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范文
时间:2023-03-20 05:2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焚书坑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力能够控制的要素。
篇2
鲁迅先生立即挥笔撰文写出《华德焚书异同论》,分析了两者焚书的本质区别,并指出:“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这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的论断,着实发人深省。
“焚书坑儒”是两件事。“焚书”是指统治者销毁不利于自己统治的书籍;“坑儒”指统治者杀戮不同政见的人士。这些对于古今中外历代统治者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先看中国历史。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权夺位。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得知庶吉士章朴家藏方孝孺诗文,下令逮捕章朴,杀戮于市。明成祖坑儒的惨烈远在秦始皇之上。
还有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他在位期间,借编纂《四库全书》之名,行禁毁图书之实,采取抽毁或窜改的手段,将不利其统治的图书彻底消灭。
再看世界历史。公元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曾经以“焚坑”为手段,征服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地区的玛雅各部族和国家。希特勒的“焚坑事业”也曾令世界震惊。1933年5月10日晚间,在柏林洪堡大学对面广场上,数以万计的图书被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分子付之一炬,全部焚毁。
无论是明成祖朱棣,还是清高宗弘历,他们对历史的贡献远不如秦始皇大,他们的焚坑之举都比秦始皇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目的不在于毁灭中华传统文化,而在于“定法教于一尊”,在完成对东方六国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统一后,将秦国的法令制度推广到全国,以求“移风易俗”,进一步统一文化,建立并长久维持人们向往的“太平盛世”。所以,秦始皇焚书,只限民间藏书,而且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焚毁之列,至于官府藏书,一册也没有焚。依照《史记》的说法.秦始皇所坑杀的不是左道欺罔、骗取富贵的方士,就是以古乱今、诽谤朝政的儒生。“焚书坑儒”有问题,那也是在推进统一进步事业中所犯的错误。而明成祖朱棣和清高宗弘历的“焚书坑儒”完全是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大耍。
既然古今中外的统治者都使用过“焚坑”手段,有的早于秦始皇,有的晚于秦始皇,有的比秦始皇还残酷。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指出一桩奇怪的事。这桩事已有不少史学家注意过,像梁启超在《战国载记纪·秦并六国章第六》.中说:“始皇最为后世诟病之事,日焚书坑儒。”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也说:“秦之为世口实者,曰:‘焚书坑儒’。此文化史上最大之罪恶也。”人们似乎把“焚坑”手段的发明权慷慨地奉送给秦始皇,认定秦始皇是“焚书坑儒”的祖师爷。
秦始皇仅十年时间就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秦帝国,却因“焚书坑儒”,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唾骂诟病,而明成祖朱棣和清高宗弘历,贡献远不如秦始皇,“焚书坑儒”远比秦始皇凶狠,可他们却没有因焚坑之举像秦始皇那样备受指责。古今中外大搞焚书坑儒的统治者人数众多,而秦始皇既不是始作俑者,又不是施暴最甚者,为什么“焚书坑儒”的罪名总让秦始皇一人背负?
篇3
关键词:鲁文化;秦王朝;渗透
齐鲁文化是整个古代社会文化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动中心就在临淄的稷下学宫。鲁系文化作为整个齐鲁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诞生了儒家和墨家等显赫一时的学说,其中儒家学说更是成为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学说。秦王朝建立后,秦晋法家思想一直占据者主导地位,但是鲁文化尤其是儒家对于秦王朝也进行着积极地渗透和影响,力图在王朝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官方学说。
鲁系学术文化是一种德文化,重视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重中之重,在秦王朝中活动的儒生们积极贯彻他们的“仁”和“礼”思想;秦晋法家思想中韩非子是集大成者,“法”“术”“势”也是法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两种思想一个重道德,一个重法律,可以说有着根本性的冲突,他们的斗争一直贯彻于秦朝时期,直到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和公子扶苏的死亡,才彻底断绝了儒生们想对秦王朝改造的幻想,这也为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秦朝时的儒学经历了百家争鸣的交流融合,自身中开始接受许多其他如阴阳家、兵家、道家等的思想,虽然已经并不单纯的是鲁系文化的代表,但是核心理念依旧是德文化,他们想要在秦国最终实行的仍然是德治,这是毋庸置疑的。儒学对于秦国的渗透本质上就是鲁文化对于秦王朝的渗透。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虽然嬴政以法家思想建国,但是春秋战国以来诸子学说并立的局面,使得嬴政也不敢彻底断绝各类学说道统,尤其是当时的齐鲁之地还是整个王朝的文化中心,始皇嬴政作为千古一帝并非没有战略眼光的,相反他还积极笼络齐鲁文化之地的名士,博士制度就是始皇嬴政的重要措施,博士制度的设立是对临淄稷下学宫制度的一种继承和演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博士七十人”,在这七十博士中,据后人考证,有名字可考者十三人,其中七名是儒生。博士制度并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参与朝政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卿大臣与博士“议帝号”(《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而这场酒宴上儒生淳于越和李斯进行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大辩论。这种关系国家政体的重大问题中儒生们与法家进行了斗争,而秦始皇也默许这种斗争,由此可见儒生大量渗透进秦王朝的政治生活中。
此外,儒生们对嬴政嫡长子扶苏的儒学化改造是又一明显的渗透。扶苏作为嬴政的嫡长子,受嬴政的大力培养,有着很大的希望继承皇位。始皇三十五年,嬴政焚书坑儒,长子扶苏谏劝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扶苏的事迹记载不多,但是从他与嬴政的这段对话中,我们还是能明显的感受到他的为政之道中浓厚的儒家治国理念和反对严刑峻法的仁爱之心。他的上台执政必然会使法家受到严重威胁,这也就决定了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必然千方百计排挤打压扶苏,也是扶苏命运的悲剧所在。此外这段对话中也透漏出儒家文化在东方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是促使秦始皇一定程度上认可儒家对扶苏的培养的重要因素。
当然,秦始皇封禅泰山也是儒生们一手蛊惑筹划的,泰山是齐鲁文化的中心点,秦始皇封禅泰山也是对齐鲁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肯定。但是最能体现出儒学对秦王朝渗透的还是封禅和巡游中的碑记铭文,其中的大量话语充斥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泰山刻石》讲“大义休明,垂于后世”,《琅琊刻石》的“圣智仁义”……这些碑刻将秦始皇塑造成了典型的儒家帝王形象,义、圣、智、仁无不属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秦始皇嬴政刻录这些石碑的目的就是教化民众以巩固统治目的,但是这内容明显不是法家重点强调和追求的。由此可见,儒生们积极渗透到秦朝的政治生活,也得到了秦始皇的一定认可和重用。
虽然儒学对秦朝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秦朝的治国方略核心还是法家的法治思想,这种一定程度的接受不过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缓解东方齐鲁文化与西方秦晋法家矛盾的手段。最终儒生们融入秦朝上层核心失败,秦朝的焚书坑儒加剧了与东方齐鲁文化的对立和隔阂,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但是落后的民族征服先进的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这是落后民族想要长治久安的必然规律。鲁文化对秦王朝的渗透可以说是先进文化对文化相对落后的秦王朝的同化,但是秦朝统治者在尝试接受的过程中粗暴打断了这个进程,这也就造就了秦朝的悲剧性命运。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王健:《从和秦刻石铭文看秦政中的伦理因素》,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3]王克奇:《齐鲁文化与秦汉的博士制度》,《东岳论丛》,1997年第1期。
篇4
这个周六,爸爸带我和爷爷去临潼参观号称“世界第奇迹”的兵马俑。
进入大门,一个导游就介绍自己:“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秦始皇兵马俑这个地方参观。我姓赵,大家可以叫我赵导,现在请各位跟着我一起进入馆内参观”。我们来到一号坑,他接着说:“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兵马俑一号俑坑的上面。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大家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
看完了一、二、三号坑,我去看了秦始皇那时用的东西: 陶壶、陶钵、陶拍、带盖陶盒、铜鼎、陶灯等。还有一些工具:手锯、铁錾、铁锹、铁铧、铁钵等。那时的武器有:金钩、镞形器、青铜长剑、铜殳等。士兵一共有六种,分别是:车士、御手俑、骑兵俑、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高级军吏俑。而铜车马又称“立车”,车马通长225米,高15米,总重量1061公斤,由3046个配件组成。
出了大门,爷爷问我:“你知道焚书坑儒的故事吗?”我摇了摇头。爷爷就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会群臣及众儒生,宴会上,以王维为代表的一派儒生主张实行过去的“分封制”,以李斯为代表的则主张实行“郡县制”;两派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李斯胜出!于是一场“焚书”运动开始了。大批文化古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不仅让先秦的主要典籍遭到破坏;连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第二年,又发生了一场“坑儒”之劫。共活埋了400多人,其于一批被流放到边疆。现在懂了吗,李亚琦?”我点了点头 。
篇5
大家想要只打千古一帝是谁吗?他就是原位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他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了全国,自此他就自称始皇,即秦始皇。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由于各国的制度都不一样。于是,他就颁发了统一的法律,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规定了统一的货币,而且还统一了文字。他为了能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还进行了焚书坑儒,烧毁了大量的书籍,造成了一些重要文化的损失,因此,他也被称为一代暴君。
我觉得,虽然秦始皇为了能够统一,残害了很多无辜的百姓,这一点确实是不可取的。但是,他也有他的功绩的。比如,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使得各国更加的方便了。我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去评价比较好。
篇6
秦始皇的性格隐忍之中又有暴虐,残暴之下饱含理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是作为统治者必备的性格。
分析:1、秦始皇的性格由来一定与他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所经历过的事情和他自身的性格有一定的缺陷有关。嬴政自幼与自己的母亲囚禁于赵国,吃苦受罪,遭人侮辱。后来回到秦国,遭到兄弟排挤,又受制于吕不韦等原因,自然觉得非常委屈,所以秦始皇性格比较隐忍;
2、后来登基称帝,秦始皇统一六国,放眼宇内无人能及,又有些目空一切骄纵残暴。焚书坑儒进行愚民政策,修长城和帝陵都能看出他的残暴。而为了巩固统治,甚至杀了自己的亲弟弟,逼死吕不韦,法家“以君为本”的君主专制思想孕育了他狂傲自大、专横跋扈、暴虐的性格,但在暴虐下对于巩固统治考虑十分长远,又有理性的一面。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课讲述“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我把它编成下面几句歌谣;
我中国,天下闻,多处曾有原始人。
若问何处最古远,元谋、蓝田、北京人。
这四句歌谣,第一句表明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天下闻名,也暗含了课本上“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的意思。第二句则揭示我国境内远古时代广布着原始人类活动的踪迹。第三、四句则突出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三处原始人。学生吟咏后不仅可以很快掌握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三处人类遗址,而且可以激发对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的自豪感。本课关于北京人的叙述,我是这样归纳的:
北京地,远古人,七十万年约距今。
打石器,用木棍,会制工具已为人。
天然火,常保存,照光烤食吓兽群。
出以伙,居以群,依靠集体求生存。
捕野兽,采果根,得到食物平均分。
这段歌谣,把北京人生存的大致年代、使用工具、生存方式、生产活动及分配制度基本涵盖学生结合教材阅读几遍,就会对北京人产生一个生动形象的感觉。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二课“秦始皇统一六国”。主要讲长平之战、秦灭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开拓边疆等。我把长达五页的教材内容浓缩成下面一首叙事快板诗:
公元前,二六零,秦赵大战在长平。
坑赵卒,四十万,六国再难抵秦兵。
秦始皇,名嬴政,十年就把六国平。
建都城,在咸阳,中央集权好威风。
置百官,设郡县,一切大权握手中。
秦王朝,有规定,小篆文字全国用。
方孔钱,度量衡,四海之内都相通。
焚诗书,坑儒生,留下千古罪恶名。
防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到辽东。
征越地,设三郡,边疆开拓费经营。
开灵渠,有大功,湘江漓江两沟通。
这首快板诗节奏紧凑,押韵顺口,既对秦始皇荡平六国、统一华夏的业绩予以赞颂,也对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举措加以褒扬,同时对他焚书坑儒、摧残文化的做法予以斥责,善恶美丑,径渭分明。全诗囊括本课要点,层次清晰。学生如结合阅读教材,背诵全诗,就能方便地掌握课文。
再如《中国历史》第二册讲唐代文化有一子目“诗歌的黄金时代”,开头的文字介绍说;“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百花齐放的唐朝文学里,诗歌最为光彩夺目,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我把这八十多字的内容编成下面几句歌谣;
唐代诗歌放异彩,五万首诗传下来。
内容丰富风格异;至今仍为人喜爱。
课文接着介绍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我编的歌谣是:
初唐诗人陈子昂,诗歌意境有独创。
《登幽州台》歌真感人,令人读后永难忘。
课本介绍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和边塞诗人岑参,大诗人李白、杜甫编的歌谣是:
盛唐诗人有王维,山水田园诗优美。
岑参擅写边塞诗,悲壮豪迈感神鬼。
盛唐诗仙李太白,诗作清新又豪迈。
讴歌祖国江山美,千古绝唱传万代。
人称杜甫为“诗圣”,“诗史”雄浑语凝重。
“三吏”、“三别”不朽篇,人人读罢受感动。
其中的四处引号,是介绍杜甫诗的要点,我把它们嵌镶在四句歌里,也算安插得当,流畅自然。
我用诗来讲诗,别有一番情趣,概述每位诗人的诗,对诗人生活的时代、诗歌特点、代表作大都涉及。讲这一课时,我有一个特别的想法,认为唐朝诸多的诗人们用他们的笔,书写了诗国历史的壮丽一页。我们讲的时候,无论从语言、形式和情感,都要有诗情画意,这才能使学生对我们的诗国历史引为自豪,使中华民族的“诗魂”万世永存,否则,我们将有愧于唐朝的“诗仙”、“诗圣”们。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些章节讲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如果单靠教师在课堂上平铺直叙,或让学生死记硬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但如果编成诗歌。口谣,就会显得生动有趣。比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十五课中的“东京和临安”这一目,我把它编成这样一个段子:
宋东京,大城市,二十万户居民地。
城布局,破“坊”“布”,商业不再受限制。
有早市,有夜市,通宵达旦谈生意。
娱乐场,称“瓦肆”,说书唱戏演杂技。
汴梁河,贯东西,千百货船真拥挤。
临安城,繁华地,湖光山色好美丽。
城内外,店铺立,无论街道多偏僻。
商品多,人稠密,四海商客齐云集。
这个段子比教材着墨还多,是有意渲染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的繁华景象,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上东京和临安有生动形象的感知。
教材讲到的有些历史事件,只是粗线条式的勾勒,我用歌谣形式着力渲染,学生读来有滋有味如: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联络月支出阳关。
一三八,公元前,张骞西去离长安。
大月氏,已西迁,不愿打仗愿平安。
出使命,虽未完,西域情况了解全。
公元前,—一九,张骞再次西域走。
篇8
从蛮夷至华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凡是问心天下者皆为世人所知!
心皆万物所共有,非一物之所长,而为众物之所长。而人是其中独特的,也是唯一的。人的心有自己的意志,那种孤傲与寒彻仅仅自己能感受,我们需要做的是问有心而无愧焉。投江报国的屈原,他以自身的孤傲与世间缠绵悱恻的情怀,他问心之所向而无愧焉。苏武以身先死而拒负国的禀烈的国气感动世人千年,他问心之所向而无愧焉。
问心,问世人,问自己,问苍天,问大地。
心勉怀而无所问焉即为盗,心芳菲而无物即为恶。问之起源来于学,学又伸之以问。问于学最终变为学问。即心中的那份疑问缅怀与世间所以要问苍天,问大地,问世人,问自己,问心。始皇以六合为家,以崤函为宫,开创了千古一帝。他问自己,问世人,问心。他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吗?以焚书坑儒,诛杀百家他回答了。帝王一怒即血溅千里,帝王一笑则含魅百生。
篇9
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秦昭襄王48年(前259年)正月朔旦。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登基成为秦国国君。国政为相国吕不韦与宦官??卑殉帧G?38年亲政,免去吕不韦相职,平定??迸崖摇S美钏梗?剧缘热恕V贫ㄍ骋徽秸?恼铰杂氩呗浴
从前230到前221年的十年间,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统一,结束了长期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秦朝。嬴政统一六国后,立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新创“皇帝”这一名词,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分掌政、军、监察大权,最后决断权归皇帝一人,“三公”互不隶属。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各地统治权控制手中。并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带动了秦帝国的经济发展。并统一文字,巩固政权。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扩大了统治领域。
然而,秦始皇穷奢极欲,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他修宫殿陵墓,仅阿房宫和骊山陵就动用了37余万人力。还焚书坑儒,制定残酷的刑法。繁重的徭役,兵役,与残暴的统治,为秦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秦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北归途中病死沙丘。葬于骊山。
秦始皇一生,有功亦有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名重要的人物。
篇10
关键词: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会学习 能力发展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中学会学习。而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能够自己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下面结合人民版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
一、结合教学实际,结构重组,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由师生共同确立的、落实于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统帅、是依据,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实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共有四个子目,经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理解,教材实际上是从军事、制度、思想三个方面来体现秦汉政治的“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六王毕,四海一”是秦国完成了军事上的统一,为秦汉“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构成了秦建立、汉巩固并延续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秦汉“大一统”局面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政治(制度)保障;“挟书律”则是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一项措施,经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逐步实现思想的“大一统”局面。
在教学中,我以课题核心词“大一统”设问:“‘大一统’的含义是什么?秦汉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局面?”由此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经师生共同探讨,形成本课的基本知识结构:军事“大一统”――秦朝完成统一;制度“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思想“大一统”――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对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对这一核心内容进行再分解,把教材中的第二、三目重组,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1.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构成:皇帝制;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
3.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分析。
经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中也学会了怎样抓住教材的核心线索简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根据课标要求,方法引导,全力突破教学重点
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标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课标的具体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我们不能把教科书的知识内容面面俱到,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应根据课标要求,全力突破教学重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课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六王毕,四海一”和“挟书律”在初中教材有比较明确的介绍,为避免学习的简单重复,不必重点展开,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设计几个问题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即可: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时间、经过)秦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秦完成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这些历史事件?
对课标要求掌握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进行全力突破,这关系到这一专题内容的整体把握,因为“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当然,对这一重点问题的讨论,不是面面俱到的,要做到重中之重。皇帝制的建立和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立是较为简单的知识,要引导学生明确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制,以皇帝制为核心,形成“皇帝―中央―地方”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管理体制即可。
然后把学习、讨论的重点放在“郡县制”的建立和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分析”。
对“郡县制”这一点的突破,主要采取比较法。比较方法是历史研究方法之一,是指对历史上的事物或概念,包括事件、人物、思潮和学派等,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其异同,分析其缘由,从而寻求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方法。
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找出比较项,即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郡县制”与“分封制”进行比较,分析:“为什么秦朝要实行郡县制?”(或“为什么秦朝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何确定比较项?用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两者的异同?
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然后由一位学生上讲台板书学习结果。他用的是大家讨论认为最能一目了然体现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点的表格法。如下表:
“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分析”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这一问题的重点突破,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基本的方法掌握了,本课中对“焚书坑儒”的评价及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就迎刃而解,以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辩论历史事件的是与非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便是学会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综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无论是文综卷还是单纯历史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评价历史事件的题目屡见不鲜。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呢?这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辩证法是科学的方法论,是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重要思想方法。
在师生互动讨论中,主要引导学生简单明了地把握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个方法和要求:“一分为二”、“发展的观点”、“阶级分析”、“效果与动机结合”等。
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发展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水平,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其个体生命价值、生命活力、生命发展水平的最本质的外在表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重组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全力突破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和运用比较法、辩证法、发展观等学习、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坚持以“能力为本”,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培养会学习、善学习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