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纠纷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纠纷问题

篇1

一、 劳资、经济纠纷的特点

(一)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劳动关系双方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高于对其他权利的重视程度,由于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个人很难为维护权利与用人单位抗衡,因此多从经济利益方面找回损失,而用人单位对违约出走的劳动者,也大多以经济赔偿为由提出申诉。

(二)拖欠工资纠纷案件多。绝大多数劳资、经济纠纷是由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经济权益被侵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致。劳动报酬是引发劳资、经济纠纷的第一原因,其次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再次是自动离职或辞职。

(三)集体劳动争议上升幅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集体争议呈现突发性强、人数增多、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四)寻求解决的途径转变很大。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往往不自愿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是采取集体上访、封堵政府机关,甚至有集体堵塞道路交通的行为发生。

(五)涉及利益的人员多,规模不断扩大。如20__年1月份来访中有11批集体访反映劳资、经济纠纷问题,人员最多的达22人。

二、劳资、经济纠纷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萎缩,利益矛盾冲突复杂。一些合同无法履行,拖欠工程工资无法兑现。一些企业停产、倒闭矿产,债权难以实现等产生劳资、经济纠纷。

(二)管理监控环节薄弱。如有的企业用工不规范,无用工合同,有的工程是层层转包。

(三)民工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有的民工已半年未付工资,才来申诉,有的没有工资结算单。

(四)承包商为转嫁风险损失。有的承包商以未领到工程款为由,拖欠民工工资,把矛盾推向社会、交给政府。

(五)劳动关系双方法律意识淡薄。有的用人单位忽视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一些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有的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条款显失公平,导致劳资、经济纠纷的发生。

三、解决劳资、经济纠纷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劳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劳资双方依法履行权利义务,促进用人单位自觉规范用工行为。通过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双方在用工时能自觉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工资报酬数额或计算方法,避免产生劳资、经济纠纷。同时,通过正反面案件的宣传教育,使劳动者认识其采取堵路等极端手段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消除一些劳动者“打官司跑断腿,不如集体上访、上路拦车讨钱快”的错误认识。注意发挥新闻舆论和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对违反劳动法、用工严重不规范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和批评。

(二)切实加强管理,创新快速调解机制,依法高效化解纠纷。要求企业将合同文本送到劳动保障部门鉴证,以便及时检查和纠正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对劳资、经济纠纷发生较多的企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予以建档和进行重点监控,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这些企业中检查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特别是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标准和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劳动标准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情况,督促企业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同时建立职工欠薪保障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要求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纳欠薪保障金,缴费比例标准应与过去和现在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有关指标挂钩。如果受保企业职工出现拖欠工资问题,可用该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金向职工支付拖欠的工资,不足部分可通过变现企业资产来筹集。畅通诉讼、仲裁、、调解等渠道,创新健全调解机制,坚持完善下访约访等联系群众制度,及时掌握矛盾纠纷隐患。

篇2

关键词:警务 现场急救 教学问题 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警务改革的不断进行,人民群众对警察履行现场急救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警务现场急救是警务人员的必备警务技能之一。我校自2009年针对交通管理专业开设《警务现场急救》以来,主要以选修课为主。目前,《警务现场急救》已成为我校公安专业类普通学员的平台课程。教学手段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但对于在职民警的培训由于课时量有限,只能进行五项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课堂讲授,无法开展实训。 [1]

一、警务现场急救教学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目前公安部已将警察急救训练科目列入《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大纲》和《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统计表明,该专项训练在所有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总量中可以占到六分之一。公安院校既是“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又是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公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基地。往往建有现代化的室内外射击场馆、实战训练场馆,但警务现场急救的实训场馆建设似乎稍显逊色。警务现场急救教学有大量的实训要求,目前由于资金投入原因,配发急救用品及器材不充足,实训场所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2.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往往只重视青少年的应试和成才教育,却忽视了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领学生们对生命从何处来、性别、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的知识缺少了解。青少年成长在这种环境下,遇到事情很难会有人文的自觉,思考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公安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2]

二、解决对策

1.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插入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警务现场急救的教学时,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回答。例如,在心肺复苏中,是采取口对口还是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这样的接触会不会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再如一度物理性烧伤和烫伤现场急救处理的错误方法――在烫伤部位涂抹大酱的民间土法存在什么问题?(大酱的制作过程需要发酵而发酵必须有微生物支持加此操作会导致烫伤创面的感染发炎。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先将受伤部位进行降温处理,如用凉水冲洗或浸没二十到三十分钟再涂抹烫伤膏。我在教学中还查找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两个实用的偏方:一个是取一只洗净的蚯蚓放置于一干净的小瓶子中,在蚯蚓表面撒上适量的白糖,将其覆盖糖要没过蚯蚓将瓶盖盖好。数天后,化成水,蚯蚓只剩一条皮将皮挑出。用该水涂抹烫伤处很快止痛皮肤复原。另一个治疗烫伤的方法是使用鸡蛋油。经过笔者试验,在使用鸡蛋油3天以后伤口得到很好的愈合,并且没有留下疤痕。具体来说,就是取两个煮熟的鸡蛋黄,放入铁锅内用筷子搅碎,在用小伙进行烘焙,等到蛋黄出现发糊的情况时用小勺挤油,焙油时火不要太旺,要及时挤油,不然蛋黄就焦了,放入小瓶里待用。每天抹2次3天以后即痊愈。)

2.加强警务人员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现场警务人员并非专业的医者,在施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解剖生理基础医学知识、记识常用的体表标志进行了解。现场警务人员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教学与医学专业学生不同,其讲授的内容和讲解路径都是围绕实用的目的进行,如拟出人体头颈、胸腹腰部以及上下肢共27处薄弱的部位让学员记忆,对警务人员在缺乏医学经验的情况下预估伤情和处置决策提供依据。[3]

3.借鉴国外、香港地区警察培训的先进经验,鼓励学生考取《急救员证书》。

一旦学生获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急救员证书》,就意味着对学生现场急救水平的肯定,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救护资质,保证了现场急救的合法化。经历在我国的举行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协助政府处理突发意外事件,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安全,社会更加和谐。如此也必将造就和培训一大批志愿者和急救员,为我国急救事业贡献力量。

4.加强急救技能在警务课堂中的渗透教育

警务技能中现场急救部分的规定内容包括徒手体外心肺复苏术、包扎、止血、固定和搬运技术。其中,现场急救的核心和急救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急救技能。教学实施包括课堂多媒体讲解原理,运用心肺复苏模拟人、纱布、绷带、甲板、担架、哈达、警服等器材进行技能训练,充分体现警务现场急救就地取材的特点,确保警务人员能够掌握急救技能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三、结语

警务现场急救培训以及自我练习应当贯穿于整个警察职业生涯,让每位学生认识到没有急救技能和必备知识,就无法很好地履行其职责,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让每位学生都不断对自己的急救技能进行评估,不断发现问题,提升知识储备,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包括止血、包扎、人工呼吸、心脏复苏、固定、搬运等技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切实提高新时期警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凌.警察院校警务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与教改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7):674-677.

篇3

关键词:临汾;县域经济;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62-02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临汾市共有县域经济单位17个,即17个县、市、区。如何正确看待县域经济在发展中的特点和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临汾市古为帝尧之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西靠吕梁,中部是辽阔富饶的盆地。临汾市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整个地形呈东西向排列更替的条带状。农业以粮棉和多种经济作物为主,土地产出率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汾市矿产丰富,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巨大,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由于临汾地理特点、产业分布、区域分工等条件,近年来,临汾的县域经济呈现了“一轴双核两带”的发展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配置科学、整体功能协调、发展动力强劲的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格局。

二、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

(一)发展思路不明确,基础设施投资少

首先。,就临汾市全市看,县域经济大多以农业为主,且特色不明显,有一定的封闭性。县域经济发展基本靠经济作物基本上是种小麦和玉米。有一些县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子,没有形成本地的支柱产业。此外,政府职能转换滞缓,对县域经济的规划、调控、服务都不到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加之个别地方和部门出于局部利益,对发展县域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棚架现象。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临汾市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忽视了各级城镇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少,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不快。

(二)县域人均GDP悬殊,平均水平差距大

1.县域差距过大

2009年,临汾市人均GDP在20 000元以上的有6个县市,分别是古县、安泽、侯马、蒲县、尧都和曲沃;人均GDP在10 000—20 000元的有6个县市,分布是翼城、襄汾、洪洞、浮山、乡宁和霍州;其他5个县市人均GDP在10 000元以下。

2.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近几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汾城乡差距在逐渐拉大,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1/3,而且增长速度也长期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收入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3.农业效益比较低,区域特色不明显

近年来,临汾市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上涨,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的效益得不到快速提升。临汾部分县域是山西优质杂粮、优质干鲜果和优质中草要生产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政策、资金、技术等配套措施的缺位,特色农业分散经营较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较少,使得特色农业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优势。

4.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临汾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呈稳步上升趋势,2003—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以来,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7.59%左右,一般预算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39.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9.72%。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现存的产业结构是以往投资在产业之间配置的结果,而现在的投资结构又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目前,临汾市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一产基础薄弱,二产比重过大,三产发展不足;二产大而不强,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性、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资源环境代价大,企业规模小,规模经营不足,接替产业培育迟缓;三产中传统产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5.主导产业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从工业来看,临汾市的17个县(市、区)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采掘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县市有吉县、浮山、蒲县、乡宁、大宁、霍州、洪洞等,2008年,采掘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超过60%以上,吉县最高,占95.4%;第二类是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县市有襄汾、曲沃、侯马、翼城、尧都等,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超过70%以上,襄汾最高,占98.9%。这些县市工业又多集中在煤焦铁等重点行业,因此,受相关行业整顿和关停的影响最为明显。从农业来看,多数县市依然是以种植业为主,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有5%左右,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不足30%。这种结构不仅产值低,而且易受气候影响,一遇旱涝灾害,就会大面积减产,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之势。

6 .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欠持续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煤炭、焦化、钢铁等重化工业企业的增多,临汾市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煤焦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尤其是小焦炉、小冶铁、小火电等“重污染、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扩张,使得“两山夹一川”原本透风率只有50%多的临汾盆地遭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度被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政府不重视等因素造成如此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环境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三、推进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各级政府职能,保障县域经济发展

各级政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分析、研究和探索符合当地经济特点的发展方式。既要靠山吃山,也要养山治山,坚持可持续发展。既要调整工业结构,也要调整农业结构,坚信农业大有作为。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科学、快捷的新路子。第一,创新县域金融体制;第二,加大县域科技要素的投入;第三,加大支农力度,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县域经济差异

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能够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使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实行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战略,即依据地球空间不同的经济活动承载能力,实现集中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国家的东邻日本,就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日本的人口约为中国的1/10,但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约1/30,日本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不到中国的1/5。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鼓励要素流动;第二种是增加区域间的转移支付。

(三)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壮大县域经济,就是要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县域经济中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一要以比较优势为原则,选择县域特色农业;二要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道路;三要培育和扶持特色农业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对特色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组织管理和利益协调作用;四要树立品牌意识,深化县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五要充分发挥县域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五)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纵观临汾市县域经济,基本以工业为主,优化县域工业结构是其优化县域产业结构的重头戏,实施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战略。要立足县情,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特色优势,下大气力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地方骨干企业,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大力促进县域工业集群化、板块化发展。一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重点,着力把产业结构调优;二是以品牌建设和节能降耗为重点,着力把产业水平调高;三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把产业布局调好;四是以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并举为重点,着力把产业竞争力布局调强;五是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扶持生产服务功能较强的旅游业、信息咨询业、资产项目评估业等生产企业;针对社会医疗、社区服务等关系到民生的行业,着力把产业布局调衡。

(五)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产业和行业外,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提档升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对交税多、投资大的民营企业在经济上要给予奖励,在政治上给民营企业家应有的地位和荣誉。激发广大城镇居民和农民积极创业的热情,放胆、放手、放开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打造优质城市环境,营造经济发展氛围

城乡统筹、城市发展,关键在于一个城市的环境。当前,城市的扩容已成为政府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压力。开发建设城市、经营城市,县级政府是主导而不应是投资主体,政府应把投资多元化推向市场来吸引投资,依靠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四面八方的力量来开发当地资源。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吸引力;二是优化治安环境,增强保障力,实施“三道禁令”;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增强感召力;四是优化人文环境,增强亲和力。

结束语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是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重大。相信临汾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转型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全市县域经济一定会呈现一片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赫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陈栋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1-18.

篇4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口就业;回归模型;数量分析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低就不能增加就业岗位,导致社会稳定程度的降低,影响改革进程。因此,协调好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口就业率不升反降,即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问题。因此,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稳定就已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以北京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模型,找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出现论的问题本质。

一、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本文从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中选取了1998年以来北京国内生产总值(GDP)、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等数据,回归方程计算由SPSS完成的。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X0表示全部从业人员,X1表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X2表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X3表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利用1998年-2002年,Y=-12685.5+25.151 X0可以看出:期间GDP每增加1%,从业人员增加25.151%。

2003年-2007年的数据首先建立回归方程:Y=-6575.128+15.836X0,可以看出:期间GDP每增加1%,从业人员增加15.83%。

1998年-2002年GDP对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拉动作用作回归分析:Y=20129.79-235.934 X1、Y=-3067.918+28.681 X2、Y=-8991.915+35.821 X3。可以看出:在前五年期间GDP每增加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负增长,减少了235.93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68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35.821%。综上初步得出GDP的增长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人口就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同时与第一产业有反向变化关系。

2003年-2007年GDP对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拉动作用作回归分析:Y=87895.87-1314.352 X1、Y=21319.45-62.467 X2、Y=-2052.498+15.963 X3。可以看出:期间GDP每增加l%,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负增长,下降1314.35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也为负增长,下降了62.46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15.963%。

二、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分析

1.在两个阶段中,GDP的增长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关系是不同的。1998年-2002年北京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波动与当期实际GDP波动保持了顺周期变化,而第一产业的就业波动表现为逆周期变化,而且与实际GDP波动的相关性明显要高于其他两个产业,且高于实际GDP的波动幅度。不同产业的发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尽相同,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相当。2003年-2007年北京市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波动与当期实际GDP波动保持了逆周期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波动明显要高于其他两个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波动与当期实际保持了顺周期的变化。

2.经济增长对第一、二、三产业所增加的从业人员数量变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前五年期间,GDP的增长对第二、三产业都能增加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而在后五年即2003年-2007年期间,只有第三产业就业岗位比1998年-2002年期间稍微增长的。这是由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对对经济增长的有很大的推动作业。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二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大量减少,出现了负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工人增多等原因导致的。

3.通过对上述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在不同时期内,由于GDP增长所引起的就业岗位增加的数量也是不相同的,其中不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拉动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可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不一定是同步增长的。北京作为首都,由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三、结 论

篇5

[关键词] 毒奶粉事件被害人 法律保护和救济途径 存在问题

“毒奶粉”事件曝光后,全国众多被害人及其监护人向奶粉企业、质检总局等提起赔偿的诉讼。在笔者的研究,这次毒奶粉事件被害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实现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救济:

一、依《刑法》追究奶粉企业的刑事责任

含有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已经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追究这些企业刑事责任的同时可以通过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二、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赔偿费用并要求惩罚性赔偿金

依该法,奶制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的商品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第四十一条)除了可以要求工商行政部门处罚外(第五十条),还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三、依《食品卫生法》主张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该该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违反食品卫生法规,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四、依《产品质量法》追究其产品责任并要求支付赔偿金

该该法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可以要求国家机关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五、依《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产品责任法》追究国家机关的责任

被害人可以依上述法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其在奶粉事件中的错误行政行为及行政不作为向全国婴儿及全体国民公开道歉;由国家质检总局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此外,还可以依《民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食品安全管理》等主张人身侵权行为进行赔偿或追究其严重违约责任。

当前,遵循法律途径获得保护和救济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

首先,诉讼主体方面,被告方相对于原告方较为强势,原告方力量分散。一方面,奶粉事件是奶制品生产企业违法生产产品给广大消费者造成损害,而这些奶制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他们联合起来的力量是单个消费者主体很难抗衡的。被害人在拥有强大市场优势、资金优势的企业面前毕竟是个弱者,法院在作出判决时也极可能会受到这些奶制品企业财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奶粉销售特点和地区差别的影响,被害人分散全国各地、贫富不均,甚至有些被害人至今还毫不知情,加之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未必所有受害消费者会主张自己的权利,使得原告方势单力薄,没能形成一个足以与被告方平等对峙的集体,即使提讼也是个案,能得到赔偿的被害人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中,向国家机关要求赔偿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我国目前所规定的不法企业的固定的赔偿数额往往不能足够弥补被害人巨大的身心伤害和损失。前已述及,我国当前的《产品责任法》及《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等法律都对不法企业最高赔偿额作了明确的限定,这使得在发生了毒奶粉这样的极端恶劣的案件时,生产经营者可以援用国家规定的限额来对抗消费者合理的要求,让被害人为不法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买单,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极可能会造成被害人精神、心理层面的创伤久久无法愈合。

第三,举证责任方面,受害方作为原告举证存在极大的困难。由于作为被害人索赔主要方式的民事诉讼采取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举证失败方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责任。在请求赔偿案件中,普通的消费者购买奶粉时未必会想到要保留必要的购物凭证以防出现奶粉侵权事件时作为证据,因此往往手无凭据;即便检验出体内含有该毒物,也难以证明是来自某种奶粉而非其它食品。除此之外,要追究企业的侵权责任,还要证明它们存在过错,这无疑会使本身就处在弱势的被害人一方雪上加霜。

第四,作为赔偿主体的生产经营者,其赔偿能力是有限的。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暂且不论企业是否会有转移资产逃避惩罚等恶意违法行为,单是被害人主张的赔偿,主管机关施加的惩罚,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就足以使奶制品生产经营企业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甚至仅侵权或违约损害赔偿一项就差不多可以掏空一个企业,被害人想获得充分的赔偿,几乎是天方夜谭。

第五,我国的法律程序不能充分满足毒奶粉被害人尽快获得赔偿的需要。在我国,任何进入法律程序的案件都要遵守一定的法定程序,而这些程序经过、举证,审理,到最后判决,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而毒奶粉被害人所受到的精神伤害往往需要及时的抚慰,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先予执行的制度,但是,可以依照该程序进行的内容只能包括医疗费,是不能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而且,面对被害人人数众多时,很少能有企业拿得出足够的钱为每个被害人的先予支付费用。

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害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更好地解决毒奶粉被害人这样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的被害人,以尽快地弥补他们的精神创伤,挽救他们出危机,由于公民被犯罪所害,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国家没有完全尽到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因此,设立国家补偿制度是有道理的。由于国家补偿的资金可以来源于国家财政、对不法企业的罚款、违法所得和社会捐助等广泛的渠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被害人保护资金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更加显著。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具备浓郁兴趣的学生往往能够更牢固地记忆数学知识,其运用能力也非常理想。

2.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的学习需要立足一定的理论基础,相关的概念与定义是学生必须储备的基石。在对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不可一味地生搬硬套、强施学生,可以通过举例、解析等方法来化抽象为形象,客观为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

3.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通过对数学教学中情境模式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分析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起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将积极性调动出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多的学科。从日常生活中的买菜、购物,到房屋面积的计算,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与问题相结合,在活学活用后达到处理问题、夯实基础的双重效果。

二、基于问题分析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实践措施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很大动因之一,数学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数学任务的教学,并且能够保证数学的教学效率,可以通过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数学情境模式。

1.数学情境教学的目标

许多数学专家认为,知识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情境教学主要是利用人本主义思想,通过对人的价值、创造性以及自我实现等各种因素进行教学研究,更加注重在学习中人的主观意愿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总的来说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主要为:以学生的情感调节为主要手段,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数学教学情境,不断促进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2.数学情境教学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需要对教科书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能积极联系实际,进行有价值情境的创设。数学教材并不是非常完美的,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也并不一定是标准的答案,因此,我们可以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的程序一般为“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加强数学应用”。

3.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由于数学教学的内容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情境进行相应的创设,将所涉的情境需要与数学知识进行很好地结合,使课堂效果得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都有所提高。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这一节课时,就可以利用一个直角三角形,折成一个长方形,将一个长方形折成等腰三角形。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分析学生自己的想法,把热身题目完成。接着教师对各组进行要求,使其派出学生代表,将自己的折法进行实物展示,并且演示整个折纸的过程和理由。通过折纸能够发现,最后能够折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这样就验证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一半相等,且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在折完纸后进行一定的猜想: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同样的性质?学生之间交流不同的意见。当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条件下,能够在折三角形时使得到的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学生可能会总结出:线段的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以及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线等。这样教师就能接着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最后学生获得一定的收获和体会,能够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并掌握数学知识。

篇7

【关键词】液面测试 仪器改进 测试工艺

1 我厂油井液面测试现状

目前,我厂油井液面测试主要采用声波测试法,随着工作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液面测试结果无法判断造成重复测试次数增多,严重影响到生产,同时也造成成本浪费。

2 液面测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液面波不清楚或无液面波

分析原因可能为:

(1)仪器本身出现故障不击发或测试中途漏气;

(2)井筒内杂质太多,测试产生干扰;

(3)井太深,声波在井筒内传播逐渐减弱,到达液面后反射不清楚;

2.2 液面监测时,液面数据以等距离线性上升,不符合压力恢复规律

分析原因可能为:

(1)井筒太脏或套管变形,导致仪器测试出假液面;

(2)套压过高或套压为零,导致声波在井内传播衰减过快,衰减完毕仪器即自动计算液面位置直至测试结束。

2.3 液面波清晰明显,但解释计算结果在泵挂以下

分析原因可能为:

(1)计算方法上的系统误差,声音在井内传播随能量的衰减音速逐渐减小,计算中却始终以初始音速作为平均音速进行计算,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2)解释时接箍波选择太少或选取不合理。

3 测试仪器、技术的探讨与改进

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在经过可行性分析后,我们在测试仪器与测试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3.1 引进气体发声装置,降低井筒杂质,提高液面测试成功率

2011年之前,测试均采用子弹作为声源,现场应用中发现:子弹爆炸后产生的残留物增加了测试干扰,造成测试资料准确度降低; 2011年,我们引进了氮气发声装置,该装置测试原理与声弹基本相同,但一次击发后可在5秒内实现复位,以氮气作为激发源,无化学反应,不会有残留物留在腔体内,安全环保,很好的解决了微音器的污染和腐蚀问题,保证了微音器接收信号的能力,从而确保了测试资料的准确度和清晰度。目前,我厂95%的井均采用了氮气测试液面,测试效果良好。

3.2 改进井口连接器,避免因套管口密封不严“漏气”造成液面波不清楚

液面测试采用氮气作为发生源,高度压缩的气体在瞬间释放产生脉冲波,因此测试过程中需保证充入气源密封,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不少油井套管无卡箍头或套管口丝扣磨损严重,这些井测试出的液面波信号都相当弱,处理资料过程中很难辨认,给测试解释带来很大困扰,为此,我们对井口连接器进行了设计改进,在原进口连接器尾部增加一个软密封的“大小头”,这样测试过程中即使丝扣磨损或井口连接器因振动产生移动,也不会产生漏气,软密封的“大小头”始终与套管内壁保持密封,声波的传播得到维持,从而保证了测试资料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3.3 完善液面监测仪结构,合理利用套管气

我们针对液面监测仪器加工了气瓶直通阀,对于套压大(汽油比大)的井采用直通阀后气体是缓慢充入的,该装置能充分利用套管内积压的气体,起到了一定的卸压作用,测试出的液面波相对较清晰。

3.4 采用“憋压法”解决深井测不出液面的问题

2011年测试过程中发现井深超过1500米的井测试时液面波不清楚,我们排除人为原因后从源头上分析,应该是油井长期放套管气生产,声波衰减较快。在高集区块对20多口液面超过1500米深的井采用“憋压法”,测试前提前半小时憋压,使油井套压大于0后再测试,测试成功率大大提高,深井液面能够清楚的测出。

4 结论

综合以上原因及改进实验,解决了部分影响液面测试成功率及准确度的因素,但在计算方面产生的系统误差尚未完全解决,下一步将在这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为提高液面测试数据的准确度,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测试仪器性能良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校验和维护;

套压高的井测试前放套管气,有效地消除环空内泡沫层段的存在,测试过程尽量采用放气方式;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利益;常设机构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冲击

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国际间长期的合作与竞争已经在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方面形成了被各国所普遍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利益分配格局。

在所得税方面,国际上经常援引常设机构原则,并合理划定了居民管辖原则和收入来源地管辖原则的适用范围,规定了对财产所得、经营所得、个人独立劳务所得、消极投资所得等来源地国家有独享、共享或者适当的征税权。在流转税方面,国际税务中一般采用消费地课征原则。在消费地课税惯例下,进口国(消费地所在国)享有征税权,而出口国(生产地所在国)对出口商品不征税或是实行出口退税。绝大多数国家对于这些基本准则的共同遵守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合理的国际税收利益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保障了对生产国和来源国的利益,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税收中传统的居民定义、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传统贸易方式下所形成的国际税收准则和惯例难以有效实施,由此使国际税收利益的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电子商务在所得税上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1.电子商务环境下所得来源国征税权不断缩小

(1)在个人独立劳务所得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形式给个人独立劳务的跨国提供造就了更为方便的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个人独立劳务将会放弃目前比较普遍得到劳务接受地提供的形式,采取网上直接提供的方式,而被判定为在劳务接受国有固定基础的个人独立劳务会越来越少,也在实际上造成了来源国对个人独立劳务所得征税权的缩小。

(2)在财产转让所得方面。由于按现行规则,证券转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等,转让地所在国没有征税权,而由转让者的居民国行使征税权。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跨国从事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直接买卖活动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来源国(转让地所在国)征税的规则,将使税收利益向转让者居民国转移的矛盾更为突出。

(3)在消极投资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工业产权单独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工业产权转让或许可使用与技术服务同时提供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一些目前表现特许权使用的所得,将会改变存在形式而转变经营所得。这也会影响到来源国在特许权使用所得方面的征税利益。

2.常设机构功能的萎缩影响了各国征税权的行使

常设机构概念是国际税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确定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或分支机构利润的征税权问题。《OECD范本》和《UN范本》都把常设机构定义为: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按照国际税收的现行原则,收入来源国只对跨国公司常设机构的经营所得可以行使征税权,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现行概念下常设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地萎缩。跨国贸易并不需要现行的常设机构作保障,大多数产品或劳务的提供也不需要企业实际“出场”,跨国公司仅需一个网站和能够从事相关交易的软件,在互联网上就能完成其交易的全过程。而且由于因特网上的网址与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地域并没有必然联系,单从域名上无法判断某一网站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的,因此无法认定是否设有常设机构,纳税人的经营地址难以确定,纳税地点亦难以掌握,从而造成大量税收流失。

3.税收管辖权冲突加剧,导致各国税收利益重新分配

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主要是指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由此引发的国际重复课税通常以双边税收协定的方式来免除。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弱化了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另一方面导致居民身份认定的复杂化,如网络公司注册地与控制地的分化。这些影响都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1)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现行税制一般都以有无“住所”、是否“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作为纳税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然而,电子商务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促使国际贸易一体化,动摇了“住所”、“常设机构”的概念,造成了纳税主体的多元化、模糊化和边缘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税务机关将难以根据属人原则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好像形同虚设。

(2)电子商务的发展弱化了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的数字化、虚拟化、隐匿化和支付方式的电子化,交易场所、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和使用难以判断,使所得来源税收管辖权失效。外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在一国开展贸易活动时,常常只需装有事先核准软件的智能服务器便可买卖数字化产品,服务器的营业行为很难被分类和统计,商品被谁买卖也很难认定。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供服务一方可以远在千里之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必然重视通过税收手段(比如扩大或限制来源地管辖权)来维护本国的利益,给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加剧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二)电子商务在流转税上对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影响

在流转税方面,现行消费地原则在实施时将遇到很大的障碍。在国际电子商务中,在线交易的所有商品交易流程都在网上进行,在现实中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消费地要对之征税就显得困难重重;而在离线交易中,由于购买地和销售地分离,买卖双方并不直接见面,出口国一家企业销售商品可能面对众多进口国的分散的消费者。这样,消费地要对所有的消费者课征税收也存在很大难度。例如,数字产品(如软盘、CD、VCD、书、杂志刊物等)如果以有形方式进口,在通常情况下是要征收进口关税的,但如果这些产品通过网上订购和下载使用,完全不存在一个有形的通关及交付过程,因而可以逃避对进口征税的海关的检查。因此,在电子商务状态下由消费者直接进口商品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而对消费者直接征收流转税将会使税收征收工作出现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的现象。相对而言,由销售地国课税更符合课税的效率要求。

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 田径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田径作为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一直被冠以“运动之母”,科学、系统地参加田径运动,能够有效发展人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抵御疾病的能力,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伴随着“三自主”选课制(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任课老师)的实施,绝大多数学生已不再把田径教学作为学习内容,选择田径选项课的人数寥寥无几,有些院校甚至取消了田径课,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当务之急这一状况必须引起体育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二、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田径运动多在户外进行,能有效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一直以来,田径项目以其特有的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选择锻炼的内容与方式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新兴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田径选项课与其他项目相比,田径不像球类等项目富有共同协作的特点,也不像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能陶醉在音乐中,其大多是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枯燥无味,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田径选项课失去兴趣,甚至排斥。

三、影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长期以来,田径运动作为竞技运动的产物,给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争夺第一、获取胜利,从而导致对田径教学存在偏见,认为田径运动仅适合在田径场上的竞争,而不适合大众健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

(2)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大多数高校田径教学的内容只是对中学学过内容的重复,尽管内容的深度和尺度在不断提高,然而形式仍然相同,缺乏以健身、游戏和娱乐等更多的内容。现在的大学生喜欢选择新兴、时髦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对技术难度大、运动强度高的田径运动易产生畏惧心理,而且学完之后要进行单一的达标、技评,对此存有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学生参与田径教学的积极性。

(3)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体育教学强调大而全,田径课上课模式程序化、教法手段变换少、教学方式革新少,仅注重于技术的教学,教师只为技术规范而教,忽视了田径运动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与健身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多方向多层次的需求。

四、提高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健康第一”是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贯彻于田径教学的始终,应该从旧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认识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应从田径项目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要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弹性化,改变过去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组建以强身育人、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注重健身和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新内容体系。加强体育理论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田径运动与提高身体素质和增进健康的关系,此外,要大胆引入有趣、轻松、具有娱乐身心的运动项目,如野外生存训练、户外定向运动以及攀岩等。

(3)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赋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时间及参与空间,不过分计较一节课的运动量和技术掌握情况,要注重对学生田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和多样性,尽可能做到给学生新东西、新感觉和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避免因教法单调而导致的倦怠心理,使大学生在欢快的运动中淡忘疲劳、克服心理障碍和增强体质等,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在“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田径教学的考核应逐步建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评价体系,不仅要传授运动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遵循科学性、公平性和综合性原则,提高大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修振. 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高文强. 高校田径教学作用的再认识及发展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11

[3]韩兵. 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篇10

    先刑后民原则是指在一个案件中,出现可能同时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的情况时,应当优先审理刑事法律关系。

    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而且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又相互关联,即适用“先刑后民”原则。 1985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就对先刑后民原则有了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发现有经济犯罪问题,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将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分别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1987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又对这原则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时,一般应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全案移送,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如果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必须分案处理的,或者是经济纠纷经审结后又发现有经济犯罪的,可只移送经济犯罪部分。对于经公安、检察机关侦察,犯罪事实搞清楚后,仍需分案审理的,经济纠纷部分退回人民法院继续审理。”至此,我国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先刑后民”原则已十分明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当多的已经立案的经济纠纷案件同时也涉嫌经济犯罪或与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交织在一起,对这些案件应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又于 1998年4月21日颁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确立了以下原则。最高人民法院(1998)7号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案件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于经济纠纷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