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教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教育知识

篇1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为四川省十余所与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相关的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等机构的在职教师,以及部分教师培训学习班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学员。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中学英语教师教育者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2)中学英语教师教育者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特点;(3)本研究结果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的启示。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47份,回收298份,其中有效问卷274份。问卷内容主要参考了林崇德等研究中教师知识分类的有关部分,并结合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如下:(1)学科知识及相关技能及人文知识:(2)教育心理学知识;(3)课程知识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4)教育情境知识。每部分各40分。回收问卷后,选取部分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上表可看出,教师总体PCK得分为120.30,为满分(160)的75.18%,总体来看,该群体的PCK掌握尚可。对各分项知识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学科知识

总体来看,被试教师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这与被调查教师大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关。从表中还可看出,学科知识在PCK中占有较大比重,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讲,学科知识是PCK的基本来源,它是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内容以学习者易懂的方式来重新表征的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是教学的基础之一,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进一步考察学科知识的具体答题情况,发现在学科的本体性知识方面,大部分教师答得较好,这是学科知识得分较高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英语技能运用方面,较年轻的教师要好于较年老的教师;在与英语相关的人文知识方面,教龄较长的教师则明显强于教龄较短的教师。在访谈中,不少年轻教师感到知识面不够宽,在课堂上难以满足学员多方面的知识需求。

2 教育心理学知识

从表中可知,被调查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总体掌握尚可。在访谈中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培训人员毕业于师范院校,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教育,经过职后一段时间的实践,基本上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然而我们发现,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观念上的选项与其在教学行为、方式上的选项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反映出他们的认识与行动并非完全一致,这就是所谓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这为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单纯地向教师介绍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未必就能转化为教师的课堂行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找到理论知识与个人实践的契合点。

3 课程知识

教师的知识建构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意识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行动,决定着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已被视为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甚至是关键要素。。。同时,学习和掌握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体系和信息技术等,也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重要任务。在访谈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了解甚少,这从一个角度暴露出教师教育中有关课程知识方面的内容有待加强。也有一部分教龄较长的老教师对新课程的新的评价体系及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这反映了课改中部分教师群体出现的新问题。如何将个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课程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是教师发展研究应予关注的一个方面。

4 情境知识

情境理论认为,个体参与情境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根本机制,这是形成个体实际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然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讲,知识的获得就是教师个体在自己所任学科、所教学生、所在教学场景中,不断将诸方面知识进行融汇、整合和发展的过程。教育情境具体来说包括了当地教学的实际情境。总体来讲,被调查教师的情境知识得分较低。其原因在于,不少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对中学英语新课改现状及发展趋势不熟悉,对中学英语教师的真实生活状态不了解。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他们难以对中学英语教师源于教学实际的困惑予以解答,削弱了其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理应发挥的引领作用:同时在个人专业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作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提升和发展。这是教师发展研究中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5 各教龄段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

为了了解不同教龄教师在PCK上的特点,我们将被调查对象按教龄分为四组:1~5年、6~10年、11~20年、20年以上。研究发现,各组在学科知识、教育心理知识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导致PCK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情境知识、课程知识等方面的变化。11~20年教龄组在情境知识和课程知识方面的较大幅度提高,使其PCK得分在四个组中最高。结合现实情况看,该组的PCK应该代表了较为理想的水平,四类知识的发展较为均衡。这说明成熟或优秀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应该以其构成成分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也说明学科教学知识是上述各类知识“综合的”与“整合的”融合体,它的提升是各类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互动共建的结果。基于上述探讨,我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师教育者的学科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着理论性支撑作用;课程知识对特定学科教学符合社会要求起着指向作用;情境知识则是以上述三类知识为基础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能力及社会化的必然途径。具备了这种合理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者就可能在新课改的变革中走在时代的前列,真正获得专业发展。

三、对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启示

在学科知识方面,教师教育者有必要加强学科知识对教学的启示和实用性方面的训练,以取代单纯追求专业知识的质量与数量的倾向,因为学科教师区别于学科专家的关键,不在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而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将所知晓的知识改造使其在教学意义上适应学生不同的特点和背景。因此,教师教育者有必要针对各自的学科特点,加强相关拓展性知识内容的学习,包括本学科的前沿动态、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等。这将扩大教师的视野,满足课程内容与学员工作生活、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相联系的时代要求,满足学员在课程学习中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在教育学知识方面,教师教育研究要关注并研究教学现实中经常出现的理论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既要看到教育理论对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又要看到行为对理论可能存在的滞后现象。在教师教育中,抽象的教学理论要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深刻领会理论的先进性,才能使之对理论的把握从一般化走向具体化,真正起到理论对行为的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育者的教育应当成为架设在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在教师教育中,“反思性实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对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2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大学英语教师 知识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Inspiration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ers' Knowledge Research

ZHEN L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4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er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discipline teaching knowledge of empirical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and finds inspir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knowledge.

Key word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knowledge; inspiration

1 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美国教育学者Shulman (1986,1987)对当前美国教师检证制度的缺失而提出的观点。当时,在美国许多州的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往往只测验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而学科知识多是对某些事实的记忆,教学知识则仅涉及准备教案与评价,识别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室管理与教育政策等内容,完全看不到“学科”的影子。因此,Shulman 特别提出“缺失的范式”(Missing Paradigm),试图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重新重视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他在《知识和教学:新的改革的基础》(1987)中总结出七种教师必需的潜在知识:(1)学科知识;(2)普通教学知识;(3)课程(curriculum)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5) 学生和学生特点知识;(6)教育环境知识;(7)教育目标、目的、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在这些知识类别中,学科教学知识标识了教学知识的独特性。学科教学知识是指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科教学知识最可能将教师和学科专家区别开来。

2 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教师发展研究处于一种分离式研究趋向――学科领域的知识研究与普通教育学研究相分离,同时许多研究也存在重一般、轻具体、重思辩、轻实证的现象(胡青、刘小强,2005)。在这种研究现状下,我们需要将学科领域和普通教育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加强学科教学的交叉研究;要求我们要特别改变传统的科学研究中的做法,鼓励对学科教学的实证调查分析和行动研究(胡青、刘小强,2005)。同时我国应重整教师培养模式,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转变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教师教育实践方式(袁维新,2005),那么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的引进为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新视角。而新的培养范式要在正确教育观和教学理念引导下,注重外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促进教师学习/ 发展的机制(吴一安,2005)。

学科教学知识并不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简单结合,康永久(2008)认为在当今的教师发展中,教学知识仍是很重要的,他提出如何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转化为PCK是极其重要且有难度的,需要教师将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活动,文化因素,自身的品性等结合起来。这样对于教师职业发展而言,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教师该如何发展其学科教学知识呢?应国良和袁维新(2006)将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归纳为建构性,反思性和转化,结合对学科教学知识内涵的理解,他们提出教师应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建构其PCK:加工建构,反思建构和对话建构。

3 学科教学知识国内实证研究的发现

学科教学知识提出将近三十年,国内的研究始于近几年,尤其是关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实证研究近几年才比较盛行,纵观近几年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教师(董涛,2008)和英语教师(刘学惠,2005;吴一安,2005;Ye Hong,2007;孙自挥,2008;高站荣,2008;周燕,史耕山,2009)的研究,研究方法集中于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文献收集比较等。他们的研究发现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成分存在缺失或不足(李琼,倪玉菁,萧宁波,2006;陈福明,2007);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学科教学知识非常重要,优秀的英语教师都能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有机融合(吴一安,2005);而且不同教龄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各构成知识部分也不尽相同(孙自挥,2008);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不尽合理,跨学科知识比较欠缺等。由此可见,学科教学知识对英语教师而言相当重要,同时,研究也表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存在差异性和各种缺陷。

4 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一方面是总结分析国外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并讨论其在教育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证研究探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及在教学中的体现,而实证研究的手段主要是问卷和访谈,研究的对象和知识范畴也都非常有限,而且结果的分析也以定性分析为主。因此,以上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研究的启示在于:

(1)从实际出发,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从我国的教育国情出发,从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大量的定性定量研究,探索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缺失的部分与发展轨迹。(2)分门别类,探索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学科教知识的特点。从Shulman所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的七种知识来看,学科教学知识受教育环境,学生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那么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知识也应有差异。(3)综合交错,多角度,多途径的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仅从某一角度,通过某一手段进行研究只能探其皮毛,无法真正了解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容,无法给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增长带来有利的理论支撑。(4)追根索源,研究师范类院校英语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研究生英语教育方向的课程体系,师范类院校和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各类高校输送英语教师,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对于他们将来的学科教学知识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出发,比较他们成为教师之后的学科教学知识,可以找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师范人才。

教师知识研究是教师发展研究的一个方面,教师发展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培养职前和在职教师仍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为教师知识研究,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Shulman,Lee(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3-64.

[2] 刘清华.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之源.天中学刊,2005.2.20(1).

[3] 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4] 康永久.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教育学报,2008.6.4(3).

[5] 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教育科学,Vol.22 No.1,2006.2.

[6] 应国良,袁维新.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建构.育发展研究,2006.10A.

[7] 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5.37(3).

[8] 李琼,倪玉菁,萧宁波.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教育学报,2006.8.2(3).

篇3

教育的核心因素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在多元开放的专业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无法一成不变地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面对未来的社会。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如果只具备单独的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复杂教学实践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形成教学专业所需要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整体教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效果。

一、外语教师PCK建构的理论基础

纵览国内外文献,学科教学知识(PCK)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PCK真正作为教师知识的一个内容正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美国斯坦福大学舒尔曼教授于 1986 年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忽视考察教师学科知识这种“缺失的范式”(missing paradigm)所提出的。舒尔曼认为 PCK 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他认为,PCK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时,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已有知识储备、身心特点、语言学习规律等),选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调整、呈现学科知识,实施教学活动的知识。这种隐性的知识是最能区分专家与教师的知识。

继舒尔曼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并不断丰富发展 PCK 概念,其中Grossman 对 PCK 概念的阐释最为充分合理。在舒尔曼对 PCK 定义的基础上,Grossman 补充了两点内容:关 于某特定学科的教学目的统领性观念和课程知识。Grossman 提出 PCK 包括四个方面:关于 某特定学科的教学目的统领性观念、学生理解的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策略的知识。 McDiarmid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表征形式的重要性,因为易于使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能更好 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优质的教学表征有赖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教学情境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调整教学表征来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以上学者对 PCK 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定义虽有一定的扩展但没有超出舒尔曼对 PCK 定义的范围。这些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PCK指向认识的结果,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但他们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理解和把握学科内容以及具体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有b于此, Cater等人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对舒尔曼 PCK 的概念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他指出 PCK 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并且强调社会政治制度、教育文化环境等各种外在环境因素都影响着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依据Cochran等提出的动态学科教学认知(PCKg)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借鉴PCK已由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外语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4个基本成分: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情景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这四种知识要素不断融合与调整,促成了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

二、PCK发展的建议

基于自身对外语教师PCK的解读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笔者从学科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情景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这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四点关于如何建构提高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建议。

1.重视并提升学科知识水平

外语学科知识是PCK结构的核心成分,PCK由学科知识转化而来,教师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制约着PCK的水平,因而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必然要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前提。有研究表明,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能够使教师构思出新颖的教学活动,能够对活动方案、参考资料进行修改,或者放弃他们认为不利于目标概念理解的内容,或者增补参考资料中没有的实例。

因此,外语教师应当有过硬的语言把握能力和娴熟的语言基本技能,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有能力为学生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和文化,有能力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做出恰当反应,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探索交流的语言学习环境。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外语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理论和信念会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与决策表现出来,对外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实际课堂教学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教师经常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什么问题,自己的课堂在哪可以突破,那么就能不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维方式,有效促进PCK发展。

3.重视教学情境知识,因时制宜

外语学习情境的知识广义上是指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狭义上是指学校、班级和课堂等实际教育情景知识。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味的接收课本知识。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国际趋势的多元化发展,教师应当通过课本给学生拓展更多社会、文化、经济方面的知识,关注并培养重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强调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4.关注学生的知识,因人而异

关于学生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年龄、态度、动机等。PCK的核心在于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由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水平差异很大,其英语需求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分层次阶梯式去教学。语言教学实践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能力创设多样的语言环境与机会,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小结

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大量与学科教学知识相关的文献资料,解读构建了外语教师PCK发展的途径及其内涵。外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涉及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自身学科知识,还含括了对学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情境整体的把握度。文章重点论述了PCK的内涵和如何促进外语教师PCK发展,意义在于明确外语教师PCK发展道路,对于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Carter, R. Teacher’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In W. R. Houst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1990: 291-310.

[2] Cochran, DeRuiter & K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 44(4):263一272.

[3] Geddis, A. Transforming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the role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learning to reflect on teach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3,15(6):673-683.

[4] Grossman, P. 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0.

[5] McDiarmid,G,Ball,L.&Anderson,C. Why staying one chapter ahead doesn’t really work: subject specific pedagogy[M], In M. Reynold(Ed.). The Knowledge-base for Beginning Teachers, 1989: 193-206.

[6] Shulman,L.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Form[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57(1):1-22.

[7] Shulman,L.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15(1): 4-14.

[8] Smith D C & Neale D C.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in primary science teaching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9,( 1) : 1 - 20.

[9]⑿∏.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与教师教育改革:来自PCK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1):5-9.

[10]彭伟强,朱晓燕,钟美华.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J].外语界,2008,(5):38-44.

[11]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206-210.

篇4

【关键词】通信原理 学科教学知识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51-03

信息社会,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在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中,通信原理是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讲授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能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应用,并激发他们对通信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来适应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该课程内容涉及随机过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hulman教授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也有人译为教育学内容知识、教学学科知识、学科内容教学知识等)这一重要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体,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理解,为教师所特有,是“教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学科内容而做出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学会思考和组织学科理论的疑难研究和创新,使之与学习者多样的兴趣与不同的能力相适应,从而组织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形成的、能为学生领悟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首先对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学生基础、知识应用等不断进行学习融合;其次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反复归纳、总结,然后对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最终对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发展的复杂过程,使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研究更为深入与科学。因此,快速形成学科教学知识能力并科学发展,对一名新世纪的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本着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通过加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

一 以人为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使学生理解掌握课程内容为目的,以提高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基础,围绕学生成才组织教学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三点:

1.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课堂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融洽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珍惜学生的学习机会

学生来校学习机会难得,作为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堂课,使每一堂课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广泛搜集课程资料,融会贯通地讲授内容,设计构思好讲授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即将自己扮演成学生的角色,感受学生的困惑,思考讲解的技巧,做到有的放矢,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攻克知识难点,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渠道,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通信原理的实际课程教学中,我们实施了启发式、讨论式、设计式、情境式、协同式等教学方法,尤其是备课时采用换位思考法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全面协调,统筹处理五个关系,搞好课程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的无限性与课时的有限性、科技发展的快速性与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性之间的矛盾。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同样如此,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进行课程改革:(1)明确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即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2)研究和处理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接口联系;(3)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推陈出新,及时跟踪学术发展动态。在这样的统一思想下,必须注重协调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1.教学内容与授课学时数的关系

在课堂授课中,我们选用的是樊昌信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第六版),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众多院校通信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教材,内容丰富翔实、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覆盖面广。内容主要包括通信基础知识与模拟通信原理、数字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以及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技术等三部分,推荐学时为90学时。而本校教学计划中规定为80学时,其中还有20学时的实验教学,理论讲授只有60学时。因此,根据前后课程的设置,跳过确知信号这一章。考虑到《通信原理》的很多章节中(尤其是信号检测)都会用到随机过程的知识,随机信号分析既是通信原理的分析方法,也是其技术基础,故进行了重点讲授。同时将信道编码放在后续课程“信息论与编码”中讲授,这样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将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深、讲透,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2.核心内容与拓展知识的关系

通信原理课程自身特点显著——抽象概念多、数学推导多、逻辑性强,是后续多门课程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核心内容。段梅梅在《传道、授业、解惑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道”是通信原理的精髓,即通信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核心观点;“业”是通信原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基本性能指标和知识体系;“惑”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传“道”、授“业”、解“惑”,将核心目标讲清、讲透,使学生理解掌握。如在数字调制中,2ASK、2FSK、2PSK是多进制调制和新型调制技术的基础,我们从数学原理、实现方法、解调方法、功率谱、带宽、抗噪声性能等逐一分析,相互比较,使学生不仅理解了三种调制原理调制方法,而且明确了相互关系和各自特点。同时,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的数字载波调制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多进制调制和新的调制技术在课堂上进行了适当介绍,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由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答疑。

3.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关系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进行知识灌输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学生兴趣低、教学效果差。而现代教学方法则强调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思路明晰、突出重点;注重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通信原理教学中,我们试行了“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on 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方法,设置了“抓住一个主线——抗干扰,理解两个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掌握三种调制——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把握四个准则——香农公式、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奈奎斯特第二准则和抽样定理”等核心问题,由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最终使学生能纵横联想、前后贯通,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

4.常规实验与虚拟实验的关系

实验教学是验证和加深课堂讲授知识、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信原理安排了20学时、共5个实验,包括三部分实验内容。第一部分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如普通双边带调幅与解调实验、2ASK、2FSK、2PSK(2DPSK)调制解调实验、脉冲幅度调制解调实验、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实验等,重点是形象直观地演示调制解调的原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些实验在课堂讲授后立即进行,使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得益彰。第二部分是综合性实验,如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模拟通信系统实验、数字和模拟通信终端实验等,重点是使学生了解通信系统中的若干变换与反变换,掌握系统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开放性实验,我们将剩余实验开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做,也可自行拟定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此外,考虑到通信原理内容丰富,可做多个验证型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但学时有限,只能重点选做。因此,在后续课程MATLAB语言及应用中,利用通信工具箱中的信源编码、纠错编码、信道、调制解调等库函数和模块开设了通信原理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对其硬件实验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5.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务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指黑板加粉笔)和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多媒体课件)各有利弊:前者清晰易懂,适用于讲授数学推导和理论性强的课程,学生能紧跟教师思路,边记笔记边理解;后者形象直观,信息量大,适用于介绍性多、公式推导少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并注重两者的交叉使用。在通信原理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选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其理论性强、数学推导较多。教学手段以板书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显示其调制波形,并利用Flas效果模拟,使枯燥的原理教学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也使学生学有兴趣、理解全面、记忆深刻。而在讲授绪论时,介绍性内容偏多,则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在讲授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时,则全部采用板书进行。

三 可持续发展,加强课程学科教学知识的应用

讲授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强调基本理论、方法的分析,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际训练环节,重点是培养岗位技能。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典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等,熟悉当前数字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核心是教授学生通信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识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科知识传授方面,教学重点放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

“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包括通信的基本理论、模拟调制、数字传输、编码技术几大部分。由于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通信,因此,教学重点应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各模块的功能,使学生能把课程的重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学习具体知识点时,能明确它们在通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收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设问思考和逆向思考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备课时,采用换位思考法,感受学生的困惑,考虑讲解的技巧,以最短的授课时间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将学生自学知识和精讲重难点结合起来。在每章或小节结束时,注意及时进行课程总结,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便于进行后续学习。

2.介绍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最新科技与成果很难及时写入教材,用什么教材讲什么内容的传统也使得学生对新科技、新成果知之较少。而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既能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又尽量领悟更多通信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穿插讲授最新科技知识。如在讲解通信原理基本理论的同时,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移动通信中常用多址方式、3G技术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其视野,又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新领域的研究指明方向。

3.通过多媒体和仿真辅助教学,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在课件设计上注意体现知识的建构过程,重视知识要点的剖析,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在课堂讲解上,注意及时提炼重点知识,避免让学生只看不思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原理,从而促成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演示,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系统观。

4.加强教学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通信原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两种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第一,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精心设计实验内容;第二,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编写仿真程序,并课堂演示。如仿真实现多种解调方式的误码率曲线,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异,体会“面对面”交流的乐趣。而编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开发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重点让学生练习使用信源编码信道及接收机的仿真实现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而且还加深他们对整个通信系统的理解。

四 结束语

“通信原理”是信息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这将引发从教学对象到教学内容的一系列变革。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全面协调、统筹处理好五个关系,搞好课程教学;必须要加强课程学科教学知识的应用、因材施教、灵活配置、创新应用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素.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教育,2007(15)

[2]段梅梅.传道、授业、解惑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4)

[3]张立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高素质通信工程人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6)

[4]方家银、石靖.浅谈网络对继续教育的促进作用[J].继续教育,2012(4)

[5]顾明远.在没有压力下会学得更好[J].中国教育学刊,2005(4)

[6]徐晓娟.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师的发展性评价[J].中国大学教学,2005(4)

篇5

一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全科型教师

(一)小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求知欲强烈。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不当则可能泯灭孩子的求知欲,或者抑制学生的发展。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天真而又富有幻想,我们不能用成人眼光和思维浇灭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需要教师具备“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要用童心和儿童的思维,用艺术的教育引导他们。

(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智力体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孩子发展得快,有的孩子发展得慢。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此方面有特长,有的在彼方面有兴趣。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有他天才的一面,当然也有他不足的一面,有的具有语言方面的天赋,有的在数理逻辑方面有天赋,有的在空间方面有特长,有的在运动平衡方面有特长,有的对音乐旋律特敏感。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并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每个孩子的发展潜力,静待花开。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上完课就离开教室,而不能长时间地观察学生、陪伴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三)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学习法

老师是儿童最信任最崇拜的对象之一,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育,教师能唱会跳,教师的动情朗诵,教师的一笔好字,教师的看书习惯,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总之,教师的十八般武艺,教师的“无所不知”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维持学习的动力。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奠定做人的基础,奠定求知的基础,奠定精神的基础,奠定生活的基础。教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能力,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启蒙和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要具备人文、文学、科学、艺术等全面的基础知识,需要与社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需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优秀的师德与规范。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有综合的基础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育知识和能力。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岗位职责需要全科型教师

小学教师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不仅启蒙孩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教书更要育人。以学科知识的教育为本,就有可能导致知识教育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情操、交往能力的引导和教育。有人说教师能够爱学生就是最美的师德,陪伴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技巧,守望学生就是最应遵守的教育规律。小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陪伴他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全科教师,能够守着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禀赋,便于因材施教。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全科教师的导向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与小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学会设计综合性主题活动,创造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职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设计上,其中学科知识的模块除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学科教学设计等,还包括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标准导向要求小学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从我国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趋势来看,也是如此,对考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没有要求,只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就有资格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到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等综合性知识与能力。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心理、文化、历史、地理、科学、社会、音乐、美术、文学、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科目二“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除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外,还包括各门学科的知识、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优秀的小学教师具备综合型的教师素质

一线的优秀小学教师,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他们身上具备的共有的素质那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钻研,除此之外,那就是深厚的教育基本功。比如流畅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板书和简笔画。除此,还有音乐舞蹈的功底、图画及美术欣赏的功底,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和功底,对小学生心里的把握和调控能力等。特级教师于永正以优美的书法、信手拈来的简笔画技巧、演奏二胡的魅力、娴熟的歌唱技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他能够把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等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上得有理有趣。优秀教师的十八般武艺,也启发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具备多样的能力,在教学和教学组织方面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教育的课程特点需要全科型教师

(一)小学生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知识

目前小学课程依然是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安排。但是从整体思路上看,课程内容体现综合性趋向,如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等本身就是综合性课程,而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都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美国贾斯珀的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是从冒险故事开始。华德福学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是以艺术为手段的教育,用音乐、旋律、节奏和雕刻、绘画等的形式进行语言教育、生命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二)从教学组织来看,小学生的课堂更需要多样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

多样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教师具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多方面的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如音乐、图画、故事等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用歌咏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通过动作、表演、歌咏、韵律、节奏,或在旋律中学习。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语言、艺术、体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从课程内容来看,每门学科学习内容都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的组成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从来源上看,包括校内、校外、社会,包括博物馆、民俗馆、大自然,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科学、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性的内容,数学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同样也是综合各科知识和多种能力。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自不必说。各国都把小学生的读写算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而读写算的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苏霍姆林斯基开发学生的算术能力,是用阅读的方法,阅读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包括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

四我国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呼唤全科型的教师

(一)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来看,全科教师是普遍现象

发达国家招聘小学教师不以学科专业为限制。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也是如此,只要有大学大专的学历就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二)目前农村小学还存在布局不均衡规模大小不一的问题

有的村小班级规模只有几人、十几人,年级不全,教师不全。有的村小还存在复式班上课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大都兼教几门课。而村小的存在对于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村小的老师具有包班上课的能力,需要有兼教所有学科课程的能力。加之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也是中国“特色”之一,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陪伴。全科教师有条件、有时间陪着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跨学科知识;整合运用

0 前言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平常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另外,由于升学考试的要求,一向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学生,家长,老师们才感到体育加试在综合考试中的重要性,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进行高密度,大强度的训练来弥补平时不重视体育的结果,这样的形式,既枯燥又乏味,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形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体育课程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直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中,通过体育活动来放松紧张的心情,陶冶情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很多同学对于现行的体育课程感到单调乏味,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时用来放松的,不太重视,因此,很多情况下,体育课反而变成了学生们自由聊天的时间段。

就上述情况而言,为了调动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我提出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以体育教学为主,各科相关知识为辅共同促进体育教学的进步,这就是我此文中所要提到的“体育教学中跨学科知识运用的研究”。

1 跨学科教学的概念

1.1 跨学科教学概念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这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文献中,它指的是打破学科界限,进行设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科研或教育活动,既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各自学科领域内的交叉,也包括三类学科之间的交叉。

1.2 跨学科教学意义

跨学科教育以学科之间的交叉作用理论生长点,一解决综合性质的问题作为现实启动点,因此他是一种具有理论研究纵深性质和应用问题定向性质的多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术理论创新人才和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

1.3 跨学科教学的特点

一是参与人员的动态性:动态性的呈现来源于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总会有不同专业的人员补充到这个队伍中,以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二是教学可要的互动性:参加跨学科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既是研究者,也是学习者,在跨学科教研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2]

2 跨学科知识整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体育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就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选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融合到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互补,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和结果。为了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打破学科固有的疆界,主动开展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媒体以及已学的各学科相关知识,通过搜集、整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新的教学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新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可以克服学科教学中知识支离破碎等问题,能够从各个角度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实践的到理论的充分支持,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到比较完整的知识。

3 跨学科知识整合在体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体育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都希望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高质量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备好课。每一个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精心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就象蜜蜂酿蜜必须要采集足量的花粉一样,备好一堂课教师要搜集大量的资料,然后经过消化、吸收和辛勤酿造。

就从体育课中的室内课来讲,同为体育课,不同的是把体育课的场地从操场搬进了教室,作为体育老师,这时候就要靠着自己的语言来对同学进行授课,试想,光靠说一节课的话,教师的水平肯定很高了,但是,这注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体育教学主要还是以运动为主的,让学生并一直听一节课,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课堂纪律谁都不能保证了。但是,如果教师在这节体育课中加入了一些亮点,喜迎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肯定愿意听下去,比如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每一设备,以影片放映的形式播放一些运动项目的比赛记录,并在其中穿插着现学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既对此产生了兴趣,又能学到知识,这何尝不是一仲好的办法呢?所以,想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就要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且考虑到所有在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解决的方法,最终精心设计安排一堂课的教学活动。

4 跨学科知识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以后,体育教学的质量越来越的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点从各个学校对体育课安排的密度上就能看的出来。课程总数增加了,课堂任务当然也增加了,对教学的内容就要深入的讲解,所以对于教师就要有身后的理论基础功底,运用自己已学的各方面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举个例子,在体育教学中,投掷类项目:一般来说,对于这类项目,在教学,甚至运动员选材上都经常选一些体形较大体重较重的人进行深层次训练,因为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在这一类项目上占一些优势。

体育项目中的所有运动项目,都有着一个或者多个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老师,要科学的讲出这些运动为什么这样?应该怎样?等等之类的问题,必须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5 整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对当代体育教师的要求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不能孤立存在,往往与其它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渗透。对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跨学科知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是否恰当,首先在于我们教学观念能否转变,切忌围绕考什么就教什么来组织教学材料,一定要跳出课本的圈子,实际上,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这就对新一代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有广泛涉猎,而且对其要有一定深度的研究,一定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其次,我们要有自发的收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广泛涉猎,平时注重积累,时时事事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敢于创新;再次,我们要学会创新的本领,对于纷繁复杂的资源要剪辑嫁接,合理地进行取舍,再为我所用,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而不是牵强附会、无休止地拓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有理论支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

6 总结

当前教育形式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跨学科知识运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在考验着当代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鞭策着体育教师的不断进步。只有灵活地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在系统方法、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元素,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和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教学系统,大大推进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这无疑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新时期的体育教师不仅是专业型教师,同时还要是一名广博的学者。[6]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焦点新闻[OL].

[2]道客吧吧 http//[OL].

[3]人民网[OL].社区运动会.

[4]优酷网[OL].深圳全民趣味运动会.

篇7

关键词:儿科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63-03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临床医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能力与竞争实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苏州大学开展双语教学已有十多个年头,七年制《儿科学》是最早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笔者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深有感触,想法颇多,现就此作一探讨,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和类型

双语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并以母语之外的外语作为主要语言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当前,国内临床医学专业在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因学校性质、学制年限、课程特点、学生英语基础、教师英语水平等因素的不同,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

采取全外语型教学,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全英语进行教学,包括教材、幻灯、板书、讲课、考试均使用英语,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纯英文的语言环境中,这是一种高标准、高效率、高难度的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2.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采取混合型外语教学,即在双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用全英文教材及幻灯片,但讲课仍以母语为主,穿插部分英语,英语所占比例依据学生的英文水平而定,过渡的时间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效果而定,考试时使用全英语。经一段时间的过渡后,随着学生英文水平、尤其是词汇和听力水平的提高,再转入全外语型教学,最终实现沉浸式双语教学。

3.保留式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采取半外语型教学,即教材及幻灯片使用全英文,而授课则用全中文,但考试用全英文。

不管采用何种双语教学模式,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教情学情,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尊重师生的选择,正视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不能为了评估达标而盲目强制推行。

二、医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除了少数中医院校的理论体系起源于中国本土外,绝大多数专业都是西医,其理论体系均从西方引入。我国上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均使用西方的英文原版教材,并采用全英文讲课。那时学生的英文基础好,接受力强,适应快,但受众面小,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随即我国创办了大量的医学高等院校,扩大了医学教育的受众面,老一辈医学专家参考国外的医学教材,编写了我国的中文医学教材,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医学科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方法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在我国的中文教材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个领域均在与国际接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强与国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最前沿的医学科学知识,看懂英语原版教材和学术期刊,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用英文书写临床病历,撰写学术论文,等等,这同样应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医学院校从医学生的双语教学抓起,在有效学习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外语水平。

三、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1.明确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的目标

医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医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语言与运用、思维与人文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医学生了解医学科学最新科研成果和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打下基础。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具体包括: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儿科学》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掌握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医学专业双语课与外语课是根本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者主要是学习第二语言。所以,在上双语课时,切忌逐词讲解单词、语法结构和每句话的意思,这种过度注重英语、忽视专业知识的教学方法,只能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②语言与运用目标:在《儿科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看懂该领域的原版资料,并能运用英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③思维与人文目标:能同时运用中文和英文进行思维,了解和体验中英文不同背景下的人文内涵,并能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在这两种语言间进行自由切换。

2.选好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的教材

教材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双语教学教材十分匮乏。可以说,国内还没有一本真正属于自行编写的双语教材。有的高校是结合国外原版教材和最新的英文文献,参考国内教学大纲,自己编写教材,这对于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是很有利的。但是,毕竟能自主编写教材的高校是很少的。笔者使用的七年制《儿科学》教材是从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内容较新,难度适中,但价格昂贵,且与教学大纲有较大出入。笔者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寻找一本合适的原版教材是一个两难的过程:若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反而会加大教师的备课压力。因为,教师要通过查找最新的英文文献,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补充,这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学生也无法学到“原汁原味”的《儿科学》内容。若教材过于复杂,专业词汇量太多、太难懂,则不但无法实现双语教学目标,更会使学生失去双语教学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在为学生配备一本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应再备有一本经典的中文教材,在理解英文教材有困难时,可参考中文教材,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3.学生要作好双语教学的充分准备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但医学科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专业词汇多且难以理解和记忆,即使使用中文,对于初学医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更不用说用英文教学,理解起来就更困难。《儿科学》双语教学仅面向七年制本硕连读的医学生开设,因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好,这就为成功实施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大,仅凭公共英语的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在课前应进行充分的预习,弄懂所有生词的意义和正确的读音,在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做好标注,以便在课堂上用英语和教师交流。这不但可以加深理解,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了解本章节的最新进展,这样,既可以学到基本的《儿科学》知识,又可以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应提高双语教学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但既具有良好的医学专业素质、又具有扎实外语功底的教师十分缺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年龄偏大,外语水平较低;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却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故此,提高教师双语教学的综合素养迫在眉睫。医院可出资组织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到外语培训机构进行英语能力强化培训,还可定期派送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临床医学知识的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以提高其英语的听说能力。这样,既可作为对双语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的奖励,又能为学校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一位合格的双语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以英文原版教材为基础,结合中文教学大纲,再结合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制作出富有吸引力的幻灯片,充分调动学生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四、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与国际接轨,医学双语教学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尽管还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国际型医学人才,相关教师也会百折不挠地向着双语教学目标努力。双语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合作、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提高学生医学素养和专业英语能力的同时,也在努力促进自己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发展。毕竟已经成功地开了个头,相信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七年制《儿科学》双语教学定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3).

[2]刘建,郑玉.7年制医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5).

篇8

一.养德-----素质教育之灵魂

"养德"不同于"传道",而是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养德"的实施,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与教学氛围之中,是使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知养德、以史养德、以题养德、以人养德构成物理教育中实施养德的重要途径。以知养德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物理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是知识教学中养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史养德即教学中不失时机的介绍与学习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如火箭专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使我国跨入一箭多星的世界前列;邓稼先搞原子弹、氢弹,在科技界"销声匿迹"直止逝世等等。他们的爱国与献身精神,是一曲曲人类美好的赞歌。以题养德即要挖掘习题训练中的养德功能,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觉探索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不断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人养德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教师也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善思、勤钻、品德优良的学生注重培养,树立典型,让他们成为更直接的教育者,影响和带动一片,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力。

二.开智-----素质教育之核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

进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学中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性是它的根本特点。教师为主导就是通过诱导、启发、检测、评价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启发学生爱学、会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是教学的基本特征。训练是掌握知识方法获取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开智不同于"授业"、"解惑"。开智的核心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物理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普遍的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物理学中起指导作用。其二是普遍使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即比较、概括、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对学习物理必不可少。其三是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方法,这在物理学中纷繁复杂,如隔离分析法、等效变换法、叠加法、对称法、极端分析法、近似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用,但没有反映出物理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也不宜将它们归为物理学方法的范畴。其四是具体的科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就属于这一类。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

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应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是:

创设情景激发生疑启发思路鼓励组合提出设想解决问题

(设疑)(诱导)(释疑)(辩论)(解疑)

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发不同的思路,甚至采用多种对立的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习。根据一定的需要、依据必然规律,灵活多变的组合相关因素,鼓励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式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学生学会设定虚拟条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出新方法,设想虚拟大前提,并且学会联想和利用看起来并非相关因素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基础上,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其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主线。

设疑引趣、夯实四基、过程教学、思想方法、启发创新是物理教学中开智的重要途径。①设疑引趣促智。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前提.爱学才能会学,会学才能学好。②夯实四基益智。抓好"四基"--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开智的关键。从基本事实出发,诱导学生明辩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条件,然后进行思维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则要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引导,从而形成概念,总结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③过程教学开智。把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放在教学首位,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和最佳知识结构是开智的重要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充分挖掘其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因素,突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揭示和挖掘知识本身的方法教育功能。④思想方法育智。善于渗透物理思想,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形成能力的桥梁。掌握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不仅能轻松学好功课,还能自学新知,开阔视野,受益终生。⑤启发创新养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自学、创新意识,学会学习,是开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开智的中心任务.

三.健体-----素质教育之源泉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的完善状态,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物理学科教学中健体的教育目标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责任,健康的体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发展的源泉.创设一种愉快而有秩序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宽容的、公正的、热烈的气氛对心理健

康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高效的吸收社会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地看待社会与生活,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重视培养耐挫能力,能在顺境与逆境中自我调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充满朝气。

四.审美-----素质教育之神韵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发美感效应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物理科学美不同于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直接的自然感受,而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理性的审美.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审美感受力.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发掘物理美的丰富素材,并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科学美的特征,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明确地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起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学习兴趣,点通学生领悟的那一点"灵犀",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感受,从而逐渐产生审美情趣和爱美意识.

提高审美鉴赏力.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妙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努力形成的物理理论,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放射着美的光辉.简洁、对称、和谐是物理科学美的主要特征.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变复杂为简单,简洁而合理地概括了物质与运动的某种特性,体现出物理理论整体简洁美、方法简洁之美。时空对称、数学对称、抽象对称均能给人以对称美的体验。自冾和谐、对应和谐、互利和谐、多样统一美无不体现在物理学科之中。

激发审美创造力.物理科学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物理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产生"需要"的感觉,并进而引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产生创造欲望,进而爆发创造力.

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并展示教学过程的形式、结构、内容、表达美.教师作为物理学科美育的组织和施行者,在物理美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审美修养对物理美育的成效起着很大作用.所以教师要从修养、气质、人格、行为、习惯、语言、服饰等方面确立一个具有良好的影响素质的施教者形象.使学生在自觉地学习中发展对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识别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总之,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养德、开智、健体、审美"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养德是魂,开智为心,健体是本,审美为韵。共同构成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体系、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既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只有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或教育过程的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书目:1。查有梁《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篇9

关键词: 科学史 初中科学教学 教育价值 教学应用

一、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必要性

科学史是研究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成为科学教育的一种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已逐渐受到各国科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并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此目标体现在科学课程内容的五大领域中,分别为:“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现有的课程教材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第二、第三、第四领域是显性和到位的,也引起师生们足够的重视,而第一、第五领域明显是以综合为特色和要求的,其内容均渗透于其他三个领域中。

在“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标准》明确突出了科学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的认识还是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和不足,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对科学史的教育仅简单地理解为对科学史事实的记诵教育,而没有将科学史所蕴涵的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渗透其中;没有通过科学史的再现让学生逐渐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内含的人性、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精神等。而这些方法与精神和科学知识一样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史,应打破历史事实的硬壳,充分展现科学史内在的价值。

二、重视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利用科学史教育价值

1.以史激趣,引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学习卵生动物时,介绍爱迪生坐鸡窝“孵蛋”的故事;在学习光学初步知识时,介绍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陷入“追光”问题的深思,等等。这样寓史于教、史教相融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幼年时的“幼稚”,不再认为科学是从一些天才的头脑里蹦出来的,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客观世界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坚持将科学史渗透到课堂中,对促进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以史为证,感悟知识曲折的形成过程。

当然,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不是为了给科学知识裹上一层“糖衣”,增加学习科学的趣味性,而应该让学生感悟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在学生学习原子结构模型时,可结合课本材料,突出介绍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森的“西瓜模型”卢瑟福发现原子核波尔提出“行星轨道模型”现代的“电子云模型”夸克的发现近两百年的科学研究历程,使学生领会到科学发现有时是几代科学家锲而不舍、接力棒式长期研究的结果。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特定时代或特定条件下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物,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科学理论具有相对性,也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们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

3.以史立范,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方法。

在学生学习《神奇的激素》这一节内容时,让学生体验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建立的合理假说,对实验的精妙设计,对实验结果的科学解释,之后再让学生运用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自己重复达尔文实验。这样将科学方法与科学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做的,又学会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使科学方法的教育更具有操作性,让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提升他们自觉掌握科学方法的积极性。

4.以史提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史也是科学方法的历史,科学史一再证明,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往往与他们运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关。许多科学家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伽利略开创性地运用定量描述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法拉第认为表达物理思想的最好方式是构造相应的物理图像;而建立经典电磁学理论的麦克斯韦则认为数学公式才能最深刻地表达事物的本质;爱因斯坦善于通过直觉思维洞察事物的本质,并用探索性演绎方法构造理论体系,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科学巨匠们独到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渗透到知识传授中,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5.以史作鉴,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爱”,热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社会。单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并不能知道创造这些科学理论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而科学史正是超越了科学理论知识的这一局限,展示了科学家们的人文形象,使学生能够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史上的巨匠们也并非个个光明磊落。当科学成果落在心术不正的科学家手中时,社会、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三、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与教学应用的思考

科学史是研究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成为科学教育的一种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已逐渐受到各国科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并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1.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科学史素材,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国上世纪70年末至80年代初出版的科学教科书,基本上没有科学史的内容。90年代出版的教科书已开始选取一些科学家的事迹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而《标准》除了进一步突出科学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外,还对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方式作了相应的变化。但对科学史的内容只给出了初步的建议,而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而现行教材中,有关科学史的具体内容也不多。这就给教师留有选材和具体处理的充分余地,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深入分析,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的教学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科学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现科学发展的历史,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科学史重现科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其中必然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科学知识。但科学史的优势并不在于介绍这些知识,而在于提供科学知识的产生背景,这对于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讲光合作用的概念时,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小柳树实验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小白鼠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中有水,产物中有氧气这一结论。

(2)利用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众多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科学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奋斗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以及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与人合作交流的精神,等等,都强烈地感染着学生,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这些精神也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广泛收集,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如达尔文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性格;摩尔根由不相信孟德尔学说到改弦易辙,创立基因论所表现出来的求实、公正的科学态度;沃森和克里克密切合作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协作精神;居里夫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锲而不舍,最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极好素材。

2.科学史的引入应与科学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中引入科学史和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即希望学生也能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的探究,而不是由教师安排好一切,让学生顺着预定的途径“走”下去,更不是由教师直接告知结论。特别是科学史中一些的经典实验,充分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凝聚着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独到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探究和创新。

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史”中,有许多科学家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巧妙的实验,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置情景,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然后与科学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总结成败得失,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和合作交流等探究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总之,科学史的教学不应是对科学历史的简单回忆,而是重在展现科学历史事实的内在价值。《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史,主要是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科学史不应作为新的知识点来考核,其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以及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来体现。”只有把握住这点,科学史进入科学课堂才是可能的,也才是有效的。

四、科学史在《科学》中的教育价值

1.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我们大多只是把概念、定理、规律的结论告示学生,教学中为提高所谓的“课堂教学效率”,很少介绍这些概念与理论的发展,只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纸面上的学科问题,学生学的知识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孤立的,可以说对知识理解是肤浅的。

2.使科学教学更具有人文精神因素。

被誉为“科学史之父”的乔治・萨顿博士,将科学史视为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学术的最好桥梁。因为科学史关注的焦点就是科学家,在进行某个科学史实教育时,不但牵涉到当时的科学探究,而且必定牵涉到科学家的思想、性格、情趣、生活,必定牵涉到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这就很好地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科学也是具有思想的、文化的、伦理的,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科学的本质。

3.使学生对科学方法有更丰富、更完整的认识,并能使学生对科学方法论有一定的理解。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但现在一提到科学探究教学,很多科学学科教师总是认为,就是要多多应用实验或类似科学问题的实际进行教学。但这只是科学过程中的事实证明而己,没有包括科学发现过程哲学思想因素、社会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物质条件的因素、科学伦理的因素,即没有了解科学的真正探究本质,这种科学探究以单纯的实证累积的方式介绍科学知识,会导致学生对科学有简单化的甚至是错误的印象。从科学的发展史来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来综合认识科学发现的一般方法。

4.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科学史实充满着科学发现的传奇、科学发现的曲折情节等,如牛顿的苹果、瓦特的水壶盖、法拉第的艰辛、雷利的精细、居里夫人的永不放弃等,这些能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热情,而不是解题的枯燥感。

5.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科学史实较真实地展现了科学发现途径中的科学艰辛,科学家们对科学发明的价值态度,科学家们对荣誉地位的认识,等等,这些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次洗礼。

科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的价值远远不止上述所列,在教育上的价值也远不止上述所举,我们在实际教学要能认识到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具有这些功能,而不要简单地把它作为一种只具德育教育功能,抑或只作阅读材料,甚至是忽略它的存在意义。如何实现上述科学史在教育中的价值,正是我们一线的中学科学教师所应该思考的。

五、实行科学史在初中《科学》中的教学应用

1.有机结合,大胆创新――教材资源本身的整合。

阿基米德对浮力原理的发现,本身是“智慧火花”的闪现。在一堂课中,哪怕经教师的再三启发,要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也同样碰撞出这种“火花”,是很难做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材料进行整合成“戏说阿基米德”,将实验的物块比作阿基米德,将溢水杯比作澡盆,模拟阿基米德的洗澡过程。用话外音让阿基米德反复地问学生:“我浸入水的过程中,水越溢越多,我也越来越感到轻飘飘了,这是为什么?”由此来创设科学巨匠探究问题的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的关系。

2.突破时空,拓展视野――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让班级中的每位学生参与制作“我的生日与科学史”专题学习栏,让科学家“闯入”学生的生日,让科学事件“走进”学生的生日。虽然,这些科学家学生并不一定熟悉,这些科学事件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学生并不一定了解,但通过这一专栏的制作过程,学生在以后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时,肯定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更多的情意投入,同时,在生活中肯定会更多地关注科学人物、科技成果和科学事件。组织有兴趣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关注“科学史上的今天”,当“今天”的内容与近期学习或已学知识相关时,以课堂简述或专题学习栏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学生。这不仅能使小组中的学生开阔视野,而且能让全体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史。

3.触类旁通,相辅相成――教材资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科学知识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一条途径。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的科学史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社会与历史的课程中,有很多材料都涉及中国的科学史。古代的“四大发明”让学生感到骄傲,近代的科技落后让学生感到耻辱。了解这些历史,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让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为什么传承到近代就变成了落后了呢?”通过社会与历史学科提供的资料与《科学》提供的相关资料的整合,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查找中国科学发展史的有关资料,形成专题研究,在追溯与思考中增加了忧患意识,增强了把握科技未来的决心。

参考文献:

[1]蔡石坚.科学史对素质教育的启迪.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1.

[2]于颖敏.科学史教育在理科教学中的意义.石油教育,2001,3.

[3]徐宜兰.论中学科学课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篇10

武术课教学 素质教育 体育意识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健身、防身、修身学生养性、娱乐观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特色课程,武术教学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响应我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贯穿于武术教学中,使他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武术教学对学生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培养

中国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华民族求生存、保平安的自卫技术为素材,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而形成,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渗透于中国武术之中的民族精神贯穿于古往今来的武术活动中。我们借助这一资源,让学生们懂得学习武术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武术知识、锻炼身心,还为了完善人生,为了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武术教学对学生基本身心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和创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而武术就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最好途径。在校园内外的各种竞赛活动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群体意识,同时也起到了净化、优化竞争意识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武术某段动作时,闭上眼睛想,顺序,动作间的联结,都能在脑海中重现,像看电影一样,一幕幕栩栩如生,不知不觉之中发展了想象力。在这种现象中,联想是十分重要的,想象和联想在武术课学习中十分普遍。因此我们也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又要有丰富健康的情感世界。武术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情感训练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具体应从两方面学科教育进行分析:一是充分分析学生的性格,使学生认识杰出人物的意志品德;二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引导他们的情绪趋向积极饱满和成熟,动作分析应为学生广泛创设情感体验的情景。一个人的情感越丰富,他对生活、事业也就越热爱。

4.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练武能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名言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形态动作的练习是一种强化性的练习,只有不断地重复,才能够烙下动作的痕迹,重复练习光有量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因此武术训练是一种能吃苦的运动,但这恰恰培养了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不怕困难百折不,自强不息的坚强品质,培养了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个性心理。

5.培养学生的正确成功观念。在武术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训练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们完不成动作时的那种气馁、沮丧、焦躁与冲动。紧张时的焦虑、胆怯时的自卑等等,这时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他们与失败抗争,不断地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战胜自我的能力,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这样一些心理和机能训练,增强耐受能力,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6.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武术课堂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人,通过合理的武术教学及自我锻炼过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着重点也放在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只有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深刻认识到关心自己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的责任。通过武术锻炼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

7.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武术的作用就在于发展人的生物潜力和精神潜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竞争力等构成智力因素的主要方面。武术课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几种功能,如多种多样的武术动作,比赛场上千变万化的环境,促使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并在瞬间做出反应。都有利于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视野开阔,思维灵活敏捷,知觉敏锐准确,注意力集中稳定,记忆力状态良好。

三、武术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