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供水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26 11:2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级供水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级供水应急预案

篇1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防范和处置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和安全保通工作,根据《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的《××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云政发20__145号)文件、××州交通局《××州农村公路灾害和安全保通应急预案》(楚交路20__15号文件),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凡是在××县境内农村公路水毁等造成的公路灾害应急处置,均适用于本预案。

第三条 本预案制定的目的:公路水毁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处置,防止灾害扩大,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先人后物,减少损失。

第四条 成立水毁应急处置指挥部,一旦灾情发生,立即启动指挥系统,实施统一指挥。

第二章 应急组织机构

第五条 县交通局指挥协调中心

局指挥协调中心是县乡公路水毁灾害应急处理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应急期间各部门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进行。

(一)总指挥:局长

(二)副总指挥:主管养护工作的副局长

(三)指挥中心成员:局办公室主任、财务股长、运政所长、海事处长、地方公路管理段段长、路政股股长。

指挥协调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方公路管理段,其段长兼任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地方公路管理段全体人员组成。

第七条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水毁灾情现场应急行动的具体部署和执行、应急队员的任务分配、应急物资调用。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包括以下成员:总指挥一名,副总指挥一名,联络员一名,后勤调度员一名,发本文来源:文秘站 生重、特大水毁灾害事故或州、县领导要求必须赶赴现场的事件时,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局指挥协调中心办公室组成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灾情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其它灾害事故按灾害事故性质划分启动相应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第八条 应急处理支持保障小组

应急处理支持保障小组是在必要时提供应急资源,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顺利完成的组织。应急处理支持保障小组由局指挥中心在必要时成立,由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

第九条 应急处理媒体新闻小组

应急处理媒体新闻是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处理媒体指导、采访、新闻会等一切相关事务,争取社会及公众对水毁灾害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置的理解和支持,应急处理媒体新闻小组由局指挥协调中心在必要时启动,由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

第三章 机构职责

第十条 指挥协调中心职责

(一)负责启动所有适当的应急程序和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灾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负责组织和指挥,实施应急抢险工作,并逐级上报相关情况。

(二)草拟与处置情况相关的文稿。

第十一条 指挥协调中心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局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及管理工作,收集有关改进应急预案的建议。

(二)负责收集并保存外援机构相关信息,公安、消防、卫生医疗、安全监察、新闻等部门和人员联系方式;收集、整理、评估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并及时上报指挥中心。

(三)具体组织实施指挥中心应急指令。

第十二条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职责:

(一)负责现场评估、报告,组织实施救援;建立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贯彻执行指挥中心的指令,如有需求,提供其要求的信息;

(二)协调和控制灾情现场的净化和抢险保通工作。

(三)应急行动结束后,进行灾情现场应急行动总结并向上级部门递交书面报告。

第十三条 现场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职责:

(一)决定(如还未决的话)是否属于重大紧急情况,是否应启动非现场应急计划;

(二)确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指挥实施;持续判断事态的 发展,确定事态可能的进程。

(三)与消防、公安、安监、上级主管、 工会负责人做好协调。

第四章 灾害等级的划分和预案启动的条件

第十四条 灾害发生后,交通系统要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原则,及时、迅速、有序、有效地积极组织人员投入抢险,同时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向各级主管单位报告;并如实反映灾害和抢险保通情况。

第十五条 接到灾害报告后,交通行政主管领导应带领职能部门人员立即赶赴出事地点,组织抢险并按灾情报告要求逐级上报到州交通局。

第十六条 灾害报告程序、时限

(一)一般灾情报告程序、时限

发生死亡1—2人的一般灾情后,交通局应及时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并在6小时内按照灾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将所发生的灾情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州交通局。

(二)重大灾情报告程序、时限

发生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大灾情事故后,指挥中心必须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并在2小时内按照灾情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将所发生的灾害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州交通局。

第十七条 灾情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灾情发生的地点、公路名称、里程桩号及灾情现场情况;

(二)灾情发生及抢险保通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失踪人数);

(三)灾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四)灾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五)灾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以及抢险保通情况;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和问题;

(七)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

指挥中心办公室在接到事故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副总指挥报告;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县人民政府和州交通局领导报告,总指挥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并由局领导带队及时赶赴现场,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灾情调查和灾情善后处理工作,分析灾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值班人员在接到重大灾情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指挥协调中心办公室,并向副总指挥报告。

第十八条 农村公路灾害发生后,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调查工作,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明灾害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防止可以避免的灾情事故重复发生。

篇2

一、主体责任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饮水安全的责任主体,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负总责,统筹负责农村饮水安全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落实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主体和经费,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和部门管理职责分工。

二、管养举措

(一)推进规范化管理。供水单位应建立健全生产运行、水质检测、计量收费、维修养护、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净水和消毒设施运行管理,开展供水设施巡检、维护,加强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依法办理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建立用水户台账,努力降低生产单耗。制定供水应急预案,建立维修抢险队伍,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

(二)强化供水设施保护。各地应分级明确供水设施保护责任主体,在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附近应设置明显保护标志、预留联系电话。供水单位应加强供水管线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损毁或破坏管网行为。对损坏供水设施的,水利部门应责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停止违规行为,造成损失的要明确赔偿责任;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开展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设立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监测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监测出厂水和末稍水水质,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水利部门和供水单位。供水单位要加强对水源地巡查,按要求开展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自检。

三、运行维护

(一)推进供水水费收缴工作。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农村自来水价格由县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等制度。各地要在限定时间内,以县为单元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相关政策制度,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全面收费、用水户全面缴费的目标。

(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规定,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优惠政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项目用地选址,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作为公益性项目纳入当地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适当简化程序,确保土地供应;根据相关规定对主要供农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饮水工程,暂缓征收水资源费。

(三)加强人员技术培训。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单位的制水、维修、水质检测等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供水单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降氟、除铁锰等特殊水处理设备、消毒设施操作培训。

四、资金来源

建立财政扶持、要素支撑的保障机制。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省级及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落实,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该资金的分解与考核评价;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县级应开展运行维护经费测算,制定运行维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实行专账核算,专款维护;同时,对运行管理不规范、水费收缴率低、考核不合格的供水单位,相应核减上级补助资金。

五、监管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负责农村饮水安全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落实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主体和经费,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和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乡(镇)人民政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管,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协助供水管理单位做好辖区内供水设施维护等。村级配合做好村内供水设施维护、水费收缴等工作。

(二)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县级以上水利部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财政部门按要求负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补助、卫生监督和水质监测等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和水质监管,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及保护、设立水源地保护区标志、开展水源水质监测;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供水水价、入户部分费用核定和监管;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地政策;税务部门负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电力企业负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用电优惠政策。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

(三)压实运行管理机构责任。加强省、市、县三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要建立健全安全运行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培训,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承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巡检,协助做好供水设施维护,处理用水群众有关投诉等。

篇3

近年来,磐安县抓住“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契机,投资1.4亿元,完成12个集镇供水工程,及356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的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受益人口达17.5万人,98%以上农村人口的饮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被群众称赞为最满意的实事。

二、管理经验

随着工程的运行,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工程使用无人管、管理人员水平低、农户用水不收费、维修养护不及时,修理经费没保障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磐安县通过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经费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人员培训、严抓考核落实等措施,全面推行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于2011年9月,磐安县被列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达标县。主要经验有:

1.抓政策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磐安县先后出台了《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设立工程长效管理基金,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长效管理考核补助、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维护升级、管护人员培训、管理机构日常经费等。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较好地调动了乡镇、村干部的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2.抓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

磐安县在2006年就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首先由县编委批准,专门设立了农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负责编制全县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工程建设管理,指导、监督饮用水设施的建后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其次,成立了乡镇分管领导、乡镇水管员二人工作小组,会同集镇水厂管理人员一起负责抓好本乡镇的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同时,磐安县高度重视村级水务员队伍建设,落实各村饮用水工程专职管理人员。根据2006年开始实施的“百村饮用水经营权改革工程”,对已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明确规定水厂经营者为管理人员,并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未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饮用水长效管理,村委会出具任命书。通过县、乡、村三级任务分解,确保级级有组织、层层抓落实,为长效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3.抓队伍培训,确保有能力办事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培训工作是基础。乡镇、村级管理人员不能过培训,基本上不具备工程管理水平,无法开展日常维修与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净化设备使用、消毒设备的操作、长效管理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知识,确保长效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抓机制完善,确保有章理事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既要建得起,更要管得好。磐安县在前几年通过调研,创新了“竞标建设、产权拍卖、长期承包”三种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磐安县按浙江省农村饮用水管理有关规定,重点抓好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管理:

4.1明确运行维护管理责任主体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明晰农民饮用水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检查、检修与维护。目前,全县12个集镇供水工程和356个行政村饮用水工程中,有10%采用公司化进行管理,有40%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有50%由村集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4.2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供水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运行管理费用,促进农民节约用水,我们在农村推行有偿供水的管理机制。按照不同的投资主体,合理确定水价。集镇供水的水价制定及调整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水厂向县发改(物价)局提出书面申请,由县发改(物价)局负责核准和监督;单村自建自用的供水水价由村委会自行确定,报县发改(物价)局备案。目前,全县有90%以上的行政村都已实行有偿供水。

4.3扎实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我县突出抓好源头和龙头两个重点环节的水质监测工作。水源源头的检测从2008年初开始,委托金华市水文站检测,成为全市最先开展所有集镇供水水源检测的县市。目前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一年共12次,每月编制水资源质量通报。2011年开始,县水务局委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12个集镇(受益99个行政村)和56个行政村,进行出厂水、管网末稍水的水质检测,每村每年二次,枯水期与丰水期各一次,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饮用水。

4.4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

为了做好农村饮用水突发事故处置,编制了《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落实了小型泵站、管材和配件、常用应急消毒药剂等应急物质储备,确保及时有效处置水质污染等突况。

篇4

一、工程概况

兰溪市梅江镇地处兰溪市东北部,辖7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6.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0.7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23亿元,工业产值9.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000余元。域范围内水系发达,雨量充沛,水量充足,地表水丰富。但梅溪两岸村庄居民较多,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向溪中排放,污染水质,特别是随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地表水受污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梅江镇地下水丰富,埋藏较浅,开采方便,但与地表径流联系密切,易受污染。梅江镇农村生活用水无集中供水系统,靠各自独立的自来水系统供应或打井取水,无水处理措施,供水保证率不高,水质和水量不能保证。梅江镇项目区内国庆等13个行政村2.97万人,全部属于饮水不安全人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对饮用水提出了高的要求,同时,为加快项目区新农村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经有关部门批准,梅江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列入金华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该工程水源地选用上游的城头水库,在水库坝脚建设净水厂,向下游13个村,2个集镇和9所中小学实施供水,解决了下游2.97万人的用水问题。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建日处理能力6000吨净水厂一座,铺设供水主管道13公里,改造13个村的村内配水管网,总投资1167万元。项目于2006年3月开工建设,2007年7月通水运行。目前水厂已安全运行五年,切实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梅江镇人民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管理经验

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水厂要做到良性运行,运行管理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水厂内部的生产运行管理

水厂内部的生产运行管理包括如下:

1.1水源管理

要管住源头,就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①水源的水量要满足水厂取水量的要求,才能生产出所需要的水。为此,水库根据历年供水情况,编制科学的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并严格执行;②做好水源卫生防护工作,使水源不受到污染。城头水库2006年被确定为梅江镇集中式供水水源后,兰溪市人民政府将水库及集雨面积范围划定为水源一级保护区。建立水库水质监测系统,水库水面养殖禁止人工投饲,库区进行封山育林,库区村庄生活、生产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外运,主要入库河口建立生态湿地等措施,有效保证了水库原水水质,水库原水水质指标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水标准。

1.2做好取水设施、净化设施、输配水管网与调节构筑物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组建净水厂值班、主管道巡查、抄表收费、应急维修等专门队伍,运行和维护各项设施,切实保障各项设施的长效管理。

1.3水质管理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要求,水厂组建了水质化验室,每日对原水、出厂水和供水管网末梢水PH值、浊度、余氯、细菌等14项指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分析结果,确定投加量并通过浊度和余氯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自动调整,确保出厂水浊度小于1NTU,余氯大于0.3mg/l;同时委托兰溪市卫生疾控中心一年二次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末端水进行全分析;建立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定期清洗制度,制定水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员工培训。这些做法有效地保障了供水水质,保证了受益群众喝上了优质安全的自来水。

2.水厂的计划与技术管理

2.1制定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绘制水厂的取水量、供水量、质量(水质合格率、水压合格率、管网漏失率),消耗指标(包括电耗、药耗、水耗)、劳动生产率(总产值/水厂总人数)、设备完好率、成本(运行成本、制水成本),水厂利润等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为水厂良性运行提供依据。

2.2制定生产、劳动工资、物资需求、设备维修、财务等计划

2.3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水源卫生防护、水质检测、岗位责任、运行操作、交接班、维护保养、计量收费、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等管理制度

2.4建立和健全各种技术档案

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制度。做好水厂建成后的图纸、设施维修、水质化验、运行日记等的归档工作。

2.5做好职工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建立出厂水控制指标、管道漏损率、水费收缴率、群众投诉情况等考核指标,分别对各专门队伍进行动态考核,提高服务质量。

3.财务管理

3.1在资产管理上,梅江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用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分级管理机制

梅江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政府补助、受益群众自筹、项目法人商业贷款”的资金筹集模式建设,政府补助和项目法人贷款资金用于净水厂和供水主管道建设,群众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各村的村内配水管网的改造。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定产权划分与分级管理,具体做法如下:1)净水厂和供水主管道产权归国有,委托城头水库管理处进行运行管理;2)各村的村级配水管网产权归各村所有,由各村负责日常管理;3)各村与城头水库管理处签订供水合同,明确产权分界点、管理维护责任、水质管理目标、水费收缴义务、应急联动机制,保障供水工程的安全有序运行。

3.2通过成本核算,合理确定水价,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梅江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针对受益区各村的实际情况,在兰溪市发改局的指导下,由兰溪市水务局和梅江镇政府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对供水工程的运行成本进行测算;结合各村的原收费标准,对供水水价进行核定,规定城头水库管理处向各村收取合理的水费价格。并实行水费“月结月收”的制度,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管水员按照到户水表向农户收取水费,并按照到村总表向城头水库管理处上缴趸售水费,结余部分用于村级管网维修养护和支付管理人员工资。据调查,受益区各村农民水费负担均比改造前有所下降,村级供水管网维修养护资金比改造前更为充裕,确保了供水工程“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行。

4.水厂对外营业管理

作为一个集中供水厂,对外营业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抄表计费,加强水费的收缴工作,同时要确保水费的收缴率;二是新用户接水,统一采用申请-审批-安装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用户档案;三是采用数字信息系统,向用户及时发送检修停水、送水等温馨信息,实现人性化管理 ;四是加大对广大农民用水户的宣传力度,使其转变观念,提高安全用水、水是商品、水与健康、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等意识。建立专项资金推进村级管网升级改造,试点“到户水表集中安装”,定期公布用水和水费收缴情况,让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促进节约用水。

三、结语

梅江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投运以来,累计供水869万吨,收缴水费835万元,工程已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受益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洁净、卫生、安全、便利”的优质自来水,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好评。不仅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促进了兰溪市梅江镇地方经济地快速发展。然而,当前农村饮水管理中管理队伍中学历水平较低、水质监测工作尚未规范、水费征收难、水费的收取尚不能彻底解决工程的运行费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表明,只有继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规模,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建立合理水价制度,才能确保工程建成后长期稳定地运行、可持续发展,才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彻底解决我国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参考文献:

[1]游雪现、曾瑞胜 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体制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2期.

篇5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对策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提高,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根据《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的通知》(甘水办农水发〔2016〕93号)的要求,肃南县水利、卫生部门联合对肃南县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全覆盖水质检测,对分散式供水工程以村为单元进行典型工程水质检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和监测点的选择

肃南县共有6乡2镇102个行政村,总人口3.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7万人。目前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5处(不包括城市管网延伸工程1项),总供水量4332m3/d,总供水人口100村25013人。其中:集中式农村饮水工程92项,供水量4290m3/d,供水人口97村24337人,分别占工程总数、总供水量和总供水人口的44.88%、99.03%和97.30%;分散式供水工程113处,供水量42m3/d,供水人口3村676人,分别占工程总数、总供水量和总供水人口的55.12%、0.97%和2.70%。按供水水源类型分为集中式地下水、集中式地表水、集中式机井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见表1)。此次水质检测共采取集中式供水工程86项的水源水和末梢水172个水样(6项冬季不运行,未采样),分散式供水工程3处3个水样,共175个水样,供水量为3992m3/d,供水人口为23866人,分别占工程总数、总供水量和总供水人口的43.41%、92.15%和95.41%。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采样情况见表2。

1.2检测项目

肃南县疾控中心根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和《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要求,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分3类20个主要项目进行检测。一是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pH值、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以CaCO3计)、氨氮;二是毒理学指标:氟化物、铅、铬(六价)、硝酸盐;三是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现状未进行净水消毒处理,本次未检测消毒指标。

1.3质量控制

水样由各乡镇水利工作站派专人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送至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均由持证人员检测,并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实施,检测频次多为1次,对于检测值可疑或经分析不合理的水样,均2次采集水样进行复检,以确保检测数值的准确、客观与公正。同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每批样品均做空白试验、平行试验和标准物质检测,检测质量可靠。在全部水样检测完成后,实验室将水样基本信息表、采样照片、检测成果进行汇总、对照和检查,按照实验室有关要求进行各检测报告的校核,由总质量负责人和总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提交水利和相关部门使用、存档。

2水质评价标准和达标状况评价

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评价,检测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本次共调查检测89项供水工程,水质达标的工程有79项,达标率为88.76%;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3708m3/d和2.16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92.89%和90.51%。供水工程水源水与管网末梢水水质达标率相同。采样集中式地下水供水工程73项,水质达标的工程69项,达标率为94.52%;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3189m3/d和1.80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79.88%和75.42%。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1项氟。采样集中式地表水供水工程2项,水质达标的工程1项,达标率为50.0%;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110m3/d和0.082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2.76%和3.44%。超标项目为氨氮。采样集中式机井供水工程11项,水质达标的工程8项,达标率为72.73%;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409m3/d和0.27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10.25%和11.31%。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采样分散式供水工程3处,水质达标的工程1处,达标率为33.33%。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铅。

3超标项目分析

3.1超标项目

经对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报告分析,共检测的175个水质样品中,达标的水样157个,达标率为89.71%。超标较多的检查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项,共11个水样,占总检测水样的6.29%;超标较少的检查项目为氟化物、氨氮、铅、菌落总数4项,共8个水样,占总检测水样的4.57%。而地表水和水窖供水工程水质达标率低。

3.2超标原因分析

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保护措施薄弱。在水源地周边有放牧牲畜、生活排污及灌溉期化肥农药回流等造成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的可能。二是地表水和水窖在引水、储水过程中造成氨氮和铅超标。在本次水质检测中,分散式供水工程抽检浅井1处,水窖2处,浅井水质合格,水窖水质均不合格。肃南县水窖都建在极度缺水的干旱草原,有集雨和引地表水存储两种形式,有源水和保存使用中造成污染的可能。三是净水工艺和措施落后。全县尚未建设水厂,大多供水工程无消毒设施或消毒药品准备不足,仅在丰水期期间不定期投放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频率和有效消毒浓度均不符合要求。四是受地貌和供水工程分散、受益人口少等条件制约,管理难度和成本大。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是反映水体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总大肠菌群主要污染来源是人、畜粪便污染。水体中的菌落总数超标,表明其卫生状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人、畜饮用菌落总数超标的水,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健康。氨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如动物粪便、植物腐败、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铅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神经系统、肾脏和血液系统,还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等。含氟高的水多为区域性地质岩土中的白云岩、石灰岩,因水流的溶解带动,致使区域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超标。长期饮用氟超标水,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丧失劳动能力。

4解决对策

4.1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一是依据《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落实保护和治理措施,划定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设立地理界标、网围和警示标志。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二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净水工艺和消毒设施。逐步在乡镇级供水工程建设水厂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在村级供水工程增加和完善消毒设施。对一般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净化水质,而且成本大的供水工程进行更换水源。对水源缺乏、居住分散、无条件安装消毒设施的供水工程,可安装家庭净水器,使饮用水水质达标。对机井供水工程实行饮用水水源机井和灌溉机井分离,防止化肥农药回流到水源机井。对分散式供水工程要建立严格的用水制度,把好引(集)水关,做好存储期的卫生防护,在使用中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各类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4.2加强水源地和工程监管,确保供水安全

篇6

关键词 农村饮水 安全工程 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208-01

1 基本情况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西麓丘陵地带,海拔1720米~2942米,国土总面积985 km2,共辖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624个自然村,总人口18.61万人,其中农业人16.71万人。

隆德县截止目前饮水安全人口按计划达到15.11万人,饮水安全率达90.4%,自来水受益人口13.79万人,自来水普及率82.5%。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供水质量和标准为重点,坚持“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总体要求,把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改善隆德县群众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群众脱贫治富的步伐一项举措。

2 工程运行管理建议

2.1 水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建立中心化验室,担负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质的监测检验任务。按照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建立水质检测制度,对水质进行定期取样化验,水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照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集中供水工程每月采样检验应不少于两次,主要检查细菌、大肠杆菌、色度、浊度、酸碱值、等指标,其他指标委托县疾病控制中心和区水科所检验。

对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要进行检验,对水窖水、井水、土园井水的卫生指标也要定期检验。水质化验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

2.2 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建设

在全县供水工程的主要部位安装100处数据采集点,在五大供水区域设五处控制室,在县总站设立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建设全县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对全县所有的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对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分析储存、处理,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的水压、水量、水位自动进行调整,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工程的良性运行。

2.3 专业管理所建设

按照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情况,在成立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的基础上,在建成的五大供水区域设立观庄、大水沟、渝河南部、温堡、奠安五个区域性专业管理所,由县总站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管理所按照管辖的范围和工程数量的多少确定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并建立健全档案,实行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提高管理效能。

2.4 农村供水材料供应部建设

由于本县农村地区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工程材料供应要到县城购买,既不方便,费用又大。在县城设人畜饮水工程管材、管件及配件总供应站,在建成的五大供水区域设立五个材料供应分部。向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材料,方便群众。在材料经营上以维持成本经营为主,不赚取更多的利润,让利与民。

2.5 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

为了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在工程建成后要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对农户自用的水池、水窖、井等小型工程,实行国家补助、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对于群众自筹及社会资金投资建成的供水工程,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出资方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对于以国家补助资金为主的跨乡、跨区域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务局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推行“县供水总站+区域管理站+用水户”三级的经营管理体制。供水总站和乡镇供水站实行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工程建成后,对小型供水工程,由用水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用水合作组织,实行自主管理;对跨区域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合作组织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

2.6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各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在工程运行中按照市场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服务理念,保证水质水量达到供水标准要求,把水价、供水水质和供水量向用户公开,推行服务承诺制度,积极推行供水合同制度。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类型,实行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村级管理人员和用水户。制定农村供水的行业管理规范和具体措施,对工程的水源、水处理工艺、水质标准、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完善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工程管理单位定期检查工程运行情况,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利运行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和供水质量。

2.7 水源保护体系建设

划定保护区,设立标志牌,清除水源内的点污染,如垃圾、厕所、水上养殖,排污口等。在水源保护区内种植水源保护林,避免农药、化肥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加强《水法》的宣传,提高全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节水意识,为有效防止水质污染和避免人为破坏人饮工程奠定基础。加强水利行政执法,及时查处破坏人饮工程和造成水质污染的案件,严惩违法人员,为保护、利用好人畜饮水工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8 重大事故应急处理

根据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分布的状况、群众受益及工程影响范围,制定农村人畜饮水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和后期处置机制,防止和减少农村人畜饮水重大事故的发生,建立

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理能力,应对和处理农村供水工程供水生产事故、供水设施外力破坏、严重自然灾害等引起对社会稳定和人饮工程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构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威胁的供水事故,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维护和稳定农村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2.9 管理和节水技术培训

为使广大群众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熟悉工程规划、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掌握节水用水的技术,对全县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的用水户按照工程建设的先后顺序进行培训。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更加符合农民的要求,使广大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权利和义务更加了解,确保工程运行的长效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10 水费的管理与使用

征收的水费本着以水养水的原则,主要用于人畜饮水工程岁修、养护、绿化以及水源工程的保护、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等,按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水费结余资金可连年结转,继续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占用和挪用水费。管理单位应按时编制会计报表,定期反映资金的收支结存

情况。

工程管理、维修确需使用水费时,1000元以下管理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使用,1000元以上管理单位应编制工程预算,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申请,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动用。各管理单位按年水费收缴总额20%的比例向水务局交纳水费专用基金,专帐储存。

篇7

坚持常备不懈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准备工作,为今年安全度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方针,扎实部署2防汛抗旱工作,防汛备汛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抓得好。主要体现在:

(一)抓认识提高,加强思想准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省委常委、市委袁书记要求一定要切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查找险情,认真除险,消除病险隐患,为安全度汛创造良好条件。苏副省长、市长就今年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准备,加快病险水库、海堤水闸除险加固,继续做好防汛预案落实和包库包堤责任人公布,做好河道清淤整治,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市委周、副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思想,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狠抓各类工程措施、防汛物资储备及调度预案的落实。在月日的全省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紧接着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黄副市长对今年我市防汛备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今年防汛抗旱责任区、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县(市)区也高度重视今年防汛工作,相继进行了思想发动和工作部署。由于各级高度重视,全市上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得到了充分加强。

(二)抓水利建设,加强工程准备。去年入秋以来,我们通过狠抓组织领导、规划编制、宣传发动、资金筹措、质量监管等措施,全面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市共完成投资3.71亿元,占计划3.63亿元的102%;完成土石方1383.4万立方米,占计划1353.5万立方米的102%;投入劳动力1431.1万工日;修复水利水毁工程416处;河道33.6公里,占计划30.2公里的111%;病险水闸除险加固15处,占计划14处的107%;加固堤防30.8公里,占计划30.6公里的101%。对一时难以修复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汛期工程安全并发挥防洪减灾效益。

(三)抓排查除险,加强安全准备。及早开展汛前检查,落实各项度汛措施。月日,我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冬春水利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及汛前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月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各县(市)区防指、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发出了《关于做好年防汛备汛工作的通知》。月上旬,我局组织7个检查组对全市范围内开展冬春水利建设、水毁工程修复工作及汛前水利工程安全大检查。截止月底,全市水利部门共组织2333人次对本辖区和本行业的水库、堤防、闸坝、河道以及在建的各类涉水工程和危险区域的工程安全进行检查,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14座、病险水闸20座、江海堤防8处。针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登记造册备案,明确责任人,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下达整改通知书,实施限期整改,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跟踪督查,确保度汛安全。

(四)抓责任落实,加强组织准备。

一是根据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变动情况,重新调整落实了防汛指挥组织机构,市政府办公厅已发文通知。

二是召开全市防汛工作工电视电话会议。在月日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黄忠勇副市长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具体部署意见。各县(市)区也都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传达贯彻。

三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监察局联合发文通报了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库、城区防洪堤和万亩片江海堤防防汛责任人名单,并在《日报》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责任人的责任感。

四是各县(市)区也都相应调整落实了防汛指挥组织机构,并落实了水库、堤防、水闸防汛责任人。

五是认真落实县、乡、村和各部门领导防汛防台风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五)抓队伍落实,加强物资准备。在抢险队伍方面,加强与驻军、武警部队信息沟通,联系落实了驻军抢险力量4780人,市直单位抢险队伍力量2104人。各县(市)区、乡镇、村根据当地防汛工作实际,组建以乡镇干部、村民组干、驻军、武警等的抢险队伍共32899人,并明确了抢险责任段和群众撤离方案,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在抢险物资方面,市、县两级在今年汛前已经对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清理、维修了防汛抗旱器材设备,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据统计,市级共储备麻袋3万条、编织袋10万条、冲锋舟28艘。同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向市政府请求安排了60万专项资金用于采购防汛橡皮舟10艘、救生抛投器6具等抢险救生物资,装备市消防支队,提升抢险救援能力。下游管理处各堤段一线储备有麻袋、编织袋16万条等抢险物资。

(六)抓预案修订,加强应对准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防洪防台风抗旱应急机制。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部署,要求各乡村按照落实“防、抢、撤”措施制定了村级预案。全面完成全市2483个村的村级预案编制、核实和修订工作。进一步编制和修订了大、中型水库、重要小(一)型水库和县城区堤防工程的抢险应急预案和洪水调度方案。

(七)抓信息建设,加强通讯准备。全面维护、调试了防汛信息化系统设备。

一是全面维护、联调了市、县、乡三级视频会商指挥系统。

二是对卫星应急通讯进行了维修和组网通讯试验。

三是对洪水预警报系统进行全面维修、维护和调试工作,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保养。

四是全面完成了卫星云图、电话录音、电脑传真、短信收发、指挥决策支持、备用电源等系统的整修、调试和年检工作,确保防汛信息化系统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二、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主要措施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市气象、水文等部门对年汛情会商认为:预计雨季于月下旬末期至月上旬初由北至南先后开始,于月下旬后期由南向北先后结束。预计今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偏多,约7~9个(常年7.5个),防汛抗旱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此,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推进,进一步提高防洪、抗台、抗灾能力,努力确保市区、县城区以及主要江河安全度汛;确保主要江海堤防和重要小(二)型以上水库在防洪标准内不决堤、不跨坝。下阶段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进一步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防汛抗灾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要加大防汛抗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各类新闻传媒,努力扩大防汛信息覆盖面,增强广大群众水患意识和防汛抗灾风险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防控自然灾害斗争。要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的要求,未雨绸缪,有力有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要继续执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强化责任,将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迅速深入责任区,督促工作,熟悉情况,解决问题,确保职责到位、思想到位、指挥到位;要严格落实各类度汛工程技术责任、管理与防守责任制。各级防指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配合,强化部门之间、军地之间的协调联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参与防汛抗灾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各级防汛部门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工作制度,坚持有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认真搞好情况收集和信息传递,对各职能单位落实防汛准备、执行防指指令情况进行督促落实,一旦发生突发汛情,及时处置。要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沟通协调,当好参谋。要严肃防汛纪律,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保防汛抗旱各项职责全面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抓好汛前安全检查。要按照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要求,在月中旬前,再次进行全市范围内的查险除险和备汛工作督查。

一要重点检查病险工程处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检查鉴定中发现的病险工程,各责任区防汛责任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深入工地一线,督促和帮助落实处险方案,协调落实资金和组织力量,迅速进行处理,对一时难以完成加固任务的水库,采取限蓄或排空的措施度汛,确保度汛安全。目前仍有部分水库及海堤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水库安全度汛的难度很大,要落实各项责任,强化预报预警,切实搞好水库、海堤水闸安全工作。

二要重点检查防汛抢险物资缺口补充。按照分级负责、合理布点、科学配比的原则,加大防汛物资储备资金自筹力度,及时组织调运,补充防汛物资缺口。加强抢险救生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对已不适应防汛抢险需要的陈旧物资器材及时予以更换。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监管,核实库储数量。

三要重点检查各种防汛抗灾预案的修订和完善。重点修订和完善各堤防水闸的度汛方案、各类水库的调度方案,突出抓好山洪易发地区的群众紧急避灾转移方案的细化,落实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山洪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四要重点检查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工作。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实战演习,努力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指挥决策水平,提高各级防汛部门的技术参谋水平,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的战斗力。

篇8

学校充分认识到体育、卫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强化保障,把各项教育落到了实处。

一、学校体育工作

1、中心校及所辖四所村级小学全部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制定好训练和活动计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认真备课、上课,并及时进行课后反馈,写好反思日记。

2、各班级做好《班主任手册》记录工作,及时填好《学生健康卡》,班主任及时掌握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好考勤记录,并把体育成绩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阳光少年、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3、落实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以<<校园集体舞>>,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为主.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小型体育竞赛,并使每年一次的趣味运动会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体育课管理、器材管理,配备相关药品,保证活动安全。

5、学校暂时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有三名兼职体育教师,但老师们都很敬业.

6、今年学校按要求配备了体育器材和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具、挂图等,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保证了活动和训练的安全。(包括价值10000元的乒乓球台4个,各种训练用球,器械等20__余元.)

7、实施阳光早操计划,确保早操的静、齐、快,让每个学生既得到美的熏陶,又增强了体质。

8、成立了教师篮球队,经常性地进行训练,每学期还安排一到二次与兄弟学校进行教师篮球友谊赛;举办教师趣味运动会,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增强教师的体质,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9、学校校长亲自负责体育工作,校办主任分管,并将体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中,体育经费能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运行。

10.认真执行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保证新生以健康的身体走入校园.

11.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学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学校每年用于此项工作有专项经费,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学生测试率达100%.

二、卫生工作

1、教学卫生

(1)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达到要求。

(2)教室黑板完好无损、无裂缝、无眩光,定期进行粉刷,保证学生视力健康。

(3)教室课桌椅根据学生身高进行合理配置,并及时调节,注意纠正学生坐姿,保证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健康发育。

2、食品卫生

(1)食堂卫生

食品卫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加强食品管理,设立了食品中毒追究制度,近年来无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学校建立了食品卫生主管校长负责制,总务处副主任专门负责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专人、定点采购制度,保证食品、蔬菜采购新鲜、安全,每天有两名教师负责验收购买的食品,实行食品留样制度;定时对食堂、厨房进行打扫、清洗,保证卫生、整洁;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建立了相关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食堂环境与设备、加工存放均达到卫生要求,布局合理。

(2)饮用水

学校有供水设施,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3、厕所卫生

(1)学校按男生1:32、女生1:16建有蹲位数达标的环保标准厕所。

(2)厕所粪便均流入化粪池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坚持经常性的箱式冲洗。

(3)在

厕所里张贴温馨提示,保证文明上厕。

4、健康管理

(1)坚持每学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2)为学生建立了体质健康卡档案,每次体检后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并及时向家长反馈。

(3)经常性地对教师进行全面体检,保证教师的身体健康。

(4)邀请医学专家为教师进行身体检查及健康咨询。

5、健康教育

(1)学校每学期聘请卫生专业人员向全校师生进行二到三次的卫生健康讲座,各班级坚持每月一次的卫生宣传,有资料,针对性明确。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掌握一定的防病治病知识,基本养成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3)利用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等媒体对师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

6、学校卫生工作由校长亲自主管,并将卫生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中。卫生经费确保学校卫生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我校由于条件有限,学校的体育、艺术专用教室不够,音乐、美术等器材设施尚未达到要求。

2、体艺卫师资配备还不足。

篇9

暨工作思路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在省水利厅、南平市水利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扎扎实实地抓好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依法行政等水利工作,根据省水利厅“一个要领、四大目标、六项重点”的目标要求,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发扬“敢想,敢拼,敢赢”的精神,突出抓好民生水利、平安水利、生态水利和和谐水利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上级交办的任务,推动了全市水利事业的加速发展,各项水利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我市水利工作总结

,全市水利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良好。我市完成水利投资1.35亿元,全市征收堤防维护费和防洪保安基金190万元,征收水资源费171万元,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9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2.5万元;完成招商项目1个,投资1680万元,注册资金800万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达2240.28万元。我局获南平市水利局“冬春水利建设先进集体”,局党支部获市委“党建先进集体”,《生态格网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荣获省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要做法和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我市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一是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由于人员变动,市防指于3月13日在《报》公布了小(2)型以上水库以及重点水电站的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要求相关责任人及时到岗尽责。二是落实值班制度:4月1日起,市、乡、村各级防汛部门、气象、水文等单位全面进入24小时值班。三是落实预案修订工作:完成了富屯溪流域梯级电站的防洪预案以及在建工程的度汛预案,完成城区、镇、村、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增强预案可操作性;精心制作防灾减灾自救手册和防汛明白卡,并利用世界水日和减灾日进行广泛宣传。四是落实强化信息传输能力工作:今年,加大对防汛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投入25万元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完成5座小(1)型水库的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任务投入使用;完成安装市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经过试运行,已实现“视频到乡,视听到村”,今年利用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五是落实汛前大检查工作:2月27日起,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在各乡镇、在建工程管理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小(2)型以上水库和重要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在建工程进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责任人,并限期整改,对一时无法处理的,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六是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按常备、专业、预备三支队伍进行落实;城区共储备有抢险冲锋舟7艘(富屯溪待命4艘,预备役营3艘)、机动救生船7艘、水泥100吨、钢筋10吨、水泵20台、麻袋1万条、编织袋10万条、桩木50立方米、砂石100立方米、救生衣150件等防汛抢险物资,随时可以调用。七是强化会商应对:4月21日,利用应急视频视听会商指挥系统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集水利、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进行会商,分析和研究防御对策措施。5月5日、5月15日、5月26日市防指再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研究下阶段工作。将会商结果及时向各乡镇、有关部门通报。八是开展防汛演练:5月26日、6月8日至9日市防指组织五艘抢险冲锋舟、三十名预备役官兵参加水上抢险演练,为防汛抢险救灾做好准备。

今年以来,我市多次强降水袭击。5月13日晚,城区突降暴雨,一小时降雨量达59mm,北门和天后宫因雨水涌高。今年富屯溪较大的洪水过程出现在5月25日至5月26日,6月2日至6月4日、7月1日至7月3日,虽然洪水都为中小洪水,但我局高度重视,尽职尽责,认真做好雨情、水情、灾情的收集工作,随时和有关乡镇、单位保持联系,做好信息、命令的上传下达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二)努力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完成~冬春水利建设任务,总投资1842万元,占计划1842万元的100%。投入劳动日87万工日,占计划87万元的100%;土石方145万m3,占计划143的101%;新增灌溉面积0.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7万亩,新增防渗渠道25.3km,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座,山地水利52个蓄水池、容积8000m3,清淤渠道27km,解决村级人 饮8处、受益人口5700人,改造中低产田0.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万亩。冬春水利建设工作获南平市评比二等奖。

投资464.5万元,完成拿口镇、洪墩镇、下沙镇新增国债饮水安全工程整村推进建设;投资31万元,完成城富水库、栈里水库等除险加固任务;编制~桂林乡、大竹镇、水北镇国债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冬春水利建设任务,计划投资1735万元,投入劳动日76万工日,土石方96万m3。截止12月25日,我市完成情况为:投资1197万元,投入劳动日52万工日,土石方66万m3,修复水毁水利工程40处,改善灌溉面积0.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动工水库除险加固2座,清淤渠道17km。

(三)强化取水许可和采砂管理

加强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精心组织“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一是3月22日在市音乐喷泉广场组织了一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宣传主题文艺晚会,晚会结合水法知识精彩纷呈,千余群众到场观看;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横幅、标语、宣传单、张贴宣传画、报纸和当地电视台播放宣传光盘等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三是把六万份制有水法知识口杯、水法宣传手册发放到市直机关、学校及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

建立健全各项水行政执法队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开展执法装备系列化建设,大队的执法装备和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水政能力达标建设,并通过省上验收。强化取水许可、河道及采砂管理,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办理取水许可证5本;河道采砂挂牌招标3个采区,征收河道采砂开采权出让金8万元,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19本;审批涉河工程项目防洪论证审批1件,参加涉河工程项目前期项目论证3个;立案查处无证越界开采砂石料1起,调解水事纠纷6起。认真做好饮用水源地、河流出入境断面、重点工业污染区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委托福建省南平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境内富屯溪、同青溪、下沙溪、白水溪所属的7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抄送城市生活供水主管部门;修编河道采砂规划,完成河道岸线规划35公里。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绿网杯”小论文竞赛活动,,获南平市高中年段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初中年段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

(四)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1、加快富屯溪防洪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工程主体部分建设。

2、积极实施同青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已治理上游崩岗1处、新建护岸1730米,完成杜家坊标准农田建设。

3、开展富屯溪三期防洪堤项目,完成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五)向上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我局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选好项目,精心组织项目前期工作,建立水利项目储备库,上报防洪工程等八个方面的项目12个,已落实水库除险加固项目5个,规模1000万元,2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规模5000万元。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局班子领导成员担任副组长,局工作人员都是小组成员,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宣传发动,所有工作都围绕项目来展开,把招商任务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评内容,人人都是招商员,在全局形成抓项目的浓厚氛围。我局通过各种形式,捕捉招商信息,组织人员前往福州、厦门等地招商,邀请了4批15位香港、江苏、浙江、厦门等地客商到座谈考察,完成紫云湖面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680万元,注册资金800万元。在做好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引进项目跟踪服务工作。

(六)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1、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四月以来,我局历时5个月,结合全市水利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海西应先行、闽北当先锋、走前头,水利大作为”为实践活动载体,周密部署,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学习活动主要经历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等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在学习调研阶段,我针对当地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在主汛期前带领班子成员到光泽水库实地调研,组织撰写调研文章《对光泽水情影响我市防洪工作的思考》,得到市委梁书记充分肯定已予批示。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意见箱等形式进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11条,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整改,提出具体明确的整改计划,明确责任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力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经过群众满意度测评,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满意率达100%。

2、党建工作:按照市委和市直党工委的部署,扎实推进“创建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党建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意识。按照创建“五好支部”的要求,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活力。深入持久地抓好党建“三级联创”工作。通过开展党建工作的 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争先创优、互学互促等活动,加强纵向联系,推动“三级联创”活动的扎实开展。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建立民主生活会前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交心谈话制度,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健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在党内真正形成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

3、班子建设、行评、效能建设、精神文明、综治等工作:

在班子自身建设方面,通过组织领导个别交谈、召开班子交流会和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内部既坚持原则,又紧密和谐,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氛围,坚持每周一上午定期召开局务会,凡事集体研究通过。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面,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行选题评议,评议主题为河道乱采滥挖问题、村级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深入查摆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做到边评边改,纠建并举,促进和带动各项业务工作上新台阶。,我局共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1份,各承办单位、承办人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撰写建议答复材料,局主要领导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告知初步方案,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征得代表委员认同,经过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后确定正式办理方案,办复率100%。在机关效能建设方面,把实行透明、高效、廉洁的管理制度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重点,健全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工作方案,强化效能制度的督查,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和新形势工作要求,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考勤制度,不定期进行查岗;通过“提速增效”等系列活动,确实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政务公开、网站建设方面,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五项制度”,推进政务公开,组建部门网站,按照部门公开目录规范公开工作,努力提高我局信息开发利用率,逐步实行网上公开、网上服务、网上办事、网上审批、网上咨询、网上投诉、提高行政效能。在综治工作方面,围绕教育抓预防,提高思想认识,人技结合,不断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职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化解矛盾纠纷,全年接到转办的件6件,对转办件深入调查,妥善办理,及时回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创造水利发展良好环境。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加强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精心打造新时期水利人新形象,按创建目标、标准和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完成市级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的重点放在武邵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我局于3月、5月、9月、11月先后联合安监局、经贸局有关人员,对全市水库、电站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水电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一年来,全市水利系统无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4、挂点帮扶工作:结合我局部门优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挂点村居帮扶力度,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制定挂点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和措施。对下派村――大乾村,修复中桥水毁挡墙,保证群众过往桥梁安全;对新农村建设挂点村――王亭村,投入20余万元,实施栈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王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村级小型水利设施水毁修复等。为五四社区、华光社区提供综治防控体系经费,为行春社区带创“精品小区文化阵地”。

5、岗位职责绩效考评工作:在开展绩效考评试点工作中,按照组建机构、宣传发动、制定标准、审定报备、规范运作等步骤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注重建立适合我局工作特点的考评机制,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局长与股长签订股室年度工作责任状,每位干部职工制定共性、个性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日常管理,规范运作,采取点评推进工作,召开半年、全年点评会,被考评人员在大会上进行半年、年终述职,由局长点评科级干部,分管领导点评股级干部,股长点评科员,当场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方向,点评时专人做好记录备案,今后工作中加强沟通,便于改进工作。

一年来,我市的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关心与指导,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这和水利局历任老前辈们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与现任领导班子成员付出的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辛勤劳动的结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水利工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水利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真抓实干,以新的姿态和新的业绩,努力开创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一)精心策划、实施水利重点项目。按照“启动实施一批、前期推进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梯次滚动思路,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一批符合国家、省重点支持项目,全面展开前期工作,启动的项目有:中型灌区、中小河流集中整治项目、小型水利建设专项县、灌溉泵站改扩建项目、农村饮水安全整村推进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崩岗治理等。推进富屯溪三期防洪堤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同青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我市小流域防洪防灾能力。

(二)防汛抗旱工作:1、落实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要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主要抓好5项准备,即组织准备、工程准备、预案准备、队伍准备和物资准备。积极推进富屯溪三期防洪工程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预测预报的精确度与时效,健全全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和各类处置预案,加强雨水情会商和人员培训,重点完善城市防洪及镇村两级防洪预案和抢险队伍培训工作。2、做好危险部位防汛度汛工作。汛前要开展安全大检查,严格制定并执行水库三大制度,加强易发区的地质普查和监测,确保水库安全、地质灾害安全和在建工程度汛安全。3、、做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准备。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要密切跟踪分析天气变化,做好水库科学调度,备足抗旱物资,组织开展渠道清淤加固,全面检修维护水轮泵、电灌站,推广农作物防旱抗旱新技术,确保防汛抗旱两不误。

(三)水政水土工作:1、继续推进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取水许可监督管理。2、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落实水域纳污总量控制制度。3、加强河道和河道采砂管理,加大弃土弃碴查处力度。4、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前置审批和过程的监测、监督管理,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争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达90%,水土流失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现象,不断改善生态环境。5、要创新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方式,全面推进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宣传普及教育工作,力争受教育人数达5000人次。

(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冬春水利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五)抓好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三课一会” 制度,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开展干部职工素质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坚持周五下午“学习日”制度,创新学习方式。强化技术队伍建设,同时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制定硬性考核标准提升技术队伍技术含量。

篇10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地方财政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0%和17%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0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全市安排的58个重点项目和86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着力保障在建和续建项目有序推进,重点抓好列入的重点项目和“双十”工程。夯实全员抓项目机制,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包联和部门负责制,加大协调服务和推进力度,着力解决项目用地、融资和环境等难题,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强化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办和考核,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半年视察制度,力促重点项目早启动、快推进,按期竣工、达效。

(二)下势治理投资环境。着力解决村企矛盾和部门效能不高两大问题。强化效能监察和行风评议,严查推诿扯皮和吃拿卡要等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推行阳光政务和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为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夯实镇办和主管部门责任,加大村企矛盾协调和化解力度,综合运用利益调节、教育引导、依法治理的办法,及时、快速处理村企纠纷,减少阻工事件。对堵门断路、强买强卖等恶意阻工、挡工的首要分子,要依法严厉打击。

(三)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围绕国家产业和财政资金投放新动向,用好用足东大门建设和关天经济区各项政策,瞄准农业、水利、民生、扶贫、生态、循环经济、文化产业等方向,抓好策划包装,不断充实项目库,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接替,持续增长。采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大项目宣传,适时公布项目策划、储备与招商信息,引导更多企业发展包装出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实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推动机制。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园区、景区、城区三大平台,突出循环经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和轻工业发展四大领域,拓宽招商渠道,丰富招商手段,招大引强,提质增量。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0亿元。

二、做大做强现代工业

(五)全力确保工业增长。加大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运行监测调控,及时准确掌握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力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原材料运输、融资、用电等难题,促进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满负荷生产。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建立银企经常性互动联系机制,全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做强传统产业,巩固钢铁、煤炭、焦炭、建材及煤化等行业的规模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加‘部新钢城建设,全力推进龙钢周边村庄搬迁工作,重点推进龙钢1000万吨产业升级项目、龙钢生产工业站和铁路专用线改造项目。做优煤炭产业,不断提升地方煤矿装备水平,重点抓好矿业公司桑树坪矿技改项目、兴隆煤矿120万吨机械化技改项目,加快王峰煤矿建设,全力支持桑北、岑底、龙亭煤矿前期开发。稳步提升焦炭产业,做强煤化工产业。重点抓好龙门煤化500万吨焦化基地续建项目、20万吨甲醇项目、25万吨液化天然气、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等化产项目,同时支持合力100万吨焦化二期等续建项目。提升建材行业,依托徐德龙院士工作站,加大新技术创新力度和转化速度,打造建材技术新优势。

(七)强化园区功能。加大园区固定资产投入,完善园区水、电、路网布局,加快滨河路、禹门大街北延、八一路等道路建设,争取启动108国道二期项目和西禹高速龙钢出口项目,推进陕汽物流园、白村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物流运输格局,打造关中东北部物流中心,同时抓好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八)启动轻工业园区。完善轻工业园区平台功能,尽快完成轻工业园区总规和详规编制,启动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签约的食品、医疗器械、机械等项目顺利入园,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九)推进农业产业化。启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龙亭、居河沿岸两大农业示范园、万亩果业示范园和五星、西范和史带村3个设施蔬菜示范园,引导主导农业产业向标准化、生态化和规模化生产转型,将农业与休闲旅游、农家乐等餐饮等服务业有机相结合。总结推广农业产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现有模式,提升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强花椒产业,稳定花椒规模,主打大红袍花椒全国驰名商标品牌,支持花椒期货上市,以花椒芽菜生产和加工项目为龙头,延伸花椒产业链。落实促进畜牧业发展各项决定,积极争取引进正大集团,形成企业投资指导、农户代养的新型畜禽养殖模式,扩大产业规模,解决农户投资难题,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盛大牧业、金太阳油脂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捆绑使用各类支农资金,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小型灌区节水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36个行政村3万余人的饮水问题,恢复改善4.3万亩可灌溉农田。充分利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和贫困村整体搬迁力度,新建扶贫重点村3个,搬迁贫困人口466人,彻底改善贫困村面貌。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新能源建设,年内完成2个大型沼气、l2个养殖小区沼气、2900户节能太阳灶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中省各项惠农政策,足额兑现各项补贴资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阳光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以创业促就业,加大农民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为农民创业提供宽松环境。加大劳务输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年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深入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和“百部包村扶贫千元增收计划”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四、振兴文化旅游产业

(十二)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全面落实与陕文投的各项合作意向,全力支持“史记·风追司马”文化景区建设,完成古城搬迁安置年度任务和史记长廊雕塑景观试验段工程。实施好普照寺、大禹庙、九郎庙等9项文保工程,启动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建设。抓好党家村、黄河风情、猴山等景点建设,把建成以古城、司马迁祠、党家村为支撑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7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7亿元。

(十三)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和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旅游行业,推进五星级酒店建设及景区绿化靓化工作,提升旅游档次和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餐饮、商贸、金融、娱乐等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十四)激活文化产业。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激活文化产业。大力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启动状元街“文化一条街”和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构建镇办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8个镇村文化站建设。继续举办民祭司马迁、大禹、秧歌大赛,和秦腔大赛等活动,激发基层文化活力。深度挖掘司马迁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内涵,整合行鼓、秧歌等传统文化资源,培育扶持特色文化企业和演艺团体,不断充实文化软实力,扩大知名度和影-向力。

五、统筹城乡建设

(十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按照“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的思路,实施主城区“北进、南伸、西延”战略,启动城市北区建设,实施北二环、大禹东路、黄河大街北沿等骨干道路和城市供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部投资集团城市北区中央商务区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启动象山森林公园建设,完成“象岭朝霞景观区”建设,完成西禹高速入口、二环路、太史大街等绿化亮化工程。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重点抓好河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通过典型带动,全面加快董村等6个村改造进程。加大棚户区、沉陷区、工业聚集区和深山区村庄的搬迁力度,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

(十六)加快重点镇建设。坚持“规埘先行,基础突破,服务配套”的城镇建设思路,努力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西庄、昝村、芝川等小城镇建设,重点推进龙门重点镇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4亿元。

(十七)繁荣城乡经济。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公平、规范的经济秩序,不断壮大第三产业。落实扶持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推动餐饮、住宿、商贸、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上档升级,积极拓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务、培训、理财、健身等新兴服务领域。

六、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十八)加强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三城联创”,着力抓好园区、景区、城区和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重点污染企业技术改造、厂区、矿区道路硬化等项目,治理企业内部环境污染。加大对108国道环境专项整治力度,解决车辆抛撒、“三堆”和违章建筑三个突出问题,改善国道面貌。狠抓城市管理,集中对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建筑秩序、市容市貌、集贸市场等方面进行治理,下大气力改善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和城中村的卫生状况。继续开展重点镇村“创卫”活动,努力建设环境优美、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十九)强力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项措施,加强节能减排机构和制度建设,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完成大唐二电、尧柏水泥、矿务局矸石电厂、黄河节能电力公司等4项烟气脱硝工程,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强化钢、电、煤、焦等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在线监测和日常监管,引导高耗能产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COD)消减160吨,二氧化硫(S02)减排7000吨的目标。

(二十)加大生态恢复工程。继续抓好“三带四区”绿化工作。在高速路沿线、108国道沿线、西部沿山及城区、龙门园区、西昝园区、司马迁景区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努力提高重点区域绿化水平。积极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深入推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全年完成各项造林绿化工程4万余亩,切实改善全市的生态环境。

七、不断改善民生

(二十一)优先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重点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和文化事业,着力解决就业、住房、物价、食品安全、药品监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快卫生、文化、食品监管体制的改革,加大教育、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同时推进计生、广电、科技等其它各项事业,形成亮点纷呈,协调进步的局面。

(二十二)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重点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续建、新建廉租住房640套,3.2万平方米,公租房540套,3.3万平方米;支持河渎新农村建设,全力保障新河渎小区建设;加快桥南村整体搬迁;加大幼教投入,加快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完成新城区第一幼儿园建设,改扩建7所镇(办)中心幼儿园,完成职专教学实训楼等建设工程,实施新城四中等初中标准化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生活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提高办学水平,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实施薛峰水库供水安全工程,改造输水管道6678米;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完善配套建设供水管网42.85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改善龙亭灌区灌溉条件;继续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项目,并按照规划要求,在陡坡耕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及人工造林工程,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二十三)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密切关注弱势群体,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扶危济困、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全面推广“五大”社会保险,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及时调,整失业保险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农村五保对象补助标准,提高享受财政补助的村干部补助标准。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统筹,用好各类社保基金。推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全年新增就业5500人。

八、加强社会管理

(二十四)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加大矛盾调处力度,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的矛盾调处体系,迸一步夯实责任,深入开展市级领导大接访活动,形成领导驻厅制度,加大下访、约访、回访工作力度,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企业改制、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和。

(二十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继续推进“平安”建设,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社会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提高治安满意度。

(二十六)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稳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对煤矿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包括森林防火)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煤行为。进一步梳理排查,杜绝各类事故隐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千方百计减少一般伤亡事故。

(二十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完善预案体系,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救援措施及时准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