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心得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 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 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以上是我对国学经典一点感悟,希望对国学爱好者学习国学经典和国学圣贤文化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国学经典能成为世人的千古国学,让我们的名族精神永传下去。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二)
最近,校园里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叫做“国学经典诵读”,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国学经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复杂的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等。
其实,在我五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全套书和碟子。妈妈说,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经典,希望我背诵一些。当时我不懂,就摇头晃脑地跟着背诵。有一次,幼儿园搞儿童人气小明星选拔,我因为会背诵“子曰,学而时习之……”而被评为了人气小明星,照片还在光荣榜上放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有趣!
现在,我们学校也在开展 “国学经典诵读”。在诵读时,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只有极少数人心不在焉。我们一定要认真诵读国学经典,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而且对于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多年了,一些人就迷失了祖国的优良传统。现在,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安排我们学习国学经典,就是为了让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我们的骨髓,永远不会忘记。这样,在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时,不会忘了我们的“根”。
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吧!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篇2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沈伍体,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沈伍合,男,四川省西昌市民族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应用数学及彝族文化发展研究。
摘 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传播媒介、传播手段繁多,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和获得信息,使得信息的交流异常快速,范围非常广的背景下,如何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新时代传播的特性结合起来,使得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培养青年优秀的品质,弘扬中华文明,是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背景下出发,通过对传统文化传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寻找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统文化;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4-02
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的出现和高速发展,使得地球各个地区之间信息的交流变的越发的容易起来,地球村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是表明全球信息的传播进入一个高速的、高效的、爆炸式的传播时代。同时,全球也形成了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传播阵地,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多方位的、多维度的信息交换平台,这样,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较之过去的一百年来说不知翻了几番。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过后,伴随而来的是精神上的缺失,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以复兴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和团体,国内外也兴起“孔子热”,儒家经典大受追捧,民间也出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些林林总总的传统文化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传统文化便是好的,应当将之发扬光大;有的则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封建的落后的思想,应当予以否定。不管这两种对立的想法如何,其中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不可或缺的其实应该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其争论的核心问题便是传统文化要不要传播、要怎样传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播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现今如何传播
近年来,国内外兴起国学热,在全球汉语热潮的推动下,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更加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扬,在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化圈,大部分的国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并且非常重视汉语的教学。 在国内也有了许多传承者在积极地继承并传播传统文化,国家机构和政府也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传播传统文化,各地纷纷建立起了孔子学院,用以传习经典,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同时民间的公益组织通过募捐、宣传等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
民间的许多组织还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手段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在百度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资讯有9980万条,多数为传播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视频、音像资料以及新闻报道,相关的网站有中国传统文化网、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官方网站、中国国学网等;还有上百个以传统文化命名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二百余个微信公众平台,其推送的内容多为孔孟之道中劝人向善、勤学乐学、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QQ群则多以千人群为主,群成员在群里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
首先,对文化本身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新文化产生、发展,使新发展起来的文化与旧有文化相互融合,消弭相互排斥部分、保留各自精华的部分、滋生交流共生的部分,从而可以促进一个社会多元文化的产生;文化传播也可以实现文化的储存和记录。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同一文化可以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科技水平下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传统文化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得到更广泛人群的认可和接受,也便于得到更完整的保护、储存和记录。
其次,对于人类自身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共存。文化,广义来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同的经验总结可以供人们相互交流、借鉴,这有利于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完成人类更多的使命。狭义来讲,传统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同样地,这些精神产品也来源于人类与大自然的互动:社会实践,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林林总总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人类在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升华。
再次,在社会进步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促进社会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它使社会中的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能够互相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促进新文化、新思想的产生,从而使人类改变观念,接受新的、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加速全球化进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人类文化交流完全突破了时空界线,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全球化发展的思想障碍,使世界各地人们从思想上接受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三、大众传播将如何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大众传播所包含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亚历山大・戈德说,“传播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独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从字面意义看,文化传播是指以文化为内涵,各种大众传播手段为媒介,将社会中存在的思想、经验技巧和其他文化特征从一个群体传到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地点传到另一地点的过程。文化传播也称作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使得传播范围地区内的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洗礼,成为文化传播的收益者,在这个地区的民众传承了传统文化后,这些民众就会逐步的向周围地区扩散,一传十,十传百,从而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的目标是传统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
传播者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处于源头的位置,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来源者、采集者、制作者、和者,传统文化被传播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出去,被受传者所接受。传播者不仅仅是个人,也可以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因此,传播者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筛选。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不仅有礼义廉耻、琴棋书画等非物质的和物质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三纲五常、君臣之道、迷信思想等一些不好的传统文化。所以传播者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时候要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把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展现在世人眼前。
传播媒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桥梁,传统文化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被受传者所接收。因此要加强大众传媒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阵地。从而使每一个接收到传统文化传播信息的人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情况下,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去传播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加强音像、多媒体出版物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一些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现状,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音像作品只能在本地区进行少量的传播,但是这些音像制品却对本民族的人了解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只是却起到了补充的作用。许多人表示,生活变好了过后,本民族的很多人都慢慢的放弃了本民族的一些比较好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转而去学习一些外界的不好的东西,比如非主流之类的,但是了解到此现象之后,觉得本民族的传统必须要保持,周围的很多人也表示要好好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文字不能让民族传承断在我们这一辈。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说,信息的载体是文化传播是否完整、清晰、有效的达到传播目的的手段,而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受众就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的重要时刻。因此,把地方高校的教育当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学校教育将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形形的教学设计、校园活动等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塑造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得学校教育功能体现的更为完整。在教学内容中,学校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或混合的课程融合在教学总设计中,对于不同的专业,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虽然有不同的要求,但是都是立足于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熟知的背景之下的。各高校普遍开设的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琴棋书画等,这些专业本就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开展起来的学科,它们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专业课,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完整的、通俗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熟谙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条件、现今的时代意义、弘扬的价值等各方面,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分门别类的开设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使得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另一方面,作为学校主体的青年学生也要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青年学生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社团举办的传统文化展示节,通过照片展览、文字描述、现场讲述、乐器演奏、服装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校甚至全社会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各高校乃至社会、政府机构建立的文化传习馆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加强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弘扬传统文化。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最佳场所,借助高校独有学术氛围,结合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并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使传统文化在校园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与发扬。
四、结 语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加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然而,传统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还很多,需要突破的“瓶颈”也不少,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与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实现在大众群体中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凤霞,李碧权,黄孟彬.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及反思[J].长春大学学报,2014(1).
[2]陈朝云.先秦中原文化传播模式探究[J].求是学刊,2009(5).
[3]王秋生,杨永军.文化传播的载体:从结绳记事到抽象文化的物化[J].新东方,2006(4).
[4]龙丽双.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J].新闻爱好者,2012(2).
[5]赵仁龙.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D].陕西中医学院,2012.
篇3
面对以上情况,国家教育部门也专门出台了中学教育的《德育大纲》,规定在中学阶段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有计划、有规律的开展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宝贵道德、精神内容。尤其是新课改这几年来明显发现在新高考中道德、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及考察明显增多。作为一名中学历史学科的科任教师从新高考的现实及现当代教育的目的出发都深感身上承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适时加强中学生道德、精神教育的义务。
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渐渐的发觉历史教材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苦难的中国人民为摆脱国家的困境、改变贫苦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对于纠正中学生道德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精神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二)、充分发挥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利用民族精神进行学生德育精神教育的积极尝试
1、及时有效的利用好历史课堂。及时的利用好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学习到具体的民族精神内涵时适时的让学生们对照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予以及时的反省和总结,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予以尝试和积极的实践。比如在学习到""这一节时,本人先通过课件的形式简要阐述""爆发的背景、运动的爆发、提出的口号、运动的进程、运动的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地位,其次请学生根据教材例举能表现广大爱国学生和无产阶级爱国精神的事件,再次通过运动的了解和事例的列举概括“"中所呈现的民族精神,最后找两个在学业和生活上表现的较好及较差的学生就""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当今的学习生活。
2、积极利用班会课的课堂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进行德育教育极佳平台,也是升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借助每周班会课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有利于系统进行民族精神与学生德育的融合。
3、加强作为历史老师及班主任老师的民族精神素养。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受他们身边的老师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就民族精神的发扬上历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人身影响显得更加明显。因此作为近代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者的历史老师和德育工作主要教育者班主任老师在加强民族精神素养方面体现的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树立良好的榜样。
4、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创办系列的民族精神板报。就一个班级而言黑板报是一块重要思想宣扬阵地,因此在发扬近代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努力上就得好好的利用这样一个舆论平台。具体工作上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近代民族精神中的诸多具体精神做系统的阐述和宣扬,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深刻的体会、内化,同时也可以在班级造就良好精神氛围。
篇4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75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104-02
一、对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的认识
1、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但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国人持续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持不信任态度,甚至简单粗暴地予以拒斥,从而妨碍了国人对本土文化传统辨证与科学的认识,也导致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仅以“成语”、“引语”或“戏说历史”的方式残存于他们的意识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中国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文化不仅不能满足我们习惯性的精神需求,甚至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有着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中国人如果要在世界族群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本位、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立场。于是,让传统回归现实成了当今中国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要。
2、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教育现实的需要。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先生认为:传统节日与一个国家的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关系,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由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教育现实的需要。
二、传统节日承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健康的民族精神
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灿烂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与传递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健康的民族精神,是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汲取。
1、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伦理文化十分兴盛,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中华传统美德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时有体现。如春节期间,亲友之间要相互拜年,从而营造了仁义、重礼的浓厚氛围。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在古代祭法中,除了家族祖先应该祭祀外,还祭祀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比如重要的文化创制者(黄帝、伏羲等)、能够抵御大灾大难的重要人物、抵御外敌而献身的先烈。因此清明节,除了对家族祖先的纪念,还要对许多有功德的人进行纪念,通过祭祖和扫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敬祖崇德的美德。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具有敬老、祝福老人长寿的意蕴。自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9月9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2、传统节日体现出蓬勃向上的民族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敬畏生命、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感恩崇德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3、传统节日具有精神调剂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如饺子、元宵、巧果、月饼、重阳糕、团年饭等。可见物质生活尤其是“吃”在传统节日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然而,传统节日却并不局限在物质生活层面,每一个节日都蕴含了精神、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因素。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的农耕文化而发展兴盛,具有让劳动者定期精神享受和精神调整的重要功能。经过长期的劳作之后,过节具有精神调剂的重要作用。使人的生产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协调。
4、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的功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有学者认为,“和合”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髓。这种“和”的思想,不仅是指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而且也包括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三、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的策略
正是基于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上述重要意义和教育价值的认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才要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健全的品格。具体做法如下:
1、挖掘教材内涵,适机渗透节日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通过“传统节日之旅”知识大考场、“节日赛诗会”“节日故事会”等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传统节日诗文研究”。节日诗词是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经典,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因此,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各类诗文进行诵读、体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以建设与补充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我国传统节日诗文,然后按主题归类为:如勤学篇、爱国篇、忠义篇、励志篇等,或按节日类型归类为:如春节诗文、清明节诗文、端午诗文、中秋诗文、重阳诗文等。同时,整理修订成册供学生诵读欣赏;建立“传统节日诗文欣赏”网页或利用校刊、校报以及校园广播台开设节日专栏,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节日为契机在班级里举办传统节日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心得或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如“我谈诗人笔下的节日”、“悲欢交融的清明节”、“一轮明月多样情”等。培养学生诵读、说话、写作的语文素能,促进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总之,语文教师要有文化的眼光和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意识,站在传承文化与培养人才的高度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并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载体,使学生获取语言技能,感受传统文化,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文化品位、充实文化底蕴,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时代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 2008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5、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出版
篇5
[关键词]孔子思想 理财 研究
现今孔子文化很热,《论语》很火。易中天先生讲经说传,于丹女士说《论语》心得。北大开《论语》课,国外设孔子学院。就连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也融合了诸如孔子周游列国等儒家文化的元素和内涵。
历代诠释和研究孔子思想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冲栋、浩如烟海,但绝大多数都侧重于研究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而不太注重研究孔子的理财思想。殊不知,孔子的理财思想,同他的其它思想一样,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辉,依然是孔子思想的精华。
一、关于“轻徭薄赋”,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理财思想
首先,孔子主张发展经济,特别指出发展工业和商业,以增加财政收入。《中庸》第二十章载:鲁哀公问政,孔子回答了“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的一番大道理之后,接着有句话叫做“来百工则财用足”,说的就是发展工商业才能增加财富,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使老百姓富起来。《大学》中说:“有德此有人,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即说只有施行德政,才会人心所向,有土而归,有财而聚,有财而用,才能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其次,孔子主张生财有道的财政政策。《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就是说生财要符合道义,要“取之有道”。只有这样,财源才有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才能逐年增加。
其三,孔子主张轻薄赋的财税政策。封建社会的税收主要靠田赋即农业税。孔子一贯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孔子反对横征暴敛,增加农民负担。《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记载,孔子反对季氏横征暴敛,斥责其弟子冉求替季氏极力搜刮民财,要弟子们“鸣鼓而攻之”。
二、关于“量入为出”及合理分配的财政思想
首先,孔子理财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量入为出,这也是孔子理财思想的基本原则。孔子在《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中说公子荆善于管理家业,管理经济,量入为出,得到孔子的表扬。这同现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量入为出,不打赤字,是同个道理。
其次,在财政支出上,孔子主张合理分配。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是说,分配合理,老百姓才不觉得贫穷;彼此和谐,便不会感到人少;人人安分守己,就不会有政权被颠覆的危险。这同现在采取财税调控政策,逐步解决分配不公,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也是同个道理。
三、关于节俭立德的理财思想
在理财思想上,孔子一贯主张节俭节用。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礼是立身之本,立国之基。但当林放问礼的本质时,孔子则认为奢不如俭,祭不如诚,节俭而立德。在孔子看来,节俭不仅仅是手段,而是制度与政策的内在要求。所以《论语》述而篇第七讲:“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这是说,奢侈就会越礼,节俭就显得寒酸;与其越礼,还不如寒酸。由此可以看出,节俭立德是孔子的一贯主张。这与现在提倡的节约能源、节约支出的思想一脉相承。
四、关于富民足食的民本主义理财思想
孔子认为,治国必先安民,安民的办法,是让人民富裕起来,这是儒家重要的民本主义思想。可以说富民强国是孔子理财思想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境界。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主张“足食”,把解决老百姓温饱即足食作为当政者的头等大事。《论语》尧曰篇第二十载:“所重:民、食、丧、祭。”国家所重视的是民众、粮食、丧葬、祭祀。可以看出,孔子一再强调“足食”的重要性,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才能算是足食富民。
五、关于先义后利的理财思想
孔子主张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理财思想。强调义对利的主导作用,利是义的基础,这也是孔子理财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纵观孔子的义利观,大体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强调“义”对“利”的主导作用。《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载:“见利思义,见危受命”。孔子及儒家把“义”看做是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只有合乎义的利,才是君子所求之利。第二层:主张“义然后取”的求利方法和手段。《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又载:“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载:“敬其事而后其事。”孔子认为,符合“义”的利才可以取,不符合“义”的利是不能取的。这就是取利有德,生财有道,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牟取不正当之利。第三层: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义利统一观。《大学》载:“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论语》子路篇第四载:“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为君子,应以义为根本,要求“利”必须服从“义”。
篇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生命力和个性植根于学校的文化,而文化来源于本土,来源于传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并为青少年建立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起到奠基作用。只有在青少年的心灵里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通过日常的学科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才能在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在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又有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此,我们才不负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策划人:郝婵 陈诚)
【摘 要】 引导中小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都有责任,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学科更是义不容辞。传统文化与我们的学校课程到底有多远?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又应该有多近?广大中小学教师可以有哪些作为?本文立足现实,作一些简要的评议,并结合我们自身的实践,介绍一些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学中运用的实例。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改革构想
【作者简介】 杨邦俊,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江勇,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的阅读与教学。
一、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的远
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座美不胜收的山水名胜,既有风景秀丽的崇阿,险峭挺拔的岩,又有幽古深永的沟壑,下临无渊的绝壁,到处是迷人的果实,犹如一座绿色的海洋”。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我们的中小学课程,看起来离其很近,但实际上相距还很遥远,通向这座高山的路途也还十分漫长。
1. 与学生生活的远。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是以儿歌、童谣等形式口耳相授的,孩子们学习的早,诵习的时间长。《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儿歌童谣,孩子出生后,开口说话,家长就引导他们诵读,慢慢到了入学年龄,又作为启蒙教材,反复诵习。这些文字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易诵易记,可历可为。例如《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百家姓》,从表面上看只是一部单纯介绍姓氏的童谣,但它实际上是一部中华姓氏文化的索引,所引504个姓氏,虽然只占中华民族众多姓氏的一小部分,但却是引领中华子孙走向姓氏文化巍巍殿堂的津梁,孩子们在日诵夜课中慢慢就能深入中华姓氏文化的堂奥,体会中华家族文化的博大和久远,就能感受到其中无穷的魅力,追宗怀远,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有了这种教育,传统文化就深深地融入孩子生命的根基之中,终身受用不尽。然而,到了现代社会,崇尚科学化教育,进入读图时代,孩子一出世,见到的是电视、手机,接触到网络信息。高科技的东西让孩子们眼花缭乱,也让孩子们逐渐远离传统,丧失了文本阅读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没有文化,传统文化正在离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2. 与学校教育的远。古代学校非常重视做人教育,以《诗》 《书》《礼》《易》《乐》《春秋》等传统经典和礼、乐、射、御、书、数等日常生活技能教育学生。对于帮助学生修养德行,学习礼仪,通晓事理,陶冶情操,修炼本领,治国统民,防身驱邪、生存立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诗经》,作为正宗的儒家文化的代表,古时候是用来供人配乐演唱的,既可用于各种典礼,又可供人娱乐,还可以用来风化民众。学生通过对《诗经》的反复讽诵歌咏,能够得到儒家文化的教化和熏陶。有了这种教育,一方面能够优美语言,帮助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人们可以自由地摘引化用,以艺术的形式,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赋《诗》言志”,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借以加强自己的政治、道德修养,古人讲,经过“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又说:“《诗》者,远之可以事君,迩之可以事父”,从中能够学到侍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可见传统文化教育是典型的做人教育,对端正人的品行有重要作用。到了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全盘照搬西方社会的教学模式,按照科学教育的原则设置学科课程,采用精细化教学的方式实施教学,传统文化已经离我们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远。
3. 与语文教学的远。古代教育是典型的民族化教法,教师依据汉语文象形表意、婉曲讽喻、音形义相生相趣的特点,采用以语感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教师教学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讽读朗诵,因声求气,来亲近、接触、感获先哲沉淀在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深刻理解文本的情趣和意旨,马一浮先生将其称为“讽味遗言”;与此同时,教师又通过自己特有的“诵”、“吟”、“咏”、“唱”等汉语文表现形式,来向学生宣示自己的思想倾向、情趣爱好、文人雅趣。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耳濡目染,获得鲜活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马一浮先生将其称之为“亲承音旨”。现代语文教学一反传统,走形式化、工具化的路径,课堂教学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学习的重点是语修逻文、字词句篇,突出的是逻辑思维训练,又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高考的应试训练。语文教学已经很少看到传统教育常用的讽读、墨义、疏注、聆受、驳难等教学形式,耳濡目染的传统教学方式正在被急功近利的现代教学所取代,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远离我们的语文教学。
4. 与母语课程的远。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经过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很多分野,诚如一座名胜古迹,有亮色,也有暗面,有精华,也有糟粕。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再来欣赏、攀援传统文化这座大山,就要善于挑选美好的景观,就要学会剔除破败的枯叶。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说传统文化的好,也不能简单地说传统文化的不是。我们需要认清传统文化的主体,综合它的各个侧面,圆融贯通,才能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母语课程建设,理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根主线,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要构建传统文化的母语课程教育体系。首先,应考虑传统文化教育的框架结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主流而言,有儒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众多流派,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对国民精神的影响也有差异。母语课程怎样把这些传统文化请进教材,学生在什么年龄时段学习哪种文化最为适宜,选择哪些代表作家的作品最具有教育效果,各种文化之间怎样形成配伍和互补,文章选进教材以后,能不能被学生接受,都要深入研究,通盘考虑。不是简单的选几篇文言文作品进教材,不是挑选几篇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做课文,就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母语课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发、利用都还十分有限,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离我们的母语课程还很远。
二、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近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有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资源。玉工取其璞以为玉,金人拣其砂以为金。富者寻其珠宝,贫者获其膏粱。庖者以鼎,厨者以铛。对于那些深谙传统文化的教师,尽管离古代文化的时空很远,但在他们日常的教育和课程教学中,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养分,传统文化实际上离他们很近。因此,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民族精英,弘扬传统美德。
1. 与语文教学的近。现行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虽然缺乏系统的介绍,但是,也收录了一些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经典作品。教学中,只要教师有较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较高的教学立意,立足教材,适当增补内容,也能制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大餐。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可以离我们的语文教学很近。
高中教材收录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学生在初中又学过他的《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上完教材,我们认为有必要为学生系统地介绍一下陶渊明。于是,以“中国传统士人的读书生活”为课题,设计了一节传统文化教育课。我们从人教版《语文》读本中选取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作为拓展教材,选配宋代苏轼的《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和清人孔继《读晋皇甫谧〈高士传〉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作为补充教材,设计语文教学。苏诗和孔诗用的都是陶诗的原韵,苏轼在诗前还有小序,说“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皆仙语,余读《抱朴子》有所感,用其韵赋之” 。陶渊明读《山海经》,苏轼读《抱朴子》,孔继读《高士传》,读书不同,好读书则一脉相承。苏、孔的和作体现了对陶渊明的喜爱。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也不是对陶渊明生活的简单复制,它是对陶渊明理想生活方式的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陶渊明是一个公认的清高典范,从唐宋到元明清,不知影响了多少士人,他们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无不从陶渊明身上找到了精神的归宿,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最终从卑污的物欲中走出。
教学过程从已学课文的回顾开始,引导学生认识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清高典范的精神品格,帮助学生明白,陶渊明读书的真正意义是在人生的逆旅中消除孤独,增强自我,提升境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士人的崇高品节。学完课文,我们又回归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浅薄浮躁的时代里,许多人在精神上陷入焦虑,但是,只要我们走近陶渊明,就能找到一帖退烧的清凉剂,陶渊明的人生观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人性中原本的善良,纯洁的善根,抵御尘世的种种诱惑。课文教学超出了一般语文教学的水平,显示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丰富内涵。
2. 与课程改革的近。当前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学科课程的改革为我们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做人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时机,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又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改革距离变得非常近。为此,我们利用课程改革开设选修课程的时机,在高中学生中开展《论语》全读和 “诸子”选读教学,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高一年级上学期,我们帮助学生精选优秀的《论语》版本,引导学生每天用20分钟阅读原著,用一个学期读完全著。训练的基本线索为:读原著――记手记――写心得――照言行――开论坛――作点评――重读原著。
高一下学期,指导学生选读《孟子・万章》《孟子・告子》。孟子在这两章提出著名的“四圣说” 和 “四端说”。前者,提出中国古代评价圣贤的四种类型及其标准,选择本节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自己的人生榜样,有助于引导学生实现智慧人生。后者重点论述人的生命本原中具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恭敬之心四种善端。学习本节内容,对于帮助学生修养美好的人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二上学期,选读《墨子・公输》。让学生感悟墨子的非攻思想,思考怎样运用墨子的思想来应对当今的世界环境。高二下学期选读《韩非子》外储说中的《楚王谓田鸠》《晋文公攻原》《公仪休相鲁》三个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法家治国御臣的艺术,增强学生的政治智慧, 学习治国理政的本领。
高三上学期,选读《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和《庄子》养生主中的《右师之介》《泽雉》《 秦失吊老聃》。通过阅读老子的这三章,体会“美恶相对”的概念,明白“信言”和“美言”的不同。学习老子“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以之争”和“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人生智慧。通过学习庄子的这三章,体会庄子顺应自然,逍遥自在,安时处顺的精神境界。
3. 与学生生活的近。传统文化有很多内容原本是指向生活、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优秀教师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创造生动的教育情境,利用传统文化来教育学生。这样,传统文化就离学生的生活、离我们的日常教育非常近。
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自己阅读文化经典的心得展示出来,教育学生。例如,一日早晨,笔者在教室读《论语・阳货》,读到阳货对孔子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时,抬头一望,窗外的太阳正上来,阳光很艳,赶忙板书:
阳人(笔者的笔名)于教室读《阳货》,及仰,日搏,正赤。所见与货非也!
篇7
为婚姻家庭带来立法关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以一系列制度安排,促进家庭和谐,使家庭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从强调尊老爱幼、子女孝悌,到倡导夫贤妻惠、互谅互爱,再到崇尚家和万事兴等理念,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早已铭刻在人们心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法律的生长、完善,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将树立优良家风确立为民事法律领域的一条基本原则,不仅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也充分彰显了民法典本身的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财富和经验。
家庭文明建设事关个体幸福,关系世道人心,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民法典对家庭以及构成家庭的夫妻、子女和其他成员,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明确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还重申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制度,明确禁止重婚、家庭暴力等行为。这些婚姻家庭编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一系列婚姻家庭立法理念的法律宣示,更是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依据和有效手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呵护好每一个家庭,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法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将更加牢固。
家庭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民法典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尤为重视,在继续强调父母抚养子女义务的同时,将原婚姻法规定的“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修改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同时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民法典还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充分落实到收养工作的法律规范中,按照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更新了相关规则。保护好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不仅着重体现在婚姻家庭编之中,而且贯穿民法典的始终。
篇8
【关键词】孝文化;育人价值;中职学校;德育
实例分析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华大地上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历经几千年,内涵丰富,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孝文化”,它影响着历代的中华子孙的思维方式,成为人们的处世准则与道德判断的标准。孝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其所蕴含的“感恩、仁爱、忠诚、服从、和谐、责任”等品质是当代中职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三纲五常”的愚民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观念、对圣贤的思想理念守成的文化保守观念等,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中华文明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传承中华孝文化过程中,我们应结合现实情况,以辩证的方法,有选择地传承和弘扬,在传统中华孝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内涵,让中华孝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勃勃生机,彰显其在品德修养方面的育人功能。本文探索将中华孝文化引入中职学校德育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品格特征的优秀青年。
一、中华孝文化的内涵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明确地阐述了孝的三重内涵。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内涵,伦理道德的基础;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内涵,体现了孝与忠的结合;爱众亲仁则是孝的内涵的升华。(一)敬养父母,孝的伦理基础。中华孝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家庭伦理。孝道首先倡导的是敬养父母,其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养父母之身。这是为人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在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要求为人子女,在平时要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父母生病时要悉心照料,如果父母不幸去世,要按时祭祀父母的亡灵。二是谨遵教诲、恭聆训勉,悦父母之心。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遵父母的教诲,用恭敬的心态,及时回应父母的呼唤,努力落实父母的命令,严谨遵奉父母的教诲;在行为习惯上要顺承父母的心意,努力改正和去除那些令父母厌恶的做法或习气,在处理兄弟姊妹的关系时要团结和睦,让父母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三是弘扬美德、劝谏过失,厚父母之德。为人子女,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扬和彰显父母的美德与教诲;如果父母在思想或行为中存在某些不妥当的地方,要善巧言语地予以规劝,当劝谏不奏效时,仍然要保持耐心和恭顺。若明知道父母有过错,不劝,陷父母于不义,也为不孝。(二)立身报国,孝的对象范围的扩大。在当代社会,对“忠君爱国”的理解,要去除“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专制和愚忠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和对领导的尊重与服从。童蒙经典《弟子规》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入手,把忠孝立身立业贯穿在待人接物当中,体现在履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上。如在对待领导、长辈上,要做到“对尊长,勿见能”(保持谦虚和恭敬的态度),“路遇长,疾趋揖”(注意必要的礼节礼貌);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见人善,即思齐”(努力向思想进步、业务精良的同事学习),“见人恶,即内省”(时时警醒自己,忠于职守,发奋工作),“事勿忙,忙多错”(耐心细致地完成各项任务,既不拈轻怕重,又不粗心大意),“过能改,归于无”(勇于正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等等。(三)平等爱众,孝的内涵的提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也就是说对父母有爱心的人,对他人也会有爱心,不会对他人有恶心,对父母有礼敬的人,对他人也会礼敬,不会对他人怠慢。这就是孝道的迁移与升华,把对父母的孝升华为对他人的爱,以慈悲仁爱之心,普遍地对待所有人,与人交往要有平等心,待人接物要有恭敬心,对他人的善行善举要有随喜心,对他人的缺点错误要有包容心,对他人的帮助要有感恩心,等等。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弟子规》中所述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都蕴含着中华孝文化的“由己及人”的爱的迁移与升华,扩大爱的外延,爱的情感升至“博爱”的高度。
二、中华孝文化对当代中职生品德教育的育人价值
从以上中华孝文化的内涵中分析,中华孝文化中蕴含着感恩、责任、博爱、和谐、立志、忠信等道德品质,这些对当代中职生的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开展中华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爱己爱人、知恩图报良好品行。当前,部分中职学生情感意识淡薄,不懂感恩,以自我为中心,逃学、旷课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传承中华孝文化,在学生中开展中华孝文化的学习与力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培养他们对父母、老师、朋友、社会、国家的爱心与感恩心,激发他们对父母、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二)开展中华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要求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华孝文化的“忠”与“孝”,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中职生正处在“三观”形成和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倡导中华孝文化,发挥中华孝文化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价值观。(三)开展中华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立身处世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直注重对人诚实守信的培养,它讲求“童叟无欺,相互礼让”,“言必信,行必果”,把诚实守信置于为人处世的较高境界。因此,在学生中倡导中华孝文化,发挥中华孝文化追求诚信、注重品行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行、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是非常有利的。(四)开展中华孝文化教育,有利于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在学校教育中面临着许多阻碍学校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如自私主义、享乐主义等动摇着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导致不思进取、追求享乐等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这给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障碍。中华孝文化倡导温顺、礼让、宽容,恰是改善人间关系的油,是解决矛盾的调和剂,是构建校园和谐的助推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孝文化传统教育,让学生领悟中华孝文化的真谛,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
三、中华孝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应用
广西物资学校作为全国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德育示范基地,在学生德育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也做了不少的实践尝试。近年来,该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研发并开设以中华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具体如下:1.研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以德育课老师为主的课程研发课题组。首先,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广西物资学校先后到广东、山东等地的兄弟学校和传统文化机构学习考察,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教育效果分析。其次,开展本校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编写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设计活动及考核标准等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其中又以孝道教育为首要内容,辩证地增加大量具有当代价值的古今孝道案例与故事。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每个班级均开设每周2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确保课时充足。课堂教学与课外力行相结合,设计《广西物资学校学生个人德行力行记录表》,要求学生每天从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反思、内省与改过,力求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其他德育课相比,这是一个创新的举措。3.开展“写一封家书”活动。在课程教学中,为检验“孝道”教育效果,广西物资学校开展“写一封家书”活动,布置每一位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由学校统一邮寄。学生通过写家书活动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关心父母,学会表达爱心。(二)开展多形式的具有中华孝文化。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具体如下:1.开展专题中华孝文化导入教育活动。自2014年秋季学期以来,学校在新生各班中开展为期两天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孝、礼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均围绕主题设计,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奠定思想基础。2.举行中华传统拜师礼活动。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孝文化的具体表现。根据传统仪式举行“拜师礼”,通过一系列隆重的程序及老师对学生在立志、担当、自信、勇敢等方面的祝愿与企盼,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及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立志奋发、自信担当的精神。3.组织师生参加“2016中国—东盟孔子文化周”活动。学校排练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艺节目,参与文艺晚会表演,组织师生观看晚会;安排师生参与文化周论坛等,让师生进一步感受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4.组织师生参与社会公益志愿者活动。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慰问,为孤寡老人和孤儿献爱心、送温暖,践行孝道,培养学生的博爱情怀。(三)中华孝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效果分析。为了解学生学习践行中华孝文化的实际效果,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效果反馈,结果显示效果十分显著。1.收集家长对学生的“一封家书”反馈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变化。为了了解真实的效果,2015年秋学期末,广西物资学校设计了《家长问卷调查表》,对家长收到学生的“一封家书”的反馈作了收集。调查结果表明,95%家长收到孩子的家书,90%的家长表示看到家书“很感动”“很欣慰”,明显感到孩子“变化很大”,“长大了”。(下转第28页)德育论坛•理论博览具体体现在:(1)孩子懂得与父母友好的沟通了,叛逆现象减少了;(2)懂得了关心父母,懂得问寒问暖;(3)能够理解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恩;(4)思想变得成熟,学会了反思;(5)不少家长反馈“孩子表示要痛改前非,认真学习,不再让父母操心,将来好好地工作,为父母争光”。这些变化说明,通过中华孝文化的学习与力行,教育教学是有明显效果的,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心性的成长,大多数学生学会了孝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学会了担当,思想行为日趋成熟。2.学生每日填写的《广西物资学校学生个人德行力行记录表》。在力行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按要求反思、改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足,填写“力行表”,改变平时的不良现象,如乱扔垃圾、吃饭浪费、学习不认真等,在学习、纪律及同学关系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自信心不断地增强。3.学生期末考核,写学习心得。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文化”,理解了“孝”的含义,懂得作为儿女应该如何行孝,对中华孝文化有了较为理性认识,增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作者:陈小英 单位:广西物资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孝,乃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孝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评价人们道德素养的尺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孝的心得作文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有关孝的心得作文范文一
小的时候,我认为长辈对我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自己有时候也会任性对他们发脾气,并不很孝顺。后来上了小学,学校举办了孝爱文化活动,老师说我们梅李是孝爱之乡,给我们讲孝爱故事,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我明白了,“百善以孝为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此以后我努力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在家里,我尽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奶奶吃;在学校见到老师我都会主动向他们问好;在共交车上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
去年在新家搞卫生的时候,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我连忙扶她起来,关心的问奶奶:“摔疼了吗?”奶奶试着走了几步,但疼的很厉害,我安慰着让奶奶座下,急忙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带奶奶去医院做了x光检查,结果是奶奶的脚被摔的骨裂了,因此奶奶只能卧床休息。此后,照顾奶奶成了我学习以外的主要任务,每天我都会陪奶奶说一会儿话解解闷,因为奶奶行动不便,很是无聊。有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恰好都有事不在家,我主动要求给奶奶准备午饭,到了中午,我先把妈妈准备的菜用微波炉热了一下,学着妈妈的样子,盛好饭给奶奶端去,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不小心还把菜汁洒在地上,但是奶奶吃的很高兴还夸奖了我,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我和爸爸、妈妈的悉心照料下,1个多月后,奶奶就康复了。
妈妈时常对我说,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我一直牢牢地记在心里。
有关孝的心得作文范文二
冬天来了,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季节,冬姑娘穿着一身银光闪烁的新衣服,手中握着神奇的仙女棒回来了,在瑟瑟的冬风中,走出一个人,你最希望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孝顺“老”妈!
我的妈妈有一张又大又圆的脸,一双大大的眼睛(戴着眼镜时),小小的耳朵上架着一副细细的“眼镜桥”。知道我为什么在“老”这个字上加引号吗?因为我妈妈有三“老”:一是我妈妈人“老”好了,二是我妈妈“老”会学习了,三是我妈妈“老”孝顺了。
我爷爷八十岁了,有脑血栓。我奶奶七十八岁了,有心脏病。2005年的一天,我奶奶在老家犯病了,肿得脚趾都是黑的,用急救车送进了市附属医院。爷爷在家担心奶奶的病情,也生病了(脑出血),及时住进了附属医院。一个住在新病房楼的心内科,一个住在旧病房楼的神经内科。爷爷有爸爸、五叔、三伯、大伯轮流看护,而奶奶由妈妈一个人看护。我一个星期才能见妈妈一面,有时一个星期也见不到一面。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伯母带我去医院,我见到了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在妈妈的身旁,我也发现了一个长不到两米、宽不到一米的的折叠椅,我似乎猜到了妈妈每天睡得就是它!奶奶,你快点康复吧,这样你和妈妈都不用受罪了。
妈妈对我的考试成绩看得不是太重。数学二单元测验成绩是98分,没考100分,一看错题,原来是少画了一个合数就减两分。不会吧!妈妈下班回来会怎么样?踢我,搧我,揍我屁股?如果爸爸在家,会不会挨他们的“混合双打”?回到家,我鼓足勇气向妈妈说明白后,妈妈伸出手来,我以为是打屁股,便知趣将屁股翘起来,妈妈说:“干什么?”我应声答道:“你不是要打我屁股吗?”“我打你干吗?我要你的卷子!”妈妈看后,我就把眼闭了起来。忽然,妈妈说:“这次肯定是没检查。下次一定要检查,要错只错不会的!不能再这么粗心啦!”从此以后,我改掉了粗心的坏毛病。
这就是我的孝顺“老”妈,我不管你们爱不爱,反正我是爱死了。
有关孝的心得作文范文三
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们要孝老敬亲,从小就要对父母、亲人百般孝顺和爱护,我们几乎就是背着这些名言名句长大的。幼时,我们一定想:长大后一定要对父母和亲人好,可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的行为动作令人发指。我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心酸的,又令人发指的新闻:一位母亲亲手把儿子抚养大,她的儿子长大了,竟然觉得母亲很碍事,便将母亲扫地出门。无论刮风下雨,老母亲只能一人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看完后,我愤怒了:怎么可以这样?有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简直冲破了做人的底线。这名男子的做法简直有辱我们这个一直以来以孝闻名于世界的中华民族!
当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欣慰多了。
孙朋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因为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山东人。她刚嫁给丈夫时,丈夫就经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渐年迈,从此,家庭中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每当干完农活就赶紧回家,她知道,年迈的婆婆肯定会很担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年迈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风雨无阻地撑起一个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脸上充满了美丽的笑容。这笑容,这孝心,有谁能不感动呢?
孝老爱亲,也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传承一代又一代的美与爱。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为父母做什么:比如帮他们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让他们操心……这是我们每个子女都应该做的。
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一份份美与爱,传承这一种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唤起每一个人的孝心!
有关孝的心得作文范文四
那是一个下雨的日子,当时也是正值春节团年期间,归乡的游子们犹如离弦之箭射向家的靶心,我也与父亲同坐一车去乡下团年。但车子驶到乡间小路路口时,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脚踏泥泞,推着一辆独轮车快速地向路口驶来,车上还放着一把撑开的雨伞,男子的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什么,在驶到路口时他停住了。这时,我不经意地向伞下望去,惊奇地发现了一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此刻,那个男子随口向路人打了一个招呼说:“我送母亲会家过年。”他的干枯的脸颊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那是是如此的窘迫,又是如此的温暖。豆大的汗珠悄然间滚下了额头,他随意地擦拭了一下,抬起车继续驶向前方,时不时他还为母亲移动一下车上的伞。此刻的我似乎被什么所触动,双眼紧紧地凝望着远方的那个男子,直到雨雾迷茫了他的身影。在转身的那一刹那,我怦然心动,泪珠不经意间流下了双颊,心中是如此的沉重,又是如此的温暖。为了回家,他甘愿在寒冷的冬日为母亲遮风挡雨,为了回家,他不畏艰险坚持将母亲平安地送到目的地。这是情,是儿子对于一位母亲的深情,这更是爱,是儿子回馈母亲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爱,这更是孝,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男人应尽的孝,只是这一切都被他用更加委婉,更加温暖,更加美丽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伟人才会令我们内心触动。平凡的行动加上真挚的情感常使平凡的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也许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嘴上,用行动常常是其具体化,生动化。有人说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孝一定要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这并不完全正确,孝,实际上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那一瞬间就是孝的体现。此外,孝,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何等的悲哀。孔子有有云:“入则孝,出则弟。”孝是一个人的本能,在何等情况下都不可丢弃。古人有卧冰求鲤,拔竹求笋之说,黄庭坚也有嫡亲溺教的孝。连动物都有乌鸦反哺,狐死首丘,作为人,尽孝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来只求一份安宁,在我们成长的途中他们给予了我们太多,足以我们以一生来回报。等到他们老了,我们就应让他们安享晚年。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也用自己的行动再次阐明了孝的定义。孝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美德,它的内涵亘古不变,它也必将一如既往被我们承接与发扬。关注生活中的片段,用细小的行为尽孝,安抚父母,感动他人,也温暖世界。
有关孝的心得作文范文五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吗?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吗?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吗?没有。或许,你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脚,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不会,根本就用不着那样做,再说让人看见了多尴尬。其实,这些人想错了,万万全全想错了。孝心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它两代人心与心的沟通。现在,父母都还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顾,反而还需要父母花心思去关心子女。倘如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在有力气动了,你是否这时又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去说他们给你带来了累赘呢?或许还会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在马路上于不顾。其实呀,这些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他们是残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
我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父母奔波劳碌;我们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父母左右为难。我们现在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向父母尽一分孝心呢?也许是一处毫宅,也许是一片转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尺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一万机的金钱,也许是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
孝,是捎纵即使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存草心,报的三春辉,让我们永远记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无价的。
篇10
论文摘要:藏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藏族伦理思想既是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伦理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学术的层面看,对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却也涌现出来了一定的成果,这就为今后的研究莫定了较好的基础,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藏族伦理思想研究前景的展望是令人乐观的,它必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进步而日益深化。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藏族人民在雪域高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又极具魅力的藏族文化。藏族伦理思想同其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一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藏族伦理思想是指对藏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它既是藏族文化和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整理、研究藏族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加强藏族地区的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思想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之现状
就目前而言,对藏族伦理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研究的,虽然数量不多,但确有一些同仁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
首先,对藏族伦理思想从宏观上进行研究的,丹珠昂奔先生曾先后发表过三篇颇有分量的文章:《原始笨教与藏民族旱期的伦理观念——藏族肯代伦理思想初探》、《吐蕃王朝兴盛时期的藏族伦理思想》、《佛教对藏民族伦理观念的历史性影响》。专著有刘俊哲先生的《藏族道德》等。丹珠昂奔、刘俊哲等先生的文章和著作,无疑是从藏族伦理思想的整体角度即从全局上来考虑问题的,旨在要求、呼吁并希望人们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时,不应忽视藏族的伦理思想,应当重视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发掘、整理、评价、介绍和研究,从而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宝库。
在这方面,笔者也发表过《藏族伦理思想发展略论》、《藏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纵向发展观》等文章,对藏族伦理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藏族伦理思想既是藏族文化和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整理、研究藏族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加强藏族地区的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充实、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乃至于世界民族的伦理文化宝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次,从微观上对藏族伦理思想进行研究的,如笔者先后发裘的《试论(礼仪问答写卷)中的伦理思想》、《古代藏族人民的理想人格典范一一一兼论<格萨尔>中的伦理思想》、《试析<尸语故事>中的伦理思想》、《<萨迎格言>伦理思想比较研究二题》、《试论<玛尔巴译师传>中的伦理思想》、《试论藏族禁忌与藏族道德规范的联系及区别》、《藏族生态伦理思想概论》等,除对藏族历史上一些著述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发掘和研究外,还对藏族禁忌与藏族道德规范的联系及区别进行了厘定和辨析,对藏族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应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行了论述。
蔡景峰、洪武嫂二位先生合撰的《略论古代藏医医德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文,则从古代藏医医德的角度阐述了藏族医学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概貌及其特点,曾引起过学界的广泛关注。
邓晓琳先生发表的《简析<萨迎格言>中的伦理思想》,则从格言诗的角度揭示了古代藏族人民的伦理道德观。
吴春香女士撰写的《论藏传佛教伦理对当代藏族伦理观发展的影响》,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论述了藏传佛教伦理观念对藏族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藏传佛教伦理思想及其今后对西藏发展的作用,做了有益的探讨。
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环保生态、经济、信息等问题也提到了民族伦理学研究的范围,有些藏族同志开始撰文从道德的民族性上探讨这些问题。如卓玛措女士撰写的《藏族文化视野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研究》,就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生态经济伦理及其藏族传统文化对此的贡献,并提出人类要对其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强调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最佳选择。将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引入藏族伦理思想的研究范围,堪称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当然,对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这里无疑有挂一漏万的情况,包括笔者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有一定的数量,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故略去很多,特此说明。应该说,对藏族伦理思想的研究已经起步,并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远没有形成“气候”,更谈不上全面和深人。今后,还将有赖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来共同做这方面的工作。
二、藏族伦理思想研究需拓展的领域
研究藏族伦理思想,必将丰富和繁荣我国伦理学这座历史传统文化的宝库,从而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及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特别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目前和今后而言,研究藏族伦理思想,需要开拓的领域很多。
仅以《格萨尔王传》为例,其伦理思想十分丰富,颇值得挖掘。《格萨尔王传》中的道德评价标准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善与恶作为道德评价的两个不同标准,是对照映衬、径渭分明、截然不同的,二者几乎成了人们衡量一切事物的“试金石”和辨别一切真伪的“是非镜”。凡是正义的、合乎道义的、具有人性的行为和事物,就被看成是善而予以褒奖,凡是非正义的、不讲道义的、践踏甚至摧残人性的行为和事物,就被看成是恶而加以否定。其二,在价值取向标准上,它宣扬了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亦即或善或恶自有报应的思想,进而引导人们应该扬善抑恶,向善去恶,择善弃恶,希望人们应该做到从善如流,疾恶如仇,择善而从之,遇恶则弃之。应该说,史诗中对这种善恶标准的态度和对善恶价值取向的选择,如果抛弃其某些时代的局限性,那么即便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藏族的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故事)不仅形式上体裁各一,各具特色,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内容上寓意深刻,巧妙地赞颂或鞭挞了该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正直善良与邪恶势力、勇猛无畏与退缩不前、英雄与懦夫、勤劳节俭、懒惰奢侈、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与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观念等丰富的伦理思想。《尸语故事》之所以能够在藏族人民群众中经久流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以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反映了藏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藏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及爱憎好恶等思想情感,巧妙地歌颂或贬斥了藏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正直善良与邪恶势力、勇猛无畏与退缩不前、英雄与儒戈勤劳节俭与懒惰奢侈、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与狭隘、贪心、自私的个人主义等,俱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尸语故事》对道德领域中的两大对立阶级的善恶观念、是非观念、荣辱观念等道德感情、道德意识,以至于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的不同标准,均作出了生动的反映,从而对藏族人民起到了一种道德熏陶、道德约束、道德鼓舞、道德激励和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
《礼仪问答写卷》提出了一些初具伦理色彩的概念和命题。它以兄与弟对话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伦理道德关系及如何待人接物的礼节等问题。认为对人要“施以真言”,“不说谎言”才能取得“信任,’,对凡是“可信赖者”,一定要“依靠之”,而对“不可信赖者”,则切勿依靠。处世要谦卑逊让,知足寡欲,创造而不占有,成功而不据傲。强调贪欲是罪恶的根源,知识是文明的由来。提出做人的道德标准是公正、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而勤奋;非做人之道则是偏祖、暴庚、轻浮、无耻、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它主张“王之国法”,必须实行“均等”的“公正’,原则:对于统治者,“为官公正,现时即于己有益,此为颠扑不破之理……若能不偏不倚,则谁能对之不钦佩折报?!.一‘若为长官,应如虚空普罩天下,应如称戮一样公平。”对于被统治者,即便遇到“行罪恶人超生,正直善人处死”的不公正之事,也要有“认可、忍耐之力”,同时还要绝对遵从法律以及道德戒律,不然,就必须“查明实情,将伤人者及其子孙一并杀之,以绝其嗣”。只有这样,“主奴之间、官仆之间、老壮之间”,才能“行公正之法”以不至于“出现伤风败俗之事”,而达到一种使天下都“同心协力,不仅眷属和睦,行至何方亦相安无事。子与父同心,弟与兄同心,奴与主同心,妻与夫同心,仆与官同心,如此,则公正无误,齐心协力,大家皆得安宁”的道德理想境界。
《萨迎格言》成书于13世纪初叶,堪称是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史上最早一部以格言诗形式著述的伦理学著作。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该书作者主张应尽量协调并处理好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认为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应该是:“君王对自己的臣民”必须“施以仁慈和护佑”,“臣民对自己的君王”才会“尽忠效力”。不然,“被暴君统治的百姓”,就会“特别想念慈祥的法王”,“被瘟疫缠身的牲畜”,就会“特别渴望纯净的雪水”。它告诫统治者“如果虐待属下,君长就会走向灭亡”,教诫人们要具有正直、坚定、谦虚、勤奋、好学等优良品质,这些思想至今仍能给人们以很大的启迪和教益。正因为如此,《萨迎格言》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
藏族道德规范主要在几部充满了道德训诫和道德说教的格言诗中得到了突出的反映。这些格言诗以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年)所著的《萨迎格言》、索南扎巴(1478-1554年)所著的《甘丹格言》、贡唐·丹白准美(1762-1823年)所著的《水树格言》、久·米庞朗杰嘉措(1846-1912年)所著的《国王修身论》、卡切帕鲁(生卒年不详)所著的《卡切帕鲁训诫》(一说为七世班禅丹白尼玛所著)等为代表。这些格言诗同样从“应然性”和“禁戒性”两个方面向藏族人民提出了许多道德规范要求,如要求并告诫人们应如何谨言慎行、修身养性、分辨是非、区别智愚、取舍之法、用人之道、学法执法、正直善良、谦虚勤奋等等。它向人们“展示出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藏族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思维逻辑、伦理道德、行动规范的轮廓。
藏族历史上还有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佛门奇僧、学术大师、启蒙思想家等,他们的伦理思想至今尚不被世人所关注。如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历辈达赖喇嘛和历代班禅、更敦群培、钦饶诺布、喜饶嘉措、谢国安(多吉卓巴)、桑热嘉措、才旦夏茸、毛尔盖·桑木旦、多吉杰博等,还有元朝帝师八思巴、清朝高僧章嘉若必多吉等,他们的思想和著作中都包含着大量而又丰富的伦理思想,处处闪烁着人类道德智慧的光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加以发掘和研究。
这里谈到的只是拓展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一些粗略的情况,如果深入下去无疑还会发现有更多的藏族伦理思想值得人们去关注、发掘和研究。故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对藏族伦理思想进行搜集整理,汇编成册,然后再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和探讨,由朴素的思想资料上升到理论形态,将散见的、零碎的思想资料从史的角度把它们串通起来,注人有机的联系,以构成系统的藏族伦理思想发展史。
三、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之我见
对藏族伦理思想的研究工作要逐步展开并使之深化,无疑需要做大量而又艰巨的工作。对此,笔者特提出如下见解:
第一,应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从当前来看,对藏族伦理思想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一些长期从事伦理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的同志,基本上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到这上面来,或者说根本就不曾注意或考虑过这个问题。有鉴于此,必须解决如下认识问题:
首先,要解决藏族有没有自己丰富的伦理思想的问题。这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藏族有没有自己丰富的伦理思想,回答显然是肯定的。不同的民族不仅有自己民族丰富的伦理思想,而且还带有自己民族的特点。其伦理思想反映在该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相当丰富,而且还是我们中华民族伦理思想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绝不能人为地把它同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相割裂,或漠然视之。既然中华民族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各少数民族在内,那么同样,中国的历史文化(包括伦理道德)也理所当然地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包括伦理道德)在其内。藏族有自己丰富的伦理思想,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同志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种思想和认识,恰恰又是我们现在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新课题之一。须知,伦理道德的发展状况如何,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集中表现;民族伦理道德的发展状况如何,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的集中表现;藏族当然也不例外。
其次,要明确加强对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重大意义。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藏族已经由封建农奴制社会的人们共同体进人到了社会主义民族的行列。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大解放,大大加速了藏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民族文化要发展、要繁荣,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文化传统,其中,伦理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就藏族传统道德的特点来看,它一方面表现在对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广泛渗透,另一方面又与民族的习惯法和藏传佛教联系密切。这些,都需要从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加以发掘、整理、分析,并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那些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家庭和睦的道德传统,都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并使之发扬光大,反之,则应予以摈弃和否定。特别是在我们不断强调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今天,发掘、整理和批判地继承、弘扬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就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应组织队伍,成立研究会。
要把藏族伦理思想作为一个专门领域、作为民族学和伦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来研究,没有一批力量显然是不行的。当务之急,应首先将上面提到的那些已经或正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以及今后将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尽快地组织协调起来,分工合作,共同创业。在这方面,伦理学界和民族学界有一些老同志,他们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素质,在观察、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善于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上长期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在要研究藏族伦理思想,就必须要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谦虚地拜他们为师。
近些年也涌现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同志,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观念较新,常常不满足于理论研究的现状,敢于创新,喜欢独立思考,独辟蹊径,给学术界注人了生气。应该说,他们是学术界正在成长着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也是今后各门学科所要依靠的重要力量。可以预料,一二十年后,这批力量将成为各门学科(包括那些将要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权威和带头人。因此,要加强对藏族伦理思想的研究,就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吸引他们,使他们对这门新学科产生兴趣,然后再把他们组织起来,制订研究计划,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又要就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和交锋。
在组织研究队伍的时候,从长远考虑,还应坚持专业队伍与业余队伍相结合的方针。根据现有情况,凡是对藏族伦理思想有浓厚兴趣的同志,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可以先从伦理学、民族学以及相关学科中分流一些同志出来,组成一支短小、精干的专业队伍,进行专题研究。至于其他距离较远的一些学科中如有人咆括社会上各种行业中的一些同志)对伦理学研究感兴趣,可把他们作为业余力量来看待,对于他们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同样应予帮助和指导。若干年后,他们中如有同志确有突出成绩或贡献者,也可将其吸收、充实到专业队伍中来。
为了加强对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很有必要成立一个“中国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会”的群众性学术组织,不定期地召开学术讨论会,交流研究心得,以推动和深化对该领域的研究。
另外,还有必要创办一份《中国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刊物,或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开辟“藏族伦理思想研究”的专栏,一方面借此扩大这个领域的影响力,建立起自己的学术阵地,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这个领域的同志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发表成果的园地或平台。
第三,应注意研究方法,开拓前进。
- 上一篇:社会经济主导因素
- 下一篇: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