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计划课题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27 11:1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计划课题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计划课题的研究

篇1

摘 要 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对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信息化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探讨了如何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科研课题进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科研课题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内容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依托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建立起来的一种支付制度。在支付款项时,首先由预算单位提出用款申请,经国家规定的审核机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审核后,将所需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目的为减少国库拨出资金的闲置浪费以及库外沉淀,使国库资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改变了原有的财政资金层层审批,层层拨付的方式,变为了由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的单一账户体系采用一定支付手段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的账户上,避免了以往制度支付环节多、资金分散及滞留等问题,对挪用国库资金等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政府调控财政资金的效率,对国家财政的预算等也有帮助作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对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科研课题财务管理的意义

首先,加强了科研课题在预算过程中的监控。国库集中支付的支付方式是由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支付,改变了过去的支付方式有可能造成的资金占用现象。另外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预算监控的有效性,使预算过程的监控得到更好的保证。第二,规范了科研课题财政性资金的收支平衡。由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的资金拨付,使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达到收支平衡。第三,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都有所提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支付流程,科研课题的财政资金由财政直接支付或者由授权的预算单位支付,通过设置银行,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使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有所提高。另外这种支付方式也减少了财政资金的滞留时间,有效控制了挪用资金现象,进而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科研课题财务管理的影响

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科研课题的财政拨款由用款单位存入银行账户,用款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仅仅围绕该银行账户内的资金管理所展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这一状况,单位只需给出计划额度和用款指标,财政资金的拨付由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管理,用款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重心改变为按照计划额度和用款指标对财政资金进行支出,制定符合年度预算的用款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申请财政授权支付或直接支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预算有了更高的要求,用款单位若不及时解决财务管理问题,会导致严重后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支付方式将过去支付的资金流改变为信息流,由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财政款项直接支付给用款单位,缩减了支付环节。用款单位的财政管理也要适应这种改变。尤其重要的一点影响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对用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是信息化的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相应的财务电算化能力和对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时刻以信息化为主,才能对科研项目的财政资金进行更好的管理。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科研课题财务管理信息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科研课题经费管理,要求财务管理必须有新的进展。科研单位对于财务工作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解放,思路上的拓展。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必然要求,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的实现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科研单位要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中心,调整财务管理工作思路,深刻理解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意义,用财务管理信息化适应财务管理改革要求。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

1.加强对科研课题的预算工作。由于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性质的影响,有一部分科研单位对于科研课题的财务预算工作没有重视的观念,对于财政经费的管理思路仍处于过去的状态,预算工作不认真,财务开支随意,导致年末财务结算出现偏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全国开始实施后,科研单位的财务之处全部依赖于年初的预算以及科研单位定制的用款计划。只有这两种文件俱全,国家才会办理财政的支付手续,对于没有预算计划和开支计划的单位,国家不予办理财政支付手续。这种严格的支付制度要求科研单位对科研课题的预算开始重视,对于科研课题的所有支出都有详细计划,有秩序的安排科研课题的进度。在制定科研课题预算的过程中,科研单位必须进行完整的、准确的、全面的预算,对于预算的约束力也要全面强调,促使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预算管理而不是以往的资金管理。这种转移也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科研单位的领导阶层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在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拥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另外,作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所以科研单位要树立培养人才的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包括了财务制度和人才培养在内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国库集中支付下科研课题财务管理信息化成功的必然条件,科研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令每个财务人员都能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操作,熟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工作方法以及操作流程。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业务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进行培养,财务管理工作是科研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财务人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素质,才能让科研单位放心任用。第二,提高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决策能力,以提高其业务能力。第三,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3.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下科研课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相比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质的提高。这种提高伴随高科技技术在内,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对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网络化等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建立,依附于一个完善的、缜密的、优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对于科研单位来说,建立一个与国库财政支付系统想兼容的财务支付信息系统,是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这一支付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与国库财政信息系统的对接,进而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所以,科研单位要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单位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保证准时将科研单位科研课题的预算计划以及预算执行等情况反馈到国库财政集中支付信息系统,提供准确的信息,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

4.加强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科研单位对于建立好的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要给予足够控制。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网络有所接触,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导致了网络攻击盛行,所以科研单位要对网络数据库系统进行足够的保护,避免其遭受黑客或病毒的袭击,给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对于出现的系统外人员非授权访问数据库、操作系统故障等现象,科研单位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科研单位应对内建立合理的控制制度,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对于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合适的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内审制度,保证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在国库集中制度支付的背景下,对科研课题进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配合国家政策,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林维耀.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省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孙维璐.科学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河南科技.2010(07).

[3]马少霞.谈科研财务制度改革对科学事业单位的作用及影响.科技信息.1997(07).

篇2

课堂教学中,问题创设得好,创设得巧,不仅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架设桥梁,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就是“问题”设计的本质所在.然而,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不一,因此,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逐渐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紧扣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创设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化学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化学知识和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创设化学问题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例如,初中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蛋黄派,并提出相关问题: (1)蛋黄派袋里充的是什么气体? 它有什么用处? 该气体应具备什么性质? (2)你能否通过实验来验证你自己的猜想?教师把学生按3~4人分为一个小组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学生面对手中的蛋黄派会充满疑惑、好奇,并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让各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意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回答问题中的不同意见进行详细的解答,这样学生们通过老师的分析和自己的思考进行对比,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也会高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设“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和“答”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究和讨论中,产生“问”和“知”的欲望,从而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置化学问题于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真实的问题情景能使学生以积极、主动、愉悦的情感去解决化学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地去研究、探索、钻研.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化学实验探究的渴望,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时,打开啤酒瓶的瓶盖,即看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就此现象教师向学生设问:啤酒瓶里装有什么气体?为什么盖子一开它们就跑了出来?谁有办法使汽泡少些或使汽泡更多些呢?还有平时喝完汽水、可乐后为什么老打嗝?教师从这一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和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并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这些问题和现象,以激发起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好奇心.这样,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会对此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通过提问和解释,回答了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力及气体本身的性质,使学生对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化学知识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通过问题实例,激起学生的“质疑”和“解惑”,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弱势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化学问题

篇3

关键词: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网格化课程体系;气象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本研究基于网格化课程设计理论,结合气象事业全球化、专业化、一体化特征和气象业务岗位的实际需求,较为科学地设计了气象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并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气象培训体系,其中,重点阐述了气象培训体系的结构、科学内涵和重点任务。

一、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老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将人生简单划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一次性终端教育已无法满足个人、职业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获得学历后开展专业继续教育,即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应运而生。

(一)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内涵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继续教育”明确了教育目的和性质,继续教育不是终端教育,而是以满足终身教育需求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学历后”明确了继续教育的阶段,不是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而是在完成大学教育获得学历之后的阶段;“专业”明确了继续教育的对象,不是泛指全社会的成人,一般特指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或管理人员。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获得一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通过包括培训在内的多种教育方式进行的以补充知识、提升技能、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非学历的教育形式。

(二)学历后专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具有教育时限的终身性、教育目的的发展性、教育对象的高层次性等特点。教育时限的终身性表现在这种教育是秉承终身教育的理念,对某一专业在职人员进行连续不断的知识更新和补充,以胜任岗位发展需求;教育目的的发展性表现在突破了以往仅仅以专业技术提升为目的的框架,而是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组织的发展目标对工作岗位、专业和知识技能的需要;教育对象的高层次性体现在其针对性强,受教育者主要为取得大学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除了上岗资质类培训外,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等高层次的岗位培训已经成为重要内容。

(三)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面临挑战

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所涉及的课程类型、结构、层次等实际形态复杂多样,因此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具体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专业教育与实际业务需求脱节。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使得大学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以气象行业为例,高科技和新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对气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明显且日益扩大的供需矛盾。

第二,现有培训与组织目标存在差距。为解决上述矛盾,多数行业设置了培训部门,并对员工开展培训,但大部分培训模式以一次性办班为主,系统性思考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需要加强,造成了现有培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不能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组织目标,不能有效提升培训的效益规模。

第三,终身教育理念在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体现尚不充分。多数行业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人才的培训目标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依靠持续化、终身化的培训才能够逐步实现。现有的教育培训工作在现代教育规律的探索方面尚不深入,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二、构建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网格化课程体系的实践

(一)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

在通识教育领域课程论积累了丰硕成果,但在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领域的课程构建模式尚不完善。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横向、纵向的课程组织结构,基于该理念构建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分层分类的理解较为机械,对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中课程之间的联系分析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不够,不能贯穿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不利于所在单位宏观了解员工专业技能的进展情况。为了减少培训课程设置的盲目性等问题,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王卓妮等(2016)提出了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

(二)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的特点

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基于分层分类的核心理念,重点考虑了课程与课程的联系,注重课程设置的整体性,按照气象事业的业务方向分为预报、观测、公共服务、资料业务、管理等类别,参考CBE课程理论提出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将岗位分成不同的层次,如将预报方向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该模型还具有系统性、多维度、全覆盖的三个特点:系统性体现在课程体系摈弃了过去“缺什么补什么”的临时性、片段化的培训,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完成对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和超前设计;多维度是指在组织某一专业知识体系是加入时间维度的概念,按照组织需求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分层设计,分步实施培训,有效避免了课程的重叠,同时体现了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覆盖体现了对气象部门不同岗位类别和不同岗位层次的全覆盖,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在学历后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学历后气象专业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与气象业务需求相衔接、与世界气象先进水平相衔接。

三、基于网格化课程设计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

(一)构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挑战

网格化气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提出对开展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该体系涉及专业门类繁多、课程种类复杂、对层次的划分也应基于实际情况完成。此外,大量与业务相关的课程需要专业教师开发并实时更新,完成该课程体系的组织实施工作不是容易的事情。

全国气象部门人数很多,现有250多位司局级领导干部、4300多位处级领导干部、近5万名一线业务和管理人员以及大量聘用人员,完成上述人员的培训任务比较重。气象行业还具有专业性强、全球化和一体化程度高等特点,加之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更新、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国家需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急需提高这些都对构建满足不同层次、类别、岗位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构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途径

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摇篮,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气象类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弱化了专业教育,缺乏对一线气象业务的跟进,高校毕业生对气象行业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熟悉,由高校来承担与业务一线紧密结合的网格化课程体系不太现实。此外,考虑到气象部门的专业特点和规模轮训的需求,干部教育和专业教育密不可分,社会培训机构难以完成专业性培训任务。因此,网格化课程体系的实施由气象部门培训机构来完成更加合适。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通过整体设计、系统开发、重点推进的方式,目前已设计完成一批满足岗位特点、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的分级分类分岗的课程体系。从培训策划、课程体系研发、教材编写到教学组织实施及质量评估等,每个环节都做到了系统科学设计、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在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干部学院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并荟萃了一支以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为核心的兼职教师团队。“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为气象部门培训机构落实网格化课程体系的科学理念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但仅仅依靠气象部门培训机构尚不能完全实现网格化课程体系的科学理念,建立满足终身教育需要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开放式气象培训体系,才能够实现网格化课程体系所提倡的分层分类、全覆盖等目标,才能够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三)建立开放协调的组织机构体系

开放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应由气象部门培训机构、相关高校、业务单位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构成,同时需要建立层次分明、统筹协调的任务分工。气象部门培训机构是气象教育培训的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气象从业人员的培训;气象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复合型气象人才的培养基地,发挥在气象培训体系中的辅助作用;业务单位为人员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科研院所可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而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则是气象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

作为气象培训体系的主体,气象部门培训机构由国家级和省级两级构成,国家级包括干部学院和干部学院分院,各级培训机构分工各有侧重。干部学院主要负责培训体系的统筹牵头,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承担骨干人才培训及示范培训,并对教育培训进行统一评价;干部学院分院重点按照统一布局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牵头面向所在区域的培训任务,并开发设计其特色培训项目。省级气象培训机构则主要面向本省,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利用气象远程培训管理平台开展面向本省的远程培训,面向社会开展气象科普培训等。

(四)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在气象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还需要重点加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保障体系的建设。

设计构建网格化的课程体系。气象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以气象教育培训开放的组织机构为依托,加强需求调研,围绕组织需求,兼顾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努力构建与大学专业基础教育衔接、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具有终身教育特点的多层次、全覆盖的气象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并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具体需求及时更新,超前设计好各类主体班型。

编写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材。编制与网格化课程体系框架相适应的教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培训。同时,应完善培训教材实时更新制度,使培训教材能及时反映气象业务进展和科技最新成果。此外,应加强培训教材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培训教材建设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

建立为实施课程体系提供支撑的保障体系。培训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环境建设。培养和打造一批满足培训要求高水平的骨干专职教师,构建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实习实训平台与基地、气象远程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等培训环境建设,开发仿真模拟、虚拟现实等现代化培训技术,可以为网格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确保培训质量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动态监控培训质量,进而改进培训活动,提高培训效益。应在培训项目前期策划中加强需求分析,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流程。应建立系统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国家级面授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培训后效果评估,重视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估数据的客观性。此外,还应创新大规模培训项目的管理方式,提升异地办学的规范性;应多方面丰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四、结语

本研究运用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根据终身教育理念和气象事业的实际特点,提出了气象培训体系的构建途径和方法,并围绕气象培训体系的组织机构展开分析,阐述了各个部门的任务分工,最后探索了气象培训体系重点需要完成的工作。从对气象培训体系的研究可以看到,气象培训体系的建设经验对于民航、地震、海洋等其他行业的体系构建亦有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Wang zhuoni,Deng Yi,Gao Xuehao,et al.Research on Grid Curriculum System for Meteorological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felong Education.15TH World Conference on Continu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6.

[2]Tyler,R.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高学浩,杨萍,罗林明.面向终身教育的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J].继续教育,2015(2).

[4]高学浩,王卫群.美国气象继续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继续教育,2005(8).

[5]杨萍,罗林明.面向基层气象人员的模块化课程建设[J].继续教育,2015(7).

[6]薛泉祥.大学后非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弹性学习制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8).

[7]解建红,陈翠丽,张毓华.大学后继续教育课程的特征及设置原则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5).

篇4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在学生的学习中,对于深化教学结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师大顶岗实习学生的多媒体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整合

当前的教学多以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或几张幻灯片应付一堂课,这显然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多媒体技术教学能使教学过程变得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情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教学中要找到适应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除了了解学生,还要了解教师。为此笔者对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课堂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对已经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和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未来教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贵州师大08级顶岗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5份,有效问卷278份,调查内容涉及“现阶段教师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程度、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等,对以上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2.1现在的教学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

64.8%的顶岗实习生认为现在的教学需要用多媒体技术,其中认为非常需要的占了约35%,14.0%的实习生认为不需要,21.2%的实习生则认为无所谓。部分教师没有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意识,未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2顶岗实习生使用计算机的方式

实习生在工作生活中会接触计算机,但用于学习的人数较少,仅占32.3%,其中8.3%的实习生学习软件使用,10.1%的实习生练习打字,13.9%的实习生练习画画;而用于玩乐的人数却占到67.7%,其中上网人数占25.9%,玩游戏或娱乐人数占24.1%,与同伴交流的人数占17.7%。当问及“在教学中是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般不使用的人数占到43.5%,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6.3%,经常使用的人数占30.2%。教学中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原因很多。虽然很多学校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有部分学校只是当作摆设,完全起不到信息化教学的作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多媒体未连接到因特网,甚至有的学校多媒体缺乏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软件。现有的学校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学习和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学媒体的积极性。

2.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对学生的影响

当问及“哪种方式进行授课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时,8.3%的实习生认为是多媒体教学,11.2%的实习生认为是小组讨论,20.1%的实习生认为是个人辅导,27.7%的实习生认为是传统教学,32.7%的实习生认为是传统和多媒体教学并用。

当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大优势有哪些”时,24.1%的实习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新颖,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乐趣,248%的实习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使重难点变得更加直观易懂,277%的实习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容纳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15.5%的实习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提高教学的容量与效率,7.9%的实习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没有什么好处。根据统计结果可发现,大部分实习生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易于理解、能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学的容量与效率等。多媒体教学有种种优点,30.6%的实习生认为可用多媒体技术完全代替黑板和粉笔,但69.4%的实习生还是认为前者不能完全取代后者。

2.4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当问及“‘多媒体教学会增加自身的惰性,导致电子化满堂灌’您对这句话的态度是什么”时,26.3%的实习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不会增加自身的惰性,但73.7%的实习生认为会增加惰性。多媒体课件能把教学的过程直接在课堂上展示,所以有的教师课前不再认真备课,上课时简单地将课件放映,教学过程成了大量信息的罗列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看课件、念课件的过程,无形中增长了教师的惰性。

三、建议

3.1对学校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

主要使教师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汉字输入法、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多媒体计算机配置及使用等。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及设计教学过程。根据相关教材,通过集体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培训,获得具体的教学案例。

3.2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向纵深层次发展。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可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全方位的指导和要求,使教师突破一般意义上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全面推动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辅助,努力发挥其最佳效应,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3.3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要有符合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学软件,从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开发具有灵活性的教学软件,使这些软件直接面向教师,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特点组织教学。

3.4高效率使用硬件条件

就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言,从目前来看,一般要求计算机机房具有以下功能:课堂教学信息播放、教师与任一学生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小组讨论、教师能随时查看学生学习状况、屏幕监视及语音监听、远端遥控、学生独立操作。[3]

结论: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4]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服务于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会用、常用、妙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以及知识基础来设计教学课件。同时,应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5]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它,从而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

[2] 谢晓波,李少鹏.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J].才智,2010(4)

[3] 王梦.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现代课程装备,2008(11)

篇5

【关键词】 MRI;立体定向;红核

红核是锥体外系中重要核团,与脑内其他结构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对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有重要作用。重建人脑红核对解剖学研究、临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基于立体定向MRI人脑资料重建红核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脑立体定向MRI数据的采集 按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方法〔1〕选取1名成年男性健康自愿者,在MRI正中矢状位图像上分辨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AC)、后连合(Posterior commissure,PC)后确定AC后缘中点到PC前缘中点的长度(LI),将LI中点定为原点(O)。ACPC所在水平面定为H0平面,以H0平面为中心平面行轴位MRI扫描,扫描层厚1 mm,间距0 mm。扫描参数:扫描参数:T2加权序列:TR=4 200 ms,TE=100 ms, FOV=192×256,NAQ=2。其中H0平面以上的MRI标记为Hd(dorsal),根据距H0平面的距离分别标记为Hd1,Hd2,Hd3,…Hd20;H0平面以下的MRI标记为Hv(ventral), 根据距H0平面的距离分别标记为Hv1,Hv2,Hv3,…Hv20。

1.2 人脑红核的重建 三维重建的基本过程包括红核的识别、分割、提取、配准与重建。首先将存储在光盘上的DICOM格式MRI信息资料设置为RGB模式后保存,利用课题组研发的软件〔2〕提取存储为RGB的MRI资料。MRI上T1加权像上红核呈略高信号,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晰;而在T2加权像上呈卵圆形低信号,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所以在轴位T2像上确认红核后,采用手工分割方法在所有能显示豆状核MRI层面上描绘出核团轮廓线,对手工分割后的红核进行颜色充填后将核团以外脑组织删除,这样每一层面上只剩下豆状核的信息,最后将层面编号逐层保存。利用轮廓拼接技术行三维重建。

2 结 果

由于本研究人脑MRI数据的采集是按照平行于ACPC平面扫描获得的图像,所以在重建后的图像上体现的是立体定向三维坐标系。即图像中直线AB代表经过ACPC直线(Y轴),直线CD代表H0平面上通过原点垂直于ACPC中点的直线(X轴),直线EF代表在正中矢状面上垂直于ACPC中点的直线(Z轴)。而构建出的红核(图1)位于原点左右两侧,整体呈后倾30°、外倾斜18°、外偏34°的类椭圆形团块。三维重建的红核表面光滑、形态逼真,清晰地显示了红核在立体定向空间中的实际位置,可直观显示并能任意角度浏览。

3 讨 论

红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横断面上呈一对边界明显的浑圆的核团。红核〔3〕可分为两部分:大细胞部占据核团尾部,在低等动物发达,在人类已经很不显著;相反,人类红核小细胞部十分发达,几乎占据红核全部。小细胞部又分为尾侧部、嘴侧部、背内侧部。红核主要接受来自小脑和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另外,苍白球、中脑顶盖和黑质等也有纤维投射到红核。红核的传出纤维分别到达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有红核脊髓束、红核小脑束等,其中红核小脑束参与构成了红核小脑红核环路,可能控制着运动的自动化编程过程。

国内关于红核可视化的报道是基于尸脑的资料〔4〕,由于死后的多因素可能影响红核轮廓的识别,进而对核团的形态和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标本来源问题,不利于建立大样本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本研究完成了以个体立体定向人脑MR资料为基础的三维重建,实现了红核的可视化。但本研究发现在1.5TMRT1加权像上红核呈略高信号,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晰,而在T2加权像上呈卵圆形低信号影像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容易识别,便于图像分割。目前对于分割标准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只能凭借图像信号的改变进行手动分割。而图像分割是三维重建的基础,其分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三维重建模型的精确性。许多学者致力于医学图像自动分割方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5〕。但是,目前图像分割技术只能对MRI大脑灰质、白质、脑脊液区分,对于大多数脑组织,主要还是手动分割方式。这样必然对MR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采用1.5TMR 1 mm层厚扫描图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但近年来国外有学者〔6〕应用3T MR 0.5 mm层厚扫描核团,能够获得更清晰MRI并能获得更好的分割效果,重建的核团将更逼真。因此在目前没有达到完全自动分割技术和高磁场MR设备的情况下,提高研究者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依据MRIT2加权像构建的红核清晰显示了立体定向空间的形态和位置,三维重建后的红核可以任意旋转、缩放和浏览,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手术应用提供形态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志国,王跃华,陈晓光,等. MRI立体定向丘脑底核和杏仁核个体化、数字化、可视化图谱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 23(4):2825.

2 付宜利,汪逸群,高文朋,等.基于水平集算法的图像分割〔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 17(8):8647.

3 姚家庆,戴衡茹.人脑立体定位应用解剖〔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56.

4 卢洪煊,秦光先,陆成梁.红核与黑质的空间位置关系〔J〕.解剖学杂志,1989;12(4):3059.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目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但是,企业的反馈意见却认为目前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的工作,工科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为了解决工科学生的培养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该计划培养的标准体系由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构成。“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目的在于通过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认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成功地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关键工作,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为总体目标,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并对原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应该能够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

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进入第二批“卓越计划”,该项目的批准是专业深化学校办学定位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为了适应国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原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共67学分,其中含选修6学分。高等数学(12学分),大学物理及实验(10学分),大学英语(16学分),大学计算机基础(2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

2.学科基础课,共48学分,其中含选修3学分。线性代数(2学分),机械制图(7学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材料力学(4学分),机械原理(4学分),机械设计(4学分),电工电子学及实验(7学分),机械制造基础(3学分)工程材料(2学分),液压与气压传动(2.5学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2学分)。

3.专业课,共2分,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方向平台课程10学分,方向限选10学分,任选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2学分),机械制造装备(2学分),机械制造工艺学(2学分),数控技术(2学分),机械制造专业英语(2学分)。

三、“卓越计划”新课程体系

我校是新建本科院校,学校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和“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为了贯彻这些思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次修订,形成了上述的2011版培养方案。从上述课程可以看出,该方案基本上体现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设计、先进制造及自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获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专业获批“卓越计划”后,对原方案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认为需要打破过去以“掌握知识”为主的传统课程体系,按照“卓越计划”的学校培养标准,研究建立以能力为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设计应根据机械类专业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的多个核心技术为各自的聚焦点,聚集与其相关的若干门课程,形成具备核心技术特征的模块化课程组,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而且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

通过对行业需求、岗位描述、能力描述及专业核心技术的分析,形成具备工程能力特征的模块化课程群,每个模块都有其对应的具体应用领域或应用对象,每个课程模块结束时均安排一个综合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加强实践环节,确保学生机械工程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优化培养体系,降低总学分

原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200,这使得学生的业余学习时间很少,而上课时候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使得学习效果不佳。计划将学分减少到170左右,课余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竞赛,培养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增加校外企业实习经历,与企业进一步对接。

2.强化基础,拓宽专业

在降低总学分的同时,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计划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这四门课程的学分进一步增加,同时改革课程内容,将原来课程重叠和老旧的部分内容删除,增加企业需要的新知识。

同时增设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加强力学学科基础和控制工程学科基础。

设置两个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任意选修,同时在每个模块中安排对应的综合实验和项目综合实践,如机械制造技术模块安排了数控机床检测综合实验和机械制造技术项目综合实践,将前面学习的相关课程知识与工程实际项目结合,锻炼学生实际工程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

原2011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课程实验、综合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而生产实习的安排是以班级为单位,人数众多,企业安排的时候以集中讲解、现场授课和参观为主,很难达到动手的目的。毕业设计环节与大多数工科院校一样,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命好题目,学生查找资料,确定研究路线,进行设计和研究,设计图纸和撰写说明书或论文。由于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且与各单位实习重合,学生精力有限;同时教师的题目数量有限,而且,不可能有很多较系统全面的题目,因此,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往往达不到我们对学生的预想期望值。

综上所述,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用两个途径。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每位没有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同时所有教师定期走访企业交流。另外,为“卓越计划”试点班级配备5-6位不同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的实习、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采用企业项目,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辅导完成。

四、总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了总学分,使得学生课余时间增加,授课学时大大减少,同时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增设了力学和控制工程学科课程,加强了专业基础。通过综合实验、综合实践环节的改革,得到了全面、系统、工程化的锻炼,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卓越计划”的学习与工程实践,使学生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基础,具备数字化设计或制造技术专长,具有创新精神和机械工程能力,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维护与管理、质量控制、产品调试、生产与技术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M].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2]丁毓峰.基于创新计划体系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34-36.

[3]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篇7

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价值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五年多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硬件设施建设与“校校通”工程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硬轻软(重硬件建设,轻实际应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效益)不知如何;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而且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区域推进”的动因。“区域推进”的目标聚焦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上有所创新,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和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并进行了本领域的初步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与我国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的“教育技术应用实验区”行动计划中,以“区域推进”为核心内容,对实验区进行区域推进的计划与实施操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 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区,全面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的全面系统研究,从区域发展模式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目前在国内外还十分欠缺。由此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选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内驱力来源于一个地区对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前瞻与追求,是对教育挑战的回应,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互动过程。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既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国家整体教育信息化健康、协调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是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转化为决策的可操作性,推动我国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与教育政策、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大大丰富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

从关注技术教育应用的表面转向关注各学科的渗透,使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得以实际提高,从而克服信息技术应用的表面现象,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真正的应用普及与提高。

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

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

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教育信息化的短期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联动,产生区域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剖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

(2)分析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

(3)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

(4)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

(5)建立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成本效益模型。

(6)健全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

2.研究内容

(1)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实质与内涵研究。

(2)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影响研究。

(3)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模式构建研究。

(5)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和效益研究。

(6)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保障机制研究。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是: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以实际广泛应用作为区域推进的前提,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基石,以规模效益为抓手,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实施方案,构建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模式,建设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成本效益和保障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区域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第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智能数字化平台为研究工具,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即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实验――模式构建――总结实践,使研究逐级深入,螺旋上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学、社会学、未来学、比较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区域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模式研究法、专题研讨、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1)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外出调研及研讨等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模式建立主要采用模式研究法。

(4)方案等的制定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主要用案例分析法、调查法。

3.技术路线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应用为依据,紧密跟踪国内外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研究,发展新的理论与技术,持续不断地将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对于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的策略研究中来,使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为:

(1)制定科学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2)综合集成我国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已有的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研讨会,汇集阶段性研究成果,确定下一步研究重点。

篇8

一、本学期我们“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师的评价手段。

1、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同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2、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及时组织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的经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加快评价改革的步伐。子课题组成员利用每两周集中一次机会,进行沙龙式的理论学习讨论,交流各自课题进展情况,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二)分工明确,总结整理子课题研究成果。

1、成立各班级评价委员会。班级评价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5人组成。

2、尝试建立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会制度。学期末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向家长汇报、展示班级群体素质水平。

3、各子课题成员,全面做好子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为结题做好准备。

二、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

1、根据总计划制定子课题计划。

2、成立各班级评价委员会。

3、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计划交流,进行理论学习。

十月: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明确每个子课题在本学期的任务。

2、各子课题明确各自的研究课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3、组织理论学习。

十一月:

1、按分工,轮流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

2、课题组内进行汇报,充实,修改经验和论文。

十二月:

1、组织课题汇报活动。

2、全面收集整理资料。

一月:

篇9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建设正迅猛发展。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国际化建设案例,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探索国际化建设中高职英语教学的新定位和应对策略、措施,提出一套有关英语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方案,为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高职学生做好准备。

关键词 :高职教育;英语课程;国际化;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99-03

教育国际化背景分析和概述

随着教育国际化在欧盟国家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念”,同时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因此,“国际化”应该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决定高校投入与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规划》提出,要通过一些工程,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外语授课的国际化课程和特色专业,提高双语教学课比例”。“实施国际化专业和课程建设计划,在我省高校建成20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品牌专业和60门用外语授课的特色课程”。

纵观美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实践,他们特别重视和体现“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师资”和“国际化的学生”。并把“国际化的课程”作为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核心。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国际化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可见,国际化课程主要是通过英语这种世界通用语传授专业知识,使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因此,浙江省的高职院校要完成向国际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重新定位,高职院校负责英语教学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进所在院校的国际化建设,为培养国际化的高职人才做准备。

高职英语教学的新定位和应对策略

虽然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与欧美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国际化建设方面还非常滞后。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对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的研究,对当代日本的教育国际化进行的研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英语和大学教师进行的研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育进行的研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的研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双语教学进行的研究等等。

基于以上研究和课题组成员对杭州地区、西安地区、天津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在“国际化的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方面进行的摸底调查,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高职教育和英语教学需重新定位,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在定位上,高职教育与本科院校为国内外学生提供服务不同,还是以为国内学生服务为主,培养其具备国际化的技能(外语技能+职业技能),为其今后进一步深造或到国外学习(即终身学习)做准备。高职英语教学应从原来以英语等级考试为导向的通识类英语教学(EGP)转到以国际化课程为主的特殊用途英语教学(ESP)的定位上,为高职学生接受以英语和汉语为共同语言载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即国际化的教学)做好准备。

在应对策略上,高职院校应秉承“教学体系双语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对象区别化,评估体系立体化”的理念进行教育国际化的建设。

教学体系双语化,是指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国际化的建设时应通盘考虑,确立整个学校的教学思路,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英语师资和专业课师资资源,做到优势资源互享、互补,切忌只改革英语教学或专业课教学。要整合现有的各自独立的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部分专业课教学师资力量,构建一个新的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学科技能的双语教学体系。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应采取汉语和英语并用的双语授课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指承担国际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国际化的技能,即在精通一门外语的同时,又深谙另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高职院校目前的师资情况和近几年的人员录用情况来看,不同于本科院校以吸引优秀的海外人才为主的途径,高职院校在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时,更多地依靠以下几个途径: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课知识和技能培训;对现有的专业课教师进行英语语言技能培训;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机会,由外方提供师资对本国学生进行教学。

教学对象区别化,是指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科类别和年级有区别地进行双语教学,可采取分级教学、先试点再推行的方法。双语教学的试点课程可以是某一门课程,也可以是某一门课程中的某一个章节,还可以是某一次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在众多的学科当中,应优先选择涉外学科,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酒店管理、旅游英语、电子商务等。

评估体系立体化,是指高职院校应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评估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升评估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评估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评估内容应包括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方面的内容。过程性评估应包括每次授课结束时以教学(学生)日志形式进行的评估;每周一次以研讨会形式进行的小组评估;课程前期、中期和后期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估和不定期的以个人访谈形式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估。

国际化的高职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案

基于国内外院校在国际化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要完成向国际化课程的转变,应将英语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将为期三个学期的英语教学拓展到四个学期的双语教学(具体方案如表1所示)。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第二个学期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场素质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英语职场交际技能。第三个学期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通晓相关专业学科的基础词汇、句型,能理解简短的专业学科方面的篇章,能用英语就学科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四个学期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以下将以笔者所在院校目前开设的英语课程为例,对照改革后的英语课程详细说明教改方案。

目前,笔者所在院校开设在第一个学期的“高职高专英语1”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技能,与学生所学的学科和今后的职业不相关,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生源(普高/三校)的区别,选取全英文或英汉双语教材,教师的授课语言为英语和汉语。根据国际化建设方案,改革后的课程1(简称“新课程1”)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场素质和知识,提高英语交际技能为目标,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全英文的,教师在授课时应以英语为主,必要时用汉语辅助。

开设在第二学期的“高职高专英语2”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高专英语1”类似,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技能,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改革后的课程2(简称“新课程2”)与学生所学学科的内容相关,针对不同专业、行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材。各专业、行业学生通过学习此课程,具备基本的职场素质和知识,英语职场交际技能得到提高。

开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的是“专业英语”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不同的专业英语教材。“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通常由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担任。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翻译教学法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能读懂简单的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资料,能撰写简单的英语产品说明书。教师的授课语言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改革后的课程3(简称“新课程3”)的教学将由接受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具备“双师”素质的英语教师担任。提供全英文的教材给学生,旨在培养学生通晓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和专业技能,掌握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根据改革方案,开设在第四学期的“新课程4”课程由接受过英语语言技能培训的专业课教师或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课教师担任。提供给学生的教材是全英文的,内容涉及本学科较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留学做好准备,成为具备国际化技能的高职人才。

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举措。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要顺应此潮流。但是,与本科院校相对雄厚的师资力量相比,高职院校在完成国际化建设任务时面对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高职院校的领导一定要在摸清本校师资力量和专业美誉度的基础上理性地进行国际化建设,且不可急躁地搞“一刀切”,盲目追求国际化建设的速度,不追求实际效果,从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特别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协调好本校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关系,不能因为国际化建设进程中英语课程比例的提高而导致其他专业课课程大幅减少,从而挫伤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要制定一套既能调动英语教师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其他专业课教师积极性的方案,从而实现双赢,最终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69-77.

[2]杜小平.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24):96-97.

[3]段玮玮.德、澳职业教育国际化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71-172.

[4]冯时珍.论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J].学术问题研究,2011(1):81-87.

[5]洪云.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36-138.

[6]姜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5):51-52.

[7]刘东风.稳妥推进双语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2-45.

[8]刘焰余,邓春梅.对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冷”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101-102.

[9]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137-146.

篇10

关键词:就业力;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logistics personnel employmen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cability,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s' abilities to be employed,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further defined. The teaching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idea of professional 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method for teaching refor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3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1]。各省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经济情况做出了适合地域特点的物流发展规划。许多企业也将物流仓储、运输及分类加工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增加迅速。与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的预测不符的是,物流专业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的比率较低,2013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1.5万,就业率为81.6%[2],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为9 175,就业率为91.51%,但在物流相关行业内就业仅占29.48%,如图1。物流行业内就业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供需矛盾”,即学校培养出来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果造成了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解决物流专业大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低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为此,应以提高高校学生专业就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高的毕业生。

1 基于就业力提高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1 物流管理就业力的定义。就业力(Employability),国内有些学者译为“可雇佣性”。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关于就业力的定义是,就业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英国学者Harvey、Locke和Morey认为就业力一般从学习而来,其本质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3]。

参照《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物流管理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我们对专业就业力的界定是:物流专业学生不断通过系统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能在持续发展的物流人才需求市场上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实现职业发展与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4-5]。2005年DEST就业技能框架包括如下能力: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进取心、科技。根据对用人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概况为:个人能力(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物流专业能力(物流技能、物流实践经验、物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聘能力)。

1.2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就业力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升其个人特质。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输出的关键环节的学校,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能够提供职业持续不断发展的知识支撑,让其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2 构建提高就业力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框架

2.1 物流管理本科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7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在本科教学阶段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三方面:①86.78%调查对象表示课程体系和课时设置不尽合理,以学院为例通识类课程占总课时比例高达32%。②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占据主要位置;78.5%的调查对象表示实践环节投入不够,课程实践比重低、课时少,应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物流作业实训、物流管理实训及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③65.42%的人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结合效果差,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2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针对以上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高就业力为目的,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和实训课程以及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并且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第一学年主要以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学年通过综合实验和实训课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系统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

(1)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识类必修课是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另外可以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如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语言与写作类等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个人基本能力: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心态、自信、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物流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教学手段方面建议增加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与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统筹进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社会考察、社团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和社区等形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等。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是指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这类课程是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基础,可以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夯实理论根基。

(3)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更深入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不同的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同,但大多根据物流的环节设置课程,再结合学科及实践前沿理论。如采购、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物流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物流战略等。地方高校应根据地域特色本着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原则,开展专业教育。例如山东省拥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港口资源,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港口物流和国际物流等特色课程。

(4)综合实验与实训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对物流基本技能和物流流程的深刻认知而开设的。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模拟运营、物流项目运作、物流仿真实验、物流作业实训、校企合作等。

物流企业模拟运营和物流项目运作类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讲授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虚拟游戏、仿真模拟实验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团队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实现工作目标、完成案例总结,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虚拟游戏模拟多团队的管理对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并理解物流的典型过程、关联和问题,通过多轮模拟改进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理解物流知识,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有很好的效果。

物流仿真实验则是通过物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建模,以了解现行物流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还有很多3D软件,可以分角色模拟配送中心的运营。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计划,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职业发展课程。职业发展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就业观,促使大学生正确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以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素养培养课、求职模拟、创业指导课[6]等课程。

生涯规划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7]。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要建设开放和灵活多变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大学生差异化就业的能力。职业素养培养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择业观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掌握选择职业的方法和技巧。除了理论指导外,授课方式多采用实践的方式,如模拟应聘、礼仪素质等内容。通过大学生的能力测评、创业指导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可以在大学四年分阶段进行,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及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他们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能在职场内发展顺利。

3 结束语

针对现在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提出了旨在提高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体系。

(1)优化教学课程设置,调整学分分布结构。依据提高就业力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课程应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特征,所以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应兼顾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及职业发展五个方面。在学分分配方面,应加强综合试验和实训类、就业素养培养等课程的学分。

(2)改进教学手段,探索多形式的授课方式。在实际中教学方法手段应该不断丰富和创新,来满足不同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需求,增强学生对物流专业的感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通过幻灯片演示,案例教学、物流仿真模拟软件等形式,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案例和物流软件模拟教学可以营造与实际相仿环境,增强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层次、渐进式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规范地将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在一起,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职业能力提升过程,全面不间断地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 (2014-03-07)[2014-06-25]. http://.cn/wltjwlyx/226760.jhtml.

[2] 佚名. 山东省将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实施意见[EB/OL]. (2013-07-08)[2014-06-25]. http:///shandong/yuanchuang/2013/0708/1590139.shtml.

[3] Mantz Yorke, Peter T Knight.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C] // Learning and Teaching Support Network(LTSN), 2004.

[4] 张体勤,江岩. 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29(7):72-74.

[5] 谢晋宇. 可雇佣性开发:概念及其意义[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22(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