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不健全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制度不健全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制度不健全的表现

篇1

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市场规模十分庞大,比2007年增长了494%。中小企业已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并且贡献了585%的GDP、683%的外贸出口额、522%的税收和80%的就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主力军。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本和产出较低,在市场的融资、企业内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不足、资产管理混乱等,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管理除了内部环境,还包括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则完全由其自身建设。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财务制度的构建不健全,缺乏完整的财务制度,企业的原始凭证管理、计量验收管理等没有制度可遵循。此外,财务部门的岗位分离、账务处理、稽核等制度也不健全,一些会计人员兼任数个岗位,如出纳可能还负责一些账务处理等,造成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无序。此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的无章可循,或者有章不循的局面,而且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性,不利于控制制度的实施。政府和社会监督不力,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责任没有落到实处,给一些企业不按规定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带来可乘之机。

(二)、筹资渠道窄,资金不足

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一方面,由于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较低,导致中小企业基本不可能在目前的市场上发行企业债权。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盈利情况还达不到上市的条件,就算是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也是相对较高,一般的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标准。因此,股权融资也十分困难。这就导致目前企业对银行的信贷依赖过度,一旦银行收紧银根,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立刻会绷紧,甚至可能出现资金链的断裂。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来融资,但是资金成本很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基于这些原因,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时常出现问题,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时候,不得不通过高额的民间借贷来缓解资金短缺的困境,这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资产管理混乱

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也较为混乱,突出表现在现金管理混乱、应收账款控制不力、存货控制薄弱等方面。第一,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编制现金使用计划,现金短缺或者现金闲置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现金的有效利用。第二,应收账款的控制不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增加,为了产品的销售,很多中小企业的赊销额不断增加,造成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坏账风险也随之增加。第三,在企业的存货购销方面,很多企业在采购生产所需的材料时,随意支取现金,并且长时间不结算。现金收入、费用支出也时常不入账。另外,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一些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有时因为没有取得原始凭证而不入账,造成在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或者资产减值准备时出现混乱,无法按会计准则进行。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首先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为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建设提供了参考。

具体来看,首先要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基本规章制度,主要是企业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原始凭证的填报制度、财务预算制度以及财务分析制度等。其次,企业需要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在建立内审制度时,要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完全的独立于财务机构,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好地实现会计对企业财务的监督职能。最后,企业需要增大财产管理与财产记录等方面的透明度,做到企业财务收支的公开透明。〖BP(〗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牵制性,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稳健的发展。〖BP)〗

(二)、拓宽筹资渠道,增强筹资能力

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首先企业要健全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筹资结构,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造成了市场中的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情况,一些大的垄断国企融资渠道不仅多,而且融资能力远远高于中小企业,银行对其贷款的额度较大。反观中小企业,不仅融资渠道少,而且在银行的贷款成本也要高于大型企业。〖BP(〗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健全筹资结构,不能只依赖银行的贷款进行筹资,可以考虑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法,来拓宽融资渠道。〖BP)〗

其次,企业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财务决策,降低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在财务决策中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决策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水平。当企业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可考虑适度的相关多元化经营,分散资金投向,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

(三)、加强资产管理

首先企业要对资本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健全企业物资采购相关的审批制度,对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审核,避免操作中存在漏洞,保证资金顺畅、安全地进行流通。资金记录与审核不能只有一人分别负责,要建立岗制度,由不同的员工负责,这样可以起到内部互相牵制的作用。此外,还要对财产检盘,定期盘存和不定期盘存相结合,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进行分析、解决。

其次,加强库存现金的管理,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现金长期闲置,保证最有效的留存现金。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收回,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应收账款的周转周期,相同的应收账款,如果周转周期缩短,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合理使用应付账款的信用期,尽量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延期付款,如果有现金折扣,需要分别考虑折现金折扣和延期还款的收益,最大限度的利用还款信用期。

最后,企业要降低仓库存货数量,减少库存的成本。加强对存货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要考虑材料的采购运输时间,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保证企业的最优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额。此外,企业的财务人员还要定期检查应收货款收回、坏账等情况,对赊销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评定,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应收账款能够及时地收回。对坏账和呆账,在确定情况属实后,通过法律途径妥善地处理。

篇2

摘 要 笔者结合自身在寿光市圣城街道财政经管统计站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财务制度管理知识,进行村级财务制度运行的调查研究,找出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旨在推动村级财务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 村级财务 改善状况 管理问题 高效管理

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推动村级财务制度的落实,全国各地区农村通过财务制度的运行进行财务管理,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不良状况。然而,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与管理落实程度不同,使得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政策进行改善。

一、村级财务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村级财务制度是各地区的政府为进行农村财务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有效管理机制。这几年来村级的财务制度在我国各个地区得以落实,然而因为不同的地区财务管理状况不一,使得财务管理问题不断出现,问题尤其表现在资金方面的管理上。

(一)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多条政策来监督、控制并调整农村的财务管理。不少没有管理经验以及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的村长作为财务主要管理者的角色进行农村财务管理。财务的管理需要用到会计的知识,不少村长并不具备会计知识,这样进行村级的财务管理就容易导致账目的不规范。加上村长掌握着财务管理的主要权利,出现村级相关资金变动无凭据现象,资金使用无法有效管理。

(二)资产的实际管理不符合制度标准

农村的资产使用应该建立在广大村民的利益基础上,进行民主管理与使用,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资产使用并不符合相关制度标准。首先,在农村的财务资产承包中,出现承包不按照标准进行的不良状况[1]。不少的公共建筑、农田等农村资产并未让村民得以使用,而是被部分特殊权利的承包者低价承包使用。其次,村级公款使用管理中的问题。部分村级的干部凭借自身的干部权利,私自使用农村公款资产,导致农村应收账款混乱,许多借款收不回来,影响村级资产管理工作。最后,资产存款方法不符合标准。不少农村出现公共存款有许多开户、公共资产存入私人账户等问题,比如许多老式农村进行整改或者土地征用期间,资产存款不规范的问题出现较为普遍[2]。

(三)村级干部不重视财务制度的落实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大多的村级干部将生产发展视为首要的工作目的,对于其他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不够重视,误以为财务管理制度的存在与严格落实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使得财务制度成为一项摆设,而无法有效落实。甚至忽略村民所反映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不去开展财务管理问题的改善,种种不重视财务制度落实的现象都会加剧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致使不民主的村级财务管理状况愈演愈烈。不仅如此,在我国的各大农村地区,甚至还出现不少的村级干部不了解国家所颁布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管理标准,国家的有关村级财务制度整改也就无法真正服务与农村财务管理[3]。

二、优化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方案

财务制度的落实有效程度关系这农村资产的使用有效水平。因此,各大农村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针对我国当前的农村财务管理不良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

(一)按照制度标准进行村级的财务管理

首先,村级的资产存款要按照标准进行一体开户管理,对村级的现金资产加强管理。在村级干部中设立相应职责和权利的职位,并让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各个农村的一切收入与来款要及时存入相应的户头中,预留出部分现金资产作为备用资产。其次,把财务的管理和使用权利进行规范分解,改变一个人掌握所有财务管理权利的状况,避免财务使用不明的现象出现,让几个人共同分担财务管理的权利和责任,比如财务使用发票以及收据要经手几名村级干部的盖章,在村级的干部内部形成一个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款贪污的现象出现。最后,开展持续性的审计制约,村级财务管理者的职业技能掌握水平会对审计操作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村级的财务管理单位要积极进行审计工作者的技能培训以及管理知识、会计知识的学习,尽可能提高村级的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效率。

(二)优化村级财务管理手段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建立一项家庭承包经营制联合统分制度的生产经营机制,尤其农村的经验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多种生产经营制的出现是为了多方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方式与手段。所以,村级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迎合农村的公有制生产形式,进行财务制度的创新与优化管理,整合优秀的财务管理手段,将生产重点从生产转移到管理,油财务管理实现有效的财务使用和控制,实现农村财务的高效分配,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生活与经济水平的发展。

(三)推动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制度

农村的财务管理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利益以及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因此每个村民成员都有权利参与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村级财务相关管理人员要坚持推动财务的民主管理制度,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进行财务管理的完善,并切实进行财务的公开管理,维护各个村民的有关合法权益,特别在较大的财务使用问题上,要集合村民的意见,进行全方位思考和规划之后在进行财务的运行,切实达到透明的村级财务管理,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三、总结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构成之一,其发展状况以及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会对国家的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直接性以及整体性的影响。村级财务相关管理人员要坚持国家财务管理政策,实现村级财务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小定.十年会计委托五创新.农村财务会计.2010(08):52-53.

篇3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制度;执行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概述

集团公司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起的大型企业集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担负着在市场经济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集团公司是有若干个大型企业组建而成的。这些企业之间通常是以资产、资本、产品、技术等为纽带连接在一起。集团企业之间的联合是经济利益的联合,又是加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征决定了集团企业比一般的企业具有规模更大,结构复杂、经营范围更加广泛等特点,由此也决定了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需要具备更高的要求。财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财务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正常运转。因此,集团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对保证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基本采用以下三种模式:集权式、分权式以及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权模式。这三种模式下的集团公司财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集团公司是集团财务制度的制定者和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者。下属的公司在总部集团的指导下执行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集团公司选择和制定财务制度是以集团公司整体的战略利益为出发点,以提高集团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所属子公司的财务目标是在总目标的指导下的一种选择。和一般的企业相比,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除了设计财务制度的内容,还涉及到集团内部财务分配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制度在集团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依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当前我国集团公司财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体制管理制度僵化

一般而言,集团财务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加强了集团总公司的财务控制能力,有利于集团财务制度在各个子公司得到落实。但这种管理模式也有缺点,就是太过于集权,使得个各子公司失去了执行财务制度的灵活性和积极性。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各有特点,有自己的特殊财务要求,集权下就难以满足这种特殊性的要求。二是采用“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子公司拥有充分的决策权,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最后一种是采用“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从母公司到子公司、控股公司自上而下分享多层决策权。目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采用这三种模式中的一种。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综合分析一下这三种财务管理的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单独采用任何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都避免不了其固有的缺陷。因此,建议集团企业应在遵循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特点而采用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财务机构设置的单一化和简单化

财务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集团财务制度的执行状况。目前,我国大部分集团财务机构的设置还是趋于简单化,还是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不分家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企业只设置一套班子,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混同在一起。这样不利于集团公司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因为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是有差别的,是不完全一样的,把二者混同起来容易造成管理制度的混乱。

(三)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弱化

集团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不完善,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表现在:一是资金的筹措和管理上存在漏洞。资金筹资渠道单一,大部分集团公司往往依靠单一的银行借款,尚未形成有效地多渠道筹资开源。同时对筹措的资金投资的管理体制比较僵化,缺乏投资的战略性和科学性论证,导致投资的无效益和投资责任的模糊。二是缺乏财务制度的约束监控机制。集团公司存在大量的无效投资、无效浪费等现象得不到及时的制止,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积极机制,无法满足集团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管理要求。

(四)缺乏有效地内部监督和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集团公司财务制度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相应的内部审计和监督的职能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多集团公司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而有的企业即使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执行力度差。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执行力度差,从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集团公司在财务执行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余地。

三、改进集团公司财务制度有效执行的相关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活动越来越趋于复杂。因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尽快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和约束机制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振兴和发展的必然之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使集团财务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一)建立有效地集团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的财务制度系统是在集团企业统一筹划、监控之下的运行系统。它通过建立统一有序的运行机制、多元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约束机制,对所属企业财务活动实施全面、同意、搞笑的管理和监控,充分发挥集团资金的整体优势,使企业真正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在实现集团财务目标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根据我国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的宏观政策和形式要求,针对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建议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采取“集权为主,有效分权控制”的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吸取集权和分权管理的特点。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组织结构制度,实现会计和财务的分离

建议集团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财务特点和财务制度的要求,建丽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分管体制把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内容分开管理。会计核算部门可以重点实现财务组织中关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和确认工作,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内容,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真实的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如记账、算账等工作。而财务部门可以重点关注企业以资金运动为核心的资金管理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结算、分配以及多余资金的使用、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等。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分开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各部门责任,有利于考核各部门工作的成效,有利于实现财务组织机构高效运转。

(三)建立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集团公司的财务考核和财务激励制度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保障集团公司各项财务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团公司实现资本、资源整合,加强企业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同时要发挥集团公司内部财务考核和财务激励的作用,集团公司应定期对各分支机构进行财务考核,通过定期对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财务考核,全面评价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经营情况。对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状况好的分支机构,集团总部应对分支结构的经营者和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给予适当的激励;对财务制度执行不好的子公司实行惩罚机制,以便通过发挥财务考核、财务奖惩机制的作用,调动人力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推动集团公司健康发展。

(四)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的审计和监督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是整个集团财务控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集团公司首先应根据下属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在此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制度,企业集团吆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形成集团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约束。总公司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下属公司的财务信息集中管理,随时随地掌握各自总死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子公司存在的问题,以保证集团公司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罗文洁.我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学术论坛,2007.1.

[2]郭景先,杨化峰.探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4.

[3]孙志媛.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李祥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及其改善[J].财会研究,2006.7.

篇4

税收优惠是税收分配活动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政府为了保证管理意向和目标的实现,在法定的范围内,将本应缴入国家财政收入的税款,以税收减免、抵免、扣除、豁免等优惠形式,直接地让渡给纳税人,以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税收法制等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税收优惠,在实际纳税过程中,却经常采取偷逃税的方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空前发展,总体数量显著增加,获利能力明显增强。调查表明,从2001年到2004年,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大跨度提高。其中,新增企业10万余家,增长了61.05%;总资产规模也上升近六成,而工业增长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总额均翻了一番。总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由于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并没能获得足够的税收优惠。

根据笔者从成都市武侯区国税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成都市武侯区共有中小型开户企业三万多家,占该区开户企业总数的80%。该区的三万多户中小企业2000年至2007年共申请税收优惠397条。2006年至2007年有120家企业申请税收优惠,新增或仍在享受税收优惠的项目168条。从成都市武侯区内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情况来看,该区内的中小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比率较低。按全区三万户中小企业计算,全区申请税收优惠企业的比率为0.4%。,其中生产性外商投资申请的税收优惠57条,申请避孕药品、废旧物资回收、农业生产资料、饲料生产的低税率优惠分别为14、5、34、10条,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共12条。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各种税收负担及申请税收优惠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数量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我国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原因分析

1、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差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一般都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规范,给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瓶颈,使得企业不能有效的利用好税收优惠。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等假象。

有些企业还没有规范的帐务体系,不能每月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向税务机关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申报纳税,而只能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数据估定企业应纳税额。有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聘请财务人员建立账本,只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承担较重的税负,更无从谈及申请税收优惠。

2、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完全掌握国家的税收政策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参与博弈的各方中间某些方拥有的信息,其他方并不拥有。税收信息不对称,就是指税务机关掌握的经济税源信息和纳税人自身所掌握的经济税源信息存在差异。企业无法完全地了解国家的相关税收信息、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申请税收优惠的成本。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是具有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有着各自具体的行为目标。企业作为被征税主体,一般不会对我国复杂的税收法规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对税收法规地掌握相对较差。税务机关对于税收法规具有较强的掌握和了解,企业和税务机关对于税法和税收优惠的掌握程度上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因此就需要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法规的全面培训并且向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但税务机关作为自利主体,可以采取行政不作为行为,不向企业提供有关税收优惠信息的服务,使得企业始终不能有效掌握这些税收优惠,从而不能有效地行使这些税收优惠。

3、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不规范

我国是一个缺少法制传统的国家,习惯上把“皇粮国税”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在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没有充分满足纳税人保护自身权利的需要。《宪法》中也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没有专门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案和宣言。

税收母法的缺位。我国税收法律多是国家税务总局以税收法规的形式颁布的,而没有一本系统的税收基本法。立法基本由非立法机关国家税务总局执行,就造成了税务机关自己制定的税法自己执行。

由于在税收立法行政行为上的问题,导致我国纳税人不能正常享受税收权利。一方面,国家法律没有为纳税人提供获取纳税利益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缺乏获得正常纳税权利的意识,不能有效地申请并享受税收优惠。

4、部分税收优惠申请程序过于复杂

篇5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成本核算 探讨 研究

我国《医院财务制度》于1999年1月施行,该制度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公立医院的财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医院财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成本核算管理等需要,医院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财务制度,真实反映医院财务信息,发挥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贯彻落实医改精神和相关政策,遵循医改意见及医改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的对象和内容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经营过程中耗用人力、物资等所涉及到的全部资金成本的总和。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的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是以科室成本中心为核算对象作为基础,根据成本核算对象不同,成本核算可分为:(1)科室成本核算,即指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即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成本的过程。(3)病种成本核算,即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各单项病种成本的过程。(4)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即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诊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的过程。

根据成本核算结果,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成本形成和变化情况,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成本运作效率。同时,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旧《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等缺乏统一的、合理的规定,成本核算对象是以传统医疗指标作为计算医疗产出量的核算基准,主要是核算日/床和门诊人次的医疗成本,缺乏对病种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这样的医疗成本核算基准不能准确地衡量医疗成本的高低及合理性。同时,又将医疗成本机械地割裂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造成实践中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不一致、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难以为医院领导决策和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实施医院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医院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医院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未进行系统的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和分析,缺少科学性和连贯性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缺少监督评价机制,内部控制系统和程序尚未完善。如医院的一些大型医疗机械及设备的购置和基建投资等,未按照控制程序进行充分论证和考核,从而导致购置后的医疗机械及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产和医疗机械及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三)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通存在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成本管理仅限于降低成本,没有从整体战略目标及医院外部环境(如采购成本意识)去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对非物质成本管理,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及环境成本等缺乏成本管理。各科室也存在卫生材料、药品、水电的浪费,资源使用无节制,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等,造成许多浪费。

(四)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较差。财务人员素质低,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造成财务监督、财务预算、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不得力,最后出现资金流失和浪费等严重后果。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及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通过成本核算和管理,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首先,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实行院长负责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院长委托主管领导或财务科科长直接领导下,以财务科为中心,由成本核算会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其次,制定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实行以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建立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以及日/床医疗成本和门诊人次医疗成本等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最好是病种DRG的医疗成本核算,这样成本核算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医疗产出量的医疗成本,对于改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或者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补偿医疗消耗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医院资产安全和完整,以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院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因此,加强对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对科室购买的医疗机械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登记,对实际的使用量进行核查,减少和杜绝医疗机械及设备的闲置和浪费现象,财务科要与各科室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同时,医院将成本核算的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科室的绩效考核中,增加医务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通过科室的成本核算找出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利于改善经营、为控制成本提供方便。所以,节省成本开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是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加强医院对科室医疗投入及产出管理的重要环节,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使人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意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节省成本开支,降低成本费用。对贯穿于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的核算与管理,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成本管理扩展到非物质成本管理,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及环境成本等。同时,加强职工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医院职工们都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主动地降低成本,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四)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新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法律法规,还需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熟练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软件操作和应用。因此,医院必须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相关财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和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善其知识结构,树立明确的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成本核算的管理和控制,明确成本核算对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营的重要性,在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起到财务监督和成本管理作用,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同时,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一套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科室和医技科室的检查治疗等核算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及汇总等,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新财务制度实施后,要求医院要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医院必须按照新财务制度的要求执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控意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和成本核算组织体系,通过降低服务成本,节支降耗,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S

参考文献:

1.徐寿森.介绍一种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及绩效工资分配方案[J].经济研究导刊,2013,(6):99-101.

2.王东芳.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3,(7):42.

3.孟令秀.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3,(3):135-136.

篇6

关键词:投资公司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费用管理

当前,在市场竞争中,投资公司的多元化经营面临着挑战。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和完善才能提高投资公司的经济效益。为此,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研究重点,要完善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缩减企业的运行费用和成本,充分发挥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

■一、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投资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风险

一些投资公司由于没有制定科学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无法按照细致的财务规章进行财务管理,投资公司的发展受制于落后的财务制度。同时,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碍于人情关系、亲属关系往往使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即使投资公司拥有一套科学的财务制度,在具体的财务制度实施中也无法有效落实,财务管理缺乏监督而使财务制度无法发挥规范作用。投资公司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也存在着不足。投资公司更倾向于使用具有一定人脉关系的财务人员,使真正有财务管理能力的财务人员流失,这样的情况对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不利的因素。最终,一些投资公司出现了财务管理低效,会计监管不到位,投资风险加大,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1.2 财务内部控制失灵导致了各项费用的增加

有的投资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失灵,如各类票据不全,会计操作不够准时,提供错误的财务报表,这样明显降低了会计核算质量。这种财务的内部控制失灵往往导致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责任不清,出现了应收账款的坏账增多。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的编制,致使投资公司的现金流量管理弱化,投资公司所进行的多元化投资成本提高,各项费用增加。

■二、 投资公司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降低财务风险

投资公司应严格按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的款项管理,降低会计的呆账和死账,明确财务管理各岗位的职责,加强财务的运行管理,对所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得出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投资公司还应规范财务监督,有效降低运行的成本,提高对现金流量的使用,及时编制反映投资公司财务状况的预计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时,投资公司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对公司财务进行科学分析,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以此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2.2 加强投资公司的成本管理以降低运行费用

投资公司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成本管理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管理进行成本控制,对各项投资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经营成本、生产成本以及融资成本。对投资公司的下属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预评估制度与评价制度。加强投资公司的融资成本的监管,提高现金流的使用效率,改善投资公司的财务结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2.3 规范财务管理和强化内部控制

投资公司应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的审计工作,使投资公司的会计工作得到全程监督。财务的审计监督职能能够有效明确财务责任,严格实施财务制度,避免投资项目的资金损失和浪费。投资公司强化财务的内部控制就是将科学和规范的会计制度有效落实,建立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使投资公司的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投资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为其下属公司的经营提供财务保障,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降低财务风险。这种财务内部监督就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制度监督企业财务运行、会计核算以及完善会计稽核。

2.4 提升投资公司财务人员的人力资源水平

当前,投资公司的经营领域十分宽广,所进行的投资项目就需要财务人员具备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部门工作。因此,投资公司发展的前景就在于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知识素质高的财务人才团队。投资公司管理层应重视财务部门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应设计合理的工资制度、福利制度,使财务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财务部门应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

2.5 财务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投资公司应具备比较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依据投资公司实际运行情况对财务制度有效实施。首先,要明确报销制度,要让员工知道哪些项目能够报销和不能报销。其次,为加强对投资公司资产的控制和管理应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再次,财务部门要明确投资公司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明确规定现金和支票的领用和管理办法。投资公司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控制现金数量,有效保证投资公司日常资金的使用。

2.6 促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投资公司的财务工作也变得更加便利。财务部门可以运用电子记账软件进行日常会计工作的处理,及时、准确和清晰地呈报投资公司的财务状况,为管理层分析账目,了解公司的运营收支状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7 强化投资公司的财务战略管理

投资公司应引入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进行适度分权与授权,促进投资公司的下属企业走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且打造业务精湛的财务管理团队。投资公司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提高财务职能的竞争力。要使公司员工树立财务战略管理理念,制定适合投资公司发展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策略,运用财务管理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财务部门参与投资公司重大项目的决策论证与前期评估。强化投资管理,确保投资前瞻性,以增强投资公司发展的财务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我国投资公司所进行的多项目投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降低财务风险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对此,投资公司应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为投资公司下属企业的发展奠定财务保障,提高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强化投资公司的财务战略管理。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应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经营成本以及融资成本进行财务成本控制。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具体的措施就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评估企业投资、加强财务监督、规范财务人员行为,提高财务部门参与投资公司重大项目的决策论证与前期评估,以促进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常利. 试析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刘莹. 浅谈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J]. 财经界, 2010;04

[3]王秀萍. 浅议中国民营企业财会管理现状及发展[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

篇7

关键词: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监督不足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增长,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便会出现在管理层次、权力分配、成本费用的控制、部门之间及员工绩效考评等的一系列问题, 而比较重要的财务核算工作是财政资金最终去向的原始记录。我们要按相关规定要求单位的经营性业务单独进行成本核算,这样有利于财政的管理。但就许多的事业单位经营业务与非经营业务混杂,没有专门的人分开管理,这样容易造成费用难以明确分开确认,形成收入没有相应的支出配比,这样非常不利于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以及经营效益的整体考核,给我们的财务核算带来许多的问题。

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加上企业特有的财务管理与核算要求,原有单纯的财务核算已不能满足要求。由于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独立性、封闭性,而分公司、项目部分布较广,各自建立自己的一套方法,形成了数据分散,缺乏统一的对比、分析、监督、考核平台。财政部门很难从整体上利用预算单位的财务数据发现问题,主要的问题如下: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

1、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会给核算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公司只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施工项目核算管理办法”。才能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财务信息。

2、从资金的运作来看,没有建立“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审批程序”,公司层面没有成立资金“结算中心”。

3、财务制度不健全会造成费用报销无法监控。

4、从人员管理上来看,公司财务核算主要体现在项目核算,而从事项目核算主要依靠于委派会计,因此对项目核算的管理也就是对委派会计的管理。

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财务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管理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还任用没有从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管理操作,致使财务人员不会准确使用会计科目和正规记录会计账簿,有的企业甚至外聘财务人员等现象都会严重制约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二)财务核算过于传统化,造成会计监督不足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在加入WTO 以后,以往的财务核算流程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脚步,缺少很多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方式。容易造成参与业务单位管理及会计监督不足,主要表现为:由于我们财务人员忙于进行账务处理,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业务单位的相关情况,很容易就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对每日账目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没有办法控制,只凭着手续完备,不管帐目的内容是否真实都给予报销,这样会给企事业造成财务管理造成影响。

(三)财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1、在财务管理上,由于对资金分散化因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会造成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造成资金体外循环;如果单位没有健全的结算中心,不好管理。对工作会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办法控制,从而造成资金分散;有的项目部还会出现项目经理兼任出纳岗位,这样的分配是不恰当的。

2、对项目成本控制不重视。有的项目成本控制不到位,受公司财务的核算模式制约,造成项目成本控制形同虚设。所有的公司都对成本控制应该严格,杜绝项目经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虚增成本和费用,套取现金等现象。

3、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是基础数据的对比和参照,也是财务核算的重要依据。从财务核算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人不引起重视。从目前公司发生的许多案例来看,合同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引起的纠纷案例日趋增多。

4、不重视监管,在工作中,做好监管工作非常重要。核算中心负责大量会计核算工作,但没有直接参与财政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工作,对财政政策法规的变更不能及时掌握。从而没有重视对单位核算的监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不及时对实物资产盘点。账务核算中心仅仅根据发票,验收单,入库单等为依据。采购计划来建立固定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没有对实物资产进行管理,也未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造成资产受赠,置换,报废,丢失等情况得不到及时处理。

三、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具体工作实施中,针对不同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发挥出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措施如下。

(一)提出决策财务分析,把握财务重点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提出决策所需的财务资料和分析意见,供决策参考。提出的参考意见,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便于事先了解事务的全貌,提前做好服务工作和加强财务监督。

(二)加强监督,建立监督体系

1、财务核算中心完善和健全核算制度

拥有一套好的制度,能使会计人员做到监督有标准,管理有依据,更加积极主动的控制财务核算动态。及时地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做到服务和监督并存,实现服务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监督水平。

2、主动接受内外部审计和监督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核算中心的业务量大,难免会出现审核或者核算方面的差错,内审可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把发现问题进行改正,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是对集中核算工作的有力促进。预算执行进度,杜绝超预算计划用款,还应把住事前计划、审查关。

(三)加强财务的管理,完善内部核算制度。

加强财务的管理,在一个工程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制订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付工程款管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财物保管制度、备用账登记制度、费用报销开支内部审核制度等。 在日常财务管理中,重视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和要求,增强财务管理的责任感,并从自身做起,严格按照财经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不断地完善,共同提高理财能力。

(四)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完善财务人员考核机制

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一定要做好培训管理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员素质,而且还能保障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有效手段。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等方式,传达新的财务政策,法规,税务等新规定,及时掌握各种对工作有利的信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修养。财务核算中心应该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财务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需要财务人员从大局出发,相互协助,共同为核算中心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五)做好业务部门的双向沟通

根据每季度报表,然后结合业务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针对财务指标的分析,提出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这样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良好通过沟通能及时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状态以及出现的问题,对做好核算工作具有很大帮助,也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核算中心工作的开展。

(六)做好定期检查

在管理中,做好定期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定期检查应收债权手续是否完整,有无形成呆账坏账,并及时跟踪处理,督促相关人员清理。不定期地对财产进行清查及时掌握实物资产的情况,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做到明确责任到人。

(七)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大的报账平台

我们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远程查帐系统,根据业务单位特点和需求设置一些可查询的范围,这样有利于业务单位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情况,增进核算中心与业务单位之间的会计交流。利用网络开发适合核算中心自身的报账平台,能让财务人员熟悉业务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合理管理资金支付,提高工作效率和支付效率,把一部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人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到财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当中。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我国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在保持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有相关问题,而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配置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良好的财务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壮大规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客观的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水平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标志[1]。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固定资产管理不严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管理是重要环节之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如检察院、教育行业等存在固定资产购置不规范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从固定资产的购置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主体是政府,方式一般为招投标,该种采购方式往往造成固定资产采购不透明,不规范,随意性较大,从而使固定资产在运用过程中出现配置不完善、运用不到位等问题。从管理角度分析,存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过程中,资产不清点、不入库、不入账,随意分配使用等问题[2]。

1.2 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法陈旧

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而在这一过程中财务管理是维系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一般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及财务人员素质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优良氛围的关键。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及财务人员角度分析,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特殊的财务资金来源,使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从根源上忽视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表现在,管理者依旧沿用陈旧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思想老旧,管理方法落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资产成本管理制度复杂且缺陷较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完整性,从财务人员角度上分析,财务知识能力不足,财务人员培训体系不完善,执行力较差。

1.3 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成本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成本控制的方法能够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合理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办事效率,完善事业编制,使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双赢局面。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的今天,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状况,在成本管理机制中往往存在有较多问题,如无目的使用行政开支,票据混乱,整理不完善等问题,使行政事业单位在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及提高办事效率方面出现较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缺乏完善的管理理论知识,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在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有效措施是主要原因。

1.4 财务控制缺乏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方面,主要表现在财务制度的不完善和财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上,在财务制度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背景,财务制度混乱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源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的集权意识浓重和行政事业单位决策权集中,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财务人员配备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随意性很强,在规避财务风险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弱点,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方面,随意性则助长了该问题的严重性。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增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

在增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方面,首先要对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入手,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监管,推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其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监督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的公开透明。最后,建立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制度,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3]。

2.2 构建完善管理体制,增加管理意识,健全成本管理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应该充分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增加调控管理机制。在财务制度及财务岗位的搭配融合上,应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合理配置财务人员,完善财务制度,与此同时,实现钱权分离的财务责任制,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权限。行政事业单位上层管理结构应积极对外接轨,学习先进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搭配完善的会计系统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岗位责任制,监督的职能。在成本管理方面,重视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质量、技术的进步的支出,以提高办事效率,完善事业编制为目标,实现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控制不健全是现下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只有完善财务控制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有序健康发展。要完善财务管理,首先建立健全财务控制理论与方法,其次,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链实现动态控制,保证现金流量的实时掌控,再次,完善全面的财务收支体系,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加强应收账款管理[4]。

2.4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人员的管理素质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诚实信用的个人素质;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熟悉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情况,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与财务培训,适应新环境知识结构。

篇9

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单位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疏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比如对经费的开支权限、开支标准,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小车油料维修,集体福利等方面的规定较多而且较为具体和明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登记账;资产领用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的不明确。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

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的问题。其表现一是调拨、接受捐赠及其它渠道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由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的和其它单位调拨的微机、汽车、一些专用设备,按财务制度规定应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账进行核算,但大多数单位未在账上表现;二是会计人员有意无意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常有发生,对某些单位为个人配置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归个人使用的公物,会计人员往往有意不记入固定资产账,还有些单位由于会计人员为兼职人员或者无证上岗,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而无意间漏记固定资产账;三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四是移交不清,有些单位在领导变更移交及人员调整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尤其是在乡镇,人员变动频繁,造成单位固定资产账面数连续多年保持不变;五是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有些单位由于会计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对单位购置的图书、其它固定资产以及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六是存在账外资产,缺乏有力的监管,一些单位在专项工程或者专项项目实施中所购置的设备在项目和工程专账支出中列支,项目结束后,应将固定资产移交单位管理和使用,但是有些单位借机将这部分固定资产放在账外,用于经营或租赁,把取得的收入用于职工福利或其它支出,使这部分固定资产游离于账外,失去监管。

(三)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规定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

大多数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例如:2000年我们在对某乡政府的审计中,看到该乡政府使用的一辆吉普车未在账面上得到反映。盘点现金库存时,发现出纳库中有一张几年前用于购车的借款单在出纳库中顶库。时隔五年,当我们再次审计该乡政府时发现该车已报废并变卖,但在会计账面上一直未作反映,使该车从购买到报废完全成为账外资产。

(四)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近年来,受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趋紧,对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但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

二、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严格遵守有关的财经法规,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节约使用国家资金;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从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缺乏长期、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因此,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当务之急。只有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管理责任,才能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账务处理

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篇10

一、基层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涉案人员多为乡镇领导干部、村委会主任、经济合作社主任、财务部门人员以及涉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上述人员往往凭借直接或间接经手公款的职务便利,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二)共同作案占较大比例,通常是“村官”“带领”村委会成员,共同作案,订立攻守同盟,贪占国家和集体钱财。共同合谋,互相庇护,互相牵制,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三)犯罪数额小,但危害大。农村干部犯罪涉案尽管金额不大,但涉及面广,危害大,一个村子一旦出现干部职务犯罪,势必直接侵害到几十户,甚至几百户农民的切身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国家的法令和政策在农村的实施,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一方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四)大案要案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案值越来越大。从近年来我县所查处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看,大案呈上升趋势,且案值由几千元上升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二、基层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成因

(一)监督不力、管理失控

多数基层组织虽建立了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制度也上了墙,但都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特别明显的是村务、政务“两公开”制,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同时,有的基层政府对基层组织人员监督不严,对于群众反映基层干部的问题,基层政府组织不是秉公处理而是采取袒护态度,久拖不决。

(二)财务制度不严,乱收乱支严重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入账、假票据入账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财务制度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去无制约。有的村基本上没有经费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支出、审批一人说了算。二是账目不健全。有的村收入支出不按规定建账,村干部乱花钱,为滋生腐败创造了温床。三是财务人员素质低。由于村级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加之对其政治和业务培训少,不少会计人员缺乏法制观念,财会业务水平较低,账务处理随意性大。四是账目审查力度不到位。有关部门对农村账目审查仅局限于年终象征性对账,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导致个别基层组织人员有恃无恐,胆大妄为,以至发生违法犯罪。

(三)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

涉案的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由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平时又不主动学习,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以致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认识不清,对违法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可以说他们有些违法犯罪行为源于他们自身的无知,文盲加法盲,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关于基层村干部职务犯罪预防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学习。针对某些基层干部素质较低的现状,首先要定期、不定期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收取的各项款项要及时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村支书、主任、会计、出纳等人要认真改选财务手续和执行财务制度。对于重大事项,村委会要集体审核,逐项审查,严格把关,杜绝财务漏洞。

(三)建立和完善对基层组织干部的监督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级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财务、村务公开制度、理财审核制度、乡村级账务资金“双代管”制度,以及乡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租赁承发包处置和项目建设招投标等有关规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从根本上杜绝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