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26 11:2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办法

篇1

过去一年来,我们实现了――

规划落地。制订2016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意见,督导14个县制定本地《规划》和5年任务清单,打造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培育发展5至8个标志性典型。

督导落实。组织14个重点县与省政府签订2016年率先工作责任状,制定下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督查指导工作方案》《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14个县(市、区)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督促各地抓好落实。

建设高标准农田。将33亿元涉农资金集中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项目开工建设面积64.57万亩,已下达项目资金约20.58亿元。

一言以蔽之,总体上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主体工程大部分完工。

“从全国看,吉林处于实F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队,要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一年前,在我省考察时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6年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提出的“建设三大体系”指示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命是光荣的,同时,压力也是巨大的。特别是白山松水间这片“疲惫”的黑土地,更是难堪重任――

农田灌排基础设施薄弱。全省8个大型灌区有40%的工程不配套或老化破损。125个万亩以上中型灌区有近80%的建设任务无法完成。6处大型泵站无法全部完成更新改造建设任务。全省54片重点涝区,通过验收达到10年一遇治涝标准的只有1片。中西部旱区仅有23.1万眼机电井和部分喷滴灌设备。我省仅有1161万亩旱田耕地具备作物生育期全程灌溉能力,占旱田耕地面积的15.9%,旱区农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黑土地退化现象比较严重。一是黑土层变薄。据监测资料表明,我省黑土区每年流失表层土壤平均为0.3~0.7厘米。二是土壤养分失衡,有机质数量和质量下降。三是土壤生物学特征退化。土壤微生物的总量减少,原有土壤的微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土壤持续供肥能力下降,作物病害发生频率提高。四是黑土生产功能退化。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环境变坏,土壤对养分的转化和调控能力下降;土壤结构和土体构型的恶化,对水分的贮藏和调节能力降低,加重了干旱的危害。五是西部风沙、盐碱、渍涝等中低产田仍有3500万亩,数量大,单产低,严重制约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农田配套设施不完备。田间道路不配套,机耕道“窄、差、无”、农机“下地难”问题突出。部分现有机耕道建设设计不规范、标准不高、养护跟不上、损毁严重,难以满足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农机作业的需要。全省1/3以上农田机耕道需修缮或重建。农田输配电设施建设滞后,农田灌溉排涝成本高、效率低。农田防护林网体系仍不完善,存在树种单一、林网残缺、结构简单等问题,整体防护效能不高。

资金渠道分散且建设标准不统一。长期以来,我省农田建设由各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分头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指导性规划和规范的建设标准,造成项目安排衔接困难,建设标准参差不齐,难以统一考核评价。同时,由于建设资金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许多项目建设标准偏低,多数农田建设项目难以同步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耕作节水技术等措施,工程建设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工程管护长效机制未建立。农田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较为普遍,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清晰,耕地质量监测和管理手段薄弱,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管护资金不落实等问题突出。有的项目竣工移交后设备和设施损毁,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有的项目建成后没有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对已建成农田的用途和效益统计监测工作不到位。

面对诸多问题,怎么办?

出路:在“五个原则”引领下,以“五个集中”的模式,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

走进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青沟子乡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虽然工程尚未完工,但路、渠、桥、涵、井配套齐全,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此外,还新建了晒场、库房及物联网信息中心。用项目负责人的话说,就是着力完善水利设施配套,着力加强道路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高产稳产农田,着力巩固生态环境建设,同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工程配套。而这正是他们认真实施省里确定的“五个原则”取得的结果。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之后,如何提高黑土地的承载能力,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副省长隋忠诚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精心调研、反复探讨,针对我省农田建设的现状,总结多年来农田建设的经验教训,最终确定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五个原则”。

――突出率先,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以长春市及其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实行“五个集中”原则,即向长春市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集中、向水田(旱改水)集中、向土地流转连片地块集中、部门资金向同一区域集中、“十三五”规划资金向前两年集中。

――整体推进,集中连片。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艺农机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相适应。坚持按灌区、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采取分年实施,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政府主导,广泛参与。调动和发挥地方县市政府项目建设积极性,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参与;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以县市为单元,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技术标准,规范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各类项目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后要及时确权登记,健全管护机制,强化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

虽然秋实的美景已随风远去,但永吉万昌现代农业先导区那1万亩规模化高标准水田仍然展现在我们面前。据介绍,这里的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信息化。坐在信息中心,就可以全程、全方位地掌控水稻的生L情况、土壤的温度、湿度等。如果不是统筹整合了方方面面的农业资金,建设这样先进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简直不敢想象。

过去多头投入造成资金分散、配套困难、管理缺失,结果事倍功半。在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必须出新招,那就是引导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和规模投入,做到“多条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合落实中,主要体现在“五个集中”上――

向长春市各县(市)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集中。2016年,省发改委千亿斤粮食工程计划投资10亿元,投入14个县高标准农田建设6.22亿元,占总投资的62%;省国土厅土地整治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投入14个县高标准农田建设9.30亿元,占总投资的46.5%;省农发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投入14个县高标准农田建设9.22亿元,占总投资的76.7%;省水利厅投入农业水利建设资金10.15亿元,投入14个县资金4.87亿元(不含灌区改造),占总投资的48%。

向水田(旱改水)集中。经过项目整合协调,2016年14个县市集中建设水田96.55万亩,集中打造6大片区,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55%。一是榆树市东北部、南部以及黑林镇、保寿镇、新立镇、环城乡的3个高标准水田示范区共30万亩。二是永吉县万昌先导区高标准水田示范区12万亩。三是前郭县高标准水田示范区,主要集中在红旗农场、红光农场高标准水田片区8万亩。四是德惠市岔路口镇、朝阳乡高标准水田片区10万亩。五是梅河口市高标准水田示范区,主要集中在红梅镇、中和镇高标准水田区7.48万亩。六是九台市高标准水田示范区,集中在其塔木镇和上河湾镇水田大方,建设面积6.6万亩。

向集中连片耕地集中。这次高标准农田项目集中整合落实到集中连片地块,最小的片区不低于1万亩(667公顷),大的片区在10万亩以上,低于万亩的项目不作安排。

部门资金向同一片区集中。各个县(市、区)按照统一片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验收、集中实施的要求,将各部门资金项目落实到同一片区、同一地块,各部门共同实施、共同推进。

篇2

1.主要做法

1.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推动 年初,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监察局、市水利局及各乡(镇)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桦甸市粮油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分管局长为组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种子管理站、市农机推广站专家为成员的粮油高产创建专家组,并聘请省农科院和通化市农科院的专家做技术顾问。形成了市、乡两级政府主导,农业和其他相关部门加骨干示范户搭台唱戏的工作格局。做到了“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工作责任人。主管副市长为粮油高产创建第一责任人;二是明确了部门责任。市政府负责领导创建活动的全面工作,市农业局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负责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其他相关部门按职责各自承担相应任务。形成了层层抓落实,上下共担责任的工作机制。三是明确了技术负责人。市粮油高产创建技术总负责人由市推广中心主任担任;各示范片也确定了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区的技术指导及测产验收工作。

1.2加大地力和设施投入,强化增产基础 一是大力提高耕地质量。近年来,吉林省提出了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桦甸市借助国家和省加大农业投入的良好契机,争取项目重点向高产创建项目区倾斜,加快了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相继完成了土地平整畦化标准良田建设项目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53亩。同时,全市高产创建示范田全部实施了增施农肥、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等中低产田改造技术,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保水保肥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示范田粮食产出能力明显增强,平均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中小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为重点,提高防洪调蓄能力,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目前,全市初步建成了以中小型工程为骨干,蓄、引、提、排、防基本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全市共有中小型水库52座,塘坝、较大型拦河坝106座,总蓄水能力为5480万方。建成农田抗旱井120眼、电灌站20座,修建引水拦河坝 90条,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提高全市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田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保证作用。

1.3狠抓农业新技术推广,强化科技支撑 根据我市特殊地理环境条件,从种、管、收三个不同作业期,对玉米、水稻示范田制定了相应的集成技术,形成了《桦甸市粮油高产创建技术集成方案》,做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育苗栽插、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促进技术全面入户到田。一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分析土壤、气候条件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桦甸市粮油高产创建多项创新技术,如玉米增密增肥化控技术、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在水稻示范片上,实施了有机肥、硅钙肥、生物菌剂施用技术,特别是玉米增密增肥化控技术,通过选择高产耐密品种——先玉335,种植密度由常规栽培 5万株/公顷左右,增加到6.5万~7万株/公顷,同时相应地增施底肥和追肥,有机肥增施到25~35吨/公顷,底肥比常规用量增施了50公斤二铵和50公斤硫酸钾,追肥比常规用肥增施了100公斤尿素,并通过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生长,喷施化控药剂矮化防倒伏,促早熟。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著地提高了玉米和水稻示范田产量和品质。二是全方位开展了科技培训工作。2012年冬季,结合桦甸市“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制订下发了《高产创建技术集成方案》,为各乡(镇)农技人员组织开展高产创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供了很好的实用教材。同时,还编印了《桦甸市粮油高产创建集成技术手册》和《一张技术明白纸》,下发给示范户。备春耕期间,各项目组技术人员到项目区开展了多层次的科技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48场次,培训人数4125人。三是实行了全程技术包保。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与每个示范户签订《粮油高产创建包保责任书》, 实行专家咨询和技术人员全程技术包保服务。包保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示范区,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从种到收,实行技术跟踪指导,特别是播种期,技术人员都蹲在村里。技术人员对每个示范户都设立《技术指导卡》,对示范户的农事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并根据农时做好作物苗情、长势、土壤墒情、灾情、病虫害发生等情况的调查,及时指导农民采取管理措施,为示范田创高产提供了技术保证。四是实现技物结合。为了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桦甸市利用国家政策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支持资金,在示范片核心区加大了新技术物化补贴和专业化服务补贴力度,使专项补助资金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效应,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实用新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实现项目区均衡增产。

1.4注重机制创新,强化活动手段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开展工作。高产创建项目区依托桦甸市金沙粮贸有限公司进行订单生产,共签订订单面积3.2万亩,带动示范户952户,使全市高产创建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全市每个高产创建示范田至少培育一户种粮或农机大户,共培育依托大户25户。整建制推进的红石镇依托抽水洞村农机合作社开展工作,积极推进高产创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二是各项扶农惠农政策重点向项目区倾斜。 16个项目区共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1万元,占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74%;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统一灭鼠、赤眼蜂防螟等项目共向示范区投放资金247万元,占全市总资金的81%。 这些政策的落实,改善了示范区粮食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使全市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1.5加大宣传督导,强化创建实效 一是抓好对外宣传展示。为扩大高产创建活动影响和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高产创建活动中来,通过设置示范田标牌、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技术挂图上墙和在电视乡村栏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共制作宣传展示牌16块, 出动宣传车25台次,印发宣传单6万余份,并分别召开了旱田、水田两场现场会,为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二是加强督导检查。市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调度前期工作,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市、局领导经常下到示范田进行工作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电话询问和走访的形式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三是制定了考核办法。制定下发了《桦甸市粮油粮油高产创建活动考核办法》。半年、年终考评后,对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优秀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目前,全市高产创建半年检查已经结束,总结了各乡(镇)好的做法,查找了不足,制定了改进措施,并对各乡(镇)工作情况进行打分排序,从而调动了各乡镇及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保证了粮油高产创建扎实开展。四是制定了高产竞赛方案。制定了《桦甸市粮油粮油高产创建高产竞赛方案》,并做好参与高产竞赛示范户跟踪考核记录,年末,从每个示范片中评选出优秀示范户3名,授予“种粮小能人”荣誉,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由于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市乡两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人员通力合作,让农户在参与创建活动中得到更多实惠,并且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术,增强了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稳固协调健康地发展。桦甸市连续多年被农业部和省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先进县”称号。

2.高产创建示范田长势

篇3

关键词:粮食;高产创建;建设规划;展望;嘉祥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47-02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传统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全县总面积960km2,辖13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10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人,耕地面积6.72万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常规农作物,常年种植小麦5.5万hm2、玉米4.1万hm2。自2008年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来,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09年、2011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多年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取得的成效

截止2013年,全县累计实施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高产创万亩示范方32个、落实面积2.4万hm2,其中,实施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26个、落实面积1.9万hm2,实施疃里镇整建制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乡镇1个,落实面积0.55万hm2。2013年全县7个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玉米平均每hm2分别达到8 797.5kg、9 030kg;疃里镇整建制高产创建区小麦、玉米两季每hm2达到17 322kg,实现“吨粮乡”。在高产创建活动示范辐射带动下,2013年全县5.5万hm2小麦平均每hm2产7 224kg、总产39.7万t;4.1万hm2玉米平均产7 662kg、总产31.4万t,小麦、玉米总产71.1万t。通过多年实施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采取强化行政推动、项目资源整合、政策资金扶持、集成技术推广等多种措施,粮食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日益成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2 实施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的背景

2013年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到2017年全省建设高标准粮食高产创建田152万hm2,小麦、玉米两季合计每hm2产16 500kg以上。根据粮食生产能力状况,嘉祥县将在2013-2016年,分年度建设完成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进一步提高粮食产出水平、质量安全水平和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加快高产创建成熟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广,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尽快形成75万t粮食生产能力,到2017年全面实现“吨粮县”。通过多年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农田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粮食高产栽培先进技术的推广率、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升,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完备的集成技术推广模式,为实施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3 展望

3.1 实施规划 自2013年起,利用4a的时间,在全县分年度建成2个0.67万hm2以上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0.2万hm2以上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总面积2.8hm2,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54.8%。2013-2014年,建设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总面积1.63万hm2。一是建成大张楼梁宝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1万hm2,涉及112个行政村;二是建成马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3万hm2,涉及38个行政村;三是建成万张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33万hm2,涉及38个行政村。2014-2015年,建成卧龙山孟姑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7万hm2,涉及87个行政村。2015-2016年,建成仲山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规划面积0.47万hm2,涉及36个行政村。

3.2 实施目标 以加快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建设粮食生产强县为目标,立足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保障质量,以粮食高产创建田建设为抓手,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农业项目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改善粮食产地环境,完善基础生产条件,加快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不断提高高产创建田粮食生产水平,辐射带动更大面积粮食生产能力的均衡提高。通过完善高产创建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良田、良种、(下转68页)(上接47页)良法、良机、良制结合,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到2016年2.8hm2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小麦、玉米两季每hm2产量达到16 500kg,到2017年辐射带动全县小麦、玉米两季每hm2产15 000kg以上,全面实现“吨粮县”。

4 实施2.8万hm2粮食高产创建的对策

4.1 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行政领导,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加大对项目区资金支持力度。成立县、乡高产创建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扶持政策,落实配套资金,协调实施工作;成立由县农业专家组成的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结合生产实际和高产创建要求,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等多方面制定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操作规程,确保高产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实行专家和技术员包保责任制,制定考核办法,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顺利进行。

4.2 整合农业项目资源,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整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国家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机补贴、机械深松、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资金,集中向粮食高产创建区投放,支持高产创建项目推进,加强田间工程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把高产创建田真正建设成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良田。

4.3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推广粮食增产集成技术 大力开展粮食关键增产技术模式攻关,研发组装适合当地粮食生产实际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邀请专家在县、乡镇、村三级层层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培训。结合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等,在粮食主产区域集中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围绕小麦、玉米双季高产目标,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关键增产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利用3~5a时间,高产创建田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玉米单粒精播、“一增四改”、适期晚收、“一防双减”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推广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率、秸秆还田率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2%,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

4.4 实施种业创新工程,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结合种业创新工程,加强农科教结合,依托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圣丰种业、祥丰种业等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种子龙头企业,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内按照育繁推一体化要求,加快粮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研发,力争3~5a内选育、推广一批有突破性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高产创建田粮食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实施种子工程,依托圣丰种业、祥丰种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良种生产基地,保障良种的质量和供应,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进粮食种子工程健康发展。

篇4

一、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两保一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土地资源的管理作为调控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基本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二)总体要求。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坚持建设用地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断优化土地空间布局;坚持依法依规管地用地,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

(三)主要目标。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完成我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责任目标。按照国家要求,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1847亿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0175亿亩以上,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

基本保障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用地需求。近期全省每年建设用地约需40万亩,除合理使用国家分配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外,努力通过争取国家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清理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等途径保障建设用地需求。

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到2012年,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中等城市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小城市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制镇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容积率原则上达到0.7以上,中等城市达到0.6以上,小城市达到0.5以上。各类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要建成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普遍使用多层标准厂房。

二、强化耕地保护,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四)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建设单位不能自行补充耕地的,必须按照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宜耕后备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工作,努力开拓补充耕地渠道。加强对耕地开垦费的征收、使用和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对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验收。

(五)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以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抓紧编制今后5年的土地整理总体实施方案,统一规划、集中布局、规模整理、严格实施。按照成方连块、井渠路电配套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基本农田示范区,全面提升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水平。规范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管理,空间上要落实,质量上要保证。支持项目所在地农民参与土地整理基础性工程施工。加强土地整理项目基础设施后期管护,探索后期管护有效机制。

(六)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提升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建立长期稳定的土壤监测体系,有计划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工作。定期开展耕地质量普查,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及时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为载体,整合相关涉地支农资金,重点用于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省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省财政等部门研究制订具体办法。

三、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八)集中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主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即保障国家在我省区域内布局的重大项目、重大基础和公共设施项目、引领全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重要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及重点民生保障项目的用地需求,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支持国家、省级开发区和符合省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发展。省发展改革、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制订年度保障用地重点项目目录,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加强重点项目用地指标管理,对配给重点项目但未按要求使用的用地指标,要依法予以收回并重新安排使用。各地有关建设项目要争取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序列,使用国家预留的建设用地指标。

(九)通过存量土地挖潜保障一般项目用地需求。充分挖掘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各地要摸清存量建设用地家底,综合规划,重点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破产倒闭企业占地,旧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后腾出的土地。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要依法责令限期使用或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对低效使用的土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调整规划设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容积率。对破产倒闭企业占地和旧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后腾出的土地,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依法调整土地用途,用于金融、商业等服务业发展和商品房开发;除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用地需求外,房地产开发要加大城中村、棚户区和旧城区改造力度,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新增建设用地。

充分挖掘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村镇规划。要继续深入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和工矿废弃地整治,为补充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创造条件。省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对各地的村镇规划编制、村镇布局调整、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省建设、国土资源和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指导。

四、加强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十)各类空间发展及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进行制订、调整或修编,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有必要进行局部调整的,必须进行严格的听证论证,按法定程序和权限报批。

城市规划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统筹协调各类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避免因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重复建设等浪费土地资源。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建设、环保等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划时,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关系,按城市体系和功能确定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突出重点,兼顾整体,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中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

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修改完善《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各地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修编要体现“两保一高”的总体要求,统筹全省各区域土地利用,保障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在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为城市发展留出空间。

(十一)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条件及标准。大力发展节地型产业、节地型建筑和紧凑型城镇,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省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省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审改现有各类城镇和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提高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城市规划、项目设计和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防止和消除各类项目多占多用土地现象。坚决制止城市建设“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严禁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严格限制低层建筑,合理提高城市建设容积率。中、小城市房屋建筑要加强规划约束,实现以多层和高层为主,为发展腾出空间。要抓紧建立和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及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度,开展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和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十二)加强项目用地全过程管理。对应当进行用地预审的项目,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土地使用条件和标准进行用地预审。没有通过用地预审的,各相关部门不予办理各类审批、核准、备案手续,不得办理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得批准供地。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环节的审查,严格执行用地标准,核减超标准用地。对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要落实公开出让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把建设项目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没有国土资源部门的检查核验意见或者检查核验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十三)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各地要对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做出规划,引导和鼓励将适宜建设的未利用地开发成建设用地。积极复垦利用废弃地,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以及经核准报废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应依法及时收回,重新安排使用;除可继续划拨使用的外,经依法批准由原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的,按市场价补缴土地价款。

(十四)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开发地下空间或提高地上建筑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标准,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鼓励建设和使用多层标准厂房,凡用于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项目用地,优先解决用地指标;凡规定应当使用标准厂房的建设项目必须进入标准厂房,严禁单独供地。

(十五)促进各类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国家、省级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积极支持符合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且无发展空间的开发区按程序申请升级或扩区。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各地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都要进入开发区或产业集聚区,并把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和承接产业聚集、人口聚集的载体,进一步促进全省产业带布局和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

(十六)合理确定出让土地宗地规模。各地在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前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供应方案。工业类项目要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条件和标准,商品房开发项目要根据住房规划要求,明确小户型套数和户均面积的有关要求,确保节约集约利用每宗土地。成片开发建设的土地应统一规划、统一整理,按“净地”分宗供应。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单宗出让面积,省辖市不得超过150亩、县(市)不得超过75亩,每宗地开发建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五、明确共同责任,完善奖惩制度,落实保障措施

(十七)明确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用地情况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执行土地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全面履行管理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统筹引导投资发展方向,严格核定投资规模,牵头做好年度保障用地重点项目目录制订工作。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管理和使用土地有关资金,重点保证土地保护开发利用资金需求。规划、建设部门要严格确定各类城市的容积率标准,认真组织城市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规划要求,在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核土地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科学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各相关部门在安排本行业建设项目时,要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采用先进的节地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监察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法违规用地以及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的政府工作人员予以严肃查处。

(十八)建立健全“两保一高”年度考核评价制度。科学制定能真实反映各地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行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公布。每年年底,要依据规划、计划执行情况,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耕地面积净增加量、基本农田建设情况,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情况,违法违规用地查处情况,对各地耕地保护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各地单位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存量用地盘活、执行行业用地标准等情况,对各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十九)建立完善“两保一高”激励约束机制。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省集中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使用与各地“两保一高”绩效挂钩。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除省按规定安排的专项资金外,其余按照各地基本农田、灌溉水浇地面积、净增耕地量和省政府确定的土地管理重点工作完成量等因素进行分配,体现对耕地保护建设成效突出地区的重点支持。从省级财政集中土地出让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按照奖励节约、鼓励集约、补助挖潜的原则,用于奖励土地挖潜成效突出的市、县(市)。具体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部门制订。

将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分配与各地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挂钩。以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为基数,预留一定的机动指标,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的市、县(市)。

将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分配与盘活挖潜存量土地情况挂钩。对盘活挖潜成效好的市、县(市),在农用地转用指标分配上给予倾斜。对未完成盘活挖潜目标任务的市、县(市),扣减其农用地转用指标,并责令限期完成目标任务。

将“两保一高”工作绩效与各市、县(市)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挂钩。对“两保一高”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成效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暂停用地审批。

篇5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同时,着力推进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项任务,进一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一)深入推进五大任务落实

扎实化解过剩产能,继续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推动在建33个煤矿项目产能置换方案获得国家批复。抓好降成本措施落实,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整治。加大补短板实施力度,着力抓好9类45项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去杠杆和去库存工作。

(二)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稳定农业生产能力为前提,继续开展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保持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增加优质农畜产品供给。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狠抓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稳步推进土地草牧场“三权分置”。

(三)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围绕国家支持的投资领域,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基金的投资引导作用,继续推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建设,同时,再推出一批有较好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加快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落地实施。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一)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争取更多重点项目尽快获得批复。加强项目储备,特别要在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现代农牧业、服务业以及国家鼓励和引导的新投资领域,做好项目谋划,推动项目储备多元化,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发展态势。

(二)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推动重大项目春秋两季集中开工,落实各项建设条件,特别是推进基础设施“七网”、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生态工程、社会民生等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按时建成自治区迎庆献礼项目,力争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

(三)强化项目监督管理

扎实开展项目稽察,跟踪落实项目整改情况。加强项目监管信息系统应用,将审批、审核以及安排投资的项目,全部纳入在线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确保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积极推动制度创新

一是大力推进“放管服”。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中增加报建审批程序和电子印章功能,在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中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纳入统一的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继续完善12358价格监管平台功能。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修订出台《自治区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开展投资项目承诺制、“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等改革探索。三是纵深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制定蒙东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实现蒙东电网同网同价,进一步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出台城市管道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和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全面实施“两部制”供热价格。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

(二)大力推硬业创新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煤炭、钢铁、有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行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应用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争取将我区列为国家石墨(烯)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召开中国北方石墨(烯)新材料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和产业基金成立大会,加快石墨矿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包头市列入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城市范围,推动乌海市与航天十二院合作建立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化中心,支持阿拉善盟和东风航天基地合作发展军民融合空天产业。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发挥资金引导作用,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努力提高创新供给能力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争取推动一批“双创”示范基地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四、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开放型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各类开放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制定《自治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出台自治区《支持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若干政策举措的意见》和《支持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意见》,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推进沿边开发开放,制定自治区支持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出台支持甘其毛都、珠恩嘎达布其、策克等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政策。

(二)深化对外投资合作

做好外商投资服务工作,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推动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完善外商投资监管体系,加强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推进落实自治区与国家发改委协同机制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产能合作重点项目和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和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对外投资风险。

(三)提升对内开放水平

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继续深化京蒙帮扶合作,推动蒙东地区融入东北经济区发展,加强呼包银榆经济区和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全面扩大与长江经济带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合作,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往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完善会展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手段和方式,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强化引进项目跟踪服务机制。

五、积极培育新增长极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统筹,推动呼包鄂协同发展和东部地区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一)积极推动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

加快编制新区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新区与主城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推动各类试验示范类平台载体在新区落地,确保新区建设尽快起步、早日见效。

(二)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

打造呼包鄂1小时快速铁路经济圈、中心城区2小时公路经济圈,推动三市实现通信同城同网和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关系无缝对接、教育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医保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三)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推动出台落实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重点规划,实施独立工矿区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国家将包头、鄂尔多斯纳入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争取在通辽、赤峰设立对接京津冀的产业合作示范区,争取国家同意我区纳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范围,与山东省建立对口合作机制。

(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继续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宁城县八里罕镇等国家特色小镇建设,再争取一批小城镇列入国家特色小镇,继续推进包头市等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争取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一)继续加强生态建设

争取国家加大对我区重点生态工程的年度投资力度,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严格控制褐煤开采,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

(二)扎实推进节能降耗

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工业余热暖民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低碳发展,继续推进呼伦贝尔国家低碳城市和乌海经济开发区等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示范试点建设,争取乌海列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呼和浩特和赤峰列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

(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制定出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面清单,开展103个旗县(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试评价工作,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大对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乌海4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示范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绿色GDP核算等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

七、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完善制度安排上多做研究,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上下大力气,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上加快步子,切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进度,组织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机井通电和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

(二)进一步完善就业保障

加强就业形势跟踪监测和预测预警,加快基层就业和社保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开展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申报和验收。

(三)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篇6

(一)基本特点

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计划的73%。其中一产6.8亿元,增长6.6%,二产27.4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4.2%),三产17.1亿元,增长14.1%。

1.工业经济“平开稳走”,经济效益趋于好转。

工业经济“平开稳走”。1-9月,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1-3月和1-6月分别提高6.4和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21.5%。主要原因是虽然今年以来“六六”产业(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6.4%)、化工(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3.4%)等表现良好,但由于支柱产业水泥行情持续低迷,恢复性增长缓慢,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下行拉力,使得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经济效益趋于好转。1-9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7.27分,比1-2月提高36.97分;亏损企业28个,比2月减少27个;产成品存户率增长5.3%,比1-2月降低22个百分点。三大水泥龙头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建材产业行业性亏损得到有效扼制。化工、电光源和机电三大行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9.8%、21.2%和42.1%。

(图一)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农业势头不减。

1-9月,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全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预计23.2万吨,增长6%。特色效益农业势头不减,食用菌、高山蔬菜分别实现产值4.8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7%和12%;生猪、蜜蜂产量分别达到82.8万头和25万箱,实现产值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5.3%和35%。但受市场行情及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8月份以来开始下跌,目前已降至中猪价格7—7.6元/公斤,肉猪价格6.6—6.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为15元/公斤、9.8元/公斤。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共有26个农产品基地被列入XX市级以上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个农产品被命名为XX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千库保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对外出口增势强劲。

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9月,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26.2%。今年以来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列入省、XX市重点、XX市“六大百亿”工程及“2005-310工程”的71个在建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二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由于今年列入“310”重点工程的工业项目的土地、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9月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4.8%。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消费者对房价下跌幅度心理预期过高、短期内商品房供应量过大、新增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1-6月、1-7月、1-8、1-9月比1-5月75.3%的最高增幅分别降低66.9个、61.1个、63.8个和57.9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稳步增长。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9%、16.5%。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2%,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增势强劲。据初步统计,1-9月,累计完成出口2914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江化股份767万美元,增长59.5%;沃克公司496万美元,增长46.7%;华顿服饰497万美元,增长45.3%;美伊服饰128万美元,增长85.5%;恒亮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万美元,为278万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绅特公司和云盛皮件公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202万美元和124万美元。

4.财政金融运行正常,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均较快增长,1-9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3.5%,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看,增幅最高的是其他工商税,增长35.3%,其次是契税,增长32.5%。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26.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9689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5489元,增长18.3%,增幅居XX市各县(市)之首,主要增长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2714.11元,增长了34.8%。

(二)存在问题

1.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准备不足。前9个月我市经济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这是近几年来高投入积累的惯性增长,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仍在不断显现,宏观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压力,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此估计不足,工作思路未进行及时有效调整。

2.要素配置待优化。土地、电力及资金等要素受时空因素限制,难形成合力,制约了经济提速发展:土地供应和企业意愿、空间布局出现冲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小水电受雨水的季节性影响,难以实现年度均衡供应;受企业规模偏小、信誉不良、担保品不足及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等影响,银行“惜贷”,企业“难贷”;各种政策资源很多,但落实力度有待加强,部分资金补助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有待通过整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经济金融风险增大。我市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素质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一些过度投资行业,随着新的产能投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亏损面扩大,可能会导致部分经营不好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外我市房地产销售下滑,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1-9月全市房地产空置面积22609平方米,同比增长98.7%),房地产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信贷比例较大,可能会使持续多年贷款高增长后出现不良贷款滞后性增长,从而带来一些金融风险。

4.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主要支柱产业建材行业效益不佳、房地产销售疲软、土地出让收益下降等给全年财政增收带来较大的压力,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统筹城乡发展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问题更加突出。在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粮食价格今年三月份已转升为降,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回落,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下降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6.项目建设难度较大。项目落地难度较大。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部分项目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难度大,业主投资资金落实难,项目与土地对接难,导致土地指标面临被收回的风险。部分行业、部分单位谋划项目和操作项目的能力偏弱,对前期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许多企业因资金和市场等原因将原定投资计划和投资规模调整缩小、或暂缓或放弃,如三友电子六亿支节能灯管项目、虎山集团和何家山水泥公司5000吨/日生产线项目。项目质量不高,目前要求供地实施的项目,绝大多数是投资不到千万元的小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大,1-9月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比上年同期下降9.4%。

二、2006年宏观形势及全年走势判断

2006年我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这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仍较好。IMF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略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受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因素影响,预计增长4%左右。这意味我们只要积极应对市场游戏规则,着力化解各类贸易壁垒,努力开拓国际市场,2006年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应该还是有利的。

2.2006年国内经济环境将是“紧中有活”。2005年我国经济有三大看点:①GDP保持强劲增长,一季度9.4%,二季度9.5%,预计全年可达9%以上;②投资增长距国家预期尚有距离,但结构趋于优化。1-7月,全国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3.9个百分点,离15%-20%的调控目标尚有距离。但属国家前期重点调控的钢材、建材行业1-6月投资分别增长18.6%和13%,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2.9和40.8个百分点,且两者增速均大幅低于27.2%的平均水平。③房地产投资逐月下降,但走势未定。自3月份国家出台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出台后,房地产投资增速由1-4月的27.8%下降为1-7月的24.8%。有关专家预计,目前的房地产降温只是开始,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继续下滑,对整体投资增长将产生较大的下行拉力。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6年,预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仍将在高位区间运行,但受投资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从政策层面上看,为了防止因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而引起的经济萧条,确保经济增长能在合理区间运行和“十一五”规划有一个良好的开局,预计国家将在坚持调控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繁荣,如高举循环经济大旗,加快构建节能型社会;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台《物权法》,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为企业创造较好的融资环境;等等。但能源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壁垒增多、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也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

3.我市经济总体发展将仍呈快速上升态势。“跻身全国200强县”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加快发展意识,全心全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六六”特色产业在工业中的份额继续增加,2005年1-9月的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已达42.3%,预计2006年还会继续提高。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可比上年增长20%,其效应将在明年得到显现。但整体经济受贸易壁垒、要素保障、主要支柱行业建材走势不明等因素影响,2006年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相对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6年我市发展应是机遇大于挑战,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政策出台伊始就能及时应对。

三、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2006年主要指标安排

——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8%,三产增长13%;

——财政总收入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

——外贸出口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着力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增量提质。

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借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做实区内农保田调整的准备工作,力争启动开发区四期工程,实现开放区扩容工作的突破。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收回超过期限仍未动工建设的土地,鼓励企业出租闲置厂房、建设高层厂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抓好双氧水公司年产20万吨钯触媒生产线和热电项目、恒昌链条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米摩托车链条和1万吨工业链条技改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其早动工、早投产。建设江东区行政商住区1号楼,做好行政商住区2号楼土地拍卖有关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园区环境管理,全面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促其整改。

推进江贺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江贺经济走廊南拓北联,增加新的容量,落实《江贺经济走廊规划》,抓好区内相关乡镇的协调工作,保证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顺利推进。创新开发机制,明确投资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区内企业的集中供气、供热工作,烟尘排放整治工作,做好十里牌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出让工作,抓好贺村至新205国道产业带和三道湾区片和竹木加工分工业区的规划和开发。

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突出清湖、四都、淤头、新塘边四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产业、要素、服务“四配套”,着力推动四都基地布鲁克公司年产500件铝铸件、2000万个电热管,义乌凯杰塑胶公司新型塑料制品生产线,淤头基地上海华荣消防器材设备有限公司3条新型消防器材生产线,新塘边基地浙江森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工程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力争早动工,早投产。抓实四大基地的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新塘边基地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平岗山小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科学做好可用土地的规划和安排工作。

启动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按照“大峡口”的理念,将江郎山、峡里湖、仙霞关、廿八都及浮盖山等景区开发和区内生态产业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结合互通口经济布局,着手对集镇总规进行修编,完成以峡口为中心的镇区功能规划。进一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对以峡口为中心的串联五个景区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发挥整体优势。实施江郎山景区主入口道路工程,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按照青龙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项目;建设古镇姓氏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古镇文化内涵。推出廿八都古镇旅游区、峡里湖休闲度假区、月亮湖休闲娱乐区、江南毛氏祖居及三卿口古瓷文化旅游区等招商项目对外招商。将“农家乐”开发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加强碗窑等地现有“农家乐”的整治力度,将江郎、廿八都、保安等地一批前景较好的“农家乐”纳入旅游接待网络,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型“农家乐”。

2.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提升传统产业。落实规费减免、道路运输、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水泥企业解决行业性困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拆除剩余11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达河水泥厂年产100万吨“凝石”生产线建设;启动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水泥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抢占资源领地,拓展市场外延。争取江化公司国内上市,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打响精细化工特色品牌,积极采用环保型设备和工艺,实施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附加值高、污染少的大项目,开发主导类后续产品,拉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电产业: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规范行业管理,遏制无序竞争。电光源产业:发挥三友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完善产业协作体系,促进集约化发展。消防器材产业: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力促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筹建省级消防器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构建消防器材产品全国销售网络。竹木加工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对接、资源流转以及科技合作,筹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推动竹木产品创新结构,实现“二次提升”。轻纺服装产业: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促成企业与市外、境外公司合作,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风险。绿色食品产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坚持走标准化之路,建立健全标准技术推广网络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鼎力支持为康制药等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以现有的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为载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重引进重点行业领域的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努力缩短产业升级时间,降低成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机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年度实施计划,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资金补助、技改贴息等手段,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实行资源消耗定额管理,推动部门乡镇和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抓好一批企业的清洁生产,开展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活动。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小水电、热电联产等环保型项目。加快生态市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新能源工程。

3.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深入挖掘我市优秀历史文化,在城市广场、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设计中融入我市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城北新城区规划建设,在完成城北新城发展规划修改方案、周家青广场设计方案及启动城区四山、“一江两带”文化长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抓好落实工作。抓实迎宾大桥、西环线、凝秀路、火车站广场、双塔公园、广电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以解放南路主污水管改造工程、景星路至江贺收费站主排污建设工程等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旧城区排污、基础设施配套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示范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三城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努力使我市成为三省边界名市。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三产发展规划及特色商贸、特色街区、特色餐饮等项目规划,力争付诸实施。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建材市场、精品商厦、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的包装、招商和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宗物资、农产品物流为主要内容,形成辐射三省边际的高速、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城市集聚、承载和服务功能;以培育行业协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组织服务经济的能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印刷包装、旅游观光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新的购房群体,加快写字楼开发,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向联合等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强镇建设。完善产业承载功能,打造适合发展的大平台。加快修编行政区域调整后的城镇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优化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投入,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路网建设和镇区亮化、绿化和美化、教育布局调整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商贸、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镇集聚力。围绕专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建设、中介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的互动能力。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消除体制性、政策,推动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实行社区化管理,降低外来人员准入门槛,在教育、购房建房等方面给予公平政策,不断提高强镇吸引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以清湖、上余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为重点,结合7个乡镇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吸纳下山农民1053户3548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完善干部报酬最低保障机制。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垃圾集中处理、小流域治理和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等一批民心工程,推进黄衢南高速公路、48省道江溪线改建、46省道江贺公路大修、110KV我市凤林输变电工程、小水电开发等一批项目建设,夯实城乡联动发展基础。做强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基地规模和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推进投资较快增长。

做实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联动机制,有效推进“调研-规划-项目”三大前期的联动工作,加强政企联动、部门联动,捕捉项目信息,努力发掘更多更好的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推进机制,重点抓列入计划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和土地申报、资金落实。抓好46省道我市至贺村段外移工程、城镇防洪工程、城区主干道延伸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重大探讨性项目战略性研究的责任单位。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督查,掌握项目进度,及时上报;建立市重点办负责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统分结合,协调运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时顺利推进。围绕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及时推出项目并包装上报,积极“跑部进厅”,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盘子。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激励机制,制定《2006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挂联制度。充分运用重大前期项目资金,鼓励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搜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信息,拓宽项目源,搞好项目储备。2006年拟列入XX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13个,总投资19.04亿元,我市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22个,预计总投资40多亿元,预安排争取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资15.11亿元。

推进投资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62个,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亿元。组织学习《我市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意识,做好本领域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程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科学编制;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与监督,力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按时保质进行;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积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投项目信息共享、经验共享。

推动重点工程建设。2006年预安排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共124项,总投资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亿元。其中“310工程”项目初步安排62项,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7亿元。以科技型项目、“六六产业”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生态型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业产业平台项目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计划,确保项目质量。加大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争取项目申报、建设的成功率。继续推行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促进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考核和督查力度,继续推行市政府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310工程”责任书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及时掌握进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完善重点工程建设的质控机制,健全“政府监督,中介机构监理、施工单位自查”的三级质保体系,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项目落地机制。按照项目开工应具备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条件,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未开工的促开工,已开工的抓进度。有重点的推进年产20万吨双氧水生产线、年产50万套汽车配件生产线、年产4000吨高纯度环氧树脂生产线、江贺公路大修工程、疾控中心、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实施。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树立“选商引资”理念,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意识的引进一批和我市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招商,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大专院校,和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经营基地。继续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回归工程”。

5.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

建立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推行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审核、稽查汇报、听证公示等规划管理制度。以《浙江省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整合贴息、园区、投资等政策资源,建立良性产业发展引导机制,重点向高新科技、生态型产业倾斜,逐步淘汰高污高耗落后企业。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民间投资备案制、核准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公益性事业领域。推进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定期举办网上人才交流会,筑好“聚才”平台;适时组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赴市外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招聘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本地籍高素质人才,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好“专职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