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知的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必知的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必知的文学常识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读书计划为行动指南,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在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把真正优秀的读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经典;放眼世界,增进国际了解,尊重各国、各族文化,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流。

二、个人读书目标:

1、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转变教育理念,登高望远,高屋建瓴,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进行教育创新。

3、通过读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读书内容:

1、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我们怎样思维?民主主义与教育》

3其他类的书籍:《教师必知的心理常识》

四、读书措施:

1、利用一切时间积极自学,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根据所学认真备课,体现出新颖、大胆、有效的教学风格,课后再以所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写出反思和随笔。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时间,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好书,感悟读书心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政治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略读、速读。

3、每天确保半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周整理读书笔记,保证读书的效果。

篇2

一、解放学生大脑,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培养创造精神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学与思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人的智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思维才能不断地发展。解放大脑,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使其思维“聚敛”与“发散”谐和,“正向”与“横向”或“逆向”齐进。语文课上要善于引进新知识,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广开信息,拓宽学生思路;不搞“填鸭式”,启发学生思考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去开垦;讲述要留有“余味”,留给学生自己去“品尝”;分析问题要留有空间、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为了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问、善解难,特别要帮助学生学会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和善于捕捉思维灵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会联想和想象。由于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暗示性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想象,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艺术空白,催促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加以填充。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给小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解,往往会消耗学生想象的时间。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多读,养成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比如在教《蝴蝶谷》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老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再造想象,让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生活经验相匹配,重构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学生通过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果,使文学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学生的心灵。

二、解放学生双手,引导学生动手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要善于在小学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的双手也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上来呢?这要教师根据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动起手来,通过动手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学完那些带有常识性知识的课文,在理解课文或布置作业时,教师要转变思路,以实际操作代替简单的背诵、抄写和理解,让学生放手做文中的实验、模型等,在动手中让学生创新。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如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时,我先用自做的教具先演示乌鸦投石喝水的方法。然后启发学生:你有没有乌鸦还要好的办法呢?让学生回去想一想,亲自做一做,可以请家长一起参加。在检查作业时,学生纷纷讲了自己做试验的过程。几名学生还展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方法。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试验过程中内化、运用了课文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这样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动手实验,得到的收获远远比讲、读、想来得多。

此外,在课文的预习和复习阶段,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的作业,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莫高窟》、《九寨沟》后,让学生收集有关这些地方的图片和资料,并开展“伟大的祖国”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在语文课前、课上、课后动起手来,往往能起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的教学效果。

三、解放学生眼睛,指导学生多看和会看,培养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多看,使学生学会观察,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观察能力是儿童学习自然、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必然条件。因此,教师通过实验、实物、影视录象、多媒体电脑、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途径,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条件,诱导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无尽奥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情趣和习惯。同时教给科学的观察方法,指导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才会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本质,研究归纳事物的规律,发展他们的思维。如学习《石榴》一文,可以让学生每天观察一种植物,记录它的特点及生长习性,这样长期积累,可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如写景状物的作文,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对景物、事物的细致把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来源于生活,观察更要融入生活。不仅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和物,更要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如学完《徐悲鸿励志学画》,就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寻找身边小小家”的调查采访活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熟悉了校内外那些“身怀一技”的同学、朋友,并以“调查报告、小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描写,不仅使写人的方法得到切实的巩固与提高,并且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了洞察生活、洞察人物的观察能力。

四、解放学生嘴巴,启发学生会说善问,培养表达和质疑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陶行知讲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将杜威提出的问题教法分为五步:学生意识到问题与困难—在情境中分析,界定问题——获得资料与提示——推论提示,作出假设——通过活动验证假设、结论,很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借鉴发扬。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质疑问难的氛围。教学中应始终尊重、爱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鼓励和表扬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种“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提”、“说错了也没关系”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问,启发引导学生有疑必问,敢于发问。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较多的讨论发言,还应让学生有较多的发问,鼓励其爱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即使学生有时有不正确的质疑提问,教师也要予以肯定表扬。鼓励能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鼓励是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潜在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把问的权力给学生,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勤思好问,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时,老师毫不吝啬地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十个有价值的问题更重要。”老师的激励和表扬会提高学生提问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爱提问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善于教会学生抓住课题的中心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提出问题,在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内容碰撞阻塞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对产生的疑难提出问题。

此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语文活动的情境,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譬如信息交流、接待客人、演讲辩论、商务洽谈、小记者采访、担当主持人等,以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表达能力。

五、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自然,培养探索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知识来自于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文献资料并学会进行分析、整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获得自己所没有的知识,获得教师没有办法教给的技能。只有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校内的语文学习和校外的社会生活相贯通,语文学习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立于课堂,还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可以举办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语文主题活动,说相声、演小品、演课本剧、语文说唱表演活动,优秀习作、手抄报、剪报等语文作品展评活动等等。

解放学生的空间,还要让学生从单一的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广泛地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奉自然为宗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学校、课堂中难以得到的思想收益和知识营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学校教育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努力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打破学生“学校—家庭”二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轨迹,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真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亲自去调查研究,去进行各项操作,去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

六、解放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的解放”。 解放儿童的时间,关键是老师要注重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明生动,教材的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整个一堂语文课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语文的课堂教学切忌随意性、无目的性、头重脚轻;切忌课内不足课外补。学生自读自悟时,需要多长时间就给多长时间,教师尽可能少讲、少问,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就一定不讲。只有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时间才能得到保障。

篇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实践来看,发挥教育科研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获得实质性的专业化发展,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教师,需要教师坚定专业自觉的信念,树立适切的发展方向并获取适切的路径。

一、指挥棒——坚定专业自觉的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1]。教师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而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尤其表现在可量化的会做课题、会写论文上。教师个人只有通过“做课题”和“写论文”,才能不断从教育问题和现象中探索教育发展规律,扎实开展教育领域的创造性实践与认识活动。要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做课题”和“写论文”,最为关键的内在基本前提是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

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言必称“忙”、“累”,也衍生出明显的功利化色彩的教学、研究行为,究其根本原因,是投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信念不够坚定,是专业自觉的意识和能力未得到足够唤醒。来自外部的刺激固然可以促动教师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却无法满足教师到达专业发展的彼岸,因为只有源自教师内在的驱动激励,即教师的专业自觉,才能促使教师获得真正的自我提升与完善。教育家叶圣陶1919年在教育论著《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中提出:“教育事业原是教师做的,教师不能只等旁人来‘觉我’,要靠自己觉悟。……若是从‘自觉’得来的,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2]每一位教师都是自身成就专业发展的主人,都萌发着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真诚愿望,都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工作激情与无限丰富的创造潜能。要想源源不断地把种种激情与潜质发挥出来,就需要充分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重视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用坚定的专业自觉的意识和日益提高的能力,指导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而逐步走向教育科研的理想状态,也就是“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论文”的教育境界。

二、风向标——“三型”科研教师的内涵

在建立清晰的专业自觉基础上,教师将改变凭借经验常识开展教学的不科学状态,将扭转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无思考现象。为使教师的专业自觉更好地落实到科研意识与能力中,引领教师用教育科研指导专业发展,先要树立适切的发展方向,即倡导教师向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科研教师转变。

所谓“学习型”,指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优良品质,将终身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终身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让学习始终充盈着教师的生命。教师需要学习的专业发展知识极为广泛,一是认真研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著作与文献,增强专业学术知识底蕴;二是虚心请教教育对象与同伴,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与规律,加强同伴互助与反思;三是时刻关注教学实践现状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中不断学习新思想与新知识。

所谓“服务型”,指教师能够运用教育科研,不断促进自己教育服务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主动撰写教学研究学术论文,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应用,服务上级教育决策制定,服务学校优质教育发展,服务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所谓“创新型”,指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智力支持,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优质资源。而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莫过于让教师从事幸福的教育科研活动。

三、助推器——践行科研自觉的路径

教师个人如何坚实地踏上教育科研道路,逐渐成长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科研教师?以下三条发展路径不妨值得尝试。

路径1:勤于读书

明代文学家吴应箕《读书止观录》开篇讲:“子墨子南使卫,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墨子曰:‘昔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下,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是?’”这则读书故事启示我们,要把承担的教育责任和对学问的追求很好地统一起来,要把读书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放在心坎里,落到行动中,忙里也要偷闲,时时处处挤出时间读书,持之以恒地增长和更新知识。正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所言:“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3]

教师要善于与经典对话,向大师请教,让头脑更加清晰,让思维得以发展,进而指导教育行为。读书,尤其是读经典著作,能够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需求,能够让高尚的精神食粮在教师内心深处产生效应。

路径2:乐于合作

教师朝向“三型”科研教师发展,离不开个人的研究与反思,但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间的合作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路径。教师间合作的方式有哪些?“把教师合作弥散于日常的学校生活和专业的教学生活中,……通过诸如教学对话、协同教学、课堂观察与同伴互导及合作教研等方式向对方敞开心灵,开放课堂,开展合作。”[4]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合作的过程中应持有开放包容、尊重欣赏的心态,真诚地倾听、理解各种观点,在激发与碰撞中实现思想的重构,追求彼此间资源的共享与增值。

当前教师间合作的重要价值已成为共识,合作渐渐成为教师常态化的研究方式。但“教师之间的合作其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合作,而是合作的品质如何。而衡量合作品质的高低,关键指标之一就是,彼此在合作过程中可否生成一些新的理念和知识,以持续地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5]合作之后,教师个人思想上是否生成了新的智慧?情感上是否获得了愉悦的成就感?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间有效沟通与反馈,产生了实质性的合作效果?这才是教师进行合作时需要重点关注与深入反思的问题。

路径3:善于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1925年在南开学校演讲时曾说:“做一个整个的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6]这告诫我们,学做一个人,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为人师者,更要善于在思考中寻求新知。独立思考这一思想上的创造性劳动,并非必然能形成真知灼见,但真知灼见往往在独立思考的土壤上开花结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的一个个形态独特各异的学生,面临的是即刻生成的不确定性的鲜活教育情境,这就为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研究带来不竭的丰富源泉。而教师创造的最有价值的载体,仍要回归到从事教育科研上,自觉地承担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和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对于一线的老师来说,最好的课题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就是最好的科研课题。”[7]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从教学细节着手,把想到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下来,做到心、口、手的和谐一致,及时用语言文字把灵光闪现的智慧之光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便可将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方法、经验乃至风格、思想得以发扬,也就会亲身感受到做科研型教师特有的高峰体验。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马良诚等译.动机与人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9.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16.

[4]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08,(6):35.

[5]崔允漷.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67.

[6]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8.

篇4

〔关键词〕课程标准人文思维

《美术课程标准》最值得肯定也最有意义的,就是确定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它的人文性,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和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所谓的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涵义。

美术作为人:艾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之为人的精神,是人类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展现。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人文性和自然科学的纯技术性相比较:它具有道德和价值取向。通过美术教育,应该对以往过于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忽略人文精神从而造成的比如极端的实用功利主义、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等不良现象起到积极的纠正作用。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在美术课程甲所学习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这种“人文”情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有以下看法: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人文意识,丰富人文素养

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除了本身要有精良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除了‘兴趣以外,尊重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因。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学识及人品)是学生对他尊重的程度的界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尊重的态度,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应该是我们实施教育手段的一个策略,当然,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

课程标准要求表现形式:“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它学科联系地思考。将美术课程定性_为人文课程,实际上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人文素养。

在讲课的过程中旁征博引,特别是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一来体现出教师的深厚的业务水平及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在讲民间美术时,我首先将指出民间美术属于文化的范畴。接着明确概念,什么是“文化”,学生很多都会说,科学、知识等等。我又提出,科学知识等是否可以等同文化?接下来问到:你们有没有文化?学生们愣了,面面相觑,不敢举起手表示自己有文化,个别举起后,见别人没举,又赶紧放下了。我笑了,然后举了个例子:在大街上,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擤鼻涕时,是把鼻涕擦在自己的鞋帮上;而一个学富:五车的高级白领却随便吐痰。谁更有文化呢?这时学生会毫不犹疑地回答是农民。这时,我是进行了思想道德的教育。我跟:着抛了个书袋: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进一步说明学问与做人的道理。然后我以《辞海》的解释为参考,提到文化的含义之三一一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让学生联系政治常识来思考,“文治教化”属于国家的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问他们知不知道“杀鸡焉用牛刀”的出处,学生都很想知道。我又举了《论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日: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既让学生复习了一遍经典的文言文,又让学生终于明白,“弦歌”,是为了“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即通过“文化,’来影响人,最终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所以这个“文治教化”就是国家的统治职能的一种表现。有学生说我的课像语文课,且颇有启发。有启发就好,是语文课还是美术课有什么问题呢?这些知识看似和美术无关,但我看重的是一种文化的、人文的氛围的熏陶,这和美术有着本质上的一致。加强美术和人文学科的联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任何学习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既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也有温故知新的作用。

很多时候,学生对这种跨学科的讲授表现出来的专注程度往往要高于对单纯的美术知识讲授。

第二:注重学科本位,提高学生审美表达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作品的描述时,鼓励、启发、促使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日渐提高。一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专业性都没有,只能导致水平停滞,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础上。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力偏低(不仅指审美表达),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小到遣词造句,我一直跟他们强调,要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学生评价一些作品的风格的时候,总会用“简单”一词,我让他们和“简练”、“简约”比较后再定,他们很快就领悟了;讲雕塑的时候,我先告诉他们,雕、刻、塑、铸、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让他们从汉字的形、声去感受“雕”和“塑”的异同;讲到四格漫画的时候,除了画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外,我还会让学生观察作品(事件)叙述的技巧,特别是叙述的节奏,并且让他们联

系影视作品的叙述技巧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美术家他不仅仅会画几笔画,而且对社会是有深刻感受和理解的,至少和文学家一样拥有高超的表达的能力,即文字和图象都具有同样的表达能力。

第三: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动,不仅仅是手与脚的活动,动脑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闹哄哄后,没有任何的收获。我宁愿看到学生鸦雀无声凝神苦思,也不愿意他们在老师安排好的活动里边快乐的玩完,然后没有任何的进步。快乐学习法实在不适合高中学生,甚至连小学生也应该慎重实施。前面提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不宜过高”不等于不要专业。然而,不少教师为了应付公开课、听课,就是将工夫花在然后搞活动这些花俏的方面上去了。难道传统的教学就一无是处?这值得我们一线的教师,以及区、市教研员乃至专家深思。须知活动易搞,实学难明,大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实处。课堂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参与”,重要的是“脑”动,是“脑”的参与。如果在“师生互动”的“愉悦”之后没有任何收获,我们要它干什么?何况,很多的这些活动其实已经和美术没有任何联系了,导致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认为,美术课最容易上了,谁都可以去上,最终恐怕是会由我们美术教师自己淘汰了美术教师这职业。相信不少老师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停留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那种无意识的自发的:uK平,而且沾沾自喜。我应该让他们明白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花力气的事,所有学科:部如此,没有不劳而获。关键是既然花了力气,就要思考如何学出乐趣,学有所成。

所以关于活动方式,本人认为,高中生学习能力较初中生大为提高,应趁势培养他们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具备这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自然不成问题。所以应该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学习为主,小组讨论合作为辅(小组讨论可作为必要的交流:互动,不宜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这涉及到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思考,深入思考的问题了。

第四:评价启发、授之以渔

评价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评价如果不能促进学习(思考),就不是有效的评价,还不如不评价。而启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方式。启发作为教师的教学智慧,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赞扬、鼓励和批评、否定都是“愤”,对于高中学生,我会否定多于表扬,当然这否定绝对不能实简单的评价“错”,而是为了引导他们发散地往更广的面去思考,以解决更多的问题。我会直白的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不再是幼儿园的学童,只接受哄。因为赞扬,轻易地肯定,只会令他们思维懒惰,而怀疑、否定、批评,才能引导他们往更深层面思考,这就是“不悱不发”了。也只有怀疑、否定、批评(自己、同学包括教师),才更容易引发对话,师生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互动。让学生.不断的去想办法批评、怀疑、否定的同时,他们就是已经在积极的思考了。美术的思维方式是想象的、形象的、灵感的、直觉的,充满随机应变,允许将错就错,是一种艺术性、创造性的思维。美术学科的这种自由性,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自由发散的思维习惯。若在其它学科及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其他领域中也适当的使用这样的思维:疗式,应该能创造出无限的新意和发展空间。学生都知道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在面对作品的时候往往只会看图识字般地辨别作品画的是什么物体,感受及表达都是非常的浅层单薄。首先,教师应当启发他们不要将注意停留在视觉上,而要善于从多方位调动自己的经验去感受表达,如听觉、触觉、味觉等,就象文章的叙述一样,不会永远都是平铺直叙,而是要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去表现,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方位的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对作品(事物)的感受和表达才会更准确、丰满。

同时,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拓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两种能力:一是抽象与概括;二是对比与联系(即关系的把握)。如在讲抽象艺术时,我针对学生误用抽象一词(他们将凡是非写实的绘画作品认为是抽象画,或者“看不懂的作品都是抽象画”——学生原话),我首先从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参阅《辞海》“抽象’’条目),再让他们比较联系视觉上的抽象与具象的形态。然后因势指出抽象与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借助于词语来实现。这是学习做学问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它会让我们由“器”,上升到“道”的层面,即透过具体的个别事物,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及规律。科学的概念、范畴和一般原理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这是高中学生应该慢慢要掌握的,我致力地去引导。

对比就不用多说了,至于联系,举个例子。在讲设计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甲设计师的风格是轻松的,而为什么乙的风格是严肃的。很多学生就苦苦的把这当成两个问题去思考,其实这就是一个问题而已,解决了一个,另一个也就迎刃而解了。学习思维方法上,其实所有学科的基本相通的,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第五:注重课程拓展,形成校本课程。

和很多美术老师交谈时,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学普通美术教育一直存在着一个尴尬之处,就是教学内容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短少的矛盾。美术课本的一课时看样子就那么一两页纸,但大家都知道要吃透它显然不是一两节课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尚不能让学生对它有全面的认识,再加上师生互动啊、评价啊等等活动,那一节课是根本没什么时间可以讲的,只能是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蜻蜒点水”甚至空洞无物。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较显然要科学,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知识连贯性强,通过学习,对美术鉴赏会有较为整体的理解。但20课的内容与18课时一学分之间也难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握,并适当作出必要的处理:一是要抓住重点,形成亮点;二是综合调整,优化组合;三是根据需要,延伸拓展,并且注意整理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会对教材(欣赏的作品)作出补充,或者制订校本课程,这要求教师本身眼光要高、广、远,作品(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能体现出作品所包含的美学规律。“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不仅适用在每个人自己学习的本身,也适合于师生知识的授受。

以上每个要点之间互为关联甚至互为条件,在教学中同时体现。这是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于教师的专业认识及人文素养所作的一些思考及主张。

本文写作时间仓促,观点粗浅,但,是本人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存在的错漏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陆锦辉广州市第一中学黄沙大道54号

篇5

传统农政中的水利

中国以农立国,垂五千年。执政者对农业极其重视,务本重农,古之善政。劝课农桑,鼓励种植的政策时常下发。务本的持久,推因于历代之劝农。 农事与水利相表里,兴水利以防旱潦,皆当由局设法推广,以尽地力。清代讲水利者,多为工部给事中,河道总督,地方督抚等。他们对水利的强调,多从传统农政角度立言。如强调“备荒之法,则莫如区田。区田者,起于汤旱时伊尹所制,斫田为区,布种而灌溉之”。且“救水荒之法,莫如柜田。柜田者,于下泽沮洳之地,四围筑土,形高如柜,种艺其中”。

早期维新派的论说中,对传统农政下的水利方法,有所记载。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中,提出依据地势兴修水利,先绘图“则源流脉络偻指可数,然后相其高下,宜疏者疏之,宜堰者堰之,宜弃者弃之。不特平者成膏腴,下者资潴畜,即高原之水有所泄,粱麦亦倍收矣”。王韬则反思清代农务情形曰:“即其所言农事以观,彼亦何尝度土宜、辨种植、辟旷土、兴水利、深沟洫、泄水潦、备旱干、督农肄力于南亩,而为之经营而指授哉?徒知丈田征赋,催科取租,纵悍吏以殃民,为农之虎狼而已。”胡家鼎在《策农要诀》一书中,明确表示引用古法者有四:“一曰修水利。夫井田之法,虽不可行。而沟洫之制,则不可废。今各省水利多不讲求,而京畿地势平衍,尤多水旱之患。”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维新派叙说的多为古代井田与沟田之法。

河渠水利之善政,囊括在农政的框架之内,由地方督办。所下发文书中,多为强调兴修水利重要性的文字。“水利之当兴也。欲民之富,在于垦田。欲田之垦,在兴水利。北方土性燥烈,灌溉易涸。虽与南方不同。然使川泽流通,随便灌溉,犹愈于听其焦枯而莫之救也。但古人沟洫之制,随时修理,故不觉其烦费。”指出水利之泽在万世。

西法水利

在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传教士介绍的西法农利,引起中国近代知识界、晚清当局的注意。《申报》提出泰西“足国莫如重农说”,认为“西有益于中者,则农学是已”,并总结西国农学主要在于兴修水利之法和设立农务学堂,进一步提出因天时水利河患之害,若以西法水利处之,“如遇天旱,则用气球悬火药于空中,以电气燃之,空气流动,雨泽即降。至于兴修水利,则有挖河机器,其法尤便。遇有山石为阻,致水湍急者,可穴石以入棉花火药轰而去之,以视铲削消磨为功。尤捷若濒河之区,非用风轮扇即用吸水机,以资灌溉。若用桔槔戽水,则固不及水龙盖。水龙喷水甚高,一得空中养气与甘霖无异,稻麦沾之其兴也勃焉”。其实关于西法水利的说明,早在明末,徐光启就有过简单的介绍。在《农政全书》中,他用九卷的篇幅介绍了西北、东南的水利水法,还对泰西水法进行了说明。《农政全书》收录了熊三拔《泰西水法》的内容,介绍泰西用江河之水为器之龙尾车、玉衡车的操作,以及用雨雪之水为法和凿井之法。

对西法水利介绍相当详尽的当数陈炽。他在《续富国策》中,指出水利足以富国的重要性。称水利之事,“诚宜创译专书,博求良法。如濒临沧海,则多开港汊以通潮;逼近江湖则广浚沟渠以引水;泉源所在,则筑塘蓄泄,勿使一泻而无余,旷土太多,则凿井深通,亦可汲之而不竭。高原若旱,则翻以龙尾之联车。下隰多霪,则吸以鳞滕之碎石(此法为西人所创,其地积水,泥泞不干,则四面开一深沟,满铺碎石,高若田塍,碎石自能吸水,使污泥干燥而土脉不枯,亦化学也)”,并提出“泰西之新法,乃窃我古圣之绪余,暗合三王之古法”的观点。此实为“西学中源说”的又一解读。此外,务农会创办的《农学报》,发行的《农学丛刻》中,有专门介绍西法水利的文字。

舆论对西法水利的宣传,得到朝廷大臣的关注。《请开农田水利疏》中,御史华辉明确提出“务本至计以开利源”的建议,呼吁广种植,兴水利,以开利源。1896年9月29日(光绪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三),他因“岁入不敷,民贫财匮”的现状,上奏吁请广开利源。折中称:“种植之大利,其在南方者二,曰桑曰茶。在北方者二,曰葡萄,曰棉花。”就中国水利,则据古今中外良法约而举之,厥有八事:“一曰引泉,二曰筑泉,三曰开渠,四曰通潮,五曰开井,六曰蓄水,七曰用车桔槔汲水之法,八曰填石。”华辉所陈,无出传统农政之范畴。但其中也提到“西人近得新法,每田十亩,四围掘一深沟,宽一二尺,深三四尺,填以碎石,高出地面,石能汲水”的现象。

华辉的奏折暗合甲午后农政渐兴的时局,引起时人的探讨。在维新时期,一场关于《校庐抗议》的签注中,可见于水利一事朝臣的看法。“历代农政,无不以兴水利为第一义” ,《校庐抗议》中所言兴办西北水利,合于“华辉所奏水利之兴于种植相因,为用以种植为经,以水利为纬”的打算, 朝臣建议由地方官实力奉行之 。然又有言水利议“不可行”,因西北水利“以山水之势无长,潦则溢旱则涸”,建议“博访众论而后举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条签注中,有提到泰西水法者,言:“泰西开沟渠于洼下处,必底铺碎石,令水由地中行,无泛滥之弊。其高原又有开喷井之法,以救之,则无弃地也。而后再以新农学治之,相其土宜厚其粪力,则出产当倍蓰,农学日兴,民不患贫,何至如此议所言弱者沟壑,强者林莽乎?”

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的著说中,多有对西法水利的描述。《农学纂要》分四卷,第一卷“农学总论”,着重新法之利,称:“化学家谓苟尽地力,每十方里所产,可养人至一万六千。西人谓寻常农法,推之中国,每县每年可增银七十五万。中国地开方针之,约三十兆,可耕者二十兆。”并对“气候、辨土、试土、用肥、轮栽停种、选种、播种、水利”等进行了简易说明。《农务要书简明目录》一卷。该书中提及“农务总纲有三,一曰泥土学(化学,水利,耕地,粪壅)”。《农务述闻》共六章,分论泥土、水利、耕地、培壅、生长和传种。王树善明确提出“水利学”的说法,在《农务述闻》中,写道:“各国农务学堂章程,亦不一律,其最详备者,分十三门:曰化学,曰植物学,曰动物学,曰地学,曰田园数理学,曰气候学,曰体性学,曰林木学,曰水利学,曰耨草炼泥学,曰杀虫治虱学,曰机器学,曰制造学(水利以开沟工程为最重要,制造以制牛乳饼、制酒、制糖为最要),而以化学为入门之学。则各国皆然。”

水利立学:水利学科建制

古者有士农工商四民,持续千余年的科考以四书五经为内容,士子埋首于制艺之学。但是,晚清时这样的惯性被打破。

1894年12月17日的《申报》发表文章,呼吁“广殷科目”。文称:中国“所以取士者,止有科举一途,所以为科举者,止有时文一途”。然“今日科举,空疏剽窃,流弊更甚于昔,故欲为自强计,莫先于变通取士之法,治国以得人为先,得人以育才为急。人才兴,则百事举”。鉴于此,最好的办法“莫若于时文之外,更行广设科目”。主张效法“远师安定分斋设课之意,近取德国无事无学之制。文武各分大中小三等书院,设于各州县者谓之小学,设于各省者谓之中学,设于京师者谓之大学”。其中“文书院中分为六科:一为文学科,凡诗文、辞赋、章奏、笺启之类皆属焉;一为政事科,凡史治、水利、兵刑、钱谷之类皆属焉”。水利被新闻舆论界呼吁,纳入学科范畴。

朝臣亦有探究水利之学的趋势。1895年盛宣怀在《奏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中,建议设立专门学,分五门,其中一工程学,专教演习工程机器、测量地学、重学、汽水学、材料性质学、桥梁房顶学、开洞挖地学和水力机器学。1896年张之洞上奏呈请创设储才学堂,农政之学居其一。他将“农政之学”分子目四:曰种植、曰水利、曰畜牧、曰农器。但对于每个子目的详细内容,张之洞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较早将水利明确视为知识的言论,有别于千年传统八股之学。

真正将水利归置入正式学堂体系的当数孙家鼐。1896年6月12日(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刑部左侍郎李端弊嗲搿巴乒阊校以励人才”,奏请于京师、省府、州县三级设立学堂。其中省之学堂与京师之大学,学习内容相同,其课程中均包括“农桑”门,但仅见号召,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当天,内阁奉谕旨:“李端弊嗲胪乒阊校以励人才一折,著该衙门议奏。”总理衙门在议复此折时提出:“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就原有书院量加程课,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果使业有可观,三年后由督抚奏明,再行议定章程,请旨考试录用。”这一答复,实际上也只是认同原折号召而已。

枢机如此,重臣方面亦对李端闭燮奈欣赏,称其“语多中肯。风会所趋,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物变则变,苟非倭事之创巨痛深,则此风气之开当尚在数十年以后也。亡羊补牢未为晚,愿天下有心人共勉之”。就此,工部尚书孙家鼐上“议复陈遵筹京师建立学堂情形折”,条陈定宗旨、造学社、分学科、聘教师、慎选生源、推广出声等六条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孙家鼐认为“若云作育人才,储异日国家之大用,则非添筹经费,分科立学不为功”,呼吁“学问宜分科”,拟分立十科,其中一科为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

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关于农业改革言论的史实,有学者指出“没有看到哪一个领域如同农业一样,得到光绪帝的如此重视,下发如此之多的谕旨”。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农工商总局成立。有大臣上奏强调:农田以水利为根本,自属扼要之论;开渠凿井,亦兴水利之要法,皆当由局设法推广,以尽地力。

1903年9月7日(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六),清廷颁发上谕设立商部衙门。商部尚书著载振补授。下设四司,其中一曰平均司:专司开垦、农务、蚕桑、山利、水利、树艺、畜牧一切生植之事。鉴于中央官职“权限之不分”“任职之不明”“名实之不符”的积弊,奕恋仍凇渡献嗬宥ㄖ醒敫餮妹殴僦粕傻ァ分刑岢隼宥ü僦频慕ㄒ椤V髡拧笆追秩ㄒ远ㄏ蓿次分职以专任”。具体分职之法。1906年11月6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清廷颁布官制改革方案,工部并入商部,易名“农工商部”。农工商部成立后,将原平均司调整为农务司,专司农政,将旧隶户部的“农桑、屯垦、畜牧、树艺等项”,工部的“各省水利,河工、海塘、堤防、疏浚”等涉农事宜,悉划归农务司管理。各省的商务局相应变为农工商务局,各地设劝业道。在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前,1905年12月6日,清政府颁发上谕,明确振兴学务“必须有总汇之区,以资董率而专责成。著即设立学部”。但因(农工)商部和学部二者均属新事物,权责未明,致双方互争权限而起冲突。从中可知,政学纠葛。

值得注意的是: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中,京师大学堂拟设分科之学,共八科。在工科大学九门中,有明确的“水力学”“河海工学”的设置。但创设伊始,该科目所用书籍为外国书籍,对于具体书目,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笼统指出:宜择译善本讲授。然时局变幻,并未及施行。

工科大学中出现新事新设的水利学。向来开渠凿井,亦兴水利之要法,皆当由局设法推广,以尽地力,士人不问及于此。晚近以降,士林开始将水利与教育相系。然向来“政者,君相之事;学者,士大夫之事;业者,农工商之事”。 农习其业,但不能笔之于书;士鄙其事,遑论详究其理。素来坐而论道的士,开始关注西法水利,并倡习起而行之。士大夫不讲农学,农夫无人教育,两者分途,走向了士农合一的历史。这是中国数千年来士人重理论轻实践积习和传统观念的一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