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范文

时间:2024-03-26 11:2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

篇1

宋朝由于重视水利建设和扩大农田灌溉,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强化和巩固,同时,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城市建设,矿产开采,经济贸易等,可以说宋时期的经济十分繁荣。任何一个朝代,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带来思维意识的改变。由此,文学艺术形态逐渐显现出发展的态势,民间流传下来的鼓子词、杂耍口技、民间故事、民间绘画等民间文学艺术像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作为文学形态的宋词,为了迎合时代的需要,词人们也开始放下高雅的姿态,进入到表现市井趣味的文学创作中来。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广泛的传播下,宋词从昔日的阳春白雪成为了下里巴人,那些喜爱文学的民间艺人,他们也纷纷进入到创作的阵营里,普通大众中也涌现出大量的填词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民间落寞词人柳永,在柳永的词中,很多是关于市井民俗、歌妓生活、其中有很多属于离别情愁,这些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语言的应用符合社会大众的欣赏口味,他在一首《定风波》里写到:“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将“太阳”、“摇曳的花”、“穿梭在柳枝间的莺”。描述的十分生动,但是,作者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描写,此种表达的是,这些本来非常美好的环境对于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来说,只能是一个看客、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虽然生活状态不能与常人相比,但是,她们的内心深处也像人们一样有渴望、有追求、有憧憬。作者在词中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照。词人所创作的作品,营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尤其是词句中那些具体的事物具象,为其他艺术类别提供了参照。

二、宋代文学成就了其他艺术的发展

宋词中有许多属于寄情于山水,钟情于自然的词作。据相关史料提供的数据表明,大词人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作中,关于自然描写的就有135首,其中和郊游有关的词有80多首。如苏轼的:“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这些词句描写的是词人外出郊游看到的山水风景,从中不仅展示出了“落日”“亭榭”“波浪”“天空”等自然景致。同时也向我们表达了此时此景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和豪情,这样的景致无疑给那些独爱绘画艺术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大量绝好的创作素材。创作者只要从中感受到词人身上所具有的超凡脱俗的处世精,就能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辛弃疾是宋代具备了豪放品格的词人,作为胸有国家的文学大家,虽然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为国家和民族奋起抗金的精神始终是他身上的闪光点,因此,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辛弃疾在其所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尽情地挥洒着豪情和笔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词人无法实现为国家出力的悲愤之情。词人姜夔的虽然流传下来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其中的词作《暗香》和《疏影》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向我们展现出了具有人生意义的精美图画。词人兼绘画家的周邦彦以一首《春雨》赢得关注。宋代词作大都具有了美术绘画所需要的意象特点,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其他艺术的旨趣中,感知到宋代的文学艺术与自然有着至亲至近的关系,文学和艺术的同频共振,让艺术家们借用山水自然的描述,来抒怀,表达自己的追求而和理想。

三、宋代文学艺术雅俗冲突的文化环境

文学作品以及其他艺术的创作者,其创作的素养和创作的水平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文学创作者实际上在时展中,他们是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看待人性、看待国家。因此,独立的思考意识成就了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文学大家和优秀词人,在他们的影响下,社会会出现一种新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文化环境,他们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可能会引领当时的文化时尚。我们知道,所谓的文化形态,是与时代的文化内在结构有很大关系,也是各种文化因素综合形式的一种体现。上至秦始皇时代的大秦帝国,下至明清时期,可以说不管那一个时代,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也是这个时期文化构型的一份子,文学艺术从来都是属于整个社会,并不会因为有强权就可以独享。我们知道,整个社会是由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人组成,文学自然也会去适应这样的人文环境,这就产生出了雅文化与俗文化共同支撑的文学天空,宋代文学当然也不例外。从最初兴起的贵族文学,到在道德文化约束下的精英文学,直至不断被民间传播的大众文化的文学形式,一个时期的文学无不与当时的文化面貌相一致,尤其与文化的雅俗问题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雅文化与俗文化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存在,雅俗观念因为在人们心中长期发挥着作用,这种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影响甚至是改变着文学的演进状态,同时也在影响其他文化艺术形态的改变。宋代形象表意文化的独特性,就具体文体来看的确存在着诗词由俗而雅的转变期待。就宋代文学整体发展情形考虑,文学主流总是体现在雅俗不断的交融过程中,这种文学艺术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的雅俗矛盾以及在融合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也就更加明晰了宋代文化的独特的一面。可以说,是文化的不断转型促成各种文化形式相互交融的调和手段的形成。到了宋朝末期,宋代文化的的整个环境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而这种没落的文化形式的出现也就预示着有一种更能适合大众的文化形态即将走向文学艺术的舞台,以其雅俗共赏具备着形象表意文化特点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文学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得到了揭示。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历史;美术;跨学科;美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第八条提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提倡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强调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科书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还是人民版教材,都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挖掘和采集。作为美术教师,笔者在此谈谈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希望有助于历史教师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历史教学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像资料。据统计,大象版历史教材中图像资料最多,约880种;其次是岳麓版,达520余种;图片最少的人民版教材中也近450种。显然,历史教材中的图像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图像资料包括文物、古迹的图片以及大量的美术图片。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还是反映美术史的图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记载了历史,直观地再现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历史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图像资料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印证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因此,历史教师正确地阐释和解读美术图片类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插图等教学资源,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的大量战时美术作品。苏联美术家在卫国战争中,为配合苏联抗战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战时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真实、直观地再现了苏联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总之,图片类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美术图片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质,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历史学科内容与美术学科内容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历史学科中涉及美术的内容注重历史环境、时代背景对美术的影响。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重在把两门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融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通过两门学科间内容的延伸、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下的教学案例正是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而进行的教学尝试。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一:江苏省大港中学的束鹏芳老师,在给高二学生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时,依据高中历史课标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艺的代表性成就、“认识”或“理解”其时代性,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文艺史分成文学、音乐和绘画三个板块,聚焦“浪漫情怀”的主题,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和理解浪漫主义。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3:欣赏名作,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教师出示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和《梅杜萨之筏》,请学生观察后描述对画面的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得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出浪漫主义绘画的宣言,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5:提问“19世纪上半期的这些文艺作品显露出什么特点”。幻灯片对比展示:19世纪中期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淳朴亲切、色彩沉静,像照片般写实与真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自由引导人民》通过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展现出激越的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渴望。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束鹏芳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渗透着理解和揭示美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通过比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幅代表作,提出对浪漫主义文艺的理解需要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人性诉求、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这堂课在历史教学的文化情境中既欣赏了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二:在北京版历史教科书《文艺复兴》一课中,师生可以根据文艺复兴的时代特性研究“文艺复兴三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的郝志红老师在给初二学生讲授《文艺复兴》时,先按照时间顺序欣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像,14至16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让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圣母像,发现美术表现的变化,接着提问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哪个时期的作品最能体现人的生命活力。在互动式教学之后,教师提出在14至16世纪,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得以再生,引出“文艺复兴”的概念,并提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的创新,提出创造性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印象派的创作方法,还是我国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发展,都印证了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对美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以上两位教师的历史教学,用历史学科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诞生的来龙去脉和美术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用美术与历史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历史教师美术素养与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从课标中可以解读到的是历史教学需要创设艺术的氛围与情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然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文字部分的讲授,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加之教材中涉及美术作品的教学图片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受到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美术素养,教学方法单一,仅限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难以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美术的辉煌》一课,内容涉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主要的艺术流派。教科书较为简略地介绍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及其特点,列举了大卫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等几幅美术作品,而对于作品艺术手法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笔者建议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紧扣历史课标和教科书,搜集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插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教学。同时,对于美术史中的各个历史时期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教师需要从画家的生平、创作风格、艺术语言的运用、时代审美观念等方面适度讲解,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生动有趣。

篇3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设计;艺术教育;波普艺术;包豪斯;文人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38-02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这些学生的人文修养、艺术功底呢?我认为刚入学的学生绘画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一点在入学考试中已获得证明。接下来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艺术门类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思维。除了给予学生一个宏观视野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课的逻辑、因果分析归纳的思维训练,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理解力、把握力、学术定位能力与分析能力。纵观古今中外的大艺术家、设计家首先都是大文化人、大艺术家。如明中期的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到近代的吴昌硕、李叔同等。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等。他们在绘画、建筑、诗歌等诸多领域都成就斐然。这说明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不光在绘画领域中卓有成就,他在多个领域互通方面也取得诸多成果。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我们对学生在艺术史、艺术原理、美学等方面就要靠艺术学教育来培养、健全他的心理结构,发展他的个性和创造力等。这方面的教育作用有着提高综合素质的优越性。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份,而科学、宗教、艺术等等学科组成了整个人类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使他们拥有较为出众的理论思辩才华和文献归纳能力。这种交叉、消化、再生不会盲目迷乱漫无边际。而是给予学生的这种把握全局能力,也是符合综合性大学鼓励边缘学科交叉与重组、提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对于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将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教育”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艺术与科学

纵观整个艺术史,艺术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创造力奠定了艺术与科学的基础。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运动中心;源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Bauhaus(1919-1933年),使设计艺术理论化、系统化,并体现在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中。包豪斯崇尚简化的几何图形,以便与工业化社会的简约和批量化生产相适应。这就是人们对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典型范例。英国科学家兼艺术批评家马丁・约翰逊在他的《艺术与科学思维》一书中指出:“逻辑的或科学的,与想象的或诗情的艺术的两类习惯上被认为相互矛盾的观念之间,不光存在着对立,而且有着相似之处。毫无疑问,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会使他们相得益彰,因为它们习惯上的割裂与对立是近几世纪专业化的结果。”这就说明艺术家在构思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要用推理、判断的思维。人是一个整体,除了形象思维能力之外,也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说明科学和艺术在思维方式上和创作过程中,二者具有相互渗透性。

科学为艺术造就了理性;而理性转化为感性,改善、丰富了艺术的创造能力,拓宽了艺术的视野,加深了艺术的境界。通过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使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合乎逻辑,更加自由美妙。如波普艺术(Pop Art)发展就是艺术家用他们在生活环境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机械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报纸、印刷品)加以普及。波普艺术一方面沿着与科技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又向实际生活渗透。与科技结合便产生光和动的艺术。向实际生活环境渗透的结果,便产生“综合艺术”。

反之艺术也对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对概念的、理性的活动施以灵感、顿悟的生命,使科学活动更加创新丰富。如七十年代兴起的“照相写实主义”或称“超级写实主义”(SuperRealism),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做客观、逼真的描绘。受现代工业科技的启发,西方当代雕塑中有一些艺术家从事活动雕塑(Mobile)的创造。这股潮流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构成主义和达达主义,其创始代表人物为:美国雕刻家考尔德(AlexanderCalder,1898―1976)等。之后很多人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来创造艺术。

当然在如今这样一个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成了一种交换,不再以它的优美和纯情感动人心,而是以市场价值获得认同,复制技术制造出铺天盖地的复制品,它以一种摹本的众多性取代了本该独一无二存在的艺术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梳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寻找新的自身超越的突破口,重新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艺术与宗教

纵观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各民族的接触交流。而宗教对于艺术发展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宗教与艺术是二种基本文化的形态。二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宗教借助艺术宣传教义、表达观念;而艺术又借助宗教进行充分的方式表达。千百年来,艺术与宗教就这样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佛教传人中国是在汉代,也就在那时印度的佛教绘画与雕塑传人中国,对中国的绘画、雕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始是抄袭印度佛院中的佛画式样,这当然是匠人所为。从可靠的史料来看,最早的独立的山水画出现在佛教绘画中,并带有强烈的异域文化特征。当然也不能说佛教绘画是中国画的唯一来源。能成为中国画的作用还是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当外来文化的养料遇到中国文化的自然审美意识,中国画的独立产生就成了必然。后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国力强盛,文学艺术快速发展。在盛唐时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民族,而敦煌壁画,是佛教美术,它的主题是歌颂赞美菩萨通过佛画弘扬佛学思想。反映了世俗的社会状态。

它的发展虽然受到宗教影响但却奠定了中国画的基础,到了宋代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所以说研究中国绘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汉文化内部,它和盛唐的许多文化事物一样,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例如西画中的明暗画法在梁《健康实录》佛教壁画中早有记载:“一乘寺,梁邵陵王纶造,寺门遍画凹凸花,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眼望眼晕如有凹凸。”故又称一乘寺为凹凸寺。从这种凹凸画法色彩艳丽、立体感强且传于印度的特点看,定是我国所不常用的阴影法。其实它就是一种改变平涂勾线的明暗渲染画法。这是最早记载了我国佛教在壁画绘制中用到的明暗技法。从这一方面也说明艺术与宗教相互关联、相互纠缠构成人类精神世界不解之缘。

绘画史上各时期的特点不一样,有必要为学生进行梳理;如两晋南北朝,宗教画兴起,到了宋代文人画广为流行,士大夫的绘画潮流甚至影响到金代绘画,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为元、明、清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绘画题材方面;隋、唐、五代、两宋、人物画极为发达,而元代以后,则是山水画、花鸟画居于重要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就需要我们在艺术学教学中进行深入研究。

三、艺术与教育

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同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聆听得到了感悟,引起了思想上、感情上、道德上变化,进而促进人们奋发向上,立身行事道德规范则是艺术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具体体现。

艺术教育是全方位的,不单单是一种思辩的、逻辑的美学课程。它需要整个教学组织结构和教学方式都必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兴趣、感觉到知识点。而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被迫的、讨厌的压力。在艺术院系学生中尤为明显的是专业的、技巧的课程还显关注;而素质的、文化修养的课程则缺乏热情。这就造成了以上所说的毕业设计尚可;毕业论文惨不忍睹的瘸腿现象。

篇4

[关键词] 历史传奇文本;电影特质;接受美学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大手笔《英雄》的成功上映将中国电影拉出波谷,并以电影界里程碑的符号性标志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况。中国影片在国际主流空间上映的帷幕从此被拉开,“中国式大片”到来的时代之门由张艺谋的双手亲自开启。

但是,我们仔细审视“中国大片时代”到来之后近几年相继上映的大片,不难发现,从2005年的《七剑》《神话》到2006年的《墨攻》、2007年的《投名状》、2008的《赤壁》《三国之见龙卸甲》《剑蝶》《画皮》直至2010年的《花木兰》《孔子》《苏乞儿》,这些影片都是从民间故事、历史传奇中来建构自己故事文本的古装片。

再回溯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特别是在几次商业浪潮的洗礼之后,历史传奇题材的影片一直都是重头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来反思一下历史传奇题材广受电影人青睐的原因了。究竟是这类题材中的什么特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将目光聚焦于这类题材的身上呢?这类题材究竟又蕴藏着什么样的特质适合以电影画面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呢?笔者将在分析最早进入电影界的传奇故事“木兰从军”的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传奇文本所深蕴的电影特质。

一、“木兰从军”故事的银幕历史回溯

历史传奇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在民间百姓间流传很广,而其史料最早始见于《乐府诗集》中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作为最早的叙事诗,其有着基本的故事情节,而其中作为“忠孝节烈”的叙事元素更是经过历代传奇小说野史的补充丰润而使花木兰的形象愈加丰满。尤其是后来逐渐加上的有关木兰婚姻爱情的故事成分,使一个忠孝节义的封建故事更增加了曲折动人的元素。

作为传统的民间传奇故事,“木兰从军”历来都是很受文学与影视关注的一个叙事题材。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木兰从军”故事被屡次搬上银幕的历程:

1928年,民新影片公司出品的、由侯曜导演、李旦旦与林楚楚等主演的默片《花木兰》,这是“木兰从军”故事第一次被搬上中国的银幕。影片借助于“木兰从军”故事的本土性来冲破欧美电影类型在中国的垄断,以其为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民族本土性特征走进当时的电影视野,为中国百姓广泛接受,为中国电影早期发展的历史添写了重要的一笔。

1939年,由欧阳予倩编剧与卜万仓导演共同对“木兰从军”故事进行适应时代特征的改编,并由黄耐霜、刘继群主演、华城影片公司出品了黑白有声影片《木兰从军》,成为抗战时期的孤岛电影之一的《木兰从军》,叙事重点已经由传统的对父亲尽孝偏移到为国家尽忠上来,并紧密结合当时大的时代症候,成为特定历史背景下造就的一部优秀的抗战影片。

1963年,黄梅调的影片《花木兰》被香港邵氏影业公司搬上了银幕,由岳枫导演,凌波、金汉等主演。影片成功地将黄梅戏曲调“经过现代音乐理念的处理,晋升为一种现代化、精致化、时代流行曲化的传统戏曲、江南小调的代称”[1],对“木兰从军”故事的这一现代性改编,契合了当时现代都市型香港民众的娱乐需求,一种现代都市的民间性消费悄然升起,而“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传奇的时代特性特征得到彰显。

2009年,“木兰从军”的故事随着当下的大众娱乐化消费再次进入电影人的视界,具有民族史诗性的大片《花木兰》由马楚成导演、中国内地和香港合拍,并启用了地跨中、韩、俄的国际化明星阵容,以凸显的影像视觉造型效果,成为新世纪中国影坛“大投资”“大明星”“大场景”“大票房”为其鲜明标志的“景观电影”典型代表。

二、 “木兰从军”类的历史传奇故事文本内部所蕴藏的电影特质分析纵观“木兰从军”传奇故事百年来被反复搬上银幕的历史,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被不同导演多次演绎而焕发出更加多彩的光泽。从前面对木兰故事的银幕历程回溯中我们可以发现,花木兰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编导拍摄出来时,则有着不同的主题侧重点。虽然电影人都选择了这个妇孺皆知、大众耳熟能详的民间传奇故事作表现对象,并巧妙借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为影片的基本构架,但不同时期拍摄的影片花木兰都折射着不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在其中,这与中国民间传奇故事自身所蕴藏的电影特质有着很深重的关系。

(一)历史传奇故事文本所蕴藏的本土性特质

我们可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析历史传奇文本故事的本土性特质。接受美学认为,作家或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都先预设了一个读者即隐藏的读者在面前,艺术家的创作就围绕着这个预设的读者展开,文本的构建也以这一预设的隐含读者为中心。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通过对“木兰从军”故事银幕历程的回溯了解到,1928年版的电影《花木兰》就是为了与当时的小市民大众审美需要相契合而拍摄的。当时的中国电影界被外国放映商与外国影片所充斥,商业利益至上的拍摄诉求决定了创作商们必然会将潜在的大众市民作为接收对象,而文化素养不高但人数颇多的小市民则是很好的影片接受者。因此,电影创作商们就将目光锁定在已经在民间流传很广,早已为大众市民耳熟能详地接受了的“木兰从军”的故事。以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无论是其叙事结构还是价值取向,都与当时的市民审美取向相契合,这样,影片还未拍摄就已先入人心,再加上影片在创作时还汲取了很多传奇故事的元素,使人物故事情节充满曲折,尤其是“木兰从军”中女扮男装这一故事元素更能契合广大小市民的猎奇心理,所以就成为电影人在本土寻求电影素材的最佳首选。

(二)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主题的时代性特质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原先已有的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艺术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即先在经验形成对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主题的时代性特质,我们可以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来进行阐释。1939年版的电影《木兰从军》,改编者们就有意识地将传统的木兰故事“忠孝双全”母题转移到侧重强调其“忠君报国”的一面,撷取了木兰故事中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重点情节,完成了主题由“为家尽孝”向“为国尽忠”的中心置换。民间历史传奇故事“木兰从军”的爱国主题契合了当时抗战反侵略的时代主题,在中国百姓中反响很大,激起百姓保家卫国的抗争热情,“木兰从军”类的历史传奇故事文本以其时代性特质在当时社会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与“木兰从军”故事有着相同母题的历史传奇故事被搬上20世纪30年代上海全民抗战的银幕的还有《西施》《梁红玉》《岳飞尽忠报国》《苏武牧羊》《》等一批抗敌御侮反侵略的影片,极大地满足了抗战时期孤岛上海民众抗日的渴望与需求。

篇5

村级文化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对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继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__区4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比例达到了95%,发展农村文化在全区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__区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__区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文化“四大工程”建设,不断深化“立足区情、下移重心,服务基层、快乐群众”的文化工作理念,全区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一)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开通流动舞台车,成功举办市农家乐大篷车首场演出和两周年四百场演出活动,深入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近三年累计送戏415场、送电影3200场,惠及群众80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每两个月演一场戏的目标。同时,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农村,服务农民,重点实施“种文化”工程,一大批农村文艺人才和农村特色文艺团队得到发现、扶持与培育,如云溪乡王车塘村恢复组建了十番锣鼓队和舞龙队,村民自编节目“三句半”上台表演;高家镇欧塘村村民组建了业余婺剧团,自编婺剧《杨炯断案》在当地演出,深受群众好评。

2、群众文艺汇演掀起新。相继举办全区文学艺术作品系列大赛、全区戏曲大奖赛、全区军旅歌曲演唱赛、全区腰鼓表演赛等一系列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农民的积极参与。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群众文艺汇演,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的大舞台,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每年一台戏的目标。各地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樟潭街道乌溪桥村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喜庆党的十七大的生动场面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3、文艺创作取得新突破。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推进文艺创作与指导工作,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演群众看得懂的戏。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如《屋顶人家》、《__水涟涟》、《创卫歌》、《中界线》、《道情唱廉政》、《大爱无边火中行——赞颂和谐卫士胡建嵩》、《计划生育人人夸》、《合作医疗好》等等,充分展示了__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文汇报》等媒体相继予以报道。

(二)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

充分利用农村老祠堂、闲置校舍、村级办公场所等资源,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使之成为群众施展文体才能的重要舞台。全区已建成面积100㎡以上村级文化活动室135个,占全行政村总数的26%。深入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送书下乡等工程,相继建起民工图书室、军民共建图书阅览室等。组织开展“市民齐捐书,建设新农村”活动,积极推广流动图书点模式,方便群众阅读。目前,全区建有农家书屋(村级图书流动点)42个,从20__年起已向农村配送了10.1万册图书,社会力量投资建造的“百姓书院”成为全区推进文化阵地建设的新亮点。农村广播联网率达100%,有线电视终端用户达7.6万户,入户率达到69%。群众看电视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三)文保工作不断加强

20__年10月,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区共普查出各类线索51738条,种类165种,基本摸清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确定了一批重点线索,理清了传承脉络,建立了保护机制。有9个项目被公布为区首批“非遗”名录代表作,4个项目被列入市首批“非遗”名录,杨炯出巡、茶灯戏、全旺板龙等3个传统民间艺术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名录代表作。

(四)特色文化打响品牌

各地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特色文化建设,如湖南镇的“孝文化”,全旺镇的“善文化”,莲花镇的“廉文化”,杜泽镇的“旧祠堂、新文化”、高家镇的“杨炯文化”、峡川镇的“古道文化”、灰坪乡的“红色文化”、举村乡的“茶灯戏文化”等等,一大批特色文化品牌打响。特色文化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全区有东海明珠乡镇3个,__金走廊乡镇11个,省级文化示范村2个,市级特色文化村13个。

(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键。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站工作激励机制,建立文化站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绩效考核,有效调动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农村文化示范户创建工程,加强对现有文化人才的培训,去年先后举办全区文化员、村级文化管理员、农村业余文艺骨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物普查和十七大精神学习等培训班6期。同时,选送13名文化干部参加全省文化干部培训班,全年累计培训250多人次,20__年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户38户。一大批农村文艺团队与文化艺人得到挖掘和培养,基层文化队伍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区有农村业余婺剧团3个,有563个文体演出团队8000多人活跃在乡村。

二、当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薄弱。由于我区经济欠发达,加上文化体制的多变,造成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区文化馆正在建设之中,至今仍无区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仍存在“一站一人一桌”的现象,离国家、省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完成县有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乡有一站(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二)经费紧张。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虽然区政府逐年加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有限的区乡财力和农村文化建设薄弱的基础,已难以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经费紧张成为困扰全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人才缺乏。现有的文化队伍,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等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区级文化部门人员少,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很难承担培训、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任;乡镇(街道)文化员大部分身兼数职,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文化工作上;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妇女,缺少从事文化活动的有生力量。

三、对策建议

(一)以夯实基础为重点,进一步加快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一馆一站一场所”建设。在完成区文化馆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区文化设施。抓住建设文化大省之契机,借力借势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进一步拓宽思路,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努力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并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村级文化活动室给予配置一定数量的文化活动器材。

二是大力实施广电“百千万”工程。继续深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20__年建好百个村广播室,送千台电视机给困难群众,有万户家

庭装有线广播。深化“文明网吧”创建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二)以快乐群众为目的,进一步推进群文活动开展

一是实施好文化“百千万”工程。以流动舞台车为载体,广泛开展“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全年为农村送戏120场、公益电影3000场以上。搞好流动图书配送服务,今年新建农家书屋17个,为农村送图书2万册以上。

二是抓好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围绕传统节庆日以及全区重大活动组织好各类文化活动,并做好相关文化服务和宣传工作,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强文艺创作和辅导,选送文艺作品参展参演,促进文化对外交流。鼓励农村群众自编自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每个乡镇(街道)开展一次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展演活动。

(三)以传承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抓好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认真开展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区内文物资源,并对重要的、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文物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做好申报、公布等工作。继续抓好金仙岩摩崖石刻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相关工作。20__年重点抓好吴氏宗祠维修工作,并把此项工程列入年内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重点项目。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的安全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二是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新公布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市、省级名录申报工作。

三是加强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继续加强对杨炯、杨继洲、吾丘衍、赵抃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研究,支持有关方面人士做好文化名人史料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依托内外力量,提炼和明确本区特色文化发展定位,提升__文化发展内涵和品位,增强__区文化凝聚力,提高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