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26 16: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教结合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教结合的意义

篇1

>>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意义及建议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 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情况的现状调研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四个途径 普特双轨,全纳教育绽放异彩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关注特需 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体系探析 “医教结合”背景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初探 牡丹江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实践调查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新近变化与趋势 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我国特殊教育公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特殊教育中的“教康整合”理念 当代特殊教育学校设计趋势的探究 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成长 深化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困生的特殊教育 拉萨的特殊教育 特殊学校的特殊教育 特殊幼儿的特殊教育 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7-2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EB/OL].http://202.205.177.9/edoas/website18/18/info25218.htm,2007-07-02.

[3]黄昭鸣,杜晓新,孙喜斌,卢红云,周红省.“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的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07(10).

[4]杜晓新,黄昭鸣,宋永宁,季佩玉,陈茜.聋儿康复教育中的HSL理论及其操作模式[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01).

篇2

【关键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正确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及时掌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社会信息,科学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十分重要,为此,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及其必要。社会调查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社会事实,现象及其规律)的信息资料,并作出描述、解释和对策等的社会认识活动。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能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社会调查的理论和方法,有效提高在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工作其他领域中收集、分析、整理各种资料的科学性和效率。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往课程教学中由于受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存在重理论、重讲述、轻实践的现象。《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因此,按照教育部要求以及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开展《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

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许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笔者所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我们通过实地发放和网上发放的方式对学习过该课程的同学以及承担过该课程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随机分布于吉林、辽宁、北京、四川、云南等省高校,回收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36份。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基本概念与方法,选题、研究设计、撰写调查报告等理论知识和内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的学生认为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90%的学生认为“学习《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很大的收获”;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学生自主参与研究,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有关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实际社会调研打下了基础, 但却未能充分体现出该课程所应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二)教学形式方面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先进行理论讲授,后进行实践,实践往往限定在校内,或者网上调查及收集资料。长期以来,以教师主讲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只顾听和忙着记笔记,缺乏课上的吸收理解及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这种方法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不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未能很好的结合。问卷调查中,在你曾经学习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上,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讲授、案例学习、讨论;但是讨论中,学生主动发言的少,气氛不踊跃,师生互动少;有在课程讲授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仅仅有9%;学生在选择喜欢的教学组织方式上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课外实践、案例学习、讨论;学生们更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减少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希望教师与同学之间进行较多的互动,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知识趣味性。

(三)考试形式方面

收到的调查问卷中,本课程是必修课的专业,90%以上要求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来考核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的学校虽然在人才方案上注明由老师确定考试形式,但是90%以上采取了闭卷考试的方式;本课程是选修课的专业,95%的学校不限制考核方式,闭卷考核和课程论文形式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95%的老师采取要求写调查报告、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结业考试形式;但是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大多数是文献查询的资料整理完成,极少是社会实践活动后的真实反映;教师反映这些考核方式基本能反映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收获,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准确性。

总体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还没有完全实现理论性和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还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主体―客体”为主的师生关系

当前,教学活动中还没有摆脱“教育者中心”、“受教育者中心论”和“互为主客体论”,局限于用“主体―客体”范畴来界定师生关系,这种情况也存在于《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角色自居,自认为是传播知识的主题,学生仅仅受接受知识信息的受体,“讲与听”的教学模式,自然导致,“演员”与“观众”的师生关系;尽管教师在教学的“舞台”上,非常认真的讲课,努力扮演称职的“教师角色”;但是,无法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与和谐,不利于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了等待被灌输的、能力缺失的客体,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对人的塑造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体现。

(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否

随着社会快速变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随着变化,高校教与学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在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影响下,日益游离在课堂、网络与社会之间,一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受到前所没有的冲击。

(三)理论内容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论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知识和具体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实际工作的经验,以及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课程的讲授中,由于学校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与课程很少能达到一致的,加之考虑到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人身安全等问题,许多学校在人才方案上设置了课程同步的实践环节,但是,却不能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学时量和调研目标。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就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自身素质

由于部份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教学观念落后 ,不精通网络媒体技术;理论功底薄弱和教学经验的欠缺,这就使得教学中,在教学深度、难度、广度等方面受到限制;有的教师科研能力不强,在设置调查课题方面,不能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者不能设置学生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社会资源能够获取丰富信息的课题,从而导致调查的实践环节不容易有序、有效地展开。

三、构建“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教学模式及实施途径

在社会调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强化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的教学模式。“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教学模式中的“双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传授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积极主动进行知识的吸收、应用的主体;“一强化”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两翼”分别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在左翼的引导下,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推广到右翼的实践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检验学习的效果。学生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左翼与右翼的共同推动下,才能畅游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知识汲取和社会实践调查的领域中。“一结合”就是实践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一)确立师生的“双主体”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坚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其个性的发展,接纳学生、教师由“主宰”向“主导”转变,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主体,学生由被动的听众、观众、转变为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的观点,成为积极进行课堂互动的参与者;转变为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调查主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价值感和实践意义。

(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性质以及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教育部精神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各高校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例如根据课程的内容,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问卷法等知识讲解后,要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有针对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缜密的安排、调查前的联系工作、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必要时购买学生安全保险、检查学生的社会调查进展、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调查方法和技巧、解决临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师生交流和调查总结;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在课堂学习的调查方法和具体实务技巧、并运用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中学到的沟通、倾听、观察等技巧,开展社会调查;在调查中还要注意社会调查的伦理准则等等。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三)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认真讲授社会调查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技巧的基础上,本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想,教师要避免“一言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问题研讨、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教学活动及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学生可结合课程进度,对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体会和调查研究方案设计、问卷设计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开展研讨活动;根据设计的课题开展个案调查、集体访谈、实验法应用等模拟训练活动;尝试网络教学与研讨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强化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就是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一方面根据当前社会现象选择和确定调查题目;一方面可以与自己及相关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特别是以社会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的应用性课题的论证和立项,确定调查内容,制定社会调查方案,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自拟调研题目。学生根据确定的调研题目、组织调查小组,设计调研方案、设计问卷等;学生带着科研任务,做好调查前的一切准备,到广阔的社会空间去收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既可以使学生获得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多样化

对于课堂研讨、社会实践的过程进行实时评估。对于参与课堂互动、实验室模拟训练活动的情况进行讲评,将讲评结果记入平时成绩;在进行社会调查之后,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对调研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调查报告的质量和水平进行评选,记入课程结业考试成绩中;或者直接以研究方案设计、调查研究报告作为课程结业考试成绩。

(五)教师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的授课对象是90后群体,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与创造力”,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其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且大都都有一技之长,形成授课对象本身知识的超前不规则集聚状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心理分析、结合90后自身特点和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寻求最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最佳途径;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教学主题富于时代性,扑捉课程所在学科最新理论、方法和技巧,掌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动权。

四、小结

二年来,笔者所在高校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到社会开展调查活动的环节,进行了“双主体两翼一强化一结合”教学模式的尝试,主要利用开课学期所在的双休日、“端午节、五一、中秋节、十一”等时间开展具有明确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并对我校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进行跟踪分析,收到了实效,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这门课程,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标。今后,学校可以与驻区、所在城市的人大、社区、政协等部门联系、就当地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涉及社会发展及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发挥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

注释:

①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省略2012年02月03日来源:教育部().

②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省略2012年02月03日来源:教育部().

篇3

【关键词】 企业合并; 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 确认限制

一、问题的提出:合并交易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事项本身不会产生有关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形则不然。例如,乙公司合并前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500万元,合并时评估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所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为680万元,则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对合并中取得的有关可辨认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为600万元,商誉的入账价值为80万元。同样,如果是100%控股合并,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子公司的净资产报告价值为600万元,合并商誉价值也是80万元。

可见,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交易,有可能产生以下两项暂时性差异。

第一,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如果税法规定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按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就会产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现账面价值与以原账面价值计量的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如上例中600万元与500万元之差100万元。

第二,与合并中确认的商誉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ERS No.3)》指出,许多税务当局不允许在确定应税利润时将对商誉账面金额的摊销作为可抵扣的费用,而且,子公司终止经营、处置资产时,取得商誉的成本经常不能在税前抵扣。也就说,如果税法不认可商誉的价值,商誉的计税基础就等于零。这时,就产生了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如上例中80万元与0之差80万元。

除此以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还包括合并前合并双方存在的可抵扣亏损;如果再加推广,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抵销内部资产交易的未实现损益还会产生相关资产在合并报表中的报告价值与该资产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合并交易中产生的以及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上述暂时性差异,与其他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相比较,在差异的确定上有何特殊之处,如何理解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关键因素――计税基础,如何区别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以及永久性差异,对暂时性差异之纳税影响的确认有哪些特殊问题需予以注意?这些问题无疑是学习所得税会计的重点。

二、解析之一:计税基础的理解层次

暂时性差异主要产生于某些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不同。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依据会计规范确定的、基本构成资产负债表相关资产、负债的报告价值;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则是根据税收规范确定的、计税时归属于相关资产、负债的金额。计税基础的正确理解,无疑是正确界定暂时性差异的前提,从而构成正确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突破口。

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对计税基础的正确理解,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对概念的初步解析。对于资产的计税基础定义而言,这里的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是指现有资产从现在到终止确认(固定资产等资源类资产的折旧、出售或处置,应收账款等权利类资产的收回)期间;这里的“应税经济利益”是有关资产的使用、出售或收回所带来的需要纳税的经济利益。就负债的计税基础定义而言,这里的“负债”是其发生或偿还将涉及收入、费用或损失的那些负债,即:该负债的初始确认或终止确认直接与会计利润有关(产品质量保证有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就涉及到利润确定,而应付账款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与利润无关);这里的“未来期间”是指有关负债从现在到清偿的期间;这里的“可以抵扣的金额”是指可在清偿负债期间确定纳税所得时予以抵扣的与该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损失金额。

第二,对概念的必要扩展。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都有可能从两个相反方向影响利润,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减少利润,而应收账款的确认则增加利润;预计负债的确认由于涉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而减少利润,而预收账款的终止确认因伴随着收入的增加从而会增加利润。所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有了下面的进一步解释。

资产的计税基础=收回该资产价值时可抵扣的该资产形成的费用 或=收回该资产价值时与该资产有关的非应税收入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清偿该负债期间与其有关的可抵扣费用或损失 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清偿该负债期间与其有关的非应税收入

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第一种情况属于计税基础比较容易确定的情形,而第二种情况则相对复杂。

一般情况下,计税基础的确定比较简单,而在某些情况下,计税基础的确定则比较复杂,比如预收款项。对于预收货款或利息等收入,其计税基础的确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相关的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征税,意味着未来清偿负债即实现相关收入的期间该收入不再纳税,则预收款时产生的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非应税收入的金额,即计税基础为零;第二种情况――如果税法规定的确认收入原则与会计一致,即未来实现销售收入需要计税,也就是说未来纳税时与该预收款有关的抵扣为零,则今天所确认的负债的计税基础就等于其账面价值。再比如预计负债,某一期确认的预计负债,期末其计税基础的确定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该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未来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这时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零;第二种情况――与该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未来可以部分在税前扣除,这时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未来不可以税前扣除的那一部分费用金额;第三种情况――与该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未来全都不可以税前扣除,这时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为了便于各种情况下计税基础的确定,现将有关思路整理,见表1和表2。

三、解析之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比较

如何理解常见的暂时性差异,如何区分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如何辨析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是正确理解暂时性差异内涵的关键。

(一)一般暂时性差异与特殊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主要产生于某些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不同,但也可能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无关;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于企业日常的某些交易或事项,但也可能与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有关。

根据表1和表2,对常见的暂时性差异归纳如表3。

(二)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一提到时间性差异,我们马上会想到利润表债务法。时间性差异是因会计规范与税收规范对某些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的确认先后不同而导致的某一会计期间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该差异在某一期间发生,在以后的有关期间会转回。对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辨析至少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两者对报表的着眼点不同。时间性差异着眼于利润表项目,是某一会计期间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着眼于资产负债表项目,是某一会计期末有关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这一点决定了利润表债务法只须根据本期确定的时间性差异发生数或转回数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当期发生额,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首先需根据期末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确定该期递延所得税应有余额,然后再轧算该期发生额。

2.时间性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从利润表观察其对各期有关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项目的发生额的影响,前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未来期间必将转回,所以说时间性差异在前期的存在是暂时的;而暂时性差异随着相关资产的收回或负债的清偿也必将消失。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都是暂时性的,时间性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这一点决定了一定期间对与时间性差异有关的某项要素,采用利润表债务法和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定的本期递延所得税发生额是相等的。

3.暂时性差异并不一定都是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导致相关期间里的每一单个期间的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不同,但各期加总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是相等的;而有些暂时性差异的存在,则不但相关的每一单个期间的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不同,各期加总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也不相等。所以,暂时性差异中除了包括时间性差异之外,还包括一些不能用时间性差异解释的其他暂时性差异。这一点决定了前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在后期一定会转回,而前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则不一定会在后期转回却仅仅是消失而已。

例如,有一台设备,成本为100万元,会计上按直线法在5年里计提折旧,如果税法允许计税时按2年抵扣折旧费,则有关比较见表4。

再比如,一台设备成本为80万元,评估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假定会计上按公允价值入账并采用直线法在5年里计提折旧,税法只允许按原成本计税。有关比较见表5。

(三)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假设某企业支付当期罚款2万元。这项业务并未导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的确认,也与未来期间的纳税抵扣与否无关,应该说这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但是,却导致会计利润小于应税利润2万元的永久性差异。可见,永久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表6列示的就是常见的永久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关注的差异只是期末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两者如有差异,必然是暂时性的――因为随着资产的收回和负债的清偿,该差异必然转回或消除。虽然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一样,关注的是期内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但两者明显不同的是,时间性差异也是暂时存在,未来一定会转回;永久性差异永远不会转回或消除。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既然永久性差异是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既然该差异永远不会转回或消除,那么,永久性差异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递延所得税无关。

第二,既然存在永久性差异,就意味着对永久性差异必须进行处理,只不过仅仅是在确定相关期间应税利润金额时才须对该差异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着眼点不同,决定了计算特定期间的应税利润时,需要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考虑时间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的本期发生额;确定特定日期的递延所得税余额时,则需要考虑暂时性差异的现有余额。

四、解析之三:暂时性差异之纳税影响的“确认限制”

对于暂时性差异的辨析仅仅是所得税会计研究的起点,而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及其财务信息影响的分析,才是企业所得税会计研究的重点。但是,在确认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时,并不是所有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都允许确认。

首先,与企业合并交易有关的暂时性差异。虽然会计准则对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有关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允许确认,但对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则不准予确认。

其次,稍作扩展,会发现一些类似的情况。第一,不是企业合并且相关交易发生的,既不涉及会计利润也不涉及应税利润的交易中由于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其纳税影响也不确认(当然,在以后期间,由于涉及到了会计利润,则应对相关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予以确认,并调整相应期间的所得税费用)。第二,企业对与子公司、分支机构、联营的投资和在合营中的权益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果企业能够控制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比如控制了被投资方的股利分配政策),并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则企业不能确认与该暂时性差异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对与子公司、分支机构及联营的投资和在合营中的权益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是很可能会转回,或者未来不是很可能获得能用暂时性差异抵扣的应税利润,则企业不能确认与该暂时性差异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可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可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如果不是很可能获得能够用可抵扣亏损或可抵减税款来抵扣的应税利润,也不能确认与未来可抵扣亏损或未来可抵减税款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结合前面的阐述,可以发现两个“不一致”。一是同样是源于企业合并交易的暂时性差异,与合并商誉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和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有关的暂时性差异,相应的纳税影响之确认与否有不一致的规范;二是同样是既不涉及会计利润也不涉及应税利润的相关交易导致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与企业合并交易相关的暂时性差异和非与企业合并交易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相应的纳税影响之确认与否也有不一致的规范。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不一致”,为什么对合并商誉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之纳税影响的确认要加以限制?

确认递延所得税,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和收益信息的报告价值;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限制”显然是基于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信息质量的考虑。企业会计准则对暂时性差异之纳税影响的某些“确认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三个作用。

第一,防止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虚增及其导致的利润波动。防止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虚增及其对利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可抵亏损或可抵减税款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的确认限制上。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之纳税影响的确认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收益的确认。所以,如果不是很可能获得能够用可抵扣亏损或可抵减税款来抵扣的应税利润,就不能确认与未来可抵扣亏损或未来可抵减税款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样的规范符合谨慎性的要求。

第二,尽可能避免对资产、负债初始计量的调整。对非企业合并而且相关交易的发生既不涉及会计利润也不涉及应税利润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目的是避免对资产、负债初始计量的调整,以确保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符合客观性的要求,并反映其实际取得的成本。

第三,使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符合“剩余值”的量化标准。抛开合并商誉的内涵界定和合并理念对合并商誉的量化约制不谈,会计准则不允许确认合并商誉因初始确认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避免了对合并商誉初始计量金额的调整,符合商誉作为合并成本减去取得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后的“剩余值”的价值量界定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篇4

某日上午第四节课,某小学一年级一班学生在没有教师主持的情况下自己做作业。班主任在上课前曾到教室给该班学生布置作业,并让各小组组长维持纪律。陈某在做作业时多次与同桌说话。陈某所在小组组长郭某便拿起课本击打陈某的头部数下,致使陈某当场昏倒在地。

上述案例中班主任让班干部维持纪律的做法是否正确呢?这实际上涉及到教师惩戒权能否放弃或者转移的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赋予了教师必要的惩戒权。我国《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该指导评价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就包括教师有权对学生采取表扬、奖励,或批评、惩戒等措施,并依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品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16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我国《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这些条款可以视为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渊源。

教师惩戒权能否放弃或者转移,关键取决于其性质。一般的权力总是从权力主体的个人角度出发,着眼于权力主体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意志如何,强制性地压制权力对象服从。而规范性权力则必须抑制自我意志,考虑权力对象的态度,接受权力对象的评价,并按一定的条件和价值标准行使,从而换取他人的认可和服从。权利对权力有引导作用,可以引导权力关系向权利关系转化。这种规范性的权力符合权利的本质特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权利。[1]教师惩戒权行使的目的不是为了压制学生,而是为了教育和保护学生,它要受我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范的调整,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必须在惩戒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正如卢梭所说:“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2]从惩戒权的行使特点可看出,教师惩戒权不同于一般权力,应属于规范性权力,因而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权利。由此可见,教师惩戒权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既然教师惩戒权具有权力的属性,并且这种权力是基于专门职业而获得的一种职权,就必须依法行使而不能放弃或转移,否则就意味着失职。

当前教师随意处理惩戒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随意放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也就是说,我可以确定教师可以用惩罚或不用惩罚。但是,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应当惩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3]可见,“不惩戒”本身就意味着教师对自己职责的放弃和责任的回避,是不允许的。随意放弃惩戒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排斥惩戒。在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民主教育”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一味地提倡“爱心”、“赏识”,甚至提出“无批评教育”,片面排斥惩戒。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教育和惩戒的关系,不能借口“正面教育”、“赏识教育”而放弃惩戒职责。第二,不敢惩戒。部分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教学成绩,只教书不育人,担心一旦管不好会“祸及自身”, “谈惩色变”,放弃了惩戒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坚决摒弃因害怕给自己带来麻烦而放弃惩戒的做法,正确区分体罚和惩戒的界限,既要避免体罚,又要勇于负责、敢于管理,以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是随意转移。作为教师惩戒权,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行使。教师将惩戒权转移给任何非惩戒主体行使,都是不允许的。随意转移惩戒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转移给家长。不少研究表明:科任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耐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管教行为逐渐减少,课后教育学生的更少。他们更多地是将学生的表现直接转告班主任,班主任再原封不动地转告家长并等候家长的指示。调查结果显示,51.2%的教师面对违纪学生,他们首选的办法是告知家长,在家长作出反应之前冷处理。为了共同教育好学生,根据学生违纪的性质、严重程度等情节,教师采取家访、找家长到学校谈话或者电话找家长谈话等教育性措施,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如果联系家长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而是将教育学生的责任全部推给家长,用直接“找家长”的形式,包括让家长直接将学生带回家,作为直接管教,代替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就属于非法转移惩戒权。对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作了精辟的论述:“找家长是需要的,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绝不能使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在把他最亲近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使孩子把一个人看成骇人的怪物,这在教育工作中是根本不允许的”。[4]

第二,转移给学生。在非授课时间或者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教师经常把管理学生的任务交给班干部,并让班干部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本文开头案例中班主任让小组长维持纪律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学生管理学生,即监督生制度,实际上就是将惩戒权转移给学生,是不符合法律要求和教育目的的。在非授课时间或者因故不能授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班级以往的纪律状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直接在教室维持纪律。如果确需直接到教室去维持纪律,教师就不能以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和节省时间备课等为由不去教室。即使因故不能上课,也应告知学校安排其他教师代管学生。如果可以不直接到教室维持纪律,教师也不能授权班干部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但可让班干部将违纪行为及时报告老师,由教师进行惩戒。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等限制,教师将惩戒权转移给学生,很容易出现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在少数,以致惩戒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因此,教师不能以让学生自理、自治为借口放弃应尽的教育管理职责,让学生成为“小老师”,代替教师直接进行管理。让学生自理、自治的目的在于育人,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关心集体,帮助、爱护同学,树立为同学服务以及做公仆的观念,而不能使得一些班干部总觉得自己有特权,高高在上,可任意发号施令,随意惩罚其他同学。

参考文献

[1] 王莉君.权利与权力的思辩[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 卢梭.爱弥儿(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好课的标准;技术与艺术;教学方法

一堂课要能称得上是好课,那应该是教与学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活动多以上课的形式来进行。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既保留“师受学承”的方式,又采纳“师导生创”的做法,让一堂课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才堪称一堂真正的好课。

一、上课的技术首先体现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是采取“师授学承”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任务就是将老师所讲授的牢记,而教师便是课堂的主导者,操纵着整个上课的进程,而学生只是依照老师早已制定好的计划亦步亦趋地展开课堂学习。“单主体论”中的“教师主体论”便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

而今,“复合主体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教学是一种复合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教师的教是学生的学的条件,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教师的教的目的。要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就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上课过程中,不要总是以教师讲课取代学生发言,而是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地勇敢地发表个人见解,即便学生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要马上予以否定,而应启发他们从另外的角度思考,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体现在学生不必完全认同书中的观点,教师对学生有创见的但又异于书中阐述的观点,要鼓励其深入思考,因为书中的观点未必绝对正确,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很有可能就从这些点滴的异议中生发。

二、课上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当,这也是上课技术的体现

上课可采取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自主讲课、学生做游戏、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相结合。例如,在传授纯理论的概念、需要学生记诵的知识,宜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假如这类知识采取学生自主讲授或学生“发现学习”[4]法,很有可能耗费大量时间,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反而使一些错误的观点印刻在学生脑海里。又如,在探讨从课文中的故事或某一种解题方法受到的启发时,宜采用学生自主讲授的方式,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拥有思考和当众发言锻炼胆量的机会。另外,课堂中采取学生分组进行抢答比赛、课文角色扮演,能让活跃的气氛充满课堂,在学习中拥有娱乐,在娱乐中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一堂好课,不仅在形式上多样化,在内容上也应丰富化

针对课本知识,教师要讲解得透彻,分析得深入,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易于把握。

例如,一堂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形象的生活画面。直观地展现一些不易抽象理解的事物。如借助于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展现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发展过程。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替代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物理课、化学课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正是直观而深入掌握课本知识的过程。

教师上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这堂课肯定是缺乏生气、平淡无奇的,一堂好课还需要课外知识来润色,教学内容才丰富化。也就是说,除了充分解析书中所述的文字内容以外,还要补充书中没有的、甚至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或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为例子来说明。学生总喜欢听些故事,对书本外的知识也从不同领域获取知识的兴趣,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更愿意听些课外的知识。课堂上,教师能讲些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四、一堂好课不仅是技术的运用,也是艺术的展示

所谓艺术的展示首先在教师方面,体现于教师的言语艺术、体态、表情。教师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衣着朴实、嗓音清晰、语言得体,就使学生心中顿生肃然起敬之感。讲授的音量、速度适当,音调抑扬顿挫,就如同磁铁一般将学生深深吸引。以体态姿势辅助言语,以丰富的面部表情传达感情,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上课,从另一个角度看,算得上是特殊的表演艺术,但这种表演如果过度夸张则适得其反。比如,一个教师涂脂抹粉、盛装浓艳地走进课堂授课,无疑会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但学生们关注的并非其授课的内容,而是被教师的装扮分散了注意力,这堂课便成为教师的是时装秀了。再则,上课这门表演艺术,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是师生共同的舞台。师生的互动,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间有交流讨论的机会,才算是成功的课堂艺术。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重点落在语言艺术,这也是为什么上同一门课,有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听课饶有兴趣,而有的教师的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一大片的原因。

幽默、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地论证,声情并茂地讲述,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渊博的知识,让学生从课堂中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真正心甘情愿地听课。真正用心地去学习,这堂课才是有效率的、有质量的。

总之,一堂好课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演绎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知识传承与创造力开发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78.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6-97.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5.

篇6

(一)、一题多解:

1、一个体积是30cm3的铜球的质量是89g,铜的密度是8.9×103Kg/m3。问: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分析:要判断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我们发现体积、质量和密度都是已知的,如果我们把其中两个量作为已知量,根据公式 算出其中一个量,再用算出的值和已知的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了.

解法一:(比较体积)已知:m=89g , =8.9×103Kg/m3. 求:v实=?

解:因为 ,所以V实 =10cm3 因为V实=10cm3<30cm3 ,所以此球是空心.

解法二:(比较密度)已知:V =30cm3 ,m=89g. 求:

解:因为 ,所以 =2.97g/cm3=2.97×103Kg/m3

因为 =2.97×103Kg/m3<8.9×103Kg/m3,所以此球是空心.

解法三:(比较质量)已知: <8.9×103Kg/m3=8.9g/cm3,v=30cm3. 求:m实=?

解:因为 ,所以m实= ×V =8.9g/cm3×30cm3=267g.

因为m实=267g>89g,所以此球是空心.

通过例题1可以让同学们知道,解答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应用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多题一解:

2、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36km/h和15m/s的速度同时从A地开往B地,乙到达B地后5min甲到达B地,问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分析:命题中的时间“5min”,既不是甲车从A地达到B地所用的时间,也不是乙车从A地达到B地所用的时间,而是甲、乙两车从A地达到B地所用的时间差.

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甲车从A地达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车从A地达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已知:v1=36km/h=10m/s,v2=15m/s, t =5min=300s.求:S = ?

解:根据题意得t1-t2=t,S/v1-S/v2=t,S/10m/s-S/15m/s=300s,S=9000m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9000m.

3、某人看到放炮处石头飞起之后5s钟才听到炮声,问此人离放炮处的距离是多少?(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分析:命题中的时间“5s”,既不是光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也不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而是声音和光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差.

设人离放炮处的距离为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t1,光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t2.已知:v1=340m/s,v2=3×108m/s,t=5s.求:S=?

解:根据题意得t1-t2=t,S/v1-S/v2=t,S/340m/s-S/3×108m/s=5s,S ≈1700m

答:铁轨的长度是1700m.

注:对于初中生来讲,光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例2、例3让同学们知道,它们虽然是不同的题目,但命题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已知两个速度v1、v2及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差t, 这种时间差的问题都可以用如下格式来进行解答。1.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甲运动的时间为t1,乙运动的时间为t2。2.已知:v1 ,v2,t。3求S 4.解:①、根据题意得:t1-t2=t (t1>t2)

篇7

一、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过时。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前几年出版的,这些教材中的知识点或款式项目比较陈旧,而且特别偏重理论方面的知识,已经不适应现服装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对目前的培养目标相差很远,学生学起来费劲,老师讲起来费神,过多的理论知识将原本简单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复杂,学生学习起来很抽象也很枯燥,学生对知识点不感兴趣,有的东西学生根本就听不懂,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老师的教学也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学安排上不合理。

目前沿用的教材,书厚,教学内容多,消耗的教学时间太长,先课堂理论教学后实践操作,这样做的弊端是:(1)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间隔的时间过长,学生对原来学的知识很容易忘记,把几门课程截然分开,进行独立教学,就会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时数比例不当,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不能紧扣实践教学,显得盲目和随意。(2)教学中会出现多次重复,而且理论教学跟实践教学有时候并不是一个教师,教学的手法也会有不同,就会出现有些知识点重复,有些知识点结构和工艺的讲解有区别,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提高不了学习效率。(3)教学无创新,不生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服装专业的教学创新潜力应该比其他专业大得多,而且更直观、形象、生动。然而,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却是空对空,教材上给定一个公式,讲解半天,太抽象,学生听不懂,都在打瞌睡,导致学生厌学。

二、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的结合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我将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结合进行教学,具体有以下几条措施。

1.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材相结合。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可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的教材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把原教材中的知识点简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简单扼要,让学生上完课之后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2.合理安排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学科目和进程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五个层面。要想把服装专业的课程安排好,首先应该对服装制作有基本了解。服装制作一般都要经过裁剪、缝纫、整烫三个大的环节,每个环节又都有不同的制作程序,如服装裁剪有五个程序:测量体型—结构制图—排料—裁剪—整理裁片。服装缝制和整烫少说也有七八个程序。如果按照原来的教学安排,那么起码要排四个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各自相对独立,互不联系,在课时安排上也都是根据自己的内容多少安排的,互不照应,很不合理。比如,在实际中缝制课需大量的时间,但服装结构设计课却占了超出服装缝制课三分之一的时间,授课内容也空、杂、繁、重。空就是结合实际不紧;杂就是不系统;繁就是教材本身也是借用别人的,交代不清;重就重复,服装结构设计中讲过的许多东西,在讲服装工艺中都有可能重复。针对以上弊端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解决:(1)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相结合,首先就要将教师重排,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师要会上服装工艺课,服装工艺的教师要会上服装结构设计课,而且在安排教师时一个班级的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课尽量安排同一位教师。这样在两者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知识点才不会重复,选择模块教材进行教学时从结构设计到工艺必须采用一个流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点不容易遗忘,而且理论跟实践教学结合得非常直观。(2)课时比例是二比三,即服装结构设计两课时,服装工艺三课时。(3)授课形式是一步到位,即制什么图打什么版缝什么衣烫什么料,一般是先做部件后做成衣,先易后难,先小后大。(4)教学方法先是老师根据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要精讲;然后就是老师以示范、演示;学生再根据老师的要求做一遍,不懂不会的地方请老师帮助或请会的同学帮助;完成后进行上车实际操作;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学生的心理共性都是渴望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为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想方设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感觉。例如,我们将实践订单的一些任务交给学生完成,让他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做出交给的任务,在制作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完成一件作品的兴趣,再通过完成作品的等级进行适当的奖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设计式作业训练。设计式作业训练,一方面可以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这类作业不会是现成的东西,必须通过其他的途径,才能把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来。这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起促进作用。例如,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题目是:根据当季流行的风格自己设计一系列服装,一个系列一般为五套。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要从画设计稿到买面料,甚至结构制图跟工艺都要自己完成,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流行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面料的采购,以及对款式的定位,将学生学到的综合知识进行一个结合,使学生知道自己哪里不足,需要补充哪方面知识,在学生完成作品以后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会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的兴趣。

我将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有机结合,使理论更好地联系了实际,避免了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脱节,课程安排不合理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既有效地掌握服装制作的理论,又圆满地完成服装工艺的实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并加以完善该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8.

篇8

摘 要:体现了“读写要有机结合”的理念,提出可以通过四个角度提升读写结合的能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关注特殊句式的模仿训练、精析模仿精彩段落的描写、揣摩整个篇章的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提升学生解读文本和写作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依据教材;读写结合;词语运用;句式模仿;段落模仿;写作手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立足于初中语文教材,可挖掘丰富的写作资源,消除写作教学“无本可依”的困惑;从理性的角度研究“读写结合”的设计手法与设计角度,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解决写作教学“无章可循”的难题,使阅读和写作两者相得益彰。

初中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我大致梳理了四点:

一、读写结合,先从词语的运用开始

目前,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对词语的教学,侧重的只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我们教师要怎么做才能提升学生对词语学以致用的能力呢?这里我有个建议:就是连词成文。

例如,用“田圃、 喧嚷、 洗礼、 襁褓、 润如油膏”这几个词语连成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我们来分享下学生的习作:在初春广阔的田圃上,每寸土地都播种下沉甸甸的希望,新翻过的泥土黑黝黝的,在夕阳的怀抱里,沉静的没有一点喧嚷,仿佛刚被洗礼过,又宛若新出生的婴儿,在襁褓中默默接受母亲润如油膏的爱。

这个连词成文的训练,一下子使这些词语有了生命力,在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词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我们若能从词语的理解运用开始培养学生,他们的写作基础会更扎实。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尝试一下。

二、读写结合,再关注特殊句式的模仿训练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特殊句式的训练,我们看一下学生的习作:

不必说绿油油的菜田,高大的杨树,清澈的池水,美丽的花朵;也不必说鱼儿在池塘中嬉戏,鸟儿在树林中打闹,五彩的蝴蝶悠闲地点在花朵上,贪婪地吮吸着花的芬香。单是半人高的野草丛内就有数不尽的欢乐。

从表面上看这是句式的模仿,实质是深刻理解特殊句式的内涵后,辨别清楚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表述。利用一个特殊的句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为我们展开一幅又一幅生活的画卷。

三、读写结合,注重精析模仿精彩段落的描写

如杜寅润老师在《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精析春草图、春花图来学“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两种写景方法,同时又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在找准训练点之后,练习了几个精美片段。现有例文如下:

海棠、槐树、紫藤,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争抢着绽放……空气里充满了或清淡或浓郁的芬芳,简直像要把整个大地都熏香了……这样一季繁花,这样一个春天,鸟儿四处是:在枝桠间筑巢的,在树~间唱歌的……

这篇文章,她寻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是对精彩语段的学习和模仿,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个很好的抓手。

四、读写结合,我们更要揣摩整个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

郑春萌老师在探索《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手法基础之上,又用《最美的善举》这篇文章进一步拓展,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充分的指导训练。除此以外,像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我们都可以结合课例适时训练。

例如,杜祖平老师对《乡愁》的教学设计,也是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寻找到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点。他在解读诗歌环节抛砖引玉用下水文,引导学生以散文的形式,解读诗歌中学生喜欢的章节。学生习作如下:

《乡愁》第三段

李梓墨

秋风萧瑟,枯叶纷纷,一层层地盖在那座矮矮的坟墓上。一个中年男人跪在坟前。墓碑上刻的是母亲的名字……写满思念的信再也寄不到母亲的手中;满含辛酸的诉说,母亲再也不能听见;久别故乡的自己,再也看不到母亲和蔼的面容,只有眼前这座矮矮的坟茔。

一首《乡愁》,杜老师能从多个角度找到读写结合的联接点,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具有实效的课堂,更是充满魅力的课堂。

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努力从不同文体、不同体裁的字词句段篇章的阅读中,寻找到合适有效的训练点,运用得当能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管是“一物一感”,还是“一课一得”,希望我们都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创新创业;服装专业;结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学生没有紧跟时代的脚步,对创新创业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认为创业是高不可攀的,是遥不可及的。其实高职院校只要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同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相结合,挖掘其中专业特点的创业元素,通过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促使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可以适当缓解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

1创新创业教育

1.1创新教育创新的原意包含3个方面:第一是指事物或观念的更新;第二是指新东西的创造;第三是指旧东西的改变。学术界对创新教育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是指一种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意识、人格、思维及创造能力为目的;广义是指一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活动。1.2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形成了创业能力和技能,最终促成了学生的创业行为。这种创业行为可以是指学生在新领域内开创式的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就业压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模仿他人的商业项目自行创业的行为。1.3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以及高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促使学生认清自我和人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进创新精神和事业心,同时不断挖掘学生的相关潜力,达成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以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的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及趋向多元化,促进高职学生最优化发展。

2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

目前要想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就需要充分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根据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进行革新,抛弃过去人们将服装企业的创建理解为创业的片面想法。多元化是现代的创业特点,创业行为存在于在各种经营活动与组织中,不管是新企业的创办,还是旧企业的革新,都属于创业范畴。在目前的高职服装制版与工艺教学中,十分注重树立学生的自主择业观与就业观,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创业观念的培养。目前需要对这种落后传统的创业教育观念积极革新,将专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同时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入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学中。具体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统一考虑,在思想上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结合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贯穿到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学中,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的服装制版设计、工艺水平,又具有一定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的创业型技能人才。

3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的有机结合

3.1实现教育理念相结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正确的理念是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施行成长的土壤。国家大力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是为了造就最具创造性、最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作为高职院校,在实施有机结合过程中,牢记“育人”这个核心,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2建立课程体系相结合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服装制版与工艺人才培养课程时,应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从专业培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创业创新能力、能够善于解决复杂综合问题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体系设计环节来实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将课程分为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建成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课程体系。3.3构建长效运行机制相结合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充分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教育管理平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没有建立或没有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致使全校上下没有形成一股合力。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规范、科学、系统的管理平台。3.4完善师资队伍相结合构建一支“理论精、实践强、层次高”的师资队伍,要求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多元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既懂创新创业教育又懂专业教育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这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模式,尽快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高层次教师队伍。3.5拓展实践基地相结合随着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愈来愈重视,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也在各高职院校相继成立,但是由于基地的硬件设施、软件配备、运行方式等还不成熟,没有很好地发挥基地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寻求和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自身特长,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一些延伸和探索,发挥服装专业资源优势为学生打造专业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4结语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政府、社会的重视,随着高职服装专业院校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必须结合本校实际采用相适应教育模式。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模式都是知识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服装制版与工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任丽红.高等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60-62.

[2]程宝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篇10

教育现代化,除了使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外,更要能体现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有机的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对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逐步掌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教育思想与教育手段相结合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多媒体软件大多只是一种形式、摆设,对理解、感受教学内容有没帮助、有多少帮助?甚至形同虚设都没有关系,只是为用而用。只要上课用了就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

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将多媒体教学渗入到每个教学点,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协作式"学习存在于教师、学生之间,创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是现代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改变思想观念是关键。

二、 教学媒体与教师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并具有人机对话功能,具有传统的各种电教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讲解抽象的理论时,要实现很好的多媒体创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要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服务的,但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片面追求直观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为了展示多媒体动画的功能而把课上或电视动画观赏课。这样就有必要多研究其他艺术,如广告艺术等,借鉴它们的手段和方法,如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画面突出一个主题,说明一个问题。丰富和扩展自己的创意,如用图形演变的形式,来强调与突出一个事件,说明概念的形成和变化等,这些都可在PowerPoint上穿插应用动画、循环放映、插入、超级链接等手段来实现。

三、 教学设计与教学软件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速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增强理解和保持;能激发学习动机、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等。

但现在有些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充其量也只能说是计算机操控下的投影,实际上只是起到幻灯机的作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此外,国内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市场上大多数课堂教学软件不开放、不灵活,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地靠"拿来主义" 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更不能满足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投身到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中来,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合理的、巧妙的设计软件,努力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四、 教学环境与媒体辅助相结合

目前,即使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计算机大多用来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时间较少。这意味着学校仍然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独特的对象对待,还没有将计算机有机地结合到日常各科教学之中。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各种多媒体教学环境。即使到了信息技术充分发达的将来,课堂仍然是学校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用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装备教室,可以加强课堂集体化教学的优势,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从而把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要摆脱教师‘‘一厢情愿’’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除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外,还应实时地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反馈,体现计算机的交互性。通过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文字可以轻易地实现反馈,但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呆板的形式,同时很耽误时间,用多媒体进行创意,这种反馈就将变得十分生动有趣。如在分析讨论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不同的答案。这时,学生只要说出其中的任何一种想法,教师只要在画面的相应区域内进行点击,学生的那种解法就会立刻在画面上出现,使学生增强视觉上的感受,仿佛这一答案就是他们自己从电脑中呼之而出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丰富思想潜移默化地提高。不仅大大增加了反应的速度,还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五、 学生视听与想象、朗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