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全面演练的效果。
5.应急设施配备不齐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中对危险源与风险的分析,确定相关危险情况,并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置应急设施,在检查中发现正压呼吸器、防毒面罩、现场洗眼器、防化服等数量不够,或部分救援器材失效等现象。这些设施都属于急救用品,如果到了使用的时候,发现已经失效,那将会造成抢救不及时,甚至会造成抢救人员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我们应及时对应急救援器材进行检查,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这样我们才能在危险到来的时候,从容应对,保护好职工和救援人员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6.应急预案对周边环境的关注不够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周边的环境关注不够,缺少企业周边情况,包括周边企事业单位、局面区分布、与本企业的距离及人员数量等,在应急措施中没有考虑事故情况下可能对周边单位造成不利影响是的相关应急措施,缺少结合周边单位的事故应急演练的内容规定,缺少周边关系图等;另一方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没有对周边居民和事业单位进行告知,居民和事业单位人员,对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措施不了解,更不用说事故发生后去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对重大危险源,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通过现场检查和自动检测手段,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水平,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掌握应急方法,提高应急水平和能力,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企业安全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