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6 11:4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顶岗实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顶岗实习制度

篇1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高专;就业;学生管理;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时存(1982-),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助教;朱铭磊(1986-),男,河南荥阳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机电工程系,助理政工师。(河南?郑州?45000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085-02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良好过渡平台,也是目前校企合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顶岗实习是指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半年到一年,通过用人单位、学生本人、学校三方共同签订具有就业意向的顶岗实习协议,提前进入用人单位顶岗,并配合学校完成剩下的教学计划。[2]顶岗实习是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挡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大发展,“中国制造”逐渐名声在外,制造行业人才特别是机电类、模具、数控类的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加大。以某校机电系为例,针对人才市场新的变化,该系从2008年开始引入学生顶岗实习制度,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和沟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有用的急需人才,学生就业逐年提升,成为学校就业的先进典型。通过几年顶岗实习的实践,逐步总结制定出该系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从定岗实习的原则、程序到教学管理、成绩评定及相关管理。对顶岗实习作了全面的规范:由用人单位通过该校招生就业处或直接与机电系直接取得联系,再由该系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面向毕业班学生企业招聘信息,经过企业宣讲、笔试、面试层层筛选,最终确定录用名单。校企双方签订实习合同之后,企业发来录用信息,该系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动员教育,并安排指导老师输送毕业生到有关用人单位。根据是否具有就业意向,学生可以到达用人单位之后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实习一段时间再签。指定就业单位学生负责人,并通过QQ、飞信及系部网页等信息平台,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告知学校教学计划及工作安排,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采取成绩置换的方式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对未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班级糅合,集中统一管理。

几年来该系先后与苏州聚力、无锡健鼎、广州美的、郑州海马、新乡金龙、天津美瑞克、宇通重工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输送毕业生400余人,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就业找到了很好的出路。用人单位一致称赞该校学生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强,为企业带来了活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反馈了大量的企业信息,为该系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及时的第一手资料。但在实习过程中也暴露出学生情绪不稳定、管理难度加大和理论课程冲突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增加了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难度。只有采取更加合理规范的顶岗实习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同时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顶岗实习利弊剖析

顶岗实习是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高职高专教育应该以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应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行学生顶岗实习,引导学生真正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明白自己的职业兴趣,科学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总的来说顶岗实习制度对学生和学校教育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不断调整策略,迎接挑战。

1.顶岗实习之利

(1)毕业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职业内涵不断提升,职业对从业人员资格要求及适应能力要求不断变化,这些都对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要想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毕业生提前进入岗位熟悉岗位要求,并适时地将学校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工厂中的实践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毕业生在大三上学期进入企业,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尽早塑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2)促进就业工作开展。顶岗实习主要针对的是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通过企业宣讲、笔试、面试,学生和企业之间双选。大部分学生在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时都对该企业有了较深的了解,就业欲望比较强烈。这部分学生往往进厂顶岗之后表现积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熟悉了企业的培养机制之后能很快适应角色。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实习期满之后大部分留在用人单位就业。顶岗实习学生成功进入职场,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篇2

关键词:校企共制;顶岗实习;制度保障;现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44-0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文件精神,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员工上岗的“工学结合”衔接。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应当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因此,带来了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矛盾,企业不能按照正式员工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管理,学校也不能完全放手交给企业管理,这种矛盾长期存在并不断演化成更严重的矛盾,很难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顶岗实习,大多院校实行的是“2+1”教学模式,即:大一大二在校学习,大三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加强顶岗实习过程控制与管理,各院校都相应制定了《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从组织与管理、实习程序及过程管理、学生顶岗实习要求、顶岗实习管理部门及责任人职责与考核、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等各个方面规范顶岗实习管理。从校方的角度看,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由于合作企业情况各异,对于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时涉及企业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只能根据常规的判断预计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协商的方式与企业沟通,达成共识后写入校企合作协议。

由于目前还未有行之有效的针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保障制度,学生在企业实习中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事情难以处理。

(一)部分顶岗实习学生的待遇低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签订的是实习协议,学生的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及环境与正式员工一样,但由于学生双重身份导致学生与企业员工有区别。体现在:不同的企业对给予顶岗实习学生的报酬与企业从社会招聘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去甚远;企业也只能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而未办理五险。

(二)企业因自身原因单方要求学生重新签订实习协议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已经签订了实习协议,企业由于人动擅自要求学生重新签订实习协议。而新的协议中的部分条款欠妥而强制学生重新签订协议,学生成了弱势群体,引发学生的集体抗议,甚至给学院写了抗议书力求解决问题。

(三)企业生产需要与顶岗实习学生学习时间安排的矛盾

学生在实习期间还需按学院规定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如填写《实习日志》《顶岗实习月记》;各专业规定的实习期间需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模块;参加考证及各类考试等。据对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实习学生调查得知,大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希望住宿及工作时间不要太影响学校的学习任务。有的企业不考虑学生的身份实行强制管理,经常加班加点使得学生因为工作时间问题不能按时完成学院的学习任务。

(四)企业按照正式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考核学生

有的企业只考虑企业利益而不顾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管理制度缺乏弹性。有的学生因为在顶岗实习期间还要返校参加资格证书考试等,企业硬性规定的学生不得请假,否则就视为自动离职,将不提供实习岗位。

有的企业有对员工考核有非常细致的计算方法,学生由于因私请假或返校参加必要的教学活动,企业按照其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导致有的学生上班当月不仅得不到报酬反而倒贴。

(五)少数企业缺失社会责任感

在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有的企业因自身生产饱满度等原因而单方面解除学生的实习协议,辞退实习学生,把学生当成了生产缺人手时为完成生产任务填补劳动力缺口的季节性临时工。只顾企业自身利益而没有考虑学校及学生顶岗实习的真正意义和目的,缺失应有的对社会、企业自身、学校及学生负责的社会责任感。

由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实习保障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针对实习学生出现的问题校方就只有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有时甚至是牺牲了校方及学生的利益来确保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校企制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的现实途径

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也是很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2011年9月1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针对标准缺失、责任主体缺位、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现实问题明确提出十二项措施,力求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提出十二项措施,指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构建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学生实习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落实各方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管理,职业学校要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因此在政府部门的统筹下,校企根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共同制定学生实习管理保障制度就迫在眉睫。

(一)政府统筹是保障

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能否从中获益是问题的关键点。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切实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需要政府统筹搭建平台,为学校及企业共制学生实习管理保障制度创造政策环境。教育部教职成 [2011]12号第五条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优化区域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因此,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没有政府的参与和调控就很难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也就保障不了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质量和顶岗实习学生的利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出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的管理办法作为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的指导性文件。重庆市职教基地---永川区区政府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永川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内职业院校与区内企业的衔接,积极推行 “校园互动”办学模式改革,出台了相应文件(永川府发[2011]64号文)。明确提出“完善配套政策”,并将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与新的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作为龙头,赋予了“带动永川辖区内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校企联合办学,为工业园区企业培养并输送大量技能人才”的使命。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即按12号文的要求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举办方、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为校企共制顶岗实习学生管理保障制度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企共制是根本

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学校和企业本着“企业、学校、学生”共赢,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家长满意,明确学校、企业及学生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实习学生的身份认定、顶岗实习工作时间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考勤办法、顶岗实习学生签订正式用工协议管理办法、辞退及晋升管理办法、实习安全及意外伤害管理办法、工伤认定及补偿管理办法、评优及处罚管理办法”等。

(三)具体实施是关键

制定出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否按照制度来执行是关键,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切实落实管理保障制度体系的各项内容,即需要企业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学校及学生负责,也需要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的监督。

三、结语

在标准缺失、责任主体缺位、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环境下,应由各级政府协调统筹,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顶岗实习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篇3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问卷设计

在文献研究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对新疆教育学院2012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出影响实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形成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13个题项:工资待遇(X1)、实习生培训(X2)、员工餐状况(X3)、住宿条件(X4)、休假制度(X5)、实习地点安排(X6)、学院领导重视度(X7)、实习时间长短安排(X8)、主动交往能力(X9)、团队合作能力(X10)、压力承受能力(X11)、指导老师的指导(X12)、实习工作与专业契合度(X13)。问卷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测量,1、2、3、4、5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 “一般”、 “满意”、“非常满意”。

(二)数据收集

本问卷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发放,共发放236份,发放对象为新疆教育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2012级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2级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回收问卷为23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束后,将数据输入 SPSS17.0 软件中,形成数据库。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首先判定236份调查问卷中的调查题目能否反映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意图,问卷中的各个问题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和信息;同时,对于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是否具有可靠性,也就是对问卷分析之前做信度分析。信度分析中常用Cronbach α系数的大小来衡量调查问卷的信度。一般而言,如果问卷的信度系数达到0.9以上,该问卷调查的信度就较好;信度系数在0.8以上,是不错的;一般认为试卷信度在0.5至0.9以内是合理的,如果信度系数低于0.5,则此问卷的调查结果就不可信了。

将以上22份问卷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信度(Scale- Reliability analysis)分析,其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612,大于0.5,所以可以推断此问卷的可信度一般,该评价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

(二)效度分析

具备信度的问题不一定具备效度,因此做完信度分析,再用SPSS17.0对其进行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使用的是因子分析模型,在运用因子模型分析之前,首先要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模型适应性分析(Data Reduction-Factor),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535,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巴特利球型检验,说明该问卷调查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主成分分析

在进行了适应性检验之后,接下来进行主成分分析(Data Reduction-Factor),根据方差贡献率分析表可以知道,具备信度的13个问题一共可以提取5个主成分,这5个主因子解释的方差占到了77.621%,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次提取的5个公因子在充分提取和解释原变量的信息方面比较理想。

主成分一:包含住宿条件(X4)、实习地点安排(X6)、学院领导重视度(X7)、实习时间长短安排(X8)、实习工作与专业契合度(X13)这5个题项,其方差贡献率是25.560%,是5个主成分中贡献最大的一个,说明这一主成分对整体问卷的的影响最大。可命名为实习安排与组织工作因素。

主成分二:包含主动交往能力(X9)、团队合作能力(X10)这2个题项,其方差贡献率是19.287%,是5个主成分中贡献第二大的,说明这一主成分对整体问卷的的影响第二大。可命名为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因素。

主成分三:包含工资待遇(X1)、休假制度(X5)这2个题项,其方差贡献率是13.826%,是5个主成分中贡献第三大的,说明这一主成分对整体问卷的的影响第三大。可命名为实习福利待遇因素。

主成分四:包含实习生培训(X2)、指导老师的指导(X12)这2个题项,其方差贡献率是10.456%,是5个主成分中贡献第四大的,说明这一主成分对整体问卷的的影响第四大。可命名为实习专业指导因素。

主成分五:包含压力承受能力(X11)这1个题项,其方差贡献率是8.491%,是5个主成分中贡献第五大的,说明这一主成分对整体问卷的的影响第五大。可命名压力承受能力因素,

四、实习满意度均值统计

为了解学生对各项指标的满意程度,运用 SPSS17.0 对 13个题项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压力承受能力”题项所测得的满意度最高,均值为4.1429(方差为0.429);其次为“主动交往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实习地点安排” 和“休假制度”,均值分别为3.9524(方差为0.248),3.9524(方差为0. 348)和3.8095(方差为0. 362)3.7143(方差为0. 614);“指导老师的指导” 和“实习生培训”这2个题项满意度比较高,其均值分别为3.5238(方差为 0.362)、3.5714(方差 为 0.257);实习时间中的“实习时间长短安排”、“住宿条件”和“工资待遇”题项所测得的满意度最低,均值分别为2.5238(方差为 0.662)、2.3810(方差为 1.048)和2.0476(方差为 0.348);其余各题项所测得的满意度均值介于“一般”与“满意”之间。

五、研究结论、实习管理启示及研究局限

(一)研究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影响高职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6个,分别为实习安排与组织工作、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实习福利待遇、实习专业指导、压力承受能力。

其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顶岗实体满意度不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顶岗实习满意度均值介于“2-4”之间,即介于一般与满意之间的占69.23%,介于一般与不满意之间的占23.07%,表明学生对顶岗实习满意度总体并不高,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且满意度最低的为 “实习时间长短安排”、“住宿条件”和“工资待遇”。

(二)实习管理启示

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学院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前的指导工作,降低其实习待遇期望值,让学生了解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接触真实的就业环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毕业后就业提前寻找合适的方向,而不应过分的注重实习期间的待遇。其次,实习安排可以考虑更多样化,除了在酒店实习外,还可以选择在旅行社、度假村、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旅游企业实习。酒店实习住宿条件学校应更多与酒店沟通交流,尽力满足学生的要求。再次,学院最好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而不是兼职指导老师指导,使指导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指导。另外,应开设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即从学生入学到顶岗实习期间,能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生就业理念、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工作。

(三)研究局限

篇4

然而,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脱离正常教学体系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如何建立一套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以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习效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1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所组织的学生顶岗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学校、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四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岗位职业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在顶岗实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①学生和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②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落实;③学业管理中师生、校企之间沟通不畅,学生合法权益难有保障;④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岗位不一致;⑤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学校很少介入,学生的实习管理完全由企业负责;⑥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标准不统一。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纠正。只有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组织发动与指导到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才能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维护学生合法的权益,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才能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就业的能力。因此,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顶岗实习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

2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按照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等方面切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体系,以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1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体系建设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是针对专业培养的岗位要求所设计的,然而学生一旦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学习的内容会是职业化的岗位所要求的具体内容。这时学生就会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会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为了尽快缩短顶岗实习学生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期,学校非常有必要结合合作企业和合作企业基本工作岗位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以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对将要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学院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由产学研管理部门牵头,组建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相关教学单位、相关企业多方合作的顶岗实习前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构建教育体系: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学业管理教育;三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四是日常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五是企业文化与人才需要等教育。并通过专题讲座、专题报刊、专题海报、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在顶岗实习前的宣教过程中,要使学生树立“从实践中去学习,从工作岗位中去学习”的观念,同时还应充分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必须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并要求学生学习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有关知识,以保证自己对实习企业和工作岗位有较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积极参加顶岗实习教学。

2.2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管理多个顶岗实习班所反映情况来看,顶岗实习集中管理的效果要优于分散实习,但同时较学校内管理又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强化过程管理,真正做到“学生顶岗实习到哪里,学校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就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

2.2.1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吸收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各领域的能工巧匠、专家学者,发挥他们的作用,来帮助学校共同研究顶岗实习的方案,制订顶岗实习的基本管理制度,并通过领导小组成员的介入寻找一些校企合作的机会。

2.2.2建立向学生家长通报制度在学校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前,应向学生家长进行相关信息的通报,寄发“告学生家长书”,说明顶岗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组织管理情况,要求得到学生家长的签字确认。以保证学生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情况,配合校企双方做好顶岗实习的工作。

2.2.3建立学校指导老师驻厂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远离学校,在企业会遇到多种具体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安排指导老师入驻企业,代表学校配合企业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生产、安全等方面进行第一时间的指导和管理。

2.2.4建立学分认定制度对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根据校企双方联合制定的顶岗实习方案,结合企业培训内容、岗位操作要求和学校开设的辅助课程,分模块顶替原教学计划的课程学分,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同意后执行。顶岗实习学生只要完成新教学计划中各任务模块的考核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以保证正常毕业。

2.2.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后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然而,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除工作时间外,“准员工”的自由空间比较大,因此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建立如《顶岗实习学生请假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出差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宿舍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购买指导意见》、《偶发事件处理机制》等制度,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

篇5

1.事前控制—实习前

1)生离校前系、教研室、班级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动员,从实习目的、实习纪律、实习心态、实习安全等多角度强化教育,并帮助学生分析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2)到达实习单位后的入职培训教育。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后,必须接受实习单位的培训教育,才能允许进入工作岗位。首先是酒店对实习生进行的入职前总体培训。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在没有进入岗位前,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对实习学生进行入职培训,内容包括:酒店基本情况介绍;了解酒店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参观酒店,熟悉工作和生活环境。其次是部门岗位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及人员分工;安全守则、劳动纪律;客户服务流程及岗位技能培训等。

2.事中控制—实习中

学生到达实习单位后,首先会表现出对酒店工作环境不适应,比如对于老员工的工作方式和说话的方式、企业领导的领导风格不适应;作息时间不习惯;实习酒店的工作内容、劳动强度与学校的学习生活差别较大,适应工作存在困难;面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方式,表现出消极怠工的逆反情绪,并对管理人员产生心理反感等。这些都将促使学生产生厌烦、动摇情绪,此时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思想工作必须要跟上。辅导员要经常性地保证与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日志、总结报告等作业文件等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企业指导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现场工作,注重学生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3.事后管理—实习后

1)校企共同评价。顶岗实习考核的评价主体是校企双方,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2]。评价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专业水平、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顶岗实习日志和总结报告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依据是企业指导教师、学生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实习表现的综合评价、指导教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实习报告与总结等。2)实习后的总结表彰。实习结束后,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倾听实习学生的实习心得、实习收获、对实习单位的评价意见等。评选优秀实习生,并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宣传优秀实习生的事迹,以激励低年级学生向优秀实习生学习,树立良好学风。

二、顶岗实习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1.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为顶岗实习提供组织保障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领导、企业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负责实习过程管理,制定顶岗实习细则,与学生、酒店签署顶岗实习协议,分配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成绩评定等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为顶岗实习建立制度保障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了完善、详细的符合学校特点的《外语与旅游系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外语与旅游系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建立学校与实习单位经常性的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包括实习单位与系里的信息通报制度和学生负责人与辅导员的信息通报制度),系里定期与不定期的巡查管理制度,使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3.建立多管齐下的管理网络,为顶岗实习提供强力保障

为了使各项实习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建立多管齐下的管理网络,如校内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巡视、检查,学生负责人定期汇报,辅导员网络监控管理、企业指导教师现场管理等方式。

4.积极推进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保证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配备的稳定性

具体包括三支队伍建设:生活导师主要由辅导员组成,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日常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导师主要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岗位、食宿,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专业导师主要由校内专业教师组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纲、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负责解答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顶岗实结报告、实习日志等作业文件等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给予指导。

5.建立信息通道,保证顶岗实习各方沟通顺畅

利用网络平台,介绍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要求;通报顶岗实习情况,将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的事迹、学生在酒店获得的奖励和表扬等及时进行宣传;辅导员通过邮箱、QQ群、电话等形式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学生,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报告系里,定期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获取实习单位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问题,根据实习情况及时调整实习指导方向;系里定期不定期抽查顶岗实习酒店,一方面检查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实习酒店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整。

6.校企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保证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顶岗实习评价考核的主体是校企双方,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是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通过对近几年顶岗实习的学生及相关实习基地进行调研,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实习工作表现、工作业绩(此部分由企业评价)在总成绩中所占份额,结合实习报告和实结、辅导员掌握的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实习成绩。

三、顶岗实习的效果

1.增强职场工作能力,明确今后学习目标

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树立服务意识,逐步认识到工作任务中制度、规范、礼仪、安全等因素的重要性。他们以真挚诚恳的态度、细致周到的服务接待顾客,在工作中树立了强烈的岗位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们掌握了岗位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了沟通和人际交际能力,丰富了知识阅历,开阔了眼界,使他们对工作有了切身的体验。同时他们了解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短板,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未来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2.顶岗与就业结合,实现高质量就业

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这是校企双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学校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角度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从吸收优秀人才的角度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则从争取在实习企业就业的角度努力工作。三方瞄准一个目标,实现高质量的顶岗实践。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高职学校 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7-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断地完善学生到企业中参加顶岗实习的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以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为中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因此,要良好地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环节环节,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缩短高职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期,掌握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现状,是当前各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

一、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含义及其意义

1.顶岗实习的含义

顶岗实习,是指在完成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等课程教学之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集中参加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顶替企业职工“真刀实枪”地进行技术工作。

2.顶岗实习的意义

(1)顶岗实习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就业。

二、高职学校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一方面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人才流失比较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人力去培养一个新人,因此主要接收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而愿意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多数是刚刚成立的企业或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接收顶岗实习学生作为临时工使用。

2.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实习期间存在“跳槽”现象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对于教学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堂教学,所以存在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

3.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立法保障

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期间,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等都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规定,并且对安排顶岗实习的企业单位也没有相应合理的利益补偿制度,没有规范的合作协议文件,协议履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协调,合作的效果缺乏评估,针对评估结果也缺乏对校企双方相应的奖罚措施等现象,这就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权益很难得到制度的保障。

三、针对高职学校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体系改革

建立学校与企业平等协作、有效互动的合作平台,建立专门的工作联络机构,共同研究,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拓展合作空间,同时创建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运行模式,通过“订单培养”、技术合作、人员交流、产品研发等方式,不断提高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2.明确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完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

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派出参加定岗实习的学生,又是顶岗实习单位的员工。因此,学校通过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完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安全制度、注意事项、实施细则、实习成果的要求,落实顶岗实习情况的检查制度及总结表彰顶岗实习优秀学生。

3.政府要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

国家要通过立法、财政拨款等形式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效的开展,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同时针对顶岗实习中的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学的长远发展。

四、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展望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大就业机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同时顶岗实习也是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形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之一,本文针对本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学生的存在问题的研究建议,对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

[2]陈叶,魏生龙等.农业类高职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4,(5).

[3]高树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3).

[4]蔡艳红.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项目管理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工学位论文,2011.

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 质量 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经环节,是学生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最好形式之一和有效途径。如何针对目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现状,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是规范顶岗实习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顶岗实习质量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推进效果不好。部分高职院校把学生顶岗实习当做一种形式, 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采取放散羊式的实习方式, 也没有安排专门人员从事考核工作,根本无法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二)缺少必要制度,难以规范考核。尽管多数高职院校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等制度,但缺少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方面的制度, 如校企合作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标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

(三)考核主体单一,难以多元评价。多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考核的主体为学校指导教师,缺乏企业、社会和自我评价,难以真实反映顶岗实习效果。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并且应该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 适当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以保证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考核内容简单,缺乏全面考核。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内容为实习日志、实结、实习单位鉴定,而对实习日志、实结、实习单位鉴定等项目没有规定明确的质量标准,且缺少对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工作胜任能力、主动工作和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指挥与安全防范等考核, 难以全面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效果。

(五)考核方式简单,缺少量化评价。多数高职院校采取由学校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实结及实习单位鉴定进行考核的方式评价顶岗实习成绩,成绩多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没有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无法进行量化评价,难以准确评价顶岗实习质量。

(六)缺少软件平台,信息沟通不畅。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信息沟通采取了传统的表格式管理,且信息主要集中在系部,缺乏相应的软件平台,学校难以全面掌控, 既存在信息沟通迟缓、不畅问题,也存在顶岗实习监管难以到位的问题。

二、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规范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基础。为此,在设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把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做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制定指标体系时要全面、多层次考核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合作、效果等因素,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需求、毕业设计(论文)考核等实际,全面反映顶岗实习质量。

(二)多元性原则。对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评价自我实习效果和学校与企业对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效果;学校评价侧重考核学生实习表现、顶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实习效果;企业评价侧重考核学生职业素养、团结协作精神、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三)科学性原则。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主观随意性,使实习质量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

(四)实效性原则。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实效性,指标设计既要能够客观反映学校对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工作质量,也要反映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培养与管理工作质量,还要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所达到的真实效果。

(五)可行性原则。考核评价指标要简便、易行,具有操作性,指标数量适中,内涵清晰,方法明晰,数据易于获取,便于统计。

三、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顶岗实习的外部政策环境。建议国家在《职业教育法》及《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法规和条例中明确规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享受减免税收优惠,对实习耗损和现场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补贴等,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指导与考核评价的积极性。

(二)建立顶岗实习质量考核机构。学校要与诸多合作单位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组织,在学校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下设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由学院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工作;院系和实习车间、班组共建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考核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现场指导承担。

(三)校企共同完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制度和相应文件。学校和企业要针对顶岗实习各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制定相应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明确考核评价指标内涵, 明晰学校和企业在学生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的相应记载, 确保评价客观公正。

(四)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流程, 科学考核评价顶岗实习质量。企业将顶岗实习的学生视为准员工,采用相应的标准,严格管理,统一考核,如产品合格率、产量、出勤率、工作态度、合作态度、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区别,加快角色转变过程。

(五)学校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系统,对顶岗实习实行动态管理。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和相应的网站, 动态管理顶岗实习。该系统具有信息服务、岗位信息、网络选定审核实习岗位、实习过程监管、实习成绩评价、实习交流等功能,满足学校从实习资格审察、实习岗位分配、实习指导教师选派、实习过程管理、实习效果评价、实习文件提交等要求。

(六)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档案。学校要建立包括顶岗实习方案制定、实习动员、实习资格审核、实习企业遴选、实习教师聘请、实习过程记录、实习评价与考核、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工作经历证书等材料在内的系列档案,加强顶岗实习质量监管。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28-0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之一,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较强操作技能和专门技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表明,高职的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顶岗实习是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由此可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就业的初步体验。但目前大部分院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太重视,指导教师因其指导学生的实习方式多样性、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及实习基地不稳定等方面局限性使其无法高效高质指导,使得指导流于形式。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成立时间不长,在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上也相对较短,要突出其办学理念,形成自身特色,加强实习指导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实际问题。

实习指导教师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者、监控者,其工作贯穿于学生实习前期、实习期间和实习结束后三个时期,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指导情况现状

1.顶岗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指导教师无法迅速适应指导工作

学生进行实习,形式多样。有集中实习,学校联系固定实习单位,派专任教师带一定数量学生集中到这一实习点进行实习;有分散实习,学生个人寻找与自身专业相关以及与就业挂钩的实习点进行实习,学院也会派相应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有混合编组实习,不同专业学生到同一实习点实习。实习形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加重了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难度,而高职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甚至是对专业一窍不通的行政兼课教师,对代实习生缺乏经验,面对多种形式的实习,迅速适应仍需一定时间。

2.顶岗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指导教师无法深入开展指导工作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顶岗实习不外乎以下两种模式:“校内学习―顶岗实习(二年级第一或第二学期安排)―校内学习―毕业实践(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的“工学交替模式”和“校内学习―顶岗实习(三年级全年或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2+1”或“2.5+0.5”的“叠加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不同,但学生的实习时间普遍不长,一般为三至五个月。在短短的实习时间内迅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习指导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指导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实习单位情况以及学生的将来发展,要进行阶段性针对性强的实习指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深入完成的。

3.顶岗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指导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定点指导

高职院校是因其成立的时间较短,在实习基地建立方面尚有不足。与校外企业联系,成立实习基地,需要形成特定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由于国有企业和外资股份企业的合作成本和门槛比较高,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本地体制灵活、容易达成合作意向的民营企业或者小规模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如果顶岗实习与企业发生了利益冲突,那么对顶岗实习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实习地点的分散,工作环境的迥异,实习指导教师一人同时指导多个实习生,加大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难度,无法亲自到实习点指导,只能通过网络、电话等其他形式进行指导,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况,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

二、引起现状的原因

1.学校投入经费不足

因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在实际运作上需要的经费都是学院自给自足,国家并无专项资金。学院因资金方面的调配问题,与理论教学的教学投入相比,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实习的投入经费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也满足不了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费用,对学生管理方面也缺乏资金保障。学院管理层对顶岗实习重视不足,认为顶岗实习投入资金大,但是收效不明显,在教学经费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对实习的投入更少,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投入也就相应减少,实习指导教师本身有上课任务,工作压力大,学院对其奖励不足使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无法高效高质开展实习指导工作。

2.实习指导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健全是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较晚,其一系列制度在不断完善中,特别是顶岗实习工作中所依据的制度也需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如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扩大招生,学院考虑到成本问题,尽量建议学生进行分散实习。如学生分散实习地点多,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难度加强,而监控教师的指导也需相应的制度规范。这一系列制度都需要一段时间和实践才能完善。

3.指导教师年轻化

高职院校作为新转型的高等院校,部分教师年龄层次相对集中在刚毕业或是刚工作两三年的“新手型”。他们自身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实践经验不足,在指导顶岗实习上仍缺乏经验。虽然除了自身专任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院同时会聘请在一线工作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但人数毕竟有限,主要的指导教师基本集中在自身年轻的专任教师队伍。“新手型”教师自身课务重,又要写论文搞研究评职称,容易对实习指导不重视而采取放任的态度。

4.实习生人数数量大

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成为扩招的主力军,在生源不断扩大的同时,管理的问题不断涌现,顶岗实习便是其一。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各个学校的顶岗实习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学校在校人数的增加和在校教师的增加比例不协调是普遍存在的现状,这无形中加重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5.实习单位自身因素

实习单位因自身的各种原因,如接纳实习生加大管理压力,接纳实习生涉及商业机密,接纳实习生加剧单位指导人员工作强度等,以及申请实习的学生人数加大,使其在接纳和安排实习生会慎重考虑。

三、加强顶岗实习指导的策略

1.加强对顶岗实习的重视,健全管理制度

学院成立实习领导小组,重视学生顶岗实习,下拨实习专项经费,用于实习生实习期间补助、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经费、实习领导巡视工作、实习基地建立等。完善实习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于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针对这一特点,应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上,完善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评价、监控和奖励制度,激励指导教师重视实习指导,提高指导效率,并引导新教师在实习指导中选择科研项目,使科研与实习指导相结合,促使指导教师加快成长。

3.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稳定顶岗实习基地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这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习实训课程、共同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合作培养人才、厂中校、校中厂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加大深度合作,这为高职院校稳定顶岗实习基地搭建了在人才、技术、场所等方面便捷互通的共赢平台。

3.构建实习指导网络平台

顶岗实习方式的多样性,顶岗实习学生实习点的分散性,使得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具体指导上面临很大困难,指导教师无法亲自下到各个实习点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了能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更便捷地进行沟通,网络平台是最适宜的方式。由学院技术人员开发或应用已有的网络平台,搭建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学院等多方的“桥梁”,使得实习指导能公开化、透明化、便捷化,利于对顶岗实习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客观全面的评价。构建顶岗实习指导网络平台,满足因为实习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学生和指导教师无法面对面指导的困境以及促进实习指导教师自身不断成长,使得实习指导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并为形成良好的实习评价体系奠定了必要的依据。

4.加强指导教师培训

学院开展一系列培训,使指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明确如何执行顶岗实习计划,明确如何了解、分析和处理学生在实习中的思想、业务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明确如何指导学生在实习中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联系,明确如何指导学生在实习中书写包括实习报告在内的实习材料,明确如何评价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等。做好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促使“新手型”教师尽快转变角色,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聘请的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应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5.完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

发展型的教师是新时代的需求,每个教师都要经历新手向熟手型的转变,加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成长,需要构建和完善对其实习工作表现评价的体系,建立顶岗实习师资队伍的考核机制,完善校企生三方的综合测评,建立教师顶岗实习业务档案,帮助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成长。如何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何建立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学院评价的多元评价制度,如何建立教师的发展性评价,这是作为新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卫琴.高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2]温辉.独立学院实习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法律风险

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熟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全力推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地对隐藏其中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机制噬待加强。

一、学生、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分别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地位

1.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实习学生的法律身份定性上存在较大争议,法律法规对实习生的身份性质确定存在空白。在实习的过程中,顶岗实习本质上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延续和扩展,因此实习生在顶岗的岗位上所完成的生产和操作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生产追求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高效应用,而不是劳动法中所界定的劳动内涵。实习单位只是为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提供了现实的场所,而不是劳动关系上用人单位或雇佣关系上的雇佣者,高职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身份隶属关系。学生与劳动者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在法律保护上的是存在明显区别的,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实习学生与所在实习单位之间存在何种劳动关系关系及法律保障。可以看到,顶岗实习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习工作面临面多方面风险,主要包括合同风险、意外伤害风险、安全事故风险等,需要警惕并防范。

2.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地位。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是“工学结合”,突出技能的培养,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组织单位,肩负着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组织等重大责任。实习单位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实录用者,对于实习生的安全管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总地来说,对于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保护需要院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多方重视。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所形成实际劳动关系既没有受到现有法律的规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又不太健全,顶岗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人身伤害等危害,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在承担责任方面经常出现互相推诿,不利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行。

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1.缺乏规范学生顶岗实习中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首次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开展具体工作劳动,面临着顶岗实习中多种劳动风险,职业院校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有必要对学生的实习安全指导承担责任。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甚少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实习前后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实习期间发生了安全问题权责不明确,所有的类似问题,都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制度防范机制。

2.缺乏规范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实习单位应如何面对仍处于学习教育阶段的顶岗实习生?对实习单位而言,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风险防范,既缺乏法律制度的约束,也很少有协议合同约束。从法律制度上看,对于其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和意外风险防范,实习生是否等同于一般员工,目前我国法律尚属空白,并无十分明确的规定,从实践中讲,由于学生尚未毕业,实习协议很难要求实习单位承担更多的义务责任。总地来讲,一旦学生顶岗实习中发生劳动风险事故,因为其不是实习单位的劳动者,没有正式劳动合同,实习单位往往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顶岗实习期间对于实习生劳动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1.构建顶岗实习伤害事故控制与防范机制。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顶岗实习伤害事故控制与防范机制需要政府、职业院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四个方面一起努力构建、完成。从环节上讲,顶岗实习前、顶岗实习过程中以及顶岗实习结束后三个阶段都应当贯穿实习生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从内容来说,包括法律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安全教育、实习责任保险、伤害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

2.建立顶岗实习生劳动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学生顶岗实习的学习、组织、管理工作应由职业院校与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比如设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组织,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育内容等等。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是防范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两个重要领域,应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才能真正把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不当的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篇10

关键词:园林技术 顶岗实习 教学质量监控 评价

Abstract: internshi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ccupation skil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garden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efficient, objectively internship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garden technology major field, and puts forward the internship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occupation, to meet the high skill talents.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actice garden technical post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是在学生完成规定理论课程后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园林技术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的以形成专业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为中心,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创新意识以及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顶岗实习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职业能力水平的质量,构建科学、高效、客观地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存在问题

1、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仅用顶岗实习成果、考勤、实习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缺乏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从而使质量监控与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全面、深入、有影响力的监控与评价效果。虽然部分学校有相关管理制度,但是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有效的管理作用,甚至存在一些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等现象。

2、顶岗实习缺乏资金和专业教师的投入

很多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双师型”专业教师少,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而“双师型”教师资源是推进学生顶岗实习有效开展的关键。由于学生实习单位分散,专业教师无法进行有效地、系统地指导,大多情况下一个老师要对几十名学生指导,实际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不够,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能及时掌握实习单位的需求及学生表现情况,实习指导教师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没有尽到指导的责任。顶岗实习与理论课的学习和校内实训课程相比,学校对顶岗实习的资金投入较少。

3、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缺乏连续性、全面性

很多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基本不开展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对顶岗实习的动态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率以及企业需求变化等没有开展全面有效的评估,不能全方位、多渠道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连续的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监控严重不足,往往导致收集学生实习反馈信息的难度加大,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周期变长,造成评价工作的被动、间断和烦琐,难以形成连续性、全面性的评价体系。

二、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对策

1、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监督保障机制

为适应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需要,顶岗实习质量监督保障机制是顶岗实习教学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必须在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强化质量监督保障机制。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必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及所有环节,使实习过程与结果符合顶岗实习目标要求。顶岗实习的监控可实施三级巡视检查:一是指导教师定期现场巡视,依据顶岗实习计划和课程标准检查实习内容和进度,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程度,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专业负责人不定期现场巡视检查,对顶岗实习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动态管理,规定指导教师每月上报顶岗实习教学实施材料,学生和企业的反馈信息表,定期进行分析总结,掌握顶岗实习的第一手材料。三是院级领导不定期抽查,即三级保障,形成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保障。

2、完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制度

为保证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有序、科学、高效地进行,强化顶岗实习制度管理尤为重要。要重视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管理,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和就业工作有序协调开展。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园林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顶岗实习前,对学生开展实习动员,学习相关文件与规章制度,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实习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形式等等,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调适。顶岗实习动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学生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学生明确实习的学习任务、实习方法和考核办法,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创新精神、吃苦耐劳、安全知识、校纪校规教育。

3、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

顶岗实习是提供学生园林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周密的、切实科学的、具有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计划和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等确定实习任务。在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为目标的理念。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与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合作制。校内指导教师由业务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担任,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实习任务引导工作;校内教师向企业指导教师出示教学大纲,明确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企业指导教师由园林企业指定实践技能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现场的技术指导。校内指导教师组织顶岗实习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指导教师采取多样灵活的形式指导顶岗实习学生,利用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群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实习日志和实习任务完成情况,指导教师要根据指导记录定期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时遇到的专业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构建多元化、多主体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是依据课程质量标准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反馈,如何科学、合理、公平评价,建立与顶岗实习课程质量标准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本保障,形成具有园林技术专业特色的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学院、企业管理人员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多元化、多主体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

学院评价既学校内部对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实习企业评价选择以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为主要对象的兼职督导,因为园林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最熟悉。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特点聘请多个园林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学院兼职督导员,为了有效发挥兼职督导员在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作用,每年完成一次对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质量测评,对学院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等进行评价。社会第三方评价为家长对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评价,通过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估,是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从上到下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提高了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同类院校前例。

总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建立完整的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从管理、检查、督促、反馈到整改的循环环系统是新形势下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保障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