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建设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27 10: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道路建设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重要意义:在全面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村域道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各部门、乡镇、行政村要明确各自在村域道路建设发展问题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搞好统筹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配合服务,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交通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努力构建便捷、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二)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体会议和会议关于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的重要精神和决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紧扣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以大力改善广大农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自愿、全民参与”的建设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以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为基础,以加快村域道路建设为拓展和延伸,大干快上,加强管理,全面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实现我区农村道路建设新突破。
(三)实施范围:
(1)通村水泥路:按照省上要求,未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要抓住机遇,积极动员,大干快上,全区今年建设通村水泥路53.1公里,到年底前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路。通村水泥路建设标准不变、后山区村补助标准适当增加。
(2)村域道路:启动村域道路建设,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扶贫开发重点村。修建村域道路必须在村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群众积极性高,自愿筹资筹劳的前提下。今年计划建设村域道路49公里,使全区农村公路发展水平跻身全市前列,农村交通面貌明显改观。
二、明确目标,科学制定农村道路建设任务和标准
(一)年投资目标:全年计划完成农村道路建设总投资2328万元,其中,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1593万元,村域道路建设投资735万元。
(二)村级、村域道路建设定义:
(1)村级道路是指按照省上要求和标准实施的通村水泥路,坚持“一村一路”和“转弯不回头,直行不分叉”的定义,是由乡镇政府或主干路通往村委会、学校或最大的一个自然村的道路。
(2)村域道路包括村域内主干路和宅户门前路两类。其中,村域内主干路是指连接各行政村与行政村,自然村与自然村,组与组,行政村通自然村、组之间的道路。宅户门前路是指农村村民户住宅前的道路。
(三)村级、村域道路建设标准:
(1)村级道路:
路基:密实;边坡稳定;坡度平缓顺畅;宽度不低于6米。
基层:坚持“不见水泥就见石灰”的原则,必须是灰土碎石类基层或水泥稳定类基层;石灰不低于30%,砂石不低于40%;压实后必须板结成块状;厚度不低于15厘米,宽度不低于5米。
路面:必须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砼配合比标号不得低于C30,路面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0MPa;厚度不低于18厘米,宽度不低于4.5米。
(2)村域道路:
路基:密实;边坡稳定;坡度平缓顺畅;宽度不低于4.5米。
基层:必须是石灰稳定类基层或砂砾类垫层;石灰不低于30%,砂砾不低于40%;压实后必须板结成块状;厚度不低于15厘米,宽度不低于4米。
路面:必须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砼配合比标号不得低于C25,路面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3.0MPa;厚度不低于18厘米,宽度不低于3.5米。
三、明确职责,确保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任组长,区交通局及各乡镇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全面负责全区农村道路建设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交通局,具体负责全区农村道路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交通局局长同志担任。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工作职责。全区上下要齐心协力,全民参与,共同建好农村道路。区交通局作为农村道路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计划、协调、管理、指导、服务、验收和质量把关工作,重点把好设计关、招投标关、原材料关、技术关、验收关,要给建设路段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力等支持,确保列一条路、建一条路、成一条路。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道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要逐路段层层落实任务,将责任落实到村,落实到人;要积极动员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确保列入计划的项目如期完成。各受益村要想方设法落实自筹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建设。
(三)严格控制程序。
(1)严格控制计划审批。村级和村域道路建设项目计划的申报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项目计划的审批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要尊重群众意愿,不修群众不想修,群众不愿修的路。
(2)严格把好质量关口。从路基到基层、路面建设,严格按照村级、村域道路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上一工序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基层工程建成后未经交通局验收审批不得进行路面施工。要严格把好工程建设主要关口,如原材料质量、水泥用量等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严格项目招投标制,严禁工程转包、违法分包,坚决制止村组不顾质量自行组织村民施工。工程验收时要坚持以数据为依据,坚决杜绝仅凭个人眼观来确定工程质量。
(3)全面落实质量责任。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村委会主任对本村公路建设质量负全责。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加强工程质量督查,坚持经常下工地检查质量问题,做到每周不少于2次;监理单位和村干部必须跟班作业,监理和村组干部不在现场不得施工;施工单位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好企业质量自检、互检和分项工程交验工作,并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社会各方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形成“政府督导、村组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的道路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对在工程建设中因个人失职造成损失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广开思路,多渠道筹集农村道路建设资金
农村道路建设点多、面广、线长,投资规模大、任务重,全区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资、群众集资、项目捆绑、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一是提高通村水泥路的补助标准:省上每公里补助15万元;市上每公里补助2万元;区上对新修的路面宽度超过4.5米的每公里补助3万元,对后山区村新修的路面宽度超过4.5米的每公里补助4.5万元。二是今年区政府对村域道路实行“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对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新建的村域内主干路宽度在3.5米以上的区财政每公里补助3万元,对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新建的宅户门前路宽度在3米以上的区财政每公里补助2万元。各受益村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积极动员在外工作人员和沿路单位、企业捐款捐物,支持村域道路建设,并通过立功德碑、道路冠名等方式大力宣传捐助单位和个人的功绩。农村道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责任,加大项目包抓力度
为了推动全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继续实行“乡镇负责、村组主建、部门包抓、目标管理”的建设体制。对年实施的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逐一安排区级包抓部门(详见附表1)联村共建。各包抓部门要切实负起包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科学设计线型,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项目建设资金、技术,切实从财力上予以支援;增强包抓服务意识,重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包抓项目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六、加强管护,确保农村道路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养护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受益村要充分认识养护管理工作在农村道路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管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制,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各行政村要设道路管理员,专人负责各自辖区范围内的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二)强化路政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治路,建立乡规民约,把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坚决制止侵占和损害农村道路的行为。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依法保护农村道路的路产、路权,保障村域道路完好、安全和畅通。
篇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林业站,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深入,农村整体环境风貌得到不断提升,农村道路绿化设计思路也要随之改变,由原来的以遮挡为主的绿色通道模式,提升为结合并体现沿线风貌的生态景观廊道模式。本文主要以常嘉高速吴江段生态景观廊道设计工作为例,从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道路绿化设计;设计意义;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93
常嘉高速吴江区段的设计规划是北起白蚬湖、南至太浦河、全长13.9km,其中其沿线湖荡密集,包括白蚬湖、三白荡、太浦河等重要水体;同时,自北向南将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沪苏浙高速公路以及318道串联,形成吴江快捷交通网络。在这样复杂的线路中进行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但是,这项工程的道路绿化设计工作的完成,将对于吴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方法、完成其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
1 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区段设计工作的意义
通过打造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的建设工程设计工作对于吴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的建设理念是充分运用江南水乡独特的农村风貌和自然景观,从而体现出一种“车在画中行”的设计模式,展现出吴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比如: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借景手法,将常嘉高速吴江段道路两旁的农田、苗圃、鱼塘、村庄、湖泊、湿地、工业工厂等不同的人文、景观等元素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通过对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的科学设计,可以把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服务于整个苏浙地区集旅游观光、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中,促进吴江地区的经济发展[1]。
2 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区段设计方法
2.1 进行绿化设计的总体规划
进行绿化设计的总体规划是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具体来讲可以进行以下的工作,从总体上进行设计。摒弃传统的道路景观设计思想,充分把景观的元素扩大到视觉所及范围之内的农田、苗地、鱼塘、村庄、厂房、湿地、匝道等,运用片状、网状的结构进行其总体的规划设计工作;保护好道路两旁原有的生态景观、适当地进行绿化的装饰与点缀,体现出江南水乡原有的生态风貌;对于自然生态景观与周边人文景观进行完美的结合与呈现。比如:将周边的农田、湖泊、泗州禅院等进行很好的结合呈现;对于重点的交通节点与地形进行重点梳理与树木栽培、把一些厂房以及民居通过自然景观的有效搭配进行遮挡,体现出一个具有气势、具有文化、具有层次的绿色走廊;对于一些重点路段的闸道需要在充分考虑到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绿色景观的建设工作,体现出现代交通的特点[2]。
2.2 充分的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
充分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是进行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的另一个理念。比如:对于高架桥下有停车要求的路段,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设置出停车场,并点缀耐阴植物,进行垂直立体的绿化工作,体现出独特的生态之美;选用朴树、苦楝、乌桕等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并且把这些树种与当地的民居、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体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利用这些充分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
2.3 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设计
科学的布局与设计是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方法。比如:对于道路两旁需要进行占用的绿化土地,需要及时与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做出科学合理的补偿工作,避免矛盾的产生;对于道路周边需要进行修复与治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处理,增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整体绿化性。比如:对于堵塞的河道进行及时清淤工作、展示出江南水乡良好的水质,对于占用的湖泊进行及时修复、建立起必要的湿地保护区,对于远处村庄的道路、墙面进行具有江南风格的处理,对于沿途的农田与鱼塘进行科学化、高标准的建设工作,充分的展示出江南的水乡田园风光,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景观。
3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以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为例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工作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在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为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道路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杨冰.浅谈城镇与农村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J].农民致富之友,2013(5):182.
篇3
关键字:农村道路建设 信息系统 数据库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私人用车的增多以及农村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入了农村,进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农村旧道路设施现状与道路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农村道路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农村道路建设现状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公路是我国的“血脉”,农村公路则起着“毛细血管”的作用。截至2009年底,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3.56万公里,比改革开放前长六倍。预计2010年底,我国农村公路乡镇通达率达到99.5%,乡镇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8%,农村公路列养里程占总里程的94.3%。农村路桥建设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公路建设过快,路网建设不合理管理困难
由于农村公路是乡、村、镇、城市之间连接的根本,道路建设固然要加快。农村路网建设与干线的合理搭配才能有效的连接,起到顺畅沟通城市交通的作用。由于路网建设快,农村地形结构与建筑布局复杂,农村路网建设并不科学。“断头路”众多,路标不准确等因素给科学道路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2农村路网信息量大,信息系统欠缺
农村公路信息量较大,从地图绘制,公路分级的上看还有很多不足,公路档案管理水平陈旧,统计困难,更新困难,计算机网络建设水平落后。农村有必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不但可以节省劳动力,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管理失误与统计错误。
1.3农村公路信息代码亟需新建、改建
农村二级以下公路功能改变,通行能力降低的情况较多,需要改建原农村公路代码。通过修改公路等级极其平、纵、横技术指标,在原线位或另选走廊进行公路的编码设计。农村公路编码信息的新建是由于其区域公路网规划及公路用途的发展要求,通过人工实地踏勘、选线、平面设计以及横纵断面设计等新建规划确定公路走向等技术标准,进行重新编码。无论是改建还是新建,具体的信息编码修改与信息系统重建都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
2.建立农村公路信息系统的具体措施
交通运输部于2001年建立了第一套规范的省、地、县多级《全国公路数据库系统(HDBS)》,2008年又根据当年公路普查的统计数据更新,更新了《全国公路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最新的数据查询管理,报表系统,路线状况,路线维护等综合数据库。可以根据这套系统,应用于农村路桥建设与维护方面。
2.1建设统一、规范、功能强的路桥编码系统与数据库
代码设计要以公路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充分利用编码技术实现对农村各个具体情况的路桥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其中具体的数据库编码的建立要以便于操作,应用简单为原则,最终建成一个能够为路桥建设决策和资金配备提供必要的支持的数据库,能为公路管理提供及时的修理信息与管理信息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与编码数据库应该包括以下指标:1.工程性质。对于路桥建设包括新建工程、改建工程以及其相应的建设资金标准;2.公路网的等级。农村公路网一般属于二级到四级标准,并对应相应的修补标准;3.建设里程。包括道路里程设计与投资水平规划,其在数据库指标中地位十分重要;4.路面。农村公路路面一般采用沥青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条件较差的地方,有采用砂石路面,路面类型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产材料和工程投资等情况确定,路面状况主要由宽度和面层结构类型来体现;5.路基,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路基建设方案主要选取路面宽度指标。路基宽度是根据路基行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确定的,确定路基宽度时一方面要考虑公路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节约公路用地、节省工程造价。新建路基宽度,单车道不应小于,双车道不应小于。改建公路路基宽度无法满足上述规定时,可保持原路基宽度不变。
2.2路桥病害隐患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路桥建设水平可以推测路桥的适用年限以及路桥可能存在的病害隐患,将其录入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预防路桥病患,减小损失。常见的病患有:1.桥面铺装层出现裂缝。引起桥面铺装层裂缝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施工中周围温度变化不均导致的裂缝。尤其在北方由于温差较大,路桥面温度不均引发裂缝比较常见。第二是车辆行驶的影响,有急刹车现象与部分汽车存在超载问题,对于路桥面磨损和挤压程度较深,最终很可能出现裂缝。第三是施工中混凝土配料的不合理性,因为目前路桥面主要以水泥混凝土为原材料,混凝土的配比必须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配置,以上裂缝在长期作用下会逐步加宽加深,并最终导致路桥面出现凹陷和坑槽;2.剥蚀度。剥蚀是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为路桥梁表面出现蜂窝面、起皮甚至整体性剥落。导致钢筋,加速道路桥梁钢筋的锈蚀速率;3.混凝土的碳化是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钙,导致混凝土碳化,其中PH值不断下降,而包裹在混凝土中的钢筋一般不做表面防腐处理,PH值过低的混凝土不仅起不到保护钢筋的作用,也会对钢筋造成腐蚀;4.路桥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发的病害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引发路桥病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地基不均匀沉降会使得路桥面各部位受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桥面的塌陷和桥梁的损毁。将隐患录入信息系统可以按国家标准估算损失与养护费用,还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定时检查随时监测等等,此项工作意义深远。
3.结语:
随着信息化速度加快,国内外早已重视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将再一次迎来公路信息系统建设的,科学合理的数据库体系能够快速获取识别项目基本建设信息,节省数据查找和储存时间,统一了农村公路规划建设项目库数据存储标准,方便了管理,使得政府对道路安全监测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程勇.农村公路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现代公路。2009(1)
(2).陶少国,黄佳庆.网络编码研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4)
(3).张乔.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实例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
篇4
[关键词]农村公路;问题;路网
中图分类号:F5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80-01
前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制定的相关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是农村的公路建设。
一、 农村公路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数量轻质量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没有质量的数量和速度都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地域交通公路的建设,应当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制订计划,把建设多少公里转变到完成多少投资上来,把完成多少个项目转到建设了多少条高质量、高效益的公路上来,绝不用公里数去看交通建设成效,使建成的公路更耐久、质量更可靠、群众更满意。
2、规划不合理 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农村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建设规划,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要想实现村村通公路,是非常难的。如果公路的密度要求过高,就直接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又由于公路建设的材料广泛分布,这就很容易对农田造成污染。
二、新时期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几个有效策略
1、农村公路要合理规划布局
国土、城镇发展规划、农村公路网规划首先应与国土、城镇规划相适应,同时城镇发展对路网又会提出新的需求,以促进路网的进一步发展,即交通与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农村公路网络的生成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原则;必须与所处的城乡网络发展大背景相适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网络规模总量要预测,在设计农村公路网布局方案之前,应对路网总体规模与农村公路建设总资金进行预测,以使规划路网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并与当地经济实力相适应。常用的农村公路网规模预测方法有结构类比法、指数平滑法与连通度法等。这些方法从不同方面根据各自的相关因素对农村公路发展规模与农村公路建设总资金进行框算。?
农村公路布局规划不同于干线公路规划。农村公路网络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体现在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强发展中心,通过树立那些质量较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城镇,来向周边农村地区进行点辐射;二是通过干线公路标准的不断提高与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发展,来向周边农村地区进行线辐射。因此,可达性成为农村公路的重要功能,在农村公路网规划中将侧重于道路的连通、“有无”,而不是等级状况。同时,在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中应以现有国、省干线为 基础并与之相匹配,作合理的布局与适当的延伸,而不宜脱离现有的国、省道网而另建网络。
2、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我们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小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严格执行“四制”规定,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农民兄弟走上优质的“放心路”。
3、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力度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力度尤为重要,各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研究解决方法。对筹集的资金要排专人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和及时调度。质量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落实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管理。确保建设的快速高效,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树立建设优秀典型,并做好大力宣传。
4、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筹集资金
在对修建资金进行筹集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政府的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坚持“受益有偿,量力而行”的原则来筹集公路建设的资金。地方政府应当将农村公路建设当成政府的工作,而且应当强化自己是建设组织者和资金提供者的意识,有效地进行农村公路的修建。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当积极引进资金,在共同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经济。用畅通的交通设施来吸引到农村进行开发投资的商人,让农村经济得到更加广泛的开发,然后再用发达的农村经济对公路进行养护,形成一个农村经济循环模式。
5、明确责任划分,做好村级道路日常管理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村级道路日常管理规定,明确产权单位及管理单位,落实责任分工。上级管理部门应指导产权单位及管理单位做好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附属设施配套等工作,做好路肩培护和边坡治理,保持良好的路域环境,切实提升村级公路的服务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水平,打造畅、洁、绿、美、安的道路环境。
6、落实养护政策,确保通达通畅
“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养护是薄弱环节。建立建全适合当地的各种养护管理办法及制度,认真执行中央制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做到“有路必养”,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落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
三、结语
总之,抓好农村交通公路建设,进一步扩大通乡、通村道路覆盖率,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增加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科学地规划农村公路建设,在保证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将公路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地方公路 建设养护管理现状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54-01
地方公路是r村交通运输的首要选择,对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村公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当前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机制,要注重对地方公路的养护管理,减少公路损坏,确保交通运输便利。搞好农村道路设施公共品的供给与养护管理,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路网渐趋完善,养护任务日益繁重
随着经济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广大地区重视,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网得到了大大完善,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要。然而,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再加上代步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交通运输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地方公路具有路线多、路线长、分布广的特点,现有的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路管理的需要,使得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大了养护压力。
2.地方公路建设管理差
地方公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连接乡村之间、乡镇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农副产品的对外运输,主要服务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在道路设计时主要以小型的农业机械、小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依据,考虑到流量小的特点,设计的质量比较低,导致地方公路车道窄,大部分乡村公路路面宽度仅有3.5米,通行能力低,又因为建设地方公路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地方公路修建技术投入少,没有充分考虑公路的抗灾。在公路建成后,缺乏后期的管理,使得相当数量的公路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公路缺土覆盖,绿化断垄缺株,补植不及时,大大降低了公路的抵抗能力,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3.养护人员素质低
对于公路的养护,人们不够重视,认为养不养护都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出行,人们没有自觉保护公路的意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处于形式化。同时道路的养护队伍大多选择文化水平较低的、年龄较大的、闲散的劳动力,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道路的养护工作,即使是专业的公路养护工人也因为养路工资少,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不专心工作,不认真养护,出勤不出力,而且养路工人任务重,负责管理的道路长,应用于公路养护的工具还是传统的设备,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公路养护需求,甚至是根本不起养护作用,因此在出现损坏时不能及时排除和维修,大大延误了公路养护时间,扩大了危害性。
4.养护资金缺口大,标准低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需要大量的养护工人、先进的养护器械,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目前道路养护资金来源少,几乎全部由地方政府投入,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尚未形成。在资金缺少的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养护,解决一些边沟清理、路面病害严重部分修补,路肩修复等问题。针对一些毁坏程度严重、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只能搁置,等待资金到位,在进行养护,因此由于资金有限,大大延误了公路养护管理,增加了后期的养护难度。
二、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改进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人民群众是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公路养护管理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让他们自觉主动的支持和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公路法,及时宣传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宣传养护管理方式,让人们从自身做起,减少对公路的毁坏,积极营造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吸引人们的关注,引起人们的重视,最终形成全民养护的管理模式。
2.组织专业公路养护队伍
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始终服务于地方公路建设。要想实现对地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性的养护队伍。挑选队伍时要充分考虑养护人员的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熟练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和使用先进的养护工具,同时还要注重养护工人的工作态度,挑选事业心强,责任心重的高素质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专业性。
3.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培训
开展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效果明显的的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技能的课程培训,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需求严格安排培训时间进度、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培训的质量。同时选用一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认真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者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掌握处理公路养护的各种问题技术,提高公路养护工人的专业素养,以技术为依据,实现地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
4.加强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
在进行公路养护的同时,必要的监督措施是不可缺少的,政府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监督是改进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既要加强内部监督,也要实行外部监督,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政府应转变态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要摒弃以往的重建轻养的作风。同时要将损坏公路的行为写入法律法规中,鼓励人们进行监督举报,对于毁坏公路、强占公路影响交通的行为和人进行批评教育,制定专业的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者进行拘留处置。
地方公路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出行,不断提高地方公路的建设质量,不断增加对地方公路养护管理,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同时我们要引导人们自觉参与到道路建设中,主动的养护、爱护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元庆,李娜.乡村公路建设与后期的防护管理工作[J].交通运输局,2015年8月
篇6
关键词:农村;道路施工;问题探究
要向农村获得更好的发展,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就必须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而道路的建设是更好的对外交流的基础,道路的便捷程度和通畅度对于农村更好的发展自身的资源优势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不断的克服在道路建设中种种问题,改善农村的道路建设。
一、 农村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 道路规划不合理
农村的公路是属于低等级的,以四级或者是四级以下的级别公路为主,因此没有把他们纳入国家公路网,这也使得农村道路的权属部门并不是很注重道路的规划,加之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环境,在开始进行道路规划的时候对该农村的具体情况调查不够仔细和严谨,一些数据也是缺乏参考性,所以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占用大量的耕地林地,甚至是占用人们的住宅,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 在施工中出现路基沉陷的问题
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道路施工中应该首先注重地基的处理情况,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处理对地基压实或者是没有使用规定的原材料进行而导致出现了道路地基沉陷的问题,此外由于对地基没有很好的处理也致使出现了纵向裂缝,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质量。
(三) 缺乏对试验段施工的重视
在现实的施工中,多数的工程都忽视了试验段施工的重视度,忽略了其作用,施工者一般只是按照自己的施工经验去开展道路建设,这导致出现了道路施工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持,使道路施工失去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剧了农村道路质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 解决农村道路施工中问题的对策
(一) 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道路
针对农村道路中的种种问题,要提前做好道路建设的施工规划,要根据该农村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各种自然条件以及该农村的建筑物等其他的人文环境差异,做出针对性的道路规划工作。同时,在做好道路施工规划中要邀请专业性技术人才做技术指导和施工中的监督工作,树立科学发展观,避免出现官员为了有所政绩而采取不恰当的方式,相关的部门管理者也应该在农村道路施工中加强对公路质量的监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 加强对路基施工的处理
首先是软基处理,对于沿线道路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依靠人工的方式填土,对于杂填土为主的土层,结构不够紧密,承载力也不够强,所以要把这种杂填土全部的铲除之后换成结构紧密,承载力强的并分层压实。在路基挖方之前,要严格按照已经测量好的数据放线,由工程师确认挖土的深度和边桩线的位置,然后道路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已经放好的线利用挖掘机和自卸车等设备进行作业,对于在挖掘过程中挖出的白色污染物要注意集中处理,尽量减少其污染。其次是路基的填方,在路基的填方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确定合适的土源,以及土源的运输路线和运输的便利性,同时对土的性质(紧密度以及承载力)等进行试验;第二,对于填土中异物的处理,以免出现由于填土中含有淤泥、砖块或者是有机物等杂物影响路基的稳固性;第三要注意填土的厚度问题,一般是每一层不能抄过30cm,分层碾压,同时检查人员要严格的对每一层进行检验,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回填,第四,填土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正常的顺序,不能打乱运土---机械平整---人工进一步平整---压路机碾压---人工进一步填土---碾压这个步骤。
(三) 完善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一方面,在农村的道路施工中,由于组织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对道路的施工缺乏了解以及有些组织者对于质量的重视度不够高等问题导致农村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监督成为了一项薄弱的环节。所以认真做好道路施工的质量监督工作,尤其是对于路基的处理,尤其对于路基的填土来源、土层的密度以及碾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使每一个施工人员恪尽职守,确保施工道路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道路施工之前专业技术者的聘用,由相关的负责人组织好技术人员对道路施工的全程监督与指导,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总之,在我国农村道路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农村道路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对农村道路施工和农村道路建设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结合该农村的实际情况,促进我国农村道路更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凌勇.浅析农村公路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乡镇经济.2005(11)
篇7
一、村基本情况版权所有!
xx村位于xx镇中部,为镇政府所在地,全村人口4255人,20个村民小组,890户,全村耕地面积2450亩,党员91名,两委干部7人,主要特色产业有四大怀药种植加工、塑料加工、纸业生产等。2005年人均纯收入3880元。
二、主要作法
1、强化组织,加大宣传力度
村里成立了以村委主任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选出工作踏实、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为工作骨干,负责新农村建设日常事务。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办法和建设目标,进一步调动全村村民关心新农村建设、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
2、责任到位、分工合作、建立奖罚激励机制
按新农村建设标准的九项要求,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依任务性质不同进行了分工,将工作人员分成5组,分别负责不同工作,避免了推诿扯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奖罚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各工作组定计划定目标,制版权所有!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日程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按时完成。
3、发动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针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量大,需用资金多的情况,村建设领导小组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在取得多方支持的同时,借助市县帮扶单位,筹措资金,使各项建设工程有了可靠保障。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1、完成村庄编制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合理,即符合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又不失城镇发展要求。
2、全村计划硬化道路9条2900米,已完成8条2200米,剩余一条道路铺设已近尾声,月底前保证按时按质收工。道路绿化已做好计划,确保美化绿化率达100%。
3、村庄排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全村共挖排水沟3630米,路沟预制已基本完成,村内已建设积水坑塘3个。
4、全村共拆除低矮破旧房屋50间75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0间300平方米,确保了村容村貌的整洁有序。完成了长久垃圾的清理以及村内外的乱堆乱放清除,落实了四有一落实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了各种线路架设,清除了村内各种有碍观瞻的标语广告,美化墙体10000平方米,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5、完成118个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的拆除,改造卫生厕所850个。
6、完成了村文化中心建设,建起了村卫生室,理发店、澡堂和公厕,使村公益公共设施逐步完善。
7、建设了文化游园,保证了村民休闲时节的健身娱乐。
四、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村内建设3处景观墙工程还没有完工。
篇8
关键词:新农村 道路绿化 养护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roads to planning, for the villagers to provide the good life an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the farmers with green interest requirement, optimal selection in economic forest tree to green, formulated the "who maintenance who profits" maintenance system, make the countryside road greening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new rural roads virescence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农村道路绿化的建设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村民渴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尊重村民意愿适地适树地对农村道路绿化进行的规划和改造,也是对村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经济收入的改造。
一、农村道路绿化特点
农村主要道路一般为三级或三级以下公路标准,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较少,铺筑高级或次高级路面,路面结构多为路堤式道路两边为排水明沟。次要道路多为砂土路,一般不设专门的排水沟渠主要靠地形排水。道路两侧堆放的杂物或垃圾,绿化空间十分有限[1]。现有的绿化植物由于没有专人进行规划和养护管理,长势杂乱,多数有病虫害且景观效果极差。
二、农村道路绿化规划原则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2],改变脏、乱、差,优化美化村镇交通环境,根据农村道路特点制定绿化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农村道路绿化建设的受益主体是当地村民,所以当地村民对于道路绿化建设有自己的要求及建议,如:门前一棵柳,珍珠玛瑙住家走;门前有棵槐,金银财宝往家来。受此类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农民都认为门前植柳、槐比较好。所以在选择道路绿化树种的时候要尽量遵从农民的传统,以达到真正的为民着想,只有农民认可了才能更好的建设和维护道路绿化。
2.2尊重生态原则
植物的生长习性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决定了其生态要求,因此,道路植物配置必须将生态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既要注重选择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多样性,也要注重乔灌草多层次搭配,形成植物生态景观群落。另外,配置时采用乔、灌、藤、花、草的多层次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的深度,也减弱了植物根系对肥力的竞争。合理布局不同花期且花期较长的灌木树种是对主要树种和道路景观的补充。藤本植物可布置在不同的层次和空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草本花卉、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具有品种繁多、花形花色艳丽的特性,极具渲染特点,往往在道路两侧进行布置,或成丛布置成各式模纹花坛,或做成各种立体造型,形成丰富多彩的多层次道路景观。
2.3适地适树原则
不同的农村富裕程度不同,道路绿化的条件也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道路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绿化措施。尽量做到一路一景,交通繁忙的路段尽量选择抗污能力强的乔冠搭配,即能形成连续植物景观带又可以有效防止道路上灰尘扩散;道路较窄的路段选用分支点高的树种单侧种植,即丰富了道路景观又方便了交通;靠近农田的道路尽量选择分蘖能力差,深根性的树种,即不和农作物争抢养分,又可以为劳作的农民休息时遮荫;靠近建筑的道路采用藤本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在炎炎夏日为建筑穿上一件清凉的外衣,既能起到隔热效果又增加了绿化面积丰富了农村道路景观。根据道路可绿化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绿化方针。
2.4效益兼顾原则
2.4.1经济效益
在进行绿化规划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绿化建设的经济意义,尽量能够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道路绿化区域种植经济林木,如苹果树、桃树、栗子树等等,在解决道路绿化的同时还可以为村民创造一部分经济收益,另外得到收益的农民会更好的管理好这些绿化植物。良好的绿化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不但能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能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迈向新台阶。
2.4.2社会效益
农村道路绿化不仅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还能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绿树夹阴花团锦簇的道路给村民创造了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也给村民们一个暗示,启发人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个环境,启发人们积极向上,促进人们改掉不良的习惯[3]。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环境会变的越来越好,路边随处可见的垃圾堆、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眼苍翠,村民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也被潜移默化的培养了起来。多样化的道路绿化植物不但陶冶情操,还能增长知识,加强了人际交往,为构建和谐富裕的现代化农村创造有利条件。
2.4.3生态效益
根据农村特点规划的道路绿化,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在村子的主干道上选用乔(银杏、国槐)灌(水蜡、小檗)搭配,丰富绿化层次阻拦道路灰尘扩散;村内道路主要选用经济类乔木(枣树、梨树)和花灌木(毛樱桃、榆叶梅)搭配[4],春观花,夏乘凉,秋观果,三季美景尽收眼底;房前屋后的道路选用枝疏叶大的落叶乔木和小灌木搭配,夏季叶大遮阴,冬季疏枝透光。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适地适树,见缝插绿的道路绿化把乡间道路变为绿色走廊,引来了更多的禽类和昆虫,丰富了生物群落的结构,还起到了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5]。
三、农村道路绿化养护
农村道路绿化改变了村容村貌,要想使绿化植物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我们必须采取长期的绿化养护。
对于公共道路部分的绿化由村委组织养护人员进行日常养护,并制定相应的道路绿化养护条例,如有破坏道路绿化的现象,包括家养的牲口啃食树杆、树叶,往绿化区域倾倒生活垃圾,故意毁坏绿化苗木等现象,村委视其破坏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日常养护的培训,包括日常修剪、除草、浇水,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并制作绿化树种养护手册,介绍各种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在全村普及绿化养护知识,使养护更科学。
对于房前屋后的各种经济类绿化植物的养护主要由受益人承担,田间地头的绿化植物养护由村民认养,明确“谁养护谁受益”,使日常的绿化养护和村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激发大家的养护的积极性。
结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道路绿化也受到了各乡镇领导的重视,结合农村道路特点,尊重村民意愿,考虑村民的利益与要求,本着服务村民、美化村貌、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改造,制定完善的绿化养护制度,学习先进的养护知识,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好的养护道路绿化,使农村的综合效益得到改善和提高,使村民在享受良好环境的同时能得到更多实惠。
[1].戴学珍,樊绯,霍冉.新农村绿化建设问题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
[2].邱尔发,王成等.我国新农村人居建设[J].中国城市林业,2008(6).
[3].贺振,徐金祥.园林绿化效益的评估与计量[J].城市,1993(2).
[4].李茂才.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9).
篇9
关键词:城镇建设;社会;农业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03-0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使得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工程,它可以使农村大量闲置浪费土地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使农村土地集约使用,节约出大量土地供第二、第三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同时,推进小城镇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现阶段抓好小城镇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规划,扩大规模和辐射力
小城镇建设是主要是将现有的县城按照新的城市化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改造和提升,使之真正成为各具特色的“小城市”。根据河北省的情况看,目前的县城人口规模太小,大都在10万人以内,其经济实力、辐射力、吸引力和规模效应都较小,制约了许多事情的发展。一些县城由于其人口规模太小,经济实力不够,建设的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所以,以县城为主的小城市建设首先必须扩大其人口规模,应以20万人左右为宜,具备条件的还可以更大,达到30万人以上的规模。建设的主要办法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本县及其周围富裕起来的农民吸引进来,按照统一规划参与这一建设,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受益的和最后转化为小城市市民的也都是农民。
二、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公共资源主要是指道路、电力、通讯设施、水网、暖网以及教育资源等,“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建设,公共资源实质上就是民生保障的基础,没有公共资源的优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民入城就是一纸空谈。把农民吸引入城的基本条件就是城市的水、电、暖、气、道路、通讯和优良的教育资源,当我们把这些基本条件做好以后,农民就会自发的、自愿的入城生活。当前应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创新完善新城镇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由重点区域延伸覆盖,特别是在道路建设、公交运营,以及电、讯设施、水网改造等方面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培育新型城乡服务保障体系,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推进法人化运营,适时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在面向实现同城化的基础上,规划并全面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城乡结合部与主城区的基础设施的接轨,启动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周边规划控制区内村庄的撤并整合工作,立足实际推动城镇化建设首先在城乡结合部和产业集聚园区率先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
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的思路和规划形成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点面结合,突出产业园区、新市镇和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高承载吸纳能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人口非农转移,促进农民向市民、农村向新型社区转变,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四、小城镇建设首先应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条件比较成熟的乡镇开展
针对现有农村建设布点小而散,布局混乱,空心村现象严重以及供水、供电、通讯和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系统设计人口、土地、产值和生态环境、交通状况等情况,合理规划、科学规划、统一布点,对现有农村进行彻底改造和适度撤并,在不破坏农村原有和谐生态的基础上,按城市化标准和城乡一体化理念重新布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孤儿院和养老院等公共事业以及道路、照明、美化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通盘考虑,使环境、生态、生产和生活完美和谐统一,建设城市型的新农村。它既是村中城,又是城中村,使农村和城市各自优势得以保留、结合并发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城乡和谐、一体化发展。
五、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内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建立法人农业。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抓手,扶持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大公司创办领办现代农业公司化实体,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是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实现城镇化和小康的路径选择。选择的重点是加大区域内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力度,推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吸纳农民就业,力争到“十二五”末,重点区域内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0%以上。
六、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农村房屋产权流转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近期应制定出台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登记办法,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例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进而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试点,深化发展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推动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网络监管平台建设。
篇10
一、冷处理新农村建设宣传中的“难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免有个别领导急于求成,搞了一些形象工程。如“小康村”的农民住着贷款建起的别墅,却在为一日三餐发愁;为了遮挡农民破旧的住房而建造的“遮羞墙”;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而突击搞成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对这些新闻报道的难点问题,我不断总结“经验”,认为处理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三冷”。一是要冷静。不“人云亦云”,不“听风就是雨”,不慌乱、不盲从、不感情用事,不让“反映问题的情况”“牵着鼻子走”,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心态的心理素质。二是要冷峻。冷峻比冷静无疑又深了一层。在接待上级新闻媒体时要冷峻。对其做出初步梳理和分析:这是一个什么问题?社会影响如何?快处理或是慢处理?怎样才能处理好等等。三是要“冷处理”。用“水落石出”、“出水才看两脚泥”来形容比较合适。对有疑点和争议的情况,要“晾晾它”,让它“降降温”。不能急,不能浮,不能毛手毛脚,要逐步练就“老谋深算”和“处变不惊”的“功夫”。
二、突出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新闻报道,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和意义,以此激励和引导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那么,想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引导农民朋友了解和认识新农村建设,简单罗列介绍新农村建设中相关条文的报道,是不会达到宣传效果的。只有将报道内容转移为农民朋友在新农村建设中密切关注的“大事小情”上,才会吸引他们的眼球。因为他们关注的事,大多会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个工作重点。丰县是农业大县,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业如何转型成为群众关注的问题。我根据丰县农业的实际,列出了“丰县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丰县农村合作社引领农民闯市场”、“丰县循环农业的几种模式”、“丰县发展高效农业的融资方式”等10多个题目,在有上级媒体来采访时提供给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上级媒体记者根据我的建议深入采访,较好地把丰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亮点和特色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报道,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如《人民日报》2007年3月18日“新农村”专栏报道的《丰县农家书屋好红火》;《农民日报》2007年6月4日报道的《丰县农民增收仰仗三大产业》;《经济日报》2007年11月5日报道的《丰县:传统农业大县的增收路》的文章。2006年以来,丰县仅在国家级媒体刊发的介绍新农村建设的稿件就有130多篇。这些稿件一方面宣传了丰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同时也指导了丰县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自觉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
- 上一篇:高校消防安全心得体会
- 下一篇: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