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健康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的健康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的健康知识

篇1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高职;心理健康课;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56-02

当前,在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下,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以课程作为平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趋势。相对本科高校而言,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方面显得更为紧迫。高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高考分数普遍偏低,素质参差不齐,高职生普遍表现出自卑、焦虑、压抑、盲从等不良心理,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内向甚至自闭,导致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往往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另一方面,高职生学习动机不强,害怕困难和挫折,对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易产生厌倦心理,不易接受。传统教学普遍存在被动接受、缺乏体验、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等问题[1]。在此情形下,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变革教学方法显得异常紧迫。笔者讲授高职心理健康课程近五年,经历了由讲授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的转变过程,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对体验式教学不断进行实践,感受到了体验式教学的生命活力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将教学目的蕴含于体验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对课程的主体性体验,注重给学生生命成长、人格完善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2]。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自我实现、不断发现、独立创造、参与合作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优化[3]。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自主学习、互相交流、讨论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开展

高校心理健康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程目标定位不当,课程体系设置零乱,教学内容趋于学科化,教学方法相当简单[4]。而体验式教学能较好地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最优化。

1.明确教学目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保健意识的同时,促进高职生对自己的深入认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人生目标、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为早日成长、成才打下基础。因此,体验式教学法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包括了促进高职生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提高,最终提升高职生的总体心理素质。因此,总体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各个主题,应该是通过体验式教育能达成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应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2.设计教学情景,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法下的心理健康课堂使用的方法较为多样。如案例讨论、心理情景剧表演、视频播放、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但在所有方法背后,都有一个总的指导原则: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在激发起学生强烈情绪、情感体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5]。

3.实施课程教学,在体验式教学法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充实而富有生机,学生发自内心的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就感,也愿意不断挑战、超越自己。因此,上课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也必须有较强的应变及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同时,必须把控好时间,不至于只有体验,而没有交流、分享、总结的时间。

4.评估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效果如何,需要科学的评估,以利于不断改进。评估的方法有问卷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笔者使用的是问卷法,即每个主题结束后,让学生写课后感,并就课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用于不断改进提高。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成效

1.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促进了班级团结。对高职学生而言,消除同学之间的陌生感,建立亲密的同学关系,有一个团结、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对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找到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滚雪球”、“记生日”两个活动,便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正如有的同学在课后写道:“我印象最深刻的心理课是那次教师让我们记住同组同学生日的那堂课。在堂课上我的感受是教师的这种教导方式很是巧妙。这么轻易地就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和默契。我的收获是以前不太熟的同学,现在变得很熟。本来以前见面招呼都不会打的同学,现在却可以相互开对方玩笑,还可以谈笑风生。”

2.改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许多学生没上心理健康课之前,对心理健康课程存在偏见,如认为“心理健康课只是给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同学上的”、“心理健康课只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是一门乏味的课程”。但是,经过上体验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后,改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态度,许多同学热爱上这门课了。正如有的同学在课后感中写道:“以前总觉得心理课是那种极其枯燥、乏味的,应该会让自己感觉像真的心理有病一样。但是现在让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原来心理课也可以是这样有趣的。一个小活动可以带来那么多的欢乐,大家都可以参与其中。”

3.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体验式教学法下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动、自我展示中听取他人意见,展示自己的个性,加深了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全面认识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在不断的尝试中加强了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正如同学在课后感中写的那样:“我记得我将自己比作是一艘在大海上漂泊不定的小船,有理想,有目标,却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困难容易妥协,容易放弃。教师在看了我的自述时还开导了我一番。教师说得那些我都还记得,那堂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缺点,教师的指导让我懂得了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没有谁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才能走得更远。”

4.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相对传统的说教式的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方法下的心理健康课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更易激发学生快乐的情感,消除、化解其不良情绪。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正如有的学生写道:“在课堂上没有沉闷的说解,有的是心灵的启迪。在这里同学们不分你我都可以聚在一起玩游戏,都可以开怀大笑,都能为他人的成长而鼓掌。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快乐和自信。”

四、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应具备的环境条件。体验式教学环境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同,传统的课堂上课桌固定,只需要一个黑板和一个讲台,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而体验式教学法下的心理健康课理想的环境条件应该是课桌是可以移动的,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且要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开展活动。最好能有专门的教室,且组织学生把教室布置得温馨而活泼,让学生愿意走进去。

2.体验式教学的上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体验式教学法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上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亲和力,反应敏捷;同时,还要有一颗包容、开放的心,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心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唯有如此,方能将自身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对他们的心灵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体验式教学的上课教师不但要多吸取知识,向同行、前辈学习,同时,也要敢于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真正将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3.体验式教学的班级气氛营造非常重要,体能式教学方法下的课堂,需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需要他们的高度参与,需要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营造积极、活泼、团结向上的班级气氛非常重要。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才敢于尝试,勇于尝试,才敢于在同学们展示最真实的自己,说出真心话,分享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师在开始的几堂课,最主要的目标不是讲课,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情景设计来增加班级同学的熟悉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营造一种轻松、团结的氛围,以便于后面课程的开展。

4.体验式教学应兼顾主体与个体的需要。体验式教学尽管主要是满足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情绪、情感调适及意志行为方面的需求,是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同样,体验式教学也应兼顾某些个体的需求,如有的学生可能有特殊的心理困惑,渴望教师在课堂中给予指导。教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可以适度给予学生回应,但如其困惑较为隐私,则可约其课后去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参考文献:

[1]孙爱芹.参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1):7-11.

[2]建红,开文,等.关于高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初探[J].职教论坛,2010,(2):29-31.

[3]倪海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9.

篇2

1.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分流教学。所谓“和而不同”,个别化教学,不是取消差异,相反,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首先应分别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档案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借助权威心理测验评估手段,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描述和评价,包含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信息,静态指个人基本情况、受教育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动态则指个人智力和情商方面的信息,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价值观等等。在教学策略上,针对个体差异,分流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如,把知识基础层次相同和志趣相投的同学分为一组,便于教师选择学生一致或接近一致喜爱的方式教学;把学习能力相似的同学分为一组,便于教师把握改组整体学习水平、进度,以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强度、频率;还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排除单一地从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智力高低的唯一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照顾一些需要更多关爱、激励和赞扬的学生,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举一反三———案例教学,启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引入案例教学,相对枯燥的讲解而言,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故事生动的情节,吸引学生耐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情感变化,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应当强调的是,期间,教师应多作肯定性的评价,注重教学策略,运用启发式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思考、想象、表述以及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3.克己内省———异步教学。中职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毕业后就离开学校,教师永远寸步不离地指导学生解决漫漫人生会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是不现实的,且踏入社会的他们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异步教学,给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停止灌输和说教,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特征

1.教学目的明确。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个别化教学方式建立在对学生个体信息,尤其是心理现状情况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目的非常明确。这种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便于采取最为妥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免受伤害、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与劣势、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提高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等。

2.组织形式灵活。个别化教学方式倡导“互动教学”、尊重个性,因此,组织形式多样,有集体的、有分组的。如在情景化的组织中,每个学生分角色扮演,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合理的分组。教师针对每组具体情况,以不同的方式授以不同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多变。个别化教学方式一反传统偏于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尊重个性,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方式,如互动教学、分流教学、案例教学和异步教学等,不断创新了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为以后积极探索更加科学、严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篇3

摘要 青年教师如何提高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到四勤即勤看、勤问、勤听、勤读,其次还要 要注意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身心健康 四勤 管理方式 兴趣

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体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每一位领导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一个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教师关心体育教学,班主任、任课老师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课余体育活动,那么这所学校的体育活动会开展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青年教师体育健康课教学质量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青年教师必须做到四勤:勤看、勤问、勤听、勤读

(一)青年教师,要勤于观看上课,借鉴他人的教学改革经验,尤其要学习场地器材较差的学校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教学风格和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看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

(二)青年教师因工作时间不长,对于本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本校有何体育传统,应主动向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咨询,了解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吸取同组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开展学校的群体活动,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经验,要不懂多问,了解情况,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肩负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任。

(三)青年教师在组织能力、工作方法、科学管理、应变能力等方面,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因此,要倾听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多方面的建议和愿望,信息才能及时地不断得到反馈,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质量才能逐步提高。

(四)青年教师要养成读书看报、勤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年体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吸收新的知识、技术,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改进体育教学质量。

总之,青年教师要实干,实干才能出效益,实干才能不断积累好经验,实干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青年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管理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称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课堂上,教师(管理者)若能讲究管理艺术,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被管理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别人的尊重、友谊。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融通会激起学生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所以,信息融通是加强教学管理的前提。

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等情况;课上,要体察学生各种表现,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的、任务与练习的意义、方法与要求。这种教与学的信息融通在教学管理上具有重要意义,融通是平等的和双边的。课余教师与学生交谈,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是进行融通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让学生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课上让学生轮流负责收还器材与保护帮助等就是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指导学生组织游戏、比赛或小组练习等,更是让学生参与管理,给学生创造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机会。一旦他们的意见和观点被采纳或得到肯定时,就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产生不同的期望心理。因此,教师在一节课结束讲评分析和小结时,教师的态度、表情、语气和用词等非常重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必须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决不夸大,以利于提高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学习欲望。对于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不贬斥,不挖苦,不歧视,而应给予这些学生热情的鼓励,使其激起尽快赶上去的期望心理,并针对其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三、青年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而课的开始要紧扣教材,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的开始要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计、创编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力求创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期待效应,从而激发求知欲。例如弯道跑教学,在田径场上设计一个较大的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接力游戏的形式在圈上练习,同样能够学到弯道跑的技术,学生既感到兴味盎然,又能学到新的技能,可谓一举数得。教学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得好的学生要提高目标要求,对学得差的加强个别辅导。如在跳高教学中,把学生按起始水平分成1、2、3组,不同的小组跳不同的高度,教师加以分类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步,自由升级,只要学生学有所获,就容易引起兴趣。

篇4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健康评估;新模式;应用价值

【分类号】R-4;G642

在高职临床妇产科教学中,传统健康评估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而近年来较多文献研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本校也积极总结临床妇产科健康评估教学实践经验,构建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2级(3)护理1班、2班学生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男5例,女生35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36±2.14)岁。对照组,男3例,女生37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66±2.51)岁。两组学生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行健康评估教学,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实验训练等,不作详述;

实验组给予健康评估教育新模式,具体如下:

1.2.1充分运用问题教学法

在妇产科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自主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1]。例如,在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的教学中,通过对妊娠期母体的循环系统变化和内科心脏病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先提出问题:妊娠、分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临床处理原则。课后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相关教材或咨询他人获取答案。在第二次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经过交流讨论,在老师带领下综合信息与资料,解决之前的问题,让学生对该病有了基本认识。教师在对该病进行讲解时,指导学生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再次提出问题:对病史和身体状况应重点评估的内容、存在的护理问题、在实施护理措施时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充分运用典型病例教学法

妇产科知识复杂多样,在临床知识点的教学中适当运用典型病例,可以帮助学生识别疾病,更好的掌握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护理问题,从而制定合理可行的护理措施。例如讲解“自然流产”和“异位妊娠”等章节时,运用典型病例引入出血性疾病的重点评估内容,然后教师重点讲解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等。该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2.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师要告知学生医疗工作中存在较多应激事件,尤其是妇产科突况较多,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具备果断、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往往源于不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在实际训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以小组方式进行演练,演练结束让同学们先行组内评价总结,然后进行自我反思,而教师也适当点拨学生的不足之处或优秀之处,使静下心来客观的看待自身“医疗”行为,不断改进或提升自身处理方法[2]。

1.3 考核评估

妇产科教学结束,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两项分数均为50分满分,题型以妇产科健康评估知识为主。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h,技能操作考核以学生实际完成为准。统计两组学生总分,比较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及总分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41.36±7.14)分,技能操作考核得分为(40.18±6.65)分,总分为(81.49±7.16)分。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29.14±7.34)分,技能操作考核得分为(30.49±6.98)分,总分为(60.19±7.27)分。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技能考核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

3讨论

健康评估知识是相对抽象的内容,学生较难完全理解知识[3]。加之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大多缺乏主动性,因此在妇产科传统常规教学中学生常感到费解,教学效果亦不佳。故本校基于健康评估的原理、方法和教学特征,在妇产妇教学中引入健康评估教学新模式,总结了一套新得教学方法。本次研究对健康评估教学新模式应用效果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技能考核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本校在健康u估教学新模式中融入各类新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学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习惯的培养。医学专业对于医护人员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而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医护人员理解自身不足,改进治疗方法的重要途径,因而要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4]。

综上所述,高职临床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健康评估教学新模式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利于保证临床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孙志岭,徐桂华,文. 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2012,8(11):1136-1138.

[2]梁惠萍,王立民,覃涛,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医学,2014,7(09):1354-1355.

篇5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课程;素质教育;实施

初中体育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强健体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推广,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体育项目锻炼,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一、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特长

在进行中学体育的素质教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室内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效用,使素质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延展。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确立具体的课外活动方式,使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活动项目。例如,教师可在教授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运球技巧后,令学生领取体育活动器材,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展开课外体育活动。而有些学生喜欢篮球,有些学生擅长羽毛球,有些学生则更偏爱足球,通过课外活动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获良好的授课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全校运动会或是班级友谊赛的方式,能够使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在比赛中充分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借助比赛平台,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增强集体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深度挖掘体育教学的美育因素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必须深度挖掘体育教学中所包含的美育因素,呈现出人类健康体态所展现出的机体美学,从而使学生在体育n程中感受到健康美、身体美与运动美。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授课中,教师需将重点放在强健体魄与塑造形体方面,使学生在体育的课程学习中得到身体充分锻炼的同时,还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阴雨天等不适宜课外教学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同学播放奥运会精彩体育项目的比赛片段,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此外,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督促学生养成课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仪容整洁。如此,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教学。

三、 做好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需面向在校全体学生。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单纯地依靠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安排课程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未都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这就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对授课班级的学生加以充分了解,依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展开分层次、步骤化、目标强的课堂教学工作,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状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展开课程教学环节。例如,在体育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男生和女生在先天身体硬性条件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球类运动的课堂活动时,需依据男生和女生的不同需求,安排男生打篮球、踢足球等消耗体能较大的球类运动,女生则可通过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的活动方式进行自由活动。此外,在进行日常体育课程课前活动的环节设置时,也可采取男生跑1000米,女生跑800米的方式,进行课前体育活动热身。通过对学生身体状况和心理的全面考量,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化、针对性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实施人本化、个性化教育

在进行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时,需要依据体育的自身特点和国际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这五方面进行课程具体目标的设置,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以人为本作为新课改内容的核心理念,对中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展开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中,不禁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加以有序地组织和配置,从而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培养,还要求体育教师以学生发展的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体育学科的整体性和分散性特点加以有机结合,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宜的教学计划,从而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良好地适应。此外,还需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展开个性化教育教学。例如,通过建立体育活动小组的方式,对一个班级中体育活动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人员分配,充分发挥以强带弱的小组互助作用,同时,还能够使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大家共同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在体育日常课堂活动、小组比赛、班级友谊赛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强健体魄、锻炼意志、提升素质的学习和训练,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本文主要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深度挖掘美育因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这四方面内容,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渗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展开高效的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海.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J]. 社会科学:引文版, 2016(11):300.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 ;外语教学 ;形成性评价 ;学生发展 ;评价与考试

一、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发展潜力能进行整体评判。然而,目前这种评价观念尚未在广大英语教师中形成共识,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方式和模式。(《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讨论稿 ) 指出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 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 ;要将评价贯穿于 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事实上,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 目标的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还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 (例如,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等 ),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学活动完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等不正常的现象充斥着英语课堂,使中学英语教学走进了应试的怪圈。如何走出这一误区,无疑是摆在广大外语教师面前的又一新课题。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要求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会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性发展 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

二、形成性评价——合理的英语课程评价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评估学生能力的方法。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 自我、建立 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访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记读书笔记、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其评价方式可以采取测试和非测试以及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 ;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宽松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 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 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 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反馈作用。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 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 自主学习,有助于 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 自己。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形成性评价的目标

· 1、主要考查学生应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即考查学生的语言行为 ;2、与课堂教学保持一致,使评价考查也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家学 ;3、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既考查了语言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学习策略的形成 ;5、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和分析能力的锻炼。

四、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行

(一 )注重过程 ,关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表格式的累积,从学生的课堂行为观察记录及表现、调查问卷、小组合作学习的记录、学生个人的言语报告、学生学习行为的调查、课业档案累积等多角度、多层面地科学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的参与和促进,从而逐步过渡到学生的 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策略的形成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而有效的基础。

(二 )开设多层次的口语测试

在 中期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开设了多层次的 口语测试,老师设计多种材料,满足不同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如 :学习能力后进的同学,只要求朗读单词、句子、短文或看图说出简单的一到两句英语句子即可。中等的同学则多增加了看图说话(图材料来自于课文 );学习优秀的的同学则是通过情景的设计给予 “角色扮演”的口语测试,充分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成功与喜悦的感,达到全体发展。

加强对评价评价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形成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协调和完整。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篇7

一、重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护生大多在15~18岁之间,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剧烈、心理困扰最多的时期;他们大多在初中时就是学业和品行滞后的学生,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进入中职学校后,新的环境、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加之目前中职学校招生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问题,包括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做好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培养中职护生的健康心理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不仅要培养护生的技能、文化及专业修养,还要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全面提升护生的综合水平。

1.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心理,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深挖教材内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

2.培养中职护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许多中职护生基础知识差、认知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无兴趣、信心不足。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首先要以亲切的表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进行授课,在示范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把每项操作的步骤富于程序化动作,加以设疑、启发、引导等讲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操作只靠语言讲解,护生难以完全掌握,需借助挂图、教学视频、多媒体等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把操作步骤细化,逐一分解,从而很好地帮助护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肌内注射操作时,教师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每一个步骤清晰、规范地展示给护生,再通过慢放、回放对重要操作步骤进行分解详述,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成动态的传播,不仅加深了护生的理解记忆,还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参与意识。在实训课上护生情绪活跃,为了找准注射部位、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他们先在局部模型上反复练习,然后同学间互扮角色进行实战演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注射原则有条不紊地、顺利地将针头刺入“患者”体内,不仅提高了操作成功率,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中职护生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心理健康。

3. 培养中职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中职护生年龄偏小,进入中职学校后,需独立生活,学习方法、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面临着职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其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面临许多心理问题。针对此现象,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上,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法、角色互换法、案例教学法等培养护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技巧,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在操作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解除患者的疑虑,操作中语言交流要亲切自然、不做作,交代注意事项时应条理有序、语气温和。例如讲解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法、口腔护理、鼻导管吸氧等操作时采用角色互扮法,扮演护士的护生在操作中应适时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等工作,用恰当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扮演患者的护生,从患者角度出发,学会考虑患者的感受和需要。采取互扮角色的学习方法,学生之间互为“护士”和“患者”,可现场解决各种护患问题,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对于交流的技巧把握得当、掌握透彻,让护生认识到具备良好的交流技巧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培养中职护生的爱患观念

中职护生由于年龄、知识、学制有限,在家长的关爱中长大,自我意识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缺乏宽容、谦让、协作意识。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上,采用情景设置法,编写病例时让护生参与其中,一起设计具体操作流程,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情景设置要尽量客观真实。示教中把关心与体贴患者的技能清晰而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去关爱服务对象。使用模型人进行示教时,将模型人当做真正的病人去真切对待,教育护生把自己想象成患者,将患者的感受作为护理的出发点去操作。例如在示教鼻饲法时,教师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清楚此项操作的目的,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胃管插至咽喉部位时,告诉患者如何做吞咽动作并适当鼓励;在灌入温开水和流质饮食时注意溶液温度,处处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关心、爱心、责任心体现得淋漓尽致。护生分组练习后展开讨论:假如我是患者,我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希望护士的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护士,你对患者的关心到位了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让护生体会到作为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又能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和渴望治愈疾病的心理状态,逐步形成和发展护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护生的爱患观念。

5.培养中职护生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

中职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造成依赖性强、自私自利。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规范示教后,同学之间采取小组合作式训练,练习过程中每个成员有针对性地互相指出存在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评判,出现疑难困惑及时请教教师,小组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要经历学习者、指导者、评判者等角色转换,组内成员都要接受其他成员的考核,练习完毕,教师随机抽查一名同学进行操作考核,成绩作为小组内考核成绩,由于小组成员间成绩的关联性,组内成员更加关注小组整体操作水平,大家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实训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从以“教”为重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重心,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护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为护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篇8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减肥经历:无论当初的决心多么坚决,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美食的诱惑?据英国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证实,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能通过促进食欲使我们发胖。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体内携带这种“贪吃基因”,使得人们的节食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这种名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发现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有分别来自父母的各一个副本。调查显示,多达14%的英国人两个FTO基因副本均出现变异。跟没有变异副本的人相比,他们的肥胖风险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0%。有49%的英国人携带一个FTO基因变异副本,他们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而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则多了25%。科研人员认为,FTO是一种与肥胖有关的最普遍的基因。

据英国医学会研究理事罗杰・考克斯介绍,这一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仅仅锻炼或节食来对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员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方法“关闭”这种基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减肥反弹问题。

手机影响心理健康

“喂,喂,你说什么?信号不好,听不见!”类似的场景无论在电视上还是生活中都很常见。研究发现,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超过钱包,手机丢了,大多数人不到一小时就会发现,而钱包丢了,可能一两天才会发现。日前,某杂志撰文指出,手机不仅拿在手里,也可能“长”在心里,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少人老是听到手机在响,掏出手机看,却并没有来电或短信。这是一种“手机幻听症”,在高级白领、媒体人员以及销售业务人员中很常见。长时间的幻听,会使人过度紧张,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因此,症状较轻者,不妨养成睡觉前关机的习惯,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机,更好地缓解压力。情况严重者,则应该考虑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早睡早起 有助成功戒烟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喜欢熬夜的人)比“百灵鸟”(喜欢早起的人)更容易吸烟上瘾,而且戒烟难度更大。

研究人员对23000多对双胞胎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夜猫子”成为瘾君子的可能性比“百灵鸟”更大,吸烟上瘾后戒烟成功率更低,而且更容易产生尼古丁依赖症。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可能是,由于尼古丁会让吸烟者在夜晚保持清醒状态,因此“夜猫子”更可能用吸烟来提神。另一种可能是,“夜猫子”更可能去酒吧和餐馆等吸烟环境,这也增加了他们吸烟上瘾和戒烟难的可能性。另外,“夜猫子”寻求上瘾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类鸦片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夜猫子”要想彻底戒烟,最好改变“睡眠模式”,严格早睡早起,这必然会大大提高戒烟成功率。

电脑族常吃黄花菜可预防电脑脸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而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

国外儿科医生新近发现,人的笑容与铁质有关联。研究资料显示,凡是面带微笑、眼球灵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婴儿,其体内的铁贮存多数正常;相反,面孔严肃、呆板,或1小时内仅发笑1~2次的宝宝,血中铁含量可能不足。因此,要把缺少笑容作为体内缺铁的一个早期警报。

人们都知道菠菜富含铁,其实,黄花菜中所含的铁是菠菜的几十倍。古人曾给黄花菜(金针菜)起名叫忘忧、疗愁,这足以说明黄花菜的功效。在我国的徐州,有道传统名菜“软炸黄花菜”,用黄花菜做主料,因外以鸡蛋糊裹炸,食之软嫩而得名,最适合“电脑族”们吃。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秋天出生的孩子发生食物过敏危险更大。

芬兰奥卢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出生于芬兰东南部的近6000名儿童。研究发现,在母亲子宫内11周时正值4~5月份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几率为11%。而母亲怀孕11周时候正好是12月或1月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发病率只有6%。

研究人员对研究期间花粉水平进行分析发现,4~5月份正是桦树和赤杨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发现,孕期接触花粉会增加孩子食物过敏危险。研究人员发现, 4~5月份母亲妊娠11周的时候接触花粉最多,孩子发生牛奶和鸡蛋过敏的危险,比母亲妊娠11周时为12月到1月的孩子高3倍。

减慢呼吸有助缓解疼痛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减慢呼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感。研究人员分别选取了两组年龄在45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研究,其中一组为受到慢性疼痛困扰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另一组为健康女性作为对照。

实验过程中,这些女性在呼吸正常和呼吸速度减半状态下,其手掌分别受到适度的热脉冲的冲击。每一次热脉冲之后,研究人员都会记录下她们报告的掌部疼痛感程度以及情绪的变化等参数。结果发现,对于健康女性来说,当减慢呼吸时,她们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也随之降低。而对于患病一组的女性来说,整体上的作用不很明显,但那些情绪相对乐观的患者,也能借助减慢呼吸缓解其疼痛感。

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解释为何瑜珈等一些活动通过调整呼吸来放松身心,提升情绪。

烤肉酱汁能减少致癌物质

肉类在烤、煎、炸等高温烹调时,会产生一种叫做杂环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鲜牛肉和用调料腌过的牛肉烧烤后,对比二者的杂环胺含量。发现腌过的肉高温烧烤后,所含杂环胺比未经腌制的低40%以上。经过对多种调料的测试发现,用孜然、咖喱、迷迭香腌过的肉,高温烹调后产生的致癌物最少。这是因为,烤肉酱中所含的淀粉、糖分等成分在受热的时候首先吸收热量,可以保护中间的肉块不会骤然受到高温,从而减少了致癌物质产生的机会。另外,烤肉酱中含有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是阻碍致癌物质产生的原因。这些食品配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益于预防高温加热食物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建议在烧烤、煎炸肉类前,放些调料腌半小时,不仅味道好,还可减少致癌物产生。

“边吃边K”有伤胃健康

篇9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选择食物不仅仅通过味蕾,更多的是通过理性。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所以,我们提倡的是均衡饮食,均衡营养。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5%的人认为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很大”,有24%的人认为“有些影响,但不大”,只有1%的人认为“没什么影响”(见图1)。可见,有3/4的受访者都认为,科学的饮食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而缺乏科学性、盲目的饮食方式,则会造成一种“慢性损伤”,在不经意中损害身体健康。被人们熟知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胃肠疾病等等,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此外,有79%的受访者认为“所有人”都有必要了解饮食与健康的知识,41%的人认为“老人、孕妇等有需要的人”应该了解相应的饮食知识,有30%的人认为料理一日三餐的“家庭主妇”应该了解相关知识,有22%的人觉得只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才有必要了解饮食与健康的知识,而没有人选择“谁也没必要了解”(见图2)。其实,正如同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了解饮食健康知识,不仅仅是营养科医生的事,它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遵循的事。

关于了解食品营养知识的途径,有79%的人选择了“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有36%的人选择了通过“身边的人”介绍,有28%的人通过“网络”了解饮食知识,还有24%的人通过参加“咨询、讲座”等活动收获知识(见图3)。可见,大多数的人还是习惯通过主流媒体来获取饮食健康知识。所以,作为传播饮食健康知识的媒体,我们有责任把更科学、更翔实的健康知识传播给广大读者。

而了解食品营养方面的知识并实际运用于日常生活之后,是否真的对健康有好处呢?有62%的人都肯定地表示“有,了解之后身体好多了”,有36%的人表示“暂时没有,但是还会继续坚持照做”,还有2%的人说“没有,也不想了解了”(见图4)。可以肯定的是,把科学的饮食知识融入生活习惯,已经使大部分的人受益匪浅。

篇10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的优生优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安全顺利渡过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妊娠分娩期成为广大育龄妇女和家庭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健康知识需求调查,以便真正了解孕妇需求,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2005年1~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120例孕妇进行调查,均为初产、单胎,无妊娠并发症,年龄20~33岁。按妊娠月份分为三组:12周内为孕早期组,共21例。12~28周为孕中期组,共56例。28周以后为孕晚期组,共43例。

1.2 调查内容:参照孕期健康教育计划,采用调查问卷法,让在孕妇学校学习过的孕妇独立完成问卷调查[1]。将内容分为:(1)孕早期健康知识需求程度调查;(2)孕中期健康知识需求程度调查;(3)孕晚期健康知识需求程度调查;(4)孕妇获得健康知识的形式和方法需求程度调查。

2 结果

2.1 孕早期健康知识需求程度调查:见表1。

2.2 孕中期健康知识需求程度调查:见表2。

2.3 孕晚期孕妇健康需求程度调查:见表3。

2.4 获得健康知识的形式和方法的需求程度调查:见表4。

3 讨论

3.1 开展多阶段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孕期孕妇的需求进行健康知识宣教。

3.1.1 孕早期健康知识宣教内容:由表1得出,孕早期孕妇首先希望了解各种不良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和孕早期饮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需求特点,应详细讲解有关知识,让孕妇了解孕早期胎儿发育特点,避免不良因素对胎儿的影响[2],包括(1)防止病毒感染;(2)不接触猫、狗等宠物;(3)怀孕期间不可随意用药;(4)避免电离辐射、噪音、有毒有害物质对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怀孕期间还应注意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开展孕期产前诊断,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针对孕早期的生理特点应详细讲解因孕早期大多数孕妇会有恶心、呕吐、倦怠等早孕反应,应多进食,以清淡为主,吃饭时少喝饮料和汤,有呕吐者也要坚持进食,可多吃水果、蔬菜。而关于孕期其它相关知识则重点突出介绍即可,如孕早期应注意休息,以免劳累引起流产。若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不能盲目采取保胎措施,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

3.1.2 孕中期健康知识宣教内容:进入孕中期后应着重了解产前检查及胎教的意义和方法。怀孕之后,母体各系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变化,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对母儿进行监测,对孕妇进行孕期指导,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整个孕期共要做7~10次产前检查。90%以上的孕妇希望了解胎教的方法及意义。根据孕妇的需求可详细讲解相关知识,胎教是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根据胎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胎儿各种信息刺激,促进胎身心健康地发育。胎教方法有听音乐、欣赏优美作品,抚摩或轻拍胎体等,可在每月的专题讲座时详细介绍,孕妇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安定,生活规律,才能为优生创造重要的条件。其次关于饮食营养应增加营养素摄入量,多吃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满足胎儿迅速生长及母体营养储存需要。另在孕中期应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孕妇母乳喂养信心。

3.1.3 孕晚期健康知识宣教内容:表3可见由于到了孕晚期90%的孕妇希望做好充分身心、物质准备应对分娩,因此,应对分娩的准备等相关知识予以重点介绍。建议孕妇需准备的产妇和婴儿用品、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了解整个分娩过程、宣传阴道分娩的优势,树立阴道分娩的信心。告之孕妇如出现子宫不规律收缩、阴道见红、破水等临产先兆应立即到医院待产。一般在孕20周左右,孕妇可感觉胎动。胎动可反应胎儿在宫腔内的健康情况,因此应教会孕妇自测胎动的方法:从妊娠28周开始需自测胎动,每天3次,早、中、晚各1次,将3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为12小时胎动数,正常胎动次数为30~40次,若出现异常情况则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采取措施。从需求表得知孕晚期孕妇对新生儿日常生活护理和喂养知识表现出强烈需要,可详细告之新生儿日常观察及如何逐步增加喂奶次数和正常体重增加范围等知识宣教。也可安排孕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模拟操作,使孕妇和家属更能熟练掌握。孕晚期的饮食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多吃海产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另外应多吃核桃,前者含丰富DHA,后者含亚油酸、亚麻酸,在人体内转变为DHA,可促进胎儿脑细胞发育。

3.2 孕期心理护理[3]

3.2.1 孕早期心理护理:妊娠早期,孕妇往往对妊娠无充分准备,或由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倦怠等症状,或因一些不良因素如感冒、服药、接触电脑等使部分孕妇产生紧张担忧情绪。由表1可见孕早期有60%的孕妇需要心理疏导,针对妊娠生理变化及时进行指导以缓解孕妇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胎儿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3.2.2 孕中期心理护理:孕中期是孕妇感到最舒服的时期,此时早孕反应已过,体型变化不十分明显,孕妇心情好、体力较好,由表2可见孕中期只有20%的孕妇需要心理护理,而孕中期心理压力主要担心胎儿畸形,通过产前诊断及健康指导让孕妇了解自己胎儿状况,使其解除心理负担。

3.2.3 孕晚期心理护理:孕晚期应针对孕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安慰鼓励孕妇,使其思想放松,树立信心,并积极做好分娩的心理准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3.3 健康知识获取的方式:因人施教,形式多样。从表4可知,最受欢迎的健康知识获得方式是孕妇学校讲课,专题讲座。其他方式也不同程度地受欢迎。为此,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和业务素质,才能做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为高质量提高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本文通过对产前检查孕妇发放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并经过总结分析了解孕妇的需求,在工作中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具体有序的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了孕妇的产前认识,同时孕期自我保健和孕期自我监护的掌握,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对孕期的保健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 虹,方 杰. 孕产妇婴幼儿完全手册[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09.

[2] 金绍辉.妊娠早期的健康指导[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