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校园建设;环境监理;校园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地的校园基础建设搞得有声有色,有的是在原校址内改建、扩建校舍,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异地另建新校区。校园建设都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的原则。各院校从整体出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施工建设,一个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校园拔地而起。但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如粉尘污染、噪声污染、污水泥浆等,必须有专门的环境监理制度和部门来规范参建各方的施工,实现校园工程建设对环境最低限度的破坏和最大限度的保护[1]。校园建设是百年工程,要建成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丽校园,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未来的“栋梁”,少不了环境监理的保障。在校园建设中重视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不但是建筑行业的要求,更是校园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的需求[2]。

2环境监理的依据

2.1法律依据

环境监理具有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第二十六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3]

2.2行政法规依据

与环境监理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然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

2.3其他依据

其他还有一些交通部和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的质量标准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性的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工程标准规范和环境设计规范;工程设计文件,监理合同。另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批复也是环境监理的重要依据。

3校园建设中环境监理的意义

3.1全程监管工程建设,确保落实三同时制度

校园基建尚无典型行业环境监理的样板。但校园建设中涉及到的项目多,内容杂,如食堂、住宅、水利工程等。在落实“三同时”制度时,“同时设计”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设计规范保障和制约。“同时投产使用”也有竣工验收的规范加以保障落实,只有“同时施工”缺乏相应的监管。防治污染与校园工程建设如何齐头并进,而不是项目完工后再来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污染进行补救,关键在于环境监理的全程跟踪管理。

3.2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校园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目标

校园作为甲方一般会聘请工程监理来规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提高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工期,保证校园建设的顺利完工。但校方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可能存在资质高低不齐的问题,也缺乏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需要有专门的环境监理制度来规范参建各方的环保行为,对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生态恢复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单位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为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对现场的信息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记录管理,能更有利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开展,实现项目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环境监理是校园绿色施工的的重要保障

建设部2007年颁布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的要求较高,高于文明施工。实施环境监理是保障绿色施工的有效和重要途径。

4.1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工程质量

建筑行业是污染大户,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渣、噪声和泥浆水等。校园建设是长期工程,新校区的建设也往往分工期,不可能一劳永逸,还有后期的修补工程,改扩建工作有时也不能中断正常的教学秩序,经常是校园中有工地。如何不对校园造成大的环境影响,不对师生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绿色施工是非常必要的。将可持续的思想运用于整个施工过程,能有效减少三废排放,不对校园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理单位也能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整改,不但要做到文明施工、更要绿色施工,提升工程质量。

4.2优化施工方案,节约资金投入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二是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三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四是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五是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和可循环材料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和减少资金投入,环境监理的介入是绿色施工能否“达标”的重要保证。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中还要求“以老带新”、淘汰落后产能,这些同样都是绿色施工的要求。

另外环境监理从设计阶段就参与,也能有效规避风险,减少资金浪费。校园建设设计中对于污染防范措施可能存在遗漏或变更调整,雨污水排污口不规范,污水收集管网采用地埋而未采用架空铺设等,如不及时修改,会增加建设单位的整改投入。环境监理单位能及时提出专业性的整改方案,降低整改成本,同时贴近实际及投资方的需求,为今后的开工开好头。

4.3协调各方关系,强化环保意识

校园建设项目头绪多,有特殊性,比如各类实验室、实习工厂等。聘请的工程监理单位也可能不止一家,谁来牵头协调各方关系,保护校园的生态环境,环境监理单位当仁不让。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提出单位要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等具体要求。都需要具备较高水准的专业监理人才来监测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时刻“敲警钟”,就能强化建设单位的环境自律行为,树立建设各方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每个环节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真正实现绿色施工。

5结语

在校园建设中重视环境监理和进行绿色施工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虽无典型的模板参照,但可参考其他行业环境监理的工作内容执行。同时建议各高校可依托自生的学术资源,从相关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等专业拓展衍生,培养专门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专业人才,以适应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岩.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9(2):108.

篇2

我们召开的全市校园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抓好全市教育系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把全市学校建设成为育人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厚的花园式、园林式学校。下面,就如何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工作,我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明确抓好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既是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改善育人环境,提升教育形象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切实把校园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迅速行动,有序推进,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校园环境建设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明确校园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

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校园环境建设工作中,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全市学校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把它归纳入“四化”(即校园净化、规范化、绿化、校园文化)建设时间暂定为三年(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2009年完成其辖区内学校总数的30%,2010年再完成其辖区内学校总数的40%,2011年再完成其辖区内剩余的30%。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把校园净化、规范化、绿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科学制定出三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的具体目标。各县(区)教育局要制定校园环境建设的三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具体实施目标规划,并务于5月底前规划报我局德育体卫艺科。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重点抓好“四化”,力求收到实效。

1、校园净化。要彻底治理校园内的脏、乱、差现象,搞好校内的公共卫生和师生的个人卫生,消除卫生死角。做到五无,即无纸屑果皮、无积水、无臭味、无灰尘粪便、无卫生死角。学生个人要常洗脸、洗澡、洗头、洗衣服,做到卫生整洁、衣着得体。

2、校园规范化。校园内的车辆、学生教室、寝室的书籍、桌椅、箱子、衣物、鞋袜、床铺和办公室及会议室的陈列、食堂内的餐具、食品、校内的悬挂物等均要规范有序,切忌乱堆乱放乱挂、杂乱无章。

3、校园绿化。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具有自身特点,要体现教育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做到凡能绿化的地方全部绿化,要建有美观大方的花园、花台,种植以植物造园为主的花草树木,并修剪管理规范,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枯枝枯叶,力争做到校园内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

4、校园文化。要丰富多彩、健康高雅;学校都要有校训,要因地制宜建有文化墙、知识墙、艺术墙、团队活动室、广播室、校史荣誉室,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唱红歌、读经典”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总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净化、绿化、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四化”建设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卫生文明风尚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要明确抓好校园环境建设的办法措施

为确保我市校园环境建设取得实效,下面,我讲十条措施,请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狠抓落实。

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解决认识上的问题。通过教育要使学校每个师生都知道搞好校园环境建设的意义、内容、职责、要求、步骤、措施,进一步增强其抓学校“四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要制定规划,保证“四化”有序推进。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四化”建设三年规划,并分年度付诸实施。

第三、要落实责任,解决有人抓“四化”工作。各县(区)教育局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四化”建设责任落实到校内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位师生,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第四、要抓好典型,是抓好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在学校“四化”建设过程中各县(区)教育局要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以正面典型示范,以反面典型示警,市教育局将在每年秋季召开全市学校“四化”建设流动现场会,以此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第五、要增加投入,才能有物质保障。各地各校要将学生公用经费的10%以上(不低于10%)用于学校“四化”建设,同时也要多渠道争取资金,切实解决好学校在抓“四化”建设中有钱办事的问题。

第六、要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以制度推动“四化”工作。市教育局将把学校“四化”建设纳入对县(区)教育局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县(区)教育局亦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其辖区内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并严格考核。

第七、要实行悬奖攻关,激励抓好“四化”建设。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四化”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县(区)教育局、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一年总结表彰一次,县(区)教育局和学校亦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第八、要认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解决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问题。进一步开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学生影响家庭和社会。一是学校组织学生向社会和家长宣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以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学校编印环境整治倡议书且由学生发给家长,以促使学生家长搞好自身的环境卫生;三是学校每两周组织学生参加一次义务清扫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四是利用班、团、队、家长会等形式开展环境整治、校园建设的主题活动,提高家校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主动性;五是把社区和村委等有关组织评选文明家庭与学校评选文明小卫士结合起来,评文明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必须是文明小卫士,评文明小卫士的家庭在社区和村委必须是文明家庭。从而起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个区域,充分发挥学校对社会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学生“小手拉大手”的带动作用。教育学生在学校做校园环境建设的小卫士,自己的校园自己打扫,随时保持校园干净整洁;学生在家庭做父母的小帮手,力所能及的搞好个人和家庭清洁卫生;学生在社会做文明小公民,积极参加义务清扫、义务宣传,共同创造文明舒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第九、要加强督查,促进“四化”建设扎实有效。市教育局将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对学校“四化”建设工作进行明察暗访,把督查的情况在全市予以通报,同时,对在“四化”建设中因工作不力而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篇3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 构成要素 组织与协调

校园环境艺术化是实现教育意义上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着眼于“教育立美、以美育人”,旨在通过实施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创造一个高品质的艺术化教育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院校的精神之所在。尤其大学校园,这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主体的师生、员工在空间内工作、学习、生活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创新能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

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是以某种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中,以标志化的外形表达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所以在对环境设计时应注重特色,挖掘特色,整体规划,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根据时展需要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 国外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形态概况

1.1 英国大学校园模式

早期英国大学校园格局基本类似修道院,形成一个自我包容的环境。建筑群是围绕四边而建造的,中心留出一个四方院,这个修道院式的建筑几乎囊括了学院里应有的一切设施,这种模式成为英国大学校园设计的传统方院。毕业于剑桥大学的JohnCaius博士在重修母校时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将封闭方院变化为开放式方院,四周用低矮的墙体或通透的材质进行围合,使大学校园有了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像作为老牌名校的格拉斯哥大学一直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英国大学之一。

1.2 美国大学校园模式

美国大学的校园环境特别讲究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氛围。大学较大一部分都建在郊外旷野、远离城市,这是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教育文化。这样的文化环境,自然能与外面社会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避免学生受到市区商业和娱乐的干扰,但同时又能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

1.3 法国大学校园模式

法国大学教育渗透在城市中,没有特定风格的建造和规划组织方式。如巴黎的拉丁区成为了城市中一个以特定而多样的大学功能,以多种专业混合为特征的城市地段。

对三者的比较分析会发现与国内大学不同,西方大学校园环境追求的是社区式的大学模式,大学提供了一种自治生活的空间,成为所在地域的主人,大学校园的建立符合其所在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背景,形成特殊的社会群体。

2 中国大学校园环境概况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得益于其形成和发展的独特时代背景,得益于其百川入海的胸怀和历久弥香的丰厚文化底蕴,更因为它承载了清华人百年一脉的精神传承。百年,成就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文化内涵很深,给人一种庄严阔大的感觉。据说这是梁启超为清华命定的。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后又制定校徽;校风:行胜于言;校色:紫、白。梁启超先生为北师大所撰的校训也非常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能标示这所师范大学的宗旨。

作为一所民办独立院校,在2008年建校之初,周院长根据教育形式发展和学院的实际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我行,我能成功”的校训。倡导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应用型大学的建校精神,旨在突出立校为公、执教报国的办学理念,对校园的总体规划中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和扬气中突破,将学院的校园环境建设作为一门艺术来实践。

3 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中构成要素

3.1 总体布局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校区整体规划为例,学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机场辅路北侧29号,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5%,绿化率为42%。在校生总数近8000人。规划设计方案把唯一的高层建筑――教学主楼置于南北中轴线上,并以教学主楼为中心,将校区分为南北两区。主楼以南为教学区,南侧主入口与教学主楼间的南北轴线上为约200米长,200米宽的校前广场,行政办公楼、学院教学楼分列于广场两侧,它们构成了广场的东西界面,烘托了教学主楼的中心地位,增强了教学区的场所感和秩序感。为了突出图书馆的重要性,主楼北侧设置了一条东西向的次轴线,图书馆置于轴线西端。同时在东西轴线上设置了文化墙、文化长廊等,来突出校园文化氛围。

3.2 指示系统

以校园内设立一套完整的校园指示系统为例,设立于校园内的指示标识分为三部分:

①校园道路指示标牌。校园内多条道路,在对这些道路命名中渗入人文要素后,增加了校园文化底蕴。以鸿德学院为例,如“崇德路”“地坤路”。指示牌可选用木质或铁质,材质古朴、自然,易被师生接受认同。

②校园平面图,如东南大门、田径场门口、食堂门口等地设立全校平面图,将学校整体面貌展现在读图人面前,使其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便于读图人寻找自己所要到达地点。

③路口指示牌,在路口设立指示牌,标出主要地点的名称及方向,方便人们寻找。指示牌在设计上应加入文化元素从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在一点一滴中散发人文气息,尽量在校园内实现统一整体。

3.3 校园雕塑

实现环境教育功能,通过对雕塑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可以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雕塑这一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我们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和体会。

3.4 植物绿化景观

从景观到绿地的空间设计来说可分为三种:

①仪典式纪念性景观。强化重点建筑及仪典气氛,主要配置在校门主入口或重点建筑前草坪的轴线上。

②人文庭院景观。配合建筑呈现人文秩序的院落绿色植物,呼应学术及教育活动,强调回廊、步道、阶梯、平台与绿色植物的配置,绿地空间以简单素雅为主。

③自然田园景观。是在学校建造人工湖及周边生态绿地,以有机的手法塑造田园景观风格,塑造舒适宁静的气氛。

4 校园环境艺术在设计中组织与协调

4.1 规划的基本要求

①合理的功能布局。高校校园建设必须为师生留出部分自由空间,校园是学生上课、锻炼等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需要有适合较多人流聚集和分散的场地和空间。

②校园整体形象符合育人要求。校园形象系统的营造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它既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上,也反映在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因而需要全面合理地规划和安排。

4.2 新校区扩建原则

①新老建筑形象协调。

②建筑体量和尺度的控制。

③建筑的材料肌理与环境。

在外部空间设计时,距离与材料的质感有一种相当密切的关系。如建筑物就在道路边上,观者近距离观看就要十分注意细微的效果。最常看到的是大理石贴面的墙体,大理石切割十分精细,缝隙笔直、色彩一致、横竖成行、非常整齐;如在一定距离上观看建筑物时,饰面的质感越往上越减弱,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是立面上的色彩感觉而已。除了建筑物本身外,我们在设计小品建筑时也应考虑观者的观看距离。

5 校园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校园环境是一个充实的空间,学生生活在校园内,不仅是为了方便,还要在感觉上达到舒适愉快。如何让建筑与环境在共同的主题思想下得到和谐是校园空间布局的主题;如何使人亲身感受各种美的意境,才是校园环境设计要达到的目的。好的环境才会使人心旷神怡,才会使校园环境赋予更深远的意蕴。

近十多年来,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高等教育已经在大力发展,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大学校园建设速度再加快,将大量新建、扩建、改建。

参考文献:

[1]张鹏.校园视觉文化环境设计[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11).

[2]杨宁宁.关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2(22).

[3]石宇熙.论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01.

[4]陈锦通.谈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6(03).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

环境的广义是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那么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定义就是相对于职业学院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而言的一切环境要素的总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一个学校而言,自然环境已经是定数,无法进行人为操纵来改变。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社会环境就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当今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完善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挑战,要对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完善进行落实,需要从社会环境入手,不断深入探索与实践,促进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当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也在改变。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对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也是职业学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来自经济制度方面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大量的外来政治和文化思想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经济全球化使得意识形态的斗争加剧,主流意识有被削弱的风险,对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产生冲击。市场经济制度使得学生自主意识增强,集体主义减弱;市场经济制度增强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却渐渐削弱学生的协作意识;市场经济制度还增强了学生的公平意识,同时也使学生的服务意识下降。这些都会对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产生很大影响。职业学院的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主体之一,无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来自网络信息化的挑战

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职业学校学生对互联网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往往网络中的多种信息会让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不清,分不清主次关系。除此之外,网络信息中还存在大量错误的和有害的信息,这不仅会使职业学院学生心思不定,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相悖的思想。这对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与完善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与完善的具体操作

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完善需要从影响职业学院学生较大的社会环境入手,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网络环境。

(一)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完善

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完善是职业学校需要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的,所以职业学院中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园中应该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栏或活动基地等,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感到正常与普遍。另一方面,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条列入学校正常的德育考核制度,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项工作又不可像考察学习成绩一般,变成机械化的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应该具备多元性,不应该是数字化和单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性,可能有使思想政治教育趋于功利性的情况,所以除了以一定的固定标准来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还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不可只靠学校制度的约束来进行自我管理。那么,这就要求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像专业技能一样,学习书本就可以,而是需要学生从思想上树立一种自觉自律的意识。教师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做一个有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单纯地理论说教,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全面发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最大程度地理解与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性,让学生积极思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可以让社会环境中校园环境这一重要因素得以建设与完善。校园环境在社会环境中占的比重较大,处理好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完善。

(二)来自家庭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影响

职业学院学生在地理上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校园和家庭。在学校中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家庭中学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却并非全是有利影响。学生在家庭中接触到不利影响时,应该充分运用在学校中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排除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在于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世界来思考。职业学院也应该提倡学生家长为学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互联网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对待网络上形态各异、真假不清的信息,学生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储备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全部接受,也不应该全盘否定。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能越来越重要。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从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面逐步建设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运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应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校园文化存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忽视的情况,因此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在高校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理论来源于实践,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充分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才能使得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在建设前期,要听取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和文化名家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深入论证。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充分发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集中每个大学生的智慧,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优秀大学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对每个大学生的意义重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就必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营造。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创新校园活动,让大学生在有趣的校园活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新兴力量,因此让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崇敬感,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二、优化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外部环境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的生存载体。不管是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依赖校园环境而进行,当然,在大学校园内有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存于有利的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的关键性一环。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优化校园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的校风校训,学风等,正面的积极地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具备良好身心素质的大学生才能更好的吸收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环境的众多要素中,我们重点看校风。因为校风是整个大的校园环境的集中表现。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大学生的正能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它能提高大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因此也会使得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校园环境是在大学生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三、加快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建设

(一)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网络氛围

当今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日益社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技条件基础。结合现实,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体系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拓展网络化传播渠道,精心创作具有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为此,增强新时期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高校要全面加强大学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

(二)积极通过网络向大学生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管理部门应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可以在微信、个人微博、博客上进行文化方面的沟通交流。有效率的解决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种困惑。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在微信、博客、微博上组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大赛,中华文化经典常识、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等等,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枯燥,从而激发当代大学生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高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现象充斥在我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自然大学校园也不例外,这就容易使一些人特别是部分大学生的价值抉择和道德观念发生扭曲。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师更应该自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时刻葆有不加强理论学习就有可能被淘汰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此外,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人们对终身学习理念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应该不断摄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创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和充满活力。通过高校教师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高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应该结合时代特点阐释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教师及社会应最大可能地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当代大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场馆,走向传统文化舞台,走近中华人文经典。

作者:孙哲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伍春泽,白泽敏.论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治与社会,2015,(06).

篇6

【关键词】德育视角 小学校园 和谐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无形品牌,它关系着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就目前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小学校园的长远发展。

一、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即是指:在小学校园中形成的以“和谐”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它也是在校园中形成的一种和睦、协调、公平的校园氛围。由此可见,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旨在创造一个活泼融洽、友爱和睦的人际环境和团结互助、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不同小学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小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德育价值不足

小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外在的标志,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体,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凭借校园物质文化展现出来的,因此,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但当前很多人认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或是校园花草树木的种植与修理或是校园标语的创造与宣传或是校园建筑的翻新与扩建,等等。可见,不少人对小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认识不够,完全没有意识到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德育价值,这对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案例1:

教室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新知的舞台。教室设置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教室设置的好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高效与否也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一部分教师忽略了通过教室这一物质文化载体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室里的扫帚、拖把也有未清洗就乱丢在教室后门的角落里,天气炎热的时候散发出股股难闻的味道。教室的墙壁上也有被学生随意涂鸦的痕迹,校园不和谐现象随处可见。小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教室环境中,任凭德育管理者口头上对小学生如何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也难以让孩子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德育思想不够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无形的财富和品牌,它是经过学校几代人积累并不断被师生认同的结果。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以学校的传统文化内质和精神积淀为基础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氛围并逐步进化为群体的自觉行动,因此,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师生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比,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则主要包括校训、校歌的提炼,校风、学风、教风的培养,它是推动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肉体,而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是初升的太阳,其可塑性非常大,所以,精神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很多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来看,或多或少地存在“弱精神”现象。

案例2:

校训是一所学价值理念的表现,它表达了学校对师生的殷切期望,也传达出了学校的精神追求。但是一部分学校的校训无内涵,形式化趋势较严重,学校在创设校训时并没有尊重学校的历史传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校训特色不明显,学生对校训也知之甚少。在对小学生调查“是否知道学校校训”时,有90%的小学生都表示不知道或记不清楚。从调查可知,学生对校训这一精神文化没什么感觉,更不要说校训会对他们产生什么道德教育了。在调查中,小学生对校歌的反应也差不多。而对于“校徽”,很多小学生也表示并不理解校徽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学校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归根结底便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德育思想有所欠缺,未能很好地发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功效。

二、德育视角下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德育价值不足和思想认识不够等问题,我们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便要坚持以德育为基点,通过建构小学和谐校园文化来实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终目的,为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建构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的改变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活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环境,两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鉴于此,校园管理者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便要注重校园环境文化的建构,并以此为契机来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的建构不仅包括校园环境的建设还包括校园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利用。因此,我们在建构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过程中既要优化校园环境又要促进校园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此来实现德育教学,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案例3:

校园环境的创造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风貌的外在表现首先便是体现在校园环境的净化上,因此,要推动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便要创造“五无”的校园环境,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门窗无积尘、桌椅无刻印、卫生无死角。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实际行动来指引小学生,感染小学生,让小学生深刻意识到校园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为今后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注重教室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在教室中开辟“图书角”“学习角”“才艺展示台”“心愿墙”等来鼓励小学生积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接受潜移默化地感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后角摆放节能箱、废品回收箱以此来提醒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离、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这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又可以推动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何乐而不为?

2.打造“立德树人”的校园精神文化,实现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指引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所以,为了实现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管理者就必须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学校的精神实质,以便适应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要求。基于此,校园管理者必须注重对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以优良的校风来提高办学质量,以良好的教风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良好的学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精心打造出“立德树人”的校园精神文化,实现校园的和谐发展。

案例4:

校风是教育优质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建构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它充分展示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有利于每一位校园人日益巩固其集体感受,形成集体成员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从而防御不良心理倾向或行为的产生。为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首抓校风的建设。如在新生入学时,学校便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小学新生进行德育教育,让新生穿着校服、唱着校歌听取学校对校徽、校旗含义的解读,以此来开展德育教育,让小学生感受到身上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要不断创新校风的建设理念,以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宗旨不断革新校风建设理念,以便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多样的变化,展现校风建设的强大生命力,进而推动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胜.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2]李建明.浅论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隐性影响[J].改革开放,2009(6).

[3]邓向群.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7

Abstract: Campus virescence i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With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caus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eed up the pace, campus area expand manifold due to restructuring and original campus virescence faced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Campus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lleges should value virescence educational function, outstand campus virescence planning design, fully embody the uniqu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science and temperament of colleges.

关键词: 高校校园;园林绿化;环境育人;科学规划

Key words: college campus;landscaping;environmental education;scientific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166-01

0引言

当前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既是城市园林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载体。由于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特殊机构,优美的校园环境是集自然与人文、物资条件与文化氛围于一体的学术生态空间,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园更有助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和优良学术氛围的形成。因此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应做到科学规划,以充分体现出高校特有的文化科学氛围、人文气质和育人功能。

1高校校园绿化的功能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独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绿化功能对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1.1 生态功能人类与花草、树木一样,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具有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本性。

1.2 景观功能在高校园林绿化建设中,盆景虽是配角却必不可少。如在高校大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各主要路口等公共场所,可以进行盆花、盆景和其他盆栽植物的摆放,并经常性更换品种,改变摆放形式或图案,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处于变化中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1.3 育人功能美好的校园环境,能使人们从中可以领略花草树木的内涵,如松柏坚贞不屈傲霜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等等。

1.4 文化功能从观赏植物着手,以疏落有致,摇曳多姿的植物造型和植物群落来浸润师生身心,提升其修养,满足师生学习、活动、交流与休闲的需要。绿化建设工程是表达人与自然亲合性的最直接、最完美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

1.5 形象功能一般初到一所学校,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校园绿化和环境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环境和绿化风貌,也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形象,它最直接地反映出了一个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建设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

1.6 实用功能漫步校园,精致的园林布局如小径、坐凳、廊亭,形式多样的绿地,这些都能吸引师生在其间游憩、学习、交流,它们所提供的轻松怡人的环境对师生的创造力具有一定激发作用。

2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认识,绿化整体协调性不够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2.2 特色景观偏少,校园文化氛围体现不够有的高校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上投资较少或不投资,只是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或照搬照套公园绿化规划模式,没有体现自身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有的高校则盲目追求理想化的高标准设计,忽略了校园原有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因素,没有把园林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学校特点相结合,没有体现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美学内涵。

2.3 植物配置不合理,绿化设计缺少专业性一些高校的园林绿化缺少专业的绿化设计,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认识,物种选择、配植缺少科学性,导致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校园生态系统脆弱。例如校园内有的区域树木过多,造成绿化有余而美化不足,缺乏合理布局和艺术效果。

2.4 管理较粗放,缺少专业队伍有的高校对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经济、技术投资,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有的绿化养护仅靠一些农民工进行一些简单的拔草、修剪、除虫工作,缺少植物生理的基本常识,在绿化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技术性、针对性。

3融文化内涵的校园绿化科学规划设计

3.1 优化理念规划理念是贯穿于规划整个编制、实施过程,对规划起着统领性、方向性、根本性指导意义的规划目的性思想。在高校校园绿化建设中,必须确立先进的规划理念,充分考虑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宏观性。

3.2 合理规划设计方案要经过实际论证及专家评议,对已建成且为永久性的教学区或科研办公区,可统一规划设计进行绿化;对临时用地,可通过兴建苗圃、种植花草等方式,既避免空闲地的浪费,又可为校园增色添彩,增创经济效益,减少投资浪费。

3.3 突出特色我国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特色。因此校园绿化要将各自的办学理念、历史文化及人文思想融入进来,要突出自己鲜明的办学风格及校园文化品位,彰显特性和创新;在绿化设计上要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学校的性质、学科特色、办学特点及自然现状等统筹考虑,使校园的植物造景和学校的发展及历史渊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的景观打上该校的烙印,才能体现该校的特色。

3.4 因校制宜各个高校校园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形地貌,我们在进行绿化建设时,要因校制宜,不要简单照搬别的学校或市政的做法。在设计时应充分利用校园内原有的植物、自然地形和地貌,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园风貌。

3.5 以人为本在校园绿化设计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亲切宜人,体现特色、寓意于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以绿为主、注重造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并注意运用校园分区绿化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被植物;校园景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61-02

通过对桂林乡土地被植物的分析研究,选择几种典型地被植物进行培育,了解这几种地被植物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的需求,培育出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并有一定观赏性的开花地被植物。掌握它们的生态习性及生长速度,如阳性、阴性、耐旱、抗热以及耐酸碱度等生态特性,选择适合培育的校园场地进行培育栽种。估计典型地被植物的生长速度、蔓延生长后所占有的面积、覆盖地面所需的时间,以此来丰富校园景观建设。

一、地被植物在国内外高校景观建设中的研究现状

随着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很多高校在校园景观建设初期,都会以大面积的地被植物来铺满的地面,这是因为地被植物有着易栽种、易管理、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快速地丰富校园绿化,填补乔木和高灌木下面的空缺,达到整个校园绿化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效果。如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各种地被植物和校园雕塑、座椅以及其他一些景观小品组成花坛、花境等景观效果,表现形式丰富,起到了衬托与造势的作用。在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内有一片专门的植物培育区,以供校内绿化植物的补充和更换,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而清华大学,则以众多野生地被植物来美化校园,这些植物既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又能体现与众不同的校园特色,为园林植物提供了新的绿化品种。野生地被植物和现有的经过人工培育好的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会成为今后地面绿化的主要方式。

国外很多高校运用地被植物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了多层次、具有生态效益的校园景观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地被植物,具有易生长、形式多、花期丰富等特点,是丰富绿化层次的重要部分。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合理的复层搭配,同时很多地被植物有着明显的季相变化,能创造出稳定、宜人的生态校园景观。有些大学还在校园内建设了相当规模的植物园,结合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如牛津大学的校园植物配植丰富和谐,有观叶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等,园中有着丰富的植物品种资源,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植物园内培育的植物群体不但保证了校内的绿化建设和补充,还为校内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等环节提供了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人们逐渐认识到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性,把发展地被植物作为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的有力措施之一。

为研究本土地被植物资源,人们通过适当的栽培方式对地被植物优良品种进行了引种移植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19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对园林地被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利用。科研人员曾在秦岭对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对50多种地被物种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季相变化以及绿化应用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地的园林地被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该地区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能够用于园林景观绿化的地被植物也相当丰富。景观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地被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适应性特征等因素,在充分展现艺术化园林景观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和谐统一,具有生态效益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三、典型地被植物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在校园景观绿化建设中,为了形成良好的校园绿化结构,更好地发挥乔、灌、草多层植物绿化效果,需要将地被植物与其他层次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地被植物除了丰富校园景观外,还可以快速地覆盖地面,增加校园绿化绿量,形成有层次、有韵律的校园景观环境。在校园景观建设中,通常采用多年生观花观叶地被植物来衬托作为边缘植物的灌木,形成一个有层次变化的底层绿化结构。通过开花地被植物在疏林草地上的点缀,可增加绿化情趣,丰富校园景观。

(一)典型地被植物调查和适应性测定

经过调查选种,选择了杜鹃、鸢尾、月季、绣球四种地被植物进行培育研究。其中月季喜阳,适合点缀草地和绿篱,还可以用作花坛装饰。鸢尾和绣球喜阴,适合种在林下,而我校正缺少林下绿化,这两种植物的选择非常适合我校的景观建设。杜鹃喜阳,耐半阴,选择四季都有花期的品种,非常适合与落叶树木搭配,既能保证春、秋、冬季阳光的照射,又能避免夏季阳光的暴晒。这四种地被植物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我校的校园土壤多为黄土,实验证明,除杜鹃需要掺和腐殖质土外,其他均能良好生长。

(二)典型地被植物培育和在校园景观中应用的美学价值评价

经培育研究,月季、杜鹃和鸢尾已有了一些成效,尤其是鸢尾,繁殖速度相当快,第一年单株种植,第二年会翻3-4倍增长,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林下地被植物。绣球成效低一些,经过扦插,成活率虽然很高,但需要维护,并且要两年时间才能开花。虽然这四种地被植物的培育技术和繁殖速度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在这四种植物中,杜鹃和月季是四季开花的地被植物,是点缀常绿景观植物较好的开花植物,可以为校园景观增添色彩。鸢尾的花季是3-4月,紫色的花瓣似蝴蝶,搭配发新芽的常绿植物,显得生机勃勃。绣球的花期是4-5月,由于花朵硕大,色彩富于变化,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可以更好地丰富校园景观。

(三)典型地被植物快繁技术研究和生态效益评价

通过对月季、杜鹃、鸢尾和绣球的培育研究,鸢尾适合分根繁殖,速度较快,可达到3-4倍的效果。月季和杜鹃适合扦插和嫁接,在繁殖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还要防止病虫害。绣球适合分根和扦插,季节最好选在春季。4种地被植物相比较,绣球和鸢尾具有降温增湿作用,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在上午和下午均要高于空地周围的空气湿度。在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以便发挥植物在改善校园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建立校园地被植物绿化生态环境效益评估计量指标体系,对校园地被植物绿化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总体评估和计量非常重要。

四、结语

典型地被植物培育并应用于校园景观建设是丰富校园绿化的理想措施,通过培育和研究,在高、中层次的园林植物下配置低矮的地被植物具有较好的层次感和韵律感。通过培育研究,月季、杜鹃、鸢尾和绣球4种开花地被植物符合我校的景观建设要求。通过4种开花地被植物的点缀与衬托,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能更好地提高校园景观的生态效益。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 中专院校 校园文化 德育建设

校园文化包含了一个学校思想、政治、体育、环境等各种物质文明因素和精神文明因素,在中专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专校园的德育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德育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校园德育建设应该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之下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牢牢抓住德育建设这条主线。中专院校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是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和进行德育建设的重要路径。

一、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德育教育为主

在中专院校中,要想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就要围绕德育教育这个中心,在德育教育建设方面下工夫。以德育教育为主,增强学校的德育建设,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职业信念。

培养有觉悟、有素质、有理想、有职业信念的新型人才,是德育教育的一大目标,所以要加强德育教育建设,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平时要进行“人才观”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能在社会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职业自信心。其次还要注意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立志成为祖国的专门性人才。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是学生道德水平的一种体现,所以要加强道德教育,教师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而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爱岗敬业,尊重他人,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要重视专业课程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要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德育建设对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习惯上,如果学生的行为举止比较文明,素质较高,学校就会形成清洁的卫生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而这正是建立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中专院校在增强职业教育之时,还应该不忘依托不同形式的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例如开设礼仪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和美育教育讲座,开展演讲比赛,等等,既对学生进行德育灌输,又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素质的舞台,以此帮助他们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德育建设

中专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会给德育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建设的有效平台与载体。一所中专院校一旦形成了优秀的校园文化,其所产生的影响和价值是难以想象的。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归属感,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优秀的校园文化还有助于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和谐的校园氛围。而这些对于加强德育建设都会发挥良好的作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动员全校形成文化建设的共识。

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现在很多中专院校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但是这些文化生活的丰富主要表现在种类的繁多,往往只注重业余生活,而很少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要加强文化建设,首先应该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共识,人人共尽一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教学管理和学习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二)增强校风建设。

增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生机勃勃的校园氛围,学校要加强学风、师风、党风和政风建设,进而加强校风建设。经常进行校风教育,让学生了解校风的内涵,能够切实贯彻和落实校风的精神。学校在新生入学之际就要对学生进行校风、人生观和理想教育,让学生对校风有一定了解,从而能够使得校风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一直发挥感染力和控制力作用。

(三)美化校园环境,“硬件”带动“软件”。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的活动场所、建筑等其他的硬件设施设备,作为校园文化和学校教育的物质载体,它们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幽雅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培养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校在重视软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校园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空间栽花、种树,对校园进行专业化的设计,把学校建设成为花园式或者园林式校园,学生在其中能够陶冶情操,校园文化建设的速度也会大大提升。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专院校在增强二者建设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建设的同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建设相互促进,所以,学校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制订合适的建设规划,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前提下,实现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同步进行。

第二,着眼于大处,着手于小处。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建设都是大工程,学校要着眼于高处,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同时还应该着眼于小处,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和衣着打扮,在教学楼上书写校风校训,等等,这些细节对文化建设和德育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总之,中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学校领导和师生都应该意识到其重要作用,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好德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瑞华.中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3,(04).

[2]游萍.对中专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3]付彦秋.中专学校德育工作刍议[J].林区教学,2005,(04).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环境 学籍档案 管理方法 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校园环境已经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校园管理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学籍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管理者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建设起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一、当前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于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不够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还没有完全普及,尽管应教育部门要求在信息库中录入了学籍基本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面,不能满足社会的查询需要,对与能够反应学生综合能力的信息,例如参加过的重要活动、获得过的奖项以及专利等还是要通过纸质资料来查找。

其次,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由于学籍档案中的材料由多个学生管理部门提供,例如,教务处负责提供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入学以及毕业信息等,而学生处则提供学生的奖惩记录以及就业信息等,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不能建立紧密联系,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学籍材料不能及时归档。

最后,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与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不适应。很多学校在对电子信息进行归档时,都是采用磁盘拷贝的方式,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同时,由于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部门,因此存储信息的格式也不统一,无法与先进的软件平台相适应,这无疑会增大管理难度。

二、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管理方法与技术

(一)明确学籍归档范围、加强数字化管理

首先,各个学校要对学籍归档范围进行明确,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将数字化材料列在归档范围内,管理者要认识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材料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求学经历、专业信息以及研究方向等),还要将能够体现出学生特长的信息包括在内,例如兴趣爱好、参与过的重要活动、获取过的奖励以及专利等,使用材料的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学生的能力,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方便了使用者。

(二)学籍信息的采集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学籍信息采集的规划。首先,学校各个部门应该明确自身所管理信息的内容,管理部门根据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规划,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各个部门所管理的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是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些信息并不是孤立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使用统一的形式来存储这些信息,档案馆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以后,将这些信息嵌入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后,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更新要及时,保证系统中所存储的资料是最新的。

(三)归档技术分析

对于学籍档案信息的归档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实时”,这就需要数字化技术提供基本支持。要想做到实时归档,就要创建一个档案化的标准接口,这个接口有两个功能,第一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发送、完成数据迁移过程;第二是对数据在完成归档以后,要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档案化处理,保证这些信息的“标准性”。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向各个管理部门采集学生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共享信息,包括学生的一卡通信息(姓名、性别、学号以及以及学院等)、毕业论文信息等,将这些信息放在数据管理中心共享,因为这些信息除了档案管以外,其他很多部门也会需要。还有一类就是非共享数据,包括学生学籍的变化情况、求学期间的成绩以及答辩材料等,相关部门要将这些数据及时归到数据库中。接口程序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档案化处理,将这些自动分类、编号,同时盖上归档章等,这样就在归档的同时完成了预立卷工作。

(四)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的统一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在档案进行管理时存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不同步的现象,这是学籍档案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求学校在建设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重复劳动,提升管理效率。首先,学校要将学生作为基本管理单位,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学籍档案案卷,其内容与电子学籍卡保持一致;其次,二者之间要做到一一对应,计算机会电子文档进行自动组卷,而纸质文档则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归档,两种档案不仅要做到档案号的对应,对于更新的内容也要做到完全对应,避免出现纸质档案更新滞后的现象;最后,纸质档案中的信息可能不完全包含在电子档案中,对于缺失的部门要将其数字化处理,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三、总结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籍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各个学校应该积极建立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丰富学生档案内容,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做到实时更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二者之间做到同步统一,不断提升学籍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成小芬,陈国钧.高校学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