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科学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科学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 发展机制

1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本科院校要想使基础薄弱的学科建设获得良好发展,进行有效的学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学科发展良性机制,是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推进学科优化、办出特色的制度保证。

2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负责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不一,各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又缺乏校一级专门机构的有效协调,造成各职能部门之间规划一致性、工作协调性、政策衔接性不够。有的学校虽已成立了专门的校级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但因种种原因,要么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建设,要么未赋予实际的工作职能,而仅仅是作为争办学位点的阶段性机构,因而亦未能有效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科研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对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等诸多方面难以科学整合和协调。不少院校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科建设的决策与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

3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路径选择

3.1 建立学校、院(系)、学科内部三级学科负责制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学校众多部门的配合协作,又需要有校一级的综合管理机构。因此,学科建设的管理必须要有层级性,要建立学校、院(系)、学科内部三级学科负责制,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各自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3.1.1 校级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可借鉴传统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经验,在学科建设工作之初就设立校一级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如建立学科建设办公室或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科建设的校领导亲自挂帅,以便统一认识,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工作,避免在解决问题时互相推诿扯皮,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职责主要包括:①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阶段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制订出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要求,保证学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合理构建学科布局并进行学科结构的优化配置,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②统筹协调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等学科建设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工作有章可循。③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信息沟通,协调和监督各学科的发展,参与新学科的筹建等,以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1.2 院(系)层面

各院(系)要在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本单位的学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每个院(系)应对二级学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制定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院(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为保证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科学术带头人责任制、科学研究课题组长负责制、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同时,院(系)要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3.1.3 学科内部

在学科内部,要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各学科要在学校学科总体规划下,制订本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以增强学科建设的指导性,减少盲目性。为保证学科建设能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学科内部可实行学科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管理,既要赋予学科负责人一定的权利,在人、财、物等资源调配使用上享有自主权。同时也要明确其职责,实行目标考核绩效管理制,奖惩的幅度可适当加大。

3.2 实行项目管理、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目前大学学科管理主要采用立项管理和(下转第207页)(上接第183页)规划管理两种形式。立项管理是当前高校对学科建设管理普遍采用的模式,是指以立项为管理形式,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认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规定建设周期,系统全面地进行项目建设,强调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等监控管理手段的学科管理模式。由于立项管理在建设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认证,避免了盲目性,开展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对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对于交叉学科等新兴学科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且基础欠佳,需获得大力支持才能迅速发展的学科,就须采用立项与规划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制订学校阶段性的学科建设规划,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建设。

3.3 建立绩效优先的学科发展重点建设机制

在学科发展问题上,新建本科院校须引入绩效优先的重点建设机制。对于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基础较好、又已经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学科,学校应给予重点支持,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以此带动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成较完善的学科结构体系。对列入重点建设的学科,学校可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倾斜,使其脱颖而出。

3.4 建立资源共享、相关学科交叉支撑的学科发展集约性机制

为了使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在学科组织的构建中,新建本科院校可打破按院(系)、教研室单一学科组建的固化学科组织结构,建立相关学科动态、流动组合的柔性组织机制,或按二级学科组建教研室或学科组,统一协调、规划学科建设,整合优化学科资源。

3.5 完善学科队伍管理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结构有待完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师资的培养及引进力度,深入推进人才观念的转变,实施多种形式的选才、用才机制,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科发展的有限目标及重点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要求设置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上岗、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动态管理机制,以优化更新学术梯队。

3.6 构建多维学科评估机制

学科评估机制是对学科建设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科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方法。新建本科院校要建立学科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学科评估机制。首先,要科学地制定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使其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实现全方位评估,应包含学校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方面的内容;最后,要采取多种方式评估,评估结果要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逐步形成学科专业品牌效应和自我淘汰机制。

参考文献

[1]何华生,王云兰.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1下).

[2]宋凡金.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3]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4]杨德磊,刘凌云,马长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篇2

关键词:本科学员;创新实践;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10-04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我军院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军校的永恒主题[1,2]。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创新实践能力,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3]。完善军校本科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管理机制可有力推进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我们以某军校本科学员为研究对象,针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要素和关键环节进行了问卷调查[4]。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校本科学员创新实践活动已呈现出成体系、多类别、高层次、广参与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合力育人机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浓厚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但与此同时,学校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和学员队在支持、指导和服务活动的作用发挥大小不尽相同,仍存在一些管理机制上的不足:(1)在调动参赛积极性与维护学员日常管理制度之间把握不准;(2)学员队(营)与教员之间的长效交流机制还有待建立;(3)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制度尚不完善;(4)对参赛队员的评价所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5)学员队(营)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存在部分缺位,权责不一致。以上问题主要由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管理相关机制还不够完善引起。

本文在对问卷调查结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要素和关键环节,面向学员的实际需求,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业务机关能力、明确学员队职能、发挥创新实践基地主体作用、创新实验中心教学方式、拓展教研室(研究室)职能这六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充分发挥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在培养学员综合素质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体系化管理机制

由于军校管理制度具有指令性强、集中性高和层级严密的特点,顶层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效。在军校条件下,要想开展好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这一系统性工程,首先要做好包括业务机关、学员队、创新实践基地、教研室(研究室)、实验中心等单位之间的顶层设计工作,更好地整合学校各方资源优势,形成体系化合力育人机制。

该框架贯彻以学员为主体的理念,以提升学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业务机关、学员队、创新实践基地、实验中心、教研室为五个支点搭建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平台,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建立集动员、激励、教育、引导、保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实践活动管理机制,真正将管理和服务细化到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6]。

(1)业务机关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通过研究型管理和服务型管理,寓研究于管理之中,通过经常性的调研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学员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

(2)创新基地要起到主体的作用,真正担负其创新实践主阵地的责任,建立起高年级学员与低年级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与参赛学员、有参赛经历的学员与新学员之间的密切交流机制。

(3)学员队(营)要切实担负起服务主体的重任,建立起责权清晰,保障有力的服务型管理模式,为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条件。

(4)实验中心要发挥实验设备优势,支持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实验器材,为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开放的实验平台,促进学员更好地理解创新实践活动的内涵与与技术基础。

(5)教研室(研究室)要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积累雄厚的优势,通过与创新基地的联动与交流制度,善于将科研实践中的技术资源转化为学员创新实践的活动资源,厚植学员的创新土壤。

根据以上框架,新学员进入学校后可以参与到由五方搭建的包括学科竞赛、课程实验模块、综合实践项目、自主创新实践活动等在内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通过建立竞赛分级管理制度、与学员队(营)正规化考评挂钩、队(营)干部激励制度、建立长效交流机制等措施,形成五位一体的体系化管理机制。

二、强化业务机关指导职能,完善管理、保障和评价制度

当前军校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的体系化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相关机构职能较为分散,涉及到学科竞赛的有些问题都是特事特办,没有制度的强制约束和保障。一些常规的服务职能保障有待加强,例如竞赛信息、创新项目立项、经费申请与下拨、学员参与竞赛请销假、以及结题、成果评价等过程中,学员往往要从学员队(营)、学院甚至校机关进行反复协调,有的跨院组队的甚至会出现请假困难的情况。为强化业务机关的指导职能,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完善管理制度

校院两级业务机关应完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制度管理规定,包括竞赛信息收集及、学员请假、外出参赛及学员竞赛成绩公示等在内,打通职能分散的制度障碍,让学员真正享受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所带来的便利,以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量减少通过变通方式处理实际问题。

(二)畅通交流渠道

学校业务机关可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资源,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构建网络化交流环境,搭建学校层面的交流平台。学校业务机关可以在教学网上建立专区,由专人负责所有竞赛信息的按时,由原先等级式逐级信息传递变为由学校到学员的扁平化方式。开辟专门交流区汇总各类竞赛信息,遴选学员骨干对交流区进行管理,方便机关、教员和学员交流。鼓励师生利用教学网开展相关创新实践竞赛,对于参与教学网建设积极的个人和组织可以定期予以奖励。

(三)建立闭环反馈

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专门团队,以学员军事职业发展和部队任职需求为牵引,构建学员创性实践能力评价与发展追踪和闭环反馈机制,可更好地评估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效能,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管理方式,不断优化使其不断满足实际需求。指导学员依据自身特点打造个性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依托学员队(营)以及网络化平台为每个学员建立创新实践能力成长档案。

三、借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东风,建立学员队(营)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服务型管理模式

与地方高校松散的学生组织不同,军校每个学员都从属于一个具体的学员队(营)组织,具有等级分明,管理严格的特点。军校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普通高校的管理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立足学员队(营)组织在学员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制定适用于学员队(营)组织的服务型管理模式。

(一)服务型管理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在课外创新实践领域的服务型管理模式是军校军事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它的落脚点仍然是管理,同样具有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等管理要素;与指令性和控制性管理模式相比,服务型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处理,让管理的服务属性深入到学员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学员队(营)通过发挥动员、激励、教育、引导、协调、保障等服务职能,在学员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做好信息的传递职能,及时了解学员需求及问题,配合主要训练和教育机构,结合各部门资源优势来解决学员最迫切的问题,最终使学员顺利完成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达到锻炼成才的目标[7]。

(二)明确学员队(营)干部职责

学员队(营)行政主官负责制是管理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学员队(营)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细化动员、激励、教育、引导、协调和保障制度规范,进行效果评估与反馈,落实具体的硬件保障条件和组织保障条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设立一名学员营主官专职负责竞赛管理[8]。建立队干部激励机制,对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开展较好的队干部在考评时做相应的倾斜,充分调动学员队(营)主官的积极性。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博士代职队干部的作用,在学员队(营)竞赛管理中承担辅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学员自主管理制度

学员队(营)内部成立自主管理小组进行自主管理,负责信息传递和协调,充分发挥学员竞赛自主管理组织的作用,协助进行大量竞赛的管理,有效协调学员营正规化的管理与学科竞赛的矛盾,杜绝“特事特办”的情况大范围出现,进一步完善基层学员队(营)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促进学员学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发展,全面提升。

(四)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交流机制方面,在各学院内部可建立定期的联席委员会,成员包括院机关、学员队(营)、创新基地、实验中心以及教研室领导、资深教员与学员骨干。委员会各成员约定专职人员负责沟通及协调事宜。通过定期会晤、特定问题协商、规范化问卷调查、学员交流会等方式,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充分发挥连队化管理模式改革各年级甚至不同学院混编的优势,使连队化的规范化管理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形成广交流、大融合的生动局面。

四、深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发挥创新实践主阵地作用

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从学员培训与筛选、部队需求提炼、教学成效评价、研究成果转化、创新指导模式等方面进行推进。

(一)学员培训与筛选

与实验中心合作,更多地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将学员在创性实践活动中容易遇见的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纳入到实验课程体系中,真正将正确的实验性思维教授给每一名学员。建立学员筛选机制,综合理论基础、培训成绩、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因素对学员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评估和分类,面向竞赛的实际需求,根据能力互补原则组建学员创新实践小组,选拔优秀创新实践小组参加竞赛。

(二)部队需求凝练

在参加竞赛过程中,加强与基层部队的联系,通过组织学员及教员参观演习、参与训练、举办座谈等形式高效获取、提炼部队实战需求,真正将部队的实际需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目标联系起来,更好地将科研成果服务于部队。

(三)教学成效评价及成果转化

在教员成果评价方面,切实解决教员指导创新实践活动工作量计算、效果评价问题,将其纳入统一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在学员方面,由成果评价方面从单一竞赛成绩评价扩展到竞赛成绩、专利、论文、成果转化等综合评价。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结合大学生创业竞赛,探索专利、技术、成果转让的具体操作模式以及财务管理模式。

(四)创新指导模式

进一步优化创新基地指导管理模式,设立学员教练团。除目前已有的指导老师直接带领学员方式外,还可将参赛经验丰富的优秀学员纳入指导团队中来。一是传授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给新学员,并纳入优秀学员的课外实践学分。同时可将部分校内比赛的承办和一些高级别比赛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交给这些团队,增加创新基地自主运行能力。

五、优化实验中心功能,推动实验课程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环节深度融合

实验中心是本科课程教学与实践创新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担负着学员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任务。构建课内实践平台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协调互动的关联模式,可深入挖掘现有科技资源,更好提升学员的自主创新能力[9]。

(一)打造优质教学内容激发学员创新思维

从学校各优势学科方向的科技成果中,选用合适内容建设如光电对抗、网络攻防、大数据分析、水声对抗等内容新颖、军事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开阔学员眼界,强化学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

(二)建设开放实验平台支撑创新实践开展

在课外时间向学员开放部分高端精密仪器设备,提高学员实践技能层次,支撑学员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等各类型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三)凝练实际创新需求,提供基础科技支持

课外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也为实验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需求。针对学员参与各类创新实践,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实践活动实际需求,既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又要提高教学内容设计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针对学员在创新实践中的普遍性、基础性技术难点,通过精心的专题实验教学设计帮助学员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四)引入优秀实践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将优秀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作品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专题设计实验等方式引入实验中心的课堂教学内容,既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直接支撑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大平台交流互鉴,共同促进的局面,让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充满活力与蓬勃生机。

六、发挥教研室(研究室)技术和师资优势,支撑学员创新能力提升

当前有些教研室(研究室)以科研为主,除了毕业设计之外,平时与本科学员接触较少,技术上的优势难以转化为学员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研室(研究室)应充分发挥技术和师资优势,更好支撑学员创新能力发展。

1.建立与创新基地和实验中心的交流机制,设立教学联络员岗位专职负责技术转化。

2.通过设立实验室开放日,并在低年级课程负担较轻的情况下,更多安排与创新实践活动有关的参观和前沿讲座,即为新学员积累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过程所需的知识基础创造条件,让学员能够尽早接触与竞赛有关的指导老师。

3.在高年级课堂上进一步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应注重启发思维,引导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在师生间形成一种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努力使课程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探讨、获取新知的发展过程。

更多设立本科生科研和实践岗位,让学员更多地介入到实际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中,为更好发掘学校深厚科技积累服务于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庞国斌.试论实践能力在形成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科学,2005,20(6):5-8.

[2]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74-75.

[3]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17.

[4]钟海荣,徐攀,张培梁,等.军校本科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组织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3):62-66.

[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2012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6]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9):43-44.

[7]秦石乔,汪莹,吴建华.学员队在人才培养中作用和职责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107-109.

[8]钟海荣,吴金刚.学员军旅导师探析――新形势下军队院校学员队干部的新要求,新定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1):73-75.

[9]王德军.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3):83-85.

Research on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Practice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ilitary Academy

XU Pan1, ZHONG Hai-rong2, ZHAO Xiao-fan2,YANG Dong-sheng2

(1.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Academy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Ocean Acoustics;2.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ollege of 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Hunan Changsha 410073,China)

篇3

[关键词]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三、“马原”课教学中倾注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

在东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失落、迷茫的时候,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如此。在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中,“马原”课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马原”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和道德意识等。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以来我们不能讲人文关怀的教育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

当前的“马原”课教学偏向突出“马原”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色彩,只强调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能,导致的结果是使这门课远离尘世,远离学生最为真实的人生、生活和生命,忽视了课程自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育者应努力挖掘“马原”自身的人文性,把人文关怀倾注到教学过程中,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亲切感和认可度,为迷途的生命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马原”课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去审视自己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站在理性思维高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批判。学会辩证地理性思维,就能够站得高望得远,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发挥“原理”课应有的人文关怀功能。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文关怀的一个根本体现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应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教育工作者也不应该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善于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持久动力。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解答的问题,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联系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教育贯彻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人文关怀的思想,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上。如果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相分离,就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上的偏差。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新动态,并及时回应这些新动态,及时解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解决因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带给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避免理论教育的盲点。

(三)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作为对宏大的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并不排斥人生哲学。哲学作为“马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其内在精神依然是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的关注。“人”在那里是“大写的人”,更多的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对罪恶社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哲学思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马原”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相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僵化的物质世界和纯粹功利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的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且促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生活以及人生的真正价值的一种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心。如何避免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中保持自己生命的一片天地,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地贯彻到底,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哲学那里找到启示或者答案。

(四)提高“马原”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就越强。教师自身要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从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的言行中获得一份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充分挖掘、发挥“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同时有助于大学生丰富其涵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峰,马建青.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张泉.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5,(4).

[3]李雨燕,郭华.论“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篇4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theories and model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cultiv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health management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fail to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their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and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good basic research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edical university; health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在?t学院校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管理学与医学的复合型人才。[1]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三早教育”是培养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路径。[2]更具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目前在各大高等院校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3]为了满足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4]因此,加强大学本科的科研基础能力培养,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5]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训练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6]在此情况下,医学校院也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大量科研基础能力培训的课程。但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特殊的专业背景,使得现有的关于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未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学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1 现状与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

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医学院校设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为了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和管理学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主要课程设置包括了卫生事业管理类和医学类专业课程。在思维样式方面,由于卫生事业管理学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学,而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分支,其思维样式属于社会科学样式。而医学属于理科,其思维样式属于自然科学样式。很明显,社会科学思维样式和自然科学思维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思维的差异也显著存在于二者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样式方面。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思维都存在于教学实践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医学院校专业目标培养的困惑。学生的思维训练究竟以自然科学还是以社会科学的思维样式为主,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仍然存在分歧。这种专业目标培养方面的不清晰也影响了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的确定。具体来说,为了支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基础能力培养,究竟设置什么的教学目标,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缺乏清晰的界定,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和顶层设计。

1.2 理科化的科研思维训练

从学科属性来看,医学属于理科,是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医学的科学研究思维和模式遵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在这种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因果关系的证据是核心。因此,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强调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证据。但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框架体系当中,由于是以人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相关的混杂因素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将变得困难。这就导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经济管理研究当中,更多探讨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显著有别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当中,通过实验将一些混杂因素进行控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来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就目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所展示出来的研究模式来看,主要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主要由于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使得单纯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困难。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医学类的本科生,教师也是以医学背景为主体。整体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偏向于自然科学。比如在相关的教材当中,其中的例题及相关的习题训练都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而进行的设计。在这种氛围的诱导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思维样式逐渐偏向于理科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

1.3 培养方案偏自然科学实证范式

在医学的科研思维和样式中,无论是基础的实验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偏向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受此科研思维的熏陶和感染,在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当中,自然科学的实证分析范式占据了主体内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实验研究设计的样式进行了大量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相关科研基础能力培养课程方面,为了迎合实验研究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在统计学教学方面,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的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就设置了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内容。而在经济管理研究研究当中常见的多元回归分析等内容则相对较少。客观地说,自然科学的分析范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但是,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存在自身客观的规律,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思维和范式。但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基础能力培养仍然偏向于自然科学,尤其是卫生事业专业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就体现得更明显。

2 治理机制

2.1 转变教学理念

从根本上来说,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从研究逻辑和研究范式来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遵从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但在医学院校中,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偏向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显然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相关学院必须进行教学思念的转变。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适应时代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围绕建立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科研思维的教学思路,注重塑造本科生经济管理科学基础能力,以完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

2.2 重设教学目标

由于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主要在医院、卫生行政机构等从事管理工作,而且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工作。因此,医学院校本科生素质培养必须适应这种管理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医学院校在制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培养目标时,需要建立培养本科生经济管理思维和基础能力的目标。具体到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需要确立以掌握经济管理科学研究分析范式的培养目标。该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管理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强调塑造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能力的主导思想。

2.3 重置教学内容

在确定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目标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置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经济管理基础研究能力,需要参考综合性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科研素质训练课程的设置。具体在教学内容修订的过程中,删除或压缩相关与医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增加与经济管理研究相关的科研基础训练课程。比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设计与写作、计量经济学等内容。而且,根据相关课程的逻辑关联,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科研基础训练课程群,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更为关键的是,在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强化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重点内容讲授,比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强化对于调查研究的设计、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对于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的处理。通过重置教学内容,以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社会科学研究思维,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2.4 完善基础教学资源

客观地说,目前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管理教师队伍的匮乏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要保证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师资建设。经济管理科研能力培养需要专业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从综合性大学招聘经济管理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另外,实验室建设方面,可以考虑建设相关的经济管理研究的实验室。比如心理学在经济管理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因此需要建设相关的管理心理学的实验室。最后,在科研教学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的科学研究当中,对二手数据的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样式。在此情况下,科研数据库的建设是关键。在目前的医学院校当中,相关经济管理的数据库建设比较少。因此,为了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科研素质,相关数据库建设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通过完善教学基础平台,从而保证学生科研思维的训练围绕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思维逻辑里面。

篇5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素质;能力

1.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

1.1专业素质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选用的,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又兼备图书馆情报知识,能够为教学科研提供专门化、个性化、深层次服务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胜任这项工作,必须具备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所学专业的各种文献资源,从大量的专业信息资源中搜集、筛选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资料,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建立学科馆藏,能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帮助。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某学科的知识底蕴。因为他们服务的对象都是校内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专业水平很高,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同他们站在同一学术高度,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为他们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最可靠的信息支持。此外,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技术不断出现,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

1.2网络信息素质

学科馆员要参加对口院系的教师、科研人员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必须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主动留意,分析用户潜在的信息要求,及时跟踪,研究相关学科建设的新动向,敏感地捕捉,发现并存储最新的信息,要熟练地运用网络手段,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导航能力。所以,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了解和熟悉本学科国内外数据库的结构、链接和检索方法,对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和多媒体文献的各种检索工具心中有数,在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时,要简化、优化、使之有序,必要时编制检索工具,提供多种检索方法,为用户提供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为教学科研服务。

此外,学科馆员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以提高外文文献的利用率,以适应与专业用户交流的需要。同时,学科馆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后,学科馆员应有敬业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年富力强,富有创新意识。

2.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能力要求

2.1认识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等都在飞速发展,图书馆正步入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服务新时代。传统高校图书馆是以文献为服务单元的理论和模式,注重读者群的概念,而现代图书馆则是以信息为服务单位,强调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为重点。高校学科馆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认知、认识能力,才能处理好信息的质与量的关系。信息认知、认识能力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处理信息的关键所在,是学科馆员对信息检索、获取、加工、整理、利用、交流的必备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的信息繁杂、多样,学科馆员要对信息资源做出敏锐的反应和判断,及时准确地筛选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所以,学科馆员要具有良好的信息认知、认识能力,这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科馆员发挥作用的基础。

2.2获取能力

学科馆员要获取有用的信息服务于用户,必须具有跟强的获取能力。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都应成为“信息向导”和“网络交换手”,能从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能知道什么信息可以从网络或数据库中截取下来,能为用户打开信息世界的大门,充分利用信息的检索途径、方法进行信息咨询,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信息用户的需求。他们要有能力做到:①编制网上资源索引。网上资源纷繁复杂,学科馆员要有良好的分类和主题标引能力,并且具有准确辨别信息价值的能力,因此可以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标引,编制出相关的索引,引导用户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知道在什么地方,以何种手段获取自己所需信息,从而迅速满足用户需求。②编制网上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网上的信息资源不乏一些有价值而实用性强的某一专题资料散落于网上不同的网络或网页中。学科馆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下载网上这些信息,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灵活地将它们选择、整理、组织,进行综合处理,建成网上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提供给用户使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本馆的馆藏资源。数据库的开发是获取和运用信息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2.3创新能力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咨询服务职能不断创新,对学科馆员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仅仅是机械地提供信息供求服务,而是要对信息供求情况进行优化组合,科学分析,创造性地进行信息反馈服务。学科馆员不断地把自己获取和收集到的知识、信息、经过加工、提炼整合、升华,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他必须随时跟踪学术研究动态,追踪学术前沿,对一些热点问题、新观点等进行网上检索、筛选和创造性加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本学科新动态、新观点及其潜在价值、深层内涵揭示给用户,建立该学科信息导航。他必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到见解,尽力做到服务内容精品化、服务质量高优化,提高文献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只有在这种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的内部业务工作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才得以紧密结合,才能有所改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艳飞.论学科馆员的创新素质.图书馆学刊,2004,1:7-8

篇6

关键词 三本工科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影响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国内三本院校的迅速发展,三本学生的学习成效问题逐渐成为关注问题.若能提早探明该群体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其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势必能为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些许数据支持。因此,笔者认为,关于如何提高三本院校这一层次的工科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的尤为重要。

1 自主学习的内涵

余文森等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其实质是独立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们的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确立与否。

程晓堂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庞伟国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综合以上看法以及在学校实践中的观察与感悟,笔者认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基础和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

2 新形势下三本院校工科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主观影响因素

2.1.1自我效能感方面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是否能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臆断,它的强弱影响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习者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以及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面对困难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失败,每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坚持性较弱,不加努力就放弃了。这就使其自我效能感愈加低下,从而阻碍了其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学业压力和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学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而对学校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此类现象在三本工科学生群体中也很是常见,刚刚摆脱了高考的重负,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意识减弱,有的甚至不学习,完全放任自我。较其它学科而言,工科课程的学习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那么的轻松自在,而由于所授课程的单调乏味性及枯燥难懂,导致学生渐渐对所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出现学习倦怠,进而其自我效能感也随之下降。

2.1.2 学习策略方面

有研究者曾经说过,成功的学习者学会了怎样学习,他们掌握了学习策略,这种策略使他们采纳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和独立地学习所学内容,所以他们具有学习自主性。研究结果表明,善于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的大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高,而那些不能正确运用学习策略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而大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动机是正确运用学习策略的前提。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来讲,一味的研究书本是没有用的,要结合实际来理解掌握知识,使实践融入理论,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

2.2 客观影响因素

2.2.1 教师在学生主体中的作用方面

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否得以形成的外在重要条件。其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这当中尤为重要,如果教师的观念陈旧,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其结果势必不利于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及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的培养,从而阻碍着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2.2 学校环境方面

学校环境是自主学习者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他们会充分其中的有利因素。因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辅助资源也是自主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由于三本院校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其文化功底自无法和百年老校相媲美,但是学校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与建设。如果这些新兴院校没有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设备又不多,那么自主学习在硬件上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果图书馆的图书室提供的书籍比较少,很多专业书籍都找不到;阅览室的杂志也相对缺少;电子阅览室不仅网速慢,开放的时间也短,学校没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系统,没有对学生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安排课程的时候也没有充分考虑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那么自主学习也在软件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3 课程设置方面

作为三本工科院校,其课程体系本身就是理论性强且需要很强的实践操作,但是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忽略了实践环节,而是长篇的理论。这势必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学习倦怠,从而自我效能感降低,那么自主学习在此环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提高三本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相关的一些建议来三本工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1 学生主体方面

(1)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自身需要,尤其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其次要认清自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规划。

(2)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弄懂自己的专业是怎样一个专业以及该专业未来所能涉及的领域。

(3)合理的安排时间和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学生需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除了正常听讲课堂知识以外还要多参加实习,把学习的课堂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多利用学校的馆藏资源,充实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思路。

3.2 学校方面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建设图书馆,增加专业技术性书籍的藏书量,增强图书馆查询设备配置。力求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全面的图书馆。延长电子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查询资料。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应的自主学习室,专门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场所,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氛围。

3.3 教师方面

在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应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要注意多引导。针对三本院校学生,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能过多渗透理论性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参加实习,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把理论知识和某一个具体的设备和生产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理解生产或设备情况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

作为针对三本工科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体的事情,同样的,学校教师和社会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要化传统的单一的理论教学为以引导性的学生为主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加大力度建设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营造积极向上的、求新立异的学风和校风。因此,要真正提高三本工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严佳,杨保华.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自主性的实证性动态研究――以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 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

[3] 余文森,王永,张文质.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9(3).

[4] 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

[5]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

[6]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

[8] 赵洪珊.大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J].纺织教育,2009(24).

[9] 任春华,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9).

篇7

(赤峰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随着我校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科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活动和途径,如何迎合市场企业的需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战略目标.而当前随着旅游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该产业不断面向国际化和全球化,对英语能力突出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常规教学中与旅游管理知识相结合,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下文主要分析在实践教学中,影响两个专业相结合的重要因素,阐述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实现不同学科间的完美结合,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合;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48-03

随着全球文化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往来,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当前重要的交际语言,成为多项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中近年来兴起的旅游业也是如此,旅游业由传统的地区转向全球发展的模式,要不断推进发展,就必须要有专业的英语人才.所以,本文探讨的是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当前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学生未来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为基准,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而奋斗,培养综合型实用人才.

1 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结合的因素

专业课程的结合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给教师开展实践活动也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的教学课程要求和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将其他学科知识延伸在实践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以赤峰学院为例,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在课堂上相结合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教材内容的编制、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等.教材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而大学英语教材中,怎样融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是影响课程结合的重要方面;如果教材内容变革,必然对教师也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英语教师不仅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还应该主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所以,这些方面都是影响课堂上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因素.此外,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本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专业课程的变革和课堂教学的发展.

2 大学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影响赤峰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的因素很多,例如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等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影响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所以,要实现英语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完美结合,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引导者和领航者,作为重要的传播人,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影响实践教学的关键部分.但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团队中,不缺乏英语专攻人才,但是对于同时掌握相关旅游英语方面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也很正常,毕竟大学英语老师们的专业都是英语相关的学科.英语教师都是专业出身,从事专业教师实践活动,掌握的知识太过于单一,因此,导致在具体实践中无法开展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此外,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观念还没发生扩学科的意识转变,对于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认识不清,简单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成课程教学,还未从传统教育教学体制和观念中抽离出来,对于学生的要求和能力的锻炼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课程上更加注重英语技能的锻炼,无法针对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结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最终必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有限,无法满足就业的市场需求.

2.2 学生水平

学生是课堂实践活动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出发,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变革下,对于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正是因为学生具有个性,所以,学习能力和水平均不相同,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实现课程结合,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这无疑增加学习的难度.赤峰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本科班的学生们的英语能力普遍不高,学习兴趣也不强,这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水平,要想真正实现课堂上将英语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还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只有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才能具有针对性开展综合教学.但是,目前很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没有高中时期的学习激情,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开始出现明显的学习惰性,在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上,尚欠能聚精会神,再加上专业课上接触到更大难度的英语知识之后,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种散漫的心理,不认真学习课堂知识,最终不仅没有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导致课堂结合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作为课堂上的教育主体对象,其自身的水平也是目前开展专业课程结合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

2.3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评价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也是影响跨学科结合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创设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一种模式.但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高高在上,师生关系不具备平等的关系.并且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意识不够,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结合,这就必然要求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解决方案.

3 促进赤峰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院大学英语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相关的建议:

3.1 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学英语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教师应该迎合现代企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市场人才竞争机制后,能快速通过自身的综合优势和实力找到理想的工作,不仅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快速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也能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动旅游产业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清英语教学与旅游专业之间的必然联系.首先,教师应该响应学校对本科生教育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真正透彻理解素质教育的最终教学战略含义,在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到旅游机构参与实践和学习,让学生能认识到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至于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都能真正迎合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学校制定新的教师考核目标,教师也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在校企合作的影响下,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自身的不断时间和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和旅游管理专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坚持以英语教学为主,旅游管理为辅的教学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掌握一门新学科的知识.

3.2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当前教育变革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探究、学习、思考问题为主,扩散学习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一个主体探究活动,比如要求学生使用英语来对当前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做出英文报告,了解旅游服务产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一次市场调研活动,让学生主动接受课程结合的事实,明确英语学习与旅游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实践教学中,只有学生自我意识的转变,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从而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接受多方面的课程知识.

3.3 做好两者结合的准备工作

做好两者相结合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研究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的英语词汇,术语,等等知识.在课堂教学之前,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更好的、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比如,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积极学习,主动接受相关旅游管理方面的培训,当然这需要学校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教师们能参与到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活动中,搜集和了解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掌握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学习情况,掌握该产业对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要求.只有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做好实践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教研室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开拓者和积极的饯行者.在不断的实践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均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也见到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成效.目前,学生基本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一些基本的专业词汇,基本能写完整的英语作文,基本上能做简单的导游英语.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们普遍感到听说能力提高较快.而且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极大改善了学生英语的语音面貌,听力和口语的语言技能均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如何自主学习,也加大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教师应进一步努力研讨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学生未来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秀文.CLIL教学模式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可行性探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英语课程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123-126.

〔2〕蒲娟.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如何与专业相结合——以旅游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137-137.

〔3〕贾宇龙.旅游英语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7):267.

〔4〕李淑荣.职校专业英语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6-57.

〔5〕叶臻.中职英语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与实践[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78-80.

〔6〕孙争争.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

〔7〕冯郑凭.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6):65-68.

〔8〕李丹,崔蓉蓉.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2006(11):62-63.

篇8

关键词:工程管理 应用型 技能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其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从专业范围、开办学校、招生人数、从业教师数量、专业文献资料收藏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到企业从事施工、管理等工作。

一、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技能包括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以及通识技能。

1.技术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投影原理及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AutoCAD进行工程制图,会绘制简单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其次,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工程测量仪器,能够掌握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另外还要熟悉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种,能够进行建筑材料性能试验;并且掌握建筑结构知识与建筑施工技术,掌握现行的主要规范,能够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能够完成现场的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等任务。

2.经济技能

需要掌握工程经济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而掌握工程经济中的重要知识点,即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工程评价(含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环境评价)及工程后评价。

3.法律技能

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具有诉讼、仲裁的一般理论知识,能够就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法律建议。

二、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诸因素高度集成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应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把专业课程分为体验型、研究型、辩论型、案例型、咨询型、参与型、再现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放映录像、设置案例、题目辩论、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对学生就业技能的要求,然后提出问题(训练型题目),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2.建设工程管理实验室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已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突出重点,建设有特色的工程管理实验室。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性教学和工程实践应相互交叉、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这样使实践教学更体现工程特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4.建设课程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是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技能,可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例如,以百色学院东合校区为测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的校内实习基地。当前,我校澄碧校区将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也是一个较好的机会。

5.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

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属于高端科研层次,着力于工程建设前沿课题的研究;另一层次要求教师应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两个层次的结构比例根据学校的定位不同而不同,对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重视“双师型”(教师、执业工程师)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中进行工程实践,以增强工程意识和工程经验,并能够把工程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中去,传授给学生。教师可以亲自了解社会需求以及课堂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专项技能训练。

三、结语

百色学院作为一所刚完成转型的地方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经验等方面还处在积极的探索和试验阶段,这与百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我校从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角度出发,研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尽量做到“量体裁衣”。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GBK2010005))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徐业滨.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57~59.

[3]王进.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1~62.

[4]郭志涛.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8.(3):152~156.

篇9

关键词:科学理论;管理科学;演化模式

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体系,它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各科学领域的发展。管理科学是一种来自实践领域中的规范性科学,它的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演化,也推动着科学理论的发展,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一、管理科学与科学理论的概念辨析

从科学事实(单称命题)出发,经过归纳等方法由事实上升到科学规律(全称命题),再按照假说-演绎模式把规律组织为科学理论。规范的科学理论形成一个有层次的语言结构:事实、规律、理论。科学哲学的事实,特指某个单称命题,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践活动,借助于一定语言对特定事件、现象或过程的描述和判断。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寻找其规律所在,其表现形式包括两种:全称陈述的必然规律:X(PxQx);统计规律:RF(Q,P)=r。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科学事实,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等方法从科学事实中提升科学规律,整体构建出科学理论体系。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管理科学的理论是根据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对管理现象加以观察、实验和测量,寻找其内在规律,再加以综合和重新定义,设定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理论。因此,管理科学是一种科学理论,它具有科学理论的全部特征:逻辑简单性、内在完备性和可检验性。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理论的演进息息相关,每一个管理理论阶段必然反映一个科学理论演化的模式。

二、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理论模式

纵观管理科学发展史,它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管理阶段、管理科学阶段和管理丛林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科学理论模式。

(一)经验管理阶段和罗素的“逻辑原子”理论

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当首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经济人”观点,奠定了经验管理理论的基础。斯密认为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因此,这一理论主要是解决怎样在生产中分工协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以及减少资本的耗费,以赚取更多的利润。经验管理阶段从18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初期,经历了100多年。在这一阶段,经验科学哲学也按照形式逻辑的结构建立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罗素的“逻辑原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验世界是由许许多多各自独立的经验事实(即“原子事实”)构成的,自然科学以原子事实描述经验世界。经验管理与罗素的分析方法一致,斯密通过对制针行业的观察研究,得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的结论。在这个经验的表述中,“人”是基本的逻辑原子,“人”是“经济人”,是利己的,每个“经济人”的活动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行为。

(二)科学管理阶段和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

科学管理阶段大体是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科学管理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中逐渐形成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生产关系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过去积累的管理经验系统化、标准化、用科学管理来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的是美国的泰勒(Taylor)。泰勒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车间管理与法约尔的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框架,其基本原理仍是现代管理的基础。与科学管理阶段对应的科学哲学是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许多绝对真命题的积累,观察次数越多、越广泛、越深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理论就越普遍、越正确。这种累进模式如图1所示:

泰勒亲自深入生产活动观察,找出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标准化、例外管理原理。泰勒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不断观察,并总结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并用此法指导训练工人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与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一致,先发现事实a,总结出定律a,再发现事实b,总结出定律b……以此类推,逐渐形成理论。

(三)行为科学阶段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传统的经验管理基本上把工人视为会说话的工具,严重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劳资矛盾激化,劳动生产率又大幅度下降,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失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的学者通过长期实验,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他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并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这是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以后行为科学不断发展,出现了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Frederi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Y理论”以及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成就需要理论”等理论。行为科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劳资矛盾,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波普尔提出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理论的演化是跳跃式的革命,以猜测和反驳为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即“四段图式”:

P1TTEEP2

其中,P1表示问题,TT表示试探性问题,EE表示消除错误或批判性检验,P2表示新的问题。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突破了归纳主义的累进模式,主张在科学探索中大胆猜测,强调科学理论的可错性。

行为科学正是否定了机械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中人的管理方式进行一场革命,从而形成“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理论。可以这样说,行为科学理论的提出是证伪主义在管理科学发展中的体现。

(四)管理科学阶段和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管理科学理论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主要运用严格的数量技术帮助管理者最大化利用资源,以提高管理绩效。管理科学理论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强调应用定量的和数学的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运作管理和定量决策等分支。

库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科学理论的演化模式:

在库恩的这一模式中,其核心概念是“范式(Paradigm)”,即:科学的模型、具体运用的范例。库恩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正是“范式”的运动。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正是管理研究范式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

(五)管理丛林阶段和费耶阿本德的多元论模式

哈罗德・孔茨在20世纪60年代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认为存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以后,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速;生产的自动化和连续化程度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深刻;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关系和劳资矛盾更加复杂。而对这些变化,以往较单一的管理理论不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出现了多种理论并存,同时又相互渗透,综合作用于管理实践的理论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理论派别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等。

费耶阿本德认为客观世界极其复杂,其探索途径必然保持开放,允许人们采取各种选择,这就是多元论模式。许多理论同时并存,能够调整自己和改变自己,出现理论的增多和扩散现象。

管理科学理论的多元化现象主要依据管理复杂性,管理环境和对象的多元系统决定了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的多样化,也就是说,以何种管理研究范式面对管理实践,关键取决于管理情景。管理科学理论的多元论要求管理研究者面对崭新的未知世界,开放心境,包容多种理论,把科学向前推进。因此,管理丛林中各理论学派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的,具有协同效应。这与费耶阿本德多元论模式的“韧性”原理和“放大”原理相一致,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予以表述:

maxF(x(σ),σ)

s.t.σi≤ci(i=1,2,3,…n)

G(σ)≥0

xi≥S(i=1,2,3,…n)

式中,F代表总体可选择管理研究范式的函数,ci代表第i个要素可以获取的最大资源量,σi代表系统中所属的第i个要素的资源量,xi代表多元化管理系统的协同度。

三、根据科学理论的演化预测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

在费耶阿本德的多元论模式之后,夏佩尔提出“信息域”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比学科领域更加灵活,内涵更加丰富。夏佩尔认为,信息域是由观察得来的经验事实和科学信念(如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原则、信念等项目)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域的扩大和缩小也会导致学科理论的重组。

根据夏佩尔的理论,在21世纪管理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复杂化、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贫乏等因素的影响下,管理科学的“信息域”也将不断变化。我们可以预言,21世纪的管理科学理论将呈现以下趋势:管理科学将与技术科学更加紧密结合;哲学将成为继数学、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之后的第四大基础科学;管理科学数字化时代即将到来。

上述各种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以不同方式描述了科学理论演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理论演化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科学理论模式的建立必然来自于各种科学的发展和演变。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朱秀文.管理学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梁家强.论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理论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5(2).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篇10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