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

篇1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工程管理领域中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根据其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受到广泛重视,特别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和工程管理有效的融合到一起,可以促进二者之间协同的发展,不仅可以让计算机技术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对工程管理质量进行提高,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以及新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电子新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其主要作为脑力劳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从而处理各个方面的要求,将其每个项目的资源做到合理分配,进而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合理的经济方式完成项目的预期目的。对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而言,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1.完成工程在企业内部中的数据共享。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系统的应用已经逐渐的完善,并且也能够最大化的保证数据共享。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则可以充分利用管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内部的重要标准。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搜索方法,在上百万数据中找到指定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实现。

2.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对于建筑项目的资源数据而言,可以根据动态方式把准确性的内容交付给项目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各种缺陷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避免在时间上的延误以及实际情况的错误判定,如果无法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那么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各种问题。然而随着电子学新书的出现,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模拟实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项目实施千万次模拟,所以统计信息能够更好的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有效的实施决策管理。

3.可以更好的完成数据之间的通信。通过充分利用电子新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完成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之间进行信息,通过对网络技术和公用传输的方式,能够将企业总部以及建设的施工现场有效的连接到一起,这样才能够使供货商以及各个方面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更好的完成数据管理。

二、提高工程管理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分析

1.在掌握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计划。通过将信息科学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把信息应用看作为企业的一个点缀,然而要将信息应用落实到实际中,从而对建筑工程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紧急问题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发挥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作用,对施工效率以及水平不断加强,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目前工程管理水平进行加强,同时对工程管理信息进行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

2.应用局域网以及英特网等实现信息共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建设项目规模在逐渐扩大,同时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单位也比较多,文件和信息相对复杂,以往的项目管理方式主要是为纸质分析和记录,其次需要经过多个部门进行转交,最后才能达到决策人员手中,对于这种办公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以及财力,同时也会导致工作效率逐渐降低,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转交次数出现过多从而导致信息交流的完好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信息时代中,必须要应用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及时向决策人员传达信息,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提高。

3.需要开发出相应的应用系统。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在网上开发出来的各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也逐渐的出现,通过建立起数据库以及连接,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以及投标,从而为有意向人展现出信息交流平台,将其纵向信息交流方式转变成为平行的,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工作效率以及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提高,也可以带动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其决策准确定进行加强。在施工时要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软件应用到整个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水平以及效率进行全面提高。

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和国外信息技术进行对比可知,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工程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对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同时保证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水平得到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邴浩.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5):119-120.

[2]钱家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探求[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261-262.

篇2

根据药学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在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培养目标中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属主干课程、必修课,是药学人员从事药学实际工作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规范药学人员从事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处方调配等工作的行为。同时,药事管理与法规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药学专业药士、药师、主管药师等职称晋升考试中三门必考科目之一。即便是学生的技能考证,药事法规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所以药事管理与法规在课程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特点是变化快、涵盖内容多、应用性强,对于药学专业中药物制剂方向、药品检验方向、医院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方向都是一门主干课程、必修课[1]。在学生已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基础的前提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过程尝试以基于各个专业方向特色开展针对性强、着重点突出地项目教学法[2]。

一、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构建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体系

根据教学大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药研发、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医院药品调剂四大工作框架体系。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着重于重点开发基于药品批发经营、药品零售经营、处方药与非处方分类管理、药品广告的实践设计场景。通过该专业所涉及的未来就业岗位进行教学,以未来的职业岗位背景,分析药学领域中的不同岗位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构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未来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实施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桨药学专业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桥梁课程,是药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是寻求解决药学实践所遇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途径,是进行医院药学服务的保障。《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开展药学实践活动的核心能力的药学人员。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实施,对开展药学实践活动者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对课程整个内容进行简洁而高效的讲解。然后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进行工作过程的任务讲解、分组分配任务,开展岗位实操。如在“ 药品经营过程”这一项目教学中,结合我校的模拟药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 2012年版GSP 规定,根据药品购、销、存、储这一轴线,在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售后服务这些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配合。 在药品零售经营项目教学设计中(见表 1),基于药品零售经营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导向我们将该项目分解为企业申办、GSP认证、药品购进、验收、储存与养护、销售、售后服务等子项目[3]。将学生们分组分任务负责不同的子项目,同时要求同学们进行配合、协调,以保证整个工作顺利实施。

在药品零售经营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真实工作角色的体验,完整地掌握了药品零售经营的工作过程,同时也了解了药品零售企业开办的条件、程序;药品在验收、储存、养护环节要求;药品如何销售、售后服务应注意的事项等环节相关的知识。工作完成后还组织同学们参加实训基地企业组织的相关专题报告,详细介绍药品零售经营活动、管理涉及的各方面内容。整个工作过程同学们积极投入、主动参与,企业对学生的工作配合满意并非常乐意对我们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实训基地、系部、学生三方实现三赢,建立了“三赢”的共建模式。

三、紧密联系药学实践,结合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在授课过程中,将具体的实例与法规结合起来,有机地联系当前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例如,讲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时,从生产、经营到使用重点针对药品零售市场展开了分类管理,医院为了严把处方外流,采用处方电脑流向化的应对措施,导致医院处方基本上不会流向社会药房,社会药店配备的药师无法获得处方进行处方的审核。通过对这种情况前溯后果的分析,使学生既了解了当前法规内容,明白医药分家的必须,同时也明白了药学实践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将药事法规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药学实践,联系工作过程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根源。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所列开展的项目要求可能会与当前的药学实际不一致,因此授课时注重引导,并且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时,要强调暴露不足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为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医药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树立信心,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3

焦建玲,女,汉族,1966年8月生,安徽黄山市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所长。曾先后获得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天津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兼任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曾获得教育部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合肥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十佳”巾帼人物等荣誉称号,曾被遴选为合肥工业大学举办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团队负责人培训班学员。担任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Natural Hazards,中国管理科学等国际国内十几家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二、研究领域

焦建玲教授自2002年起一直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三、研究成果

焦建玲教授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联合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1项,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发改委委托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9篇,以及国内知名期刊,如《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论文多篇。

四、主要论著

1、基于VECM的汽柴油价格不对称性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2、基于Zipf的汽油价格行为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3、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专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4、石油储备价值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油价冲击 货币政策调整与产出波动——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

6、中国石油依赖经济成本的Monte Carlo模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

7、能源经济学(教材,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8、高级能源经济学(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9、石油价格风险管理(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印刷中)。

10、Analysis of the co-move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7年第27期。EI收录。

11、Energy Structure,Marginal Efficiency and Substitution Rate: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Energy,2007年第32期。SCI收录。

12、Relationships between oil price shocks and stock marke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China,Energy Policy,2008年第36期。SCI/SSCI收录。

13、The structural break and elasticity of coal demand in China:empirical findings from 1980—200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9年第31期。EI收录。

14、Impact analysis of China’s coal-electricity price linkage mechanism:Results from a game model,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10年第32期。SSCI收录。

15、Impact of oil price shocks on Chinese industries,Energy Sources,Part B:Economics,Planning,and Policy,2012年第4期。SCI收录。

篇4

关键词 安防系统;风险;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x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129-02

安全防范系统,即为了有效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通过人力、技术以及实体防范措施等相结合,分析探测、延迟、反应功能要素,同时每一个要素密切结合、彼此依存,具有防范作用的一个系统,其属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机内容,其核心是技术防范,在各种安全事件以及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以及应对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因现阶段我国安防系统风险与防护效能评估一味的关注经验与管理等方面,只是出于初级的定性时期,还没有形成合理定量评估的技术与理论,无法为构建系统全面的综合防控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所以,探讨构建系统防护效能和风险客观评价体系,客观、科学的度量安全防范系统的防护效能与风险,已经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的一个战略问题。鉴于这个原因,笔者细致深入的探讨了我国安全防范系统相关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安全防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提供借鉴。

1 国内安全防范系统风险与效能评估

现阶段,在我国安全防范体系的研究相比发达国家来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停留在定型阶段。近年来,包括中国安防协会等诸多安全相关组织机构以及信息技术院所在内的单位,探讨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有关问题,同时有了很大的进展。

2003年,“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建成,属于国家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下设单位,这个单位主要是负责研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测试评估、以及全球先进安保系统等方面,及时把握该领域的全球最新动向,属于国家信息安全专控队伍的其中一员,该单位主动配合上级主管单位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同时还专门评估一些重要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并对其进行等级测试等业务,目前,该单位已经完成的重要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工作数目超过100个。

陈志华教授(2006)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其在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管理科学的视角入手做出的定性评估。这个方法在确定评估指标于获取指标值等方面依旧具有或多或少的主观性。

魏莲芳(2007)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其风险评估过程展开细致深入的探讨,其主要是把评估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将其划分成以下七个流程,也就是确定评估对象和预期目标、概述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初级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对系统打分、评估结果等。在研究过程中,以某系统为案例进行探讨,为我们阐明了评估过程。

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安防应急信息技术”的博士学科点于2008年获得批准,同时其自2003年开始就已经在该方面建立起本校的学科特色。利用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现阶段已经在安防应急风险与效能评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以往的安防工程相关理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把监控和应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构建起一个大安防系统架构。另一方面,其还承担研制国家与行业标准工作,以标准化引领产业技术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利用研发引导性产品,主持重大项目,推动整个领域不断发展。

孙亚华(2009)等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形态学分析的手段进行建模,构建起核电站入侵路径风险分析模型,同时设计出风险分析评估安全防范系统路径型模型软件。在研究中还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定量法探讨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探测、延迟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路径型及时探测分析方法能够非常便捷的发现核电站安防系统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还能够获得系统费-效比偏大的优化策略,能够科学合理的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吴穹和闫黎黎(2010)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探讨了安全防范

统的性能与管理工作者方面存在的相关风险,通过研究构建起一个基于“空间风险和时间风险”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他们根据权重,利用层次模糊评价法对其中涉及到的各个指标参数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最终获得其安全级别。

通过广泛搜索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现阶段,我国在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方面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大体上通过管理科学的模拟仿真试验与许多评估法,对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并未构建起一套系统全面的效能评估体系,此外,还无法客观、合理的通过定量的方法分析这一个系统的风险与效能。

2 安全防范系统风险与效能评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已对安全防范风险与效能评估等问题作了大量的积极探讨,然而,其中依旧存在一些弊端,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下面笔者将主要从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两个方面进行阐明。

篇5

一、应急管理科学决策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1.应急管理决策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前沿核心。当前,由于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各级政府纷纷建立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就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的事前预警系统、事中的处置效果、危机事件应对的善后等环节作出规制,而在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的则是应急管理的科学决策过程。

2.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关系到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效能。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应急管理决策层的素质、决策手段以及决策前期对突发危机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态势的掌握等,与应急管理决策水平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讲,面对突发事件时地方政府的决策水平影响决策质量的高低,而突发事件的处置效能又与决策质量密不可分。

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的现状

1.观念陈旧,主体单一。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对突发事件作出应急管理决策时,仍然采用行政惯性思维模式,观念比较陈旧,对政府机构和所属部门的力量依赖性强,另外,对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决策中发挥的作用认识和重视不足,从而造成应急管理的主体较为单一,社会大众对应急管理的参与程度低。

2.条块分治,缺乏整合。地方政府辖区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中央直属、省市直属的单位。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危机应急管理方面一直采用的是分灾种分行业的管理模式,对于应急管理的职责、衔接配合等没有明确的界定,“条”管理的单位,“块”不干预,反之亦然。条块分治情况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纵向无法直达,横向缺乏联系,决策难以有效执行。

3.经验决策,缺乏科学。在以往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在进行决策时的失误主要有:处置时忽视专家咨询、专业知识指导、决策支持系统(DSS)的辅助决策作用,往往依靠行政命令、行政指导,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彩。

三、建立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的新模式设想

1.事前(预案规划阶段)决策模式。基于实际需要,事前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前期决策的任务(目标)。①组织机构整体框架设计、专业分工、责任落实。设立最高领导机构:市(县)突发公共事件委员会,应急管理协调各专业委员会;设立常设办公机构――市(县)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②审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指挥系统,即在突发危机事件中,谁应该是指挥者,谁应该辅助指挥,谁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等一系列指令的上传下达过程必须清晰,以便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快速作出反应,其次,确立启用现场外应急队伍的方法;再次,构建事态评估与应急决策的程序。(2)前期决策使用的原理和方法。应急管理中面对的都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用数学模型无法进行精确描述的复杂型、复合型问题,网络层次分析法即适应这种决策的需要。如为预防并及时处置大型油库可能发生的火灾灾害,消防部门则应在油库附近地段设立一个消防中队。(3)事前决策支持系统。事前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咨询组;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事中(应急处置阶段)决策模式。(1)事中决策的方法。决策属于非规范决策,决策目标追求“相对满意”结果,确定“实际可行”方案。目标顺序:保证人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缩小社会影响。①现场分析决策法。决策者“在进行政策工具的具体选择时,往往不能适当地多花一些时间来做分析的工作”。政策分析人员必须区分优先的次序、风险的大小、成本效益的多少,不仅要看当前的,也要看将来的。对每一选项,政策分析人员必须了解它使用的词汇,支持者、反对者和提出建议和实施的时间表。②直觉决策法。运用该种决策方法进行决策时,需要依赖于决策者的直觉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觉决策,能够防止“贻误战机”,造成公众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以及发生更加严重的次生和衍生灾害。(2)事中决策的分析论证。事中决策的分析论证也包括可行性论证和逆向论证,逆向性论证也即反向论证,即从相反的角度去论证决策的不可行性。

3.事后(恢复重建阶段)决策模式。事后决策的任务(目标)主要包括:(1)调查与评估。通过比较执行管理活动的资源消耗和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某一项政策的实际施行效果。(2)恢复重建。启动恢复计划和措施,组织开展各种善后工作,开始实施各项恢复重建工作。

四、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科学决策的政策建议

1.加快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

2.运用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持提高应急管理决策水平。从应用整合、业务整合和数据整合三个层面建设应急信息处置平台,使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统一协同工作的虚拟指挥中心。通过应急减灾信息系统,虚拟指挥中心可以控制不同的企业应用,处理不同的业务流程,控制不同的数据资源。重视决策支持系统在应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注重听取和采纳专业委员会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应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改进决策质量。

3.构建柔性行政指导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在宪法、法律和规则允许的限度内,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在处置突发危机事件中,需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适度、刚柔相济的应急管理措施,选择采用“劝告、说服、警示”等行政指导措施,与各项行政指令相配合,寻求行政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从而实现处置危机应对的行政目标。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关于公共危机安全管理的应急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确立行政指导措施。笔者认为,今后我国在修订现行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或在条件成熟时,应完善或通过立法将行政指导纳入应急管理法律规范,内容应主要包括行政指导的原则、方式、程序、监督、责任、救济等。同时,要充分实现行政指导措施在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还需完善行政指导的运行机制,创造其运行的良好环境,尽量避免其负面效应,为创建更加完善的应急法制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4.落实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应急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往往牵涉到政府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地、各部门由于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以致于当前我国各地的应急管理进展不平衡,因此,我国在应急管理中应该实施绩效评估,发挥其示范带动、宣传推动、考核促动的作用,可以确保应急管理政策措施执行无盲区、无弱化。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的工具,能够使政府在行政管理各环节实现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从而避免应急管理资源的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实现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因此,构建并完善应急管理绩效考评与责任追究体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5.重视网络舆论危机应急工作。网络公共舆论在表达社会大众的思想和感情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网络公共舆论也是政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待网络舆论危机不能采用简单的封和堵的办法,而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原则与方针,快速抢占先机。为此,政府应重点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开诚布公原则,工作中有差错就虚心、坦诚地接受媒体的舆论监督,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政绩或某些少数人的私利,一切都没有什么隐瞒的,让广大老百姓有充分的知情权;第二,及时处理原则,当出现网络舆论公共危机时,各级政府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具体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并立刻作出回应,占领公共舆论制高点,正确引导公共舆论导向(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突发事件,与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处理有直接关系);第三是依法行政的原则;第四是宜疏不宜堵的原则。

五、把创新社会管理与维护公共安全相结合

篇6

>> 物流企业的仓储及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危化品仓储安全问题研究 不确定性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应用于危化品仓储管理的QR码电子标签研究 危化品物流模式的选择 危化品物流缺协同监管 基于物流成本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物流中心仓储区位规划研究 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物流控制与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 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灭火措施 危险品配送中心选址及路线选择问题研究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路径问题的模型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 Matlab应用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 规模经济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基于集合覆盖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王刊良,许寅峰,汪应洛.有害物品填埋场选址的决策支持系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1:60-65.

[3]王刊良,许寅峰.有害危险品运输网络中的检查站选址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1999,13(增刊):17-20.

[4]孙会君,高自友.有害物质安全存储地点的选址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4):3G.39.

[5]张敏,杨超,杨珺,马云峰.危险品集成物流管理系统选址-选线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1):59-67.

[6]连启里.生态旅游区污染物处理的模型和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

篇7

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工程质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不确定性。在风险管理中,我们应用管理科学技术,通过排除法把非风险源予以清除。水利工程建筑项目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个过程,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可采取依靠观察、调研、实地勘测等,参考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发生概率及因由,结合项目建设全过程,建立健全工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利于节约成本,减少损失。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程序化,水利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涉及各个方面,通过应急机制减少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需要按照科学的流程予以落实依靠科技,提高素质是风险应急预案,按照科学的程序予以评估,当然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成本的节约。

水利工程建筑项目一风险防控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社会公益要求与经济人利益诉求之间产生强大落差,水利行业在政策引导方面风险管理意识差,执行部门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于水利工程的风险度以及工程进度等工作的核定过多依赖评级结果,对企业盈利和发展的战略规划性差。从业人员很少具有危机、风险方面的专业背景,水利工程公益对象概念界定的模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相对于私有企业小得多,风险防范的责任就会严重流失。由于水利工程公益性补偿制度的存在,水利工程出现风险的概率加大。机构设置时没有遵照完整统一的原则。信息屏蔽时有发生,这一切都会导致风险发生,从委托理论而论,链条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对人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财权和人事权都难以超然于现有利益集团,所以独立性难以实现。各种资源没有充分整合、共享利用,在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中,缺少信息共享政策法规,共享机制还未建立,工程进度和合同履行情况,不利于资金控制,单向的共享愿望形成事实上的信息壁垒,自然会产生投资风险。通过概略统计得出的不精确的收支数据,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数量超概算幅度愈来愈大,弱电、消防工程在初设阶段基本未委托设计和概算编制,有关管理部门针对超概算的情况难以制定制度设计,概算制度成了一种僵化的制度安排。水利工程的风险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在水利工程领域主要有四种。其中.合同风险常常位于合同款项和合同管理;.承包商风险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诚信风险,是为了避免达到不支付或少支付工程款的目的;.投资风险,指不可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资金到位困难。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控机制建议

篇8

近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简称《决定》)印发,再次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8个子项,其中12项涉及交通运输行业。

这是本届中央政府第五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生产经营领域这个重点。把企业主体设立、生产许可、经营范围、资本和资产处置等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审批事项作为取消和下放的重点,占这次取消和下放总量的1/2多。其他涉及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和涉及个人各类从业资格的占近1/2。二是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比如:取消国内通用航空企业承担境外通用航空业务审批,将交通运输部的省际普通货物水路运输许可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这些事项,社会关注度高,申报量和审批量大,取消和下放后受益面较广。

《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做好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继续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简政放权成为持续的改革行动。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督,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此次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有:雇用外国籍船员在中国籍船舶上任职审批,国内通用航空企业承担境外通用航空业务审批,境内航空公司之间、境内航空公司与境外航空公司之间的代号共享等商务合作审批,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人员资格认定,国外(境外)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资格认定,有关作业单位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审批。

此次下放的审批项目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有:飞行签派员训练机构审批,民用航空器外国驾驶员、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执照认可,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合格认定,由中国民航局下放至民航地区管理局;省际普通货物水路运输许可,水运工程监理乙级企业资质认定,水运机电工程专项监理企业资质认定,由交通运输部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钟和)

篇9

新的一年我们要进步发扬顽强拼博的精神,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在各方面开创新的局面。

(一)全力以赴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推进20*年道路结转项目,特别是加快推进“两口两线”相关工程的后续建设。二是突出重点,按照*两条干道(*路、*路),整治两条道路(*路、解放东路),配套两个区块(艮北区块、九堡区块)的要求,全力实施好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区域路网,提高交通能力,改善景观环境。三是继续推进支小路建设。明年争取继续实施南都路、九睦路等12条支小路建设。来源于:

(二)稳步推进河道整治。启动实施10条河道整治工程。其中笕桥港、施家湾港、二号港等3条为*项目,确保在明年年内完成,备塘河、九号港等7条河道完成技术前期,为下一步整治打好基础。

(三)加快推进危旧房改善。明年危旧房改善的重点工程要以笕桥历史街区和运河地区及铁路枢纽等为重点,继续以“精品化、人文化”为目标,坚持注重打造精品亮点、注重创新办法、注重统筹兼顾,精度心设计、精心布局,确保启动4.52万平方米的改善目标,同时,继续抓好铁路花圃续建项目(1.2万平方米),确保完成改善工程。

(四)有序推进有关工程项目。一是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今年已开工项目的施工进度(科技园区内西子控股投资项目),同时,积极帮助指导相关责任主体对闸弄口经济合作社项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还要会同区科技园区抓紧对实施项目的评估;促成与投资商达成回购谈判;二是继续抓好草庄地块征地拆迁的配合工作;三是全力推进绿化建设,明年要以草庄公园、黎明公园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现有绿化档次,改善绿化景观,同时,要积极参与*市公园的“双最”评比,确保使评比名次有所提升,明年绿化面积要确保完成25万平方米;四是加快人防“1*工程”步伐,完成“1*工程”内部装修及部分设备设施的安装,争取尽早发挥应急指挥所的职能。

篇10

 

随着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档案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还未走向成熟和平衡,有些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管理很不规范,未按要求设置单独的档案库房或档案专柜,管理人员往往认为只要把档案材料收集起来,集中放进档案盒中保管,丢不了就可以了,没有进行规范的分类、整理和存放。这样以来,无论是在档案的利用、还是在档案的保管保护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1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作用

 

1.安全生产档案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管理的基础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详实记录了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人员的管理、培训;所辖水利工程的运行、监测、维修、安全养护等方面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基础。

 

2安全生产档案是分析事故原因的原始资料

 

事故的发生虽然有突发性和特点,但大部分事故与当事人思想麻痹和工作疏忽有关。对每次事故发生时间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详细的调查和完整的纪录,就有可能将他们和其他档案资料综合在一起,找出事故发生的共性原因,发现隐藏在事故背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做可以抓住安全工作的关键点,着重做好事故多发时间和多发部位的防范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更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安全生产档案是职能部门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档案,便于检查人员查阅安全生产资料,有重点地勘察水利工程现场,有效地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自身管理过程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状况,从而有事实、有依据、有针对性地监督指导水利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主要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单位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成立和职责分工情况;本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管理制度等)。

 

2.安全生产工作文件

 

包括国家和各级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上级下发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及本单位贯彻执行的文件;单位拟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及年度总结;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主持会议的记录;单位讨论重大问题的会议纪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执行情况。

 

3.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材料

 

安全生产措施费落实情况(安全隐患项目的整改、安全防护、消防器材购置等情况;劳动保护用品购置及使用情况;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等费用情况;安全生产经费的实施情况(包括经费计划安排、使用台账等材料)。

 

3.安全生产责任书、考核及奖惩材料

 

本单位与安全生产责任人签订的责任书;对安全生产责任人年度考核材料;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责任人的处罚材料。

 

4.安全生产检查材料

 

本单位安全生产(包括现场安全设施设备、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危险品管理、安全操作、安全保卫及防范、安全防火等)检查记录;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建立事故隐患台账,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治理情况。

 

5.安全生产学习教育培训材料

 

组织安全生产学习、会议的情况(包括学习、会议的内容、参加人员、记录、照片等);本单位制定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教育及培训评估改进情况;在职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及对特种作业人员、新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三级教育情况。

 

6.应急机构、预案及演练材料

 

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情况(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洪度汛预案及演练情况等)。

 

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

 

1.加强对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各级领导,要把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纳入单位工作计划,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安排,同步部署。

 

2.规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制度建设是规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结合水利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的收集、鉴别、归档及保管保护等制度,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并将档案管理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做到职责明确,规范管理。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往往涉及到单位各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解决。因此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密切联合,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档案管理网络。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者还要深入到可能产生安全生产档案的各单位,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为收集整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人是决定因素。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人员应熟悉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安全生产管理业务,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有履行职责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要定期接受相应培训,不断学习档案管理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以适应档案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需要。此外,档案管理工作连续性强,档案管理人员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渐适应。因此,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必须保持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

 

4.实现安全生产档案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安全生产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归档文件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排列、编目和保管,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文档一体化进程,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决定了档案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为加强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国家档案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管理体系,履行档案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水利安全生产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