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奖惩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手术室奖惩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时反馈机制;手术室;运转效率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系统运转的核心环节。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手术室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外科科室高效运转。由于手术室需要特殊的仪器配置,此外,外科手术现在也更加复杂和专业化,同时,手术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常规手术室基础设施、麻醉设备和护理相匹配的承受能力[1,2]。因此,提高手术室运转效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3]。近年来,西京骨科医院通过建立"实时反馈机制",逐步加强手术室资源分配和流程优化, 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我院骨科手术室的"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在手术室运转效率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1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手术室设有手术间8间,护理人员30名,其中麻醉护士6名,手术室在编护士28名,助理护士2名,护理员8名
2"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的实施
2012年1月开始,每日统计第一台手术患者入室时间,第一台手术开始时间,两台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每间手术室每天用于手术的时间(8:00~18:00),手术室管理人员每日统计各手术间的信息,并分析可以影响每一个手术间运转效率的原因,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4]:①手术室管理水平不高,内部质量控制差;②患者自身因素,如术前检查未完成,擅自进食,临时因各种原因改变或拒绝手术方式等;③参与手术医生责任心不强,如迟到,提前离开、手术不熟练等;④麻醉医生的原因:如准备不充分、迟到、业务不熟悉等;⑤护理人员的问题:如人员少,手术多,安排班次不合理等;⑥手术用物准备不足或出现故障。并于当日将汇总信息反馈给各手术间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配合护士,促进其整改,建立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及护士的个人档案,并建立相应的赏惩机制,对于表现好的手术医师,可优先安排其手术,对于表现差、屡教不改的手术医师,甚至暂停一段时间手术安排。每月针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在奖金分配等方面参考个人档案的统计信息进行调整。对于每月表现突出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额外给予奖金奖励,而对于表现差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可适当扣罚一定比例的当月奖金。
统计"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实施前2年(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及实施后(2012年01月~2013年07月)每半年的总手术量,总手术时间,以及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手术时间,第一台手术延时率(9:00之后开始手术视为延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tudent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3结果
经过了近1年半的努力,西京医院骨科每半年的手术量又2011年上半年的4352台增加到2013年上半年的5021台,而且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012年上半年("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开始实施的半年),由2011年下半年4369台增加到2012年上半年的4698台,而后每半年手术量逐年增加。除了手术量的增长外,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手术时间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手术室的使用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每天手术时间分别由2011年上半年的544台及6.6h(每天统计早8:00~18:00),提高到2013年上半年的627.6台及8.1h,第一台手术延时率由2010年上半年的14.5%,降低到2013年上半年的4.9%,表明每一个手术间的使用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昂贵医疗设备最集中的地方,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可有效增加外科患者的周转,,从而减少无效的住院时间,对医院和患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实施"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每半年的总手术量,总手术时间,以及每一个手术间的手术量及手术时间,降低了第一台手术延时率,显著提高了手术室的运转效率。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主要环节和改进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4.1人员合理配置 人员配备合理是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前提,如果在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保持不变情况下,如果要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只能占据更多的休息时间,通过加班来解决问题。长期加班,不仅不利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其心理和情绪的负面影响很大,长期在疲劳状态下工作,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低下, 遗留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有与工作量基本相称的人员结构配置。
4.2建立手术准备间和麻醉恢复室 建立手术准备间可提前将手术患者接到手术室,并在进入手术间之前做好必要准备,如为患者作简单的手术流程介绍,根据不同术式建立静脉通道等,为连台手术节约时间。建立麻醉恢复室可减少患者术毕在手术间的观察时间,为连台手术患者及早进入手术间提供空间,加快手术室运转进程。
4.3设置手术相关功能单元 为了充分发挥手术室的使用,应充分配置和合理安排手术室相关功能单元,如设置手术室专用电梯,配备专人控制电梯,保证手术室随时运转患者的需要;设立一次性高资耗材库,及时满足手术的需要;成立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保养、打包、消毒、灭菌等工作,会大大加快手术的进程,从而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
4.4完善奖惩制度 ①针对手术医生:通过我们前期的时间,我们初步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提高手术室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举例说明:医院要求手术室第一台手术9点之前必须开始,如果9点之前没有开始,需要查找原因,如果确因手术医生的问题导致手术延迟,那么会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惩罚,如1个月内超过2次(含2次)无故延迟手术的医生,停止该医生下月全部正台手术,并适当比例扣罚当月奖金。通过这种奖惩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下刀准点率。②对护士的奖惩:通过对每人参与手术时间、第一台手术延时率等指标统计,建立护士的个人档案,每月汇总比较,对于效率高、表现好的护士,在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反之适当比例扣罚当月奖金,并在季度总结时帮助查找原因,提高工作效率。③对麻醉医师奖惩,定期将统计数据反馈给本人及科室管理人员,帮助查找原因,对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④病房交接衔接:对于除正台以外的连台手术,会涉及到医生和护士之问的衔接问题。鉴于此,各病区已经明确规定值班的护士要明确患者的去向,并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如果因告知不及时而导致手术延迟现象发生的,需要对护士进行适当的惩罚,做得好的给予适当奖励[6]。
在本研究中,"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手术室运转效率,有效利用手术室这一宝贵资源。在此基础上,提高手术室运转效率还有更深层面的意义,包括①切实保护了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如减少了患者禁饮食的时间,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维护了患者及家属的利益。②保护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手术时运转效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工时,节省人力,在不减工作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加班,节省了人力成本,切实维护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③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度:在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以后,就缩短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总工时,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使他们能做到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做事,从而减少或避免工作上的差错事故,确保安全。④保证学习和科研实践,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后,使得手术室工作人员能够找到时间去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7]。
总之,"实时反馈机制"管理模式对于手术室运转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促进手术室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切实充分利用手术室这一宝贵资源,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山慈明.法国医院手术室提高使用效率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6,12(41):1146-1148.
[2]James E, Stahl, Mark S, et al . Optimizing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teaching ambulatory care clinic[J].J Gen Intern Med, 2003, 18(4):266-274.
[3]王莉,曾俊,程勤.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J].护理杂志,2005,22(1):74.
[4]赵亮,金昌晓,张丽萍.手术室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管理办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43-45
[5]宋烽.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306
篇2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宫颈疾病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岁;疾病程度:轻度16例,中度6例,重度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5~67岁;疾病程度: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6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疾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
1.2.1对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
第一,近几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已经落后于现代化的医学发展,不能满足当下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求。而且传统护理模式对护理范围有所限制,使其局限在急诊手术室之内,无法与病房护理进行有机结合。第二,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要比病房护理工作更加的繁杂,护理人员相对较少,更是加重了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为急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使护理人员非常容易出现疲惫、困顿心理,进而导致错接患者、镇静剂使用不当以及因术前准备不足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等失误现象的出现。第三,急诊手术室中出现感染情况的几率较大,应该对其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1.2.2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具体优化对策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给予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护理人员工作自主性,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由于护理内容的不断增加,以及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加强他们的的护理素质和水平,增强他们的护理责任心,减少护理失误率的发生。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并做好宣传工作,将其切实的落实到急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当中去。第三,对急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进行加强管理。急诊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做好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并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检查与监督机制。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是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在急诊手术室中进行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真实的反映出来,在保证患者护理效果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对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优化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而在手术时间以及失误率方面,实验组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加强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可以较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5
品是医院手术室的必用、必备的药品,使用量大,防止其滥用或不合理及流失是手术室品管理的目的。作为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师,根据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介绍一下手术室品管理经验。
增强法律安全意识:每年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等国家有关品和管理的法规条例,进行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年底业绩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针对县级医院人力、技术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对品管理的实践经验,手术室协同相关科室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坚持照章办事,责任到人,检查到位,落实奖罚。①品领取制度:县级医院没有专职的麻醉护士,品领取相关职责由护士长履行。护士长到住院药房领药前,需凭手术室具有麻醉处方权的麻醉师开具的品专用处方及空安瓿录入医院计算机系统的电子处方,确认三者数量和种类一致后,再前往住院药房与品管理人员一同核对电子处方与手工品专用处方,确定信息无误,交回相应批号的空安瓿,在护士长与药师共同签字后,才予以领发药。该制度确保按需安全领药。②品管理制度:品的管理做到五专:“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其处方保存3年备查。手术室在麻醉、专用柜存有一定基数麻药,贮藏于离手术室最近的房间,所有品必须锁在设有密码的保险柜里。麻醉保险柜分长期麻醉柜与值班麻醉柜,钥匙及密码由麻醉科主任和护士护士长分别保管。夜间设立一定数量的品基数放在值班麻醉柜供夜间急诊所用。药品品种、数量由药品管理员与值班麻醉医师共同清点并签字后,钥匙交由值班麻醉医生保管,做到班班交接清点并登记。③品使用制度:需要使用品时,护士长按麻醉师开具的麻醉处方提供品,此时需要两人以上共同核对。核对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核对时需读出药物名称、剂量,确认无误才可使用。品由麻醉师用药,1名护士在场作证监督。使用后登记在规定的登记本上,两人一同签名,然后立刻把品空安瓿交由当班护士回收登记。品注射人员必须为医院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④剩余品销毁办法: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注射剂1次用量不足1支造成1支未用完而有余量的问题,处置办法是剩余者需经两人共同销毁,并填写余量销毁单,销毁过程在麻醉师监督下,用注射器抽取剩余的药液,并将它推入水槽用流水冲走。品禁止合用。⑤品检查制度:手术室每个月由负责人牵头共3人做1次自察,对品盘点,确保账物相符,结果确认后共同签字备案;每季度接受1次院领导到场的检查,并做详细的检查记录。出现问题可追本溯源,找到责任人。⑥意外事件处理办法:出现品意外摔碎破损时,首先报告护士长与麻醉科主任,在他们的监督下,对渗漏物进行彻底销毁,同时向住院药房汇报,并填写意外事故表。携碎安瓿及意外事故表到药房。由专职药师签字并保留此表备案;品一旦丢失应立即报护士长与麻醉科主任。由这两人报分管药剂与医疗副院长与保卫科科长。首先启动第1步院内应急预案,并由保卫科负责与公安部门联系,进行必要侦查。⑦品管理奖惩制度:结合相关规章制度,手术室针对品管理责任到人,严格遵规,依法安全管理。行为后果作为聘用、升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解聘、开除或相应行政处分,若触犯法律则依法追究责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县级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而麻醉作为手术开展的重要环节,对手术*的成功以及患者的康复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而且品做为特殊药品,流失到社会可能变为,尤其在边疆地区,对社会安全稳定的危害效应极大,因此加强品的管理尤为重要,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对品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在各个环节把好关,为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篇4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13年1—10月在该院行手术的98例患者,行常规流程护理,为对照组,其中首台手术67例,接台手术患者31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21~73岁,平均(53.5±4.6)岁。再随机选择2014年2—12月在该院行手术的102例患者,行优化流程护理,为观察组,其中首台手术71例,接台手术患者31例,男54例,女48例,年龄23~70岁,平均(48.2±3.6)岁。两组手术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原有的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其问题主要为缺乏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脱节、抽象等[4]。完善各项操作,针对手术室突发状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并完善规章制度,分配对应的质控人员定期严格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分析汇总质控检查结果,然后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2)实施“5S”标准化管理整理。建立操作标准、工作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专科小组配合常规护理专科小组的计划,针对手术室突发紧急状况,准备预案。针对不同岗位各级护士制定分层次轮流替换的培训计划。整顿。建立一个完善的、对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的手术室质控小组,也称为手术室质控网络组织。具体见下:①由于手术用品需要经常杀菌消毒,需要把这些用品放在特定位置并悬挂标签以便容易识别,所以应建立一个负责杀菌防感染监测的小组。②定期检查,确保专科护理小组各成员能娴熟掌握各科手术患者的摆放、医学器械的应用。③根据手术安全制度进行核查。④设立教研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指引教导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培训。⑤护理服务管理组:第一,礼貌。做到说话文明,对患者要友好有耐心,增强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第二,规范化。手术工作室的规章制度人手一份,创造标准规范严谨的工作环境,使手术室所有质量管理内容制度化;第三,整齐。确保手术室各区域划分明确、环境干净、标识清晰、布局科学合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第四,自律。加强各层人员的职业操守意识、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制定奖惩制度,不定期地进行相应的质控检查。
1.3统计方法
采取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观察组各项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在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手术患者的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流程改造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卫生服务水平的支柱,也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标志着医院的服务质量[5]。护理流程优化以患者为根本,关怀、尊重患者,以患者需求为目标,提高护理质量[6]。设计合理、有条不紊和环环相扣的护理流程不仅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使低年资护士熟练工作内容,为患者创造了一个和谐、安全和优质护理服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手术配合和抢救流程中,做到条理清晰、忙而不乱。手术安置流程、器械摆放流程、手术打包流程都属于动态管理下的护理流程。减少了医生术前的等待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并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术前访视流程、术后随访流程、健康教育流程为患者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落实了日常护理工作。护士长只需重点督促和控制薄弱环节,避免工作遗漏,推动质量管理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护理工作流程经过优化之后,使护理工作环环相扣、保质保量,护士工作的规范性、护理效率剂主动性大有提高。通过该研究得知,观察组各项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在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医生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对流程改造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5
[关键词] 弹性排班;人力资源管理;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141-02
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着不可预知性和不平衡性,按照传统的排班方法,不论有无手术、手术多或少、工作闲或忙,所有护士都必须在岗,这样既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又使护士休息时间不足,乃至身心疲惫。因此,造成了护士工作中满负荷运转和人浮于事现象并存的情况。而弹性排班制能从现有的资源发掘潜力,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有效地解决了人力不足或过剩的问题。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近5年平均年手术量达3 800台,每月手术量近300台,手术室护理工作量日渐增加,护理人员也增加了近1倍。为适应现代化手术室地要求,满足临床的需要,同时更有效的利用科室的人力资源,本科2008年12月~2009年6月试行弹性排班制,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但提高了科室管理效率,使人力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而且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现介绍如下[1]:
1 人员组成
全科护士16名,护士长1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普通护士11名。管理器械护士2名,管理品护士1名,外勤护士1名,器械清洗护士2名。
2 弹性排班
每天上午11:30,护士长根据手术通知单安排次日手术,根据手术时间、个人专科分组和工作经验能力对护士进行排班,排班时尽量使每个护士的上班时长一致。如有护士上班时间超出正常工时,及时统计并安排补休或在月底进行奖励。
固定班:安排3名护士值班,值班时间为8:00~13:00, 18:00~次日9:30;顶班护士3名(接急诊),值班时间为8:30~18:00;其他不参与手术的护士上班时间为8:00~18:00。
弹性班:由护士长按手术单安排上班护士,上班时间不固定,依手术时间而定,无手术时在家待命。该班次值班人员上班时间长短,由手术时间长短决定,无论手术时间长短,只要完成便可下班。如手术上午就能完成,那么中午即可下班。如手术较密集,则由顶班护士按排班顺序,依次通知第1班下班的人员返回科室参加手术。
后备班:一般分为二线班和二二线班。本班次是为了保障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周一至周五19:00~22:30,周六至周日9:00~23:00,安排2名住得离医院较远的护士值班;22:30~次日9:30则由2名住得较近的护士值班。遇节假日时,备班人员可适当增加。手术密集时,备班人员需按备班表的安排顺序,返回科室参加手术。
实行登记制,加班和拖班都进行及时登记,并根据登记记录在排班时灵活安排人员。弹性班可实行时间累加集中休息,以保证手术集中时不发生补休减员。中午及上半夜参加手术的护士只补加班费,不补假。下半夜参加手术的护士,补假半天。如上半夜连续手术到下半夜1点,补假半天。在奖金发放方面,对弹性班人员上调一档[2]。
3 效果
①合理分配了护理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后,在岗护士基本都达到了满负荷工作,使得以前那种空闲时人浮于事的现象大为减少。②有利于科室安全管理。弹性排班有的放矢,根据手术的数量和时间决定护士上班人数和时间,使科室管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避免了出现手术集中时,因人员不足超负荷工作,从而因体力下降或工作忙乱而引发护理差错,防止了因交接班频繁导致的安全隐患[3];③保障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弹性排班后,护士的工作量和心态都得到调整,由于物质奖励比较公平,手术室护士责任感普遍得到加强,并保持了对工作的热情。④满足了医生的需要。2009年4~6月,本科分别对进行手术的医生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对实行了弹性排班的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百分比平均达到95%左右,而传统排班法的手术室满意度百分比平均只有84%。显然,与传统排班法相比,医生对试行了弹性工作制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普遍提高。⑤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急诊手术能保证护士随叫随到,使患者及时得到安排,手术等待时间大大减少,手术周转速度加快,患者住院费用因此得到降低。弹性排班试行后,手术患者的满意率由2008年9月的82.55%提高到2009年5月的95.18%,提升明显[4]。⑥奖励激励机制成效明显。调动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无疑是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通过奖金的再分配,不同劳动量的护士的奖金差距被拉开,体现了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更多的护士在工作中积极表现。
4 不足
①弹性班护理人员自由度低,即使休息时也需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刻待命,休息质量不高。②弹性班人员须随叫随到,生活节奏极易被打乱,尤其是已结婚甚至生子的护士,所受的影响更大。③弹性班工作负荷较重,同样每周44 h工作时间,但始终在手术第一线工作的弹性班的护士的劳动强度,要比其他班次的劳动强度大很多。
5 讨论
所谓弹性排班,是在原来固有的周期性排班基础上,根据临床手术实际,为解决因手术量过大引起的人力资源不足,所采取的按实际护理需要安排班次的机动性排班方法。其特点为班次和休息时间具有弹性,贯彻一切以人为本的原则,既保证了手术高质量完成,又较好地解决了护士休假的时间安排,使人力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
弹性排班属于科学化管理的范畴,合理的运用弹性排班,是我国当前医院改革的需要。弹性排班制在护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不足、工作分配不均衡的护理单元,是一种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主动适应医院改革形势的排班方法,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由于急诊手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其时间和数量都难以控制,备班护士接到电话就必须迅速赶到手术室,但深夜工作缺乏安全保障,还会影响到次日参加手术的人员安排。因此,必须以保障护士安全为先决条件,严格执行急诊手术标准和原则,尽量减少呼叫夜间备班护士的次数,安排住的离医院近的护士在夜间备班,并为夜间备班人员安排舒适安静的休息室。
为确保工作安全,让管理出成效,科室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合理调配人员,周密安排班次,还要建立健全监控制度,制定出监管条例,对弹性班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严格实施奖惩制度,如上班时间超出工时,应及时给予补休或者物质奖励,如不能完成弹性班的工作要求,也要进行扣罚奖金等惩罚措施。最终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弹性工作制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综上所述,弹性排班与绩效紧密挂钩,根据手术时间和手术量调整上班班次和人数,班次弹性,休息时间也具有弹性,缓解了人力缺乏的状况,使人力资源效益达到最大化。而其按劳取酬的公平分配制度,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手术室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无疑是当前手术室管理的一种合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穗,邢海云,张晓燕.现代手术室管理新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20(18):79.
[2]宋烽.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306.
[3]何丽,绳宇,宋烽.弹性排班与手术室护士资源分配的研究[J].护理杂志,2003,20(2):38.
篇6
急诊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多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病情危重等特点,急诊手术成功率对医院整体综合水平起到关键性作用。优化护理流程具备规范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其核心内容为构建规范化业务流程,并对临床护理流程持续进行质量改进[1]。近年来临床将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取得较好反响,本次研究选取2016.2~2016.12该院134例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取得较为满意结果,现分析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2~2016.12该院134例急诊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67例。常规组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9.32±7.28)岁,体重47~80kg,平均体重(68.36±10.47)kg;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27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8.63±8.06)岁,体重46~82kg,平均体重(67.43±10.76)kg,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常规组采用急诊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方案。由医护人员组建优化护理流程小组,确立小组成员相应职责,完善并规范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优化护理流程措施。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基本流程、麻醉方案等,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说明,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加强对患者基本体征及血氧变化的评估,建立标准化护理流程,包括接待流程、抢救流程、静脉输液流程等。定期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并制定考核及奖惩制度,提升医护人员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对急诊手术应急能力,对急诊物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1.3 观察指
分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手术效率,将两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对采集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急诊等待手术、手术用物准备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手术效率更高,P
3.讨论
急诊手术护理流程是否规范可对急诊手术效果、手术效率及整体护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相较于普通患者,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护理不当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不利于疾病康复[2]。护理流程中任何不必要的环节均可对急诊手术效率产生干扰,因此,应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可对提升急诊手术效率、提升护理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优化护理流程为规范化护理服务链,可对急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完善,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及水平[3]。优化护理流程通过对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制定,同时严格按规范化流程实施临床护理工作,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及标准性,保障各个环节工作质量及效率[4]。提升急诊手术抢救成功率及手术效率,巩固临床护理流程薄弱环节,同时阻断不必要护理流程对手术效率造成的影响,推动急诊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本文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研究组手术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综上所述,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服务,可提升急诊手术效率,保障手术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聪,陈彩芬,陈芳等.手术室提高微创玻璃体手术连台效率的管理实践[J].护理学报,2016,23(20):16-19.
[2].刘启华,马云芳.优化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护理服务流程[J].护理学杂志,2015,30(24):61-62.
篇7
关键词:手术器械;消毒;标准化管理
ISO国际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无缺陷管理,注重过程控制与持续质量改善。规范手术器械、消毒、敷料准备以及灭菌,产生一套具有标准操作规范与高效率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1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
为了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适应工作需要,把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需要对岗位技术含量与护理人员的体力、业务技能以及教育水平进行评估,按照实际工作量,确保岗位配置的合理性,吸收高学历与年龄的护理人员,老中青护士的比例应为1:2:3,保证护理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定期轮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加强手术器械使用与保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掌握手术室的全部工作流程,完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
手术开始之前,器械护理人员以及巡回护理人员要清点回执单上的器械名称以及数量,清点无误后在使用者的位置上进行签字,如果出现器械数量与器械种类不一致的情况,就要在30min中和手术室器械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查明原因并解决。使用手术器械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要再次进行手术器械清点,确认无误后把器械清点回执单放到器械筐中,把手术器械放到指定区域,安排专人把手术器械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在器械清点回执单上表明感染手术,使用包布将手术器械进行包裹,并在包布外表明感染的类型。
手术器械要在清洗机中接受酶洗、漂洗以及上油与烘干,清洗后将手术器械送至清洁区,清洁区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整理与分类。按照手术器械的名称放进清点回执单,表明整理人员的姓名,然后对手术器械进行打包与灭菌。
手术器械灭菌后根据器械标签将器械放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分类和储藏,手术之前手术间护理人员要利用电话通知消毒供应中心,通过清洁区的直通电梯将手术器械送回手术间。
2管理对策
把手术器械纳进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后,手术室护士非护理性的操作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少,提高了手术器械消毒的专业化以及程序化。同时可以确保手术室的护士有更多精力与时间提高自身的专科业务质量与技术。增强围术期病人护理与健康鉴于,不但可以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有效的推动手术室全面护理工作。发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作用,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拓宽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范围,增强专业工作内容的全面性,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学科的发展。
环节管理是提高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条件,增强环节管理还能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按照手术的具体要求,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器械分类与操作,提高手术器械与物品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符合标准,降低物品交换的次数,提升工作的效率。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便于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器械清洗设备的投资,能够节省成本,同时还能增加手术间,实施更多的手术。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还能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消毒、清洗设备的充分利用,增强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发挥消毒供应中心的特点与作用。
消毒供应中心比较独立,除了增强器械的学习之外,还要对中心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提高中心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中心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熟悉掌握手术室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流程,便于配合与支持,进一步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快速发展。
3结论
标准的可衡量性与控制对象量化的指标为质量控制,为了细化工作流程,对器械交接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清洗与灭菌缓解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在手术室的污染区、消毒中心的污染区、无菌区和清洁区构建交接登记制度、清洗质量标准、灭菌质量标准、岗位职责以及奖惩制度。增强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确保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要提高工作衔接的畅通性,连通与融合手术室器械与消毒中心的衔接,减少手术室护理人员非护理的操作时间,增强手术间使用的频率,对器械的灭菌与清洗实施集中管理,降低分散处理造成的污染与伤害。
参考文献:
[1]钱黎明,王雪晖,钱健.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2009,05(01):465-466.
[2]郑艳芬.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27(23):250-251.
篇8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30-02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作为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危。
2006年,我院按照卫生部和省厅关于建设消毒供应中心的有关要求,以院长、主管院长为核心,多次召开以护理部、感染科、医务科、总务科为主的会议,认真学习河南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办法,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遵循一切以临床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宗旨,坚持质量第一、临床第一、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从不同角度同时开展工作,按时完成消毒供应中心的整改,通过省卫生厅专家的检查验收。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硬件设施的改造
1.1 合理布局
合理的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物品供应的前提条件[1]。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医院,有床位300张,原供应室面积和设施均距“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在改造中结合我院根据未来发展的要求,邀请省消毒供应室专家亲临我院现场指导,制定消毒供应中心改造方案,以床位与面积之比1∶0.50~0.75,10年不落后的原则,共投资80万元,完成改建建筑面积234.78 cm2,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每区之间设有过渡区,放置专用鞋柜,洗手池和衣架,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逆流,水、电节约合理、布局精致,具有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现代消毒供应中心。
1.2更新、 增添设备
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必须具备现代消洗设备,为此我们增添的清洗设备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电热风干机、高压喷枪等;增添的灭菌设备有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快速灭菌器(脉动)、干热灭菌器、快速生物培养锅、蒸汽发生器各一台,配合专门的制作纯净水的设备,实现了清洗消毒机化,减轻了护理人员的体力劳动。
2人员的组织与调配
2.1人员调配
摒弃过去老、弱、病者进入的原则,按照医院管理学和卫生部的要求,执行护士与病床比2∶100、洗涤(灭菌)员与病床之比1∶100的原则,配备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2名、专职技师1名。分工到位,职责划分明确。启动了全院医疗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工作。由护理部、感染科协调,所有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检查、打包、灭菌、存放和医疗物品的准备都由专业的中心供应室完成。为了保证运行能正常、规范化,专门从手术室派出一名护士长和器械护士,指导各种手术室器械包的准备与消毒。
2.2专业培训
在中心供应室改造同时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培训计划。首先把供应室全体人员分批送上级已验收合格的医院中心供应室进修学习,返院后按照院内培训计划,结合院内工作实际组织了每人一课、人人参与的业务学习,我们注重新知识、新仪器的学习,注重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教育,转变陈旧的工作意识,树立专业的作业理念,共同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成为精通消毒供应的专业人才,顺利实现了全院消毒物品统一管理、统一消毒、统一发放。
3科学管理,严把质量
按照国家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调细节管理。
严把清洗质量关:清洗是保障灭菌质量的根本,对于必须灭菌的物品更是至关重要[2]。医院明确规定院内的所有再生物品,手术室的再生手术器械用后进行初步处理,洗去器械表面的污渍后,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根据器械的不同种类选择机器或手工清洗,清洗后进入清洁区。通过清洗、精洗、保养、打包、灭菌后,实行统一的下收下送,彻底改变了以前病房护士或医生操作完毕后草草清洗,自行打包送供应室灭菌的非专业行为,取消了自行浸泡环节。
严把包装、灭菌质量关: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了病房各类器械包的内容物和外包装,消除了同种灭菌包内容物多少不一、规格不一、包装材质不一、标签张贴横七竖八的现象。在高压灭菌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检测灭菌效果。如灭菌器每周进行一次测漏实验,每天进行 BD包测试,每包内放132指示卡和3M胶带,每月进行2次生物检测等。准确记录各项指标,灭菌结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湿包,化学指示胶带是否合格,最后按照有效期顺序存入供应中心的无菌区的物品架上。
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我们在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各级、各区、室岗位责任制度和各区室工作制度,如各类物品的洗涤、操作常规、消毒灭菌制度、防火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卫生制度、下收下送制度、交接班制度、物品查对制度、差错查对制度、质量检测制度,空气培养制度、设备保养制度、奖惩制度等,设立专职的质量监测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负责做好每月各项质量指标的监测,对质量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做好详细记录和各种报告单保存工作,以便核对。
护理部按照“标准”要求,与供应室护士长、组长一起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讨论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清洗质量。改造后,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保证了工作质量,在工作人员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工作量增加70%,全院各种手术包增加90%。方便了临床科室和病人,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感染控制意识[3],去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并不断总结经验,时刻用感染控制的理念把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庆庆,张天华.供应室的程序化管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3):184-185.
[2]谢贞.瑞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70-71.
篇9
【关键词】
意识;服务;学习-be conscious of; give service to; study
近两年,由于院感事件的频繁曝光震惊了社会各界人士,供应室的管理工作受到了的高度重视,从而翻开了供应室的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按照卫生部关于供应室的“两规一标”的规定,对供应室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改建。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供应室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医院的发展,供应室改建和管理成了目前探讨的重要课题,现浅谈供应室服务和学习方面的管理实践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1 确定服务目标
供应室树立以临床和患者为中心的服务, 把临床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尺度,把临床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工作指令,真正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了实现这个服务目标,作为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灌输服务意识,同时坚定一个信念-没有干不好的事,只有不愿干好的心!
2 灌输优质服务理念
2.1 把临床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意识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了解临床科室包的供应情况和需求。为保证供应,多跟临床科室沟通,了解包的使用情况,增加一些基数以利于周转,特别是为了保证手术患者的需求,我科要求手术室的包每天下午下班前科内必须出现“三无”现象-无配备包的布类、无未消毒的包,无手术室的灭菌包,也就是布类要配完,打好的包要消毒完,消毒完的包要发放完,当遇到停水、停电、停汽时,要求加班加点都得满足手术室的需求。
2.2 树立把‘对让给临床的服务意识
为了改善和重树科室服务形象,与临床建立和谐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良好的医院环境,要求科室把“对”让给临床。比如个别临床科室忘记我们的时间约定-每天9点前申领物资,上午10点和15点送物资下科室,工作流水线打破,导致科室人力资源分散和浪费,影响到我科室和其他科室后期工作的按时完成。科室工作人员经常向我抱怨,我说“要树立把‘对让给临床的服务意识,我们是为临床服务的,关键是患者等着用,先给她们送去吧,过后跟她们沟通一下”。我要求我科室人员接到服务电话后必须无条件满足临床的需求,不能以“忙”为借口,不能指责临床科室,只能要求自己该怎么做,有意见只能通过沟通解决达到互利。
2.3 重视临床的建议和反馈信息
为了提高满意度,科室除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主动征求意见外,还要重视投诉和一些反馈信息。比如妇产科提出人工流产包中吸引头型号大小配置出现不合理,影响医生使用现象。原来是由于科室人员配包只对数量不看规格,加上住院和门诊包配置不同导致混淆,接到投诉后,我和责任人非常重视,把门诊和住院所有人流包分两次召回,重新配包灭菌,同时通过沟通统一了器械配置,从而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出现,同时得到了临床的理解和认可,临床满意度大大提高。
3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科室建立了意见登记本、接电话处置记录簿、满意度调查表、每天必读本、细节管理本、奖惩制度等,来规范科室人员的行为,确保和提高服务质量。
4 强化学习
4.1 提高学习意识
科室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必须先是学习型团队,学习是工作好的最佳途径和前提条件!不怕你不懂,怕的是你不学!供应室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来到供应室就是来受照顾的,养老的。科室人员失去了上进心,没有学习观念,更不说学科建设了。我深知人才队伍是科室发展的关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攻克的最大难题。
4.2 以身做则,率先垂范
我首先自己把管理理念和技能规范都一一认真学习,按照一次学习,一次深化,一次总结,一次改进,一次培训,一次实施的模式,我从不懂到懂,从模糊到清晰,对院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我告诉她们学习能提高自信心,改善个人和科室形象。
4.3 营造学习氛围,注重学习方法
为了在科室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要求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相结合,加强了业务学习。以前业务学习没有目的性和新意性,只图完成任务或流于形式,为此,科室制定培训计划,要求科室人员网上收集资料学习,再在科室讲解,对科室人员和自身都是受益匪浅的。科室人员还加入了供应室QQ群、院感茶座呢,在网上学习交流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科室整体质量水平。
4.4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供应室是一个流水线的工作模式,科室从十大环节方面一一细查,找出薄弱环节,加强改进和督查力度,拟定了操作流程(如手工清洗流程、包装流程等),从理论到实践,从着装到洗手再到操作,每步都一一讲解和示范,按照讲课、示范、练习、考核程序进行,提高了科室的业务能力,保证了工作质量。
篇10
[关键词]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
1、加强计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计划生育档案记录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过程。80年代初期的计划生育工作,法制不太健全,宣传力度不够,广大人民群众生育观念陈旧落后,不具有少生优生的大人口观念和生育意识,法律意识十分淡薄,致使出现了诸多的过激言论和欠文明的宣传标语,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计划生育声像档案就是我国当初落后的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凭证,真实记录了当年的计划生育对广大百姓带来的种种伤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也逐步走向法制轨道,从当初单纯的为降低人口出生率就计划生育而抓计划生育,转变发展到现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大人口观念逐步形成。从社会制约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与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通过制定出台并严格落实各种优先优惠政策,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给予广大育龄妇女更多人性化的关爱,真正把育龄妇女当亲人,用温馨化的标语口号,落到实处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和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深得人心,计生档案再一次记录了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两个转变,更加成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
1.2见证了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标准》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减少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技术服务质量,维护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理念的转变。加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医用建筑设计,严格执行建设标准,针对计生服务机构薄弱环节,加强手术室、检查室、消毒室等核心科室建设,强化质量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消毒控感的大无菌意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建图纸档案,有力说明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跨时代变迁。
计划生育医案文书管理日趋科学严谨,每一例手术由过去的只有一纸文书到现在的双向双知情、术前签订手术同意书,并且建立翔实的手术文书记录,并在相应数据库中建立电子检索工具。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计划生育医案病案档案已经成为手术安全与责任事故鉴定的标准,为维护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关系与利益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档案管理意义重大!
1.3为国家选用人才考核晋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我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各级党委、政府在干部选拔与任用中都严格把好计划生育关,把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国策作为第一条件,对有政策外生育现象的人员一律取消提拔任用资格,于是在资格审查过程中二孩生育证办理和审批等相关资料尤为重要,计划生育档案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计生档案规范化管理
2.1系统网络化。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
实现系统网络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司令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是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针”,人口计生局各科室具体承担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落实,汇集“八面来风”,是“针眼”、是关键,乡镇和行政村各业务部门、科室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小组,责任到人,形成“纵向线”。同时,这些“纵向线”并非完全孤立、毫不相干的,除对上负责外,还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个体系要横到边,纵到底,配合联动,形成网络。这个网络既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体系,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档案收集、管理的系统体系。同时完整的领导机构,过硬的工作队伍和健全的基层网络,是做好新形势下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定期对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业务。
2.2职责明确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既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目的之一。档案保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就是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档案保管人员要持之以恒,时刻警惕,防止档案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
2.3工作制度化。只有严格有关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档案完整安全。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这些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专兼职档案员实行月初评、季考核、年奖惩制度,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应做到规范,要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要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实行定期谈话制度,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定期向服务对象谈话访问,取得工作主动权;实行计划生育项目检查治疗登记制度,为各级计生服务站以及医院的相关机构配备专用检查登记簿,把第一手资料全部统计起来;实行档案收集整理时限制度,规定各科室下班前要收集归档当日的资料,每月上报一次档案材料,等等。另外,还要出台一些辅助制度,以此保证上述各项制度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樊思壮.计生人口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资讯,2012(19).
- 上一篇:违反财务制度的检讨书
- 下一篇:项目审批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