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秩序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秩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秩序

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诚信资源医乏的原因,从完善诚信制度、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对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这个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不诚信行为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水平较低,如滥用权力、政出多门、政策易变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造成了社会运行成本的高昂;②一些企业的诚信水平较低,如合同履约率较低、债务人逃避债务严重、品牌商品遭到恶意模仿、偷税骗税猖撅等,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了经济运行成本的高昂;③一些个人的诚信水平较低,如保险欺诈等造成了管理成本的高昂。

1造成“诚信”资源匾乏的原因

“诚信”资源匾乏给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里有必要分析造成“诚信”资源匾乏的原因。

(1)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信用体系的不成熟、不健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诚信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目前,由于我国信用的稚嫩、不成熟。人们可以选择“守信”,也可以为了利益,而宁愿“不守信”。当人们发现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成熟,有许多空子可钻,感觉“不守信”又没什么惩罚,反而获大利的情况,他必然会选择“不守信”。不守信、没信誉,不仅导致个人、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总成本的大大提高,导致市场秩序棍乱,而且会严重地侵蚀“社会诚信资源”。

(2)管制导致信誉、信用的丧失。信用、信誉机制靠市场竞争而形成,而管制常常会阻碍这一机制的形成,甚至完全破坏这一机制。可以这么讲,一个管制最多的地方,一定是骗子最多的地方,原因就在于管制消灭了市场本来应有的信用机制,令信用、信誉机制赖以形成的市场竞争无立足之地,企业信誉乃至社会诚信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3)企业尚未建立起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导致全社会信用关系、诚信关系的基础十分脆弱。企业是社会信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企业信用意识之所以淡薄,除了企业自身尚未建立起内在的信用责任制度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与社会没有对企业构成强有力的外在信用约束机制。从市场层面讲,由于没有建立必要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全国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致使失信行为并不构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从社会层面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企业的失信、不诚实行为仍然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4)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失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失效也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社会诚信体系难以建设起来的一个重大原因。以打假为例,我们的法律并不缺乏,但却存在执法不力现象。

综上所述:国民诚信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追逐不当得利,以及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和受到惩罚的机会成本小之又小。

2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如何减少和消除因不诚信行为给社会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呢?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机制。关于如何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工程,我提出以下几点:

(1)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层面上,为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奠定基础。制度建设首先一点是减少遵从诚信道德行为的代价和成本。这就需要制度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诚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规范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其次是不能使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使不诚信者、不道德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还必须受到惩罚。

(2)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一个根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可能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建立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网站,可以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①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信用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资信信息。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②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网”。为了防范打击种种个人诈骗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个人信用信息网”。使之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也有利于培养个人诚信意识和信用责任感,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③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行业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措施,而其中通过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的“行业诚信信息网”,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有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规范的个人评估机制、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系统,而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世界许多诚信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的出现,改善市场秩序,最终重建社会信任。目前,我们要积极扶持信用管理行业。它们将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与个人等各类企业的赊销活动、信贷、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全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4)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其次,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上,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第二,“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要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制度和法规上约束失信行为,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无信,人不能立;无信,社会不安宁。如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弘扬诚信与奉献精神,谴责贪婪与自私行为。通过全面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道德围墙”,这才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关键所在。

(1)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层面上,为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奠定基础。制度建设首先一点是减少遵从诚信道德行为的代价和成本。这就需要制度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诚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规范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其次是不能使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使不诚信者、不道德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还必须受到惩罚。

(2)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一个根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可能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建立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网站,可以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①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信用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资信信息。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②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网”。为了防范打击种种个人诈骗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个人信用信息网”。使之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也有利于培养个人诚信意识和信用责任感,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③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行业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措施,而其中通过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的“行业诚信信息网”,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有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规范的个人评估机制、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系统,而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世界许多诚信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的出现,改善市场秩序,最终重建社会信任。目前,我们要积极扶持信用管理行业。它们将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与个人等各类企业的赊销活动、信贷、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全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篇2

[关键词]电力投资 需求侧管理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节能减排

一、我国电力投资的需求刚性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力投资的稳定增长和电力的供给的安全保障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多年的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每增长1%,电力产业发展增长约为1.13%时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足够的动力,这决定了我国的电力投资存在需求刚性。2010年,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规模继续增大,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基建新增装机容量9127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051亿元,全年电力消费同比增长9%,达到3.97万亿千瓦时左右。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在“十二五”新的发展阶段,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供需的结构性变化特征也将逐步显现。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6.27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加2.08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将保持8.5%的年均增长速度,每年要增加5000亿度电。“十二五”末,我国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主要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阶段时期的人均装机1千瓦水平。有电力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还将保持5.5%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全国电力需求将保持平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未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中国都将保持较高的电力需求增长,到2015年中国装机容量需要达到14.4亿千瓦左右,2020年需要达到18.9亿千瓦。

电力是资本密集型的基础产业,我国85%以上的电力用于生产,电力的过剩与短缺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成本。短缺的成本远大于过剩的成本,同一百分比的电力短缺损失大大高于解决短缺所需投资。而且电力短缺成本还不包括对社会稳定和投资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果将其也纳入到电力短缺损失中,电力短缺成本更大。 不论是历史数据还是预测指标,都表明我国的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电力消费增长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增长的先决条件,我国电力投资增长既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又有未来经济增长目标的强力牵引。保证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确立“电力先行”的电力投资发展战略。

二、我国电力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反思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可以发现诸多弊端。其中,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所占的比重高,我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许多资源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所以,过度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电力投资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难以获得环境资源的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力投资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对土地、煤炭以及水等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这都构成了我国电力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稳定提高,电力消费量增加、电力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电力短缺、拉闸限电现象,凸显了我国电力供需不平衡、电力消费不均衡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用电。我国的资源分布区域不均衡,有煤炭的地区往往缺水,有水的地方往往又缺煤,而且,电力生产与电力需求逆向分布,必须大容量远距离传输,这对输电技术及系统运行控制提出了挑战。近几年来,煤电价格矛盾日益激化,电力企业的发电积极性降低,甚至屡次出现短期电力短缺。此外,火电投资积极性也相应减少。2005年以来,火电投资连续6年同比减少,2011年火电投资仅为2005年的46.4%,火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也下降至28.4%。2010年全国电厂发电、供热生产电煤消耗在16亿吨左右。煤炭需求总量增加和结构性、地区性矛盾将进一步推动煤价继续走高,增加电厂煤炭采购难度和采购成本。应该说,火电投资下降符合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发展。但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弥补火电投资下降带来的供电缺口,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所以电力投资实际上是一个上游建电站发电、中游输变电、下游买电的产业链,“电力先行”来保障电力供应无法解决由于电力产业链矛盾导致的“软短缺”(即装机充足而发电积极性不足的短缺)。

随着能源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城市大气污染,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我国大江大河的生态环境本已经十分脆弱,大规模的水电建设必然增加区域环境风险。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所以,考虑到环境资源的压力和电力产业链的共存共荣,我国的电力投资需要适度增长,但不是一定要与经济总量的同步增长,更不是脱离实际地盲目扩张,我国必须力争用较小的电力投资增量来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篇3

关键词: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79-01

2007年,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今后20年内努力实践科学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为了实现这种战略布局,结合我国地方实际,我们需要实现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为我们需要民主政治,不要专制政治。专制政治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虽形式各异却入神共愤。我们需要民主政治。这样的民主不是党同伐异的“假”民主、不是“无法无天”的“大”民主、不是空谈误国的“空”民主,而是权力不滥的真民主、国富民强的好民主。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不要泡沫经济。市场经济应当是“秩序”和“效益”兼顾、公权和私意共存的经济。由于强调方向不同,市场经济有两个变种,一日自然,二日计划。前者重私意、谋效益,强调丛林法则、自由放任;后者重公权,行调控,强调政府干预、社会福利。过分强调自由放任与过分强调计划命令,都会破坏市场的长期性、稳定性,导致市场失灵、发展失度、社会失衡。一个运行良好、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应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诚实守信、乐善济施中实现、合作双赢。

我们需要法治社会,不要人治社会。社会当然是由人治理的,但不是人随心所欲可以治理的。法治社会不是扼杀、忽视、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强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来预防惩治人的避害本能与主观恶性所可能导向的危害行为及其后果。法治也不是只讲法律不讲政治、只谈法治不看德治的“”法治。法治应当是法律与政治、道德、风俗、习惯有机统一,司法与立法、执法、学法积极互动的法治。法治社会应当是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国泰民安、“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和谐社会。

我们需要传统文化,不要速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经验的累积、文明的传承。速食文化则是割裂历史的文化,是夸夸其谈的无根文化,是盲目借鉴的效颦文化。传统文化一日中学,二日西学。中学传统又分两派,一是儒法并用、兼顾佛道的古典传统;二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学传统义分两派,一是希腊一罗马一基督教文明所绵延下来的欧美派,二是原教旨的经典派与苏联化的派。这两大传统四大流派都是对我国近现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因子,并将在未来的发展创新中纵横折冲、取长补短。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这些文化因子取精用弘,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为了不断促进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传统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文科学生至少应当通晓政治与宗教、经济与逻辑、社会与新闻、历史与哲学、法律与医学、文学与艺术这12门学问。这既是为了避免书生空谈误国,更是因为这12门学问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1)政治与宗教都是有关待人处世的学问。虽然,政治侧重现世,强调实务俗事,关注利益矛盾;宗教侧重来世,强调因果报应,关注爱与宽容。但是,爱恨相生,宽严相济;利益可投报,矛盾可相容;现世也有因果,来世终为现实。所以,政治是世俗的宗教,宗教是天堂的政治;

(2)经济与逻辑都是有关理性生存的学问。虽然,经济侧重物质,强调现实,关注市场;逻辑侧重精神,强调推理,关注规律。但是,物质精神两难分;不合理的现实将消亡,不现实的推理是虚妄;市场有规律,规律需实践。所以,经济是生存的逻辑,逻辑是理性的经济;

(3)社会与新闻都是有关社情民意的学问。虽然,社会侧重动态跟踪,强调统计分析,关注宏观分层;新闻侧重时事通讯,强调客观真实,关注个案报道。但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分层要客观真实,时事要宏观分析;统计要联系个案,报道要调查跟踪。所以,社会是流动的新闻,新闻是特写的社会;

(4)历史与哲学都是有关人类智慧的学问。虽然,历史侧重广闻博记,强调大音希声、刻画真实,关注形象素描;哲学侧重归纳概括,强调振聋发聩、普遍适用,关注抽象定义。但是,博观约取,繁简有度;厚积薄发,见微知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哲为鉴明事理。所以,历史是无声的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历史;

(5)法律与医学都是有关身心健康的学问。虽然,医学侧重个人健康,强调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关注阴阳互补;法律侧重社会秩序,强调权利义务、罪刑相当,关注思想行为。但是,无个体,则妄谈社会,无社会,则难言个体;阴阳权务互利共生,症药罪罚相生相克;所以,医学是个人的法律,法律是社会的医生;

篇4

一、民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定位差异

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公平、秩序、效益和自由都应该是法律价值的基本形式,我们不妨从这四个基本方面来研究民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定位有何不同。

(一)公平

公平是人们选择的产物,人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民法与经济法的公平观又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哪种需要呢?

民法公平强调在对资源、社会合作利益及负担进行分配的时候,所有主体机会均等,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各取所求,排除市场外因素的干涉。这种公平观在经济实践中总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它强调利益与负担分配在特定交易相关者之间的对称性。这种公平观承认市场主体起点的不平等的合理性-只要这种不平等不是市场外因素造成的,在民法“眼”中经济巨人与经济侏儒是平等的、对称的,除有非市场因素影响外,他们之间的交易就是公平的。民法对公平价值的评价所选取的参照系总是个别化的,它总是通过对具体分配过程中存在着的对特定交易人的、非合理不利的否定来实现对社会公平的维护,而无法将对泛化的非特定的不公平的评价纳入自己的评价体系。显然,从本质上讲,民法公平是一种个人公平。

经济法则不同,它强调在经济生活中,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须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对某个别化的特定利益承担义务。在经济法“眼”中,某经济行为即令并不造成特定的损害后果,但却对整体社会经济存在一种泛化损害时,该行为就是不公平的。经济法规范将会依靠国家干预这种市场外因素的介入来矫正这种以民法标准进行衡量也许是无可厚非的分配方式。所以,在经济法看来,经济巨人与经济侏儒之间起点的不平等是不合理的,经济法要采用市场外力量来积极限制这种力量对比差异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经济法总是以个别经济活动与社会总体经济的对比效果为参照系来评价公平价值的实现。因此,经济法总是以对社会公平的维护为其公平价值的核心。

(二)秩序

秩序是一种环境状态,是一种有序而不混乱的状态。民法秩序与经济秩序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种经济秩序,都表现了人类对经济安全的一种向往,但二者的侧重点却迥然有异。

民法秩序追求的是交易主体对交易的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和稳定性,它是对交易安全的强调。在民法当中交易安全是秩序价值的最根本体现。民法对秩序价值的追求无不是通过对个别交易安全的特别关注来实现的。它强调主体对交易过程中财产及人身利益的自我保全和控制。它也许会对个别交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冲突进行协调,但却不会特别关注个别交易对整个社会总体经济的间接影响。民法秩序注重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功能,排斥政府行为在建构经济秩序中的作用。所以,无数个别交易安全的市场相加是民法秩序价值对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贡献极限。

而在经济法看来,经济秩序首先表现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连续性和不矛盾性是经济法秩序价值的终极目标。就经济法的角度而言,市场机制规制下建构的秩序仅仅是经济秩序的微观反映,这种微观秩序的市场相加绝不等同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应有形式。它缺乏一种社会总体经济有机构成层面上的宏观因素。为了这种宏观秩序的建构,经济法常常要着眼于减缓或消除个别交易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反弹,并不得不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引导这种秩序的形成,体现出公权力在私权利运作中的指导性作用。所以经济法秩序是一种“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2]

(三)效益

无论在任何时候,否认效益在经济法制领域作为一种基本价值形式的存在都是不明智的。然而作为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民法与经济法对效益价值的理解各不相同又是不争的事实。

一般而言,民法效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法规范不应为主体行为设置人为障碍,不得使主体的交易成本无谓增加;二是民法规范应该尽量增加或保护交易的达成,而不是减损主体的交易机会。总的说来,民法效益着眼于增加个别交易的效率,提高其经济效能,强调保护交易主体对市场的充分利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是民法效益的基本要求,民法相信,无数个别交易效益的市场累积,就是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进;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就是民法对效益价值的评价标准。

经济法效益则强调对社会总体效益的追求,它要求个人经济行为与社会总体经济发展合拍。在经济法“眼”中,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已不再重要,倒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了特殊意义。某些资源的市场配置对于资源的所有人或使用人而言也许是最为有利的,但如果这种配置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零效益或负效益,则经济法会对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作出否定性评价,并进而使用市场外的力量去强行改变它。经济法强调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来实现对个别利益的一般保护。可以说民法注重保护个人经济理性,而经济法则要实现社会经济理性。

(四)自由

人们往往认为,民法以自由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谈到经济法,大家容易把它看成是对自由的限制之法。其实,“一切法律都是以约束人作为它的开始,又都是以推进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自治作为它的归宿”[3].民法因高扬自由的旗帜著称于世, 而经济法也未见得是人类自由的枷锁,只不过二者对自由的注重程度和侧重点大异其趣罢了。

自由是传统市民社会的基本精神,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的代表法乃是以自由为其根基的。民法所追求的自由带有浓烈的市民社会个人主义色彩。民法自由始终以个人权利的弘扬为最终目的,其基本内涵有二:一是行为自主。民法自由就意味着主体行为的某种自我选择性,即主体可以支配自己的经济活动方式,选择做或者不做什么;二是意思自治,即主体行为的意志决定性。它要求任何主体在经济活动中都仅依自己的个人意志决定行为的内容,排除任何形式的意志强制。以民法规范的标准来衡量,任何外在因素-包括政府之力对主体行为的强制都是不合理的-如果这种强制被认可的话,也恰恰为了避免被强制对象造成对其他主体的意志强制。总之,民法自由就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的自由,是典型的个人自由。

经济法对自由价值的追求,也许远不如民法热忱,但经济法也以保障和促进一定的经济自由为指向。只不过在多数情况下,它总是表现为以牺牲个人自由去争取社会整体的自由,尽管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无障碍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秩序。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以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整合选择度的延拓为目标,而无意一味维护个人行为的选择度。它更强调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应有广阔的空间。

民法与经济法在上述基本法律价值形式上的定位差异,是二者在法律体系内必然分野的根源所在。它决定了民法与经济法各自迥然有异的法律精神与基本观念,从而使二者在根本价值取向或法律理念上大异其趣,由此决定了二者在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定性。

二、民法与经济法价值体系的“二元互补结构”

从以上对经济法和民法基本价值内涵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民法价值也好,经济法价值也罢,它们都是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作用。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需要的反映。归结到一点就是民法价值和经济法价值两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人们的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基本价值体系。正因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决定了经济法价值体系和民法价值体系必然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和谐性和互补性,而不是对立的、冲突的和互耗的。实际上,民法价值体系和经济法价值体系所建构起来的,是一个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生活需要为共同指向的“二元互补体系”。这个体系蕴含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两个价值体系内部的有限自足

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种种需要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经济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在人类早期,这些需要通常是个别化的,是以自我满足为其基本实现形式,反映在法律价值上,就是民法价值体系的形成。到了晚近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化、立体化,原来没有的或偶然存在但表现并不明显的社会化的需要形式益显重要,而民法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理念,无法完全包容这种需要的满足,因此新的法律价值体系的产生成为必然,这就是经济法价值体系。于是,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内二元法律价值体系框架最终形成了。

然而,这个二元框架体系的每一“元”都不是绝对固步自封的。它的形成并不说明民法价值体系永远是个别化的,无视经济社会化的存在;也不说明经济法的价值体系总是绝对社会化的,对个别需要的满足漠然视之。相反地,在这两个价值系统内部,始终都存在着一种试图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所有需要的扩张努力,而尤以渊远流长的民法为甚。

自罗马法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民法总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从法国民法到德国民法,社会经济生活的演进无不在民法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及至现代,法律社会本位勃兴,民法亦兴起了一股社会化浪潮,对整个社会共同经济生活倍加关注。民法规范总是不断通过自身的调整,力图发挥自身的自足功能,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但是,民法朝社会本位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也只能保证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因此,民法价值体系的这种自我完善是以承认并优先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需要为前提的有限自足。这种自足不可能超越民法规范自身固有的基本原则、原理和基本精神的限制。民法不需要也不可能通过对固有原则的新的实质性突破来背叛自己的理念。所以,民法对人类经济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种在自身法律观念许可范围内进行不断完善的有限自足的贡献方式。社会整体经济需要不可能仅靠民法来满足。

同样,经济法价值体系一旦形成,在其偏重反映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时,也始终保持着对个人需要的必要兼顾。经济法虽然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但是,经济法规范对政府意志的贯彻远不如刑法、行政法等那样严厉,而较多的是采取一种“促导”[4]的较为温和的方式, 表现在具体规范上,就是鼓励性、提倡性规范的广泛使用。这实际上体现了经济法对个人意志选择的有限尊重。另外,经济法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同样要考虑到相关各当事方的个人利益,而不是为了社会利益就完全不顾个人利益。但是,经济法毕竟是社会本位之法,它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只能是以服从社会基本需要为前提的,经济法所固有的精神也不允许它在满足个人需要这一点上走得过远。

(二)民法与经济法价值体系之间的最终互补

由于民法与经济法在诸法律价值定位上的差异,导致它们构成了各自较为明显的根本价值取向或曰法律理念上的差异。那么由这两个价值体系再度抽象出来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内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民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经济自由”,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经济秩序”。二者之间的存在构成一种互补规律,共同完成人们对经济生活领域的法律需要。

民法的整个规范体系是以自由为核心而建构起来的,它对公平、效益、秩序等价值的追求,从骨子里所渗透出来的每一滴精髓,所蕴含的基本物质都可以归结于一点-经济自由。其基本表现形式是任意性规范,其法律要旨在于保证主体在商品经济领域自由地追逐利润。民法总是以扩展主体经济行为的某种自由选择度为终极目标。民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激励人们为个人权利而奋斗,并为之提供自由宽松的法律环境。民法是解放对人的束缚、放其投奔市场之法,能否在商品经济生活中为主体行为提供充分的自由,往往成为衡量民法规范的正义、秩序和效益价值的标准。罗马法谚:“行使权利的行为,对任何人都不意味着非正义”,这正是对民法自由精神的最好阐释。长期以来,尽管民法对个人自由亦有种种限制,但必须承认,这种限制都不过是以承认自由为前提的修修补补。自由理念一直被人们奉为在商品经济领域抵御公权力入侵的圭皋,成为民法精神的最高体现。民法自由理念,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其最大贡献就在于使追求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合理化由理想变为现实,从而促使人们普遍获得了从事商品交易的可能性,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经济需要。

然而不幸的是,即使个人追求财富最大化的行为在自由理念的荫庇之下获得了最有效的保护,也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就能一帆风顺、毫无阻滞地向前运动。原因就在于任何个人经济行为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同时,都影响着社会总经济,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为负或为零。因此,全社会范围内个人财富最大化的市场相加并不等同于社会财富最大化。独立的个人行为难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民法规范的存在,可以协调个体行为间的冲突,但却无法保证这些个体行为所形成的合力构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比如企业合并行为,民法可以协调合并当事方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冲突,但对合并的一般社会影响(如垄断)则无可奈何。更不用说民法自由理念的诱导,极易使主体产生趋利的冲动,它对构成社会经济生活需要整体环节的一些无利或少利可图的领域是失灵的。这说明民法价值体系对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是有缺憾的,这种缺憾的弥补在民法内部无法完成,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的介入。这种介入表现为一种人为的有意识的安排或调整,其法律形式就是经济法。经济法为完成民法所未完成的使命,就把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定位为“经济秩序”。经济法对公平、效益、自由的定位,无不围绕着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秩序来进行。它们都是秩序价值的承载者。只有秩序才最能反映经济法具有整体性和宏观性的经济法治理想(注:李金泽、丁作提在其“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一文中有过专门论述,本文不再赘述。)。经济法秩序理念的存在,满足了人类的另一种需要,将无数个人经济行为整合起来,使其合力达到正向最大化。经济法秩序价值超脱了对市场力量的依赖,而引入了更为灵敏和更有驾驭力的政府之力,从而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呈现出从来没有达到的井然有序,完成了民法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经济法以秩序理念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最终弥补了民法以自由理念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不足,二者呈现出一种“二元互补结构”态势。

民法与经济法价值体系的这种“二元互补结构”的最终形成,使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调整最终理想化。这就好比马拉车一样,民法价值观促使所有的马都自由自在地跑起来了,而经济法价值观则使所有的马都套上了笼头使之向同一方向跑。这最终就使人类的经济发展之车飞奔起来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民法实现了人类的经济自由理想,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经济法满足了人类的经济秩序理想,是市场经济的主导法[4](p132)。

「参考文献

[1]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5。

[2]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j]。法商研究,1996,(5):66—71。

[3]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3。

篇5

关键词:改革;依法行政;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43-01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坚持依法行政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有效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不断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和管理效能,有效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领经济发展转型。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来重整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经济发展形态,引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实践。

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研究

1.宏观调控,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来不断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进步,以此来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经济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充分地借助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对具体的市场经济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来不断地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实现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提供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地介入,实现了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提供,有效的延伸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效能,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机制运行,有效的来保证经济发展公平性,来有效的弥补市场缺陷和短板,这样可以在根本上促进了资源的均衡与整合,不断强化经济发展效果。

3.深化对于企业制度的改革和推进

政府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转型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如何充分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之延伸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充分地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对企业经济制度进行有效的研究和转型,不断地出台有效的政策来对之进行有效研究。

二、依法行政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1.依法行政,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源泉

依法行政,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地来按照国家法律进行有效的经济宏观调控和秩序规范,不断地来只进行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实现经济复苏,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固和发展。积极通过法律的渗透作用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严格要求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引领我国经济朝着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地方向发展,不断地保证经济格局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来有效的延伸法制功能。

2.通过依法行政促进市场经济良好运行

通过依法行政促进市场经济良好运行,促进我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第一,必须要充分地借助于依法行政手段来进行有效的经济宣传,不断地强化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地法制观念,不断地保证整个经济秩序的完整性和透明性,从而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善于借助于法律手段来有效解决经济纠纷,对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应该有效的借助于法律手段来进行解决,从而来不断地提升经济发展效果,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

3.借助依法行政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稳固

借助依法行政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稳固,将法律制度有效的渗透到市场经济发展中地各个方面,不断地来对之进行有效而完善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整个市场经济链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第一,树立以德行政的思想和理念,不断地来对经济流程和经济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探索,并对违法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阻止和治理,以此来维护正常而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第二,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中依法治国手段,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案件审查、核审、审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来保证整个经济工作流程得以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从而来不断地促进市场经济复苏。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积极促进依法行政在市场经济中的介入作用,对于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政府指导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推进依法行政方略,对于具体的实践行为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从而来有效的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率和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其发展效率,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颖,张辉.关于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思考[J].当代经济,2010(19):42-43.

[2]刘厚金. 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法治与市场中的理论内涵与职能定位[J].求实,2009(02):63-67.

篇6

“价值”一词最初是经济学的概念,后来一些哲学家和法学家将其引入哲学和法学的领域,成为哲学和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成为研究哲学和法学的视角之一。西方价值哲学认为,“价值”属于“应然”的范畴,是人们的认识难以达到的领域,它与人的意志和情感紧密联系。认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

概括价值观,价值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殊的效用关系,是社会主体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它标明客观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主体的需要并为主体的利益服务的性能和属性。具体到法学领域,法律价值是“在人(主体)与法(客体)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的积极意义或有用性”。②

法律的价值一般来讲有正义、秩序、自由、效率、公平、利益及安全等内容。经济法和民法作为法律的具体部门,它们的价值也普遍包含这些内容。但相同的价值在不同的法律部门有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侧重点。笔者以为这是主张经济法有其独立地位的最好依据。传统法学理论是以调整对象作为法律部门的划分依据和标准,这种划分方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由于法学理论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争论不断,所以这种划分方法很难为经济法的独立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相比之下,法律价值无疑是更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住法律的内在价值,才能从理性和逻辑的高度将不同的法区别开来。由此,通过比较同一法律价值形式在经济法和民法中的差别来探究经济法和民法之间的区别,这应当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法律价值形式的比较

(一)正义

正义、平等、公平等是含义基本相同的概念,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在中外学术著作中,正义被赋予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性或含义。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分配的正义(实质正义)和矫正的正义(形式正义)。约翰·罗尔斯则认为社会制度的正义是首要的正义,它包括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则和差异自由原则。

近现代的民法大多受罗马法的影响,其中也闪烁着古希腊先哲们理性的光芒,从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那里发展出了形式正义。民法主要是调整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强调民事主体的身份平等,这只是法律赋予主体的机会平等、权利能力的平等以及法律保护的平等、程序或形式的平等,而不是民事活动结果的平等或具体的实体权利的平等。换言之,民法承认市场主体起点的不平等的合理性——只要这种不平等不是市场外的因素造成的,他们之间的交易就是公平的、正义的。③

相对于民法的形式正义而言,经济法所要实现的法律的正义价值首先在于实质正义。由于人们之间的能力、财富等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坚持民法的形式正义所带来的后果将是竞争结果的实质不平等——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于社会的安定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面对这些问题,以形式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民法无力解决,经济法有了它的用武之地。“经济法产生于国家不再任由纯粹司法保护自由竞争,而要求通过法律规范以其社会学的运动法则来控制自由竞争的时候。”④

从实践角度讲,经济法在追求实质正义的过程中,努力平衡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维护和保障最大多数人的福祉。一方面,经济法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通过金融、税收、产业指导等经济手段引导市场主体作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选择,如《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企业、金融机构等等处于强势地位的市场交易主体权利义务,如《商业银行法》,促进社会经济收益的公平和社会分配的公正。另一方面,经济法从市场规制角度出发,反对垄断、限制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等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以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包括有《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秩序

西方中世纪的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秩序就是有差别的各个部分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每一个部分都安置在最合适的地方。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认为,秩序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⑤

马克思认为,秩序是一定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固定形式,建立社会秩序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安居乐业的条件。法律是秩序的象征,又是建立和维护秩序的手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⑥

从此可以看出,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着眼于个人之间,重在划定、分配和协调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的是一种微观的经济秩序。这与民法的起源是紧密联系的。民法最初的形式是习惯法,“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⑦

总结和概括个人之间的交往规则从而形成了习惯法,这决定了民法必然关注个人之间的交易秩序和安全。民法注重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和保护,往往排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它通过维护和保障无数个人交易秩序和安全来实现其对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和安全的支撑。与民法不同,经济法的调整着眼于社会经济整体的秩序,而不是着眼于社会经济个别领域与个别层次的秩序,更不着眼于个人之间的秩序。经济法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它通过划清不正当竞争和正当竞争的界限,揭示了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形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秩序;它规定市场职能管理法律措施,建立市场职能管理秩序,与市场竞争秩序共同构成和谐的市场秩序。另外,经济法确定了一系列宏观经济管理规则,以造就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和秩序。经济法所追求的秩序价值——社会经济整体秩序恰好与民法所追求的秩序价值——微观经济秩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三)自由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固有本性,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和扩展自由的过程,朝代更替、革命运动,人们为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不断地斗争着。然而自由在社会的实现过程始终离不开规则,无规则即无自由。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由于规律的发现,我们就可以在思想上得到真理,而在行动上得到自由。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确认、扩大和实现主体自由的重要机制,“一切法律都是以约束人作为它的开始,又都是以推进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自治作为它的归宿”。⑧

民法以宏扬自由著称于世,在民法视野里自由为权利的同义语,权利是自由的法律形式,自由法律化成为权利。民法确认和保障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赋予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实现人类的自身解放。民法的自由价值是通过贯彻意思自治原则所来实现的。意思自治原则强调私人相互间的法律关系应取决于个人的自由意思,从而给民事主体提供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自由,使民事主体获得自主决定的可能性。所有权制度对民事主体的财产归属及行使作了明确的界定,明晰财产所有权,保证财产所有权享有及行使自由;同时为民事主体人身自由提供了物质基础。依照意思自治原则来衡量,任何外在因素——包括政府之力对主体行为的强制都是不合理的——如果这种强制被认可的话,也恰恰为了避免被强制对象造成对其他主体的意志强制。总之,民法自由就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的自由,是典型的个人自由。⑨

自由在民法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当市场主体遇到同样基于自由而产生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时,民法便一筹莫展了,而在经济法面前就迎刃而解了。经济法公私法兼具的特性决定了它对自由的追求和适当限制的双重特点。经济法在私法领域体现的国家意志的介入,首先要让意思自治原则作用的充分发挥,要在实现必要的经济集中的同时保障经济民主的最大程度实现,只有在必要时才以牺牲个人自由去争取绝大多数人乃至社会整体的自由,如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制度的规定。经济法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其依据,经济发展到垄断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由的滥用对社会的危害,认识到“如果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自由的受害者。”经济法一方面从微观层次上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规制,限制竞争过程中对自由的滥用,另一方面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平衡协调创造充分、适度的市场自由竞争所需的良好环境,促进良性的自由竞争,最终以保障和促进经济自由为指向。因而,经济法体现了干预和自治、规制与自由的有效统一。

通过上述三种法律价值形式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民法价值也好,经济法价值也罢,它们都是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作用,但是它们的价值取向定位有差别。民法注重个人利益,追求经济自由,自由的价值位阶是高于正义和秩序的;经济法关注社会整体的利益,旨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秩序和稳定的环境,秩序价值是核心。其他价值形式的定位差别也在于此。进一步的结论是:从本质上讲,经济法和民法都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同需要的反映,民法价值和经济法价值两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人们的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基本价值体系。正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决定了经济法价值体系和民法价值体系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和谐性和互补性,而不是对立的、冲突的和互耗的。

篇7

2.政府层面。政府是保证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稳定的重要主体,也是解决市场经济秩序各种问题的关键。因此,要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第一,政府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严把市场准入关,做到严格登记管理权限。第二,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可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要及时予以处理,以确保市场主体的行为合法性。第三,地方政府要撤销地方保护的藩篱,真正站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高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3.企业层面。一方面,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完善企业产权制度,这影响着收入分配、资源分配的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可将资源配置的效率做到最大化,同时对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整体诚信意识,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准确可靠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向社会开放,便于社会查询,尽可能地避免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发生。

4.道德层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社会的普遍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了很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道德因素对其的重要影响,必须重视道德、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应在全社会中树立起市场机制运行所需要的契约、守信、守法等观念,要在全社会普及信用知识,增强信用意识,大力宣传社会正面典型,动员更多群众参与治理、整顿,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精神信仰和道德标准,最终用道德的力量促进我国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与保持。另一方面,打破与剔除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旧文化,发扬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的新文化,并通过多种方式对积极的思想与文化意识进行宣传,使新文化的意识形态植根于广大市场主体的心中,从而为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质量特征的要求;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反映得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也就是会计信息没有达到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本身,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与否,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成为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当务之急。本文就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不同的利益驱动、社会伦理道德滑坡主观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市场经济下,人们的个人意识、效益意识都在增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手段来为小团体和个人追求利益。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不披露对其不利的信息,或故意制造对其有利的虚假信息。作为经济信息提供部门的会计,为了单位或个人的利益可能会丧失诚信原则进行造假,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差客观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这几年会计新准则,新制度的变化很快,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消化这些新知识,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碰到一定的困难,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信息做出的保证也不同,从而决定了其处理和加工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也不同。部分会计人员缺少对会计法规和会计常识等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核算混乱,造成操作性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所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张天西教授认为会计确认标准不能解决几点会计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有很多学者指出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经纪业务的实质。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的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真实的现在情况;这些会计学自身因素的缺陷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的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不够,会计法制观念淡薄和会计执法不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发挥其监督职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对保证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对客观、公正、合法会计信息的需求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绝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形式,而有限责任制可以使其机构和从业人员在获得高额利润后只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客观上助长了中介机构的冒险意识。我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中介机构的冒险意识。现行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束缚了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会计工作的立法和执法本身不够完善。会计工作的执法力度不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能否正确反应事实情况的依据。是企业公司监督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是防范损失、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受益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数字和信息不仅会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而且还是会计的监督能力受到危害并且会影响企业经济秩序和企业的发展。

(一)导致国家经济决策的失误。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发生错误,不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混乱,也导致国家的投资的流失。仅05年就发现了6.2万多起虚假现象的发生,这些数字说明虚假数字还是没有办法杜绝。因为这些虚假的信息和数字,使得经济预测和决策都不准确,使得经济混乱,使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预期应有的效果。

(二)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一种公平的,公正的原则和秩序。各种造假手段,最终会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威胁着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的一些问题,比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逃脱国家的税收,这些行为会使得个人侵占集体所得,会导致企业亏损,职工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企业的经济秩序混乱,危害到社会的经济秩序。错误的会计信息会使得国家的财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影响到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失真还可能导致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经济犯罪活动的产生。

(三)损害双方的利益。会计信息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会计处理的程序上面来看,会计信息不真实也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分配,比如摊销费用的改变,就是按照某种利益进行的,另外若要违背一定的规则一定会损害到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和数字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采用错误的计提,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亏损和倒闭等。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在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进行会计工作秩序整顿,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这些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想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会计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操纵者和会计制度的执行者,我们要对会计持证人员进行严格审批,并进行经常性考核,监督。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并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对违反《会计法》提供不真实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要坚决查处,吊销其职业资格证书,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使会计信息在人员素质得到提高。

(二)明确法律责任,依法落实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责任。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当看到,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在法律上应该更加具体和明确,对造假者严惩不贷。

(三)认真学习和贯彻新《会计法》,从法律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新《会计法》对于加强会计核算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会计核算中的造假行为做出禁止性规定,加大了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同时明确强调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样遏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因此,新《会计法》的大力宣传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手段。

(四)制定和出台具体的会计准则,继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我国已从1993年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目前也在逐步推出。在我们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要求,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大意义。

(五)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建立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体系,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计和审计进行双重监督,可以制止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建立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体系,通过中介机构对会计执业进行监督。我们可以转变监督方式,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一种监督体系。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六)推行会计委派制,规范会计工作。通过实行会计委派之后,企业许多规章制度会更有效的执行,加强财政纪律,对一违法违纪的行为从严处理,这样一来虚假会计处理现象将可以得到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将不完全受制于企业负责人,能够相对独立的行使会计职权,履行会计职能,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提供真实信息。真正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郭冬梅.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2]史明俊.构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2(8).

篇9

关键词:民事诉讼 司法审查 法院监督 

 

一、仲裁的概念与功能 

(一)仲裁的概念 

关于“仲裁”的含义,中国的法学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比较典型的说法有:“仲裁(称为公断)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即由双方当事人将其争议交付第三者居中评断并作出裁决,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 

“仲裁也称为公断(arbitration),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合意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作为仲裁人或公断人(arbitrator)的这种第三者审理,由于其依据法律或者公平原则作出裁决,并约定自觉履行该裁决所确定的义务的一种制度”。 

(二)仲裁的功能 

仲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公正地解决纠纷。仲裁能够高效并且相对公正地解决纠纷,这是仲裁制度最主要的功能。仲裁之所以产生就是人们为寻求快速解决纠纷而创设的一种游戏规则,并约定大家共同遵守。如果仲裁不能解决纠纷,则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仲裁解决纠纷的特色首先是高效,基于效益因素,仲裁可以不必拘泥繁琐刻板的诉讼程序,而遵循商人们自行灵活约定的程序规则。 

2.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保护和实现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是仲裁的另一功能。一裁终局的制度设计使得仲裁通过裁决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形成如同法院终审判决一样的既判力,对仲裁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对第三人和社会具有宣示性。 

3.维护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仲裁是一种国家法律认可的争议解决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一定范围内的民商事纠纷,缓解法院的诉讼压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仲裁这种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是依靠一裁终局的制度设计实现的。合理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维护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体现了仲裁的社会价值。

二、民事诉讼的概念与功能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权利主体凭借国家力量实现民事权利的司法程序,是解决民事争议的公力救济。民事诉讼必须依据国家法律进行,因而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并严格依据民事实体法对纠纷作出判决,即使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也不能背离法律的整体精神。在我国,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 

(二)民事诉讼的功能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重实体轻程序”的意识形态使得民事诉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法治的进步,程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程序问题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民事诉讼是通过国家公权力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而体现出来的功能或作用也得到人们的更大关注。 

诉讼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和权力行使方式,其基本功能实质上是多层次的: 

1.诉讼的直接功能是解决纠纷,调整利益冲突,保护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诉讼审判是纠纷的“法律”解决的典型形式,它所提供的是一种法律的标准答案,因此,也是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参考系数。 

2.诉讼是一个法律适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诉讼具有确认、实现或发展法律规范,保证法律调整机制的有效和正常运转,从而建立和维护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功能。相对于静态的法律规范体系,诉讼是法的动态运作方式之一,在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与法的创制活动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3.诉讼制度的建立与运作,是国家司法权的行使和法的实现的重要环节。因此,诉讼的最深刻的社会功能还在于维护整个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诉讼的这种社会政治层面的功能是仲裁所不具备的。总之,民事诉讼的功能比仲裁的功能要宽泛许多。仲裁只能解决民商事纠纷中的某些部分,而诉讼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的民商事纠纷。

三、仲裁与民事诉讼功能的局限性 

(一)民事诉讼的局限性 

诉讼是公力救济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国家的力量,从而体现了绝对的权威性。但是由于作为国家公权力解决纠纷的特点,诉讼从产生时起,就带有天生的制度上的缺陷。现代社会纠纷发展的新趋势决定了诉讼不可能承担解决全部纠纷的使命,民事诉讼似乎是一种公正得到了严格保证的完美制度,但实际上民事诉讼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1.民事诉讼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制度。诉讼是一种高成本的争议解决方式。诉讼是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解决民商事争议的一种机制,国家为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民事诉讼相对而言比较花费时间。诉讼迟延或“积案”是几乎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一种令人烦恼的现象。产生诉讼迟延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根本的原因之一是诉讼要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因而诉讼程序比较繁琐刻板僵硬,耗时较多是不可避免的。 

3.诉讼只是以既判力为基础的对纠纷的强制性解决,并不意味着纠纷在社会和心理上得到了真正的解决。诉讼并不一定是当事人之间解决纠纷的适当方法。判决结果也往往合法但不尽公平合理。 

4.各个地方和各国法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地方保护或保护本国利益的色彩,使得当事人对于法院的公正性有所怀疑,对法院的信赖程度也大打折扣。 

5.法院难以审理复杂的纠纷。 

6.诉讼与审判的公开性不仅是指对当事人双方公开,而且也是对全社会的公开;不仅是过程公开,证据和结果也是公开的。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不得不暴露于公众,这是许多当事人难以接受的。

(二)仲裁的局限性 

篇10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特征

(一)社会性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便是社会整体利益具有的社会性,也可以说学者是从社会整体利益的社会性看到的经济法的作用,但对于社会性所体现的内容,各界说法不一。

(二)公共性

社会整体经济中的公共性具有共享性、共同性的特征,可以具体归纳到社会公共性领域中的外在、内在、主体、公共物品、决策等方面。而公共性的实现也证明了在社会整体利益中,公共性能保证大多数人的自由,限制少数人的自由,因此,公共性体现在大多数人的个体利益。

(三)整体性

社会整体利益必然具有整体性,不会因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人类文明社会不存在“适者生存”,需要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存。也就是说,竞争中的失败者仍然有生存权、个人尊严和人身自由的权利,而并非失败者便被社会所抛弃。

(四)长期性

长期性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短期内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引发行为、道德风险,而维持一个长期性的社会整体利益,是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看,可以为经济秩序起到稳定、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是社会整体利益的长期性表现。

(五)目的性

目的性,便是经济法中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维护手段,以维护民众利益为目的,是经济法的发展目标。

二、社会整体利益和经济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调整目的

经济法的调整目的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中的机制在不能自我调控的情况下,而运行中出现低效率运行的一种非理想状态。市场失灵通常是一些社会个体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做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而经济法在此时的作用是重视社会公共利益,将改变调整目的,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则。市场失灵导致了经济失衡,这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解决此类问题,而经济法在此时的作用需要将调整宏观调控的关系,包括财税、金融、计划等方面的关系。经济法对其作出调整,将稳定社会的经济秩序。从微观层面中来看,市场中的规矩制度会出现问题,导致政府失灵。这需要经济法来调整市场中的规则制度关系,包括垄断关系或不正当竞争关系和消费者关系等。

(三)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法的特征包括经济性、政策性、行政性、综合性等。而核心内容还是经济法应用于市场经济秩序中,掌握整体的经济效益。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符合经济法的特征。

三、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中的作用

(一)保障经济秩序的稳定

经济自由,是按照一切法律法规的许可,自行控制经济的权利。经济自由不受非法干涉,意味着市场中可以自由进出某一行业。国家也十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中未明确禁止进入的行业,但又与公共事业限制经济自由发生了冲突。因此,部分学者认为,个人利益避开了社会公共利益,这也是经济法中体现的相对比较重视社会公共利益。

(二)公平维护社会公共经济利益

经济法在限制市场秩序时,需要调整平等个体间的权利义务。弱势群体是指社会资源较少的群体,通常指消费者、劳动者、小企业经营者等。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也规定了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将给予双倍赔偿。这也充分证明了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重视。存在弱势群体必然存有强势群体,两者之间的利益差别将会很大程度上印象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经济法的目的是要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不可忽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三)维护社会公共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