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融资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负债融资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对称性教学方法研究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近期内的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交易性金融负债是指企业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融资所形成的负债,比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作为交易双方来说,甲方的金融债权就是乙方的金融负债。大多数《财务会计》教材基本都是按照先资产类、再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顺序进行编写的,所以教师们也大多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教学进度的安排。但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知识体系的相关性、对称性特点,结合教与学的有效性,采用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财务会计》的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已讲授过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和复式记账原理,讨论过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账户的对应关系等内容。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讲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内容时,如果结合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来教与学,依据“交易双方中,甲方的金融债权就是乙方的金融负债”的特点,分别站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角度同时进行比较分析学习,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要比单纯地、片面地教学收到的效果更大。
一、初始确认环节的对称性教学
(1)科目设置的对称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在会计核算时,分别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其中“成本”反映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实质上这是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只不过是交易双方分别站在了债权和债务的角度,其总账科目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其对称性特点。(2)交易费用处理的一致性。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资产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主要包括支付给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在处理交易费用时的方法都是一致的,即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在教学环节中,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交易双方是站在债权和债务两个不同的角度,但对处理同一经济业务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方法是相同的。(3)计量属性和初始确认金额的对称性。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都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进行初始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均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的。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科目。在教学环节,通过比较和对称性的分析,我们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在交易费用和计量属性上的一致性,同时也使学生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记账规则的对称性角度,加深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理解和记忆。
二、资产负债表日账务处理的对称性教学
(1)股利或利息会计处理的对称性。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货记“投资收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日,投资企业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提利息时,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企业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时,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交易性金融负债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股利或利息,与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而产生的股利或利息一样,在会计处理上都是记入“投资收益”科目,不同的只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利或利息确认的是一种应收债权的增加,而交易性金融负债却显示的是一种应付债务的增加。资产与负债对称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结构的了解,学生们可以同时站在债权方和债务方的角度,分别考虑同一经济业务在不同方的账务处理,学生的知识信息得到了系统性的梳理,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2)期末计量属性的一致性和会计处理的对称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都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其差额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时,调减账面余额、确认损失,作相反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从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上,我们也可以对比分析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对称性特点。期末两者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致性,使得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也是对称的。(3)对计税基础的影响进行账务处理的对称性。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均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那么,不管公允价值升高还是降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的账面价值与其期末的公允价值都是相等的。而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的这一规定使得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结果不同。因此,在资产负债表日针对其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当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借方余额时,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作分录调整;反之,当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贷方余额时,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作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的调整分录。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对计税基础的影响的账务处理,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复式记账原理中的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使学生更加易于掌握和记忆这部分知识。
三、处置环节的对称性教学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教学环节中的主要会计问题,是让学生能正确确认处置损益。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时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基本模式如下:借:银行存款;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也可以在借方);投资收益(差额,也可以在借方);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
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会计分录基本模式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也可以在贷方);贷:银行存款;投资收益(差额,也可以在借方);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
以上处置环节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会计核算模式的对称性体现得很直观。把同一经济业务中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放在一起,同时进行对比分析教学,使学生对资产与负债的实质内涵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四、对称性教学过程案例分析
例:2011年10月1日,甲公司投资350000元购买了乙公司债券。依据管理当局的持有意图,甲公司将该债券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则视其为交易性金融负债。该债券在2011年11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在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45 000元。2012年1月5日,甲公司以344 000的价格将债券出售给乙公司。则甲、乙公司账务处理分别如下:
甲公司账务处理:(1)2011年10月1日购入乙公司债券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50000;贷:银行存款 350000。(2)2011年11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3)201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00。(4)2012年1月5日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34400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投资收益1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50000;借:投资收益5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
乙公司账务处理:(1)2011年10月1日承担债务,借:银行存款2500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250000。(2)2011年11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10000。(3)201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5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00。(4)2012年1月5日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250000;贷:银行存款244000;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5000;投资收益1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贷:投资收益5000。
以上甲、乙两个公司的账务处理过程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在内容界定、初始计量、期末计量、处置等环节处理上的对称性。整个过程体现了“作为交易双方来说,甲方的金融债权就是乙方的金融负债”的特点。当甲方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被处置终止确认时,乙方的交易性金融负债也被转销退出资产负债表。
五、结论
利用复式记账原理,进行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分析教学,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认识,掌握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企业资产来源与负债形成的理解,对复式记账原理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务大学出版社,2010(8)
[2]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日
一、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现状
电力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本文通过CSMAR数据库中48家A股电力上市公司2005~2009年公司年报资料相应数据计算得出:电力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上,以外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的平均比重高达87.84%,而外源融资中负债融资的平均比重为62.79%,是股权融资的2倍多。由此可见,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外部借债,内部自身积累的部分很少,总体呈现出“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为辅”,外源融资中“负债融资为主,股权融资为辅”的现状。
(一)负债融资整体状况。负债按流动性大小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表现为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而非流动负债则表现为偿还期长、流动性差。经统计,样本公司相关比率的平均值分别为:总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为62.03%、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为28.32%、非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为33.71%、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为45.83%、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为54.17%,银行借款占总负债的比率为68.97%。从结构上看,电力上市公司非流动负债比重比流动负债比重大,表明其偏好非流动负债。从资金来源看,银行借款占主导地位。
(二)负债融资期限结构。负债融资按期限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负债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一般来说,与电力上市公司形成短期债权债务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银行(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往来企业、职工、股东等。在电力上市公司短期负债融资结构中,短期银行(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比重最大,平均为46.92%(如果再加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则比率高达57.83%),而且从2005~2008年该比率一直呈上升状态,虽然2009年下降到45.8%,但比平均值只低了一个百分点;其次是与往来企业之间因商品交易形成的资金占用,应付、预收款项比重平均为17.39%;再次是应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零星款项,即其他应付款,比重平均为12.09%;最后是与职工、股东之间形成的债务,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利息)平均只占流动负债的1.35%和0.95%,比重相对较小。而在电力上市公司长期负债融资结构中长期借款占绝对主导地位,平均为89.86%,尽管长期借款是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主要来源,但也有个别样本公司平均大约有6.67%的公司长期借款为0,从趋势上看,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次是应付债券,占长期负债总额的平均比重为7.96%,比重不高,而且应付债券为0的公司平均占样本总量的比率高达86.25%,说明目前电力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公司很少,但从趋势上看呈上升趋势,说明电力上市公司在加大发行债券融资力度;最后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所占的比重较小,仅为1.62%和0.56%,说明电力上市公司很少采用补偿贸易引进国外设备及融资租赁设备、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也在逐年减少。
二、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成因分析
我国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呈现“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为辅”;外源融资中“负债融资为主、股权融资为辅”;负债融资中 “偏好非流动负债”,银行借款又是短期和长期负债的主要来源,这与优序融资理论“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以及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负债融资中“偏好流动负债”是相反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电力行业本身的特点及市场环境导致的。
(一)短期盈利能力受限,内源融资困难。电力上市公司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规模都很大。比如,投资建设一座发电厂,至少需要几十亿到几百亿的投资。而这些投资的资金中据统计70%以上的都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电力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期限很长,一般都在20年以上,个别水电项目的折旧期甚至更长。这就决定了其短期盈利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外,自2002年实施“厂网分开”后,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2003~2009年电煤价格平均已经上涨了1倍以上。电煤价格持续上涨,而电价又一直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销售电价涨幅仅为32%,上网电价涨幅则更小,致使电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有很多公司甚至出现了亏损,最终使得企业的留存收益减少,内源融资出现困难。
(二)资本市场不发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受限。首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均衡,虽然说股票市场在十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还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股票上市有额度和指标限制。而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企业债券因为受到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其市场在我国基本还没有形成,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券;其次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报批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过程,利用这种方式筹资需要的时间较长,而银行贷款简便快捷,所以电力上市公司宁愿选择贷款;最后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从当前现实状况看,一部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尤其是2008年受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年火电行业巨亏700亿元,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合计亏损322.5亿元,电力上市公司大面积的亏损,使很多电力上市公司失去了公开发行股票融集资金的资格。
(三)信用较高、政策宽松,贷款容易。电力属公用事业,拥有优质资产,一般有较大的现金流量,在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中信用较高,贷款比较容易。而且电力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以固定资产和存货为主,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另外,政府对电力投资资本金要求的门槛相对较低,一般为20%左右,这也是电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都普遍较高的原因。据统计,2005年世界企业500强中能源和电力企业有27家,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的占总数的60%,比如法电为88.79%、德国RWEYL 为89.38%、日本东京电力为79.55%、瑞典大瀑布为76.35%、日本东北电力为76.59%。
三、改善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现状的途径
(一)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扩大内源融资。随着电煤价格的上涨,电力上市公司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上网电价是受政府管制的,成本上升幅度大于电价上升幅度,致使公司获利空间受限。所以,一方面要加强成本控制,拓展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实施多元化经营,提高盈利水平,为内源融资创造资金来源。
(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积极申请发行电力债券。电力上市公司一般资产规模较大,信用较高,偿债能力较强,具备发行债券的条件。三峡工程50亿元、广东核电集团25亿元、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75亿元等诸多电力债券的成功发行,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电力上市公司应该凭借其行业优势和信誉,充分利用企业债券市场,积极申请发行电力债券,以优化负债融资结构。
(三)通过债转股、配股、增发新股,逐步调整优化融资结构。电力上市公司资金来源以负债为主,负债又都是以银行借款为主,公司可以考虑以债转股的方式将银行由债权人的身份转变为投资人的身份,从存量上调整融资结构,使其趋于优化。另外,电力上市公司均是行业内的优质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已经获得了优先发展,所以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新股的方式进行增量调整,以降低成本,同时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
(四)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实现多元化融资。多元化融资是电力上市公司资产扩张的必然要求。除了运用现有的融资方式,如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外,还可以借鉴一些新型的国际融资方式,如项目融资、电力产业投资基金等。项目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即以项目的资产和未来预期收益作担保对外承担债务责任,可以以较少的本金获得其数额比资本金大得多的债务资金。项目投资者只是以项目的资产和收益对贷款人承担有限责任。而且它比一般的商业贷款期限要长,融资风险也较分散。电力产业投资基金,是以非公开流通的股权投资方式直接投资于电力产业领域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直接融资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及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较为盛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关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具体规定,但是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借鉴使用,这样也有利于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殷.发电企业负债率高企成因及应对.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1.
篇3
一、房地产行业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指标
(一)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缺陷。
常用的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但如果用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房地产行企业的流动性的话,存在以下缺陷:
1、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来衡量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不符合房地产行业特点。从流动性比率公式来看,流动资产的增加会使流动性比率增加。其中影响流动资产的因素有应收账款、存货。在流动负债给定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和存货越多,企业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就越高。但房地产不同于一般企业,房地产企业将很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储建存量房,而存量房这类存货,在市场上很难很快变现。同时,房地产企业采用的是分期付款销售,这造成了房地产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而这些应收账款大部分都要在十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能完全收回。从实质上来看,房地产公司的流动性资产并不“流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高并不能说明房地产企业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2、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指标不能及时评估出企业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在流动比率中流动负债被看成是一个整体。企业的负债分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按照配比原则, 企业投资的期限应该是与融资的期限相配比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循环往复使用的流动资金, 也应被视为长期性质的投资, 根据配比原则,这些流动资金也应该采用长期融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的定义虽然假设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存在配比关系, 但并没有认为流动资产有一些是循环往复使用的流动资金,是需要长期融资的。所以,它不能及时、敏感地评估出企业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
(二)基于房地产特点及配比原则的流动性风险指标---易变现率。
为了克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缺陷,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本文使用易变现率来衡量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易变现率={(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流动资产
易变现率是基于配比战略建立的。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短期来源,另一部分是长期来源,后者是长期资金来源购买固定资产后的剩余部分。在分析企业的流动资产时,我们可以把流动资产分为两部份:一是永久性流动资产,指满足企业长期的最低需求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二是临时性流动资产,指企业随季节性需求而变化的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在有些方面特征与固定资产相似,因此,在利用配比战略分析流动资产时,永久性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融资都应依靠长期资金来源。易变现率高,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强,偿债压力小,企业的流动性强。
二、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易变现率分析。
表1 对我国117家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的易变现率进行计算的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的易变现率,2008年最低,2009年开始有所提高,2009年略高于2010年水平。说明行业的偿债能力较2009年开始改善,企业对抗短期风险能力有所增强。从总体上来看房地产企业的易变现率都小于1,说明房地产行业整体上存在着用短期资金满足长期资金需求的情况。这与房地产行业的特征有关:房地产是一个投入大、价值高、经营周期长且资金周转较慢的行业,而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有限,利用自有资金完成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基本不可能。
(二)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性分析。
表2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公司的资本结构
从表2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看到,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虽然这三年都超过80%,但其中存货占了很大比重。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三年平均值为0.6668,2008到2010年资产负债比逐年上升。从三年均值来看,流动负债扣除经营性流动负债,即必须在一年内付清的债务占总负债的40%;企业的长期债务仅占总负债的38.65%,而这些长期债务里80%以上为银行贷款,需要在1-3年内付清。不难看出,企业总负债的70%左右需要在 1-3年内付清,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周期至少为2-3年,大型项目需要5-10年,这对企业的资金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了主要地位,而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模式以及产品特点决定了它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难变现这一特点。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土地储备和多建存量房而忽略了资金链的平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新文化报》报道,房地产已进入去库存时期,今年一季度136家上市房企存货达9865.14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招商、万科、金地、保利四家企业一季度存货分别为407.79亿元、1508.52亿元、522.45亿元和1270.61亿元。按2010年销售数据计算,要消化这些存量,四家公司分别需要35.51个月、35.69个月、32个月和42.48个月。目前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面临销售难、资金回收慢的困境,贷来的钱还未投入建设就被预征,资金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高。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有资金有限,融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外源融资,且外源融资又以债务融资特别是银行信贷融资为主。因此,银行资金仍然决定着企业的存亡。根据2010年的年报数据,117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中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有38家,占整个行业的32.47%,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8.35%以上,远高于50% ~ 60%的警戒标准,个别上市公司甚至高达100% ~ 300%。
四、我国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合理确定土地储备量。
我国房地产企业为了增加土地储备,经营性现金流历来负值居多,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房产企业必须实时分析企业现有的资金状况, 未来融资和开发的能力,等各种可能影响现金流的因素, 统筹进行适度的土地储备, 降低资金成本与经营风险。在土地储备的数量和长短期结构上,要注意两大方面,一要注重分析市场状况,既要把握现时状况更要把握未来市场走势;二要衡量自身财务实力,盲目过度拿地,会造成巨大的现金流损失。
(二)加快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可以对工程物资全盘考虑,统一调度,并进行横向融通,这样既能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又能减少物资积压,加速资金周转。企业为了加速资金的周转,尤其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4)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
(三)合理确定负债规模和比例,适度负债经营。
篇4
一、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及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实质是技术的生命周期,始点是研究开发,经过相应产品的导入、中试、发展和成熟等若干阶段,最终体现为产品本身性能的提高、改善,或者新产品或服务的推出。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六个阶段。从表1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风险性。风险性即不确定性。由于技术创新涉及的是技术以及包含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本身的特性就对技术创新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技术及其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1、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能否获得相应的技术突破。技术创新的创新链始点是研究开发,针对的是新技术。如果难以产生理想的技术突破,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就会中断,技术创新就会失败。而新技术的突破并非易事,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往往要经过反复试验、探索才能成功,因而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一风险突出地表现在种子期阶段。此时,技术创新的萌芽已存在,但远不够完善,技术的成功率平均不足10%。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等因素引发的风险。即使取得了应有的技术突破,将技术应用于产品时,能否成功也存在着不确定性。首先,由于从新技术的研发到市场化,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顾客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对企业不利的变化,从而减少对本产品的需求,导致产品达不到应有的规模经济;其次,在企业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可能先于企业推出更先进的技术,从而使本企业的技术不再先进,也可能导致产品的失败。这一风险突出地表现在创业期阶段。此时,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尚不明朗,产品也不成熟,存在着极大的市场失败的可能。随着企业逐步迈入成长期和扩张期,企业的盈利增加,技术风险有所降低。
3、财务风险。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随着企业负债资金的引入,财务风险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到了成长期和扩张期,企业的资金需求大量增加,企业对负债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时企业如果不适当地拥有较高的负债比例,财务风险就会更加明显,企业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
(二)高投入性。在种子期阶段,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的突破,而且,技术难度越大,需投入的资金量也越大。到了创业期阶段,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专用设备的购买与生产。即使到了成长期和扩张期以及成熟期,为了打开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需投入较前期更多的市场开拓费用。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过程确实是一项高投入的活动。
(三)投资回收期长。种子期一般需要7~10年的时间,再经过创业期的产品生产,直至成长期获得边际利润,尚需8年左右的时间。这就说明,技术创新的投资―盈利时间跨度长。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活动与那些投资回
收期短的活动有了明显区别。
二、技术创新企业的筹资政策选择
(一)技术创新对企业融资的要求。技术创新具有风险高、投入大以及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这就为企业的融资行为提出了以下要求:①应对高风险性。筹资政策应根据各类资金的性质和特点,做好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合理匹配;②应对高投入性。筹资政策应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来源,做好财务资源储备;③应对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做好资金期限结构的匹配,即融资方式应在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之间合理权衡。综合这三方面的要求,企业的融资政策应具有还款压力小、资金供应量充足以及主要是长期资金的特点。
(二)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来源分析。总的来说,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取得。这些资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国家政策性资金、权益性资金和负债性资金,三类资金具有各自的特点。
1、国家政策性资金。此类资金是国家为了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投放的资金,主要形式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政府投资等。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笔低息或无息的资金,财务风险也较低,可以作为企业创新初期的“种子资金”,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且其资金支持有限。因此,企业应积极寻求其他渠道的资金。
2、权益性资金。权益性资金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其主要形式有留存收益、上市融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风险投资。这一部分资金属于长期资金,不会为企业带来固定的股利负担,企业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筹资量大,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增强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留存收益资金是企业利润的内部留存,没有融资成本;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是创业期的企业,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恰恰能满足追求高回报的风险投资要求;同时,风险投资还为企业提供资本经营、管理及市场等服务,伴随企业走过相当长的时期,在所投资企业成长到相对成熟时,退出投资。因此,在企业运营的前期(扩张期前),风险投资可以作为主要的权益性资金来源。随着企业迈向扩张期,达到了经济规模,实力雄厚,具备了上市(主板市场、二板市场)融资的条件,可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因此,上市融资可以成为企业在后期(扩张期后)的主要权益性资金来源。
3、负债性资金。负债性资金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等。和前两种筹资方式不同的是,企业对负债有固定的利息负担,且融资数额越大,财务费用越高。商业银行追求安全性,是投资的低风险偏好者。在企业创新前期,由于产品的市场前景尚不明朗,技术创新没有完全成功,企业的财务状况尚不稳定,商业银行不大可能为技术创新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成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随着企业创新的逐步成功,企业的财务状况逐步好转,营利能力增强,其可能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来源。企业债券融资的限制条件较多,融资数额有限,在创新前期,主要也是作为融资的辅助方式;在创新的后期,企业债券,特别是可转换债券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
(三)技术创新企业筹资政策分析。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经营收入不确定、R&D投入高的企业经历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高,必须主要依靠权益融资。罗斯研究认为,企业高成长性意味着较大比例的权益融资,负债融资只是辅助形式。Titman&Wessels、Booth et al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公司经营的波动性(风险性)与公司的负债水平负相关。
技术创新企业富有成长性,通过R&D投入实现技术的革新,有望取得销售收入的提升;同时,其又面临着高风险性,经营收益不稳定。因此,技术创新在确定其筹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构成。
笔者认为,技术创新企业应采取弹性筹资政策,即筹资政策应根据企业各阶段的资金要求特点和可得资源灵活调整,达到既保证资金需求又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这一政策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保持资本结构的弹性。企业保持资本结构弹性应遵循的原则是低风险和低成本,即企业确定的资本结构应能保证资金的财务风险和综合资本成本都较低。在企业创新前期,企业可将权益资金作为主要的筹资来源,同时适度运用负债资金,保障企业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而到了创新后期,企业在继续运用权益资金的同时,在企业盈利状况有保证的情况下,重点发挥负债资金的杠杆作用,合理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这一融资模式可以根据企业具体的融资环境合理调整,换言之,企业的资本结构应是可持续的、可调整的。②资金来源的弹性。企业的权益和负债资金有多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阶段。一般意义上,风险投资适合于企业创新前期,而银行贷款和债券主要在企业创新后期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在选择资金的来源构成时,应根据企业各阶段的营利能力、资产结构等因素灵活选择,使其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③资金期限结构的弹性。企业的负债资金有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之分。长期资金还款期长,但资本成本较高,短期负债则相反。企业在创新前期,风险较高,盈利状况尚不稳定,如果引入过多的短期负债,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这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不利,企业应主要运用长期负债,延长企业还款时间;而到了创新后期,企业的盈利状况趋于稳定,企业有能力承担短期负债的偿还要求,企业可重点用之。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 资本结构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电力行业是国家基础能源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电力需求相应提高,“电荒”现象经常出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行业近年来逐渐加大投资力度。随着全国对电力行业能减排的要求加大,我国电力行业也进入新的整合阶段。在当前电力行业面临大规模资产投资和重组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资金需求逐步扩大。然而,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逐步完善,电力企业通过传统拨款或垄断利润积累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在内部资金不足满足投资需求时,包括举债与发行新股等外部资金来源成为电力企业必要的融资渠道。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并且可能造成资金成本的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合理的资本结构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长远发展。因此,在我国电力行业进入高成长阶段时,研究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一般认为宏观因素中宏观经济水平、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微观因素包括行业因素和公司因素。公司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直是资本结构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早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的就是公司特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1]。本文结合电力行业特点主要研究公司因素对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1.1企业规模
现有理论认为企业规模大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权衡理论认为,规模越大的公司倾向于多元化战略,与小规模公司相比具有较稳定的现金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可能承受较高的负债水平。因此,可以从理论上预测公司规模应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但Rajan和Zingales(1995)[2]从信息披露角度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因企业的规模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反向关系,即规模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或者说大公司比小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更多,股东权益在市场上能有较为准确的定价,因此规模大的公司应倾向于股权融资。在我国目前的贷款制度条件下,银行倾向于贷款给规模较大的公司。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大致相同,即上市公司规模与其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1.2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对于资本结构存在两方面的影响。Myers和Majluf(1984)[3]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从信息不对称与理性预期来看,内源融资由于其成本最低而成为公司的首选方式。因此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的负债比率较低。而静态权衡模型则认为,考虑到成本、破产成本和税收因素等,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较高的负债率,企业盈利能力与负债率正相关。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结论支持“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但结合我国实际,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重股轻债”的异常融资优序现象。
1.3 成长性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高成长性公司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内部保留盈余难以满足公司快速成长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往往选择次优的负债融资。而根据权衡理论,高成长性的企业在高速成长同时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和破产概率,因此成长性强的企业应选择低杠杆率,即成长性与负债率负相关。电力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电力企业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企业通常选择长期资本融资。我国学者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负债融资偏好[4]。
1.4 资产有形性
电力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动辄上百亿资金,债权人面临的风险极大,因此有形资本的担保就显得尤为必要。根据成本理论,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致使债权人面临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有形资产的担保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债务信用风险,因此,资产有形性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贷款。优序融资理论也认为担保债务可以缓解企业管理者与外部股东、债权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具有贷款优势。基于此,可以预测资产有形性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1.5非负债税盾
Deangelo和Masulis(1980)[5]提出了公司税、个人税和非负债税盾相联系的公司税盾作用下的公司最佳资本结构模型。在这一研究中,他们发现折旧和投资的税收减免是企业负债税盾的替代物,这些公司较少需要负债带来的抵税作用,因此对于有较大的非负债税盾的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中负债水平较低。电力企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企业,因此除负债具有抵税作用外,无形资产的摊销、电力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具有较大的“非负债税盾”价值。非负债税盾作为负债的一种替代形式的杠杆,且不会产生到期不能偿付的风险。因此可以认为,拥有大量非负债税盾的电力企业会更少利用债务,即非负债税盾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1.6资产流动性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资产构成中流动性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理论上资产流动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流动性高的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较低,容易取得贷款,因此流动性与长期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企业流动性资产较多,资金周转速度快,企业就可以用部分流动资产作为长期投资资金来源,从而减少了债务融资需求,因此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1.7产生内部资源能力
平衡理论认为产生内部资源能力强的公司选择更高的债务水平以获取更多的债务税盾,因此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同时若企业拥有较大的自由现金流以及较少的债务,管理层就可以将自由现金流视为“缓冲器”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使得企业会缺乏约束机制以保证项目经营的有效性。因此,出于对管理层监督和约束的目的,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应具有较高的债务水平。而根据优序融资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公司更偏好内源融资,只有当内部盈余被耗尽时,公司才发行债务,最后是发行股票。从融资优序理论考虑,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公司资本结构负相关[6]。
2.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目前沪、深两市A股电力上市公司共有61家,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剔除了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最终筛选出59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以这些样本公司2005-2010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来源: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
2.2相关变量的界定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对相关变量的界定,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变量进行定义,具体见表1。
3.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是对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和图1分别以表和图的形式来反映各相关变量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1)除变量成长性和资产流动性外,其他变量的中位值和平均值相当接近,表明变量是符合统计分析的,分布比较对称。(2)成长性和资产流动性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各企业成长性和资产流动性差别较大。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1)从公司规模来看,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规模处于不断扩大中,但增长速度较缓慢。(2)从成长性波动幅度较大来看,电力企业可能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变影响,波动性较大,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这一趋势说明国家限制电力投资过热的政策对电力企业影响比较显著。(3)盈利能力在整个研究年限内波动较小,这说明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4)非负债税盾处于下降状态,说明我国电力企业的资产更新速度放缓。(5)资产流动比率均小于1,说明电力企业资产流动性小于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短期偿债能力较低,所以企业一般选择长期负债。(6)产生内部资源能力在研究期内较为稳定,说明我国电力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状况比较稳定。(7)资产负债率,处于上升状态,说明电力企业在逐步提高财务杠杠,更多的以负债满足增长的资金需求。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可知资产负债率随时间有所变动,因此本文选择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以截距的不同来反映时间的影响,模型如下:
式(1)中,βt包含了各年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差异,μit为随机扰动项,包含了其他难以量化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及模型设定误差的影响,假设其均值为0,方差为σ2,并假定μit和Xit不相关。
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得估计结果如表4,模型的检验结果如表5。
由表4和表5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该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调整后的R2为0.9534,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极高,表明模型通过整体的显著性检验。由于模型的解释变量包含了因变量的滞后项,因此D.W.检验不再有效。结合表4,除变量X7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对应的伴随概率值均小于0.05,说明对应解释变量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资产负债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由于表4中时点的固定影响系数表示各年份回归模型截距对平均截距(即第1行系数估计值14.4353)的偏离,从表4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这一结果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特点,从国际上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日本在1975-1990年间九大电力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高达82%以上。我国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电力行业负债水平截止2010年底,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95%,较2005年提高了9.03%,与发达国家电力企业负债水平相比,仍有一定负债空间。
(3)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2.25),这符合基于权衡理论的预测,说明我国电力企业资产规模可视为衡量企业破产的反变量,同时也说明,在我国电力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规模大的企业具有优势。
(4)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基于优序理论的预测结果一致,但与基于平衡理论的预测结果相反。这表明我国电力企业在盈利状况很好时更倾向于通过保留盈余的内部融资来筹措资金。这也说明我国电力行业有进一步扩大负债水平的空间,以达到充分利用债务税盾效益的目的。
(5)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符合基于优序融资理论和理论的预测结果。这表明我国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站扩容时,公司的留存收益不能够满足成长所需资金,需要借助负债等来满足其资金需求,结合我国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政策可以推测,我国电力企业近年来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加大高效、清洁机组的建设,国家发电装机总容量处于大幅上升状态。
(6)资产有形性与资本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符合基于理论和权衡理论的预测结果。这表明我国电力企业的有形资产作为负债的抵押资产可以有效降低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能够降低负债成本,获得更多的负债融资。
(7)非负债税盾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我国电力企业非债务税盾效益较大,对债务进行了有效的替代。对于电力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较多的电力企业,拥有的非负债税盾较大,这样的企业减少了负债融资。
(8)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具有较低但相对稳定的流动比率,资金周转快,一部分流动资金可作为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从而相对减少了对外源融资的需求。从资产流动性的系数较低可以说明,我国电力企业负债融资时多选择长期负债的债务期限结构。
(9)企业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与资产负债率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不符合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预测,这表明企业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企业需要大量融资时更偏好负债融资。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中的公司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司规模、成长性、资产有形性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和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对于盈利能力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的结果与陈红年教授[7]、柳瑞禹教授[8]的结果相同,但与贾利军博士[4]等的结果完全相反。差异可能是变量的选择、样本公司与样本量以及研究期间的差异造成的。对于企业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的结果与柳瑞禹教授的结论不一致,产生的差异可能与样本公司与样本量的选择不同有关。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资产有形性对资产负债率具有较大正影响,因此企业要提高资产负债率,加强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可抵押资产的管理以及充分利用规模效益,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盈利能力和非负债税盾对资产负债率具有较大负影响,这表明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难以获得股权融资,只能通过负债融资解决资产需求;拥有非负债税盾较小,即资产更新速度较慢的公司可通过扩大负债融资来获得负债的税盾效益。
参考文献:
[1]Titman S,Wessels R.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Journal of Finance,1988(43):1-49
[2]Rajan R,Zingales L.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Journal of Finance,1995(50):1421-1460
[3]Myers Stewart C, Nicholas S.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1984(13):187-221
[4]贾利军、彭明雪.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7):140-144
[5]Deangelo H, Masulis R.W.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under Corporate and PersonalTax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0(8):3-9
[6]肖作平.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和证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05-237
[7]陈年红.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6(4):81-82
篇6
关键词:企业 融资方式 选择
一、企业融资方式的类型
1.内源融资方式。即将本企业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无需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不发生融资费用,其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通常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资金需要时企业才考虑启用外源融资方式。
此外,笔者也赞成一些学者的观点,即相当一部分表外融资也属于内源融资。表外融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融资行为,表外融资可分直接表外融资和间接表外融资。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属直接表外融资。其资产所有权虽未转入融资企业表内, 但其使用权却已转入, 故此融资方式既能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之需,又不改变企业原有表内的资金结构。间接表外融资是用另一企业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从而使得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限度内的一种融资方式。此外,还可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方式把表内融资转化为表外融资。
2.外源融资方式。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本,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企业的外源融资一般分为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两种。(1)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是一种通过初级证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初级证券包括非金融性支出单位的所有负债和被他人持有的股票。具体来说是指资金盈余方和资金短缺方相互直接进行协议,或是在金融市场上前者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完成资金融通的过程。一般来讲,直接融资主要以股权融资为主。(2)间接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是间接进行证券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即资金盈余方通过存款方式或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闲置的资金现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这些金融机构再以贷款、贴现或通过购买资金短缺方发行的有价证券等形式,把资金提供给使用单位,从而实现资金的融通过程。其代表方式是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资金融通过程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
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任何企业都会面临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但是,每个企业在融资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 情况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保持资本结构一定的弹性。一个企业是 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合适,还是选择债务融资方式合适,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一家企业都有其各自的行业特点、资产结构特点和具体的财务状况,所以每个企业都应以其现实的和今后几年预计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基本标准,同时考虑本企业的财务结构、资金使用率等情况来综合选择融资方式。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应主要关注如下几点:
1.由于净资产收益率在考核企业业绩和评价投资收益方面具有特别意义,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企业增加投资者和追加投资的基本指标。这样,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 业,可能选择债务融资方式较为“合算”;而效益不佳、前景不甚明朗的企业,则可能选择权益融资方式较为合算,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其财务压力。当然,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还应根据企业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篇7
一、什么是结构融资
1.结构融资的定义
结构融资是一个广泛应用但很少定义的概念。综合多种表述归纳为:结构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利用特定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ies or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Es or SPV),将拥有未来现金流的特定资产剥离开来,并以该特定资产为标的进行融资。也可以理解为,以现金资产将企业特定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替换(资产置换),在资产负债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高效资产,主要是流量资产。结构融资通过对债权、股权以及混合金融工具的设计安排,通过对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按期限、收益和风险进行分割和重组,可以解决传统途径无法解决的特殊问题。
2. 结构融资的特点
企业以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为目标来经营公司资源。一项经营活动,只有在其预期产生的未来现金收益的现值超出实施这项计划的初始现金支出时,才会增加公司的价值。除非企业能够完全依靠内部产生的资金来支持自身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否则企业就必须进行外部筹资。如果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或者以获得新的融资来替代到期的债务,就会面临困境。企业必须保证其债务结构有一个渐进到期的安排,确保从其他渠道得到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见图1)。
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可以选择不同的融资结构。当借入资本所节省税金的现值刚好等于财务风险的预期成本的现值时,公司就达到了它的最佳资本结构。最佳的资本结构是资产产生现金流的现值增值最大的结构。
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通过增加企业负债(债权融资)和增加企业权益(股权融资)两种方式来实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这两种方式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右侧的活动。结构融资进行的是资产负债表左侧的活动,是一种资产信用的融资方式,通过构建一个严谨的交易结构来实现融资目的(见图2)。
结构融资具有不同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几个特点:
① 利用结构融资可以在不提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为企业实现融资。
多数的结构融资采用了表外融资的处理方法,将基础资产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从而达到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的目的。例如对于很多行业,当其资产负债率达到某一水平后,有关法规对企业融资就会有一定限制,比如上市公司,负债率达70%,就无法融资。而利用结构融资的方法,在资产负债率不变的前提下,公司可以通过将它的某些资产出售出租,从而将该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实现融资,降低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资产总额,提高资本充足率。
案例:1993年11月,面临困境的英国旅店企业Queans Moat Houses集团,将在德国的一些旅店出售给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之后再将它们租回。这笔交易将价值2.7亿德国马克的债务从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中抹去,并且集团通过运用财务政策,在交易生效的当年,集团报表中的经营利润就增加到了3200万美元。
②利用结构融资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使在传统方式下无法达到融资条件的企业实现融资。
传统的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都是以企业整体信用为基础进行融资,股票融资要以现有的全部权益为基础与投资者分享未来的收益,造成股权稀释,必须满足较高的盈利水平,债权融资要以企业的整体信用为基础决定融资成本,必须在流动性、负债率和盈利水平等方面满足较高的发债条件,企业所提供的保证一般都是企业的整体信用,投资者是看在企业整体实力的“面子”上参与这种融资活动。从微观角度看,企业不加区别地以整体资产进行融资是一种资源浪费,而结构融资只要求基础资产、项目或其他权益具有稳定的、可预测的现金流,由融资企业的资产、项目或其他权益作为偿付来源。使优质的资产能够脱离发行人自身的信用,以优质资产获得优质资金,对于难于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筹资而拥有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良资产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结构融资以最低的成本融得企业所需资金,确保经营的顺利进行,这一点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 利用结构融资可以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具体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优化财务状况,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杠杆,增加股本回报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特点和财务安排的具体要求,借助结构融资提供一种偿付期与其资产的偿还期相匹配的资产融资方式,对资产负债表中具体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资产流动性。如对应收账款的结构融资,可以增加现金流,减少应收账款,促进销售,增加当期收益。对企业库存采用售后回租(sales and leaseback),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等库存资产出售给出租人,从而将其剥离出资产负债表,或采用委托采购回租(outsourcing and leaseback)的方案,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等库存资产的采购委托出售给出租人办理,从而使该部分库存资产不进入资产负债表,减少运营成本,改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比率。对经营性设备通过将企业设备等资产剥离,对摊提、折旧方式进行调整,避免利用股本金进行购买会减少现金储备,利用贷款进行购买会增加负债比率,为企业提供最优惠的购买资本,优化损益表,实现企业对利润、成本、费用等指标的要求,从而实现要求的股本回报率及资产回报率,最终优化财务状况,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结构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负债管理工具和融资渠道,专业性强、程序复杂,涉及到多个参与主体,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证券化(securitization)和特定目的的附属公司(special purpose subsidiaries),自1970年以来发展迅速,结构融资的范围、载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目前已被美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广泛应用,根据需要量身订做,对客户和公司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信托具有开展结构融资的独特优势
结构融资是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通过资产的重新组合来实现资产收益的重新分割和重组,通过基础资产的风险和其他基础资产原始所有人的其他资产风险的隔离实现资产风险重新分割和重组,通过多种信用增级方式来保证和提高基础资产的信用级别,创造更具吸引力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组合的资产池。而信托制度具有独特的风险隔离功能和权利重构功能,通过创造性的结构设计,转化为风险和收益各异的产品,以高度的灵活性和弹性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需求。信托的制度特征和结构融资的交易结构具有良好的对接性:
1.信托的契约关系
可以使经济主体通过信托契约分割财产的管理属性和利益属性,使信托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即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而受益人享有信托财产产生的收益,信托财产的权能被分解,并被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等不同主体所享有。
2.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利用信托可以实现结构融资的破产隔离和风险隔离功能
《信托法》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相区别;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所有的财产(以下简称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同时,《信托法》对资产的优先权作了规定。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中分离出来,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相区别。无论是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抑或是他们的债权人,在信托存续期内,对信托财产都没有追索权,信托财产具有三个不可追及性;同时,关联人的破产对信托不产生影响。《信托法》使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得到保证。
3.信托具有局部信用特征
信托融资可以像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一样,用资金需求方的整体信用作为保证进行融资,偿付保证主要是融资企业的整体信用。同时,可以通过信托的风险隔离功能使得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脱离原有企业的整体资信和破产风险而独立存在,把用于偿付的未来现金流进行隔离,形成脱离融资企业整体信用的局部信用保证。
4. 信托融资具有表外优势,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
信托投资公司和融资企业的会计表外处理,表外融资将不改变信托投资公司和融资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还可能改善融资企业的财务状况。根据《信托法》和《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信托是一种收取手续费和信托报酬的表外业务。对于融资企业来讲,如果信托融资的信用基础是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项目或其他权益,那么所融资金将可以不作为负债计入资产负债表,不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不仅如此,由于融资行为将可能提高资产质量,信托融资反而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信托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信托的资金融通功能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经过信托隔离、量身订做、多方参与的结构安排,进行结构融资,是由信托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信托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
三、利用信托机制进行结构融资的案例分析
多个具有结构融资雏型的信托产品的推出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信托结构,对信托在结构融资中的应用具有示范作用。下面选取几个经过实践检验成功地利用信托机制进行结构融资的案例进行分析。
1.应收账款模式:中诚信托应收账款信托
2002年9月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民生银行共同推出了应收账款信托。中国民生银行、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加拿大某跨国公司签署一份“应收账款信托服务合同”,涉及应收账款金额为7亿元。加拿大这家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将7亿元应收账款委托给中诚信托投资公司,民生银行作为这部分应收账款的受益人,同时签署贷款合同,向该公司发放等额的贷款,而回收的应收账款用来归还该公司的贷款。中诚信托作为受托人并不承担还款的风险,只负责监督企业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而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由加拿大这家公司来承担,并且该公司还承诺对该笔应收账款的坏账进行回购。相应地,民生银行的收入来自贷款的利息。通过信托合同和贷款合同,将企业、信托公司、银行三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见图3)。
应收账款(Receivable)是指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顾客收取的款项,也就是“应收而尚未收回的款项”。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的一类,是企业产生的一系列未来收入现金流所形成的资产。与其他形式的流动资产一样,代表一种未来的求偿权,资产的所有者有权在未来获得一定金额的现金支付。应收账款经常被称为是“可转现”或者“可流动”资产,但直到它们被支付前,实际上是被冻结的。
按照会计准则,当同时满足商品已经发出和收到货款或者取得收取货款的凭据两个条件时,应确认为收入;此时若未收到现金,即应确认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资源流动性削弱的表现,应收账款金额越高,企业能够运用的现金流越少,企业应付市场波动、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弱,因此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视现有资产的结构安排,力求将自身的应收账款控制在适当的比例,同时将资产种类调整为最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结构。企业的这种要求一般通过应收账款的再融资来实现。应收账款信托对企业、信托公司、银行各方当事人来说是共赢。
对企业来说,《信托法》规定,委托人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后,财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信托公司成为信托财产名义的所有者,将应收账款变成信托资产后,企业的会计报表里这部分“应收账款”即表现为“委托财产”,可以马上从银行获得贷款,现金流变得充裕,可以用取得的现金从事其他业务,提高了资产的周转率和销售收入周转率,还可以改善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对银行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设立信托后,委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时,信托财产不作为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而且,信托不因委托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而终止。通过信托关系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与其他财产隔离开,正是利用了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这一特点。不管企业将来出现什么问题,银行仍能享有这部分应收账款的收益权,企业贷款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同时,由于银行有了这部分应收账款的保障,愿意将贷款发放到企业,银行信贷资金找到较好的运用渠道,企业的现金流也将变得更充裕。
对于信托公司,则可以充分发挥信托优势,同时也找到了一个盈利增长点。信托、银行和企业在应收账款之间的合作,为解决应收账款问题提出了另一思路。信托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参与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服务,选择企业应收账款的组合发售信托计划,发挥信托自身的破产隔离制度的优势,分解风险,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一条理财的渠道。
2.融资租赁模式:北京国投中联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信托
2004年3月北京国投推出中联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信托计划。
产品一:中联―新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信托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700万元,信托合同不超过200份,承租人北京新奥混凝土有限公司,租赁物件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输送泵车。
产品二:中联―新航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信托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300万元,信托合同不超过200份,承租人北京新航混凝土有限公司,租赁物件混凝土搅拌车,担保人北京上地兴达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由受托人集合运用,主要用于购买承租人指定的工程机械,并将该工程机械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给承租人,以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取稳定的增值回报。委托人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期限的信托合同:信托期限为一年时,预计信托资金年收益率为4.5% ; 当信托期限为两年时,预计信托资金年收益率为5.2% ;当信托期限为三年时,预计信托资金年收益率为5.8% 。在租赁期间,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承租人不得转让、抵押或出售租赁物件。只有在承租人全额支付租金后,租赁物件的所有权才转让给承租人。担保人为承租人偿还租金提供资产抵押和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承诺回购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回购人承诺若出租人未能如期支付租金,其将按合同约定回购租赁物件以保障投资人利益。承租人在租赁期初向出租人支付租赁保证金,作为履行合同的保证。
对于希望获得新资产的企业来说,租赁是一种传统方式以外的具有吸引力的资产融资方式。和其他融资渠道相比,租赁的融资价格具有竞争力,为承租人提供了数年的固定融资成本,通过协商达成与来自使用租赁资产预计现金流量相匹配的租金支付方式,在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构建理想的现金流。
在国外,结构性租赁(Structured Lease)可以为资产负债表外资产筹集新资金,更好地分配风险和现金流管理,实际上是带有会计和税收效果的结构性贷款。租赁可以不进入资产负债表,可以减少承租人的账面财务责任,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为其提供保留资本的能力,从而降低资本负债率。对投资人来说,租赁是非清算资产(Bankruptcy remote),风险相对小,租赁所产生的现金流是可以预测的。
随着企业信用意识的增强和租赁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通过信托方式利用租赁帮助企业完成会计、税收、折旧、表外融资等交易安排,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服务,在结构化融资安排中发挥优势,将成为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3.基础设施收费模式:北京国投四川黄龙电力有限公司电费收益权信托
电力项目具有收益稳定、现金流充足的特点,在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先后设计推出多个信托产品投向电力及电力设备等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
与目前其他电力信托产品在资金运用上均采用了贷款给发电公司的方式不同,北京国投四川黄龙电力有限公司电费收益权信托首次采用电费收益权方式进行信托资金集合使用。四川黄龙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委托人,以其拥有的甘堡电站、理县电站、天龙湖电站、金龙潭电站的电费收益权作为信托财产,设立电费收益权信托,根据黄龙电力2004~2006年能提供的电费收入的现金流,以甘堡、理县电站电费收入;天龙湖电站、金龙潭电站的部分电费收入作为信托本金和收益来源,根据每年的电费现金流量水平将信托期限分为一年、二年、三年三个品种,其中一年期4000万元,收益率4.5%,两年期1.15亿元,收益率4.8%,三年期1.45亿元,收益率5.2%。该信托产品首次引入收费权项目保险安排,并配合相应的电站资产抵押及收费权信托登记和连带第三方担保方式,即黄龙电力以甘堡电站、理县电站的固定资产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相关抵押登记手续,并且将甘堡电站和理县电站投保的财产保险综合险和第三人责任险(根据实际投保险种确定)的第一收益人变更为北京国投,为信托资金的安全偿还提供了多重保障(见图4)。
从现金流的测算分析,本信托计划项下,2004~2006年若电费收入能够实现,黄龙电力能提供的电费收入净现金流测算基本可以覆盖信托计划项下每年必须支付的信托利益。如任一期间内电费收益权产生的电费收益不足该期间应收电费收益时,黄龙电力承诺予以补足。
该信托产品通过运用信托的风险隔离原理,对信托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按期限、收益和风险进行分割和分层处理,使信托资金资源和电站资源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在产品交易结构设计上突出安全性、稳定收益型特点。以被隔离的电站未来收费作为信用保证,融资风险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下降,融资成本相应降低。目前该信托项目已安全提前结束。
信托具有开展结构融资的独特优势。今后信托公司可通过发挥信托的高度灵活性和弹性,进一步完善“风险隔离” 和“信用增强” 的技术,确保产生预期现金流的资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确保预期现金流的可实现性,通过对范围广泛的基础资产的期限、流动性、收益和风险等特性的重新分割和组合,满足投资者的需要,量体裁衣推出创新型产品,发挥信托制度的优势和魅力。
篇8
【关键词】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由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下滑趋势,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企业要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脱颖而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不可或缺的。山西省作为中部崛起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市公司作为中坚力量,对其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关系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山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一)资本结构现状及特点
截至2012年12月末,山西省境内共有A股上市公司34家,其中主板29家,中小板3家,创业板2家;总股本495.22亿股,流通股本467.60亿股;总市值(含限售)4502.89亿元,流通市值4349.78亿元,总市值在全国排第9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1位。山西省已实现资本市场融资933.21亿元,其中非公开发行再融资52.61亿元,发行债券融资880.60亿元,其中:中期票据融资549亿元、公司债融资146亿元、企业债融资103亿元、短期融资券融资82.6亿元。
根据Myers和Majluf(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由于各种融资方式成本及风险的不同,公司在有资金需求时,一般先利用企业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不足时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选择股权融资。然而,山西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总体来说,我国山西上市公司在融资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外源融资比例偏高且偏好股权融资。
(二)公司治理现状及特点
作者通过对锐思金融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了2011年山西26家非金融类正常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第一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平均为0.4235,前五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平均为0.5337,Z指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为22.74,国有股比例平均为5.39%,法人股比例平均为5.19%,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平均为0.1154。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山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如下特点:股权集中程度高,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远高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与法人股比例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偏低。
二、完善山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总体而言,目前山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还不完善。本文根据前文分析结果,拟从公司自身建设方面以及外部建设方面对完善山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提出建议。
(一)山西上市公司自身建设方面的建议
选择合适的债务融资。所得税税负较高的上市公司可以考率采用更多的长期负债,尽可能充分的利用负债的税盾作用。山西上市公司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应根据自身规模合理选择债务融资,首先应分析自身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竞争力的强弱、盈力能力的大小等,然后决定融资方案。在我国,公司规模越大,贷款审批速度越快、利率也越低,在向银行贷款时公司能占据主动地位。规模较大的公司由于破产风险较小、利率较低,可采用较多的债务融资,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提高公司自身盈利能力。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当公司出现融资需求时,首先会选择内源融资,即依靠公司的留存收益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最为安全、高效,当留存收益不足时,公司才会考虑外源融资,即发行股票或借款。因此,当山西上市公司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时,其留存收益就会增加,从而在出现融资需求时对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因此需要的债务融资也会减少。
确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山西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及外部环境,确立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而优化资本结构,使“两种结构”达到双优,提升公司竞争力。根据前文所述,山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引进机构投资者等方式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制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山西上市公司要想完善公司治理,除了确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外,还需制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权竞争机制。
(二)山西上市公司外部建设方面的建议
(1)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目前,山西上市公司负债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较为严重,即负债结构单一,注重借款而忽视债券,而除股票市场外,债券市场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建立合理的债务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完善债券市场是外部建设的重要分支,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增加债券品种,实现债券品种创新,逐步增加债券品种、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债券发行人信用条件以及到期付款能力的监管,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债券中介机构的监管,使它们能够遵守相关法律的约束,客观公正的对债券发行机构作出评价,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真实、详细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决策。
(2)加强银行贷款的约束力。目前山西上市公司负债结构偏好银行借款而忽视债券融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仅是债券市场的不完善,银行贷款约束力较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想加强对银行贷款的约束力,就要从根本出发,进行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国有银行真正转变为商业银行,并将现代企业制度也引入到银行体系,使银行成为企业独立的债权人,独立承担企业的信用风险,促使银行在贷款时对企业加强审核力度、硬化约束条件,逐步使贷款行为规范化、提高银行效率,从而进一步提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3)鼓励机构投资者持股。山西机构投资者2011年持股比例平均为11.54%,低于当年全国A股市场的平均比例(15.56%)。而机构投资者具有投资管理专业化、投资行为规范化和投资结构组合化的特点,增加他们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可以使其参与公司治理,这样能够对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和公司价值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融资约束现金―现金流模型面板门限
一、文献述评
作为公司金融的研究重点,融资约束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及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凯恩斯(1936)认为,企业持有流动性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把握有价值的投资机会。相应地,如果企业面临融资摩擦(financing friction),流动性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传统的理论通过企业的投资行为来考察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然而,自Kaplan和Zingales(1997)以来,以上结论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最具挑战性的观点有两个:一是Tobin’Q的衡量偏误;二是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能否作为判断融资约束存在与否的依据。
针对以上问题,Almeida and Campello et al.(2004)等提出了另外一种检验融资约束假设的思路:面临融资约束的公司需要储备现金以保证后续投资项目的实施,而非融资约束公司则没有这种需求。因此,融资约束公司将表现出强烈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而非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则不受现金流量多寡的影响,也就不会表现出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在我国,负债率高的公司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国有控股的可能性大。二是资产规模比较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银行贷款仍然是公司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越大的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担保,银行需要承担的监督成本也越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公司的负债率越高,规模越大,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
这就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划分融资约束与非融资约束样本,进而考察不同样本的融资约束程度?以往的文献多采用主观判断的分类法,例如按照企业负债率、资产规模或分红的三分位、四分位数划分样本,为什么高(低)分位数样本就是非融资约束组?依据是什么(张文君,2014)?为此Hansen(1999)提出了面板门限模型(panel threshold model),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基于数据本身对样本进行分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先验判断带来的偏误。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利用面板门限―现金―现金流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假说。
二、模型与数据
为了保证可比性,本文亦使用Almeida and Campello et al.(2004)的基础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门槛模型,如方程(1)所示,
其中, 和 分别为被解释变量(现金持有变化)和主要解释变量(现金流量), 为示性函数,qit为Tobin’Q,为企业规模,rit为门槛变量,和大多数文献一样,本文使用企业负债率和企业规模作为门槛变量, 、 为相应的双门限值3,下标 分别为个体和时间标识符。
面板门限模型的求解主要包括两步:一是对门槛效应的检验,二是门槛值的求解。本文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选取全部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的数据,进一步的筛选原则如下:(1)剔除金融类和ST类公司;(2)剔除有数据缺失的企业;(3)剔除财务数据异常的样本。最终得到1469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283个公司年度观察值。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不同的门槛变量,得到了一致的检验结果――模型中存在两个门槛值,即对于不同负债率(公司规模)的公司而言,由于其面临不同的融资约束,因而其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是不同的。
根据负债率作为门槛变量,取公司规模作为门槛变量。得出以下结论:(1)低负债率样本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显著为负,这意味着低负债率反映了公司上佳的财务状况,因而能够有效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中等负债率和高负债率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为正,且中等负债率样本的系数为0.315,显著大于高负债率样本的0.0172,这部分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假说――公司的负债率越高,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同时,从样本的分布范围来看,低负债率的样本数只有133个,显然,负债率低于8%是一项要求极高的财务指标,企业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来源于内源融资。中等负债率的样本数占到了总体的74%,高负债率的样本数达2542,占比24.7%,其中国企样本数达到1668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的一个论断――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国有控股的可能性也越大。(2)若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则结果同样支持前文提出的假说――公司规模越大,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大规模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为0.326,小于中等规模公司的系数0.445,令人意外的是,小规模公司的系数居然为负。但相比于负债率组,样本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中等规模的样本数仅有333家,仅为全部样本数的3%,这样,对整体进行门槛回归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注意到第二个门槛值95%的置信区间为(447.773,10088.099),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取值范围,事实上,若以10088.1为临界点划分样本,则中等企业规模的样本数达到2290。(3)几乎所有样本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均显著为正,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公司都面临着“融资约束”难题,关键在于,不同类型的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不同,高负债率通常也是大规模的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显著小于中等负债率或中等规模的企业,即前者面临的融资约束弱于后者。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Almeida and Campello et al.(2004)的研究为基础,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角度检验了融资约束假说在中国的实用性。本文的实证结果主要有以下发现――区e于以往研究,本文发现,融资约束普遍存在于中国的上市企业中,融资约束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负债率越高、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弱,而中等负债率或中等规模公司则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这直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对于企业而言,持有较多现金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部资金压力,提高企业投融资决策的自主性,但同时要承担较大的流动性成本,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银行改制、培育和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等有助于拓宽公司融资渠道的手段则是破解融资约束难题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连玉君, 程建.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融资约束还是成本?[J]. 财经研究, 2007,33(2):37-46.
[2]Myers S C.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5(2):147-175.
[3]连玉君, 彭方平, 苏治. 融资约束与流动性管理行为[J]. 金融研究, 2010(10):158-171.
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和思路
一、引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融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融资结构同时也等同于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资金筹集中不同资金结构和比例的关系统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资和融资,正是一次次投资与融资行为,企业自身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企业融资结构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国有经营管理中所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
二、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特殊性和原因
国企融资结构的问题特殊性,主要在于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相关改革管理制度的落实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执行,很多发展改革中的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和根本的解决。国有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资金发展和支持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与矛盾,这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平均资产负债率较高,负债过度以及逃费银行贷款现象相当严重,银行不良贷款名序中排名相对靠前等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和良性发展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融资渠道不够完善。在我国现阶段国企的融资结构中,内部融资渠道存在一一定的缺失和不组,内部融资比例较低,其难以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撑,很多融资行为都属于外部融资,这对于企业自身健康和长效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当前国企内部融资渠道主要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具有资金富余单位和资金短缺单位之间进行联合,实现资金方面的流通。与此同时,另外一部分资金存在富余的单位,也可以通过购买资金短缺单位所发行的债券来实现资金的转移。这两种内部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对于相关风险问题难以实现有效的规避,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二,债权融资比例不合理。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由于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国有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对于债券发行问题缺乏一个足够的重视态度,并且相关制度不够合理,从而导致了债券融资比例较低这一问题。而一部分国有企业对于债券融资认识不到位,融资结构中并没有存在相应的债券融资的渠道。这一债券融资方面的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融资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个重要差异,同时也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外部负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是其中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造成企业外部负债水平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自身的银行贷款需求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整个融资结构相对偏激,一旦企业自身出现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那么企业就很有可能会增加贷款比例,整体收益就会收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出现相关问题导致银行贷款问题的发生,这同时也会对于银行发展造成影响。
三、国有企业融资结构发展思路
第一,完善内部融资渠道。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融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于当前融资渠道不够完善的问题,在融资结构构建的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增加和拓展,提高对于经营中盈利资金的控制能力,有措施、有目标、有机会地开展内部融资工作,提高内部盈利水平。国有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资金情况和特点,对于资金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高内部融资的整体比例。在内部融资渠道完善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提高企业收入水平和存款周转率,更好地提高企业内部资金流转的通畅性和效率,减少内部融资成本。第二,优化国企资本结构。国有企业发展中,融资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企业本身对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外界社会经济体制。有关部门也要对于改革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通过制度和政策方面的有效引导,实现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开展改革融资工作,为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提供科学的基础和保障。第三,解决相关负债问题。针对于现阶段企业所存在的负债问题,国有企业要从基础层面入手,对于负债结构进行改善,提高负债结构的合理性,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由于企业经营发展问题所导致的各类坏账和四张的问题。针对于现阶段融资结构,国有企业要进行科学的改进,对于债权融资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特点,对于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一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的企业,可以鼓励企业发展债权融资模式,对于集体融资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有效地提高现有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安全性,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在债券模式发展应用的过程中,要对于国有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审核,并且进行长期的试验和规划。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本身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了我国整体经济体系下的支柱力量。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对于企业融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融资结构的合理性已经成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前提,同时这也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生产发展基础,是国有企业适应外界经济形势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特点和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融资结构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帮助我国国有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作者:张鸿 单位: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陶诚.走出中小企业融资的认识误区[J].中国金融,2010,(2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