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的门口范文

时间:2023-03-23 05:0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站在的门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在,快要到新年了,岁月与成长已经磨掉了我的那份热情,那种新鲜感,一年又一年,年份的更替,我浑然不知,如平常一般。新年,旧年,对我来说,别无二样。

站在2007年的门口,我不想进去,进了,也是虚度年华,白白浪费时间,学到的新知识对我来说太少太少,整天泡在堆积如山的作业里,有什么意义呢?

我只想让时间停住,遥望那让我十分期盼的节日,这些喜庆的日子会让我高兴。但我现在也不得不舍弃了,我得用这些时间来完成我的寒假作业??不用说,假期少的要死,作业多得要命。开开心心的过一个轻松的假期??像小学与幼儿园时期那样已是奢求。

站在2007年的门口,我虽不想进去,可还是迫不得已??人潮已把我推了进去。我也只能叹息一声,将计就计:“在2007年好好努力,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希望这些美好愿望能够实现!

赋诗一首以表心情:

少年不识愁滋

味,盼望新年梅香味。

时间充裕无处用,玩到凌晨也不累。

篇2

干净平整的院子,望着四面的围墙,而我站在这唯一的通向外界的门上,为何我感到一丝丝的悲凉。

“哥哥,分一点给我好吗?我要那颗最大的。”“不行,那是我的,这些给你,已经很多了,要不你自己去摘。”耳中似乎还萦绕着童年那稚嫩的声音。是啊,院子里本来有两棵龙眼树的,总是期盼着七月的到来,总是期望着那挂满枝头的龙眼。总是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总是缠着哥哥摘龙眼,总是哥哥计较那多出的一颗龙眼。那真的很甜,褐色的皮里的雪白的肉,渗出丝丝汗迹,一年的春华秋实,是感到快乐。那真的很甜,如今我再也吃不出那种味道,也再也吃不到那‘‘甜’’感觉了。

是啊,只需一会儿,‘‘吱吱’’的机器声只需一会儿,便可令它‘‘哗啦’’倒下。如今的科技竟是如此的发达,竟来不及让我跟它温情告诉。妈妈安慰道,‘‘以后想吃龙眼,从市场上买一些来便是了。’’‘‘是啊,买一些来便是了。’’可是我的心为什么感到丝丝的酸楚呢?很酸,堵得心里发慌,像喉中着一颗又酸又苦的梅子。

为了让车有个安身之所,为了倒车方便,龙眼,伴随着龙眼的“甜”的感觉是去了。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感觉,只是爸爸说:“现在开车方便多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似乎不应是个院子,是门前的一块空地,不应是板材铺成的干净整洁的院子。“嘎嘎”似乎还应多些生命。在地上画着“1、2、3,天地人,水火土木。画着房子、鱼儿,还有人。”那是我吗?是的,身旁的鸭子似乎故意过来捣乱,将地上的杰作践踏得一地糊涂,我恼了,追着鸭子,我要抓住这罪魁祸首,但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妈妈——,妈妈——”准备要告状。

如果只是傻笑,面对着这干净整洁的院子只可笑,麻木地笑,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童年已在沉默中失去,王者这四面围墙,这一片干净,我的心只是茫然,眼睛酸酸的,我并不想说什么,只是眼很酸,很胀热,很难受。

篇3

记得,这曾是一扇刷有鲜亮红漆的院门,却在岁月的摧残和腐蚀下,尽显斑驳、残破和苍老。小时候,母亲总会微微倚靠在门边,耐心的等待放学归来的我。如今,这温馨甜蜜的画卷,也只能被我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之中,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淡漠。

这里曾是我童年时代最快乐的地方。很幽静的居住地,红砖墙面,老式的就公寓楼。院子里有一块旧的草坪,是放学的我经常去的地方。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每到盛夏,都会有大片的浓荫,也常常会有老人在树下支一个小板凳,坐在那里拨豆子或乘凉。每到阳光热烈的午后,母亲就会带着我,将床单放到花园里去晒,那时微风袭来,就能闻到淡淡的蔷薇花香。

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住在院子里的人都陆续的搬迁。我没有想到的是,家人也会带着我搬走。这是岁月流逝的结果,人心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去变化。

时间将这里的一切都更新了。乡野的气息随着汽车的轰鸣声远去。转瞬间变成一片巨大的水泥森林。曾经,这块质朴的热土,如今也经受不住市会,在时间的更新交替下,蜕变的繁华。

窗外,是城市的暮色。和往日一样喧嚣。被浓烟笼罩下的天空。路上的行人表情冷漠,麻木不堪。一辆汽车飞快驶过,将路边的稀泥溅到了行人身上,只见那行人因怒火而面目扭曲,粗暴地对司机骂了几句。

篇4

八年八班暴丽敏

匆匆时光转,无奈岁月伴远人,

奈何,奈何,芳草无涯无日还。

物是人已非,难眠孤夜思锦年。

-------题记

依旧新春新梦不归,昨日情景犹在,踏却步伐事事非。时间,时间,它冲淡记忆,抹去伤痛,可任凭他再怎么强大,也带不走那些关于青春的流年,我深深保存的记忆。

Chapter 1.

流年里,深深的印着成长两个字,这两个字被用力的刻在心上,刻在记忆里。我们成长着,丢失着,唏嘘着,感叹着。想到关于成长一类的词语,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伤。

那些关于成长的痕迹,在日记本里。小时候的日记本里,装着的是满满的快乐,游戏,动画片,还有和小朋友闹别扭时的难过。现在的日记本里,承载了太多的无奈和压抑,那些莫名其妙的悲伤文字以及一触即发的泪水填满了我成长的缝隙。

那些成长的痕迹,在“百宝箱’里。所谓的“百宝箱”就是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小盒子。里面装着的,是年少时的幼稚和纯真。那些花花绿绿的发卡,杂七杂八的玩具,还有印着多拉A梦的卡片。它们已经很旧很旧了,被时间给弄得“残破不堪”,可我依然宝贝着,从来不舍的丢掉。

Chapter 2.

那个突如其来的夏至和一去不复返的夏日,我和季节仰望着天空,看空中掠过的飞鸟在校园里横冲直撞。我看见天空苍茫的颜色。我拥抱过“毕业”后,转身而去。2013年,我又将会迎来我的第二个毕业日,我想我会没出息的泣不成声。那个夏天留给我的记忆,我至生不忘。

我知道毕业只是代表着一个转折,代表离开一群人,然后再遇见另一群人。可我依然放不下。那曾一起说着悄悄话交换秘密的姐妹,一起说过很多幼稚的话语,编织过很多至今也未能成真的梦想。也曾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一起为考试担忧,为成绩焦虑,一起唱着春色满园的校园歌谣。小学毕业,深深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Chapter 3.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盛满我浅浅的记忆。我站在岸边,看着正在拼凑着我青春的一个个零散的日日夜夜。像流水一样,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不可挽回的流走,不禁想起那些关于我青春的人。天空中的浮云飘来却又飘走,那些说着永不分离的人啊,终究会散落天涯。

青春中的我,努力的哭,闹,笑。因为我怕错过青春就失去生命的颜色。青春里的点点滴滴,我都深深记得。

篇5

聂赤赞普神态安详,端坐在大殿中央,用藏王时代的眼神打量着世界。这是一个面积不到30平米的殿堂,悬挂着各色经幡,墙上挂满了唐卡。佛和藏王的塑像排列在靠墙的地方,用稍显狭窄的空间安放他们,看上去有一些委屈。只有一条甬道用于朝拜和供奉,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木制短腿方桌,上面堆满了朝拜者布施的酥油、乃朵和面值不等的钱币。想在里间多逗留一会儿有困难,人们排着队,紧跟在身后。

古老寺庙或城堡里的石头、雕塑和画像是有生命的,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多年前,我就由衷敬服藏族工匠艺人的技艺和灵性,他们比藏传佛教传入更早的时期,就掌握了塑造神像的技艺。

我曾经在藏东澜沧江源头扎曲河河畔,深入走访过久负盛名的工匠和艺人。他们的祖先从嘎玛巴希时期,就开始了制作铜像和绘制唐卡,后来随着尼泊尔匠人的陆续到来,嘎玛乡 的银器加工技艺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当年去的时候,早就成为享誉世界的藏艺工匠之乡。在嘎玛德列二楼的作坊,我们喝着浓香的酥油茶,一边和噶玛噶赤派唐卡第十代传人聊着天,一边观看艺人们坐在堆满画布和颜料的屋子里,借助窗格投射的光亮绘制唐卡。

扎曲河缓慢地流淌在山谷里,草地上的牛羊看上去很悠闲,但一直在埋头工作。不时有成群的鸽群飞过炊烟浅笼的村庄上空,把视线引向雪山起伏的远方……

那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也是我记忆中经常醒来的幸福。

藏区匠人既是艺人,也是精神关怀下的信徒,在同一个地方,大多代代相传,并以此为生。他们一生用身体抚摸石头、泥巴、铜皮或袈裟,一代又一代地坐在澄净的阳光下,用普通的铜皮、布条、石头、泥巴、矿石粉,敲打、塑造和描绘着祖先经验和终生信仰,在把物质变成精神的过程中,融入了古老传统的体温,给造像 赋予了生命;这些塑像和唐卡,通过活佛、堪布大师们的开光加持,便有了神性的光辉,成为参拜者审度、评介、修持和知觉心性本质的精神观照。

我到过青藏高原无数的寺庙、经堂和佛殿,站在那些造型各异的塑像面前,能让我安静下来,似乎能听到其间由远及近的均匀呼吸,既有工匠艺人的,也有活佛和堪布、札巴的,塑像所具有的灵性和神性,完全改变了原来物质的属性,既能审度你的行为,也能透视你的灵魂。

眼下,我就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间房子里,拜谒诸佛众王。释迦牟尼佛位于藏王殿正中,给人智慧至尊的圆融光辉,仰望着他,我的内心有一些慌乱。我每次仰望佛像、菩萨和护法神像,好像被人了外衣站在法庭,等待接受精神审判,难免惶恐。这种慌乱只在内心瞬间显现,别人难以从我的表情中觉察。我在长期的世俗活动中,学会了掩藏和虚饰,很少直面自己的心灵。

我忧伤地明白,不管多么恭敬和愿望,佛缘于我总是咫尺天涯。我正在腐烂的肉身已无干净住所,用以容积我对信仰的最后划地。我无需进行精神冒险,更不需用自己的身体,喂养饥饿的狼或鹰鹫以加持果报,对信仰的等待和敬畏,还没有苦修者那样空我,或许,这也是我无缘信仰的鼠目寸光。

大殿内的札巴和我差不多年龄,正在为礼佛供奉的信众诵经加持。我将布施投进木箱,希望能像我的同行者一样得到喇嘛的灌顶开示,通过咒力修持,洗净我心口意沉积的罪孽。札巴只给我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眼神,并没有把左手放到我的头顶。喇嘛的身体通常是没有任何表情的,一个无我的人怎会有情绪呢。

我有一些失望。也许,我必须独自空洞地走到尽头,直到某天和但丁交头接耳。聂赤赞普藏王,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他在释迦牟尼佛左侧,面容清癯,剑眉高竖,周身充满冷静而寒冷的光芒。塑像栩栩如生又神秘莫测,一如他模糊传奇的一生。松赞干布法王在佛陀右边,这个统一了的伟大王者,翻开了吐蕃王朝的第一页。在位33年里,不仅收复了旧地,还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广大土地。他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散发出咄咄逼人的君王之气。塑像体型魁伟,形神合一,而服装佩饰原本就是缎绣 精品,穿在任何人身上,一样地可以显得高贵。

碉楼式样的雍布拉康城堡,是先民结束穴居时代的第一座建筑,建造它的就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殿内壁画,详尽描述了这段传说中的历史。

寺庙里的图像与俗世的视觉语言有所不同,它所呈现的叙事语境,大多是备受珍视的宗教思想,很少代表物质和价值。站在精美的壁画面前,你可以和艺人同步呼吸,耳边伴有札巴手摇的金刚铃声。此时喇嘛们集中在二楼经堂工作,唱诵着清亮净耳的经文。壁画上的环境描述令我显得陌生,

许多神圣的符号也看不懂,在佛、菩萨、护法神、藏王、喇嘛、信众共处的大殿里,那些用矿石粉描绘的线条和色彩,逐渐把过去清晰地唤醒。

在山南,现今在地理上叫做泽当、乃东和琼洁的地方,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以远、雅砻河流域的三角区域,发源并孕育了藏族祖先和文明。在我们不能确定的时间里,罗刹女在贡不日神山山洞里与神猴产生了爱情,使得寒冷的山原大地除了阳光、鸟兽、雪山、冰川、森林和河流,第一次有了人的踪迹。然后经历了非常漫长的狩猎、游牧时期,在雅砻河定居了下来。聂赤赞普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流浪至此时,雅砻悉补野部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青稞和畜牧牛羊。此间,藏民族本土雍仲苯教业已形成。出生于地球上最寒冷国度的象雄国王子辛饶弥沃,在藏民族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苯教基础上,通过大量改革创立了最古老的雍仲苯教。 这个冈底斯山下的先圣,传承了原始苯教中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占卦、超度、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法,坚决剔除了杀生供物的祭祀仪轨,改用糌粑捏成各种形状(朵玛)取代各种动物,这是雍仲苯教能够走向人心的最大贡献。朵玛荟供,先期在青藏高原的推行有一些艰难,但为后来藏传佛教传入后借用此法进行祭祀供奉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聂赤赞普和释迦牟尼,可能是同时代的人,但他的出身远远不及身为王子的觉者荣耀,因长相特异,性格刚烈,自小就被部落长老视为异相,刚好成年即被出生地的波密所在部落开除了户籍。

篇6

决定一半命运的高考就这样悄然走来,属于我的青春赛场开始了激烈的搏斗,我极尽所能在这绚丽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或许这真的是通往成功的门票,前方有我向往的天堂——大学。

站在希望的门口,我幻想着大学的殿堂里,我更具魅力的舞姿,我将用我的青春去演绎精彩!像每一个有着理想的人一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用汗水书写出壮丽的每一页。

站在希望的门口,我的世界没有灰暗,我的日子都是晴天,就算跌倒也会豪迈的笑。正如诗人顾城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只要有海伦。凯勒的坚强,霍金的毅力和贝多芬的决心,就不会惧怕一切。世界终归是 年轻人的舞台,是属于像我一样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年轻人。

篇7

肖海屿

武昌实验寄宿小学三(A)班

小草地梦想是绿遍山山水水,流水的梦想是征服沙漠戈壁,鸟儿的梦想是飞越险山恶水,大地的梦想是养育千万生灵……,谁都有梦想,谁都不能缺少梦想。

我也有梦想,想像的翅膀,带我飞到想像的空间,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站在梦想的门口向里眺望,我看到了二十年后的我,成为了另一个杨利伟,穿着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太空服,驾驶着神州X号,穿梭于太空与地球之间。我有时执行太空科研任务,有时运送一批批游客前往月球旅行,有时又为太空空间站运送科学家和物资……,各国宇航员向我竖起拇指。

我站在梦想的门口向里眺望,我看到二十年后的我,成为了一名中国的贝多芬,肖邦,我穿着燕尾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双手在黑白琴键上飞舞,激情演奏着我自己作曲的旷世音乐作品,那轻舞飞扬的美妙旋律,将观众带入了如痴如梦的境界里,“哗哗,啪啪”,热情的观众响起了经欠不息的掌声。

我站在梦想的门口向里眺望,我看到了二十年后的我,正身着李宁牌运动服,在第N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挥汗如雨,大显身手,一个正手弧旋拉球,让对手无力拉招,一个轻轻的搓球,又让对手措手不及,11比7结束了比赛,我代表中国队夺得本届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冠军。几分钟后,五星红旗在体育馆内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让观众沸腾,我自豪,我为祖争光!

我站在梦想的门口向里眺望,我看到二十年后的我,身着西装,站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台上,接受颁奖。

我站在梦想的门口向里眺望,我看到二十年后的我,自己已是一名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学生,正穿梭于剑桥大学的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为攻克世界科学难题而努力学习。

篇8

一张灰白色的数学试卷,却像一堆南非钻石般沉甸甸的。夕阳的红光映在我的脸上,彤彤的脸蛋比花儿还要灿烂。我捧着这张特别的试卷,载满欢乐向家走去。

门开了,我悄悄地将惊喜藏在身后。爸爸妈妈都在家里,我的心更是乐滋滋了。我呼唤着在厨房里支不开身的妈妈,说:“妈,你快出来,我有个惊喜要送给你。”妈妈娴熟地擦洗着亮晶晶的碗筷,随口答道:“等一下吧。”我的心像被泼了一盆不冷不热的水,找爸爸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走向书房。晕黄的灯光下,爸爸对着一大堆图表愁眉苦脸,甚至连我进门都觉察不到。还是别打扰他了。我像被泼了另一盆冷冰冰的水,只好默默地走出房门。这时的我像窗外的天空

一样,刚刚才阳光灿烂,现在却已经乌云密布。我把手里的试卷攒得更紧了,额头上沁出了几滴冷汗。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我又走进了厨房。“妈……妈妈,我又惊喜要给你!”,我鼓起勇气说了出来,但一声碗碎的声音霎那间打破了凝固的空气。妈妈的脸涨得像快要爆炸的气球,顿时青筋突起,“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妈妈吗?整天在这里嚷嚷的干什么?长这么大了你什么时候懂事过?!”我愣在原处,一道闪电突然划破天际。心中的委屈一下子决堤,我扔下试卷,狠狠地摔门而去。

眼泪占据了我的眼睛,愤怒则占据了我的心灵。从小就没体验过幸福的我更能懂得酸楚的滋味,我于是嚎啕大哭。忽然,一个快活的小孩走到了我不远处的土堆上,用树枝画了一个有些别扭的心形,上面写着:妈妈,母亲节快乐!一个响雷又在耳边炸开,我恍然大悟,今天是母亲节!想着自己只会从妈妈身上索要幸福,却不会把幸福送给妈妈,我的脸忽然羞红了,热辣辣的。

我惭愧地站在门口,看着试卷发呆的妈妈一下子扑了上来,含着泪眼说道:“孩子,你考得很好,是妈妈错了,妈妈不该骂你……”我的泪水也一下子夺眶而出,哭道:“妈妈,母亲节快乐!”

篇9

第一,观察的视野要大。人们常说:写作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指的是作者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时候,要腹藏宇宙,纵览乾坤,观察的角度要不断变换,观察的对象多多益善,不要总是把眼光盯在油盐酱醋等小事、琐事,不要总是把心思放在小团体、小圈子,要像巴尔扎克那样,“做整个法国的书记”,对“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等都广泛地关注,全方位审视,写作的素材方能“淙淙而不枯竭”,写作的激情方能“痴痴而不萎靡”。

《红楼梦》之所以荣登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除了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也得益于曹雪芹对中国清朝封建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悉心关注与了解。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全书出场人物多达四百二十余人,对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生活细节进行了真切而细致的描写,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烹调、医药、诗词、小说、绘画、建筑、戏曲等各种文化艺术的涉猎和精通。

其次,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广泛地观察生活,才能游刃有余地表现生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才能在生活的大海中,取无数瓢“甘泉”畅饮。

第二,思维的空间要大。思维的空间要大,指的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学会“铸万里于咫尺,融古今于一炉”。思维要灵敏、灵活、灵动,由此可以及彼,举一可以反三,“思接千载,情汇万端”,文笔方能如泉水般喷涌,如瀑布般飞流。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由清华眼前的荷塘,联想到了梁元帝所作的《采莲赋》和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中的歌词,使思绪纵向跨越了上千年。

鲁迅的《拿来主义》,也由民国眼前的“送去主义”,想到了几百年以后,“但是,几百年之后呢?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对“送去主义”的危害性,给予了深远的抨击。

贾谊《过秦论》的思维空间也是极大。从纵向时间上看,他纵笔畅谈了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等七位秦国君主,思维纵向跨度涉及一百多年。从横向空间上讲,他谈到了齐国孟尝、赵国平原、楚国春申、魏国信陵等四位封君,和六国无数的谋士、外交家、军事家,涉及的人物多达几十人。

第三,主题的拓展要大。高明的作家,叙事虽小,宣旨必丰;绘景虽微,蕴意必大。

高尔基说:“应该采取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曾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骑可以役万景”。不少作家常以虫鸣秋,以鸟寓春,以一斑显全豹,以一目传精神。

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切忌就事论事,应因事说理,因景载情。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暗示人生已到晚年,如同太阳下山一般(作者登此楼时已是老人);“黄河入海流”,暗喻决不放弃一生的奋斗目标,就如同黄河归海一样,虽有曲折,决不气馁,路虽漫长,志不放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激励自己永不满足,永不停顿,要让人生再攀高峰,再立新功。

一首登楼小诗,蕴含着锐意进取、愈老愈奋的大志向、大宇宙观,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用小事彰显大道理,用细景展露大襟怀,正是诗文出彩、迷人的地方。

写用中的“三小”指的是:

第一,题目的开口要小。题目太大、太泛,内容往往显得单薄和空虚。

考题“站在ΧΧ的门口”,如果你写“站在历史的门口”“站在宇宙的门口”“站在时代的门口”,题目就显得大而泛,不知从何处下笔是好。如果你写“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站在家门口”“站在青春的门口”,文章就好写得多。

第二,描写的笔法要小。“一叶落而知秋临”,“一芽萌而悟春发”。细腻的文笔,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抢夺女儿的梳妆匣,是这样写的:“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里的“扑”“纵”等动作细节,极夸张地写出了葛朗台夺取金子的丑态,揭示了人物占有金子、贪得无厌的本质。

鲁迅《药》中写康大叔抢华老栓的银子,是这样写的:“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了洋钱,捏一捏,转身去

了……”动作蛮横,态度凶狠,表现了斯人的残暴和贪婪。

第三,文章的规模宜小。小学生,写300字的文章就可以;初中生,写600字的文章就行了;高中生,写800至1000字的文章,就已足够。

文章写长了,“把短篇扯成长篇”,“把特写拉成报告文学”,不仅在宏观构思上难以驾驭,而且由于文章太长,容量太大,而学生的生活阅历一般都较少,生活素材积累不多,文章势必空话连篇,重复累赘,甚至出现抄袭、拼凑现象,败坏习作者的品行和文风。

篇10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那天天阴蒙蒙的,像永远都不会散去似的。我上是幼儿园,正是天性顽皮的时候。在幼儿园听老师讲故事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就下了课,外面早已倾盆大雨的下个不停,我站在教室门口从远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下子便想到是我的妈妈,打着一把淡蓝色的小伞在风雨中朝我走来。我笑着超朝妈妈奔去,我和妈妈边笑边走快乐的谈着。忽然,我看到妈妈的一大半身子都露在伞的外面。雨水打在妈妈头发上、肩膀上,甚至还有一滴调皮的水滴挂在妈妈的眼睫毛上,随着妈妈眼睛的眨动而动。好奇的我看到妈妈这么打伞边跳边蹦的说道:“妈妈,妈妈,你的伞打偏了。”妈妈摇头道:“没有偏,没有偏。”我深信不疑道:“不信你看看,你的大半个身子都露在外面。”妈妈还是摇头道:“没有偏,没有偏。”当时我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将信将疑回到了家。这事时间长了便渐渐淡忘了。

如今我长大了,妈妈却变老了,我的个头也比妈妈的高了,现在的我已经初三了。

那天在教室里解题太尽兴了,以至于同学们都走光了我都不知道。当抬头看窗外时已经是倾盆大雨,心想:要当一回落汤鸡了。可当我朝门口望去时,发现妈妈找已拿着那把淡蓝色的伞站在门口了。几年前的场景再次完全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这次不同的我拿着伞帮妈妈打,还是那样打着,我和妈妈的话翻了翻还是那样……顿时心里想通了什么?还是那样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