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知识汇总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科学知识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科学知识汇总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暖阳如春的初冬时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全市第x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总结大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级领导、各位佳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我县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为促使“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积极传播科学思想,培育科学精神,相继开展了“科技之春宣传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今年3月,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启动以来,我县积极围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今天,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总结大会在我县召开,这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我县科教事业的关怀支持和充分肯定。我们将以此次总结大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定位育人思路,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鼓励特色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科技特色学校”。也衷心希望各位领导能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县的科技、教育工作。

篇2

——攀枝花市二十五小学“探秘小花园”科技实践小组

一、活动背景

(一)生活背景

我们的学校地处偏僻矿区,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校园里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着不少花花草草,同学们都喜欢到哪里去玩,我也喜欢去,在玩时,我发现这些植物好多我都不认识,不禁激起我的好奇,我不认识,不代表大家不认识,了解几个同学,大家一致反馈也是很多都不认识,这不由激发我们几个对探究小花园植物的兴趣,课余时间和大家一讨论,既然大家也有同样的困惑,于是决定一起探究小花园植物,了解它们的“秘密”。

(二)学习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一课提到了植物开花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习性,它们的开花时间各不相同,串联在一起,就形成了神奇的花钟。小花园里的植物也不少,它们都是什么呢?生活习性怎样?这些小花园里的住户就像我们的邻居,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认识它们,了解它们,于是我们决定通过现场采访、拍摄取样、调查研究等活动去了解小花园里的植物,归纳总结出它们的生活习性,让大家了解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植物,从而自发地去保护它们。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花园里的植物,大到名称,小到生活习性各方面,全面了解这些植物。

2、能力目标:

通过一系列调查采访、拍摄取样、调查研究、班级知识讲座、校内宣传、设计制作图标及收集成果资料等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科学实践活动能力,在活动中提高了动手动脑的学习及调查研究及交流能力,激发了大家对生物科学调查研究的兴趣。

3、情感目标:

通过一系列调查采访、拍摄取样、调查研究、班级知识讲座、校内宣传、设计制作图标及收集成果资料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索的热情。

三、活动指导思想:

通过一系列“探秘小花园”的科学实践活动,不但使同学们了解了小花园里的植物的生活习性,还提高了“爱护植物,让校园更美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自己真真正正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在体验科学活动中得到了成长的感悟。

从发现问题到调查采访,从探讨方案到拍摄取样,从调查研究到设计植物身份名牌,从安装植物名牌到制作DV,从年组知识讲座到校内宣传,从收集资料到撰写活动报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力,还激发对生物科学调查研究的兴趣。

四、活动计划:

(一)、活动小组成员及分工:

粟景阳:活动组织人,具体负责采访活动及校内宣传活动。

伍梦宇:活动组织人,具体负责现场调查取样活动策划。

蒋毅、杨点:活动参与人,具体负责主题班会和国旗下讲话活动

胡鰆艺:活动参与人,具体负责拍摄及电脑制作。

秦国鑫、熊正权:活动参与人,具体负责展板和植物身份名牌设计活动。

万华欣:活动参与人,具体负责收集资料工作

(二)指导教师及借助的机构:

指导教师:李春燕(攀枝花市第二十五小学科学教师)

何传彦(攀枝花市第二十五小学校长)

王兰(攀枝花市第二十五小学班主任)

借助机构:攀枝花市第二十五小学教科室。

(三)活动时间及活动安排计划:

活动计划预定时间2016年5月3- 6月25日。

第一周 确定研究方案,成立“绿色卫士”科学实践活动小组,启动活动仪式。

第二周 调查采访活动—《你了解我们的小花园吗?》。

第三周 采集小花园植物照片活动。

第四周 调查了解植物,撰写研究报告《探秘校园植物》。

第五周 爱护花草树木校内宣传。

第六周 给植物设计身份名片。

第七周 安装环保牌和植物名片。

第八周 收集资料,完成各种分析及报告,制作DV,收集资料,汇报成果。

(四)、预期活动效果成果:

围绕“探秘小花园”为活动主题的调查采访、拍摄取样、调查研究、班级知识讲座、校内宣传、设计制作图标及收集成果资料等活动,,从而达到了提高矿区小学生科学实践活动能力,激发对科学探讨研究的兴趣,在体验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得以全面发展与成长。

通过调查报告、资料说明、研究DV、活动报告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五、活动方法:1、上网查找2、调查采访3、活动策划与实施法

六、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2016年5月3至15日,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共同设计了活动方案,成立以粟景阳、伍梦宇为组长,蒋毅、杨点、胡鰆艺、秦国鑫、万华欣、熊正权为组员的活动小组,并命名为二十五小学“探秘小花园”科学实践活动小组。

和我们一起探索

小花园的秘密吧

呵呵!!

2016年5月9-13日,活动小组成员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讨研究,完成了《“探秘”小花园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见附件1)

汇总我们的调查数据,让我们明确了活动的方向!

现场采访和老师同学们交流,我们知道了活动意义!

2016年5月16-20日,到小花园现场取样,拍摄照片。(附件2)

现场采集植物

照片,大家兴致勃勃!

2016年5月23-27日,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小花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附件3)

分发任务

网上调查

采访老师 采访园林处林阿姨

2016年5月30-6月10日,小组成员开展校内宣传活动,让全校师生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附件4、5、6、7)

自己动手,制作展板!

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希望大家都能爱护植物。

发放宣传单、展板展示,让全校学生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

2016年6月13-20日,小组成员一起研究探讨,给小花园植物设计身份名牌(附件8)并制作和安装植物身份名牌。

设计名牌

我们一丝不苟

和校长协商,我们只是

希望名牌更精美!

走喽!去给植物安装身份名牌!!

2016年6月21至25日 小组成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制作科学DV(附件9)和收集资料,完成《“探秘小花园”-攀枝花市二十五小学“探秘小花园”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呵!收获真不少!

七、研究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一)收获——达到了预期活动效果成果:

“探秘小花园”为主题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学校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从而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了解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引起了学校对科学实践教育的重视。

通过科学DV、资料说明、调查分析报告、活动报告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在活动中不但提高自己动脑、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我们“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强化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大家对体验生活中科学探索的求知欲。

(二)体会——和同学们一起探索科学知识,做有意义的事很快乐!

1、科学知识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都来自课本知识和课外读物,我们得到的都是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大多数同学没有亲自去探索的经历。再加上生活常识的匮乏,难怪很多同学都成了”死读书“的考试机器。做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要学会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敢于实践,善于合作与沟通,才能活学活用科学知识,今后才能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2、希望学校乃至全社会重视针对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重视环保教育,让我们全面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我们科学实践小组将把“探秘小花园”实践探究活动做为环保特色活动继续下去。

篇3

【关键词】农村 科学 教学 分析 思考

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培养科学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因此小学生学好科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然而在农村,落后的教学意识与投入同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之间是矛盾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地方的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跟不上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为了探索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我对我县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和科学教师有一点帮助。

一、科学课教学现状分析

1. 科学教师队伍分析

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资贫乏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全县农村小学中几乎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而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基本上按自己语文、数学、体育或美术等课的模式来上科学课,课堂效果和教育质量不容乐观,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老教师吃不透教材,科学课程在农村小学已经违背了它开设的初衷。

2. 科学教学器材现状分析及使用情况分析

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以我县某一学区为例,有12所完小),2011年“两基”国检达标验收之前,没有一所学校能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小学科学教学实验的实验室装备,仅有两所小学有器材室,但实验室器材都是陈旧的或只是旧教材配备的,这些教学器械明显与现行教材不相符合,而要用的器械都有严重的欠缺,实验室器械使用率几乎为零。2012年我县“两基”迎国检验收后,我县小学科学实验器材配备和实验室的建设大大改善,原以我县某学区为例,现在12所小学都配备了实验器材,所有小学都建设了转门的实验室,从器材看现在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从器材使用情况看,有一半以上的器材处于闲置状态,根本没用到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对实验器材不会使用,有些教师虽然会用,但由于使用器材费时间、花力气,大多懒得使用实验器材。因此上级部门尽管配置了科学实验器材,但在农村小学却成了闲置的摆设。

3. 科学教学效果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然而,由于在我县广大农村小学,首先要保证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师资;而科学等其他课被认为是专业性不强的“副课”,全部由任课教师兼职。而兼职教师往往会根据担任课程的主、副地位分配精力投入。因此常敷衍教学,甚至挪用课时。这样一来,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保证就成一句空话了。

4. 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生疏,教参介绍太过于简单,有的知识点,教师甚至都搞不清楚,缺少理论指导。

(2)教学材料的不足与准备不足。科学课70%的课堂进行实际探究,这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而且要想上好一节科学课,教师的备课负担较重。走访中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村小学教师向我们描述了小学科学课教师的备课情况:凡是学生要做的实验,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凡是教师要演示的实验,也必须先做一遍;两类试验如果一遍不理想,就要再做几遍,直到达到预想的结果。凡是课上要用的实验仪器,老师也必须预先调试好,所以备课时间一般要在一个小时以上。

(3)时间不足。课程标准规定:中年级每周二节,高年级每周三节科学课。如果与以前一样,讲多于实验,也许老师可以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如今却是,大量的实验探究加入到40分钟的课堂中来,既要猜测、设想,还要设计方案、进行有序探究,还要汇报、交流、讨论、汇总等,40分钟的课堂,明显的感觉到不够用。

二、今后科学课教学的思考

从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到农村小学科学的现状分析,让我感到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于课堂的,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的压力,如何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呢?

1. 继续完善教学设备,增加教学器材。每年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购置科学器材上投资经费。

2. 针对不好配置的实验器材,教师要因地制宜,自制器材。

3. 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

4.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评价制度。在农村兼职教师占大多数的情况短期内很难改变,因而教师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尽快拿出必要的办法来。除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外,还需要建立必要的课程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还必须包括对教师的评价。

篇4

一、课堂气氛对小学科学的重要性

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所拥有的实验条件有限,并且学生生源较为复杂,那么在开展科学教学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只有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条件,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科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营造出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觉得心情舒畅,并保持思维的活跃性,而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能够感到舒心,这样学生和教师的思维都能够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进而可以产生出许多奇思妙想,让课堂变得活跃、高效。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来说,有许多的科学探究活动、开放性较强,这样的课程需要在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就需要营造出一个和谐平等的气氛,教师不能够将自己的威严放在首位,也不能够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提出太多的条条款款,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约束,进而会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也会将更多对精力放到如何不让自己违反纪律、如何不会触怒老师上。并且在太过于严肃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受到限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自由与空间,进而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得更加积极。

二、塑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

1.发挥科学学科自身优势,对课堂气氛进行调节

小学科学学科是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来设置的内容,其中有很多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节,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兴趣。小学生直观思维较强,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在很多时候都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主动地去动手探究。科学学科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们所具有的这种年龄特点,对科学学科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采用引导的方式。在教学《土壤中有什么》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去回忆在土壤中看到哪些东西,例如哪些动物和植物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们将生活中所看到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无论是来自于城市中的学生还是乡村中的学生,都能够回答出各自的答案。这样的引导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将自己从其他途径所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汇总,并且为后续的观察与实验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同时学生们还会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样就不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毫无活力,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展示自我。

2.用教师自身能力对课堂气氛进行调节

在调节课堂气氛时,教师自身的表现相当重要。经常能够听到学生说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因为那个老师好。对于孩子来说,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对教师的印象,如果教师和蔼可亲,那么他们的第一印象就会觉得这个教师好,如果教师太过于严厉、死板,那么他们就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这个教师不好相处,进而会产生抵触。科学和其他的学科不同,不可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掌握某项知识,并且这也不是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上科学课时,教师必须要一改平时的作风,用自己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科学虽然在内容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却不能够少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如果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能够幽默点,那么很容易就会被学生接受,并且这类教师也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如果能力再高一点,那么往往能够将科学知识化为通俗易懂、幽默的语言,进而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得提高。在科学课上,虽然不能够太过严厉,但是教师可以严肃,因为严肃虽然会让课堂的气氛较为凝重,但是却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还能够让学生产生钦佩之感,对教师的要求会努力去达到,因此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动。

3.充分利用可以接触到的资源

篇5

一、教学细节的重要性

教学细节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细小行为,可以是课堂上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动作等细小的教学环节,处在教学过程的关键部位,对教学活动具有连接和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只有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方能成就精彩课堂。教学的细节虽然细小,但是也是稍纵即逝的,教师需要处理好细节的部分,让课堂变的精彩和充满活力。其关系到教学流程的合理化、精确化和科学化,教学细节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学细节的思考和实践

1.关注课前引入细节激发探究欲望

在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具有积极的思维和探究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点,有效的课前引人才能极大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让其充满兴致地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前引入的细节。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程时,教师需要采用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来引入课题,在演示时需要注意操作的细节,在课堂上对味精溶液进行现配,让学生明确是味精溶液,并且能够观察到味精的用量,进而在之后采用食盐验证时对浓度的不同埋下伏笔。有的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味精溶液和水,进而开始演示引出,教师未注意这个小细节,虽然简单介绍,但是会导致学生对该溶液配比进行猜疑,导致思维偏离教师预定发现然后产生好奇进行推测的轨道。

2.关注实践操作细节增加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学科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现象的探究,要求学生在对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讲解课题的研究方法,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其自行的探索,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探究科学的原理。细节往往会关系到实验操作的成败,所以需要关注实验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课程时,教师将气球皮包口的试管中装满水放入到热水中让学生观察现象,教师需要让学生注意试管中的水是装满的,试管内是密封的环境。然后将两支试管装满水用气球皮包口,放入到不同温度的水中,提示学生不同的水温下让学生去观察现象然后描述现象,引导学生观看气球皮的鼓起程度,猜想实验的结果的原因。教师还可以提出水在遇冷时的体积变化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方案,教师加以评价汇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验证来增加学生的探究能力。

3.关注有效评价细节培养学生自信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的一门常识性学科,对其教学评价重视度不高,评价简单单一,学科本身实验探究的丰富多彩性和教师评价的单一枯燥性形成鲜明的反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难以产生探究欲望和学习的自信。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和学生的互动环节每节课占有很大部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容易对和学生互动时的回答评价忽视。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说了算,决定着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只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在课堂的评价体系中占弱势,所以常会出现课堂冷场,无人回答问题,更别提学生相互之间和对教师的有效评价。传统的这种教学方式忽视评价,只注重量化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中的优秀之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对问题想说又不敢说。所以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有效评价细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信。例如在教学《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课程时,在探究古代四季的成因时,面对学生影子长短为何不同的反馈,面对回答太阳光的强度不同,教师不能直接评价为不对,而是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强度和太阳高度的关系,得出正确的答案。还有对日常的提问不能只回答“是”、“错误”等单一词语,而是应该说“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呢”、“如何才能让回答更加完善”、“回答很完美,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下你的思维吗”等评价话语,通过这些评价的细节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科学探究活动 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力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生本身的特点设计出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探究活动。

探究式活动是一种多方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活动,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科学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组织、引导是必要的,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教师、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地位和作用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这一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前、课间、课后的每一个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每课的科学知识,必须做到五点: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了解课程的新理念,了解本学科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二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思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精心设计每一课堂课(即备好每一堂课);三要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或课外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方法、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四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即上好每一堂课);五要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即总结每一堂课)。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不能有效地传授科学知识。课堂和课后的实验过程,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实验,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材料。同样,也要求学生准备一些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想法、观点和实验过程与结果,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别人的批评,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只有充分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善于取舍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要有“善于用教材教”的意识,但不能纯粹按教材去进行教学,要做到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合理取舍教材。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人教版第一单元《播撒希望的种子》、《小苗快快长》及《开花结果》这三课时。因为正值每年的二三月份,南方还没有有播种什么作物,天气还很冷,不宜种子的发芽,学生也没有亲自动手种植什么,不能观察到种子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情况,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可以将三课合并起来先上一至二节课。让学生了解种植植物的种子方法、种子发芽的条件,让学生知道观察植物的种子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有关常识和记录的方法后,并指导学生播种并布置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到期中和期末,再上两三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情况进行交流和总结,这样会让学生学得快乐、轻松、扎实还有体验。中途可以灵活地上第三单元以后课文,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有了充裕的时间安排自己的课程和长期观察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另外,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都要面面诸到,有时,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和探究活动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合理设计能使学生有所发展的探究方式。

目前的《科学》教材版本较多,各地使用的版本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各地实际来体现“用教材教”的观念,有时可以各种版本的教材穿插使用,有时也可因地制宜编写教学内容和设计实验活动,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都可以运用,这样教师和学生有了很大的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有积极性。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才能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三、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进行科学探究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眼多“看一看”,用脑多“想一想”,用口多“说一说”,用手多“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教师要相信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表现一定会让我们吃惊!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要提供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探究活动取得收获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使探究活动趋于完善和有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盲目的、没有规律的、随随便便的思考和提问到有选择性的思考和提问;从漫无边际的观察到有条不紊的探索研究,从不认真到细心,从凭兴趣到有目的地学习,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适时、必要的尺度,教师介入不宜过早也不能过迟,教师指导得过早,学生没有自我探究和发现的余地,过晚,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就感到无助,特别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不到有关资料和信息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探究的成功与探究的兴趣。

五、要组织学生认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

在每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一位博士曾经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所学知识和经验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表述时,各人的说法不一样,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我们作为教师,就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认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予以肯定和批评,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知识,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六、要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要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某一知识的获取,专靠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如要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课外进行探究课堂中是无法完成的,要想掌握这类知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课外的研究时间进行探究事物的规律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森林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这一方面切不可忽视,要根据探究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拟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自主地探究,这样才能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余炜炜.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篇7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行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可以说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最主流的教学范式,当然,这一教学方式要取得实效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正确的行动策略。在正确把握科学课程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过程的推进等诸方面加以精心考量和组织。

一、 遵循科学的本质:让探究有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因此遵循科学的本质,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方向。韦钰院士在《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中提到:“我们论及的‘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养等。”研究表明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实证思想、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有效的行动策略,就应该使我们的课堂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累积与提升,实现多维目标的发展。遵循科学的本质,课堂教学更容易呈现出深度。

以南京市自编“做中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水》为例。教材安排的主要活动是在四杯透明的液体中找出水,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液体,归纳出水的特点。

其实,生活中学生对水很熟悉,水的物理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课的重难点不在认识水的特点,而在正确运用眼、鼻、舌等感觉器官去认识四种液体,并学会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记录发现,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出水的特点。因此,学会探究是本课的重难点。

第一次试教,笔者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了一个竞赛活动:有水、白酒、盐水、雪碧四种液体,请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当然活动之前笔者先引导学生讨论并示范了方法,期待学生运用规范的方法来探究。但实际活动过程中,学生完全忽视了观察的流程和规范,直奔竞赛的最终结果――找出四种液体。场面热闹非常,但探究方法没有得到实质性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不大。

为让学生学会探究,正式开课时,笔者作了三大调整。1.分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四种液体。首先出示演示材料:牛奶和清水,引导学生理解“透明”一词(因为部分学生对“白色”“透明”两概念混淆不清);其次出示分组材料:白酒、清水、雪碧、盐水,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并规范方法、明确顺序;最后在分组活动汇报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水的特点。2.将实验记录由小组集体记录改为人人都要记录,每人发一张记录单,除四种液体外相应的其他探究器材也人手一份,确保人人有机会参与探究。3.考虑到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词汇量较小,对气味、味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教师课前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前概念调查,并让学生在课前对气味、味道做简单交流,保证学生能准确记录观察的结果。

如此,这一课的教学,不仅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尽可能让课堂生动有趣,更站在科学素养的累积与发展的立场,尽可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方法,指向了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二、 精选实验器材:让探究有助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

有人说“一套好材料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材料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对于探究教学尤其是实验课教学,材料的选择太重要了。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用来观察的对象。比如“种子的研究”中用以观察的各种实物种子,认识“溶解”概念使用的盐、沙等,都属于直接用以观察的对象。另外一类是实验的工具。比如,研究“磁力大比拼”中用到的回形针,“摩擦力的秘密”用到的测力计等都是用来完成实验观测的工具。

直接用来做观察对象的材料,一般应具有丰富性和典型性两大特点。因为概念的建构需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越方便学生分析、综合。典型性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容易在变式中让学生通过差异比较,最终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精选实验器材,课堂教学容易展示出效度。

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盐哪里去了》,所选的材料给人印象深刻。这位教师选择的不是一勺盐、一勺沙子,也不是少许盐、少许沙子,而是一粒盐、一粒沙子、一粒绿豆、一粒白糖。他先让学生观察盐、糖、绿豆、沙等物体,描述它们的样子。再给每个小组一粒盐、一粒沙子、一粒绿豆、一粒白糖,要求放入水中,观察并描述它们放入水中的现象。在学生描述现象并对以上物体分类后,讨论:盐到哪里去了?引入高锰酸钾,总结梳理出“溶解”的概念。

该教师用“一粒”作单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粒物体在水中的现象,是聚焦观察的重点、聚焦描述的重点、聚焦思维的重点(盐到哪儿去了?只有一粒而已,尝是尝不出来的,所以自然地引出高锰酸钾,引出溶解的概念)。教师采用“一粒”的用意在于对学生学情和认知的精准把握,因为本课的核心概念是溶解,生活中溶解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学生的认识又不充分,他可能知道溶解或融化这个词,但对“均匀分布”完全没认识,所以本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溶解的现象,以“一粒”为单位聚焦现象观察,再充分讨论,最后得出概念的现象事实和结论。

用来做工具的材料,一个最简单的要求是简单易操作,尽量避免误差干扰。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热在固体中传递”这个实验。传统的做法是将火柴用蜡分别固定在铁棒的不同位置,然后加热铁棒,观察哪个部位的火柴先掉下来,由此现象让学生明白: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导。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创新,他用了一种温变油墨,这种油墨本身是红色的,但是遇热颜色会由深变浅,再由浅变无。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清晰地看出涂满红色的圆盘加热后颜色在慢慢消退,而且颜色是从火焰的中央向圆盘的周边逐步消退的,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中间为什么先变无色,因为温度高,颜色慢慢地在周边消退是因为热在慢慢传递。这样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热传导这个抽象的概念。

三、 有效指导实验记录:让探究留下活动过程的印迹

真实有效的实验记录对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的养成,实证意识的培养都大有裨益。但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更关注动手,往往在投入的操作中忘记了或忽略了及时的记录,更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学生的记录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长期训练,往往会流于形式,所以有效的记录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记录主体的全员性

在科学课堂上,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有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记录大多是由一个人来完成,但这不表示记录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记录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因此,实验活动中应尽最大可能让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记录。如果是小组实验,仅需要记录员个人完成的小组记录,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轮流当记录员,每月轮换。小组记录的内容是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代表着整个小组的智慧,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应要求小组全体成员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梳理总结,然后由小组记录员再汇总到记录本中,以此增强小组每位学生参与记录的意识。

(二)记录内容的全面性

科学实验记录不能仅是实验现象的客观描述或是实验数据的及时记载,它也应该把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后的个性思维保存下来,因此学生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人人准备记录本,记录本设计的格式包含有:实验记录单和资料搜索单(如果是教师课前统一制作发放的,一般是课后粘贴在记录本上)。该记录本用来记录科学课中的有关重要知识点、科学概念,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学生在课下进行的探索,科学课中拓展活动的探究结果,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及探索等。

(三)记录形式的灵活性

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内容广泛,记录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仅就记录时机来说有课前的信息搜索记录,课堂上的即时记录,课后的拓展记录等。课堂即时记录包括观察记录、统计记录、调查记录、测量记录、检测记录等。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录时要针对记录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记录形式,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如文字、画图、文图搭配、图表等做研究记录。如在记录“种子发芽”“月相观察”等较费时间的探究活动内容时,用文字描述有些困难,而用日记的方式以“图画+文字简述”的形式进行记录既清晰明了又方便快捷。

(四)记录功效的多元化

篇8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 社会需求; 耦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07-04

“耦合”原意是指物理学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现在引申为两种现象的重合和交叉。本文的耦合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究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度及耦合点,以期能够突围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瓶颈问题,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设计构成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头脑风暴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反复论证,科学客观地确定大学生素质项目内容,根据大学生素质项目内容认真设计大学生就业素质重要程度调查问卷,从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用人单位三个视角进行数据采集。首先将文献法、头脑风暴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的素质项目进行登录和类属分析,分别得出大学生素质清单和大学生素质类属清单。从编码清单和类属清单来看,其素质项目包括了大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同麦克莱兰德提出的对素质模型划分的3个纬度相比较,这些类属基本涵盖了其研究的3个纬度,包括个性特质、知识和技能。将此清单与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德尔菲法专家小组11名成员的组成:高校领导3名、高校德育专家2名、中学校长4名、知名企业老总1名、行为事件被访谈者代表1名,这种组成方式涵盖了德育专家、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三个层面的不同视角,比较合理。)的意见汇总,从而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德尔菲法的反馈。如图1所示:

第三轮专家反馈后得出的大学生就业素质指标体系已达成专家组共识,并一致同意将上表所含素质项作为最后的大学生就业素质项目内容,从而进行大学生就业素质问卷的设计。然后,根据大学生就业素质项目内容设计的大学生就业素质重要程度调查问卷,从大学生、高校教师、用人单位三个视角进行数据采集。

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大学生样本为随机抽取的广西师范学院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总数的13%(广西师范学院高年级总人数为6021人),共计780个样本量(回收有效问卷765份);高校教师样本为随机抽取的教师代表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包括班主任、分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社科部等德育老师、一般教师代表和职能部门教师代表等,选出教师样本量基本达到全校在职教师样本量的20%;用人单位的样本覆盖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企业等,统计学上基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允许的最低样本量为30个个案以上,我们确定用人单位的随机抽样样本量为100个个案(回收有效问卷97份),其中,党政机关30个样本、事业单位40个样本(鉴于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教师,加大该样本量)、企业30个样本。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就业素质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度及耦合点。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和录入,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的频数统计。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自身素质需要状况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把“强健的体魄”放在了最后一位,明显看出当代大学生普遍不注重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养成,这是由我们高校教育的导向造成的,应该引起高校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们大都把责任意识、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自信和团队意识排到了前五位;把创新、感恩、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强健的体魄排在调查表的后五项,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们的观点在此基本一致,如表1所示。

大学生们把“人际交往能力”排在第一位,说明当代大学生向往这种能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其在社会交往中的困难。他们又同时把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排在前四位,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技能的基本理解比较一致。我们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文科学生也已意识到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社会和大学教育者更多地是期望理科学生更具备创新能力,而实际上理科学生却偏偏把创新能力排到了倒数第三位,他们更强调自身的承压耐挫能力,这与他们特别强调心理素质遥相呼应。这种现象表明,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渴望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们均把“写作能力”和“信息集成能力”排在最后,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信息收集、利用的重要性。

从排序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文理科学生在知识结构的选择上高度一致。职业素养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知识这四种知识的排序一模一样。这说明文理科学生对于没有明显学科界限的知识,比如,职业理念方面的知识追求是一致的。而对于有学科特征的知识,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文理科学生则表现出迥异的态度。如文科学生把“人文知识”放在第九位,把“数学知识”放在了最后一位;而理科学生把“数学知识”也放在第九位,把“人文知识”放在了倒数第二位。这一方面说明文理科学生比较看重本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教育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学科裂缝,文科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其知识结构中的作用,理科学生也没有意识到“人文知识”在其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无论文理科学生,都把“哲学知识”放在了最后,这说明我国教育没有把哲学知识当成工具学科。相比较而言,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是把语言、数学和哲学当成最基本的工具学科。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把这里的“哲学”等同于他们课堂上所学的的哲学,而没有把“哲学”当成世界观与方法论。

2.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教师们也都特别不重视“强健的体魄”和“充满活力”两个选项,体现了高校教育在这一方面导向的缺失。老师同时把人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放在一边,说明高校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无论是教学教师还是管理教师,其前五项选项完全一致,并且平均值差别不大;后五项选项中有四项高度一致。这说明教学和管理老师对学生个性要求基本一致,这种属于养成教育的个性特征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稳定的心理特征。后五项中教学和管理教师不同的地方是,教学教师比较不注重学生的自信,而管理教师比较不注重学生的创新,这也是由他们各自的角色决定的。如表2所示。

在大学生重要能力的排序上,管理教师倾向实用,教学教师倾向理想的能力结构。在大学生不重要能力的看法上,教学教师和管理教师高度一致,说明高校的办学职能、办学指导思想使得教师在同样的教学环境里看法一致。这个结果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有些职能人员兼教学任务或从教学岗位提拔上来,他们的看法要求能力实用,这与教学教师重合度较大。教学教师和管理教师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趋同。不同之处是教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知识和外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性知识基础;管理教师从实用而不是培养的角度出发,他们更看重科学管理知识与学科前沿知识。

3.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首先,个性特征方面。用人单位共同关注的大学生个性特征有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和责任意识,都不太强调的是感恩。这说明用人单位从录用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的岗位要求并不包括感恩,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大学生的直接适用性而不是人才的未来发展与培养,这会给大学生带来功利的心理倾向。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党政机关关心的是实干精神和遵纪守法,事业单位关注的是勤奋进取和团队意识,企业单位关注的是实干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事业单位中我们在抽样时选取中小学样本较多,所以我们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党政部门和企业单位的观点比较一致,大学生的观点与事业单位观点的一致性较强,这说明大学生现在形成的个性特征是与中小学教育密不可分的。而中小学校与社会的衡量标准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表现在数据上,显示出事业单位(以中小学校为主)与党政企业单位观点不一致,而和大学生的观点一致。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小学教育直接养成大学生以后的个性特征。

其次,技能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技能能力选项上一致关注的有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致不太关注的是谋略与决策能力。在能力选择上的一致性的关注点不如个性特征强,恰恰说明不同的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对能力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党政机关还关注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调能力,事业单位还关注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单位还关注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育在此得到的启示是对于不同用人单位均关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应该用必修课程的形式加以固化,而对于不同单位的不同需求是否应该用选修课程或社会实践的方式给有需求的学生提升的平台,这也是高校教育者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最后,知识结构方面。用人单位一致关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职业素养知识和法律知识,一致不关注的知识结构是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党政机关还关注公关礼仪知识、时事政策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事业单位还关注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企业单位还关注专业知识、公关礼仪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调查结果很明确地表述了不同系统对岗位职能的知识需求是不同的。这对于高校教育者对学生的分类培养有着较大的启发作用。

4.高校培养方与社会需求方的耦合程度的调查分析

首先,高校培养方与社会需求方在个性特征方面耦合程度分析。在排序的前五项中,三方共同强调的是责任意识、诚实守信、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说明这四种大学生个性特征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培养的;各自的重点是:大学生还强调自信,高校教师和用人单位还强调实干精神。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三方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看世界。大学生强调“自信”,是主体对主体的一种把握,即主体要求自信,强调自身感觉;而高校教师和用人单位作为客体,他们更看重适用和实用。

在排序的后五项中,三方一致忽视的是:感恩、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和强健的体魄,这说明三方在选择利益时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社会责任感,一致强调做事并非做人。各自不同的不关注是:学生和教师不关注创新,这种忽视一方面直接折射出现代大学教育的“弱项”,没有真正用创新来培养人,当前教育体制已经意识到创新很重要,但没能付诸实施,显示出高校教育特别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而不强调个体差异性;另一方面,从客观现象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缺乏创新平台与机会,忽视创新正是教师和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与把握。用人单位将“自信”置于最后五位,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用人单位强调大学生的直接适用工作而不是对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具有明显的急功近利性。这种倾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其次,高校培养方与社会需求方的技能能力耦合程度分析。如表3所示,在其前五项的排序中,三方共同强调: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方共同忽视了信息集成能力,说明他们都没有认识到信息社会信息收集、利用的重要性。实际上,信息社会人们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集成的能力。这是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我们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关注差异点的比较分析:师生共同最忽视的写作能力恰是用人单位强调的;教师和用人单位忽视的自制力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强调的,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制力已达到高校和社会的要求,而其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高校教育在此得到的启示是:对于三方均关注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否应该用必修课程和必须完成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加以固化,这是高校教育者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最后,大学生、教师与用人单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趋同。在其前五项的排序中,三方共同强调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知识和法律知识。师生还共同重视学科前沿知识。三方共同忽视了外语水平、自然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我们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关注差异点的比较来看:学生还重视信息技术知识,教师还重视科学管理知识,用人单位则重视公共礼仪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三者的差异点显示出学生对用人单位的用人心理比较了解,尤其了解用人单位忽略的素质,但是对于用人单位着重强调的素质却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这对于我们高校教育者对学生分类培养的课程设置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以上耦合研究给我们如下启示:

1.大学生视角和高校教师视角之间的耦合程度较高,而和用人单位视角之间的耦合度不够

用人单位代表就业市场的需求,他们的观点对人才培养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缩小培养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耦合差异,增加耦合度,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在传承过去养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大学生各项就业素质。

2.耦合后模型中的差异素质项目都应是高等教育重点培养和优化的

这并不是说抛开大学生的其他素质全然不管,而是指上述这些素质项目是高校通过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方面。况且,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完善还可以通过环境影响、家庭养成等方式来完成,高校不需要再过多考虑这些方面。

3.突出个性的能动作用

如诚实守信素质,诚信是我国社会当前最需要树立的新理念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无形力量,也是大学生取信于人的道德规范。针对当代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真空现象和诚信意识的缺乏,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培养自己内在素质和能力,如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和优秀人格、良好的全局意识、与人为善的宽广襟怀、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坚韧的工作作风以及能够经受人生失败和挫折考验的能力等,从而改变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偏见。

4.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必须进一步培养相应的各种能力,进而提升为一系列的观点、意识等精神层面素质

尤其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师范生技能是就业素质的基础,要切实加强“新三手”的修炼。除此之外,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发展,就是在不断拓展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养成的,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共处能力、包容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理解能力等能力层面的素质要素,再进一步通过思考提炼,形成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人的价值的观念、对社会的责任心和民族自尊心等观念,以构成现代人文精神的精神层面素质的各要素。

5.三方一致重视的素质项目要重点考虑,三方一致忽视的素质项目也不能置之不理

培养适应现代与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在立足于就业导向的基础上,超越职业训练层面,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等学校,必须将健全的人格(突出表现为个性特征)教育、适用的职业能力教育和深厚的知识素养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灿.人品和能力最重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2):34-35.

篇9

(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222042)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获得知识,是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笔者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规范行为,培养习惯:改变学生的“认知缺失”

科学实验课上,总有因科任教师是小学科教师而引起的学生自律性下降、对实验重要性认知度不足的现象,也常有因课堂鼓励自主探究而带来的学生个性过度张扬、缺乏理性对待实验的认知态度的现象。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缺失,不仅会造成科学实验课的无序和低效,更会导致学生因缺乏规范而自由散漫,终无所获。

新课改理念指引下的教法和学法变革,势必要求教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常规,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每接触一批新的学生,我都会将科学课堂的教学常规,如实验操作规范、器材取用要领等告知学生,并课课强调。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尊重他人的实验思路,且敢于质疑、分析其实验思路是否科学、严谨;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为完成实验而努力,并在合作过程中善于创新,等等。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知完善了,其学习行为自然会发生改变。

当然,无论是实验常规的确立还是科学实验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引领。

二、悉心编排,合理分组:避免学生的“合作缺失”

(一)合理编排实验设计,为学生创设合作条件

科学实验的参与性、科学性、严谨性,决定了其对学生合作的要求。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具体内容,有效为学生创设合作条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活动建议’仅仅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参考,并不是硬性规定。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重新设计。”据此,我将教材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有效编排,对特定实验环节进行合理分解、组合、变通,为学生的实验合作创设了较好的条件。

如《摆》一课教学,由于学生认知有限,我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适宜用合作演示的方式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的喜好和特长分配计时员、计数员,有意设置“摆线长短在实验中随意地变动”或创设“摆角和摆锤重量同时变化”这样的对比条件,让学生来纠错。在这种教学设计中,亲自参与合作实践的学生,最后将测试结果与自己事先预测的“摆角越大摆动就越强,摆锤越重摆动就越缓”的认知进行对比,得出“只有摆线长短会影响摆动”的结果。通过对比思考,学生对摆的规律、特性也有了更为明确、深刻的认识。可见,合理编排实验设计,让学生合作参与,能有预见性地掌握课堂变化,能有方向性地引导学生,从而避免学生对变量控制认识的不到位。

又如《我们来养蚕》一课教学,由于本地气候环境难以满足蚕的饲养条件,于是,我在让学生了解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后,建议他们以方便交流为前提,自主分配小组,将课堂观察变通为家庭长期饲养,将蚕变通为蜗牛、蚂蚁等便于获取的生物,较好地弥补了教材编排的缺失,收效甚好。

针对实验的具体内容,有时将室内实验拓展至户外、社会,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分组实验,将零散实验整合为系列实验,往往能更好地改变因教学进度、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导致的课堂合作缺失。

(二)建立互惠式的立体分组

关于如何分组,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组员之间只能差一个等级,如果差异在两个等级以上,就会导致‘鸡同鸭讲,。”此理论的正确性也在现实中得以验证,组员间的差异梯度如果达到两个等级以上,其本质就不再是合作学习,而转变为好带差的学习状态,无法实现“互惠”。分组前针对课堂内容,悉心考虑组员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合理分组,是成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从不同方面得到提升的前提。

教学《我在成长》时,我将男女同学分成两组,让他们对同学入学以来的身高体重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统计图。小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分工明确,统计认真,计算精确,并分别从男女生各自的角度为实验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最终用小组的数据比较证实:进入青春期的女孩比男孩发育稍早。这样的分组,男生、女生都尽量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互帮互学,并通过实验合作提升了认知,开拓了眼界,提高了动手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滑轮》一课的实验内容活动操作性较强,课上,我根据组员的不同性格特点及爱好进行分组,安排他们分别负责组装滑轮、拉动重物、读数据、记录数据等不同的任务。教学《消失了的恐龙》《生物的遗传现象》等课,需要学生事先搜集资料,课上,我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分组,让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方面的搜集任务,再在课内加以汇总,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组员们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但提高了实验效率,也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深化。

(三)拓展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空间,课堂中的不合作现象往往由于学生急于在短暂、有限的探究时间、空间内力求更多“玩”的机会。我们常看到,小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没有足够的空间验证新想法,没有理想的空间拓展个人实验新思路,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犯错”……有些合作在“走过场”,学生并没有从中发现乐趣,获得成效。有时即使合作了,也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有限而导致合作的低效或无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坚持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将大自然变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广阔空间,让小组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才能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把固体放入水中》一课,旨在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沉与浮。此类实验在课堂上做,时间、空间都很有限,但教会了方法后,我先让学生在家中用鱼缸、水池等容器来检验身边常见固体材料的沉浮,然后再分小组进行多固体物品的测试,并将小组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照片和视频上传至公共邮箱,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分享各小组预测实践的探究过程,认识到物体沉浮的特性,并分享其他同学丰富的材料延伸。这样的合作,突破了课堂探究时间、空间的局限,还激发了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半边苹果和半根蜡烛”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

三、遵循规律,扶放结合:弥补学生的“思维缺失”

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须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有效开发学生思维。

(一)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实验

朱智贤先生说过:“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刚接触科学课的学生往往会凭一时的兴趣学习,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会导致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无法进行思维拓展。因此,教师设计实验时应尽可能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使其有意识地观察事物。高年级学生在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的基础上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设计实验时应主要借助他们对神秘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对探索自然奥秘的自信心,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鼓励他们从实验中获得结论,并通过实验验证结论,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神奇的水》一课面向的是刚进入科学课堂的三年级学生,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神奇”的案例去吸引学生的眼球:用纸巾展示“会爬的水”;用一元钱的水容量来验证“会团结的水”;将雪碧瓶戳几个洞让他们观察“会喷射的水”;将纸船放进烧杯,让他们感知“会托举的水”。如此,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地发挥到最佳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前的现象预测与观察后的结论描述,更好地锻炼了思维。

(二)遵循学科特点设计实验

科学实验课“符合逻辑思考的逻辑性”“讲求证据、尊重实事的实证性”“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观点的质疑性”,都显示出其与人思维的密切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时须注重从以上特点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手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有遵循“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制订计划一实验验证一交流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有效实施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质疑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无需为学生制订详细的实验分工,而应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操作,帮助其树立独立思维的意识。

《果实和种子》一课的实验教学,是三年级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开始。我用四个同型号的矿泉水瓶营造出了四种不同的种子萌发环境,旨在让学生对比种子的萌发条件。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推敲了四个瓶子中分别有哪些条件的基础上,让他们针对每个瓶子中的种子有没有可能萌发自由质疑。这种在尊重水分、温度、空气等客观因素存在事实的前提下进行质疑的过程即是很好的逻辑思维过程。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

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内容作出书面计划。制订计划,就是“动手前的先动脑”。有了问题才便于思考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如进一步明确问题、准备材料、明确方法步骤等。为使探究活动更具目的性、计划性,我要求学生把“先动脑”的内容记录下来,想好了再做。当他们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后,我又鼓励学生猜想和假设,并力图让他们感受并经历像科学家发现真理时那样的思维过程。

如教学《不同的声音》一课,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后,我让他们先思考对于自己经常听到的声音一般会通过哪些方式来记录测试,是通过不断的拨动来获取无律的音响,还是通过拨动不同长度与粗细的皮筋来比较渐进的过程以此记录有规律的声音等。学生根据实验前的思维交流与碰撞进行过比较后,选择了有序探究,从而形成了对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认知。

实验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引导学生将思维从零乱转为有序的过程,指向性很明确,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实验过程。每次实验都让学生经历“动手前先动脑”的步骤,实验的开展才有章可循,效率才会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才会向着有效的目标迈进。

(四)注重现象和数据分析

教师往往注重实验后学生交流汇报的实验结果,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匆匆走过场”,便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本真,失去了培养学生科学、缜密思维的好机会。

教学《降落伞》一课,学生用自制的降落伞,就伞面大小、材质、绳长等因素进行了对比验证,他们都从这三个层面去阐述实验的结论和谁有关、和谁无关。学生分组将各自的降落伞进行实验后,一起交流、分析数据,得出了多种可能,却无法说明三个层面究竟谁的因素大:有的伞面大,但是材质重;有的伞绳长,却在下落的过程中拧到了一起。这些现象无法得出相对科学的论断,当然不应该草草收场。其实,实验中上抛力度与秒表记录等的误差因素也很重要。于是,我让学生将各自的作品带至五楼同一高度,用四块秒表同时计时。对比了多组作品后,我们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伞面面积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论断。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现象不是偶然的,必须经得起反复验证。类似的尝试不但能端正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正确态度,还能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

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培养其数据意识;提炼讨论和交流的内涵,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建构出科学概念,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科技馆;展教形式;创新

科技馆一直被称为进行"科技快乐教育"的场所,作为社会公益型科技教育机构,在开展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需要,科技馆应该积极改变开展科普服务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工作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科技馆职能,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来科技馆,全国科技类场馆对于其展教形式进行了很多的创新,下面我就介绍下科技馆在其20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展教形式。

一、科技馆讲解服务

在科技馆的早期的发展时期,科技类场馆是没有讲解员的,观众到了科技馆主要是通过参与、观后思考的方式来了解科技知识。但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科技场馆规模不断扩大,展示内容的不断丰富,观众如果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展示内容也就越来越困难,游客在参观完后很容易出现对于展示内容不知所踪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讲解员来解决这一问题。科技类场馆的讲解员同历史类场馆的讲解员虽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其相同之处在于讲解基础知识及讲解技巧的相同,不同之外在于讲解方式的不同,历史类场馆的讲解由于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和连续性容易吸引游客的兴趣,但科技馆内有很多展品是可以互动参与的,当游客看到他们感兴趣的展品时就会自行参与而不再理会讲解员,这就使得讲解员很难控制观众让他们跟着你听完讲解。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科技类讲解员要有自己的技巧,例如:对于团队游客可以事先说明展厅内的展品大多以互动参与为主,我将带大家观看重点展品的演示并介绍其原理,在讲解完之后大家就可以自由参观。这种说明可以让观众感到如果着讲解员参观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观看到馆内最精彩的展品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参与,是一箭双雕的事何乐而不为呢,这样观众才能愿意跟着讲解员走。此外讲解员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对展品要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学会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游客,在讲解过程中将原本枯燥的原理简单化、形象化、趣味化,这样才能让游客愿意跟你走、喜欢听你讲。

二、科普剧将科学与趣味联系在一起

以前科技馆在解释科学原理时通常以实验的形式或简单的说教,但目前由于学校、社会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视,类似的活动很多,如果科技馆仍沿袭老的方式必定不会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为了让青少年更多的关注科技馆一种新的展教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科普剧。它将枯燥无味的原理或科学知识化作为单独的点,编织在生动有趣的剧情中,让观众在放松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目前这种形式非常受大家的欢迎,各个科技类场馆纷纷编写不同主题的科普剧并送剧下乡、下社区、下学校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东莞科技馆在2008年、2009年还举办了全国科普剧大赛其作品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及一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两次大赛让更多的社会团体了解这种新的展教形式也让更多的人参加到创作及表演当中来,使这种新的形式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三、科技课

科技课最早是在日本兴起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它将讲课、实验、制做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学习原理,验证原理、动手制作与原理相关的作品来了解科学原理,这种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科技课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首先科技馆的科技课要与学校设立的科学课有所区别,目前,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就已开设了科学课,其内容也是通过一些小实验来验证一些原理。如果科技课也与科学课相同,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能够做出令学校、师生都满意的内容,我馆对此下了很多功夫。在前期就从日本请来了相关专家对馆内人员培训,并示范已成熟的课件做为示例,培训后再自主开发。在课件内容的选择上面也主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馆内展品中有展示的原理做为上课的内容,上课时间一般控制在50分钟以内。上课前首先让学生观看由此开发的展品,然后回到教室上课,上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由展品抽出原理,其次让学生参与做实验来一步步验证原理,最后由学生们亲自动手利用我馆提供的材料、工具来制作简单的玩具,通过这种形式做到育教娱乐相结合。为了扩大课件的来源,我馆也采取了与大中专院校合作的形式,我馆为大中专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而大学生们要在我馆实习期间为我馆开发一些科技课,并研究其可行性来做为其实习的考核标准。这样的做法即让我馆获得了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以此达到双赢。将来我馆还将采用面向社会有奖征集的方法,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科技馆的科教事业当中来。

四、送展品下乡,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