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媒体运营的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微信为什么不能只是自媒体?
我们不能否认微信可以起到自媒体的作用,我们也确实看到很多媒体企业或者媒体人团体,将微信的自媒体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品牌企业对微信的认知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就真的是可悲了。
在微博最火热的时代,我听到某安全套的传播案例,讲述者以及听讲者都如醍醐灌顶,因为那个案例被理解为“自媒体营销真谛”。我当时只是有一个疑惑——在一个账号下聚集这么多人,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看品牌企业借着代运营商一浪接一浪的聪明头儿耍宝吗?这种人群的聚集,对品牌以及营销产生的真正价值到底在哪里?你怎么知道关注了这个品牌账号的粉丝在线下一定会使用这个品牌的安全套——他或者她可能根本用不着这种产品!
这就是自媒体面对企业销售原驱力时的常见问题,它可以聚集人群,也可以做得很热闹,但却很少能让这些人群发挥“热闹”之外的更多营销效果。以自媒体运营为第一诉求的企业,在这种市场投入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市场部亮点纷呈的报告,和一份沾沾自喜的晕眩感。
要让自己的粉丝群更忠实于你的最重要步骤,不是持续地耍宝,而是真正将微信平台与企业运营结合起来,让粉丝得到看看笑话、听听心灵鸡汤之外的更实惠的好处!
微信功能化
笔者在文章开头就说过,微信是一个“广适入口”。按照这个定位,微信最大的企业营销价值,是以入口加上各种应用开发,实现企业运营中的各种功能化价值。比如,无线的产品库,无线的服务中心,无线的客户调查系统,或者无线的企业协同工作平台,以及任何一种可能想象的企业运营功能。
毋庸讳言,这种功能化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无线互联不受时间、地理位置影响的特点,随时随地可以提供运营支持。当我们以微信作为支持平台的时候,则不但有这一优势,在物料选择上,还同时拥有了使用图片、音频以及由视频着陆页面支持的视频功能(最后一条需要较大的带宽支持),从而使得功能化运营平台的表现形式,在手机的窄小屏幕中,获得了大大的补益。
我们以产品库为例来设想一下这种微信功能化平台的使用场景。产品库的使用,无非是三种情况:前端销售使用,营销推广中使用,以及用户查询中使用。一个根植在微信平台上的产品库对于前端销售人员来说,意味着不需要多么大的线下店面,就可以展示无尽的产品资源;不需要多么专业的产品培训,就可以向咨询客户提供最准确的产品说明——一切只需要一个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品库后台,一部屏幕不要太小的智能手机。
当然,客户即使看上了某款产品,可能也不会立刻下单,那么销售人员需要做的仅仅是请客户关注官方微信账号,并且告诉客户一个自行搜索该产品的方法,回去慢慢琢磨。针对这种客户,一个产品库将成为他回想、对比的重要依据,并且成为促成采购的重要基石。
至于营销促销活动中使用产品库就更加容易理解,这个时候可以给参与促销的产品做出清晰醒目的促销展示页面,并在所有能够放置二维码入口的线下位置、线上位置进行二维码入口投放,未来随着5.0微信的普及,也可以做成产品实物、产品图的扫描入口,只要扫描二维码、产品图片,即可显示促销信息——完全是随时随地让用户感受,这种覆盖将是铺天盖地的!
所以,微信绝不仅仅是一个聚集人群的工具,它的功能化想象空间极为巨大。我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粉丝,一个功能化的微信公众号一样可以发挥巨大的运营、营销支持能力。但是,更可确信的是,有一两个或者更多功能化应用的微信公众号,将更容易获得并留住粉丝。
微信CRM
但是,有一个功能,却无论如何是需要在微信上聚集人群的——那就是微信CRM功能,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微信SCRM(社交化客户关系管理)功能。
微信SCRM,实际上是将微信粉丝从关注、查询产品信息、接受服务咨询、参与调查或营销活动的信息,通过智能分析,形成用户的特征描述,并基于这些特征将粉丝加以分类、存入CRM数据库,形成后续传播、营销的基础。从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如果微信平台上没有粉丝,我们是无法实现这种行为跟踪、归类以及后续营销活动中的反向触及的。
篇2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们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虚拟仿真技术成为当下热门词汇,虚拟现实中VR+教育、游戏、旅游、军事等项目接踵而至,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各大传媒平台的首页。VR技术以仿真模式,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将实物转化为模型,给人们全新体验。虚拟仿真作为技术上的革新,主导着社会传播方式的转变,并且影响教育行业,它不仅对传统教学内容有所扩充,也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添新的选择,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网络与新媒体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网络与新媒体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该课程也在与时俱进,增加了许多新型传播方式的教学内容,包括H5、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运营的特点及手法等。网页设计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动静态网页的介绍、网页中图文及视频等对象的插入、表格、表单、超链接、CSS样式、框架结构、模板和库的介绍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但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计算机基础与网络技术相关知识,在动静态网页等理论知识的认知上有些难度,一旦涉及服务器、数据库等专业知识,容易产生概念模糊等现象。对于实际操作的部分,虽有相关实验支持,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没有计算机技术、编程语言的基础上很难理解模板和库、CSS样式等概念,对代码的含义、书写方式、书写规范也是一知半解。部分学生认为框架结构的概念较难理解,在自己动手操作时容易出现无从下手,不知该建立怎样的框架结构,建完框架后该如何再修改等困惑。这些问题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多加练习以提高实践能力,但过程相对复杂且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网络与新媒体设计》课程中,如何让学生快速地了解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的区别,通过实践理解框架结构、CSS样式、模板和库等知识概念,提高对网络与新媒体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技能成为了这门课教学任务上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理论教学上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弱势,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VR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实验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使学生加深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Burdea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虚拟现实VR技术的三个最主要特点[1]: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沉浸性是指用户在纯自然的状态下借助设备和自身的感知觉系统对虚拟环境的投入程度;交互性是指人们可以通过专门的输入输出设备以自然的方式和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操作和交流;想象性是指借助虚拟技术可以使用户沉浸其中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用户深化概念和萌发新意。利用这三个特点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与《网络与新媒体设计》课程的教学难点相结合,让学生获得直观、逼真的效果体验[2]。
(一)基础知识教学环节的虚拟仿真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设计》的教学主要包括几个方面:H5的介绍及制作、微信公众号的创建与维护、微博等自媒体的运营、制作网站的基本步骤、网页的基本要素、动静态网页的概念及区别、HTML介绍等。其中难点在于域名空间、HTML的介绍和标签的书写方式等,该部分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投影和讲述为主,虽然结合案例介绍,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学生在没有足够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前提下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形成的概念较为模糊,理解不够真切,不能准确判断参数的变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等。因此,如果将教学内容结合虚拟仿真技术,逐步分解知识点,把知识以动画模型等形式呈现,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针对制作网站基本步骤的知识点,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制作一个分解基本步骤的模拟空间,用于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每一个步骤相当于一个知识点,除了正常授课之外,还可以配合相??的练习,使学生通过对模拟空间的操作建立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首先提供几个主题和类别的网站供学生选择,通过文字形式向学生传达域名的概念,在模拟空间中利用图表和文本列出域名的常见分类,并标注出域名格式。待学生了解之后,显示相应练习,由模拟空间的系统生成不同域名及网站类型,由学生自行搭配,搭配成功后方可进入申请域名的环节。用这种方法展示环环相扣的知识点,使学生尽快熟悉今后所要从事工作的部分内容。
动静态网页的概念及区别相对复杂,学生在理解上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一个静态网页的模型,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表格、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让学生了解统一资源定位符,介绍后缀Htm、Html、Shtml等区别,在模型的帮助下,更容易让学生发现静态网页在交互性和功能性方面的限制以及页面浏览迅速、操作性强等优点。再利用模型将动态网页的概念及特点展现出来,结合视频更好地展示动态网页的功能。除此之外,模型还需要再建立一个虚拟的框架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等,利用结构图和请求网页、回应网页、送出的SQL指令等向学生展示动静态网页的区别,生成逼真的二维和三维场景,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虚拟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将知识点从传统的纯文本教学模式改善为文字、图片、表格、视频、模型等多方面综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二)框架结构教学环节的虚拟仿真设计
框架结构的难点包括框架属性及设置链接等几个部分。学生初次接触后基本能找到创建框架的工具,但理解框架的构成不太容易。教学中发现,学生不理解子框架和框架集,不能将其一一对应地保存,从而影响到链接设置。讲解框架属性及操作时发现,当需要调整的参数变多时,学生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这些困难直接导致学生在框架的综合训练中产生不能结合锚点创建、导航框架修改时出现错误等问题。如果能借助VR头盔和红外笔等设备,以有效方式实现人机对话就可以强化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框架构成和链接目标部分的教学,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大量框架的概念、作用、创建等内容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显示,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框架,将子框架包含在框架集之内,定义子框架和框架集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学生利用VR配套红外笔把浏览器的格局分割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显示替换窗口内容时不影响各个窗口间链接关系的不同网页内容。保存框架时,学生通过点击虚拟框架的方式对子框架和框架集进行保存,保存过程中由系统提示框架与内容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学习链接目标;若不一致,则着重显示子框架和框架集的位置后重新保存,学生还可以自行设计虚拟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当学生充分掌握子框架和框架集的概念、作用等内容后,进行链接目标的操作,要求在虚拟子框架中设置链接,并且在指定的框架中打开链接。若是之前保存框架时出现了错误,那在链接目标处必定不能到达指定子框架。只有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有效的实验步骤,培养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VR系统创建“虚拟教室”学习框架属性设置及框架应用,由系统发出指令,提出对边框宽度、颜色、超链接等要求,学生在虚拟教室中操作。完成操作后,由系统随机挑选一套框架合集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题目并结合创造力进行框架设计,中途若操作失误,则由系统提示并指导修改,以达到最终练习效果。这样,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更新教学手段,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立体丰满。同时借助各种功能键盘、头盔显示器等的控制台和显示设备,相互联系学生端和教师端,方便教师观察学生学习过程。
(三)模板与库教学环节的虚拟仿真设计
制作网页时,一些元素会被多个页面使用,如果每次都重新制作相同元素则会浪费时间,且后期维护和修改时也相当费力。为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制作效率,可以通过模板和库解决问题。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模板内部可编辑区域、可选区域、重复模板标记等概念不易理解,特别是对可编辑区域和锁定区域的区别、可选区域和重复区域的用法经常混淆。
虚拟仿真技?g可以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化解析,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展示实验步骤、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模板与库的概念。首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向学生展示模板的格式和普通网页格式的不同,再对两种格式的文件进行制作结果的分析,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得出二者之间概念和形式上的区别。其次,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以动画、视频和模型的形式介绍可编辑区域的概念,以高性能的计算机为硬件,利用各种软件技术生成不同网页主题的虚拟情节、场景、环境和模板形式。先由模型系统提供顶、左、右侧框架分别为可编辑区域的虚拟模板让学生选择,通过选择链接不同目标框架,在虚拟模板中选择相应的可编辑区域,并插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对象,其他锁定区域都不能进行编辑,方便学生了解锁定区域和可编辑区域的特点及区别。对于重复区域和可选区域部分,可以仿照可编辑区域的教学方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实验操作流程,将添加重复区域和删除重复区域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建立逻辑关系,并通过模型交互界面、窗互操作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输入与输出,最终使知识点形象化。
另外,对于库的概念可以建立一个形象、生动、高效且基于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的虚拟库模型。在虚拟库模型中让学生自由编辑,然后将虚拟库模型保存,再运用在虚拟框架或虚拟模板之中,而且可以同时插入多个虚拟库模型,操作过程中如果需要重新定义虚拟库模型中的内容,则可在虚拟库模型中直接修改,若只想在虚拟框架中修改多个虚拟库模型中的某一个,也可将需要修改的库从虚拟库模型中分离出来重新编辑即可完成。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将库的概念通过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理论教学、原理演示以及辅助操作训练上给学生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体验,方便学生理解。
(四)CSS样式教学环节的虚拟仿真设计
CSS样式可以起到增强效果,美化页面的作用。但学生对计算机语言没有太多了解,也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所以学习时易出现问题。因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模拟训练,强调虚拟场景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完成CSS样式的操作,就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
CSS样式教学多半的问题都聚集在创建和调用外部样式表的部分。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先将CSS样式的简介用图像形式表现出来,找一些案例对应不同的CSS编辑内容,让学生对CSS样式制作的结果感官的印象,帮助学生在实验中更直观地感受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对应关系。其次,对之前基础知识学习时给学生介绍的HTML基本结构和标签书写方式等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了解标签和CSS样式之间的联系。再来通过虚拟环境引出CSS样式的三种类型:标签型、类型、ID型,并利用视频和动画展示出三者之间的等级关系。在演示过程中将标签型的部分常见标签及新建CSS规则的特点着重强调,对CSS规则定义中的类别逐个分类讲解,只有细致到每个参数的调整,学生才能明白最终结果和步骤之间的关系。在虚拟仿真技术的支持下,跟踪与反馈成为人与虚拟环境交互的主要渠道,利用眼球追踪技术发送与接收信息,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时眼神聚焦的位置及停留的时间,起到连接仿真知识点与学生反馈的作用,再根据大数据分析处理,了解学生迟疑的知识点并加以解释,从而达到交互状态。
另外,学生对于CSS选择器在理解上也是相当有难度的,多数学生会对超级链接四个状态的CSS样式编辑有些疑问,不能明确没访问的、访问过的、鼠标经过超级链接时的和正在单击超级链接时的状态,在操作中往往也有不少失误。传统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次讲解来让学生加深印象,但效率不高,而新的教学方法则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模拟超级链接的过程,由学生自行选择CSS样式类别,系统提示选择器名称的正确书写方式,并在CSS规则中任意定义所需的样式,当四种超级链接状态都定义完成后再由系统将四种选择器名称和CSS规则定义内容排列对比,帮助学生对四种状态有新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达到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三、虚拟仿真技术在综合实践上的应用
《网络与新媒体设计》的教学内容偏向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随着自媒体传播兴起,教学内容有所扩展,同时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不仅给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多种选择,而且给学生建立模拟教与学的空间,提供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枯燥的口述讲授进入到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之中,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实验方法的变革,是教学形式上的一个质变。
虚拟仿真技术对实践教学的部分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该技术为学生创建模拟环境,循序渐进地将其引入到实验场景中,营造真实的实验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模拟训练特别强调场景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学生在模拟环境中随意变化时空位置完成指定操作,利用数字头盔、手套、眼镜、立体声耳机等输出装置,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分组实验后,训练中的每步操作都会被记录并且分类保存,即使完成学习,也可以回看实验过程并修正错误。教师可以把模拟操作过程上传到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分析总结。
在经过之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给学生创建一个虚拟网络与新媒体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空间展示中得到更为真实的感官体验,增强临场感。例如针对网页设计的部分,给学生建立虚拟网络空间,要求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独立制作一个网站,网站中包含同类主题的一系列网页、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表格、表单等,结合教学内容中的CSS?邮健⒛0逵肟狻⒖蚣芙峁沟冉?行完善,并且最终到虚拟网络空间中。之后教师可以直接进行评阅,在不同的模型模块中,对学生的交互式翻转课堂实验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概括其交互式模拟软件应用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及综合实践能力等。
针对例如微信公众号设计等自媒体运营的部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微信号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并且每天向教师进行公众号文章推送,与教师进行自媒体互动等。公众号从主题、内容到形式、风格都由学生自行定义,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的模拟环境中自主完成新媒体运营过程,创造亲切、自然、与时俱进的成果展示方式,教师则根据学生公众号编辑及运营成果进行课程总结。再如H5设计中,要求学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H5的制作,利用VR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及H5编辑技术形成虚拟的作业形式,完成后可形成一张完整的拜年贺卡、生日卡片或自身名片等。通过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再回顾虚拟空间中的学习记录,查漏补缺,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培养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篇3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 网络营销 中小企业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5.38亿。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因其使用者数量之多,覆盖人群之广等原因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宣传平台及沟通平台。然而,从中小企业操作的视角来看,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营销活动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及简单的企业宣传上。2、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运营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生产为核心的观念上,没能随时代变化。3、缺少一个直观的、可操作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中小企业若不能改变此种营销现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屈于下风。通过对互联网特点的研究及营销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是一条现阶段中小企业营销可选之路,并提出了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行为与效果的螺旋模型,为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一、现状与问题
1.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
从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来看,企业进行网络整合营销的首要目的是节约营销成本。传统营销手段多注重广告及促销,但大众媒介的长期广告费用是中小企业无法负担的,促销手段所需人力物力资源较多,实质上是降低单位利润获取“量”上的盈利。网络整合营销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及较多的受众将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喜好的营销方式。其次,通过网络整合营销能逐渐改变中小企业运营模式。整合营销可以说是一种观点,它以沟通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实行网络整合营销能使企业摆脱传统以生产为中心的运营模式,便于适应未来市场。第三、网络整合营销便于企业开辟新的营销渠道。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部分手段与电子商务相通,适合电子商务出售渠道的产品能够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突破传统营销渠道的限制。
2.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前提
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是,要想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完善和发展整合营销传播,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细致地研究网络媒体,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是一种复杂的传播形式,它是融合的平台,它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融为一体。在没有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网络营销,容易造成中小企业资源浪费和营销收效甚微。因此,首先要了解网络传播的一系列特点,如受众范围广、视觉化、交互性强、高效性、高技术性等。近几年网络媒体出现了全新的如病毒营销、数据库营销、双向沟通、互动体验、口碑传播、事件营销等投入低效果好的营销传播方式和手段。这些新营销传播手段的要有效运用的前提就是企业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更好地与消费者保持良好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促进网络整合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的有效整合和互补,网络营销渠道具有传统营销渠道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传统营销渠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两种营销渠道应做到优势互补,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从而促成整合营销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3.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观点
目前,学界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和定义并不统一,原因在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随着营销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概念,因此其概念的内涵也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并不全面。同时互联网发展速度较传统媒体而言十分迅速,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网页、BBS、博客、微博客等形式,每种形式的传播模式都有其特点,所以网络整合营销并没有一个学界及企业界认同的定义及标准。这里借用清华大学姜旭平教授在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下的一个定义为参考: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是企业利用当代网络环境来开展的各类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是企业整合多种媒体组合营销传播的工具、方法、策略和过程。结合这个定义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特点不难发现,网络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在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的情况下与消费者沟通,保持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
二、理论阐释
1.模型设计的理念
虽然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及理论框架,但在操作层面上可以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的六个方法来对网络整合营销提出可操作的模型,即:建立消费者资料库;研究消费者;接触管理;发展沟通策略;营销工具的创新;传播手段的组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从能力水平上并不能保证完成所有的整合营销方法。因此,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能力提出网络整合营销具体方法,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行为。本文提出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针对现阶段中小企业的企业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现状是刚进入或还未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的企业,此类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的产品或服务,他们使用的传统运营模式,即产品为中心的4P营销。此类中小企业占我国中小企业的大多数,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正在向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上发展,网络整合营销适合部分企业较快的实现运营观念的转换,部分中小企业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以整合营销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同时,对于已经在进行网络广告投放的中小企业来说,网络整合营销能提高其网络广告投入效果,并将传统广告活动逐渐转变为现代整合营销活动。对于中小企业,企业的运营目标即效果层面可以简单的以企业发展目标维度为衡量标准。理想状态下,企业网络整合营销的行为与效果关系应为螺旋上升结构,行为维度上的各步骤应该是循环使用的和不断修改完善的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深入,效果维度随着各步骤工作的深入不断上升,最终达到企业运营目标,如图。
图例:行为维度:①市场定位及消费者研究。②选择合适的网络传播渠道。③沟通传播与拉近距离。④收集反馈与改正策略。
2.行为维度层面上模型的具体应用
(1)行为维度上的第一步工作是企业市场定位及消费者研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全面的消费者研究在费用上难以承受,从市场细分的角度上中小企业只有在掌握了自身企业定位后对对象消费者进行研究才比较现实。中小企业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维度上,首先要了解本企业消费者的网络接触情况及使用习惯,可以通过分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互联网报告获取网民的年龄、收入、地域等详细数据;或者通过对现有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网络使用情况,判断出企业产品能否进行互联网营销,如日用品、食品在互联网上营销较为困难,电子产品等比较适合网络整合营销。在这个行为维度上,判定企业自身能否利用网络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是基础目标,决定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上投入多少也取决于对消费者的研究上。
(2)行为维度上的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网络传播渠道。根据第一步的研究结果,中小企业在获取了整合营销传播的对象消费者后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消费者群体的网络接触习惯进行深入了解,如消费者网络媒介使用偏好、网络媒介接触时间等。同时,根据消费者网络接触习惯等数据结合企业实际营销投入选择合适的网络传播渠道。现阶段网民可以通过消费水平、知识结构及亚文化等不同划分为不同群体,不同群体的网民在网络使用习惯上的不同需要特别加以关注。需要提出的是,企业可以选择一些低成本的网络传播渠道进行营销活动,如通过微博客、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等,传统网络广告渠道如门户网站弹窗广告等因其成本较高、网络受众不喜好等原因已经不再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整合营销的首选渠道了。
(3)行为维度上的第三步是沟通传播与拉近距离。这是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重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网络整合营销将企业的资源的整合,为达成传播目标而形成合力,通过沟通来发展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信赖、相互满足的关系,并且利用营销传播沟通促使消费者对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产生信任,以及使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的良好形象长久存在于消费者心中。要达到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不能单单依靠产品本身,而是需要企业与消费者建立平等的沟通的关系。同时为了让自己的整合营销传播信息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则要求企业向消费者传播的信息首先要一致连贯,其次是要清晰明了,目的是有利于消费者收集和辨认信息。所以,企业在网络整合营销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利用和整合多种手段。一是多种互联网工具传播信息的整合。不论信息来自何种网络传播工具,如企业网站、论坛或门户网站,还是聊天工具、博客、微博客等自有媒体,其实质都是向消费者传达企业及产品信息。二是营销传播手段与传统营销手段的整合。企业借助广告、促销活动、公共关系等渠道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要与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所表达的信息一致。无论信息是什么,都代表了企业品牌,消费者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三是接触管理,“接触”包含了商家通过媒体、营销传播工具与其他可能与消费者接触的形式。接触管理就是要强化可有利于企业营销的正面传播,减少不利的负面传播,以影响消者的态度和行为。四是利用目标受众作为信息节点,通过网络口碑传播及自媒体传播达到整合目的。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模糊化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企业可以是信息传播者,消费者同样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如有部分企业利用微博整合营销活动充分发挥了微博传播零成本优势,以有奖转发为手段,在短时间内吸引网民参与,把有宣传信息或是促销信息的微博迅速传播开来。以此吸引人气,利用网民本身的积极性将网络整合营销的影响力最大化。
(4)行为维度上的第四步是收集反馈与改正策略。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最后一个维度实际上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与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如果能认真的执行前三个步骤,就可以在营销上有所收获。但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需要不断重复这三个步骤,因为无论是消费者习惯还是市场环境都无时无刻的在发生变化,如果仅仅根据最初调查研究情况来实施网络整合营销,那么营销的费用与效果比例将越来越大!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中必然要注意收集与消费者信息,此类信息若有关于产品服务内容的能够帮助企业改正产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反馈信息还可以是企业网络营销人员在与消费者交流过程中所发现的营销问题,通过分析此类信息,能够对网络整合营销策略进行微调,为进一步开展营销活动服务。
三、结语: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也需要“传播”和“营销”
市场营销观念种类繁多,所适应的情况各有差异,本文所提出的适应中小企业的网络整合营销模式之所以有可操作性在于其图形化的模型设计和逐步重复实施的步骤方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在人才知识储备上较为不足,图形化的模型相对于其它复杂的营销理论或模型而言容易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其次,逐步重复实施的步骤方法可以便于企业由小到大对网络整合营销进行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便于规避成本投入上的风险。最后,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图形化的营销模式也便于营销观念的传播,再好的方法如果企业不接受,也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及修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也需要“传播”和“营销”出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6月.
[2]张力文.《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策略》[J].传媒,2010年08期.
[3]夏梅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型建构及案例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理论建构》[D].浙江大学.
[5]沈奇.《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要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12期.
篇4
此举一出,立刻将中移动和Jego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众声鼎沸。记者致电中移动相关人士,欲就此事进行采访,却被婉拒。中移动内部接近消息源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关于Jego有很多话想说,但碍于情势和身份,只能“不予置评”。于是记者只能从私交甚好的中移动内部朋友和媒体朋友处得知一些零星但未经官方渠道证实的消息,并通过面上的观察发言。
横空出世的“创新”
Jego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冒出来的,或许是因为这是位于香港的中移动国际公司推出的业务。据中移动消息,Jego于2013年1月底开始业务测试,目前仍处于调试优化阶段。6月1日,Jego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正式上线,供用户下载和注册。许多内地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了这款应用,因为是中国移动的产品,且又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网络电话应用,是在微信风波后不久的这个时间节点推出,大家都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期待。推出之初,不少评论不吝溢美之词,指其“创新、突破、自我革命、甚至有望干掉微信”。但不少用户在中国大陆使用后发现,Jego的体验较差,随即感到失望。注册步骤较微信繁琐、通信不畅、音质不佳、信息发送严重滞后等问题层出不穷。
实质上,这款应用是中移动的国际公司推出的面向身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人群的业务,中移动声称Jego拥有“全球专属网络”,能为用户提供“运营商级的通话体验”,其“网络与节点均在海外”。原来,Jego根本就不是让人在中国大陆使用的,大家一时兴奋也没顾得上看清楚。或许,Jego的海外专属网络并未与内地的通信网络实现充分的互联互通,数据走起来自然不顺畅,在大陆使用Jego体验当然不佳。Jego团队对邮箱验证和账户信息的信息推送,使用的是繁体中文,由此可以看出其针对的区域和人群,显然中国大陆不在其内。其实,Jego与创新无关,与革自己的命更无涉,“革己命”只是客观上的副产品。
暂停注册只为设限
6月22日,中移动国际公司发出声明:暂停注册、暂关闭客户在中国大陆境内使用VoIP功能。已注册的中国大陆客户可在中国大陆境内使用包括文本及语音消息、图片分享等免费功能,应用间音视频通话及付费功能(如绑定号码、拨打全球固网和手机)在中国大陆不能使用,仅支持在国际漫游的情况下使用。国外客户暂时不受影响。还未满月的Jego成长受限。不少评论认为Jego将“胎死腹中”、“夭折”,其实不准确,这个业务还会在,只是排除了在中国大陆使用的可能性。国际公司关停的理由是“调试优化”,真实原因难以启齿,实则暂停注册不是重点,暂停功能才是要义。
此次事件充分说明了电信体制与互联网体制的区别。互联网是全球的,要求互联互通,没有国界。或许,中移动国际公司把Jego提供的业务定义为“国际电信业务”不甚准确,现在已经没有传统的单一电信业务了,而是三网融合业务。Jego设计的初衷是面向身在大陆以外的人群,未曾想到在中国大陆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这是中移动始料未及的。国际市场还未打开,国内市场却受冲击。或许是国内用户忍受得太久了,Jego的出现使大家十分兴奋。互联网无国界,人为设置界限是徒劳的。大量的国内用户开始使用Jego,这对本已饱受OTT业务冲击的电信语音和短信息业务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Jego这个原本被委以开拓国际市场重任的孩子,却无意间成了革父母命的人。中移动要革自己的命,早就用飞信革了,何必等到现在?又何需Jego?
中移动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但多半归功于其在中国的垄断性地位。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自由、更开放,用国内的套路自然行不通。ICT化是趋势,网络电话也必将成为主流,要开拓国际市场,中移动就必须推出类Skype应用。当初中移动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际业务,在香港成立了国际公司,赋予其专业运营的职责,并给予较大的自由权和独立性。或许,选择香港,就是想让国际公司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环境。于是,国际公司的重磅产品Jego终于问世了。当然,这也不能怪国际公司,人家的使命就是瞄准国际市场,推出符合国际市场趋势、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也许,国际公司当初应考虑周全些,就只针对海外用户,但这不符合趋势,若是国际公司真这么想了,岂不是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了吗?那以后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当初又何必去香港?
记者认为,中移动倒不如借此契机,顺水推舟,跟随趋势,真的来个自我革命。就让Jego作为一个全球网络电话软件,追赶Skype。全球一体化,中国大陆是全球的有机部分,不可能超然其外。这次事件给中移动提了个醒,也是中国运营商问题的集中暴露,说明运营商的转型任重道远,阻力重重。电信时代是区别对待,条块分割,一地一公司一业务一运营,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体制机制会失灵,导致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知道,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设限的产品不会存在于互联网时代。
网络电话必然是趋势
Jego叫停的解读大致有二:政策和内讧。记者认为都不是决定因素,而主要还是因为利益。运营商排斥VoIp,因为一旦放开,互联网公司会蜂拥而上,到时运营商鸡飞蛋打,而牵制互联网公司的政策借口也失去了。放开VoIP,运营商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利益上,都过不去。目前VoIP只在4个地方试点。当初内地禁止VoIP,据说是出于对网络质量的可控及保证运营商的利益的考虑。
篇5
终端商
推动TD-LTE生态系统加速发展
日前,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宣布扩展其TD-LTE解决方案以支持1.9GHz频段,此举将帮助运营商使用1.9GHz频谱提供TD-LTE服务。
全球的很多运营商都将从不断发展的TD-LTE解决方案中受益。对于中国移动而言,1.9GHz频段的TD-LTE解决方案,将支持其将TD-SCDMA(3G)网络演进为TD-SCDMA/TD-LTE双模网络。利用TD-SCDMA频谱,只需要简单的软件升级,即可在1.9GHz频段中支持TD-SCDMA和TD-LTE服务,这一方案必将助力中国移动加速建设TD-LTE网络。
那么,TD-LTE到底有哪些优势?从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马博策的介绍中或许可以了解一些:TD-LTE提供了更加快速以及响应更加迅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速度高达112 Mbps,并可支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观看高清视频和运行强大的互动游戏。
马博策说:“所有这些TD-LTE优势都将在1.9GHz TD-LTE频段中实现,此方案扩展了TD-LTE的覆盖范围。”这意味着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在推动TD-LTE生态系统加速发展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加速了TD-LTE在全球的部署。
运营商
掀起4G网络的盖头
TD-LTE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人们也终于开始尝到4G的甜头。本月起,杭州在国内首个开放4G网络――乘坐杭州B1快速公交车的乘客,只要带上具备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能免费体验每秒2.4Mbytes的4G网络速度。这个数据转换成标准的网络速度,接近20Mbps。
同样的好消息也从香港传来。4月25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4GLTE移动通信服务,将为客户提供最高下载速度为100Mbps、最高上载速度为50Mbps的移动数据服务,满足客户与日俱增的移动数据需要。而其中两地数据共用服务计划更是全港首创。配合其一卡多号业务,将提供更方便及无缝的数据及话音服务,还能大大节省漫游开支。
4G时代正慢悠悠地掀开“盖头”朝我们走来。然而,东南部的用户已经初尝4G甜头,而中西部地区的TD-LTE建设却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对此,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总经理简勤呼吁,应加快在西部地区开展TD-LTE的试点,以带动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简勤经过长期调研认为,成都作为西部重镇,应成为TD-LTE西部试点的首选。“从地理位置上看,成都位于中国西部的中心,是西南与西北互通的交通要道,在此进行试点,影响力必将覆盖全省,辐射西部,事半功倍。”
国际
稳健过度最安全
2012年之于TD-LTE,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2月,日本软银TD-LTE网络正式商用,从而拉开了本年度TD-LTE全球商用的序幕。而作为从3G时代迈向4G时代的关键技术,LTE也成为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应用提供商的关注焦点。
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电信目前已完成了覆盖该国84座城市的LTE网络部署。据了解,该公司将在韩国全国范围内提供LTE服务,计划在今年上半年覆盖较小的县,全年的目标是LTE用户达到400万。此外,该公司还将推出LTE语音服务,时间定在10月份,届时各大手机制造商将会推出专门用于LTE语音服务的手机。
篇6
关键词:复杂网络环境;舆情;危机;新兴媒体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无线设备的迅猛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上网设备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赋予了媒体更加强大的传播功能,即具备了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快速的传播速度。新兴媒体屏蔽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上网更加拓宽了媒体传播的途径。但是,新兴媒体多元化的特征使得网络环境变得异常复杂。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作用的复杂网络环境下,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多媒体信息丰富以及交互性极强的特性。现代企业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这种复杂网络极其可能成为危机的放大器。因此,本文研究在新兴媒体构成的复杂网络环境下,提高企业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的方法,并为企业如何在舆论引导下化解危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对策,能够从具体的方案、理论以及实践方面为企业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方面进行借鉴与指导。
二、复杂网络环境的企业危机特征及影响
企业危机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宏观大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国家标准、行业问题的暴露)以及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生产运营,未达到客户的要求都会引发的一系列危害企业的行为。企业危机发生时,要采取特殊的错失加以应对这种紧急的状态。企业危机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都具备突发性的特征。企业危机经常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企业危机的发生究其根源,是由一些细小而不为人察觉的事件逐渐积累,并最终爆发的,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企业危机发生后,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假如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事态将会更加恶化,使得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在复杂网络环境下针对企业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信息过滤性差,危机发生率高
当前,各种新兴媒体的多元化特征导致了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媒体的一个特征是,热衷于追逐一些具有新颖性、代表性、话题性的公众热点事件。而企业极易成为公众的焦点,成为被媒体挖掘的信息客体。由于无线设备的社交软件的丰富,开启了自媒体时代,使得网络环境更为复杂。企业逐渐遭到个人、社会群体的舆论攻击和指责,使得企业危机爆发的概率更高、传播的速度更快以及范围更大。另外,企业危机可能因为一点失误造成网络上无限的放大,从而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二)信息的重复性强,危机时间加长
复杂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存储能力强、传播性强。网络的信息被重复转载,信息被大众共同保存。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网络用户有了表达观点以及情绪的场所。由于网络监管的不善,对恶意的观点、谣言的散布控制不严格,网络上针对企业不利的言论容易积累很快。这些不负责任、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观点,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信息的重复性会造成公众加深人们对企业负面信息的记忆强度以及理解。另一方面,信息的重复性造成了企业网络舆情危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退。
三、企业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危机特征以及影响,本文针对企业危机的潜伏期、征兆期、发生期建立有效的企业危机的舆情应对策略。
(一)企业危机潜伏期的预警机制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舆情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通过实践证明,在复杂网络环境下,能够影响企业的形象的经常是通过新兴媒体传播的微小消息,但是通过人为的可以放大、篡改,从局部扩散到整体快速成为危害较大的事件,甚至发展成社会公共热点事件。由新兴媒体构成的复杂网络的信息传播充满了不可预测性,直接导致了企业无法预测网络的舆情情况。为了应对企业舆情危机的传播,企业应该组成由专家组成的预警团队,使用专门的系统手机网络信息以及舆情传播特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从而能够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在危机发生之前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二)企业危机发生期的应对机制
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性强,覆盖范围广的特性,能够有效减弱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达到企业预期的目的。另外,在企业危机发生期,企业可以选择民众参与度较高的新兴媒体平台进行非官方的信息交流,来扩大两双向对话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进行网络上不受限制的交流。这种方式的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搜索引擎进行优化检索。检索危机发生时与企业负面信息相关的文字、网页链接、视频以及新闻进行搜索,并对其进行排序,准备的把握危机的发展态势,用引导的方法分步骤化解危机。其次,要发挥企业网站公关的功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企业进行危机公关,如危机发生时,企业要在网站上给出相关声明以及应对危机的方案,同时要更新危机处理信息,给公众透明的信息态度,从而为解决危机打下基础。
(三)企业危机处理期的媒体整合机制
企业危机处理期,应对舆情可以采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时效性以及便捷性,并且发挥传统媒体对公众心中给的信任性。应该注意的是,在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企业一定重视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因主观的判断因素而导致的信息失实。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高效的资源整合,使其成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整体,从而建立完善机制。
四、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作用的复杂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的特征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从信息过滤性差、危机发生率高和信息的重复性强、危机时间加长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文章从企业危机潜伏期的预警机制、企业危机发生期的应对机制、企业危机处理期的媒体整合机制三个层次详细探讨了复杂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以及舆情应对,为企业如何在舆论引导下化解危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对策。企业危机以及舆情应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充分借鉴、参考国外的成功大型企业的经验,直到最终能灵活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日常经营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企业危机处理方面的人才培养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企业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赖明忠.论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34-35.
[2] 傅开强,张战胜.全球化时代舆论危机现象探析[J].军事记者,2007(07):125-126.
[3] 张新民.危机管理的信息视角――评罗贤春博士《企业危机管理的信息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148-149.
[4] 侯长红.企业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策略[J].档案管理,2011(04):334-335.
[5] 赵围,张铁男.面向企业危机管理的情报交流系统的构建[J].情报杂志,2010(05):111-113.
篇7
2006年5月18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与各省级气象局共同承办的数字有线付费频道中国气象频道正式开播。作为国内第一个气象专业频道,中国气象频道将气象信息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它的出现从根本上刷新了目前中国“电视天气预报”的整体面貌。
作为数字电视中的付费频道,中国气象频道的未来发展既有机会,也面临着挑战。
1、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前景良好
近两年来,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的用户拓展大大提速,用户数量大幅度增加。
有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电视用户数量达到2,796万户, 08年1季度,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达到3195.18万户, 2008年2季度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超过3800万户。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步入快速发展车道,有线数字电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同时,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也都获得积极的推进、取得显著的发展,这为中国气象频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电视市场。
2、付费电视却还处在培养期
但由于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尚处在初期,用户长期养成的免费看电视的习惯还未改变过来,虽然付费频道是各地网络运营商普遍选择的增值业务,为收视付费的观念在用户市场中还没有培育成熟,因此付费频道的运营还在摸索中,处于市场培育期。
由于许多付费频道需要依赖集成运营商,而国内集成运营商处于强势地位,能给支付给付费频道的费用很少,中国气象频道作为一个付费频道的盈利还比较困难。
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数字电视市场,运营模式、经营模式、推广策略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营是频道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气象频道对于内容市场的开发和运营策略合理与否、有效与否,不仅关系到频道能否尽快盈利、盈利大小,也将关系到频道的能否健康持续发展。
于是如何根据中国气象频道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有步骤、有效率地进行经营模式设计是目前华风集团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整合内外部资源、频道销售模式以及品牌经营三部分来探讨中国气象频道的经营模式。
一、资源经营 ――“合作”与“开放”并举
1、资源经营
中国气象频道肩负公共气象服务的重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电视频道,还要承担传播全国各地气象信息的责任,要有资源整合的意识,需要系统内外各部门各机构的支持。
中国气象频道对全国气象资源的整合,不仅包括华风集团内部的资源,还要有与气象系统内的各业务中心、各级气象部门、气象系统外的农林渔交通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媒体等进行资源合作,这个合作,不仅是内容方面,也包括经营方面。
2、资源经营原则――“合作”与“开放”
中国气象频道的内容需要系统内外各部门各机构的支持,中国气象频道的经营也需要与合作方进行联合经营,同时要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频道内外的所有气象资源为频道所用,包括频道内部以及集团的内容资源、人力资源。同时要重视与地网和企业的气象交流与合作,发挥地网的普及作用及企业品牌效力的联动作用。
中国气象频道在市场化运营的过程中要把握“合作”与“开放”的战略原则,把这两个精神贯穿于频道运营的始终。只有以“合作”和“开放”为经营战略原则,才能把中国气象频道做大做强。
3、资源经营策略
(1)与地方气象机构联合经营
中国气象频道与地方气象机构的联合经营主要在于经营权的下放,在内容版面上,给地方气象台足够的自,由地方气象台自己安排插播的内容和版面;在经营上,使地方气象台足够的权力在地方插播的地方自主进行经营;在管理上,协助地方气象台做好更精准的内容和经营投放,帮助地方培养专业的气象人才队伍;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中国气象频道正在考虑与地方气象机构共同成立运营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与地方气象台的合作不仅把内容插播的权利充分下放,也把属于双方合作部分的广告经营权下放给地方。地方气象台在L屏地方插播、地方插播节目时间都可以自主进行经营,中国气象频道不做过多的干涉。
股份制改造
中国气象频道要全面整合合作体系内各级各地气象台的资源,可以共同成立运营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将合作体系内的各级气象部门进行资产评估参股,组建一个运营的股份有限公司。在界定资产评估的过程中,要统一评估标准,经过招标程序,选定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统一评估,确保资产评估值客观、公平、公正。
存量不变,增量分成
如果中国气象频道与合作方共同成立了运营公司,在中国气象频道与各级各地气象台的合作体系中,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关系到合作体系的成败。
中国气象频道要充分照顾到各级各地气象部门的利益。对此,中国气象频道可以采取“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收益分配办法。即合作体系内各地方气象部门现有业务所形成的收入,扣掉网络改造和维护成本后,全部留在各地方气象部门,而今后的新业务收入按照双方协商的比例进行分配。对于地方气象部门而言,在不用再进行投入的情况下,有稳定的存量收入,还有增量分成,并可预期将来更多的新业务利润分成,能够充分照顾到地方气象部门的利益,更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接受。
(2)与集团其他资源整合经营
对华风集团而言,除了具有中国气象频道这个付费频道以外,还有手机电视、IPTV等多种新媒体的通路,中国气象频道可以与集团的其他资源联合起来整合经营。以收视费的捆绑销售为例,集团可以对用户实施销售策略,用户只要订购了所属华风集团内容的手机电视或IPTV业务,就可以免费赠送中国气象频道的付费频道收视等,这样就可以把集团的渠道资源都打通,全部整合起来共同经营。
(3)与系统外的资源整合经营
除了气象系统内的各级各地气象局,系统外与气象部门相关的部门以及媒体都是中国气象频道应该重视的资源合作方。在经营合作方面,凡是与这些相关部门有关的气象节目内容的时段,可以由这些相关部门自主经营,给这些相关部门充分的权力。此外,中国气象频道与这些相关部门还可以联合做活动,通过活动进行盈利以及扩大影响力。
二、销售经营――“收视费+活动+经营”多元化
中国气象频道的销售经营主要包括收入和营销,其中,收入主要是收视费,营销包括各种活动和广告。
1、收视费占主体
对于频道来讲,收入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收入的两个重要来源就是收视费和广告主投放的广告费。而就现状来看,收视费依然是中国气象频道收入的主要来源。
(1)低价策略
免费的气象信息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获得,多数电视台和报纸版面都有气象信息,出外时的车载移动电视、户外液晶屏电视也经常有气象信息,此外,目前已经广泛普及的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也让人们获取免费气象信息变得十分便捷。对人们而言,免费的气象信息很容易获得,要想让人们接受中国气象频道这样一个付费频道,让人们愿意为气象信息支付一定的费用,中国气象频道在定价标准上应该实施廉价策略。
(2)双重收费方式
中国气象频道在收费方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向用户收费,另一种则是争取进入数字电视的基本包,向地网或集成商卖断。如果直接向用户收费,气象频道可采取廉价策略;但同时考虑到中国气象频道的公益性,如果能进入基本包就更能体现频道的公益性,而且中国气象频道在用户市场启动之初,通过卖断的手段也能为频道的推广减少一些阻力。
2、经营收入不可缺
由于受到政策限制,中国气象频道作为一个付费频道首先要排除视频硬广。目前,可供中国气象频道使用的广告形式主要是标板、角标、冠名,以及植入式广告等形式。
中国气象频道在广告经营中需要注重一定的策略,主要有:
(1)与企业开展节目内合作
当中国气象频道的节目要与广告商品实现结合时,例如在生活资讯类节目中,专门针对特色气象服务用品,例如融雪剂、避雷手机、高科技雨伞等,运用情节植入式广告,进行趣味性宣传,则中国气象频道要与企业开展节目内的合作,让企业的广告产品在节目中以合理的、容易被人注意和接受的方式出现。
(2)与地方气象机构联合经营
中国气象频道在与地方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赋予地方较大的经营权,实现双方的联合经营。在地方插播的地方投放富有地方特点的内容,对地方受众能起到更具针对性、更明显的宣传效果。
(3)与集团广告经营整合
中国气象频道可以与集团开路频道广告经营整合,频道广告作为集团开路广告经营的延伸、捆绑经营。在广告主为集团开路广告支付的广告费基础上,广告主只要再适当额外支付一小部分的广告费用,就可以将其广告也投放到中国气象频道上面。只要这部分额外费用不要超出广告主的接受范围,对广告主就能起到一定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向有需要的机构卖断广告经营
中国气象频道还可以向其他有需要的机构卖断经营权,例如旅行社、户外活动、农业部、海事局、地震局等。在中国气象频道播出与这些机构相关内容的时段里,把经营向它们卖断,中国气象频道收取固定的广告费或赞助费。
3、活动可为频道带来多种收益
频道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活动,直接盈利;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比如企业冠名,为企业量身定制活动等。频道开展活动可以为频道带来多种收益。
气象频道有强大的内容资源,有中国气象局作为后盾,因此可以聚集大量的政府资源、明星资源和企业资源,资源整合和资源扩展的成本较低;大型的活动较容易获得企业支持,增加频道的收入,为频道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型活动还可以快速扩大频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品牌经营――注重创新推广
品牌是企业的资产,某种程度上,品牌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的多少,中国气象频道品牌的经营在频道的经营模式是必不可少。
中国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致使国内传媒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要想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经营发展,仅仅依靠节目内容层面的提升是不够的,中国气象频道还必须通过宣传推广来打造自己的频道品牌。
1、加强合作 联合推广
加强与地网、集成商联系,运用促销手段。对于用户来讲,优惠的促销活动将是极大的吸引,所以,建议中国气象频道在推广中开展特定的促销方式,加强与地网、集成商的联系,共同对中国气象频道进行推广。例如开展大型的抽奖活动,用户只要购买中国气象频道或集成商的某个打包节目一年以上,就可以参加抽奖,获奖者可以免费参加国内旅游。通过类似的活动,中国气象频道在用户中能够树立起更高的知名度,有利于扩大用户规模。
除此之外,华风集团具有丰富的媒体资源,中国气象频道与集团其他媒体资源联合起来,例如户外电子屏、手机电视、IPTV、传统电视中的天气节目等,实现宣传整合,可以凝聚更大的力量,节约宣传推广的成本,扩大影响力。
2、阶段营销 打造品牌
中国气象频道开办两年多,目前正处于树立整个频道的品牌以及形象的关键时期。针对频道的现有发展状况,频道的营销推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的内容:
第一阶段:广告推广+活动营销=频道知名度
除保持在传统媒体,电视、电台、报纸上的高曝光度外,还利用汽球、广告牌、灯箱广告和公交车等户外媒体进行宣传;与数字电视的营业厅合作,在其大厅设置频道的宣传广告,利用传单、海报或者大厅内的电视进行宣传;还可在小区或者社区张贴频道的宣传画报或者宣传单,可以直接到达观众的视线。
营销活动是凝聚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频道成立之初,活动可以制造社会热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当频道逐渐成熟后,通过活动能充分体现出一个频道的媒介力量和社会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也为电视频道品牌的提升和实现经济效益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促销策略+互动营销=频道忠诚度
频道的促销推广对象针对的是广大的电视观众。频道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促销推广,对一些对用户实行订购反馈优惠;采用品牌合作方式提供物质奖励;借节假日及一些重大事件开展优惠活动等。
在频道品牌的推广中应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以体验式的营销将频道的品牌内涵潜移默化的植入受众心中,提升气象频道品牌的理解度和好感度。采取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可配合频道需要,适当开展特色互动栏目,气象知识百问、主题形式的专家讲坛等;可开发气象频道的一系列的礼品,例如频道挂历等;设计与气象知识相关的有奖问答、气象知识竞赛等活动。
根据市场调查,气象频道的目标受众当前一般都是收入为中等以上的用户。这部分用户的生活品质较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为其定制特色气象服务。
可以采用短信的形式与用户互动,根据用户的需求为特定的用户发送特色服务,也可以发展视频点播。例如,为注重服饰的用户每天专门发送时尚气象的信息,指导其不同气候下的穿衣;为喜好旅游的用户制作旅游天气资讯;为爱好运动的用户制定运动天气资讯等。
第三阶段:区域扩展+衍生产品=频道影响力度
气象频道的品牌发展目标是要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专业气象频道,因此,要在全国各地进行频道的媒体推广。
可以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召开频道推广会;在召开频道推广会的同时,选择全国性传播媒体以及省外强势媒体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广告传播,将气象频道的传播平台由北京拓展到全国。与地方集成商和网络商合作,由其承担一部分的宣传,例如利用当地数字电视营业厅进行宣传。在区域扩展方面,更有效的方式是采用地方插播。通过合作一方面可以整合全国的气象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地方媒体的作用使气象频道较快的到达全国观众的视野里,有助于提高知名度和服务的广度。
有效的品牌延伸可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因此频道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发衍生产品。衍生产品最重要的是注意与频道的关联性和相互促进作用,不可盲目延伸。
篇8
关键词 NGN;EPON;通讯;方案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215-02
鹤煤通讯专网是一个为鹤煤集团安全生产及职工服务的通讯信息网。鹤煤新闻中心(原鹤煤供电处信息中心)作为鹤煤通讯专网的运营部门,承载着整个鹤煤集团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业务。NGN解决方案能提供语音、视频、多媒体融合业务、面向第三方的开放业务能力、扁平的网络结构、设备的部件化、标准化、高集成度,从目前看来是解决鹤煤专网业务发展需求的较好方案。
1 项目介绍
鹤煤集团的语音通信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PSTN网络之上。传统的PSTN语音网络是一种走TDM的资源独占型的封闭网络,难以适应各式各样多媒体业务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以及迅速提供各项综合业务。鹤煤集团棚户区(福田4、5、6区,馨苑1、2、3区)等15个小区,棚户区用户近1.5万户。因此,鹤煤集团新闻中心以此为契机,以宽带IP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软交换体系架构,以及成熟稳定的信令控制和媒体处理技术,搭建鹤煤集团NGN网络核心平台,推进网络转型,满足鹤煤生产生活通信业务的新需求为满足十五个棚户区对鹤煤通讯专网的需要,更快的扩展业务,鹤煤新闻中心构建了NGN网络平台,运用G/EPON技术优化鹤煤通讯专网。
2 技术简介
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
EPON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3 NGN电话放号工作流程
自2010年3月底各棚户区电话、网络陆续开始装机,截止到2011年2月底棚户区发展用户约2900户。EPON技术首次运用于鹤煤通讯系统,对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地向厂商学习,查阅相关资料。
机房放置了两台维护台,一台是中兴软交换维护台,用于放号及相关数据配置;一台是烽火的ANM2000,用于号码的语音设置和ONU设备的监测。
3.1 制作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
厂家配置维护台相关的数据后,机房技术人员制作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分配表字段包含楼栋、单元号、ONUIP、ONU端口、虚拟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
3.2 登记ONU设备MAC地址
安装设备之前,机房人员需要把ONU设备的MAC地址登记到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内,以“楼栋-单元-楼层户型”的形式编号登记到ONU设备的箱子上,如401-3-302,表示馨苑四区三单元3楼西户,安装设备人员根据箱子的编号安装相应单元的ONU设备,并把ONU设备开关打开。
3.3 增加ONU节点
所有棚户区设备到位后,机房技术人员根据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增加ONU节点。
3.4 放号
机房人员根据用户申请单的地址对应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找到对应的节点,为地址分配ONU端口号,并把端口号以(端口号-1)的数字登记到用户申请单上,放号工作完成后及时将用户申请单交给安装人员。
3.5设备认证
技术人员要经常观察ANM2000维护平台,发现ONU加电时根据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的MAC栏、虚拟栏数据及时为设备做认证和语音数据。
4 NGN电话障碍解决步骤及方案
机房人员若想要熟练的掌握NGN技术和处理障碍的技能,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处理故障初期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楚、方法不正确等现象,为让机房人员更快的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处理障碍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我根据实际的障碍处理工作,总结了一些处理故障的步骤和判断障碍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机房人员日常的障碍处理工作。
障碍解决的步骤与方法:
接到申告电话故障时,首先问清该电话用户具体的家庭地址,如哪个小区,哪个楼栋,哪个单元,哪层哪户;再问清楚故障的现象,根据现象来确定故障点出在机房还是设备,可根据拨打电话的铃声可根据下面罗列的现象之一查出故障点。
1)短滴声
说明此电话未放号,需要根据用户的地址,按照棚户区ONU分配地址表放号。
2)忙音
(1)节点配置数据RTP开关为0,需要配置RTP开关为1;
(2)TIDNAME配置没有做数据,应配置TIDNAME数据;
(3)查看EPON网络管理系统,找到电话对应的具体地址查看有告警,如果断电的话,则需告知用户,如果是光纤或设备的问题,则通知技术人员或外线人员及时处理;
(4)语音没有做数据,需要配置语音数据;
(5)设备没有认到,需要认设备。
3)回铃音
(1)放号位置不对,共有2种情况,一种是用户地址错,如申告故障的电话用户的地址为401-3-302,而放号位置为403-2-101,如果403-2-101设备正常的话,则会出现回铃音,所以机房人员放号时要认真核对用户地址;一种是ONU端口位置不对,如该电话应是1端口,而放号位置为3端口,此类现象也出于机房人员放号的原因;
(2)语音数据不对,语音配置时数据即虚拟号码弄错。如果整栋楼的用户出现同样的现象则是设备的问题,应查看设备是否停电或告警,如果没有停电或告警信息,则应告知外线人员或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更换工作,排除障碍点,例如用户电话不振铃就是设备问题。
5 结论
NGN是解决鹤煤专网业务发展需求的较好方案,目前EPON技术在鹤煤通讯中运行良好,掌握NGN技术对机房人员是一项技术挑战,熟练地掌握NGN电话障碍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鹤煤用户提供服务。
篇9
一般我们发现自己的网站流量突然下跌以后,你要弄清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哪一个来源的网站流量渠道出现了异常?想要知道这个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登陆自己的网站分析后台查看流量来源渠道报告,并且做对比分析;
下面的是百度统计为例,步骤大致如下:登录百度统计后台-->找到流量来源报告-->进行同比分析;
下面的是GA统计为例,步骤大致如下:
登录GA统计后台-->找到流量获取报告-->概览-->渠道-->来源/媒体;
当我们知道哪一个来源的流量出现问题以后,基本上大的方向就确定下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脑袋中筛选一些常见的造成流量突然下跌的常见因素和我们确定下来的大方向进行匹配,最终定位原因,提出解决方案。那问题就来了,造成网站流量出现下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何杨在这里给大家一些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统计代码故障一般统计代码故障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网站在改版的时候,因为使用不同的模板信息,导致有些页面的统计代码没有正确的安装,或者网站中有其他的JS代码和统计之间有冲突,服务器异常或者不小心错误的配置(如暂停报告操作)等,都是会造成统计代码工作异常。
影响流量来源包含:搜索渠道,引荐流量,直接流量;
一般出现这类问题造成的结果会有2种:
整体无流量:肯定是统计代码没有工作造成的,建议检查代码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有冲突,或者无法加载),或者有没有错误配置(如暂停报告);部分目录整体没有流量:比如网站中产品目录下的页面整体没有流量,我们可以通过子目录报告分析(GA叫内容分组)每一个目录流量变化趋势,如果某一个目录下面的流量突然没有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检查是不是这部分目录中统计代码没有安装或者正常工作;二、节假日正常波动这一点非常常见,而且有很大的普遍性,大的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的开始,一般网站都会有比较大的下降趋势,但是这是正常的,并且我们很容易在统计报告中查看验证,主要是通过观察流量产生变化的日期及持续时间,还有就是可以调取历史数据,和去年同期进行下对比。
影响流量来源包含:搜索渠道,引荐流量,直接流量;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用紧张,也不用做任何的调整;
三、营销活动推广过后我们知道,网站运营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推广,可以帮助我们积攒人气,沉淀用户,甚至是提升转化。所以只要是有效果的拉新活动,一般情况下在短期内表现在网站的流量上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但是活动结束以后,会在一个短时间内回到正常的范围。
影响流量来源包含:搜索渠道,引荐流量,直接流量;
我们运营要做的就是和市场活动人员对接,询问活动是什么类型的,会影响来源流量中哪一个渠道,然后再根据我们上面判断出来的下降流量渠道类型分析,看看来源的渠道是不是吻合的。如果是吻合的,那么说明,现在的流量下降就是活动结束后的自然回归现象,问题不大。
四、搜索引擎降权;做SEO的可能对这个词非常的敏感,可以SEO最担心也是被搜索引擎降权,造成被降权的原因有很多,如短时间内制造大量垃圾链接,友情链接连带处分,以及各种黑帽手法等,一般比较严重的降权会导致网站的关键词在搜索引擎结果页中的排名全无,带来的结果就是网站的流量收到重大的影响。
影响流量来源包含:搜索渠道;
但是搜索引擎降权对流量造成的影响我们很容易进行辨识,只要打开搜索来源报告进行相同时间段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找到原因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公司有专门的SEO,当然是交给他去处理。如果你自己也兼着SEO的工作,那你就要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网站降权,然后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等待搜索引擎重新审核。并且要及时的跟踪每天的流量变化情况直至关键词排名恢复。
五、外部推广链接影响网站的外部引流的方法有很多,硬广宣传,各种外链等,目的就是给用户增加访问我们网站尽可能多的入口,但是有时候外部推广链接的不同状态会给网站的流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数量很多的链接出现问题:比如在一个相关性很高的论坛发了很多链接,但是由于触犯论坛规则,账号被封了,导致原来曝光量很大的帖子一下子全部看不见了;一条或者几条引流效果很好的链接出现问题:比如我以前在一些站长站上面做了很多的硬广宣传,相关性很大所以效果非常不错。但是一般都是有周期的,所以周期结束后,网站的流量都会有一个明显的降落;我们上面所说的出现问题其实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以下3种:
正常下线:比如我们上面说的付费硬广宣传,周期结束自然下线;被人为删除:比如我们上面说的论坛账号被封,造成之前所有的外链都被删除;链接点不通:点不通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更换域名造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301跳转;影响流量来源包含:引荐流量;
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统计报告中的外部链接报告变化历史趋势图,先定位到底哪些外部链接出了问题,如果是上面说的第一种正常下线,那你就考虑有没有必要再续费继续展现。如果是第二种被人为删除,那你就检查一下是不是触犯了对方的规则,以后发外链的过程就要避免。如果是点不通,那你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更换了域名没有做301跳转,导致原来地址不通,造成流量损失。
六、服务器或者CDN异常导致服务器异常种类有很多,比如宕机,被黑等,但是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导致用户访问网站失败,很自然的统计代码根本无法加载,统计不到网站的访问数据。
还有一种就是为了保证访问速度,使用CDN加速的网站,很多时候也会造成网站的访问异常,比如无法连接配置节点,没有覆盖区域等。
影响流量来源包含:搜索渠道,引荐流量,直接流量;
通常网站访问不了,就找公司的技术尽快处理,处理好以后,可以使用站长ping或者测速工具测试一下,网站是不是可以在每个区域都能正常访问。
篇10
一、“质疑文化”和多产业视角的“联想”
对“质疑文化”的鼓励对于创新非常重要。传统电信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虽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于创新的欢迎和鼓励,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电信级服务质量”的片面理解可能会使其从文化和意识层面对变革或是创新产生本能的抗拒。我们知道,创新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质疑”,尤其是“对无可质疑的事情提出质疑”是创新萌芽的重要基础。来自外部的质疑与来自内部的质疑同样重要。外部质疑是跳出盒子之外思考,能够打破陈规,形成新的游戏规则;内部质疑则由于丰富的操作经验和长时间的知识积累,能够抓准质疑点,常能形成操作性极强的创意。以iTune为例,从媒体产业角度看,iTune是一种微创新的积累,其各个细节都体现出了对在线音乐购买的专业性;从电信行业的角度看,iTune又是一种颠覆性的产品开发售卖模式。国内运营商过往的成功虽然为创新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却反过来给“质疑”形成了障碍。从内部看,运营商缺乏主动对自身对行业的质疑,更多的是在创新型企业带动行业发生变化后研究应对的策略——采取相对被动的姿态。表现在创新组合中,就是改良型创新、市场创新比较活跃,而颠覆性创新的投入和成果相对较少。此外,由于运营商习惯于自身行业的主导地位而时常对合作伙伴提供具体的思路,这也会堵死来自外部的质疑或是创新来源。
质疑文化如何能够得到肯定和相应资源的配套,运营商需要认真思考。在不同的场合,运营商曾多次表达了在互联网领域构筑核心能力的强烈愿望,但是信心却相对微弱。运营商对互联网行业边界的认识各有不同,尤其是与目前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如何界定、如何结合等问题仍有待澄清。在移动互联领域,运营商同样没有意识到构建真正的行业核心的重要性,最终像做电信增值业务那样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单个产品上。而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采取一种有别于传统运营商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通过并购实现快速的能力获取。由于经验的缺乏和操作手段的局限,国内运营商要么就是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家说辞避开这一问题,要么就像温吞开水一样与合作伙伴开展各种各样的合作——获取核心能力成功率极低的一种手段。另外,运营商转型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联想”。把看似无关的质疑、问题或者来自不同领域的想法成功地关联起来的能力是创新者DNA的核心所在。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梅迪奇家族将不同学科的人聚集在一起,例如雕塑家、科学家、诗人、哲学家、画家及建筑师等。这些人彼此联系、交换灵感,新的创意在各个领域的交叉点大量涌现,从而在佛罗伦萨实现了创新大爆发。乔布斯在描述Mac电脑的设计来源时表述过,“……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法指导。在整个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上,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都是美丽的手写字。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学书法。我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版印刷伟大的地方。书法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捕捉的,我觉得那很迷人……当我在设计第一台Mac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Mac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
尽管在这番话中乔布斯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创意”和“创新”这两个概念,但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创新中跨界思维和视野带来的巨大价值。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是一位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人性和人的需求有着超越常人的理解;Google很喜欢招聘的一类人是哲学博士——有思想、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能够帮助Google跳出IT看IT……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运营商出身背景单一,由于体制的原因难以采用并购或者深入外部合作的方式引入专业的外部能力,这种情况下的联想会比较有限,即使零星出现一些成功的创新产品,也不太容易引发行业的规模化变化,而基于本地客户的专业化理解这个优势受产业的局限也体现得不是很突出。更危险的是,因为缺乏多种视角,运营商甚至可能对变化中运营市场的核心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例如把移动互联网理解成为“移动互联门户+丰富应用组合”,单纯追求用户量而忽略了这个产业垂直方向的耕耘。甚至将移动互联网简单理解为电信网络上的增值业务……我们会惊讶于Google、腾讯这些创新企业产品的丰富,殊不知正是这些门类的聚集碰撞才使得创新得以持续开展。互联网企业人员构成带来的这些丰富的视角和经验,对创新而言非常重要。在对传统规模化市场进行变革的同时,运营商还不断尝试着创造“蓝海”——进入行业应用和企业用户市场。这里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即两种商业形态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规模运营架构适用于批量市场的标准化产品,在处理数量过少、个性化需求过高的情况时效率会比较低;而针对行业和企业用户市场的复杂系统架构如果没有足够的复杂度,成本结构又会变得难以承担,因此规模化难以形成。这样一来,两种模式在研究、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和服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运营商希望通过改造目前的组织和生产方式实现在两个业务领域都能高效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必须考虑采用事业部制或者通过不同的业务单元组织生产来解决问题,否则以大量的成本投入组织改造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运营商转型所要做的并不是抛弃专业的规模运营模式,去羡慕复杂系统丰厚的利润和开放的市场,而是构建新的组织模式去争取这个新增市场。
二、“有价值的工作”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理念
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复杂的服务,它的高效完成需要大量高级知识人才对市场、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人的力量非常重要。然而在传统采用层级化组织结构的运营企业中,人的重要性并未提升到这样的高度,企业决策的作出更多地遵循自上而下的层级化指令,而不是最为贴近客户和市场的前线人员依据迭代中掌握的产品和客户知识来决定。这就很容易出现“建立在扭曲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不能真正贴近市场和客户。如果能够在业务驱动的基础上,强化人才驱动的理念,或许能够激发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正如在《共好》一书中提到的,“……你必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从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能力的工作,允许他们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拓展未知领域。”离开自己最为熟悉的经营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毫无经验的领域,是需要勇气的。IBM在向咨询服务转型时就体现出来这样的勇气。当时IBM面临的现状是市场争夺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的产品转向IT服务领域,运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迟缓反应已满足不了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在这种情况下,IBM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向客户需求靠拢,遵从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原则。2004年年底,IBM甩掉自1980年以来最富有标志性的资产——把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然后完成了对普华永道咨询的收购。通过收购IBM建立起了端到端的整体咨询产品线,提“有价值的工作”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理念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复杂的服务,它的高效完成需要大量高级知识人才对市场、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响应,人的力量非常重要。
然而在传统采用层级化组织结构的运营企业中,人的重要性并未提升到这样的高度,企业决策的作出更多地遵循自上而下的层级化指令,而不是最为贴近客户和市场的前线人员依据迭代中掌握的产品和客户知识来决定。这就很容易出现“建立在扭曲信息基础之上的决策”,不能真正贴近市场和客户。如果能够在业务驱动的基础上,强化人才驱动的理念,或许能够激发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正如在《共好》一书中提到的,“……你必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从事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能力的工作,允许他们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拓展未知领域。”离开自己最为熟悉的经营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毫无经验的领域,是需要勇气的。IBM在向咨询服务转型时就体现出来这样的勇气。当时IBM面临的现状是市场争夺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的产品转向IT服务领域,运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迟缓反应已满足不了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在这种情况下,IBM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向客户需求靠拢,遵从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原则。2004年年底,IBM甩掉自1980年以来最富有标志性的资产——把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然后完成了对普华永道咨询的收购。通过收购IBM建立起了端到端的整体咨询产品线,提供从战略咨询到管理咨询再到IT咨询的一整套服务。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让企业管理者产生超越自己的想法并不难,但让其主动否定自己的经验,实在是要拿出不同寻常的勇气的。
三、“人才获取”还是“人才培养”
了解了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关键点,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获取能够满足所需的创新人力资源”。在这方面,不同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一些企业更为注重“人才培养”的手段,也就是说,并不特别看重新加入者在某一领域长时间的经验,而是看重学习的能力、基础素质和接受融入组织的愿望与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更能认同专业服务的价值理念。Mickency的MarvinBower认为,“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和想象力的人,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标准,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到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提供传统服务的运营商采用的则主要是“人才获取”的思路,即认为组织内部暂时还不具备这种高端服务的提供能力或是培养能力,要想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通过外部资源获取的方式来构建能力。曾经风靡一时的巴塞罗那“梦之队”正在面临这样的选择:巅峰时期的巴塞罗那足球队以一种近乎颠覆性的创新打法,在世界足坛形成了完全控制性的力量,而这一时期的中坚力量如梅西、皮克、布斯克茨、哈维都是出自巴塞罗那青训体系拉马西亚中的佼佼者。2012年在巴塞罗那对阵莱万特足球队的一场比赛中,11名上场队员均出自于巴塞罗那青训——这在当今世界足坛是极为罕见的。然而随着对短期绩效的追求,巴塞罗那也走上了急功近利的“人才获取”之路,放弃了“人才培养”,从此巴塞罗那“梦之队”在风格迷失的同时逐渐丧失了对比赛的控制。同理,一个创新型企业如果失去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危机很快就会出现。
四、构建合作平台,发挥“体系”的作用
无论个体的力量多么强,个体的视野和能力是有一定局限的。当前信息产业的创新需要的是生态中各方力量的整合以及各种思路的碰撞,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构建包含多个视角的创新平台就成为重要的举措。在足球界有一个很有趣的讨论:目前世界上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梅西到底是不是一个“体系球员”?从创新体系的角度可以这样解读这个问题:巴塞罗那足球队这个出色的创新系统有着超出一般的创新文化和哲学,通过教练员的设计,充分发挥出极具创新能力的梅西的能力,而梅西通过超强的创新团队领导能力带动了整个体系的高速增长,这种良性循环带出了一种相得益彰的局面,团队绩效也会非常出色。但一旦创新体系运转不灵,例如因为对内生创新投入不足、外部创新能力又无法良好融入的情况下,整个团队的创新绩效就会受到打击。2017年梅西状态出色但球队控制力下滑就是例子之一。所以,良好的体系构建一点也不比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程度低。下面观察两个“体系”的案例。作为实施工业4.0的核心力量之一,德国SAP公司一直在工业信息化领域开展积极的创新工作。SAP与工业界合作伙伴在德国德累斯顿市建立了SAP联合创新实验室。在这里,SAP展示未来工厂中领先的软件和硬件集成的应用场景。这个实验室的核心合作伙伴包括accenture、HP、微软欧洲创新中心、FESTO、SIGGA、Wirpo等。在这一长串名单中,有许多工业巨头、有顶级咨询公司、有创新企业、有电信和解决方案运营商(德国电信)等,可以说是整合了整个开展工业信息化工作的全生态系统。SAP这个生态体系的构建让我们看到,德国创新提出的工业4.0计划绝非简单的“规模化”或是信息化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工业和信息产业相辅相成,在战略、商业过程尤其是工作流层面紧密结合产生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样的“顶层设计”经过了无数个工业项目反复的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理论和实践论证,具有强大的现实基础。体系中的所有成员都在通过自己的视野和经验为这一宏大的创新计划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