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收账款的财务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借:应收账款 81000
贷:原材料 81000.
这是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正确的账务处理是:
借:工程施工 81000
贷:原材料 81000.
企业销售货物,难免有些账款收不回来,造成销货业务上的损失。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的企业,是依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按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坏账准备的。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如果年末余额核算不准,就可能会加大费用,同时使利润减少,相应就会造成少纳企业所得税。
如某五金综合厂2001年初提取坏账准备金余额4100元(该企业200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20000元,经批准该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比例为5‰)。经税务机关检查,该企业200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实为254000元,按规定该企业应提取坏账准备金254000×5‰=1270(元),但企业却作出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摊费用 4100
贷:坏账损失4100.
这个账务处理是错误的,正确的处理应为:
借:管理费用 1270
贷:坏账准备1270.
由于企业多提坏账准备金4100-1270=2830(元),还应作如下分录:
借:坏账准备 2830
贷:管理费用2830.
篇2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管理
1.应收账款风险分析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的增加。其原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资金成本上升第一,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往往利用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以获取更多的商业渠道、扩大销售份额。当应收款项居高不下、企业可流动资金无法正常支付相关税费时,必然需要依靠银行贷款解决此问题。由此,引发的沉重的利息必然徒增企业费用,且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长,其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导致资金成本上升。
(2)信用条件确定不合理,为促进销售、加速收款,企业常常对客户提供一定的信用条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其信用成本的原则。如果信用期过长,或折扣率确定不合理,都只会增加企业的信用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和回收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企业内部控制不严,对大量债权资金清理、催收不力,造成资金损失。对债权资金未能及时清理、催收,使本可以收回的款项成为呆账;将资金损失和当期费用长期挂在应收账款科目内不作处理,造成虚盈实亏等。从而掩盖了企业经营中的潜亏损失,不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和使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容易使人对虚假债权产生错觉,扩大了资金管理漏洞,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领导作出正确决策。存在经营者短期行为。许多企业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经营模式,部分经营者为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营造出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的假象,不考虑款项的可回收性,造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加大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4)应收账款管理信息技术落后,企业管理者对客户信息系统和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客户相关业务信息模糊是造成应收账款管理混乱、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2.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2.1事前控制
应收账款事前控制主要指销售环节的控制。主要包括:
第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是降低应收款风险的根本保障。企业制定信用政策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如果信用标准过严,虽然可以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降低,但却不利于企业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过宽,虽然有利于企业销售,但又会增加企业风险。可见,企业信用标准的确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在信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适当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就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因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第二,做好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价工作。企业在确定赊销单位的信用条件及信用额度前,必须对赊销商进行了解并作出评估,给出合适的信用标准,从而有效控制应收账款。信用分析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可采用5c分析方法。即对企业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品和情况这五个信用情况方面作出分析。 企业信用等级一般分为优、合格、差三个等级。企业规模大,以往业务往来中信誉较好的企业可评为优;资产状况一般,财务制度比较规范,有一定资产作抵押,在以往的业务往来中,经催交后能够结清货款的客户可以评为合格;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财务制度混乱、没有资产作抵押、以往没有业务往来或有业务往来但信誉不佳的客户可以评为差。
第三,建立赊销审计制度。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授予客户的信用额度控制交易量,并根据授权有限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分别规定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领导审批,若客户信用额度发生变动,必须办理报批和备案手续。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将赊销业务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同时,企业应对信用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分析,确保信用限额安全、合理。
第四,完善业务内部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应收账款管理不应只是财务人员、销售人员、或清欠人员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工作。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健全销售预算、发货、仓库管理、奖惩及清欠等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合同洽谈、开标、配货及发货、出门及收款等业务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以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销售、财务、发货、清欠等部门和人员要做到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奖惩合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缩短应收账款收账期,减少呆账。
第五,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何种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商业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坏账损失。为分解坏账损失风险,企业应从稳健性原则出发,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将对损益造成的影响,按期提取坏账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放弃了对应收账款的索取权,企业应继续关注欠款单位情况,尽量收回账款。
2.2事中控制
篇3
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在对事业单位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有的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挂账已达上百万,有的账龄在15年以上,都未及时清理。应收账款是否合理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资金能否顺畅流通,而资金是单位的血液,缺少资金单位经营就会发生困难,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形成呆账,滞账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目前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各种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不一样,所以不同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各有不同。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年度结存余额累计增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职工预借差旅费:事业单位的职工因公出差往往会向本单位财务部门预借款项,归来以发票等结账,但由于很多原因不能及时归还冲账。
(2)职工借用款:事业单位本单位职工因为各种特殊原因向单位借款,原则上因从借款职工工资里扣除归还,但很多单位未能执行。
(3)基建及修缮的预付款:事业单位发生大型的基建或修缮工程时,由于前期需购买部分材料的原因,会发生部分预付款,当预付款的金额没超过总工程金额的一半时,工程完工后才能冲账,然而有的大型工程长时间不能完工,所以长期挂账。
(4)外借资金:各种特殊原因或者特殊关系出借给个人或者单位的资金,长期无人过问、催账,形成呆账、滞账。
(5)押金、保证金:单位购买特殊商品或接受特殊服务项目等,向对方支付的款项,如事业单位购置土地向土地管理部门交付的押金、保证金,这些款项发生较少,但单位往往不管不问,长期挂账。
(6)以及机构合并、隐瞒收入、经费支出超标、其他借出垫付、还有自主经营形成的坏账等等。
2、形成的主要原因
(1)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滞后,外部监督不力。事业单位由于单位性质的特殊原因,事业内部对长期挂账的资金大多选择不闻不问,时间越长越无人过问,对外的借款更是没有约定的还款期限,没人催款,单位内部没有明确的部门来追还应收账款,没有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或者个人,无法追究应收账款的责任,对应收账款不够重视,最后导致应收账款无人管理,形成呆账、滞账,单位负担沉重。事业单位的主管领导部门是财政、审计等监督管理部门。一方面这些主管部门因为受人力,时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较小的事业单位,资金较少的事业单位造成监督缺失。另一方面有的上级领导部门不但没有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反而利用职权把下属事业单位资金随心所欲作为他用。
(2)事业单位领导变动更频繁。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因单位性质、工作需要、组织安排等各种原因,不时的就在发生变动,有的调走,有的升职,新到任的领导刚到一个新环境,都不愿过问以前领导任期内发生的债权债务,任由长期挂账,时间一长,有的债务人破产、合并等,都已经不存在了,形成呆账、滞账,等到真正有到任领导有心过问以前的债权债务时,也是无从下手,难上加难。
(3)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不到位,财会人员专业知识不强。事业单位有的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对政策不熟,业务不精通,做账时应收账款科目混乱,账目不清等等;有的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应收账款登错账,长期不对账,不核实,不催收,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有的财务人员由于岗位调动,交接时只移交应收账款总额,没有进行明细账交接,造成日后错账,乱账无处可查;有的主管单位和下属事业单位之间应收账款金额不一致,由于之间的隶属关系而无人过问,无人对账,又旧账未清另起新账,滚雪球似的累计,越来越多,清理难度越来越大。
(4)缺乏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像企业一样对应收账款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对客户未进行事前的评估,对客户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偿债的能力都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评估,对客户的财务现状不予重视,只要领导同意签字,不管对方信用如何,不管是否合规,就可以将事业单位大量资金外借,事后也没有专门的人员监控,无人催收,资金长期无法收回,影响事业单位正常运营。
(5)对国有资产缺乏足够的认识。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有责任对本单位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人员忽视国有资产现象普遍存在,单位资金随意大量外借,且只管借不管收,没有意识到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加强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行领导责任问责制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单位的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职责,责任确确实实落实到个人,有错必纠,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对国有资产的认识。提高事业单位主管领导的意识,把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纳入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中,于业绩挂钩,增强主管领导的责任心,使之正确决策、科学管理,灵活运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在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中,财务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1)健全财务制度。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发生前,要求提前和客户约好还款的时间和方式等等,并一一记载,便于以后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开展,要求以前有来往的客户必须无应还未还的旧账,才能与之建立新账,以防止滚雪球似的恶性循环发生。如发现欠款逾期未还或者欠款额度加大,应及时采取措施,与相关部门联系。
应收账款发生时,应当及时登记入账,对来往款项的事由、时间、金额等等进行及时确认和核准,确保真实性。
应收账款发生后,应复合应收账款明细账、总账、报表是否一致,确认库存商品是否与应收账款一致等等。根据应收账款金额的大小和期限长短可以将应收账款分类,便于定期清理。
(2)设置专人管理应收账款。按照财务内部牵引原则,财务部门下可设立财务监察小组,专门负责有关每一笔应收账款的核实和监控。建立应收账款的定期清理制度,可定期以文本的形式向财务负责人及单位相关负责人报告应收账款的及时信息,督促并及时提醒有关的部门催收到期应收账款,定期与对方核对应收账款金额,并定期进行函证,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监察小组与管理部门合作制定完善客户信用管控制度,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应收账款的明细,增加应收账款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公众监督的力度,便于应收账款的回收。
(3)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增强风险意识。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财务人员学习最新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增强有关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的约束力,参加国有资产管理的培训和学习,增强国有资产利用行为的风险意识,组织不定期的考核,了解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增强财务人员责任心,做好日常审计、复核,发现不合规、不合法的及时向负责人报告,从基层杜绝应收账款呆账、滞账的发生。
3、对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执行国库集中支付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应收账款 质押融资 风险 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现状
我国的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企业的基本征信体系已建立,但是对于各方面都不是很乐观的中小企业,其征信环境现状还不能满足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要求,由此,也暴露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开展的现状。
1.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薄弱,缺乏信用价值观念,致使银行没有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现状的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但是从目前的经济市场来看,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薄弱,失信的商业行为履有发生。作为融资重要的信用信息,不管在披露方式、披露内容还是在披露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比如,缺乏必要的业务流程和制度规范;缺乏专门的信用分析评价报告及评价标准;信息缺乏必要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可靠性。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没有可信性,致使银行进行该项业务时要担着很大的风险,妨碍了银行的积极性。
2.缺乏健全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阻碍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目前我国在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明显落后于西方等发达国家,尽管我国也出台了一些与征信相关联的法律法规,但是缺乏与征信有直接关联的内容条款,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对失信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也无法很好的保障银行的权益,将中小企业的风险甚至是夸大的风险全都暴露在外,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的法律瓶颈。此外,企业的征信平台建设缺乏一体性,建设水平低且管理滞后,企业的征信管理缺乏社会性,政府对企业征信建设支持力度的不足等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处于控制状态,这些也是导致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
1.合同的履约风险
首先是应收账款基础合同效力的风险。基础合同所产生的债权是应收账款质押的前提,如果基础合同本身就是不可能履行的或者合同中存在违法交易等情况,那么该基础合同从最开始就是无效的,最终也会导致应收账款质押无法实现。
其次是应收账款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收入确认规定的风险。只有能够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确认为收入的应收账款才能相应的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如果应收账款合同中有未按会计制度确认的款项,那么基础合同中属于企业的资产就和真实的不符,由此也会引发风险。
此外还有应收账款的时效性风险,因为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的债券具有一定的诉讼时效约束,如果在贷款偿清前过了诉讼时效,银行就会丧失胜诉权,都不到法院的保护或支持,使质押担保失去意义。
最后是合同的解除风险。目前还没有一定的法律法规支持质权人限制出质人或债务人行使解除权的主张,一旦基础合同被解除,银行将不能收回贷款。
2.因出质人而产生的风险
首先是出质人虚构应收账款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两种情况:应收账款原本就不存在,出质人虚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存在,但是出质前债务人已经清帐只是还没下账。如果是在这种应收账款情况下签订的质押合同,那么质押合同就是无效的,贷款银行不会得到债务人的清偿。
其次是出质人转让债权的风险。如果应收账款被企业挪用或者转让,那么企业不会按时偿还银行债务。尽管有法律对这点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考虑不周,在诉讼过程中给了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增加了银行回收账款的风险。
再次是出质人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风险。出质人如果因为自身的不确定因素致使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银行无法顺利的得到账款的清偿,或者可以得到但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三、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企业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强化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一般都不是十分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所以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使财务信息透明,财务制度完善。除了从自身严格要求外,还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与偿债能力等有明确的认识,以此来确定赊销额度,还要根据不同的账龄采取不同的催款方式,保证自己应收账款的质量,高质量的应收账款才能比较容易的从银行获得贷款。
其次是中小企业要积极的完善自身信用的建设。信用信息对中小企业能否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要积极的参加企业信用档案的建设,提升自己信用信息的透明程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升自身素质,减少信用风险。
2.银行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首先是银行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银行在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时只是对形式进行审查,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银行要完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的企业诚信资料,确保应收账款是可回收的,对出质人和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诚信都要进行分析。二是,加强银行相关内部人员的专业知识,切实提高项目审核和可行性分析能力。三是,健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操作流程,严格贷前审查,全流程监控应收账款回款账户,努力降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其次是加强银行内部的道德建设。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办理的过程中,银行的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规定来执行工作与所完成业务的风险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要加强对银行内部相关人员的道德建设,比如,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立事前防范体制;建立严厉的处罚措施和科学的激励机制等。
3.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的相关措施
首先要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现阶段贸易融资的核心企业有各商业银行各自认定,这种做法主要有三方面的缺陷:重复认定,增加成本;标准不一,欠缺公信力;信息分割,不能共享。所以由必要建立客观、公平、独立的第三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这样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公信度和信用管理水平,化解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其次是健全企业信用征信体系,使其完善和标准化。目前我国虽然有企业信用征信体系,但是系统信息比较单一,没有有效的参考价值,为此政府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在准确的基础上使其标准化,以达到全面统一的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再次是完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新行为的出现,该法律在施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完善和强化。比如,应收账款的定义和可质押应收账款的范围阐述的不够详尽;应收账款的转让登记没有相应的规定;应收账款质押和其他担保方式的先后顺序未作明确规定等,这些都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加强的部分。
最后是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对违规与失信的企业加强处罚力度,提高他们的失信成本。同时,一旦有企业违规和失信,可由相关部门将企业的信用现状公布于信息平台,给其他相关机构以提示作用,动用社会的力量对其进行监督,使失信企业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成本。
四、结束语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所以针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贷款风险,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俊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风险分析与防范[J].会计之友, 2011(8):57-59.
[2]房友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莱芜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11):35-39.
[3]玉天远.论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与防范[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8-00017-04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一)金融机构用户实现全覆盖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运行以来.为金融机构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了法律保证和操作平台.使得该项业务发展很快,系统登记用户不断增加。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至2010年6月末.全辖9家金融机构全部开设了常用户和操作员用户.用户数量达13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机构数量增加4家、用户增加6个,实现了辖内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用户100%覆盖。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量迅速增加
2010年以来.沧州市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截至6月末,全辖累计登记119笔.登记金额23.1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6笔、11.09亿元,增幅达88%、98%。其中,销售质押融资3.51亿元。收费权质押融资8.23亿元.国内保理融资10亿元,其它类融资1.4亿元。全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余额12.03亿元,较上年增加6.45亿元。
(三)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种类不断增加、范围逐渐扩大
当前.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种类不断丰富,主要有国内保理、隐蔽型保理业务、公开型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质押、有追索权应收账款融资、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融资、收费权质押、发票融资等种类。出质人所属行业分布在石油化工、管道装备、交通运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业、批发零售、商务服务业及部分公共设施管理业,质押标的物范围不断扩大。如河间联社利用任丘市四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市政设施改造工程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其发放贷款2490万元:沧州农行以收费权为质押物为沧州市交通局发放贷款8.1亿元。
(四)效能逐步显现.实现了银、企双赢
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品种.为金融机构扩户增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机构收入增加。如沧州农行利用收费权质押发放的8.1亿元贷款.每年为该行带来贷款利差收入9000多万元,存款收入300多万元,中间业务收入460万元。同时也对缓解企业融资难、优化信用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河北亚泰线缆有限公司为关停企业.欠河间联社贷款300多万元全部形成不良.2008年该企业与内蒙古电力公司签订了标的物金额1591.5万元、210.4万元供销合同。因找不到担保和抵押物难以获得资金支持.河间信用社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于2009年10月29日、2010年4月8日为该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2笔。金额分别为900万元、1200万元,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不仅全部还清了结欠的不良贷款,还和客户建立了非常融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银企互惠双赢。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现状与实际需求的相关分析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量小,金融机构间业务开展不均衡
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占贷款业务的比重来看.全辖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占全部贷款比重还很小,2010年6月末,余额占比仅为1.5%。再从各金融机构办理该项业务的份额来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主要集中在工行、农行、建行办理.占全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90%以上,部分金融机构虽已设立用户。但尚未发生业务.辖内担保公司、典当行、企事业单位都没有开办该项业务。
(二)企业质押物(应收账款)资源丰富.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实际需求强烈
为了解企业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业务需求.我们随机选取沧州市30户企业作为样本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制造业15户、基础设施建设企业10户、服务业5户。调查显示,样本企业45%的资产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受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现金回流不断放缓.应收账款逐渐增加.资金链十分紧张。5家企业周转困难。至2010年6月底.30家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合计3.12亿元.企业资金缺口达2.76亿元.部分企业甚至因资金不足导致在建项目停工。若按应收账款质押折扣率70%计算.样本企业需获得融资2.18亿元.才能满足样本企业78.9%的资金缺口(见表1)。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紧张的状况。因此。样本企业迫切希望金融机构开办此项业务.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三)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成本低,不良率为0,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调查发现.金融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进行贷前调查时.主要针对应收账款合同的真实性、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信情况、债权人、债务人是否为关联企业等进行调查。虽然金融机构审核成本较高.但对于企业而言。支付的手续费与借助担保机构担保贷款支付的担保费用、土地、房产抵质押评估费相比.费用可节约30%。至2010年6月底.沧州辖内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贷款不存在违约现象.所有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客户均能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贷款形态全部正常,不良贷款率为0。
三、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制约因素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潜在风险制约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积极性
1 存在重复登记的法律风险。由于应收账款无规范的名称、缺乏特定化出质的统一规则,容易被改头换面重复质押、登记,增加了债权人的风险识别难度.
2 虚构应收账款风险。一是虚构应收账款。此种情形下.应收账款根本不存在:二是原来存在应收账款但设立质押之前已清偿.只是出质人未人账;三是设立质押之后出质人通过现金、承兑汇票等方式收取了应收账款债务人清偿的款项.但未提存或保管.而是改作其他用途.致使应收账款之后不存在。不论何种情形.其实质均等于无第二还款来源.这样一来贷款银行将面l临损失风险。
3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风险。应收账款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登记机关对应收账款的质押登记采用登记材料形式的审查方式.不对双方主体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更不对权利范围的真实性、准确性审查。这样一来.对应收账款的实质审查责任责无旁贷地由贷款银行来承担。由此产生以下问题:当所登记的权利与真实权利不一致时.质押
登记便失去了实际意义.贷款银行也就没有优先受偿权.就会面临潜在的风险损失.
(二)金融机构开办质押融资业务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1 创新动力不足。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不仅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自身竞争力提升有利,而且可以使更多欠缺不动产类担保物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但作为一项新业务,部分金融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操作流程不熟悉.对业务风险控制尚存在一定的顾虑和担忧。从目前看.在没有经验借鉴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还不太愿意去办理自己不能准确预测风险的业务。以免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据对沧州辖区七家金融机构调查显示:仅有沧州工行、河间农村信用社开始涉足因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其它行、社尚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信贷权限上收的背景下.省级分行在向其市级分支机构授权方面比较谨慎,如农发行、中行均没有得到其上级行相应的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项业务的开展。
2 缺乏对应收账款价值和风险进行评估的专业人才。风险可控性差。据调查,金融机构目前开办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最担心的问题是难以认定应收账款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及应收账款的实际价值。金融机构在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时,既要审查出质人的信用度.也要审查债务人的信用度、上下游客户资信情况以及有关应收账款的金额、账龄、坏账率、分散集中度等应收账款自身的质量指标,并根据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折扣率.这就要求信贷人员既要有专业的应收账款评估原理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做出切合金融机构和企业实际状况的准确评估.而事实是.该类专业人才金融机构奇缺。据统计.被调查金融机构的82名信贷人员中仅有4人具有应收账款质量评估的初步知识.大多数信贷人员对应收账款质押的业务知识根本不了解.而对于如何全面获取债务人的资信情况、发生风险后是否可控等问题,也一直是银行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金融机构尽量不选择该类贷款方式。如沧州市某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3000万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时,因难以判断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仅在15家备选企业中.选择了4家信誉好的大企业的312万元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标的.其余仍采用机器、设备等不动产质押的贷款方式。
(三)企业自身发展缺陷是制约应收账款业务开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其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信用意识淡薄的现象。调查显示,河北省沧州市被调查的30户样本企业中.仅有14家企业设有专职会计。8家企业委托会计事务所记账.6家企业由兼职会计担任.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再加上过去某些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给银行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诚信状况产生了很大的疑虑。据统计.在被调查的河北省沧州市的30户样本企业中有24户曾有过违约或逃废债务的行为。二是应收账款质量参差不齐。多数与中小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往来的多为本地关联企业.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受偿,主要依赖关联企业资信状况和偿付能力.而在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5%以上的中小城市.难以实现借大型企业信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的初衷。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结算不规范.应收账款的物权形态缺少合法的债权凭据.无法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结算。如企业不同的财务制度规定。一些企业坚持见款发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是以打欠条为主;有的企业是在购货合同和验货单上签字.然后银行对账,并无债务关系凭据等等。这些企业存在的自身缺陷.也严重影响了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开展。
(四)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中配套法律和实施细则缺位.有效监管缺失
调查显示,虽然人民银行出台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操作规则》,为银行业创新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方式提供了平台.但尚未出台相关配套的法律和实施细则.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业务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应收账款的到期日与主债权合同到期日的匹配问题。当应收账款到期日早于主债权到期日时如何处理、是否要签订三方协议、是否需要专户回笼,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银行均要求应收账款债务人将款项打人银行指定的专门结算账户.应收账款进入专门结算账户后.一旦账户内的款项被其他债权人依法查封或冻结.质权人能否主张优先权等等.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和实施细则来加以说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虽已明确保证登记信息的真实性.但谁来监督和控制信息真实性.即如何对其实行有效监管.还有待明确。
四、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控制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中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
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要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机制.建议尽快出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具体操作细则和风险控制措施.就业务发展中的风险评估、真实性鉴别、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信用风险控制等给予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同时,应建立严格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降低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
(二)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构建新型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银企关系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以为企业运营提供现金支持。因此,企业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深化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认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金融机构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开发适应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既要满足大型优质客户也要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选择中小企业的优质客户.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三)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
建议尽快与法律部门沟通.出台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登记相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在《物权法》基础上,解决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和登记方面的法律问题.如从法律角度规定建立应收账款三方协议,注明三方协议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解决资金专户回笼和质权人对专用账户的优先受偿权等问题:以法律形式明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监督主体及登记用户的权利和义务.确保登记信息的真实性,推动应收账款融资制度的完善。
(四)加快征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
在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大对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通过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造良好、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培培.《应收账款综述》[J].《西安金融》,2007(1)。
[2]屈茂辉,许静.《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担保方式及制度选择》[N].《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第21卷第3期,2006(9)。
篇6
关键词: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资金管理
Abstract: The road institution is facing financ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funds of highway institutional units in several way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of two lines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that accounts receivable bad debt preparation extraction as well a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Keywords: highway;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fu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7
现行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职责上已落后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给现行的公路事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所以,研究财政体制下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行业财务管理水平,对加强行业管理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筹资融资的管理。事业单位随着体制的加速改革,企业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在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被注入,例如,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拨付逐渐处于下降的趋势等都是其重要的表现。因此,公路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实现自身多形式、多渠道稳定发展的格局,弥补因财政拨付资金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努力通过增强自身融资能力、深化投资主体改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等方式来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但是,目前《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负责作为指导公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在会计处理方式应怎样变化来应对如何多元素投资所带来的影响,并未作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规定,这使得财务制度制约了公路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的延续,在其适时性或适应性上严重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发展对该类单位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公路事业单位在其项目建设方面对其使用质量和效益则比较轻视,只注重建设资金的规模和数量,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现象;为此,公路事业单位应合理的确定出项目投资的规模以及资金的需求量,并通过项目资金预测和财务投资分析进行测算,并通编制资金预算报表,正确的判断自身的资金结构及资金使用情况。
2、应收账款的管理。公路事业单位的理财环境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越来越趋于企业化,在这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应收账款的增加,是由往来款项业务增加所导致的,而应收账款是否能够按时并且全额的收回,对该单位的资金结构和财务风险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直接的影响到该单位的现金流量水平及资产流动性。但目前公路事业单位同企业相比,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公路事业单位对应收账款是否计提坏账准备以及如何计提没有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中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企业为完整、适时、合理的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实际状况,一般会按账龄、信用或其他标准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因此公路事业单位使其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掌控,严重制约了公路事业单位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此外,有些公路事业单未结转成本或按应收账款予以反映以前年度未结算的工程款,会造成了本单位资产虚增,这会不利于其全面、真实、适时的了解该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导致外部信息使用者对本单位的资金状况和资产结构产生错误的理解。由此可见,公路事业单位理应参照企业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的相关规定,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坏账准备具体、详细的说明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在其财务制度中增设该项内容,以提升其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其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增加单位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效,提高其财务信息提供的质量。
3、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我国的大部分公路事业单位目前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些单位通过设置账外账甚至“小金库”的方式对该项资金进行擅自的挪用,不向财政专户上缴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坐支现金、隐藏收入、违规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对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存在着错误的理解,严重扰乱了公路事业单位整体的资金秩序,其影响恶劣。另外,公路事业单位在内的很多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比较混乱,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外资金缺乏完善和细致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较多的漏洞。为此,应明确、合理、详细的规定预算外资金的内容、性质、收支范围以及征收体制等内容,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适时更新;另外,合理的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投资流向,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统一结算等方式,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目的,达到对该项资金正确使用和管理。
二、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固定资产屡购屡缺、资产流失的源头,如:用未列入预算的计划外资产取而代之强制报废未报废的资产,造成资产重复购置;未对出租、出借的资产建立明细登记卡片,时间长了固定资产就成了私有财产,租金收入更是无从谈起;财务审计时,未盘点实物,只注重账面数额,造成账实不符等。针对上述问题,固定资产购置、报废、出租、出借的制度应当健全,如:报废资产要有残值收入;对出租、出借的资产要有协议、合同,不经集体研究批准,不得出租、出借资产;凡能公开招标的一律公开招标,实现租金收入最大化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对固定资产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公路事业单位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理财环境越来越趋于企业化,单位的应收账款也会也越来越多,而直接影响到单位资产流动性的是应收账款质量的好坏,而企业采取提取坏账准备的做法对应收账款质量的控制,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和方法根据应收账款不同年份而不同。而有些公路事业单位历年未结算工程款的存在使大额预付工程款未及时结转成本或转入应收账款,另外财务管理办法没有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方面做出任何规定;导致报表上虚列资产,这就显然不利于外部单位真实、全面了解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流动性情况。所以,公路事业单位应该对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做出明确的规定,参考企业的做法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
3、资金管理过程中,对不同的部门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利润中心的管理,以公路经营企业下属分公司、收费处等单位,可以设置为利润中心,可以将路段运营成本看成是阶梯固定成本,主要以增加车辆的通行费收入和控制路段的运营成本,考核指标是资产报酬率。对成本中心的管理,比如以公路养护单位成为成本中心,主要控制其可控成本,包括公路养护工程范畴的工程成本及公路小修保养成本、大中修工程成本,成本费用降低率、好路率、交路事故率等是考核指标。对费用中心的管理,公路事业部门,可以作为费用中心进行管理,主要控制的对象是可控经费,重在节约增效,按人员编制确定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补助支出三大基本支出以及财务费用等。对投资中心的管理,公路经营企业的下属分公司,可以在授权投资管理的基础上成为投资中心,应当重在所获得的收益与所占用投资的比较,适用的财务比率应当是投资报酬率,该破产的破产,不得虚盈实亏。
4、增加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加强融资管理。随着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资金支持的减少,社会力量办事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交通事业单位应当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逐步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地吸收社会力量办事业,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发展事业的格局。贷款项目在建设期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等是公路建设项目所需工程总投资。有些单位争取的财政补助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填补盲目贷款发生的利息支出,这种“轻使用质量和效益,重资金规模和数量”的现象现在普遍存在。这样受部门利益的驱使以各种方式争取资金,造成一方面资金浪费严重,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所以应在项目资金预测和财务投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计算期预算报表,确定项目投资规模和资金需求量,分析自有资金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权益净利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选择合理的资金结构,提高效益,编报上批。
参考文献:
[1] 王颖辉. 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现代商业. 2011(21)
[2] 罗东海.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08(13)
篇7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 管控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向乙方收取应得的款项。应收款项能够放宽企业的信用政策,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应收账款的支付形式出现较早,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现实便利的。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或者规避潜在资本风险,在商业交易中经常使用“赊账”的形式来事后付款,而非事前或者到货再付款,这种付款形式对于缺乏足够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但是,假如应收账款不能够及时回收,且占用企业的资金份额较多,那么就会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不够周转,影响企业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且,应收账款也是企业决策和财务评价所依赖的重要数据,对于在应收账款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强控制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从而规避潜在风险,确保企业资金能够及时回笼。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应收账款中产生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市场也早已融入国际之中,资本市场、商业市场等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外行业间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站稳脚跟,除了在商品质量、服务上下功夫以外,还可以在资本付款形式方面给予较为宽松的政策,而应付账款则正是企业“赊销”最典型的形式。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开始大量采用赊销的形式,据悉,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商业支付行为中大量采用赊销,且这一比例正逐年上升,有些企业的赊销占到企业收入的一半,甚至90%以上。然而,应付账款份额的猛增,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应付账款是建立在完善的社会商业信用基础上的“预支”付款,企业在商业行为之中大量采用应付赃款的形式,导致企业之间账务互相拖欠,一方运营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这种债务链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之中,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致使企业售后难以跟上。应收账款的累积会增加企业的虚拟资产,导致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的账面利润较高,而实际却并无太多的现金流入。同时,由于入库财务资金的不足,导致企业的运营能力相对下降,货物的生产、运输、加工、扩大再销售、售后等行为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且由于长期的赊账,还将产生一笔新的费用,如催帐费用、信息收集费用等,时间越长,越有可能会形成呆账、死账,导致企业信用率下降,破坏企业的经营状况。另外,企业本身所需的成本费用、运营费用等也将出现一定的缺口,进而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后续发展决策。
(二)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还并不成熟,尤其是中小企业,其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风险的认识也还不到位。因而,应收账款问题也成为了一把确确实实的“双刃剑”,其原因如下:
1、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就会盲目地赊账,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款项。一些企业往往只重视账目上的利润,为扩大销售份额开始降低自己的信用政策,大量使用赊账的形式来套住客户,但其本身却并未对交易方进行资产信用评估和调查,也未考虑到其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另外,企业也并未考虑到资金被长期拖占,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和日常运营所带来的风险,导致企业财务被应付账款所套牢。
2、 企业内部管控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力度不足,并且在进行商业交易时,缺乏对项目交易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在审核阶段,不能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来应对应收账款拖欠的现状以及风险应对替代措施,导致应收账款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时,企业内部出现混乱的局面。
3、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审核机制不严格
企业的财务管理准则对于应收账款有着明确的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必须进行定期清算,并与对方进行核对、催收,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款目,要提取坏账准备金给予冲减,对于已形成坏账的款项要计入坏账损失,而不应将其继续留在账面上。然而,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去来施行,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账间隔较长,甚至长期不对账。一些企业对于虚拟账目的核对时间间隔十分不稳定,对应收账目的类型和数量难以及时了解;企业对应收账款清算不及时,增加了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相关催收工作不到位。企业的催收人员对于应收账款催收没有制定一套科学的、灵活的、合法的、有效的制度,导致催收人员方法不到位,态度消极,致使应收账款被长期拖延,难以收回;财务审核机制不严格。企业财务管理审核的不严格,导致在进行赊销行为时对商品、服务的成本、利润以及应付账款的期限、利息、偿还方式等并未进行严格、细致地规定,增加了对方“钻空子”的可能。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控的措施
(一)建立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健全财务审核机制。
现代商业交易的基础在于商业信用,而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控,那么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在充分了解对方信用状况的基础上实施赊销,以降低坏账的可能性。企业在进行赊销行为时,首先必须要对交易方的信用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估,在明确客户的信用标准以后,重新构建客户信用评价等级,尽量筛选优质客户,减少延期付款或者发生坏账的可能;其次,建立客户信用额度等级制,对已交易客户应收账款的偿还情况进行建档,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涵盖所有交易客户的信用体系,根据体系来确定其应收账款的额度;最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审核机制,对企业的虚拟账户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核,及时处理呆账、坏账,防止虚拟负债持续扩大。
(二)制定有效、合法的收账策略。
针对客户赊账的行为,企业在偿还截止日期之前应该采取催收行为,对于延期或者故意拖延的要采取法律途径。企业在采用赊销策略之前,必须根据客户以及商业交易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时期的客户企业运行状况来制定不同的收款策略,对于企业信用良好,但却是出现短暂资金困难的,要本着做长线投资与合作的心态适当放宽催收行为,而对于不配合或者故意拖延的企业则必须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企业财务款项预警系统。
企业要进行赊销,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应收账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在发生财务危机之前,及时调整策略。财务预警系统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虚拟账务中的潜在风险,在预警系统中设置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将客户动态信息与其信用等级进行对比,实时监控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变化,对潜在风险做到及时调整、提早采取措施,确保企业应收账款及时、足额回笼。
(四)规范债务处理程序,建立相关债务准备金制度。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来处理应收账款,并建立相应的会计账目,充实准备金制度,以应对呆账、坏账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在催收应收账款时,企业要定期向乙方寄送相应的账单,对于已延期的相关单据,经财务审核以后进行入库入档,留作原始材料证据,以备后期之用。
(五)建立灵活的债务转换机制,提高虚拟债务变现能力
企业在发生应收账款时,需按规定收回,若不能收回或者不能按时收回的账款,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合同进行灵活的变现处理。对于虚拟账款难以回收的情况,企业可以将虚拟账款进行转换,或者交予市场进行交易,将虚拟账款转换称谓实际资产或者投资抵押资产,提高其变现的能力,以减低损失。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往来账;管理;审计;成本
往来账项审计主要包括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的审计。在审计中经常会遇到往来账的问题,因为往来账既与收入、成本有关,又与潜盈、潜亏相连,同时往来账中也隐藏有各类管理问题。因此,搞好往来账审计对于厘清债权债务,摸清企业家底,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往来账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领导不重视
有些单位的领导尤其是财务领导对往来账的管理不够重视,财务部门既没有往来账的工作程序,又没有往来账的岗位职责,更没有往来账的奖惩制度。由于领导不重视,该决策的时候不决策,该审批的时候不审批,该检查的时候不检查,从而影响了往来账的正常核算工作。在他们看来,往来账很普遍,哪个单位都不少,对账不对账都无关紧要,反正一时半会结不清。经办人员及会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结果导致账龄越来越长,谁欠谁的说不清楚,最终成为呆账,给单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核对不及时
往来账要管理好,就得及时进行核对,每个单位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应按月份、季度、半年度、年度定期进行对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查找原因,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单位平时不对账,或者很少对账,有的到年底才对一次账,更有甚者到年底因为单据不齐、急于结账而草草了事,往来账的余额为逐年滚动而成,越滚越对不清,结果等查账的时候因对不上账而不能取得函证,延迟了查账的进度,给单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方法不合理
往来账在核对时,要将涉及到一个往来客户的所有科目放在一起,经过相互抵销和对冲以后的余额,确定为最终应付或应收对应客户的金额。但在实际对账时,因受会计工作水平和工作习惯的影响,有的会计对同一个往来客户,既设有应收、预收账户,还设有应付、预付账户,甚至还有借款等多个账户,可在对账时,往往只给对方提供应收类账户的数据,对应付及借款类账户的数据很少甚至从不提及,从而导致双方在对账时经常“捉迷藏”,加大了对账的难度。而且,经过若干年后,这些账户还未对冲,使每个账户都有余额,结果到查账的时候每个账户都要求提供函证,这才感觉不便,可是为时已晚。
二、应对往来账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要重视往来账的核对
往来账涉及到一个单位债权债务关系的大小,往来账管理得好,该收的钱就能收回来,该付的钱也能延迟支付,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资金,减少坏账,保证财产物资不受损失。一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该决策的时候要准确决策,该审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审批,保证往来账的及时、顺利核算。二是相关的会计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准确核算,及时对账,发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往来账会计;所示领导干部、尤其是财务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往来账管理的各个环节,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往来账核算的一切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只要会计负责,领导尽职,思想统一,核算往来账时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核对起来也才会易如反掌。
(二)从制度上要完善往来账的管理
往来账的产生涉及采购、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因此影响往来账核算的因素比较多,往来账的核算难度也比较大。一要选择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业务熟练、善于协调并能执行财务制度的会计人员,以保证往来账核算和核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要制定往来账的工作程序,明确往来账责任人,设定制单、审核、记账、对账各环节的方法,规定定期对账时间,检查对账结果。三要明确往来账的岗位职责,往来账会计要负责审核往来账的原始单据和会计科目,准确登记账簿,及时核对账目,协调财务、采购、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账务关系,保证往来账的及时、准确、顺利核算。四要制定往来账的奖惩制度,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对表现好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出现问题、甚至违反财务制度的要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有了合格的会计、完善的工作程序、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往来账的管理才会高效顺利地进行。
三、往来账的审计查证方法
(一)预付账款的审查
预付账款的审计中应当关注有关的购货合同是否真实、合法,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虚列预付账款或隐瞒收入等问题。曾经做过的审计案例中有一个案例是通过预付账款发现了问题,一个大型的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建筑资质,需要增资,按照审计准则,增资之前要对企业的上期出资的到位、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在对其进行审计前,我们查阅了该公司几年来的报表数据,并详细地询问该单位的主要经营项目、收入、利润等概况,从报表上看预付账款科目每年的余额都较大,建筑企业虽然有些工程款需要预付,但结合该公司每年的工程结算情况分析该项科目余额异常,于是抽查了首次出资时的大量预付账款的凭证和资金的收付凭证,发现在出资的当月,货币资金数额很大,其后逐渐减少,同时预付账款逐步增大,预付账款后附一些施工合同大部分比较简易,同时大部分都是个人和该公司签订的合同,且在后期几年几家单位和个人的预付账款都变化不大,由此判断出该单位抽逃注册资本的数额,在将几家异常的单位和个人的预付账款整理后,我们要求去这些单位和个人处询证,但企业却提供不出详细地地址,最后企业的财务人员承认预付账款的抽逃资金部分。
(二)应收账款的审查
1、了解并测试被审单位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的控制测试主要围绕应收账款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定期寄送对账单以及内部核查等来实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控制测试及评价:(1)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以经销售部门核准的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为依据;(2)企业是否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余额定期编制客户对账单并与客户对账,编表与记录、调整应收账款的不相容职务是否得到了分离;(3)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户登记是否由不同的人员根据汇总的记账凭证和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分别登记,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户的余额是否由独立于记录应收账款的其他人员定期核查;(4)测试企业的信用部门是否定期编制应收账款分析表并标出虚列的应收账款或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5)测试企业对于账龄较长的客户的应收账款是否指定专人进行催收以保证债权得以收回,应收账款的各种贷项调整(包括坏账冲销、折扣与折让的给予)是否经过专人授权审批;(6)测试企业是否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2、有选择地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应亲自进行函证的寄发以保证寄发过程中出现的舞弊风险,在确定函证范围时,应对总体以一定的形式分层,以便对应收账款金额的主体部分进行函证。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为零的项目;非正常项目。
(三)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审查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大部分为非主营业务形成的往来账,其中大部为个人往来,有些审计人员对此往往容易忽略其重要性而减少抽查平整的样本,致使在其中的问题也被忽略。对于其他应收款的审计应关注企业的对其他应收款的审计中应当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另外是否建立了定期清理的制度,是否执行。同时还应注意调查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如果是押金,应调查对方单位是否以将押金退回,如果已经退回,单位就有可能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应当仔细深入地调查。另外还应当关注企业是否有长期挂账的单位借款,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应询问有关人员,查清原因,从而进一步搞清企业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在此仅谈一例关于其他应付款的审计案例。在接受一个上级主管部门委托后对其下属的单位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其中一家下属单位为大型的兼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酒店,在审计其往来账时发现该单位其他应付款数额变动较大,且在审计基准日其金额也很大,于是增加抽查该科目的凭证数量,在抽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不正规的自制原始收据,有的收据摘要里注明是押金,但起数额却很大,且有部分科目的数额在有规律的增加,根据审计经验。初步判断为账外收入,在把判断异常的凭证整理出来之后,该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承认这部分异常的数额为该单位出租房屋收入。
往来账的审计对整个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工作量也非常大,但由于上述几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对往来账的审查力度,特别注意长期不发生增减变化的呆滞往来账项和偶发性大额往来账项,重点关注它的形成、变化有可能带有的违规、违法性质,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如隐瞒收入、少摊销成本费用、侵吞公款、巨额坏账、账外资金等,在审计中对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深入细致地开展审计工作,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
参考文献:
1、周琦,何平均.讲究审计技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J].事业财会,2004(3).
2、徐美光.其他往来款项审计浅议[J].浙江统计,2006(2).
3、唐存莲.往来账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下),2007(3).
4、凌武生.如何检查往来账?[J].中国税务,2005(4).
篇9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营运资本(又称营运资金)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我国公司中大部分营运资本管理中具有一定问题,以下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一、建立货币资金支付制度
1.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各司其职,杜绝一条龙作假的现象
货币资金支出审批手续的规范化、制度化,既可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支出,也可以防止侵吞和挪用行为发生。具体可以包括:①授权权限,即审批人应当根据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②授权批准程序,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向审核人提交支款申请书,并应附有关的单证。审核人应对该申请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核实该笔业务的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申请,审核人应当不予办理。
2.建立健全的货币管理制度
一要做好企业的资金收支预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流通(流人与流出)来实现的。编制资金收支预算的目的,就是要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求,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流人流出先做一个预先的安排,尽可能使企业保持畅通的资金渠道,从而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二要合法地办理现金收支业务。收人货币资金的途径,一是通过银行,二是直接收取现金。由于通过银行收款的业务受到银行的直接监督,起到了外部控制的作用,客观上能够减少和堵住货币资金收人业务中的漏洞,企业只需把重点放在银行票证的管理与银行的及时核对上,就能有效地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因此,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主要是现金收入业务。
二、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加快应收账款的回笼
1.树立信用观念以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赊销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订赊销业务的信用标准,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与企业的赊销信用标准进行比对,确定该客户是否能够享受企业的赊销待遇。定期核对应收账款,每月应该进行至少一次与客户对账的工作。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确定相应的收款政策。严格控制账龄,每月进行账龄分析。对挂账已久的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2.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首先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岗位,专门负责信用政策的执行和管理。其次,应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根据对客户的资信程度和自身承受风险能力以及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制定合理可行的及时付款的折扣期限和折扣率,制定客户拖欠货款的收账政策。第三,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和对客户多渠道的资信调查,以及在调查基础上对客户资信的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避免盲目信任造成损失。
3.建立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
公司可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①事前管理。公司应该建立健全企业应收账款制度,按照相互牵制的原则合理安排从销售谈判、签约、商品出库直到收回货款的业务流程。②事中管理。事中管理主要是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了解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明细情况,有多少应收账款在信用期内,有多少应收账款己经超过了信用期,又有多少应收账款可能会成为坏账。③事后管理。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的重心在于制订相应的收款政策。将销售人员的业绩与回笼资金结合起来,以此作为销售人员奖金发放的依据。
三、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高存货管理科学性
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但存货的增加占用了资金,也造成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而存货储备不足则与此恰恰相反。存货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存货功能与成本的最佳组合。加强存货管理,建立健全存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存货的管理和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结合企业的特点,采取定期盘点和轮番盘存的方法,清查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妥善处理盘盈盘亏,确保账实相符。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四、增加融资渠道
在公司的初创阶段,由于其规模小,主要依靠个人投资或利润留存的方式来追加投资。但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有限的内源融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外源筹资逐渐成为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如何筹集外部资金也就成为公司的一项主要任务。
1.信贷融资
从目前来看,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依然是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对于公司来说,银行一般不愿贷出较大的长期借款,同时限制条件也相对较多。尽管目前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扶持公司的发展,但不少公司还是抱怨向银行借款难度较大。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所以,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公司必须本着诚信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供翔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证明自身具有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靠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这两条腿走路,公司才能获得资金支持。
2.公司集合债
债券融资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相对于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具有期限长、费用低、流动性好的优势。一般来说债券融资的发行规模较大,对公司并不合适,而公司集合债的推出恰恰就解决了这个难题。集合债,简单说就是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债券,打包共同发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己经推出公司集合债,有效拓宽了公司的直接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陶万停.构建会计约束机制: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法[J].理论观察,2007.
篇10
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中,大企业客户历来是商业银行青睐的对象,但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大企业筹措资金渠道增多,不再只局限于银行的贷款,使大企业逐渐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银行间竞争不断加剧,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金融产品的研发。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为中小企业开辟一条新型的融资渠道,为商业银行的融资贷款提供一种新的担保物;同时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缓解商业银行在信贷实践中对信贷担保过分依赖不动产的现状,方便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经营收入,拓展存款来源,不失为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
为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发展,2016年2月14日,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意见》中第七条“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盘活工业企业存量资产”及第九条“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两处从上层建筑层面明确表态要加快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通过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推动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可见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是当前经济背景下重要的敏感点,有政策的扶持,才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
二、应收账款的融资方式
应收账款是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由银行为企业提供融通资金,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是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由于应收账款融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融资结构,加速债权变现,也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益。目前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企业以应收账款债权作为商业银行质押标的物,商业银行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作出评估报告后,确定适当的质押率(一般为应收账款额的50%~90%)和贷款期限(一年以内)来提供融资金额。银行与应收账款债权人订立应收账款抵押借款合同和应收账款质押监督协议,银行向应收账款债权人融通资金后,若应收账款债务人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银行对申请贷款的企业可履行追索权,由此带来的损失由申请贷款企业承担。
(二)应收账款让售融资
应收账款让售融资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债权出卖给商业银行筹集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债权企业将应收账款让售后,通知债务企业直接付款给商业银行,将收账的风险转移给商业银行,若债务企业到期拒付或无力支付款项时,债权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商业银行只能自己追索或承担损失。
(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企业将准备证券化的应收账款债权汇集后出售给证券化特设机构,然后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证券化特设机构将应收账款特殊证券分给证券承销商,由证券承销商包销,作为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托管银行,只需负责该特殊证券的还本付息工作。
应收账款融资作为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推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范等方面都有待改善,伴随的风险因素也不容小觑,商业银行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应将潜在的风险进行归类分析,并对此进行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是当务之急。
三、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一)信用缺失产生的风险
中小企业是应收账款融资的主要群体,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是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和担保支持,财务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企业资信状况达不到银行要求,出现企业间为缓解自身资金紧张局面,而互相拖欠债务,造成“欠债不还”的现象严重。导致企业账款回收不及时使企业财务报表“名盈实亏”,或者为了骗取商业银行的融资,捏造事实不符的财务信息,虚构或虚报应收账款,使商业银行无法获得真实数据,融资信用风险增高。信用缺失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就无法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
(二)法律缺失产生的风险
目前,规范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但在供应链金融这方面相关的条款却有待改善,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操作欠缺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嗅觉敏感的业界会利用法律瑕疵来谋取利益。
例如《合同法》,以应收账款为基础的合同,存在合同权利撤销、变更、代位行使、诉讼时效期等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担保的应收账款债权落空。另外,如果真实的应收账款在借款人出质前已被清偿,但借款人在企业的账上未有反映出已被清偿,而继续使用已清偿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会造成质押合同无效,商业银行无法从应收账款债务人处获得赔偿,或者借款人在出质后,放弃或赠与全部或部分应收账款权利,商业银行回收贷款直接受到影响。
此外,根据《物权法》权利质权的规定,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借款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如果银行以这些不得转让的应收账款债权为质押而同意放款,则当贷款出现问题时银行的权益将得不到法律保护,而债务人还享有相应的抗辩权等,这给商业银行质权的实现带来了潜在法律风险。
(三)业务操作不当产生的风险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操作流程相对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存在不确定因素,极有可能导致银行的债权损失。应收账款融资企业为了能获取得银行的贷款,提供的财务报表与事实不符,如销售业务的界定,将交易还没有完成的销售确认为销售收入,或者退货和折扣在账上不反映,虚增收入等。银行工作人员在审核应收账款时,过于粗心,或者业务不熟悉,不落实贷前调查,对应收账款融资的具体交易事项没有详细核实登记,造成企业更改应收账款信息,将其他应收款冒充应收账款出质,以获取额外之财。此外,银行工作人员为谋取个人利益,会出现恶意登记等情况,造成抵押登记无效或不及时,出质权质押展期操作不规范等,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
四、应收账款融资风险防控措施
应收账款融资商业银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要规避各类风险因素,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信用是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的基础和保障。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额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信用度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应收账款融资的发展,加强对客户的资信管理,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咨询和认证机制,完善客户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客户授信制度,依据客户信用等级,科学、合理地进行销售授信。如果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值得银行信赖,则银行会大幅度降低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银行要着力加快企业信用管理咨询和认证机构体系的培育,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信用管理认证,做出信用评价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增强银行对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信心。银行依托信用机构,最大程度上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防止法律风险
要防止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存在的法律风险,政府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保障,要求有关立法部门积极听取业界和金融界的意见或者建议,定期召开听证会,解决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间的冲突及矛盾要及时修正,对于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转让的应收账款债权种类,为了避免企业恶意骗贷,避免各方因过失而致损,银行应该详细掌握,深入理解并运用法律法规。
《物权法》虽为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对于应收账款融资信贷业务中各方行为条款有待明确细化,会造成各方为各自利益,可能会做出损害一方的行为,不利于对质权人进行必要的保护,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实施细则,健全物权登记体系,制定追索条款,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开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平台。
由于应收账款质押涉及第三方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与债权企业签订融资合同时,对质押双方的权利、义务、债务要在合同中规定,还应当要求应收账款债务人放弃对质权人行使抵销权、抗辩权,避免债务方利用抗辩权拒绝付款,当债务到期,要作出到期即还款的承诺,并且承诺只在出质人贷款银行开立专门账户等。通过这些约定,商业银行除了履行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关义务以外,还可随时监督应收账款的动向,监督出质方履行其义务,一旦质权人受到或可能受到损害时,质权人的合法权益可得到保障。
(三)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一套有效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制度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规定登记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相关风险由质权人自行承担,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要建立贷款风险控制体系,降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
商业银行在融资前一定要强化贷前调查,一方面要认真审核应收账款是否真实存在,审核合同有效期,审核应收账款能否转让或质押,审核应收账款的出质价是否被虚高,审核借款人和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状况,另一方面,对出质人的资质要认真调查,要详细分析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信用等级,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评估方案,确定贷款额度与质押的应收账款额度,保证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较为稳定;同时要监督出质人的经营情况,认真审查应收账款的质量,一旦发现风险,迅速采取措施收回贷款,防止企业将风险转嫁给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跟踪是必要的,出质人、应收账款债务人和他们有关联的第三人的行为商业银行必须要密切关注,对于出质人、债务人要随时了解财产变化、管理状况、诚信等,全面掌握各类可能影响质权实现的信息,防止质权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要监督出质人、债务人是否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实施,最大程度上化解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
(四)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金融意识和服务水平
一是要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减少工作中的操作失误,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是构建奖惩机制,对工作出色的员工进行精神上或物质奖励,激励员工勤恳工作,奋发向上,对工作出错的员工要进行惩罚,促使员工必须达到应有的工作水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风险,同时优化考核内容,结合具体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 上一篇:经济纠纷刑事化
- 下一篇:社区班子建设情况汇报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应收账款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