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流通消费
到2025年,沧州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累计提高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1%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雅楠)日前,《沧州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出,沧州市将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沧州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累计提高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1%。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重点行业和园区实施工业节能低碳改造、绿色化改造,打造一批绿色制造典型示范。推行产品绿色设计,争创省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河间创建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进度。以绿色产品为导向,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加大认证开发力度,2025年“两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00个以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2025年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探索构建“一张网、两本账”机制,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加强肃宁县、吴桥县地膜回收试点建设,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开展轻中度盐碱耕地治理试验,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2021年至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加快发展壮大信息智能、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家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能源互济、资源共享、废物协同处置的公共平台,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废物综合利用。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公转水”项目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水路有序转移。加快铁水、公铁、公水等联运发展,加快布局建设“无水港”,2025年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绿色运输比例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电驱动货物装卸。加快5个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企业使用单元化、厢式化物流载具,鼓励采用“挂车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合理布局建设“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以汽车产品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建立信息平台,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发展智能回收终端,创新商业模式,提升行业竞争力。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严控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强化绿色丝绸之路合作,引导企业对接多双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合作机制,带动先进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倡导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鼓励企业和居民选购绿色产品,提倡有条件的县(市、区)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高端品质认证,探索创建质量认证示范区,强化认证机构信用监管。严格执行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管理规范,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提高收储运等各环节节粮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025年沧州市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理系统。继续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加大监督执法、替代产品推广和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执法行动、计量监督检查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计量器具不准等违法行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装。
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加快新能源发展,积极开发利用光伏发电、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非化石能源。推动黄骅市南排河镇140兆瓦渔光互补、泊头市齐桥镇120兆瓦农光互补复合发电等光伏项目建设,合理有序推进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广“厂—网—河(湖)”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维护,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2025年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95%以上。全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对城区内5条河流开展全面排查“回头看”,杜绝水质反弹。确保建成的7座垃圾发电项目稳定运行,肃宁县垃圾发电项目开工建设,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实现全覆盖,“原生垃圾”零填埋。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集约利用土地、海域、岸线等资源,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与交通线网规划协调,积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建设。
篇2
低碳经济是以能耗低、污染小、排放少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推行低碳生产、倡导低碳消费和开发低碳技术。推行低碳生产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它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模式,是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小程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体现的原则是“减量化、高利用、再循环”。开发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以实现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有效进行大气温室效应的控制等。这些不仅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彻底性变革,而且也涉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探索、新创新和新实践,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
二、绿色会计核算的特点
绿色会计也称为环境会计,是将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传统会计学等学科相互结合,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要素的耗费应如何补偿为核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方法,辅之以实物计量和文字表述等方法来综合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生态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
(一)全面性 绿色会计是在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吸收传统会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核算内容与传统会计相比较为全面,核算方法更为科学。传统会计是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行情况,并按照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对所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对自然环境资源所造成的影响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得到真正反映。绿色会计则是从生态环境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出发,围绕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费补偿为核心,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对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会计的不足。
(二)科学性 在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中,一般是确认了资产归属权和价值后,才能在会计账目中配合数量进行核算,但空气、海洋、臭氧层等资源对人类活动至关重要,却因无法确认其归属权和价值而不能成为传统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并不把这些资源的使用和耗费计入企业经营成本,结果不仅虚增了会计利润,而且还会形成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谋取当前利益的短视行为,这是一种非常诱人的非正常利益驱动因子。因此,为了解决好这个现实问题,绿色会计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和成本,并对其耗费予以计量和补偿,用会计语言来综合反映该资源的成本和稀缺性,促使企业能够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体现了微观经济活动与社会宏观利益的对接,以实现低碳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三)复杂性 第一,绿色会计核算内容具有复杂性。由于环境资源要素具有多变性和综合性,导致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二,绿色会计核算计量具有复杂性。绿色会计除了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外,还选用实物、劳动单位、指数等进行辅助计量,同时还可采用图表和文字等形式加以说明和补充。第三,绿色会计核算方法具有复杂性。绿色会计研究除了运用传统会计学所采用的经济学、数学计量模型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外,还需要涉及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论。第四,绿色会计核算报告具有复杂性。现有会计报表披露的大多是经济效益指标,而对众所关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均未进行披露和报告。绿色会计报告除揭示企业财务信息外,更多的是揭示非财务信息内容,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三、低碳经济下构建绿色会计体系的现实意义
随着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伴随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社会,构建和谐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
(一)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绿色会计是在现代化大生产对自然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使生态、气候条件严重恶化、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受到严重威胁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为了克服传统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不足,就需要更新会计核算体系,转变工作思路,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循环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
(二)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的必然条件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较高,其绿色会计工作起步早、发展快,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方法论,包括制定绿色会计准则和发挥绿色会计职能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也日益紧密,会计作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数据语言和载体应具有国际化通行的水准。因此,推行绿色会计核算具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与基础。
(三)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 由于企业过度开采和高污染物排放的结果,使得生态资源补偿能力已严重不足,极大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企业自身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会计理论没有考虑企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忽视了周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资源的破坏。因此,一定要重视绿色会计体系的构建,注重环保机制的投入和应用,切实有效地降低和减少碳排放量,这是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四)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的必然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社会与推行绿色会计核算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必将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社会的实现,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社会的实现又必然会促进绿色会计体系的完善与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推行绿色会计核算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途径。
(五)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的必然方向 绿色会计体系有助于正确核算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宏观角度看,目前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中并未扣除环境资源等因素消耗,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没有考虑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和生态资源所造成的影响,即企业目前的会计利润是在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计算的。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经济资源,就必须将环境资源耗费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即推行绿色会计核算,这将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营理念的创新,它不只体现本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更反映全球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六)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核算具有可行性 第一,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传统会计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与相互融合,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推行绿色会计核算铺垫了理论基础;第二,各国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日渐规范与完善,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实行绿色会计核算夯实了实践基础;第三,国际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健全,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推动绿色会计核算奠定了监督基础;第四,全球广大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强化绿色会计核算提供了保障基础;第五,国际会计准则的普及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为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绿色会计核算提供了平台基础。
四、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体系的构建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四点:一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均会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问题的共同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废弃物处置、产品安全与卫生等;社会问题的影响包括消费方式、人口问题、经济波动等。面对这些影响,会计上都应予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二是承认资源和环境是有价值的。其不仅具有价值,而且还具有资本性质,主张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态环境要素反映到会计账目中进行核算。三是吸纳广义循环成本观。要突破传统会计循环概念,构建“微观-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核算模式与运行机制。四是设置双重会计核算体系。即一方面要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组织企业进行日常业务会计核算,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侧重环境信息和资源要素的绿色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绿色会计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绿色会计的对象、目标、原则、确认、核算、披露和分析等,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的。
(一)绿色会计对象 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资金运动,又包括资源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态价值的循环运动。具体包括:
(1)企业资金运动。指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形态,实现价值增值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它是围绕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组织开展的资金运动。
(2)资源损耗成本。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超耗成本”和自然资本的“消耗成本”。前者指企业在生产和消费等环节中对自然资源的超定额消耗和损失,后者指除人造资本以外可用货币计量的自然资源的本身耗费等。
(3)环境污染损失。主要指由于资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和三废排放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损失,如农田,渔塘及淡水、自然景观和居民生活区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等。其损失数据可依据赔偿费及罚款金额按历史成本确认,也可按避免发生或重置成本换算取得。
(4)环境保护支出。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所作出的贡献,含“三废”处理、补救、控制和减少自然资源耗费以及美化生产、生活环境等各项支出,具体包括:投入资本;业务费;研究与开发费;环保行政与规划费;补救措施费;复原或回收费用等。
(5)环境保护收益。反映企业从环保中所获取的收益,主要包括:企业利用“三废”所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它有关收入;企业绿色产业计划的各项投资收益;消费者因乐意消费绿色产品而导致企业利润上升或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后所带来的社会、生态效益以及政府部门的嘉奖等。通过对这些收益的核算,能够鼓励和鞭策企业不断改善资源环境,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二)绿色会计目标 绿色会计核算目标分为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两个层次。微观目标提供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即在确认和计量每一会计期间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费用时,尽可能为企业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宏观目标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遵循物质循环规律,为社会提供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相关信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要素,努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三)绿色会计原则 一是社会性原则。绿色会计要揭示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责任,必须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企业经营评价应以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互配比的社会利润为基准,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为企业内部决策服务,而且还要有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二是超前性原则。绿色会计要反映环境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核算和测定环境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程度,能够起到预警与及早治理的作用。三是灵活性原则。绿色会计体现了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原则和关系,在进行绿色会计核算时既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求,又要针对所涉及行业的业务性质及不同的历史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四是创新性原则。绿色会计的实施不能全盘沿袭一个统一的核算模式,应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加以完善和发展。
(四)绿色会计要素确认 由于环境要素的参与,使得绿色会计核算必须重新界定其要素的内容和性质,从而超越了原传统会计要素所确认的内容和范围,它是将涉及环境要素的各项经济业务内容纳入到会计要素系统中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在会计报告中加以披露和说明。
(1)绿色资产确认。是指企业从已经发生的事项中取得或加以控制,能够以货币计量,并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绿色资产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环境资源未来效用的可能性;环境资源计量的可靠性。这两项标准必须在同时满足时才予以确认。应当承认绿色资产具有价值性,从资源稀缺角度分析,拥有和使用绿色资产必须付出代价,这就形成了绿色资产的价值;从资源补偿角度分析,为了满足经济活动的要求,人类不得不追加投资以维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此时绿色资产已包含了劳动量因素,并以货币形式表现为绿色资产的价值,为了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就需要确定这些绿色资产的价值。
(2)绿色负债确认。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负有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各项支出义务。若企业负有支付环境成本的义务时,则应将其确认为绿色负债。确认绿色负债时,不一定就是完全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义务,若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义务而企业负有推定义务时,如企业将超出法律规定标准进行消除污染而作为其既定的政策时,在这种情况下则应确认为一项绿色负债。
(3)绿色费用确认。是指某一主体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经济活动或其它活动所付出或耗用绿色资产的转化形式。绿色费用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生态资源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和生态资源保护费用等。绿色费用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一是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即一项支出若不产生未来效用,或者未来效用不符合绿色资产的确认标准时,该项支出就应确认为绿色费用。二是费用计量的可靠性。即对于绿色费用的计价是通过货币形式衡量各项绿色费用的发生额。有些绿色费用可以按照传统会计计价方法进行确认和计量,有些绿色费用则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加以确认和计量,以客观地反映生态资源降级及其所恢复的代价。
(4)绿色效益确认。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绿色资产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并以货币计量的效用和收益。其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绿色效益的现实性;效益计量的可靠性。绿色效益分为直接绿色效益和间接绿色效益。直接绿色效益是指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取得有形资源产品所获得的效益。这类效益与人类有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它能够直接增加人类的物质积累,如合理采伐森林资源不仅能够获得林产品,而且还能促进林木蓄积量的增加,同时通过对林产品进行销售可以直接获得收益。间接绿色效益指人类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所取得的无形效用和收益等。这类效益与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环境资源有关,它虽然不直接增加人类的物质资本,但会长远影响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过程,如对气候环境进行合理调节和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等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等。由于企业对各种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用和收益,即便是在同一环境资源下也可能会产生直接效益或是间接效益。因此,在开发利用这些环境资源时应将企业眼前利益和社会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做到科学规划、审慎选择,达到绿色效益最大化。
(五)绿色会计核算 在现行会计制度的科目体系下可以增设绿色会计科目,具体包括:绿色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绿色资产类科目主要增设“环境资产”(或“资源资产”)、“环境资产折旧或摊销”、“环境资产减值准备”等;绿色负债类科目主要增设“应付环保治理费”、“应付环保统筹基金”等;绿色损益类科目主要增设“环境收入”、“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破坏成本”以及“环境利润”等;绿色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增设“资源资本”、“资源资本增值”等。
(1)绿色资产核算。绿色资产核算的原则:对于人工投入所形成的资源性资产,应以历史投入形成该资产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对于购入的资源性资产应以购入价或评估价进行入账。对于无偿取得,如捐赠和划拨等形式获得的绿色资产,可以参照同条件类似资源性资产的历史成本或评估价入账;若无历史成本或市场评估价,则以该绿色资产未来可持续利用年份内所带来预计收益的折现值进行入账。对于已经入账的绿色资产,如有后期发生减值现象,应计提“环境资产减值准备”。绿色资产的正常消耗和损失,应按实际发生数或平均成本削减该资产的存量,即应进行绿色资产的折旧或摊销。
(2)绿色负债核算。绿色负债应在绿色会计负债账户下设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核算,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应付环保治理费。一是指向大气、水体排入有害物质或超标的热量、噪音等而应向有关部门缴纳的排污费及环保治理费。即:某产品的应付环保治理费=产量×单位排污收费标准(由地区或部门统一制定),发生时直接借记“环境破坏成本——排污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治理费——排污费”科目。二是使用排污品。如企业使用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时应追加征收排污费用,则直接计入这些排污品的采购成本,即借记“原材料(或物资采购)”科目;贷记“应付环保治理费——排污费”等相关科目。应付环保统筹基金:建立环保与能源发展统筹规划,即采取在全社会范围内计提环保统筹基金的办法,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具体计提时可参照企业当期所实现的营业收入或生产的产品数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标准进行计提,会计分录为:借记“环境预防费用”(或“环境治理费用”),贷记“应付环保统筹基金”。
(3)绿色费用核算。当绿色费用直接构成资源产品成本时,即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对其进行计量和核算,直接增加该资源产品的成本。当所发生的绿色费用不能直接构成资源产品的成本时,可以先统一进行费用的归纳和集中,如在“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中进行核算,之后再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和标准进行科学的分配与合理的摊销,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办法客观地反映发生这些费用时所导致生态资源降级的代价及其所恢复的成本以单独进行核算。现实中这些绿色费用核算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不可回收包装物的处置和废弃排放物的治理等,这些物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大,又没有回收利用的必要,所以应直接借记“环境破坏成本——污染费”科目,贷记“应付环保治理费——污染费”科目。目的是通过该类费用的核算促使企事业单位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水平和增强环保治理意识,降低和减少污染、废弃物的排放,增强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4)绿色效益核算。反映企业从环保投入中所获取的收益,可以通过“环境收入”、“环境利润”和“资源资本增值”等科目进行核算。如企业对生态环境进行投入和合理开发利用而使其资源资本增加时,可以按照当前资源性资产的市场评估价进行重置计量,并对其所增加的部分,借记“环境资产”科目,贷记“资源资本增值”科目;对于企业利用“三废”所生产的产品收入和因循环利用这些废料生产所获得的税费减免、以及实施环保措施而带来生态效益增加受到了政府部门的补助或奖励时,应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环境收入”、“补贴收入”等科目。
(六)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披露绿色会计要素的信息内容;另一种是单独设置绿色会计报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绿色会计报表样式,因此,建议在原有企业会计报表中增加有关绿色会计要素的内容,并在报表附注中揭示和披露与环境保护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等有关的信息资料。
(七)绿色会计分析绿色会计分析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着重分析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办法来反映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及其可以控制的因素,以便进行科学地比较和分析,采取正确的措施与途径,妥善处理好企业长远发展与社会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低碳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用会计方法处理一些环境资源问题必将成为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推行绿色会计核算将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绿色金融体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832;F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为此国家出台各种措施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同志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要求。为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各级政府不约而同都瞄准了绿色金融体系,以此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金退出高污染较产业,转向发展绿色产业,从而推动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到资源节约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发展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环境污染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柴静对雾霾深度调查拍的纪录片《苍穹之下》向人们展示了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威胁,引起人们的较大反响。当今中国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都非常严重,这不但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更是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政府决定下大力气推进染防治计划,这些计划都需要由绿色金融体系引入资金,完成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重要任务,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绿色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从高污染、高能耗、重工业行业退出,进入环保、低污染的服务性行业,这符合产业结构改革的大趋势。而且多数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属于高科技产业,绿色金融体系支持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符合科技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
第三,政府治理环境的财政资源不足,绿色金融体系可以缓解环境问题对财政的压力。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对节能、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制约,政府的投资数量不足,有数据表示在绿色投资中,政府出资占比约为10%-15%,社会出资占比将为85%-90%7。有效的绿色金融体系可以缓解政府财政支出的巨大压力,利用金融力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从而节省政府财政支出对绿色产业的投入。
三、政府在绿色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生产出的废气、废水污染了环境,对于人造成健康危害,具有负外部性。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引导资金远离污染企业,流入绿色行业,使当地居民享受绿色环境,具有正外部性。出现正(负)外部性时,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即在追求“盈利性”的基本原则下,污染企业不会自动减少污染,传统金融机构也不会投资风险较大、回报期限较长的绿色产业。此时政府应当纠正市场价格体系下,绿色金融机构改善环境的正外部性和污染企业的负外部性无法被内生的缺陷,使外部性问题内生化,政府担任起环境治理的重任。而且一旦环境受到污染,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受到威胁,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也应当是政府的职责。
同时政府也需要考虑到环境问题会引起人民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从而对政府其他政策的不支持,而且会引起当地人才的流逝,因为有能力的人才更有可能因为环境问题移民其他地方,优秀人才逃离北京移民外国就是很好的例证。一旦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医疗资金,政府与其事后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补偿投入,不如改善环境,进而保障人民健康的事前投入,这样还可以平息民怨,获得人民的信任。平衡以上利弊,在同样都需要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政府应当是绿色金融体系的倡导者,事前投入资金避免事后更大的损失,因此为了政府及广大人民的利益,政府应当出面促使绿色金融体系较快、较好的发展。
由于市场并不完善,政府充当监管者和扶持者的角色,对市场参与者加以引导,包括对污染企业加以限制,提高污染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其投资回报率;以及对绿色金融机构给予监督、管理和扶持,提高绿色金融机构的收益,降低其投资风险。在政府的引导下,资金流入清洁、环保的产业,改善空气、水质等自然环境,营造更加适宜企业生存和人民居住的良好环境,吸引北京更多企业和人才来当地发展,最终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同时政府的以上投入会给政府带来税收增加的好处。具体流程见图1。
图1绿色金融体系的运行机理及政府作用图
四、政府发展绿色金融体系的对策
做好绿色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政府统筹规划,对于依靠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依靠政府的特殊地位予以补充,从而完成市场无法完成的任务。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一)绿色信贷业务中政府的作用
与欧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所占比例大体相当的环境不同,在中国间接融资即贷款在金融机构中占有重要比例,因此绿色贷款首推为治理环境的重要措施,绿色贷款项目普遍具有高风险、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比传统领域慢等特点,普通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对绿色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可以对绿色信贷财政贴息,通过贴息降低银行的成本,使得原本不愿贷款的银行因得到贴息成本降低,从而对绿色产业提供更多资金,这样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带动更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政府可以根据绿色企业环保效率不同,对商业银行的绿色贷款提供不同的贴息率,从信贷方面降低企业的成本,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总体原则是:环保效果越高,贴息率越高。另外,为鼓励绿色信贷发展,政府应当给绿色信贷银行提供税收减免、坏账自主核销等优惠政策,从而鼓励银行增加绿色信贷的投放量。
(二)绿色债券中政府的作用
促进直接融资是中国的发展趋势,国家正加大力度促进债券业的发展。绿色债券也是绿色产业筹集各方资金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引导资金进入绿色产业的有效途径。相比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可以给企业提供更为长期的资金。
当今中国绿色债券数量并不大,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绿色产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扩大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政府从政策、手续方面对绿色债券发行给予便利,帮助企业、金融机构快速、简便、高效地发行绿色债券,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给绿色债券投资者所得税的优惠、简化绿色债券发行程序等措施,促进绿色债券发行。
(三)绿色保险中政府的作用
绿色保险可以给环境污染的受害人及时提供经济赔偿,保障受到污染的环境及时得到治理,受到环境污染的受害人能够得到医疗救助资金。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绿色保险,例如政府出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条例”,引导采矿、热电等污染性企业强制参与绿色保险,因为这些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大,所以采取强制的办法,一旦发生污染,由绿色保险公司赔付资金,这些资金用于清理污染、生态环境修复、医疗费用等。对于污染较小的其他企业,采取鼓励引导方式,使所有企业切实体会到防范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可以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应当主要由市场完成,让市场的机制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充当主要作用。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由于绿色产业的外部性导致,政府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完成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应当对其积极引导,发挥政府的作用,补充市场的弊端,通过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退出高污染较产业,转向发展绿色产业,这对于政府乃至人民都是双赢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安伟.绿色金融的内涵、机理和实践初探[J].经济经纬,2008(5):156-158
[2]杜莉,张鑫.绿色金融、社会责任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82-89
[3]翁智雄,葛察忠,段显明,等.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17-22
篇4
[关键词] 绿色产品竞争力;税收促进;法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84-03
[作者简介] 罗俊杰,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法律、法经济学;(浙江 宁波 315101)
刘霞玲,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商学院讲师,会计学硕士,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为税法学、财务会计学。(浙江 宁波 315100)
一、税收提升绿色产品竞争力的正当性分析:基于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理论
在经济学界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环保与税收关系理论问题的是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他在生产上论证国民收入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的命题时提出了社会资源适度配置的理论,认为如果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那么该种生产要素在各生产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值都相等,而当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就意味着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如果单靠市场机制达不到这一点,国家就应采取征税或补贴措施进行调节。在现实生活中产品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是经常性的,例如造成环境污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据庇古的观点,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只关心边际私人净产出,不太关心社会净产出,寻求效用最大化的居民只关心边际私人净效用,不太关心社会净效用,这就可能使边际私人净产出(或边际私人净效用)与边际社会净产出(或社会净效用)之间存在差异。因为在私人的角度看来是最优的决策,从社会角度考虑不一定是最优的。比如,从厂商角度看生产一袋水泥的成本是50元,市场价格是70元,它可以认为利润是20元;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如果它生产一袋水泥对环境污染的损失假定是30元,那么社会成本是80元而不是50元。从厂商角度是盈利的,而从社会角度是亏损的。这种差异有时非常大,而且靠市场无法解决,应该靠政府征税解决。征税的数量应等于排污产生的边际社会成本,从而使排污者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这叫外部成本内部化,后人将这种税叫“庇古税”。除了生产领域负的外部性外,消费领域也会产生负的外部性。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调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下面分别针对非绿色产品与绿色产品外部性问题的税收策略进行分析。
1.针对有负外部性的非绿色产品的税收策略。如图1-a,如果生产和消费非绿色产品具有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以MPC、MSC分别代表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决定的边际收益为MR1,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是,经济行为者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此时MPC=MR1,而社会实现环境的最优利用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时的产量是MSC=MR1所决定的产量Q2。为使产量减少到Q2,可以通过征税,使MR1移到MR2,使得MPC=MR2所决定的产量恰好是Q2。
2.针对无负外部性的绿色产品的税收策略。如图1-b,如果生产和消费绿色产品无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大于或等于社会成本。我们假设正好MC=MPC=MSC,MPR、MSR分别代表私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是:经济行为者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此时MPC= MPR,而社会实现环境的最优利用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时的产量是MSC=MSR所决定的产量Q2。为使产量达到Q2,可以通过减免税收使MPR移到MSR,使得MPC=MSR所决定的产量恰好是Q2。
总之,外部性是政府采用税收干预行为的正当理由:即鼓励正外部性的生产和消费,禁止或遏制负外部性的生产和消费。如果一个商品的成本没有完全包含在价格中,它将被过度生产。同样地,商品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给社会带来的全部收益时,它的生产将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将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产生低效率。而通过有差别的税收制度,可以使非绿色产品的外在成本内在化,使绿色产品的外在收益内在化,从而削弱非绿色产品的竞争力,增强绿色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二、税收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的机制分析――基于市场均衡理论
对绿色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面从市场均衡价格理论予以分析。
1.产品绿色化过程中市场均衡点的变动
如图2,假设企业对产品的绿色化投资之前市场上对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1,供给曲线是S1,均衡点是E1,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现在企业对产品进行了绿色化投资,这一方面增大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2;另一方面由于绿色产品的环保性,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使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D2,这时S2和D2相交的市场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2和Q2。现在我们来看P和Q的变化:因为产品的绿色化创新的后果是会引起产品价格的提高,所以,我们来分析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P和Q的变化情形。如图2- a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如大米),从均衡点E1到E2 ,P和Q均上升;而图2- b是富有弹性的商品(如小汽车),从均衡点E1到E2 ,P上升,而Q下降。
结论是:产品的绿色化创新,使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均衡价格肯定上升,而均衡数量只有在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时才上升。所以,产品的绿色化并不一定会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外在制度的推动,可增强绿色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如分别对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可起到增强绿色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作用。
2.绿色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
对绿色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绿色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对绿色产品生产者减免产品税或对环保投资给予税收抵免。如图3所示,如果减免(或抵免)税之前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S1、D1,市场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Q1。减免税之后企业因为利润的增加(对环保投资的全额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又使税后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品的供给,产品的供给曲线由S1向右移动至S2,市场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1提高到Q2。所以,对绿色产品的产品税减免可提高其价格竞争力,销售量也会上升。
(2)对购买绿色产品者给予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如图3所示,其结果是会增加绿色产品购买者的需求,需求曲线由D1右移至D2,市场均衡点为E3,对应的均衡价格由P2又上升到P3,均衡数量由Q2提高到Q3。所以,对买方的税收优惠措施,使绿色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同步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需求的增加带来的价格的回升使企业利润增加。总之,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对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鼓励企业产品绿色化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建议
对高科技绿色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在国外,对环保投资给予完全的税收抵免成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财政部确定了13项具体税收激励细则,涉及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计税工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有两项:一是关于技术开发费方面,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的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允许其在以后年度结转抵扣。二是关于加速折旧。企业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创新投资的激励:
一是再投资退税,即对用前期税后利润再投资的部分,按投资数量全部退税。
二是放宽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限制,鼓励中小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我国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但是,现行税法在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上对高科技企业并没有降低标准,致使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不能为客户接受,这样一来,中小高科技企业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的限制。为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放宽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限制,建议将从事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由100万元降至50万元,将从事绿色产品批发或零售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由180万元降至100万元。
三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提高绿色技术研究人员纳税额的起征点,并扩大免税项目的幅度,充分调动从事绿色技术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在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建议
1.基本原则
税收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可以是对产品生产者实施,也可以是对产品使用者实施,可以是税收减征措施,也可以是税收免征措施。但是,通过税收改变企业的行为必须是渐进的,税率的设计应符合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使企业产品有向绿色化转变的余地,避免破坏经济发展的健康运行。通俗地说,就是在事先应该有明确的信号,使纳税人和企业知道预期将会发生什么,并且能够计划他们作为回应的投资和生活方式。一个稳步递增的税收体系,应该不必担心企业找不到替代资源和更好的制造方式,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企业来选择和创新。
2.基本要点
一是调整现行税种的环保要素比例。既要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从环保角度出发需要限制发展的产业通过差别税率进行调整,也要对税收优惠重点进行调整,即对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产品或设备给予必要的税收支出。
二是将现有的具有生态税收基础的税种进行完善。如对消费税区分不同的产品,根据我国环境政策的目标要求以及其含污染物的含量进行税率的重新设计。
3.税收基本要素的设计
(1)课税对象:应针对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设备、消费品和稀缺能源进行税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应先从重点污染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
(2)纳税人:使用应税排污设备、生产应税包装物、生产含有对人体有害消费品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稀有能源的耗用者、高耗能产品的使用者。
(3)计税依据:a.排污设备。废气:对固定的大排放源(如煤矿、焦化厂等)进行定时与不定期的监测,根据有关可供利用的排放量数据计征。对小排放源,则根据其所消耗燃料的含硫量进行计征。废水:确定废水的污染标准,税务机关根据其排放污水浓度与排放量进行计征。废渣:采取定额税率,实行从量定额计征。b.应税包装物:根据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入按比例税率征收,也可按销售数量采取定额税率征收。c.应税含有对人体有害消费品:根据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入按比例税率征收,也可按销售数量采取定额税率征收。d.稀有能源:采取源泉管理,直接在生产环节进行课征,通过税负转嫁,达到缓解能源压力的目的。
(4)税率:从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来说,对非绿产品征税的税率应使绿色产品在价格上、利润上比非绿色产品更有竞争力。
当前的重点是:应提高具有很大负外部性的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首先,应当适当提高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应税消费品的使用税率。其次,对不同产品根据其环境友好程度设计差别税率,以激励绿色产品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洪小瑛.关于绿色竞争力的几点理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2]李玉山.从福利经济学演进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1).
[3]龚辉文.国外税收政策调整新趋势[N].中国税务报,2006-12-13.
[4]李秀中,于婷婷.国家财政部将出台若干鼓励创新税收政策[N].第一财经日报,2006-09-22.
[5]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贾康,王桂娟.改进完善我国环境税制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0,(4).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市场机制;经济激励;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71-03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经济模式,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它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是既尊重微观个体利益,又服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明确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促使环境行为融入效率市场的约束和调节的范围中。要解决好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有必要从制度入手,用相关的规则与体制来约束和激励人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后形成一种循环文化。
一、培育市场机制,提供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保障
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机制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机制之一。即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激励性与制约性经济制度安排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全球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低效,在于缺乏一整套能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制度安排,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整个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缺乏激励性制度安排,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动力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循环经济的运行过程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推动。要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杠杆对资源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管理与协调,从经济激励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各行业各种类产品的特性,促使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的建立,环境经济行为的初步制度框架如图1。
(一)建立循环型市场制度
以价格为杠杆、以利益为驱动,将环境保护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联系起来,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使企业自觉遵循“3R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从而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如排污权交易、物资商品化收费、污水治理收费等制度,都是推进循环经济最直接的经济刺激措施。
目前,我国应对现有的各种环保收费制度重新审理,尽快建立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新的价格体系和返还制度,以确保产品价格中体现环境成本和回收成本;尽快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让排污权成为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使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排污权,从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非经济。
(二)循环经济的规范制度
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标志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必然使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各领域实现循环利用,并对各种资源循环利用行为进行有力的约束与规范。
1.绿色标志制度。建立绿色标志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环境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促使产权拥有人和产权使用者愿意为循环经济投入改革成本,从而自动改变成本与收益不相符的局面。国际上实行环境标志最早的要数欧盟及其内部国家,德国1977年制定了“蓝色天使计划”,1992年3月欧盟开始对进口服装实施环保标志制度。到目前,国际上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如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日本的“生态标志制度”、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等。
2.政府优先购买制度。政府应双管齐下,同时增加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优先购买具有绿色标志的、包装环保、可再循环利用以及使用环保设备和配件生产的产品,以影响企业的生产方向和消费者的消费方向。
(三)循环经济激励制度
包括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这些激励性制度安排,必将对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的经济动力提供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经济政策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低息、无息和减税政策、可归还的保证金法、资源回收鼓励制度以及垃圾收费、征收填埋和焚烧税等。通过这些经济手段的实施,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鼓励。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税费制度。通过征收生态税或生态费,限制厂商和消费者的消极环境行为,从而将企业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同时,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采取减少固定资产税、公共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杠杆的导向作用。实行税收差异类优惠政策,对从事“三废”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一定期限内免除全部或部分税收,对环境友好型设备的进口关税实行部分减免,扶持引导环境无害产业、废品回收产业、环保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财政金融制度。财政补贴政策可以协调和影响资源的相对价格,改变资源配置结构和供求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所使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主要是对相关企业予以支持,包括给予企业资金补贴的直接性财政补贴以及对企业给予减免税收、不上缴利润等间接性财政补贴。 运用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大力扶持循环利用项目。例如循环技术研究开发和实用化补助金制度,可再生资源化设备的引进与投入采取特别折旧。所以运用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财政金融手段,政府给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以财政补贴,来引导生产者从事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行为。
3.押金―退款制度。押金退款是先对产品征收押金,当产品废弃部分回到存储、处理或循环利用地点时退还押金的制度。押金退款制度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及能源、资源的消耗量。
德国于1986年制定的《新废物处理法》规定,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加以回收,并通过经济手段建立配额制度,用收取押金的办法,促进消费者把有关废物还到商店或超市,然后收回押金,以达到废物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目前,“押金―退款”制度已广泛应用于饮料罐的回收,取得了很好的收效。同样的制度还可用于约束生产企业。如美国对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或产品报废时容易产生污染的生产企业收取保证金,当企业达到排放标准或报废产品回收时,再把保证金退还给企业。研究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废弃物总量减少10%-20%,体积减少40%-60%。
我们要结合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完善的废物回收押金制度来提高废物的再生利用水平。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押金制度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二是对我国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率进行调查;三是确定不同种类物品的押金标准和征收办法。同时要把采用押金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4.公益基金。建立公益基金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融资机制,建立基金,关键要解决好基金规模、来源、使用、分配和管理等问题。
(四)循环经济核算制度
要建立循环经济核算制度,关键之一就是要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应从企业到国家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这些制度从定量上将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消耗与折旧以及保护与损失费用纳入到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绩效的考核之中。只有这些经济考核制度才能较好的反映出人类经济行为的真实经济绩效,以对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实行有效的定量考核与监督。
1.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方法。由于传统GDP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目前对如何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研究。其中主要有绿色GDP(EDP)指标,在计算时扣除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破坏的损失。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四个层次:人类福利水平或生活质量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资源存量、消耗环境质量指标;政策计划及国际关系与贸易的影响等指标。总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必将使循环经济纳入各项政策、法规和管理的进程中,通过决策程序的改变和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的三赢。
二、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
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需要从全局的高度,考虑制定一个能够统揽全局的、带有基本法性质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在这部法律中,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明确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和国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从而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快制定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规,从而逐步建立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从国际上的立法模式看,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都是从统领全局的基本法与专项法两个层面来展开的。专项法规是基本法的具体配套法律,是就对象单一的涉及某一特别领域的专门立法。因此,我国在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同时,应本着“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制定内容具体和有可操作性的专项法。如“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单项立法,从生产者角度出发,防止企业超标排污,鼓励企业运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定企业必须减少垃圾产生量,将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再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过程的各个阶段加以回收利用等。
(三)其他方面
从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着手,强调避免废弃物的产生,严格管理垃圾的产生、分配及回收再利用。
三、发展循环经济伦理观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就要改变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在社会成员间的关系上,树立“以和为贵”和“利己利他”的道德观,使社会的各个成员都要处于环形物质能量循环链上,彼此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物质、能量代谢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在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树立“代际平等”发展伦理观,以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道德准则,给子孙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满足其需求的权利。加强驯化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共识,学术界、政府决策高层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由于循环经济发展首先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即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为目标,因此,没有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强力干预,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处在经济体制转形期的我国而言,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制度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 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一场经济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政府、企业、全体国民的广泛参与。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观,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着手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循环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吴玉萍,任勇,孙高峰.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J].环境经济杂志,2005,(23).
[2] 樊丽淑,范映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与政策取向[J].审计与理财,2006,(2).
[3] 陈傲.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制度设计研究[J].经济管理,2006,(9).
[4] 董敏,贺晓波.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手段[J].绿色经济,2008,(6).
[5] 苏建设,顾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策略探讨[J].特区经济,2006,(11).
[6] 樊根耀,蒋莉,陈建校.经济激励与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J].特区经济,2005,(1).
[7] 王迎春,王谦.押金制度: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
[8] 彭秀丽,刘茂松.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J].求索,2006,(10).
[9] 冯心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与制度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2006,(4).
篇6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初步研究了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方法。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必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
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环境成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从其各自特定的立足点或目标出发,得到的环境成本定义也各不相同。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特点
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可以发现环境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企业环境成本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产生动因具有多样性。2.不均衡性。环境成本的不均衡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生时点的不均衡性,环境成本项目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见性,例如:当企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可能会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也有可能在环保部门的检查中因环境问题的影响受到罚款等。3.滞后性。由于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受、容纳能力,同时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有时其形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潜在的,这使得环境成本具有时滞性,其大小及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完全掌握清楚。4.增长性。一方面,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环境质量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日益加大,环境支出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法规的纷纷出台,对企业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也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三)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
1.实现环境、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环境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手段。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企业施行环境成本控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整个企业的成本自然就随环境成本的降低而降低。3.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的需要。对于环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目前,在本课题领域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环境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对过度使用和破坏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的计量,致使人们对自己的活动和消费行为难以明确责任,环境费用的外部性十分严重。因此,进行环境成本研究,有助于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完善环境成本理论提供参考。
二、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只有准确的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才能正确的核算企业的环境成本,从而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按照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的观点,如果企业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与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当将其资本化:一是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改进其安全性或提高效率;二是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环境保护。总之,不管环境成本是否会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只要它们能对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利益有所贡献,则可以将其视为企业所支付的一种代价,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如果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来来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则不能将其资本化。例如: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成本等,这些成本并不产生未来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企业环境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一般的会计原则,但是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环境成本的计量同时还应特别遵循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计量环境成本时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即企业坚持双赢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齐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同时企业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具有多元性。由于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活动包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这就要求环境成本在计量尺度的选择上要超脱传统会计,不仅要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同时在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过程中,应辅以其它的计量单位,适当考虑使用实物或与自然环境相关指标的计量尺度形式。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为了使利益相关人或信息需求者详细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企业还需以一定的形式对其进行披露,才能使其做出有关环境信息的正确决策,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与传统会计信息不同,由于环境成本信息中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并存,定量信息中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并存,所以可以将环境成本信息划分为货币性信息、非货币性信息以及记述性信息三类。货币性信息的核算是重点。只有货币信息核算才能把环境保护与企业利润相联系并统一起来。企业只有在环境保护和获得盈利相协调的条件下,才能够持久地坚持进行环境保护活动。
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不是终点,它的最终目的是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企业的相关环境决策达到最优。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延伸。即环境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成本核算所提供的环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有关因素加以控制,达到相关环境法规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目的的过程。其具体措施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与绿色营销
(一)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环境资源和环境属性,以及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利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少到最小,最终设计出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产品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
(二)绿色制造
传统制造活动是在其过程的末端对污染排放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法规的正常排放标准要求,减少罚款成本。但是,这种做法一般只能满足最低环境法规的要求,是一种被动的、低层次的环境成本控制战略,并且投入大,费时费力。绿色制造是指对高效、清洁制造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以达到绿色设计的目标要求,即在满足企业需要的同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将废物减量化、循环利用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因此,相对于末端治理,绿色制造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成本的战略性选择。在绿色制造中,绿色采用是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持有“生态”的观念,尤其是对某些食品企业来说,每一种添加剂或催化剂原料都极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身心造成伤害,而不适当的采购活动会造成大量的运输包装费,还有储存保管和处置成本。因此改进采购活动可以达到减少相关环境成本,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三)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达到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绿色形象、促进企业和整个社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融入并贯彻绿色理念,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对产品和服务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的一系列策划和方案实施的过程。绿色营销的关键在于合理制定绿色价格。由于绿色产品比同类普通产品投入大,研发困难,对生产和销售过程要求严格,在“环境消费付费”和“排污者付费”原则受到政府和公众广泛承认的前提下,绿色产品的价格一般比同类普通产品价格要高一些。但是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强化绿色管理和降低物料耗用从而降低成本与价格,使绿色产品价格从长远看呈下降趋势。因此,应根据绿色产品价格的特点,综合考虑当前与中长期的产品成本趋势、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定价。
【参考文献】
[1]高山.环境成本核算与应用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82-84.
[2]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J].会计研究,2000(6):109.
篇7
关键词: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由于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时展需求,农业逐渐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而循环农业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流程,必须要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创设良好的经济氛围,缓解环境破坏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概述
对于循环型农业经济而言,其主要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受设备和技术等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不高,许多地区仍然以人力劳动为基础来管理农作物。由于发展理念的制约,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忽视资源和经济效益,如粗放式管理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农业废物处理中采取直接焚烧的方式,浪费资源的同时污染环境。现代化工业发展理念要求共同实现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多级利用农产品,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活动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可以说,循环型农业经济能够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及生产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信息的共享,满足农业发展低耗高效、生态优质等要求。
一般而言,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管理农业活动中的各项资源,使生产和排放相衔接,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为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①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循环型农业经济可以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增强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制度与细则。②排放的零污染。对于循环型经济而言,其需要将农业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进而促使物质和能源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不会影响或破坏环境。③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资源,而资源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营养、水源和能量等,其中能量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动力,能量的高效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目标,打造出生态化的农业系统。当然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能力,将能源效能加以充分发挥。
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绿色生产
在农业发展中纳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寻找科学的渠道来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加强前期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及其经济效益,便于体系的高效执行。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绿色生产中,在生产环节科学施肥,如利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农作物的耕种,实现家肥的再利用;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来进行农作物防虫,保证产品质量。从畜牧业发展层面而言,在家禽家畜的疾病预防和饲养等环节需要运用绿色概念,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有效结合,相互提供养料,进而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流动。
(二)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机构和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来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使公众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能力强和素质高的人才,研发出科学实用的技术,如高效利用水肥药等减排减量化技术、饲料化和能源化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当然区域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业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农业技术设施的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此外,通过建设工程和农业设备等来提高区域循环型生产的工业化及机械化程度,建设重点具体如下:①循环工程:在农田管理工程中输送沼液;②收获废弃物技术设备,如收集秸秆和采收水生植物的设备等;③利用废弃物来发酵沼气或生产有机肥等的设备;④喷洒农业的减量化设备等。
(三)增强集约管控
当前产业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就是节约化和集约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各流程中贯彻落实相关的开展方法、服务方式和政策引导等。如保证资金、配置和土地筛选等方面的准确性,使农业的收获期、生产期、准备期等有效契合,确保产业的有机统一,实现产业链的科学构建。当然政府需要完善农业经济体系,注重规模化发展,合理分配农业资源,实现产业的发展及拓展。
(四)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就是农业产业,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促进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增强农产品加工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农业产业的生态特色、文化特色、自然特色、地域特色等,推动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发展。
结束语
在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具体情况出发,详细分析该体系的具体特点,掌握体系的特性及最终目标,加强绿色生产,完善服务体系,增强集约管控,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在各个环节贯彻落实这一体系。这样才能体现集约化和节约化的生产经营理念,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达到高收益和低成本的目标,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及特点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将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和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中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的重大体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发展是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的重大举措,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定义的提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特点,将农业发展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对于资源节省、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就是将原来各自单一的生产方式进行组合,能够使资源进行一个“生产-利用-产品再使用-废弃物再循环-回收再利用-再制造”这样一个过程。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没有再利用,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贯彻多层级循环利用的方案,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资源为发展理念,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型农业进行转变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模式有着资源消耗量小,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率高的特点。这种发展模式只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上进行创新,在不破坏生态发展的规律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二、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渠道
(一)倡导绿色生产,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要将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纳入到农业发展中,就要从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管理。要想进行循环型农业经济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构建渠道,以此更好的为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有利的执行条件。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前期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利益关系,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在耕种及发展使用上的便利条件和所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还需要强调的是,循环型农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生产。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施肥,以及如何节省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想充分保证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作物施肥问题上尽量采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耕种,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农作物防虫上要避免毒性较大的农药长期喷洒,采用一定的防治技术,是产品的质量在现有条件内达到最优。
(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促进高效生产,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要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经济体系,就需要我们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做好规划。在规划上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运用政府职能权利作用进行市场渠道的开发和宣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建设体系上对于资金的运转和使用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及支配,以其加将循环型经济理念同土地、技术、资金以及人才达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达到生产的技术转变,以此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模式,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实现投资低、各方资源利用率高,回报率最优的目的。
三、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并将其落实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关机构向大家宣传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构建氛围。使大家在这种氛围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环型农业经济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及生态利益;要想保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有技术及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设,组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使耕种者思想和行为都提升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轨道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设备进行支持,才能更好地实施循环型经济体系。现在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二是耦合技术、减排减量化技术。如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等;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的着重点就是农药喷洒机械等对于农药使用上减量化;废弃物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大化、固液分离、沼气发酵等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化。
(二)提高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打好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基础
要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利用好农业的主体地位。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体系构建的成果。因此,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手段就是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发展导向,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及高科技设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达到地区农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等发展最优的目的。通过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打造一个坚实的运行基础。
(三)实行节约生产、集约化经营,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个流程上都有选择有效的服务途径和有一个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土地的选择、合作及资金问题上都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有机的联系到一起,真正的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条,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农业的产业体系,将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落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拓扩大经营规模及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个有序的健全的产业链,才能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建立在新型循环型农业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通过发展循环型的农业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并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的措施。对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制度创新
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要发展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需要不断的对传统的运行制度进行创新。包括利用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能,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阻止对环境有破坏性的生产活动,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机制,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同时依据区域循环模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将制度进行创新,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从而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共存共荣。
篇9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032-03
2008年屈家岭管理区提出了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张培刚教授、张建华教授等提出“中国农谷”构想,并在荆门实施。至今,中国农谷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产业经济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据统计数据显示,荆门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加工基地,粮、棉、油、生猪、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1/9-1/8。并于2013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4.4亿元,同比增长32.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2:1提升到2.5:1,并建立起果蔬种植,特色养殖,食品加工及文化旅游相衔合的循环经济体。2014年全部农业总产值实现增加值3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 5.0%。
一、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与发展障碍性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是在农业经济的原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把依赖传统的,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经济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倡导经济活动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以“3R”为基本原则,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新的资源”的资源反复循环流动的体系。
中国农谷以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然而,中国农谷这种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缺乏相关成熟的技术支撑及发展模式来借鉴,在探索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一)技术水平障碍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然而我国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方面都较为缺乏,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体系也尚不完善,还无法为循环经济深化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因而导致建立循环经济体系链不能良好的衔合。
(二)模式性障碍
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和普遍的经济模式,各地区都还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农业循环经济的标准形式或可以复制的标准样式,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试探和突破。
(三)制度性障碍
政府应当实施有效率的制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对于刚刚起步还不能完全凸显出经济效应的循环经济建设,政府应当予以扶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割及不协调,导致信息的不畅,难以使系统的整体合力发挥出来,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传统意识性障碍
部分地方企业及政府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过于追求经济短期快速增长,造成环境伤害的同时,部分资源也无法充分利用而浪费。
二、新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一)科技水平保障措施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相关地区政府应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农业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加强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持。
(二)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价值链,其价值函数可表示为W=W有用物质+有用能量+W可再生物质+可再生能量-W废物可见,在产品一定的情况下,价值链的形成只有通过减少使用剩余物来实现1。因此建立工农业复合型企业,将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二次资源”作为农产品养殖肥料或企业加工燃料再次利用,来使得循环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亦可借鉴外国成功的循环经济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循环经济体系最大程度优化。
(三)制度性障碍保障措施
探索并加快地方法制建设,将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进一步规范,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一套完善的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依靠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将农业科技转化成果与技术扩散。在建立鼓励扶持制度法规的同时,也应建立针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相关的约束机制,鼓励与约束同时进行,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长远保障。
(四)意识性障碍保障措施
加强绿色宣传,发掘与弘扬区域绿色文化,通过绿色消费来引导循环经济,通过经营者的绿色责任与绿色理念来促使其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着眼于从更大空间范围来规划和设计循环经济实体系统。根据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及其“废物”资源、技术资源等分布情况,对循环经济进行宽视野的系统性设计,以使更大范围的更多的经济活动能够纳入到统一的循环经济系统之中,从而实现资源更充分的循环再利用,提高规模效益。
三、总论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的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由于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落后。为改善这种状况,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建立中国农谷,以荆门市为试行试点,试探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优模式,建立绿色新型农业经济,采用“规模化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沼气能源利用+生态种植”模式,用生态链串起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力求畜牧排泄物“零排放”,在将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
在追求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结果,通过试点的试行,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循环链,将生态友好、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推广开来,得到更大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赶顺,王文中,循环经济运行机理的数理分析[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 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李飞,寿光市新型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 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
[5]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爽(1993-),女,湖北荆门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刘霞(1993-),女,湖北荆门人,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篇10
关键词: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体系
我国的地理面积较为广阔,并且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其经济差异较大,因而不适合采用相同的经济体系。在佳木斯县的发展中,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核心体系,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关概述
1.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含义
县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单位,县域是指行政地域,而县域经济则是指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县域经济属于经济领域,但是其受到较多的因素影响,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多项产业的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以被其他县域经济所模仿和超越,从而可以促进自身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行政单位的经济发展特色,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县域经济是地域经济,其是将地理位置与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在不同的县级地区发展中,其县域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次,县域经济属于城乡发展经济,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需要协调发展。最后,县域经济属于开放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属于一种变相的开放经济,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资源配置,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高效的领导团队,否则无法有效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县域领导团队在不断的更换,并且新领导往往会否决以前的发展战略,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领导团队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一切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核心。由此可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严格的遵循各项原则,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体系建设的综合竞争能力。
3.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原则
在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以便可以科学的建设三级指标体系,继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首先,需要遵循系统全面性的原则。在设置县域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涉及行政、地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在设置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综合的进行考虑,以便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次,需要遵循可得性原则。在县域经济的建设中,佳木斯臂训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完善的县域经济体系。最后,在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动态的原则。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在不断的变化,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静态指标,将会无法真实的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而采用动态监测指标,可以及时的对市场的发展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全面准确的反映县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而可以针对性的调整发展战略。因此,在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可得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分析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建设中,一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实际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体系,实际竞争力是指佳木斯已经成型的产业,而潜在竞争力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产业。在二级指标体系建设中,其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水平和技术等指标,其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分,在二级指标的建设中,其可以体现政府、社会、技术和金融等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在三级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其是对总体指标的详细划分,包括第三产业、城镇收入、能源和教育经费等。将佳木斯的县域经济划分为三级指标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佳木斯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且可以分析其优势竞争力,从而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方案,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佳木斯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三级指标体系评估研究
1.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中,其应该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核心,并且要建立科学的发展对策。佳木斯政府需要根据党的政策方针,加强对小康社会的建设,并且要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相比于大城市的发展进程,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劣势,但是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中,需要将经济发展作为核心部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同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会出现差异过大的现象。在佳木斯三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在经济绩效、生活水平、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只有经济发展的水平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的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
2.以人文本的评价指标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的评价指标,将绿色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这不但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原则。因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增长,那样只是揠苗助长,无法真正的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建立县域经济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并且认真分析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促进经济环境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怀,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佳木斯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同样较为重视对环保和人文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指标体现的建设中,在经济绩效方面较为重视农业的发展情况,优先打造优势产业,以期以农业生产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农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可以更好的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协调发展方面,佳木斯的经济体系建设较为重视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治理。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必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佳木斯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
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科学的发展观指出,在建立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经济、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以便可以全面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佳木斯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在经济的发展方面较为重视,通过打造品牌和科技等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人口的发展方面,佳木斯的县域经济体系建设较为重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从而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的保护方面,佳木斯的县域经济较为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同时重视对水质和空气的保护。由此可见,在佳木斯县域经济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建立了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只要佳木斯地区可以严格的执行三级指标体系,必将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佳木斯县域经济。
四、提升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科技的发展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竞争力体系的建设中,加强对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的引导经济体系的建设,继而可以较好的提升佳木斯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佳木斯在县域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产业进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可以较好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强对产品技术的创新,通过对产品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商品的生产效率,例如在农业深加工中,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最后,在技术的发展中,加强对能源技术的开发,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并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而可以促进县域经济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在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科技的开发,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2.优化经济结构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优化经济结构,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系,企业需要不断的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首先,佳木斯需要加强对企业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其次,企业需要加快项目的建设,并且建立工业的配套设施。例如在佳木斯县域经济体系建设中,可以依托优势农业,积极的发展加工业,使农产品可以打造成为国际水准,进而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在佳木斯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依托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化工业县城,使其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3.改善农村经济体系
在佳木斯县域经济体系构建中,加强对农村经济体系的改革,可以较好的平衡经济体系的发展,继而可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在改善农村经济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佳木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的产业化,以便可以更好的实现农村城镇化。在农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促进农业产业化,可以更好的配置人力资源,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佳木斯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佳木斯需要将农业产业化与工商业的发展相结合,如果仅仅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实行农贸的结合,其是较为低级的发展形态,将会无法有效的刺激经济的增长,而通过加工企业作为生产媒介,加强对初级产品的加工,可以将升级的产品融入工商业的发展,进而可以扩大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在佳木斯经济体系的发展中,改善农村经济体系,可以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
五、结语
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体系建设中,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具有较大的差异。只有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但是大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管理因素和发展战略因素的影响,致使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相对较低。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我国县级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优势产业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优化,并且可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以期可以更好的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宋恩东.佳木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11(11):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