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艺术成就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学艺术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古代文学;元曲艺术;内涵特点
元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灿烂的文学魅力。元曲原本来源民间流传的所谓 “蕃曲”、“胡乐”,是随着元朝入主中原以后逐渐兴起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并以其题材广泛自由、语言通俗活泼、风格清新生动的表现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对于我国文学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贡献,成为元代文化的主流载体,本文针对元曲艺术的渊源特点,题材结构以及艺术风格作了总结性分析和阐述。
一元曲艺术的内涵与发展
元曲作为一种源于诗歌的文学表现形式,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主体。所谓元曲,又叫元代杂剧,是盛行于元代时期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包含散曲与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分,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双方密切而有独立。
元曲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源于宋词这种通俗文学形式,它是由民间歌姬流传的词赋小调,经过文人文学陶冶,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从作品内涵的发展来看,元曲的兴盛大略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比较鲜明的表现了民间文学的通俗性、口语化特点,以及北方民歌中所表现的直率爽朗的精神与质朴自然的情致;在后期作品中,元曲逐渐脱离民间文学精神,在修辞和表现方面,注重含蓄琢练的手法,体现了雅正典丽的文学魅力。因此,前期作品中高远的意境,清新的语言,泼刺的精神,到了后期便渐渐的淡化了;到了元末,南戏音乐融入散曲,不少作家则采用南北合套的方式,使元代散曲的发展出现了新面貌。
二元曲艺术的特点:
同诗词文学形式比较而言,元曲讲究韵密,平仄,作品题材广泛自由,语言生动清丽,具有以下特点:
1文学艺术性:元曲艺术通过各种歌剧表现形式与诗词文学紧密结合,形态与艺术兼备,综合艺术性强。2题材广泛性:元曲的表现题材极为广泛,没有局限性,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层次的民间生活素材。3内涵深刻性:元曲所反映的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4典型浓缩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影射,又有民间普遍生活现象的深哗。5剧情曲折性:元曲的剧情表现手段跌宕起伏,有悲剧,也有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通常追求结局的完美性。6民间泛化性:元曲来源于民间的歌赋词令,它与宫廷诗剧不同,取材自由、活泼,是民众化的表现艺术。
三元曲的结构形制:
元曲的表现结构通常为是四折形式,象《赵氏孤儿》这种五折结构的作品并不常见,还有一些前面会有楔子,也就是前言或者引言的意思。元曲的形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曲牌:曲牌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曲牌大都来自民间。2宫调:宫调是古代音乐的表现调式,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3 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等特点。4 平仄:元曲在用字的平仄讲究上比诗词更为严格,特别注重句末的平仄表现。如马致远的《秋思》,关汉卿《不伏老》等,体现了元曲富有特色的文学韵味。5 对仗:元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 元曲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工对与宽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以俗语入对等形式。6 衬字: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它是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
四元曲与诗词的区别
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诗讲究对仗工整,字数统一。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诗馀或长短句,词有固定的表现格式。
元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元曲比较讲究炼字的押韵,而诗则更注重意象的选择,形式也更活泼,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文学里程碑。
五元曲的艺术风格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描写山河景物,借景抒情状物言志。这是元曲中的又一重要题材,而且风格多样,色彩绚丽,不少作品以疏放豪宕的铺叙,表现出了曲的特有意境。2 表达男女感情以及描写闺中情思的人伦抒怀。这类散曲一般都取材于生活实际,作品想象丰富,语言直白,意境逼真率直,比较明显地映射出了民间歌谣的影响。3慨叹世情险恶,向往归隐避世的超脱生活。这一类作品数量众多,反映了元代仕人普遍存在的消极避世情绪,也有在强烈表达对险恶世情的激愤以后向往归隐的作品,如马致远的《秋思》套曲。4 反映社会黑暗现实,寄托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如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小令,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奸佞当道、百姓受难的现实。刘时中的《上高监司》,更深刻暴露了元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腐败。
元曲的创作风格是多样的,继承了前代诗词的清丽婉转,显示出了独特魅力;从表现风格上来看,元曲主要可以分豪放、清丽两种流派,豪放派以马致远称首,清丽派则以张可久为魁;从作品的艺术倾向来看,前期是以豪放本色为主流,后期则以清丽为主,后期即使以疏放豪宕著称的作家贯云石等人,他们的作品也与前期豪放派不同,带有江南文学传统的妩媚色彩。
结束语
总之,元曲艺术作为古代文学的独特表现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随着现代文化领域多元化建构的社会需求,科学辩证的认识和分析元曲艺术,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篇3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爱国美德审美人格
古代文学是我国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此课程包含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一系列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内容,信息量极为丰富。同时,古代文学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古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功用。
1学习古代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教育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无数先民都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间都不忘此教诲。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已经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早已扎根,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如今,爱国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才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历史长河里屹立不倒。尤其是当我们国家遇到民族危难之际,这种爱国意识便会大放异彩。而事实上,在我们古代文学史上便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优秀诗篇,每当读到这些作品,我们都会为之感动。当读到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诗句时,我们不禁为他悲天悯人的博怀而动容。当看到范仲淹在岳阳楼上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我们难道不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而敬佩吗?当读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时,我们难道不为他以死明志的决心而感动吗?当听到陆游临死前还对子孙报有殷殷期望时,喊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呼号,我们不禁为后世林景熙的“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而扼腕叹息!岳飞“白了少年头”的悲痛,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杜甫“家书抵万金”的殷切,李清照“不肯过江东”的气节,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诗篇!爱国情怀贯穿了古代文学史的始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古代文学教学恰好可以借助这些优秀的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增强他们民族自豪感。古代文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思想道德上对学生进行教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心。
2学习古代文学能促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从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再到张岱年提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而古代文学教学中也包含了众多我国传统美德的篇章:这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美德,也有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孝悌之美德,更有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之美德,还有着“单则易折,众则难摧”的团结协作之精神,更包含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重义精神,以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之美德。如此等等,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教育。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因此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还需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让其继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的优良传统。
3学习古代文学有助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当今社会出现了大众媚俗,恶搞之风,许多文艺形式都以讨好观众、娱乐至死的态度经营包装,最后以达到盈利为目的。因此大学生身处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学生连真善美都不能正确地判断,我们的社会将会何去何从。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十分重要。而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人的内心,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江南杭州之美,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仿佛听到了长江滚滚东去的声音,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似乎感受到四川盆地的高险奇峻,从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里我们可以领略了广袤苍凉的边塞风光。《诗经》的朴实,《离骚》的瑰丽,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陶渊明的平淡,周邦彦的华丽,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都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审美体验,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如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作者既写出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景色;同时这首诗歌极富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让读者读完后回味无穷。古代文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完全可以使学生从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体会到真正的美感,发自内心地对祖国山河进行欣赏热爱,使其明辨真善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优秀,从而使他们摆脱当今社会上某些不良的、娱乐人生的低级趣味,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古代文学课程使用文学艺术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这一点恰恰是大学里许多课程所不能达到的。试想,我们的学生如果变得没有情趣,没有品位,那将是多么麻木不仁,愚昧不堪。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又将由何人来传承发扬呢?因此,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学习古代文学在培养健康的、高雅的审美品位方面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方面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4学习古代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给学生必备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也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古代文学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尤其是在如何为人、如何处世上有着明确的答案。中国古代自《周易》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观点,便形成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厚实和顺、有容乃大的入世精神。而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样的观点,中国的知识分子便以磨砺性情为人生必经之路。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大部分的中国文人他们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往往历经坎坷,多灾多难,否则就不会有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的询问,也不会有孟郊的“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的感叹。然而大多数文人在面对磨难时最终选择的人生态度却是殊途同归,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积极的入世。不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管是进入仕途,还是归隐山林;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他们都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入世。哪怕如陶渊明和林逋这样的隐士即使远离红尘,但仍然积极乐观地生活,在平淡的隐居生活中寻找内心的满足,以另一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入世。而这种积极的人生选择便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当苏轼身居密州,深受党争之迫害,他却咏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诗句。他的内心在经历了出世与入世的一番挣扎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积极的入世。无论他身在清境还是身在浊境,对于苏轼来说,内心的顿悟与超然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外在的功德也只是为了成就人性的升华。而这种人格的高尚、内心的安定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民族性格的体现吗?辛弃疾,六十五岁的老人,虽年事已高,赋闲在家,然而依然拥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战斗意志。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当他感叹年少光阴不在的同时,面对苍生依然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古代文学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正是我们现如今的学生应该学习的,学习先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宠辱不惊的心态。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的大学生才可以磨练出坚强的性格,健全的人格。
5结语
总之,在全社会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到实际的功用。在教学过程里,身为古代文学老师更应敢为人先、肩挑重任,在传授古代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传统美德、审美情操,更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功文.文化传承创新与古代文学教学[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篇4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1
内涵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遍布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我们要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多种策略,延伸和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体悟。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剖析
历史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每个华夏子孙骄傲和自豪的资本,它沉积了丰厚的精神内容和物质资源,蕴藏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信仰和智慧,体现出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能力,是我们的珍贵宝藏和文化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内容,涵盖了哲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其时代风貌和实践意义。
1.利用汉字这个传统文化载体,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汉字是中国的书面符号表达体系,在博大精深的汉字体系下,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经典文献资源,从其静态的形体之中,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2.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学是社会生活进程的历史形象化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历史绵延的流淌中,以其辉煌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各种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杂文等体裁,生动地显示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状态和精神内涵,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闪耀出思想的光辉,在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和反省。
3.伦理哲学的精神内涵,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诸多的哲学思想,并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哲学体系,如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哲学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评估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
4.礼仪规范的灵魂寄托,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与文字负有同样的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它是历代人们遵循的行为规范,也蕴含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其不同的文化内涵,是每个人要铭记于心的文化遗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1.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要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对中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中,在爱国诗人舒婷的呐喊声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可以对学生讲述作者的写作背景,介绍作者生活时代中的痛苦因素,通过当时和现代社会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繁荣昌盛年代的美好,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还可以引用其他历史爱国人士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感悟爱国这个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又如,在《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中,学生认识到贝聿铭这个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他在建筑领域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他的爱国情怀,学生在欣赏贝聿铭建筑艺术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他那颗不变的中国心,受到强烈的感染。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品德。初中语文中有关亲情、友情之类的文章,可以深刻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体会到亲情的不易、友情的珍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感人的父子情怀备受人们推崇和称赞,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小故事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体悟和感怀。同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情感触动,引发学生的文化心境,用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憧憬,在说书讲典、谈古论今之中,集百家之长、汇千年精华,使学生进入到充满神奇、闪烁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自然美 意境美 人格美 智慧美
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目的。
那么,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哪些美的内容呢?
一、自然美
古代山水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它渊源久远,其中描写的自然美景,会让读者心灵沉醉,情操受到陶冶。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水,飞花溅玉,多么富有生机!如此美景,真可谓“足以及视听之娱”。
在吟哦品味这些作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领略古人游山玩水的情趣,而且要带领他们深入考察我们先辈是怎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描写自然的,让学生通过对祖国山川自然美的领会和享受,来加深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文言文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
苏轼的《赤壁赋》艺术成就很高,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营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其浓烈的清新自然的意境美。泛舟于月夜的秋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渺渺中,只见一苇扁舟,顺波而流。……随着作者任意挥洒的彩笔,读者只觉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无比的美,不能不为之陶醉。再加上作者飘渺的思绪,放怀的长吟,催人泪落的洞箫声,主客间吊古伤今的悲叹感慨,层出不穷地渲染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美,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鉴赏文言文的意境美,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深邃的哲理、绵长的情思。
三、人格美
人格美是指人的思想品格、理想情操等方面的美的素质。屈原的《离骚》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一种执着追求和勇敢捍卫人类尊严的人格意识。
首先,追求仪表美,是屈原追求人格美的表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的仪表美,烘托着他那高洁的气质和杰出的风貌,表现出他那至善至美的人格,宛如一朵圣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又似一棵挺拔刚劲的松柏,遭风雨而不挠。
其次,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屈原人格美的基础,也是其人格美的最高体现。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即举贤任能,立法富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是其人格美的核心。
正因为屈原崇高的人格美,所以后人崇敬他,效法他,把他的高洁志行视同日月。今天,教师更应当在教学中通过屈原的人格美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民族魂,这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四、智慧美
智慧是生命的生存本质,人类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纯真的美。文言文中许多篇目之所以能千载传诵,历久不衰,就在于它富有永远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和发人深省的智慧光芒。
先秦历史散文著作《战国策》,以记叙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雄辩才能为主要内容。其言论,内容精辟,启人心智,形式巧妙,入情入理,至今还放射着灿烂的智慧光芒。《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
触龙说赵太后,迂回达理,环环相扣,不动声色。从嘘寒问暖、家长里短说起,而避开长安君作人质这一让赵太后头疼反感的事情。触龙用形体语言为自己的开场白先做了铺垫,使得谈话既自然又为后来的话题埋下伏笔。话题展开,触龙用了借古喻今,类比说理的方法,点入正题,点到为止,令人顿悟。
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给我国文学艺术走廊上增加了一个智慧美的形象,也给后人带来一种智慧美的享受。
中学文言文中美的内容很多,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其中的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通过文言文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真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要善于使美德具有吸引力》
[2]元・四明程氏辑《朱子读书法》
[3]宗白华《美学散步》
[4]王国维《人间词话》
[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篇6
在策划选题时,所谓“知彼”,就是了解对方:一是了解处于竞争对手地位的其他出版社,尤其是其出版的同类图书;二是了解我们策划的选题的读者对象;三是了解处于合作对象地位的作者。所谓“知己”,就是了解自己:一是了解自己的知识功底,是否能够胜任所策划的选题;二是了解自己所在的出版社是否支持出版此类图书,是否符合本社的出版方向和品牌要求;三是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出版业的有关规章制度。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在选题策划中,百战百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里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轼全集校注》为例,谈谈古籍图书选题策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技巧。
《苏轼全集校注》是笔者近年来策划、组织、责编的一部古籍整理图书。对于策划该书来说,所谓“知彼”,首先要了解研究对象。苏轼,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富有创造性,堪称开宗立派的人物,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皆有极高的造诣。论书法,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论绘画,苏轼善画枯木竹石,是宋代文人画的代表;在诗坛上,苏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在词坛上,苏轼开创豪放词派,并提高了婉约词的境界,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在文坛上,苏文恣肆,明白畅达,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苏轼的诗、词、文、赋,数量之巨为北宋著名作家之冠,品质之优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次,要了解市场上同类图书的出版情况。在《苏轼全集校注》出版之前,市场上有珠海出版社的《苏轼全集》、中华书局的《苏轼诗集》、《苏轼文集》以及语文出版社的《三苏全书》等。《苏轼全集》只有苏轼作品原文,没有任何创新因素和附加内容。《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只是对苏轼诗、文进行了校勘,虽然附有校记,但缺乏进一步的创新。《三苏全书》是包括苏洵、苏轼、苏辙在内的三人全部著述之总集。该书附有集评,但由于内容创新不足,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再次,了解读者对象。由于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关于苏轼的研究成为近年学术界的热点;同样,由于苏轼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有关苏轼的图书在大众市场也有卖点。所以,策划出版《苏轼全集校注》不仅会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也会赢得大众读者的欢迎。复次,要了解作者的情况。《苏轼全集校注》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集体承担的项目,最早由著名学者杨明照先生主持,其后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教授主持,是集三代学人、二十余年之功而完成的一项艰巨而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对苏轼诗、词、文的总结性而又为开创性的集大成之作。主编张志烈,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文史学家庞石帚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编马德富,1978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1983年调入四川大学,现为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周裕锴,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4年2月在职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具有教授身份的博士生。1997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可以说,几位主编均是学养深厚的著名学者,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能够保证书稿的学术质量。
所谓“知己”,首先要了解自己,自己的知识积累能否胜任策划古籍整理图书;古籍整理图书对编辑的文史素养的要求较高,如果自己学养不够,要抓紧补充文史知识。其次,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出版社能否出版古籍整理图书,当年本人供职的河北人民出版社具有出版古籍图书的资质。再次,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古籍整理图书的出版,为此专门设立了国家古籍出版基金,资助古籍整理图书的出版。
后出必须转精,否则就没有出版的意义。《苏轼全集校注》,与此前出版的同类图书相比,学术贡献颇多,对苏轼的诗、词、文作了“五通”工作,即通收、通校、通注、通编、通评。(一)通收。在中华书局版《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及商务印书馆版《东坡乐府笺注》的基础上,又做了辑佚工作,补充了一些前人未曾发现的苏轼作品。(二)通校。校正了中华版苏轼诗、文与商务版苏词的失校之处,并且校记力求简明,凡底本不误而校本异文有参考价值者出异文校记,凡底本误者则据校本改正后出校记。(三)通注。苏诗、苏词是在旧注基础上另作新注,苏文绝大部分为自作新注。对于前人注释,经过作者的细心考辨,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在作品的作时、作地的考辩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创获颇多。(四)通编。对苏轼绝大多数作品进行了编年,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属首次编年,发现颇丰,堪称一部北宋中期的文学编年史和文人交往录。编年时特别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苏轼研究学者的成果,以便为读者提供最新、权威的学术信息。(五)通评。评论苏轼作品代不乏人,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该书在博览前人评析的基础上,对其中见识卓荦、富有代表性者予以采集,对于进一步研究苏轼作品,颇具参考价值。这五个方面的成就奠定了《苏轼全集校注》的集大成地位,凡是搞苏轼研究的几乎人人需要这么一部书,这就使得该书具备了赢得市场的基础。
该书出版前,即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入选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基金资助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燕赵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四川大学“九八五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四川大学“二一一工程”中外文学与俗文化重点建设学科项目、《巴蜀全书》精品系列项目、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精品工程项目等多项桂冠。该书出版后,更是获得学界的广泛好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不仅如此,该书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该书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基金资助2.5万元,国家出版基金资助80万元,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精品出版基金资助20万元,合计102.5万元。出版后一个月,一家文化公司一次买走300套,实洋57万元。该书2010年10月出版,到当年年底,不仅收回全部成本,并且已初步赢利。可以说,该书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篇7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XX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XX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就业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XX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对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XX元~3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主要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可在参考资料可知:
考生类别:文史类。
未来热门走向预测:
就业前景: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
广东、上海、北京、湖北、江苏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27.63%
录取研究生:21.12%
其它事业单位:9.63%
国有企业:9.56%
机关:7.7%
部队:2.86%
民营及私营企业:2.83%
高等学校:2.59%
出国:2.23%
三资企业:1.57%
金融单位:1.44%
科研设计单位:0.46%
医疗卫生单位:0.05%
其它:0.02%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篇8
世界文学融合了中国的古代文学。近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研讨方法,从而进行组织以及描述。中国文学史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在世界文学中,各个民族与地区的文学并没有等级之分,其中也包括中国文学。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开设外国文学的现状出发,并没有将中国文学囊括在内。在文学内容上,主要讲授的是除中国以外的民族及地区文学。从系统上来讲,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主要是对等关系,而非包容关系。因此可以看出,世界文学包含外国文学。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地区的文化也将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文化环境相互交融的阶段,世界文化的普遍性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势必将汇入世界文学的海洋中,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共同体。由此可知,立足与学科角度,外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因此,用“外国文学”来形容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开设除中国以外的各民族及地区的综合性文学课程,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二、外国文学学科的特征
通过分析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笔者总结外国文学学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范畴内,外国文学学科与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是相互联系的;在语言学范畴内,外国文学学科与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是相互区别的。外国文学学科主要是建立在汉语的基础上,从而讲授各个民及地区的文学史。实质上,这种现状肯定了汉语的作用,汉语作为翻译文本的前提,是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的沟通桥梁。在中文学科综合文学史课程中,充分体现了外国文学学科的独特性。从整体上来讲,在文学范畴内的相互联系和在语言范畴内的相互区别,彰显了外国文学学科的独特特征。第二,外国文学学科对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具有普遍参照意义。外国文学主要建立在对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史实的基础上,凝聚了各个民族、地区以及时代文学史的精髓。因此,在研究与考察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应的文学史实,树立“总体文学”观念。
外国文学学科从整体上来讲,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国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一语种的特定文学现象,汇聚了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的相互关系;二是各民族及地区文学的发展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将会产生碰撞、参照以及融合。第三,外国文学主要以比较分析方法为研究基础。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随着各个民族及地区的不断交往以及合作,其文学的形成必然具有联系性,因此说明其文学同时也具有可比性。由此可知,在研究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学时,必然要综合“总体文学”的内涵,积极运用比较研究法,从而具体阐述其存在的相关性。换言之,在研究中国文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这种文学研究分析方法,在结合外国文学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比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从而对整体中国文学的发展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的框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外国文学融合了世界文学的终极理想,即包容性。因此,外国文学肩负着完善世界文学理论的伟大使命。所以,外国文学要充分发挥文学史实的聚合力量,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世界文学理。
三、外国文学学科的意义
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学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文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文学作为人类表达自身感性以及理性认识的主要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意向性存在。在这种形成自身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精神价值取向;第二,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同时也是人们实现超越自我以及完善自我的有效心理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精神性价值的文学艺术;第三,文学文本具有多义性、稳定性以及丰富性,对人们的思想情绪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人文情怀也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从整体上来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启蒙功能以及情感慰藉功能。由此可知,外国文学这种囊括了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地区文学精华的具有普遍观照意义的文学,提高了人文素养,加快了民族与世界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划。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在汉朝末期吸纳了印度佛教文化,在清末民初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文学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对此,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意义深远。例如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详细阐述了外国诗歌的科学内涵,指明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即要有博怀,积极吸纳外国文学的精髓。在五•四中,郭沫若借鉴了泰戈尔、惠特曼的文学成就,茅盾也拜读了左拉与托尔斯泰,这些中国文学巨人受到了外国文学的熏陶与滋养,由此产生了中国的新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极吸纳外国文学的营养。王蒙把俄苏文学作为的精神食粮,刘震云积极模仿福克纳的文学巨作,同时在中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诸多这样的作家,例如余华、王朔等。
四、结束语:
篇9
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认为,以住撰写和研究文学史的几种传统范式,即古典主义———人文主义范式(以古代经典为范本来衡量其后文学作品的优势)、历史主义———实证主义范式(将文学史看成整个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并在因果关联上将文学史看做社会政治变革和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审美形式主义范式(专事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内在研究,从而将文学史看做是与一般社会历史分离的自足封闭的历史)割裂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的内在关联,从而无法揭示文学史实本身。
要撰写真正的文学史,要了解真正的文学史实,姚斯提出必须以一种新的方法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统一起来,也就是运用“接受美学”这种文学史研究方法论。接受美学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它自觉地、有理论地把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提高到与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同等的高度,并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动的完整的文学过程。以往,人们更多的是把文学作品的存在看做是先于读者接受的已然客体,认为作品只与作者创作有关,作者是作品存在的根源,读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件存在于那里的东西,与作品的存在无关。因此,一部文学史更像是作家的创作史和作品的罗列史,读者在文学的视野之外。姚斯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即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这种读者实质性地参与了作品的存在,甚至决定着作品的存在。大家一定会注意到文学史中有这样的现象:许多被后世认为是杰出的作家或是经典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有的甚至遭到贬抑,而一些被后世认为并不重要的作家、作品却受到人们的青睐。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被后人称为伟大的诗人,但他的诗并未为时人普遍接受: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在陶渊明死后为其作诔时,对其文学成就只是提到文而未涉及诗;沈约的《宋书•隐逸传》中述陶渊明的生平,却全未提及其诗文;钟嵘虽褒赞陶诗并以“隐逸诗人之宗”视之,然而也只列其诗为中品;刘勰的《文心雕龙》于陶渊明竟未置一字……第一个独具眼力,对陶渊明的人品及诗品都给予极高评价的,是他逝世的一百多年后的梁人萧统。他编著《陶渊明集》并作其序,赞其文风明净高邈,净如“素波”,高若“青云”,“语时事则指而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并深赞陶渊明安贫乐道、“贞志不休”的高洁人品。如此全面地评价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再以后,唐代大诗人杜甫《可惜》诗:“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澎泽,文思何高玄”;北宋文学家苏轼赞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宋大诗人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云:“靖节诗真率自然,倾倒所有,晋宋以还,初不知尚;虽靖节亦不过写其所欲言,亦非有意胜人耳。至唐王摩诘、元次山、韦应物、柳子厚、白乐天、宋苏子瞻诸公,并宗尚之,后人始多得其旨趣矣。”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陶渊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就这样由后人确立起来了。出现这样的现象,问题不是在创作者身上,而是在读者身上。读者是文学鉴赏这一审美活动的审美主体,具有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特征,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这种积极的主导作用甚至对于文学史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汉末以来,文章渐趋华丽,西晋诗坛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东晋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总之,自西晋到南北朝时期,在侈靡豪奢,享乐逸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诗文也弃却建安的健美,正史的壮丽,而渐次流入绮靡。形式主义成为美学时尚,文辞的华美、声律的和谐渐渐成了读者的阅读口味,进而成为他们评判作品的标准。如同为东晋诗人的孙绰、许询等因为大量创作符合时人谈玄之风的玄言诗而成为当时诗坛的代表人物,尽管这些诗在今天看来没有太大的价值。而陶渊明的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古朴自然,不事雕琢,没有奇特的意象,也没有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所以,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似处于尘世却又一尘不染的高洁、自然恬淡之美,也就引不起当时人们的阅读兴趣,更算不上是他们眼中的“上品”了。即使是萧统对其有了极高的评价,也只是陶诗在一些方面符合了萧统个人的文学审美标准。进入唐代,从初唐开始文人们便努力以刚健清新、富有时代气息的诗风取代六朝的浮靡诗风。在诗歌异常繁荣、最能代表唐诗成就的盛唐时期,人们更是以是否具有雄壮刚健的风骨、高远浑成的意境和清水芙蓉的自然美为诗歌的审美标准,评判作品的优劣。“盛唐人突然而起,以韵为主,意到辞工,不假雕饰;或命意得句,以韵发端,浑成无迹。此所以为盛唐。”(谢榛《四溟诗话》)从李白的《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也不难看出这位大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到了宋代,平淡自然成为美学风尚,当代的评论者多从平淡自然方面去评价作家作品,几乎所有重要的宋代作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中,都普遍坚持这种风格。姜夔在《白石诗说》中提出“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欧阳修的《斫雕为朴赋》中“除去文饰,归彼淳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肯定。陆游也认为“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读近人诗》)。
元代诗文皆不及唐宋,没有跳出唐宋藩篱。明、清两代盛行小说戏曲,不以诗文著称,诗人、流派多游于“宗唐”还是“宗宋”之间。但这期间也产生了一些对当时、后世影响颇大的文学主张,我们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到这时期的一股强调“真情”“自然”的审美风尚。例如,晚明李贽的“童心说”,主张写作要反映童心,即真心,作家的真情实感,崇尚自然,反对矫饰。清王士禛提倡的“神韵说”,要求诗歌“天然澄淡”“风神韵致”……以“清”和“远”为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所谓“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情怀;“远”,则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清袁枚倡导的“独抒性灵”的性灵说,强调创作主体的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主观因素,推重“作诗不可以无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时代在变化,读者的审美能力也在变化。作为阅读活动的主体,人们不是消极被动接受作品,一方面作家为他们创作作品,用作品影响他们;另一方面人们在鉴赏过程中总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对作品进行选择、淘汰,肯定、否定,这种种信息又反馈给作家,从而创造作家、影响作家,推动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因而便确定了各个时期的文学面貌及文学发展的历史景观。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陶诗无所谓匠心,更无所谓技巧,只是生活中目有所触,心有所感就诉诸笔墨,无矫情也无矫饰,一切如山涧之水婉婉流溢,真率而自然。他的这种“自然美”符合了唐、宋及后世的主流读者的阅读口味,所以,自唐代开始,陶渊明的文学地位渐次上升,到了宋代,更是因与时人“平淡自然”的美学风尚一致而备受推崇。朱熹就赞陶渊明“诗所以为高,正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朱子文集》)后历代学陶诗者几成风气。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而赢得后世如此高的评价,应该是晋人想不到也想不通的吧。读者的如此反应,只能说,那些被后世认为是伟大的作家或是杰出的作品只能代表当时创作的一种风格,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整个文学风貌。也就是说,陶渊明并非不是东晋的杰出诗人,只是他的诗风与当时的文学风尚不同,不代表当时的文学风貌。这也进一步验证了接受美学所坚持的,文学作品一旦离开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至于我们认为的优秀的古典文学遗产要具有现实意义,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获得新的艺术生命,也只有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美学见解,在审美鉴赏中进行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来实现。
读者对于文学的发展肯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研究,当然一定存在不合适的地方。但它终是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在以“作家创作”为对象,对文学史进行传统研究的同时,转换一个角度,走走以“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的这条路子———以读者为中心,研究历代读者对作家、作品的接受历程,在展示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生命力的具体历程中突出“读者”的重要意义,即它不仅通过对作品选择,展示出具体历史时期的审美品格,同时由于对新的文本的选择,更新和扩展了人们既有的审美视野,从而使文学史成了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
篇10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刘大杰则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发展史》)这些言词并非都是虚美,都是有其充分理由的。那么李清照究竟是怎样在词史上占一度之地,而且有那样崇高的地位呢?
一个文学家于文学史上地位的界定,最根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是看他(她)的作品。文学不是思辨的科学,而是形象思维的“人学”,是反映人类社会精神或人类情感世界的。因此,评价文学作品是否人类精神产品中的精华,就应看作品对社会精神或人类情感的反映深度。
李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作品(主要是词)。她的词作可以说是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在她的词作中,突出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女性情感世界,她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
与前代那些“应歌”填词的作家不一样,李清照只抒写属于她个人的独特性情和真实感受,这是易安词最显著的特征。前代词作者,多是些“雌男儿”模写表现女性情感与生活的词作。他们虽以写男女伤离惜别为特长,并有过不少名作,但也有些难免发生隔靴搔痒乃至“伪情”的情况。再者,许多“雌男儿”为应歌笑欢娱之用,专写娇揉卖弄的情态,其感情往往浅露轻浮,软弱无力,甚至于隐含着一种猥亵的心理。即便是“大得声称于世”的柳词,也时有“辞语尘下”的弱点。而李清照的词,多发至于本人腑肝之诚,把感性的生命部分发扬而光大了,故多有自然深挚之趣,少了模仿的忸怩作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名门望族,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史载其母王氏也“善属文”。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加之以李清照天资聪慧,极富文学禀赋;又酷爱读书,博闻强记,形成了词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其父母对待儿女教育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她从小养成开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发挥。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脆,逼近前辈”。
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了,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于18岁时适赵明诚。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入了蜜罐,就站在高峰,就住在水晶宫里。赵明诚也生于官宦世家,其父赵挺之曾官至徽宋朝宰相之位。而他却自幼爱好金石书画,同是一个才华横溢、诗文俱佳的翩翩少年。夫妻二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经常一起唱和诗词,一起整理古籍,共同搜集和研赏金石珍品,陶醉于艺术世界里,生活得十分幸福,真可谓“金石姻缘”。这既是夫妻,又是诗友、学友、知音的甜蜜生活,更增进了二人的文学涵养与夫妇情感,也使得每一次夫妻别离却给李清照的感情带来强烈的冲击。她把这种感情上的体验,融进了词篇,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婚后至南渡前这段时期,是李清照生活最为幸福美满的时候,夫妇同志,伉俪情深;也是其艺术创作的成熟期,无论慢词、小令均达到很同造诣。其学识更为渊博,艺术技巧更加娴熟,已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易安体”。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多于个人情感,独抒相思离愁及悠闲适的生活情趣。
但上天发现了李清照有更为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仅仅去写一点闺怨,中国历史,还有文学史将会从她身边白白走过。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滥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苑,掠走了徽钦二帝,靖康之变,李清照夫妻流亡江南。两年后,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她所珍爱的金石书画珍品大多毁于兵乱之中,或失落于流离之间,几乎丧失殆尽。李清照从此失去了较为优裕的生活,以及志趣相投的伴侣、情感之寄托,夫婿的撒手人寰使李清照的情感一下子被搁浅在爱之河床上。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居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她下嫁衣冠君子张汝舟,不想却遭受了拳脚。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无奈之际,李清照走上一条鱼死网破的道路,解除了这段痛苦失败的婚姻。而这次婚姻的失败在李清照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疤痕,她心中的爱火永远地熄灭了,留下了只是万丈的雨恨云愁!
上苍有意要磨练这位孤独无伴的绝世才女,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先让爱侣赵明诚离她远去,再派一个张汝舟试其心志。她驾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苦苦挣扎在生命的波谷浪尖。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可是这还不是李清照最伤痛,最孤独的,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膝下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守着寂寞小院,身边没有亲人,国事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她市场感到自己像是落在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读懂她的心,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她饱经忧患的后半生的灵魂绝唱,一首浓缩了她一生的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她在文学史地位杰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晓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得黑?恬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被称为千古佳作,佳世绝唱。整首词便是作者晚年凄凉、愁苦境况的艺术写照:在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乍暖还寒的时节,晚来的寒风、雁儿南来,黄花憔悴,都深深融动了词人满情愁绪。归来堂上烹茶猜书的日子,繁花压枝,把玩书画的春晚……都一去不复返了。故土的沦丧、爱人的病去,以及世人无聊的诽谤,都是积郁在心头的创痕。笼罩着她的是无尽的寂寞凄凉。“怎一个愁字了得”,“愁”词眼,在此处可不是以前“无端的愁”,而是刻骨铭心的痛,渗入心腑的衰愁、悲愁。在此所见的是孤寂凄惶、郁郁寡欢的李清照,我们似乎已见她最后悲惨的结局。
李清照为闺阁中人,以词自传,展示了一个女性的丰富情感也正在于此。男性词中所描述的女性形象,多表现的是她的某一心理细微侧面,生活中的一些鳞爪而已,零乱而不集中,形象没有系统性,更难说有什么发展变化的个性,就是同是女性词人(或诗人)也难与李清照相颉顽。即边是“才华焯约绝代”的上官婉儿,其作品多为应制之作,实不足道也;留有诗集的薜涛,虽然也是才华出众,作品清丽隽永,却始终难脱风尘气;花蕊夫人的《宫词》数十首,然心境平淡无奇,而毫无婉转曲折之意;与李清照同代的魏夫人、朱淑贞,前者词作流传其甚少,后者则仿于悲怨,还是陈廷焯的评价较为公允:“宋女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
李清照以其才名于世,并余响后世,称誉百年,开一代之风气,后世闺阁多以易安为楷模,叹其才华,羡其伉俪情深,也为她大胆追求个人幸福发掘女性自身的天赋所感动。后世以才名于世的女性世起来越多。
自古以来女子,为男性所赏者,多为美色冠伦,或操守节烈者,而独以才华令男性倾倒者,想必仅李清照一人而已李清照天赋因不待言,其性情之开朗、热情,于美好生活的大胆追求,内心情感的直率表露,更让人叹服。
- 上一篇:工程竣工验收讲话稿
- 下一篇: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