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的文学艺术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雅的文学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益精稳压方;高血压病;内皮素-1;大鼠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内皮素-1(ET-1)是内皮素(ET)家族的主要成员,其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内皮素-1与高血压的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中医的病因病机为基础,结合现代检测手段、实验指标,探讨中医中药防治高血压病的可能机制。
1、资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雄性健康SHR大鼠32只,8周龄,体重150+15g,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取WKY大鼠8只,8周龄,体重150±15g,设为空白组。
1.2治疗方法:益精稳压方由生地、熟地、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白蒺藜、酸枣仁、地龙、三七粉、丹参组成,将其煎制浓缩而成的复方制剂。中剂量组浓度设为临床用量20倍。其高剂量组浓度1.88g/ml,中剂量组0.94g/ml,低剂量组0.47g/m1。治疗开始即予相应浓度中药复方浓缩剂灌胃,每鼠每日3ml,模型组、空白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8周为1疗程,共观察1疗程。
1.3实验方法:采用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研制的电脑控制自动大鼠心率血压测量仪测量大鼠鼠尾动脉压,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的大鼠血压水平。并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8周后在大鼠尾部取血2ml,离心,冻存所得血清,于实验结束后放射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血清ET-1水平。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经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各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比较:详见表1。观察发现SHR大鼠较WKY大鼠血压明显上升。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血压值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血压值均有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各组治疗前后血清ET-1水平的变化比较:详见表2。ET-1水平,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干预各组ET-1水平升高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中药各剂量组ET-1均升高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4周后比较,模型组ET-1水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药各剂量组ET-1水平则无明显升高(P0.05)。
3、讨论
篇2
【关键词】消费文学;关联性;文艺学
一、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究其根源,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盛行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消费文化的使用,深刻强化了其在商品世界竞争当中的核心地位:就世界经济的文化维度角度讲,消费的文化规整化的过程意味着记录化,很好地发挥了沟通媒介的角色,与此同时,物质产品的使用,又很好的表现了它们的实际意义——实用价值;就文化产品的经济构架角度讲,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垄断等形成了全新的完整型市场链条,而消费文化的重点在于文化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文化化。
由于,消费文化最为直面的连接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简而言之,就是说,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实都是文化的消费者,都通过一定的消费从而达到自身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最终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使得自身得到很大的改变甚至是提升,另一方面,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开始不仅仅只是满足一般性的物质用品的消费,而是更大层面上的追求消费文化的精神以及艺术方面,开始更多地追求消费的高雅以及艺术感。可见,消费文化的影响力之大,范围之广。
二、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的关联性
一直以来,消费文化都是以市场利益为导向,不断地追求,以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由于消费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运行机制的不断更新,使得文艺学的艺术生产力展现出了全新的格局。文艺,追溯其根源,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源在于创新。在中国文学艺术历史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艺术面临重大性质的转型,可以算得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代;这时候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主要分为这样的几大具有代表性的派别:一些的作家依然坚持文学艺术的至崇至高,固守文学艺术家们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地位,文学艺术创作上,则更多的表现为对人性的深刻意义上的剖析,注重对于审美的至高无上地位的崇拜;一些作家开始主动转变描写对象,慢慢转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市场的需求;另一层面,开始出现佚名作家,他们主要靠创作网络文学系列,他们的作家群体和创作数量,逐步占据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流,共同创造了网络文学的繁荣;还有一些作家靠改编为生,并且逐步成名,使得改编性质的文学艺术创作方式逐步兴起,使得文学艺术和市场逐步融合、贯通。从这些文学艺术创作的代表性派别不难看出:消费文化作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大范围制约性;文学艺术创作作用于消费文化的执行和抗争的两种情形。
在消费文化的作用力之下,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出现了分支:文学艺术创作主体对其价值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有效性发生质疑,从而使得文学艺术创作由原先的社会贬值、自我贬值以及两者共存的状况中脱离,逐步向消费文化倾倒;文学艺术创作主体坚持文学艺术的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地位,独自承担着所有的批判社会、解剖人性的传统性质的重大职责。由此可见,消费文化解体了文学艺术创作原有的主体阵营,由于这样的间接性作用,最终导致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局势。
在消费文化的作用力之下,文学艺术的创作方式方面,日益充斥世俗化和反复性,文学艺术不复往日的精神食粮意义,逐渐沦为闲暇娱乐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的语言表达方面,三俗话语言完全取代原先文学语言的含蓄以及耐人寻味,文学语言充斥着无聊、直白甚至是地痞气息,完全颠覆了文学语言原有的深沉;文学艺术的描写对象方面,平民生活、人的欲望之源、游戏等等都成为了主要的描述中心;文学艺术的整体线索理论方面,偶然性日据要位,因果规律日益遭到嫌弃,舍之不用,大体框架越发趋于松散甚至出现模糊化;文学艺术的价值诉求方面,文艺的价值诉求日益平民生活化,文学艺术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复制品,成为日常生活的调试器。
三、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消费文化重新塑造了文艺学在整个当代社会文学发展过程当中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从根本上对文艺学的行为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文化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倾斜,使得人们在文化上的消费费用比重日益增加,消费群体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但就文艺消费心理而言,反而呈现出复杂化的情形:文艺转型的日渐商业化彻底摧毁了文艺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一无二性质的地位,文艺的降格——商业化行为,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文艺消费者心理上的疑惑;伴随着消费者群体的扩大化,随之而生的并不是消费群体整体消费观念的进步,使得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人民素质的提高完全不存在正比例的关系,消费文化的根本目的开始模糊化,消费市场的恶意抢占以及消费欲望的浮夸化扩散几乎完全占据了传统的人们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由此可见,因为文艺学的作用力,消费文化的群体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大化,但是消费文化的目的却日趋烂俗。
综上所述,消费文化对文艺学的产生、传播以及最终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作用,而且,随着文化消费的整体的发展,使得消费文化对文艺学的渗透、整合逐步深入,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呈现出上升的大好势头。但是,又由于消费文化的复杂性质的存在,现阶段文艺学的多元化特点,使得一边倒式的评定消费文化对文艺的影响作用都变得片面。所以,消费文化成就了整个文艺学的辉煌,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了文艺学的诸多漏洞。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 1997(2).
[2] 何志钧.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篇3
唐朝时期,一个叫卢生的书生上京赶考,途中在旅馆里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交谈中,卢生流露出渴望荣华富贵、厌倦贫困生活的想法。吕翁劝解了一番,但卢生仍难以释怀。于是,吕翁便拿出一个枕头来递给卢生,说:“你枕着我这个枕头睡一觉,就能得到你想要的那种生活。”
这时天色已晚,店主人开始煮小米饭。卢生便接过道士的枕头开始睡觉。
刚刚睡下,卢生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有个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于是,卢生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这一下子,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几个月后,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女子为妻,钱也多了起来。不久,他又中了进士,多次层层提拔,做了节度使,大破敌军,又提升为宰相做了10余年。不料,卢生的功成名就招致了官僚们的妒忌。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都向他飞来,指责他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很快,皇帝下诏将他逮捕入狱。又过了好几年,皇帝知道他是被人诬陷的,所以又重新起用他。他一共生了5个儿子,他们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卢家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后来,他逐渐衰老,屡次上疏请求辞职,皇上不予批准。最后,他鞠躬尽瘁,病死在岗位上。
就在这时,卢生打了个哈欠,醒了。他揉揉眼睛,发现自己的身子正仰卧在旅店的榻上,吕翁坐在他的身旁,店主人蒸的小米饭还没有熟。他诧异地说:“我难道是在做梦吗?”
吕翁说:“人生的惬意愉快,也不过这样罢了。”
卢生怅然失意了好一会儿,对吕翁谢道:“这个梦就是先生用来遏制我的私心欲念的啊,谢谢先生的点拨!”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后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不过顷刻而已,转眼成空。
阳春白雪
一天,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吗?为什么老百姓不怎么称赞你啊?”
宋玉说:“我给您讲个故事吧。有一个歌者来到楚国郢城,一开始时唱《下里巴人》,下面有数千人跟着一起唱;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下面跟着唱的人只有数百人了。当歌者唱到《阳春白雪》时,能跟着和的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的时候,能跟着唱的不过三四个人而已。”
宋玉的意思是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乐曲的格调越难,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诗歌;意义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4-01
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最好思想之最佳表达”,甚至可以代替宗教,起到匡世救时之用。而众所周知,诗歌是文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同样,英语诗歌更是英语文化和思想的最完美载体,同时又是一块具有精炼语言表达力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英语国家的丰厚语言知识、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渗透着英语民族大量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英语诗歌教学在以“听说读写”工具性为目标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被抛到无人问津的角落,其积极助推英语教学的作用却被忽视,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目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人才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世界胸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的增高,国内外教育改革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英语课改随之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英语诗歌的教学才日益受到关注。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具备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作品的阅读量,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征,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让学生通过诗歌这一高雅的文学艺术形式来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将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高中阶段加强英语诗歌教学越发显得刻不容缓,其意义如下:
一、诗歌的美学价值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根据人本主义教育学理论,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即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自身,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另一类是外部动机如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处罚等。就学习动力而言,人本主义心里学家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说:“健康的儿童是乐于发展、前进,乐于提高技术与能力,乐于增强力量的。”
而诗歌作为“所用语言最美、给人印象最深、效果最佳的”艺术表述事物方式,用它独特的形式美,比如分行、押韵配有清楚的尾韵,特有的节奏感等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诗歌文体的语言简短、精练,还富有韵律性,充满音乐美和意境美。这特别适合学生独自朗读和合作演绎,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同时会得到视觉、听觉、感觉的享受,更会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
二、诗歌学习能满足高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五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看到学生个体是会思考、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希望得到尊重和情感的疏导的青春阶段。他们渴望满足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而诗歌是最好的表现情感的方式。正如爱伦・坡曾认为的:完美的诗歌是使情感找到它的思想,而思想又能找到它的语言的地方。诗歌教学,是可以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个人情意紧密相联系的最佳方式。它可以在满足他们情感需要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势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那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三、诗歌学习还能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分析,高中学生思维逐步成熟,喜欢挑战。有内涵的诗歌作品更能激起学生的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的决心。而且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就有着不同的学习需要。诗歌作品因其语言、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总有喜爱诗歌的学生希望能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能学会如何理解、欣赏甚至写作诗歌。因此,在语言学习中教学应该满足学习者的愿望和需要,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在诗歌的学习中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成就感。
另外,英语诗歌有助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而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英诗原著是提高英文水平,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大体而言,文学作品有四种体裁: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其中,诗歌在整个文学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剖析英语诗歌的同时,会体验到语音、语法、书写形式、意义等的常规与变异,从而形成英语的认知结构,进而从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变化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技能。
四、英文诗歌有助于了解多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篇5
【关键词】魏晋时期 书法自觉 王羲之 书法艺术
魏晋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突发性发展并取得了较高艺术成就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不仅关注字体得到结构美和书写的便利性,而且开始在重视追求书法的风格和神韵。尤其是当时较为著名的“二王”行书、草书作品已经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因此,系统的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与促进现当代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自觉的产生
魏晋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重要的领域都在时代的影响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受频繁的战事和社会动乱现象的影响,儒释道三家文化盛行,玄学的清淡之风也日渐兴盛[1]。当时社会上的文人和士大夫在相对自由政治文化氛围的启发下开始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关注自身个性和精神世界的发展,文学艺术正式进入到表现自我性情的自觉阶段。书法艺术也是如此,在汉字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延续使用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书法的出现最先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的使用需求。从已经出土的竹木简、帛书和青铜、陶器来看,一直到汉代,书法还没有普遍的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受到社会的重视,作书之人一般也只是地位低下的典签和书佐。到汉末魏晋时期,书法的发展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在战争的需求下,东汉时期规矩端严、雍容尔雅的正统隶书已经无法适应时展变化的需要,而长期在民间盛行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字体则因为简单方面逐渐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国家战争和分裂割据的政治因素影响下,魏晋时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已经无法对全国的书体进行统一的规范,隶书作为正统繁复的书法艺术形式一般只在中央政治集权的小范围内使用,民间对书体形式的规范变得宽松、自由,为书法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2]。同时,民间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对隶书的正统书法地位提出了挑战,中央集权范围内的达官显贵开始喜好书法,逐渐将书法艺术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技艺。特别是魏武帝首次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介入到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使书法家的地位逐渐提升,造就了多位书法艺术的开山大家。受此影响,书法艺术正式成为一种表达书写者性情、意趣和精神世界的高雅艺术,书法家开始有意识的追求书写时字体的机构、线条以及运笔方式等,书法艺术创作走向自觉时期。在此社会氛围下,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同样开始追求书法的自觉,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征
王羲之书法创作在书法自觉的影响下,吸取前人的书法创作精华,博采众长,独创一家,书风清新端秀,在《晋书・王羲之传》和《世说新语》中都评价其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具体来说,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王羲之书法雄逸,具有鲜明的矫健美特征。梁武帝在评价王羲之书法时就层感叹其字势雄逸堪比“龙跳天门,虎卧凤阕”,受到历代书法艺术爱好者的珍藏和借鉴。第二,王羲之的书法具有清新妍丽之美。张怀先生就曾经在《书断》批评王羲之的书法过于妍丽,无大丈夫之气。第三,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还具有一定的中和之美,表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核心内涵。
三、王羲之书法艺术在后世的发展和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注重意境崇尚神韵,在创作中将书法的运笔技巧等与书法创作之外的情趣相融合,最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效果,不仅在其生活的时代被人们广为推崇,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广泛流传,在我国书法艺术界始终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隋唐时期,中国书法艺术更为繁盛,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不断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首位帝王书法家,并且受到其书法创作“尊王”倾向的影响,正式确立了王羲之在书法界的“书圣”地位,对初唐时期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的书法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盛唐时期的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和张旭等人也在研习王羲之书法时抓住其书法艺术的本质,融合自身书写风格和思想后不断创新,使唐代书法艺术发展到最高峰。
宋代的黄庭坚、蔡襄、米芾和坡“宋四家”在继承和发展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对自身书法创作进行相应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如米芾早年在学习和颜柳书法艺术后,在晚年对“二王”书法进行临摹,创作出了与《兰亭序》极为相近的《苕溪诗卷》,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元代时期的赵孟颊在当时复古主义的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在学习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赵体”。而在中国书法发展重要时期的明代社会,吴中三子文征明、祝允明和王宠在书法研习上以“二王”为宗师,延续了王羲之的书法创作之风。清代虽然过于提倡碑学,王羲之的书法发展趋于衰落,但是其在中国书坛的影响力仍然较为深远,“书圣”地位更是无法撼动。
这些我国历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在学习和发展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创作思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书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
总之,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我国后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上千年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传递书法艺术思想的工具,还在历代的发展中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是中国艺术宝库乃至世界艺术宝库的瑰宝,值得在当代社会广为学习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钟朝发.王羲之书法艺术浅论[J].文学教育(下),2014(7):28-29.
[2]王小路.浅议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功的社会因素[J].大众文艺,2012(23):131-132.
篇6
关键词 多元;同一;文化商品化;辩证法
后现代文化语境指涉出一种存在状态的多元性和文化审美的宽泛性,表现为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被模糊,艺术与非艺术、小说与非小说、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对立被消解。在20世纪西方文坛上,《魔戒》造就了一场旋风,其作者托尔金也成为一种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托尔金与《魔戒》代表了20世纪文坛上多元而一体的现象,即“学者”与“小说家”的同一,“学术”与“虚构”的同一。《魔戒》在艺术上、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体现出后现代语境中文化商品运作的典型特征,即 “畅销”与“经典”的同一。《魔戒》所代表的多元而一体的现象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后现代文化已经丧失了传统的意味,突破狭义文化的界限而扩张到无所不包的地步。
一
托尔金的学术生涯和文学创作与他所钟爱的语言与哲学不可分割。作家生前是中古语言文学研究者、语言学教授。作为一个专业的语言学者,他并不像多数语言学家那样对语言进行抽象思辨或实证的科学性的研究,他更感兴趣的是语言美学。在给W.H.Auden的信中他承认,他对“语言形式有一种敏感,它像色彩和音乐一样打动着我的情感。”他强调创造的源泉是语言,认为语言及与之关联的神话传说是不可分割的,语言赋予了故事“内在的连贯,语言风格上的统一和历史感的幻觉”。可以说,中古语言是他的故事的直接来源。古老的词语不断激发着他的心灵和想象,起到了构建作用,使他创造了一部他自己的“神话体系”,一部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神话体系。这些文字的形式大于意义,它们让古英语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在他的神话中得到了感性的复活,让现代读者感觉到强烈的神秘感和辽远的历史感。托尔金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后现代文化中的一种多元而一体的现象:他不仅是学者,也是小说家,其作品不仅畅销,也是当代文学经典;他不仅会研究,而且更会虚构;最关键的是,其作品颠覆了关于小说的定义,一方面似乎是回到更为古老、自由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似乎是向前突飞猛进,拓展了小说的技巧。
多元而一体的现象不仅见于托尔金,在另外一些作家身上同样能看到:纳博科夫、索尔・贝娄、约翰・巴斯、戴维・洛奇以及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等等。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都在学术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取得了文学上的成功,都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潮中保持了清醒和睿智。一方面,他们开创或吸收了种种后现代主义的手法,用元叙事、互文性、戏仿、拼贴、伪造等创造了一个文本狂欢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沉溺干文本游戏之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的作品有着哲理性和批判性。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作为小说家的学者和作为学者的小说家。作为小说家的学者,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学理论,虽非体系精严的理论大师,但见解却都有独到之处。多有专门的著作问世,作为学者的小说家,他们都在具体的创作中自觉运用理论观念,具有浓厚的学院气息。他们的小说批评理论既有深入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也有对创作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和抽象升华的批评实践为依托,同时还有塑造感性形象的创作实践作为一种尝试和印证,从而超越了一般学院派批评抽象、晦涩、过度阐释的局限,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结合。这种结合使他们的理论和小说自成一体、别具一格,最终重新定义了“小说”。更具体的讲,他们将昔日文学作品中的大量片断以花样无穷的方式植入文本,在一种拓扑的原则下使小说本身不仅是novel和fiction,而成了无所不包的literature本身。譬如:《魔戒》的雅俗共赏使它成为不折不扣的经典,但这样一部在大众文化里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却一直面对毁誉参半的命运。在学术界,对托尔金的态度是将其文学作品边缘化,采取“含混的沉默,或策略的拒绝”的态度。造成这样的反差和学术界的回避的重要原因是文学评论界很难在文类上对其做出统一的界定,因而在评判上失去了一个既定的标准,造成批评话语的缺失。《魔戒》既不属于罗曼司,也不是魔幻传奇,更不能简单定义为散文史诗。我们不能以其中任何一种为作品打标签。它是一部纯想象的、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是与现代社会没有直接联系的另类“历史”。因而不是现代文学常见的小说样式――它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复杂的结构、它构筑了另一个小宇宙,有自己的时空和生物圈,有自己的神话体系,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史诗、神话和传奇的共存。正因为《魔戒》在许多方面偏离了既定的评判模式,对其艺术特质的讨论不能囿于当代评论的传统策略。事实上,正是这种难以定义、不可名状的特性使托尔金的创作呈现出新颖的特质。
整体上讲,上述作家都不是纯粹的文字游戏者,而是由批评家转向思想写作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因为开拓了人类的视野而具有认识论的价值。托尔金的“神话体系”建构,博尔赫斯对“时间”的思考,纳博科夫对“模拟之谜”的研究等等,这些都在承认后现代不确定性特征的同时呼唤着更为开放的、多元的、自由的文学创作。
二
在20世纪取得文学成功的作品,一般都来自获得商业成功的作品,即实现“畅销”与“经典”的同一。后现代语境中艺术媒体、审美观念、传播媒介、发行渠道、读者趣味的改变,使文学艺术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美国著名的后现论家詹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表现为空前的文化扩张,文化完全大众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的界限消失。一切文化因素,无论是高雅与否,在全球化语境中,在新的生产媒介中,都表现出同样的后现代特质――切都成了“深度丢失”的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从过去的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展出来,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文化彻底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类。《魔戒》在艺术上、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充分体现出后现代语境中文化商品运作的典型特征。50年代《魔戒》出版后,著名作家和评论家――比如奥登和爱德蒙・威尔逊――纷纷撰文评介,大加赞扬。1965年平装本问世后,十个月间销售了25万册,继而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广泛发行,一时间压倒了戈尔丁和塞林格,成为英美文坛和大学校园最受推崇的作家,读者建立了“托尔金协会”,学术界对其象征主义和互文性的研究如火如荼,热潮持续到70年代。再加上近年来作品借助影像技术走向大众,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文化上的冲击。耗资2.7亿美元改编的电影《魔戒三部曲》震撼影坛,累计票房过亿,最后一部《王者归来》独 获11项奥斯卡大奖。
《魔戒》在实现“畅销”与“经典”同一的过程中走的是“从俗”的路线,借助视觉形象的表达方法走向大众,即电影成就了小说。当今社会,正是消费社会和视觉形象的共同推动,使得文化由精英走向大众和浅俗。在这种可视化的形象狂欢中,视觉形象本身不但颠倒了各种权威文化的原则和审美标准,而且具有全民性和广泛参与性。视觉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大餐,而且随着人们欲望需求的不断满足,视觉文化更是一步步走向主流文化的阵营,发展的愈发迎合大众消费的口味。处于消费社会的当代人对影像的敏感性最强,对影像的技术关注最强,对影像的参与、创造最强,他们更容易通过虚拟世界来满足自己的视觉期待,宣泄内心的情绪,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实现只有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实现的愿望。《魔戒》之所以大受欢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影片塑造了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满足了观众特定的消费心理需求。影片上映恰逢世界局势不稳定,恐怖袭击频繁,人心惶惶,心理安全系数普遍降低之时,尤其是9・11事件之后,许多人对传统的价值理念产生了怀疑与动摇。此刻,一部带有神话色彩和乐观结局的影片的出现不仅缓解了人们对日益危险的生存空间的危机感,而且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重新树立了人们对诸如忠诚、勇气和团结等传统价值理念的信心。
篇7
1植物与文学的关联性
中国文学中很早就有描述植物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国风》中的第2首《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劐,为缔为络,服之无肄。葛是一种豆科的藤蔓植物,如今很多女人都吃“葛根粉”养颜,所谓的葛根,便是这首诗里的“葛”的块根。又如春秋时期孔丘《论语•八佾》日:“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因此,松、柏、粟成为当时社稷之本的象征物。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花木是人们寄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与文学之间存在关联的植物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有松、柏、荷花、梅花、竹子等。它们与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比德、抒情、回归自然等方面。
1.1伦理道德的比德思想体现比德思想是儒家思想的自然审美观,是真善美中“善”的核心内容,它主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鸟兽飞禽等之所以能引起欣赏者的美感,就在于它们的外在形态、生态上的科学生理特质,以及神态上所表现出的内在意蕴,都与人的本能、本质力量发生同构、对位与共振关系。有与人相似的形态、特质、精神的花木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可以在花草树木等自然界的描写中融入某种人格写照。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及士大夫们在经营园林植物时,总是以具比德内涵的植物为首选花木。比如,在园林植物中,松柏应用广泛。孔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苟子》则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又如,《梅岭三章、•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则比喻松之刚直美德。另外,对水中荷花的描述,有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荷花比德于君子的品格情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作君子洁身自好的品格和写照。清朝康熙《钦定热河志》卷25《行宫一》手札:“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柏则思,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兴,不可不知。”康熙把德政观与植物联系在一起,可谓把植物人化到了文治的境地。
1.2清雅脱俗的出世观体验对于那些隐影于朝外山林的闲情逸士及士途失意的士大夫们,也有其合乎于观赏、吟诵的植物。当这些植物配置在园林中适当的位置时,依照植物季相的变化,可以邀约知心好友,欣赏吟咏。例如:梅花就是一种具有“格调清逸”的精神属性美的花木。宋代范成大《梅谱前序》称颂道:“梅以韵胜,以格高”;徐致中赞美它:“要知此花清绝处,端知醉面读离骚”。正由于梅花具有雅逸美的精神属性,因此最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古人有花荣宠凡6条:“为烟尘不染,为铃索护持,为除地镜净,落瓣不淄;为主人旦夕留盼;为诗人阁笔评量;为妙妓淡妆雅歌”。可谓“梅以韵胜”的千古名篇。宋人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对竹子的雅逸美可谓表达到了极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将竹子提到了高雅的地位,是苏轼对竹子雅逸精神的经典描述。对于“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的荷花,其雅逸美的特征给文人骚客徒增了一份表达的媒介。如宋代于石《西湖荷花》诗:“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这些文学作品把人与植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经过文学的艺术加工,成为植物拟人化的经典写照,表达了文人雅士高清脱俗的精神风骨。
1.3自然生态的哲学观追求我国古代哲学崇尚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思想反映在园林植物应用上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天成的本体美,不加修剪地展示植物的姿、色、香等自然面貌。如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吾家满山种秋色,黄金为地香为国”,分别表现荷花和的自然生态美。古代文人赏花追求自然天趣,更推崇物我两忘的赏花境界,如南宋陆游《梅花》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古代哲学的“道法自然”,追求顺应自然之道的自然观认为:自然野趣是审美的本源,一切矫揉造作都是假的、不美的自然哲学态度。
2植物文学与自然景观的关联性
2.1植物的姿态美赞美梅花姿态美的典型名句如宋代诗人陈与义:“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殊”。洪璐赞美它:“性姿素朴,仪容古雅”。把花的姿态形容成古雅清韵、飘逸脱俗的仙子。又如宋人苏轼之《松风亭下梅花盛开》中“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表达了梅花的姿态美。
2.2植物的清香和光影美桂花的香最沁人心脾,能使文人雅士抒怀,如元末明初诗人杨基赞美桂花:“半粒能含万斛香,一枝解夺千姝丽”,是对桂花花小香浓的动人描述。桂花夜里“暗香浮动”,白天“十里飘香”,是以香得美的典型植物。体现植物光影美的诗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展示了植物在月破云开时,花叶投下的优美影子。倒影、光影美给植物增添了更多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内容。
2.3植物的声晌美我国著名的厦门鼓浪屿风景区,在其主景点有一摩崖石刻,名为:“天风海涛”。当海风吹起时,台湾相思、木麻黄等植物的声音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势,大自然的力量美和声响美形成豪迈的音符,形成了壮观的自然天象景观。又如南朝齐梁陶弘景特爱听松,其日:“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必欣然为乐”,是以松与天象景观相结合形成的美景作为欣赏乐趣的例子。
2.4植物的色彩美当代文学家杨朔的《香山红叶》给人们的感受是:“山林树悄红,草木总牵情。赏叶梦惊醒,远离长春城”。入秋时节,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香山红叶的色彩美搅动得游客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样的植物季相所表现出的植物色彩美为景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又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林的色彩特征成了这首诗最主要的背景,其中的诗画境界、比拟手法把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3植物文学因子在植物规划中的运用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将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是满足人与大自然的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问的综合体…。由此可见,精神文化是风景区的重要内容,其基本价值基础就是科学和美学、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体。因此,风景区的文化(文学)价值是评价其风景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植物景观的特征是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典型景观之一。在风景区中,植物景观因所具有的不同组成结构、年龄而形成不同的景观特点,主要表现在:林相、季相、时态(植物在不同时间段所表现的面貌)、林位(位置与赏景点的相应关系)、感应(主要为风力产生的效果)、引致(与植物景观相伴随的其他动物景观)怛1。随着风景区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理中对于植物的文学景观方面的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的香山因为《香山红叶》的文学感染力,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旅游目的地。植物文学作品在吸引游客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继而成为风景区的重要标志之一口o。我国描述风景区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应当加以开发利用。风景区的植物培育和营造应该体现历史文脉、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成为与风景区共同营造的地标和区标Ho。目前,我国有条件的风景区在培育和开发中还未重视植物文学题材的塑造和培育。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植物文学的作用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3.1突出植物配植的文化心理功能要注重主题性的塑造,人格情操的表白、趋吉化心态的物化和富贵的旌表。5o。首先,在以植物景观为观赏特征的景观规划中,要努力挖相关的、有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使之应用到风景区的品牌建设上;其次,在植物景观优美,能激发创造潜能的植物景区,可建设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为作家采风提供优良的创作环境;再次,针对上述植物的文学艺术功能,在风景区的适当地点营造赏景观景的场所,结合文字及标牌形象,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景观植物和文学、植物和天象自然形成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在美景度比较高的植物群落景区,可着重培养其赏景特色,形成优美的植物生态景观,为文学作品创造更优美的植物环境,形成植物景观园和文艺植物专类园。在西方的园林设计思潮中,马尔克思之后的一些现代主义风景园林师中,也有开始重视文学艺术思潮对园林设计的渗透的作品,以及追求视觉效果和文艺冲击力的设计创作。
3.2强调植物的人化特征根据地方文化及植物生长特性和气候条件,发挥植物文学性和地方人文历史性特点,可依托其特色和人文环境布置各专类花园,如南京的“梅园”因梅花遍植官邸而以梅命名,在风景层面的开发中,可以增加相关“咏梅”的文学经典作品,深化园林的文学内涵,增加观赏面,并结合的性格特征,升华这个纪念馆场所的社会意义;又如扬州的“个园”是竹之造景的典型表达,而园中竹子只有植物造景上的意义,假如增加竹子的文学因子,那么此处此景的魅力将不再是江南园林中的普通一员;再如,清华园的“荷池”若能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高度融合在一起,营造成纪念场所,既赋予校园人文内涵,又为清华园平添一文化高地。武汉大学的“樱花园”虽然是赏樱花的著名风景点,但缺乏文学内涵多少成为此景的一大缺憾,因此,应倡导多样性,因地制宜,因植造景,集合各种文学花草于一堂,形成文化植物景观园、创造和讴歌地方特色景观的文学艺术花果园o“。发挥文学作品的特性,并与生产相结合,使植物景观文学价值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篇8
论文摘 要:王国维被人们称作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但丁。《人间词话》终结了传统文论,而《红楼梦评论》又开启了现代文论。《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以“真”为审美标准,以自李白至近代词人的著名词作、词论为依托,将自己的美学标准和美学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国维著作《人间词话》中包含了他对词论、词品、词人、词史等各个方面的独到见解,四者交错,而以“句”品词,就“格”论人,复由诗而词,由词而曲,窥文体之兴替盛衰。《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而以“真”为审美标准,提出了“隔”与“不隔”等美学观点,这些既是王国维评价古今诗文成就,判别文学真伪的基本准绳,也是他以“境界”说建立其理论体系,超越于前人“兴趣”“神韵”等论说的美学基石,可以说“境界”既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其思想的归宿。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引用了自唐代至清代的著名词人的近百首词句及众多词论著作中的名言名句,来阐述自己的美学观点,或批评或褒奖,通过自己对美学独特的观点对这些词作进行逐字逐句的品评,大到时代的文学创作审美倾向,小到具体作家具体作品的具体字句,都有自己独到的标准和观点。
一、词论:“词以境界为最上”
《人间词话》开篇名义,将境界视为核心,“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不仅是词之“上”,而且是词之“本”。“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 ,有境界之词是时代之绝唱,词中之翘楚。其著名范例“‘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通过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以及张先的《天仙子》中独特的用字用词,分别将沉郁和活泼的境界全盘托出。
“境界说”继承了古代传统文论的审美标准,同时又有所突破,王国维在提出“境界说”以后,不仅把境界当成艺术创作的根本,还当作判断作品好坏的最高标准。
此外,王国维对于“境界”,有其独创的观点“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2] 。“三境界”曾被王国维写入《文学小言》,分别引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的名句构成。这是借此论学,或者说是以词中名句喻为学之志,是从诗词、艺术的意境来通至人生、生命的境界。王国维的诗词鉴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活动、审美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命与人生的存在方式。
王国维的“境界说”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美学观点,就是“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朱光潜在《诗论》中评价王国维的“有我”和“无我”的分别是一个“很精微的分别”,但“所用的名词似待商酌”,而且“优美”和“壮美”是叔本华所提出的美学概念,在文学艺术创造中,意志摆脱了物我之间的利害关系,所创作的作品是优美的;相反,作家、艺术家受意志的困扰,不能摆脱物我之间的利害关系,所创作的作品就是壮美的。
二、词品:“词之雅郑,在神不再貌”
由此,王国维得出一个超卓的美学结论:“词之雅郑,在神不再貌”,我们评价诗人的高雅与浅俗,不是只看它外在的形式,更主要是看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真”作为衡量标准,王国维将自己对词人的喜好表现得一览无余。显然,在形式与内韵的关系上,王国维更重视后者,他所谈的“忧生”“忧世”“雅量高致”“赤子之心”等,都是对一个词人内在性情境界的鉴赏,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标举的一种重要的人生美学情致。
以陶渊明的诗歌为例,如李泽厚所说,“他创造了超然事外,平淡冲和的艺术境界。”在他看来,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人生正确的道路。所以只有陶渊明,才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和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的爱恋中得到安息。
三、词人:“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必有高尚伟大之人格”
《人间词话》中,对词人的评价很中肯,然而,作者喜爱的词人显而易见,从对他们的评价中,作者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必有高尚伟大之人格”的观点。
王国维对李后主李煜的推崇,他按照“一代又一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观,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验证,旨在说明李煜的词“以血书者也”,突出“神秀”,因为李煜的词写真性情、真感慨,写出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心声,超出了宫廷,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去,写恨言愁,意、境两浑,扩大了词的境界。
他在《文学小言》里提出文学有二元质,即“景”和“情”,所谓境界,就是情感与景物的融合,而李煜之所以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李煜在抒感时的境界,没有失去赤子之心,保持了一颗真挚的童心。
还有一位五代词人为王国维所喜爱,就是被王国维称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冯延巳,他的词虽然也写男女之间的离愁别恨,但是摆脱了“花间派”词人对女性容貌服饰的表面性的过度描绘,着重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含蓄婉约,情深笔细,清新流丽。
同样受王国维推崇的,还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评价“少游词境,最为凄婉。陶渊明和纳兰容若也是王国维眼中“真”的代表,尤其以纳兰容若为例,王国维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源于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所以“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总之,《人间词话》不仅用境界来描述和揭示艺术的本体、精神、创作手法,还用境界来描述和揭示人生的精神境界,把艺术、审美与人生实践结合起来论述,形成了一种表达模式,这无疑是王国维对中国美学的一大创新[3] 。
而他所提出的“境界说”和依据“理想”和“写实”区分,构成“境界说”的“有我”“无我”“造境”“写境”“观我”“观物”“主观之诗人”“客观之诗人”等文学审美标准,开启了“一代之文学”的新理论,而王国维也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文学理论的先驱,是近代中国放眼“宇宙人生”,把传统的文学艺术,包括抒情的诗词和叙事的戏曲、小说,在理论上从封闭推向开放,从守旧引向创新,从古典转为近代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1]陈鸿祥编著.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多元文化 审美文化 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曹迎,玉林师范学院学工部副教授;张鹏,玉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7-0091-04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中国文化领域在发生结构性变异的同时,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人们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改变。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上都处于过渡时期,因而他们的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等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品味。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中自我意识日趋强化、智力迅速发展和思维趋向独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的审美判断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多彩的时代生活导致了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多元化和多变性,他们敢于冲破旧的审美观念和标准的束缚,冲破各种社会习俗的制约,热烈地追求美的新鲜事物。大学生的审美活动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审美知识和经验还有待发展,因此他们的审美判断往往带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Ⅲ。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种种状况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大学生审美文化接受状况
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社会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发展变化分解着原有的价值秩序,社会上多元文化的“侵蚀”,给当代大学生审美观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空间,使得他们选择追求的层次多元化。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价值的相互碰撞、冲突与选择的困惑。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夹杂着一些低俗、非主流的东西,如西方思想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辨别能力尚未成熟,外来的奇景异观和陌生感,直冲人的感官世界,让那些生活经验不足的大学生难辨是非良莠,以至麻木了审美的认知官能,迷失了价值方向。
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对西方的文学艺术、东方的儒家文化和民族民间审美艺术等三种审美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理解、接受的情况,意在了解大学生审美素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想法和建议。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方法。随机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180人作为调查样本,要求他们填写问卷。应用百分比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考察重点。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对中西方基础审美知识的认知,包括西方文学、西方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等知识;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对西方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态度,学校审美教育现状、对学校审美教育的建议等等。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大学生日常的审美行为。此问卷的统计数据及调查结果可作为本研究的重要依据。
(三)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100%。统计数据显示:
1 大学生对审美知识的掌握与获取情况
(1)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审美知识的主要渠道。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获得,例如“西方艺术”、“西方文学”、“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儒道文化”等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可见,课堂教学是最能获得有关审美知识的渠道。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讲究教学方法,不拘形式,是能够增长学生审美知识的。
(2)学生对审美知识的基本概念以及外延的知识掌握较差。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审美知识掌握程度多处于“了解”、“略知”甚至“不知道”状态,缺乏深度。例如。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有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没有一个学生“熟知”。只有27.1%的学生“了解”,58.8%的学生“略知”,还有14.1%的学生竟然“不知道”;对于“西方艺术”,没有学生“熟知”,只有1.2%学生“了解”,47.1%的学生“略知”,多达51.7%的学生表示“不知道”。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中西方审美知识的了解是极其贫乏的。在几项基本知识中,学生对于“文学”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多一些,对于“艺术”、“哲学”有关知识的了解较少。
2 大学生的审美态度。在对大学生的审美态度的调查中,有64,5%的学生认为审美素养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大多喜欢校园艺术类、书画展、邮票展、寝室装饰、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人文讲座等人文活动,认为这些活动对于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有很大作用;而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课堂教育,但谈不上喜欢;在“对于人文、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态度”选项中,只有38.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很认真地对待,与必修课的学习态度没有区别;有43%的学生承认自已“较随意。主要是为了拿学分,有时候不去上课”;有8.6%的学生表示自己“十分随意,基本不去上课。期末考试才去”;另外有9.7%的学生表示未选,或者是不会选择此类课程。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意识到审美素养的重要性,也较为喜欢相关的人文活动,但较为排斥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在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对大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的作用的基础上,如何改进审美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相关课程的设置,使课堂与课外活动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上双管齐下,已成当务之急。
3 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审美表现。在对大学生课余阅读调查中发现:在学生的课余阅读时间中,阅读最多的是报刊、杂志、随笔、文学名著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书,历史、艺术、哲学类书籍读得最少,尤其是哲学类书籍很少有人涉猎。无论是报刊、杂志、随笔,还是艺术、哲学类书籍,几乎不读的人数量相当多。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人文课余阅读量都是很少的。另外,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目的多是为了获得人文陶冶,通过了解故事内容,获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但是,其中为寻求刺激、消磨时光或其他原因而阅读的学生人数也不少。
从调查结果看,可反映以下几点:第一,文科生
对审美知识的理解强于理科生,关注也多于理科生,女生对审美知识的关注多于男生;第二,在对待审美教育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审美文化,认为审美教育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对审美文化缺乏深刻认识;第三,在审美教育活动的参与问题中,绝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的相关活动,但是对审美选修课,大部分学生都采取犹豫的态度。对艺术课程的学习缺乏信心,学生们更愿意参加自由选择和发展的艺术社团活动。所以,加强第―课堂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是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审美教育问题诊断
(一)多元文化的强力冲击。当代大学生审美出现世俗化倾向,不仅在于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也由于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和技术文化的大力推动。
1 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了较大满足。但由于建设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加上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人们开始逐步放松了精神文化的追求。即使意识到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因受物质文化感性、直观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世俗化进程中,片面的物质文化追求,引发了物欲膨胀、金钱至上、价值崩溃,在精神压抑、思想苦闷中,人们开始了精神的放纵并娱乐自己,用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来消遣时间,反映在审美生活中则是娱乐化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象牙塔也开始了物质化、娱乐化。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书本知识与理想抱负,开始了丰富生活的追求;不再倾心苦读与钻研,开始学会了享受生活;不再迷恋经典审美,开始了娱乐化的审美生活。
2 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往往带有对政治、道德、审美权威解构的功能,并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冲击。大众文化在满足人们感望、激发参与热情的同时,也促生了感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分裂以及精神价值的消解。在大众文化的洪流之中,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心理未定形的动荡时期,好奇心强但又比较脆弱,而此时他们却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沉重的心理压力。如学习、考试、就业、情感等等,神经犹如一根绷紧的弦,紧张的心理迫切需要找到释放的空间。大众文化的快节奏、猎奇性和娱乐性,正好迎合了他们追求时髦的生活方式和好奇的心理特点,包含其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绪、心理,以其特有而强大、隐蔽的诱惑力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给了他们一个释放紧张的机会和空间,并促生了文化消费娱乐化的心理定势,审美生活也不自觉地走入了娱乐化的圈子。
3 技术文化的大力推动。科技发展促进了物质生产的极大发展,也作为物质载体促进了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日新月异的技术文化推动着审美作品的迅速传播和形式的多样化,强烈地满足了观众、听众的感官刺激需求;而互联网、移动电话等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也推动了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文化如网络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在大学校园,计算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络的开通,促进了网络文学、网络社区、网络聊天、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BBS、手机短信文化甚至网上交友、恋爱等在大学校园中繁衍,它们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大学生,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把大学生的审美生活带入了娱乐圈,促使它们的审美生活娱乐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学校自身许多具体因素制约了高校审美教育实效性的发挥。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导向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功利化、现实化,降低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忽略了大学生成才素质中的审美需要。学校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偏差也影响了审美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反映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简单把审美教育定位于“专长”“特长”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死记硬背一些文化知识概念;在课堂教学中重专业、轻视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压缩或减少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课时;在德智体美劳的关系上偏重“智力”、“能力”、“分数”;在审美教育的协调性上,还存在审美教育内容、形式不统一的问题。另外,到目前为止,高校在审美教育的机构设置方面,仍然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一支专门的审美教育队伍。目前,大学生是应试教育培育出的“果子”,基础教育阶段对素质教育的淡化,造成了他们审美基础知识的严重缺乏。而且由于生源地的不同,相同年级的学生审美知识水平不一、层次不一。现在,高校审美课堂教育基本上采用大班教学,这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多个层次的学生“齐头并进”和“满堂灌”的授课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学生被动接受,抹杀了他们对审美教育的兴趣,从而使此类课程流于形式。
同时,教师本身也缺乏文化审美境界。教师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也很难逃脱这个时代的共性和导向,当下许多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作一个赚钱的饭碗,只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循守旧过日子就可以了。大部分这样的教师教学更多的只能是照本宣科或照屏宣科,重复劳动,缺乏激情和火花,更不要说什么赏析引导、纵横开阖的文化气魄了。
(三)学生个体原因。第一,学生对审美了解不够。如对其目的意义,对于审美在其成才、家庭、工作、人生中的作用缺乏深入理解。第二,学生审美知识的缺乏,是造成审美教育效果低下的另一原因。由于缺乏一定的审美知识,使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降低,审美趣味不浓,也无法从审美中体验成功、喜悦、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情感。第三,审美认识偏差。认为审美素质和个人的能力、人品或工作关系不大,对审美教育持一种可有可无的不重视态度。第四,审美认识和实践不统一。主要体现在学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表明个别大学生在审美践履上还要重行动、重实践。第五,抵抗不住诱惑。由于缺乏正确的辨别标准和较高的判断能力,出现“以丑为美”、“以异为美”等现象。
三、推进校园审美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通过发展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导向。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审美品位。此外,要加强大学文化社区建设。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的文化氛围和风气直接影响他们的文化生活和品位。要遵循环境育人的原则,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中心,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净化大学风气。在此基础上,
通过加强教职工思想文化素质、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娱乐生活等加强大学文化社区建设,建设大学文明社区,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文化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审美的多元化倾向,既表达了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享受。也在无形中造成了对高雅审美的冲击。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放松了审美教育,缺乏对他们在审美消费中的引导,从而导致大学生审美素质偏低。而弥合大众娱乐审美与高雅审美之间的距离,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将是最为有效的途径。要从关系到提高整个民族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度来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针对以往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在全球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借助现代信息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通过文化素质和审美教育,使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意趣和表达方式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懂得欣赏美,富有想象力、审美力和创美力,他们的审美就不再会只满足于娱乐层面,而会成为高雅艺术审美的主体,而且他们在高雅艺术审美中的审美经验又将反过来影响并提升娱乐审美的整体水平。
(三)充分发挥优秀的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首先,用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丰富高校美育内容。在一些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作品中,只要包含着能够启迪人们智慧、促使人们求善求美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高校审美教育的内容当中。其次,发挥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素质。优秀的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美的内容由于其通俗性。为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初始的阶梯。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的通俗美的欣赏中,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美的知识,增强审美的兴趣。最后,优秀的大众文化为高校审美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激发了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由于大众文化的覆盖面广泛,接受起来快捷方便,加上先进的传播技术,为高校审美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动性。
(四)完善审美教育理念。审美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或技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必须贯穿如下理念:第一,审美教育要有知识的底蕴。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唯理论,但要传授相关的审美知识。第二,审美教育要有素质的内涵。应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目标进行追求,而且这一理论要贯穿在审美教育的各环节和各活动中。第三,审美教育要有制度的保证。高校应在这个方面围绕其内容、主体、管理机构等环节进行规范。第四,审美教育要有环境的熏陶。优美的学校物理环境,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向上的学校文化环境,健康的社会家庭环境,均是审美教育的要义。第五,审美教育要有实践的检验。必须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形式各异的方式中欣赏、感受和创造美。第六,审美教育要有实效性的具体检验措施。
(五)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在审美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因其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作用,其形象、能力、气质、谈吐、学识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审美教育。总的来讲完美的教师个人形象从审美角度要求,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人格美,要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心灵美,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才能美,要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优美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行为美,服饰、谈吐、举止要得体、大方、优美,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六)重视学生的审美实践。在审美教育中。同样强调“知行合一”,而且必须强调“知行合一”。因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陶冶和美化既要在审美实践中完成,又要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检验,更要通过审美实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决不能仅仅停留于审美理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受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雯,发展高雅艺术加强审美教育构建和谐校团[J],东方企业文化,2007。(5)。
[2]丹,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篇10
电视散文的兴起及特点
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更多的人越来越习惯在工作之余看电视,既赏心悦目又丰富生活。但是电视单一的娱乐节目已不能满足各层次的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因此,电视人尝试着把电视与散文、诗歌等形式结合起来,经过巧妙的剪辑和制作,将无声的文学散文转变成有声的佳篇丽句,把文中的描写赋予真实自然的画面,构成完美的意境展现在观众眼前,令人耳目一新。电视散文等电视文学作品的出现,为高雅的文学艺术精品找到了一条便捷的途经。电视散文的特点在于情景交融、意境逼真,声画一体、短小精悍。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了人们潜在的文化兴趣,在给观众荧屏审美感受的同时,留下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电视散文的创作
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营造艺术境界的电视文学样式。它要求我们把多种电视元素进行完美结合,如文字、摄像、音乐、色彩、播音、画面组接等。它不是简单的散文加图像,也不是用画面来图解文学形象,而是在散文的文字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加工和创作,从而实现由文学散文到电视散文的转换。文学散文是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的想象世界,电视散文是用画面语言、有声语言创造出来的荧屏世界。电视散文的创作是电视人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再造荧屏形象的结果,好的电视散文能让观众在观看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这也是电视散文比文学散文更直观、更丰富、更形象,潜藏着更多的艺术可能性之所在。它拥有更大的审美艺术空间,随着文学散文飞扬的思绪,天马行空,自由驰骋,融入自然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人生。那么,电视散文如何实现电视化的目的呢?
首先,音像的和谐统一。电视散文以文学作品为表现主体,但在创作中不应忽视图像、音乐等元素的重要功能,不能把图像和音乐看成是图解和陪衬,而应作为全片和谐统一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语言文字共同创设意境,突出文章的主题。电视散文的图文并茂、声像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编导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对画面与音乐的捕捉与积淀,所以要想做出一部优秀的电视散文,电视人应具备多方面的底蕴和功夫。
其次,语言要明白晓畅。电视散文主要通过配音朗诵向观众传达讲述作品,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创作电视散文脚本时,一定要考虑视听艺术的特性,语言要做到明白晓畅,避免一些同音字、词给观众带来误解,产生歧义。同时语言要琅琅上口,合乎音韵之美,注意和电视画面相呼应,令观众陶醉于其中。电视散文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要求其叙事要朴实自然,抒情要情真意切,描写要生动传神。
在2006年庄河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台举办的“石城岛杯”电视散文大赛中,获一等奖的作品《记忆・童年》以清新、细腻的语言捕捉童年的记忆,丝丝入扣、句句传情,可谓电视散文的佳作。获特等奖的作品《故乡的黄鹂鸟》则以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见长,向人们传递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这些优秀作品的涌现为庄河电视散文的百花园注入了一缕春风。
- 上一篇:乡镇赋权工作情况汇报
- 下一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