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7 10: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运营安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1.1道路状况
高速公路从建设初期到投入使用,路面的抗滑程度、路面障碍物和路面构建结构都是影响车辆运营安全的原因。由于高速公路路面上行驶有最低速度要求,车辆行驶速度都较快,一个小障碍物或稍不留神,都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路面的好坏会影响车辆行驶速度,车辆转弯时如果由于路面而不得不减速行驶,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与其他方向驶来的车辆之间造成交通事故,而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伤亡。
1.2天气
不同的天气不仅会影响到人的心情,也会影响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问题。天气晴朗的时候很少会对行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谁也不会准确预测到何时何地会有雾霾、雨雪天、或是其他不利行车的天气,有雾的天气状况下,受到雾的影响看不清楚远方,也无法辨别方向,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交通事故的发生比例要比平时高。受到雨雪天气影响,道路上会出现结冰现象,会造成行驶车辆减速、打滑、难以驾驶的状况,这样的天气状况下也是造成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1.3人为原因
影响交通事故的一大罪魁祸首――人们自身原因,也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一大因素。现如今的交通事故责任中,人们自身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占很大一部分。酒后驾车,虽然有明文规定这一限制,但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还有就是一部分刚拿到驾照没多久,驾驶技术不过硬的驾驶员,不能很好地操控车辆和车辆其他设施,不注意车辆之间的安全车距,再有就是超速行驶、超载驾驶,劳累驾驶,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说,人为原因是影响公路运营安全很重要的因素。
1.4车辆的增多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是家庭用车使用量的增多,运营车辆也在悄无声息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使用量增多对于人民的生活从某方面来说代表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对交通来说却是一大负担。尤其近几年,车辆的使用率空前增多,使本不完善的交通安全更是雪上加霜,车辆之间碰撞、擦伤、追尾等一系列事件接憧而来,车辆带给我们的方便,带给道路安全的却是隐患。
2、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速公路对于日程生活的出行和车辆的营运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很难执行相关管理,不能够分工明确,使高速公路制度的发展速度一直跟不上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细节性的管理制度,造成了执法人员工作分配不公,道路中存在的问题有时还会找不到人来解决,以至于有问题不解决,小问题变成大事故。
2.2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
负责高速公路管理的人员一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但养护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具体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对规范化养护要求的具体要求掌握不多,加之部分高速公路上配备的养护工具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数量较少,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有一定影响。目前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路多人员少,管理人员数量与管理公路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加之这些年,货运车辆越造越大,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导致高速公路上超载车辆较多,对道路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管理养护很难做到全面到位。
2.3政企不分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大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建立的,是由政府投资逐渐向政府与企业、内资与外资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的过程中运作的[1]。因此,即使是一些已经注册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原事业单位的背景,这种情况束缚了高速公路以自主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竞争,影响了运营效益的提高。
3、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面对以上所说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给车辆和车主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共同来解决那些安全隐患,为我们的出行和车辆运行带来更好的道路环境,也希望通过相关高速公路管理人员不断提炼、总结,早些制定合理的制度,通过增加专业的管理人员、提升现场养护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加大养护资金投、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通过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增加科技手段入来实现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管理。
3.1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
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车辆营运,安全总会是第一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酒后驾车、超载上路、疲劳驾车等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危险发生。对于刚拿到驾驶证的驾驶员,驾驶技术还不能够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人员,相关规定除了时间限制并没有明确别的特别指出不能上路,驾驶员相关培训的课程中也很少有对在高速高路上行驶的培训要领。要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就要从交通管理制度下手,使那些对交通安全认识不够的人员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守法。
3.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明确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分工明确,合理的分配。管理者与工作者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进管理方法,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还要不断对管理人员及养护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一些价值高的公用设施也要制定相关规定,有助于使用时对物品的爱护,以免到紧要关头使用时出现事故。
3.3创新高速公路养护观念,促进管理与养护的分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的里程数在近几年来快速提高[2]。这就使得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与养护工作量在大幅度提升,转变传统的高速公路养护观念与制度已经成为改革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举动。我国应学习与借鉴国外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法,促进养护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分离,使高速公路的养护不断向专业化和社会共进步,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使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不断提高。
3.4建立实用原则
由于云南高速公路大多数处于山岭重丘区,坡陡、弯急、长下坡路段较多,加之大多数车辆超速、超载严重,经常在这些路段发生事故。近几年来,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大理管理处大胆实践,把用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路面微表处用在危险、易肇事路段安全隐患治理,效果非常理想,很多路段治理后交通事故大幅下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实践、总结,建立实用就是好的原则,多发明一些实用的、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高速公路营运安全提供保障。
4、结语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的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高速公路营运的安全都是备受关注的,现在的管理制度不是很完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者会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安全隐患的,为人们的出行和车辆的运行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安全性,使高速公路发挥它自身最大的作用,不管管理人员还是驾驶人员,都会希望早日完善我们国家在高速公路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我们都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修改造与运营 协作模式 探讨和实践
运城至风陵渡高速公路北起运城市,与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相连,南至省界风陵渡,过风陵渡黄河大桥与陕西省西安至潼关高速公路、河南洛阳至灵宝高速公路相连,全长89.958公里,是山西省“三纵八横”公路网主骨架中纵主干线的重要路段,是南出山西的重要通道。运风高速公路由1997年6月通车的一级公路改建而成。
运风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于2006年8月开工,主体工程2007年9月竣工,它是山西省进行大修改造的第三条高速公路,是我省唯一条进行全面改造且不中断交通正常运营的高速公路。因此,作者通过运风改造工程项目的实例,介绍我公司如何实现建设、运营双管理模式,确保建设、运营实现双赢。
首先,运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决策者从工程开始前就制定了大修改造与运营互相协调协作发展的总体指导意见,并在实施运行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了两种协作模式的实践验证。
运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为二级管理模式,即在运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下成立了盐湖管理处和风陵渡管理处,分别管理运风高速公路K0+284-K52+000和K52+000-K91+739(含风陵渡黄河大桥)段的养护、收费、路政三大业务。运风改造建设项目完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其运行模式采取了两种:(1)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公司成立建设前期项目部,主要由综合协调部、工程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监理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五大职能部门组成,负责运城公司的运风高速公路改造项目和其它新建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2)2007年1月至工程结束,运城公司依据科学、精干、高效的原则,成立运风改造项目部,作为运营管理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项目部设一名项目经理、一名总工、两名副经理(由运营管理处处长兼任),项目经理、总工主要负责运风改造质量、合同、进度、计划、计量支付等工作,两名副经理负责改造期间的交通安全管制、地方组织协调、收费及日常养护管理。
其次,根据本次改造项目的特殊性,运风改造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也采取了两种协作模式:(1)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大修改造与运营管理的协作模式为:将两个运营管理处的养护人员和路政人员全部划归建设项目部领导,隶属于监理管理部。路政管理人员除了日常的巡查管理外,主要增加了对施工单位交通安全作业的指导、监督、考核等。养护人员有三项任务:①继续负责大修期间的养护任务,确保大修期间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地满足司乘对道路的需求;②从养护角度对大修改造的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意见;③加入监理单位加强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力度、增加监理单位技术力量和通过参与大工程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2)2007年2月至工程结束,运风改造与运营管理的协作模式为:大修改造建设项目部作为运营管理的一个机关部室,两个管理处处长兼任大修改造建设项目部副经理,两个管理处全面参与大修改造项目并通过内部的管理协调促进大修改造与运营管理的共同提高。更加明确了大修期间运风高速的交通安全管理、养护管理保畅通就是管理处的职责,保证了大修项目部全心投入工程的进度管理和技术管理上。
这两种协作模式在不同的建设阶段起到了其相应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开工初期,主要是做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规范各种作业程序等,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没有在运营的高速公路上进行改造施工的经历,不了解高速公路维修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他们的人员不能意识到高速公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懂得交通安全设施的摆放要求,也不了解高速公路养护的各个时段重点和任务,将运营的路政、养护业务人员由建设业主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的指导、督察。对于养护,按照原有模式继续管理,这就解放了施工单位和建设业主精力,使之全身心投入改造建设中来。而在改造施工阶段,在已规范了各种作业程序基础上将运营管理处和建设业主结合并分工明确,确保了整个建设期间做到了工程进度提前完工、工程质量优良、安全管理得到保证、养护及时到位,确保了建设期间运风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起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运城公司采用的运营与改造协作模式在运风高速公路改造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笔者认为还有继续改进之处。
第一,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可否考虑由现有养护专业队伍专业配合施工单位进行道路封闭、临时设施维护、交通疏导工作,这样①保证了施工单位全心投入施工②保证了在交通安全方面的人力、物力的投入③保证了大修期间安全作业的规范、及时。
第二,养护管理人员还没能很好地参与改造全程管理,原因是①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大多是近年来才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没有参与较大工程施工管理的经历,此次参与运风改造还只是进行学习提高和培训,但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不能把派去的养护人员当自己单位人员来培养,还存在提防心理;②运风改造项目部不能很好地利用派往现场的养护人员来达到提高质量、提高现场管理的目的;③管理处处长及分管养护副处长因客观原因不能在施工期间对改造工程进行较好的参与;④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内容不能及时让管理处了解,从技术上对设计进行变更建议往往处于事后,或无法再变更、或再变更存在不该有的浪费。综上原因可否考虑在项目部领导下管理处全程参与项目改造的技术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当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确保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确保收费站安全高效的运行,确保高速公路的畅通。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问题展开以下探究。
1.当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当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确保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就笔者多年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较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难度大
当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在安全管理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广,不仅要对管理区和收费现场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安全管理,还要加强收费现场的秩序管理,加上复杂和琐碎的任务,使得经常顾此失彼,导致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例如既要确保车辆在收费站出入口的安全,又要确保收费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和通行费的安全,还要确保各种收费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如收费和监控系统以及通行标杆等等的安全,因此其管理难度较大[1]。
1.2收费站位置的设置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为了满足建筑与规划需求,导致很多收费站设置的位置较为偏僻,甚至在一些治安情况复杂的地区,与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所在地相距甚远,而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现场收费,在一些地方仍存在收现金的情况,而这些收取的通行费就成为了一些犯罪分子下手的重灾区域,加上收费站设置的人员较少,且极其分散,这就给犯罪分子控制现场提供了便利,导致一些收费站受到安全威胁。例如将收费站设置在弯道和坡道上,经常会导致车辆拥堵,由于这些路段的特殊性而引发某些车辆因失控而撞向收费站,加上有的标志牌模糊、收费系统维护不到位等导致车辆的通行安全隐患的增加。
1.3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速公路属于借贷修路,运营单位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例如在人员配备、安全设备配备、安全资金的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对收费站的安全、高效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在面对车辆高峰期时段,往往由于缺乏投资而缺乏相应的措施,尤其是因资金的缺乏导致各种本应进行的应急演练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不仅会严重影响交通,还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1.4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就目前来看,之所以安全管理问题的频发,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在思想上麻痹,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加上一些驾驶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恶意逃避收费站的关卡,而由于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缺乏,导致一些突发的安全事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尤其是一些犯罪分子在驾车逃逸过程中如何处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收费站面临的重大问题[2]。
2.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的探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应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致力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工作中,作为运营单位首先必须从制度方面确保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完善,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规范的指导,从根本上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小组,选派专业的监督员对制度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
2.2加大投入力度和安全教育力度,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
安全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而在注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同时,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资金上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通过投入资金,对现有的安防措施进行不断的健全,并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例如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到收费工作的危险性,从而更好地注重自身的安全,并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化地确保自身的人身安全。以此着力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3]。
2.3加大整改力度,严防安全隐患的存在
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现有的安全消防设施、安防设备所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性能最佳的状态。并加强对安全隐患以及其余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由领导负责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整改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以此确保各种安全隐患得到有效地排除,以此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2.4科学合理的设置收费站
目前,虽然我国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站已经被拆除,而且新修建的收费站也充分考虑了传统收费站设置的不足,因此为了解决收费站设置偏远的问题,当前的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收费站一旦受到安全威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救援,成立相应的联动机制,为收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2.5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关收费站的安全事故,并结合收费站的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各项应急预案得到有效的落实。例如,定期开展以收费员为主体,以人身安全和通行费安全为宗旨,针对性的开展防抢劫、防盗窃、防火灾以及车辆拥堵或滞留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演练,以促进自身应对危险因素的能力,从而确保收费站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4]。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安全管理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收费人员作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的主体,必须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自身的不足,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站领导的带领下,切实做好收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收费站的领导,必须带领整个收费站的人员,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加大投入力度和安全教育力度,加大整改力度,严防安全隐患存在,科学合理的设置收费站,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高效地开展,确保收费站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谢迩春.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安全管理[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0,06:33-36.
[2]张春红.浅谈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安全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10,09:32-33.
[3]庞晓燕.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安全管理[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05:25-26.
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 安全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并指出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如何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一定经济投入条件下,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美国、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先后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追求“零死亡”的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战略。通过安全发展战略的实施,美国2011年实现了公路死亡率降至1人/亿车・英里的预期目标。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将促进安全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攻关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当前,迫切需要深化对安全理论的认识,强化创新驱动安全发展上升到新的水平。
风险管理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交通运输永恒的主题,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价值追求。要用红线、底线思维来看待平安交通在“四个交通”中的重要位置。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安全水平受到技术水平、经济投入、管理能力三个因素限制。而技术对提升安全水平有根本性作用,可在一定的经济投入下,大幅提升安全水平,还可对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从现代安全理论来看,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和风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安全是一种可接受的风险状态,而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纵观国际上安全管理方式大致有四种类型,即事故理论支持的事后型安全管理方式、隐患理论支持的缺陷型安全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系统原理支持的目标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风险型管理方式,其管理的对象是风险,可事前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加大投入对风险实施综合管理,克服缺乏定量分析、系统科学性有限、往往抓不住重点、控制效果难有保障等不足。当前,国外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和国内如民航、电力等行业大多实行以风险为对象的安全管理方式。公路、水路行业在工程建设和造船等领域也已开始采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全面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交通运输各领域,是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
要立足于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并开展典型示范应用,加快将风险管理理念全面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
一是从典型案例分析入手,加快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重点针对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突出的领域,如在役长大桥梁和隧道运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跨海客运渡轮班线运营、跨省道路危险品运输、跨省长途客运班线运营等,依托典型工程和重点路线,深入“解剖麻雀”,开展案例分析,系统开展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生态破坏的安全风险辨识,开展安全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编制形成典型案例的安全风险辨识手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和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逐步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到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领域中,为形成可供行业复制推广的安全风险管理积累经验。之后,再将典型案例实施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工程和路线,从而构建起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的管理技术体系。
二是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风险防控技术水平。围绕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总体战略与目标,结合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现状及国外最新发展趋势,通过协同创新、开放创新,集中全国优势科研资源,重点针对制约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运输安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四个方面,加强科技需求梳理,凝练重大科研任务,集中攻克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中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切实为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形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典型示范效应。开展典型试点示范,将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以点带面、点上突破、面上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遴选有代表性的项目、企业和区域开展科技示范,形成典型示范效应,为在全行业全面推广风险防控理论打下基础。
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基地是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在系统安全、设施安全、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等四个领域,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积极推动项目、基地和人才三位一体创新机制建立,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培养,形成人才核心竞争力,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构建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基础。
篇5
汽车油耗是公路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运营管理对燃油消耗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车辆相同时,道路条件与交通量的不同会导致汽车油耗有很大差异。文章通过在成都路段上进行的汽车油耗试验,建立了不同道路条件和交通拥堵下的车辆运行速度和燃油消耗关系模型,并对同一辆车在弯道、爬坡及交通拥堵下的运行速度和燃油消耗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从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的角度对油耗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汽车油耗试验;公路运营管理;燃油消耗关系模型;回归分析
引言
经过近20多年的建设,我国高速公路所承载的交通运输已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油耗是公路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运营管理对燃油消耗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通过对车辆运行工况的影响,进而影响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甚至车速的变化来影响燃油消耗量。燃油消耗量除与自身因素关系密切外,影响它最大的就是车辆行驶的道路条件和交通量,有效地践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可以有效改变车辆行驶的道路条件,进而改变其燃油消耗量,实现公路交通过程中的燃油经济性,进而实现节能减排。近些年来,我国也开始了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燃油消耗规律进行研究。但目前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汽车油耗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依据在成都路段上采集的油耗数据,对不同道路条件及交通拥堵状况下的车辆运行速度与油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公路运营管理措施来,进而减少高速公路汽车行驶过程的燃油消耗量,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
1、汽车油耗试验与建模
1.1油耗试验方案
选用皇冠在成都路段上进行道路试验,利用OBD2检测仪检测汽车行驶中的数据。试验需要记录的数据为行驶速度、每升燃油行驶里程和试验路段类型。记录这三项数据是因为:影响汽车油耗的诸多道路条件及交通状况都是以车速大小反映出来;每升燃油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数可以反映汽车燃油经济性;记录路段类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汽车行驶的道路交通状况,以便更好地分析其与车速、油耗之间的关系。
1.2油耗模型建立与分析
通过对采集数据及其对应行驶路段类型的统计分析,得到在弯道爬坡期间以及怠速起步期间的运行车速与油耗分布图。为建立燃油消耗与运行车速之间的关系,以在成都采集的试验数据及图像分析为依据,利用SPSS对采集的大量油耗数据及车辆运行车速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弯道路段运行车速-油耗关系曲线、爬坡路段运行车速-油耗关系曲线、怠速起步期间运行车速-油耗关系曲线。行驶路段为水平匀速路段-弯道减速路段-爬坡加速路段-水平匀减速路段-水平匀加速路段。在水平路段且交通无阻时,车速在40km/h左右,变化趋势不大,对应油耗值在30km/L左右;向左转弯时,逐渐降低到12km/h左右,对应油耗值在10km/L左右;爬坡行驶时,车速逐渐增加到51km/h左右,对应油耗值在5km/L左右;在水平路段匀减速行驶时,车速逐渐降低到40km/h,对应油耗值在25km/L左右;车速在水平路段匀加速行驶时,车速逐渐增加到70km/h,油耗值在6km/L左右。油耗数值越大,汽车行驶的里程数越多,燃油经济性就越好。经上述分析,发现当汽车转弯、爬坡及在水平路段匀加速行驶时燃油经济性较差。行驶路段为水平交通拥挤路段,车辆经历了减速停车至怠速-起步加速-减速停车至怠速几个阶段。减速时,速度由55km/h变为0,油耗减小至0;起步时,车速由0增加到60km/h,油耗在8km/L左右;又开始减速时,速度由60km/h变为0,油耗值在8km/L波动至0。经上述分析,油耗值偏小,车辆在交通拥堵阶段不断地怠速停车、起步加速,导致燃油经济性较差。在弯道路段的车速与油耗呈正相关关系,在转弯路段速度减小,油耗也减小,变化幅度较大。转弯路段车速降低,燃油经济性较差。这是由于道路的曲度使汽车产生横向离心力曲度阻力,随着曲度的增加用于克服曲度阻力的输出功率也增加。爬坡路段的运行车速与油耗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为克服爬坡阻力,发动机节气门变大,发动机转速增加,对应汽车油耗逐渐减小,油耗虽然变化不大,由4.6km/L减小到3.3km/L左右,燃油经济性较差。这是由于在爬坡过程中,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变大,发动机转速增加,同时汽车在爬坡过程中重力沿坡道产生了坡道阻力,克服坡道阻力消耗的功率也增加,上坡过程中车速逐渐增加,意味车辆克服空气阻力消耗的功率增加,而引起燃油消耗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阶段车辆起步频繁,在起步时车速与油耗呈二次抛物线关系,车速逐渐增大,对应汽车油耗数先增大再减小,车速在50km/h左右时油耗最高,其值为4km/L左右,在整个起步过程中,燃油经济性整体很差。这是因为拥堵路段不断地加减速乃至于等待来保证汽车安全驾驶,从而使汽车燃油经济性变差。
2、车辆油耗影响因素分析
车辆油耗量是人、车、路、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很多,包括车辆行驶状态、汽车自身因素、汽车维修保养、传动系效率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诸多外因。它们通过改变发动机功率及转速以至改变汽车行驶速度进而影响汽车燃油消耗量。根据车辆行驶在不同路段状况下采集的数据也可以得到不同行驶路段特征对应的平均油耗和平均车速。在正常行驶水平路段的平均运行车速最高,燃油经济性好。在弯道路段、爬坡路段导致发动机功率和转速增加,燃油经济性较差,交通拥堵路段车辆由于频繁加速、减速、怠速、起步,导致车速变化大,驾驶行为的变化也引起了发动机功率和转速的变化,其对应的平均油耗最低,表明交通量对平均油耗的影响最大。根据对成都路段类型及其交通状况的分析,发现影响成都路段汽车行驶油耗的因素可以分类为车辆行驶工况及车速、道路几何特征中的坡度及曲度、交通条件与管理方式中的交通量及交通流密度。速度对油耗的影响在于当速度增加后,汽车行驶阻力消耗功率,同时汽车动能增大,加速的次数与幅度越大,导致油耗增大;当速度减小后,车辆获取的能量转化为制动的摩擦热能散发掉了,导致油耗增大。因此,行驶过程中尽量保持车速不变,便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量。道路线形对车辆的影响最终通过改变发动机转速、负荷以及输出功率来改变汽车的燃油消耗量[4]。道路曲度会使汽车产生横向离心力曲度阻力,汽车克服曲度阻力做功导致燃油消耗量增加,另外,随着曲度的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也随之增加,燃油消耗量变大。道路坡度对油耗的影响在于汽车上坡时汽车重力沿坡道产生了坡道阻力,发动机克服坡道阻力做功导致燃油消耗量增加,另外,随着坡度的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会增加,同时,坡度增加可能会使汽车降低档位,从而使发动机的转速提高。交通条件与管理方式中的交通量及交通流密度对车辆油耗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公路交通量及交通流密度与车辆运行工况密切联系。当交通流密度较低时,驾驶员可以保持平稳速度运行,减少怠速停车的频率,也就减少了起步次数,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量,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当交通流密度较高时,车辆运行状态越不稳定,会出现频繁刹车、超车现象,也会出现频繁加减速及交通拥堵状况,导致此时汽车燃油消耗量很大。
3、公路运营管理对油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公路运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公路运营管理指的是在高速公路建成竣工之后的使用期间,使其最有效率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路政管理。
包括对违章侵占、污染,毁坏高速公路的行为进行查处;对公民和其他组织利用公路及超限运输等事宜进行审批与管理等。
(2)养护管理。
根据交通部制定的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和作业规范,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经常性保养维护。
(3)交通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高速公路交通秩序,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道路使用者的行为所进行的约束和管理的活动。
(4)收费管理。
对高速公路使用者收取通行费工作的管理,实现收取足额的通行费,以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偿还及管好运营时支出的各种费用。
(5)信息和监控管理。
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对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随时进行监视与控制,完成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以指导行驶车辆对高速公路的最佳使用。
(6)服务管理。
依托高速公路为使用者提供餐饮、休息、加油、维修、通信、停车、洗车及医救助等服务活动的管理。其目是向使用者提供热情、舒适、方便、周到的各种服务。
3.2公路运营管理对车辆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为车辆通行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同时,通过监控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保证道路服务水平,避免道路施工和交通事故对车辆通行带来的影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平稳行驶,从而减小车辆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油耗。
(1)路政管理对车辆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路政管理部门通过维护路产路权,有效地保证了高速公路完好畅通。同时,路政管理部门还负责维护事故现场、养护场地良好的工作秩序,减少了事故隐患。这些都有利于减小车辆油耗。
(2)养护管理对车辆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道路表面特性直接影响车辆运行时的油耗、机械的磨损以及乘车的舒适性,进而影响车辆的碳排放。但在公路进行养护作业时,由于通行车道数的减少,会导致道路车流密度的增大引起车辆油耗的增加。
(3)交通安全管理对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交通安全管理除对公路用地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因素进行安全管理,提高公路系统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外,还包括高速公路事故响应及处理。因此,增加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对公路事故频发段进行改善,以及对突发事故快速响应与处理均有利于减小车辆油耗。
(4)收费管理对车辆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收费系统的效率直接影响收费站车辆运行状态。当前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采用的是停车缴费的人工或半人工收费体制,整个过程都会造成车辆油耗增加,同时怠速期间车辆的尾气污染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提高的收费效率,减少车辆在收费站排队等待的时间,进而也就减少了车辆的油耗。
(5)信息监控管理对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信息和监控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车辆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其监控的范围、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的实时性不仅为使用者提供诱导,还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其他方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同时,一个较好的信息系统会向驾驶员提供最科学、准备的驾驶信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减少油耗。
(6)服务区管理对车辆油耗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速公路是一个封闭的行车环境,服务区的作用在于为驾驶员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避免驾驶员因为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同时,服务区也为车辆提供了一个维修、加油的场所,这些都有助于减少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减小了车辆的油耗。
4、结论
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不同道路条件和交通拥堵状况下的车辆运行速度和燃油消耗关系模型,对同一辆车在弯道、爬坡及交通拥堵下的运行速度和燃油消耗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车辆在弯道处减速幅度较大且克服曲度阻力消耗功率,平均油耗为12.7km/L,燃油经济性较差;在爬坡路段加速幅度较大且克服坡道阻力消耗功率,平均油耗为3.3km/L。最后从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的角度对油耗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对路政油耗为4km/L,在交通拥堵处频繁加速、减速、怠速、起步导致燃油消耗量较大,平均管理、养护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收费管理、信息监控管理、服务管理的改善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进而改善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油耗。
作者:袁伟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卫华,王炜,牛学勤等.京石高速公路及其辅道汽车油耗比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3,20(03):182-185.
[2]刘斌.高速公路对汽车油耗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3]彭渤.高速公路汽车油耗模型研究[D].陕西:中国海洋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山区高速;隧道;安全畅通;分析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64-02
一、背景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公路交通方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长、特长隧道也越来越多,隧道由于其呈隐蔽带状的结构特点,给交通行车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地处特殊山区地理环境和复杂气候条件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运营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已屡见不鲜,隧道已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区和控制区,安全畅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做好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意义重大,对隧道路段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隧道安全情况及特点
高速公路隧道行车与其他路段行车,其运行环境较为特殊,具有封闭性强、噪音大、视觉差、光过渡等特点。尽管高速公路隧道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也考虑到了通风、照明、安全报警和交通诱导等,但隧道安全事故还是屡屡发生。而且,一旦隧道里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要比发生在一般路段上的严重得多,尤其是火灾,由于封闭的空间妨碍了热和烟雾的扩散,其后果极具灾难性。再者是洞内外的视觉差异较大,针对驾驶员容易产生“黑洞效应”,再加上空间的约束和压抑,心理发生变化,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其三是隧道内车辆排放的尾气在封闭空间得不到扩散和稀释,有害污染物不断积累使洞内空气严重污染,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而且降低了隧道内的能见度,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与其他路段安全事故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在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的调研中,具体对隧道设计基础资料、交通资料、事故资料、隧道环境资料、隧道进出口行车速度、灯光照度、路面摩擦力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一)从事故发生的时间看,白天多于晚上,雨天高于晴天。由于地处山区,雨水较多,路面湿滑,恶劣的天气状况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二)从事故的空间看,大多发生在长隧道内,而且隧道内的事故既非均匀分布,也非随机分布,而主要集中在隧道出入口附近,尤其在入口200~400米路段内发生的事故比例较大。
(三)从事故发生的形态上来看,单车碰撞隧道壁或翻车事故和因制动不及追尾碰撞事故所占的比重较大,为隧道内事故的多发形态。
(四)引发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含人、车、路、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从初步调查情况分析,在所有的事故原因中以人车的因素较为突出。
(五)发生事故的车辆类型中,小型车辆占了大部分,约占总数的80%以上。本条路段的运行车辆以小车为主,旅游大巴车次之。
三、隧道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特点,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致因因素,通过清除、控制致因因素,以防止事故的发生。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致因因素非常复杂,从控制事故原因的角度分析,可以将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事故表示为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的多元联合,具体表现有路面附着系数、天气、驾驶员的主观疏忽和对隧道的感观适应性等方面。
(一)人的原因。主要是指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和疏忽大意等。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路况好、环境美,驾驶员容易放松警惕,易开快车,违章超车,形成安全事故的黑点。
(二)路的原因。主要是指隧道内路面的附着系数低。从隧道路面营运交通事故发生率来看,高速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长、长隧道,在经过一个时期运营后,隧道路面积聚着一层似油性的物质,手摸有滑腻感,遇水后则显更滑。这一层油性物质的形成为过往车辆排放尾气中微小颗粒沉积在路面,加上车辆行驶中滴漏及发生事故后泄漏的燃油、机油等遗留在路面上所致。这类物质附着在路面上会大大降低路面的附着系数,尤其在路面遇水潮湿后,附着系数下降更为明显,从而造成驾驶员进入隧道后方向难以控制,一旦采取紧急制动,容易发生事故。在山区高速隧道中,较长的隧道上述现象明显。而这一现象在较短的隧道因空气流通性好,尾气能及时排出,上述情况明显较轻。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干、湿两种状态下的路面摩察系数如表1所示。
(三)环境的原因。主要是指隧道内灯光照度低、环境噪声大、烟雾浓度大。由于隧道内外光照度差别大,驾驶员开车进入隧道的“黑洞效应”,司机一时难以辨认前方道路情况。如果前方有低速行驶或因故障、事故等原因停放的车辆,往往会因措施不及而导致事故。即使前方交通情况良好,但驾驶员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因“黑洞效应”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此时一旦采取制动等措施,因路面附着系数低,极易造成车辆侧滑、方向失控而发生事故。
(四)管理的原因。主要是指管理方面的缺陷和责任,导致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隧道在建设施工时,根据有关规定安装了照明、通风等设备,但由于这些设备耗电量大,运营成本高,管理单位出于节约经费的角度考虑,设备未能充分投入使用。如白天隧道四路加强灯只开启一路,通风系统几乎很长时间才开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这使得隧道内光照强度不足,通风不畅,加剧了上述“黑洞效应”及路面油污的沉积。
四、隧道安全对策及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和环境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人、车、路三个因素在整个安全系统中不仅相互依赖、共同作用,而且互相协调、相互补充。当系统的协调出现问题时,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事故引起的后果,需要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来消除引发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确保隧道内的安全运行。由于隧道边墙效应、明暗适应性和封闭性等结构特点,以及特殊的交通运行环境,其安全保障体系应综合考虑,建立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保障体系。
(一)合理限制车速。对于隧道安全,车速过快加上空间压抑感,使得驾驶员的反应特性、视觉特性、心理特性等相对下降,导致驾驶人员的操作可靠度降低,更易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特别是车辆高速驶入隧道的过程中,由于“黑洞效应”作用,驾驶员对光线的突变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视觉障碍,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在隧道中,应该通过交通标志限速、视觉诱导设施来提示驾驶人员减速或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减速钉强制驾驶人员减速。但若只在隧道内部设置限速标志,会使车辆进入隧道时骤然减速,反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减速措施应在进入隧道之前的一定距离就开始设置,逐步减速。
(二)保持路面正常的附着系数。平时要求隧道通风系统保持运转状态,以加速隧道内空气的流通,使车辆排放的尾气能及时排至隧道外,减少在路面上的沉积;其次要对路面沉积的物质进行定期的清洗;第三是对路面进行打毛处理,以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附着性能。
(三)缩小隧道内外光照度的差距。由于隧道内外不同时间亮度存在明显的落差,会给司机视觉上造成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出现眩光现象,对行车带来很大的不安全因素。为了克服这种视觉上的滞后现象,必须合理控制隧道出入口和隧道内灯光亮度与隧道外的亮度相匹配。隧道照明依据规范分成入口段、过渡段Ⅰ、过渡段Ⅱ、基本段和出口段等五个段来设计。在日常的运营管理当中,要特别注意根据驾驶人员视力适应性和天气、时间等因素,来有机协调各个部分的照明,以缩小隧道内外光照强度的差距。此外,在隧道入口处(外侧)加盖玻璃顶棚,可以有效减小隧道入口外侧的光照强度,使驾驶员在进入隧道之前有一个适应光线变化的过程,进一步减轻“黑洞效应”的程度。
(四)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在高速公路隧道中行车,一般并无对向来车,因此眩光主要来自照明灯具本身或灯光在边墙上的反光。为了减轻或消除隧道的边墙效应,视线诱导设施的作用不可小视。可在隧道的两侧边墙上安装红、黄色反光轮廓标,再在边墙上配以线形诱导标,必要时可在隧道内增设防护性护栏,用于减缓车辆的横向撞击力。
(五)建立隧道安全保障系统。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保障系统应以人为本、层层联保,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静结合的综合管理。首先,系统主机经通信电缆对设备检测功能进行巡检,并接受各子系统检测数据;再结合闭路电视监视器实时显示的交通和环境的图像,将这些信息建立在空间数据库基础结构上,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传递给中央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判断运行状态(正常、事件、事故和火灾),并与各子系统进行交互、协调;最后做出控制解决方案,下达执行指令。
五、结论
隧道是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受地形、环境、地质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隧道来改善公路路线技术指标,从而缩短公路里程和行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益。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增强隧道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从隧道安全情况特点、隧道安全原因分析、隧道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做好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良好的隧道营运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清,李文贵等.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 运营 风险分析 应对措施
1 山区高速公路特点
我国西南地区大致介于北纬21°至35°之间,其西南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位于中国南部偏西,受东亚季风与南亚热带季风影响,本区所处纬度虽然偏低,但境内地形相当复杂,区内地势起伏较大、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复杂,地形类型多样,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貌,如岩溶地貌、火山地貌等,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上述特点决定了在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必然会具有如下特点:长大下坡、连续下坡、连续弯道、桥隧比高、临崖临水等特点,同时易受团雾、凝冻等自然因素影响,给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2 运营风险分析
基于上述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正确合理分析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不利因素并加以应对,会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带来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风险分析主要有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影响行车安全
冬季经常出现大雾、阴雨雪时间长,白天下雨、晚上结冰,路面易出现凝冻,严重影响路面抗滑和能见度;夏天多雨多雾,气候变化无常、时而下雨时而晴朗、山的这面晴山那面雨、隧道两端不同天气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均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2.2 易发生不良地质现象和自然灾害
由于地处山区,普遍存在高边坡坍塌、滑坡、岩溶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质及自然灾害,极易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
2.3 长大下坡路段较多,在此路段事故率相对较高,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现象严重,且事故车型及事故原因中大货车与制动失效所占比例很高,故高速公路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的事故预防是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重点,也是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2.4 沿线摩托车、行人上高速现象较为普遍,破坏路产设施现象时有发生,危化品等特种车辆在隧道内发生事故的后果是相当致命的,这些现象都给运营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 应对措施
贵都高速公路自运营以来一直秉持“安全第一”的运营管理理念,极力打造最美高速、平安高速特色,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安全应对措施:
3.1 凝冻期间采取的安全保畅措施
①随时掌握并分析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以及高速路网范围内监测的路段路况气象信息,保持高速公路气象信息传递的对称和畅通,并根据气象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高速公路防冻防滑和安全保畅措施。
②科学储备防冻防滑物资、布设车辆装备及网络设施的保养检修工作,确保抗凝保畅物资的有效供应和相关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在凝冻前全线重要地点均提前放置完毕。
③加大对重点及危险路段的巡查力度、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并加强易凝冰路段、危险路段、隧道、桥梁及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除冰除雪和防水、排水工作。对重点路段、重点管理,对地段较高的长大下坡路段采取了交通渠化措施,以强制降低路段车辆的行车速度,从而减少因凝冻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该项措施效果明显。
④完善并加强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确保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与正常运行。建立了24小时无缝对接巡逻机制,采取路巡与网巡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建立微信公众群,及时解决巡逻发现问题;统一思想、周密部署,通过召开专题会布置抗凝保畅总要求,对抗凝保畅工作的协调沟通及职责分工做具体安排。同时各单位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提高恶劣天气下保畅和应急抢险工作效率。
⑤做好清障救援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合理布设全线指定位置,清障救援人员凝冻期间全部坚守岗位、随时待命、听从调配、加强巡查,全力做好清障救援工作。
⑥落实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按规定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将路况信息上报到有关部门。
3.2 长大下坡路段采取的安全保畅措施
3.2.1 限制车速是规范行车速度,保障行车安全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经实际运营经验及与交警部门商榷,可合理限制下坡路段的车速,我们通过可变情报板、地面喷涂限速文字、按车型分道行驶标志、可变限速标志、移动式限速标志等来实现将设定的限制车速信息及时的传递给驾驶人。
即使设立了限制车速,当条件许可时驾驶人员仍有超速的可能,为了使设定的限制车速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车速管理。笔者主要通过采取加强交警巡逻、加强对驾驶人的宣传教育、使用电子拍照系统、交通监控、压缩标线、增加限速装置和超速报警装置等实现。
3.2.2 加强避险车道管理,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车、路、环境。实践证明,合理设置避险车道是解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最为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
①我国现行规范对避险车道设置原则。《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对避险车道的设置原则做了如下规定:“连续长陡下坡路段,为减轻失控车辆的损失或危及第三方安全,宜在长陡下坡地段的右侧视距良好的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4.50m。”
②已运营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管理。a避险车道制动坡床填料应定期翻挖,保持填料松散、平整。b注重完善、维护好紧急避险车道交通标志与标线等安全设施,以便为道路施工者提供各种警告、禁令、指示、指路信息以及视线诱导和路侧保护,而且对排除各种干扰,减轻潜在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与设计单位建立联系机制,定期开展设计回访工作
定期组织原设计单位对运营高速公路进行设计回访排查,特别对桥隧工程、边坡(高填深挖)、临崖临水路段逐个进行回访,重点检查设计方案落实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对地质灾害重视不够、存在缺陷和安全隐患的工程,同时对结构物及高边坡是否符合设计及其质量、安全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隐患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3.4 针对特大桥及高边坡签订专项合同,实时跟踪其动态信息
为了及时掌握高速公路沿线特大桥及高边坡的动态信息,尤其是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的动态变化情况,公司与专业检测公司签订了《高速公路特大桥及高边坡长期监测技术服务合同》,专业检测公司将定期对高速公路全线多处高边坡进行监测,并向公司提供检测成果报告,以便及时地发现各特大桥及高边坡的病害征兆和发展变化情况,为后续养护及维护积累科学依据。
3.5 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改善行车环境
贵都高速公路部分隧道内运营初期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过往货车刹车水的影响下,比较湿滑,易诱发交通事故,为改善此问题,公司于运营初期对该类隧道内路面进行了微表处罩面处理,同时对隧道外露井盖做了下沉改造,从而提高了路面摩擦系数,极大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率。
3.6 与路政、交警及当地政府建立联动机制,保证运营安全
经常性的开展对沿线村民通过下发宣传手册或开专题会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保护好路产设施的重要性以及摩托车、行人上高速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在各个收费站入口设置如“禁止摩托车 行人进出高速”等安全提示标牌,通过这些手段来减少摩托车、行人上高速现象及破坏路产设施的情况发生。同时加大对特种运输车辆的管理,提醒其严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及注意保持车距,减少或避免隧道恶通事故的发生。
3.7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公司养护部门定期对全线进行隐患排查,特殊情况下(如暴雨)进行专项排查,派专人负责、限期整改,同时建立隐患台账进行跟踪处治。重点要对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边坡(高填深挖)、临崖临水路段逐个进行排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逐级负责、深入基层、详细开展、不走形式,一定会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贵都高速公路运营期间安全应对措施的实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安全 快捷 舒适”的行车环境,事故率逐年下降,为加强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俊骅,方守恩,等.高速公路特大交通事故预防技术研究及示范:长大下坡路段事故预防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意义;内容;建议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研究也日益重要。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科学化,协调好人、车、路及管理部门的关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交通实际的管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的公路交通,是安全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若干理论
安全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安全就是稳定、就是发展、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安全管理居各项管理工作之首。有关国际资料统计表明,国家或企业组织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是1比80,所以安全生产是最值得投入的高回报项目。布置任务,先布置安全工作;督察生产,先督察安全业绩。
企业制定全年安全生产重大责任性事故的目标,在此总目标下,各基层单位(集体)制定各级各项工作的安全目标,细化量化。
划分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用严格的制度和规章约束行为,从班组到全公司严格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配备专、兼职安全员,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具体工作处理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可称之事故预防的重点。安全工作重点,就是找出人和物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安全工作要有抓手,有突破口,通过开展活动把安全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多车道、具有中央分隔带、全立体交叉、集中管理、控制出入、多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高标准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具有行驶速度高,通行能力大等特点,由于高速公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交通事故大为减少,其事故率只有一般公路的1/3—1/4,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快,一旦发生事故,其严重性增大,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是一般公路的两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伤人数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不久,驾驶员对高速公路不熟悉、不适应,也和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落后有关。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事故,其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所以,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职称论文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由人、车、路、管理组成的系统问题,这4个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交通安全。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高速公路上的事故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占95%。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性能、转向操纵性能等对交通安全也有很大影响。高速公路本身的构造、安全设施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交通管理,对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讨论:
1、人的因素
由于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路况良好,所以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需采用很多措施,这样导致驾驶员警惕性下降,一旦遇到问题,反应不及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缺少高速公路行驶经验,缺乏高速公路交通常识,驾驶员长时间疲劳驾驶,以及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薄弱,例如:无证驾驶、酒后开车、超速行驶、违章超车及违章装载、车辆间距过近等。在雨雾天气及路面结冰或雨后积水时,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乘车人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车以及擅自在高速公路上穿行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2、车的因素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速高,所以要求车况良好,发动机、轮胎、制动系统都应该在行驶前进行维护和检查。轮胎爆裂是我国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最普遍原因之一,因此而引起方向失控的情况十分严重,占车辆引起交通事故的19%,其他的原因包括发动机故障、发动机过热、电气故障、燃料用尽等。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注意规定车速,还要注意应与其他车辆保持一定距离,车速过高或过低都是十分危险的,要注意行车道的占用,还需注意载物的规定,不要超载,不要偏载而造成离心力过大而发生交通事故。
3、路的因素
路的因素主要指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和道路结构。其中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如道路的曲率半径过小、直线距离过长、视距过小、纵坡过大,平纵线形不协调等。此外,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抗滑性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行驶的原因。由于高速公路车速高的特点,路面上的一个小石粒或路面结构小的破损都可能导致大的交通事故,故高速公路的保养也非常重要。
4、管理的因素
高速公路管理,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模式,由于“一路两制”即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职责不清,使得管理出现问题。此外,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科学化管理水平低,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高速公路提供有效的管理,为人民提供安全、舒适、通畅、迅捷的行车环境,从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通行安全。
三、针对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几点建议
1、应对驾驶员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素质,针对高速公路的行驶特点,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让驾驶员懂得高速公路行驶中的注意事项。对违章的驾驶员进行教育处理,使之从中吸取教训。驾驶员在行驶前应注意制定合理的行车计划,不要疲劳驾驶,不要超速行驶,对车辆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应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此外,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安全法规教育,使人们了解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的区别,加强高速公路安全附属设施的管理及维护,从而杜绝乘车人在高速公路上随意上下车及行人穿越高速公路现象的发生。
2、保持良好的车况,严禁超速行驶,注意保持车距,严禁超载。对超速、超载的车辆进行必要的处罚,并结合安全教育,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3、我国的高速公路设计是以汽车的计算行驶速度来决定线形标准的,但是在高速公路上,许多汽车都是以大于计算行驶速度的速度行驶的,所以,笔者认为公路的设计应以一个大于计算行驶速度的速度为标准来计算各种线形指标,这样做,虽然工程造价提高了,但交通事故却会下降,那么社会效益还是比较好的,而且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这样也适应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此外,在道路设计时,选用合适的线形标准,注意道路的平纵线形配合,道路的路面设计及施工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且在道路投入运营后,注意养护与维修,在线形不好的事故多发地带要设立醒目的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
篇9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公路桥梁施工建设将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缺乏安全意识,运用一些不懂技术的廉价劳动力,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公路与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公路与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管理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管理,这样才能使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又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涉及到项目的每个环节,需要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对项目、对企业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抓好安全工作,关键在于以“安全第一,驻防为主”和“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为前提,做到“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强教育、抓好落实”。因此,如何确保公路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桥梁程的施工安全,从而顺利实现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
2 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一施工企业领导缺乏安全思想认识,认为干工程是大事,而安全工作应该放在工程之后,未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管理机构上,由于对安全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安全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并没有设置健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投资、安全培训等制度,从而导至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混乱的局面。二部分项目施工人员、起重设备动态管理不规范,对安全操作规程,消防防火等安全防护知识缺乏了解,出现施工人员进出场登记不全、起重设备日常管理资料少;不佩戴安全帽,私自乱搭乱扯电线,他们大多只知道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
2.2施工项目采取的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不到位
一没有针对项目特点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安全技术方案与现场实际施工脱节,支架搭设不规范,施工通道不满足安全要求。二临时用电管理不规范,电线电缆敷设不满足规范要求,;个别项目临时工棚搭建不满足安全要求。
2.3 施工前安全设计、材料使用不合格。 现有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标准或规范主要规定了一般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技术要求,只具有一般性。在设计中不按照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标准予以设计,导致设计不能适应工程的发展,没有考虑到用户安全的需要,对施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没有予以强调;对于公路车辆流量大、行驶速度高的新形势,以及在自然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公路桥梁作业施工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使得施工现场经常会受到车辆行驶以及恶劣环境的影响,从而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出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明确的安全施工管理规程,施工单位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无证设计(施工)、越级设计(施工)、边设计边施工、违法分包转包、擅自修改设计,随意更换设备,拓宽路基,减少成本,不采取配套的安全措施,不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是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3 加强公路与桥梁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力争把安全事故遏制在萌芽阶段。其次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使其知道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力图在施工中避免安全事故。
3.2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规范施工行为。
3.2.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法规、条例、标准、规定,推动本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达标”工作和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2.2加强对现有公路桥梁施工的施工的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建立专门针对特殊条件的规章制度。
3.2.3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交流先进经验。
3.2.4在施工现场,监督和指导各工种作业队安全工作,掌握项目安全生产情况及动态,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全面实现。
3.3经常对公路桥梁进行定期质量检测。才能了解桥梁各构部件的状况及完好率,评定出桥梁的技术状况,根据评定结果对桥梁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出具体的监测方案和检测周期,采取有力措施,保持桥梁达到最佳状态,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在加强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同时对公路旧桥梁养护的管理也异常重要,因为部分运营高速公路支线上跨桥梁、地方公路桥梁管养责任仍不明晰,桥梁的技术资料缺失。个别运营桥梁上跨铁路,一些占用铁路净空的检查、养护、维修工作难以与铁路管理部门沟通、协调,造成日常管养不到位。所以对此提出了几条对旧桥梁的养护管理的措施。
第一,配备检查人员为了了解桥梁的实际状况,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这就必须配备必要的检查人员,这些人员中的―部分,应当具有桥梁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对管辖范围的桥梁的病害历史有所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有精干的常规维修队伍,而不是临时拼凑的人员);也必须在桥梁上安设固定及活动的检查设备;检查人员还应当携带必要的观察仪表。
第二,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
解决桥梁维护的检查设备和仪表问题并不困难。只要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充分重视,拨发少量专款,可由养护维修单位分期分批予以添设。建议颁发强制性条文,强调检查设备的重要。要求设计必须列入,作为验收、接管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大的设计单位应当广泛征求养管部门的意见,制定若干检查设备的参考图、通用图和标准设计图,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第三,搞好日常维护强化日常保养工作
确保桥梁功能完好,桥梁的风化、脱落及腐蚀容易受到当地环境的变化而加剧,加强桥梁的预防性养护非常必要的。首先,加强桥面的清扫保洁、泄水孔的疏通等日常保养工作,保证桥梁功能完好。其次,及时对所有桥梁的一些脱落、露筋、裂缝、附属设施损坏等病害进行彻底维修处理。最后,对箱梁梁体及空心板有水渗出的桥梁要打孔疏水,同时对箱梁通气孔要及时疏通,确保梁体内干燥通风
第四,遵守中小桥梁的定期全面检查的周期
一般定期全面检查应该每年一次,特殊检查应视实际需要而定,而且应该委托有相应能力的单位来承担。在检查的基础上,分析病害,摸清维修、中修、大修工作量,再分轻重缓急去安排维修或大、中修工作计划与资金。同时对过省干线桥梁日常巡查中发现的结构性突发病害,相应的养护单位两小时内上报市处养路科,并同时采取适宜的管护措施,以防出现安全事故。在24小时内上报书面报告。
第五,桥梁病害的分析为保持桥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中小桥梁病害进行的检查和分析、修理和加固、局部更新和全部重建等工作。
4.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加大对公路桥梁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公路和桥梁工程迅猛发展,大大地改观了目前的交通面貌。但是,公路桥梁工程一旦出现垮塌等问题,不仅需要重复建设,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将诱发很多安全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公路与桥梁施工安全及旧桥梁养护措施管理至关重要。
5.参考文献
篇10
(甘肃省兰州公路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主要对公路养护中进行试验检测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公路养护中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对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 公路工程;养护;试验检测
1 公路养护中试验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公路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公路养护过程中,施工技术是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过硬的技术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把技术关,才能从基础上保证公路的安全运营。针对公路工程养护而言,其对应性的试验检测工作是为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准备,对整个养护过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提升公路试验检测的准确性,对于当前试验检测存在的较多问题的情况,有关部门必须迅速及时采取措施,不断强化对施工现场配套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同时提升高速公路实验检测的软件建设水平,综合对软硬件两方面的考虑,为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创造有力的现实支撑,构建良好的检测环境,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为整个公路项目的养护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服务支持。
2 目前公路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所执行的公路试验检测制度,对检测的内容做出了严格的规划,并将其细化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包括施工单位的自主检测、施工监督及合作监理单位的抽检。导致公路养护单位的自检准确性较低、监理单位的抽试验检测并不具备主动性,同时监督单位对工程建设情况并没有较为清晰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试验检测的效率。
2.1 相关人员的意识和态度对试验检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试验检测人员有时候没有认真地完成试验过程,这样就会使试验过程毫无意义,公路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得到解决。检测人员对公路工程养护的试验意识还不够高,不够重视试验检测过程,也不明白这个工作对于保证公路运营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试验检测变得形式化,使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2 试验检测条件较差
目前我国有许多养护单位并不具备较好的检测设备,这样就使检测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错误,使该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2.3 对试验检测过程的管理不当
有许多单位对待试验检测这个工作不够重视,检测也只是走走形式,有关的管理部门也没有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以实行管理措施,从而使得试验检测过程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公路质量有了更大的风险。
2.4 养护单位自检准确性低
养护单位属于公路工程的运营者,其检测结果具有最高的指导价值,然而在实际养护过程中,仅有少部分单位设定了试验检测制度,而其他一部分单位往往由于整体对检测资金的投入较低,进而导致由于资金匮乏,仪器准备无法到位,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检测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另外,部分单位的管理层可能出于对工程利益的考虑而完全自主干预检测结果,导致单位自检准确性较低,无法为工程养护提供有效的指导。
2.5 监督方缺乏对公路养护信息的掌握
通常为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监督部门与养护单位的监察与自检均为相对独立。为保障双方反馈的权威性,但此种独立的组织形式同样给监督部门获取准确的施工信息带来了一定的难题,一般大部分养护单位与质检部门之间的配合少,导致抽检的次数比较少,进而决定了监督单位对施工现场抽检的次数也比较少,实验样本相对而言也不充足。据相关统计学结论可知,在参照样本较少的前提下,通常无法得出较为准确的判定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养护过程的规划。
3 加强公路养护中试验检测的措施分析
3.1 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管理模式
公路养护的检测部门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完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是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公路养护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施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和操作要坚决制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对各个公路养护点应该建立一个联系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及时地将各处的信息反馈进行总结。
3.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在我国公路工程的养护过程中,许多公路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其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人员数量上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现象。只有对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才有可能改进公路工程的质量。如果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人员能力不强,职业水平不符合公路建设的需要,更不用提加强对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了。所以,对于入场的公路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要求,其在具备有关证件的同时还需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入场。同时,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安全管理效果的好坏。首先,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相关的安全生产要求以及法律规定等,增强其安全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大概的施工程序,确保每个操作程序都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保证公路养护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对安全管理人员也应该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应该给予严肃的处理,考核不合格者应该及时进行教育或提供相应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不管是从事何种工作,人为因素都是最为主要的。
3.3 试验检测设备优化
针对现场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种试验仪器与检测设备,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计量部门管理要求,遵循质量体系中的相关程序及文件要求,按期进行校验工作,最大限度确保试验检测所使用各类仪器设备数据的精确可靠。新型测量设备配备性能完善可确保工程结构测量控制得到理想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检测设备与仪器必须在使用前交由权威部门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按照规定,还需定期进行重新标定,以保障质量。
3.4 制定试验检测工作细则
由于工程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有些标准规定得不细,为了每步都按规定要求进行详细的实施,必须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内容如下:技术标准、规定要求、检测方式、操作规程等;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大小及允许变化范围;检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量程、准确度、分辨率。检测人员组成和检测系统框图;对检测仪器的检查标定项目和结果;对检测仪器和样品或试件的基本要求;对环境条件等的要求,以及从保证计量检测结果可靠角度出发所允许的变化范围的规定;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检测结果计算整理分析方法。
4 总结
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措施有很多,只有根据工程实际,根据自身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加强,才能确保公路养护过程中的试验检测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马峰.关于县乡公路试验检测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01).
[2]丁延明.公路试验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2(16).
[3]袁丹丹.试析公路试验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