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26 16:5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外语素养 英语启蒙 年龄优势资源

引言

21世纪世界步入了融合型国际化的信息时代,各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发紧密,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和国际性的劳动协作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学习外语是了解世界动态、参与国际交流与协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外语沟通能力被欧盟定义为终身学习八项关键素养之一。公民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语言既是国家资源,也是个人发展的资本,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都非常重视外语教育。

1早教机构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早期教育理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目前国内知名的早教机构品牌有东方爱婴、红黄蓝、金宝贝、亿婴天使、聪明兔等。早教机构的运作模式基本为中心式:早教中心,专业从事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早教中心有别于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也不同于儿童活动中心和少年宫之类的特色班教育,授课内容方面不刻意追求儿童的技能培训,而是更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素质培养,授课对象基本以0-6岁婴幼儿为主。本研究选用金宝贝的一次育乐课作为案例分析。

1.1 金宝贝双语课程案例分析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的敏感期,金宝贝提供了不同的课程。但育乐课是贯穿七个阶段的基础课程。本研究选取第四阶段的一次育乐课作为案例分析,从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评估早教机构双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1.1.1 教学目标

根据第四阶段宝宝的敏感期特点——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掌握的技能出色地解决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新概念,学习形状和顺序,培养动作技能,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帮助宝宝了解世界,并学会如何巧妙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幼儿兴趣为重点,提高其接受语言的敏感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1.1.2 教学设计

金宝贝的标志Gymboree是孩子们心目中一个神秘的朋友。孩子们来上课就是要和Gymboree一起来探索。首先,老师将玩偶Gymboree套在手上,以Gymboree的口吻和大家打招呼,并以一首欢快的欢迎歌(welcome song)开始了本次教学。本次课堂的三个游戏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并且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Bounce& Jump(弹和跳)。游戏过后,老师和家长们为孩子撑起降落伞。随着降落伞形状和高度的变化,孩子们感受空间的变化。在课堂的尾声,老师为小朋友吹起了彩泡泡,同时响起了关于Bubble的儿歌。孩子们高兴地追泡泡,老师喊到“catch bubbles”。在愉快的歌声中,老师送给每一个小朋友一串属于他们自己的泡泡,同时以Gymboree的口吻跟每一位小朋友亲吻告别,因为Gymboree要去太空旅行了,然后就消失在宇宙中了。本次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1.2 早教机构双语教学现状的评估

对于在早教机构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约35%的家长认为学习效果甚微;约65%的家长认为双语教学在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方面和训练孩子的语音语感方面有效。早教机构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采用的教学活动手段和方法,既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又符合幼儿在自然交际、儿歌、游戏中习得英语的规律,与先进的幼教观念是吻合的。教学理念逐步科学化和人性化。

1.2.1 早教机构的双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寄教于乐

整个教学都是在玩乐中进行,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和探索世界,丝毫没有被强迫学习的压力。教室里的活动器械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发展阶段体能,各类教具有效地辅助课堂游戏,吸引孩子参与其中。弹跳活动能给孩子机会运用平衡和空间辨别力来解决问题,增强他们对观念的了解如因果相关性和地心引力,而且从中得到语言技能的发展。

情境双语教学

教师全程用英语组织课堂各种活动,偶有中文作为辅助说明。孩子在玩乐和活动中自然地接触英文,而不会有学习英文的感受。教师通过表情、动作、手势等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表现英语语言,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深化幼儿对音的理解。一些日常用语,如 “Sit down”“Here you are”“Clap our hands”等在相应的情境中反复出现,不断强化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课堂的主题“Bounce& Jump”通过不同的游戏节目不断得到强化。这符合“全身反应法”和“直接沉浸法”所提倡的情境教学。

音乐与儿歌贯穿教学

现代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适当的场合播放符合相应的音乐,活跃了课堂气氛。音乐和儿歌贯穿整个课堂,作为引出游戏指令环节和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方式,都以兴趣为纽带,基本采用贴近幼儿生活,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儿歌做过渡。这些儿歌简单生动、韵律优美、朗朗上口,符合幼儿认知心理,很容易引起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重视个体感受

1.2.2 早教机构的自身局限性

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表明“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从“听”到“说”是一种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幼儿只有被输入了一定程度的“听量”(婴儿可以结合语境渐渐理解某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才能开口输出,即说话。由于这种完全浸入式的母语听说环境,儿童习得母语毫不费力。

可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通常家长每周带孩子上的英语体验课程最多不会超过两小时,这离母语习得机制所必备的语言环境相差甚远。按照一个婴儿一岁时开口说话,除去睡眠时间,假定平均每天有十二个小时暴露在语言环境中,那么一年内他所接收到的“听量”为365天×12小时=4380小时。对于每周在早教机构接触两小时英语的儿童来说,45年才能达到4380小时的“听量”(4380小时÷8小时/月÷12个月/年=45年)。当然,这种简单机械的假定不能说明语言的学习过程,但也解释了我们的学生学习了若干年英语后,仍然无法用英语交流。

2 家庭提供的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注意品质、音乐感知、书写绘画、数学能力、情绪情感等方面一系列的关键期。[3]在语言中枢转移到左脑之前练习说话,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因为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舌唇等运动神经的调节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越小的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越高,对语音的把握越为纯正,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且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系不需要经过间接思考理解,而是借助于当时的语言环境和说话人的动作直接领悟和直接接受,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因此,抓住孩子学习外语的黄金期科学地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是一种年龄优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可以大大节省今后的教育成本,提高学习成效。家庭所提供的英语启蒙教育可以体现出整个社会公民的外语素养。

对部分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64%的家长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凭,有过八年左右的英语学习经历,24%的家长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公民已具有一定的外语素养,为下一代的英语启蒙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查显示10%的家长认为0-6岁的儿童不应该学英语,原因有浪费时间、早期学习可能干扰母语的学习、不当的教学方式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和早期学习可能抹煞孩子今后对英语的兴趣;而90%的家长相信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虽然绝大部分的人认识到了早期英语启蒙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付出努力的父母并不多。约25%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经意地让孩子接触到英文,比如给孩子听英文儿歌等;只有10%的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建立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这说明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英语素养偏低,年龄优势上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根据调查,家庭提供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营造类似母语的听说环境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比如大学的英语教师,会刻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讲英文,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的英语听说环境。如深圳的汤北辰,从她一出生,父亲就坚持跟她100%用英语说话。等到她三岁时,有接近一千六的英语单词量,凡是汉语能理解的,英语都能听懂。

2.2 给孩子读原版英文绘本

父母通过讲原版英文故事帮助孩子习得英文。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外文原版故事书图书馆,很多重视孩子外语学习的家长都成为图书馆的会员,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建立情景与语言的联系,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的作者汪培珽就是传统英语教育下产物,但就凭借坚持给孩子念原版英文故事书,练就了两个孩子的英文耳朵。

2.3 借助现代媒体

很多家长借助现代媒介,让孩子看原版英文动画片、听英文儿歌及有声故事。这些现代媒介成为幼儿学习英语的好帮手。孩子可以通过场景画面理解故事情节,从而习得单词和句子的意思。“用图画或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

3结论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英语学习机构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既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又符合幼儿在自然交际、儿歌、游戏中习得英语的规律,与先进的幼教观念是吻合的。教学理念逐步科学化和人性化。这为幼儿的英语启蒙教育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学习机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局限,从语言习得角度看,无法与家庭提供的语言环境相比。随着我国全民的英语素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的英语启蒙教育成为可能。根据调查,尽管90%的家长认识到了0-6岁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期,但只有10%的家长为此做出了努力。这说明语言方面的年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开发,目前家长的整体英语素养偏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篇2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在小学英语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南京及周边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对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教育差距 调查 原因分析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城乡差距的问题近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余华东提出城乡教育的差距在加大,而城乡在师资力量的差距是至关重要的。吴春霞研究考察了1993 -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演变状况,发现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城乡差距比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又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张玉林考察了分级办学制度下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及城乡教育差距问题。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图表一中:1=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2=城市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3=县镇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

从图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占到了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将近一半。单从学生所占比例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村教育的水平关系着全国教育的总水平。

然而,在经过广泛社会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与城镇教育水平间仍存在很大差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官员在北京曾说:“在为人民提供教育方面,中国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但是,当提到中国农村教育的时候,他也承认专家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现实’。城乡教育的差距不容再忽视。

二、缩小小学英语教育城乡差距的重要性

通过参阅一些文献发现,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但在小学英语这一学科中,差距尤为明显。由于农村资金较少,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很难留住优秀教师,直接导致师资力量的不足,并且由于农村缺少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农村在英语启蒙教育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通过对历年升学考试的数据整理发现,每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以后,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其他科目都相差无几,差距最大的要数英语科目。而我们认为启蒙教育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英语学习,需要从小就接受适当的发音及语法等训练,以便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固基础。同时,通过广泛调查与研究发现,在大学生中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与个人所接受的不同质量的小学启蒙教育有关。所以,对于城乡小学英语教育差距的调查与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三、调查数据与资料整理

本调查论文从小学英语教育城乡差距方面着手,实地调查了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县,郊区及农村等多所小学的英语教育师资,硬件设施等方面。其中城市小学典型代表有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县镇和郊区小学典型代表有安徽省来安县实验小学,南京市南师附属仙林小学等(下文图表中都以县镇来表示)。农村小学典型代表有南京市大厂区新集镇长城小学等。我们在每所小学分别随机抽取了三年级和六年级各100名学生,就其英语学习情况做了简单的调查问卷和测试。

图表二,三是城市,县镇,农村三地区五道英语客观测试题正确率的统计。先从正确率上分析,城市小学遥遥领先,县镇次之,农村则相对很落后。再从稳定率上比较,县镇小学的正确率波动最大。由此可知,教育地域差距仍然突出。

(图表四中:1=幼儿园以前 2=幼儿园 3=一年级 4=二年级或者二年级以后)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城市小学的小学生开始启蒙英语学习的时间最早,二农村小学大部分都在二年级或者二年级以后才开始启蒙英语的学习。

在给小学生发放问卷的同时,我们也对每所学校的教师做了单独的访谈。从教师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各所小学对英语课程的设置基本相同,基本保持在每周3—4节课。另外,被调查的小学反映在课堂上都会使用多媒体以辅助课堂教学,这一点说明如今高科技逐渐进入小学课堂,小学的教学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且城乡差距并不明显。在问及英语教师的学历和年龄时,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几所小学中,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英语教师均是大专到本科的学历(其中年轻老师以本科为主),而年龄多在二十几多,偏年轻化。另外,不论是市重点小学还是非城市小学对其英语教师均有定期的培训,大多是区里安排,其中北京东路小学和南师附小还有本学校对英语教师的专门培训。

通过对老师的访谈,我们还发现,我们所调查的几所城市小学从一年级起都开始有每周一次的英语口语课,从三年级开始有正式的英语课程。而县镇,郊区和农村小学均是从三年级才开始设置英语类课程。

四、差异原因分析

通过对多所小学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其英语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城乡英语教师自身的水平以及学校教学设施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而造成城乡小学生英语水平差距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以及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将会大大减弱。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非城市居民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阶层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首先,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这表现在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上,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或许只是完成学校的课业水平,而大多数城市的家长由于自身水平较高,因而对子女的要求也很高,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很可能并不只是完成课业,而是优秀地完成课业并为日后升到重点初中做准备。另外,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如有些家长虽对子女的考试成绩很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

(二)地理位置的差异致使城乡学生受教育的途径不平等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城市小学学生的生活环境靠近市区,因而接受课外英语教育(如上课外辅导班)的机会远远多于非城市小学,而这种受到额外英语教育的机会无疑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而也是导致城乡小学生英语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校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从教师访谈中可知,以北京东路小学以及南师附小为代表的市重点小学从一年级起即开设英语口语课程,而这些课程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也能切实提高学生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而其它几所小学从三年级起才开始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接触英语的机会。这一点差异无疑也是造成小学生水平差距的一大原因。

五、缩小差距的对策

城乡启蒙教育的差距问题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的发展依赖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

(一)加强城乡小学师资建设

教育行政部要加强对城乡小学的常规管理,这不仅包括对办学者办学行为的管理,还包括加强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师资建设及管理。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拓宽小学英语教师来源渠道,利用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

(二)设立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素质

鉴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学校有必要密切和家长的联系,设立定期的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宣传,使家长能够认识到小学英语教育对孩子将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其自身责任,以确保家长在孩子成长以及学习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三)各学校完善英语课程设置

鉴于部分学校英语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规范各学校英语课程设置,使城乡小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趋向一致。另外,由于农村学校距离市区辅导学习较远,学校内部可设立一些英语学习的困难班,以帮助那些基础不够好,跟不上日常英语学习进度的学生;还可设立一些课外英语学习的辅导班,以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额外辅导。

客观地说,城乡差距是绝对的,实现均衡是相对的。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工作的发展观,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任务,是我们始终都要遵循的准则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余华东.从农村师资状况透视城乡教育的差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篇3

德国儿童教育家沙凡认为,孩子最好从2周岁开始学外语,最迟不得晚于青春发育期。科学研究表明,两三岁时儿童舌头肌肉尚未成熟定型,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词汇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更便于说出地道标准的外语。根据有关言语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认为2―10岁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因为在年龄幼小时,左脑引起的失语症,可以靠右脑机能来弥补,年龄大些后,左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就无法补救,这说明,儿童时期的大脑机能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如果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给予丰富、适量的信息刺激儿童的语言功能就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使其一生受益。相反如果错过语言萌发增长的关键时期,再多量的刺激也难以达到充分发展的水平。国内外教育家都有一致的见解:只要方法得当,越早学外语效果会越好。

幼儿英语学习有利于儿童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因为幼儿英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幼儿英语的学习不单纯是语言知识的获得,作为启蒙教育,它还有利于幼儿各种基本能力和良好个性、习惯的培养。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幼儿英语教育不但可以,而且还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既然2-10岁是儿童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而且幼儿有能力学习好英语,那么如何最有效的让幼儿学习英语呢?

首先想方设法培养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如果您是刚刚有身孕的孕妈,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语言胎教,在胎儿四,五个月的时候,每天利用10分钟左右听一些简单的英文儿歌,让胎儿在子宫里就开始接触英语,那么等到分娩后宝宝来到这个世界,再给他听当时的胎教英语儿歌,孩子会有一种先天的愉悦,这对以后的英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错过了胎教,那么等到孩子长到2岁,可以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外语,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学唱歌、画画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儿童觉得学外语很好玩,这样很多知识就能在游戏中学会。一位小学英语老师曾说过:“建议家长把家里的客厅当做孩子的舞台,教给孩子一些英语小诗,让他们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朗诵。有的学生在家唱英语歌时,还配上钢琴伴奏。把这个录音作业在班上一放,同学们一片掌声,有些学生就效仿起来。有了兴趣就是学好英语的最好开始。”

有了兴趣,就可以为儿童学外语创造语言环境。如果家庭成员中没有外国人,那么让婴儿学会外语的办法就是雇一个外国保姆或者外国老师,让他们单独交流和相处。当然,如果家庭中有任何人掌握了一门外语,也可以坚持用外语和宝宝交谈,同样也能达到目的。德国语言学专家布鲁恩斯认为,语言对环境的依赖性更大。因此,要学会为孩子营造外语氛围。比如双语校园、外语广播、外语角、外语动画片等等,并引导孩子在尽可能真实的动态情景中使用语言。一位在德国生活的华人说:“在家里几乎只和孩子用德语对话,比如他渴了要喝水,但不会说‘水’这个单词,就让他查词典,然后说出来,不然不给他水喝。还在家里的电视机、冰箱上都贴上小纸条,上面写着对应的德文单词,让他除了睡觉,每时每刻都在和德语打交道。这样用了8个月,孩子就能自如地听和说了。”

有些家长教子心切,难免走入一些误区,下面列举一些,提醒大家避免犯此类的错误。

1.幼儿学习语言难免会犯错误,家长或者老师对待儿童的语言错误要宽容和有耐心。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交际,就不要立即加以纠正,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信心。

2.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幼儿如同学习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一样掌握英语,不能强迫孩子学习。

3.孩子上不上双语幼儿园、课外英语班并不重要,关键是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能抱着“花钱买安慰”的心态。不能认为把孩子扔到学习班就可以万事大吉。宝宝学习外语能力非凡,但缺少了感情联络,录音机播放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吸尘器发出的噪音。小人学大人,才是宝宝学习外语的独家“秘门”。

4.要求孩子要做到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有的家长对孩子经常对孩子说:“去,看书去!”自己却看电视,甚至“搓麻”,孩子倒是进自己屋了,学没学就不得而知了。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会本能的学习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正面积极的示范作用。父母若能陪着孩子学习,或是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读一些书哪怕是看报纸,这样就在家里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篇4

【关键词】语音 课程现状 课程改革

一、语音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吉姆森曾经说过:“要学会讲任何语言,一个人只需要掌握50%~90%的语法,1%的词汇便足够,但语音却要100%的掌握。”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发音正确,语调自然,语流顺畅。

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听力的辨识度。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语音为交流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语音可以提高提高单词的拼写,加速单词的储存量及提高写作技能。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是整个语言教学的基础,对提高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及记忆单词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一、个案研究的现实意义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笔者所在的院校,该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英语语音一直是外语系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该学院外语系把培养具备市场需要的教学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该学院的毕业生主要承担幼儿园、小学及英语培训机构的英语启蒙教育工作。

对于英语基础启蒙教育工作而言,良好的语音素质是启蒙教师应必备的素质。基础教育工作中,教师良好的语音素质为初学者提供了良好的模仿对象,规范学习者的语音学习习惯,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语音面貌普遍较差,具体表现在:地方口音严重;语音概念模糊,理论知识薄弱;语音无法交际等。这为语音教学和英语后续阶段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为了彻底地改善该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面貌,实现语音的交际功能,为后续学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对教育专业英语语音课程进行了改革。

二、语音课程现状分析

1 课程教学内容

语音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音段音位教学和超音段音位教学两部分。音段音位教学主要是以48个音素的学习为主,而超音段音位教学包含重读、节奏、语调及其它音渡(连读、强式和弱式、停顿等)现象。超音段音位的教学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笔者所在院校的语音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平均周课时三节。在教学内容上,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大部分的时间花在音段音位教学上,忽视了超音段音位教学,这使得学习者在运用语音的过程中,语流不流畅,不能正确传递想表达的意思,从而为交际的顺利开展造成障碍。

2 课程教学模式

语音课程采用传统的听一说一模仿一操练教学模式。教师对语音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地机械式的操练,这使得教学枯燥,学习者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在此教学模式中,语音习得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语音错误的反弹率较高,学习者不能根据具体环境,灵活的运用所学语音知识,无法实现语音交际的目的。

3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的综合检测,对教学的反馈和整改有重要作用。现有的语音课程考核,内容形式单一。两学期期末语音考试以口试方式展开,内容以检测音素,辨音及考核语音语流现象为主,不能很好地检测是否实现语音的交际功能。

三、语音课程改革

目前,现有的语音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促进语音教学,笔者从以下几点探索高职院校英语语音课程改革。

1 课程设置

转变语音课程基础性的定位,凸显语音课程“基础+专业”课程定位,即把语音课程的基础性与具体的专业相结合,在具体的专业中提升学习者的基本技能。在英语教育专业中,语音课程以教师职业背景为依托,在创设的各种具体的学习环境中,努力提升学习者作为教师的的语音基本技能,口语技能,最终实现语音在职业背景中的交际功能。

2 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包含音素的发音与训练,重音和节律的训练及语调的使用与训练三个模块。音素的发音与训练主要培养学习者单词辨音,整体认读及拼读技能;重音和节律模块培养学习者语音识别的流畅度;而语调模块培养学习者朗读技能。第一个模块属于音段音位学习,第二、第三模块属于超音段音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位音段的学习和超音位音段的学习进行有效地结合。

为了促使语音教学内容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有效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实行LAACA情景式的教学模式。LAACA的教学模式与三个理论模块相结合,在模块化教学中运用此模式,使学习者在掌握语音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对应的语音基本技能,最终提升语音的交际功能。LAACA包含(1is,tening-acquiring-applying-correcting-assessing)五个步骤,即听-获取-应用-正音-评估。整个语音教学过程以听力为切入口,以任务的形式展开对语音知识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主动地获取相关语音理论知识,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中运用获取的语音知识,从而完成语音的交际功能。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对语音习得过程中出现的语音错误进行及时的正音,并且对语音运用的过程进行评价。

语音模块化教学内容与LAACA情景教学模式结合的过程中,可与基础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语音练习材料可选择基础英语教育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句型、教师课堂常用句型及英语教科书,并且教师可创设各种与教育专业相关的情景,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升语音的运用能力及交际功能。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改善语音学习面貌,从而实现语音教学的真正目的,促使听、说、读、写等全面的发展。

3 语音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包含教学初期进行的语音摸底测试,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考核,期末的语音课程考核以及在第二学年末的语音等级测试。语音等级测试的具体的做法是:

(1)时间设立在第二学年末,学习者实习之前,主要是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后,语音错误会有反弹现象,主要起到查漏补缺和实习前对自己语音摸底的作用。

(2)建立了教育专业英语语音试题测试题库,测试主要对超音段音位的内容进行检测,内容材料可与基础英语教育内容相结合,测试主要检测语音的运用能力。

(3)测试方式由被测试者随机抽取难度相当的试卷,每部分的测试成绩取语音测试小组教师的平均分。

(4)根据测试结果,有学院颁布语音等级测试证书。

篇5

关键词:幼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37-01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学习兴趣是教育研究历来一直关注的课题,在学前教育大发展的今天,研究如何提高幼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幼师培养的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启蒙教师,他们对启蒙教育所需要的知识是否感兴趣,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幼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当前,幼儿师范院校扩招,学生生源整体水平普遍偏低,英语基础薄弱; 加之学生只重视专业课中实用知识的学习,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或信心不足,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就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鉴于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方法,就成了学生学习英语、教师教授英语的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

很多幼教学生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主要有以下原因:从主观上看,目前,幼教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校,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不愿学;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信心;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即使作出很大的努力,成绩仍提不高,因此遭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批评,形成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英语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影响不大,可学可不学;有点英语基础的学生想学然而又没有很好的氛围,存在观望的态度,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学不好英语存在潜在危机。另外,一些英语教师因为学生基础差,也有放弃的心理,没有尽全力去改善这种状况。

二、提高幼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建议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高幼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1、晓之以理,树立正确动机

幼师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绝大部分都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幼师学生往往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自律性差,因而导致学习困难。这类学生经常会招致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训斥,而很少受到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当学生在遭遇多次挫折之后,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最后干脆放弃。要转变幼师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从思想的根源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端正其学习英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通过朋友式的交流沟通,创造民主、和谐、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树立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情感教育,加强诱导兴趣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日常教学中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心,时时刻刻感觉老师在关注自己,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更加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

3、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应利用教材内容,用优美感人的语言激活情境,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融合生活创设对话,表演情境;既运用语言激发兴趣,又活跃课堂气氛。

4、寓教于乐,用多样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根

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法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

(1)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单一,它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学。而多媒体教学则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带动学生一起快速融入课堂。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活跃思绪,创新意识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

篇6

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小学教育中的教学内容、管理模式下移到幼儿园,要求幼儿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上课、做作业、守纪律,甚至参加考试。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在民营幼儿园比公办幼儿园更为突出,大班比中班、小班更为严重。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从中班开始教授拼音、识字、算术、少儿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不仅像小学一样上午、下午安排上课,而且还给孩子留家庭作业,甚至还有期中、期末考试。有的幼儿园甚至在孩子入小学前将小学三年级语文、算术知识基本学完。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孩子提前学习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虽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超前学习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比如,让孩子过早学写字,会造成孩子驼背和脊柱侧弯;长时间看书、写字会影响孩子视力发育,容易形成近视眼;缺少与同伴游戏和共同活动的时间,将直接影响孩子的社会化,损害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当进入小学低年级阶段时又重复学习那些课本内容,将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等等。

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升学竞争向幼儿园蔓延

尽管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和措施,但基础教育中的应试之风并没有丝毫改变。2001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以此来推动素质教育进程,遗憾的是,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总结出许多课程改革的经验,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基础教育新课程和素质教育,在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应试、升学竞争从高考一步一步向下蔓延到幼儿园。

各级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层层选拔好生源。小学、初中本属于义务教育,小学无须考试直接升入初中。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初中学校特别是优质的初中学校或者初中学校的“重点班”,可以公开组织考试,选拔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同样,一些小学为了迎合这种选拔又不得不向幼儿园选拔好生源,孩子在入读小学一年级前就要经过名目繁多的测试,而测试的内容恰好是小学的学科知识。一些名牌小学的“小考”录取率甚至比中考、高考还低。据《升学压力逼近学龄前儿童》报道,一所招生不到300人的小学有3000人报名。“考取”名牌小学成了幼儿园办学的唯一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学拼音、学写字、学算术、学英语就成了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想不教都不行。

(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催化

不知从何时开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一些家长认为“起跑早”“起跑快”肯定不会输,于是纷纷将孩子早早地推到小学课程学习中。即使幼儿园不教,家长也会向幼儿园提出要求,只有看到孩子每天能学到拼音、算术,能认字、背诗,家长才安心。在如此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幼儿园只好引进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以迎合家长的需要。

(三)校外教育机构故意“造势”,推波助澜

一些社会上的早教和培训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设各种所谓“针对性”的训练班和“幼小衔接班”。为了吸引生源,针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大肆鼓吹早教的重要性,甚至对家长展开一些功利、虚假的教育宣传,似乎不让孩子超前学习将耽误孩子的一生。再加上家长对学前教育缺乏科学的认识,在被各种宣传口号和标语弄得眼花缭乱的情形下,抱着“学了总比不学好”的心态,一批批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上了“小学化”教育的征途。

(四)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将学前教育简单化

学前教育是为3~6岁儿童实施的为人生奠基的教育,是启蒙教育,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其主要教育形式应该是寓教于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前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教育打好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教育的工作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形式决定了它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爱孩子、读懂孩子的基础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创编各种活动,综合运用提问、讲解、观察、示范、游戏等方式,渗透人文、科学、语言、艺术等教育内容,把对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培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这对当前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他们将无法胜任。

再加上多数幼儿园基础设施简陋,很难满足各种幼儿活动的需求。与其让老师劳神费力地去创编游戏活动,不如挂一块黑板、拿一支粉笔,教孩子读几个拼音、认几个数字来得简单方便,省钱省事。更何况,搞活动还要考虑安全问题,一旦有什么闪失,谁也负不起责任。总之,安排几十个孩子安安稳稳地坐着,给他们教学一些拼音、算术,既安全,又省事,还赢得家长的满意,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要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必须从观念到行动进行综合治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 现状 基本要求 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79-02

1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爱唱爱跳的青少年,他们认为,学好此专业无非就是会唱歌、跳舞、弹琴,英语这门文化课学不学都无所谓。殊不知当今社会幼儿园越来越缺少双语教师,即既懂幼教又懂英语教学的老师。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专生,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和深造提供契机。

1.2 受以往自身学习状况的影响,英语基础太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英语基础就太薄弱,甚至大面积空白,以致现在听不懂英语课,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睡觉、开小差、看其他书籍等等。学生们反映说,“老师,我们也想学,可就是听不懂呀!”“英语这东西,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呀!”“看到英语我头都痛了!”

1.3 学习方法不合理

一小部分学生基础可以,学习态度也端正,但学习方法不合理,进步较小,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差。

2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2.1 强化语音教学

学生毕业后面向幼儿园,幼儿园英语主要是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为将来进入小学进一步打好基础,初步形成幼儿听说英语的习性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开口”习惯,及初步的听说交往、交流的能力。因此幼师的学生首先要过好语音关。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语音关是英语教学的第一关。学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向导。新生进校,可以利用两三周的时间来专门学习音标,发准四十八个音素,人人过关,验收合格才能进行新课教学。在新课的教学中也不能忽视语音的教学,要记住读音规则;培养以拼读为基础的自学能力,掌握好一些语音现象,比如辅音浊化、重音教学、节奏教学、连读和失去爆破以及语调教学等,让学生认识这些语音现象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如互相问候、互相介绍、建议、提供帮助、请求、表达个人喜好等方面的日常用语,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使语言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能使师生的心声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能形成教师教得起劲,学生学得高兴的教学氛围。

3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所教学生的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幼儿英语教学法教学。也就是说:通过上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课,学生们应该学会如何教幼儿园的孩子们英语。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其实就是把一堂堂幼儿英语教学课堂呈献给学生们,让她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如何进行幼儿英语教学。这样她们就能直接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直接搬到幼儿园英语教学中,然后通过实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所取舍,进行改进。这样的英语教学课堂不仅传授了英语知识,同时还传授了幼儿英语教学法,实用性是很强的。下面就具体教法条条陈述。

3.1 情景剧教学

幼儿的个性是好奇、好动,对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恰当运用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他们的英语学习踊跃性被充足地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人物交上好朋友,他们的英语

也会获得长足提高。例如童话剧《Little Tadpoles Looking For Their Mommy小蝌蚪找妈妈》,我们首先完整地给小朋友们播放一遍影片,以生动的故事吸引同学的参与性,然后分别找一些小朋友扮演剧中的人物:小蝌蚪、青蛙妈妈、小鸭、鸭妈妈、小鱼、鱼妈妈、螃蟹、螃蟹妈妈、小乌龟、乌龟妈妈等,在小朋友们妙趣横生的表演中,小朋友们可以收获很多单词和简单对话。

3.2 音乐,律动教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外语时运用音乐、运动、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律动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将英语教学与幼儿喜欢的律动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有效学习途径。据此,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听”“唱”“舞”。即将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动听的歌曲、欢快的舞蹈与英语知识点巧妙融合,使枯燥的单词、句型丰满起来,让幼儿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听”,在歌曲中辨别知识点,即教师将本课英语内容与恰当的歌曲结合,让幼儿在听歌曲中加之教师的引导以辨别知识点。“唱”,在学唱歌曲中掌握知识

点,马克思曾经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也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歌曲,在教幼儿学唱歌曲中,轻松掌握知识点。如:《Happy New Year》(新年好)、《Ten Little Indians》(十个印第安小孩)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在日常的教学中。“舞”,在舞蹈中巩固知识点,即将肢体语言与

儿歌内容生动结合,通过形象的动作、优美的舞蹈表演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三个环节互相渗透、环环相扣,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3.3 暗示感应教学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说过,“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接受教学和教育的。”外部环境具有极大的可暗示性的,良好的环境是产生交流的重要因素,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能。对教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场所。如在教室内多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多给学生以“英语学习是实用的、愉快的”、“只要我努力,我就能成功”等一类的积极暗示。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室布置一个类似的环境,运用实物,借助多媒体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潜力。如在教学“认识小动物”时,在教室门窗上贴上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氛围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心情愉悦,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4 艾宾浩斯重复记忆教学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孩子在识记后开始遗忘最快,随后遗忘驱于稳定。所以,我们只有及时帮助他们巩固,才能防止遗忘。如果只用简单的强化训练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巩固练习,往往会使他们感到疲劳乏味,从而抑制记忆。因此我们要想法设法地利用一些有趣的形式来强化记忆。其中通过朗朗上口的英语歌谣来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神经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良好的效果。在句型操练中也可通过歌曲的形式进行情景问答、反复演唱,不断地重复可以使学生的瞬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通过上文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提出了四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都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王白英,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模块构建[J].教师教育论坛,2013. 11.

[2] 王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上海市金山食品工业学校学报,2010. 08.

[3] 姜艳敏.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5.

[4] 高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J].职教研究,2013.06.

篇8

毋庸赘言,不仅教育体制设定了英语学习的必须性,而且许多国人切身利益都与英语有着垂直的关联:职称晋级、考研出国、学位获得;大学生毕业谋职等,无一不与英语联系在一起。地位之显赫,绝对地压倒了其他所有学科专业。与此相一致,为了强化英语学习,国家规定小学开设英语课。至于正规的中等、高等教育,则更是非开设英语课程不可。正是有了这种属于体制层面的规定性,加之切身利益驱动,举凡接受教育的人谁也不敢怠慢英语。也由于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心态和从众心理,政府行为加个人行为,使英语热在中国长期处于一种人们难以理解的过热状态中。无论城市乡村,各种名目的英语学校层出不穷,而且呈增长势头。市场需求之旺盛,其他各种经济门类望尘莫及。人称,文化产业是最后一块“暴利蛋糕”,但比之英语教育的市场及其利润,恐怕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就时下国情而言,人口基数以及英语学习的“全民性”决定了英语教育的利润不仅巨大,而且具有深厚潜力和长时间性。英语教学生意之兴隆,可谓经久不衰。

教育不是经济,也不完全等同于经济,教育的投入本身讲究产出也没有过多疑义。仔细观察我们对各级、各类英语教育、教与学双方的投入,我们实在有必要对英语教学终极效果进行拷问。不论是托福、雅斯考试,还是千百万大学生必过的四六级,真正能运用到实践中,出口成章,“读写听说译”技巧娴熟者凤毛麟角。除去极少数留洋海外的学子外,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工作、生活、学习与英语并不搭界,“还”给了自己的老师似乎无可厚非;即使有关联者,也与初衷相距甚远,只能说是简单运用,熟练者寥若星辰;名副其实的成功者少之又少。这种结局或结果,假如与学习者时间、金钱、精力、智力等方面的各种投入相比,不能不说难成比例。比如,各级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放的精力(包括金钱),难以言表。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中国各种教育接近于贯彻始终的内容,堪称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内容,绝无夸张之处。统计资料显示,大多数高校在校生耗费时间最多的学科是英语。如果一个人从小学算起(幼儿园教育、中小学课外补习提高之类在此忽略未计),至博士毕业,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少于20年!然而,环顾四周,又有多少博士能够流利、熟练地运用英语,并达到了自如的程度呢?到底有多少人在学习后的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面对英语教学的“产出”与投入之间难成比例,得不偿失、乃至无用功的现实,我们真应该对英语教学及其终极效果进行拷问。此外,这种漫长的、时间上的“马拉松”很难让大多数人不“拉松”。许多身受英语之苦的人,无不感到英语学习的切肤之痛,甚至深恶痛绝,饮恨终身。

探讨英语学习的“有用”与“无用”是毫无意义的话题。世界上任何事物假如简约化为“有用”与“无用”,是非常可怕的。然而,面对持续高涨的英语热潮,我们必须从更深层面理性地思索英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仅仅简单地、单方面地拷问英语教与学的效果,似乎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全部。以高等院校为例,今天的高等院校,各个专业、学科的学生无一例外地重视英语,“双语教学”不仅是呼声,而且成为“现在进行时”。英语“至高无上”、“高于一切”的地位不可动摇。当莘莘学子们披星戴月,含辛茹苦专攻英语时,其中文(姑且不说国学)程度(姑且不说功底)足以让人汗颜、瞠目。有专家称,现在许多大学生英语达到了六级标准,而汉语水平却连初级都达不到!此话虽有商榷余地,但决非危言耸听。一个近乎于人人皆知的例子是,某名牌大学的博士竟然把我们的亚圣孟夫子译成“门齐乌斯”。这个事例既是鲜活的,也是苦涩的,更是对国人英语教与学的嘲弄。英语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民族语言却成为蹩脚语言。语言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学习外国语的直接目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交流,为的是信息和文化的转达、转换。无论学习了什么外国语,假如不能准确、合理地转化为本民族语言,不能转达一种文化时,那么这种外国语的学习有何意义可言呢?所以,即使英语特别重要,学习和掌握的最起码前提是熟悉和掌握本民族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纵然使用英语多半是阅读翻译,不可能去进行贸易谈判、大会演讲。从这一点上看,汉语的重要性以及英语教学同样不应忽视。英语教学以及对民族语言的轻慢、疏离,不啻为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许多人感叹今天的英语学习者把英语学“夹生”了,汉语也“夹生”了。个中原因固然复杂,笔者认为本民族语言水平低下,是制约英语深入学习的直接原因。这其中有学生自身因素,但我们不得不注视教师因素。时下中国的英语教师能够讲流利英语(主要是课堂用语和教学用语)者数量尚可,而能够准确无误将英语译成汉语,并转达文化和思想内涵者实在少之又少。至于学贯中西,则更无从谈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下中国能够胜任笔译工作的人中间,并没有多少出身于英语科班。一方面,原因在于专业的分工;另一方面,由于为数不少的英语科班出身者,汉语水平让人无法恭维,根本无法把英语准确无误地转换成汉语。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到许多教授英语的大学教师(包括名牌大学)的各类所谓“学术”文章。且不说学术和思想含量多寡,许多文章缺乏最基本的汉语规范常识,错别字、病句连篇,其汉语水平之低,让人无法相信类似“学术”文章竟然出自大学教师之手。汉语水平如此之低劣的英语教师,教出的学生如果语言不“夹生”倒是怪现象,其必然结果是:英语不过关,汉语一塌糊涂。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英语高于汉语”的恶果,是教育的悲哀。有人指出,影响中国英语教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庞大的教师群体良莠不齐。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们的高校英语教师绝大多数学无专长,知识结构单薄,文化储备稀少,仅仅能够在课堂上教授“大英语”。因此,要想真正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结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

此外,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全民性”热潮与文化教育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并非素质教育的推进器,许多时候是一种利益的驱使。当下中国,英语教学、补习的暴利尽人皆知。在利益驱使下,许多大学英语教师不愿意下功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宁愿“主动”放弃各种奖金、岗位津贴之类的正当收入,也能够抵挡职称晋升的“诱惑”,自己开办各种低层次的补习班。如今,中小学课外补习收入远远大于高等院校正常课时报酬,已是公开的秘密。因“灰色收入”远远大于“白色收入”,把主业当成“副业”,将“副业”当成主业者大有人在。指望这些“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教好英语,一定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对英语热冷思考的关键所在。至于一些不法之徒也积极参与这块暴利蛋糕的分割,各种类型的英语学习班鱼目混珠,实际上是在恶意侵占、浪费教育资源。对此,有关主管部门必须强化治理,至少也应净化“补习(课外)”教育市场。

英语对民族语言的排挤,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等院校(包括少数中学)差不多属于一窝蜂式的“双语教学”、使用所谓“原版教材”等活动,不仅不符合绝大多数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也存在揠苗助长之嫌疑。日前,一些媒体就“全民英语热”发表过一些议论。一些观点认为,应抵制“英语霸权”。笔者认为,“英语霸权”是否建立值得商榷,而英语的“至尊地位”以及“英语高于一切”等不正常现象的确存在。“逢试必英”的现实足以说明这一点。当然,既然学习英语能够形成“全民性”热潮,现实的市场需求,某些“理论”依据是存在的。无可置否,支持英语教学“全民化”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英语的教与学没有“原罪”,没有必要对“英语至尊”采取“”式的讨伐。但是,非正常的“英语热”足以引发人们的“冷”思考,也成为铁的事实。

伴随英语教与学的过热现象所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的各级学校似乎正在远离我们的民族语言――汉语。这不能不说是民族的悲哀、时代的悲哀。时下英语学习过热现象,实在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从表面层次上看,必将耗费掉许多人的时间、钱财――做了诸多无用功,而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我们不得不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未来及其本真意义产生忧虑。笔者认为,人们在简单地(或孤立地强调)阐释语言是信息载体时,有意无意淡化了语言也承载着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过分追求、强调英语教学,把英语教学摆到难以容忍的地步,必将产生恶劣的后果。在信息化、网络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恶劣影响已初露端倪。

不切实际的、超乎寻常的英语热,正在销蚀、降解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光泽,许多时候使民族语言处于尴尬的境地。这种以牺牲母语为代价的英语教学在中国比比皆是:许多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讲流利的英语,成为“英语神童”;“英语高于汉语”的认识误区,几乎彻底摈弃了中华传统文化,对汉语的蔑视通过重视英语能够得到印证。英语化的启蒙教育是否能够替代传统启蒙教育?回答是否定的。鉴于此,有学者尖锐指出,把英语人为地、不切实际地抬到了“至尊”的地位,势必造成对民族语言地位的否认,打击了国人的自尊;同时,还强调汉语是唯一官方语言,就像人民币是唯一流通货币一样,不应被动摇。还有学者针对英语地位无限提升的现实,不无忧虑地指出了“文化失语症”的严重性。其实,仅仅是“失语症”倒还容易“医治”,假如上升到文化安全的高度,则我们更有责任追问、拷问:英语学习热潮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到底有多少正面影响?面对全球化,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宣扬和推进的是汉语文化,而不应当片面地、随声附和地“推广”英语。应对全球化、网络化,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本民族文化地位,借此抵御“文化殖民主义”对民族文化的侵蚀。我们必须意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不单纯依靠经济和科学技术发达,还依赖文化发达;强调经济强国,也不应忘记文化强国。然而,在英语热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不仅会导致文化安全屏障的缺失,更会因英语的“强势”地位消解民族文化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故此,理性地对待“全民性”英语教学,已是全社会当务之急。

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学习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的是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突出英语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目前小学和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决策。

1 根据小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

小学生与成年人学习特点不同,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生爱玩,所以,我们应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去组织英语教学。死板的教学对孩子来说没有吸引力,只会使课堂死气沉沉,甚至会让孩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知识和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模仿力、求知欲和表现欲强,但是理解力相对薄弱一些,而且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机械的训练和单调的重复。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来进行教学,来达到激发兴趣、寓教于乐的目的。小学生探究意识强,我们在授课当中不要抹杀孩子这一特点,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灌输式的教学,孩子组织语言能力毕竟有限,对于结果不能用简洁准确的字眼来形容,我们不能给予批评,应当给予鼓励,鼓励孩子的勇气,鼓励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他的积极性。

2 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我认为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路,同时也能体现出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因而发散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恰当训练和运用也就日趋重要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发现结合词汇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也扩大了学生单词词义和用法上的思维,使之印象深刻。如:我在教授单词fly时,我采用问题导入:What does d bird do?并做动作来引导学生猜出答案A bird can fly.然后我采用启发式提问:What can fly?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会飞。有的学生说:The planecan fly./The bee can fly./The balloon can fly./……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单词fly词义的理解,由于在单词教学中,一般都不会直接用中文进行翻译,所以为了让学生明确词义,借助图片和已学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是必要的,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采用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旧知识。而对于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中他们经常扮演旁观者,不愿开口讲英语,正好通过思维的拓展,让他们表达更多能通过自己思维获得的东西,这样才能激起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语言更丰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挖掘教材,融入创新意识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授课时间,以及授课内容的改动,随机应变,提前推后,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中创”,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置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小学生一般都是三分钟热度,干什么事情都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增加,对于学英语的兴趣会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版,改为活泼生动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及学习后达到某中成功的愉快,而自编chant则是个不错的形式,其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学生们喜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授序数词时,我把基数词变序数词编成了chant,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跟同桌来唱,不一会就能把这些重难点给唱熟了,内容如下:一、二、三,特殊记;,代替v和e;八去f,九去e;整十变y为ie;几十几变化个位就可以;末尾th别忘记。这种把英语和音乐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使学生自然投入,从机械的学习环境中解脱了出来,消除了学习疲劳,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改编chant,我发现学生积极性特别高,索性我把这个大权教给学生,由他们自己来改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才能,同时我也会体验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师生关系,感受到了学生的无限聪慧,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乐趣。

篇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可以看出,情感教育是首位的。国家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也将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在了综合评价的第一位,从此更不难看出情感培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可综观当前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在教育过程中与现代儿童观、教育观背道而驰,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如果这些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幼儿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虽然幼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特别在很多中小城市,家长仍旧过多的注重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对孩子进行着知识的灌输,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学前就能认几千个字,能算加减法,英语说得朗朗上口就是聪明有为的表现。如果与这些家长沟通一下便不难发觉,家长都有一套自以为颇有道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怕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落后;怕社会竞争激烈,孩子长大后没有立足之地等等。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我们也都可以理解,但是以孩子认多少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多少英语单词为荣耀的做法我们却着实不能认同。幼儿教育应该适当,应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把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知识强加给他们,剥夺他们快乐的童年,真的就能塑造一个我们想要的人才吗?

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

不可置否,我国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幼儿园在情感教育的具体开展上仍然存在很多压力和问题,最主要的,便是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口味或进行市场炒作,随意进行的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如今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带有“双语”、“艺术”、“实验”等字样的幼儿园招牌,仿佛见证了当前幼儿园的高水平办学和超前的质量意识。然而,如果我们能蹲下来问一问那里的孩子:“你快乐吗?”得出的结果往往令我们心痛。这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也许能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画画,也许能使孩子们学会不少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却无法给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感知美的眼睛、充满爱的心灵以及快乐的心态。已有调查显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因为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造成他们对小学的重复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学前教育首先注重的应该是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社会适应力。当前这些幼儿园忽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3、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

对于负责任的幼儿园来说,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始终是实施贯彻的教育理念,但教育的效果却是参差不齐,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肯定有幼儿年龄小、认知有限、不容易理解接受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是教师自身的差距。强调情感教育,必然要提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为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直接因素。幼儿的情感不仅脆弱,而且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本身必须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并且懂得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然而目前教师的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

曾有研究对部分幼儿园的教师作了这样一次专项调查,要求教师对实例进行分析。提供的实例是:某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家长向带班教师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吃饭(午餐)没吃饱。教师听到反映后不高兴,便在以后进餐时故意给这个孩子盛超过其饭量的饭菜,并要求孩子必须吃完,请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调查结果一致认为这位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在说明其错误时包含有这样几种观点:使幼儿消化不良,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影响情绪,使幼儿对教师或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③产生不良社会效果,影响幼儿园声誉;④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和发展前途等。从强调早期情感教育这一高度出发,这个分析排列的顺序是欠妥的,它反映了目前教师在加强情感教育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差距。首先是教师缺乏情感教育意识。由于教师没有把情感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因而在对实例中教师错误行为的分析时,便更多看重对生理上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错误行为给幼儿情感上造成的伤害。其次是缺乏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不了解早期情感教育的特点,因而忽略了日常生活活动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最后还反映出教师本身情感素质较差。实例中的孩子由吃不饱到吃不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前者是教师无意的,那么后者则是教师存心的,这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而这一点在调查分析中没有反映出来。在实际观察中,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有实例中类似的情况。例如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常喝水,于是在个别教师中就会出现给孩子倒满一大杯水,“让你喝个够”的现象,结果是孩子受委屈。上述问题既反映在调查中,也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这样肯定不利于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实施,即使勉强在开展,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转变观念,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幼儿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对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理解了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后,要改变目前情感教育中出现的这种种现状,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一)教师的挚爱和真诚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之本,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可以说,无论教育水平多高、教育理论多深的幼儿教师,都不可能离开这一个“爱”字而孤身试教。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认知有限,对成人的依赖更加强烈,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时,内心都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表现为恐惧、哭闹等排斥现象。这时,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幼儿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尽管他们可能不会作更多的分析,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幼儿园的情感体验。因此,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先去温暖孩子的心田,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引导孩子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后才能要求他们学会去关爱别人。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首先从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走进孩子的心灵,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如:孩子刚入园时,老师面带微笑地去迎接、拥抱每一个孩子,并主动向孩子们问好,当班里小朋友因病请假时,主动打电话或家访了解其病情……这些生活中看似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幼儿最直接的心理需要。但是,爱绝不等于溺爱、迁就和纵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爱”、有“度”,绝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或者忽松忽紧,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刚刚迈出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来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要适应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些对于任性、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对幼儿进行育人之情的情感教育,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培养孩子善良的意识,知道如何做是对的?如何做是错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即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哪怕是极其微弱的闪光点,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则要及时地批评纠正。以求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让幼儿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增强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逐渐学会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同情别人,最终生成健康的情感,形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三)利用各种生活资源随机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可见,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作为幼儿学习的引领者,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需要,切实根据孩子的需要,在生活中选取活动资源,从生活中创编教育活动,引导孩子的情感积极、健康的发展。

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方面,在情感目标思想指导下,举办一些以情感教育为目的的日常常规性活动,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例如:举办幼儿自愿报名,主动参与的“小百灵”歌唱表演活动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自我肯定意识;定时开启共同探索的“小问号”信箱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等等。另一方面可结合偶发事件,加强情感的随机培养。比如:刚入园时大部分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但其中有个别能力强一点的幼儿主动帮助了能力弱的幼儿穿脱衣服,扣纽扣、系鞋带;游戏时有幼儿将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了别人;有的幼儿偶尔说出了一些礼貌的话语等等,抓住这些事例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便是最好的随即培养。而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动辄打骂的孩子则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以使幼儿养成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孩子的心灵。另外,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幼儿通过绘画、歌曲、游戏等活动,送上祝福来表达幼儿热爱和感恩的情感;还可以鼓励幼儿帮助父母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收拾玩具、摆放碗筷、扫地、洗碗等,培养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

(四)巧用多种趣味形式激发幼儿情感共鸣

学前期的儿童在认识上具有具体形象化的特点,他们的认识活动对行动具有直接依赖性,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趣味形式,生动、形象的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1、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情感。幼儿时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喜欢拟人,把小猫、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象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对虚幻与真实缺乏分析。这两个特点正是童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另外,童话故事还有口语多,篇幅小,角色少,主题简单明了,好坏分明,易于幼儿接受和模仿的特点,所以学前期的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在听故事时,故事中的情景、角色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栩栩如生,此时幼儿的情感也最鲜明,对一些遭遇到不幸的人物和小动物,容易产生同情心。因此,我们若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他们听,利用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勤劳,什么是懒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记得,有一次我给我们班小朋友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到第二天早上区域活动时,我就看到我们班的琴琴小朋友一直在画各种各样的火柴,于是我就问她,“你画这么多火柴干嘛”?她说:“我要画好多好多的火柴,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永远也用不完”!看着她那稚嫩的小脸上露出的坚定的表情,我感动地说:“好!老师也帮你画。”其实,像这样的很多童话故事对幼儿善良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2、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学前期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的浓厚兴趣,使游戏成为了他们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游戏也完全可以是学前期情感教育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课上和课间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发展幼儿的感知、思维和创造等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独立性、坚持性、与伙伴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我们用歌表演的形式来演绎《好朋友》,让孩子们相互结伴边唱边给对方梳梳头、扣扣纽扣等等;为《迷路的小花鸭》、《对不起,没关系》等创设友爱情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角色,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3、利用电影和动画片中正面而具体的人物形象,影响幼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模仿的世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他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他们掌握实际生活知识的基本形式。正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过程中,儿童才从“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因为年龄和认知的关系,他们尤其喜欢模仿电影和动画片中的英雄形象。但由于幼儿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模仿往往还只局限于人物的外部形象,而缺乏对人物所表现的品质和精神的领会与学习。所以,具体操作中,教师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为幼儿树一个可供模仿的正确榜样。第二,教育者应针对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经常和幼儿一起讨论研究,正确引导幼儿分析人物,不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的直观形象,教育幼儿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凶残。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雷锋、葫芦娃、孙悟空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向幼儿展示他们的事迹,激发孩子向他们学习的愿望,从而学会自觉地关心他人、富有正义感等优秀品质。

(五)家园一致是巩固幼儿情感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

幼儿良好、成功的情感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如何使幼儿的情感认识变为行为进而成为道德习惯,就需要通过巩固这个重要的环节。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环境和家人的态度对幼儿道德认识的巩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儿童在家里没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老师的话,他所了解的是他听到和谈到东西的逻辑意义,而情感上、心灵上的潜台词他是不会明白的。”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启蒙教育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会事倍功半。但是,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孩子们个个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长辈对他们的要求向来是有求必应,说一不二。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共识呢?

1、开展主题活动时,邀请家长一同前来进行亲子活动,将我们的情感教育默默地渗透到家庭,为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培养和巩固幼儿的情感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等,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情感形成的重要性,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家教知识,从而使得大部分家长能主动地与教师相互配合,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使情感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通过教师与家长的直接沟通将我们的情感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使家长既有机会充分的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使孩子们在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了解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劳动者及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情感。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情感素质的人。因为这不仅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我们和幼儿、家长的关系,多沟通、多协调,注重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肯定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唯有如此,我们的幼儿教育才是负责任的教育。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儿童的世界也不完全是一片净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压力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孩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提早察觉孩子是否正承受着心理压力;一旦孩子已经处于压力之中,我们还可以尽量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压力。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规范教育行为,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我认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以真诚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形成安全感。要教育儿童,首先必须理解儿童。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师才能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进而热爱、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我们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平等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不管孩子们的性格、长相、能力、背景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地关爱每个幼儿,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师幼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