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提高英语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如何提高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如何提高英语

篇1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 影响因素 提高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多年来一直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成为学生们通过四级的主要障碍。新的《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新的教学大纲对四级听力技能的要求是: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对话,能掌握其中的大意,抓住重点和有关细节。因此,为了全面培养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广大英语教师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分析影响听力提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措施。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

1.缺乏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语言、语调、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熟练掌握这些要素是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关键。而很多学生由于在学音标的时候没有认真学导致自身发音不准,更不具有辨别通话、强读、弱读、连读等英语发音特点的能力。

同时,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词汇量的积累,对词语搭配规则和习语俗语的掌握程度都是“纸上谈兵”。

例如:We suppose to meet John here at the railway station.

That’s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学生如果不知道“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相当于汉语的“海底捞针”的意思,就很难判断说话人会不会碰到John。

对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在听力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听的过程中考生没有反复思考的余地,所听的内容往往转瞬即逝,而考生必须在瞬息间领会意思,这对语法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

――But what happens if rains?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hen?

――We’ll have to count on good weather.But if it does rain the whole thing will have to be cancelled.

“count on”在此为固定搭配是“指望,依靠”的意思,而“the whole thing will have to be canceled”是对将来的虚拟假设,如学生缺少语法知识,对虚拟语气把握不准,内容听起来就比较费解。

2.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有些学习者的听力障碍并不在于语言基本功,而是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不甚了解,没有掌握英语中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语用规则,因此在听清楚了每一个单词及句子的情况下,还是不解其意。例如:

Dale measured the rice,salt and water and put them into a pan on the stove.

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西方人煮饭时要量米放盐的烹调方式,对此句就会感到迷惑不解,难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3.缺乏基本的听力技能。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因而在听力实践中,应首先把握所听到材料表达的意思。然而,由于学习者一般都习惯于通过视觉通道向大脑输入英语信息,在听力中,往往第一时间反应的是汉语意思,之后将汉语转化成英语概念,而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听音时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二、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1.进行辨别语言的训练。

(1)精听

对付语言方面的薄弱现象,其主要手段是平时的精听。先要反复听录音,然后分析未能听出或造成理解错误的原因。在做听力理解题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连续,排除干扰。

词尾为字母n的连续。例如:

Smith must’ve gotten a raise.

A.he hasn’t gotten a raise.

B.Smith has forgotten a race.

C.He has got a higher salary.

D.Smith must be raised.

辨清gotten的词尾音/n/与冠词a的连续,就会理解a raise意为a higher salary,故选C。

词尾为字母l或r的连读,常被误听成另外一个根本与原意不相干的词。例如:

I’ll say that I would shake all over when I heard of it.

A.I’m very worried.

B.I’ll say I will show lower.

C.I’m shaking over.

D.It should be over.

答案为A。听懂句意是突破听力障碍的根本。本句all over作为语音连读是一个连得很紧的意群。若能辨清连读,听清句子的原意,则答案就比较容易了。

(2)模仿

听力训练首先要多模仿,通过模仿可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在辨别同化和弱化中的词的发音中显得很重要。只有平时加强模仿训练,考试中才会听起来得心应手。

(3)朗读

研究表明,通过发声器官的运动储存到大脑中的信息比通过视觉储存到人脑中的信息更牢固。若只听不张口说,就无法知道不同因素之间的差异,体会不出语音的变化和不同语调的含义。可见,大声朗读是巩固正确的发音的必要手段。

同时,朗读时要注意不同情况下用不同语调和重音来表达疑问、怀疑、反问、反驳、生气、后悔、高兴等感情。

2.扩大知识面,熟悉文化背景。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产物,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听力的理解能力,有必要了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语言上的不足。

3.加强听力技能的培养。

(1)养成眼耳并用的好习惯

在进行听力理解测试时,必须学会利用时间空隙,快速浏览书面选项,对所听内容中的要点进行预测。通过阅读选项,我们可以推断听力材料可能涉及的有关题材及其内容,带着问题去听,有的放矢地抓牢解题关键。因为提问十之八九是根据文章顺序的,因此,听前的预览会给我们一定导向。

(2)训练短期记忆力

在提高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加强短期记忆力是十分关键的。除了强记训练外还应该认识到:对于所听信息的记忆效果,常常受对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影响。如果信息是杂乱无章的,无论是记忆的信息容量还是记忆的时间长度都不会理想,而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思维和处理,则可以加强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因此,将强化训练与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有效地提高记忆力。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听力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但心里千万不要紧张,必须沉着应变。听英语不比看英文,由于语速快,口音不熟悉,内容较生疏,因此考生一定要学会权衡利弊得失,努力抓住有把握的东西,千万不要因为开始的几个单词或句子未听到而严重影响情绪,甚至马上失控,影响整个考试。对于个别单词听不懂,尤其是不影响对整个句子或段落理解的,可以置之不理,千万不要过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导致顾此失彼,输掉全局。

总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时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应该在清楚地认识到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后,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听力练习。同时,在日常的联系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应试能力,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及应试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程俊瑜.大学英语4级考试与辅导听说[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兴趣 方法 习惯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43-01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得日新月异的知识,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针对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一现状,下面谈点体会。

一、教师应正确认识自主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现代教学的趋势就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应深刻领会教学实质上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将语言知识点点滴滴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听、记、背、练。他们不是语言学习的主体,而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创造自主、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环境中开展,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又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鼓励学生接受挑战性任务等,都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实现自主学习。因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把学生自主言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会自主,而学生主体性的确立离开了兴趣,就难以成为可能。针对大学生,我们主要从增强学习自信心着手。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有自卑、畏难的倾向,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或者有错误的认识,即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可能改变或提高。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加语言实践,巧用学习规律,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喜悦,增强学生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开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四、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往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有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过分地依赖教师,不懂得运用有关的学习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关键。我们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研究证明,以下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模仿英语的语音、语调等;学会查阅词典、资料等;有意识地应用已知的语言学习规律;把单词或词组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利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有关背景知识理解不熟悉的词汇、观点等。教师可通过座谈和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取长补短,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

对在校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学习活动是从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开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预习的习惯,复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这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就要学生尽可能少地依赖教师,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自完成。在开始阶段,教师除了适当给予指导外,尽可能让同学相互合作,互教互学。可根据学生的程度,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让学生课外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语言任务。如英语晚会、办英语墙报和手抄报、进行英语专题广播、英语角、编英语小品等都是极好的形式。这些语言任务不仅创设了英语学习环境,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篇3

【摘要】根据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固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更为重要的,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将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新牛津英语为例,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本文能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英语教学应该努力摆脱传统的“哑巴式”英语的教学方式,而应该采取正确的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帮助他们能够将日常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传达相关的信息。因此,教师必须把英语口语教学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位置。鉴于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必须采取恰当高效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一,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

对于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而言,听力技能和阅读技能是输入性技能,而口语技能和写作技能是输出性技能。英语的输出能力必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基础上的。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英语教材上所提供的那些阅读素材和听力素材,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现达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推荐和准备与教材资源话题相关的材料,从而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接触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从而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比如,在讲解新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elcome to our school!”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那些介绍不同国家学校文化的阅读材料和视频材料,并这样指导学生:“Boys and girls, here, we have some introduction papers on the differ-

ent school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you should have a brief reading and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chools and our Chinese school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Then, one of your group members should have a report on your findings.”

第二,丰富口语练习的方式

在传统的英语口语课堂上,口语练习的方式是非常单一的,主要就是教师进行领读,而学生只是被动地跟读。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努力丰富口语练习的方式。比如,针对课本上所出现的对话材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分角色朗读,并通过奖励和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同学们仿照课本上的对话,就相关的话题自己编对话,并进行对话表演。再者,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或者听一段录音,并就相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展开一定的讨论。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口语练习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层次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比如,在讲解新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food and lifestyle”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口语练习问题:“Boys and girls, now, you should make a survey among your group members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whatfood do you like best?’In this way, you can know thelifestyle of your group members. After that, you should fillin the table here and make a report.”通通过完成这种真实的任务,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还能引导他们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第三,促进学生说的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必须通过恰当的策略并利用课堂上的多个机会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的养成。比如说,为了能够鼓励学生进行自如地英语口语表达,可以在每天的上课前5分钟设置“自由对话”的环节,让同学们能够和自己的同桌或者组员一起谈论今日自己的见闻,并养成运用英语进行自由交流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来让大家用英语进行表演,比如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歌曲演唱,英语配音表演等等。只要长期坚持,必定会促进学生养成好的说的习惯,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结语:

在日常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多个机会,并充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体来看,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丰富口语练习的方式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保证,而促进学生说的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条件。总之,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1]曾焕.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研究——深圳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个案的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陈素琴,朱吉梅.基于语音博客的大学英语口语训练和研究网络平台设计.外语界(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听力问题 提高方法

听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手段,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听力亦被认为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对于大多中国大学生来讲,听力是很大的弱项。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对大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听力薄弱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

(一)只听不说,听、说分家。

听、说、读、写被认为是语言学习四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中听力是我们开始学习一门语言首先必须通过的难关。但是关于怎样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很多大学生甚至包括老师陷入了一个误区:盲目去听各种听力材料,像VOA、BBC等,而不去开口说,听、说分家,认为听得材料越多,提高的速度越快,其实不然。

(二)材料选择不恰当,不注重完整性。

很多大学生在听听力材料时,往往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听力材料。要么偏难,要么太容易,无论是哪一种都对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不利。选择偏难的材料,内心容易产生挫败感,打击学习热情;选择太简单的听力材料,则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听力增强效果不大。另外,大学生在听听力时,没有把听力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听。听音时没有用心捕捉句子及语篇传递的信息,而是将注意力过于集中于单个词和词组,追求对听力材料每句话的完美理解。

(三)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

有些听力欠佳的学生对听力课存在恐惧心理,总认为听力很难,再加上平时缺少训练,听的过程中紧张感有增无减,结果越紧张越难听懂,听力水平难以提高。[1]

(四)听力课时量分配较少。

现在高校精读课程一般是70课时,而听说课仅为30课时,即每周仅90分钟的听说授课时间,如此少的训练时间与听说课程的本质属性——实践性是相违背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一旦上课教师授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就会对英语听力口语课的练习失去兴趣,更别提水平的提高了。

(五)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落伍。

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普遍还是采取录音机播放磁带或多媒体DVD播放的方式进行训练,但是部分高校基础设备差,其效果、音量、选择播放方式等方面都很落后,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听力方法难以得到正确指引,很难得到提高。同时,目前很多大学的英语听说课程基本上实行的是大班授课,每班授课人数都在80人以上。而听说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使每位学生尽量能够参与到听与说活动中来,庞大的学生人数与人人参与的要求成为目前教师们比较困惑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目前还受制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日历,教学方法往往采取听完录音材料再核对答案的传统授课程序。因此,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产生了乏味的感觉,很难提起兴趣真正融入课堂,进行英语听说训练。

二、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听说结合。

一是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在听力训练中,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词法、句法等语法知识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正确地发音、重读、停顿、连读、弱读、语调等。[2]为了让学生能拥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学习基础,教师必须从最基本的国际音标对学生进行训练。为此,教师需要准备相关语音学习资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语音学习计划,并督促学生按照标准语音进行学习发音,教师可根据其他课堂设计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反馈等,确保学生能有标准的英语发音。

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听说结合。语言的学习是由听说开始的,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把听说相结合,学习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适时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合理安排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有效利用日常零散的时间,每天给自己制订确切的英语学习计划。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的口语训练,给学生多多提供听说英语的好机会;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辩论会,建议学生坚持收听,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利用学校广播系统等播放的各种听力材料,发展身边同学成为英语学习搭档,互相督促、鼓励,共同进步。

(二)指引学生正确选择听力材料。

学习不仅要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还要有正确的合适的学习材料。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语言的学习,不是能立马见到成效的,需要我们一朝一夕的努力。因此,引导大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开始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大学生在选取英语听力材料时要切实根据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进行适当选择,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正确评估,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以便能找准出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得到有效的提高。

具体做法: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在平时的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小竞赛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并通过对学生的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大致的评估,然后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引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听说教材,并持之以恒,直到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三)适当增加听说课时量,丰富练习英语听说方法。

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小学课堂,对大学生的要求主要靠自主学习,因此,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地得到提高,成为了广大高校教师努力的方向。因此,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必须有足够的课时量做保证,这就需要从完善英语课程体系上下工夫。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听说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英语兴趣小组,让英语能力较强者参与组织,带动大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学生中产生浓厚的学习英语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练,教师定期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帮助学生进步。

(四)教学设备更新,方法多样。

一是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英语授课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讲,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这种传统的方式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有其优势。学生通过教师这种反复的讲解及黑板上板书的设计,印象更加深刻。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特别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在涉及听力内容时,往往设计到科技、经济、历史、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各式各样的图片等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到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量,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是课堂上引入影视教材。教师在上听说课程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视听材料。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为英语课堂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的确优于传统的单一课堂模式。在听力教学中使用视听材料可使声音和图像相结合、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结合,对视觉型、听觉型、感受型等各类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是有益的。[3]视听课上的充分实践机会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很有帮助。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欣赏完美妙的影视片断后,在其美好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之前,让学生置身于影视角色中人物的语言,让学生模仿其英语发音,比鼓励他们进行角色扮演,还原电影片断,更可以丰富英语听说课堂,让学生充分锻炼听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提高大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很多,教师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抓起,要求学生多听、多讲,甚至多读。教师自己则应精心设计、组织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听说领先,读、写、译并重的综合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泽琼.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篇5

关键词: 音变现象 英美音的差异 同音词与近音词 英语基本功 听力技巧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提高英语交流能力首先要提高听力水平。如果学生在听上都存在较大困难,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就是无稽之谈。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改革的各种考试题型中,听力所占的分数越来越多,在大学四级考试中,听力占据了35%的比分,对考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听力能力十分薄弱。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一项内部阅卷统计也印证了这一点——考生听力部分平均得分不超过150(听力总分249分)。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迫在眉睫。

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原因

笔者经过分析调查,发现考生认为听力难以驾驭,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音变现象。

英语中有很多音变现象,如连读、同化、弱读、失爆、不完全爆破等。这些知识学生很早就接触,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寥寥无几,严重影响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如:在hold up这个短语中,第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下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两个词要连读,而学生平时自己读的时候忽视了这一点,当听到收音机或磁带里面连读的语音时自然就很难听懂了。

2.英美音的差别。

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多倾向于英音或英美混杂音,而我们经常听到的听力,比如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中既有英音又有美音,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发音不太适应。英美音的差别主要包括:

①/r/音上的差异:在一个单词里,当/r/音位于一个元音的后面时,英式英语一般不将其发出,而美式英语则一般将其发出。

②元音上的差异:如英音中/?藜/的在美音中常发作/a:/音等。

③有些难于归类的特殊单词在英音和美音上发音有区别。

3.同音词与近音词。

英语中有不少同音或近音异形词。学生只能听到录音而见不到词形,不易分辨出这些同音或近音异形词,如学生很容易将pitch听成peach,将stuff听成staff,将rise听成rice等。

4.学生英语基本功差。

听力考试经常涉及转折、虚拟、比较、建议、请求、反问或否定等难以把握的特殊句式,理解这些句式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而学生通常对这些句式缺乏敏感度,因此,熟悉和掌握这些特殊句式,将有助于考生更加快速、准确地抓住关键信息。另外,学生词汇量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某些句子的理解。

5.听力技巧缺乏。

有的学生在做听力题目时,总是试图一字不漏地听下每一个词,生怕因为没听懂个别词而影响答题。而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是很难在听力考试中拿到高分。例如,下面一道听力题题目:

A)See a doctor.

B)Stay in bed for a few days.

C)Get treatment in a better hospital.

D)Make a phone call to the doctor.

听力原文:

W:Carol told us on the phone not to worry about her.Her left leg doesn’t hurt as much as it did yesterday.

M:She’d better have it examined by a doctor anyway.And I will call her about it this evening.

Q:What does the man think Carol should do?

在这个短对话里面,我们并不是什么都要听懂,had better是听力技巧里面的一个技巧词,暗示一个重要的建议即将出现,答案就将出现在技巧词后方。学生只要听懂关键词had better后面的信息,就能正确答题,所以答案为(A)。

6.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听力提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够集中思想,积极主动地完成听力学习工作,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通常在听力播放时产生焦躁紧张的情绪,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听力是无效的。而且听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努力,没有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听力水平老是提高不上来,于是学生错误地认为听力是个不可跨越的横沟。久而久之,对听力形成了一种厌恶情绪,容易泄气。须知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听力的热爱,就失去了提高听力水平的前提,学生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7.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生通常在做听力时会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总习惯于冥思苦想这个词,悬在一个词上,停顿了一段时间,反而影响了后方听力的内容,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句子,使得学生不能从总体上把握句子的意思。还有的学生在听的时候喜欢边听边翻译,而听力的播放速度远远快于学生翻译的速度,所以翻译会导致大脑反应不过来,跟不上听力的速度。

三、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问题对症下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学生听力当中遇到的问题。

1.纠正学生错误发音,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训练。

笔者建议对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进行发音纠正,帮助学生纠正48个国际音标中的错误发音,包括英语中元音,辅音,以及之前提到的音变现象等的学习与反复训练。对前面提到的表示转折、虚拟、比较、建议、请求、反问或否定等难以把握的特殊句式加以复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听力词汇相对于阅读词汇难度较低,比较口语化,所以教师可总结出学生在听力当中经常出现,容易被听错或听不懂的词汇。之后,让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背诵和默写。

2.传授听力技巧。

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主要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问听力,复合式听写题型。每一种题目的解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运用技巧做题总能事半功倍。如短对话,是一男一女组成的共两句话的对话。两句话到底哪一句更重要呢?题目做多了,我们自然而然发现题目的答案总是出现在第二句当中,因此,听短对话时重点要听的是第二句话。说到长对话和短文听力,这两种题型的共同点是听力原文较长,难以把握,很多学生的感受是播音一开始,自己就被牵着鼻子走,不知道该注意哪儿,记录哪儿,稀里糊涂听完了,一看题,脑子里一片空白。对这类题型教师应多传授学习方法,如转折关系考点,首末句考点(首末句是指文章前三句和后三句),逻辑词考点,情态动词考点,序数词考点,重点词(表示重要含义的词)考点,事实罗列词考点,上面提到的这些词后方的信息是考点,是要认真听的内容。另外,一些特定句型,如出现在实验表明,科学家发现等句子后方的信息或表建议的句子是我们要听的重中之重。又如所听即所得的原则(听到什么就在选项中选什么),视听基本一致的原则(答案出现的循序和原文被读的循序是一致的)等,都在这两种题型中大量运用。而复合式听力在做题前应先让学生学会判断空白处所填词的词性和单复数,并鼓励学生多听复合式听力,多训练速度,能听懂多少就写多少。当然方法远不止这些,老师应多用这些技巧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对之有一定的敏感度,提高自信。

3.通过观赏电影提高听力。

前面提到学生听力上有心理障碍,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听力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枯燥无味的过程,容易让学生缺乏兴趣并产生恐惧,影响学生对听力的热爱和心态。没有在较好的心态下进行听力训练必然使学生听力失败。因而,激发学生听力的兴趣能促使学生跨越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笔者认为现代影视发展迅速,通过观赏电影学习听力是不错的选择。电影能让学生摆脱课本知识的无趣,迅速融入故事情节当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视听触动等器官,以生动性、趣味性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许多好莱坞的帅哥美女明星们及他们精彩的表演,而且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聆听美妙的音乐。随着情节的变化,学生时而欢喜时而悲伤,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故事里面任何一个小小的转折都能牵动学生的心。这些当然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发现电影课下课后,很多学生常常流连忘返,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必定事倍功半。建议教师选出几部学生非常喜欢的电影(如《阿甘正传》,《西雅图不眠之夜》等),让学生去网上下载电影,用MP3反复视听,这比单纯地做几套听力题目效果好得多,学生亦不会觉得乏味。

四、结语

在教师的细心教导下,学生定会在听力上找到自我,且越战越勇,在听力考试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长喜.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巅峰听力[M].北京: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能力;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112-02

根据Oxford(1990),第二语言的学习由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又由元认知策略(Metacoganitive Strategies,如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寻找练习机会,自我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估等)、情感策略(Afective Strategies,如减低焦虑程度、自我鼓励、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等)、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如询问问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培养合作学习技能等)、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如归类和意象等)、认知策略(Coganitive Strategies,如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练等)和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ies,如根据上下文猜测以及迂回表达法等)六个子项组成。。

笔者通过教学观察以及课后和学生们交流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交流,也就是缺乏上面提到的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

一、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因素

(一)学生发音受地方方言的影响

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很多学生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带有很浓的地方口音,因此,从他们嘴里讲出的英语也带有很浓的地方口音。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相应地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和困难。许多学生在课堂用浓重的地方口音讲话,多数英语发音不是很准确,这样就造成虽然他们英语语法、音标、句子掌握得很准确,但也很难发出标准的声音;加之大学生自尊心很强,不愿意向别人多问,慢慢地就造成了只学习不交流的情况。这样久而久之英语口语能力就越来越弱化。

(二)英语表达受母语思维的影响

毫无疑问,在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听到对方的问题―想到回答的语言―把汉语转化成英语―用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一说出来。在这样的英语表达中,很多时候就要用到汉语的表达,然后才转化成英语,遵守英语的语法习惯,用英语表达出来。很明显这种语言思维在一定的情况下受母语影响很大,即使大学生学习了很多年英语,词汇量很大,在英语表达上还是会遇到想象不到的问题,英语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完美。

(三)语言表达张不开口

尽管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已经明白英语表达对他们的重要性,但面对口语练习还是张不开口。其实这些学生的内心还是渴望锻炼的,但面对浓重的地方口音、发音不准、表达不准确而被别的同学嘲笑等问题,于是放弃了发言的机会,很多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很少发言,致使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缓慢。对于这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张口,多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张开口,克服浓重的地方口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单词不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部分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重点是讲解单词,并配一些例句进行分析,这样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每个单词的用法,但却忽视了发音的教学。教师应加大口头造句练习的份量,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单词、词组,更能帮助他们克服浓重的地方口音,纠正原有的英语发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发音习惯。

(二)改变汉语思维习惯

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英语表达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翻译英语时知道它表达的意思,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专业的英语资料、地道的英语电影,并有意识地和外国人交流,通过背诵一些文章来加强语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环节,要求同学们口述一个小笑话或是小故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缺少发散思维以及创造力,一般不会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这和西方课堂随时提问大相径庭。再就是学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刻,都讲究面子,害怕会提出毫无价值的问题,或者担心自己的发音和语法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分别处理。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处理的好坏决定着他们学习信心的提高。一般情况下,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们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堂中,学生一般不愿意自主地进行交流,除非是迫不得已。教师在设计课堂口语交流时,可以适当地采用支架式教学(instruc―tional scafolding),最大化地优化口语学习效果。在课后设计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如参加本校的英语活动,或在外籍游客聚集的旅游景点提供免费语言导游,或是在外籍人士出现较多的英语角、英语沙龙或咖啡厅完成各种不同的口语交流,或是通过陪外籍教师上超市购物、去医院看病、去学校餐厅就餐、去图书馆借书或去书店买书等方式直接和他们进行口语交流等。真实的语言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时不仅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还能学到外国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交际能力。通过口语交流,学生还可得到很大的心理成就感,无形之中他们的交流信心就提高了。

这种方法对偏好独自学习、不擅长集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同学有很大好处,能很好地加强他们的交流潜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压抑的学习环境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因惑,而同学间的交流和朋友的交流可以很好地减轻这种压力,不但有利于心理健康,也能相互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口语活动时,可多安排情景对话、短剧表演、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故事接龙等需要伙伴或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内容。在课堂分组时,可有意识地将不同性格和性别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他们既可以相互学习优点,又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相互纠正发音,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通过相互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力。当然教师也要强调不要过度看重比赛成绩,要关心在小组活动中提高了多少,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在课后口语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该要求小组口语活动的成员各负其责,在小组活动完成后互换角色,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角色的变化情况,也能相互学习,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还能直接吸收小组其他成员的经验,更能体会语言内容的深度。

三、结语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起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正确的引导在口语提高方面至关重要,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口语的正确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Oxfor& R.Language Leam~ Sw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2]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彭金定. 大学英语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5]WedeU, Martin& 刘润清.Language Teaching& Lear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李梦莉.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8).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4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学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幼儿英语教师自然也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培养具有流利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社会的需要。一名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要具备过硬的英语专业技能,英语口语要做到语音准、语调美、语速适当、语情丰富生动。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出现了英语口语能力较弱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提高其口语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了解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练习口语

对学生的了解是口语课备课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各有长短,有的语音好,但表达能力差;有的知识面宽,理解力强,但不乐于开口。从个性和特点来看,有的性格活泼,话多;有的内向,话少;有的争强好胜,爱与人争辩;有的对自己要求不严,课前缺乏准备;有的胆小爱面子,怕出错误;有的自我评价过高,不注意练习口语。凡此种种,教师应十分敏感。了解学生的特点,这对上好一堂口语课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可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长处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克服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应报以极大的耐心和同情,对学生的弱点要善于诱导,有时甚至要宽容。对一些学生多鼓励,对另外一些学生严格要求,对大多数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则应多给予承认和肯定。

二、利用课前对话,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本人实行课前的Daily Report或Free Talk制度,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课前的口语训练应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和反复的听说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训练既可锻炼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又可复习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创设英语的氛围

大多数学生在练习口语时经常最先想象相应的中文,再找相应的英文表达;在课堂上他们潜意识地把教师表达的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加以理解;在表达英语时,他们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呈现出来,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而且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尽量做到全英语授课,用简单、清楚、流利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解释某一个语法点和难词、难句,并且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口语的练习机会。在上课时,无论开场白,还是正课,都尽量使用英语完成,包括解释相关的背景知识,讲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词汇和句子,以及布置作业或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并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在设计口语活动时,应尽可能考虑将真实的生活环境、真实的交际目的和真正的角色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在现实的交际环境中。如开展模拟交易会,让同学们每人带来自己的书籍、玩具、学习用品等,相互置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介绍自己物品,进行询问,讨价还价等。

四、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口语能力

学生在口语练习阶段,为了获得正确的语音语调,必须进行一些机械性的口头操练,然而单一的练习形式和节奏容易使他们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应该不断变化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从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录音影像进课堂。教师可以布置录音作业和编对话录像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教师可对学生的朗读、口语进行大面积的检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的“作品”,这对学生有欣赏、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同时,编对话作业可使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学会查阅资料,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些既为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英语语音的准确性,又能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2.表演进课堂。教师可以把课堂当舞台,自己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登台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学会讲故事。让学生找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利用活动课或自习课进行讲述。既可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可使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有时一个有趣的故事会使整堂课变得活泼有趣。

4.英语节目表演。利用短暂的时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节目表演,如绕口令、口头传话以及唱英文歌曲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五、积累句型,拓宽知识面,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

我们发现,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说句“Hel-lo!”或是“How are you?”以后就不知该如何展开话题。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门别类地模拟话题,把书中的有用句型短语背诵下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使用。例如:在旅游时,学生可以从诸如:“Hello!Nice to meet you. Are you the first time to Beijing?Where do you like best?I have been to Great wall.I like it very much.”的句型开始,围绕旅游展开话题。这样,由于平时积累模拟话题的基本句型,做好了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就可以锻炼和提高口语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口语水平。话题在通过一些准备的句型展开后,扩充知识面便是进行成功会话的重要因素之一。扩充知识面包括多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差异,了解英美国家风俗习惯;另外,还要多获取一些各类学科的最新信息。知识面广了,聊起来就不会出现冷场局面,话题展开时就显得轻松自如。要想让话题更生动活泼,还需有足够的词汇量作后盾。为此学生应广泛阅读,阅读能帮助我们扩大词汇量,从而扫除听说实践过程当中的障碍。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归纳总结一些使用频率高的单词、短语进行归类背诵。有的放矢积累词汇。词汇量大了,实际运用时就可轻松自如了,学生的会话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了。

总之,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他们的口语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不断加强。当然,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孟丽涛.高职高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2]张东瑞.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9).

[3]陈丹.关于学前教育英语专业开设幼儿老师英语口语训练课的思考和尝试[J].职业技术,2009,(6).

篇8

【关键词】英语书面表达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99-01

英语的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英语的书面表达在高考中占25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或是因为写作教学难;或是因为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较困难,教师对阅读、完形较重视,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以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写作能力仍然较差,甚至望而却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突破词汇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单词拼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方面的错误较多。这说明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程度不够。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词汇入手,按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明确指出该掌握的单词,特别是常用单词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为了达到考纲要求,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饭后、课间、睡前课余时间,每日复习20~30个单词。要求课代表统一组织默写,小组长进行检查。单词的内容从初一到当前所学的单元。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高一上半学期时要求学生课间复习初中所有的单词;高一下半学期复习高一上学期的单词和进一步巩固初中的单词……依次类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单词在学生的脑海里一遍遍地重复,记忆持续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二、战胜句型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写作时学生常常想不到平常所学的句型。对此我狠抓句子的写作和句型的操练。方法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学生轮流值日,利用黑板右边的位置,让学生每日写一个常用句型,上课时,学生利用此句型进行造句;然后教师再给出3~5个汉译英的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这些句子可以是上一节课所学的句型、语法和表达方法,也可以是学生作业和作文中体现的不会的表达方法,还可以是在完形和阅读中出现的比较好的表达方法。内容不一,教师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坚持下来,短语和句型也就不再是学生的难点了。

三、攻破语法

有了词汇和句型还不够,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另一致命的错误就是语法错误: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名词的单复数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1.集中讲解,分散应用。

高中英语课程对于语法的设计是分散式的,也就是分散到每一单元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不能很系统的掌握英语的用法。有些学生甚至到高三对于语法还是稀里糊涂的,导致在写作中犯下很多低级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英语语法集中讲解,让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用高中剩余的时间去实践和应用,效果颇好。

2.利用范文,促进写作。

精美的范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大武器。除了单纯的背诵之外,为了克服语法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先对范文进行翻译,然后再把译文翻译成汉语;之后要求学生对照范文和自己翻译的汉语,找出问题所在。这样学生极易找出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我曾让几个语法较差的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训练了二十多天,结果那些平时易犯的语法问题在这些学生的作文中消失了。可见这是一种不错的攻克语法的方法。

四、定期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有了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基础,还需进行适当地写作训练。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平时的训练,多是在快考试时训练几篇。写作训练应该功在平时,这样学生才能在考试时临阵不慌,考出自己的水平。所以平时的训练必不可少,每周必须安排一节课。训练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而定,写作内容最好相对集中,一个月或两个月一个主题,让学生真正掌握一种题材的写法。

五、及时批改,重视反馈。

写作的批改和反馈要及时,学生才会有收获。但写作的批改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繁重而耗时的任务,改完后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批改只是分数而已。这样教师的辛苦付诸东流,学生的错误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

篇9

关键词:英语口语 英语教学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4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在中国,英语是中学生必考的一门学科,我们都知道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我们要应付升学考试的压力,绝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不在意口语的运用。学生在一些词汇和语法问题上都能掌握的很好,考试成绩也很好,但是在听说能力上就表现的很差,尤其是说,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学的英语考试一般没有对口语的直接考查,这是教师和学生忽略口语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这就导致学生很少开口讲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说起英语来结结巴巴,很难用英语来与人交流。我们知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与人交流的工具,因此口语的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英语口语的提高,那么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那么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

1 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自尊心都会比较强,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就不怎么开口说话,就更不用说让他们在课堂上说英语了。他们很担心自己说不好,老师和同学们会嘲笑自己,所以从不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因此,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就更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很多学生一说英语就紧张,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所以作为老师,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老师一定要多多包容学生的这些错误,不能一味的批评他们,也不要在学生一犯错的时候就立刻打断他们的话,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自信心,当然就不敢开口说了。有的学生即使在说英语的时候犯一些错误,老师也应对他们采取先表扬后纠错的方法,这样才会使学生增强说英语的自信心,享受说英语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愿意主动说英语,才有可能提高他们英语口语的水平。

2 多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

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因此老师在组织英语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去讲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活动。老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多说英语。比如,每节课可以让两三个学生用英语讲个小故事或是笑话。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话题,比如用英语说说“我的家庭”、“我的校园生活”等等,让学生现场用英语简单的说一下,这就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还有教材上的对话部分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阅读部分可以让学生总结文章的大意并口头复述下来。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情景对话,如购物、打电话、看病、问路等等,让学生进行表演对话。这样学生就能深切体会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做到学用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

另外,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用一口标准而又流利的英语组织教学,多用英语和学生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师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能极大的感染学生。他们会觉得能说上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就给他们学好英语提供了动力,学生也会有想用英语表达的渴望,在老师的影响下,也会习惯用英语表达,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3 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

口语离不开语音语调的练习。我们都知道,一些老外在说汉语的时候尽管我们都能听懂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但我们一听就知道他们是老外,就是因为他们对汉语的语音语调没有掌握好。学习英语也同样如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多听、多练、多模仿。比如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配套的书和磁带,每天坚持听20分钟,内容可以简单一些,减少理解上的难度,这样就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语音语调的模仿上。一开始一定要慢,可以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然后一句一句的去模仿,一句话可以反复听反复模仿,同时揣摩英语发音的特点,直到和磁带中的语音语调基本一致,然后再继续往下听。这样时间长了,听的多了,模仿的多了,语音语调也就自然标准多了。另外多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也是学习标准语音语调的好方法。

4 多朗读多背诵

朗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都不好,他怎么可能流利的去说英语呢?因此要让学生每天都要抽一定的时间去大声的朗读英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能较多的为学生创造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另外朗读时一定要注意以标准的语音语调去朗读,然后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背诵,背诵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背诵,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句型和语法上的一些表达习惯,学生的语感也不断的增强,这样在以后说英语时,很多表达张口就能说出来,直接提高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5 多用英语和别人交流

与人交流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但是我们在中国学习英语,本身就没有学习英语的语音环境,我们也不可能都去说英语的国家去学英语。因此我们只能多创造一些说英语的外部环境。除了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交流外,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也尽可能的多用英语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把我们日常说的话尽量用英语来说。一开始可以说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慢慢的随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较多的去表达一些难一点的用语。这样在一个班级中就形成了一个说英语的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总之,我们不能只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的去学习英语,我们要学以所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能让我们的学生用英语与人正常的交流,这才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庆进.也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能力[J].考试周刊,

2011.24.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信心;学习兴趣;主动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与沟通,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一味地让学生在题海中徜徉,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开口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结合本人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一些不错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表达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口语表达的兴趣

1.充分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英语应该是学生一个主动张口、积极表达的训练过程。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就一定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英语的口语表达训练中。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普遍存在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口语练习的时候往往因为怕出错、怕别人嘲笑而不敢开口表达。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学生的自尊心、焦虑情绪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不敢开口表达。

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听说能力的训练

在讲解生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与之配套的磁带,让学生尽量模仿,进行听力和说英语的训练;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记忆性的听说训练,比如,选择教材中一些难度较低的内容,让学生脱离文本听录音,然后将自己听到的句子复述出来;概括性的听说训练较前两种要稍微难一点,通过听一段篇幅较长的文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看图说话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仅仅靠听说训练是不够的,因为听说训练会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在进行听说训练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教师可以将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概括成一句或者一段话,在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仿说能力的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说出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模仿练习。模仿练习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纯的模仿说话,让学生听到什么,就跟着说什么;第二种是富有创造性地换说或者扩说。

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开口用英语表达的平台和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1.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开放性的话题,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机会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用英语来自由表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谓对错,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即可。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活跃思维,又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2.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强调了课堂教学互动的重要性,除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之外,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口语训练的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于开口说英语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灵活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