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顶岗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26 16:5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生顶岗实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职生顶岗实习计划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职学生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25-01

中职学校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职教育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根本途径,是中职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加强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1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1.1 对顶岗实习认识程度不够

有些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1.2 顶岗实习的计划执行粗放

一些学校虽然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同时与合作企业也订立了一些顶岗实习方面的协议,但在具体执行计划和落实协议方面,企业表现消极,学校往往处于弱势,所以执行比较粗放,无法完全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意图。因此,探索高效的顶岗实习体制机制,严格执行顶岗实习计划和相关合作协议,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必要途径。

1.3 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困难

良好的顶岗实习效果是通过一系列过程管理来实现的。而一些企业反对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对顶岗实习的管理,从而使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无法开展,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失真度也很高。应在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好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以精细管理来促进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

1.4 顶岗实习的专业不对口

有过顶岗实习经历的学生普遍反映,多数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基本是一些流水作业岗位,因此实习效率低下,无法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与职业能力。

1.5 顶岗实习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

由于顶岗实习生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因此许多企业并不把实习生当做员工对待,尤其在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得不到落实,一些学生的顶岗实习实际上成了企业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方式,无法保护实习生切身利益和各项合法权益。

1.6 一些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导致顶岗实习困难

一是学生对实习待遇的期望值太高,尤其是薪资待遇。如果待遇没有达到要求就会中断实习回家。二是自身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当前中职学生并不太重视诸如沟通协调能力、积极工作的态度、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素质的自我提升,但在实习中却既想轻松又要待遇,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观念,组织纪律性差,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办事也拖拖拉拉,诚信意识不够强。其自身素质直接危及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损害了学校的声誉,从而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面临困难局面。

2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顶岗实习的规划、实施、监督、评价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而这样一个教学体系如果缺乏政府的介入和企业的配合,单靠学校是无法有效推进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因此,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将成为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

2.1 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校企合作法制化进程。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法制化进程缓慢。当前的校企合作其实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足。政府应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能够规范、管理、扶持、引导校企合作发展的法律法规,切实推进校企合作法制化进程,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力,建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分担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构建企业和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

(2)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人才使用政策,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倡导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社会效益。

(3)组建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成立行业牵头、专家参与的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全权负责对本地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导、管理、服务和评价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

2.2 构建“校企联动+协议规范”的顶岗实习机制

校企双方业务主管领导分别到对方单位兼职,双方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技术业务指导、德育工作、日常管理、安全管理及成绩评定等,并以合作协议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2.3 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教育、实习纪律教育、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礼仪培训等。

2.4 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要研究制订各专业顶岗实习发展规划、顶岗实习工作程序文件、顶岗实习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制订顶岗实习各项管理细则,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拓宽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的渠道;提供学生实习项目,落实学生带薪实习等问题;向学校反映实习过程进展情况,随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问题,如有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向主管教学的校长报告。

2.5 建立顶岗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成绩由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进行综合考核评定。主要包括实习表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企业的反映和技能测试等。顶岗实习结束时由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出具学生顶岗实习鉴定书,作为学生毕业和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2.6 加强顶岗实习安全管理

由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全权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学校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学生保险制度,严格学生请假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其他各项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徒制;中职教育;顶岗实习;启示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等短期职业培训等。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初、中级技术人员和工人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中职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决定其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顶岗实习的重点。顶岗实习制度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实习制定,它加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走出校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中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一、我校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概述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实习单位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根据需要推荐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根据规定,我校对所有中职专业都开展了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分别为一、二年级的教学实习和三年级的集中顶岗实习。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水平,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我校三年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原则上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实习计划,集中安排顶岗实习岗位,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顶岗实习单位委派专业的人员或者有经验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行业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技能,根据工作岗位向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派出相应的实习辅导教师,和顶岗实习企业一起对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资格证。同时通过顶岗实习,企业和单位可以发现优秀的职员,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状态。

二、英国现代学徒制简介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我国的顶岗实习不同是一种基于工作场所的职业培训,其培训经费由政府提供,所以也被叫做“基于工作的政府资助项目”,它在英国政府技能开发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以雇主的需求为引领的技能开发路径,也是英国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英国,学徒制培训项目中的学徒指那些已经受雇并且正式接受、结构化培训的人员,这种培训项目的对象即包括为就业做积极准备的青年人(优质16-18岁),也包括有意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成年就业者(尤指19-25岁)。目前没参加学徒制培训的学徒当中,16-18岁青年人约占40%,19岁以上成年人约占60%。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徒通常是每周有一天时间以离岗形式在院校学习场所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余四天则是在其余等工作场所接受培训,培训项目大部分针对中级和高级技能水平的职业培训。

通过培训,给学徒和雇主都带来了非常显著的实际利益,从而是大多数的青年学徒愿意主动参与到学徒制中去,则是其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其次,培训后通过考核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级或高级)也使学徒乐于参加培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使自己能应对不同技能的考核,为就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和保障。第三,为了促进学徒制的发展,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开发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配合颁证机构开发适合于本行业的“资格证书”等措施来保障学徒制的顺利推进。

三、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校中职生顶岗实习的启示

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多在三年级集中进行,顶岗实习单位多为和专业有关的单位。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大多数学生都被安排在不同的幼儿园从事保育员或者幼儿教师的工作,一年的顶岗实习期限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求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分配的指导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指导,在顶岗实习结束时使学生基本能够具备此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也能累积到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但整个过程都比较随意,没有完整的计划和框架。由于学生到的实习单位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学生的收获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英国现代学徒制最明显的特点是教育和就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校课程与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院校系统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单位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不短充实丰富自己。提供学习场所的院校、需要获得职业技能的学徒以及他们的雇主都从现代学徒制中获益良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提供资金保障

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的亮点在于政府提供资金,学徒参与培训时的工资统一由政府支付给雇主,此举措充分提高了学徒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完成后,拿到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或等级,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使之更能适应岗位的要求。

2、校企合作、制定统一的培训框架

学校和企业合作,为学徒制定统一的培训框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色来要求学校具体培训学生的哪些职业技能,学什么、学多久由企业决定。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培训完成后,学生既要通过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或等级;同时要到企业参加实践,以保证学徒培训的质量。

3、注重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

核心技能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技能。不同的专业对核心技能的描述和要求各不相同,根据企业对不同工种核心技能的要求培训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会核心技能是学生能否胜任此岗位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

[2] 英国学徒制政策与实践考察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 顶岗实习 教学模式

一、对于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提出“工学结合,半工半学”的具体指示,指出要想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必须要落实顶岗实习和工学集合的教学制度。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

顶岗实习作为主要的深化市场职业教育的特点,已经成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也是中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教育模式。顶岗实习强调工学结合,半工半学,也就是将理论和技能最大化结合,将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二、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

(1)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常言道:"社会就是最大的学校,也是最好的学校",人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会不断完善自己。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社会,对以后在社会上生存,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水平。学生实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实习一般都是选择对口的企业实习,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能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的提高专业水平。

(3)增强学习动力,强化求知欲望。学生进入了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社会经验,学历太低,能力欠缺,知识不足,让她们在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可以促使他们继续深造自己文化知识,提高技能水平的潜能。

(4)减少学生就业压力。顶岗实习将学习和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再需要毕业后再寻找实习单位。学校与一些用人单位签订顶岗实习的培养计划,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在这些单位进行在岗技能锻炼,一方面有经验的在岗人员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在岗实习中获取不少工作经验,方便学生更快地从学生向职业者转型,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可能性。

三、顶岗实习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企业接收实习生的保障机制

中职院校学生人数较多,找到足够多的顶岗实习机会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像很多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企I进行在岗实习。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寻找实习可能,积极与对口用人单位交流,响应教育部工学结合的要求。

(1)学校可以从企业用人单位入手,从服务类岗位入手,先与企业单位达成一定的共识。学校要充分重视校外企业的选择,企业也决定了学生实习的效果。

(2)学校可以与有政府关部门进行联系,从全社会的角度寻找可能的实习机会,通过行业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与企业单位签订人才供应合同,一方面解决部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与企业单位建立双赢关系,满足更多学生的实习机会。

(3)学校还可以进行合资共建实习基地,校内建设实训基地,校外与顶岗实习进行补充。学校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抓住合作机会。

(二)解决顶岗实习单位与学校教育的运行机制

(1)制订专业教学指导标准。学校要开发指导性的专业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对不同专业的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方式等应有明确的规定,为顶岗实习岗位安排提供参照标准,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针对性和实习效果。这样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很快就可以进行技能操作,使企业会感觉用到这样的学生会很顺心应手。

(2)健全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度。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已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但其适用范围只限于中等职业学校。而适用于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从组织与计划、过程管理、考核与奖惩、安全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目前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尚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一国家层面上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急需尽快落地并付诸实施,以规范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行为。

(3)切实保障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当前应尽快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法规,发挥法制的规范功能,对实习学生的最低报酬标准、工伤赔偿、社会保险、教育培训等明确规定。《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应当扩大中职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学生纳入到《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使在处理实习纠纷、事故时有法律依据,对学生也是一种保障。

总而言之,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学生就业,都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内容,也更有利于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峰来.基于价值谈判的校企工学合作.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 .

[2]徐连虎.浅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教育教学教学论坛-理论,2009.

篇4

关键词:中职生;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8-01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掌握的技术、技能能否顺利应用于工作实践中,成为了职业教育能否更好,更快的发展的关键。几年来,随着中职生数量的增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分析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关对策,有助于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有助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顶岗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

(1)心理准备不足。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前都是在校学习,习惯了学校的学习环境,对顶岗实习抱有美好的想法,对实习过程中的困难预见不足,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意义。进入企业后,严格的管理制度、复杂的人际关系、较大的工作强度[1],使学生一下子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因此一些实习生频繁换岗。

(2)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学生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不扎实,没有完全学好技能或者所学技能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岗位工作中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造成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不够理想,出现辞退学生和向学校反映的情况。

(3)职业道德观念薄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不认真负责,自由散漫,缺乏吃苦精神,对于职业道德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经常出现毫无征兆地辞工和冲动性辞工。

(4)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许多同学得过且过,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没有什么规划,对顶岗实习学什么根本没有思考,只是盲目地去工作,一日三餐的混日子。

2、学校层面

(1)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不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学校在各方面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在具体管理中实施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岗前培训不充分。学校为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和动员,而学校实习前培训流于形式,缺乏集中、全面的动员,因此造成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思想落差大的现象。其次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监管。为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汇报实习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顶岗时间长,实习地点分散,有些同学还频繁跳槽,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也没有足够专业技术师资,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与指导,最终造成学校对学生在实习具体管理工作不到位,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第三,考核与评价方式单一。由于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缺失,很难详实记录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情况,只能依赖学生的实习报告和企业填写“实习生反馈表”作为学生实习结束的终极考核成绩,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从而也很难判断实习质量的高低。

(2)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学校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养成职业能力,但在实际组织和安排中学校遇到了各种问题。首先,学校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岗位需求、工作地点、安全等,寻找能够完全满足条件的实习单位有一定的难度[3]。其次,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效实习岗位不足,难以完全吸纳数量庞大的实习生群体,但是学校又必须完成一年的实习任务,因此无力顾及是否专业对口的问题,影响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效果。

(3)学校课程内容与顶岗实习衔接不畅。顶岗实习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多数学生在岗位上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按照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制定课程内容,学生对企业顶岗实习的要求无法适应。另一方面,教育自身具有滞后性,使得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滞后于当前岗位工作需求,而学校与企业合作不紧密,资金投入也不足,技术更新跟不上时代步伐,校内实践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景差距大,导致学生无法达到岗位操作要求。

二、加强与完善顶岗实习的对策与建议

1、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实习质量

(1)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培养模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的设置要紧紧联系企业、行业和社会,了解各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务实精神,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2]。

在教学内容上化繁为简,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扎扎实实的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分模块教学,学完模块后针对该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短时实习,然后对该模块进行考核,这样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该模块知识和技能如何运用到将来的实际工作中。

(2)完善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全程监管。首先对即将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培训,提高心理素质,学会交往技巧,并向学生讲述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做好和企业的联系工作,负责老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的实习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技术老师下企业帮助和指导学生。第三与企业共同制定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及时鼓励优秀的实习学生[3]。

2、学生提高认识,做好职业规划

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做好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同时做好职业的规划,制定顶岗实习的计划,只有做好了规划才能才能更明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使实习更好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永兵. 中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江苏.实训与实习.2012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 顶岗实习 管理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0110-02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1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虽然近年来学生顶岗实习的主方向已由发达地区向本区内转移,但由于广西企业资源薄弱,就业机会有限,部分中职学校仍是通过与中介合作,将毕业生送往珠三角或长三角地区顶岗实习。由于学校自身开发的优质企业较少且与企业合作时间短,缺少连续性等,学校难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加上就业区域较远,学生管理和跟踪难以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了学生就业率高,而专业对口率、稳定率低的局面。中职学校如何提高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和稳定率?如何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成为困扰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在多年的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管理改革与实践中,逐步使就业管理工作形成了计划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本文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一、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程序

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程序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为了做好就业工作,2007年年初,广西机电工业学校重新制定和完善了学生外出实习管理细则。其内容包括实习班级班主任/带队教师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班级班主任工作职责及津贴发放办法、外出实习班级带队教师及巡检教师工作职责及津贴发放办法、学生实习协议书、学生校外实习安全管理责任书、学生校外实习学籍管理协议书、校外实习管理专项经费使用办法等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成立了学生校外实习管理领导小组,形成制度化对班主任和实习带队教师的管理和考核等。2008年以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又重新完善和细化了顶岗实习管理程序,进一步明确了招生就业办、教务处、学工部、专业科、财务科、医务室等部门在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同时还利用本校教学质量监控交互式信息平台,开发建立了学生顶岗(就业)实习管理与监控交互信息平台,以及远程环境下对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就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控和评价。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完善,管理科学规范,学生顶岗(就业)实习管理工作得到前来招聘的企业的好评。

二、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顶岗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推荐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些烦琐、重复的简单事务性工作(见图1)。要做好这些烦琐、重复的简单事务性工作,关键是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完成各段工作的时间安排表。

(一)加强学生上岗前的就业指导。学生上岗前的就业指导是准备工作的核心,该工作做不好,学生易出现顶岗(就业)实习目标不清楚、态度不端正、跟风从众的情况。因此在就业指导课中,一是应进行学生顶岗(就业)实习意向调查,摸清学生的就业意向,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数据库,做到有的放矢。二是通过情景照片、影像介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产品、上班的基本形式、员工基本工资结构等,使学生做好上岗前的心理准备。三是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企业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文化和语言、习俗等差异,做好吃苦和适应环境的思想准备。四是通过相关企业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广义范畴认识专业对口性。如设问:如何理解专业对口性?计算机专业到中兴通讯公司做文员,专业对口吗?数控专业学生到美的公司的冰箱压缩机自动生产线上工作,专业对口吗?通过教师引导、解释和展示本校学生在企业自动线上的工作照片、录像,使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专业对口性,消除部分学生“专业不对口不去”的思想。五是通过学生扮演企业招聘官、求职者、点评专家和观众等角色模拟面试过程,从而掌握面试技巧,做好求职面试准备。

(二)把好易出现学生就业安全隐患的“四关”。消除学生就业安全隐患,首先,从源头把好关,所谓源头是指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惨痛案例教学和班主任组织学生以主题班会形式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从生命的宝贵和不可再生性,从生命对家庭影响,从岗位工种的制度要求和违反岗位操作程序造成的血的教训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多角度促使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其次,就业办要选好企业。凡企业生产设备中有旧式冲床设备的或未经学校考察的企业或不给学生办理意外保险的企业,一律不送学生去顶岗实习。再次,把好顶岗(就业)实习学生离校前手续办理关,要求学生做到离校时必须填写“四表”(推荐表、就业信息登记表、就业意向调查表、顶岗实习跟踪表),签订“三书”(安全协议书、实习协议书、学籍管理协议书),对自谋职业的学生把好审核批准关,除填写“四表”、签订“三书”外,还须上缴“学生本人申请书,企业接收证明,家长同意证明、班主任签字”材料,并经就业办公室核实批准,每年6月底学生方能离校自谋职业。最后,学校与企业要签订好实习协议,保证学生的各种权利。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完善,管理科学规范,学生校外实习的人身安全将得到有效保障。

(三)提前安排学生体检和办好学生各类证件。学生证件是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而学生身体健康是保证实习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前,应通过班主任督促学生办理好身份证、招生就业办组织办好学生未婚证件和学生健康检查,做好学生顺利顶岗(就业)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顶岗(就业)实习工作质量

(一)加强监控是做好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学生出去顶岗实习后,如何加强监控力度,是做好顶岗实习工作的关键。广西机电工业学校从2007年起同时用一次性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稳定率、跟踪率等指标,每学期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过程跟踪、监控,并进行一次性评价(见图2)。一是通过安排专题学习和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和相关管理部门例会的方式,研讨交流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情况,并对校外实习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安排处理。二是班主任利用电话、网络、短信等形式对每位学生的实习情况都进行跟踪管理,每月5日前上交本班的学生信息联系汇总情况表,就业办每月进行一次登记。遇到大事、急事马上汇报及时处理。三是每学期采用就业稳定率和实习跟踪率每学期对班主任和带队实习教师进行一次定量考核,使顶岗(就业)实习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和管理制度化,全年学生跟踪率达95%。

(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集中率和稳定率是保证顶岗实习监控管理质量的有效办法。近年来,广西机电工业学校需安排顶岗实习的毕业生逐年增多,每年需推荐顶岗实习的毕业生近2000多人,同时招生和就业工作重叠,人员安排紧张,任务繁重难度高。要做好顶岗实习及就业推荐工作,可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提高认识,团队合作,树立为学生服务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二是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联系制度;三是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就业)集中率,在集中度较高的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地派实习管理教师,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如广西机电工业学校根据往年合作企业情况和学生反馈,对企业进行优、良、合格定级,对评定为优、良的企业,优先考虑顶岗实习工作安排。每年开学初将需推荐顶岗实习的毕业生信息表送及企业,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克服长期以来顶岗(就业)实习安排无法有序、有计划安排的状态。2009年学校还在广东设立了就业办事处,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跟踪管理。同时派出9位教师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的微波炉等多家企业进行驻厂管理和巡查,保证顶岗(就业)实习管理质量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稳定率,凡派出教师到厂管理的实习点,学生实习稳定率高于98%。

(三)提供企业满意的高质量毕业生是构建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纽带。一是创新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教学课程;以岗位知识能力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以岗位操作技能要求,确定实操训练模块。大力推行行为教学,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构建上岗前教学训练模块。上岗训练的试点模块一为典型企业的文化、理念、用人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模块二是行业和专业发展分析、岗位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分析;模块三是模拟企业招聘面试;模块四是学生吃苦精神、耐力和环境适应性训练,通过上岗(顶岗实习)前教学训练模块的训练,学生能更快适应企业的要求,缩短教学和生产的距离。三是加强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与华为科技、格力空调、冠德科技(北海)有限公司、新邦物流等大公司合作,推行企业订单培养和企业冠名培养。四是在珠三角成立就业办事处,在北海工业园与冠德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建立专业实训基地等,加强与企业联系和沟通,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篇6

一、加强和完善校外基地建设

首先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还不成熟,较喜欢结伴生活,这样学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时候,最好能选择“大而强”的企业,一方面这些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设备较为先进,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也较好;另一方面能够容纳较多的学生,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实习环境,也实现了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符合他们自身的成长规律。其次是学校应借助自身的优势和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在与校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由学校的优秀教师讲述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把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提高企业切实利益的同时,也能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便利,促进学生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最后是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劳保补助。“2.5+0.5”体制本来就是为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提供的过渡,生活补贴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用心,以较高地效率促进自身的快速成长。

二、制定顶岗实习的内容

顶岗实习内容的制定要结合具体的专业岗位,同时兼顾合理性、有效性、实际性和操作性等。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知识和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实践技能。例如很多中职学校的医学专业知识过于笼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实习单位的反馈,细致化地开设专科护理专业班、临床医学专业班、护理专业班等,尤其是在第四和第五学期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岗位实际需求进行专业化学习。其次是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因地制宜地修改校本辅助教材,以更适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毕竟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教师无法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讲述知识,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则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动手操作,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工艺严谨”的习惯。最后是做好顶岗实习内容的跟踪和反馈,这就要求学校和家长积极沟通,强调实习期间家长的责任和学生的实习重要性,此外还要注重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联系,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调整教学计划等。

三、加强校企合作,进行双重管理

随着“2.5+0.5”学制的实施,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受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双重管理。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以便在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一致。

首先学校应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学生的工作要求、工作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的薪资待遇,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责任的追究者等。其次是企业选择专门人员组成学生管理机构,了解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同时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毕竟中职生刚刚接触社会和工作,各种能力还达不到要求,亟须别人的帮助和指导。当然,企业的学生管理机构还应该及时跟学校反馈信息,便于学校的后续教学开展。最后是校企在合作的过程中,应尝试多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学校在和用人单位协商的基础上,给予表现优异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实习单位的机会,这样针对性较强、专业性也较强,能够充分发挥“2.5+0.5”学制的优势。

四、进行多样化的实习考核

传统的中职学校大多会以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实践活动和实习所占学分较少,这就使得很多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因此,随着“2.5+0.5”学制的发展,学校理应进行多样化的实习考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应包含企业的评价,由于在顶岗实习阶段,企业的技术骨干和普通员工都会参与其中,这就可以在实习结束以后,以企业为主,建立考核委员会,给学生颁发考核合格证书,同时针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此外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由于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很少会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比较清楚。这就要求在实习结束以后,由学生对自身和同伴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合作互助和团结共赢的良好品质,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其他学生的优点,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2.5+0.5”学制下的顶岗实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是对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的补充,便于教学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完成了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因此,在构建顶岗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应注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同时融入与时俱进的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津军.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1:26-30

篇7

关键词: 中职学生管理 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

一、顶岗实习对中职学生教育的意义

(一)顶岗实习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顶岗实习让学生提前到岗位上去“真刀真枪”地工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就业观。其次,学生在较长的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习中,能够熟悉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体验企业文化,树立管理意识,有利于缩短就业磨合期,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巩固率。

(二)顶岗实习促使企业与学校长期合作,选拔补充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一批热爱其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顶岗实习在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习工资待遇,直接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顶岗实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独立生存的信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家庭与社会责任感。

二、我校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管理等办法,顶岗实习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实践证明,企业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学生与学校时空的阻隔等因素,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有的学生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人身安全难以保障问题。

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易出现安全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自律性较差,法律观念淡薄,加之个人自由空间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事件。这些不仅对学生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作用。

(二)环境变化导致各方面的不适应。

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迷茫和困惑。主要有五种情况。

1.环境不适应。我校学生主要进入车间实习,而现在很多企业工厂机器较多,噪音太大,并且是流水线,比较单一,很多学生认为工作噪音太大,自己的耳朵受不了;有的感觉工作环境有异味,受不了;有的认为工作环境引起身体过敏,有点害怕,等等。

2.独立生活能力差,不适应工厂的管理制度。很多学生还处于在家有人照顾衣食住行的状态,没有适应工厂的生活,对企业的要求不适应。有的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还不能尽快从学生转变到员工的角色上来。

3.不能吃苦。这是现在大多数的实习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问题。有的感觉工作太累,身体受不了中途离岗;有的因为心理压力大,心理疲劳,等等。很多家长也会心疼小孩。

4.对社会期望值太高。有的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开小差;有的甚至轻信别人的游说,为追求高收入而走入违法歧途,等等。

5.为人处世的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我行我素。

三、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中职生顶岗实习工作顺利、有序、稳定地进行,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为此,必须通过明确实习任务、规范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拓展和稳固实习基地、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办法来做好实习工作。

(一)顶岗实习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应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并与实习单位的管理者做好沟通工作。

2.对实习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将实习的目的、要求、安排和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3.实习前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为安全实习提供重要保障。

1.建立和健全管理工作机构。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科、学生科、实训中心、招生就业办等为成员来组织、管理顶岗实习工作。

2.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和权益,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同时为了促使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安全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离校前还与学校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学校必须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3.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

4.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来保障实习安全顺利进行。

(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实习学生实施管理。

1.带队教师。带队教师最好是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承担主要责任,对学生的考勤、纪律、岗位适应情况、实习态度进行管理和打分。

2.企业班组长。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班组长扮演重要角色,他既是企业的生产员工,又是学校聘任的实习指导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实践知识,还有工作经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行规及团队精神,对实习生的职业操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创新程度、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打分。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密切校企的关系。这样学生到企业实习既能进得去,又能留得下,技术过得硬,为招生和分配工作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杨仁发,汪涛武,吴伟.高职高专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05,(27).

[2]朱世国.宫拼物.高职教育:面向企业还是面向学生[J].职业教育研究,2007,(04).

篇8

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 号)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实施10年来,各地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得到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地位明显提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实习稳定性普遍较低,实习效果较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顶岗实习各相关方对顶岗实习重要性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顶岗实习工作重视不够、对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不力有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为了弄清楚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及相关法规的认识程度,了解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做法,探析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6年6月8日?D?D7月30日,我们先后对接收我校学生实习的惠州市鑫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深圳市卓翼智造有限公司、兴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共向企业提出了26个问题,主要涉及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对顶岗实习重要性认识、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关系、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发放问卷是在各企业相关部门,采取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5份,收回5份,回收率达100%,有效率100%。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5家企业都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距贵州剑河约12小时的车程,气候、饮食习惯差别较大。5家企业都先后接受我校学生顶岗实习,私营企业占了60%,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各占20%,说明私人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中职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平台。从企业的规模来看,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员工200人到5000人不等。这些企业中,80%的企业从事电子产业,说明电子产业是吸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行业。而参加实习的学生中,除了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外,还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势必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

2.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共同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思想,整体反映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它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的占60%,学校通过中介组织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占了40%。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企业与学校真正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那么,不管是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顶岗实习的安排、考核等方面,都必须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完成的。然而,当下很多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仅限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合作,学校负责组织学生,企业负责接收。这种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学校通过中介组织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往往成了中介组织赚钱的工具,学生权益也受到了损害,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3.企业对顶岗实习重要性及其意义的认识

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零距离的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自己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增加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和认知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经验;逐步完成角色的转换,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在回答“您觉得参加顶岗实习对学生起到的效果”的问题时,70%的企业只选择了“提供了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而“熟悉了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和操作规范,了解了企业招工标准”、“增加了就业机会”没有企业选择。

4.企业对顶岗实习政策与制度的了解程度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规范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该文件对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逐渐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16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研究制定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是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性文件。

调查中我们发现,20%的企业对顶岗实习政策与制度十分了解,60%的企业了解,20%的企业一般了解,可以看出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政策和制度了解同程度较高,知晓度较高。

5.顶岗实习的组织

顶岗实习主要涉及学校、企业、学生几方面,职业学校应当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实习单位确定后,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做好实习策划,其中实习计划的制定、专兼职指导教师的安排、实习学生切身利益的保护、规避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等,必须切实可行;同时,还要做好岗前强化教育,如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实习单位的介绍、必备知识和技术的复习及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是顶岗实习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也是顶岗实习活动的真正组织者。

调查显示:在顶岗实习的安排上,60%的企业认为,顶岗实习应安排在三年级,20%的企业认为,顶岗实习应安排在二年级,20%的企业觉得在企业需要时。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要求,有利于实现实习目标和提升实习效果,第三年安排顶岗实习,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时间上,80%的企业认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次时长和总时长都是半年,这也符合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在外出实习的时间安排上,60%企业选择随时,40%选择寒暑假。中职学生三年级第二学期后,有部分学生要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如果学生只在寒暑假实习,不能完成实习任务;如果随时安排学生实习,则有利于企业用工安排,但不便于学校组织学生实习和复习参加高考。所以,顶岗实习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较为合适。在实习企业和岗位的选择上,60%的企业认为专业对口很重要,40%的企业认为专业对口与否不重要。顶岗实习内容与岗位所学专业不相关或不对口,甚至直接是“打工”性质,这样的实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岗位操作技能的获得和零距离上岗,也将影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对学生顶岗实习实际意义的质疑。

6.顶岗实习的管理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和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重点是实习计划的落实与检查、实习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突发问题的处理等。

为了更好的管理实习学生,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生活,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企业与学校建立沟通联系机制。调查显示,100%企业安排有专人管理学生、也安排有专人作为学生的技术指导。100%的企业在管理上与学校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在工作时间上,80%的企业认为,每天实习时间为8-10小时,20%的企业认为,实习时间为10-12小时。这严重违反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实习单位应遵守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的规定,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7.顶岗实习的考核

校企?p方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和成绩进行评定。

调查显示,100%的企业有实习奖励、安全保障等学生实习管理制度。100%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有对学生的考核。

8.顶岗实习的安全保障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确保实习人员在企业期间的人身安全,不得安排其进行危险作业,学生的安全保障主要涉及实习安全保障、实习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实习报酬等。

顶岗实习涉及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三方,为了更好的管理实习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明确各方职责,约束各方行为,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签订三方协议,学生入职前要体检,学生上岗前要培训,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企业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

调查显示,100%的企业签订有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三方协议。100%的企业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100%的企业对学生有岗前培训。80%的企业和学校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60%的企业要求学生入职前要体检。

三、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企业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有一定的认识,对规范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政策和制度也大体了解,但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考核和安全保障中,不同企业的做法或选择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有较大出入,有明显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行为。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然而,40%的企业认为,在选择实习企业时,专业对口与否不重要;40%的企业认为,可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100%的企业认为,每天的实习时间可超过8小时。为什么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呢?这与企业的利益优先原则有关,与企业的违规成本过低有关。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对违反本规定中相关条款和违反实习协议的实习单位,职业学校可根据情况调整实习安排,并根据实习协议要求实习单位承担相关责任。”显然,这样的规定对于企业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

四、建议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为了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实现三方共赢,企业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是规范、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纲领性文件,必须贯彻落实。

2.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内外两个基地的联动。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得到比较系统的技能培训,到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3.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风险共担机制。明确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职责,使学校、企业、学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4.加强督查、指导,把顶岗实习学生权益保护落到实处。企业要配合学校加强管理,成立专门机构,定期走访顶岗实习学生,加强与学校沟通,共同维护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

篇9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工学结合;就业;有效形式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并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教育模式。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德兰德技术学院(sandlandtechnicalcol—lege)工程系与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cooperativeeducation)在美国成立,将合作教育改为“教育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在国内,早在一百多年前,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就主张教育与实业不可分离。国家要“富强”,教育必须“工学并举”。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此类办学形式一般冠以“半工半读”,对“工学结合”基本未再提及。直到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发,重新提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近几年,为促进学生就业,中职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探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工”与“学”如何有效结合,如何促进中职学生就业仍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进行论述,以期对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有所启迪。

一、工厂与学校结合

工厂是中职学生的主要就业之处,工厂与学校相结合,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工学结合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工学结合的实施,首先要加强工厂与学校之间的联盟与合作,着力解决工厂与中职学校两张皮的问题。工厂与中职学校结合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学校工厂型”。这种形式是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和培训场所等,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其代表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和前苏联的学校一基础企业培训计划等。

二是“工厂学校型”。这种形式是由工厂兴办技校等职业学校,所办学校的产权属于工厂。这种模式便于工厂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需要的人才,它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部分企业兴办的职业学校逐渐与企业分立,成为产权明晰的办学实体。但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兴办职业学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三是工厂学校联合型。职业学校与企业在产权上各自独立,只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即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办学的形式多样,有的是企业委托学校培养人才或学校主动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联合办学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由企业或学校共同协商提出方案,校企联合审定后执行;在招生工作方面,企业与学校一方单独招生或双方派人联合招生,按专业要求择优录取。如,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和德国汉斯实行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订单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工作与学习结合

工作与学习结合就是课堂学习与顶岗实习交替,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工作与学习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校内交替式结合。校内交替式教学模式依据“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认识规律,通过“实践~理论”的多次循环反复,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其特点有:技能训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做到技能训练几年连续不断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间隔安排,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教学内容重视新知识的吸收和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实践中,应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校比较多,也比较灵活。如,常州工业技术学校实行“3+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学制不变的情况下,把学生毕业后的一年见习期纳入教学计划,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互相交替、逐步深入的要求,全面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三年学制,四年完成,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不再有见习期。

二是校外顶岗式结合。这种模式采取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加集中顶岗实习的形式,即学生在较为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后,集中时间去掌握技能,保证了技能练习的连续性,便于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技能。如,内蒙古乌兰察布职业学校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即用两学年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一学年集中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身份是实习技术员,由企业管理,教师定期集中指导,实习成绩中企业考核占75%。在学生毕业设计中,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不少于40%,他们直接考核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并依据企业岗位标准参与毕业生的岗前实训考核。

三、工人与学生结合

工人与学生相结合是学生习得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的中职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必须将工人与学生紧密结合,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以促进学生技能的习得与养成。工人与学生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师徒式结合。这里是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工人师傅”的带领下,作为“学徒”来参与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只靠理论的积累是不行的。特别是操作性技能技巧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师傅”的示范和“徒弟”的模仿。在“师傅”的指导之下,通过“徒弟”的日益揣摩,实际“操练”才可能习得技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排工厂的工人师傅给学生做技能指导,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和职业氛围使其得到熏陶。学生在工人的指导和带领下,去体验工作的过程和技巧,在长期的模仿和练习中,掌握技能要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从工人师傅的作为中体验到企业文化、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是师生式结合。这主要是指职业学校聘请企业的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没有生产经验的教师指导实训,只能局限于从书本知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指导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情况下究竟应该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从企业聘请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可以融人企业生产的理念和要求。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可以更多地从企业生产的视角出发,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考核。这就更加有利于学生较快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与岗位更好地“对接”。

四、工件与学具结合

中职学校将企业生产设备的“工件”变成学生实习、学习的“学具”。而“实习实训”是将“工件”变成“学具”的重要手段,是职业学校学生习得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工件”与“工具”的结合。

一是仿真性结合。职业学校由于资金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引进本专业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特别是诸如计算机、电子类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很快,而且尖端仪器设备的价格昂贵。通过仿真企业生产的工具设备软件,学生也可以了解到生产的流程和设备调试的过程。这种形式,虽然最终的作品不是实际的产品,但可以加强学生对真实生产过程的体验。这种实训方法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实训效果的一种较好方法。

二是实践性结合。对于有校办工厂的学校,把学生的实训安排到校办工厂的真实生产过程之中,争取实现实训过程的“全真性”,技能训练的“职业性”,运行管理的“企业性”。以往的实训与工厂的生产过程相脱节,学校花费大量的财力去购买学生的实训原材料,而学生颇费心思完成的实训作品,成型之后都弃之无用,实训的消耗和成本很高。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实训的内容便是校办工厂的生产任务,实训的过程便是生产产品的过程,学生实训的结果便是企业的产品,实训结束后,学生便成了企业的员工。学生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直接作为工厂的产品销售,这就大大降低了实训成本。对于没有校办工厂的学校,就要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给他们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来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为学生将来与企业岗位接轨打下基础。还可以根据学生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工时与学分结合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中职学校要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注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学分”与顶岗、工作的“工时”相结合,探索和完善适合技能培养和工学交替的“学分银行”制度。

在美国,非常注重学生的企业培训经历,一些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已经建立了继续教育单元制度(continueeducationunit,ceu)。ceu是一个国家承认的,量化花费在课堂、专业发展及培训活动上的时间的方法。10小时的教学或培训=1.0ceu。ceu的主要目的是给那些参加了非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提供一个教育成绩的永久记录。这样就建立了在职培训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

ceu也提供了一个质量指标,为公民提供持续教育和培训计划。ceu的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学生就可以申请毕业。ceu制度大致是按照如下程序执行的:学校的对外培训办公室对建议授予ceu的培训活动进行审查;副总裁对提出ceu要求的外部团体提出提案,并聘请适当的人员审查并提出意见;国际继续教育与培训协会对ceu进行指导与监督;继续教育咨询委员会将会定期审核ceu政策和程序,以及由外部组织主办的可授予ceu奖励的课程。

在我国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的实践中,不少学校借鉴美国的做法,将文化课和实训课都赋予一定的学分,学生修完相应的课程后就可以积累学分,只要学生按规定累积修满学分,即可向学校兑换毕业证书;也有的学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学生考取技能证书和获得技能大赛的奖项后,也可以换成相应的学分;还有的学校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即允许学生学习时间的间断,即使相隔几年,所有的学习经历也可以折合成学分。这样,学生就业或创业阶段可将学分存人“学分银行”,犹如到银行零存整取。“学分银行”充分考虑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同时注意到学生“工时”与“学分”的结合,这就为在职人员“间歇性”学习提供了便利。

六、工资与学费结合

篇10

(一)学生思想准备不足。

在不熟悉新的职业环境中,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生产劳动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学生很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大大增加了实习的不稳定因素,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频繁“跳槽”、“自动流失”。②

(二)实习中疏于监管。

目前,酒店在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时都采用了大量使用实习生的策略。在学生见习及工学交替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由酒店负责,所以酒店方面应该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而一些酒店完全忽略了学生虽然在酒店实习但依然是“学生”这一角色,酒店一线管理者一开始就对学生重使用、轻培训;重惩罚、轻激励,在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如何对学生心理进行及时疏导方面没有更有效的措施。学校应多方努力,以文字形式规范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督促酒店领导关心实习生,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及时进行沟通及疏导。

(三)实习后忽略总结。

实习结束后我们往往疏忽了对经验的总结。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提高,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却忽略了这关键的环节。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工学交替不断深化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勇于实践,但却疏于思考,使以往积累的宝贵的实践经验没有得到理论提升,长期在原地踏步,甚至造成一些突发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四)对实习学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在实习期间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实习期流失率高,归根到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实习目标,教师及酒店没有对实习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按计划对实习学生进行轮岗实习。没有职业生涯的规划,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学生在长达一年的实习生活中总觉得“难熬”和“漫无目的”。

二、预防突发事件对策

(一)加强实习前干预指导

1.服务理念灌输。

在新生入学伊始,邀请优秀毕业生和酒店合作开设一门新课“快乐服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服务理念灌输;在学生在校两年期间,开好《服务心理学》课程。认知见习结束后举行一个见结会,分享实习收获,扩大受益面。同时还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给大家现身说法,讲如何在酒店行业发展。

2.工学交替调研。

(1)召开座谈会。

(2)出台工学交替问与答。

(3)现场答疑。

3.给每位家长寄一封公开信。在实习前向每位学生家长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向家长详细说明工学交替目的、意义、时间、实习要求,希望家长能大力支持工学交替,配合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减少学生的心理抵触情绪。③家长、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会让实习的效果更好。

(二)加大力度保护学生权益经验告诉我们,工学交替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利益。

学生实习的收获是检验三方合作是否有效的标志。如果一味地忽略学生利益,学生就会对实习采取不认真不合作的态度,甚至对实习产生反感,加剧工学交替的困难,造成突发事件居高不下,从而无法得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最终损害各方利益。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