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及谜底范文

时间:2023-03-29 02:5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谜语及谜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谜语及谜底

篇1

古代有一个皇帝十分庞爱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姓李,常常利用皇帝对他的宠爱为所欲为。凡朝中要想升官的官员,都会走她的门路,这在宫里也已经不是陌生事了。

有一天,宫里设宴,观看伶人演出。剧中有两人对白,甲问:“我们国家有何喜事?”乙答:“你未听说有凤凰出来飞翔吧?”甲又问:“听说过,但不知详情?”乙说:“凤凰飞翔有四种情况,它的预兆也不相同。向上飞是预兆风调雨顺,向下飞是预兆天下太平,向外飞是预兆四方来朝,向里飞是预兆加官进禄。”皇帝听后,知道这话里有话,是在挖苦他,但由于这表面上只是伶人的表演台词,也就不好发怒。

你能说出伶人乙话里的另一层含义吗?

谜底:“向里飞”,实际上是指官僚们“向李妃”。

篇2

谜底:飞机

谜面:一只大蜻蜓,飞往天空中,瓦上不能立,树上不能停。 (打一物)

谜底:飞机

谜面:不是神仙能上天,腾云驾雾只等闲,崇山峻岭闪身后,万里行程一日还。 (打一交通工具)

谜底:飞机

谜面:长空蜻蜓飞,轰隆响如雷,空中它架桥,连接欧非亚。 (打一交通工具)

谜底:飞机

谜面:一只飞燕,快速似箭,一身银装,翱翔蓝天。 (打一交通工具)

谜底:飞机

谜面:老丈人搭飞机 (打二字宋朝人名)

谜底:岳飞

解析:岳父飞了~

谜面:一架小飞机,飞行看天气,晴天飞得高,阴天飞得低。 (打一动物)

谜底:蜻蜓

谜面:在飞机上放鞭炮 (打二字俗语)

篇3

一、种子优选与处理

选择生育期适合大庆地区自然条件的耐密品种,其性状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及商品性好,品种的发芽率≥95%,纯度、净度均≥98%。播前对种子人工筛选,去除破、秕、霉、病及杂粒等杂质,在播种前6~7d先晒种,把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地方晾晒,每天翻动几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种前2~3d用多功能种衣剂进行包衣,放置干燥处阴干。

二、播前准备

整地是采取土壤耕作措施,为玉米播种、出苗、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可利用灭茬机或旋耕机整地,旋耕深度8~12cm,根茬块、土块皆小于3.0cm,以床面平整达到播种状态为标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以颗粒肥为主,流动性好、无板结、无潮解现象。目前大庆地区推广使用的播种机有2BQ型系列玉米大豆精密播种机、2BJG2型系列米豆精密播种机、2BD型机械精密播种机等,3ZSF-T3中耕深松追肥机,IGQN320T3条带旋耕机,3W-800型喷杆式喷雾机,1YM型苗眼镇压器。机械播种提前1~2d进行调试和试作业,首先选用拖拉机并对播种机进行调整。根据玉米宽窄行密植播种机主梁上的排种器调节株距,使其播种2个窄行的行距是40cm,宽行为80~90cm。拖拉机的轮距为130~125cm,但要保证液压升降机构正常工作,并能配带宽窄行密植播种机。播种前,按照行距要求固定播种和施肥装置,对播种机的排种量和施肥量进行调试,施肥量要比正常多20%~30%;调整好播种机位置、排种量和施肥量后,准确调整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播种深度为3~5cm,施肥深度于种侧下方5~8cm。

三、机械播种

实行机械播种可以缩短播种期,玉米可以短时间内播完,可以侧深施化肥,避免化肥与种子争土壤水分。玉米能否一次全苗,提高机械播种质量是关键。实行机播掌握播种时土壤墒情,达到种子均匀,深浅适宜,覆土一致,可以做到随播随压不失墒、提墒,容易出苗。当地温稳定在7~8℃后开始播种,一般为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方式采用机械精量平播为宜,车速为4~5km/h。平播利于保墒,减少土壤水分散发。播种密度为6.5~7.0万株/hm2,达到保苗6.0~6.5万株/hm2以上。为保证播后种子与土壤紧实接触,减少失墒。在播种过程中,一定注意排种器、施肥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避免发生漏播种和漏排肥现象;同时注意观察施肥铧、排种铧是否被碎根茬或土块堵塞,造成拖土现象。播种后要适时进行镇压作业,镇压器可选择苗带重镇压器或“V”型镇压器。选择镇压强度大小主要依据土壤含水率(墒情),播种后的镇压强度视土壤墒情而定,含水率在18%~22%时,要达到650g/cm2,含水率高时要减轻压强。镇压的适期以播后表层土壤蹦皮、压后不起鳞纹为宜。车速为5~6km/h。

四、大田管理

播种后3d内用3W-800型喷杆式喷雾机除草喷药,选择除草剂要有针对性,可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洒封闭型除草剂,以防治为主。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阶段是整个生长期是否发生草害的关键时期。如发现草情,出现2叶龄以上的杂草,要采取封杀结合的办法,同时喷洒封闭型除草剂和灭生型除草剂。使用时要注意添加适量的洗衣粉作添加剂,以增加除草剂对杂草叶面的附着能力,提高药效。严格按照农艺要求配比药液,除草药剂喷洒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不能在下雨大风时用药,防止降低喷药效果和药剂飘移到邻近作物上。间苗、定苗的时间一般以3~4叶龄时进行为宜,同时查苗、补苗。补种采用催芽的方法可提早出苗,力争做到苗全、苗匀、苗齐、苗壮。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防止中后期养分缺乏和脱肥现象发生,适时中耕追肥,避免减少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入土深度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深施。如土壤干旱,需带水追肥,施后随即覆土盖严,若遇阴雨连绵可于雨后撒施。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形式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及时防治。6月下旬如出现粘虫,可用3W-800型喷杆式喷雾机喷施灭杀净或巨无敌等农药灭虫,数量较少时可用人工手捏扑杀;玉米螟在玉米喇叭口末期(7月中旬)发生,可用Bt乳剂2.25~3.00kg/hm2拌成颗粒撒施或对水450kg喷施防治。

五、适时收获

篇4

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殊性,除了尽可能采用早熟品种以外,在这一地区可用中、晚熟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地膜玉米,对于确保玉米作物的早熟、稳产和高产以及轮作倒茬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一、种植基础

1.土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的麦茬地、休闲地、棉花地、绿肥地、瓜地等,轮作期一般2-3年。

2.整地要求开春播种前处理要及时,过早容易使土壤中层板结,过晚则容易跑墒影响出苗,整地要求达到松、碎、平、齐、均、墒六字标准。

3.种子处理选用的种子要大小开头整齐,发芽率在90%以上;播种前2-3天用种子量的0.3杀菌剂拌种,预防黑穗病。

4.播种与密植

(1)播期:4月10日前后。

(2)播量:条播3.5-4公斤/亩,精量播种2.5公斤/亩,深度4-5厘米。

(3)种肥:磷酸二铵或三料每亩10公斤左右。

(4)密度:行距60-70厘米,株距16-18厘米,亩保苗株数6000-7000株。收获株数6500株左右。

二、栽培管理

1.生长管理

玉米从播种到期出苗后,运用叶龄模式判断内部穗分化进程,掌握外部形态变化和内部发育的对应关系,为玉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据观察,不同品种的玉米穗分化期与外部叶片不同;但是穗分化各时期的叶龄指数比较接近。用叶龄模式强化玉米促控措施,在田间管理中简单易行,生产中有“三中间,五叶定,七叶控,十叶攻”的经验。以促进玉米的早发稳长,壮杆和大穗。

玉米苗期,可见叶1至9片时,是生根长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较慢,平均3-5天出现一片,对水肥要求不高,但对磷肥的需求较迫切。因此在播种时种肥一定要带够。这期间在栽培管理上以放苗条、封洞、中耕松土、除草、蹲苗为主,第一遍中耕的深度以14-16厘米为宜,距苗带5-7厘米。蹲苗要掌握好“蹲黑不蹲黄,蹲湿不蹲干,蹲肥不蹲瘦”的原则,穗期可见叶10-16片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这时是玉米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管理中心是水肥的合理运用。田管上以破膜、开沟、封土、封垄追肥为主,施肥是一一般氮肥60-80个标准肥,磷肥30-40个标准肥为宜,配合使用,追肥后紧跟着浇头水,以形成玉米合理的群体和健壮的个体发育。

可见叶17-19片时,正好是玉米花粒期管理阶段,此时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在开花、传粉、受精的基础上,以籽粒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营养器官生长速度下降,有机物质不断向籽粒中进行转化、运输和积累。这时田间管理以浇水为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补施一定量的微肥,以增强长势,加大叶面积,克服花期不遇,减少秃顶缺粒。头水之后一般15天左右接着浇第二水。

当最后一片叶子展开时,茎叶生长逐渐停止,则玉米需水的临界状态,需水达到高峰。从抽雄穗前10天一以抽雄穗20天的一个月内,田间持水量应保持80%左右为最佳,因此要特别注意浇好扬花天水和灌浆水,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促进有机质的转化速度,使得粒大粒饱。但最后一水不能浇得太晚,一般在8月20日前后停水,以免影响玉米成熟。

2.病虫害的防治管理

玉米的主要病害有黑穗病,叶锈病。其防治方法有:播种前种子用杀菌剂拌种处理病初期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玉米的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地老虎,玉米螟的防治可采用呋喃丹每亩2公斤左右。在大嘈叭口时期,灌洒效果较为显著。地老虎一般采用诱杀的方法,在田边摆上糖浆盘进行粘捕。

三、注意事项

一是生产技术管理上要处处体现出“早”字。要早播种,一般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度时即可播种;早中耕松土,早除地膜以外田间杂草鞋;早开沟封垄,早追肥,早浇水,早收获。

篇5

关键词:玉米;间种;球盖菇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09

随着拜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拜泉县以发展玉米地间种球盖菇技术这一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拜泉县应用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2016年按照减玉米、稳大豆,增特色作物、增杂粮杂豆,扩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扩优质品种比例这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拜泉县玉米面积仍为9.77万hm2,而农民种植玉米收益仅为300~500元/hm2,同时产生大量的季节性剩余劳动力和高寒地区玉米秸杆处理的难题。面对这样的生产实际,拜泉县从2014年开始引进了适合北方寒地种植的大球盖菇菌繁殖、栽培种植技术,并将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特性与高纬寒地玉米种植的生产特性相结合,进行粮菌间种栽培,相互促进。经过几年的多地多点不同模式对玉米与大球盖菇品种及其间种配比比例进行筛选试验,形成了大球盖菇粮菌于寒地玉米间种优质高效栽培模式。此模式粮菌种植比例为2垅菌菇于4垅玉米间种,这样玉米可利用边际效应实现增产增收,纯效益在5000元左右,同时玉米秸杆还田实现培肥地力。该模式达到了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减地不减粮的目的,增加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玉米品种、球盖菇品种的选择

菌、粮间种的玉米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的地块,离道路方便,易于操作。玉米应选择耐密植、株高、边际效应强、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球盖菇品种选择抗杂菌能力强、适应性广的黑农球盖菇1号。

2 种植时间安排

在玉米5~10叶期间,即可播种菌菇,此期间种植菌菇,玉米的施肥与用药都已结束,不影响玉米的田间管理,播种时间应指抢前提早。

3 配比原料

从优质、高产、高效的角度出发,栽培原料以10~15kg/m3(干)为宜,需培养料4000~6000kg,每公顷地实际铺料面积约400m2。原料使用过多,营养无法充分利用,造成浪费,偏少则影响产量;经过多年实践,在培养基料中加入15%~20%的牛粪,可使菇体结实,产量提高。当前使用的原料组合为,每公顷地用谷壳2000kg、玉米芯(玉米秆)3000 kg、石灰100kg、木屑1500 kg。

4 原料处理

播种前15d,将各种原料充分搅匀,料水比为1:1.2,堆成宽2m、高1.5m的梯形堆发酵。如果料堆较大,应扎多个通气孔,以保证在发酵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当堆内温度上升到75℃时应及时翻堆,将外面的料翻到里面,把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后再次堆好,培养料含水量不足时应补充,一般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翻2次堆,发酵好的培养料就有淡淡的菌香味,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

5 种植方法

采用4垅玉米间种2垅菌菇。种植方式是将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特性与高纬寒地玉米种植的生产特性相结合,进行粮菌间种栽培,相互促进,从而改变了菌菇的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就近解决了玉米秸杆难以处理的问题,培肥了地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农业,增加了农民就业和收入。

6 播种、覆土、盖草

首先将预留两垅经整理后,将发酵好的培养料铺到整理好的畦床上,厚度约为10cm,将菌种断成3~5cm的小块,每隔4~6cm播种,菌种应按梅花形分布,每公顷约需菌种750~800袋,然后再铺上5cm厚的培养料,料面应呈圆拱形。播种后将畦沟的表土挖松覆于畦面,覆盖用的土应呈颗粒状,覆土以2~3cm为宜。覆土后铺一层2~3cm厚的稻草在料面,可以起到保温、保湿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的作用。

7 发菌管理

发菌阶段管理的重点是控制好培养料的温湿度。播种后10d,应将料温控制在20~28℃之间,这样可心避免稻草因发酵而烧菌;在发菌前期如遇10℃以下低温,应在畦面覆膜保温,以促进菌丝尽快生长。为避免因培养料渍水而影响菌丝吃料,在菌丝没有吃透培养料前,不应大量浇水。播种1周内,要经常抽样检查培B料的含水量及发菌情况。

8 出菇管理

播种后40~50d,如气温正常,培养料中菌丝即可走满,并向覆土蔓延。气温在4~30℃时,菌丝露出覆土,便可陆续出菇。若长期干旱需要浇水保湿,以提高培养料含水量和场地空气相对湿度,若湿度大,应及时排水,避免场地积水。

9 采收加工

大球盖菇子实体菌膜欲破而尚未破裂时为最佳采收时期,子实体开伞且菌褶变黑则失去商品价值,应经常检查子实体成熟程度,做到适时采收。采收时捏住菇柄基部并轻轻旋转摘下,同时应注意不要对周边幼菇造成损害。采收后要随手覆土,铺好畦面稻草。菇蒂上的泥沙应及时削去,及时销售或杀青处理。

大球盖菇一般以鲜品就近上市销售或杀青后由商贩收购。杀青方法为,用清水将菇体洗净,不能在水中久泡,应及时捞起沥干。然后将沥干的菇体完全浸没在烧沸的锅中,使锅内之水尽快再次沸腾,并不断轻轻搅拌。煮10~20min,菇体熟透便可出锅并置于流动的清水中冷却,随后沥干后便可出售。若不能及时销售,则应用盐淹渍处理,以便保存。经水煮杀青或淹渍处理后,1kg鲜菇可得熟菇0.6~0.7kg。

10 效益分析

篇6

关键词:玉米地保护;栽培;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6-01

0 引言

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是北方一熟制区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玉米实现高产增效的最佳模式,是集“白色革命”、“绿色革命”、“黑色革命”为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

1 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的由来与内涵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产品特别是对粮食作物提出了亩产吨粮,产值达千元的要求,再靠古老的传统的平面模式栽培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需求,为此自1997至1999年间首先在杨树乡进行小面积实验研究,历经丰、平、欠年验证,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技术。

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技术内涵,主要是指在同一单位面积土地上,根据各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利用高矮棵互作,充分利用时、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潜力,建立多物共生,多层次配置的优化人工“生物群落”。

2 技术模式

2.1 大垅双行覆膜边行带芸豆与矮棵作物间作。(简称大双膜间作)。垅距105厘米,垅上双行。两垅四行间作地平方米保苗8株,四垅八行间作地平方米保苗7株。

2.2 小垅单行覆膜边垅带芸豆与矮棵作物间作(简称小单覆简作)垅距70厘米,垅上单行,两垅间作地平方米保苗8株,四垅间种地平方米保苗7株,六垅间作地平方米保苗6株。

2.3 育苗移栽玉米边垅带芸豆与矮棵作物间作(小单栽单间作)。垅距70厘米,垅上单行,两垅间作地平方米保苗8株,四垅间作地平方米保苗7株,六垅间作地平方米保苗6株。以上三种模式间作比例因地因作物而异。

3 不同模式面积产量产值计算方法(以亩为单位)

3.1 面积 大双覆间作(2∶2)玉米=3/5亩;(2∶4)玉米=3/7亩;(4∶6)玉米=1/7亩。小单覆简作(2:2)玉米=1/2亩;(2∶4)玉米=1/3亩;(6∶2)玉米=3/4亩。小单栽间作(2:2)玉米=1/2亩;(2∶4)玉米=1/3亩;(6∶2)玉米=3/4亩。

3.2 产量 大双覆间作(2∶2)混合亩产=3/5×玉米亩产+2/5×矮棵作物亩产。(2∶4)混合亩产=3/7×玉米亩产+4/7×矮棵作物亩产。(4∶6)混合亩产=1/2×玉米亩产+1/2×矮棵作物亩产。小单覆间作(2∶2)混合亩产=1/2×玉米亩产+1/2×矮棵作物亩产。(2∶4)混合亩产=1/3×玉米亩产+2/3×矮棵作物亩产。(6∶2)混合亩产=3/4×玉米亩产+1/4×矮棵作物亩产。小单栽间作混合亩产量同小单覆间作计算方法。

3.3 产值 混合产值=玉米纯面积产量×单价+矮棵作物纯面积产量×单价;混合产值=混合产值-混合投入;比其它作物纯产值=混合纯产值-其它作物纯产值。

4 不同模式产量效益比较

全区玉米保护地立体栽培玉米纯面积30万亩,矮棵作物纯面积35.45万亩。计65.45万亩。经测产(抽样测产法)玉米平均亩产952.4公斤,混合平均亩产593.3公斤,亩产值634.8元,亩混合纯收入422.23元。比清种玉米增产138.8公斤,亩纯增收187.73元。比清种大豆亩增加431.8公斤,亩纯增收219.23元。

4.1 大双覆间作玉米地纯面积3万亩,矮棵作物纯面积4.1万亩。计7.1万亩。经测(抽样测产法)玉米平均亩产992.84公斤,混合平均亩产563.5公斤,混合亩产值632.97元,混合亩纯收入429.13元,比清种直播玉米亩增109公斤,亩纯增收194.64元,比清种大豆亩增产402公斤,亩纯增收226.13元。

4.2 小单覆间作玉米纯面积17万亩,矮棵作物面积21.35万亩,计38.35万亩。经测(抽样测产法)玉米平均亩产1.032.37公斤,混合平均亩产618.3公斤,混合亩产值669.49元,混合亩纯收入458.24元,比清种直播玉米亩增产163.8公斤,亩纯增收223.15元,比清种大豆亩增产456.7公斤,亩纯增收255.24元。

4.3 小单栽间作玉米纯面积10万亩,矮棵作物纯面积10万亩,计20万亩。经测(抽样测产法)玉米平均亩产804.46公斤,混合平均亩产556.03公斤,混合亩产值576.49元亩混合纯收入359.89元,比清种直播玉米亩增产101.53公斤,亩增收125.39元,比清种大豆亩增收394.53公斤,亩纯增收156.89元。不同模式产量效益最高的是玉米大双覆2:2(高粱)间作,混合亩产932.7公斤,混合亩纯收入682.7元,比清种直播玉米亩纯增收448.2元,比清种大豆亩纯增收479.7元居首位。

5 增产增效主要原理

5.1 通过覆盖地膜或育苗移栽等“白色革命”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寒地区热量不足的矛盾。一般大双覆可抢得积温320℃左右,小单覆可抢得积温260℃左右,育苗移栽可抢得积温200℃左右,为此可种植比当地直播生育期晚10天左右的高产晚熟品种。地膜覆盖保墒节水,覆盖后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15%,1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比未覆膜的提高33%,0-100厘米土壤贮水量每亩比未覆膜的增加3-4吨。

5.2 通过与矮棵作物间作,解决了透风通光问题,为此可选用喜密植的高产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一般70厘米标准2垅间作地比清种直播亩保苗增80%-90%(清种玉米亩保苗3000株,2垅间作地亩保苗5700株),4垅间作地比清种直播增50%(4垅间作地亩保苗4600株),6垅间作地比清种直播亩保苗增30%(6垅间作地亩保苗4000株)。

5.3 通过增施农肥,配方施用化肥,覆膜后有增肥效应,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增产。

篇7

关键词:高纬寒地;玉米;小垄密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58-1

1 选地

由于本县大豆生产面积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70%以上,种植玉米多选在大豆茬或是杂豆茬,需要注意上年豆茬大幅度超剂量应用异恶草松类除草剂及氟磺胺草醚的地块,避免因药害产生的减产损失。

2 品种选用

2.1 选用推广命名的优良玉米品种

本县地处地理位置独特,受无霜期短的制约因素明显,选用品种时切忌越区种植,四积温区:德美亚1号、利合16、海育12等;五、六积温区:克单14号、德美亚2号、冀承单3、克单9号、丰早303等。

2.2 种子清选

由科研院所或种子公司购进选用的品种,要仔细察看内外包装物的标签标注值,查验种子各项技术指标是否合格。查看是否除去霉变、秕粒、破碎粒及病虫危害的籽粒,查看种子饱满度、整齐度是否一致等。

2.3 晒种

播种前57天进行晒种,晾晒23天,不仅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加种皮透性和种子吸水能力,而且提高酶的活性,吸水快,发芽率高。

2.4 种子药剂处理

购种时没有经过专用种衣剂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经晒种处理后播种前,为防治地下害虫进行药剂拌种,每公顷采用50%辛硫磷100~150克对水1000克,均匀喷洒20~30公斤玉米种子,焖种5~6小时阴干后播种。防治根腐病及丝黑穗病等,可选用高效杀菌剂(胳菌腈、精甲霜灵)或专用玉米种衣剂按种子重量比进行拌种。如选用2.5%胳菌腈20~30ml加水500~800克混匀后拌玉米种子10~12公斤,或选用100ml亮盾对水1000~1500克配制成母液后再拌种100公斤玉米种子。

3 精细耕整地

在有深松深耕基础的地块,采取耙、旋、起垄等作业方式,在地板平整干净适宜时,采用旋耕技术,活化土壤,土层不乱。一般豆茬地可根据土壤墒情和播种时期确定耙地深度,通常轻耙深度为8~10cm,重耙1215cm 。做到不漏耙、不拖堆,早春拖、耢、耙、压是保墒保苗的有效措施。提倡秋季大机械整地技术,做到整细、整平、整碎,同时进一步做到秋起垄秋施底肥秋镇压。

4 播种

播期。当510cm深处土层温度稳定通过67℃时,可进行播种,本县域内一般玉米大田生产播期在4月25日~5月15日;播法。机械精量播种,要求种子要播进湿土层,深浅适宜,播深一致一般播深在45cm,当墒情较好宜浅播浅覆土34cm,株行距均匀;播种量。机械播种用量为20~28公斤/公顷,五、六积温区保苗89万株/公顷,四积区保苗68万株/公顷。

5 合理施用化肥

提倡施用有机肥做底肥,每公顷施用优质有机肥20000~30000公斤,在秋整地或起垄前条施或撒施。应用化肥做种肥(口肥),公顷施入磷酸二铵140~170公斤,尿素80~120公斤(建议常规尿素与缓释尿素结合施用),硫酸钾50~60公斤,要避免化肥与种子接触,做到侧深施肥,以免影响种子发芽,适当补充锌肥的施入,增加控释肥的投放力度。根外追肥(尿素150~220公斤或高氮复合肥等),在土壤肥力低或底种肥不足情况下:在玉米6展叶期追第一次氮肥效果好。根据情况还可以在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二次追肥,防治后期脱肥。

6 田间管理

补栽或移栽。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进行坐水补栽或移栽。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苗期深松。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提高地温,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转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及时铲地、趟地和放秋垄。即使用了除草剂灭草以后的玉米地也要及时进行铲地、趟地和放秋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趟二遍;化学除草。苗前除草剂:72%普乐宝乳油;72%都尔乳油;72%2,4D-丁酯乳油;33%除草通乳油;出苗后茎叶处理:玉米24叶期,单子叶杂草2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进行喷雾处理控制草害。常用的除草剂:4%玉农乐悬浮剂;38%莠去津(阿特拉津)悬浮剂;50%草净津可湿性粉剂;50%莠灭净可湿性粉剂;25%宝成干悬浮乳剂;病虫害防治。玉米常见叶斑病的发病初期均在拔节期至抽雄期(67月份),应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用50%敌菌灵300~500倍液等喷雾。在达到田间防治指标时(6月中旬)开始喷药,间隔7~10天一次,到灌浆后停药;防治玉米螟,在心叶末期往喇叭口内投施颗粒剂效果最好。1.5%辛硫磷颗粒剂,3%呋喃丹包衣颗粒剂,5%甲基对硫磷颗粒剂,用量12kg/667㎡;防治粘虫糼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30%速克毙乳油2000~3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000倍液,25%灭虫王3号乳油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喷雾。

7 收获前管理

7.1 站秆扒皮晾晒

扒皮晾晒必须在蜡熟末期进行,太早了要减产,太晚了温度太低降水的效果不明显。蜡熟末期的标志是籽粒变硬,手指划之有痕但不破,俗称黄盖。

7.2 适时脱粒

篇8

关键词 玉米;倒伏;原因;预防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56-02

玉米是淮北地区主要的粮、饲、经等多种用途的高产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扬,整地、播种、施肥、收获等机械的推广应用,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然而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季节自然灾害频发,耕作、种植、管理粗放,每年玉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倒伏导致玉米减产15%~25%。我国每年因倒伏造成玉米的产量损失近100万t [1-7]。目前我国玉米栽培中倒伏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应采取科学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使玉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的目的。

1 倒伏类型

1.1 根倒

根倒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土壤疏松,在下雨或灌溉后遇到大风发生的倒伏。根倒主要发生在苗期,特别是在播种前进行旋耕或翻耕整地田块,发生根倒后要及时进行扶正或培土固牢。

1.2 茎倒

茎倒是由于植株生长发育太快,茎秆细嫩,茎基部承担不了上部整个植株的重量而发生向地弯曲。

1.3 茎折

一般有3种:一是在节间部位折断,但植株养分依然能运输正常,植株仍能生长,但这种倒折后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容易造成植株腐烂;二是在节间部位全部折断,植株无法运输养分造成全株死亡;三是病、虫的危害,玉米抽穗后因茎腐病引起或因玉米螟钻蛀茎秆蛀食降低了抗风能力而引起的折断。

2 倒伏原因

2.1 整地质量因素

近年来,农村有效劳动力逐年减少,耕作越来越粗放。现在全面推行小麦秸秆禁烧,有大量的小麦秸秆粉碎施入田间造成整地质量差,土壤通气性差,透水性不良,根系下扎困难,影响根系发展,导致茎秆细弱。

2.2 品种因素

由于玉米品种茎秆细软,植株、穗位偏高,果穗偏大,抗倒伏能力差,在遇到大风暴雨时容易发生倒伏。

2.3 播量因素

种植密度过大,玉米个体与群体不协调,导致通风透光条件差,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由于种植习惯,加之较粗放的田间管理,有些农民播种后不间苗、不定苗,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植株生长不良,茎秆细弱,抗倒性差。

2.4 施肥因素

在对植株施用肥料时,全部施用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或者施肥时期不当,易导致玉米营养的失衡,如果生长过快就会引起植株过高,从而使得茎细长,自然根部的组织缺乏强度[5-6],出现倒伏;比如在玉米拔节期追施过多氮肥,致使茎基部3~5节伸长,导致玉米生长过快,茎秆细弱而发生倒伏。若肥料过多,则由于肥料位于根部会烧断根部,引起玉米的根部下伸受限制,失去支持作用从而出现倒伏现象。

2.5 灌溉因素

在玉米生长时干旱缺水或浇水过多时,不利于根系发育,也容易导致根茎倒伏。

2.6 病虫害因素

茎腐病最易造成玉米穗上部茎秆折断;玉米螟幼虫蛀食茎秆造成空洞,引起茎秆折断。

2.7 气候因素

每年7月、8月淮北地区高温且多雨,正值玉米旺长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茎的组织较脆弱,一旦出现大雨、大风、暴雨、冰雹或风雨交加天气就易引发倒伏现象[1-3]。

3 预防措施

3.1 选用抗倒伏品种 ,精细整地

选择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小麦秸秆要抛撒均匀,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的条件,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增加次生根的生长,增强抗倒能力。

3.2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合理种植,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培育壮苗,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倒伏。

3.3 氮、磷、钾肥合理施用

玉米虽然对氮肥需求较大,但在施用氮肥同时增施磷、钾肥可以促进玉米茎秆的机械组织发育,有利于培育壮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再者,避免在玉米拔节期追施氮肥,以免基部节间拉长,造成茎折。

3.4 科学灌溉

玉米是夏季作物,每个时期都可能出现干旱,在出现干旱需要看天、看土壤墒情进行科学灌溉,避免水量过大或灌溉后降雨造成倒伏。

3.5 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期都要施药,以防止玉米茎秆出现病害,尤其要严格控制玉米螟等蛀茎害虫[5-7];对于玉米茎腐病的预防可以选用抗茎腐病的品种;对于玉米螟的防治可以有2种方法:一是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口基数,清除堆放在沟边、路边的旧玉米秸秆;二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制成颗粒剂丢心,用辛硫磷3.75 kg/hm2掺细土120 kg/hm2混匀后丢心。

3.6 喷施化控剂

喷施化控剂可在玉米7~10片叶时进行,在喷施时要严格掌握喷施时期及药量。过晚化控,会影响对玉米的控制效果;喷得过早,在化控植株的同时,也抑制雌穗发育。低肥力的中低产田、缺苗补种3类苗地块及因特殊原因生物量明显不足的地块[6-7],不宜化控。高水肥、耐密植的高产田品种地块适于化控。

4 倒伏后挽救措施

虽然采取各种栽培技术预防玉米倒伏的发生,但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倒伏依然会发生。倒伏后可采取如下挽救措施。

4.1 苗期倒伏

此时玉米苗龄小,可采取将玉米苗扶正,并将根部培土,促进根系发育。

4.2 拔节期倒伏

这时玉米气生根正在下扎,植株可以自行恢复起来,不用人工扶正。

4.3 抽雄灌浆期倒伏

可以将玉米植株轻轻扶起并找来物品固定,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根部拔起[8-10]。

5 参考文献

[1] 王若冰.淮北地区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J].现代农业科技,2013(3):64-67.

[2] 李景峰.淮北地区夏玉米渍涝灾害及其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65-67.

[3] 王恒亮,吴仁海,朱昆,等.玉米倒伏原因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1(10):1-5.

[4] 冷大宾.夏玉米倒伏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5(13):42.

[5] 王振军,雷晓天,郭志刚.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 2011(10):122-123.

[6] 徐丽娜,黄收兵,陈刚,等.玉米抗倒伏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 2012(1):5-8.

[7] 孙冠中.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273.

[8] 张继余,刘姝,宋朝玉,等.玉米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2009(11):119-121.

篇9

关键词: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110-1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一项重大技术改革,是集增温保湿、配方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产量等综合配套措施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的栽培方式相比具有早熟、增产等优势,近些年来受到广大种植户的欢迎。但是随着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栽培技术不合理的现象日益突出,加之地膜费用投入的加大,直接影响了地膜玉米的增产和农户的经济效益。因此,探索和分析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迫在眉睫。

1 地膜玉米栽培的优势

1.1 提高地温,延长生育时间

地膜覆盖玉米,可加强土壤对太阳能辐射的吸收,从而有效隔绝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并有效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及由蒸发而引起的热量损耗。据资料统计,盖膜后土壤的温度有明显提高,在地层5厘米处地温日均增加3℃以上,可有效促使玉米提前15-20天成熟。

1.2 改良土壤

地膜覆盖玉米后,可有效保护表层土壤,使其避免受到雨水的直接冲击;此外,被地膜覆盖的土壤因受增温影响,水汽不断进行着膨胀、收缩作用,因而可避免土壤的板结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土壤保持疏松的状态,从而增强对养分的吸收。

1.3 保墒作用

地膜覆盖玉米后,由于地膜阻断了土壤中水分与大气交流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土表蒸汽在地膜内的蒸发――凝结――下渗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地膜内土壤的湿润性,起到了保墒的作用。

2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应用措施

2.1 充分做好播前准备

2.1.1 选择土壤好的地块 地膜玉米栽培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溉方便、保肥性能较好,具备中等肥力以上的农田。前茬作物以玉米、豆类或马铃薯等为好。

2.1.2 深施肥 地膜玉米栽培过程中要实现化肥与有机肥的有机结合,同时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争取做到100%深施肥。

2.1.3 品种选择 地膜玉米栽培过程中要选择高产、优质、增产潜力较大的中晚熟的优良品种,确保地膜玉米的产量。

2.1.4 精细整地 地膜玉米播种前要深翻,把土壤中的残留物清理干净,保证土壤的疏松和细平,此外,还要勤查墒,确保土壤的良好墒情,有利出苗。

2.1.5 处理种子 播种前,于晴天将种子提前2-3天晾晒,清除种子中的霉变粒和杂质,提高种子的发芽潜能。适时播种是地膜玉米获得稳产、高产的关键,所以最好比露地玉米提早播种7-10天,播种前用种子包衣剂为种子包衣并晒干、装袋。

2.2 掌握播种期及播种技术

2.2.1 掌握播种期 当地表5厘米处的地温持续3天左右稳定在10℃时播种,适当的提前播种期有利于延长营养生长期,促进作物的穗大籽饱及提早成熟。

2.2.2 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可采取两种类型:一是先播种后覆膜,采取开穴播种的方式,每穴点2-3粒,播后用土覆盖垄面并喷洒除草剂覆膜;二是先覆膜后播种,该种方式采取打孔播种的方式,每穴点2粒籽(墒情差时,应坐水点播),播种后回土踩实并封好膜孔。

2.3 加强田间管理

2.3.1 及时放苗 当玉米幼苗叶片变绿并顶膜时,应及时于无风晴天上午10点或下午16点后破膜放苗,并用土覆盖好地膜孔。

2.3.2 适时定苗、补苗 如有缺苗,应采取就近带土移栽定苗的方式,定苗要彻底挖出生长点,否则不会存活。留苗时应做到均匀、去小留大、去病留健,此外还要结合定苗做好株间松土和灭草工作。

2.3.3 追肥灌水 在玉米拔节期应追施攻秆肥,大喇叭口期应追施攻穗肥,施肥方法采取打孔穴施的办法,孔深约为10-13cm,施肥后用土覆盖,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还应视墒情及时灌水,调节土壤湿度。

2.3.4 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和中期病害较少,但此时应重点加强对地老虎、黏虫、金针虫、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2.4 地膜玉米的后期管理

地膜玉米抽穗至成熟期的主要目标是使茎秆直立、植株健壮、不早衰,从而保粒增重,确保产量。此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继续抓好病虫防治、地膜玉米隔行或隔株去雄及人工辅助授粉等,以保证产量。

2.5 收获贮藏

玉米籽粒灌浆乳线消失时适宜收获,此时是成熟期,收获千粒重最高。玉米秋收后,要晒干脱粒,贮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此外还要及时清除茎秆和根茬还田,彻底清除田间残膜,避免污染土地。

3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一项重大技术改革,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农户栽培过程中的难题,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继续发挥农业科研院校的研发优势,加大对地膜玉米的种植方式和增产机理的科研考察,积极面对技术难题和技术攻关,尤其注重要因地制宜推广;各县镇的农技站、农技所要重点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种植培训,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地膜玉米栽培的各个环节都科学有序进行;此外,各级政府还要重点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政策引导,搞好相关政策的配套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户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杜长玉,李东明,闫任沛.玉米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

[2] 谷金莲,范宏英.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2009,(6).

篇10

《天真遇到现实》中小米虎子闹离婚是在第20集,但是两人最终并没有选择离婚。剧中,小米大小姐脾气太严重,虎子忍受不了提出离婚。后来小米听到虎子对着现实抱怨自己,也赌气要离婚。

《天真遇到现实》由SMG尚世影业、华录百纳、东阳腾客联合出品,刘新执导,林永健、陈数、王龙华领衔主演,以诙谐生动的风格聚焦再婚男女的情感故事,并深入探讨当今生活中的热点话题。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