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6 16:4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经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经济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方法和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农业企业)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短缺与有效配置问题日趋明显。特殊的人地关系和管理体制,土地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土地资源学作为专业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区域分异特征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达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合理配置与保护的目标[1-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因此,本文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特点,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王秋兵主编的《土地资源学》,该教材从土地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土地资源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阐述。全书共14章,可分为四个部分:(1)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类型及其演替;(2)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3)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4)区域土地资源概况。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与培养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1.基础理论部分。虽然学生对土地资源并不陌生,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前期学习的主要是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对土地资源的基础理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具备土地资源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参考了相关学者的大量教材,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刘黎明主编的《土地资源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梁学庆主编的《土地资源学》;西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邱道持主编的《土地资源学》等。此外,结合自己所做的土地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以及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向等内容,及时总结并补充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2.实践教学部分。以前的课程教学没有设置实践部分。从现阶段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尤为必要。根据专业定向和课程特点,设置了三个实习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野外选取一块典型样地,利用谷歌地球软件截取该样地的遥感影像图,首先让学生进行室内解译与地类的判读,然后到实地进行调查、核实,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撰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2)土地评价方法。结合第一次的实习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的评价,从而掌握土地评价的基本方法与应用。(3)农用地利用状况实地调查。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应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象,必须了解现实中农用地的利用状况。围绕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种植经营等情况,开展实地调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和解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如果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课程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1.引导式教学。通过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现象、照片或者切身体会来引导学生进行枯燥理论的学习与理解。比如,在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中,以南坡、北坡植被生长的状况为例,来说明地形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在水资源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过程中,以2014年夏天大家都切身经历过的全国范围内的水荒,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水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学生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在土地资源的演替过程中,以学生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说出自己家乡土地资源的变化等。此外,将网络媒体广泛报道的耕地占用、征地拆迁等社会现象穿插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对近年来资源环境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
2.视频教学。视频教学能够帮助老师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展示的内容,能随时增补学科大量前沿信息,是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3]。例如,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部分,穿插播放央视2014年制作的《红线》系列视频,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也深切感受到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紧迫性。学生反响很好。
3.专题汇报。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政策与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可使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博弈关系,以及未来土地利用政策与发展方向。例如,在耕地保护与农用地利用方面,由学生自己分组去实地调查,然后以专题汇报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并展开讨论。这种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充分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并积极进行分析讨论。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以设施农用地的分类为例子,阐述不同历史时期设施农用地的分类归属、缘由,并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实地调研,对设施农用地的分类归属问题进行辨析。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认识到土地利用分类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乃至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单纯以卷面成绩为唯一衡量指标的考核方式,养成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以及平时不学习,考试临时抱佛脚的不良习惯。因此,要教好、学好这门课,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同样也要改革,才能走完、走好“最后一公里”的路程,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与效果。
考核总成绩为100分,考核方式分为三个方面,将总成绩分别分为60%、20%、20%:一是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理论知识是学习、认识事物的基础,这部分必不可少,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60%。二是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课堂讨论、专题汇报、学生发言等情况进行打分,考核学生平时课堂的参与性与创新性,此部分占总成绩的20%。三是实践能力的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表现,以及实习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操作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20%。
四、小结
《土地资源学》是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必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以此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的专业素养。
篇2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要研究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主要应考虑的便是碳排放问题。就目前而言,由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有两种: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指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或保持导致的碳排放,如围湖造田、草场退化、种植制度的改变等。间接碳排放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为源碳排放,如交通用地尾气、矿产品开采工艺排放等。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现象比比皆是,且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碳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如何管理好土地利用以减少碳排放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的国家(王铮和朱永彬,2008),尤其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土地类型变化不当往往不利于碳蓄积,会加剧碳排放。如森林砍伐会直接导致地上生物量排除,土壤呼吸加剧;农牧林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生物量便会被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草地转变为农田会加剧土壤呼吸,从而减少了碳素向土壤的分配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不当引起的碳排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低碳经济理念倡导下,中国政府逐渐重视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力求土地利用朝着低碳和经济的方向发展,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力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中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问题,其中尤以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问题最为显著。(一)东北地区过快的农业发展扰乱了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和2010年统计的数据显示,1996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达到215262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55%;到了2008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减少到214500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7.63%,但实际上2008年耕地总面积只比1996年减少了0.35%。但东北三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面积增加也主要来源于森林和草地。而该地区的森林和草地富含生物碳量和土壤碳蓄积量,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将对于该地区的地面生物量清除;耕作以及水土的流失将对土壤碳蓄积碳汇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草地转变为耕地将加剧土壤呼吸,不利于碳积蓄。近几年,国家政府在低碳经济理念下,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投资积极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2010年该地区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22426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额占84%,当年造林总面积为50703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为308643公顷,而退耕还林面积却为0。这样的发展并不能使该地区土地利用低碳化,要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必须合理配置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而并非一味增加林地面积。(二)华北地区的牧草地出现严重的退化和荒漠化现象由于过去20年间华北地区大量的植树造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到2005年,华北地区牧草地面积比1985年减少了6888000公顷,主要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增加1175600公顷);还有部分转化为耕地(耕地面积增加774700公顷)。但是,就总体来看,牧草地面积下降速度依旧过快,同时过度的放牧也加速了土壤沙漠化速度,这些都不利于土壤中碳的蓄积。(三)华东地区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华东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理应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显示,2008年耕地面积只占了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9.98%。与此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增加耕地面积仅为95006公顷,但是减少耕地面积却达到了99695公顷,超过了增加的耕地面积达4689公顷,可见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超过了增加的数量,年末耕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总量中,有85%用于建设用地,占全国耕地改造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4%,可见华东地区建设用地改造的面积之大,华东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迅速变化(耕地逐年递减、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导致生物量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加速了碳排放,将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华东地区会出现这样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呢?这一方面是华东地区地处平原,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匮乏,因此自古以来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耕地和进出口贸易。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领海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内陆地区快,各地纷纷建居民楼、厂房、写字楼,加速了该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耕地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及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人们纷纷闲置耕地或者转卖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进厂打工或者自己成立工厂进行加工、贸易。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种势头更为猛烈。江浙一带很多原有的耕地都被低价转卖给政府用于建设用地。农民搬进了政府新建的农民安居房,农民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这种现象已经违背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同时也恶化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调整,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的利用,值得政府部门深思。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好生态发展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有节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效地管理保护好土地的生态系统。因此,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重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减源”、“增汇”,这是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和提高土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然手段(彭欢,2010)。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优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土地利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土地利用的管理力度,通过法制化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通过增加耕地转化审批环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向建设用地。对破坏耕地、任意改造为建设用地者进行严厉打击,应处于高额罚金,并要求其限期对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生态系统。同时,提高林地面积规模,控制耕地、牧草地、沼泽和滩地面积减少速度,促进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向林地、牧草地和耕地转换,设立提高土地的碳吸纳能力。其次,我们应该利用经济杠杆,促使土地利用合理化。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取得和保有的成本,提高土地价格,以此用经济杠杆自动调节土地利用类型,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场。尽管低碳经济、碳汇等词汇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碳积蓄后到底用于哪里或者说能否带来经济效益,这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不健全导致的。碳交易其实质就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碳排放权利的交易。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彭欢,2010)。我们应该应用市场化的手段,制定好合理的碳交易体系,并处理好各个相对量的指标,建立全国的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碳交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碳排放才能从经济的角度得到实质性的遏制。总之,目前低碳经济下我国土地利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道德等各种手段进行管理。重要的一点是让低碳经济观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应该从本质出发,倡导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让低碳和土地利用自动协调发展,这对于现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让经济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有力杠杆。当然,健全的法律也是必然的管理途径,法制的强制力手段将能使土地利用管理变得井然有序。
作者:刘伟 何春艳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三章 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四章 国家建设用地
第五章 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六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继承和抵押
第一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二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继承和抵押
第三节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和抵押
第七章 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依法经营、保护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海南经济特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海南经济特区的土地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限期使用制度。
地下资源、埋藏物、隐藏物、原有公用设施不属于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继承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
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农业生产,也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自办企业,或者作为与其他单位、个人合作的条件,用于非农业建设。
第三条 土地使用者开发、利用和经营土地的活动,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者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
第六条 省、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统一管理工作,负责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工作。
省农垦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垦区内国有土地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对在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土地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国有农场、林场、牧场、盐场、渔场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征用的土地,以及国家未确定给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山、荒地、水面、滩涂、河滩地和其他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第九条 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向市、县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
拥有集体所有土地的单位,应当向市、县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非集体土地所有者依法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应当向市、县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集体土地使用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集体所有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除外。
变更土地所有权或者土地使用权以及在土地使用权上设定他项权利的,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报批或者登记。
第十条 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一条 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有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的原则处理:
(一)在乡、民族乡、镇范围内,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土地纠纷,由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土地纠纷,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处理。
(二)在市、县、自治县范围内,跨乡、民族乡、镇的土地纠纷,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处理。
(三)跨市、县、自治县的土地纠纷,由有关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召集当事人进行调解;经调解无效的,由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书面报请省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章 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条 省、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拟订乡、民族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修改的,应当报请原批准机关批准。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开发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第十三条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土地,除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外,不得征用或者改变其用途。确需征用或者改作他用的,必须按照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城镇规划区内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方式组织实施:
(一)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直接投资开发建设;
(二)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委托企业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成后的土地使用权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统一出让,并依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
(三)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以土地使用权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成后,企业依照合同约定取得部分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第十五条 开发国有荒山、荒地、草地、滩涂、内陆水面用于农业生产的,必须向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照下列权限报请批准:一次性开发333公顷以下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一次性开发333公顷以上666公顷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依法承包经营集体所有土地以及依法使用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原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不得擅自在承包地、自留地、自留山上打坯、建房、造坟、开矿或者进行其他毁坏土地的行为。
需要在承包经营的土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上从事采矿、采石、挖沙、取土等经营活动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办理法定手续后方可进行。
采矿、采石、挖沙、取土后的土地复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国家建设用地
第十七条 国家因建设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统一办理。征地工作由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征用集体所有土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服从国家需要,协助做好征地工作。
第十八条 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对已按照建设程序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可以按照项目征地;对城镇建设或者旅游业、工业建设需要综合开发的土地,可以有计划地成片征地。
在城市规划区、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开发区和风景名胜保护区内征地的,应当先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十九条 凡按照项目征地的,由项目所在地的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用地申请进行审查后,按照征地批准权限报经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成片征用土地的,由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可行性论证报告,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 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者使用国有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按照下列权限审批:县级(含县级市)人民政府审批土地的权限为耕地(含水田、旱田、菜地、园地、鱼塘,下同)1. 5公顷以下,其他土地3. 5公顷以下;海口市、三亚市人民政府审批土地权限为耕地6. 5公顷以下,其他土地13. 5公顷以下。
同一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一次申请批准,不得化整为零。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各类土地总和,每宗不得超过第一款规定中其他土地的最高限额;超过限额的,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土地的有关文件、资料应当报省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总量必须控制在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内;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计划征用土地的,应当事先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征地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建设需要和规划要求进行初步选址,提出征地方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发出征地通知书;
(二)组织调查勘测,根据土地权属及利用状况,确定拟征土地的面积、界址;
(三)会同有关部门与被征地的单位协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四)就征地事项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征地批准权限报请人民政府审批;
(五)根据人民政府批准征地文件,落实征地有关事项。
第二十三条 被征地单位应当自接到征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与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征地有关手续;逾期不办理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做出征地决定。被征地单位对征地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对经依法批准的开发区、成片开发项目和城市规划区内近期建设需要使用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预征。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预征土地,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出资支付征地补偿费。
经预征的土地,在建设需要使用时,仍必须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报批。
第二十五条 预征土地在办理预征手续后,应当支付征地补偿费的30%,被征地单位可以继续使用土地。预征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时,应当支付余下的征地补偿费,落实劳动力安置方案。
预征土地两年后进行开发建设的,征地补偿费应当根据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第二十六条 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
第二十七条 土地补偿费按照下列标准支付:
(一)征用水田、旱田、菜地、园地和鱼塘,按照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支付;
(二)征用已种植但未收益的园地,可以按照作物长势比照邻近同类作物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支付;
(三)征用林地,按照被征林地平均年产值的15倍支付;
(四)征用其他土地,按照第(一)项标准减半支付。
第二十八条 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0倍支付;征用林地的安置补助费按该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15倍支付。
第二十九条 征用土地的青苗补偿费,属短期作物的,按照一茬(造)产值支付;属多年生作物的,根据其种类和生长期长短给予合理支付;人工林和零星树木按照实际价格支付。
被征地单位自行砍伐的人工林或者发出征地通知书后突击抢种的作物,不予补偿。
第三十条 被征用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农田水利设施、水井、坟墓等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
发出征地通知书突击抢建的附着物,不予补偿。
第三十一条 被征地单位应当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专户存储征地补偿费。
征地补偿费由实施征地的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期限汇入被征地单位开设的征地补偿费专户,不得以现金支付。
第三十二条 征地补偿费中除属于个人的青苗和附着物的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如数付给本人以外,其余的征地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统一管理使用,主要用于举办集体企业,发展农副业生产或者进行农用土地开发和农田基本建设,不得私分、占用或者挪作他用。其中安置补助费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划给自谋职业者作为就业补助和不能就业的人员作为生活补助。
第三十三条 国家按照征用土地的比例分期分批将被征地单位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每次转为非农业户口的人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面积除以征地时该单位的人均耕地面积计算。
被征地单位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由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的条件审批。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多渠道安排被征地的村民就业,组织和指导被征地单位举办乡镇企业安置剩余劳动力,引导和帮助村民自谋职业;使用土地的单位应当优先招收被征地单位的村民就业。
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在与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能安排就业的,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安置农民就业的条件、人数和期限。被安置就业的农村职工自动辞职或者被辞退时,其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选派其他成员替换。
第三十五条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被征地单位的生产、生活用地作出统筹安排,根据需要适当留出土地给被征地单位按照规划使用。
第三十六条 被征地单位用征地补偿费发展生产、安置劳动力就业确有困难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从出让土地使用权收入的地方留成中划出部分资金给予扶持。
第三十七条 经依法批准兴办的开发区或者成片开发项目需要迁移村庄的,应当在征地范围内或者附近选址,妥善安置。
第三十八条 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对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由收回该幅土地使用权的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偿。
第五章 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三十九条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乡镇企业建设,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应当符合乡(镇)村规划,用地不得突破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乡(镇)村建设用地年度计划。
第四十条 农村居民、回乡落户的城镇居民、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建住宅申请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必须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并办理报批手续: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荒地和坡地的,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经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需要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住宅的,必须经宅基地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并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集体所有土地建住宅或者进行其他活动。
第四十一条 居民兴建住宅用地面积应当严格控制。具体标准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
居民住宅用地面积已达到标准,出租、出售住房或者改为经营场所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四十二条 乡镇企业和公共设施、公益事业需要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必须经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权限报批。
第六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继承和抵押
第一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四十三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度计划,并报省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年度计划拟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权限与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征用集体所有土地、使用国有土地的审批权限相同。
征用集体所有土地又同时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同时报批。
第四十五条 下列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
(一)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的土地;
(二)由人民政府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
(三)出让期限届满由人民政府收回的土地;
(四)其他可供出让的土地。
第四十六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分别采取协议、招标、拍卖的方式。
下列用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协议方式出让:
(一)国家机关、部队用地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市政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
(二)基础设施用地;
(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四)工业项目用地;
(五)国家扶持发展的普通标准住宅用地。
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用地应当采取拍卖、招标方式。
第四十七条 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底价和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价格,由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基准地价,结合拟出让地块的条件、出让年限和土地供需情况等因素确定。
未经价格评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减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
(二)市政公共设施和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科研事业用地;
(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高科技开发项目用地;
(四)开发荒山、荒地、草地、水面、滩涂用于农业生产的。
第四十九条 出让土地使用权收入的款项,作为专项基金管理,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
第五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由市、县、自治县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签订出让合同。
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不得超过七十年。
第五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应当从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总额的10%作为定金,余额在90日内付清。
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未依照出让合同规定期限付清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未付部分1‰的违约金;逾期达90日仍未付清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定金不予退回,并可以请求赔偿,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限期拆除。
土地管理部门未依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期限向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已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总额1‰付给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违约金;逾期达90日仍未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有权解除出让合同,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并可以请求赔偿。
篇4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工程中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和人员优势,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情况,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经过8年的专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一学生专业认知实训、大二学生校外认识企业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大三学生校内综合技能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建成由南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南通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南通天地华宇物流公司等几家大型物流集中型企业组成的校外实训基地网络,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场地、岗位、设备、技术、校外指导老师等资源,承担大一、大二学生认识企业实训和大三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任务,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场所。校外实训基地的这种双重功能在培养学生职业实际操作技能和获取实践知识方面成效显著,经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众多用人单位好评。同时,这种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也满足了企业生产用工需要,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延伸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1)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欠缺
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所构建的校外实训基地网络是学校为了学生实训和就业而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主动联系企业而达成的单项式合作意向,企业由于利益追求与学校不同,未能合理统筹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视指导培训学生为企业负担,缺乏积极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教育意识。校外实训基地在接受和安排学生实习时,临时按照学校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岗位供学生实习,企业没能积极参与校外实训计划的制定、校外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校外实训指导老师的统筹以及学生校外实训的考核评价,使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成为难题。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
高等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有几种:其一,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场所、设备,安排岗位和指导人员,管理学生日常实习等,是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建设模式;其二,企业将部门经营性业务交由学校管理学生实训工作,企业只负责监督实训基地的日常运营情况,是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参与为辅的建设模式;其三,政府投资建设并管理公共实训基地,供多家学校和企业实训实验使用,是以政府建设管理为主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前采用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模式,它在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单一建设模式也存在着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管理不到位等缺点,需要有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相互拾遗补漏。
(3)校外实训基地功能有待完善
校外实训基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多重功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操作能力;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机构;为学校教师锻炼双师素质提供场所;学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平台等。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实际中主要发挥了学生职业技能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功能,但尚不具备物流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功能,学生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主要在学校实训室完成,缺少企业实践作业操作考核,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结果不全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一方面学校没有主动与企业商谈如何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等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管理以及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处理和技术开发一般由企业自行研究,尚未形成与学校立项合作研究、共同解决的意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鉴定功能和产学研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呈现出的种种问题,影响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多个视角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为实践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1)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
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过程中,由于双方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以及没有建立利益互惠机制,致使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规和制度,由政府和行业组织依据法律法规牵头选拔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与学校面对面商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合作事项,并委托物流行业组织负责校企合作的监督、计划、实施和考核,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政策平台。同时,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应共同研究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益互惠机制,由政府动员、行业组织牵头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如图1所示),设定董事成员标准条件,明确双方责权利;董事会定期吸纳企业、学校会员,通过媒体宣传,使会员企业和企业家感到成为董事会成员、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并具有培训资格是衡量企业实力和水平的标志,也是至高荣誉的象征,促使企业统筹眼前经济利益和长远社会利益,主动履行董事会企业会员的相关职责,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可以定期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管理培训服务等,还可以支付给企业一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维护费用,为企业营造更多利益平衡点,切实增强企业参与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热情。
(2)设计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物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是目前物流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学校应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和借鉴其它建设模式,形成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具体如下:订单培养,联合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学校按照大型企业集团的用工需求,以企业名义定向招生,学生与企业签订毕业用工合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共同提供师资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和校外实训任务并对学生进行考核。校外实训基地一种情况是由订单合作企业建设和管理,负责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任务的安排和考核等工作,另一种情况是校企联合投资建设,同时供企业生产经营和学生实训使用,双方设立校外实训结构共同管理。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正筹备与南通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交运集团、中国邮政南通分公司订单合作办学,成立物流管理“罗莱班”和“交运班”和“邮政班”,学生的实训、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等任务都将在相应的公司进行,使学生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订单班运营成功后,将推广至学校,以学校名义与南通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交运集团、中国邮政南通分公司合作成立罗莱学院、交运学院和邮政学院,为全校多数专业学生和教师提供校外实践场所。校校共建共享型建设模式。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处于独自投入独自使用状态,未充分利用区域内同类院校或专业的实训基地资源共建共享。2003年,由五所高职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共建的常州高职院是校校共建共享型建设模式的成功典范,为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应加强与南通地区的职大、航院、农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开放型、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共同经营和管理,追求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有效整合效应。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在中心城市或高等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创建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该地区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担负该地区相应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由于资金有限,也需政府投资兴建公共校外实训基地,供社会企业和学校实训使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已投入运营和使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目前南通尚未建立类似的公共实训基地,因此南通高等院校应积极联络政府,促使政府投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丰富高等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资源。
(3)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功能,促进协调发展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要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和校企产学研合作相结合,在所有实训基地中挑选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学生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中心及课程培训和考核场所,在校外完成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职业技能资格的认定,提升学生学习考评效果。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积极与南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南通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交运集团等大型企业商谈成立校外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校企共同开展学生技能考评鉴定工作。
另外,校外实训基地还应具有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功能,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以抽调骨干教师组成顾问小组,一方面定期深入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培训、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主动为企业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生产作业效率和顾客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顾问小组要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课题项目小组,共同探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管理提升等领域的问题,使企业不断从产学研合作当中受益,这样也能激发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总之,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发挥校现有学生实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和校企产学研合作功能,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施工;造价管理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及其它工业领域对建筑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确定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此外,工程造价的管理在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工程施工中工程造价现状分析
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对工程造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工程项目,从项目的设计、施工,直至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需要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的增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首先,由于缺乏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了多头管理的情况,一些项目没有经统一的部门审核把关。第二,不是全过程的监督的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现象,不正当竞争,工期压缩,超出预算以及物力人力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就会对用户的合法权益带来巨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监管,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2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
其一,优化设计方案和采用合同的模式控制造价。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对整个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满足功能和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优化、简化设计,控制造价减少投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首先要加强效益的观念和理念,管理人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造价,为了有效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合同方式,以此来有效约束相关工作人的工作行为,通过法律效力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并且按照相关的条款开展工作。其二,加强人、材、物管理。建设项目总投资中人工费所占的比例约近30%,所以通过对人员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配置,制定有效的人员管理方案,以此来降低人力成本从而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物资和材料的采购也是国产项目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将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首先要制定完整的采购计划审批后进行统一采购,招投标采购和竞价采购是有效的减低采购成本从而控制造价的有效手段,从而是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利润空间。其三,造价管理环节不可放松。招标阶段,遵守市场竞争的原则,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竞争,标底的编制和商务标评审是影响整体造价的关键环节。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的控制,严格工程变更审批,不得随意变更,不得未经批准,擅自扩建,改变投资规模,对变更工程量进行造价控制是有效监督的一部分。
3工程造价中后期管理分析
3.1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促进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施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整个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于差异所造成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价格波动,以及严格的执法过程中,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建设氛围。
3.2不断提升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素质
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尤其是在目前的新形势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业务能力亟待提高,职业道德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项目成本管理不能只满足于估值,基本操作,更需要转变观念自我充电以适应新环境新形势。
3.3优化完工后的成本控制
竣工验收后的结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已成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顽疾,也是造价管理需要解决的症结问题所在。通过审查工程质量、竣工工程量、设计变更,材料消耗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费用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审核计价方法和费用计取是否按合同条款执行,按照规范严格审核杜绝高估冒算行为的发生。
篇6
1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农村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明确,产权残缺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关于土地产权问题,在不同主体间的归属安排并不是十分合理,使得各个权力主体对于农村土地的权力、义务、收益等内容不能够明确认知,这也是我国农村土地经济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国家对农村土地权力的控制,直接表明农村土地的最终归属权是属于国家的,但是国家并不是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的主体。我国广大农民群众虽然是农村土地名义上的拥有者,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所有权并没有充分展现,农民土地权益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可以说农村基层政治民主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民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角色混乱,对于农村土地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分歧。
1.2土地分配制度不完善我国农村目前采用的是在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内部实行以家庭为单位对农村土地进行承包,虽然它能够有效保证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而且使得每一个农民所拥有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但是受时间的影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为合同签订之后就没有办法再对其进行更改,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家庭中新增加了人口而土地不会增加,同时家庭中的人口有所减少而土地也不会随之减少,而且农村家庭中新增的人口是无法获得土地的,最终导致相同的农村集体下,农民人均承包的土地不均匀。我国较多农业地区的亩产量不高,很多农村人口向外界流动,依靠打工获取经济收益,目前还不会产生较大的问题,但是长此以往粮食生产力下降,粮食的价格也会不断上涨,最终会使得农民有不满的情绪,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定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2对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2.1赋予农民永久农村土地使用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能将农业土地私有化;二是不能改变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基础。目前,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已经形同虚设,所以不如将其全部打破,将农村土地全部收回归国家所有,但是给予农民群众永久的土地使用权利。在此基础上,国家作为农村土地的拥有者,可以颁布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农村土地使用过程中的转让、继承等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规范,保证我国农业发展,保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我国的农民群众获得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农民成为了农村土地真正的“主人”,而且不会改变原有的家庭承包模式,同时还保证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因为国家赋予农民群众永久的使用权利,而且土地权利还可以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下转让和集成,农民会将农村土地看作是自己宝贵的财富,能够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的短期行为,充分展现市场机制,将农业生产中的规模效应良好地发挥出来。
2.2完善土地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土地登记制度,使得农村土地行政由传统的审批管理方式转变为登记管理方式,不仅是对农民群众农村土地使用权利的保护,同时还能够有效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改革内容,这一改革需要尤为注重的就是如何体现公平分配,使得农民群众的权利平等。因为每一个农村家庭都有着属于自身的生命周期,劳动人口的比例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土地权益分配的起点上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农村土地进行首次登记过后,在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益交给农民时,就废除原有的按人分配制度,农民群众想要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主要途径就是在家庭内部采取继承的方式或者是在家庭外部采用买卖的方式解决土地需求。
3结语
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模式;管理;经济效益;实践
1 前言
从局地之间的差异来看,尽管各地区在土地政策上所产生的差异不是很显著,但是农户之间在生产决策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却非常的明显,而这种差异性则主要表现在了农户对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的一个响应程度。在实践过程中,农户所选择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也决定了其对于土地所产生的干扰强度,这种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土壤成分的有效性以及储量等。对局地土地质量的变化和土地经济效益好坏产生影响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土壤自身保水能力以及保肥能力。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正确引导农户进行最优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使其采用一种正确的土地利用行为,以此使局地土地的质量保持在一种平衡的状态,并且使农户的收入得到相应的增加。
2 试验概况
该区属于丘陵山区,其地貌类型主要是由深丘低山、河谷阶地和浅丘平坝等所构成,其土壤类型为紫色土,该区域土层的厚度在20厘米―30厘米,其中砾石的质量分数为29%,全磷和全氮分别为0.66g/kg、0.43g/kg,其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为5.94g/ kg,该区的气候特征显著,年平均的温度在18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在80%―90%范围内。在降雨分布上,该区域处于一种不均衡状态,降雨时间主要集中于夏秋。在该区所选择的这一试验区中, 所种植的粮食作物为红薯、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为油菜和花生,试验区域的总面积是20hm2,采用的是一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2.1 土地利用模式选择
在本次研究中,基于试验区域内社会的经济条件以及当地农户种植习惯,选择了五种土地利用模式,即粮-豆-粮间套作(FBF);果粮菜间套作(FFV);粮间-菜间套作(FEV);单一粮经套作(MONO);菜经-菜间套作(VEV)。
2.2 试验设计
各试验点是从三月下旬进行整地划区, 一共将试验区划分为了十二个小区,小区的面积为42m2。在小区内,根据随机区组来进行排列,基于2m这一要求来起垄开厢,其中垄面的宽度为1.2m,沟的深度为0.3m、宽度为0.8m。各农作物种植方式主要如下:第一,小麦,在厢面上带状进行六行小麦的种植,其窝距和行距分别为13厘米和20厘米;第二,马铃薯,在垄上进行两行马铃薯的种植,在垄边距离大约25厘米处开沟并进行播种;第三,榨菜,在厢面上种植四行,其行距为30厘米,而窝距则在20―25厘米范围内;第四,蚕豆,在沟内种植两行,其中窝距为 25厘米。此外玉米与油菜则在厢面进行种植。
2.3 试验过程
在试验区域内,在马铃薯上将100―120kg/hm2的渣肥来作为底肥,并配施0.028kg/hm2的硫酸铜、硫酸锌、硼砂,2.28kg/ hm2的硫酸钾,1.47 kg/hm2的尿素以及2.45 kg/hm2的过磷酸钙;在蚕豆上,则施加0.3 kg/hm2尿素,0.9 kg/hm2的过磷酸钙,28-42 kg/hm2灰渣肥,并配施相应的硼砂、硫酸锌及硫酸铜;在小麦上则施90-130 kg/hm2的渣肥作为底肥,2.48 kg/hm2过磷酸钙,1.48 kg/hm2的尿素,当小麦在齐苗以后,再将0.45 kg/hm2尿素和粪清水进行混合追施苗肥。
2.4 试样的采集以及测定
在作物收获以后开始采集试样,采取一种多点混合取样的方式,即取0-20厘米的表层土壤,根据方格网法在每一个样点的周围布点并取混合样,基于上述方法在获得n个试样以后,接着对试样进行自然风干、过筛以及磨碎,待这些工作完成后,再来对土壤的速效钾、PH值、速效磷、有机质、碱解氮以及全氮进行测试。其中PH值可通过水土比法来进行测试,碱解氮可通过碱解扩散法来进行测试,有机质可通过重络酸钾滴定方式来进行测试,而全氮则可通过半微量开氏法来进行测定。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在试验区内,土壤自身养分性质所发生的变化
利用上述的几种土地利用模式来进行相应的施肥管理,通过测定得到的各土壤性质数据,则应借助于SPSS软件来对其进行配比和分析。从其分析结果来看,土壤中养分含量所产生的差异较为明显,在土壤的养分质量分数中,除了PH值有所提升以外,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而这也说明了在土壤中,其有机质的输入比输出大,这也说明了不管是采用有机肥,还是采用无机肥,在同种管理方式下所得到的结果大致一样。
3.2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下土壤的养分变化分析
在这几种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的顺序主要如下:MONO
综上所述,土地在利用上所呈现出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当地经济条件和土地政策。而要想获得更好的土地经济效益,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平衡好各农作物间土壤肥力以外,同时还应合理且规范地应用土地,选用最优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方式,从而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成,赵万民,谭少华等.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0):284-289.
[2] 谷树忠,王兴杰,鲁金萍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1):1-8.
[3] 李艳丽.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与管理实践下的土地经济效益响应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25.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变化 驱动力 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056-0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以土地镶嵌体为研究对象,将土地利用方式中各土地利用类型视为景观生态学中各景观斑块类型,而各种大小和形状不一的土地利用景观斑块的排列形成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1-3]。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演变的实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不断调配的过程,是人类对土地利用活动的反映[4]。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与土地景观格局研究相结合,理解和把握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与核心[5]。通过对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研究,有助于从无序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中发现潜在的有序规律,揭示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状况,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从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和景观的基本结构出发,利用南宁市不同时期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研究了南宁市2006―2008年间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空间转移规律和格局特征,分析该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对加强南宁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中部,东经107°45′― 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辖六城区和六个县,总面积22 626.95km2。南宁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湿润多雨,年均气温20.3~22.4℃,年平均降雨量815~1686mm,南宁市辖区河系发达,河流众多,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集水面积在200km2以上的河流有郁江、右江、左江等39条。境内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复杂多样,山脉和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东倾斜,中部被左江、右江和郁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错综合颁的丘陵平原。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数据来源
该文所使用的数据包括:南宁市2006年和2008年两期Landsat5 TM影像,遥感空间分辨率位30m,覆盖范围为185km×185km;南宁市行政区图、交通图、水系图等专题图;南宁市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其中遥感数据来源与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南宁形成区划图,交通图等主要通过矢量化得到,其余南宁相关社会经济等数据来源于南宁市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
2.2 景观类型划分及影像处理
根据遥感影像光谱特征以及研究需要,同时参考《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2标准)将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分为:林地,旱地,水田,建设用地,水域五大类。
通过ERDARS image9.2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配准、几何校正、坐标转换、图幅裁剪等图像预处理,解译图像获取解译数据。根据预先建立起的土地利用分类和解译标志,并参考南宁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采用监督分类对图像进行解译。利用ARCGIS9.3,对解译图像进行拓扑处理,栅格转化,GRD格式转换,获取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图。利用Frangstats3.3软件对已选取景观格局指标进行计算。
将06、08两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布图对比分析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解析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景观格局变化产生的驱动力。
2.3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的简单定量指标[1]。根据研究区的特点,该文在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时采用了斑块数量(NP),最大斑块指数(LPI),斑块密度(PD),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聚集度指数(AI),shanon多样性指数(SHDI)。
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1 研究区各地类面积及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景观类型的划分并对2006和2008年的TM影像进行解释后,得到两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布图,见图1。
利用ArcGIS统计模块对图1的各地类面积进行统计,并对2006至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计算,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06年各地类面积比重依次为:林草地>旱地>水田>建设用地>水域。08年各地类面积比重依次为:林草地>旱地>建设用地>水田>水域。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趋势为由旱地、水田、水域转为建设用地、林草地。其中以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林草地为主。旱地面积急剧降低,面积减少322km2,降幅23.45%;水田面积减少87km2,降幅8.4%,水域面积减少116km2,降幅23.6%。建设用地和林草地面积增加,增加面积分别为317km2,207km2;增幅分别为45.9%和7.26%。
3.2 景观格局总体特征
按照景观格局指数的分类,计算2006―2008年的景观格局指数,具体见图2。
从图2的统计情况分析,南宁市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如下。
(1)2006―2008年南宁市城乡居住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316.991 1km2,斑块数量增大,聚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均不同程度增大,数据表明南宁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图斑呈聚集化大面积的连续分布,连通性增强。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增大,表明其形状更为复杂多样。其中,南宁城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主要向东部,北部扩张,其中以向东扩张程度尤为显著;农村居民点面积扩大最为显著且多沿交通线分布。
(2)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2006―2008短短两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408.836 9km2,研究时段内,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大区域位于南宁市城市扩张较快城区东部、北部以及三塘镇、五塘镇公路沿线,该区域耕地面积大幅缩减。耕地转变为林草地,主要位于在南宁市东南方向,那楼镇、镇龙乡、百济乡一带。结合图1和图2发现,旱地最大斑块数降低,斑块破碎程度增加,原有的斑块被分割成大量互不相连的零碎斑块,分布更为分散。
(3)水域面积减少115.739 7km2,斑块数量明显减少,通过对比图1南宁市两期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可以发现,研究区内,对城市供水,生态调节等有重要作用的,大王滩水库、西云江水库等大面积水域面积未减少,水域面积减少主要体现在:城市周边扩张区域坑塘水面大量消失,除此之外,水域平均形状指数增大,水体形状更加复杂,更不规则。
(4)林草地面积增加207.585 4km2。其中主要以林地面积增加为主,斑块数目减少,最大斑块指数显著增大,聚集度指数增大,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增加。表明林草地分布区域集聚化,但景观斑块形状越加不规则、体现出更加复杂化,说明2006―2008两年内,林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大。
3.3 整体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通过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分析,见表2。可以发现,2006―2008年斑块密度降低,最大斑块指数由06年17.73降低至08年的7.75,说明研究区内景观趋向破碎化,分布更为分散。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由06年的45.23降至08年31.88,斑块形状的规则化,表明人为因素带目的性的大面积森林建设,建设用扩张等活动频繁,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由06年的1.38升高至08年的1.44,表明景观多样性提升,具体表现为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差异的缩小,人类干扰强度增强,景观类型多样化、结构的复杂性有了明显提高。因景观稳定性下降,抗干扰的能力降低,表明研究区受到的人为扰动增强,从而造成整体景观格局的异质性越来越高,这与研究区近年来城镇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
4 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具体为两方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006―2008年南宁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指数表明,强烈的人为活动已经成为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区域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及退耕还林政策是这一时期景观格变化的直接原因。
4.1 区域人口与社会经济增长影响
根据统计年鉴南宁市2006年、2008年人口分别为:671.89万人,691.91万人[11],随着人口增加,人口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加导致人类建设用地扩张活动的增强,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南宁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GDP由2006年的861.9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 316.2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4.5%。城市化水平由2006年的27.05%提高到27.32%。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也必然促使城市面积规模的扩展和带动人类更多的生活需求,由此需要更多的土地保障。这在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两种地类变化上反映明显,2006-2008年间,南宁市耕地转化率为负向,为减少趋势,而主要转化的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转化分布区域为城市及集镇,公路沿线区域。
4.2 森林城市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影响
2006―2008年时段正处南宁市城森林市总体规划大环道两侧绿色长力发展森林绿色工程的阶段,这一时间内,南宁建设环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廊;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主题园。且2007、2008、2009三年南宁年鉴农林・水利资料显示,此三年内,南宁市通过包括绿色通道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防林工程在内的一系列植树造林工程,年均造林210km2,其中退耕还林工程,2006年退耕还林面积为53.49km2,2008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6.78km2。人为因素目的性森林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是研究区景观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5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2006―2008年,南宁市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呈破碎化趋势,生态系统正朝着多样性、均匀化的方向发展;土地景观类型变化以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林草地为主,研究区区域空间为中观尺度,时间尺度较短,自然驱动力相对稳定,可视为较稳定因素,人口增长及社会经济发展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城市、集镇的急速扩张、人为目的性的生态工程建设等人为扰动主导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
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南宁市建设用地科学引导,规模集聚,布局优化和生态建设与环境协调并存两方面加强对该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创新 农村土地管理 城乡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06-02
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仅互相促进,也产生了相互制约的情况,相关人员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分析,才能顺利推动土地管理对于城乡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1 土地管理现状
土地对于农民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世代坚守的生活资源,也是供给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因此,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对于农民来说,就是最基本的权益保障。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土地的产权进行基本的归属划分,对土地的基本规划进行安排、对土地的政府性征用进行标注以及对集体用地流转项目进行制度的规范。虽然农业是我国的发展强项,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基础制度的制约,土地市场的基本发展模式并不是非常健全,在整体的土地利用效率方面还存在相应的问题亟待解决。对于土地的高效处理和使用还没有比较清晰的社会认知,土地的管理制度在平衡城乡差距以及基本土地管理方面的实用价值还不是非常健全。
尤其是农村盛行的产权制在基本主体方面的模糊导致整体发展呈现出制度的弊端,并且也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距离,产权的不稳定,造成了农业基础的动荡,对于城乡一体化建立也失去了助推的作用。整体产权制度的模糊,使各个基础部门之间对于土地的管理产生了分歧,因为正规市场的建立滞后,导致隐形交易频生,也引发了众多的土地纠纷。另外由于土地基础规划的混乱,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建立有效的土地基础规划,没有了有效的管理也就谈不上规模的控制和建立了。相关部门对于土地管理的空间布局缺乏正确的实际调查,造成了农民对于土地的基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了混淆,整体农村的土地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最主要的就是由于目前农村的土地征收制度过于强硬,导致农民的基本权益受到伤害,没有了农民从本质上的支持,土地的基础管理更是难上加难[1]。
2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分析
对于土地管理制度来说,最基本的就在于基础的项目规划和实践。相关人员要对基础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总结,建立完善的设计体系,才能保证土地管理制度发挥最大的时效性。在农村建立土地管理制度以来,相应的管控对象和内容非常复杂,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且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和最大化的显示农村土地所有权以及基本的财产权益维护[2]。相关工作机构要想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集中的项目优化,要保证对产权制度、规划制度、征收制度以及流转制度进行基本的项目优化。
2.1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之产权制度创新
从整个村域的角度对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分析的话,土地所有权改革是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和制度优化的根本,而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的话,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就是农用地的基本承包经营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限的改革。对于农村的来说,产权制度的革新是一项繁杂的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政策进行细致化的研究,也要对基础农民的生活情态进行分析。首先就是要将基本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明确的落实和归属,进行有效的监管和使用。另外,要赋予村委会基本的转让权力,相关工作人员秉承权利平等的法治理念推动集体建设有序地进入市场,从而保证有效助推城乡土地市场模式的建立,以及从根本上优化土地的基础配用效率[3]。
2.2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之规划制度创新
对于土地规划制度的创新,需要相关人员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基本创新模式建立过程中要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和土地资源管理的优化融合。管理人员要保证制度的建立基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要对基础性的制度功能以及结构进行创新,从根本上保证相应制度在改善后能实现协调化的运转。在制度的创新过程中,一定要从基本的农村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模式的不断试炼,充分进行规划性的政策整改,保证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在制度进行基本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手段的新颖,而是要对基本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进行深化落实,促进相关利益链条的均衡发展,保证法律对其最根本的制约职能。另外,要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基本的土地规划,转变相应的规划理念,形成有效的促进模式,保证规划制度能有效助力经济的长足发展[4]。
2.3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之征收制度创新
城乡一体化的建立从根本上助推了征收制度的发展,要保证制度的合理化创新就需要对整体的城镇化进程进行有效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土地征用的基础范围进行有效的规划,对盈利性单位以及非盈利性单位进行必要的审计和控制,保证土地征收具有最根本的针对性。对于征收补偿模式的改进也是重要的工作环节,要对农民进行合理化的补偿才能为农民有效融入社会提供基础的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土地的配置资源问题进行创新式的思考,积极拓展多元化的配置机制,推进城镇一体化模式的有效发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意识上原有的征收概念,以城镇化发展为基准进行制度的集中优化和创新。
2.4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之流转制度创新
现代农业的集中发展离不开土地流转的基本助力,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对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优化的提升。相关人员要对土地进行产权的基础化登记,收集有效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农民进行基本的土地流传创设便利,这样做才能有效维护农民的自益以及土地市场的基本利用率。另外,政府也可以适当延长土地的基础使用权或者是承包权。在制度改革中,要以土地的优化利用为根本,优化农民对于耕地的保护,集中力度强化农民的基本补贴,集中资金解决农业发展的困难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整体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保证了农民的基础权益,才能有效助推城乡经济的良性发展[5]。另外,要强化基础的农民耕地规模管理以及设置相应的耕地鼓励措施,着重强调对于土地流转环境的优化,保证流转的时效性,从根本上提升现代农业的基础发展水平。
3 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农民的积极配合。相关人员要从经济发展和农民基本权益出发,集中优化相应的土地管理模式,转变基本的管理理念,针对相应的土地管理问题强化基础的监督力度,真正助力城乡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芹.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22):269.
[2]汪礼来.浅析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4,22(20):284.
[3]侯玉峰.刍议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22):268.
篇10
关键词:物流 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会计
1. 物流及物流成本
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财、物的总和。通常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构成。物流成本的分类方式大致有三种:(1)按物流活动可划分为:情报流通成本、物流环节成本、物流管理成本。(2)按物流范围可划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物流成本。
2. 管理会计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应用管理会计是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
3. 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
管理会计的意义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财务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这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它就是管理会计。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控制物流计划的执行情况,同原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从中发现问题或潜力,采取措施纠正或修订计划,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4. 以物流管理会计为主导,寻求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根据我国物流企业的总体情况,笔者认为物流企业一般可以采取下列基本途径降低成本。
4.1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很多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说明规模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个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就能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当然经营规模也不能过大,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规模不经济。
4.2充分利用范围经济。范围也存在经济性。物流企业也可利用范围经济。例如,从事仓储服务的物流企业可以兼营配送、流通加工、库存管理以及其他增值服务,从降低相关物流成本。
4.3大力培养人才。众所周知,我国物流人才非常奇缺。因此,物流企业自身更要注重员工学习。并且既要重视物流方面显性知识的学习,更应重视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隐性知识(经验或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对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服务成本的作用。
4.4提升物流技术应用水平。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此外,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等等。适当地应用这些技术会显著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
4.5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是在一定期间内对现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出分摊的有关固定成本就越低。在物流企业中,与物流设施设备相关的固定成本比重很大,因此提高它们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4.6改善企业内外部联系。物流企业的内部联系是指物流企业内部价值链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对于相互联系着的活动,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能降低两者的总成本。有意地提高一项活动成本,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也可能降低总成本。
物流企业的纵向联系包括与供货商需求方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三方物流是连接供货方和需求方的桥梁,通过加强与供货方、需求方的联系,可能发现降低各方物流成本的机会。另外,组建战略联盟是加强物流企业之间联系的基本策略。通过战略联盟,物流企业可以在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利用联盟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加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显然,通过战略联盟寻求发展相对于单个物流企业凭一己之力发展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发展之路。
结束语:
物流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以一定的物流成本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以物流管理会计为主导,结合物流企业的总体情况提出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但具体到每个物流企业来讲,应结合具体情况探讨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