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

篇1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趣味性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教育中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应用学科,该课程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入手,了解和分析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微观经济学课教学程存在的问题

1.1课程难度大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来解决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问题。存在着大量的基础概念、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及分析方法,只靠传统的灌输式授课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庞大的课程体系和分析方法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造成厌学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在市场供需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成本分析等章节中出现大量的图形及经济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程度参差不齐的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特别是多个章节中出现了导数的运用,数学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中一知半解,会产生厌学情绪。

1.2案例脱轨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到大量丰富的信息,如果案例不能贴近时代特征,教师不重视案例的适用性、适用性,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出与时俱进的典型案例,学生接收到生硬的老旧案例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课本的案例教学中大多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缺乏兴趣,也不容易接受。

1.3学生缺乏对经济的认识、意见分歧多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以对中国经济初步认识的眼光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难免会存在意识偏差,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而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百花齐放的社会科学,分歧争议贯穿历史的各个阶段,学生们的观察角度、侧重点、假设不同,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2.1合理安排课程,把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体系

2.1.1分专业选择授课难度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是不争的事实,授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授课有不同的偏重,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可以更深入、让学生了解详细的推导过程,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表述得简单易懂,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2.1.2理清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居民、厂商和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供求均衡、厂商均衡与收入的分配等,要重视内容的联系和统一,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授课中强调学习微观经济学的作用,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提出问题,自由讨论,把握经济问题,抓住热点话题,不能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侧重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

2.2实施案例教学

2.2.1实时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案例的选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微观经济学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寻找身边的经济热点话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产生兴趣,例如,在教授消费者行为章节的时候可以选择当前热点话题“双十一”进行讲解,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为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社会现象的解疑。

2.2.2运用翻转课堂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翻转课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网络、书籍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

2.3探索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在设计考核方式时,建议把日常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纳入考核范围,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有效,而不是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加大考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的占比,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积累,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 任云霞.微观经济学的几点教学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

[3]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转而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篇2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微观经济学的应用价值,而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质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微观经济学的应用质量。因此,对网络资源的分配进行科学的研究是当前很多人员关注的问题。

二、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络资源分配特点

1、网络资源用户数量增长

目前,网络资源的分配已经在资源使用主体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网络资源使用主体正处在快速扩张的阶段。此外,用户数量的快速变化使得很多的硬件资源产生了使用过程中的更新,资源体积的扩大使得很多新型技术的应用难以完整的结合用户主体的增长要求加以处理。此外,可以结合当前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的用户群体要求,对所有的宽带资源实施性能分析,并对具备缓冲功能特点的网络资源进行价值的处置。如果网络资源的整体数量处在较为匮乏的阶段,则必须保证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可以在实际需求的满足过程中进行用户数量的保证。因此,对网络资源的数量实施细致的划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全部的网络资源可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因此,提升网络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对顺应网络资源使用主体的变化,确保各项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2、网络资源服务对资源需求有所不同

目前,网络资源的技术变化并不是单一的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方向进行推进,因此,在处理资源分配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简单的根据网络资源的运行特点实施资源配置方案的确定。网络服务模式的变化不能简单的从技术角度进行判断和预测,这就使得很多的服务活动必须根据资源需求的特点进行服务细节的差别化对待,使网络资源的处理效果可以得到优化。

3、网络资源服务范围具备全球化特点

目前,网络资源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角度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普及,很多网络资源也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商业活动当中。但是,由政府机构所主导的网络技术机制依然存在很强的审查性能。除此之外,在网络资源技术被权力机构控制的情况下,提升网络资源的实践有效性是保证网络资源的控制价值得到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网络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工作。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特征的情况下,很多网络资源的服务性能需要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处理,这就使得很多的资源价值难以在网络资源发展过程中进行运行基础的有效处理,如果网络资源的发展在技术层面已经能够展示出全球化的一系列技术特点,贝攒源的所有配置要求都必须在网络资源的处理过程中进行配置技术的优化,并保证网络技术可以适应全球化技术处理方案的要求。

三、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络资源分配优势

网络资源在实施具体分配的过程中,很多供应机制和需求机制的对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供需机制的调整和变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价值机制的调整状况。此外,在分析供需关系的过程中,很多价格调控机制都可能在使用性能方面进行应对模式的构建,确保所有的资源整合系统可以有效的结合固定的性能特点加以技术应用,保证技术的优化方案可以与资源配置需求相适应。在分析价格运行机制特点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分配活动有可能在服务质量的处理方面形成差异化特征,使得彳艮多的资源分配工作无法结合有效的选择机制进行服务级别的处理,造成很多系统的功能处理活动不能在区分服务的运行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在分析市场运行机制价值的过程中,全部的市场资源分布特点可能在网络资源的影响下产生质变。因此,对网络资源的全部管理活动实施控制机 制的构建,可以使后续的控制活动在技术角度实现与经济模型的对接,使全部的经济模型不会受到后续价值供应机制的影响。在微观经济学的运用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处理工作都可能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进行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所有的网络技术处理方案都比较容易在资源配置机制的影响下形成研究技术的优化。微观经济学的应用还需要与网络资源的全部处理机制相适应,使网络资源的控制工作可以在研究思路的控制之下进行研究意义的增强,保证微观经济学的处理成果可以适应微观经济学处理理论的要求,确保相关文献资源能够将各项研究成果提升到抬高网络资源配置质量的地位。

四、网络资源分配定价策略

1、通过网络资源模型实施定价策略

首先,在进行网络资源配置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外观经济学的理论特点,对网络收费机制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所有的网络收费机制可以在定价模型的质量控制过程实现运行能力的增强。除此之外,必须结合定价策略的处理要求,对网络资源应用过程中的链路性能加以研究,使全部的链路资源都可以在定价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分段机制的构建,使定价策略的价值可以在价格调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实现。可以按照不同网络资源的运行特点,对定价策略实施过程中的链路能力加以判断,使全部的接入链路能够在固定的应用价格影响之下进行应用水平的提高,保证收费程序可以适应网络资源的模型的处理性能要求。定价策略的处理还必须充分适应价格模型的应用特点,对市场环境的调查机制进行处理,确保后续的市场调查工作可以在固定的逻辑模式中进行分离技术的应用,并使模型的质量处理活动可以适应网络资源模型的质量控制需要,确保网络资源的各类容量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加以利用。

2、通过使用率调控进行网络资源分配

首先,在实施使用率调查的过程中,必须对影响使用率价值的定价策略加以研究,使全部的策略都可以结合固定的程序,对报文流程加以控制,以便网络资源的应用可以在使用率因素的合理调控过程中进行反应机制的构建。此外,要结合市场资源调控过程中的价值控制要求,对全部的用户资源实i施价值调查,以便后续的价值控制机制能够适应使用率的控制要求,并保证全部的投标价格都可以在服务机制的影响下进行使用率的完善。要结合每一个报文系统的价值特点,对全部的投标技术基础实施质量判断,确保后续的服务活动能够在投标技术的处理过程中进行价格的有效设计,确保全部的服务活动能够在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投标技术的应用过程能够在付费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化,则必须保证全部的资源配置工作可以适应价格的调控特点,使全部的报文活动都可以在科学的算法支持下进行处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的后续处理过程可以适应招投标工作的处理要求。可以从交换机使用的角度出发,对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价格特点加以判断,使网络资源分配活动的全部内容都能在微观经济学的影响之下实现有序推进,使系统的全部服务活动能够适应微观经济学的处理要求,并适应服务质量的提高需求。

3、提升网络资源分配协调能力首先,在制定网络资源配置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处理意见进行定价策略的调整,使所有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结合网络资源的配置特点实施协调性能的处置。除此之外,必须按照资源处理的全部意见,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科学度加以控制,避免网络资源的不良运行造成彳艮多资源处理水平的降低。可以按照网络资源配置的程序特点,对所有的分配策略价值加以研究,以便价格机制的全部调控程序都能在分配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质量控制机制的处理,切实保证所有的资源配置能力都可以在分配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合作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篇3

1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方面

经过多年双语教学的开展与推广,国内目前可以买到各种经济管理类的原版教材。但是,同为微观经济学教材,不同的教材难易程度却有较大的差距。例如:被国内大多数高校选用的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著的同样教材难度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教材选择不适合教学对象,过于简单或者难度过大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另外,虽然这些教材多为国外经典教材,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时滞性,即这些教材中的案例都颇显陈旧。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讲授,学生感觉远离现实经济社会,而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选择何种教材才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成为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如何解决教材中事例陈旧的问题,也值得双语教师进行思考。

12教师方面

开展双语教学,师资的素养十分重要。一位教师要能够从事双语教学工作,除了对专业知识非常了解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而这种英语水平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阅读英语教材,更重要的是能够使用流利的英语讲授课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平衡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存在着困难。基于上述师资的困难,部分高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过于形式化。例如:仅仅采用英语教材,英语的板书,但是讲授却完全采用中文,甚至最终的考核也采用中文。因此,学生总是抱怨参加双语教学和非双语教学的课程没有太大区别,而且英语水平并没有因为双语课程而提高。

13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影响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许多学生坚持不下来。因此,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太差,要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将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另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如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上课时机械地以解释词汇和句子结构、翻译课文内容为主,使得双语的专业课程如同一门英语翻译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因此,如何引入更加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各种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成为开展双语教学必将面临的困难之一。

2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

21教材选择

在双语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教材,直 接关系着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充分考虑符合设定的教学目标以及难度适当的原则下,笔者选取了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编著的《微观经济学》(第18版,双语教学版)。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版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该双语教学版在保留原英文版100%内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知识重点、专业难点、语法难点、专业术语、标题与目录以及较生僻的字词做了翻译和注释。

22教学内容设计

因为是首次采用双语教学,应当从简单的渗透层次入手,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英语讲重要的定义和关键词,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教师首先介绍经济学的一些英文专业词汇,如Economics(经济学)、Demand(需求)等。通过简单的渗透,使学生加深对重点词汇的理解。这个阶段以中文教学为主,适时逐渐增加英语的使用频率,提高学生的英语感受力和接收率,为下一步加大英语信息量的教学做好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来说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也可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师生互动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使用英语阅读案例和分析讨论案例,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的阅读能力和英文表达能力。

221教学课件安排

针对学生还处在大一阶段,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实践不适应等特点,在课件设计上采取创新。在开始几张采取中文PPT,关键术语采用英文专业词汇,等学生慢慢转变适应双语教学过程后,开始采用中英文兼有的板书,以后逐步采用英语板书,只对个别生词和专业词汇标示中文注释。这样学生能够比较好的适应双语教学,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较好。

222教学方法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也可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首先,通过对英语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思维,从而达到能运用英语作为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最终实现较好地掌握学科知识的目的。其次,利用互动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同学完成案例分析,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将传统教学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去思考、探讨并参与到课堂中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3理论联系实践

由于教材选用国际通用的教材,教材的事例主要以美国为主,这样学生普遍感觉和我们生活差距太远。因此在课堂上笔者经常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一些经济问题和现象。比如讲资源稀缺,就以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为例;讲供求平衡就针对社会上最近出现的食盐、生姜、大蒜等涨价的事例来说明供需变化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224提高教师素养

篇4

本文首先概括了校园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然后对校园电子商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发展校园电子商务必要性的结论,为今后校园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经济学分析

教育网和校园网在我国的广泛覆盖为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校园电子商务主要是以校园为依托,利用基础网络、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电子通讯手段,来满足校园群体的各方面活动。本文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校园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当前加速发展校园电子商务是一个极好的战略时期,建立具有上海高校校园电子商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校园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分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电子商务概述

(一)校园网络现状

建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上的水木清华是中国大陆第一个Internet上的BBS。随着高校校园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并加以投资利用。截至2007年,以校园网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已经通达内地的160个城市,联网的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达900多个,联网主机120万台,网络用户800多万,成为国内仅次于中国电信的第二大互联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教授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校园网”。

(二)校园电子商务概述

校园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商品、服务或信息的交换。商品类别有快餐、网上超市、图书音像订购、租屋快讯、二手特卖、在线定票等。具有交易电子化、运作高效化、操作方便化、网络环境优良、消费群体稳定、支付体系安全、物流配送方便、信用机制优良等特点。

校园电子商务的建设作用之一是服务师生;其次是能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最后通过校园电子商务的构建,可为高校学子开辟一条全新的就业渠道与创业门路。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eBay公司统计显示:eBay美国站点上就有43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

二、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微观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economics)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首次出现在1776年,其思想根源可以追述到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经济分析开始于现实中的稀缺,使用稀缺资源的每项活动都有经济成本(economiccost)。校园电子商务可以用一些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来讨论。

首先,校园电子商务符合几个前提:第一,网络为构建校园电子化虚拟市场(Virtualmarket)提供了技术支持,商品和服务可以在这个市场里互相交换。第二,校园电子化企业要与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中的企业同时竞争。第三,校园电子化企业会面临企业战略、市场结构、竞争行为、价格波动、成本利润和企业盈亏等问题。

其次,校园电子商务的市场特点应该介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之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曾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中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校园电子商务在这两种市场波动之际,重在把握人的注意力这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公众的注意力是网站的最大资源,谁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谁就能拥有更大的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

(二)规模效益分析

伴随着上海松江、闵行、杨浦、南汇等大学城的兴起,校园电子商务出现了一个规模效益的问题,如图1。规模递增的效应源于两点,首先由于网络效应(networkeffect)。企业的主打产品吸引了大批顾客,这些客户又促使企业生产大量的附属产品、补充产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例如亚马逊、淘宝网都利用其较高的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种类、提供新的服务。其次就是受占据效应(lock-ineffect)的影响。用户进入一个新的校园电子商务平台,通常需要了解该平台的交易方式和导航方式。所以当出现竞争者时,除非另外的平台足够强大或用户被迫做出改变,否则用户一般不会转移到一个新的网站。例如,当客户将他们的信用卡信息、送货地址、个人偏好和其他信息输入到某网站后,再转换到一个新的网站,就必须重新填写这些信息,迫使顾客留在原来的电子商务平台。

经济学家布赖恩•阿瑟在描述收益递增的经济理论时说过,信息经济形态下,生产信息产品将规模递增。好比生产一个软件的初始成本很高,但是一个复制品的成本则是很低。随着产量增加,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使得一个企业可以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随后便可利用其额外的利润改进其产品,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

(三)延伸性与丰富性理论分析

校园电子商务的另一个经济影响是可达到的顾客数量(即延伸性)和可提供给顾客的交互和信息服务数量(丰富性)之间的平衡。根据艾文斯和乌尔斯特的观点,在一定的成本资源水平下,存在延伸性和丰富性之间的平衡。一个企业希望达到的顾客数量越多,它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服务就越少。运用电子商务则这种经济关系使得曲线外移。

以上即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校园电子商务进行的简要分析,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充分论证了校园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三、结束语

使用互联网来进行校园电子商务能降低交易成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一些商家就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对他们索取较高的费用,获取超额的报酬,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者剩余。而在互联网上,在千千万万的产品和服务中,经过供给者间的比较鉴别,消费者可以知道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详细信息,交易过程中的价格决定力量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享有的是对他有利的价格,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剩余。所以笔者认为,校园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因素。

[参考文献]

[1]张丽凤、张金凤:《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分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年3月。

[2]张学峰:《浅析校园电子商务》,《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4月第2期。

[3]〔美〕爱德华•J•迪克著,杨青、郑宪强译:《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美〕EfrainTurban\Davidking\DennisViehland\JaeLee,严建援等译:《电子商务管理视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3月版。

篇5

【论文摘要】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的基本内容是用经济研究制度现象。现在已有人把它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列为经济学的三大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涉及 政治 学、 法学 、 社会 学 及管 理学 等学科。本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20世纪4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制度学派及其他一些学派被忽视,直到60年代,制度主义重新兴起。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新”制度经济学,分别是以加尔布雷思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neo-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及以科斯、诺思等为代表的“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为区分这两支制度学派,国内一般将以加尔布雷思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为现代制度经济学,而将以科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称为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发展,到逐步成长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前后也不过30年的时间;然而新制度经济学一诞生,就在西方经济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但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契约 经济学理论 、委托—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 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资本主义 世界出现了全面的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结实资本主义这一痼疾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逐渐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这就使一贯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学说遭受重大挫折。人们开始厌恶国家干预,渴望自由 市场 的回归,并把目光纷纷投向崇尚经济自由化和个人理性的新古典经济学。但是由于新古典主义理论在接受实践 检验 的过程中,自身存在的许多弱点暴露无遗,如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零交易费用”假设和“理性经济人”假设不符合实际;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尽科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等等。此外,新古典主义理论还倾向于把个别范畴一般化,绝对化。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应运而生,掀起了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革命,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

科斯作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他在《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木问题》中提出的“产权”和“交易费用”己成为该流派中的核心概念和中心思想。围绕这两个概念的分析,从70年代开始,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献大量涌现,由此产生了许多对现实具有很强解释力和 指导 意义的相关理论,如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委托——理论、寻租理论、法与经济学理论等等。科斯在其1937年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规模等问题。他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来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 成本 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或等于其他企业的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那一点上。科斯用以解释企业存在的交易费用概念被后来者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从而使交易费用概念被逐步地一般化。这篇文章也被公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流派的开山之作。

2新制度 经济 学 的主要内容

2.1 关于交易费用的一般化。

科斯最早将风险因素、信息因素、垄断因素和政府管制囊括起来考虑并转为交易费用概念,此概念现在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讨价还价订立交易 合同 的费用、执行交易与监督违约行为及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即制度运行费用的总和。新制度经济学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组织出发,把现实世界中远不为零的交易费用与转换费用(transformation costs)一块计入,纳入经济分析体系(诺斯,1992)。

2.2 关于制度的起源与构成。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是合作的前提和沉淀。从降低交易费用角度理解制度起源是科斯制度理论的一个特点。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规定了人的选择的维度,提供了具有经济价值的激励或限制。人类把非正式制度逐渐提升为正式制度,规则逐渐硬化(诺斯, 1994)。

2.3 国家与产权理论。

诺斯把国家当作一种行使暴力上有比较利益的组织,它处于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潜在地利用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国家有充当使 社会 福利最大化和使统治集团收入最大化的两面性,其授订的产权安排就可能偏离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2.4 制度变迁模型。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资源、技术、偏好与制度的配置是一个联动的体系,制度变迁意在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表现为制度均衡的动态寻找。初始制度既限定了当期资源、技术与偏好,又使制度变迁产生某种依赖性,即“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发生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2.5 制度供需及均衡。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经典供需分析可拓展到制度分析领域。制度需求受制于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 宪法 秩序、技术和 市场 规模等;制度供给受制于现有知识积累、制度设计实施 成本 、制度存量和宪法秩序及意识形态等因素。

3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使新古典 经济学理论 在方法上更具现实、更具社会性、更具 历史 性而挽救它,并提出私有产权安排对你经济效率有决定性意义,最近30年来它逐渐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我国的经济制度转型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个好的实践 环境 。

参考文献:

[1]孙绪娜,《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资料通讯》,2007年第7期。

[2]胡泓,《新制度经济学简介》,《党政论坛》,2006年4月。

[3]王玉海,《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及其 逻辑 起点》,《东方论坛》,2006年第2期。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尤其在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学士学位的教学计划中,正在成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长期依靠计划配置资源的环境中,讲授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西方经济学,通常会面临着方法论上的困难。在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李嘉图开创了以数学方法为逻辑基础的数理分析范式,大幅提升了经济学的严谨性。然而,由于过于依赖数学模型,李嘉图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往往脱离丰富多彩的经济实践,在完全抽象的条件下完成经济学研究。这一研究思路被熊彼特称为“李嘉图恶习”,其重要缺陷在于难以反映经济实践的复杂性,在主观假定条件下进行数学推导,有时甚至会得出谬误的结论。这一不足也被称为“抽象的方法论”(萨缪尔森),以及“黑板经济学”(科斯)。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李嘉图恶习”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导致西方经济学通常在充斥着数学推导和证明的过程中完成,在研究生的教学中更为明显。本文将结合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何正确对待“李嘉图恶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进思路。

二、“李嘉图恶习”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马克思认为,当一门科学能够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李嘉图恶习”的产生,有其实践规律和学科规律。一方面,现代经济实践日趋复杂,另一方面,数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及其自身固有的逻辑性使得经济学研究更加依赖数学。这一趋势导致经济学教材中经济模型更倾向采用精细复杂、逻辑完善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使得教材完全“数学化”。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例,微观经济学中的供需均衡、弹性概念、边际效用等不仅具有非常严格的概念假设,还具有动态连续变化特征,只有采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才能表达清楚。在宏观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延伸,比如均衡产出、IS-LM分析、AD-AS模型等,不仅分析了传统的产品市场,还将货币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多种函数变化,研究二者的均衡动态过程。在对增长的研究中,从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教材均采用数学语言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并基于生产函数对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客观地讲,数学语言不仅大幅度推进了西方经济学的严谨性,还建立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系统方程,为研究多个变量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对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困难。第一是数学语言过于繁多,容易诱发教师和学生的抵制情绪。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具有很强的思辩性和哲学性,王亚南等名家的翻译也使得这些名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现代经济学的数学化,使得经济学从人们印象中的“哲学思辨”特征转化为“理科优化”特征,较为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一些不擅长数学的同学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课堂访谈中,一些同学直言西方经济学涵盖内容太多,而且数学篇幅太大,难以理解,如果数学不够好,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第二是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衔接存在不足。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由西方经济学教材翻译而来,翻译者通常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对原有内容进行重新加工。这会导致经济教材对原有内容的表述逻辑发生改变,如果不增加一些旁白性的解释内容,会使得教材内容出现跳跃性,影响阅读者的理解难度。在一些经济模型中,会直接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中间缺乏文字语言的过渡,无形中增加了理解的难度。第三是西方经济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存在一定的重复。西方经济学是诸多著名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现行教材中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选择。然而,许多内容在理论框架上有所差异,但是在数学分析模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均衡的概念,既可以在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货币市场进行分析,也可以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整体均衡之间进行分析。同样,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到消费者领域和生产者领域,如消费着均衡、生产者均衡等。

三、改善“李嘉图恶习”的对策

1、教材的选择

目前,高校使用较多的教材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具有较精深的经济学分析功底,注重数学模型推导,尤其适用于研究性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该教材,则会缺乏对背景和经济实践的延伸解释,学生学懂学透的难度会比较大。在国外优秀教材中,比如麦克•帕金、曼昆等主编的经济学教材,都非常注重文字的推理和图形的结合,还辅之以耳熟能详的彩色图片作为注解,使得蕴藏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浅显易懂,更富于亲切感。教材选择上应该更加多样化,呈现更多内容和视角。

2、教学方法的改进

西方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要模型,可以采用Workshop等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同学们学习经济学的热情。此外,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理解经济模型,而现有教材相对缺乏,选择恰当的案例是准确理解经济学模型的重要途径。

3、教学内容的优化

篇7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经济动力;五大政策支柱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2-0015-04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中的增速、动力、结构问题,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面临新的拉动困难,必须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制度改革,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转变,构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供给―结构―改革”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经验

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找到供给侧的经济学理论来源。自从经济学基本框架确定以来,以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关系为基石,派生出许多的理论主张,多国政府曾经实施过供给管理的政策。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与之相比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应当结合国情分析参考,把握具体要求。

(一)供给和需求结构的理论来源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在市场出清的充分条件下,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因素形成均衡,在简易供求模型中形成“斜交叉的十字架”。换成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虽然短期内一国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仍然在综合价格的作用下形成类似的均衡,但是长期而言,各种经济因素趋于复杂,价格因素仅能影响总需求的波动,一国的总供给只能取决于供给要素条件,独立于价格变动之外,形成另一种“左高右低的跷跷板”简易供求模型(图1)。

总的来说,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在一定时期,需求和供给的关联度极高,通过巨大的需求对供给形成刺激,是发展经济的不二法宝。由此产生了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我国经济二十余年高速增长的动因即有赖于此。同时,在供给侧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六大要素”中,除后两者之外,其他要素相对固化、难复制、难扩张。随着时间延长,需求的扩张模式和供给的条件制约必然构成矛盾,需求的溢出或转化,供给的过剩或不足,都会造成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发生通胀、通缩乃至萧条的可能。尤其是我国GDP采用生产计值法,经济的衡量取决供给侧,而经济的动力来自需求侧,供给和需求“一正一反”逆向而动,必然产生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泡沫,造成规模不经济,比如产能过剩、库存挤压、杠杆率过高、多重二元结构等。由此观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经济学理论上的依据。

(二)国外供给侧管理的经验得失

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滞胀”现象,使凯恩斯主义广受质疑。以拉弗和蒙代尔等为代表的供给学派(supply- sideseconomic)的观点得到重视,并成为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具体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放松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降低公共开支等。供给管理政策帮助美英相继实现经济复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是,美国的财政赤字此后持续恶化,沦为全球最大债务国;同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监管政策间接酿成了次贷危机的恶果。长远来看,美国的供给改革利弊参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当时的美国有着类似的政策目标,即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两者的环境条件有着诸多明显差别。“里根经济学”的政策目标首先是抑制通货膨胀,而我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很小,相反由产能库存过剩带来的通缩率倒不容忽视。当前我国经济仍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基本经济面优良,不同于当时美国经济的负增长。但是我国经济结构却异于当时的美国。1980年,美国城镇化率为73.7%,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6%,服务业就业比重为65.7%,这些指标都是发达经济体的典型标志。[1]相比之下,我国2015年城镇化率为56.1%,服务业增加值为50.5%,服务业就业比重为42%,还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以上差别,决定了我国供给侧改革不能照搬当年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以我为主,通过结构性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供需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当前我国经济“供给―需求”结构状况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决定了供给侧改革的原因,和经济学供需“一体两面”的关系相关。我国当前改革的现实依据也可以分别从需求侧(主要是“三驾马车”)和供给侧(主要是“六大要素”)中找到答案。

(一)我国需求侧动力衰减、边际效益降低

我国连续近30年显著领先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超常规发展,是以我国“三驾马车”长期处于相对极限的扩张状态为前提的。随着我国相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FDI目标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需求拉动的边际递减效应也在逐渐凸现。

首先,消费需求具有转型和分流的新特征,消费增长存在结构。我国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正在向个性化、多样化和对接“服务型消费”方向转化,对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创新的需求显著上升,消费转型虽然成为潮流,但还没有影响到供给创新和结构调整,市场不均衡明显。消费需求受限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乏力,受制于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出现了大量分流现象,证煌蹲屎统て诖⑿畈欢献吒叨难以释放,市场流动性不足。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下降。同时,消费需求还受到供求结构固化、渠道费用高昂的影响。

(二)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供需匹配。加大民生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导向,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高效投资,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做到更为动态的供需平衡。在减少过剩产能和去库存过程中,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因地制宜走市场化之路,引导企业调整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市场需求,改变经营模式。发挥好开放型经济对供给的乘数效应,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在改革中不断消除金融风险、生态风险、环境风险、能源风险、资源风险等阶段性风险,进一步消除阻碍经济主体活力的制度性因素以及对企业的不合理干预,发挥企业微观主体的能动性。

(三)创新制度供给,化解供给约束。通过优化政策组合,提升市场机制、经济体制和产业体系的供给水平。一是强化市场竞争、降低流转成本。扩大减税的覆盖范围,突出税基优惠而不是税率优惠;放松价格管制,减少市场垄断,促进自由竞争;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改进公共事业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流转费用;实现土地有效供给和合理定价,回归土地生产属性,强化资源与环境约束。[5]二是加快闲置资源进入生产过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进程推进释放劳动力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制度和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的效率,加速金融脱媒,强化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的利用效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利用存量资本,通过放权让利吸引民间资本发展经济。三是以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科教体制改革,以税收优惠、金融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等方式形成创新激励机制;通过降流转成本和补技术短板方式,为可调配生产要素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调整供给结构,改善产业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充分市场能动性,避免过度调控以及不当介入等问题。一是重点改善有形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和其他有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公共服务需求的加大,财政支出应更加侧重于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在医疗、养老、教育、卫生等领域加强投入,并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当差距,实现社会均衡发展。二是在市场主导下建立生产成本传导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由市场主导产业、产品、项目和技术路线方向,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科技成果向产业、市场的转化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私人资本市场化运营激发市场发展动力,使要素投入和投资回报相匹配。三是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鼓励发展环保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降低行业准入,倡导公平竞争,加快国有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2):2.

[2]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48.

[3]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6.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5.

[5]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8.

Thoughts on China’s Economic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GUO Yong-quan

(Wuhan Customs, Wuhan 430040, China)

篇8

关键词:卖空机制 证券价格 研究综述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3B-3规则的规定,卖空交易是指投资者出售自己并不拥有的证券的行为,或者投资者用自己的账户以借来的证券完成交割的任何出售行为。卖空机制作为一种资本市场机制,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研究与争论的焦点。真正让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理论研究成为热点的是Miller(1977)年的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Miller把投资者异质信念因素考虑进来,对卖空限制与证券价格高估等一系列金融现象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Miller(1977)的工作基本确定后来几十年卖空机制理论研究的框架与方向。一方面,基于经济学的供需分析框架,Miller(1977)认为卖空交易有效地增加了市场上股票的供给量,如果投资的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那么卖空交易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但是,因此沿着这个方向,近几十年基本没有什么重要成果及进展。直到2010年,Jesse Blocher et al.(2010)沿着Miller(1977)的思路,通过把所有权市场和借券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求分析框架,使我们重新发现经济学供求分析在“…描述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方面却往往具有更大的一般性…”(郑振龙、陈蓉,2005)。研究的另一方向的成果则十分丰富,主要是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相当大部分的研究文献是基于对Miller(1977)假说的批评、拓展与完善,其中还包括卖空机制对证券价格波动性(市场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本文将基本按照这一线索对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一部分从经典金融理论过渡到Miller假说,论述这一问题的起源与延展;第二部分综述基于市场微观结构与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第三部分综述基于经济学供求分析框架下的研究;最后为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从经典金融理论到Miller假说

(一)从经典资产定价理论及前提假设说起

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如CAPM)建立在一系列的前提假设基础之上,其中有几个前提假设比较关键。一是理性投资者假设,认为①投资者是风险规避的;②投资者会根据目前所有能获得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在结果发生后又会利用贝叶斯准则对信息进行重新估计;③投资者是充分理性的,不会为问题的陈述方式、呈现表象的改变所迷惑(陆家骝,2004)。二是同质期望或信念假设,认为所有的投资者对于相同资产未来收益的概率分布具有相同的预期或判断。这一假设暗含着两个前提:①所有信息对所有的投资者免费并且同时到达;②所有投资者处理信息的方式相同(张圣平,2002)。三是允许无限制地卖空,即单个投资者可卖空任意数量的任意资产(博迪等,2005)。

但是以上严格的市场假设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看理性投资者假设,这也是现代金融理论主流范式最先引起争议的地方。因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实验和调查表明,投资者在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结果做出决策时,常常无法符合传统的理性观点,出现诸如过度自信等情形。其次是同质信念假设,众多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共同期望的理性投资者假设并不能准确刻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为同质信念意味着所有的信息在同时都能够被所有投资者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并接受,这一点在一个现实的环境中是很难达到的。最后是市场完全卖空假设,实际上市场根本不存在完全卖空情形,Stfan Nagel(2005)认为卖空限制来源两方面,一种被他称为间接的卖空限制,股票市场制度上不允许卖空;另一种被称为直接限制,主要由于卖空成本的影响,卖空者首先要支付一定的借券利息从愿意出借证券的投资者处借入,当这种用于出借的证券供给不足的时候,借券成本将变得非常高。基于对经典定价理论假设条件的现实反思,结合对卖空机制对证券价格行为的影响的现象,学者们开始了对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行为关系展开广泛研究。

(二)异质信念条件下的卖空限制与股票价格:Miller假说

Miller(1977)首次研究了异质信念条件下卖空限制对研究证券价格的影响。他采用了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分析效用水平的供求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由于卖空限制,导致证券价格出现高估偏误。出现这种高估偏误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投资者信念异质;二是市场上禁止卖空或限制卖空。Miller假说为价值溢价、IPO长期弱势以及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思路。

后来大量学者用对Miller(1977)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虽然有少数不支持的研究证据(如Lamba & Ariff (2006)等),但绝大多数的实证检验支持了Miller的这一假说。从他们所使用的检验方法分类,一是直接检验,通过研究不同股票在放松卖空限制前后价格或者收益的变化,来检验限制卖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如Aitken et al., 1998;Chang et al., 2007;Boehmer, Jones & Zhang, 2009;Gagnon & Witmer, 2009;等);另一种是间接检验,通过选用不同变量衡量限制卖空的程度,建立计量模型检验卖空限制程度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如Figlewski, 1981;Asquith et al., 2005;Cohen et al., 2007;等)。

二、基于市场微观结构与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

Miller(1977)关于卖空限制导致证券价格被高估的假说揭开了以后几十年有关卖空机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讨论的帷幕。

(一)对Miller假说的批判

第一个对Miller(1977)假说提出质疑的是Jarrow(1980)。他认为,由于证券的市场总需求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不确定的,相应价格的变化方向也就不确定。其次,由于Miller(1977)采用的是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分析确定性效用水平的供求均衡分析方法,而非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均值――方差分析法,因而不能将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纳入分析范畴,无法准确刻画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占多数的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基于此,他发现在限制卖空条件下,股票价格既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因为股票价格变化只受经济因素和投资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影响,而不受限制卖空影响。虽然他提到,如果投资者普遍认为未来价格会上涨,则限制卖空会让价格涨得更快,但并不是限制卖空导致股票价格被高估。Diamond & Verrecchia (1987)(下称D-V模型)也建模检验了卖空限制对价格的影响,发现在理性市场中股票价格被高估的情况不可能出现。Lamba & Ariff (2006)研究1996-1997年马来西亚市场取消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发现取消卖空限制会让股票价格上涨,从而实证支持了对Miller假说的评批。

(二)对Miller假说的拓展:模型化与动态化

由于Miller(1977)所做的论述是描述性的,于是许多学者尝试在不同的均衡分析框架下对他的观点做进一步的建模论证。国内的张维、张永杰(2006)推导出了一个基于异质信念的风险资产价格均衡模型,证明资产价格的高估程度依赖于乐观者和悲观者的比例,从理论模型上证明了Miller假说。Gallmeyer & Hollifield(2008)从动态的角度在Miller(1977)与Jarrow(1980)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建模拓展。另一方面,Miller(1977)提供的只是一个静态分析框架。而实际上,异质信念形成机制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于是在Miller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

1、D-V模型。虽然D-V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对Miller假说提出了批判,但是同时也是对Miller假说的进一步扩展。他们发现在限制卖空条件下,一些比较看空的信息指令被挤出市场,价格对私人信息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相对未公开的利好消息,价格对未公开的利空消息的调整速度似乎更慢。于是当私人信息被公开后,限制卖空的证券有较大的价格反应,从而出现证券收益分布的负偏现象。与Miller假说不同的是,D-V模型引入了一类风险中性的市场参与者,并且假定他们对经济环境有完全认识并能在短期内能实现贝叶斯更新。由于这个假定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大多数学者仍然认同Miller所提出的价格高估问题,而对D-V模型比较认同的主要在于信息效率方面。

2、Hong & Stein模型。Hong & Stein(2003)对D-V模型做了进一步发展,通过模型推导他们发现当投资者信念异质性程度较高时,悲观的市场参与者由于受制于卖空限制,因此他们意见没有在证券价格中得到体现,价格更多的体现了乐观投资者预期,当某个时期乐观者接受到了部分悲观的信息,证券价格就开始下跌。如果此时前期退出的悲观投资者逢低进入,则价格趋于稳定。但是如果悲观投资者没有进入,那么价格会进一步下跌。Hong & Stein认为在证券交易量放大后,存在较大的概率出现收益分布的负偏现象,同时也揭示了市场崩溃的部分机理。D-V模型和Hong & Stein模型主要研究价格对私人信息的吸收问题,在他们基础之上,Xu(2007)考虑了证券价格对公开信息的吸收问题,通过研究当期证券价格偏度与当期信息以及滞后期信息之间的关系,发现证券的均衡价格与公开信息之间存在某种凸函数关系。

3、行为金融研究的介入。由于行为金融的发展,许多学者进一步对导致有限注意、先验异质性的原因进行行为和心理层面的解构,并且开始把这些因素纳入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Harrison & Kreps (1978) 认为投资者存在“博傻”的心理,通过建立模型,用所谓的再售期权理论解释了卖空限制条件下投机泡沫的产生。陈国进、张贻军、王景(2009)按照这一思路对中国股市的泡沫因素进行了分析。Scheinkman & Xiong(2003)考虑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因素,建模推导在股票市场产生泡沫时股票价格、交易量和挥发性的关系, 认为限制卖空让投资者无视股票的基本价值,只是期望未来有人以更高价格购买自己手中的股票, 从而让股票不断转手, 价格累积升高形成泡沫,增大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三)允许卖空与证券价格波动

虽然早在17世纪前期卖空机制出现以后,就有关于卖空交易与证券价格波动(市场稳定)关系的争论。最早Allen & Gale(1991)通过建立非完全市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在完全限制卖空的情况下,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和均衡的。但是在允许卖空的情况下,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此,他认为允许卖空会影响经济稳定,也意味着允许卖空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稳定。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如Ofek & Richardson (2003),Chang et al.(2007)等。但是,另外一些研究基于Hong & stein模型的思路,实证发现允许卖空能够让信息及时在价格中得到反映,反而卖空限制可能导致市场的崩溃(如Scheinkman & Xiong(2003))。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理论界又掀起了一场卖空机制与市场稳定性的大讨论,如Lecce, Lepone & Segara (2008)等研究发现卖空将导致超额波动率。但是,Curtis & Fargher(2008)针对金融危机中人们对卖空破坏市场稳定的观点,通过细致地实证分析发现,卖空并不会破坏市场稳定,相反会增进市场效率。

三、基于经济学供求分析框架下的研究

相对于对市场微观层面的考察,一些研究者试图从市场宏观供求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其实,Miller(1977)在研究卖空限制、异质信念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同时,已经从供求关系对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他认为卖空交易有效地增加了市场上股票的供给量,如果投资的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那么卖空交易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降。

Harlan D. Platt(2004)认为投资者的卖空需求由贪心与恐惧两种情绪所驱动,提出了市场卖空需求的“右凹”形需求曲线假设,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廖士光、杨朝军(2006)则把股票交易分为三种:常规性买入、常规性卖出以及卖空。常规性的证券买入行为会形成证券的需求,供求力量的相对变动最终影响和决定证券的价格。Jesse Blocher et al.(2010)考虑了借券市场对股票价格影响,建立模型把所有权市场和借券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求分析框架,重点研究卖空机制如何影响信息进入股票价格以及是如何决定这些价格③水平。结果发现:①如果借券价格(或费率)不为零,则裸卖空的引进将使证券价格下降,限制卖空将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而如果借券价格(或利息)为零,裸卖空的引进不会改变证券价格,限制卖空仍然会使证券价格上升。②投资者的异质信念只有在借券市场很难借到证券时才会使证券价格上升,如果借券市场能够免费借到证券,则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与证券价格的高估不存在相关关系。

四、小结与简评

通过对近几十年有关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关系的理论研究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这个领域大致也是沿着现代金融发展思路在不断深化与拓展。从研究的内容与主题看,一是从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关系的静态角度,重点考察卖空限制与证券价格高估的关系问题;二是从卖空机制与证券价格关系的动态角度,重点考察卖空机制对证券价格波动性(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论述,但是关于允许卖空是否会放大证券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没有达成一致性意见。

从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看,研究者在继续基于市场微观结构与行为金融理论深化研究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把借券市场纳入研究框架,以及从市场宏观层面进行考察可以一定程上拓展和加深我们对这个研究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Jesse Blocher et al.(2010)的研究工作也从方法论角度进一步提示我们,为了更好的研究、认识和实践驾驭卖空机制,我们既要对市场的微观层面进行考察,同时也应从市场宏观层面进行把握。因此,研究方法上的微观与宏观层面的有机结合,或将是该领域研究的未来一个可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Miller, Edward M. Risk, uncertainty, and divergence of opinion[J].Journal of Finance, 1977,32(4):1151-1168.

[2] Stefan Nagel. Short sale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8(2):277-309.

[3] Jarrow, Robert A.Heterogeneous expectations, restrictions on short sales, and equilibrium asset prices[J]. Journal of Finance, 1980,35(5): 1105-13.

[4]Hong, H.& J. Stein.Differences of opinion,short-sales constraints and market crashe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3,16(2):487-525

[5] Diamond, Douglas W.,and Verrecchia,Robert E.. Constraints on short-selling and asset price adjustment to private inform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7,18(2):277-311.

[6]Scheinkman, Jose A.,and Wei Xiong. Overconfidence and speculative bubb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6):1183-1219.

[7]Allen, Franklin,and Douglas Gale.Arbitrage, short sales,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J]. Econometrica, 1991,59(4):1041-1068.

篇9

关键词:教育投资;政府行为;现状

一、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国内外对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和教育财政学两类观点。我国对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虽然借助了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我国对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源于政府教育经费的供需矛盾,因此一开始就和“财政”密切相关。我国对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20、30 年代,以邰爽秋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始了对教育筹资问题的研究。

李霞在她的文章中阐述了教育经济学的起源,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要素,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从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大量的数理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用,但基本没有对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行为进行系统性研究。

廖楚晖先后著有《政府教支出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本与教育财政研究》和《教育财政学》等,他通过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重点研究政府如何提高政府教育公共支出的供给能力和效率,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财政学”。因此,其研究范畴依然是政府的教育收支,是政府的投资行为。

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投资施行行为本身了,突破对“政府教育投资行为”研究的局限,系统研究“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行为”,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财政学和教育经济学在教育投资问题研究方面的不足,而且对于提高我国教育投资总量和政府教育投资效率和效益,增进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政府投资教育现状及政府的“缺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积累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中央地方的财力都非常紧张。同时,中国从绝对数上说是一个人口大国,且是一个农民相对比例占到 80%左右、人均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大国,教育需求非常巨大。因此,政府在教育投资中严重不足,人均教育经费、教育经费占GDP 比例等指标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投入不足导致教育水平低下,低人素质占相当比重。单纯依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难以支撑如此大的支出。

陈静漪对于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努力程度进行了历史分析,指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缺口巨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的目标尚未实现。同时,“三个增长”在实施中难以保证。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失调,农村义务教育弱势地位明显。高等教育扩建耗资巨大,义务教育普及经费短缺,区域教育投入不均衡,城乡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拉大。

祝荣及其导师马佳宏教授认为,我国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一面,又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一面。造成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对教育投资的重要意义缺乏理性认识,;其次是地方政府教育扩张的内在欲望过强;第三是教育投资安排盲目而随意。

尹玉玲和王莉认为,由于我国教育投资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投资行为的偏差,使政府在教育投资中表现出严重“越位”、“缺位”的结构性失衡状态。何巧燕也对政府教育投资的结构性失衡进行了阐述,她认为结构性失衡是指政府在教育部门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教育投资(主要指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衡状态,包括对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性质教育的投资差异以及对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均等。

三、完善我国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

岳琴提出了对教育投入政策的几点建议,应该合理界定市场经济下教育视野领域的财政职能;取新的举措突破教育投入瓶颈;实行基础教育均衡化,尽量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周运浓认为,完善政府教育投资责任制是重要的举措,按需拨款――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依据科学化;改革分担体制――建立省、地、县三级义务教育分担体制;简化经费下拨程序――实行儿童义务教育专用账户制;内部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寻找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法,是当务之急,用法制化手段对政府的教育投入从体制上、程序上加以规范,乃是最佳选择。

曹文认为全方位、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在大学中扩大“自费生”的招生规模,大力倡导私人和社会办学;政府教育投入向义务教育、中西部倾斜,政府应当保证义务教育的最低支出需求,建立中央、省和市县政府共同分担的机制保证义务教育支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学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四、总结

政府教育投资虽然花费一定的财政收入,但教育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这不仅可以增加扩大再生产的经费,也是提高政府教育投资的来源,所以应该形成教育――科技――增长的链条,和教育促增长,增长促投资,投资兴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霞.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2]廖楚晖.人力资本与教育财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廖楚辉.教育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祝荣,马佳宏.我国政府教育投资行为的偏差与矫正[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4]尹玉玲,王莉.论政府教育投资的结构性失衡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2

[5]何巧燕.关于我国政府教育投资结构性失衡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2006

[6]周运浓.完善政府教育投资责任制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2004

篇10

关键词:蔬菜价格;市场调节;政府调节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15-02

蔬菜是居民消费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之一,正是因为蔬菜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所以菜价的涨跌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蔬菜的价格大幅度且无规律的变化,不仅使消费者受到很大影响,对农民生产者也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要做好蔬菜价格的调控机制,稳定菜价,促进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和谐发展。

一、目前菜市场价格现状

蔬菜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有些蔬菜的价格暴跌暴涨,让人难以捉摸,当在农民菜田里的菜价暴跌之时,菜的终端销售价格却并不低迷。即便是在城市菜市场菜价畸高时期,仍有菜农菜田里的莴苣等蔬菜几分钱一斤无人问津的现象。一边是菜贱伤农民,另一边却是菜贵伤市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例如生姜的价格不到半年内从6元一斤暴跌至0.4元,跌幅超过90%。国庆节期间,全国最大姜蒜产地安丘市的生姜价格跌到近年来最低点。许多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菜农感叹:“价格太不稳定了,种菜越来越像赌钱。”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菜价缘何暴涨暴跌?

二、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现象总结出如下原因:

(一)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不够强

农村经济合作社与农技指导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缺乏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因此没有足够的市场风险意识来预先对生产和市场供求做分析,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菜价暴跌暴涨用“大小年”来总结,盲目跟种。

(二)种植结构不合理

农产品本身产品之间差异小,可替代产品过多。菜农没有预先对生产和市场供求做足够的分析,生产与需求脱轨,没有做好的合理搭配,品种单一造成产品集中收获上市。

(三)天气原因

有时造成蔬菜等产品的价格变化是由于不可预知的突发性天气等自然状况。在面临雨雪等恶劣自然灾害时,蔬菜价格也可能一路暴跌或者迅速提升。[1]

(四)产业化程度低,收购机制不完善

菜农多是分散种植,蔬菜收购基本上以外地车辆上门收购,与加工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联系少,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收购机制。一旦遇到销售淡季,就加大了市场风险。

(五)流通环节多

由于运输时还收过路费,进出门费、车辆损耗费、摊位费等导致菜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很高。另一个方面就是相关成本的上升,如油价的上涨导致运输成本上升,食宿开支的增加导致生活成本增加,其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收费。

(六)政府缺乏有效地控制管理及补贴机制

政府在此类事件上少有作为,缺乏有效的事前预警和事后控制机制,也没有完善的补贴机制。政府在对菜农进行服务、引导、支持方面做得很少,对市场也缺乏有力的监管,使重叠收费、过度收费等不合理收费的现象充斥市场。

总结出现上述现象原因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天气原因,二是市场调节盲目性,三是政府调控的力度不够。

自然状况天气原因,我们无可厚非。市场方面,虽然市场经济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刺激和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创造性,[2]但是其存在自发性及盲目性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农民取舍选择往往是基于不准确的市价预期做出的,市价变动所导致跟风行为有时导致某些物品产出太多,某些产出太少。农民对市场走势、经济规律不熟悉,导致这种波动造成的伤害与损失反复出现,但这些依靠农民自身努力是很难克服的。

政府方面,事实上,缺乏有效的事前预警和事后控制机制。天气恶劣的时候政府应该推出“补贴机制”,减少农民损失,这些可能的确做了,但是做的力度还不够大。此外,中国很多的农技指导站及农村经济合作社,没有给菜农提供准确可靠地信息,没有去正确引导菜农去适应市场经济,所以会出现上述严重问题。

三、几点建议

在解决菜价波动的问题上,市场无形之手本无所谓的对与错。鉴于农民力量弱小等特性,市场调节的误导伤害,不应由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独自来承担。一个发展中国家,更要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还特别需要通过一定的指令性计划予以安排和落实。[3]因此,不仅需要市场无形之手来进行调节,还要采取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要让有形之手更有力,就要充分运用市场规律,认识到无形之手可能存在的盲目性、滞后性,让有形之手在调节时尽可能体现前瞻性及可预见性[4]。具体应做到:

(一)增强市场及风险意识

农民要增强市场及风险意识,不能盲目跟种。具体可加大蔬菜设施栽培比重,生产反季节蔬菜补充淡季;也可考虑实施名牌战略,或开展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还需建立风险调节体系,蔬菜规模种植基地所在乡镇还需要制定解决菜农卖菜难问题的应急方案,以便提高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农民的损失;另外,各大蔬菜生产基地可培育自己的营销经队伍,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及销量。

(二)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完善

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建设蔬菜批发市场。成立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大宗蔬菜基地,积极主动建设大型的批发市场,通过集约化经销,达到产销平衡的目的。鼓励蔬菜加工企业、连锁经营公司和运销大户运用现代的营销方式,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当地农民和基地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

(三)政府要加强信息的收集传递工作

在市场经济引导盲目性的环境下,政府有必要加强信息的收集,等公共服务功能,以便使菜农更好的了解市场行情,服务和引导他们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降低经营风险。政府有关部门要对蔬菜生产进行必要的指导,要为菜农提供有关技术和信息,为蔬菜生产提供全过程服务和指导。

(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冷藏冷冻物流链条的建设,兴建冷库[5],增加蔬菜储备规模,调剂季节供需,来保证菜价相对稳定,避免菜价大跌大涨对农民及消费者造成伤害。

(五)增强市场建设和市场监管力度

物价部门的责任是经常注视菜市场价格的动态,发现影响菜价的基本稳定时,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拉警报”,以便及时采取缓解措施,力求菜价的控制目标在监控中实现[6]。政府要增强对市场监管力度,使收购市场、批发市场、销售市场的不合理收费取消。

参考文献:

[1][2]谭建陵.对计划与市场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再思考[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9,(7).

[3]曹永昌.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构建和谐经济体制――关与计划与市场的理论反思[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

[4]陈通.宏微观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