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成果转化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成果转化方案

篇1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 科研成果转化 提高途径

地方性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实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战略的高技术人才集聚地,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科学技术攻关及产品开发等科学技术研究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为地方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近几年,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投入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值也越来越大,积累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但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仍然未见好转,导致科研成果库存现象非常严重。本文根据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及地方企业的各自需求,围绕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地方性本科院校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成果转化率的主要途径与实施方案,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全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由于受20世纪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形成了一套“又红又专”的专业体系。现有的专业体系专业面过窄、专业划分过细,导致专业之间的授课内容重叠现象非常严重,且专业与专业之间界限也不明晰。2015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其中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这样,通过这种本科专业体系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知识面过窄、视野有局限,进行产品开发时缺乏“系统”“产品”的完整性概念,无法独立完成产品开发,需要多个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协同才能完成产品开发,协调的过程越多、越复杂,开发产品的质量越难保证。因此,这样培养的人才所研发的成果,其视野非常有限,基本局限在“技术”层面,不具备成果转化的品质,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难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成果转化

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并未将科研成果转化面的课程纳入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完整性来看,所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理解存在偏离现象,简单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转让混为一谈,甚至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将科研成果转化目标简单地理解为知识产权转让,这样必然会对科研成果转化起到消极作用,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由于缺乏对科研成果转化内涵的实质性理解,因此教学计划中并未列入有关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课程。这样地方性本科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必然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制约了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三)科学研究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之所以能迅速产业化,离不开对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的有力支持,不但重视开发前期的技术研究,同时也重视开发后期的产品开发,研究的成果为产品,具备成果转化的品质。发达国家对研究、开发和商品化的资金投入一般是1:10:100的比例,而我国却是1:1:10的比例。从科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来看,我国重视的是研究投入,而对产品开发和商品化投入重视不够。我国的产品开发投入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这样研究所得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技术”层面,要把这些“技术”转化为“产品”,需要投入10倍于研究经费才能形成产品,而要将这些“产品”转化为“商品”,还是需要投入10倍于开发经费才能转化为商品。目前,科研项目经费基本用于“技术研究”,而对“产品开发”和“产品商品化”投入的研发经费很少,这样“技术”型成果严重制约了成果的转化。

(四)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利于成果转化

近几年,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支撑作用,促进了地方传统经济转型、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发展的“双赢”态势。但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关系非常脆弱,相互间的权责不明,各自担当也不够。科技人员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基本局限在共同申报项目上,项目验收完毕合作即告结束,根本谈不上校企共同研究与协同开发,形成的成果也基本局限在论文与专利,形成的技术质量也不高,达不到产品开发的要求。

同时,既然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很少企业愿意出资将共同研究的成果“技术”转化为“产品”,或将“产品”转化为“商品”,最终导致实体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不强,也就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成果转化率提高的主要路径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系统”

为了克服我国高校专业划分太过于细的问题,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专业划分原则,建立基于一级学科的专业划分体系,一个一级学科对应一个专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专业的数量,拓宽培养人才的知识面,提升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不应划分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四个专业,该一级学科下只设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系统”“产品”开发为目标制定融入船、海、机和电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船、海、机、电的专业知识,利于培养人才专业知识的拓展和系统意识的提升。

篇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complex factors, low rate of transformation, lack of a mature selection model of civil avi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vil avi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nd selection is established.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to empower, using the TOPSIS method, an improved selec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redibility and decision threshold, The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civil aviation 5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projec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cientific sort and feasible project of evaluation items at a time. 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mbination,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was reduced. To make the evaluation result more objective, the adjustment of credibility and decision threshold can also be adapted to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entities, which makes the model more universal.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可信度;决策阈值;遴选评估;改进型TOPSIS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credibility;decision threshold;selection and evaluation;improved TOPSIS

中图分类号:G311;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73-04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 (technology transfer)是使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重要过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较低,据相关文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约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仅为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1],主要由市场导向不足,政策激励机制欠缺,转化模式和保障体系不成熟,知识产权划分较为复杂等原因导致[2],但由于科研成果转化有各种风险,转化资金有限,对转化项目的遴选缺乏科学性论证和评价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民航属于技术高端、安全性强的行业,其科研成果的转化关系到民航高新技术装备能否实现国产化和建设民航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更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张勇[3]对民航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检索的文献看,针对科研机构的转化能力或转化风险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普遍[4-7],而对转化项目的遴选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少。禹慧明[8]通过4种视角定义了科技成果转化度的概念,通过转化度的大小分析转化项目顺序。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遴选的量化研究更深了一步,但其计算模式比较简单,颗粒度较大。

传统的成果转化项目遴选评价主要以主观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分值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得出的评价结论也不客观。当然,基于主观或客观赋权的比较成熟的排序模型也比较多,比如TOPSIS法、灰关联法和模糊数学法等,但这些方法的核心均是实现评价项目排序,不能解决评价指标分值的可信性问题,也不能解决最终结果确定问题,因此需要改进。TOPSIS方法是一种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确定正、负理想解,其中,正理想解是各个指标最大评分值构成的向量,负理想解是各个指标最小评分值构成的向量[9],通过计算各个评价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获得各评价方案与正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进行排序。但该方法只是解决了评价对象的排序问题。本文尝试在使用TOPSIS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可信度和决策阈值的概念进行改进,建立民航科技转化项目遴选模型,解决评价指标分值可信度的问题,实现项目可行性遴选排序和项目确定。

1 定义及相关问题描述

定义1可信度(Credibility):用于做出正确和准确判断的数据、信息、依据的真实可信程度或基于该信息和依据做出的判断结论的可信程度。

定义2决策阈值(Decision threshold):通过分析判断数据、信息和依据,为得到科学的决策结论而设置的临界值。

定义3正理想解X+:各评价方案在某项评价指标的最优值所构成的向量。

定义4负理想解X-:各评价方案在某项评价指标的最劣值所构成的向量。

定义5相对贴近度指数C:某评价方案相对正理想解的贴近程度。

4 结语

本文在构建民航科技成果转化遴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AHP法对民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遴选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创新性引入可信度和决策阈值的概念对TOPSIS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改进型的TOPSIS评价模型,对民航5个科研项目的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解决了判断数据的可信度问题,对其进行优化排序,而且可以通过决策阈值的大小筛选掉劣等项目,克服了主观决策的缺陷,使评估结果更为客观,更有操作性,也为民航科研项目转化的遴选和确定提供了参考。该模型具有通用性,可以针对不同评价对象的特点,通过调整可信度赋值和决策阈值的大小实现排序优选决策。

致谢:感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科研基金(J2013-46和J2014-53)对本文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汪静,杨友文,李钢.基于AHP-FCE的高校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48-52.

[2]刘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1996(3):3-8.

[3]张勇.中国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浅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1,12(6):18-21.

[4]柴国荣,许崇美,闵宗陶.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24(2):1-4.

[5]胡炎,周红,白振宇.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321-325.

[6]王立英,宋平,刘宗彬.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4):38-40.

[7]袁博,王瑛,汪送.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航空装备预研项目技术风险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34-37.

[8]禹慧明.论科技成果的可转化度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2014(6):19-23.

篇3

关键词:培养目标 实践经验 创新水平 成果转化率 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77-02

民以食为天,粮食研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据统计局我国粮食产量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创下了“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8.7亿斤,较2014年增长2.4%。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多年稳定在1.1万亿斤,为我国粮食加工夯实了基础。如此大宗的产量需要专门储藏技术、加工技g来支撑,因此培养高学历、专门性人才是其重要基础。粮食产业的发展需要管理者或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快速的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现代化的应用技术。在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下,高校粮食类方向研究生是解决技术难题的军主力和储备军。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实践经验等综合素质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包括粮食战略意识不强、国际竞争力欠缺、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此,拥有粮食类专业的高校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宽领域、高层次、多角度的培养机制,来培养专门化的粮食方向优秀人才,以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创造性和竞争力。

1 培养目标

1.1 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以培养坚实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的专门性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导向,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本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1]。粮食加工方向的研究生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面对在粮食储存和加工中出现的难题。“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粮食问题,解决好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技术的主体是人才。研究生实践过程是技术的积累过程,是检验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互转化的直观标尺,所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专业实践内容主要是指从事密切联系粮食加工类的工作,而不是实验室中的简单操作,应到粮食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同时参与完成导师课题研究或协助实习单位解决技术难题,从而熟悉粮食加工生产流程和安全规则,如GMP、ISO9001、HACCP等,并通过与实验室的同类设备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产业化大型机械的工作原理。

全方位的专业实践是研究生从课本到实际工作成功转型的根本保障。所以,专业实践基地是研究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践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在实践单位贡献出理论技术知识用以优化粮食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或节约资源。在实践中,高校应抓好实践全过程的管理来确保实践成效,如进行定期的实践问题汇报,实践成果展示等。

1.2 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前提。研究生是我国高水平创型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毕业生是否获得应有的创新能力是检验粮食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粮食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着粮食加工技术突破、储藏时间延长、粮食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粮食战略的实施。与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相比,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这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研究生的成功培养经验,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照和方向。

研究生拥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应要求研究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中进行相互交流和自主总结,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其见解和思路;重视学生的文献搜集能力、阅读水平的训练,鼓励其从被动式接受知识向主动式寻求、创造知识转变,并利用发散思维大胆的提出假设并做严谨的论证,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做更深入地探究。另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要树立其学习交叉学科知识的意识。宽领域的知识面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应用在本专业的研究上,有利于突破难题,形成创新方法,解决重大关键问题。

1.3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

企业引进新技术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得到更高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科技成果性价比是检验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标尺[2]。粮食关系国计民生,粮食加工方向要求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价值的速度和效果更为迫切。例如,在理论上或实验室环境下攻克了粮食中重金属或真菌毒素脱除的难题,但是在大规模的粮食产业化应用中却无法达到理论的脱除率,或者应用该技术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则定义为该学术成果没有工业化的价值。高校粮食类专业作为专门性人才培养主要阵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粮食战略的部署和实施。然而,据调查发现[3],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乐观,仅为约25%,并且仅有约5%完全实现产业化。粮食产业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虽然相对略高于此数据,但是也存在极大地提升空间。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人才是提高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率的主体,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服务“三农”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粮食产业一项成果的转化不仅关系着工业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粮食类高校作为相关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着力培养研究生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具有多角度的能力有利于其实现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具体包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与规范意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思考、消化并指导实验全过程;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并主动将实验操作与生产中的操作单元进行比较并思考总结异同点;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与粮食加工产业化中设计可行性相一致的思路;在成果的小试、中试阶段充分考虑产业化生产的效果。总之,研究生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应该以工业化生产为出发点,并在这过程中锻炼科研思维和能力,为小试、中试、大生产相互衔接,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打下重要的基础。

1.4 国际化竞争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粮食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贸易量巨大并逐年增高。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粮食的净出口量由最初的53万吨(2003年)增长到六千多万吨(2010年),年增长率高达98%。2012年,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额超过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为6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4]。为了扩大我国粮食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因此,实施国际化教育对于粮食方向研究生培养势在必行。

国际化教育的内容包括选修国外本专业课程、选派学生出国交流、邀请国外学者做学术报告、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在粮食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做法,一方面吸引国际留学生和交换生,通过国外留学生为校园注入新活力,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置融入国际先进理论课科研成果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在教材选用上,采用近年来出版的高水平外文原版教材,在师资配备上提高外教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类专业研究生的际化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一项标志,鼓励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和多形式的培训有利于推动和扩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粮食类方向研究生的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交流合作与高校科研工作、服务“三农”实践相联系的过程。研究生应具备娴熟的外语水平,善于交往,了解多元文化,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竞争法则,才能够参与到全球性的竞争与合作中去并立于不败之地[5],这是粮食类方向研究生乃至其他各专业研究生共通的培养目标。

2 结语

提高粮食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关系我国粮食产业再创辉煌、再夺佳绩的必要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粮食储备、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方式。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既是粮食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3.

[2] 张福明,唐美利.培养高校药剂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89-291.

[3] 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44-47.

篇4

【关键词】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创新人才

我国已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而高校是生产和传播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当今高等学校正处于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以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吉首大学地处湖南西部,位于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地区,是一所办在西部贫困民族地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所处地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老、少、边、山、穷”,是国家为了促进全区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扶贫攻坚的示范区。为了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本文拟就课程体系改革中地方高校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配置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吉首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指出教师需要在强化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期构建科学优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师资源的改进与加强

教师资源是高校教学资源中的核心,教育课程资源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教师资源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而基本的条件性资源。在积极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首先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以教师资源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1]。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了担负起“教书育人”这一重要职责,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是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者。教师要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新学科的学术前沿性知识,同时要转变教育理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技能和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理论;同时教师要强调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够通过教师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具备处理和革新教材的能力,尤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驾驭课程,在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上开展试点和改革,将最新科研成果、学术创新融入教学,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以科研服务促进教学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既是教师素质的标志之一,也是学校学术水平的指标。为了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应当充分利用区域研究优势,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科研能力,还要具备整合科研成果,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通过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修正、补充,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完善,从而提高学术水平[2]。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课程资源,解决了理论的陈旧性与知识脱节的矛盾,更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

与此同时,教师自身对科研的探索则是一种人文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神。高校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科研与探索精神,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格及道德培养,完成“育人”这一重要的教学职责。

3、增强应用型教师的比例,充分发挥地方教学资源的作用

转变教学团队构成观点,逐年增强应用型教师的比例。改革教师培养培训方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根据专业教学特别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际需要,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由以往的学历培训转变为非学历培训,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走进公司,通过长期、短期、专项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培养方式,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逐年增强应用型教师的比例,完成教与学的互动。

积极利用地方性外部教育资源,将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技术负责人请进课堂,以生动真实的案例扩展学生的视野,以近距离的接触激励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增进与教师的交流,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实现产学研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二、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武陵山区虽然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武陵山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多样,并保存了大量的珍稀古老生物、特有生物以及众多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源生物,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意义的关键地区。结合吉首大学学科与资源优势,加强生物科学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生物科学专业制定了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并对课程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

1、充实巩固基础资源

创新建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武陵山区生物资源特色为核心,将国家基础课程资源做深做强,牢牢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国家课程资源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功能是构建人才的知识结构主体,使学生获得以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大门类范围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相关的方法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打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3]。吉首大学所在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植物4 000多种,动物8 000多种,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地,对于《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这些国家基础课程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实际感知与全面掌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每年均会至湘西永顺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是湘西古丈高旺界林场等实习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培养了热爱自然意识,树立团结合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增加地方应用资源

地方性应用资源课程的开设,能够更针对性地服务地方,为学生构建起丰厚且实用的知识体系,为其毕业后自主创业,指导当地群众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生物科学专业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生物资源优势与地方特色,依托“生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建立了“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特色学科。在特色专业与特色学科的支持和带动下,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中于大三、大四开设了系列具备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如:《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食用菌栽培技术》、《山区寄生虫病检测》等一些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课程。通过这些地方应用性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当地所普遍面临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4]。

3、将地方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尽管高校一直在强调“产学研”结合体制,并已意识到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校仍然只注重产研结合,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忽略了产学结合,存在教学与科研的严重脱节。吉首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对武陵山区重要的资源生物(如猕猴桃、虫草、鱼胆草、盾叶薯蓣、腊梅、绞股蓝、羊藿、缬草、棘腹蛙、娃娃鱼、武戌山羊等)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获得丰厚的科研成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有效地整合学校的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无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传递最新知识的教育价值外,科研成果的教学资源化还能通过教师对科研过程的介绍,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思维与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4、抓好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

目前高校校园网建设完善,现有网络资源丰富,具备简单快捷,易操作,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将校园网与教学结合,通过深化扩展网上教学资源的内容和范围,促进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平台以及资料库的完善,延伸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等新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形式,实现互动网络功能,建立师生在线和离线答疑系统,形成一个能够让师生更加方便,使学生更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此外,有限的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得到共享优化,实现多学科、多专业学生的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涉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学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与教材也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创新性人才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强调两项原则:一是科学性,二是实践性。也就是说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学范围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外及校外实践,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课程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科技活动,将实践基地建设为创新基地。还可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使学生能更近距离的接触生产实践,充分发挥学校的学术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实践基地和产业优势,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发展之路,创新理论与模式,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达到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佳,吴刚平. 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49-53.

[2]胡弼成,尹岳. 高校科研成果与课程资源. 江苏高教,2006.2.69-71.

[3]龚怡祖,陈万明. 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53-57.

[4]徐学俊,周科祥.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 教育研究,2005.311(12)43-48.

篇5

【分类号】:G644

【关键词】: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率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生物技术方面有了很多的科研成果,目前很多国家把发展生物医药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生物医药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但是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本文主要分析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学研转化模式。

1我国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现状

在2006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表明在未来的15年之内,将要部署一些前沿技术在生物医药方面,国家对生物医学的重视为我国发的制药业带来了很多动力。目前我国生物医药的研发基础以明显增强,截止到2010年,广东有生物医药科研人员3万多人,各大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生物医药的科研投入,不同省份建立了重点实验室,我国已经能够初步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

高校生物医药科研产业化成果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我国不同省份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普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科研成果很多都是仿制,在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品中,如人工生长激素等,我国仅仅能够生产其中的一小部分,科研成果很多都脱离了实际,远远高于现实,难以进行产业化发展。生物医药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换难、转化率低下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生物医药的研究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约5年左右,但实际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却落后发达国家15年,生物科研成果仅仅有15%能够转化,生物科学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到30%。其次我国目前拥有的生物制药产业大多数都是一些小型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非常弱。有关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科研体质、市场化建设、政府的支持、中介服务质量等共同作用而成的,也有人认为加大科研成果的宣传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转化率,除了这几点原因融资体质的不完善,中小企业本身的能力有限,也是影响转化率的一大因素。

2.产学研转化模式建议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高校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生物医药成果的研究,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人员的科研项目基本是根据我国各级科研机构来自足选择研究目标,很少考虑到市场的可接受性,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很大部分的科研资源也被浪费掉,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发展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案。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生物医药产业标准,为我国的生物医药的研究提供指导标准,使高校生物医药科学研究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政府部门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使得中小型医药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进展,进而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政府部门要加大技术市场的培育,及时发现有前途的科技项目,并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生物医药专业服务体系,优化中介服务质量,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市场发展中,政府部门注意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证高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能够公平的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竞争中。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适合于市场发展的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机制,联系具体的科研成果,避免一刀切的评价形式,确保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其次政府以及高校需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科研成果,避免出现科研失败进而造假的现象。

生物医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评价专家系统,避免出现评估失误的现象,进量利用一些先进技术,减少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评价误差。政府部门和高校需要强化科研建立机制的落实,使科研人员的心血得到认可和尊重。高校应加大与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积极的参与到重大科研的开发中,实现各方面力量的相互衔接,极大研发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政府部门还需要努力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更加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信贷政策,并加大对生物医药项目的扶持力度。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以及相应的鼓励政策,促进生物医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术,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目前生物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现状,进而讲述几点产学研转化模式。随着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逐渐重视,生物医药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由于研究资料比较少,一些前瞻性的理论还不足,仍然需要更多的人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毕曙明.借力CMO,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化困局――张江“药谷”探索创新成果产业化有效路径[J].中国高新区,2013,5(10):102-105.

[2]彭耀林.辽宁政府搭台―力促生物医药专利成果产业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12(10):8-9.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

一、前言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普遍使用科研“量化”考核的方式。许多国内院校都采用了这种考核方法,客观上改变了原来科研评价无具体明确目标、科研活动随意松散的局面,被认为是较好的科研评价方式,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对推动高校科研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演变至今,它在实际操作、评价科研成果价值、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特别是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是照搬照套了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过分地追求科研数量的积累,却忽视了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真正价值,更多地出现了科研成果质量低下、科研课题重复研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很多学者和专家也在呼吁对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并且提出了一些构想。笔者认为应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和教师教学、科研侧重点的不同,创建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推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构建科研成果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所分析的学校是一所综合的财经类高职院校,以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多专业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省属高职院校。学校现设有会计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文法系、粮食工程系、机电系、计算机艺术系、外语系、基础部、思政部等8个教学院系(部),基本形成了管理、工学类专业相互依托,支撑配套的专业布局。

在构建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过程中,注重坚持导向性原则,突出重点指标;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反映科研绩效投入产出的实质性指标全部包含在内;坚持客观性原则,体系中每个指标都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本质,并且指标间不存在相互重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1.根据人文、理、工科差异性,制定与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体系。该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从科学和创新的规律出发,使评价工作与科研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人文和理工两类学科具有不可比性,制定计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二者的差异,尽可能做到顾及学科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对于应用研究成果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前景上;而理工类的科研成果,基础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科学论文、专利等形式。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研成果,主要有学术性评价和管理性评价两种:学术性评价着眼于成果的创新点及其在学科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判断,同时考虑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管理性评价则着眼于成果的外部表现特征如成果形式、发表刊物、鉴定级别、转载引用情况等,并从中归纳出一些量化指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虑到过于强调量化指标会导致评价重视科研成果数量、级别的多少而忽视真实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只是由于片面理解定性、定量评价原则,背离科学发展规律的结果;但是,科研业绩的量化确实为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它不是万能的,有局限性。因此,在科研成果评价和管理中坚持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既不能过分强调评价指标的作用,夸大评价结果分值的意义,也不能完全否定科研量化管理的相对公正性。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科研评价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并且要依靠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同行专家在科研业绩评价中的积极作用等。因此,进行教师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重数量又重质量。

3.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从科研课题中提取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科研课题中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供学生研究,学生的创新构想与成果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很大启发和支持作用。科研与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既调动了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互利双赢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需要,也符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同时,将科研引入教学,可以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乃至生产经营的新模式引入教学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不断地更新,更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学到新技术和新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还能提高技能创新的意识,跟上时展的步伐,一毕业就能顶班上岗,创造社会财富。

4.服务区域经济,突出成果转化。该校结合本地实际,深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工作实际中找课题,突出技术应用项目的研究,把向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引领行业企业开发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通过应用性科学研究,丰富教师专业实践经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以往教师评价体系中要么没有关注成果转化,或者仅仅是从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简单地度量。国外有很多大学科研机构都会跟企业签定科研合同,一般主要是三大类:提供资金援助、转让科研设备和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金的教学式研究职位。美国、德国大学的医学、药理学和化学系一般都设有若干个由企业承担费用的教学研究职位,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还有大学教授去公司咨询、授课或作学术报告,直接参加企业科研。为使成果转化的测度统计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成果转化的真实情况,便于管理部门对成果转化进行宏观指导,设置一套较为完整的成果转化测度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些研究部门的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测度指标可用科技成果转化率、研究开发产投比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项指标进行综合描述。

三、结语

在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学院结合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为保证学校科研的发展,制定了科研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制订了详细的科研工作实绩量化考评准则和实施细则,包括年度科研工作表、年度科研考核表、最低工作量表和科研工作量考核评估表。在科研考核时,从课题、成果、专利、获奖四个方面建立定性与定量指标,从该校考核量表中可以看出,着重于定量性指标。其中成果这一指标包括科研和教学建设与专业建设成果两个方面,分别设定分值,同时对每一类指标设定权重。分值的计算则采取加权取和,得出总分,进行比较和评定。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泽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5):29.

[2]王建军.大学教师职务聘任中的科研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

篇7

1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

1.1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的特殊性

一方面,农业生产涉及面广,成果转化在不同地域、生态环境下差异明显,各地区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技术与方案,从而影响成果的转化与覆盖。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周期长,应用周期短。据农业部统计,国内获科技进步奖的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6~13年,而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使用5~8年后就被淘汰,一些物化成果如农作物品种使用8~10年后,其应用价值也明显衰退[2],使得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后尚未及时推广应用就已过时。

1.2偏离市场需求,有效供给不足

首先,我国现阶段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决定了农业研究机构的科研取向是面向政府和上级的,而不是面向市场和农业经济建设本身。目前,我国90%的农业科研项目来源于政府的各项基金资助,其中多为基础性研究,而应用研究较少,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应用开发研究则更少[3]。其次,部分科研单位为了科研而科研,仅重视成果数量而忽视成果转化,这种脱离生产实际、急功近利的科研项目,使得其科研成果大多只能停留在实验室小试和中试阶段,距大规模生产有较大差距。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过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环节[4](图1),而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都偏重于产中研究,多是在农业生产某些重要问题或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甚至是重大突破,但这些成果并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获得经济效益。

1.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1.3.1科研经费政府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反映为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指标———农业科研投资密度,即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我国2003年的农业科研投资密度仅为0.41%,而中等收入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密度约为1.37%、高收入国家约为3.29%[5-6];同时,该数据也远低于我国同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31%(表1)。由于科研工作重计划项目的投入,而轻中间试验研究即推广试验的投入,使得大多科研成果滞留在试验室阶段,无法转化为生产力;部分已经转化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大,科研单位受益小,致使科研单位没有更多的经费用于进一步的科研,用于培训科技人员的经费则更少,从而使科技创新能力差,没有突破性成果,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

1.3.2推广经费我国农业推广经费长期不足,农业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较低,发达国家一般为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7]。部分基层推广单位的经营创收只能用于维持生计,无法真正做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8]。

1.4农民平均土地经营规模小

我国农业生产以为基础,一家一户为单位,土地承包小型化,地块分散,达不到规模效益,制约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9]。我国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为0.150hm2(表2)。当农民采用某项农业科技成果的预期收入的增加不高于现有科技成果增加的成本时,农民就不会采纳新科技成果,使得综合性的、系列配套的、需要大面积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很难得到转化。

1.5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我国农民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仅为7年,在农村4.97亿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也仅为1%[2]。同时,我国农民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而贫困地区的农民的文化程度更低[10]。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相对保守落后,科技和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差等,影响其接受科技成果,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

1.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畅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而我国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分别隶属于不同行政部门,各成系统,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方面虽各有优势,但由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分割”,三者缺乏机制上的有机联系,结合较松散、协调力不强,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尚未形成整体优势。一方面,科研单位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其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宁可自己推广或有偿转让,也不愿意靠推广部门的网络体系和力量推广而让其分享利益;另一方面,推广部门缺乏农业科技成果的来源,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科研单位,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2.1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增加成果有效供给

2.1.1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在立项和选题时,应该注意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可行性分析,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深入基层,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地选好科研项目。在项目审批环节,要进行项目技术经济论证;在项目验收环节,应建立专家和市场、用户和管理部门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评价管理与生产、市场检验的有机统一。

2.1.2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①引进竞争机制,完善促进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劳动、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调动科技人员和经营者投身成果转化实践的积极性。②直接面向市场需求,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应用研究的同时,要将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注意技术的集成,防止低水平重复,实现较高水平的技术跨越。③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要求,兴办科技实体,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11]。

2.1.3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和经费使用办法改善科技人员重开发轻推广、重成果理论水平轻应用的做法,改革依据论文、成果等职称评定制度。对于经费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科研推广基金,并配备专门的推广人员。

2.2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促进成果转化

目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农业科研资金支持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必须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科研投入:①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和国家项目基金;②加强开发经营,尽力促进成果转化,获得最大利润,并将一部分利润用于科研;③增强与企业的联合或协作,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2.3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2.3.1协调农、科、教,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在当前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可适当设立相应机构对“三农”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各自职责、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为“科技兴农”做贡献。

2.3.2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首先,扩大农业推广人员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素质,为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努力工作。再次,建立以政府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要力量,以农民组织、农业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4加强农民科技素质培训,提高规模效益

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办好农村职业高中、夜校等,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农业特色,把办学方向真正转到为农业服务上来;其次,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素质,动员农民参加一些科技培训班、农业广播电视函授专业的学习,将长、短期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最后,抓好科技示范,加强科技示范户、示范村的建设,使农民亲身体会科技带来的好处。在稳定当前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建立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引导农民采用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科技成果应用成本,提高转化规模效益。

2.5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主要是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环境等,各相关部门都应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放在各项工作的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健康的农村要素市场尤其是技术市场,抓好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增强农业对科技的吸纳能力;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计划地培训和帮助农民尽快掌握各种实用技术;建立健全技术市场法规体系,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形成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持续增收的法制机制。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39-003

Service Strategy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Accelerating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iu DongmeiLiu Yanqing(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ining and knowledge cre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91)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y and impact factors, analysi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processes of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n, proposes the service strateg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speed up this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service strategy

CLC number:G304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39-003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高校凭借其高深知识的应用服务社会以创造价值,成为知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式。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虽然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近万项,其中30%以上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国内空白,这些成果不可谓不“先进”,但实现转化者寥寥无几,大多数无人问津。[1 ]高校潜在的知识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科技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作为高校知识开发和传递的主体――图书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传递与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图书馆针对读者千差万别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应不同内容的信息服务成为可能,逐渐以信息资源为核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填补高校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与应用的“信息鸿沟。通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把科技成果全面推向市场,全面参加市场竞争,使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终促使高校科技成果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制约因素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高等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2 ]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其活动影响因素构成角度看是一个主要有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和技术市场等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多元因子的系统中,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发源地,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源泉和基础,对科技成果能否转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源泉和基础里面,影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三个要素的制约:一是科研项目立项的合理性;二是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三是成果转化后的跟踪服务。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技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2 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优势和劣势

2.1 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优势

当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从原有资源形式扩充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字文献资源,更加重视对服务资源的建设,光盘、数据库、视听资料、自建特色文献数据库、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为高校图书馆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为校外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的信息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形式,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深度。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输出信息产品,把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化、信息化功能。另外,高校图书馆拥有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和相对稳定的大量科研用户,从科研人员的课题立项、查新以及课题的服务跟踪到结题,都和图书馆的情报人员密切相关,实现了服务方式与科研现实的有机结合。

2.2 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劣势

首先是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单一。虽然有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有较大改观,开展了一些高层次的服务,如定题跟踪等,但仅仅是跟踪到课题的结题,不参与课题成果的最终转化。服务方式被动,只注重知识的收集工作,而对知识的传递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片面强调馆藏电子资源的数量,较少关注其内容质量。[3 ]一些重点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展的并不理想,存在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手段不先进等问题。只有少数高校开展了实时咨询和信息推送服务,这显然不能够满足科技成果转化中网络发展和资源激增情况下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及时性需求。其次高校图书馆虽然拥有一批高层次的情报人员,但缺乏既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科学知识,了解现代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馆员的整体素质距离开展高层次的信息服务还有很大差距。

3 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中的服务策略

3.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搭建“校企战略联盟”桥梁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在科技成果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和活动。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中介机构并不只是校外才能设立的,由于高校对自己的科技成果更为熟悉,所以在高校内部更应建立自己的科技成果对外联络交流的部门。科技处等部门往往更注重管理而非把成果推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因此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科技管理方式和封闭的沟通体制,形成开放的联合工作方式,使相关的科研信息和管理决策信息互相畅通,实现科研人员及其与管理人员真正意义上的交流。高校图书馆在建立科技信息馆藏时,应与高校科研部门联合着重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不拘一格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4 ]同时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建立用户资源库,尽力营造畅通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查询,成为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加强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建设,健全科技成果推广网络

信息流是转换资源、利益的协调要素,信息网络系统是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对接、互动的基本条件。[5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是需要沟通来传递的,建立科技情报网,设立全国科技专用数据库,全面掌握有关人力、科技成果、技术水平和成熟程度、转化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情况,为合作双方提供灵便、高效、准确地信息。以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样化、全过程、一体化的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奠定基础。高校图书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进行科技成果信息,向企业提供最新的经过分类的专利技术及过了期的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针对技改项目,搜集整理企业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专题调研报告,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相适应的技术项目。现在应用的“KIRT”(即知识、信息、研究、传输的英文缩写),将企业所需的信息以及高校的科技成果输入计算机,供双方查询,使两者互相了解。它非常适宜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信息服务。企业可以把要研究的课题向数据库登记,诸如企业技术改进问题,企业成本计算问题等等,还可以把希望研究时间长短也一起注明。[6 ]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专门的网站,将经过选择的,系统的专业学科信息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他们对某一领域或专业信息的需求,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准确、使用、系统的科技成果转让信息服务。

3.3 提供面向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服务方式,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和发展,是在技术进步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满足读者及其特定主题需求的一种服务。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努力探索研究个性化信息服务,但目前大部分受到人才、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所提供的服务只局限于书目查询、预借、E-mail、馆际互借等,没有形成完整的My library系统。这就要求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点学科和发展目标,提供有关个性化的种类和内容。可贯彻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服务方法上先以信息服务推送为主,逐步采用垂直信息服务;在服务内容上以检索帮助为主,然后开展专题门户和词表导航。在服务种类上先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再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通过挖掘科研人员信息库、科研人员的访问内容以及频繁访问路径,来挖掘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并根据科研人员需求主动跟踪信息库和网络相关信息资源,收集科研人员所需有关科研课题或成果新颖性、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对科技成果的水平进行新颖性鉴定审查,并进行统一推送与反馈。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和图书馆开发的“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King base DL”,是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设计开发的以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数字资源统一检索服务系统、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系统和在线咨询服务系统,能按照科研人员定制的科研课题的要求提供科研课题或成果综合客观评价和鉴定审查,能跟踪科研人员的研究行为和科研动态,从中进行分析推荐课题的立项研究的合理性。

在高校科技成果推广中个性化服务可以利用垂直门户服务方式,对本系统的科研成果宣传挖掘,以扩展其有效利用面,由此满足成果用户的需求。其中包括对分析应用项目成果的新产品将有哪些最终使用者,应用项目成果的新产品如何进入市场,应用项目成果的新产品有多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以及市场成熟度等,特别是在知识开发过程中包含了图书馆员创造性的智力劳动。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形成有独特价值的知识解决方案和知识产品,把有用的、有价值的知识传送给项目成果的使用者,使知识为社会服务。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推出的垂直网站涵盖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和个性化服务系统结合起来提供服务,[7 ]针对特定领域的特定成果使用者的垂直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服务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科研项目的跟踪服务尤为必要,许多科研用户不知道怎样判断自己所处的科研环境以及该通过何种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针对成果需要者的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向成果使用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并动态进行跟踪,建立知识档案,发挥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各自的知识价值,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用户,即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有效地解决用户普遍存在的信息利用上的盲点和误区,提供某专题的研究现状综述,提供竞争环境方面的信息分析以及某领域发展的可行性论证等。因此,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实行的学科馆员制度亟待推广,它是一种基于内容的个性化的比较深层次的推荐服务方式,也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既是知识资源中心,也是知识服务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将成为研究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图书馆的服务已经深入到研究过程中了,甚至图书馆的服务已经有很多科研半成品了,这些半成品提供给科研人员,他们加工后就会成为非常好的科研成果,从而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8 ]

高校图书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将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结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特征,高校图书馆将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填补高校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与应用的“信息鸿沟”。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适时地进行策略的调整,需要不断地拓展服务的内容,引进新的服务形式,加强网络化服务的深度。在管理科学化、信息网络化、人才系统化等方面开创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为科技兴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玉清,许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4).

[2][5]彭炳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3]刘小娜,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91-93.

[4]方焱松,张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70-72.

[6]迟宝旭.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借鉴[J],科技与管理,2005,(1):118-122.

[7]覃凤兰.基于网络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我的图书馆(My Library)[J].图书馆,2005,(3):98-100.

篇9

关键词:制造业;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69-03

有着“共和国装备部”之称的辽宁省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创新区和产业集聚区。是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的主体区,2015年8月3日辽宁省政府文件《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要实现如下目标: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使之与当前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全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总额增加一部,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6/万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一批能够抢占产业制高点并且能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开发出百个“中国第一”;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营业收占同类工业企业业务收入20%以上。由此可见为实现创新型发展,制造业企业对于协同创新组织的模式及创新驱动探索必不可少。

一、辽宁省制造业协同创新组织发展现状

(一)辽宁制造业协同创新组织

2011年辽宁省首批启动了协同创新中心,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首批认定由东北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的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的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牵头的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由沈阳化工大学牵头的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等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协同创新组织成长的多年时间里,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协同龙头企业研发创新项目,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一项。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使得企业从中获利,例如:沈鼓集团通过协调创新中心共同研发的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组,实现了国家装备国产化,使得沈鼓集团一举跻身世界压缩机行业三强。

(二)“驻校建院”模式

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以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其中成功运营8年多的沈鼓研究院,运用的便是日益成熟的“驻校建院”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实现了协同效应的最大化,而且还为中心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所谓驻校建院,就是由企业和大学高校联手在高校建立研究院,被派往中心的老师既属于学校又能够享受企业的相关待遇,大大激发了高校学者在科研创新工作上的热情,以及部分受重视的心理需求。在创新驱动上,以校企合作,联合驱动为主要驱动力,在辽宁省迫切需要使得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追其根源便是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改革,追求新利润增长点的迫切需要。

(三)人才培养与储备

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中人才的培养储备以及引进一直是一项重点问题,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辽宁省众多协同创新中心中由沈阳化工大学牵头的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寓教于研培养模式最为突出。该模式中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平台让学生在高水平教师的带领下实践参加科研项目,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模式将协调创新中心与学校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使得两者之间互为基地,互相渗透,建立了真正的协调创新的新机制。

(四)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需成长

今年已是国家2011计划提出的第5个年头了,辽宁省协同创新的组建与发展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与技术专利,其中也有部分专利及成果转化为经济新动能,给企业带去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当下由高校牵头,企业主动的协同创新组织中,高校是专利与项目的拥有者与发明者,高校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转化率极低。同时在协同创新组织的发展中,在浏览了辽宁制造业各个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页后发现,在成立至今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激情澎湃,满腔热血,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协同创新中名存实亡。虽然每一考核期限都会有着相应的成果出现,但是多是牵头学校自身的科研成果,并无法在企业进行转化。

二、辽宁省制造业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研究

(一)高校牵头专利转化率低

辽宁省的协同创新中心普遍是由高校牵头组成的协同创新组织,高校是创新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高校的牵头作用下,协同创新组织确实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高校并不处于市场的最前沿,市场信息或是对于市场变更方向的敏感度不够,往往其科研成果会具有滞后性。

篇10

关键词:京津冀;高校;企业;合作机制;建议;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0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条明确指出“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科学探究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成功模式,不仅是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这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较之我国有较长的历史,且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给所在的区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国外校企合作模式推介

(一)政府主导模式

该模式强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3个利益主体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种“三位一体”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三方关系有效互动,其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和高校分别发挥保障和服务功能。如1999年法国政府通过了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辟就业渠道的《革新与研究法案》,该法案强调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知识产业化管理机构,简化研究人员创办企业的申办手续,调整革新企业的税收政策,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公共研究机构与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为推动革新技术企业的开发,法国政府还启动基金重点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间联合创办产业的计划,地方政府也给予了相应扶持。启动基金主要为革新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经费支持,一类是国家专项课题启动基金,主要支持的领域有生物技术、新材料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另一类是地方启动基金,由大学、科研中心、地方政府和地区发展部门联合筹措,主要目的是支持产业开发[1]。再如,日本政府为了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日本国会通过的《产业技术革新法》,明确规定了官、产、学三方的利益分配和合作法则。这种“官产学”三位一体模式,使日本在新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新材料科学、超导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不仅促进了日本科技水平的提高,缩短了科研成果到产品开发的时间,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新技术人才。此外,还有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在高校与产业合作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专门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来扶植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如房地产租售优惠、设备折旧优惠、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外资引进优惠等。

(二)科学园区模式

科学园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它的建立曾有力促进了“硅谷”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兴盛,为大学与企业的联姻树立了典范。在此之后,英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设立各具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区。亚洲的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也开始相继建立了大学产业园。除斯坦福研究园、剑桥大学城等少数科学园区是在综合研究能力极强的大学基础上建立的以外,多数科学园区都是由区域内若干个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组成,通过聚集效应来增强高科技研发能力。如2003年9月,在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西蒙弗雷泽大学(SFU)、不 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和艾米丽卡艺术与设计学院(ECI)4所当地著名公立高校共同筹建的“大北路校园”新校区内,分别建设4个在教学、科研及成果商业化方面都为全新的高新技术知识园区,一是生物技术,二是新媒体,三是人文科学,四是科技成果商业化。每个园区的建设方案都要经过4校统一审核批准,同时吸引企业界积极参加[2]。园区将重点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水资源和其他能源供求及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

法兰西科学城集中了法国60%的大学和43%的科研机构,共有3万多科研人员和8000多家高科技公司[3]。

这些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已成为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展高新技术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主阵地,它大大增强了高校与企业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合作。

(三)中介搭桥模式

它是利用专门的中介组织来帮助高校科技成果向产业界转化的有效模式。在美国,也有众多专门机构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如通过咨询公司、联络办事处、大学-企业联合体等综合服务机构,切实承担了高新技术向产业界转移的重任。英国的剑桥大学在1973年成立了沃夫森产业联络办公室,主要职能是注重协调帮助各院系和个人建立同产业界的合作,仅1998年,知识产权转让规模就突破100万英镑[4]。日本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创办了促进科研成果产品化的中介机构――高科技市场,该中介机构主要负责挑选所在地区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转化为产品的科研成果,对有关成果产品化的研究提供资助;代为有关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协助创办风险企业等[5]。

(四)风险投资模式

所谓风险投资指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国外,风险投资资本主要来自金融机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个人投资者、政府基金等。据统计,美国90%以上的高新技术是按照风险投资模式运作。创立于1988年的曾经是最大的、最成功的美国种子基金网络公司“资本网络公司”,是一个独立的实体,由“创造、创新、资本研究所”和“奥斯汀技术孵化器”合作创办,主要是鼓励种子基金和风险基金向德克萨斯州的企业家提供机会,有力地促使了其首府奥斯汀成为世界上高科技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的代表城市[6]。1998年日本成立合成股份公司的高科技风险企业,是由住友电气工业股份公司、日本风险资本公司等7家公司和大阪大学、京都大学等5位教授共同出资举办,旨在选择能够对产业界做出贡献的研究题目,在日常的研究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产业界的需要和自身的价值,更好地补充企业自有的研发力量[7] 。

二、探索构建京津冀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其校企合作的态势并不乐观。一是高层次的区域性的校企合作联盟机制尚未建立,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应有效能;二是校企合作的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科技中介服务的行业自律机构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技术交易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还不能提供有效服务。三是校企合作中双方利用风险投资的意识不强,企业缺少与高校的常态化沟通机制,而高校对开展校企合作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实现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不妨借鉴上述国外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成功模式,探索构建京津冀校企合作机制,这将对发挥京津冀高校科技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转变校企合作与共建方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和完善“官产学”三位一体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官产学”的保障机制,即以政府层面为主导,以企业研发为主体,以高校参与为基础的三结合体制,把开发引导、应用、基础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产业资本与人力资源、知识资本最优配置的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具体来讲,就是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建立高层次的区域性的校企合作联盟机制,定期进行交流洽谈和磋商对接。以政府搭建校企合作的中介机构为纽带,依托大学科技产业园区,以企业研发力量为主体,以高等教育衍生产业为突破口,不断促进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和利用,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时间,使高校真正成为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战场,切实增强高校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与产业结合的运行机制,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效服务

通过有效整合京津冀区域内校企合作的中介服务机构,构筑一个网络化、区域化的校企合作中介服务高端平台,更好地促进区域内外创新要素的充分涌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借助京津冀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区域内校企之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高校应及时向企业公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企业也应及时最新的技术需求信息。二是健全完善区域技术和产权交易平台。以京津冀现有的知名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如北方技术交易所、北京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及河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构筑京津冀区域校企合作交易平台,促进技术、资本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8]。三是高校自身也应发挥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以科研任务为纽带的长期合作,把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更多地承担科技攻关项目,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切实在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中取得实效。

(三)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风险投资促进机制,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供有力保证

由于高科技产业是风险产业并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在资金方面,单靠学校有限的资金是很难实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因此,不妨引入一些实力强、信誉好的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和信用担保机构,为京津冀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私人资本参与高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投资,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京津冀高校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外,京津冀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还应注重培育和激发风险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创业能力。

三、对河北省的建议

(一)以产业园区为依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河北省应抓住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统筹规划河北省域内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吸引京津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利用其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搭建河北省校企合作新平台,也可以为京津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在河北省境内直接设立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提供各种优惠条件。通过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必将加快推进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提高吸纳京津高新技术、资金和人才的能力。

(二)以中介机构为纽带,构筑校企合作桥梁

河北省应积极利用与京津高校及科研机构搭建的不同层次、内容和形式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如设立咨询公司、联络办事处、技术孵化中心等服务机构,不断加强与京津两地的校企合作和优势互补,特别是要借助京津科教和产业优势,大力引用其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钢铁、医药、建材、食品和纺织服装等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要注重发挥河北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这一重要技术交易平台的作用,更好地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进程,更好地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达到优化配置,从而为河北省科技创新提供便捷和顺畅的服务。

(三)以政府政策为主导,提供校企合作保障

河北省各级政府应发挥好政策导引作用,通过制定专门或相关的政府规章和实施办法来积极扶持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的运营建设;或者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如房地产租售优惠、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为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提供帮扶。当前,应发挥好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引作用,正确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能源、新材料、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实施好“百家央企进河北”重大战略和信息产业升级、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强创新主体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使科研成果从高校向产业有效转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政策规划处.法国政府通过革新与研究法案[J].世界教育信息,1999,(6).

[2]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教育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四所著名高校共建新园区[J].世界教育信息,2004,(3).

[3]徐广宇.国外发展教育产业的典型模式与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0,(10).

[4]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政策规划处.剑桥大学科技转让的基本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0,(6).

[5]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室.日本创办促进科研成果产品化的中介机构[J].世界教育信息,2000,(7).

[6]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政策规划处.美国奥斯汀高科技城市发展简析[J].世界教育信息,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