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论和传统教育论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论和传统教育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世纪最后的十年里,通信技术的巨大进展已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飞速发展。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目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21世纪的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书本知识不再是培养的重点,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培养目标的重点。由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模式转变。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培养方法需要灵活多样,减少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信息的传递主要是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这已不能满足目前社会教育发展理念和实践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很快被社会各行业所接受、利用为进行网络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对实现教育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最佳契机。通过网络媒体,学习者不再局限于课堂这一特定的空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传统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传统教学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1)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学生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获取知识。这也就制约许多在职人员学习的机会他们在业余时间想学习时学校已经关门放学了。学生也只能到规定的地点才可以听课,缺乏灵活性,将大批希望接受教育的人群拒之门外。虽然函授和电大等远程教育形式不断补充进来,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需要。
2)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为主要的知识传播模式。教师是传统模式的主体,教师决定了学习内容、学习进程,甚至决定了学生该怎么学。这限制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些优秀教师会注意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自己教学进行适当调整,但这也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资源环境,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3)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任务非常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析,无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是精英教育。
4)投资庞大、效益不高。不能适应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
1.现代远程教学的模式及优势
A.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中一次巨大的飞跃,它引起了现代技术的革命,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伴随着信息技术在计算机、通讯和视听设备方面的应用和发展,信息技术工具的进步,一种基于网络的教育形式出现了。网络教育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决定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对于网络学习模式和实践的探索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一个热点。在清华、北邮、浙大、湖南大学之后,某些高校也尝试提供网上的学历课程,提供给学生另一种学习的途径。同时面向中小学生的联想网校、101网校、万恒远程教育网等等也相继成立,辅助学习者的学习并提供一个老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的空间。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远程教学无时间、地域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去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集语音、图像、数据于一体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远程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实现资源共享。这无论在教案准备上,还是在学生教师讨论、答疑、案例分析(Case Study)上均具有极强的优势;远程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使学习者可按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反馈方便快捷,能及时解决学习者遇到的问题。远程教学使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更为现实。
2.远程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目前,网络教育中最大的不足就是优秀网络教育软件的缺乏。许多网络课程仅仅是书本的翻版,没有体现出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许多课程的设计对于教育软件中应包含的教育思想考虑较少,软件固然生动精美,教育效率却不高。现代的教育软件设计思想应是由学生向计算机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之间的交互作用,去探索和求解问题。这样的软件可以适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目前的教育软件仍然主要停留在传播知识和训练能力上,由计算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然后计算机再进行判断和提示。这并没有使学习者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是基于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模式。
不良的计算机交互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消减作用。网络课程采用非线性的结构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便于阅读、浏览、查询,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如没有合适的导航措施,学习者面临信息的涌现而无从选择,容易造成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同时,这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不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难以构建合理的、条理清晰的知识构架。笔者认为,网络课程应具有智能化的导航策略:导航策略统一,易学,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跳转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向学生建议一条或几条继续浏览或查询的路径;能替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在学生遇到困难是能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
网上教育的评估系统还不完善。在参加学习、完成作业和测验中可能有替代行为和欺骗行为。网上教育给学习者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但这也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网络安全性问题也是阻碍网上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负面信息,信息接收者由于缺少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接受了一些负面信息而引起不良反映。
三、网络教育的发展及与传统课程的融合
即使网络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对于信息社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促进了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带宽传输问题正不断得以解决,这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远程网络多媒体教育提供了物理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Atr ificial Intel igence)和虚拟现实技术(Virt ualReality)的发展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新的前景。现代远程教学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成为乐趣。网上教学通过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取代粉笔、黑板、讲授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教与学成为两个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
现代远程教学使得个性化教学更为现实。网上教学可以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虽然由于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个性化教学还不能成为主导教学方式,但网络媒体为这种教学方式的逐步实现提供了可能。信息社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可望不可及的,网上教学则以多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信息,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篇2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现于学术价值也表现于实践价值,既表现于社会价值也表现于个人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
篇3
关键词:“活教育”、设计教学法、整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8-0062-03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包括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师范教育等的完整教育理论体系。
本文试图从陈鹤琴的成长背景出发梳理影响其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分析两者之间的继承与批判关系,从而整理出其教育思想的典型特点。
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故乡浙江上虞,是一个传统教育基础十分深厚的地区。宋代以后,府州县学普遍设立,讲学风气很盛,诵读之声不绝,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俗民习,具有深厚的儒学人文环境和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结合的特点。陈鹤琴早年在家庭中接受的严父慈母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使其形成了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初步认识,“相信‘爱’比‘严’来得好些。但‘爱’不要变成‘溺爱’、‘宠爱’,‘溺爱’比‘严’还要坏呢![1]”这些早年的经验为其日后提出家庭教育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鹤琴8岁到14岁进入私塾读书,使他对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他指出:“每天上午8时左右,走到书馆,就先向孔子神位一拜。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我们大家坐好之后,先生出来了,我们就一个一个的把书拿了去,放在先生的方桌上背诵给先生听。……旧书背完了,先生给我上新书。先生念一句,我们跟他念一句。”[2]陈鹤琴对私塾教育只是背书和念书的教法深恶痛绝。他认为在私塾里度过的六年最宝贵的时间,除了认识三四千字以外,其他知识学得很少。陈鹤琴后来热衷于“活教育”,应该说和这段亲身感受的“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在《什么叫做“活教育”》一文中,陈鹤琴指出:“简单地说一句,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3]他从课程、教学、教师、儿童、行政、设备六个方面列举了活教育和死教育的十大区别,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
虽然陈鹤琴所追随和倡导的新教育本身就是“对于传统教育不满的产物”(杜威语),但是,从陈鹤琴长期的教育实践及创立教育的理论中都可以看出,他从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教育。相反,他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从中摄取有益的营养。陈鹤琴善于运用传统私塾教育中的一些经验来解决现代教育问题。如,私塾教育注重因材施教,“聪明的学生,给他多学一点;愚笨的学生,给他少学一点。不举行划一的共同考试,引起无谓的竞争”;[4]采用“个别的指导,个别的考查,以资鼓励而促上进”[5]的个别教学;强调行重于学的特点和当时新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观点相吻合,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除此以外,陈鹤琴的为人、为学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在求学期间,陈鹤琴常抄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言警句以激励自己;他注重教育,后天感化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肯定“孟母三迁”、“染丝说”的合理性。总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经过陈鹤琴的实践、过滤和升华,形成了他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
二、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正如陈鹤琴所指出的:“我提倡的活教育是和杜威的学说配合的,因为活教育和杜威学说,其出发点如所走的路子、所用的方法有相似之处。”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适应儿童个性发展需要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思想的反传统精神,“在当前多种多样的进步学校中可以发现某些共同的原则: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从经验中学习,反对从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以获得为达到直接需要和目的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反对以训练的方法获得那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以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反对为或多或少遥远的未来做准备……”[6]
陈鹤琴191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那里是美国新教育的中心,也是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基地。陈鹤琴亲身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触摸到进步教育的脉博。在学习期间,陈鹤琴师从克伯屈、孟禄等人。克伯屈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杜威的学生。他根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思想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法。这一方法重视儿童的主动性,由儿童或儿童与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拟出预订的目的、活动的计划。在活动中,以问题为组织材料的中心,设计各种类型的活动单元。陈鹤琴将从杜威及其他美国老师那里学来的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阶段,形成了“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三大部分: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在目的论中,他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五个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精神、服务的精神。从其内容分析,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儿童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出鲜明的反传统色彩以及对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而纵观他的“活教育”的课程论和方法论思想,更是直接反映出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活教育的课程是指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7]“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8]。即强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为中心。
三、机能主义心理学与西方测验理论
重视心理学研究是陈鹤琴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他关注儿童期的意义、运用实证研究总结出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关儿童人格发展等问题,并以此作为解释与解决有关家庭教育、幼稚教育、小学教育等问题的依据,为中国教育的科学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早在美国留学期间,陈鹤琴就接触到桑代克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桑代克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教育测验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基本观点是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对于这一理论,陈鹤琴在其著作中多次作了通俗易懂的分析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如: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提出:“刺激来得优良,联念与反应大概也是优良的;刺激来得卑劣,联念与反应大概也是卑劣的。”[9]因此,“做父母的一方面必须事事以身作则,一方面必须选择优良的环境使小孩子得到优良的刺激和印象。”[10]在幼稚教育关于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陈鹤琴同样运用了这一原理进行解释。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陈鹤琴除了借鉴已有的理论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外,在回国后还把西方的测验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掀起了一场教育测验运动。对于原因,他曾这样写道:“在心理学家伍德沃斯的指导下,我曾选定自己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为《各民族智力的比较研究》,准备去作一次广泛的智力测验,结果虽然没有成功,可是我对测验的兴趣实始于斯。”[11]除此以外,在留学美国期间,陈鹤琴亲身感受到西方科学和研究方法带给人们的好处,也让他对测验理论产生兴趣。他说:“算命看相的,规定一个人是适于学商,一个人是适于读书,这个岂能可靠?……唯今日所欲的心理测验才是科学的方法,在教育上算是最新的利器。”[12]从1920年陈鹤琴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开始,他就开设了心理测验课程,并先后出版了多本关于测验理论的著作。从内容上看,这些著作大多来自于陈鹤琴亲身的实践,用我国的实例来说明问题,重视把国外的理论、经验、方法应用于本国实际,通俗易懂。
综上所述,陈鹤琴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联系中国现实主动发展了自己的心理测验,改变了以往经验式的传统方法,推动了我国测验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四、德可乐利教学法
德可乐利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比利时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家。他于1907年在布鲁塞尔创立命名为“生活学校”的新式学校,主要由幼儿园及小学组成,招收4-15岁的正常儿童。他以这所学校为基地,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成为当时许多学校所向往的范例,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陈鹤琴二十世纪30年代曾访问过比利时,亲自前往德可乐利学校参观,对德可乐利教学法倍加赞赏,回国后积极予以宣传和推广。不仅如此,在他的活教育思想以及关于幼稚园课程思想中也借鉴了德可乐利教学法的一些基本观点。
作为医生的德可乐利强调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了有机体与环境“融合”的问题,提出了“整体化”的概念。他认为儿童是以他的整体(记忆、思维、推理、表达等)对外界作出反应的,并且在兴趣的支配下优先选择某一事物。依据这一基本观点,德可乐利提出了他的教学理论。他要求打破传统的分科体系,把课程的知识分为个人的知识及环境的知识两大类,再组成教学的单元,并按照单元进行学习。由此可见,陈鹤琴所创立的幼儿园课程的“整个教学法”的基本观点与德可乐利教学法有相似之处。他明确指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系统地去教儿童学。”[13]以他的“认识龟兔”为中心的主题为例,基本要求是各门学科围绕“龟兔”而展开活动:先是以真实的龟兔引起兴趣,继以研究龟兔的生理特点、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剪贴龟兔的挂图等。
如果说,整体性观念是陈鹤琴对德可乐利思想的间接继承的话,那么,陈鹤琴在《参观德可乐利学校报告》一文中详细介绍的关于德可乐利学校实施教学的三步骤,直接导致了他的“活教育”的四个学习步骤的产生。
德可乐利认为儿童认识一种事物须经过三种步骤:直接观察、间接联想、自己发表。陈鹤琴继承了德可乐利的这一思想,提出了“单元教学”的四个步骤:即观察实验、参考阅读、发表创造、批评研讨。首先,实验观察是指教学从直接感知入手,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耳、动脑,认真观察学习对象,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其次,参考阅读是教师指导儿童带着观察中所发现的问题,认真阅读教科书参考书,鼓励儿童动脑筋想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发表创作是教师指导儿童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学得的知识,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最后的批评研讨是让儿童自己总结,自己评估,自己检查前三个阶段的学习。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像陈鹤琴这样能建立起系统教育理论的中国教育家并不多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前人包括当代人的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家建立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4][5][10][11][12][13]陈鹤琴全集(第六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16.538.534.534.699.699.638.557.
[3][6][14]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98.380.192.
[7]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C].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6.
[8][9]陈鹤琴教育论著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7.
Theoretical Basis of Chen Heqin'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I Yu
(School of Education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210001, China)
篇4
关键词:传统思想;现代环境;家风家教;方法分析
家风在现代教育的种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些教育内容,在宏观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信念或是一种传承,许多家庭中长辈对于晚辈行为以及认知上的指导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家中的长辈与晚辈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代代相传下去的是整个家庭中的优良品德与行为规范。
1 家风家教的含义
1.1 家风
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人生最早的教材,也是人生的基石,在日常生活的涓滴中代代相传,其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家规、家训,不仅可以管理家庭,还是安身立命的标准,也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的法宝”,自古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族世代延续的源泉。二战前,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闻名于世,可现在为什么中国一枝独秀,原因是中国人重视家风建设。家风的体现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家风不同的载体,有的强调耕读传家,有的强调孝德立人。虽然各家家风从内容和形式都各有特色,但总有一根向上、向善的主线贯穿其中。总之,“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着人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家风不但是教化的标语,还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治家立业的智慧结晶;可以通过一代代家族成员在人生历程中不断践行和传承下去。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传承好家风,既是文化的回归,也是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明学大儒姚舜牧《药言(家训,病莫大于病心,故“药言”为治心病之良药。):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字被形容成八个柱子。只有坚信并做到这八字,方能成为真正之人。
家风,在传统的道德思想中,被认为是一种在家庭中进行传承与遵守的风尚或是作风。是家族通过时代的繁衍与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传统的规矩,在家族的发展过程中,家族成员的行为以及处事方法都可以对这种道德风貌进行体现。与此同时,这种道德,规范每位家庭成员都必须采取严肃尊重的态度进行遵守。一个家庭中塑造出来的家风,会对整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塑造作用。
1.2 家教
家教即家庭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好家教是好家风的保证。家训:就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清・龚自珍《怀远王氏族谱》序:“家训,如王者之有条教号令之意;家训,以训子孙之贤而智者,”好家训是好家风的理论保障。家规:即家庭中的规矩,好家规是好家风的制度保障。
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家教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家教氛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日后的行为习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家教思想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为主,讲究诚实善良守信等。这些信念的内容,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规范上的约束。传统的家教思想内容,对于人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对于人们幼年时期的教育效果最为明显,家教上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家训和族规中,家规在内容上多涉及一些孝道文化。主要的内容是尊敬师长、孝敬长辈等。这些传统美德的产生,让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了非常稳固的文化根基,不仅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更需要注入时展的活力与表现,在传承过程中,让这些家教内容得以发展。
2 现展模式下的家风家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发展运行的制度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制度的更替,导致许多传统大家族发生解体。家族模式的解体也致使传统家风家训上的内容不再适合现代的时代潮流。但是,传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在在现在发展模式下的家庭中,仍然具有一些借鉴意义。通过与时展环境的结合,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注入了新时代所赋予的活力以及新鲜度。
2.1 培养原则上的改变
时代在不断发展运行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思想在现时代已经不是特别适用。但是,以孝为本的思想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依然需要以尊长爱幼为基本准则。与此同时,现代家庭在对家教的内容进行宣传教化时,应该从细节上开始注重培养,想要现代公民在家庭成长氛围中获得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就必须从小事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终身受益的素质培养。
2.2 内容上的改变
在家风家教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以往传统的孝道教育已经,不太适用于在现代的化成长环境中的青少年。因此,家庭在为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塑造时,首先应该将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核心处理,将传统教育过程中的有利成分保留,那些不适用于当代的,愚钝的思想进行剔除处理。例如,“百善孝为先”,指的是人们日常行为规范过程中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以及长辈都无法做到尊敬上的原则,那么即使这个人拥有善良勇敢等良好的品德,依然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但是古语中还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后半部分是传统思想遗留下的劣根,在现代婚姻关系模式中有很多家庭崇尚“丁克”理念,就是说夫妻双方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选择不抚育后代,因为当今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处于比较完善的水平,所以很多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通过抚育后代的方式,来让自己的晚年拥有经济或是赡养上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思想与现代家风家教大致的总体方向是无法进行改变的,也就是说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在现代仍然适用。只是有些小的细节或是方面,无法跟现展迅速的社会氛围达成一致。在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时,应该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将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继续让青少年传承下去,与此同时,也要注入,现当代的思想活力,与新时代所赋予的新内容。不断增强孝道的实用性和凝聚力和感染力,将优良的传统孝道文化继承到底。青少年要做孝德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引导者。使孝德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t.传统节日的现代困境及其破解途径[J].中州学刊,2014(09).
[2]杜飞进.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新维度――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4(05).
[3]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协同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14(08).
篇5
关键词:院校 教育改革 生本初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67-01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号角下,高职教育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如此轰轰烈烈的改革呼声中,我们该如何正视传统与创新的对接,在仍然以考试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教育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改革,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以“人”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运用,是值得探讨的热点话题。
一、生本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1.生本教育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目标与动力
现在的高职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远非以往任何时候所能比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归跟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改革更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往往被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以我所在的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录取学生为专科第三批次,录取分数线仅为220分。大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文化素养不高,如果按照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寻求适合自己的教育理论。自2009年起,我院尝试开展“智能化生本教学”的改革,4年以来我们从最初的盲目模仿,到后来的反复研究调整,再到现在的初步成型,给学院带来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前所未有的活力。基于此,可以看出生本教育可以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的目标和动力。
2.生本教育理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现的途径与保障
生本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它的主要思想表现在:(1)人具有发展的无限的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不是压抑人的潜能。(2)人有发展的需要,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大内在动力。(3)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使人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4)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生本教育理论在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结合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形成自身新的特点,也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二、生本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院尝试将生本教育理论运用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下面我结合自身所教授的《大学语文》课谈一点自身的思考与感悟:
1.生本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
关注学生个体比关注书本重要。我们应该回到最初的本真:用心“读”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充分尊重和充分依靠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否有优异的成绩。相反的,实践证明,往往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是中间力量。成绩优异的学生通常充当智囊团的角色,为为团队出谋划策,成绩落后的学生充当助手,在小组里面担任协调员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整个课堂没有一个“多余”的角色。我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最后的,入学以后表现出“自卑”的情绪。但是他作为小组的记分员,他的细心和认真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团队里,他明白没有被抛弃,他很重要。后来,我因为他在组里的优秀表现,把收发语文练字本这个工作交给他,没想到他的自信心被逐步的激发出来,不只是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还额外为班里制定了一套详尽的练字批改规则,规则制定的十分细致和全面,很多细节都是我没有想到的,同学们也因此十分佩服他,从此之后,他变得阳光、开朗,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生本教育中,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更多的潜能被激发出来,
2.生本教育是面向社会选拔的探究能力教育。
几年前,一位朋友问生本教学的专家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闪烁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论的智慧之光。
很多时候,教师还是以权威者自居,受“师本”根深蒂固的影响,固执地专注于知识点的全面,恨不能竭尽所能地将自己的所知全部倾注给学生,这也是教师的本能。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使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命令,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3.生本教育是面向教师专业提升的双向教育。
一种改革的背后是无数个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钻研与思索。教育教学的改革必然带来对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带来对实施改革的精心部署和调整。参加工作这最初的几年,我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压力和成长。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初出茅庐,很多需要重新定位和适应。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个时候,“拿来主义”会更简单有效。我们却艰难的走着一条改革之路。但正是因为这些“困难”,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小组合作的高效、如何对小组合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如何保持学生对生本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命制合适的前置学案等等……一路走来,我们在反复的研究和探讨中成长着,我们感谢改革,它不仅带来课堂的高效,更促进了我们的专业成长。
总之,在我看来,教育的改革不是笔走龙蛇的一蹴而就,而应该是画龙点睛的恰到好处。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改革也正是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着。
参考文献
[1] 叶萍.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J].现代教育论丛,2011.
[2] 刘荣飞.论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J].交通职业教育,2009
篇6
关键词:女性主义教育学;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章轶斐(1986-),女,江苏无锡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31-02
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激烈展开、我国现行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推陈出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途径。同志曾经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园地,更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导致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创新能力是指提出不同于前人或在前人基础上有改进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1]在教学内容上,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模本,知识和技巧照本宣科,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理论与实践接轨较少,使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中,缺乏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将知识用一种不容质疑的态度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始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思考和质疑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思想的依赖性。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也体现出我国高校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缺乏。
2.单调的考核方式
现在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卷面笔试依然是目前大部分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大学生负担着沉重的考试压力。然而考试分数只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带来的是学生对死记硬背趋利性的依赖。提交论文也是运用较多的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对论文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各种应付的现象。
3.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
许多高校开设多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并举办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活动仍没有纳入教学的主流体系。同时,以、获奖、申请专利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1]高校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学生缺乏开拓创新思维的机会,两者互相促进,不能解决大学生创造力缺失的根本问题。
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启发以及长期的思维训练。[2]思维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解放大学生受到限制的思想,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想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兴起,女性主义研究(feminist research)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女性主义教育研究(feminist research in education)逐步兴起,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知识基础和思路,这对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3]
女性主义教育学又称为女性主义教育论,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学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研究教育问题,诠释教育目的,参与教学过程。它既是一种对传统男权知识体系批判的宏观方法论,也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具体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细致的教育办法。
女性主义教育学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不同流派之间的理论观点和论述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消除社会性别偏见、追求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大前提是一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关键论点是:
(1)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女性主义认为,教育一直以来存在性别偏见。教育中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都是建立在男性经验基础上的,尤其在教材中更是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公。女性主义教育学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期望教学可以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重要途径。[4]
(2)强调赋权。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和阶层的声音和经验。[5]课堂教育还关注经验和强调学生参与,主张赋权于学生,让学生放开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人为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班级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应有意识地用富于启发性的工作方法去营造积极的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确立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属于每个学生的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学生入校后,在我的参与与引导下,同学们精心设计并开展了“我爱我家”、“我是班级的主人”、“学会感恩”“伟人的故事”、“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等一系列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懂得:学校是你们的,班级是你们的,你是自己的主人,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次次成功的班会,不但使班级形成了正确的舆论,而且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了新的台阶,使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获得自信、增强自主意识。
二、竞争上岗,建立一支负责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魏书生老师说过,“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是的,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其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聘上岗,通过自荐或推荐、民主评议、竞选演讲三个步骤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一旦班委会组建完毕,就要充分的放权给他们,同学的文明礼仪,他们自觉督促;班级图书角、生物角,他们自己管理;班级的卫生角,他们自己整理;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他们自己评比。并在每周五的第八节课召开例会,总结本周工作,计划下周的工作。就连每周一的班会,除了传达一些学校的要求以外,基本上我每次都只是列席会议。制定会议内容,主持会议,甚至表扬先进,找出不足,也完全由班委会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我并非真正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班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让每位同学都参加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在一个班集体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总是让一部分人去管理、支配另一部分人的状况;要通过干部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带动所有集体成员积极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集体的荣辱和个人息息相关,从而自觉地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特别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群体中新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在一个班集体里,班级的积极分子越多,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就越大,集体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让每个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值周班主任”,值周班主任由班委会以外的其他同学轮流担任,任期为一周,在这一周当中值周班主任早来晚走,负责班级一周的常规管理。比如,学习、纪律、卫生情况的评比和监督,作业的检查与收发,还要监督和协助班委会的工作,主持召开班会,以及编写《班务日志》等等。很多同学的值周班主任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
当“值周班主任”的过程,既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也是教育同学们的过程;既是提高能力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刘振同学在担任值周班主任之后,学习十分积极,原来好动的毛病也已经改正了。他谈自己的体会说:“我原来爱打闹,但不改掉自己的毛病,怎么好意思去管别人呢? ”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变”别人要“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篇8
论文关键词:生命 教育 生命性教学
论文摘要:在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往灵魂之路,对生命的异化和漠视使教育迷失了方向,离生命的原点越来越远,一个呼唤教育回归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基于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探索,探讨生命性教育教学的理念、特点,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生命性教学的实践之路。
人是由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所构成的,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为培养社会人而存在。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意识的缺少。
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该理论在认识到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在理论上将生命教育的理解上升到新的层次,而且在实践上也探索出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下将首先从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并对生命性教学的特征和实践性进行探讨。
一、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面对传统教育留下的一系列漠视生命的弊端,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一个以人为本,为人自身发展,体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教育理论。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正是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也由于中西教育历史上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使整个生命得到全面发展,为生命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西方教育思想奠基。古希腊哲学确立了人的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并使其充分发展。他们认为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引发潜能说,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看成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从中世纪的经院教育模式解放出来,赞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尊重人的个性,走向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第一次追寻,他强调教育按照人的天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另一个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反封建的“自然人”,主张根据儿童的特性实施教育。自卢梭的《爱弥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关注儿童当下的教育再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关于“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尊重人权到尊重童权的过渡。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马斯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为先导的,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丰满的人性,强调人要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人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人本主义体现了教育对完整生命的复归,对个体自由的诉求,对生命的个性呼唤。
2.中国教育思想探索。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更整体偏重人文伦理,就教育而言,由于封建制度和宗教法制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及西方,在关注个体,关注自由和个性上受到压制。但是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群雄争起的多元文化,影响至今的是儒家和道家文化,儒家思想以孔子为先导,其中,孔子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都是主体教育的成功实践。如果说儒家是通过伦常礼教来规定生命的内涵,那道家就是将人性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他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近代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推翻封建制度,从根本上为教育发展人的主体性、关注自我和生命提供了保证。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有、陶行知等。通过自由个性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格,在教学上尊重思想自由,顺应个性发展,在办学上追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陶行知在留美归国后,借鉴和扬弃其老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上改变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方式,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教育研究在20年前才开始关注个体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课堂中极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其中,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命题,从生命的动态生成角度,给主体教育作了新的阐释。该文指出突破“特殊认识活动”的传统框架,必须从更高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包括:①是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②课堂教学目标上应该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即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③课堂教学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机械设计,而应具有生成性。
二、生命性教学的特征与实践探索
生命性教学是生命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上的实践表现形式,其特征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对儿童的尊重,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1.敬畏生命,让教学体现生命意识。由于生命具有两重性,人是意识动物,为意义而存在,然而没有生命的存在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关注首先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学会关怀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生命性教学的目标,基础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生命性教学是知识、智慧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
2.解放儿童,让课堂体现生命关怀。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尊重人的特性,另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儿童的天性是自由活泼的,现在严肃的课堂纪律让生机勃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课上正襟危坐,课下狂乱反叛。犹如弹簧,压得越低,释放后反弹得越高。今天解放儿童的任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吧儿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其次,课堂规训不应成为阻碍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的障碍,第三,让儿童走出成人世界,活在当下,尊重他们身心的自由发展,不要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3.融入生活,让教学充满生活情境。关注学生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教学,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个体生命的发展不在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富有韧性的完整生活世界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将死板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生活联系的知识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因此创设生活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
4.人文关怀,让教学评价以人为本。功利性教育的盛行导致教育成果的评价也具有很明显的目的性,“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依旧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体性缺失和情感性缺失等弊端主要的根源。因此,努力探索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需明确的是对教师和对学校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的评价,应着重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具体评价学生时,评价的内容要向着多元化方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中所反映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其他方面潜能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
新世纪初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他们和谐发展,教育从关注社会,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到关注人,作为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从关注知识、能力、情感单一的发展到关注让人的身心完整的发展,不断的实现向生命的回归。生命性教学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将对新课程改革注入一股强心剂,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02.
[4]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篇9
一、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在实践中,笔者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班队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
现在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大多事无巨细,一统到底,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对此,笔者作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或者直接由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虽然后现两者也属民主选举,但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老师经常表扬的一定是好学生,是班干部,形成了每年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进行一周左右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
其次,改革了班级干部设置体制。笔者在实践中,把原来的几名班委扩充厉班级委员会,设正、副班长负责,在班级委员会下设学习部、体育部、劳动部、宣传部等,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除设部长外(部长由选举产生),部长还可以按需招聘助理、干事等,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精神,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再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笔者通过在班级委员会外,另设一个独立的纪检部,其组成人员由学生轮流担任,以监督、检查班级委员会的工作,如果学生对班级委员会、各部工作有意见,可以向纪检部进行投诉,由纪检部进行调查处理,并作出汇报。这样,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一种监督,从而不断完善其工作。
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评、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的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开支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如果教师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自流,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建设一个自主管理型班级。
在实践中,笔者要求学生各司其职,各部在班级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作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班级委员会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通过四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主人,初步建立了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篇10
一、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观念陈旧滞后,难以发挥教育作用。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实现校园信息化,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匮乏,信息素养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有些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只注重硬件建设,不注重综合应用,更谈不上信息化建设中的理论水平及技术水平。
硬件配备失调,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计算机普及率低,网络设施不健全,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据调查,相对而言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均存在学校人数多,计算机数量少的现象。
信息技术欠缺,整合力度明显薄弱。校园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学校应建立基于ODBC数据源接口的网络办公系统,整合网络资源,最大力度实现校园无纸化办公。应根据现实使用需求,给用户分配级别权限,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使用权限,这样更方便学校各部门进行不同级别的管理与维护,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各个部门日常办公、通知、文件学习、WEB信息、信息传递等服务。
信息资源匮乏,没有建立完善的资源库。好多学校在平时积累了一批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素材库和社会急需的网络课程与教学课件。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资源库的整合不够完善。其二是资源的可用性较差。其三是资源的更新较慢。其四是缺乏成功的资源。
二、学校应建立基于web的校园管理系统
鉴于以上认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应用创新的方式构建基于Web的学校管理系统,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此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一线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下面对学校管理系统做以简要介绍:1、教务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应根据本校实际,建设适合于本校的教务管理模块,应有较强的拓展功能,主要完成学校教务处事务管理工作。2、学生学籍管理模块。学生学籍管理模块主要应由新生入学、学生基本信息、内在外学生信息管理、毕业生信息等功能组成,同时也应有较强的拓展性。3、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学生成绩管理模块的建设应对当前学期全校所有班级的每次考试的各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快速获得标准统计和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标准差和分数段统计等分析统计数据。主要有任课教师单科成绩管理:即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当前学期各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管理,还可以做到由平时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通过给定的比例计算出学期总评成绩,并获得学生的成绩曲线。4、教工管理模块。教工管理模块建设应包括教工基本信息管理:教工的基本信息、个人简历、家庭情况、奖惩纪录、任职情况、业务活动、文章发表情况、业务进修情况、先进事迹以及工资信息管理。教工基本信息查询、统计:按姓名、性别、工作部门、民族、职务、婚姻状况等信息对教工信息进行查询统计;按部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学历、政治面貌等不同标准对全校的教职员工进行查询统计。5、校园资产管理模块。校园资产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一是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内容有校园固定资产的登记、折旧、报废、遗失等标准固定资产报表管理。二是实验设备管理。主要按照部门、年级组、科目等信息对实验设备进行登记、折旧、报废、遗失等管理。6、校长查询模块。校长查询模块主要包括教工信息查询、综合测评、学生学籍信息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成绩、奖惩等情况进行综合统计查询,同时还应包括对学校固定资产、实验设备等校产进行综合统计查询。7、图书管理模块。图书管理模块应包括图书入出登记库、借阅管理、图书查询、编目管理、读者管理等功能8、学生家长查询模块。学生家长查询模块应具有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成绩、学生在校情况、学生荣誉、学生职务等信息的查询功能。9、资源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建设中的教育资源不仅要有教学素材,还要有一些教学辅助网络程序;不仅要有纯教学资料,还要有教学课件、教案、试题、教育论文和电子图书等;不仅要有文字、图片等普通的静态资源,还要有视频、音频、动画等实时播放的动态资源。资源库中如果积累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就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和学生选择合适形式的资源为教学和学习服务。10、校园信息模块。校园信息模块主要有校内新闻、行政办公通知信息、教学信息、课外活动信息等功能。11、系统维护模块。通过以上模块的建设,整理并且规范了学校日常工作包括的大多数主要事务,实现了学校日常办公、教学和科研管理及家校互动平台的需要。考虑到学校日常工作需要的方便、快捷性,学校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也与之要基本相似,并且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为在职教师提供系统拓展功能,并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更方便的窗口面向学校。
在开发学校管理系统时,要根据学校情况,结合实际,对系统数据库的主要存储过程、系统的数据库创建,以及数据库的连接等进行设计,在数据库操作上要使用存储过程实现对数据的安全操作,要将安全控制集中到主页面去处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全定制,在用户角色的分配管理上,操作任务权限应明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