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媒体运营方面的问题

篇1

【关键词】IP化运营;媒体内容;融合发展

内容融合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从内容的外在呈现形态到背后的组织方式、运营思维、生产机制在融合发展当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按照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这是一个从稳定的生产机制走向混沌,再从混沌当中寻找新的运营规律与模式从而重新趋向稳定的过程。从稳定再到稳定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其中需要经历媒体运营逻辑、思维的再造。当下从业者、研究者已经能够对未来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与方向做出比较准确和全面的把握,但是对如何从深度融合的混沌状态中挖掘出能够应用于实践层面,得到不同媒体类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致认可的发展路径,依然是传媒界需要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具体到内容融合发展的层面,在当下的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围绕内容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传统生产模式亟待改善和发展、新兴生产方式的合规化管理、多渠道传播过程中的版权保护、形成有效的基于原创内容及运营的盈利模式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媒体内容的优化,同样也是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能够对渠道融合、产业融合等诸多环节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立足未来传媒竞争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层面,来审视当下内容环节的格局,从具有引领性的战略布局出发提炼创新路径,带动内容融合过程的碎化与整合,使处于混沌状态的多媒体类型的重复式、同质化生产在聚合中形成新的运营模式,进而在经过传媒市场的检验之后予以完善和系统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化\营是最早出现于游戏产业的表述方式,近年逐步得到整个传媒界的认可,尤其给掌握大量优质IP资源的传统媒体以更大的信心去应对融合趋势,也给新兴媒体部署自身的未来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IP化运营并非媒体内容融合的系统化、终极化的解决方案,但是能够在当下的媒体融合格局中形成一个可以为多种媒体形态所共同接受的运营路径,跳出媒体形态的固有格局去思考如何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本文立足媒体内容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目标,以IP化运营为切入点,探讨能够适应未来传媒生态变化要求的内容融合发展路径。

一、媒体内容融合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点:从版权向IP化的转换

媒体内容融合的推进需要立足几个重要的基点,比如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等,这些基点的创新形成了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动力,如果融合发展的方式、策略能够建立在把握以上基点因素的基础上,便能够在实践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媒体内容融合进程更具效率。“随着文化产业各个行业门类实践的更加深入,‘知识产权(IP)’的概念正在替代‘版权’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动力表述,这也是产品经营意识和全版权运营意识深入人心的一种体现”[1]。单纯从版权这一内容生产领域的核心基点来看,也在传媒生态变化的背景下发生了转换,从原有的角度来审视版权的保护与开发是必要的,但已经不能成为激发媒体内容生产潜能的基点。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更新对内容版权的传统认识,那以此为原点所思考和探索出的创新运营路径反而会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限制因素,使媒体融合发展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能。IP指的是知识产权,IP化运营是基于知识产权进行深度开发,在聚合资本、市场、渠道等多方面优势力量的基础上使IP内容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并且使所有参与到IP化运营过程的主体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多方共赢中打造出可持续开发的IP生态链。经过概括,可见当下媒体内容融合发展环节的重要基点之一正在从版权向IP化运营转换,这一转换能够为媒体内容融合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媒体内容融合发展基点从版权向IP化运营的转换已经在很多案例中得到体现,比如开辟中国电视综艺“大片”时代的《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便充分运用了IP化运营的思路和方式(如图1),

版权持有方、购买方、制作公司、卫视播出平台、新媒体播出平台等多个主体共同介入,在版权购买、节目制作、节目播出、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贯穿始终,使品牌IP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下这一运营思维与方式已经成为传媒界的共识,并且随着IP化运营价值的体现以及版权保护环境的逐步优化,极大地鼓舞了优质媒体内容原创者的积极性。通过对近期诸多IP化运营案例的概括以及同传统版权思维的比较,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体内容融合发展基点从版权向IP化运营转换的特征做简要分析。

第一,从静态生产到动态运营的转换。在IP化运营方式得到行业认同之后,诸多传统媒体纷纷反思自身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优质内容IP,但是这些资源长期以来基本上都处于静止的“封存状态”,在生产出来经过单次传播之后便被保存在各种媒体的资源库中。因为在传统的媒体运营思维当中,很多内容的生产在形态上只是为了填补大量的版面、时段,面对受众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以及内容创新的压力,很多优质内容便在不断“求新”的追求下成为“历史资料”。这是一种面向渠道的静态媒体内容生产,而IP化运营则打破了这一局限,在生产之初便要思考媒体内容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平台甚至是其他媒体的原创内容中的价值,而媒体内容生产的完成、自身渠道单一传播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这一内容生命周期的完结,反而是其IP化运营的起点,由此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内容纳入到媒体融合发展、创新运营的整体构架当中。

第二,从内容编辑思维到产业整合思维的转换。传统媒体生产的对象是“内容”,其面向的客体是受众;而新兴媒体生产的对象除了传统意义的内容之外,还有带有强烈互联网风格的“产品”,其面对的客体是用户。从内容到产品的跨越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互动与维护工作,从受众到用户的转换意味着依赖性的增强,传统的媒体内容生产、编辑思维与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经营思维有着明显差别,而IP化运营便是从产品开发、推广、维护的角度出发审视媒体内容生产。这首先意味着对传统内容生产编辑思维的超越,更重要的是,融合视野下互联网产品开发的最终指向是多重资源的整合,形成以内容产品为中心向不断辐射的整合态势,按照打造产业链的要求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基于IP中心的生态圈,真正实现从价值生产走向价值实现。

第三,从单一形态到综合形态的转换。传统的媒体内容大多是以单一形态存在的,这主要是受制于传统媒体形态之间的固有界限,不同的媒体类型即使在实现了数字化之后也难以做到充分地全媒体开发;此外,还受制于不同细分产业之间的相互区隔,使优质的IP内容难以实现综合形态的运营,比如广电、出版、音乐、门户网站等不同的媒体形态之间有着各自的运营逻辑和要求,导致诸多优质内容在运营过程中都处于单一形态。IP化运营则需要充分发挥内容资源在不同传播渠道、平台上的影响力,会投入大量的工作实现IP内容的多媒体形态衍生,甚至常常会超越媒体形态的范畴。由此,从外在的存在样式上来看,IP化运营使优质原创内容实现了从单一形态到综合形态的转换。

第四,从单一媒体属性到融合媒体属性的转换。在传统的媒体内容生产过程中,虽然有很多通过打造内容品牌实现产业链运营的成功案例,代表性案例有湖南卫视的超女、快男等,但是从媒体属性上来看,还是以单一化的媒体属性为主,其他的运营方式处于辅助与补充的地位。而在IP化运营过程中,不仅要保障原创平台的媒体属性,这是保证内容原创者收益的基础条件;而且更需要面向媒体融合格局,跳出单一媒体运营思维与方式的限制,从而使媒体内容在生产之初便具备融合媒体的属性。综合来看,“版权和IP的区别在哪里?前者更侧重于内容属性,强调作者权益;后者更侧重于商品属性,强调经营开发。而全版权运营就是优质IP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方式”[3]。

二、基于IP化运营的媒体内容融合引领力构建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内容融合又是其中的核心环节,融合路径的探索不仅需要能够推动媒体内容的融合发展,还得带动其他环节,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如果只做到了内容形态的创新或者市场份额的提升,但是对其他环节的融合发展并未起到正面的作用甚至形成负面影响,那就要尽快做出调整。这也说明在融合背景下,媒体内容融合路径的探索需要紧紧立足内容生产环节,但是,不能局限于生产环节,而是要从整个传媒市场变化的格局中思考内容融合在未来传媒生态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而在统筹兼顾中寻找内容融合的方向。所以,探索媒w内容融合方式不能只局限于解决当下内容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而是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创新策略构建一种引领力,通过这种力量的影响来带动与内容相关的多个环节、各方资源围绕同样的战略目标、聚合成融合发展态势。

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超越具体传媒形态,表现出资源聚合功能的引领力很早就存在,有来自传媒业内部的突围实验,比如中央电视台以政策优势和新闻优势等构建的传媒矩阵、湖南电视台以品牌为中心打造的电广产业链、SMG以资本为引领构建的传媒帝国等。但存在的问题是:第一,以上三个代表性案例中的引领力如何向新兴媒体平台迁移,并且使中小规模的传媒运营主体同样能够灵活运用;第二,如何在内容层面上形成能够贯穿媒体融合发展多个环节的引领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和未来的趋势看,我国版权产业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封闭式、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毫无疑问,版权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既是该产业自身痛苦转型的‘凤凰涅’,又同时需要政策资源、法律资源、人才资源、土地资源、传播管道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也要看到,在一系列动力的作用下,这一转型升级的过程正是版权产业未来赢得发展,取得强大竞争力的关键阶段”[4]。IP化运营是版权产业的核心,是版权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路径选择,IP化运营能够使优质内容版权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理论上具备了解决以上两个突出问题、构建媒体内容融合引领力的基础。

在实践层面,IP化运营逐步体现出在媒体创新、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根据传媒业的一般规律,内容资源从源头生成到用户消费的产品生命周期,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链条越长,跨越的媒体介质和传播渠道越多,媒体内容产生的边际效益就越高”[5]。这是从媒体经济学的视角对IP化运营的效率做出的分析与解读,也是IP化运营具有形成媒体内容融合引领力潜能的基本原因所在。在未来的媒体融合过程中,更加需要IP化运营方式的推广应用和创新升华,因为传统的版权运营最终实现的效果是不同渠道影响力、市场份额的相加,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P化运营则可以借助各种具有裂变效果的传播机制实现不同渠道影响力相乘的效应,同样的IP化运营方式,在传统媒体机制下和融合媒体机制下所能实现的效果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加”与“乘”两种效果之间的区别便是基于IP化运营的媒体内容融合发展引领力的外在体现。

三、IP化运营视角下的媒体渠道与内容之辩

以上论述强调了IP化运营在媒体内容融合甚至整个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引领性作用,立足优质IP,能够实现对多种传媒渠道、平台中优势力量的重新整合,呈现出“IP(内容)为体、渠道为用”的状态,渠道与内容的辩证成为理清这一问题的关键。诚然,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渠道对媒体运营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弱化,渠道运营者为了吸引、聚合更大规模的受众、用户群体,开始围绕优质IP内容展开激烈争夺,对于内容生产和运营者来说,其成本已经大幅降低,但是IP化运营并不是对渠道的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内容融合发展与媒体渠道融合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在融合发展日益深化、各种媒体形态与边界逐步模糊的当下,面对未来传媒生态的重构,单纯地争论“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已经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因为渠道和内容已经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竞争关系,以渠道为主的传媒公司与以内容为主的传媒企业之间也必须通过深度合作才能够在传媒市场竞争中立足,所以说,从宏观的传媒格局变化以及微观的市场竞争主体需求层面都跳出单纯的渠道与内容之争,转而探索能够充分发挥渠道与内容两方面优势的融合路径。

反过来看,如果一定要提炼出一个“为王”的、具有决定性、引领性作用的因素,那就是“传媒价值为王”。这里的传媒价值是一个多维度范畴,包括对用户信息需求满足的价值、传媒社会影响力与网络生态引导能力的价值、传媒产业规模的扩展、传媒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而将这种综合价值的实现贯穿在媒体融合各个环节的关键便是优质内容资源,不过也只有当IP化运营体现出应有的引领力的时候,才能够促成以上各种价值的实现。如此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IP化运营是否会以其引领力优势使内容在未来的传媒生态中占据比渠道更加重要的地位,如果这个疑问成立,那便再次陷入了“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之中。媒体融合发展的程度越高,渠道的形态会越多元,但是其作用会更加基础化、隐形化,即渠道通过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媒体融合发展到一定的层次,此时IP内容因为实现了多平台、多形态的无障碍传播而显得更加突出,造成一种IP(内容)为王的现象。其实,这不是因为渠道作用被弱化了,而是渠道变得更加基础化、环境化、普遍化,就像数字技术、互联网一样成为所有运营主体、内容所依赖的基础平台,我们不能以此为标准片面地否定“渠道为王”。

具体到当下的媒体内容融合过程,因为渠道还没有完全实现以上所论及的基础化、环境化、普遍化,所以在IP化运营中还会出现很多内容与渠道博弈的现象。以电影产业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运营为例,“电影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电影企业将对传统电影产业造成创造性破坏,不断推动传统电影产业链优化,进一步增强电影市场活力,为最大限度开发电影价值,互联网电影企业应致力于O2O电影闭环生态圈的打造以及电影全版权运营,以此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6]。电影产业拥有海量的优质IP,并且在产业链打造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作为渠道方的互联网媒体开始通过资本、技术等手段介入IP内容生产环节,使电影IP运营过程中内容与渠道的辩证关系更为复杂。“2014年,互联网媒体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狼图腾》《露水红颜》以及《黄金时代》等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大点评网成为《一步之遥》的联合发行方。BAT集体进军电影产业各个领域;网易电影票、格瓦拉生活网、猫眼电影等涉足电影发行业务;微博、微信已成为电影营销的必争之地。大数据、娱乐宝、众筹、IP产品孵化、在线购票网站、微信支付功能等,新鲜的充满互联网思维的电影项目运作方式层出不穷”[7]。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强势渠道方对IP电影内容的影响,不过从运营模式的层面来看,以BAT为代表的渠道方的“上行”却表现出了对IP化运营方式的认可并且抢先应用,贯穿其中的恰恰是IP化运营所蕴含的引领力。综合以上对媒体渠道与内容关系的辩证分析可见,IP化运营是以优质原创内容版权为核心,以最广阔的渠道、平台为基础来打造产业链、形成媒体融合发展引领力、构建未来传媒生态的。

四、基于“渠道与内容之辩”看IP化运营引领力的作用机制

上文论述了媒体内容融合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点从版权向IP化转换,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静态生产到动态运营、从内容编辑思维到产业整合思维、从单一形态到综合形态、从单一媒体属性到融合媒体属性转换的特征。之所以IP化运营能够在多个方面实现运营特征的转换,是因为其背后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征的转换仅仅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规律与IP化运营引领力的作用机制变化的结果。在此结合媒体渠道与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对IP化运营如何形成有效引领力的作用机制作简要的分析。

第一,IP即渠道。IP虽然在形态上是优质内容,但是在动态的运营过程中,通过IP化运营已经可以实现内容与渠道的有效融合,呈现出“IP即渠道”的效应,这也成为IP化运营引领力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好的IP实际上体现的是粉丝经济、眼球经济,百度指数越高,则IP值越高。游戏领域,IP值的拍卖渐成趋势,一个优质IP拍至一两千万元已是常态。开发商还将IP值与广告利润直接对等”[8]。这里IP值的高低除了取决于基础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托IP所实现的粉丝、社群等传播效应,把握这一过程的关键不在于如何主动地去整合最大范围、最多形态的渠道资源,而是通过优质IP的影响力使受众注意力在各种渠道中实现聚合。IP不再千方百计地去适应渠道传播的各种要求,而是调动渠道主动寻找、对接、适应优质IP。

第二,IP即整合。IP即渠道体现了IP化运营过程中对媒体渠道与内容辩证关系的深入解读和灵活把握,并从超越二者之“争”的层面实现了双方优势力量的有效组合,这便是IP化运营对原本孤立的媒体渠道与内容所表现出的引领力,而IP化引领力更深一层的作用机制体现为资源的整合。IP化运营引领力体现在对资源的整合,围绕IP衍生的目标,要整合的不仅局限于传媒资源,还有政策资源、技术资源等,当然也包括动态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跨国境资源的整合。需要强调的是,IP化运营之所以能够形成资源整合引领力,除了IP化运营本身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外,还因为各种资源在融合时代已经被激发出了强烈的“被整合”需求,而能够扮演这一角色的恰恰是IP化运营。

第三,IP即生态。如果要寻找IP即资源的深层决定因素,那就要在传媒生态层面进行分析,IP化运营的资源整合引领力在当下的融合背景下之所以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主要是因为传媒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调整的内在需求。结构性的调整意味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整合,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自然会成为传媒生态层面的整合。IP化运营能够贯通内容、渠道、衍生等整个信息传播链条,能够连通生产者、受众、参与者等多元主体,能够带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种要素围绕运营要求进行优化配比,随着传媒生态融合以及整个社会结构调整的深入,IP化运营在生态层面的引领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显现。

五、在媒体内容融合过程中,IP化运营引领力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IP化运营在媒体内容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力及其作用机制已经比较明晰,但是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中,这种引领力的发挥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市场机制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滞后、版权保护环境较差、盈利模式不清晰等等。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正是这些因素逐步淡化与消除的过程,IP化运营的引领力则是多方博弈当中的关键要素之一,IP化运营引领力与限制性因素作用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正确认识媒体内容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尤其是与IP化运营直接相关的各种限制性因素,把握它们发挥作用的原理、机制、规律,对形成科学的IP化运营策略、推进媒体内容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对限制性因素及其作用予以概括。

第一,IP资源保护机制亟待健全。IP保护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传媒界的难题,是一个影响范围广、作用机制复杂、防控难度大的问题,仅仅依靠加强管制、规范引导、强化教育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IP资源保护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行业、单位等从不同层面做出这么多努力,但侵权问题在很多环节中依然存在的原因。IP资源保护机制健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版权内容的保护,这是传统意义上版权保护的延续,充分保护原创者的版权权益,才能够为IP化运营的深入发展打下基础;其次是运营动态过程中的保护,媒体融合使IP内容保护面临着诸多传统媒体时代从未有过的新问题,保护机制也要及时作出更新,否则将无法适应动态运营过程中IP保护的需要。

第二,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IP化运营引领力所能够展现出的巨大潜能,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很多方面依然受到限制,这让IP化运营引领力的效能大打折扣。“数字网络环境下内容的后继开发能力很弱,版权资源缺乏市场化运营手段和变现能力,尚未建立有效的全产业链版权经营开发体系,难以利用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实现内容的衍生价值”[9]。IP化运营的引领力转化为实际的商业盈利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时间成本对于很多媒体融合中的竞争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此外,“有些领域的开发经营业务范围交叉,缺乏有效协调,内耗问题严重;急需建立有效的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版权的开发、使用,在版权交易上实现突破,最终达到精细化运营的目的”[10]。当下的媒体融合现状还处于混沌状态,多种驱动因素作用机制交织在一起,从不同侧面影响到IP化正常运营,这种内耗状态将对IP化运营引领力造成巨大损耗。

第三,IP化运营引领力与传媒生态关系的反向思考。从IP化运营引领力的作用机制来看,“IP即生态”,通过IP化运营有助于探索贯穿传媒生B中各种主体的融合发展策略,但是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反向效应。比如随着围绕一系列IP化运营而使部分传媒企业、集团在生态中的比重、话语权越来越大,垄断经营与生态稳定之间又形成一对矛盾体;“信息的数字化控制无疑加剧了信息获取与使用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限制了数字网络时代市场弱势一方参与相关市场发展的机会与质量,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损害”[11]。IP化运营如果导致传媒生态环境发展趋向限制原创内容生产的方面,即使这种现象仅仅占据较小的比例,也会对IP化运营引领力的正常发挥产生负面影响。

六、基于IP化运营构建媒体内容融合引领力的策略探析

针对当下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从基于IP化运营,以构建媒体内容融合引领力为目标,做出如下策略探讨。

第一,以政策引领、管理方式创新为切入点,构建机制引领力。我国传媒、文化领域的版权保护机制在近几年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但是从整体来看,在制度层面依然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保障,就难以形成系统性的IP资源保护机制,作为市场运营主体的传媒集团、企业也难以形成适应IP产业链衍生需求的版权流程保护与管理机制。所以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IP化运营之于媒体内容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尽快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给传媒市场带来良性的示范和引导,充分激发“机制■IP化运营”的潜能。

第二,强化IP内容生产,构建优质原创引领力。优质IP内容是媒体运营过程中珍贵的无形资产,具有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而且生产与运营的成本与诸多行业相比有较大优势。但是这些优势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优质原创内容IP的基础上,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点恰恰是我国传媒界的主要弱点。如果IP内容缺乏或者质量不过关,即使各种渠道再强大、产业链再完善,也难以在媒体内容融合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引领力。所以,IP化运营引领力构建的核心在于IP内容的原创力,只有抓住了这一核心要素,其他的渠道、资本等配套资源才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否则便会造成传媒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强化互联网思维应用,构建创新模式引领力。“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逐渐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法律、行政、技术还是媒体自律的力量,都不是单独地在发挥作用,而是由这四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在建构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舍弃任何一种力量,新媒体版权保护就可能遇到障碍,导致动态的过程停滞不前”[12]。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融合进程的持续推进不断地给IP化运营提出新的要求,考验着已经成熟的IP化运营模式的有效性。在媒体内容融合过程中,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的探索和应用,实现IP化运营模式的创新,进而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媒体内容融合过程中保持IP化运营的引领力。

第四,充分对接资本市场,构建“IP■资本”的引领力。传媒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使其成为优质资本关注的焦点,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加速融合发展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按照传媒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双重逻辑部署运营策略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优质IP内容如果能够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便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实现产业链布局,这种“IP■资本”的双重引领力是媒体内容融合所急需的。当然在融合过程中要科学处理IP化运营、资本、管控之间的三元互动关系,在保证融合发展方向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价值最大化,比如“政府设立专项基金,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在版权证券化融资模式逐渐发展成熟之后,政府再逐步退出该领域。这样就扶植了一个新的影视剧融资模式,对影视剧产业的发展最终会有很大帮助”[13],这样的尝试便实现了政府管制、IP运营以及传媒与金融市场的多方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媒体内容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对运营模式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当下的媒体内容融合战略思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容”与“渠道”关系的辩证与处理,因为很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集团、企业在运营形态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内容或者渠道属性,所以使这一争论伴随着诸多限制性因素依然困扰着创新者。IP化运营在近期的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表现出了超越固有媒体形态差异、传统盈利模式的优势,通过对这种超脱传统的媒体运营逻辑、体现融合方向与传媒生态进化要求的模式的提炼与概括,可以发现它在媒体内容融合进程中能够形成一种独有的引领力,而且这种引领力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成为决定内容融合格局的关键因素。这也提醒传媒工作者,需要紧跟业态发展前沿,跳出传统运营思维,做到从传媒生态发展的层面审视当下诸多要素的博弈,进而探索出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引领生态融合进程的创新路径。

[本文为上海市2016年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2016EXW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蒲波.从版权到IP值:重视创意内容的商品属性[N].中国艺术报,2014-9-5.

[2]骆正林.“娱乐”让中国电视渐入“大片时代”[J].当代传播,2014(6).

[3]蒲波.从版权到IP值:重视创意内容的商品属性[N].中国艺术报,2014-9-5.

[4]王智源.论我国版权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版权投融资体系建设[J].出版发行研究,2012(5).

[5]贾双林.全媒体时代 如何运营版权资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5-7.

[6]王广振.互联网电影企业:产业融合与电影产业链优化[J].东岳论丛,2015(2).

[7]刘扬.互联网化电影发行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当代电影,2015(1).

[8]蒲波.从版权到IP值:重视创意内容的商品属性[N].中国艺术报,2014-9-5.

[9]筱舟.传统媒体版权管理与保护面临的四大问题[J].中国记者,2014(11).

[10]筱舟.传统媒体版权管理与保护面临的四大问题[J].中国记者,2014(11).

[11]杨涛.版权扩张的负面效应解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5(3).

[12]彭桂兵.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的整体构建[J].编辑学刊,2015(2).

[13]张辉锋,刘庆楠.影视剧产业版权证券化融资模式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5(2).

篇2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手机报,用户订阅手机报的费用无需专门到有关机构去支付,只需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机报有着明显的渠道优势,2004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全国性手机报有《人民日报手机报》、《新华手机报》,地方手机报有《浙江手机报》、《华西手机报》、《齐鲁手机报》、《湖南手机报》、《广西手机报》等。此外,各地方版报纸的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开始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外省的读者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来阅读当地的报纸。比如从2007年3月底开始,扬子晚报手机报升级到7000号平台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行,据称在试推广期间,已有近1万名来自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省市用户订阅了扬子晚报手机报。

2007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把手机报业务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表面看来手机报业务发展很快,但此项业务尚处在市场导入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技术上存在瓶颈,特别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使手机报,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境。

1.政策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及发行是否通畅。“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目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说:“在手机报方面,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机报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手机媒体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政策问题。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掌握在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畅,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机报,无论是彩信还是WAP,只不过是运营商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已。运营商决定了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只有在能够对手机媒体的内容、发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报业满意的手机媒体形式。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在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就无从谈起。需要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做更多的协调关联产业、关联行业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广告收入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手机短信、彩信和手机上网等无线增值业务从一开始就是收费项目,付费使用无线增值业务也已形成习惯。但正因为订户付了费,他对未经其许可强行推销给他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极大的抗拒。从现状看,手机报的广告营销和广告收入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从电信营运商方面讲,在手机中做广告是明令禁止的,这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如发现可马上中断业务并给予处罚,用户也可以投诉。从手机报订户方面讲,一般不愿意接受广告,如果收到了广告,或是退订,或是投诉,电信营运商对投诉都很重视,对投诉业务的处罚也是很重的。而从广告商或是广告业主方面讲,一是对手机报有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对手机报的广告传播效果缺乏认识和评估;二是目前手机报缺乏一个稳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广告营销的平台。①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目前手机报的广告经营活动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付诸实践。

3.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目前手机报最大的弱点是没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其媒体业务、市场开发、新闻来源主要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内容同质化”也将成为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死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各家报社在内容制作上已经开始寻求突破,向分众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如设置了“综合”、“新闻”、“财经”、“体育”等多个栏目。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手机报的信息模式应该是基于多媒体的,除包含传统报纸的文字、图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还应该向集音频、视频、游戏、娱乐、互动等多媒体形式的内容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用户和渠道资源都掌控在移动运营商手中,各报社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不能够充分的挖掘用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报的分众化发展。

4.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从手机报的营运实践看,影响手机报的几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有吸引力的内容、稳定的技术和通道、符合无线增值业务的营销方式。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对于手机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手机报订阅费中的一部分要交给电信运营商,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资费优惠,吸引更多潜在的用户订阅手机报。

在手机报三方(或两方)的利益共同体中,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为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体和作为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撑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拥有垄断性渠道资源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机报的无线增值服务收入,对于无线运营商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机报的营销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

三、对策

1.媒体要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从目前成熟经验来看,与运营商的强强联手无疑是手机报在发展初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场上,许多手机报都是通过借助运营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日本报业走下坡路之时,《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纷纷向日本顶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伸来了“橄榄枝”,NTT的手机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信息费用,就可以每天通过手机上的菜单选择阅读《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等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的营运模式,是由媒体提供内容、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电信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是一个依托手机这个通讯终端整合各方资源、谋求市场收益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如何既坚持各自的原则立场,又尊重合作各方观点、意见和运作习惯,就成为维持手机报这个合成系统良性运转的重中之重。“做手机报其实首先是做公共关系”。华西手机报与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动经过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对高效的运作机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获得了通信政策和营销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华西手机报的经营。②

2.结合实际,选择盈利模式

从手机报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全国手机报和地方手机报。全国手机报参与者由报社、移动运营商和SP共同组成,地方手机报主要参与者是报社和移动运营商,双方直接合作。无论哪种方式,收入来源主要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费和WAP网站浏览费。在盈利手段上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缺乏广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机报可以通过企业冠名栏目、大型企业点播、分类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广告经营。即通过企业冠名或者点播的方式,让手机报用户免费获得新闻内容,这部分订阅费用由广告业主支付,就是“免费+广告”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即目前手机报的运营模式,即“订阅费+无广告”的模式。

反观手机报的发行,由于是顺价发行,决定了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手机报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机报的成本支出相对固定,发行量越大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3.在内容方面,要细分受众,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机报首先应该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特别是对于自己用户的定位。常州手机报对五千多位读者进行调查,86%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男性读者明显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机报受众总共已近10万,大多为城市白领、公务员、中小创业者、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等,其中80%以上为男性。③总体来看,目前手机报读者大多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的比例最高,这就使得手机报在自己的内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对手机报客户的回访中发现,客户渴望更贴身、更细致的信息服务。对此,《广西手机报》正计划细分受众,开发地市版和有关影视娱乐、房产、汽车、饮食等专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合作媒体派出记者自主采访,以掌握和即时发送第一手的信息。

从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也成为衡量手机报好坏的主要标准。挪威电信和数字电视运营商Telenor的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能否赚钱,而在于能否为读者提供足够好的新闻,我们必须保证手机报用户认为值得为收到的信息支付费用。他们提出的一个方案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主动——报纸将每天的标题新闻打包,然后以极低廉的价格(甚至完全免费)提供给手机报的用户;被动———读者对某一条新闻感兴趣,为之支付费用,获得详细报道。

4.注重手机报与报纸、网络的互动共赢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他指出: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晨报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和红网的互动”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红网举办了一个网络“漂亮宝贝”的评选活动,潇湘晨报是协办媒体,“美容美发对我们平面媒体是没有广告的,但是通过网络来做这一个活动,把美容行业的客商带到了我们的平面媒体。”

除了网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产品是手机报,它在第一时间提醒读者最及时的短消息,报纸再深度报道,网络持续进行深度的跟踪。网络在一定意义上推进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发展。同时又向手机报和报纸提供更新的新闻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资源性还是收益,这种多赢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报的内容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对于已经刊登过消息的再次使用。随着手机报的发展,用户肯定不满足这样的现状,希望寻求更大的信息容量,这不仅需要手机报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够增加自采以及突发新闻的报道,更要能够突破不同媒体之间的隔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有专家预言,传媒业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长的产业链。

注释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刘骞:《手机报: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介入辨析与猜想——以〈华西手机报〉为例》[J],《新闻界》,2007年第2期。

孙海宁:《江苏省报社创办手机报情况调查》[J],《中国报业》,2006年第10期。

篇3

关键词:大众传播;微博;新兴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15-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以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强势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微博的迅速普及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其他形式的媒体相比,当下最为流行的微博在便捷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传送速度很快、互动性很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将信息传递给自己的粉丝群,然后粉丝群里的每一位用户可以转发。微博便是以这样的类似病毒的传播威力在信息时代里不断蔓延。本文基于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对微博发展中的挑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1 微博的特点和价值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方式,微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的创新处在于把点对点的交流形式异步展现在网页上, 通过简短的写作、即时传播、用户自主收发等方式建立起一个新型社会关系网络。与传统的单一传播相比, 微博具有便捷的接受便利性、强大的信息仿真度、丰富的互动方式,更加契合用户接受需求。大家都知道,社交网站、博客、播客形成的综合性整体就是微博,这个综合体能够很好地配合手机终端以及其他即时终端形式帮助人们实现无障碍对接,轻松实现咨询的获取和传播,是当下主流媒体形式的集大成者。

相对于传统媒介以及其他即时聊天工具,微博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时空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和分享消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突出个体,张扬个体。微博给予公众自由交流的平台,释放公众的个性,形成了一种“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是媒介”的一种格局;3)信息碎片化。微博的信息不需要费大力气去写,像是一种随机的碎碎念;4)传播的互动性。微博信息的传播是一个互动与对话的过程,强调传受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 微博传受互动心理分析

目前,微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方面,“微博”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传递信息载体和形式,很好地弥补了其他媒体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空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微博传播的价值通过其使用价值最终表现为商业价值,成为众多企业所关注的营销阵地。然而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显现着巨大信息传播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2.1 信息的真实性

相对于传统博客,微博在内容创作上有更大的自,而且内容根伟短小,终端形式也很多,这就使得微博和其他媒体的相比具有更快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微博在用户的匿名性很强,而且草根化程度很高,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不利于有害言论的控制。信息的真实性方面的得不到切实保证,对于微博自身的发展和传播价值的实现也是极为不利的。

2.2 碎片化文本的日益累积

虽然说微博“碎片式”的交流,能够使孤独的网络大众能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和满足,能够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是这种碎片化的语言会使得其隐性的成本不断加深。

2.3 赢利模式的困境

目前为止,微博尚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现在互联网发展有一个趋势是“日益手机化”,所以微博的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手机来登录微博的平台,然而用手机来更新微博,消耗的是移动流量,所以微博客户主要是向移动运营商付费,而不是向微博网站,在这里大赢家主要还是移动运营商。当然微博尚未找到真正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也主要是由于用户进行准确地跟踪定位。

3 全球视野下微博的发展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微博最为传播媒介方兴未艾,微博的特性方面、功能实现方面以及价值实现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相关学者进一步考察和努力。微博的传播优势十分明显,对其他媒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如何引导其不断健康发展,如何引导其不断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力,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1 加强法规是管理微博的趋势

微博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安全隐患。对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和监督,各国已经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来加强监督。美国是第一个对互联网内容管理和审查的国家,美国相关部门颁布超过130项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条例,很好地规范了网络信息的和传播。法国政府一方面积极推广网络媒体产品,另外一方面十分注重网络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2006 年颁布了法国《信息社会法案》,重点保护网民在隐私权方面、著作权方面以及国家和个人的安全。

3.2 强化网络运营商的管理责任

微博是草根文化产物的重要特征在于微博让普通老百姓得到了公众环境下平等发言的机会,然而当前微博用户的迅速增多直接造成了发言成本的降低,也导致了对发言人身份要求的淡化,进而导致社会舆情控制难度的增高。与一般传统媒体相比,我们的微博用户对于当下的突发事件的反应极快,微博出现的即时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实现爆炸式的传播,进而在短时间内将消息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短时间内,大多数用户难以及时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而这就无形中造成了言论监管难度的增加。微博运营商必须在这类相关问题上更为重视,并且在技术方面和人力投入方面要加大手笔,对敏感信息要加强监控操作力度,及时关注敏感话题相关的舆情走向,特别是一些煽动性信息更要加大对广大民众情绪方面与行动方面的控制,力求将微博的不利信息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系数降到最低。

3.3 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

2012年中国微博市场注册用户数量将达到1.45 亿,高涨的人气背后,微博盈利的模式尚未明确,资金流问题成为制约微博发展的瓶颈之一。笔者提出几种方式来实现盈利,以促进微博更为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1)对企业用户收费。基于微博广大的客户群体,企业通过微博快速宣传企业品牌,降低了营销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可以说微博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营销价值。在微博平台上,我们要对企业征收相应的广告费用,另外一方面开设相关栏目吸引企业进驻与相关用户通过微博平台进行买卖;

2)与运营商分成。当前,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多,而手机上网都是以流量计算付费的,其费用都流进了成为运营商的利润。微博平台要和相关运营商进行深入合作,根据微博的使用方式和流量的使用情况进行合作分成。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传播优势;媒体运营;品牌形象新媒体

和大学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

第一,必要性。高校在社会上的形象,是“自塑”和“他塑”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竞争,要在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新媒体传播力,是高校适应时展需求、承担大学职责使命、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第二,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社交工具,显示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极大优越性。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权利,社会化媒体的“社会化”特性将媒介与社会联系起来,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在一起。这为高校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扩大传播效果、塑造大学形象提供了可行性。第三,紧迫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加快战略转型、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在改革发展的同时,不免会面临内外部的嘈杂声音,对外需要获得更多社会认同和支持,对内则需要凝聚师生校友共识、集中力量干大事。必须充分运用舆论引导作用,引导师生、大众与学校间的双向互动和表达,不断巩固师生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提升高校新媒体传播力紧迫性与日俱增。新媒体服务大学品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第一,认识程度方面仍存在深浅不一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对于新媒体运营仍缺少必要的、应有的重视,对其意义、地位、功能、作用等认识尚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工作才是硬指标,宣传是软指标”的观念,重实干、轻传播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顶层规划方面仍存在不明不晰的问题。一些高校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财力等配置,还是从规划、方案、实施等操作,都把重心放在了更有显示度的外媒报道上,没有意识到新媒体在对外宣传中的实际作用。此外,很多学校校园媒体平台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缺少交流沟通协调统筹机制,学校官方平台和二级平台“两张皮”,使新媒体工作经常陷入“独自为政”的尴尬境地。第三,传播内容方面仍存在不精不新的问题。目前,仍有一些高校传播工作思路、方法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不敢或者不愿意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习惯于用传统的思路和办法做新媒体工作。一些高校在运营新媒体时直接将传统宣传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新媒体平台,导致平台运营陷入僵化、缺少关注的困境,有些传播内容受众不爱看、看不懂、看后无法“消化与吸收”。第四,互动渠道方面仍存在不畅不通的问题。传统宣传模式下,高校更注重信息传播而忽视受众反馈,一味采取冷冰冰的单向传播模式,导致新媒不“新”。在热点与舆情事件发生时,少数学校会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回应,多数高校担心新媒体平台使用不当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通过新媒体平台和师生、公众的交流与面对面对话的情况仍非主流,导致新媒体的互动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第五,人才梯队方面仍存在不强不专的问题。新媒体工作对人才素质有特定的要求,既要具备新媒体传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这些都对新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使他们普遍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高校普遍存在新媒体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重用的现象,新媒体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队伍建设薄弱,使高校新媒体建设受到制约。

以新媒体助力大学品牌形象构建的几点思考

篇5

关键词:成都地铁;危机公关;新媒体;对策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各行各业,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日益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公共危机事件往往会被放大甚至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避免公关危机的出现及危机出现时如何进行应对是摆在企业、政府、团体面前的一道必须面对、解决的难题。2012年,成都地铁正式进入多线建设和多线运营局面,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地铁运营对市民出行带来的快捷和舒适同时冲击了成都各阶层,当中若出现突发危机事件,若面临危机时处理不当,将会给正在修建中的地铁工程以及已经运行的地铁线路带来极大的阻碍。本研究将对新媒体环境下成都地铁危机公关存在的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危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塑造国有企业及其从事的建设项目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成都市民对地铁施工、运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促进国有企业及从事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1.成都地铁危机公关体系的建立现状及问题

1.1现状

基于成都地铁在社会各届的关注度,以及在建设、运营过程存在众多危机公关隐患。成都地铁公司从地铁开建后不久,便开始逐步建立危机公关管理体系。

2006年根据当时的媒体环境制定了《媒体宣传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地铁新闻与传统媒体之间可能存在的采访、等内容制定;2007年结合地铁可能存在的危机公关隐患,通过访谈、调查、走访等形式,最终制定了《危机公关管理体系》,明确了组织机构和职责、危机分类与分级、信息收集和管理、日常管理、预防系统、应急响应、检测与评估、信息、恢复与补救、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预案管理等18个方面的内容。并对建设业主代表、参建单位开展了相应的培训。

2012年,基于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地位的日益突显,公司也不断更新危机公关体系、更新管理制度。并建立《成都地铁建设管理公司新闻宣传及突发事件应急报道工作机制》、《中心城区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应急新闻报道工作预案》,提出三个“五分钟”,即发生因地铁建成的交通拥堵五分钟内口头报告、五分钟内报市应急宣传组办公室、五分钟内完成首次的要求,以便较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公关事件的发生。

1.2问题及原因

一是危机公关体系不完善。公司建立了《危机公关管理体系》,也召开了两次培训,但整个体系内容庞大,很多内容停留在理论上,实际危机事件发生后,不具备可操作性。二是危机公关意识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成都地铁建设和运营的特殊性来看,地铁建设业主代表、运营一线员工,以及广大地铁建设参建单位负责人均还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三是缺失专业公关指引人员素质需要提高。目前成都地铁负责危机公关处理的人员均未进行过专业培训,人员素质需要提高。四媒体升级引发的问题。由于媒体的不断升级: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再到以手机、微博为平台的新媒体,这导致成都地铁的危机事件被放大,从而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成都地铁危机公关的对策

2.1构筑危机公关管理“防火墙”机制

2.1.1建立符合成都地铁实际的危机公关战略管理机制

首先,完善内部沟通,设立成都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坚持一致的声音,一致的行为等。其次,成立危机管理机构。组建成都地铁危机公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危机处理工作程序,明确主管领导和成员职责。再次,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完善信息监测系统。最后,要建立健全、可操作性的危机公关战略管理体系,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2.1.2大力提高成都地铁全员危机意识。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相当多的公关危机是由危机意识不强的人引发的,甚至一句不恰当的话都可能引发危机,因此要提高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进行危机公关演练、进行危机培训。

2.1.3构建地铁危机公关的网络防御攻势

一是与网络媒介等新媒体牵手,构建良好沟通关系。主动与主要新媒体如网络媒介进行联系和沟通,同时也要与网络媒介高层保持联络,在与主要网络媒介搞好关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冷落了非主流新媒体。二是通过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塑造企业形象。对成都地铁形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策划,以塑造出独特的、优良的、诚信的网络形象,实现本企业的良好运作。

2.2制定新媒体环境下符合成都地铁实际情况的对策

一是面对危机,火速行动。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公关危机时,必须要立即行动起来,只有一个小时的原则,甚至是更少的时间。二是全方位了解事实,把握根本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在危机到来时,要第一时间了解危机事件的来源,分析深层次背景,抓住它的主脉。三是态度坦诚,重视不同角色受众的想法。四是保证群众知情权,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五是制定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六是有效沟通媒体,保持信源的一致性、简洁性。

2.3危机发生后的总结善后工作

危机事件往往具有轰动效应,能够引起公众的情绪化反应,引起媒体强烈关注。危机发生后,企业形象受到了影响,公众对企业会非常敏感,需要要靠一系列危机善后管理工作来挽回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恢复甚至树立更好的形象。一是总结、评估整个危机处理工作。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企业可以自己内部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也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分析,寻求指导和帮助,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危机预测与管理计划。二是深入整改通过危机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继续企业正面宣传。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总结评估提出整改措施,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3.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兴的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够为企业带来好处,用的不好,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作为国企的成都地铁公司在进行危机公关时应保持主动的态度,积极研究适合成都地铁公司、符合中国国情和传播环境的危机公关策略,将新媒体作为优化企业危机公关的利器加以利用,用好双刃剑的正面。(作者单位:成都地铁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亮.城市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媒体功能[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

篇6

电信重组推动了国内电信业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为了迎接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运营商正在积极试水全业务,其中中国移动和广电在各地的“联姻”尤为引起人们关注。

从中国移动的角度来看,面对重组后的全业务竞争格局,如何解决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挑战?这是中国移动能否在未来全业务运营时代胜出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可以整合广电完备的广播信息传输网络和丰富的内容资源,无疑是当前提升中国移动全业务竞争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另一方面从广电的角度来看,面对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电信行业已经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实现了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化运作,而广电企业由于其承担的特殊历史责任,到目前为止还陷于行政体制化运营的泥潭。电信与广电的差距愈来愈大,以及电信企业对广电业务的渗透,使得广电行业开始进行全面的反思和变革。当前广电已经开始了网台分离、全程全网的改革,并欲借在内容及接入网方面的优势重振雄风。未来电信业的竞争必将是全业务的,这就使得欲凭某一方面的优势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希望变得渺茫,广电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合作基础:

资源天然互补

中国移动与广电的资源互补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网络

虽然广电在积极推进数字电视双向改造,但是受制于资金、网络地方割据、企业化改革不彻底等多因素影响,改造进程落后于规划,因此,很多互动电视由于没有上行通道网络支持,不能开展服务,而移动的回传通道却可以弥补广电不足。另外,移动强大的计费系统和管理平台也可以助力广电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

移动由于互联网接入存在短板,导致家庭市场和全业务发展受到制约,自建网周期长、难度大,广电作为接入网资源拥有者,是移动短期内应该争取的合作伙伴。

2. 用户

广电作为全国有线电视1.64亿户家庭用户的拥有者,是移动快速进入家庭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 而移动作为全国移动话音用户的最大拥有方,用户数已经达到5亿,是广电开展手机电视等业务需要争取的重要合作者。

3. 业务及内容

广电虽然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但是业务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足,与移动合作可以丰富其媒体平台,有利于业务创新,增强营销推广力度。例如: 目前在广东江门开展的手机支付付费电视业务,通过手机进行日计费,方便了客户,也促进了广电付费电视节目的销量。

对于移动来说,可以丰富其媒体节目内容、加速发展宽带等业务,提升全业务竞争力。例如: 泉州移动与泉州广电合作推出的宽带产品“有线通”。

4. 营销及服务

广电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可以增强移动营销推广的力量; 而移动丰富的营销渠道和完善的服务支撑,正是广电所缺少的,特别是营业渠道。营业厅作为网络营销服务的实体渠道,是企业与客户接触、沟通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企业进行品牌、业务宣传,开展营销服务的重要窗口,中国移动拥有遍布全国的营业厅,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增强各自的营销及服务支撑能力。

除了以上的资源互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运营资质的合作也可以为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创造条件,规避一些政策风险。

广电与移动合作资源互补性分析

广电与移动的合作模式

合作动力:

三大利益共赢

广电双向网改造的重点是支撑数字电视及增值业务,借助移动强大的计费系统、移动的客户资源、营业厅等资源,可以助力广电数字电视、特别是增值业务快速发展。

除了广电内容资源对移动具有合作价值,还有互联网接入资源,在互联网业务方面,广电目前仅具备内容优势,网络质量不高、业务单一,而电信运营商业务种类多,关联性强,固网宽带在语音、视频和数据多业务捆绑方面明显优于广电,但是,广电资源能带给中国移动的短期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具体来看,合作带给双方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高竞争力

对于移动,通过与广电合作,最重要的是可以进入家庭市场,开展家庭业务,以应对中国电信的全业务竞争。

对于广电,则可通过与移动合作,提高互动电视业务发展进程,应对电信IPTV的竞争。

2. 提高用户ARPU值,增加收入

对于移动,通过与广电合作,可以增加其高端客户的服务内容,增加新增客户数量的同时,促进存量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的消费。

广电目前用户每月十几元的ARPU值,比较中国移动80~100元的ARPU值要低得多。通过与移动合作,利用其完善的计费、营销渠道、售后等服务支撑,可有效提高付费数字电视等增值业务的销售和推广,提高ARPU值。

3. 加速战略转型

对于移动,通过与广电合作,可加速发展宽带业务,加速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 对于广电,通过与移动合作,可以加速发展手机电视、互动电视、宽带等业务,推动其向基于NGB承载的全业务转型。

合作趋势:

四大领域启动

基于移动、广电面临的外部运营环境、双方资源及合作价值,结合目前各地合作试点运营情况,预计未来广电与移动合作的领域将集中于四个方面: 资本领域、网络领域、业务领域和营销领域。

1. 资本领域

资本领域的合作作为企业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计划,对双方的企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目前双方的企业发展对资本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从广电方面来看,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络改造与数字化平移工作。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将影响未来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进程,给传统电视插上互动的翅膀,是目前广电业务发展的最重要方向。而数字化平移工程将传统的模拟电视改造成数字电视系统,是未来一切数字化业务的基础。

面对这两项重要的任务,广电企业一般都面临资金缺口。网络改造费用、市场推广费用、免费送的机顶盒费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使得许多地方的广电企业都面临资金紧张的状况。

从中国移动方面来看,移动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缺乏接入网资源。虽然各地移动在骨干网建设方面已经在积极推进,但在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办法不多。因此,与广电的合作能够实现高度互补。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困难很多,而在资本层面的合作则基本没有障碍存在。

中国移动是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具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虽然几年内需要在TD建设、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在发达地区集中资金促成与大型广电企业的合作仍具有高度可行性。以参股的形式合作,可以使得双方未来的业务合作机会大大增加,尤其能够以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解决接入网问题,对中国移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2. 网络领域

网络领域是中国移动与广电合作的最重要领域。对中国移动来说,接入网的缺乏使得全业务竞争处于劣势,而接入网运营资质问题使得中国移动根本无法从政策方面获得经营许可。具体到运营层面,即使有了自建网络,如何得到已经被中国电信、广电等企业几乎完全占据的家庭用户市场?

中国移动想通过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渠道在家庭用户市场得以发展,与电信的合作几乎不可能,与广电的合作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中国移动可以通过网络共建、网络租赁等方式获得网络的使用权,使自己的骨干网得到延伸,进入家庭客户领域,实现全业务运营的发展规划。虽然面临的问题较多,但合作模式方面有很多可以探寻之处。

3. 业务领域

中国移动与广电企业在业务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①内容互补: 广电的丰富内容资源通过向移动终端的延伸,实现一个巨大的新兴媒体市场的启动,将给双方带来巨额收益。

②增值业务互补: 移动增值业务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同样可以在数字电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用移动网络作为回传通道,可以实现广电内容营销业务的精细化和差异化,并且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实现广泛的应用,开发出具有高度个性化的新业务,大大提高广电业务的附加价值,同时为移动增加更多的创收机会。

③用户资源互补: 中国移动的个人用户资源具有非常清晰的分类与定位,而广电的用户资源集中于家庭市场。双方的结合可以实现移动对家庭用户领域的业务延伸,同时对提高广电的现有客户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4. 营销领域

营销领域的合作是目前多家广电企业与移动运营商正在进行的合作模式。中国移动和广电通过业务捆绑、联合营销的方式实现了双方的业务增长,同时在市场竞争中给竞争对手以威慑,表达了中国移动在家庭客户市场大展雄风的决心。

链 接

案例一:

深圳移动与深圳广电开展“全业务合作”

2009年5月15日,拥有1500万用户的深圳移动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跨行业多业务套餐营销,提供“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无线上网+数字电视”全业务方案,合作建设基础网络设施。

在内容方面,双方将基于TD-SCDMA网络开展多媒体手机报、视频增值业务等数字媒体业务,发展深圳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和建设多媒体新闻报平台,开展无线数据业务等。

在跨平台合作方面,深圳移动、深圳广电将开展跨行业的多业务套餐营销,提供“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无线上网+数字电视”的全业务方案,其中数字电视和宽带接入主要由深圳广电集团负责,而移动通信和无线上网则主要由深圳移动提供。

篇7

本期我们特约清华大学彭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组织硕士生和博士生就全媒体“中央厨房”模式的成因、发展以及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解决路径。

【内容提要】 “中央厨房”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但是,“中央厨房”的建立,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内容同质化、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等问题。因此,认清“中央厨房”的利弊,可以使媒体更有效、理性构建这样的模式。

【关键词】 资源整合 媒体影响力 信息冗余

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媒体大战中,全媒体“中央厨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所谓全媒体“中央厨房”,是指将记者采集的素材纳入全媒体数据库,进行二次加工和编辑,使之成为新闻半成品,再由各平台根据其传播特性进行再次深加工,最后的终端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发送的内容生产机制和数字化传播模式。

其实,“中央厨房”在国内早有先例,早在2007年6月,《广州日报》就成立了“滚动新闻部”,可以说是“中央厨房”的前身。然而当时滚动新闻仍作为报纸的附属服务产品存在,其内容亦依附于报纸,尽管经过了简单的加工,但并未形成针对新媒体平台的编辑和运营规范。

时至今日,全媒体融合、“中央厨房” 内容生产流程和机制已经成为众媒体工作的重点,包括人民日报社、搜狐、中国青年报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河南大象融媒等多家媒体单位,都将其作为媒体发展和转型的要点实施。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全媒体“中央厨房”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怎样的利弊,面对媒体融合的大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中央厨房”的价值所在

(一)资源整合,成本节约

《中国记者》值班主编陈国权曾指出,“中央厨房”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布雷德利通过测算得出的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如果同一个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一物多用,就可以相对节省成本,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①“中央厨房”的关键词在于“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很明显,通过“中央厨房”的集中烹调,媒体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一套人马、多个出口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就是记者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多元传播,一个产品、多个出口,无疑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再如近几年大火的微信公众号,其运营存在新闻采编力量薄弱、信息资源配置和记者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②,多为传统媒体编辑轮岗兼任运营,将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拿过来稍加改动或直接转载其他平台的内容。而“中央厨房”模式使传统媒体的微信平台有了内容支撑,在体现平台特点的同时节省了采编资源。

在遇到重大事件时,“中央厨房”尤其能体现其资源整合的优势。如2014年8月南京召开青奥会期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组织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行动,建立了青奥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国内七大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③

(二)兼顾时效和深度,实现与大众的双向交流

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在于传播方式较为死板,不能让读者和受众从更多方面很好地了解新闻,很难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④而“中央厨房”产生的契机在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基于互联网进一步产生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势就是时效性。“中央厨房”的内容生产流程使传统的新闻采编“食材”得以最快地被送到“餐厅”。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中央厨房”在解决时效的问题基础上,将来自同一“中央厨房”的“半成品食材”再次加工成深度稿件,在报纸、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的“餐厅”里,兼顾了报道的质量,实现了时效与深度两手抓的传播目标。

搜狐的“中央厨房”模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点击今日》会在当天出稿,而制作周期较长的《数字之道》可以通过简版的“数读”在几个小时内呈现,抢占时间的同时为深度稿件争取了时间。⑤除了传统采编部门的工作模式转换,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能忽视的还有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参与、互动的受众意识。同样以搜狐“中央厨房”为例,“搜狐评论”是区别于其他媒体传播方式的一大亮点。受众的评论作为一种带有判断、输出价值观的新闻素材,其作用是客观报道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搜狐在“中央厨房”分发的“食材”基础上,加上受众的评论的元素,将“受众资源”转换为“信息资源”,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三)统一价值观,奠定媒体影响力

在尚未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时候,移动端和PC端经常会出现稿件观点不一致的“打架”事件。“中央厨房”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分发给各部门的“食材”并不是原始素材,而是统一了观点的“半成品”,在此基础上各平台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再加工的稿件,确保了整体的价值观。如搜狐在“中央厨房”模式的改革中,重新整合了搜狐新闻突发事件处理小组,重新分类分级,一旦大事件出现,统一部署,对独家报道推送不再各自为政,保证了具有搜狐独到气质和独家内容的报道能又更广泛的传播。

根据“中央厨房”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波纹理论”,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通过不同媒体平台像水波一样一层一层传播出去,各平台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中央厨房”一家媒体的价值观通过不同平台辐射出去,最终凝聚成该媒体的核心力量。

如“9・3 阅兵”时,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向人民系媒体推送了12篇稿件,均通过新媒体首发,并针对各个渠道的特点联动,形成全媒体报道矩阵,内容权威、视角多样, 更推出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全景技术制作的产品,使人民系的媒体产品覆盖更广,影响力更大。

二、“中央厨房”的弊端

(一)信息冗余,内容同质化

尽管“中央厨房”模式下的最终成果经过了适用于各平台的再加工,但本质上都源于同一个“厨房”,信息的有限性使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不可避免。

然而,不同类型媒体各自的特点要求其必须生产出该平有的“食物”。如电视要求形象,报纸要求深度,广播要求感染力,网站要求快捷丰富,客户端要求综合丰富,微博微信要求活泼抢眼,“中央厨房”的模式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内容同质化必然导致信息的冗余、重复。

(二)降低人力成本背后的代价

全媒体“中央厨房”节省了人力的成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央厨房”导致记者和编辑之间的扁平化沟通模式被改变,沟通成本明显增加,甚至有的媒体还要进行人员机构的调整以配合“中央厨房”的实施,无疑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其他的难题。

搜狐在构建“中央厨房”的“五大哨所”(搜狐PC端首页、PC新闻首页、PC弹窗首页、手机搜狐网首页和新闻客户端首页)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以传播渠道划分部门的方式,变成以内容方向划分,并且在内容融合的背后涉及了技术的后台打通。这一系列改革的确使搜狐在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是这一改革举措并非任何媒体都能效仿。

很多传媒集团的不同平台分属于不同的子媒体,即使亲如兄弟,由于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受众和广告客户,也存在竞争关系。⑥从大环境上考虑,我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信、移动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跨平台融合更加困难。“中央厨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其他成本支出,也会造成新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

(三)综合实力受内部竞争干扰

尽管很多用户呈现跨平台的特征,但是新媒体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与传统媒体抢夺用户。全媒体“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在进行媒体融合的同时,也是将传统媒体上的资源优势转嫁到新媒体之上。当相似的内容在同一媒体品牌的不同平台传播时,相当于媒体内部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该品牌对外的整体竞争以及其综合实力的建设。

三、未来,何去何从?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全媒体“中央厨房”作为新兴的生产和运作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一)打破组织结构的藩篱

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内容的融合,更重要的是组织结构的融合。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炜曾经表示,要改变新老媒体“两张皮”甚至新媒体业务之间也“各自为政”的局面,就必须调整原有的组织架构,该合并的合并,该打通的打通,使整个媒体集团更趋于平台化。⑦只有冲破传统组织结构的藩篱,才能使资源有效地流通、共享,建立新的新闻生产流程。

(二)媒体人面临成长挑战

新媒体的兴起一方面要求媒体单位建设技术队伍、数据中心,另一方面也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运作能力。传统采编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媒体形势,这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平台的工作才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平台交互运营的需求。

(三)关注受众才能被受众接受

全媒体融合的契机是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形式的兴起,媒介的融合也应是以人为核心的融合,而“社交”与“关系”又是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需求与活动的核心,媒介融合的深化过程,也是社会化媒体的思维与应用在传统媒体的渗透过程。⑧全媒体“中央厨房”是一个从新闻作品向新闻产品转换的过程,作品化导向与产品化导向下生产的内容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后者强调以用户为本位,在服务用户的同时实现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⑨也就是说在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受众的身份发生了转换,不仅是信息的单向接受者,更是决定新闻产品命运的检验者,有时甚至还会成为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面对媒介融合,必须关注用户,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未来发展的可能。

注释:

①陈国权.“四问报业‘中央厨房’的转型价值”[J].青年记者,2015(3)

②辛晖晖.“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色与发展短板探析”[J].老区建设,2015(12)

③陈正荣.“打造‘中央厨房’的理念、探索和亟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记者,2015

④张宪红、赵伟.“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作品生产的创新形态”[J].新闻论坛,2015(4)

⑤吴晨光.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⑥陈国权.“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J].中国记者,2009(6)

⑦吴晋娜.“何炜:媒体融合不必照搬‘中央厨房’”[N].光明日报,2015年7月25日第6版。

⑧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篇8

这是从2009年确立“全媒体、全国化”战略以来,浙报集团积极推进全媒体转型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成果。在全媒体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浙报集团将通过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方面并举,打造独特的全媒体阵列,力争成为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门户和地域性全方位服务门户,确立全国一流的现代传媒集团地位,成为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传播基地。

报纸全媒体时代的春天已来临

互联网对传统报业的冲击无庸置疑。从1609年德国诞生世界上第一份定期印刷的报纸《通告报》以来,全球报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压力,一切的压力源于1969年问世的互联网。

近几年,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攻势凌厉,锐不可挡,它们以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即时分享等特征,迅速抢夺着人们的时间与眼球,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全球报业形成了巨大挑战。“报纸进入冬天”的论断,五六年前就在中国出现,至今依然挂在许多报人的嘴上,随着发达国家知名报纸的消亡,这种论断成了业界没有担当者逃避创新责任的统一托词。

其实,Web2.0时代的到来,恰恰是让中国报业与世界同行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为了赢得读者,有实力的报业集团纷纷尝试全媒体转型……然而,几年过去了,争夺读者的成效可以套用一句老歌词说明:报业痴情的脚步,追不上读者变心的翅膀。症结何在?

客观地说,传统报业的应对策略,大都是对新技术应用的被动跟随。因为有了网络,白纸黑字无法再吸引年轻人,于是新闻门户、手机报、社交网站、手机APP蜂拥出现,什么时兴、什么渠道能有效传播内容,报业就努力跨界做什么,不管自己是否有比较优势,不管自己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

那么,报业转型与发展,究竟需要插上一对什么样的新翅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清造成传统媒体危机的根源。当下,信息革命浪潮带来的传媒变革的本质在于,技术进步极大降低了信息的创建、传播和搜索成本,使得媒体运营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四个趋势:第一,在内容产品方面,随着市场出现明显的分众化、长尾化趋势,设计和生产适合新媒体载体特征的内容产品成为媒体的新课题;第二,在传播模式方面,平等、互动的社会化传播正在日渐成为传播的主流范式;第三,在媒体经营方面,基于网络社会交互信息的精确定向和分众化的广告营销模式日渐兴起,社会化媒体与零售业的界限日渐模糊;第四,在技术支撑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与技术支撑结合日渐紧密,技术应用能力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开启。在“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理念指引下,浙报集团融合新媒体、试水全媒体、进行战略布点的步子早已迈开。集团先后通过几大发展平台介入期刊出版、影视文化等诸多领域跨界发展……种种“探路”积累下的资源成为集团全媒体转型的重要基础:一批重要项目的成功运作经验、一个触手可及的资本市场、一支熟悉资本市场善于资本运作的团队,旗下超过35家已经分众化了的媒体所拥有的内容与经营人才以及500万读者数据。

2011年浙报集团推出的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更是厘清了诸多理念,真正把一个个点上的突破汇聚成了具有“浙报范式”的转型路线图:努力探索“采编运营全媒体化,产业布局全国化”,力求通过内部转型、外部扩张、孵化未来进行全媒体转型。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核心优势出发,以用户经营为中心,以服务为切入点实施内部转型;充分借助上市的有利条件,通过外部扩张快速实现战略布点、产业布局;积极鼓励和促进创业创新,以媒体孵化器模式整合内外部力量,借助技术手段完善运营,力争在全媒体时代掌握先机。

全媒体转型是报纸全系统的一场深刻变革

有人说,全媒体战略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内容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通过追求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内容产品扩大受众覆盖面。毋庸置疑,内容生产过去是、将来也是媒体运作的核心环节,但置身多元化的媒体生态环境,在新科技浪潮的冲击之下,报业如果一成不变地将内容生产视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支点,会极大地约束发展的空间。在这一点上,浙报集团很早就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新的定位与发展理念,即要从内容提供商向信息运营商发展,要从报纸运营向资本运营、全媒体运营发展。

事实证明,大多数报业融入互联网的方式没有太大成效,其最大的失误就在于简单的报纸数字化根本解决不了由采编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转变的问题。将报纸的内容搬到网站、手机上,看上去占有了阵地,实际上缺乏眼球与互动,缺乏用户体验与粘性,也就没有带来太多的读者增量。因此,报纸内容的物理位移,只是形式上的全媒体化,唯有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到生产、传播、营运全系统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才能让传统媒体真正收复失地。

仔细分析,传统媒体转型必须同时闯过五道“关”。

“理念关”。新媒体的出现要求我们在竞争理念上必须率先闯关。新媒介技术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出现告诉我们,当下媒体竞争已经是融合内容、技术、渠道、营销、资本运营的全系统竞争,哪个成为短板都有可能让自己陷于困境。这就是为什么浙报提出的转型,是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不能适应、参与、主导信息革命浪潮包括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新媒体竞争,就一定没有媒体的未来。仅仅通过自身在内容与渠道上的渐近改良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顺利转型几无可能。

“体制关”。当前大多数传统媒体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化运作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直接面对以互联网创业机制为基础的新媒体之争,自然会显得内部动能不足。浙报集团早在10年前就实行了“一媒体一公司”的体制,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改革、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已经成熟,尤其通过一年努力成为上市公司后,体制上的障碍已经被突破。

“人才关”。传统媒体培养了大量的传统采编人才,但在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结构上的缺陷一定会暴露。不管是新媒体人才、技术人才还是资本经营人才的缺乏,都会让传统报业集团“叫渴”。如何吸引这类稀缺人才,是全媒体转型的又一道难关。这也是浙报集团在推出全媒体战略之前,率先在全球招聘集团总工程师的原因。

“技术关”。时下,无论是facebook、谷歌、微软,还是腾讯、百度、搜狐,既是媒体又是新技术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创新挖掘出了用户对媒体的新需求。传统媒体从技术人才的储备到新技术的研发都处于落后地位,要想利用外部技术支撑全媒体的具体技术要求很是困难。正因如此,浙报集团2010年就把技术升级工程作为“全媒体、全国化”战略的重要支撑。报社新的采编大楼建立了以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桌面的基础数据网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集桌面数字电视、视频会议、远程办公以及集电话传真通讯录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融合通信系统;建设了面积近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机房,并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传播手段,打造了集演播、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会议厅;同时通过挖掘500万读者数据库等手段,努力创造条件建设具有强大技术支撑、高端经营模式、可实现多元媒体资源整合等特点的“云媒体中心”,占领媒体变革制高点。

“资金关”。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全球做大做强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是通过资本市场解决投入问题。也可以说,所有新媒体项目都是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项目,单纯用传统媒体的盈利去支撑会显得力不从心。传统媒体需要加紧拓展融资渠道,为自身的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浙报集团5年投入20亿推进全媒体转型,必须依托各种融资手段来实现。包括“传媒梦工场”,也需要“一基金一公司”甚至“多基金多公司”的模式支持,才能真正帮助所有新媒体人成就创业梦想,才能打造出一个开放的、具有互联网创新特点的传媒产业新平台。

正如浙报集团社长、党委书记高海浩所说:“浙报集团要成为全国一流的党报集团,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这个中心环节。通过全媒体、全国化的战略布局,实现发展目标的转型升级。通过整合、联合、融合的跨媒体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通过企业化、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

浙报集团全线突破全媒体转型

当传统媒体做好“闯五关”的准备后,具体的转型模式与路径选择就显得极为关键了。而模式与路径的选择是否对路,关键看转型的质量与速度。如今,“分众与互动”、“数据库”、“社会化”正成为浙报集团全媒体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它们传递出的是新媒体的内核与特性,也就是质的追求。与此同时,信息化浪潮日新月异,自媒体发育速度惊人,全媒体转型的最大风险还在于转型速度,即转型速度能否跟得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冲击传统媒体的速度。

经过深入研究与精心谋划,浙报集团的全媒体转型策略发生重大变化,即从一个个点上的突破转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积极孵化未来三方面的全线突破。

内部转型,重在通过对现有传统报纸、期刊的读者数据库建设与挖掘,积极推出全媒体新产品,提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分众化、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开发党报移动阅读项目,吸附广大党政干部的碎片化时间,创造党报的读者增量与用户体验;社会化媒体转型试点项目,帮助钱江报系提升微博、移动媒体、互动社区网站等读者交互渠道,延伸影响,汇聚用户与社会资源,全面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实现从单一平面媒体向社会化全媒体转型;浙江在线转型升级项目,积极拓展多媒体渠道,加强用户细分、用户直接接触和渠道掌控能力,成为区域性信息与服务提供商……与此同时,加快完成整个集团的用户数据库应用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全国媒体中数据挖掘能力、市场化应用能力最强的系统。

外部联合扩张,重在联合战略伙伴,延伸产业链,布局全国化,进行横向与纵向一体化的扩张。在横向一体化扩张方面,积极介入电影、电视、动漫、户外和分众化的专业期刊、成熟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媒体,进行并购、参股和合资,并在建立资本纽带的基础上,将这些媒体的资源和集团现有资源进行共享和运营整合,完善集团的全媒体产品布局。纵向一体化扩张方面,将资金投向新媒体内容产品设计生产和技术支撑环节的潜力型项目,争取在三年内占领一系列行业制高点,并和集团现有用户和渠道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完成集团在新媒体产品和技术支撑方面的战略布局。

积极孵化未来,重在建设中国第一个媒体孵化器――传媒梦工场,将浙报集团的传媒运作经验、内容生产组织与传播能力与互联网界的创业、孵化、投资机制相结合,催生影响中国传媒未来的团队,同时让浙报集团站到新媒体产业的最前沿。

2011年9月30日,也就是浙报传媒上市的第二天,浙报集团新媒体中心成立。15位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在总工程师蒋纯的带领下,开始了全新的征程。从集团选拔出的这批年轻人,政治素质过硬、媒体经验丰富、熟悉新媒体运营规律,而且个个充满创新激情。这是浙报集团全媒体转型的一支“探险队”和“先头部队”,他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确定了传媒梦工场的基本运营模式。更为关键的是,新媒体中心与传媒梦工场进行一体化运行,探险队员们全员转制,以企业员工身份开展全媒体转型工作。

传媒梦工场的出现,可以说是浙报集团在全媒体转型方面有别于同行的特殊举动。根据全媒体行动计划,传媒梦工场引入孵化器机制,专门培育传媒行业的新兴内容生产和技术应用研发团队,为其提供工作环境、一定时期内的开发运营经费、并利用集团与合作伙伴的资源为其提供业务初期发展所需的各方面扶持。传媒梦工场用一定的资本投入和孵化服务换取创业团队一定比例的股份和配股优先权,孵化期结束后,视项目情况决定是否加大投资、引入其他投资者、出售或者收购。孵化项目、团队人员既可来自外部,也可来自集团内部,均需通过项目认证与遴选审核。项目成功后,集团内部员工也可转换身份,借助孵化器机制实现创业,成为集团的合作伙伴。

传媒梦工场,打造文化产业创新的新硅谷

在当下中国的互联网界,多位天使投资人成立基金推动创业,徐小平创办了“真格天使基金”,蔡文胜成立了“创业园”,还有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周鸿的“动起飞计划”。而“传媒梦工场”是国内出现的第一个人文类的孵化器,它力求将更多人文精神融入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同时,传媒梦工场孵化的主攻方向是新媒体,因为互联网已经造就了中国5亿网民的需求。而伴随国内3G市场的启动,带宽问题得到解决,手机上网资费不断下调,移动互联网正迎来“爆炸式”增长时代,移动阅读也随之成为传媒界的必争之地。理性地看,浙报集团打造传媒梦工场,既是推动自身全媒体转型的需要,也将为中国传媒业搭建一个公共的、创新的产业孵化平台,帮助来自全国的传媒人创业,通过解放人文及传媒领域的创新机制,释放传媒人的创业热情,真正将互联网创业文化延伸到媒体领域。

梦工场希望入园的项目是科技与人文合翼的产品与团队。既要有专业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又要求产品必须具有互动、社会化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性,同时必须拥有自己的赢利模式。

未来,传媒梦工场将在国内率先建设一个“长尾聚合器式”的公开、开放的媒体产业平台,通过资本运作及传媒运营资源的投入,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技术支撑、市场检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财务支持,创业导师辅导等一揽子服务,帮助补其短板、快速成长,实现成功创业。同时,浙报集团将成立“梦工场基金”,引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还将有天使基金、VC、PE等一轮轮的投资机会向创业者一一敞开大门。浙报集团会根据产业布局的需要,优先吸纳优质的、有前景的项目和团队充实自身的全媒体发展序列,上市公司浙报传媒也可优先收购。

篇9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软交换存在问题

Abstract:Itdescribesthestateofsoftswitchtechnologyintheworld,servicesprovidedbyNGNbasedonsoftswitch,relatedorganizationsonsoftswitchstudyandproblemsonitsdevelopment.

Keywords:NGNSoftswitchProblem

1国际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它将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集于一体。建设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竞争的需要。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电信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的分离,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可靠、高效的基础承载平台,由业务提供商提供各种应用,他们与设备制造商三足鼎立,共同推动了电信业的繁荣和进步。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思想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形成分层、全开放的体系架构,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软交换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目前,欧洲电信运营商对于软交换(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大体上采用比较务实和谨慎的态度,运营商都是根据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发展来采取对策。德国电信聚焦海外市场,积极开拓国际IP网的话音业务,并在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前,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试验和评估。2001年开始在国际网络进行软交换的试验,放置了一台软交换机和4个媒体网关开展IP网络提供语音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和VPN业务的试验,其软交换的标准采用SIP-T协议。英国电信则逐步地在长途网和本地网实现分组话音,本地网有5个节点开展了软交换实验,部分已经商用,并且试验规模在逐步扩展。在提供话音质量的保证方面,英国电信已在其承载网络内全面采用ATM技术。比利时电信认为2004年以后引入NGN比较适当,但目前需注意跟踪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比利时电信的技术部门在NGN方面重点研究未来分组话音网络的体系架构和需求、开展NGN技术培训、建立NGN实验室,为开展现场试验进行技术准备。一些北美电信运营商也正在积极开展有利于软交换提供话音业务的试验,有些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商用业务。

2002年3月,中国电信下一代网络(NGN)试验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启动。中国电信与北电网络、爱立信、西门子、中兴通讯、上海贝尔5厂家签订了下一代网络试验工程设备合同。合同涉及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电信与北电网络签署的合同,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城市部署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NGN网络全国试验网项目涉及的技术面、提供的业务量、网络覆盖的广度、深度均在全球首屈一指。

在设备制造商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北电网络,其NGN产品为SUCCESSIoN(继往开来)解决方案,于1999年在BT-SPAIN首次正式商用,迄今为止,在全球超过24个国家的40多个网络中得到试验或商用。其商用客户中包括VErIzoN、SPrINT、中国电信、香港宽频(HKBN)、新世界电信(NEWWorLDTEL)及铁通等。

SUCCESSIoN的应用类型包括了长途及汇接(C4)业务、本地接入(C5)及多媒体业务、无线汇接及3G核心网业务以及有线电视多网合一业务。目前几种解决方案已经在实际网络中运用。其中,VErIzoN的软交换本地汇接网络包含2个软交换节点及70多个媒体网关,每个节点每天处理超过1100万次呼叫。SPrINT作为全美第一个实现TDM端局以软交换替换的运营商,其第一期工程(350万线)全部采用北电的SUCCESSIoN方案。香港宽频应用SUCCESSIoN本地IAD接入方案,在短短的17个月时间内,已拥有16万用户,是全球最大的基于以太网IAD接入的NGN网络,目前运营稳定良好。在最近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北电网络列全球软交换市场份额第一,也是全球VoIP和VoATM媒体网关市场份额第一。

2NGN提供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的引入除了对现有PSTN话音业务实现全面的继承以外,还在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PSTN与因特网业务结合衍生的业务、用户个性化业务以及业务创新方面有着PSTN和因特网等单一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PSTN由于终端智能和带宽的限制,无法实现多种灵活的业务逻辑和多媒体业务。由于业务逻辑控制和网络智能在PSTN内每个交换机上呈分散式节点式分布,并且由于用户数据由各自归属的交换机管理,导致某些业务(如广域CENTrEx)难以开展。PSTN的终端种类非常单一且没有智能,业务的智能完全由交换机实现,因此一直以来难以实现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定制,而且由于终端智能的限制存在使用不便和各种电话补充业务难以推广的问题。引入NGN则在业务实现的简单性和灵活性上有了本质改变。NGN的业务逻辑控制和网络智能在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等少量网元上集中部署,因此可以方便地在全网实现业务部署和业务升级,NGN对广域CENTrEx的实现就非常容易。由于NGN引入了对等性控制协议(SIP),使得终端的智能大大提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SIP智能终端。终端智能的提高及媒体承载能力的加强(如支持话音、视频等)使得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并且已经商用。如NGN的“呼叫屏蔽”这一特性,用户可以对不同来话进行筛选性的监控,可以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来话实施不同的应答策略,应答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接听、转发、挂断等传统方式,而是包括了话音应答、问候音播放、语音信箱转接、电子邮件转接、网页推送等多种不同的应答方式。这种灵活性在传统PSTN上是无法实现的。

此外,NGN能够实现许多PSTN所无法实现的业务特性,一号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PSTN通过IN方式也可以实现一号通业务,然而NGN基于SIP协议可以轻松实现IN方式的一号通所无法实现的能力。如NGN的一号通业务可以实现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设定对来话的振铃终端和振铃顺序,而这些策略可以依据来话者的不同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变化。比如对自己的家人和同事可以实施两种完全不同的振铃策略,自己上班和下班时的振铃策略也可以完全不同。这就给了用户最大的自由和灵活性,保证可以有一种方式能联系到他,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种业务特性是PSTN所无法实现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WEB800、点击传真等。

NGN不但在业务实现的简易性和灵活性上有独到之处,并且能实现许多PSTN无法实现的业务,而且具有业务的惟一性。NGN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

A)全面继承PSTN传统话音业务(包括基本话音业务、电话补充业务、CENTrEx业务、ISDNPRI补充业务、IN类业务等);

B)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C)PSTN与因特网相结合的业务(即PINT业务,如点击拨号、点击传真、WEB800、ICW等);

D)用户可定制的个性化业务。3从事软交换研究的国际组织

NGN是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都在讨论的热点技术,也是国外许多标准化组织和论坛(包括ITU-T的第11和16工作组,IETF的IPTELEPHoNY工作组、信令传输工作组(SIGTrAN)、媒体网关控制工作组(MEGACo),ETSI的TIPHoN,国际软交换协会(ISC),3GPP,3GPP2,MPLS论坛,ATM论坛,DVB,DSL论坛,PARLAY等)的研究工作重点。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和IP研究组于2000年开始制定NGN网络的相关标准。

其中,ISC成立于1999年5月,目前有近150个成员,是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交流需求和动态的场合。国际上大多数知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如阿尔卡特、朗讯、北方电讯、CISCo、西门子、富士通、诺基亚、爱立信等,另外有一些电信运营商如美国的LEVEL3、QWEST、AT&T、日本的NTT等均为该协会成员。

软交换论坛包含5个工作组,负责网络架构、协议制定等技术工作。

业务应用工作组负责业务功能制定、协调以及API标准的应用。

网络结构工作组负责软交换网络功能架构的制定。

设备控制工作组负责软交换间以及软交换与其他网络设备间控制协议的制定和补充、增强,如MGCP、MGC和设备的兼容性等。

网络管理工作组负责网络管理的结构和协议制定。

SIP工作组负责SIP协议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和增强。

此外,ITU-T和IETF在相关协议的标准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H.248协议、BICC协议、SIP协议和SIGTrAN系列协议等。

4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不少厂家推出了软交换的解决方案,各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相关的试验,但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善。从目前厂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A)国际上尚无大型网络的组网和运营经验。传统电信网经过长期的运营积累,在网络组织方面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而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组织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经验,是采用基于软交换的全平面结构,还是采用分区域选路结构等,在技术和实践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B)协议尚未做到兼容性,标准还在发展之中。不同厂家的软交换在技术标准的选用及协议的兼容性方面还难以做到相互兼容。BICC协议、SIP-T协议和H.248协议也在发展之中,协议的选项需要运营商根据业务的需要来进一步确定。

C)API没有成熟的产品。基于开放的业务平台,采用标准的API接口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新业务开创了未来美好的前景,但是相应的产品仍在探索和研发之中。

D)业务开发问题。标准、开放的API接口能够快速、灵活地提供丰富的业务,这是软交换体系的一个优势所在,但目前厂家能够提供的业务多集中为基本语音业务及补充业务、IN类业务、PINT业务、多媒体终端之间的同步浏览、统一消息、多媒体会议等,究竟什么业务才是运营商手中的杀手业务,才能真正带来收益,是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商在共同苦思冥想的问题,目前并未出现使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业务。

E)网络安全和网络Qos问题。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方法来解决网络安全性的问题,只能通过要求TG、软交换等网络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反入侵能力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用户账号、密码等用户数据的安全则只能采用加密的方式解决。在网络Qos方面,IETF组织已经提出了多种服务模型和机制来满足Qos的需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区分业务模型(DIFFSErV)、MPLS技术、流量工程等,具体这些方案如何组合使用、可行性如何,效果如何,有待研究。

篇10

【关键词】报业 音视频 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B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快速变化中进行,报业、传媒市场被裹挟进转型的浪潮中,曾经的稳定、平衡被打破、被碎片化,在去中心化、形成更多中心、再去中心化过程中被不断重组,我们不得不适应在这种波动中前行,在随机、偶然、不可预测成为常态的环境中,不断试验、纠正,希望在转型中找寻可能路径。

现在,平面媒体有危机,广电也有危机,报人对危机的感受可能更迫切。既脚踏实地、深耕本土,又仰望星空、跨界融合,这就是当下报人在转型中的一种群体心态。

一、南方报业的融合发展战略、成果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正在进行战略思路的调整,提出“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十六字方针,启动了“一体两翼”的融合发展格局,“一体”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是以南方网为龙头的网络传播主平台和以集团新媒体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新兴项目为重点业务的其他新媒体产品线。

在集群层面,南方报业已经形成了五大集群,包括党报党刊党网集群、都市类媒体集群、财经类媒体集群、周报类媒体集群和时尚旅游文化类媒体集群。

在信息系统层面,集团层面全力搭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涵盖南方都市报在内的全媒体集群,从两年前开始筹建物理和技术层面的信息集成中心:集成系统和中控台,进行生产流程和组织架构等配套重组,谋求整体转型,构建起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

在产品层面,南方报业形成了不断丰富、逐步升级的六大产品线,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广电媒体、户外LED、电子阅报栏,目前电子阅报栏升级为南方全线通,生产线建设提速。

二、南方报业的音视频产品发展策略

南方报业作为平面媒体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出品机构,也积极生产音视频产品,培育全媒体的生产能力,并实施积极的发展策略。

一方面,对南方报业已有的各种文化优势在音视频领域进行延伸和张扬,顺势而为。大量的采编精锐力量也希望用在音视频、全媒体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南方报业的记者除了拿采访本,也拿起了话筒;南方报业的摄影记者也拿起了摄像机,“会”声“会”色,活色生香。目前,南方报业培养的出镜记者和主持人超过了五六十名,南都本身成立的音视频制作部有三十人左右,南方周末也设置了独立的视频产品制作部门。

另一方面,不把注意力放在以技术为先导的传播平台建设上,而是在建设自己的试验性小平台的同时,在自身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平台不够强大的时候,借船出海,也就是在各种音视频平台上把自己的音视频内容在保证品牌完整性的条件下全面铺开。

三、南方报业与广电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纸媒有机会,广播电视也有机会,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媒介融合时代找到一些新的机会和空间?

广电讲制播分离,报纸也有一种说法叫做报与纸的分离,就是内容部分可以拿出来重组,重新整合成新的产品。我们希望在广播电视这个领域里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

在音视频产品方面,南方报业的有些做法比较早、比较好,特别是与广播电视的合作,很早就开始做了,我们也感受到了跨界合作的魅力。早在2007年9月,《21世纪经济报道》就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展开跨媒体的战略合作,从广告经营、品牌推广、市场活动策划与营销、新闻资源共享与节目制作、到市场活动策划与营销的全方位合作。在这段时间里,广告年收入从2000多万元达到近9000万元。合作期间在内容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资源整合,如投入采编团队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内容进行摘编、做成适合广播频率使用的形式,制作了属于21世纪自身品牌的广播节目“冬吴相对论”“华人纵横天下”。

合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报业与广电的融合,不仅是体制的问题,还是一个操作上的专业问题。

由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1.合作关键。音视频产品竞争,最终拼的是文化品牌在音视频领域对受众心智资源的占有,因此音视频节目合作、输出成功的关键更在于合作团队及播出平台对节目的生产理念,即对南方报业的新闻观、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要把南方报业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很好地融合到音视频节目产品中,使之思想性、深刻性与广播电视可听性、可视性、直观性、现场感结合好。当然,南方报业的社会公信力、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得能力、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挖掘处理能力,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这也是广电看中的优势资源。而广电的音视频制作专业能力设备、播控平台、频道牌照等先天优势也是报业所看重的优势资源。

2.合作目的。一是积累平面媒体内容素材如何有效转化成音视频内容的经验;二是积累音视频内容在广电媒体等不同的介质上去传播的经验;三是接受收听、收视市场的检验,进而实现南方报业内容节目化、产品化、品牌化;四是播出平台为我们所用,包括内容方面实现从单一节目合作播出到频道内容整体合作,运营方面实现从“节目合作”到“节目广告时间经营”到“频道广告经营整体合作”。

3.合作策略。一是双方各上前一步,然后各自横向后退一步,合作的空间就出来了;二是通过逐步的合作推进,促进双方资源的共融:对于不能直接撬动的资源,先去撬动其资源本身所连带的东西,当资源不断地共有后,先期不开放的资源,慢慢就会因为双方项目合作的深入而逐渐开放、共有。

4.合作项目定位。一是跨媒体的合作心态。不是谁是配角、谁是主角的问题,而是双方优势互补融合的合作。合作将推进合作双方各自的全媒体事业及市场。二是跨媒体的节目形态。不是制作单纯的广播电视节目,更不是简单的把报纸资源放在广播电视平台上。节目是整合转化双方优势资源后、尤其是融合了南方报业新闻观、价值观后的新形态的音视频产品。三是跨媒体的人才。主持人不但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更是跨媒体节目的主持人;内容编辑不是报纸内容编辑而是跨媒体节目的内容编辑。四是跨媒体的部门、团队。以一个独立的团队、独立的结构来把这个产品做强做大。这表现在。我们的思路和整个运营操作方式上跟以前的内容操作媒体很不一样。因为它是个产品导向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媒体导向的东西,所以它要按产品的规律来发展。五是跨媒体的运营。实现“报纸+广电”两个媒体平台在“内容+广告时间+线下活动”三方面的捆绑运营。

5.合作类型。共分为四种,由浅入深,不断磨合、升级,由认同到不认同再到认同的循环,并根据合作双方当时的实际业务需求、资源匹配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类型。

第一种: 内容资源素材输出型合作,纯粹的报纸品牌推广,如:读报节目、新闻报道合作。2010年南都与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结成“亚运报道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新闻线索、记者、选题、嘉宾资源方面实现共享,并共同打造《读报时间》,为接下来可能合作打造一档常态化的节目创造了可能性和积累了经验;2011年与广东电台新闻频率合作《南都视点·南都会客室》,也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合作双方共同组成节目生产团队,节目“内容+经营(广告+线下活动)”的捆绑,节目成本主要通过节目经营来承担。比如:2009年6月开始与广东电台新闻频率(FM91.4)合作《南都视点·直播广东》至今,办得还不错。节目利用南都强大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员队伍,对重大新闻事实和观点进行深挖掘、深剖析,并通过独特新颖的节目编排,奉献给广大听众一个不一样的新闻观点节目。2013年进行了改版,改录播为直播,节目时间延长至60分钟,播出时间调整至周一到周五18:30~19:30。目前,《南都视点·直播广东》已实现广播、网络、移动终端全网覆盖、同步直播;节目稳居广东电台新闻广播收听榜首;合作成本从2010年的55万元、3名专职人员,逐步减少到2013年的27万元、1名专职编辑、1名兼职主持人;属于南都独家经营的2分钟扩展到4分钟的节目广告时段,由主要用于宣传南都品牌及南都内部活动推广,到作为打包出售投放南都客户商业广告,广告时段的商业价值逐步显现;培养了南都的音频产品编辑、主持人、评论员、连线记者。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南都联同澳亚卫视、广州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东电台新闻频率、国家电网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共同组成全媒体联合报道团,在北京建立演播室,共同打造一档日播的视频节目《会声会色》。通过这种类型的合作,尝试内容产品化,实现从作品到产品、从创作到制作的过渡。初步确立南都音视频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以及认知度:为在媒体品牌之下创出以“南都视点”为主品牌的一系列跨媒体内容产品品牌初步积累了行业与市场的经验及知名度、认知度;解决单一一档音频节目的播出平台问题。

第三种:南方报业独立制作的音视频产品完整输出、直接售卖。比如:南都组合音视频制作部和娱乐新闻部人员组成制作团队,独立生产《南都视点·花港观娱》,并输出到珠江电影频道等,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内容的产品化;实现娱乐节目品牌的完整输出。产品符合市场要求,实现产品的直接变现:对于才成立三个月的南都音视频制作部来讲,这意味着其视频拍摄技术及后期剪辑水平获得市场认可;用市场倒逼的方式促进内部制作力量、资源的逐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