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规范流程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制度规范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制度规范流程

篇1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责任制;工作人员水平

引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合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此,要根据成本核算具体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收集并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资料,保证数据信息完整,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与参考。同时,在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利于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查询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跟踪和分析机制,注重成本核算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及时查询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而详细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并遵循工作流程,掌握成本核算技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落实新财务制度,健全完善各项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不仅可以弥补成本核算工作的不足,还能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发现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减少不必要损失,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7-79.

[2]孟祥霞.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4):120-123.

[3]牛怡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5):45-48.

[4]高志妨,毛婧.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对中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4):79-81.

[5]饶培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造纸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6-59.

[6]季花.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3):95-97.

篇2

在我们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制度在精细化建设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比如:预算管理定额体系不够完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涵盖面不全、不明细,有的制度偏离了实际、执行效果不好;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存在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新信息模糊等情况;在财务队伍上,业务政治素质、队伍稳定、工作待遇、监督意识和责任心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以为,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对财务制度建设认识不足,力度不够,抓大放小;对会计信息质量管控不全面,效能、监督有提升空间;对队伍人员教育不足,关心不够,进取意识减弱,有责任淡化苗头。以上问题,制约着行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也或多或少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针对这些情况,行业需要客观面对,对症下药,下大力气解决,规范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

二、行业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审计署对中国烟草总公司201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表明,中国烟草总公司能够较好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大经济决策事项较为规范,2012年度财务报表总体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计也发现中国烟草总公司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对下属单位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审计还发现了有关人员涉嫌经济违法违纪线索,表明行业在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内部规范经营和反腐倡廉等方面仍需要进行整顿和加强,行业对财务制度建立及执行刻不容缓。行业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后果就是有人借机从事一些不法违规之事,肥了个人,害了行业,损了国家,而为了个人利益因此锒铛入狱的还是时有发生,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有鉴于此,从烟草行业长远利益来看,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维护行业廉政形象,打造完备的廉政建设制度体系非常必要。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风险就会永远存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作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而加强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烟草行业的廉政建设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必须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为前提。我们行业加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一是要在行业切实树立起制度意识,要充分认识财务制度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树立起制度的权威,把制度作为制约权力和廉政建设的基础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行业更需要走出一条依靠制度改革的治本之路;二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制度,与党风廉政建设治本合拍,进一步清理以前的财务制度,对不适宜的要加以修订,对没有建立的要加快建立,促进制度的完善和融合;三是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制度若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等同虚设,因此加强制度执行检查和监督必不可少。

三、从财务制度建设入手筑牢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重庆市烟草行业2014年财务审计工作会提出“以规范为前提,以创新为动力,健全规章制度”的工作总体要求,证明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严格费用管控措施,严格费用执行标准,杜绝不规范行为,着力健全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与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也是反腐倡廉的一个关键节点。财务制度建设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围绕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制度,主要应从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入手,落实具体财务管理制度,达到与反腐倡廉和谐共生。

(一)从筹资活动全过程进行制度建设我们烟草行业进行筹资活动全过程制度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确保筹资活动按照既定的业务流程和权限正常进行,有效防治、及时发现和纠正筹资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行为。由于筹资业务一般涉及的金额较大,因此在业务筹划和控制方面,必须有严格的策划和控制制度,防范错弊出现,不给人漏洞可钻,需要科学确定筹资渠道和方式选择,将其纳入制度范畴进行规范,在确定筹资规模、充分考虑效益与成本的情况下,确定相关部门人员职责权限,防范风险。在具体制度建设上,紧紧抓住内部控制关键节点,从筹资计划编制、计划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建立关键制度,包括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授权与审批、票证的保管、息利的支付、记录的传递与控制等都应该全部纳入,同时,预算编制与控制、风险防范与控制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节点。为了将筹资活动全过程制度建设进行得更加完美,行业还需要结合实际,通过风险预警、评估、分析、报告等内容的完善,达到预报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的目的,使行业在筹资过程中具有完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使行业在促进筹资活动规范的同时,也有效防范了过程腐败的行为发生。

(二)从投资活动全过程进行制度建设在我们烟草行业,涉及需要投资的事项多而繁杂,有对行业内和对行业外的投资,具体来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资产处置、物资采购、宣传促销、经济合同管理等内容,涉及产权确认、计量公正、资本保全、资本保值增值、所有权与经营权、投入与产出等事项。在行业需要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要求下,对投资活动全过程进行制度建设也是迫切需要的。如果对具体业务执行缺乏统一必要的计划、考核、审核、监督,投资项目管理散乱杂,预决算形同虚设,项目成本失控,合同履约质量差,甚至出现“项目建起来,人员倒下去”的不良腐败现象,将给行业投资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建立规范制度,加强工作的计划与考核评价,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对投资活动管理前移,严格事前、事中控制,规范投资行为事后审查核对,科学防范投资风险。通过投资活动全过程制度建设,其目的也是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促进行业廉政建设。我们可以通过设立集体决策权、业务处置权、审核监督权、否决权等机构,比如我们行业已经建立的“三项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促进投资活动过程透明、项目实在、全程监管,同时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审核,让想腐的人都没有空子可钻的机会。

(三)从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制度建设经营活动贯穿于行业发展的始终,经营活动的好坏,决定了行业是否能健康发展,而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经营是前提,制度建设是保障,因此加强经营活动过程的制度建设,是行业发展的需要。经营活动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化描述,约束和规范企业所有部门及成员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是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它可以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因此烟草行业建立并施行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需要从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等方面着手内部财务制度建设,通过搭建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实物资产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购销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及数据纠正分析管理制度等,从而达到有效规范各项经营活动的目的。大家都清楚,烟草行业讲求效率与质量并重,经营与规范并重,健康发展是行业进步的根本要求,在改革和发展中推动廉政建设,而廉政建设的目的也为了求得发展,廉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就是因为制度、机制不健全而出现的,这些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解决根本问题。经营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制度建设就需要适应经营活动过程的动态、开放、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关于经营有关财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使制度本身适应改革与发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问题,既是反腐败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前和未来深入推进廉政建设的根本思路和办法,使制度科学有效、行得通、做得到,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廉政建设的制度性和源头性问题。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财务;财务管理

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电子商务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式、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主动迎接管理模式的变革,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总称。在不同的企业中,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不同,从而形成财务组织结构、财务处理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制度、财务信息系统方面的差异,导致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稳定性和协调性,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其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环境正在逐渐形成,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各种活动更加融合,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之间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处理业务,使财务管理活动处于电子商务环境中。电子商务环境正在对财务管理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其表现在:

(一)财务组织结构的影响。

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相融合,出现模糊分工状态,以往由财务部门处理的一些核算业务将按其业务发生地点归到制造、营销、供应等部门来完成。财务部门从人员集中实体部门机构向人员分散的虚拟部门机构转变。财务部门内部的人员分工、岗位设置也将发生较大变化。传统财务部门萎缩,职能分解,包括决策和业务在内的网络虚拟的财务机构代替传统的财务管理机构。

(二)财务处理流程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计算机网络代替了纸笔、算盘、计算器,电子单据在线录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财务业务协同,所有信息,即时产生,资金流、物流、信息流 “三流合一”。财务管理无需再建事先固定地划分成一个个各自独立的环节,所有信息汇成了一条连续的信息流,所需的任何财务信息都可直接从网上获得。传统的财务处理流程将面临着一次全面的重组。

(三)财务处理方法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业务活动,如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营销、网上采购、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等,都将在网上进行处理。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财务预算方法、资本管理方法、财务分析方法等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四)财务制度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全新的经济态改变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规则。国家规范企业活动的各种制度面临新的要求。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必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发生变革。就企业本身而言,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建立新的财务制度。

(五)财务软件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正从被动地汇总业务职能部门的财务数据,转向与业务协同,主动地在业务发生时获取详细信息;财务软件正从部门级、企业级向供应链级发展,并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日益模糊。在信息技术的>中击下,财务信息系统的改变,不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未来财务系统不仅仅是面向财务处理,其触角延伸到企业内外活动的各个末端,系统功能的可变更性、可扩充性,系统内部外部数据的共享和一致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未来的财务软件本身就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它将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变革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电子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财务与业务协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内部网络使采购、入库、付款、出库、销售等业务与财务协同运作。外部的网络使企业与客户、供应商、政府管理部门乃至整个联盟企业之间协同运作。

(二)实时财务控制。

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经营活动的数据,最短的时间内采用多种方法生成财务信息.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到信息使用者,最短的时间内将控制指令到业务活动中,实时校正经营活动。

(三)远程财务处理控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络,财务处理控制跨越物理空间,延伸到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所有可利用资源,延伸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甚至全球。

(四)集中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数据集中、信息集中、管理权集中。财务系统实时、直接采集业务活动的源头数据,对数据集中管理,达到信息共享,实现整体集中管理,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着力点

(一)从财务组织结构设计。

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企业组织的实践和理论均表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呈现出扁平化的变化趋势。有些学者针对财务组织提出了“水平总线型组织结构”、“星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等概念,为财务组织结构的创新提供新的视野。

(二)从财务处理流程重组。

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哈默针对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并在欧美等国企业掀起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革命浪潮。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对组织结构和流程重新设计,合并重复的环节,尽可能减少无效或不增值的活动,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

(三)从财务处理控制方法改进。

长期以来,很多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应用,如授权批准、财产保全及复式记账等。但是,还有许多先进的方法,如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及无形资产计量评价(EVA、FIHIAH)等方法,在我国应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经济环境、思想观念、财务人员素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这些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

(四)从财务制度的创新。

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信息系统的创新都受到财务制度的制约,尤其是宏观财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宏观财务制度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瓶颈。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篇4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职能涉及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内容,涵盖教学经费、科研经费、行政经费、学科经费等各项功能性经费管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健全、不精细、不适应、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导致财务行为异化、经费浪费严重和腐败发生,降低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削弱了学校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不健全。目前,高等学校内外部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教育经费来源越来越多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差异很大,教育经费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将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但高校传统的依附型财务管理理念造成学校不重视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而是过多依靠贯彻执行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高等学校许多具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行为得不到具体的内部财务制度的规范指导和约束控制。高等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这种不健全性易造成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漏洞,教学科研活动中的许多经济业务管理尚未建立相应的财务制度加以规范和控制,易产生腐败和浪费行为。如零星办公用品采购制度的缺失,导致假借购置办公用品转移资金和谋取小集体福利等;科研耗材出入库制度的缺失导致科研虚购耗材转移资金或通过购置耗材转移资金等。

2、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不精细。高等学校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高等学校的各项资金来源和各项支出等经济活动基本上都有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但由于高校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导致高校经费受不同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满足不同需求,实现不同目标,往往造成相互之间的不一致和脱节,以及过于原则性规定问题的存在,显得财务制度建设不够精细化,十分粗放。导致高校内部财务制度执行难,易出现执行偏差等问题。

3、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不适应。高等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适应性包括适应外部经济、教育发展环境和学校内部实际状况两方面。我国高校已建立起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辅的格局,高校不仅从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更要从教学市场、科研市场、社会服务市场等通过市场交换规则获得非财政性资金供应。因此,以资金活动为对象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从学校与政府之间扩展到与整个社会。为满足学校适应市场化的资金筹集和支出需求,必须对原先单纯满足政府财政性教育资金管理需求的内部财务制度进行改进,使学校内部财务制度适应市场化经济行为管理需求。但同时,高校内部财务制度毕竟是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服务的,相对而言,不同发展规模、不同地域、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发展历史、不同专业构成、不同竞争实力、不同组织架构的高校之间在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上差异较大,其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方式、方法、程序等也可能不完全一样。所以,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不仅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应充分考虑学校内部教育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增强其适应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

4、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不及时。近十多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时期,也是学校违法案件和资金严重浪费的高发期。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经法规和政策,试图从政府角度加强对高校经费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加强教育经费监管,督促高校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各高校也在不断强化内部财务管理,从财务制度、财务信息化和财务组织建设等方面加强教育经费内部管理。但在此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制度建设惰性,一方面表现为简单套用政府财经法规和政策,导致制度执行过于原则性;另一方面制度建设过于陈旧,没有及时进行修正。

二、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几个关系处理

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财务制度给予保障、监督和管理。针对当前高校内部财务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存在的不足,应理顺和把握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财权配置和管理要素三方面关系。

(一)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关系

高校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必须有相关部门的参与,必须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贯彻执行。没有业务部门的参与,单纯财务部门制定的内部财务制度将可能不符合学校实际,操作性上也将受到约束,制度的管理效能也将大大降低。所以,高校在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必须首先与相关业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充分了解业务活动的规律、业务活动过程,共同分析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具体业务活动过程的财务行为、易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应就形成的内部财务制度拟订稿与相关业务部门再沟通、征求意见并最终达成一致。但在此过程中,应保持财务的相对独立性、自主性和全局性,财务部门要敢于坚持原则,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综合管理、全面监督职责。

(二)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财权配置关系

财权配置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体现。高校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应合理划分财权,明确各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的经济责任,构建清晰的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财权配置体系以理顺财务关系。首先,在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中应清晰定义财务组织架构和职权,包括校长、主管财务副校长或总会计师、财务人员,明确不同层级的职权;其次,明确学校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各项经济责任,以及职责履行所对应的职权;第三,在职权明确的财务组织架构建立的基础上,着重对财权中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以及相关的建议参与权等财权架构进行规范,在具体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充分把握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配置,包括业务流程中或不同责任部门间的配置,保证高校内部财权顺利运行,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要素关系

高校财务管理要素可归纳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动力要素和控制要素四个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财务活动中的全体管理人员,重点是财务管理人员;客体要素主要是指财务管理的对象,即学校资金及其运动;动力要素是指激励机制,体现为职责履行考核评价;控制要素主要是对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动力要素进行约束、监督和指导,体现为学校财务管理体制。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和贯彻财务管理四要素构成体系,在制度建设中要明确财务管理主体、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手段以及适用的激励约束机制,贯彻事前、事中、事后的连贯性管理,实现制度以及内含政策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持续性。

三、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实践过程建议

高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实践相互贯通的过程,制度建设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较深的政策把握能力、全面的学校管理需求洞察能力和未来管理发展的脉搏把握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建设过程进行制度建设。

1、全面整理和分析国家相关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奠定合法性基础。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方面,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部门预算系列管理办法、内涵建设投入政策、学生收费管理办法、学生资助经费管理办法“、三重一大”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分别涉及学校财权配置、财务事项具体处理程序、财务支出结构、支出控制方面等等。学校要全面收集和分析这些法律法规所管理的内容和具体规范,可通过建立EXCEL表格形式,将不同制度办法的颁布实施时间、主要规范内容以及执行难点等进行归类整理。一方面方便学校财务人员和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学习掌握、贯彻执行;同时也易于发现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未明确的地方,发现学校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办法方面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的地方。

2、全面整理和分析学校各项经济活动及管理需求,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奠定适应性基础。财务制度是为财务管理服务的,是用来规范财务行为、理顺财务关系,为学校经费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和指导约束的。全面分析学校各项财务活动的特点是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的关键,各项财务活动也是财务制度建设的对象。高校财务活动按财务管理内容分为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基金、成本费用、收入分配等;按照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可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其中公用经费支出又分为水电支出等;按照部门预算支出功能分类可分为教学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行政经费支出、后勤经费支出等;按照经费支出的预算责任单位可分为行政部门、院系教学部门、科研院所、后勤保障部门等不同责任单位经费支出。所以,内部财务制度建设过程就是全面分析和把握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这也是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必须依靠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原因所在。通过分析发现学校现行各项经济活动监管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规范性、科学性、精细化、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保证学校所建设的内部财务制度适应学校财务管理需要,适应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需求。

3、全面整理和构建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理论体系框架,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奠定整体性基础。根据学校执行的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学校内部经济活动范围、内容,按照财务管理内容整理和构建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体系整体架构。

第一部分: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和高校事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高校控股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第二部分:基础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高校综合部门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内部综合执行预算和院系责任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制度、高校经费支出审批制度、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高校采购及招投标管理制度、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披露与财务分析报告制度等方面。

第三部分:财务机构与财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财经领导小组设置与职权制度、财务机构设置与职责管理制度、高校财会人员聘用管理制度、财会人员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管理制度、高校财会岗位与人员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

第四部分: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包括(1)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银行结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网银支付管理制度等方面。(2)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包括筹资管理制度、职工暂借款管理制度、往来款项管理制度等方面。(3)材料(存货)管理制度。包括工程(基建)材料管理制度、教材(图书)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教学科研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等方面。(4)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管理制度。包括基建工程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大中修项目管理制度、零星小维修项目管理制度等方面。(5)对外投资及担保管理制度。包括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控股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后勤实体管理制度等方面。(6)其他管理制度,包括外币业务(外汇)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

第五部分:负债管理、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借入款项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应付及预收款项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应缴款项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以及代管款项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等。

第六部分:经费支出及成本费用管理、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差旅费开支管理制度、实习经费开支管理制度、实验经费开支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人员薪酬开支管理制度、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水电费开支管理制度、学生资助经费开支管理制度等方面。该部分要严格按照经费支出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进行设计,其中经济分类财务制度设计是基础标准,如招待费的支出审批制度中的招待标准、审批内控、报销票据管理等;功能分类财务制度设计重在结构和程序上,如科研经费中的招待费支出审批重在招待费比例、招待费支出审批流程等方面。

第七部分:收入及结余、基金管理、内部控制与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学生缴费管理制度、学生奖贷勤助补管理制度、发票及票据管理制度、资产出租出借收益管理制度、对外投资收益管理制度、捐赠收入管理制度、服务性收入分配管理制度、事业结余管理制度等方面。

第八部分:财务决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包括综合财务决算制度、项目经费决算编报制度、预算执行报告及分析制度、经费支出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预算执行进度报告制度、水电费用分析报告制度等。该部分应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月度、季度、学期和年度展开分析报告,为学校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第九部分:辅助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会人员工程交接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方面。

4、全面整理和分析现有内部财务制度成果,寻找差距,发现漏洞,明确制度建设项目和进度,为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奠定及时性基础。学校财务部门应重视整理和审核学校现有财务规章制度,能及时根据学校内外部财务环境的改变,对照内部财务制度理论体系进框架,找出现有制度建设成果中存在的不健全、不适应、不精细、不及时问题,明确拟修订、拟废除、拟新增制度建设项目。为此,学校财务部门内部应重视财务制度建设分工,明确具体负责牵头人,支持内部制度建设工作,要将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会计核算工作的习惯做法、要求给予制度化、书面化和成果化。

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9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已计划或者已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时建成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降低约30%的财务成本。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而言,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如何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成为企业集团在寻求自身发展中所要探讨的话题。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分析

1.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实现企业优化配置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出现是集团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中,增加的子公司、分机构带来的财务人员人工成本、运行成本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财务人员的增多会给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而削弱集团对分公司的财务掌控能力,增加财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业进行统一的跨区域管理,从而减少各分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人员人数,减少子公司的业务量,从而减低企业运行成本。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可提高总部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能提高对集团资产的掌控能力,有利于公司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集团的健康发展。

2.推动企业标准化进程,提高运行能力

子公司数量的增加、业务量的加大,再加上不同的地区,各个地区的子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很难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因此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通常各有不同,冗余的流程与步骤也相对较多,从而降低财务运行能力。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则可将子公司的现有的重复业务进行细分,整合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后进行标准化的统一操作,从而免去冗余的步骤与流程。共享服务中心为各个地区的子公司及公司部门提供共享平台,将复杂、繁琐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化、标准化。此外,共享服务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打破传统财务管理在空间、时间、地域上的局限性,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3.促进企业优化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减少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负担,从而将工作重心放在核心业务方面,提高子公司、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企业集团在成立子公司或者兼并其他公司的时候也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部门,增加财务管理的负担与业务流程。而财务服务中心的建立能立即为新建、兼并的子公司提供相应、及时的财务管理服务,从而避免了子公司建立、兼并之初的财务混乱、职责混乱,提高了企业整合的规范性。此外,还可免去了集团扩张、兼并其他公司的后顾之忧,促进集团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企业集团的优化整合。

4.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通常企业集团中下属的子公司财务组织是相对于独立,企业集团对于子公司的财务并非绝对,因此也存在着财务风险。子公司的相对独立表现在财务核算、处理上与集团总部有所不一,再加上子公司汇报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需要通过报表的方式向集团总部层层汇报,过程较长,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从而降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与流程,能够通过网络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及时地传送给子公司与集团总部的管理者。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对集团分公司财务的掌控能力,提高对企业发展的决策能力。财务贡献服务中心对于集团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要点分析

1.统一财务制度,规范核算流程

为提高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集团应统一财务制度、规范核算流程,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将国家现行的财经政策作为基础,再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与核算流程。统一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导入、归类、审核、业务处理流程及财务报告等,并要求各个子公司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如企业集团各个子公司需要遵守的《集团财务制度》,财务人员的核算方式《财务核算细则》及相关的操作细则《财务处理系统操作及管理手册》等,并将上述财务制度装订成册其下发至各个子公司,要求财务人员熟读相关制度、标准。明确财务人员的相关职责,统一规定会计、出纳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确定各级财务岗位的审批权限,禁止越权审批。完善财务监督考核机制,设立稽查岗位对各个子公司的账务处理系统的核算工作进行实时监督,避免子公司财务人员违规操作,保障子公司、企业集团资金的正常运行。

2.顺应发展要求,变革组织结构

当前集团的发展、业务的增加要求企业组织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满足集团的发展需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之后,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可相应的取消,可将子公司报销、审核、核算、报表等财务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此外为了优化财务管理,保障集团资金的日常运转的安全与集团远期的战略发展,可在集团总部增加战略财务委员会与经营财务部门两个新的财务部门。战略财务委员会主要负责集团远期的战略发展,如发展预算、投融资运营管理及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而经营财务部门则负责集团日常的财务运行,如日常报销、结算、核算及报告等财务内容。取消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可有效减少财务人力资源的成本,而在总部建立两个新部门可优化组织结构,一减一增符合集团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还可保障子公司的财务业务与核心业务的分离,从而将子公司乃至集团的工作重心转移至核心业务上。

3.强化流程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集团财务管理是一个流程多、数据杂、任务重的工作,为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集团应强化流程管理,保障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提高集团对各个子公司财务流程的管理,可根据管理的内容设计三级流程图与死机流程路。其中,三级流程图是部门级流程图,规范部门、区域的财务流程。主要包括采购到应付、销售到应收、库存到成本、总账报表、纳税申报、固定资产及费用报销等业务的流程图,上述流程图的流程可细化至各个子公司部门的财务岗位,但是不包括其具体的岗位业务内容。而四级流程则对财务部门的岗位职责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该流程主要是为了完成上一级的流程。此外,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过程中要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结合集团会计准则进行流程管理,实现集团财务标准化管理。

4.加强技术引进,提高运行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平台,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相对较大,因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提高平台的信息处理能力。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网络报销系统、影像管理系统、网上支付及银企直连等系统的应用,将传统的财务业务转为线上处理,提高了集团的业务能力。此外,上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集团的财务业务水平。其中,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影像管理系统及网络报销系统尤为常见。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具备端到端、点到点的业务处理能力;具有流程处理自动化、智能化,可满足跨地域开展财务业务,满足集团的发展需求。此外,该系统能够提高与客户、供应商及员工的业务协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影像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规避票据实物流转及原始凭证的调阅的安全问题,简化离岸处理及业务处理的繁琐步骤,从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传统的报销通常采用纸质报销的方式,工作量相对较大,网络报销系统的应用简化报销流程,降低运行成本。网上支付、银企直连等系统在工资发放、采购方面提高了便利,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有利于保障集团日常工作运行。

篇6

[关键词] 私营企业;财务制度;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私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当前,这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突出。但是,不少私营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水平却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从而无法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可喜的是,不少私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比如向更加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转变,尽管转变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比,笔者结合北京市一些私营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对私营企业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借此可以为我国私营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 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已经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正式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正式建立,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财政部目前只是要求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会计准则,但是对于我国众多的私营企业来说,通过学习和运用新企业会计制度,可以看到自身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潜在风险。

1.1 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有利于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新企业会计制度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做法,明确地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确定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要以现金流为中心,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控制财务风险、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应当朝着价值最大化转变,创造性地开展财务管理。

(1)评价现金流量的财务效果时,应当综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2)在购建或处置资产时,应当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在产品开发决策时,应当运用价值工程评估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及其对销售的影响;

(4)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当树立财务信誉,塑造企业形象,注重企业长远的经济利益;

(5)在财务分析、考核经营业绩或者评价决策效果时,应当权衡资金的成本水平。

1.2 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有利于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经营失败,不仅投资者、债权人受损失,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私营企业在转变财务制度以后,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财务预警机制。在涉及有关资金管理、资金营运、利润分配的制度规定中,也体现了控制财务风险的要求。如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2 我国私营企业转变财务制度的实施分析——以北京某私营企业为例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我国北京市私营企业的发展队伍在不断壮大。截至到2010年年底,北京市私营企业已经突破25万户。私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笔者对北京市一家私营企业财务制度转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为其改善财务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将该企业的情况呈献给各位读者,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该企业为批发零售企业,在当地的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总部有3个仓库、4处分部,外地有6个分店,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该企业从夫妻店起步,经过多年的打拼,在厂家和客户间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事业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此,业主也积极采取措施,转变自己的财务制度,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差,这家经营业务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仍然感觉“糊里糊涂、心里没底”。

2.2 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真正意义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仅仅是记录商品的进销存数量、销售额和盘点盈亏,没有对成本费用、销售利润等进行核算,不能提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和财务风险等重要信息。这种状况是造成业主“糊里糊涂,心里没底”的根本原因,是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隐患。

第二,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该企业虽然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并设有分部和分店,但呈分散经营管理状态,从来没有同时汇总的数据。购置了几台电脑,但远没有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有一个仓库应用了管理软件,但由于是盗版软件,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但效率不高。

2.3 采取的主要措施

笔者在仔细分析完这家私营企业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后,针对一些流程和环节,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优化措施。

(1)明确业务流程和相关规定。规范成文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因此笔者针对该企业的情况,运用图表和文字说明为该企业制订了进货过程、调拨过程、销售过程(批发和零售)、销货退货等操作流程。

(2)制订财务制度与培训。笔者结合该企业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商品盘点办法、单据管理制度、财务软件使用规定等。另外,笔者还制订了财务人员的职责,具体规定每位财务人员每月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提供的报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理解财务管理制度和熟练操作管理软件。

(3)提出长远发展的改革思路。笔者认为,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可以克服这家私营企业人员不稳定等不利因素,但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必须采取以下的长远改革:首先是逐步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其次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采取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团队合作氛围;再者还应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防范经营风险。

3 私营企业在财务制度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无论是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还是与民营企业有契约关系的人员,都要有所关注,并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私营企业主和经理人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确立其战略核心地位,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和算账向主动管理转变。把“在满足其他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请求和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报酬率;保持较高的偿债能力和较低的财务风险;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资金占用和耗费。

其次,促使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要明确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运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及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加强企业的会计控制。

参考文献:

[1]曾桂勤.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3,06.

[2]孟伟杰.对小型私营企业财务现状的分析[J].理论观察,2013,03.

篇7

企业财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流程创新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根据用户需求对原有的会计信息处理流程进行整合、简化和优化,进而改变信息收集、处理和输出的方式,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信息生成与使用交互的一种新型会计业务流程。企业会计流程创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有利于实施集中化财务管理。会计流程创新为企业实施统一的财会制度和财会工作流程带来了契机,通过在线生成记账凭证、集中自动划转资金、协同处理财务和业务,使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信息汇总成一条连续的信息流,信息使用者可依据自己的权限从信息系统中获取所需信息;

其二,有利于强化事前和事中财务管理。根据企业财务信息化创新的要求,设计会计流程,可以实现财务管理重心由事后财务核算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通过实时结账提高财务信息的实效性;

其三,有利于增强企业数据处理能力。创新后的新会计流程支持高性能数据库,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支持会计信息录入、会计信息查询、会计凭证生成和会计报表报送的远程操控,进而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的便捷性;

其四,有利于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相互协调和协作。会计流程创新设计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企业业务要求自动生成财务处理方案,确保财务与业务协同开展,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二、会计流程创新在企业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

1.满足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需求。会计流程的创新要符合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满足企业决策与管理的需求,通过调整、改造和优化会计流程,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首先,会计流程创新要实现企业经济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处理的重复性环节,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其次,会计流程的再造要满足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统一各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集中管理;再次,会计流程创新后要拓展会计管理职能,使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增强财务决策能力;最后,会计流程要为网络化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保障,确保移动办公和远程控制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

2.会计流程创新在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中的应用。会计流程创新可对现有的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在深入分析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进而提出解决意见,确保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首先,会计流程创新有效解决了企业会计工作重复性强的问题,通过简化冗余工作环节,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效率;其次,会计流程创新统一了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使得企业降低了财务数据的分析难度,增强了同口径信息数据的可比性;再次,可支持高性能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便于各企业和部门了解财务状况,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3.会计流程创新在财务信息采集中的应用。创新后的会计流程简化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为会计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业务处理手段,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直接从原始凭证中主动采集信息、归类信息,不需要手工处理,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会计流程再造后,使会计信息采集工作与业务活动协同进行,大幅度地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完整性。会计工作从单一的货币信息处理延伸到非货币信息的处理,在将各种源数据信息存储于共享数据库后,再通过信息指令将相关信息同步输送到财务信息系统的会计数据库中,从而确保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输出同源,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4.会计流程创新在财务信息系统构建中的应用。首先,信息化会计流程创新应当充分考虑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确保系统的管理权集中于企业总部。企业要建立与创新后会计流程相适应的内部监管制度,对系统使用者查询、审计权限进行设置;其次,实现在线财务处理,可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在线或远程处理信息录入、记账凭证生成、会计信息查询、报表报送等工作,以减少业务流程运行时间,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再次,通过信息化会计流程创新,可确保信息反馈机制的有效运行,使企业决策者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信息。

5.会计流程创新对财会岗位结构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会计流程创新应当以用户需求作为基本导向,并以财务信息高效流畅作为设计理念,这是信息时代对会计流程再造提出的基本要求。当会计流程创新完成以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会逐步转移到对信息用户需求的获取以及优化信息等非事务性的工作上,同时财务部门的岗位也会随之减少,这样一来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会计流程创新应注意的事项

1.合理构建财务组织结构。面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企业组织的实践和理论均表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呈现出扁平化的变化趋势。有些专家学者针对财务组织提出了一系列概念,为财务组织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范围。

2.整合财务处理流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相关管理学家针对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并在欧美等国企业掀起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革命浪潮。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方式的组合,对组织架构和流程进行重新组合以及合并循环的环节。尽可能减少无效或不增值的活动,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

3.改进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很多财务处理控制方法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应用,如授权批准、财产保全及复式记账等。但是,还有许多先进的方法,如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及无形资产计量评价等方法,在我国应用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经济环境、思想观念、财务人员素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这些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

4.创新财务制度。财务组织、财务流程、财务处理方法、财务信息系统的创新都受到财务制度的制约,尤其是宏观财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宏观的财务制度或对创新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约束。探索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制度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篇8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要与财务运行规律相结合,与内外环境相适应,并体现权责利相结合及效益原则。

1.1 目标协同原则。由于企业的各财务关系人均拥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函数,受自身知识储备、价值偏好、要素禀赋和预期的约束,各自的财务目标不尽相同,因而内部财务制度应理顺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使各关系人围绕着谈判协同的目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引导个人不断地将自身的效用函数进行调整以使其趋同于企业的财务目标,使财务系统内的诸要素以财务目标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1.2 激励约束兼容原则。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合约,合约里保留一些事前说不清楚的内容而由激励机制来调度。内部财务制度可以采用约束、监督的方式抑制企业委托中存在的机会主义,但过多的约束将无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而有效的激励制度,包括财务业绩评价制度与报酬的挂钩及财权的配置制度等,则可以将人的效用函数引导、统一到企业的整体财务目标上,从而正面影响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

1.3 分层授权原则。分层授权原则可以实现高层领导的统一管理与各分层次的明细管理相结合的优势,调动各个层次的管理积极性和参与性,明晰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达到管理上的分工合作。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时,可通过将财权分配给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财务关系人, 形成分权制约,层层管理,协调控制。

1.4 变迁性原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总是与特定的条件和时间相联系的,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变迁性。但任何制度的变迁都会发生成本,为使制度设计的科学化,需要充分权衡制度变迁产生的交易成本,如设计成本、运行成本、路径依赖引发的成本等与所获得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检验,沿袭正确的制度,修订甚至摒弃无效的制度。同时,由于制度在内容上具有不完备性,故而财务制度的设计在关注现有的客观环境基础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减少制度频繁变迁产生的交易成本。

除上述原则以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还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系统性原则等。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为了配合整个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工作,企业可在总经理领导下,设置专门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小组,或者由财务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安排。

2.1 准备阶段。包括人员配备、计划安排、资料收集和整理四个重要环节。

2.2 拟订草案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对设计范围、内容、形式等进行初步界定,并进行初步设计,即进行各财务层次的财权和管理权限配置,制定总体的岗位职责制度,再逐一设计各分制度,界定各层次控制范围(金额和性质),规范财务事项的管理流程,形成草案。

2.3 论证阶段。该阶段需将拟定的草案递交总经理进行审批;在企业中试运行制度,并广泛征集各方意见;最后根据反馈意见,对财务制度进行局部修订。

2.4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即将修改完善的财务制度呈交董事会讨论,由董事长签署其方式和正式执行的时间,并将制度于有效期间在企业内部全面执行。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影响

资金管理是企业最敏感,涉及最广的经济活动领域之一,因此成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控制的核心环节。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岗位分工、授权批准、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票据等的保管以及监督检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各个的企业管理者虽然很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很不规范。现阶段,很多企业小而乱,各种部门权责分得不清,企业员工为了省事,经常省略一些步骤,或者一人多职,会计也兼出纳、内勤等职,使这些人有机会监守自盗,于是企业就出现了各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设账的违纪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决定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防范贪污、侵占和挪用公款行为。

3.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财产物资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固定资产、原料、成品等财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些具有规模的企业有着良好的财产管理控制体系,而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无严格的财产管理控制,对财产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环节设置的控制程序过于简单和随意,有些企业的库房甚至全天敞开,来去自由,企业财产丢失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重要岗位必须独立设岗,不可一人多职。对原料、产品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妥善控制,减少采购环节的漏洞和风险。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实物盘点制度,盘点结果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此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加强了企业一些不常用的闲置资产管理,防止浪费和流失,并根据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引起的资产灭失现象和舞弊行为进行追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3.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会计资料管理的影响

通常来说,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完善的会计资料管理制度,会计资料能够按照规定保存一定年限,资料中弄虚作假现象较少,这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而一些运营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会计部门,但在会计核算程序和控制上给予的关注过少,更有甚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会计资料的重要性而随意对待这些资料,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及时和合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在内控管理上要切实做到: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具有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按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进行账务处理,且相关工作人员有义务核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每一张内部凭证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经相关工作人员签名盖章,并按规定程序传递。所有内部会计凭证必须连续编号,按顺序控制使用,印章和空白凭证由专人保管,作废的支票和发票要保存备查。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不得随意外借,移交时要办理交接手续,由双方及监管人盖章。

3.4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影响

利润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减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加利润,因此在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期望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的收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个企业都想方设法的控制成本。当然也有企业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收入提高就能增加收益,忽视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来说,在一个竞争比较完全的市场中,提高销售收入的难度要远大于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企业一定要转换思路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制订成本费用标准,分开并落实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同时要及时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对一些失控现象和薄弱环节进行披露,并提出改进措施。当然,企业虽然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5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中小企业通常无人员培训计划,招聘过来的人员马上上岗。然而,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到不容缓。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

参考文献:

[1]徐建明.公司法对企业财务的规定和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5):164-165.

篇9

(一)基本情况。

镇人民政府共计12个村其中原镇人民政府18个村。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镇村级建制调整的批复》文件要求,原镇撤销8个村、现有村。

(二)机构健全。

为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自查工作取得实效,我镇成立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财务副镇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财政所,负责财务管理工作。镇村级财务由镇人民政府管理,其中财政所设所长1名,乡镇会计1名,出纳1名,村级服务中心管理会计1名(乡镇会计兼任)。

(三)制度健全。

1、为规范镇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镇实际,制定镇村级财务制度。2、镇村级财务制度遵循原则: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3、镇村级财务制度适用。4、镇村级财务制度负责全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严格依法办事,对于不合法的会计事项,应及时予以纠正,做到严格把关,有效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5、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努力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制度、不做假账”。

(四)监管执行到位。

由镇镇纪委牵头,对村级支出进行检查,对村级三项经费、惠农惠民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等近期工作做开展自查1、村级财务由镇财政所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支核算,坚持村财镇管制度。2、村(居)支出需事前征得同意后再行开支,否则不予报销。3、报销时需提供相关会议记录,村(居)财务监督小组必须参会,会议纪录由参会人员签字后作报销附件。4、村(居)两委对提供的开支依据、票据、会议记录的真实性负责。5、指定村文书为村级财务报帐员,其余人员财政所不予报帐。6、村文书要做好本村财务开支专帐,定期与镇财务室核对帐务。

(五)账务处理和核对。

各村(社区)会计由各村文书担任,由各村(社区)事前征得同意,由村(社区)开会讨论,提供相关资料附件,按照报销流程签字,其中经费报销流程:①经办人签字。②报账员签字。③村(居)委会会计审核签字。④村(居)委会主任审核签字。⑤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签字。⑥村(社区)理财小组长审核签字。⑦服务中心管理会计审核签字。⑧包村领导审核签字。⑨乡镇分管领导审核签字⑩乡镇分管财务领导审核签字。签字完成后由镇出纳支付。将各村(社区)审批完成收支后的原始凭证,扫描上传至平台系统,由平台审核通过,平台做账完成后银行和村(社区)报账员对账,确保账实、账账、账证、账表相符。统一编码,装订成册。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含义及其作用

所谓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具体是指按照预先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让每个控制环节都能够形成一种互相协调的合力。实践中的精细化财务管理重点在于落实,同时还可将管理范围延伸至企业的经营领域当中,从而使财务监督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体现出财务管理的内在价值。新时期下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必须以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为主线,力求最佳的管理效果,突出财务控制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使企业理财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进而为企业发展构建良好的财务保障体系。

对于企业而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以强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财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明确投资方向,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决策风险;其二,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以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入手,强化资金管理,通过在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三,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下,必须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使其不仅掌握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还应当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熟知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新时期企业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是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在新时期下,企业想要进一步推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就必须用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对核算、规避风险等环节加以规范,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某种角度上讲,财务制度是开展财务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原则,若是财务制度不完善,则会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确保企业财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从而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为此,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不够精细的财务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建立有效的财务制度。在制度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考虑,打破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制定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对各岗位的工作标准进行细化,真正形成一个严密的财务管理标准。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目前,有部分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也未将预算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财务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在新时期下,企业想要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就必须对全面预算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使之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应对预算管理程序进行规范,并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控制,避免实际预算过程中出现片面性的现象,使财务预算转变为实时预算;其二,对预算项目进行细化,并遵循所有成本费用都要纳入财务预算和全部预算支出都要责任到人的原则,借此来使预算成本细化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其三,应充分发挥出预算执行的监控力,使之有效地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细节当中,做到没有盲点和盲区,真正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

(三)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在当前的新时期下,企业想要进一步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就必须强化对财务运营的管理,并将资金作为产品来进行管理,这也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应以现金为核心,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利用好银行这一平台,保证企业可以对所有资金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实现资金的协调运作及降低资金沉淀成本的目的。同时,在理财工具的选择上应当谨慎,尽可能做到闲置资金收益最大化,在短期投资上要选择一些风险小、收益高的产品,如股票、国债、基金以及活期存款等等。另外,应对国际贸易结算以及融资工具进行合理运用,在金融衍生品的选择上也必须慎之又慎,借此来扩大外汇收益;其次,应当注重对运营性资金的管理,并控制好经营风险。可通过加强赊销管理来提高贷款的回笼速率,并做好库存量的控制,特别是要加强对物权的管理和控制。

(四)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更好地开展管理活动,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这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借助信息化建设这一契机,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在管理、制度以及技术上的创新,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和重点。目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这与传统的管理手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由于财务信息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使之无法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而在当前的新时期下,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求信息既要准确又要及时,为此,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硬件设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软件部分的建设,一方面企业应当对信息化进行有效界定,如资源、业务、决策等等,并理清它们的具体流程,明确信息收集、传输以及分析等具体单元;另一当面应当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并对参与信息化流程体系中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湘凌.关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2(01).

[2]赵咏梅.论新时期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现途径[J].中国电子商务,2012(05).

[3]彭文姣.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策略的分析探讨[J].新财经(理论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