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年级科学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

篇1

父亲和鸟原文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童年的时候,一天清晨,父亲带着我从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我奇怪地问:“为什么?”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作者牛汉简介及作品:

牛汉(1923年10月2日-2013年9月29日),本名原为“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又名“牛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当代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他创作的《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等诗广为传诵,曾出版《牛汉诗文集》等。

牛汉于2013年9月29日7时30分在北京家中病逝,享年89岁。他的追悼会在10月9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11月29日上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京为其举行追思会。

词语解释:

【童年】

未成年时期;幼年。

【喃喃】

不停地小声地说话或读书声。

【惊动】

举动影响别人;使吃惊或受干扰。

【焐】

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或湿的东西使暖和、变干。如:焐脚(偎暖脚部;同睡的隐语);用热水袋焐一焐手。

【瞬间】

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

【黎明】

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雾蒙蒙】

〖理解〗

雾气迷茫的样子。

〖例句〗

司机叔叔在雾蒙蒙的日子里,驾驶汽车格外小心。

【热腾腾】

〖理解〗

形容热气蒸散的样子。

〖例句〗

冬天,我们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甭提多高兴!

【惊动】

〖理解〗

举动影响别人,使吃惊或受侵扰。

〖例句〗

爸爸下夜班回来,总是轻手轻脚的,怕惊动全家人睡觉。

【气味】

〖理解〗

鼻子可以闻到的味儿。

〖搭配〗

气味熏人,气味呛人;气味清新,气味难闻;充满气味,一股气味。

〖例句〗

街道组织人力,把气味难闻的垃圾堆清除掉了。

【时刻】

〖理解〗

⑴ 时间。⑵ 每时每刻;经常。

〖例句〗

⑴ 太阳落山的时刻,父母收工从地里回来了。⑵ 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

词义辨析:

【潮湿、湿润】

“潮湿”指湿度较大,含的水分较多;“湿润”指微湿,温度适宜。“潮湿”常形容土地、空气、物体等;“湿润”除形容空气、土壤外,还可以形容人的眼睛。

《父亲和鸟》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xǐ huān qì wèi shí kè qīng zhòng yè wǎn yì qún

( ) ( ) ( ) ( ) ( ) ( )

二、读一读,写一写。

喜 喜欢 喜爱 欢喜 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 味道 气味 臭味 味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 刻苦 刻刀 雕刻 刻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1. 妈妈每天( )出晚回,真辛苦。

2.我爱吃甜瓜,不爱吃( )瓜。

3.这根铅笔尖太细了,换根( )的吧。

四、照样子写句子。

黎明时,是鸟儿最快活的时刻。 快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雾蒙蒙的( ) 热腾腾的( ) 浓浓的( ) 快活的( )

六、照样子写一写。

七、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

父亲 猎人 黎明 雾蒙蒙 惊动 快活 容易

热腾腾 气味 潮湿 时刻 浓浓的

八、日积月累。

shì suī yǒu xué ér xíng wéi běn yān

士 虽 有 学, 而 行 为 本 焉。——《墨子?修身》

格言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了。他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当“万兽”。大家都非常担心: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

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了!”

词语解释:

【宣布】

〖理解〗

正式告诉大家。

〖搭配〗

宣布纪律 宣布成绩;正式宣布 公开宣布;庄严地宣布 愉快地宣布

〖例句〗

最近学校宣布一条纪律:不允许师生进社会上的网吧玩游戏。

【神气】

〖理解〗

⑴ 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⑵ 神情。

〖搭配〗

神气活现 神气十足;样子神气 表情神气

〖例句〗

⑴ 这个家伙神气活现的样子,看了真叫人厌恶。

⑵ 看他神气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校乒乓球赛上夺冠了。

【轮流】

〖理解〗

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搭配〗

轮流担任 轮流休息 轮流值日 轮流主持

〖例句〗

班上的清洁工作是由各小组轮流担任打扫的。

【本领】

〖理解〗

技能,能力。

〖搭配〗

掌握本领 提高本领;特殊的本领 惊人的本领

〖例句〗

我们现在要学好本领,将来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担心】

〖理解〗

放心不下。

〖搭配〗

担心老人 担心孩子;实在担心 不必担心

〖例句〗

我们放学要赶快回家,不要让家长担心。

【郑重】

〖理解〗

严肃认真。

〖搭配〗

十分郑重 特别郑重;郑重地指出 郑重地宣布

〖例句〗

张校长在晨会上郑重宣布:全体学生不得参加赌博活动。

【叫甘连天】

〖理解〗

大声地不断叫苦。形容苦不堪言。

〖例句〗

有的人干起活来拈轻怕重,分配他干一些繁重的工作,他就叫苦连天,这怎么能行?

作者简介:

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7年。

是台湾青少年文学界第一个建立个人网站的作家;网上读者达17万人。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德文、韩文及日文。

从事专职写作,以儿童文学创作为主,已创作、翻译近百册图书。

台湾金鼎奖、法兰克福书展童书、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典藏图书、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等奖项及荣誉获得者。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管家琪名人成功系列”、“管家琪少男少女系列”、“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管家琪教作文系列”、“管家琪脱线成语系列”等图书。

目前在台湾已出版创作翻译和改写的作品逾300册,在香港、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等地也都有几十册和逾百册的作品出版。曾多次得奖,譬如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童书、台湾金鼎奖、中华儿童文学奖等等。

已出版童话、少年小说、翻译和改写的作品百余册。其中长篇少年小说《小婉心》获台湾1992年图书金鼎奖。短篇小说集《珍珠奶茶的诱 惑》获台湾1995年“好书大家读”年度短篇少年小说优选及1996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童书。

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ān bù xiàn zài lún liú

dì yī mìnɡ lìnɡ xīnɡ qī

二、比一比,再组词。

今( ) 直( ) 弟( ) 观( )

令( ) 真( ) 第( ) 现( )

三、查字典。

要查的字

四、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欢呼起来

____极了 ___来___去 立刻_________

五、照样子写句子,再读一读。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从现在开始,你们要_______!

从现在开始,__________!

六、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

万兽 轮流 星期 第一 上任 习惯 正式 笑眯眯 郑重

七、日积月累。

jū ɡōnɡ jìn cuì sǐ ér hòu yǐ 。

鞠躬 尽 瘁, 死而 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格言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我们常用以赞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蓝色的树叶生字:

术(shù) 美术 算术 马术

铅(qiān) 铅笔 铅球

惹(rě) 惹人喜爱 招惹

吐(tǔ) 吞吞吐吐 吐出

桌(zhuō) 桌子 桌椅 桌面

盒(hé) 笔盒 盒子 文具盒

注(zhù) 注意 注定 注音

削(xiāo) 削铅笔 削苹果

皱(zhòu) 皱眉头 皱纹

词语解释:

【吞吞吐吐】

形容说话或行文含混不清。本课指林园园说话时不痛快,想说又不敢直说的样子。

【不由得】

不禁的意思。在本课中指林园园见到李丽用蓝铅笔画的蓝树叶后,不由自主地脸红了,立刻感到自己说的和做的太不应该了。

【惹人】

言语、行动触动对方。课文中林园园用绿铅笔画出的树叶,引起李丽的喜爱。

【用心】

集中注意力。课文中讲的是李丽注意力十分集中地画着一片片树叶。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tūn tūn tǔ tǔ zhù yì qiān bǐ fēng jǐng ná chū zhuō zi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木( )注( )船( )教jiāo( )只zhī( )

术( )住( )铅( ) jiào( ) zhǐ( )

三、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变成新字再组词。

吐( )( ) 注( )( )

笔( )( ) 课( )( ) ,

四、读一读,照样子填空。

1.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2.现在你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五、照样子用字组词,再写句子。

叶 树叶 李丽画树叶。

笔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一读,认一认,记一记。

美术 铅笔 惹入喜爱 吞吞吐吐 桌子 铅笔盒 注意 削铅笔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坐井观天》生字拼音组词

井 jǐng(一口井)(井水)(水井)(井口)(打井)(挖井)(油井)(矿井)

观 guān(观看)(景观)(观察)(观望)(外观)(壮观)(改观)(参观)

沿 yán(沿着)(边沿)(沿路)(沿用)(前沿)(窗沿)(沿海)(沿线)

答 dá(回答)(问答)(答案)(答复)(答应)(报答)(答谢)

渴 kě(口渴)(渴了)(渴望)(渴求)(渴望)(饥渴)(干渴)

喝 hē(喝下)(喝水)(喝茶)(喝汤)(喝粥)(吃喝)

话 huà(说话)(讲话)(俗话)(对话)(话别)(白话)(电 话)

际 jì(无边无际)(国际)(天际)(边际)(交际)(一望无际)

我能认这些字:

弄错 犯错 天哪 抬头

词语解释:

大话:浮夸而不切实际的言论。

弄错:估计错误或理解错误。

大得很:形容非常大。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指极为辽阔广大。

回答:对问题给予解释;对要求表示意见。

近义词:观—看 弄错—搞错 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反义词:错—对 坐—站 朋友—敌人 抬头—低头

课文主要内容: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时,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

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

jǐnɡ yán huí dá nònɡ cuò  tái tóu

( ) (   ) (  ) ( )

wú biān wú jì zuò jǐnɡ ɡuān tiān  kǒu kě

( ) ( )  (  )

二、选字填空。

坐 座  渴  喝

1.青蛙(  )在井里。

2.乘公共汽车要主动为老人让(  )。

3.上完体育课,我很(  ),想(  )水。

三、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和有关的意思连起来。

吞吞吐吐 大得看不到边。

坐井观天 形容说话不通快,想说又说不出的样子。

无边无际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有些人看问题目光短小,所见有限,还自认为正确。

四、造句。

1.无边无际——

2.那么——

五、按顺序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话,在(  )中写出序号。

(  )放学了,小明和同学们一同打扫卫生。

(  )最后把桌子排好,关上门窗(chuānɡ)。

(  )他们先洒水,再扫地。

(  )然后倒脏,抹(mā)桌椅(yǐ)。

(  )大家高高兴兴回家去。

六、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

xiàn mù

分羡 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jiān

学飞是一件很艰 苦的事情。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ào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问题:

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画出来。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它  、 。

3.知了为什么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主题:伟大的祖国

一、我会写的生字

识字 3 夕 与 川 州 台 争 民 族

9 亿 洁 欢 祖 旗 帜 庆 曲

10 央 交 市 旁 优 阴 坛 城 国 图

11 申 匹 互 京 泪 洋 拥 抱 相 扬

12 讲 打 指 接 惊 帮 候 奇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

1.背诵第9课《欢庆》全文。

2.背诵第10课《北京》喜欢的段落。

三、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四、训练:利用反义词识字;选择近义词;补充句子。

课后练习题:

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学过的生词。

例;夕 ____( 许多 )

与____( ) 台____( ) 市____( ) 冬____( ) 交____( ) 云____( )

央____( ) 申____( ) 用____(  ) 月____( ) 羊____( ) 京____( )

丁____( ) 井____( ) 妾____( ) 古____( ) 可____( ) 旨____( )

包____( ) 玉____( ) 成____( ) 月 ____( ) 旨____( ) 巾____( )

父____( ) 且____( ) 只____( ) 吉____( ) 大____( )

二、组词。

{川()()穿()()

{台()()合()()

{与()()于()()

{族()()旅()()

{争()()筝()()

{旗()()棋()()

{曲()()田()()

{祖()()组()()

{洁()()结()()

{庆()()厌()()

{阴()()阳()()

{坛()()潭()()

三、填空。

( )

( ) 的果实

( )

( )

( )的旗帜

( )

()

()的乐曲

()

四、按顺序组成一句话。

献上 乐曲 祖国的生日 北京 举起 鸽子 教师的节日 9月10日飞着 旗帜 我国的首都是 北京举行奏起 果实 2008年奥运会在 十月一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

( ) 的城市 ( ) 的广场 ( )的柏油路 ( ) 的草坪 ( ) 的车辆 ( )的公园 ( ) 的海洋 ( ) 的人群 ( )的雪景 ( ) 的棉花 ( ) 地涌上街头 ( )地说

六、找近义词。

立刻——( ) 美丽——( ) ——( ) 特别——( ) 中央——( ) 华夏——( ) 宽阔——( ) 惊奇——( ) 矗立——( ) 洁白——( ) 歌唱——( ) 高兴——( ) 欢乐——( ) 庆祝——( ) 飘扬——( )

七、找反义词。

进——( ) 买——( ) 快——( ) 正——( ) 高——( ) 真——( ) 爱——( ) 开——( ) 安全——( ) 复杂——( )中央——( ) 美丽——( ) 洁白——( ) 高兴——( )

八、选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来来往往 川流不息

1、道路两旁__________,_________。

2、桥上的车辆________,_________。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高楼大厦

3、北京是个古老的城市,那里有许多____________。

4、我们小区矗立着一座座____________。

5、我的家乡是个____________的地方。

不约而同人如海歌如潮

6、下课了,同学们____________,来到操场上做游戏。

7、中秋节那天,体育场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闹极了。

八、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词语填空。

绿树成( ) 鲜花( )开 ( )流不息 ( )胜古迹 风景( )美 高楼大( ) 来来( )( ) 不( )而同 相互( )抱 ( )情流淌 四海( )家 奇形怪( )

十、仿写句子。

1、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想________。

________真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

2、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地上一片洁白。

昨天下了一场秋雨,天上________,地上________,树上________。

3、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

校园立刻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国庆节那天,________________人如海,歌如潮。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练习题】**

一、解释词语。

白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踪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解释词语。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二、默写古诗。

篇2

一、前概念所具有的特点和意义

1. 前概念的特点

前概念比较抽象,它指的是在我们认识事物之后所产生的直观认识。形成前概念的最主要的心理途径是“日常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旧有概念的限制;由语词带来的曲解;进行不当的类比”。而对教学过程而言,可以用师生对话使学生的前概念显现出来;创设各种问题情景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实验验证、比较鉴别以及概念重释纠正错误认识,特别要向学生讲解科学概念。

2. 研究前概念的意义

学生的前概念一般是对生活现象的个人看法,可能缺乏科学的思想体系,可能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造成阻碍。要对学生前概念的主要模式和成因进行分析,区分前概念与新知识相融或相悖之处,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有的放矢。对于模糊的观点或者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的观点和科学看法相关联,从而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形成创造力。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对“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的实践

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的This is Me中,教师在对这一课进行讲解时,应举出现实例子,让学生围绕这一现实创编对话。比如说班上转来了一名新生,为了使同学增进对他的了解,可以让这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在这名学生介绍完毕后,要求班级其他同学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促进相互了解。比如可以创建如下的情景:Xiao Ying is the new transfer student in Class 103,and nobody is familiar with her. So let her introduce herself ,the rest of the class can know her better. And in turn we need also introduce ourselves, in order to let her know us. 学生在讲述自己的经验时,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增强了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修正原有的知识,并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再比如在教学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的Let’s play sports时,因其主要涉及体育运动的相关词汇,而不同的学生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他们所举的例子也有所不同,不妨设计以下场景:Xiao Li loves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Yang Xue, While Xiao Li’s brother likes football. Everyone may has different opinion towards sports. So what about your idea?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原概念的基础上创设对话,体现出思维的共通之处,从而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比如说学生谈到了自己对体育的看法,抓住这个点和学生共同探讨,将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单词也引入进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前概念对英语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60-02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相关教育研究者创新地、科学地将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应用到各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而初中科学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积极地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到课堂教学中,并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其有效地发挥声、像、图、文等形式对教学效果提高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进行。

一、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渗入到各个领域的教学中,并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多媒体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哪些应用优势呢,笔者在此将简要探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内驱力。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中的劣势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现代,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新型表达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是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形势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出现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以生动、直观的声、像、图、文等形式将教材中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留下悬念,促进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内驱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并帮助教师突破科学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可以有效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并讲授其他的科学知识,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另外,对于一些在课堂中难以展示的实验等,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flash,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操作流程,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这样也有利于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科学、适宜、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一种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新时期,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情境中,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与直观性丰富教学情境,使教学情境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

如,教师在讲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运动和力”一章中的“物体为什么会下落”内容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影像功能,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抛出任意物品,无论抛出多高,最终它都会下落。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抛出的物体会下落,它们的下落与什么因素相关?”如此,问题情境形成,多媒体则起到辅助与引导作用。

2、展示复杂的科学实验或者知识形成过程,加深学习印象。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学校教学设备、教师个人实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科学实验是不能做的。同时,在讲授一些知识点过程中,如若配以相应的科学实验或者加入动态的知识形成过程,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到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展示一些复杂的实验,以便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了解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

如,在七下第三章中的“新生命的诞生”,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人类、植物、动物等诞生过程的flash,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命的神奇,深入了解生命诞生所需的客观条件,同时也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科学与道德的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身体素质。再如,对于电流的形成过程是不能在课堂中展示的,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动态效果展示于学生面前,使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学起来也轻松,对提高学习效果极其有利。

3、科学地增加适当内容,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科学是无止界的。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流出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空间。

如,在八上第二章中的“风”,教师就可以展示各个级别风破坏力的图片,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由于强风引发灾难的影片,帮助学生了解与风相关的课外知识,树立学生爱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必须正确认识其性质与地位,切勿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真正发挥提高教学效果作用的还是教师本人。因此,各位初中科学课程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与学情,因地制宜、因内容而异地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整合到一起, 形成适宜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讲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 黄言芳.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教学的几点策略与方法[J]. 科学教育, 2010,35(01):56-57 .

[2] 李明娟.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科学教学[J]. 浙江教育技术, 2010,166(01):38-40 .

[3] 董 平. 浅析初中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72(03):59-61 .

篇4

计划应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目标、任务和应达到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师教学阶段工作计划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老师教学阶段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在高中学习中,文化课固然重要,可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说在高中的时候,体育和健康教学必须要实行下去。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高二上期,身体素质较初中有了明显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时学习任务较重,这个时期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艺术,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全员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三、本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

1、深入了解体育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增长体育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

2、学习一些基本体操,加强协调性练习。

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

使之学为所用,提高体育达标成绩。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力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2、上课讲解时,做到声音要宏亮、吐词清晰,组织得端,示范准确。

教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3、抓好两操及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4、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5、很值得探究一番。

看了开头就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老师教学阶段工作计划2一、学情分析

本届高三文科班学生,由于高二下学期重点忙于高中学业水平检测考试复习,对区域地理复习没有认真对待,加上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比较散乱,系统性不强,识记难度大,造成前段时间的复习效果不理想,使本学期的一轮复习内容变多,任务变重,会影响到二轮复习的进度。__届高三地理备课组全体组员为了使备考工作顺利进行,针对存前段时间复习存在的的问题以及地理学科的特点,经过反复商议和斟酌,特制订如下计划:

二、工作目标

力争__届高三地理科在__年的高考中保持__届的优势并有所提升,夺取__年高考胜利。为学生进入高校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__年高三地理备考复习分三轮进行。

一轮复习必须在__年9月至__年1月完成,主要是以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为主,复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二轮复习必须在__年2月至__年4月完成,在这一阶段,紧紧抓住课本,切实抓牢基础;注重讲练结合,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精细培优扶弱,实现整体推进。形式为专题复习,根据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联系划分专题,深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三轮复习从5月到6月,形式为冲刺复习,训练仿真题,查看已做试卷中的错题,抓住主干知识,重视地图,关注热点和焦点,讲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抓好常规教学环节

1、备好和上好每一节课。

在领会考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在构建知识体系同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外延。

2、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提出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供讨论或总结备课过程中所收获的新的体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互通信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备课组成员必须做到到五个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题设计统一。

3、精选、精练、精评习题。

对试题要精心挑选,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要起到真正练习的作用。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利用好每次单元检测、月考,出好每次考试题,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对典型题还要写到纠错本上,确保学生每次考试能拿到70%的基础题分数。

4、认真辅导学生。

重视学情分析,不断的调整教学思路,进一步优化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切实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跟踪关注每次考试前十名学生的变化,其试卷要进行面批,及时反馈其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帮助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自习课、晚自习等时间对考试成绩较差的后十名学生进行进行辅导答疑,解决疑难问题,使他们在地理学习上尽可能减少障碍。让他们学有所得。

5、加强督促和检查。

除了检查每次作业是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外,还要通过提问检查要求掌握的内容是否掌握,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纠错的检查和督促。

(二)钻研考纲和教材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注重总结与分析。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的分析。

(三)研究高考,提升质量

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是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基础上,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备课组要着重研究近5年的地理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势。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老师教学阶段工作计划3一、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总目标是:

本学期历史与社会课程是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理解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文书资源:图书,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

2、音像教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材软件。

3、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对媒体设备,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

4、人力资源:学生,求职人员,教师,邻居等社会人士。

三、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学生从此跨入初中,跨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为了珍惜新的起点,为了更好地成长,要认识新环境,提高自己的各方面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药充分利用学生对事物新奇的特点,促使他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珍惜这个学习机会;这一阶段的学生有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措施:

1、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熟透教材,通过听课等方法吸取经验。

把握每一节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课堂上,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言,发表见解,教师从中点拔。

3、指导学生做到课前的收集资源,资料和图片的准备。

养成积累知识,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划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后有一课综合探究活动,每一课为四课时,探究活动两课时,具体安排见进度表。

本学期增补《地理读本》为扩展学生的视野知识的积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老师教学阶段工作计划4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1、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2、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3、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老师教学阶段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篇5

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在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博弈中我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适合自己的讲课方式,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

一、学案教学中的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老师课堂上的板书量很大,历史课同一板书我们一般要写六遍,实在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学案教学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放出来,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名校学案大多是这样的框架:学生先自己学课本,然后根据学案提示找出正确答案,个别难点经过讨论解答不出来的由老师负责做答。上课时基础知识老师基本不讲,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这样体现了教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也改变了一言堂的状况。但这样的课堂很难体现历史教学的丰富性和人文化的特色,我们从一个极端过分关注教师、教科书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兼顾主体和主导?学案教学与传统教学如何才能融合好?我的做法是:

精心设计好教学案,师生同用学案。课堂下发,给出一节课的基本知识框架,类似以前教师讲课的主板书,边讲学生边写,涉及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部分初中生不易理解时,教师要用丰富的史料、前因后果的论证把要讲的知识点推理出来;基础知识的部分引导学生读书自行找出。如我将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设计的教学案出示如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秦汉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再分裂,简单的图示使学生明确本课在本书及本单元的地位。

教学主体

讲解的第一步给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图片,给学生分析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军阀混战的情况,讲解与图例共同呈现给学生,依据老师的讲解会写出第一个填空:“军阀混战。”我想这比光看课本第一句就写出答案印象要深刻。第二步让学生看明白老师给出的结构,指导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表现,至于两次战役的基础知识学生看书就能找出,而其中的难点是每场战役的影响,这时把课前的幻灯片出示给学生,师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他的知识点依次类推。

我认为可行的教学案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教师把一节课的骨架简单明了设计好,这中间要留有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答案的空地,边讲边推理,初中学生会对这节课的线索有宏观的把握,这对缺乏逻辑思维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二、教师讲授与课件的博弈

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是一支粉笔、一个教案、一片板书。这种课堂授课教师更像一个说书先生,书说得好学生听得很有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板书与讲解精妙配合,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历史线索结合在了一起。传统授课方式在这一层面对讲课教师要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板书、流畅的语言表达、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但是不能回避,在对历史地图、对社会文化习俗、对战场上战略意图等分析与讲解时,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方式形象生动。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以往只是指导学生看书把宋代人的衣食住行了解,知道宋代的节日和我们今天的节日有何异同就行了。我们没有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去感知那段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历史问题,基本属于社会史的范畴,很难用传统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标准来衡量。现在再讲这一课时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东西。如用女真人的服饰和宋朝劳动者的服饰对比明确宋代以来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起到了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作用。另引入《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讲解宋朝的社会风貌,能够直观感受宋朝人的衣食住行。 最后再用简洁的板书概括本课知识结构:

新教学模式下课件做得像好莱坞大片那样吸引人的眼球,但往往忽视了历史课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明确课件的选择是为教学服务的,既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要让学生从中感知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要有提纲挈领的好的板书,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篇6

初中科学课教材特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下,初中科学课教材较之前发生了一些变化,总结起来,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教材的探究性 新课改下,科学课教材更加注重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通过实践去获得相关科学知识。教材中很多科学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因此,探究在初中科学性学科教学中尤为重要。

教材的整合性 新课改下的科学性教材有别于以往单一性学科的知识传输,在自然与哲学观基础上,对物理性质、生命环境、科研探索及人文社会等各个学科与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更为丰富、涵盖面更广的系统性科学理论。

教材的综合性 新教材还着重突出了科学本质的综合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并研究科学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联系与相互作用,明白科学研究与自然规律相互影响及变化规律的一致性。

教材内容的梯度性 较之前科学课教材,新版在知识传输上具有很强的梯度性,教材的知识是由表及里、由内至外逐步进行深化和升级,引导学生在理解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学会探究问题表象下所存在的科学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对原本枯燥的理论化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加强沟通与了解 在新课改的实施下,越来越需要学生在老师的要求和帮助下解决一些科学性问题,不同学生因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父母文化水平不同和家庭对学生学习重视情况不同而导致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心理性格上的差异,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加强沟通,准确及时地掌握受教育学生智力水平及心理变化,在把握整体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并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钻研教材内容,制定合理教学方案 由于新课改下教材的整体连贯性和知识传播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探究性更加突出,内容设计上更加注重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更加契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爱好。在问题设置上,突出了梯度性问题的重要性和有机统一性。因此,老师就应把握住新课改下,教材所传递的教学思想,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与问题布局,制定适合于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案。比较简单的内容,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例如,七年级上册《生物与非生物》的教学,由于学生从小就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这节课可先让学生举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而后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这样不仅知识掌握更牢固,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而教学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可将实验与新课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动手实验一边完成教学,省时高效。学生通过改变弹簧秤拉力方向,加深了力臂概念这一难点的理解。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例如,一节40分钟的课程,一名学生最多能维持20分钟精神集中的状态。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则可能会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可以根据一堂课所传授知识点的数量将整个课堂分成几小节,在完成某一知识点介绍后,及时布置一些合理的相关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动脑,学习效率空前高涨。学习兴趣一个重要来源是好奇心。在授课引课时提一些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浮力教学中,讲述大约2000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打到死海岸边,下令将俘虏来的奴隶扔进海里淹死,但扔了一次又一次,奴隶们安然无恙,狄杜以为奴隶受到神灵保护,只好把他们都放了。讲完故事问学生为什么奴隶不会沉入海底淹死呢?

结束语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位学生都喜欢做实验,上课时如果看到老师带着实验器材,他们会无比兴奋。如果教师上课前准备有趣实验,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中,老师将乒乓球放在漏斗中,让学生用力往下吹,问学生乒乓球会掉下来吗?有些学生说会,有些说不会…当看到球不掉下时,学生会非常想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情景下进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篇7

关键词:问题;措施;自主学习;指导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存在,我校近几届毕业班学生的科学成绩比较薄弱。我们就2011年九年级学生科学成绩薄弱的现状进行问题的分析、确定应急培优实施方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来改变科学成绩薄弱的现状,促使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兄弟学校联考进行横向对比后发现我校这届学生的科学成绩进步很大。下面,就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同行交流、分享。

一、针对问题,采取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以内化、整合知识

2011年的九年级学生科学成绩薄弱,学校决定:由本人和另两位老师一起应对这届学生的科学教学。开学的前两个月,通过与其他学校的联考比较,科学成绩与兄弟学校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进行客观原因的查找,从七、八年级时的科学教师任课角度进行原因分析:首先,教师任课变动频繁。六个平行班级中只有一个班的科学教师未变动。其他班级每年换教师,有些班级甚至一学期就换。七年级第二学期一位教师转行,所任教的班级科学课由另外两位老师承担,每人教三个班。八年级第一学期时一位九年级老师参加省领雁工程培训,需八年级一位老师去接任课务,而这位老师的课务由另两位老师承担。教师频繁变动,对师生来讲,都需要一段时间去磨合、去适应。其次,由于教师转行和外出培训,致使其他科学教师的任务更重。教师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不能非常到位。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一块绊脚石。再次,任教他们的新上岗教师多。有三位教师都是第一年参加工作,虽然有工作热情但对教学方向的把握、课堂的掌控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的方向不明确,掌握知识的深广度就更难把握。

针对现状,三位老师共谋计策,分析问题后提出进行研究性教学,为学生内化整合知识,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创造时空和人力上的条件,通过自主复习来缩小与兄弟学校的差距,提高科学学业考试成绩。

二、采取措施,分阶段进行应急培优,以提高整体科学成绩

教师通过给学生分析自身科学成绩的情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学校的学生间有很大的差距,科学“家底薄”。要改变现状,唯有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学习才能提高科学成绩。又由于初中生自制力弱,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会坚持,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每一天的挑战。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天下午的作业整理课,指导学生自主梳理、修正、内化、整合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同时通过这一过程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把具体的培优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提前布置需要梳理的书本章节知识。根据《学业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及考点,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不放过书本中的文字、图、表以及阅读等,为细化知识打好基础。通过给学生答疑,指正他们的错误认知和修正不完善的知识。

第二阶段:针对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题,指导学生进行纠错。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渗入错题中其他对的选项或者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评价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精选习题,进行知识巩固和思维训练。注重审题、解题规范、解题技巧和心理方面的指导。活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四阶段:重返书本和复习用书。把握学业考试主方向,落实基础知识,促进全体学生科学成绩的提高。对知识点和题目(包括对题和错题)进行再巩固。

同时,利用周日部分晚自修时间进行科学强化,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分析总结考试过程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成绩的影响,提高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程度,以便学生在学业考试中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三、营造氛围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确定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后,教师要与学生一道摸索着前行。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梳理知识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正如所料:(1)知识点搞混。如,有同学把浓盐酸易挥发记成浓硫酸易挥发。(2)错误的知识指导解题。学生将自己脑子里以前建立起的错误知识,运用于解题。如,认为速度越快,滑动摩擦越快;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我想:发现和认识错误的过程,实质上是建立正确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能起到修正错误的作用,而且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建立起的知识更加完整和牢固。(3)知识掌握不全面,引起出错。如,鸡蛋沉浮问题,有同学就认为只要鸡蛋浸没在盐水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一样即是不变的。因为它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殊不知,盐水密度的不同对鸡蛋所受到的浮力也有影响。此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从中说明学生在质疑自己、修正自己,这充分表明学生在真正掌握正确的基础知识,构建正确的概念与原理,而不是在硬记和照搬书本知识。在4月份的全市适应性统测中,最高分157(满分160分)居全区第一,150分以上的人数位于全区前茅。这也坚定了我们师生的信心,鼓舞着大家继续前行。

在第二阶段中,要求学生对前一阶段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当然,此时大多数错题学生自己能解决,只有少数错误问题发现并提出。本人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有些问题的提出能与教师的思维进行碰撞,这说明此过程对于学生活化思维,提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机鼠标内装有起自动控制作用的传感器,下图是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物体M在导轨上平行移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当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当第二次接触到这道题目时,一部分学生还是认为P处是滑动变阻器。认为滑片向右移,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随着电流的增大也增大。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就这一问题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这种活跃气氛告诉我:坚持,没错!又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小球质量相等,将甲沿着足够长的斜面抛出,其斜面倾角为30°,乙呈30°角抛出,其抛出时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上升得高 B.乙上升得高 C.甲、乙上升得一样高 D.无法确定

在整理错题时,同学们对这道题目的分析过程又忘记了。未问时本人粗粗一看,认为选C。学生说,答案是A呀。于是,我仔细地审题后,发现自己也把在斜面上和直接抛出给忽视了,于是慎重地给学生进行解题分析。整理课结束后,我也进行反思:针对复习后阶段学生所提出的提问,教师不得马虎,需认真对待。

第三阶段中,教师进行筛选、精选习题。针对学生的审题不清、不能灵活应用知识、图表文字信息题的有效信息筛选等问题,设置相应的习题,进行思维训练和知识巩固,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分析题目时重点在审题、解题规范、表述、解题技巧等方面,不断地对学生加以解题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经典例题的呈现,使学生在仔细审题、恰当表述、规范解题、严密思维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能把这些经验渗入到模拟考试中,他们也就能应用在学业考试中,并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如,思维训练题: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4∶1 B.2∶1 C.3∶2 D.1∶1

在给出问题后,有一少部分同学能很快地报出答案:A。教师问为什么那样快就能算出比值,学生的回答是:因为这个过程中跑掉的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氧化铜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找到等量建立关系式就能算。还有同学说:我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做的。学生体会到了自身的提高,我也体验到了一份成功的欣喜。

第四阶段,重返书本和复习用书。或许有些老师或同学认为重返书本和复习用书,对知识点和题目(包括对题和错题)进行巩固是浪费时间,认为这个过程不可取。其实不然,学业考试的难度系数告诉我们,基础知识的落实是最起码的。要保住基础分,不要“顾难失易”。并且这个过程能照顾到所有层次上的学生,只有他们心里感觉踏实,才能对自己更加充满自信。

四、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效果

在临近学业考试前,本人对研究性教学过程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我做评价,学生对此相当满意。他们对自己做出这样的评价:“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我查漏补缺,改正了许多错误的知识点和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效果真不错。”“科学成绩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基础知识的巩固进步了很多,也懂得了一些解题技巧,进步了。”“我觉得我的科学成绩这一年来好了很多,以前有些知识不到位,现在差不多都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在给教师的评价中这样写道:“从来没见过您这样尽职、这样辛苦的老师,虽然您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但是我们比对班主任还要尊敬您,我们真的很感动。建议老师您不要这么辛苦,多让自己放松。”我想,这是师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更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互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什么叫压力转化为动力,师生付出了不少,收获也很多。(第一学期和兄弟学校的科学平均分相差8分,最后一次联考科学成绩竟然比他们高出一分多,150分以上的总人数由原来是他们人数的三分之一到后来超过他们3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届学生的科学学业考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8

一、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反思意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讲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很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也很少有时间进行反思,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失去思维创新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给学生留下反思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学设计上留给学生反思的问题。例如,七年级科学中光的折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空间感太强,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与已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进行比较:“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的概念有何不同?”,“折射定律与反射定律的不同和联系?”,“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界面哪边的角大?”。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有许多学生刻苦努力,但解题时仍然不得要领,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只重解题结果而轻解题过程和题后反思。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1.反思题中所出现的知识点

初中科学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但科学题目却灵活多变。特别是近几年的科学中考,题型新颖、题目多且与生活联系密切,但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

例 在烧制砖瓦时,用黏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黑色的化合物和FeO,同时还有未烧完的炭粒,而制得青色砖瓦。

分析 题目中所给的有关砖瓦烧制过程是新的情境,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反思,挖掘出隐蔽信息。学生首先应该明确初中阶段常见的黑色固体主要有:四氧化三铁、氧化铜、二氧化锰、木炭;常见的红色固体有:氧化铁、金属铜。

(1)由于“烧制砖瓦时,铁的化合物转化成一种物质而制得红砖”,说明这种物质含有铁元素而且呈红色,而呈红色的铁的化合物只有氧化铁。

(2)同样“红色物质转化为黑色的化合物”,由于红色物质是氧化铁,所以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铁元素,在铁的化合物中呈黑色的是四氧化三铁。

(3)某种气体能把氧化铁还原成四氧化三铁,说明这气体具有还原性。还原性气体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故还原性气体应是水和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

反思清楚这些所考查的知识点后,学生就有了正确的思维起点及终止点,解题的速度也明显加快,正确率大大提高。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并扎实地掌握知识,提高自我反馈、自我补救、自我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

2.反思解题过程中的思路方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依据自已的解题思路、思考方式来讲评习题。结果许多学生听的时候明明白白,过后类似的题目还是不会做。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题后及进行反思,把老师的思路方法转变成学生自己的思路,并且要能活学活用。

例 足量的Fe、Zn、Mg、Al与等质量、相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量由多到少是

分析 思路一:许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马上就会想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计算比较繁琐,容易出错,而且也非常费时。

思路二:少部分的同学经过分析想到,等质量的稀H2SO4在与足量的四种金属反应中,由于与金属反应的稀H2SO4量是相同的,那么稀H2SO4中的H+量也是相同的,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反应后会全部转化为氢气。由此可知,四种反应中产生氢气量是相同的。学生比较后很容易发现思路二的思维清晰并且简单明了。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捷的思维方法。

这个题目解决后,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反思:如果把题目改为金属等量、稀硫酸足量,解题的思路又是怎样呢?是否还与刚才的解法相同?只有经过思考分析,才能找到最快、最好的解法,才能不被题目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3.思考解题中的错误

篇9

关键词:浅谈;情感教育;思想品德;研究;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0-02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教”。因此,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教学的原则最起码有三条:即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

一、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1.整和教育资源,挖掘情感因素。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七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九年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我们在利用课文教材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我校办学性质特殊,既要肩负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更要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证新疆长治久安的政治上过硬的少数民族人才。如讲到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了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2.创设教学情境,陶冶学生情感 。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材中有许多情感素材可以挖掘。如教材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科学家的废寝忘食、刻苦攻关的精神,在教学中也有许多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老师等,无不牵动和丰富着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手段,使教材、老师之情融会成学生的感情,变成一种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同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

二、教师真情相呼,激发求知欲望

1.教师真情流露,激发学生情感。初中学生都具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他们在学习时,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具体情节的叙述上,不能完全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摆脱具体情节去理解教材的含义和中心,鉴于此,创造一个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接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甚至会使学生与教材融为一体,就好象教材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中间一样,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染才深,对文章的理解才透。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如讲到八年级关于的正义这一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相关小品“某种学生见义勇为,却身中数刀,险些失去生命。” 就这个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其中正误及对我们的启示。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增强正义感并学会自我保护。

2.多种方式激励,稳定学生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心扉,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体态语的运用非常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面部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有时一个眼神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使学生专注认真,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因此,当我们看到学生开小差或随意说话时,当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们不要过多地指责或批评,而应该用一些恰当的体态语去暗示,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这样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倾注真情爱心,激励学生进步。任何教师想获得教学的成功,树立对科学知识的满腔热情的态度与信心,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用自己的爱心,创设与营造激发师爱的场景,为学生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在教师的热情与用心的呵护下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与体验,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树立自信、自强从容的信念,这就充分体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与本质。也使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得以升华,使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热情评价,升华师生情感

本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将有关知识点运用提问的方法,对学生所作出的反映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评价的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与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与情感两类信息的沟通。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评价,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认知与情感双赢发展呢?

1.以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情感教学植根于教学活动始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与途径,因为在教学评价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修养,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唤起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思想情感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教师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热情,并延伸为对学生的热爱,随时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更注重满足学生心理情感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交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断升华师生的情感基础,为实现师生知情互动、课堂评价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以高尚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教学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形式与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客观反映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同时折射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实现知情互促并茂的学习效果有深刻意义。

3.以创新教育理念,探索情感评价策略与途径。在实施情感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情感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创造教学水平进入更高的境界。

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形与隐形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形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而隐形的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形的方法。通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

篇10

关键词:科学;以学定教;学生主体;自主探究

顾泠沅教授认为: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我觉得“以学定教”就要求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据学生、发展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教材、拓展教材、升华对教材的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生成及推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课堂,真正发挥学生内在学习的欲望与愿望。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

下面我把自己这几年科学课堂中的尝试及探索与大家做一个探讨:

一、目标导航,以学定教

学生有目标的学习才能高效学习,对于每一节课目标的制定很重要。一节课开始,首先给每位学生发放当堂课的学案,在学案上标注这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要求,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明确,重、难点突出,并且精而简。做到不在教学环节上平均用力,或按照教材的环节顺序走马观花,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不深入、不透彻。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年级下册第二章“机械运动”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给学生看一段视频:两个人分别坐在汽车的两边,都看着窗外,一边的人觉得汽车终于开动了,另一边的人却觉得汽车根本没有动。为什么在同一辆车上两个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在学生讨论过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学并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参照物?

(2)为什么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

这个例子跟他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的兴趣非常大,很快同学们对于什么是参照物都已经能说的头头是道,并能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这样的设计就让他们很自然的体会到“科学即生活,生活即科学”,让科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的常见现象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迁移,增添课堂趣味。

二、自主探究,互助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堂教学探究行动”的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或“自主、互助”型学习模式已经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这个背景下,结合科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多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构思学案,力求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并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让整体学生都能动起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机会,真正使“自主互助”学习方式贯穿整个课堂。

例如,在上“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这节课的时候,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小视频: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在画好《百花争艳图》的时候,两只蝴蝶飞了过来。学生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用这个故事引入完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些学生也得到了“耍小聪明”的机会,想法非常的多,我让学生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多,最好。提出想法后,请各个小组内针对自己组内的某一个猜测制定好探究计划。在每个小组制定好探究计划后,我又让其他组的同学针对这个计划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一可以对于一个假设,一环紧扣一环,往往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又跳出一个新的问题。提问题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对于回答出问题的同学也很有满足感。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很有好处。

这堂课的探究是非常抽象的,完全凭着学生的想像能力,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发扬合作交流的精神,同学之间也可以惊醒取长补短。教师在这堂课上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

三、重点点拨、难点分析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所以我们课堂教学时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

例如,在上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七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时,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理解有困难,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把相对原子质量理解成原子质量,从小学到初中,相对量还是首次出现,学生感到困惑。二是对C-12的1/12质量不理解。

所以在上这节课时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小卖部入手,我发现小卖部的收钱柜里有一个专门收硬币的盒子――硬币点数盒。

学生对这个东西都非常熟悉,看到这个的时候都非常兴奋,一下课堂的气氛就调动起来了,我让学生自己介绍一个它的作用,学生起来介绍的非常详细:由于一个个硬币点太麻烦,这个盒子的每一格设计起来放满刚好是一个整数,放满后用胶带绑好,十捆就是一百,这样就省去了点的麻烦。

以这个为切入点,我给学生列举了几种原子的质量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简单计算,学生发现非常麻烦,学生就顺利成章的提出也取一个标准,以相对这个标准的倍数计算,既方便记忆,又容易计算,然后我点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对这个概念就不觉得那么陌生难懂,反而觉得就应该这样,很容易接受。

四、当堂检测、落实全面

看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是要看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为将学习目标落到实处,每一节课我都要进行达标检测,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一般分一下几步:

1、学生自测

我给每位学生发一份反馈卷,反馈卷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当堂基本知识点,只有后面有个别提高题,然后要求学生都独立答题,不再借助于别人的力量,实事求是,看看自己这堂课的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及时查漏补缺。

2、小组评价

做完题后,各组长收卷,我给出答案,组长和副组长快速批改,并打出分数,把全组整体成绩报上来,给得分最高的小组及时的奖励,一周再评一次周冠军,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就让每位同学和每组的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以竞争促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3、反馈矫正

如果某个知识点学生出错面较大,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学生进行矫正。

总之,“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运用学案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改策略观念新,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渗透,把教法、学法融为一体,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激情在科学的学习课堂上飞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