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筹资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4-03-26 11:2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负债筹资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指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的息税前利润,它表明筹资企业的一种特定经营状态或盈利水平。每股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1-所得税率)
每股利润=
普通股股数
当企业处于无差别点状态时,无论是采用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方式,股东的每股利润都相等,权益筹资方式和负债筹资方式没有差别;当息税前利润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大于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企业应当优先选择负债筹资;当息税前利润小于无差别点时,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大于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权益筹资。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设某企业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普通股50万股,每股权益10元,负债500万元,利率10%。现因生产发展需增加资本1000万元,可采用权益筹资方式增发普通股100万股,每股价格10元,也可采用负债筹资方式,负债利率为10%。当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30万元,200万元,185万元时,可作筹资决策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 单位:万元
息税前利润 230 200 185
筹资方式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负债资本 500 1500 500 1500 500 1500
权益资本 1500 500 1500 500 1500 500
资本总额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息税前利润 230 230 200 200 185 185
利 息 50 150 50 150 50 150
税前利润 180 80 150 50 135 35
每股税前利润(元) 1.20 1.60 1.00 1.00 0.90 0.70
注:为简化分析过程,本文采用税前利润进行无差别点分析,下同。
从表1可知,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为息税前利润200万元,此时,权益筹资方式下和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都是1元,两种筹资方式对企业的收益来说没有差别;当息税前利润为230万元时,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为1.60元,大于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1.20元,企业应当优先选择负债筹资方式;当息税前利润为185万元时,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为0.90元,大于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收益0.70元,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权益筹资方式。
笔者认为,以每股利润指标作为筹资结构决策时无差别点的判断依据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采用每股利润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计算分析过程反映不出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2)每股利润不能反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水平。当新老股东每股成本不等时,有可能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但企业的权益资本利润率并不相等。筹资者进行筹资决策时,不仅要看每股利润的高低,更要看权益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如果仅根据每股利润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就会作出错误决策。假设例1中的企业增发新股的价格为每股20元,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50万元和230万元,筹资决策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 单位:万元
息税前利润 250 230
筹资方式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负债筹资 500 1500 500 1500
权益筹资 1500 500 1500 500
资本总额 2000 2000 2000 2000
普通股股数(万股) 100 50 100 50
每股权益(元) 15 10 15 10
息税前利润 250 250 230 230
利 息 50 150 50 150
税前利润 200 100 180 80
每股税前利润(元) 2.00 2.00 1.80 1.60
息税前利润率 12.5% 12.5% 11.5% 11.5%
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 13.33% 20% 12% 16%
从表2可知,随新股发行价格的不同,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在变化的。当新股价格高于原每股权益时,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移,权益筹资区间扩大,负债筹资区间缩小;当新股价格低于原每股权益时,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下移,负债筹资区间扩大,权益筹资区间缩小。当新股价格从原每股权益10元提高到20元时,增发新股股数由100万股减至50万股(1000万元/20元=50万股),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由200万元上移至250万元,权益筹资区间由小于200万元扩大至小于250万元,负债筹资区间由大于200万元缩小至大于250万元,即当息税前利润在200万元至250万元区间时,企业的优选筹资方式由负债筹资方式变为权益筹资方式。如果企业仍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筹资决策,这种改变将会导致企业筹资决策失误。
如当息税前利润为230万元时,权益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80元,高于负债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60元。按照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分析法,企业应优先选择权益筹资方式,但显然这种决策是错误的。虽然负债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60元,低于权益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80元,但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平均成本为10元,权益资本利润率为16%,而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平均成本为15元,权益资本利润率为12%,所以应优先选择负债筹资。
同理,当新股价格降至5元时,增发新股股数由100万股增至200万股(1000万元/5元=200万股),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由200万元下移至175万元,200万元至175万元的区间由权益筹资区间转变为负债筹资区间。如果企业仍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筹资决策,这种改变同样会导致决策失误,本文就不再详细举例。
笔者认为,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权益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权益资本相比较后得到的一个相对数指标,不受每股价格的影响,便于筹资者进行筹资决策。其次,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能够反映权益资本利润率与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资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联系。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税前权益 息税前资 负债 息税前资 负债
= + ×( — )
资本利润率 金利润率 权益 金利润率 利率
从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新增负债利率等于原负债利率时,(1)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增资后资本总额×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如例1,负债利率=10%,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10%,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2000万元×10%=200万元。(2)权益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受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资本结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三个因素的影响,而与股票价格无关。(3)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负债的杠杆作用失效,无论是采用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权益资本利润率不变,且等于息税前资本利润率。
负债
(4)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时, ×(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 权益
为正值,即财务杠杆发生正向作用,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就越高,故应优先选择负债筹资。
负债
(5)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时, ×(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 权益
为负值,财务杠杆发生反向作用,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就越低,故应优先选择权益筹资。
当新增负债利率不等于原负债利率时,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并不等于新旧负债的加权平均利率。本文对此作如下进一步分析:
假设y为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x为息税前资本利润率,a为原有负债,b为原有权益资本,c为增资额i1为原有负债利率,i2为新增负债利率,
ai1+ci2
i3为负债增资后加权平均利率,即i3=
a+c
则权益筹资的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为:
a
y1=x+ (x-i1) (1)
b+c
则负债筹资的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为:
a+c
y2=x+ (x-i3) (2)
b
令y1=y2,则有
a a+c
(x-i1)= (x-i3)
b+c b
整理得出权益资本利润率无差别点为:
ai1 + (b+c)i2
x = (3)
a+b+c
根据以上公式(1)、(2)、(3)可作分析如下:
1、当i1=i2=i时,
ai+(b+c)i
x= =i
a+b+c
a
y=i+ (i-i)=i
b+c
如例1,i=10%,x=10%,y=10%
2、当i2≠i1时
ai1+(b+c)i2
x=
a+b+c
y=i2
如设i1=10%,i2=13%,则
500×10%+(500+1000)×13%
x= =12.25%
500+500+1000
y=i2=13%
表3 权益资本利润率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 单位:万元
i1=i2=10% i1=10% i2=13%
筹资方式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负债 原有负债(a) 500 500 500 500
新增负债(c) 1000 1000
负债总额(a+c) 500 1500 500 1500
权益 原有权益(b) 500 500 500 500
新增权益(c) 1000 1000
权益总额(b+c) 1500 500 1500 500
资本总额(a+b+c) 2000 2000 2000 2000
原有负债利率(i1) 10% 10% 10% 10%
新增负债利率(i2) 10% 13%
负债利息 (ai1+ci2) 50 150 50 180
无差别点息税前
资本利润率(x) 10% 10% 12.25% 12.25%
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200 200 245 245
税 前 利 润 150 50 195 65
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 10% 10% 13% 13%
筹资
决策
分析 x>10%,负债筹资 x>12.25%,负债筹资
篇2
[摘要]负债作为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相比,高校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负债观念,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量化角度综合评价高校的负债状况。在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下,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而且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困境,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建筑、学生宿舍、师资建设、仪器设备、图书等增长速度缓慢,进而影响招生规模的扩大。资金匮乏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制约“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传统观念与僵化思维模式妨碍高校筹资,进而制约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借鉴企业的成熟经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校负债状况,通过合理负债方式为高校筹集资金。
一、高校负债观念的更新
负债是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尤其是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它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长期占据一定比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负债种类繁多,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用于补偿贸易、融资租赁)、专项应付款(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可以说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离开负债简直就难以运转。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校资金由国家全额拨付,高校市场意识淡薄。尽管高校改革已经开始,但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仍然滞后,沿用传统习惯,对负债缺乏正确认识,在筹资活动中很少想到负债方式。即使部分高校在基建过程中有银行贷款,也是想方设法尽快还清,不能把负债作为高校经济活动中一项长期的有机组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会计中一直以“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结存”为会计要素进行核算,负债与收入同为资金来源,在核算过程中往往被混为一谈。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它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规定,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入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从制度上为高校的负债筹资提供了依据。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定义: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清偿的债务。它是高等学校资产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或利益。我国高等学校的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及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代管款项、应缴税金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没有明确的偿付期,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
目前我国居民存款已达11万亿元,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如果高校能够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可观的资金,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使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
从企业负债和高校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除行为主体外,高校负债与企业负债是完全相同的。由于高校负债筹资目前处于尝试阶段,操作方法很不完善,如何评价更是无所适从。而企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负债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借鉴企业评价指标,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来评估高校财务状况,进而指导高校筹资活动。
企业涉及负债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我们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流动比率应为2:1,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流动负债有1:1的相应资产保证,同时还有相当于流动负债1倍的可变资产保证日常经营。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通常以1:1为良好,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相等为好。
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低,经营风险低,同时获利水平可能也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当资产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资产负债率高,经营风险高,其获利水平能够提高,使得企业可以较快发展。
④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是指企业实现利润对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这一指标一般越高越好,说明企业对负债的偿付能力强。
三、实例分析
例:表1是B高校的资产负债表,该校2002年末事业结余为4268万元。我们借鉴企业负债评价指标,来考察该高校的负债状况。
表1资产负债表
单位:B大学200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一、资产类二、负债类
现金3借入款项
银行存款19,768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应付及暂存款904
应收及暂付款1,419应缴财政专户735
借出款251应缴税金26
材料362代管款项1,711
对校办产业投资389负债合计3,376
其它对外投资968三、净资产类
固定资产56,817事业基金8,438
无形资产固定基金56,817
资产合计79,977专用基金5,184
未完项目差额6,162
净资产合计76,601
总计79,977总计79,977
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在高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等分类。但我们借鉴企业的分类经验,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应为资产负债表“现金”到“材料”项,共计21803万元。速动资产在流动资产的基础上减去不易变现的材料,应收及暂付款在高等学校会计中属于支出未报数,变现的数量很小,也应视同为不易变现,整体扣减,所以速动资产应为20022万元。
由于没有借入款项,因此该校没有长期负债。其3376万元负债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属于流动负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1803/3376=646%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0022/3376=593%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3376/79977=4.2%
由于该校没有银行贷款,也未发生利息费用,因此利息保障倍数无法计算。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已经得出负债评价指标的值,它对我们的负债筹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
①借入款项为零,说明该校未能利用银行贷款形式筹资,其财务经营观念保守,不利于高校跨越式发展。
②流动比率646%、速动比率593%,均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负债水平过低,该校利用负债筹资能力严重不足,观念保守。
设可增加负债筹资为x,当流动比率达到比较合理的2:1时,
2:1=流动资产/(现有流动负债+x)
x=流动资产/2-现有流动负债
=21803/2-3376=7525.5
说明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集7525.5万元。
同样可以计算出,当速动比率达到1:1时,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16646万元。
③资产负债率太低,仅为4.2%,假如将资产负债率提高到30%,即:
(x+3376)/79977=30%
x=20617.1
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20617.1万元。
④目前对于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评价,没有确切数据。假如达到5倍时,目前银行贷款利率约5%,即:
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4268+(x×5%)]÷(x×5%)=5
解得x=21340
也就是说,该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筹资21340万元时,高校盈余对利息保障倍数为5倍。从企业经验来看也是属于较大的,对支付有保障。
综上所述,该校通过负债筹资应控制在7,500—21,300万元之间。按四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7525+16646+20617+21340)÷4=16,532万元,应为该校最适宜的负债筹资额度。
四、对高校负债筹资成本的评价
高校在筹资过程中,筹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负债筹资与其他形式筹资作筹资成本比较。
例:某高校欲建学生公寓一栋,造价1000万元,建成可供2500名学生住宿,生均住宿费预计800元/年。现有两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从银行贷款,利率为5%;B方案,与甲公司合作,交由该公司建设,并以10年住宿费偿付工程款。试问选用哪个方案比较经济?
从表面上看,B方案很优惠,学校不需付一分钱,就可以解决25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并且10年后可以收回楼房,等于“白拣”了一栋楼。那么到底事实是否如此,我们采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具体分析一下。
①用净现值法分析:
A方案:净现值=1000万
B方案:由于付给甲公司的费用每年相等(2500×800=200万),可以通过求年金现值的方法来求净现值。查表得,10年期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7.721,所以可得:
净现值=200万×7.721=1544.2万
通过分析可知,A方案支付成本现值为1000万元,B方案支付成本现值为1544.2万元,要多付544.2万元,A方案从银行贷款要优于B方案。
②用内含报酬率法分析:
年金现值系数=原投资额/各年现金净流量=1000/200=5
查表得,10年期1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216,10年期1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4.833,这就是说年金现值系数为5的内含报酬率应在14%到16%之间,采用插值法得内含报酬率R:
R=14%+(5.216-5)/(5.216-4.833)×(16%-14%)
=14%+1.1%=15.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方案实际支出利率为5%,而B方案实际支出利率高达15.1%,因而A方案要优于B方案。如果采用B方案的话,高校是大大地吃亏了而不是白拣了一栋楼。
由于资金持有者总是追求回报的,根据企业经验,资金的回报率一般要求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因此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银行贷款等形式的负债筹资,其筹资成本要低于其他筹资方式,适合高校目前发展的需要。
五、高校负债筹资评价对高校筹资实践的启示
通过对负债评价指标和负债筹资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我国高校目前负债水平普遍较低,说明高校没有或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有较大负债筹资空间。
②在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利率仅为5%-6%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的负债形式筹资成本较低,对高校发展非常有利。
③有了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高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而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通过合理负债为高校筹集资金。
篇3
关键词:负债经营;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一、负债筹资研究背景
负债经营最早起源于国外,Modiglian和Miller于1963年提出了MM理论,他们的结论是负债会因利息的减税作用而增加企业价值。我国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研究起步较晚,吴世农、黄世忠(1986)曾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接下来近十年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1995年刘淑莲等介绍了Z―Score模型,为我国开展有关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重新打开了篇章。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关负债筹资风险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来郭斌等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国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①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负债筹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有负债就会有相关筹资风险。因此,防范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公司负债筹资中存在的风险
(一)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前提是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用以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高额负债,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
(二)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提供资金,降低了再筹资能力。
(三)负债经营增加了权益筹资风险
过度负债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上市公司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股票风险增高,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企业权益筹资必然受到影响。
(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
负债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利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三、防范公司负债筹资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全面预测经济形势,应对利率变动风险
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利率变动主要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动和物价上涨率以及政策干预引起的。利率的经常变动给企业的筹资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根据利率的走势,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作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量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措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另外,应积极使用金融工具规避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如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
(三)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资金成本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没有股权资本,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制定负债财务计划
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的筹资费用总和可能会超过企业的财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就是转移风险。最常见的做法:一是开展专业化协作,将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承包给能力较强的企业去完成。二是通过保险分散风险,可以稳定企业的资金结构,避免过多的债务输入和过高的资金支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风险恶化的局势。加入WTO后,国际性的保险公司在我国开展业务后,带来新的经营理念,会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在防范企业筹资风险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才能降低筹资风险。(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邵天伦.浅谈企业负债筹资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2]何金鹏.浅谈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会计管理学院2010.
[3]刘加敏.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种类、风险因素以及风险防范[J].华章,2010,(23).
[4]樊月娟.谈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山西财税,2009,(03).
[5](英)吉恩德米内,(英)约琴夫F比萨达. 资产负债管理:价值创造与风险控制指南/财经新概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04).
篇4
【关键词】表外筹资负债权益
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负债或权益方式取得筹资时,筹措来的资金或资产引起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这称为表内筹资。表外筹资即资产负债表外筹资,又称表外融资,是指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企业筹措的资金或资产不表现为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即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没有变动,但是其相关费用和经营成果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表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表外筹资业务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迅速。近年来,表外筹资业务在我国企业中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表外筹资的方式有很多,但不同学者对于方式的观点有所不同,笔者对此又做了全面分析。
一、表外直接筹资
表外直接投资是一种常见的表外筹资方式,是企业在资产所有权没有转移的情况下进行的筹资活动,所有企业筹集的资金没有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这种筹资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经营租赁
对于承租人来说:在经营租赁中,由于承租人经营过程中的临时需要而选择经营租赁,但是资产的风险却没有转移,资产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承租人不能把经营租赁来的资产作为自己的资产入账而只是享有暂时的使用权,经营租赁的费用在损益表中列示出。对于出租人来说:由于出租人用于经营租赁的资产产权并没有发生变化,仍属于出租人自有,因此,经营性出租资产在会计上仍作为自有资产进行核算。由于承租人不拥有经营性租入资产的所有权,因此承租人经营租入资产不会出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这种筹资方式无论对于出租方还是承租方来说,都获得了自已需要的资产,但负债和权益都没有增加。因此这种筹资方式构成了表外筹资。
(2)售后租回
售后租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将自制或者外购的资产出售给买方后,又从买方那里将已经出售的资产租赁回来的业务,通常也被称为回租业务。表面上看售后租回分为两个环节,销售和租赁环节,其实质是在合同制约下的一种筹资业务。在这项业务中,买方既是租赁资产的购买者也是租赁资产的出租人,又可以看作为投资方,而卖方租赁资产的销售者同时又作为租赁资产的承租人,即转变成了筹资方。具体而言,在售后租回交易中,由于销售资产使卖方迅速获得了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然后再通过租回该资产的方式,获得对同一资产的长期使用权,使固定资产转化为货币资金,继续从事日常的经营活动,并用日后租赁资产带来的经营收入分期支付租金,以实现自己融资的目的。
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联系的,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的,是一并计算的,因此,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是同一项交易。出售时获取资金,但不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租回不涉及资产变动,只是费用的增加,是一种表外筹资的形式。
(3)代销商品
即由委托方和受托方之前签订销售货物的协议,委托方根据双方的协议委托受托方销售货物,并且收取相应的货款。其具体情况有两种:一是视同买断方式,商品实际的售价由受托方拟定,受托方可以赚取之间的差价。如果在双方的协议中明确说明一旦委托方把货交由受托方销售并且取得售款,无论受托方是否能够卖的出去或者是否盈利,都和委托方没有直接关系,这样一来,委托方委托受托方代销商品这种行为就可以等同于销售商品,不属于表外筹资方式。二是收取手续方式,对于受托方来说,取得商品但是不具有商品的所有权,所以不需要对商品的所有权承担风险,不需要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但是在利润表中应该显示出获得的利益。所以收取手续方式的代销商品是一种表外筹资行为。
(4)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是指通过加工外来的进口材料制成成品后收取加工费的业务。受托加工方对于来料不应作为企业的资产和存货,只是对于加工的材料收取相应的加工费用,但是不做资产负债的表示,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予记录。但是由于来料加工而获得的利润却能够在利润表中表现出来,所以来料加工也算是表外筹资的一种方式。
二、表外间接筹资
(1)以附属公司或子公司的名义向债权人筹资
当母公司已经达到无法举债的时候时,往往会设立新的子公司或者附属公司,并且以其名义来达到筹集资金的目的。所以子公司和附属公司的设立可以使得母公司筹集到资金,从而形成表外筹资。
附属公司是母公司占有一定的股权但没有达到控股的程度而使其附属于母公司,但是母公司并不对附属公司进行控制。它虽然在实际上是附属于母公司,但是附属公司在法律上仍然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其有独立的章程、名称等,并且从事经营活动时也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对于公司的债务清偿,附属公司也独立承担责任。母公司对于附属公司不具有控制,所有对于其长期股权投资不需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子公司是被母公司掌握一定比例股份而受其控制的公司。母公司将自己的不动产转到子公司中,并且子公司将这些不动产作为抵押向外借款,所以在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就会表现出来这些债务,但是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就没有增加。对于母公司来说,可以通过设立附属公司和子公司这种表外筹资方式来进行筹资。
(2)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发行人以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和租赁应收款等资产上的未来现金流量收取权作为担保,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账务处理中没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属于表外筹资。
三、表外转移负债筹资
(1)不具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向金融机构抵押未到期的应收票据来筹措资金,以得到资金的筹资行为。这种业务的会计处理中,贴现者筹资到资金,减少应收票据,是一项资产换取加一项资产,但其负债没有增加,所以不具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的行为属于表外筹资。 具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导致短期借款的增加,属于表内筹资。
(2)应收账款出售
出售应收账款,是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一种业务活动,即企业把应收账款出售给金融机构以获得资金,分为附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实际业务中,金融机构为降低其风险,应收票据出售一般都附有追索权。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可能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金融机构对应收账款没有办法收取,企业就会承担相关的责任,所以企业应该考虑到这种形式的风险。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应收账款出售业务无论是否附有追索权,在账务处理上表现为资产转让,只反映资产形态的变化,不反映负债的增加,构成表外筹资。
(3)产品筹资协议
篇5
【关键词】筹资风险;成因;规避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一、筹资风险的成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慢,当债务到期时,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引起财务风险。企业的融资方式、融资金额、融资期限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与破产风险。(2)筹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只有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而且负债比率越大,负债利息越高,负债的期限结构越不合理,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虽然企业的负债比率较高,但企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经营风险较低,且金融市场的波动不大,那么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对就较小。
二、筹资风险的规避措施
(1)优化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所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因此,企业应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2)合理安排筹资期限。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3)建立风险预测体系。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对事态发展的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总之,企业若要筹资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同时又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刘根虎.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控制[J].辽宁经济.2008(7)
[2]王化成,张新洪.现代企业筹资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7
[3]缪臻彦.浅析企业筹资方式及筹资风险风范[J].企业导报.2009(4)
篇6
[关键词] 负债经营;经营风险;适度负债;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0005-02
0 引 言
资金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必要因素,通常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积累和负债筹资方式获得资金。通常情况下,通过负债进行筹资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或者生产扩张获得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保持负债比例,形成适度负债规模,才有利于避免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好展。
1 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1.1 负债经营具有的优势
1.1.1 负债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杠杆效应
不论企业实现多少利润,企业的债务利息都是只跟债务规模及负债的利息率有关,也就是说由于债务利息通常不变,因此若负债取得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当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变化将导致权益收益率更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形成负债经营的杠杆效应。即当借入的资金有收益,并且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时就会产生财务杠杆作用。
1.1.2 负债经营可以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及企业所有者资金投入很难完全满足企业日益发展和扩展的需要,特别是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新业务的拓展,则更需要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资金,同时往往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如果资金无法及时获得,则可能制约企业发展。所以,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或者虽然资金较为充裕,但需扩大企业规模时,负债经营能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加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1.1.3 负债经营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如果企业采用增加所有者投资的方式即通过增加企业权益资本进行筹资,则可能使股权持有比例发生变化,导致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控制情况发生变化。反之,企业以债务筹措资金时,债权人则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只能获取固定的利息收益,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没有被稀释,而且可利用的资金资源有所增加。
1.2 负债经营潜在的风险
1.2.1 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负作用会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
前面说过负债经营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既然是杠杆,在有正作用的同时还可能产生负作用,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企业自身原因经营不善时,由于债务的利息必须定时定额地负担,在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致使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1.2.2 可能发生无力偿付债务本息的财务危机
当企业负债经营时,企业必然承担到期支付负债本金和定期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企业经营情况不佳或者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可能面临无法偿还负债和利息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导致财务风险,甚至可能造成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
1.2.3 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降低了企业再筹资的能力
债权人将资金交由企业所有人来使用是有风险的,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也不对等。债权人为了控制风险,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债券发行成本和这些限制条款的控制成本组成了负债融资成本,甚至给企业带来一种或有损失,而负债经营就会增加这种成本。负债经营会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负债率增加后企业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就会降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得未来的筹资难度加大,筹资成本增加。
2 企业负债经营的原则
2.1 低成本原则
企业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必然会付出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在内的筹资成本。因此,当企业负债经营时,必综合考虑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选取最恰当的筹资形式,降低筹资成本。对同等期限,同等方式的资金来源应从中选取成本最低的借款方式和借款对象。另外,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及利率状况等对资金结构及筹资的时机进行分析,力争在资金成本较低时筹集所需资金。另外应确定合理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在负债筹资总额确定的情况下,保持合理的负债期限结构。
2.2 效益性原则
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是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应综合分析投资效果和筹资效果,形成可行性方案,并选择最佳可行性方案,防止负债经营导致的低收益和无收益。如果举债对企业效益没有增加,那么不应举债;如果举债对企业效益只有很小影响,只能少量负债;如果举债对企业效益有相当大正面影响时,可以举债,但必须掌握好举债的“度”。
2.3 适度负债原则
企业在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时,应量力而行,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周转情况,现有的负债状况及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等因素,全面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企业应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确定负债规模,避免负债超过临界点后产生财务风险。
3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建议
负债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适度的负债经营为企业带来机遇,同时带来风险。应控制好负债经营的规模,适度负债经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
3.1 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
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首先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其次还要考虑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另外负债规模还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因素:销售收入的情况、经济周期波动情况、行业竞争情况、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等。把满足企业最低必要资金需求作为举债的数量目标;把长期负债利息率低于总资本利润率作为负债经营规模的主要标准;此外应保持企业财务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2 确定合理负债结构
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何种融资方式,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需要综合考虑企业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利率状况、现金流量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比如,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较多,利息支出较为固定,但融资速度慢;如果采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会有较大的波动,对短期偿债能力要求比较高,从而财务风险也会增加。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作为筹资的主要标准,企业必须研究资金结构和综合资金成本率之间的关系,测定不同筹资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企业负债经营应选择效益高、成本低、财务风险小的筹资方案,根据实际使用时间的长短及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的筹资方式,这样才能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
3.3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资金的使用权就在企业的管理层了,融入的资金是需要定期付息并到期还本的,如何管理好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在做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时机选择和额度安排上,也应以实际需求为依据,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一旦举债不足或延迟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发展机会。
3.4 建立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健全财务风险机制
要成立财务预警的组织机构,定期分析企业的偿还本息能力,对企业的负债比率、现金比率、流动性比率等进行分析,将企业的这些比率与同行业进行对比,及时进行预警。同时将内控机制引入企业的负债风险控制中,使企业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担风险责任,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并获得风险经营收益。另外必须健全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危机处理机制,包括应急措施、补救办法和改进方案。
4 结 语
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扩大,企业纷纷以扩大规模来规避风险,进行资源重组、走集团化道路,负债经营成为企业迅速扩张的必然选择。但市场的瞬息万变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负债如果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债台高筑甚至破产消亡。但负债比例究竟应该多高,没有统一适用模式。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综合考虑风险大小和企业的负债承受能力,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结构和负债规模,强化资金管理与合理调度资金,健全财务风险机制,就会化风险为利益,最终实现企业核裂变式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临彦.企业适度负债的合理性研究[J].时代经贸,2007(8).
篇7
【关键词】表外筹资;会计问题;对策
表外筹资是指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因表外筹资所发生的费用与经营成果在收益表中显现的一种隐形筹资行为。该种筹资方式是将企业举债情况进行隐蔽,以此来达到吸引投资方的目的,致使会计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受到制约。企业表外筹资的形式最常见的有经营租赁、售后租回、应收票据贴现、代销等等,成为现代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表外筹资会计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企业为了获取表外筹资的机会,会对真实的规模信息、投资信息、财务信息以及盈利情况等进行掩盖,虽然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了改善,但是对投资者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也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一系列风险问题的滋生,主要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联系,管理制度约束力不强,制度不够合理,无法对表外筹资做出科学化的管理与约束,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完整度不高。
(二)表外筹资监管力度不足
当会计报表不完整或不真实时,相关领导在制定相关决策或决定时,会出现失误,极易为企业带来损失,关乎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命运。由于企业对筹资行为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人员对表外投资行为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表外筹资所产生的会计问题相对突出,财务风险系数高,会大大威胁投资者的利益。具体来讲,表外筹资与投资行为都未曾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这样会使得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与报账的过程中就会将表外筹资排除在外,导致报表所显示的投资规模要比实际投资规模小,这样会为投资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三)表外筹资方式选择不科学
另外,表外筹资方式的选择会大大影响筹资的质量与效果,若盲目的开展表外筹资,未对筹资方式进行科学性的选择,可能会让企业名誉受损,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在企业内部,表外筹资方式选择不科学现象实属常见,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现阶段,为了保证企业健康、高效的运行,应提高其财务的安全性,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表外筹资行为,及时摒弃传统表外投资不纳入总资产负债表的现象,在制度中要求将表外筹资的相关信息在表格中明确的体现出来,能避免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的滋生。此外,对于应收票据贴现,主要是带追索权的票据,要结合外商投资类企业的财务制度,在制度中设计专门的科目来对票据贴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映,在总负债表中得以凸显。此方法的操作与使用,能及时解决负债转移的问题,保证企业财务账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外,对于应收账款抵押或出售的问题,应设置抵押借款类的科目,通过此类信息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投资者通过一定的判断与分析了解到企业可能存在负债情况。
(二)加强对表外筹资行为的监管
为了降低企业的财务发展风险,必须加强对表外筹资行为的监管,同时还应做好筹资的防范措施,以此来禁止企业经营者为了达到筹资的目的而欺骗投资者或债权人,一旦发现应立即举报,情节严重的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为了保证表外筹资行为的安全性,投资者或债权人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投资前必须对相关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让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到调查工作中来,应对企业的负债转移、虚假利润等作为重要的审查要素。一旦专业的会计队伍与律师人员审查完毕后,保证该企业各个方面的财务状况都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投资者才可为该企业提供投资,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以保证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为了彰显我国对企业表外筹资的约束,禁止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的行为,应对我国的相关法律内容进行完善,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以达到警示的效果。
(三)科学选择筹资方式
现阶段,企业为了自身迈上轨迹、解决自身的财务问题绞尽脑汁,可以选择租赁筹资的方式,其属于一种新型的资金筹集渠道。该筹资方式的使用,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不过,该方式的成本相对较高,代价较大,其主要花费在设备成本支出方面,若企业的财务状况紧绷,此番支出也会为企业带来负担。但是,为了从企业的长远角度考量,可以做好租赁所带来的收益与资金短缺问题的有效权衡,若租赁设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租金,租赁筹资方式是正确选择。另外,应积极开展代销类服务。代销属于刚刚兴起的一种销售类服务类型,该筹资方式属于免费型,在前期无需垫付大量的资金,主要是让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的最佳生产能力与销售能力,以计算机为载体开展销售活动。为了达到理想的销售效果,企业应重点发挥自身生产能力,打造更为稳定、安全的销售网络,创新销售渠道,借助行业信誉等方式来赢得代销的机会,符合处于资金短缺、财务紧绷的企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有效的表外筹资,可大大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营造更为良好、优质的财务环境,使得企业不会为财务紧绷而烦忧,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为了达到筹资的效果,对企业自身真实的经营与发展信息进行掩盖,对投资者进行欺骗是不道德的。面对表外筹资的会计问题,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与会计制度的有效构建,将筹资操作纳入到表格之中,科学选择租赁筹资方法,强化风险监督,成为当前企业财务建设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马雪.企业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6:142143
[2]章驰航.表外融资问题研究[J].商,2014,02:172
[3]陈红,陈玉秀,杨燕雯.表外负债与会计信息质量、商业信用――基于上市公司表外负债监察角度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01:6975
篇8
1、1负债筹资风险的概念
负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期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一般表现为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丧失偿债能力、发生财务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1、2负债筹资的财务效应分析
1、2、1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分析
(1)利息抵税效应。
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负债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可在企业税前成本中抵扣,从而使企业能少交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实际的筹资成本,使企业获得潜在的收益。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只要有债务资本,便可产生节税效应,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2)财务杠杆效应。
在企业资本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相对固定的债务利息,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那么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导致股权资本的利润则会相应增加,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用定量描述为:权益资本净利润=[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一负债利率)×负债资本/权益资本]×(1-所得税率),当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时,适当借入资金。就可以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
(3)负债经营可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比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本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更有利。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不断贬值,到偿还日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在通货膨胀之前要小,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的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4)债务融资可以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借入资金,需要按期偿还本息。由于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可以税前扣除的,它有冲减税金的作用,能带来税盾收益,而股权融资中,政府要对股东个人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以及企业法人双重征税。因此,一般来说,债务的资本成本要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1、2、2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分析
(1)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话,必须保证其投资要大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的越多,用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大。债务融资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企业就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甚至被迫破产倒闭。
(2)过度的负债削弱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其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债务到期时。若不能定期足额地还本付息,将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周转。
企业负债经营必定需要按期支付利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筹集的资金还款较为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2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
2、1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2、1、1负债规模
筹资规模取决于企业未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与企业的财务利益与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越低,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2、1、2负债利率
从贷款企业的角度看,负债利率是其负债融资所付出的代价。在负债额既定的情况下,负债利息与负债利率成正比,负债的利率越高,企业所要负担的利息费用就越多,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负债利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2、1、3债务的期限结构
企业债务融资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融资成本不同,一般长期债务的利息会高于短期债务的利息。长期债务回收期比短期债务长,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息,则企业必须以较高的利息率,否则资金所有者不会将资金出借给企业。另外,长期负债的收益因使用期限长具有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而且企业从长期看也要经历市场风险,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如期还本付息。
2、2负债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2、2、1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流动性
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利息,企业就会面临支付性筹资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就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债务,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企业就可能要面临及时偿还债务的压力,其财务风险就较大。
2、2、2金融环境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负债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另外,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都是企业筹资风险的诱导因素。
2、2、3经营风险
企业供、产、销等各种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收益带来影响,因而经营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产生经营风险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如运输方式改变、价格变动等会造成供应方面的风险;产品质量不合格、设备事故会造成生产方面的风险;消费者爱好发生变化、销售决策失误会带来销售方面的风险。所有这些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从而导致经营风险。
3负债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风险防御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出现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企业在遭遇风险时,毫无准备、缺少对策、一筹莫展,必然会导致失败,所以企业应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且有效的应对风险。处于市场下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制定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注入企业,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筹资风险,把风险最小化。
3、2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所拟定的资金需要量可以用多种筹资方式进行筹资,在资金总额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资金额就构成了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选择其最低的筹资方案。而每股盈余分析法是根据各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盈余的比较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进行决策。所谓的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是指能使两个筹资方案相等的销售水平,即当销售水平无差别时,无论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采用筹资都具有相同的效益。当预计销售额超过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时,由于财务杠杆是正数,采用债务筹资下的每股盈余必定会高于筹资下的每股盈余,此时增加债务筹资则可优化资本结构。
3、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
企业应强化预算方面制度的建设。在保持合理负债比率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经营和基本投资需求来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筹资方式所能筹集到资金的数量、期限、成本以及所需办理手续的繁简程度等因素。掌握好筹资时间,使得筹资时间和资金的运用以及转化紧密衔接,努力降低资金的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资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度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率的计息方式。
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 筹资方式 优化
一、前言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资本,而有效地进行筹资则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活动。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对资金的需要量,采用适当的筹资途径和筹资方式,从企业外部有关单位和个人,或从企业内部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应该在了解各种筹资方式与渠道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依据,结合本企业的业务规模和财务状况等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便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筹资体制单一,筹资效率低下,导致企业负债率高。目前,很多企业呈现负债经营特征,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定的前提下将财务杠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目的是为股东谋求收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绝大多数较低,其中股权筹资的比例又很大程度上高于债务筹资比例。资产负债率不仅体现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还反映了企业对负债的利用水平,但在很长时间内我国上市公司却忽视了债务筹资,股权筹资。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在本企业资产负债率并不很高的前提下,仍使用配股的方式作为主要的筹资手段,并不断增发新股,这种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内源筹资优先,债务筹资次之,股权筹资最后”的筹资顺序有着很大的不同。
三、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偏好成因
西方国家筹资方式顺序依次为:内源筹资,债务筹资,外部股权筹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筹资次序是:银行贷款,发行股票筹资, 内部积累,发行债券筹资。上市公司对发行股票极其热衷,股权筹资成为其外部筹资的首选。而债务筹资中,上市公司对短期债务筹资情有独钟而不是长期债务筹资。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选择大相径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筹资成本原因
股权筹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筹资。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成熟,与股权筹资相比,债务筹资的成本一般较低。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股权筹资成本却低于债务筹资成本。
(二)上市公司内部原因
1.上市公司的现金净流量不足。筹资方式如果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现金流出必然受到公司经营者的青睐。
2.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自身利益。管理层很有可能提出并实施企业上市的方案,最终目的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外部市场原因
1.资本市场的规范不够成熟。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不够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相应的法律体系也不够健全,对上市公司的筹资机构和中介机构缺乏正当的管制,而且不完善的上市考核制度造成上市公司不重视对筹资结构的优化。
2.政府对上市公司筹资的偏好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一直实行计划额度制,这样造成上市公司对筹资偏好以及目标产生了制约性,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的实力不适应实际的筹资规模,制约了企业的更好的发展。
3.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的影响。上市公司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众多筹资方式中,无论选择哪个筹资方式都会比以前困难许多,并且上市公司筹资偏好也会受到的影响。
四、上市公司筹资方式优化
(一)合理确定企业筹资规模
合理确定上市企业所需筹资数额是企业筹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资本结构中,采用过多依赖外界因素来维持企业运行的负债经营虽然是上市企业的必选方式,但过多的负债经营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如果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环节出现了资金纰漏,就会造成资金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所以,上市企业在筹资规模上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合理控制自有资金和筹集资金的比例,以及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比例的关系,并随着企业及市场发展的变换而变化,使企业资金在一个良性环境下运行。
(二)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企业筹资应追求综合资金成本最小,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适度,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佳资本结构。为了降低上市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企业应在上市初期就优化好资金结构,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充分利用不同的筹资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由于上市企业处于新建阶段,收入波动不稳定,所以建议采用偏向股东权益的资本结构,包括发行股票、内部筹资等方式,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强化股东监督功能,完善股权监管机制
可以从利用股东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东监管能力等多方面着手。比如:股东可以建立一个股东监理会,作为群体股东的代表,制约董事会掌握的权力,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经营政策行驶监督职权。这样管理层才会具有优化筹资结构的动力;对于完善股权监管机制的问题,要更为合理的考察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加强对上市公司筹资需求的分析。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企业筹资方式应该更加科学化。上市企业应转变筹资观念,多采用内部筹资和债权筹资,以便增加企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上市公司当前筹资现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其筹资方式指出了优化建议,期望带动上市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步伐,建立起相应的市场竞争机制。但上市公司筹资偏好的成因是复杂多变的,还有更多的筹资方式优化途径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 陈英新.论中外公司筹资模式的差异性 [J].经济师,2005,10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筹资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65-02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提高或降低),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筹资可能产生的风险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采用股权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将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规定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
3.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慢,当债务到期时,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引起财务风险。企业的融资方式、融资金额、融资期限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与破产风险。
4.筹资方式选择不当。投资必须要有资金,筹资是企业投资经营的起点,负债筹资又是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利用负债筹资一般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缺乏市场调查与科学论证,盲目进行投资,结果使大量固定资产闲置、产品积压过多,资金不能及时盘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想尽快把产品销售出去,在没有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若盲目赊销,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形成坏账;加之一些企业监督制度不严格,在资产造成损失时缺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使大量资产流失。以上原因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长此下去则会造成企业破产清算,剩余财产难以支付债务。目前在中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筹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1.提高警惕,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筹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作为企业领导则应加强科学决策,及时对负债筹资风险进行预测,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支付危机;在企业面临负债筹资风险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延期付款、降低利率、债务重组、动员债权人将企业部分债务转作投资等形式,适时与债权人进行协商,给企业持续经营创造条件,避免因债权人采取不当措施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防范负债筹资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统筹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建立财务预替机制,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随时监控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力争做到高收益、低风险。
2.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股权资本而没有负债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是资金成本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没有股权资本,企业也不可能接收到负债性资本。如果负债资本多,企业的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风险却加大了。因此,应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筹措长期资本,成本较大、弹性小、风险小,而短期资本则与之相反。因此,企业在安排长、短期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4.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它是企业对可能发挤勺风险和危机,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企业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工具,其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著,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规避风险。具体来讲,可对涉及筹资活动的重要指标(例如资本成本率、资产负债率等)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变量进行筹资风险分类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筹资风险预警模型以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信息管理、健全筹资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建立筹资风险预警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该系统在风险识别与管理控制上的重要作用。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
5.加强筹资决策的科学化。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筹资决策机制可以提高筹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一方面要规范筹资方式和程序,做好筹资决策可行性研究,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扭行决策,防止因筹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在筹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筹资机会和风险、企业发展目标和阶段、现有资本结构及经营管理状况,还必须考虑财务匹配因素。即在企业经营或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量相匹配的前提下安排筹资,防止过度筹资或筹资不足,从而保证公司资金的良性循环,使公司业务成长得到稳健财务的支持,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6.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完善资金管理体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水平,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使楼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断提高楼房周转速度;深入调查了解客户的资信等级,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严格企业收款责任制,积极催收货款,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减少和控制坏账损失的发生;采用商业信用的形式,合理利用客户的资金,努力降低负债筹资成本;掌握财务分析方法,结合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资金使用计划,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发展就必须筹集到与其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筹集资金就必然会面临筹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正确认识筹资风险,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作用及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筹集资金时,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案,既达到资金成本最低,又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风险,有效地规避风险,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加强经营治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才能降低筹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