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做法范文
时间:2024-03-26 11:2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做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文化;作用
一、我国古代“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古人云:人之行,莫大于“孝”,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大致经历了“孝”行、“孝”德、“孝”道、“孝”治等几个阶段,最终走向成熟,成为中国社会最普遍的理念。
“孝”的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朴素的自然情感。在虞、夏、殷商时代,“孝”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更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处于散在的、自发的“孝”行状态,是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初期。进入西周以后,“孝”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而是人人必须都具备的美德。推行“孝”行,是周人施行德政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进入“孝”德的发展阶段。到了东周,“孝”发展到了“孝”道阶段,春秋乱世,礼坏乐崩,但在这乱象四起的时代,人们对“孝”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反复论述,研讨的基础上将“孝”提升到理论层面,成为“道”。这一时期的关键认为是孔子,“孝”道形成的标志性成果是《孝经》的出现。《孝经》是古代世界唯一的一部系统论述“孝”道的文献,深受执政者的青睐。汉魏及以后历朝,则为“孝”治阶段。“孝”治,即将“孝”道转化为治国的基本理念,“孝”治始于汉初,强化于魏晋,成熟于唐宋,贯穿至明清。
二、“孝”文化世代传承的原因
(一)“孝”文化适用于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大多主张实行大一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君主强调“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思想。儒家“孝”文化中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思想主张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提供了封建君主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合法化的基础。因此封建君主大多主张“以“孝”治国”。正是因为儒家“孝”文化的主张迎合了封建君主统治的需要,才使得“孝”的思想上升到国家意识的高度,并促使这一思想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得以迅速推广。总之,“孝”文化的官方化,政治化和正统化使“孝”的观念深入人心,保证了“孝”文化世代相传和经久不衰。
(二)“孝”文化适应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决定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催生和促进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观念,这些观念的核心就是“孝”。同样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观念反过来又强调和突出家庭的作用,进而决定了封建社会适于实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这些观念又进一步强调和巩固了“孝”的思想。因此“孝”文化与封建经济的相互适应保证“孝”文化延绵不断,得以传承。
(三)“孝”文化确定并巩固封建宗法等级观念,有利于封建文化建设
《管子》认为“孝”论主要包括三大系统,“血缘”、“师承”和“君臣”。这三大系统涵盖广泛的人物群体,凡是自然人,不可能脱离这些人物群体而独立存在。这三大系统以“血缘”为基础。“师承”和“君臣”是“血缘”的延伸。按照血统的远近和亲属,封建国家形成了封建宗族制。封建宗族制,不仅有利于小宗即家庭宗亲的延续与稳定,还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在封建宗族制的基础上,“孝”文化形成了严密的封建等级观念,这一观念,更加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统治,因而受到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与宣扬。有利于封建社会的文化建设。
三、“孝”文化的作用
(一)古代“孝”文化的积极作用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可以完善个体的道德。倡导“孝”道,可以很好的培育下一代,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促进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具有凝聚家庭的作用;对社会而言,“孝”道思想规范社会行为,建立礼仪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具有凝聚社会,促进天下一统的作用;对国家而言,“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即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这其中蕴藏着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积极思想;对文化而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同化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孝”的思想始终统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古代“孝”文化的消极作用
不可否认,“孝”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封建性、愚民性和不平等性,这些时代局限性具有消极色彩。首先,儒家思想本质上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制处于上升阶段,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的封建性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其次,“三纲五常”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曾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实行封建愚民政策,为其封建统治服务;再次,儒家“孝”道思想及封建等级观念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合法化。不平等的关系中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强调下对上,卑对尊的单项的绝对服从,增强和加剧了社会奴性。家庭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充斥着不平等的价值观念。总之,对于古代“孝”文化的社会作用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既看到其积极的作用,也不能忽略了消极作用。
四、弘扬“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的现实意义
(一)“孝”文化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的一剂良药
“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孝”表现为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敬妻贤、兄友弟恭。一个和谐的家庭必然是一个有“孝”道、有爱心、有亲情的家庭。“孝”道,则是处理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两代人成长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观念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差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代际之间存在隔阂。因此,家庭要和睦,就必须协调好代际关系,最基本的就是要传承弘扬以“孝”道为核心的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孝”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增强全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不仅能够调节和谐人际关系,更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相信,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比想成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篇2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血脉、灵魂、品格的延续,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2009年初,渤海镇以“关注民智,厚德育爱”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渤海”为目标,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并做到在“进”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求实效,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具体作法是:
一、统一思想,把握形势,认识“进”的必要
能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统一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是“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为此,2009年初,渤海镇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研讨会、动员会,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我镇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识。
(一)“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渤海的内在需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渤海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但在社会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村出现了环境脏乱、净化反弹现象;二是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孝敬老人,不重视社会公德等问题;三是部分农民为了盲目追求个人利益,造成诚信下降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寻找良策,破解瓶颈,而“传统文化进渤海”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渤海镇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剂良药,也为我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要支撑。目前,渤海镇正处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京郊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无疑会对提升渤海文化底蕴、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也将为渤海建设京郊经济强镇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作用。
(三)“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渤海人民凝心聚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一张名片。凝聚全镇人心,打造渤海区域品牌,实现突破发展是渤海镇今后的工作重点,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的凝聚全镇人心,坚定全镇上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通过打造京郊礼仪之镇,也会向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商、游客送上一张最具说服力的名片。
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选准“进”的渠道
为了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渤海镇党委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准了“进”的渠道,并精心设计了活动载体:
一是选准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送到全镇农家。为了让渤海镇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渤海镇本着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简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入手,向全镇每户居民发放了《弟子规》读本,刻制了光盘,组织了10人的《弟子规》讲师团,定期进入全镇20个行政村进行宣讲,渤海村是我镇的一个大村,集中学习有困难,他们就利用村里闭路电视晚上新闻之后播放,其他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集中和分片等形式都进行了学习,全镇受教育面达到了全镇人口的80%以上,在此基础上,我镇又在活动开展较好的北沟、四渡河、六渡河、铁矿峪等村开展了《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此外,我镇还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村村村都有道德评议会的目标,并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的“进”到了每一个渤海镇农户家里。
二是选准时代路线,使传统文化成为渤海镇的时尚潮流。为了提高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我镇在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摒弃死板的书本教材,购买当前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吴维库论阳光心态》等视频材料作为群众学习的教材;二是模仿百家讲坛模式,邀请国子监博物院院长吴志友、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李琪、张旭平、曾伟等社会知名人士来到渤海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渤海镇群众有了当面向专家请教传统文化的机会;三是将一些传统文化典故、感恩小故事编成文艺节目,组织镇栗乡艺术团入村巡演;四是征集本镇真实感恩故事,组织作者入村举办感恩故事会;五是开展了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渤海镇“扬美德、促和谐”青年辩论赛。通过一系形式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渤海镇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我快乐,践行传统美德我光荣的热潮。
三是选准精品路线,让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我镇在加强学习践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推进相应的硬件建设。一是在三渡河至南冶的穿街公路两侧,利用图文并茂形式,打造传统礼仪万米文化墙。二是结合北沟、辛营、田仙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儒家建设风格,增加儒家文化要素,提升传统文化品位。以二十四孝图为构思主线,打造北沟壁画村,体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对和谐社会的祈盼。据统计,目前全镇用于“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投入总计达150万元。通过硬件建设,使我镇在镇域环境和景观打造上,增加了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在渤海镇“学得到、看得着、用得上”,成为了渤海镇一个品牌活动。
三、发动群众,以点带面,突出“进”的实效
在开展以上形式新颖,层次鲜明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我镇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细致的组织,在半年来的一次次活动过后,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出了古朴民风。以往我镇存在着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晚辈不和长辈说话,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经常吵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人改变不良习惯。北沟村村民彭桂荣就把好多年不说话的公婆请到了家里,在一张桌子上吃上一顿乐呵呵的团员饭,隆冬时节,村民张金华每天都把老人的吊炕烧得热乎乎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证明着一个人的思想转化过程,在村民中成为一种美谈。
二是抓出了思想进步。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保护水源、保护林木、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大家通过自觉地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渤海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全镇380多名生态林管户员和120多名环境保洁员每天履行职责,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营造了渤海镇的碧野蓝天。
三是抓出了良好局面。街道的垃圾没人扫、集体劳动没人参加,这是原来存在于渤海镇的一些现象,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岔。北沟、六渡河等村的党员和群众积极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为村里铺路打道、植树造林,给困难户盖房,营造了一个个社会和谐的场景。
四是抓出了先进典型。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2009年,全镇涌现出了“精心赡养继父;带领农民种栗蘑;一人脏换来全村净;大学生村官创业北旮旯;和谐山村的领路人;为养鸡姐妹当好经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模范典型,都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四、点线结合,打造品牌,展示“进”的风采
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呈现出了“五多五少”的崭新面貌。
一是活动阵地多,无业游民少。截至目前,我镇已在下属20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学习的娱乐场所,成为村民从事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渡河村至南冶村的沿街公路上的浮雕、壁画,展现了“传统文化进渤海”的精髓;慕田峪环岛至南冶公路两侧的200多面《弟子规》道旗,向全镇人民及游客展示渤海人民打造京北礼仪之镇的决心和勇气;栗花沟至大明星度假村一线的文化墙,把人们带入板栗栽培历史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回忆;通过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群众潜移默化地参加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从而使无所事事者明显减少。
二是精品活动多,违规上访少。目前,我镇已经召开传统文化主题研讨会5次,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6次,感恩故事会巡回演讲16次,传统文化主题表演20次,发放宣传学习资料近万册,通过上述高密度、高质量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群众素质,有效的保障了全镇社会的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全镇上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没有出现违规越级上访事件。
三是感人事迹多,不孝子孙少。在“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身边感恩故事”征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感恩故事会”,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孝、德故事,让在场的听众流下了热泪。下半年我们还将把这些感恩故事整理成册,用于教育群众。为了把一个个感恩故事献给党,落实到行动上,洞台村十位老人还自编歌曲谢党恩,其事迹还上了报纸和电视。感恩气氛的形成,感人事迹的相继涌现,使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供子女读书的事情开始销声匿迹。
四是文化成果多,厌学儿童少。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和真实事例,组织宣传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将作品结集成册,其中包括:魏明俊同志编纂的《传统文化进渤海》知识读本,已经印发近千册;以及“传统文化进渤海”八首歌谣,分别为《感恩歌》、《求知歌》、《成才歌》、《孝敬歌》、《邻里歌》、《道德歌》、《诚信歌》、《和谐歌》,此八首歌谣已经向全镇村民发放。此外,在这次“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中学还重新修订了校歌,镇属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全镇青少年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的了解传统文化,饯行传统美德。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校学生“立志、奋斗、成才”氛围的形成。在今年中考中,我镇161名考生中,有近一半的考生考入了高中。
五是旅游收入多,不良习俗少。“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益渤海镇人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提升了我镇民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接待水平,2009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成多。北沟村因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北旮旯乡情驿栈一开业,就招来了八方宾客,每到周末,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2009年内,该村共接待观光团110余批,1.7万人次。人气旺了,旅游发展了,村民有事干了,随之而来的是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大量减少。
五、“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主题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把“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促进渤海镇稳定发展的大事来抓,全镇上下总体部署,逐级落实,才能抓出实效。
(二)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是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有效举措。镇、村、校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载体,又是构建和谐渤海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政府搭台,村、校唱戏,领导干部先行一步,家长、学生全面普及,有了这三方面的结合,践行传统美德才能有声有色。
(三)领导干部能否率先垂范,是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成败的关键。党团员要以身作则,学校教师要为人师表,班主任要身教重于言教,机关工作人员要以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群众作出表率。
(四)挖掘总结典型经验,是建立主题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学习践行传统美德的过程就是提高渤海镇全民素养的过程。只有通过各村道德评议会的半年一次的评比挂星活动,才能培养出大家认可的典型,一旦加以推广,在全镇定会形成人人践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浓厚氛围。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追崇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来横亘不变的思维模式及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基本停留在对学生在校安全、卫生、纪律、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指明了学校德育的方向,也指出了学生德育的目标。它解决学校德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也让学校德育有了丰富的内涵。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的做法是:
1.研究学生、设计教法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班为单位进行,班主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与关键。班主任必须先要备好课,备课有三项主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研究学生,重点是弄清学生德育方面的缺失。第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内容要分门别类,按周、学期做好计划,使之具有延续性。第三是设计教法,传统“说教式”德育方式延续到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学生德育中用处不大。如何紧跟时代潮流,最大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这就是教法设计。
2.重儒家文明为主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思想主张“礼治”“德治”“人治”。它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在。
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把儒家文明中的精华作为德育的内容,上学生弄清儒家文明中“礼治”“德治”“人治”意义与内涵;弄清儒家文明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弄清儒家文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地位。重儒家文明就是要求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需要。
3.读经诵典、促良好班学风
读经诵典是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之一。诵读的经典可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常礼举要》《声律启蒙》等。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质性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既体现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上,也体现在对人的行为修养上。通过诵读,最终形成人人读经典,个个讲修养,大家树新风,班级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篇4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在幼儿园中开展适当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思维观念、价值认同、个性品格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现在很多幼儿从小就被家长逼着学英语、跆拳道和钢琴等学各种技能。传统文化的“水土流失”,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很痛心,传统文化教育是个严重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前途。目前,在幼儿园教材中,有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了解一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感受简单的茶文化,认识传统的民族服饰、美食,开展“我是中国人”“过新年”等主题活动。但涉及的内容还是不够丰富、民族文化教育方向存在着一些偏差:
一、偏重知识,不注重精神内涵的把握。
现在幼儿园的民族文化教育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知识的灌输,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知识、符号等外在的、物化的内容掌握,让孩子掌握大量的民族文化知识和学习某些民间工艺,而忽略了让孩子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从中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我们更应该让孩子学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过分强调,忽略了当前幼儿文化教育的多元性发展。
有的教师对本民族文化过分褒扬,没有将本民族文化置于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中综合考虑、客观评价,回避本民族文化的缺陷。中国历来的教育是以“教化”为特点,注重知识,不是以理解、承认、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精神个性和独立人格为出发点,相反是牺牲儿童的独立人格作为代价的。所有用来“家教”、“家规”的内容,全都是封建伦理那一套三纲五常和“诗书礼易”等儒家经典,从而阻碍了幼儿传统文学教育的发展。
三、重模仿、继承,忽视创新。
其一教师在组织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时,机械地利用历史材料而不加以改造,依教材讲,按惯例教,或者模仿其他幼儿园、其他教师的做法,根本不考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幼儿园的实际条件,生搬硬套。其二是要求幼儿被动学习多,而让幼儿主动创新少。有的教师只是让幼儿背诵历史材料,机械地麻烦现实生活中的默写文化活动,学习民间艺术时一味追求“原汁原味”。之中过分让幼儿遵循文化传统而不注意创新的做法,必然扼杀幼儿的创造潜能,影响幼儿文化创新意识的萌发。
四、缺乏长期、完整的计划。
不少幼儿园将民族文化教育单独列为一项内容,使其游离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其他课程,而不是把它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中。有的幼儿园则缺乏长远目标,跟着浪头赶,实行一阵风式的教育。比如某段时间社会在提倡民间艺术教育,如京剧,我们的国粹。于是,幼儿园就一时兴起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熏陶,但等这阵民间艺术教育风刮过之后,就不再实行或者漫漫淡忘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在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幼儿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情感,二是了解一些优秀文化的常识,三是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技能。幼儿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的文化启蒙,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幼儿园应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民族文化内容、教法、教学途径,来科学地实施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呢?
1、传统文化教育在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指南》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作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墙装作为环境陈设的主要内容,能从情感情绪上带给幼儿愉悦感。将民族文化内容渗透到墙饰中去,作为墙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孩子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认识民族文化。例如可以在活动区投放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食品、服装、玩具用品等,方便孩子进行绘画、制作、装饰、裁剪等,让孩子共同品评,以提高孩子对儿童文化的辨别力。例如我们定州的孩子就可以设计制作定州塔、贡院、崇文街、白果树的图片等为主题的墙饰。老师可以在主题活动中以“塔”为题展开探索,让幼儿从身边的令他们自豪的定州塔说起,从而追忆我国历史,了解我国的古文化,进而扩展到长城的认识等等,给孩子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渗透。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探索、交往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民族文化因素入手,择其精华,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如传统体育类游戏特别是在我们农村,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儿童传统游戏,比如风筝、智力七巧板、棋类、九连环等,演示给孩子们看,引导孩子去玩,继承一些好的游戏文化。中国还有很多充满浓郁风情的节日文化,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的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都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中秋节组织幼儿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品尝月饼。元宵节开展猜灯谜活动,大带小做元宵、煮元宵,一起品尝元宵等活动。通过为共同庆祝节日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真正让幼儿领略到节日文化的魅力。
3、在社区活动和自然环境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大自然是一本活的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们应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如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地方戏,观看地方运动会,了解运动项目,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受到良好的熏陶。
4、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渗透。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园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将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每月发放一份家长月报,介绍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以及注意事项,让家长心里有数。我们还可以要求家长利用假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民族文化,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灿烂,与家长一起还可以培养孩子孝老爱亲、尊重师长的品质和思想。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00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并对每个中国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民族自豪感,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和继承者。
一、改变教学理念,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这种功利化做法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违背了当今高考的考查要求。
在素质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推广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淡化历史教学中的功利色彩,重视学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这要求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并以此提高自己的个人理论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以此激发其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结合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有效联系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据了重要的篇幅,并且涉及了各个朝代的多方面知识。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如在“儒学的兴起”的教学中渗透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实现知识的有效联系和体系构建。
如在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庄子的“天人合一”和管仲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想正在起源和发展时,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已经流传千年,并形成了更加科学和完整的文化体系。不仅如此,教师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中,还可以把《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涉及广泛和成熟发展,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惊叹和热爱之情。
三、结合学生兴趣,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很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主要是由于其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其内涵过于厚重和繁杂。对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从广袤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相关元素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比如美食几乎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饮食内容,让学生结合咸粽子、五仁月饼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等发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还可以⒚朗逞由斓酱统的餐桌礼仪文化,将孔孟思想“食不言,寝不语”、尊敬长者等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触手可及的内容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水平。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联系。比如在教学“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对集合儒家、《左传》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武术文化进行介绍,并结合迪士尼电影《功夫熊猫》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实现知识拓展,感知更广泛的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课本所展示和讲解的文化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瀚海相比只是太仓米,因此教师应当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以此掌握历史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篇6
1.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其任何思想观念的形成都必然离不开客观存在。在现代,有些设计师尤其是一些具有前卫意识的现代设计师,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的作品是抛弃传统,毫无传统痕迹可言,但是事实远非如此。即便是一名“极端反传统”的设计师,也不可能脱离传统,因为他必然会把传统作为反面教材来重新定义自己的新思路。室内设计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关键点等显性的传统文化到设计文化知识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等隐性的文化传统等,这些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最终风格。2.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信息的高速,计算机的更新使室内设计拥有了更强烈的时代感和现代气息,但是这种技术手段上的日益丰富并不能满足人们思想意识上的回归,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人的传统本源出发来考虑室内设计所带给人们的舒适的感觉。我们要想创作出高雅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就必然需要遵循“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传统创作之道,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得到相应的审美境界和审美意象。而这种“美”以及这种与“美”相对应的法则正是从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所总结提炼出来的。因而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理念当中去,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室内设计思想意识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独具特色,它因其自身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和文化思想而傲立于东方这片神奇的沃土。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还可以帮助我们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易经》有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就是引导我们室内设计思路的“道”,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室内设计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儒家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自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就一直作为中国的主流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流传至今。儒家思想以孔孟文化作为其主导理念,提倡以和为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讲,儒家思想所透漏出的是以情为美、以和为美的艺术理念,这对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的功能设置和空间布局提供了良好的设计角度和思路。比如,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简约风格,其设计理念最初就来源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删繁去奢”“绘事后索”。“删繁去奢”就是指去掉过于繁琐和奢华的装饰元素。现在好多设计师都提倡“以人为本”,将室内空间设计复杂而奢华,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在室内设计中便与不便是相辅相成的,过于繁琐奢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最后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人的本质就是一种动物,要让人体处于一种最简单的运动状态之中,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绘事后索”是孔子的原话,是表述其对美的一种看法,在孔子的意识里,“绘事”是指非自然的装饰出来的美,而“索”则是最自然的最具有原始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索”要美于“绘事”,这同时也是中国士大夫阶层所追求的“大美无言,大象无形”。此外,儒家思想的一些细节,也对室内设计有着具体的影响。比如“内圣外王”这个概念不仅告诉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世,其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也不可估量。中国人所讲究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核心就是修身,只有把自身的修养提高到了一定的层次才可以使得外界事物达到平顺的境界,其再拓展到外部就是家和、国强、天下平,也就是所谓的内圣为王。在室内设计中,“内圣”表现在设计师的修养上,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设计师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自身修养不够就不能驾驭那些依附于设计思想而存在的设计元素,这样的作品就会死板,缺乏灵动感。(2)道家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儒家思想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从室内设计角度来讲,具有抽象性和超验性的“表现本性”是其主要的理念,质朴古雅、虚静谦和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室内设计在形式上具有一定影响。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展现室内环境的意境美,这是质朴典雅、须经谦和的道家思想在形式上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还有“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对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也很重要,它要求我们在室内设计时要讲究人与自然、空间之间的和谐,甚至需要我们考虑到设计装饰材料的自然环保和低碳低耗无污染。道家思想认为宇宙是阴阳与虚实的结合,宇宙万物都是处于不停的变化发展之中,其有生有灭,也有虚有实,这一点从空间概念上来讲就是层次。清朝大书法家邓石如曾经说过,“字画疏可以走马,密不使透风,常计以白当黑,奇趣乃出”。中国传统室内布局正是把装修陈设同内部空间进行综合的考虑,采用计白当黑的手法,通过内部空间的灵活组合来对空间布局、立面造型、家具陈设进行艺术化的处理,这是虚实结合的典型。2、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装饰美化的影响上文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思想方面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室内设计装饰美化方面的影响。(1)汉字元素对室内设计装饰美化的影响汉字作为承载汉文化的重要的工具,是中华文明最有力的象征。汉字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对室内设计的装饰美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汉字书法和篆刻、文字暗喻、汉字图案等早已在历史的发展中具备了装饰审美的基本特征,对此,我们可从这一方面入手来分析汉字在室内设计上的最新应用。最简单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就是直接把某件名家书法作品挂在墙壁上,但这作为一种比较业余的处理方法,不值得提倡。而最经典的一种做法就是将传统篆刻的文字或是篆书的变形纹样直接融入到背景墙当中去,因为篆刻的字体比较有艺术美感,将其放在背景墙上也会显得比较古朴。此外,汉字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最广泛的一个地方就是屏风,一旦室内设计涉及到中国传统风格,那么屏风就是一个经典的元素。屏风多为镂空工艺制作而成,意在营造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视觉效果。改变以往的以雕花为主的屏风,而将其换成文字变形图案,这会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2)水墨元素对室内设计装饰美化的影响水墨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形式,其魅力就在于拥有黑白空间的特殊的视觉韵味,水墨语言的构图风格、审美特点、晕色晕染等都具有抽象化的视觉语言符号美,而媒介材料的特殊性质也会赋予其一种特殊的美。比如,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在茶几的印花玻璃上印上中国水墨画,这可以让水墨画在更多地释放其在表现空间、载体、材料的优越性的同时转移大家的视线,使大家清晰地感觉到水墨文化的艺术魅力,使大家感受到整个空间设计的清新淡雅、超凡脱俗。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力资源 发展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率先开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当时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然而在当时,中国人还未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一词,企业的人员管理是传统的行政式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仅仅是如人事考核、工资发放、人事档案管理等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到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开始应用到企业和政府的人事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试图从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各项职能。企业的激励力度也大大加强,如年薪制、绩效薪酬等措施。90年代末至今,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得到了系统性的深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而随着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资源,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得以确立。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90 年代后期, 国内开始大量引入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 如工作分析法、工作评价法、360度考核等。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先进的人力资源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常常是流于形式, 实际的管理成效甚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 还是一种文化, 有它自身的价值观念、信仰、工具和语言, 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继承性,这种文化是不可完全复制的。
无论是美欧还是日韩,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都是由其科学文化奠定的。同样,与之相对应, 中国传统文化也势必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对人的态度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将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 注重群体利益, 强调的是集体、和谐的管理。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 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西方的理性管理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 必须借鉴东方的伦理哲学和观念。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产生于西方, 但在引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东方传统文化使之完善, 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是行不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 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
(一)在重视人才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礼贤下士”的做法,所谓“士” 主要指掌握知识技能的群体,类似于今天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的君王国主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才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立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来对待。这种“礼贤下士”的用人理念和做法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当“贤士”感觉到企业的重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被企业和主管认可的时候,他们能更投入为组织奉献,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二)在选拔人才方面,我们的传统向来是崇尚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中国改革开放20 年,人本主义逐渐传播开来。但是这种转型条件下的人本主义, 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 没有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系的保证, 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 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己主义的经济人。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今天极端利己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 因此我们今天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本身“德”的要求就十分必要。
(三)在激励方面。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组织特征和个体特点的部分之一。在不同文化影响之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会带来激励的个性化。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主张把家庭伦理推广应用于社会管理, 任何时候都应该先建立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中国成功的统治者、管理者非常注重情感投入, 以赢得人心。中国员工的忠诚很多时候是忠诚于领导,而非工作或者组织。如果认为领导者、管理者对他好, 他就会忠心耿耿为其效劳, 不会去计较物质利益上的得失。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能力的培养和对人的管理, 而人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是文化环境, 因而文化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要利用文化因素, 实现人与文化的融合, 必须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公司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做到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实现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需求的紧密结合。
三、总结: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欧美的先进经验
结合前文所述,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继续保留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德才兼备、以人为本、注重家庭观念等这些文化精髓也值得现代企业学习,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这些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都是以人为本,因此中国的企业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实施符合中国企业情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静.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6,19.
[2]刘忠超,陈越涛.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关键――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在高职院校加强语文学科教育,搭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高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难免存在一些人生态度和价值取舍的问题。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资源,譬如:儒家文化中的“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为人处事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内在精神动力。当代的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国家应该有着深厚情感。但是,这些激动人心的“民族”、“国家”、“理想”等信念在当今大学生中渐渐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光彩。激发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振奋爱国精神非常重要。加强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
再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倡导核心价值。广泛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形成良好校园氛围的基本条件,它引导着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正确地辨别是非,提高鉴赏能力,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行为参照和价值取向,朝着社会核心价值观方向发展,譬如:古代君子风范就能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标杆形象,引导大学生约束自我行为,敢于为信念牺牲自我利益等等。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第一,高职语文在课程体系中缺失。当今的许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大谈特谈的是专业课程或英语课程的设置,而根本没有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被看成是可上可不上的。我们说,高职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更要为他们提供民族文化传承、个人心智教化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服务,精心酿造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学会做人、学生做事,最终达到提升人性和人力的相互统一。有些院校只看重专业课程的建设,只强调英语课程重要,认为多学英语就是与全球接轨,就是提升了社会地位。殊不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更是多方面实力的综合。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软实力还不够,语言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所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院校的教学部门都应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不应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
第二,语文课程学时被压缩和减少。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学制三年制,6个学期,语文课程一般开设为1个学期,每周2学时,按18周计算,共36学时。若除去学生实习2~3周,遇上节假日或大型活动耽误,一学期语文课30节左右,总共20多小时,甚至比不上英语课和体育课。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像本科学生那样具有学术研讨精神,也不像普通高中学生那样有升学压力,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除了上网、玩手机、运动、闲聊,很多人不知该怎么打发时间。故此,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不应只逼着学生背英语,把英语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而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多读读经典,多背背古诗文,多掌握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校可适当增加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毕竟它是举足轻重的母语。
第三,教学内容职业化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目前,高职语文课使用的教材基本由原来的纯文学内容或文学与实用语文知识相结合的框架转变为纯粹的实用型语文,以贴合高职教育中所强调的“技能”,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工具性。有的教材以实用写作为主,有的以口语表达为主,有的将实用写作和口语表达相结合。这类教材看似具有高职语文自己的“特”,与学生所学专业更加贴近,甚至是围绕专业编选教材,使语文教学实践与专业关系更加紧密。实际上,这种做法纯粹把语文当做一门技能来掌握,可以说是重技能教育,轻人文教育。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口头表达或回答问题,常常是信口开河、词不达意;平时作业或应用写作,经常语句不通、错别字不少。究其因,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太低,基础知识积累太少。所以,高职语文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是不科学的,也是远远不够的。
三、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给予高职语文教育应有的地位。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将语文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开,但是,语文课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做法严重制约了高职语文教育的发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学好语文是学生学好专业技术课程的前提,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高职院校首先要树立长远的教育观念,明确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在学校的课程管理中应适当增加语文课时,或适当增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二)重视高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爱因斯坦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高职语文教育不能作为专业课的附庸,在教学的内容、方法上不能只专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要重视发挥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健康人格,体现人文价值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对现有高职语文教材或高职语文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套合格的高职语文教材或一套合格的高职语文教学体系,应该遵循“突出实用、提高素质、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原则,突出应用写作、口语交际的实用功能和阅读鉴赏的指导功能,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不失偏颇。这就要求不断充实语文教学的内涵和人文特色,在“‘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使学生一方面“专业成才”,另一方面,更要“精神成人”,最终实现长远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三)构建具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模式。现在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效果平平,究其原因在于教学模式的陈旧,缺少活力。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先生认为:“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是不合适的,应该调整和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变化中的鲜活的文化现象和语文现象,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当代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渗透的力量,学会不断修炼和调整自己获取新的语文信息的能力,通过广泛接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四)随时随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功利化倾向突出,大学生也略显浮躁,平时的学习中往往认为技能最重要,练好技能就可以胜任一切。殊不知,人在社会立足还要靠其他一些素质,譬如: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健康的情趣,等等。这些东西,在机械化的合同、简历等叠加的语文中是不能获得的,而必须在含有文学鉴赏内容的大语文的潜移默化中汲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让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己相随。语文教师更要用通俗易懂的讲解,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引导学生拓宽人文领域,尽最大力度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选的几篇经典文章,绝不仅仅只是告诉学生社会调查、合同广告等几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对母语和民族文化增添一份亲近和感悟。要由文学经典把学生引向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这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更是语文教师必须达成的使命。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09-02
近年来,随着对通识教育和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以下三个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是如何在庞大的文化宝库中精选教学内容;二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话,三是如何将课堂教学效果持续化。目前,在课时不可变动的情况下,准确定位教学思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任务。
一、抓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文化自信力,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和丰富内涵,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运用文化视角审视当下生活、解释社会现象。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首先从本质上是一个以价值为本位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其次,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学习应当是一个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再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需要文化大环境的熏陶。针对这三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二)坚持历史继承与现实扬弃相结合。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涵为主线,同时,立足现实,以多维视角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动力;
(三)坚持正规教学与文化活动紧密配合,通过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树立积极的价值导向,保证学生的外在感受与形成有效的内在转化。
二、精心选择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鲜明地体现出丰富性、深刻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分解成以下四个层面。
(一)外在现象――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众多底蕴深厚的文化门类,每种文化门类在不同发展演变时期呈现出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文化形式,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经典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种种成就,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特点等等。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外层、最直观的存在实体,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是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内在精神――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所指的内在精神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内在精神,而是具体指向每种文化现象发展的驱动力或者每种文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性的深刻的内在品质。如“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古代宫殿、园林的发展和各历史时期的特点之外,在内在精神层面,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礼制文化等。
(三)当下意义――延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仅向我们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历史面貌”,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遗传性、现实性和变异性。它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当下的中国和每一位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这也是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巨大生命力、可以传承千年而绵绵不绝的重要原因。
(四)中西对比――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需要放置在世界文化坐标系中得以体现,所以,进行简要的中西方文化对比也很必要。如介绍中国古代艺术重神略形的写意之美,可以与西方早期的写实主义进行对比,并说明中西方差异的原因。
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三、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现状,注重“学为主体”和“信息主导”两个方面的探讨。
(一)综合运用自修与研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条途径入手。一是把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现象层面――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每次课前给不同的学生(或者由学生自主报名)布置好下节课的部分内容,如《孙子兵法》简介、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等,由学生课下自己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下次上课时由学生讲解自己的成果。
对于稍难一些的问题,可以尝试运用“研讨法”来解决。“研”,就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学术研究。具体做法就是教师把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研究的“原点”开始,阅读原始材料,让他们在材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即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点拔和总结。要想让学生真正讨论起来,一是话题要贴进学生生活,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二是要创设合理的认知冲突,在学生中间产生二元对立,激发学生辩论。
(二)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习渠道
利用网络平台,如贴吧、电子邮箱,在预习和思考练习环节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空间,有利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心得和个性化意见。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进入超星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了解、查阅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篇10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五年制高职是与初级中学对接的教育层级,初中毕业生经过五年的高职院校学习,掌握与专业对应的知识技能并获得大专学历,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认为,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理解、欣赏、接受,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践行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是“高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五年制高职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认知特点?如何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尝试做出回答。
一、认知现状分析
刚刚进入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
1.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局限于古代文学。
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是经过九年义务阶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基本上等同于中国古代文学,但对传统文化的范畴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认识和判断。古代文学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东西就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的,但远远不止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宗教文化、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建筑文化、中国政治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国管理文化、中国茶文化等,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学习的基础上,要挖掘其在文化方面的深厚含义,也要加强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学习,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全面的把握和认知。
2.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文化学习。
五年制高职学生多数是抱着学技术技能的目的踏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他们认为文化课程只不过是用以陪衬专业课的“绿叶”,无关紧要,实际上,包括语文、英语等在内的文化基础课对于一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课程可以提供专业课难以达成的人文滋养,使五年制高职学生成为认识全面、理性健全而又情感丰富的人。
3.对传统文化没有形成“自觉意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目前主要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处境有忧患意识,能够主动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加以拯救。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这种“自觉意识”是指能够意识到所教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分析处理一些现实现象和事件,也愿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五年制高职学生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
二、传承路径
如何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我们以为,必须从学校建设及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着手,才能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自觉的五年制高职学生。
1.校园建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学校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场域,校园建设中,要注意亭台楼阁的布局,桥廊路石的规划,花木草竹的栽植,尤其要重视的是,对这种做法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要通过文字的方式加以体现,使得学生目视耳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较容易地感知和领受。比如,学校在建设文化墙时,可以将“礼”、“义"、“廉”、“耻”、“孝”、“悌”、“忠”、“义”等镌刻于墙上,并辅之以文字介绍,扮靓校园的同时,达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
2.学科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学科教学无疑是五年制高职院校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主阵地。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当仁不让地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承载者,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必须纠正单纯进行文学知识传授和文艺欣赏的偏差,在进行文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语文学科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涵育,这实际上就是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且要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他学科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比如,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达到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目的;在专业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对中国相关技术史的介绍,让学生领略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等等。
3.德育过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和谐世界的建立有助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与“根”,它包括天人合一、经世致用、仁者爱人等思想。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应该想方设法地融入这些思想,比如可以选择相关内容作为班会活动主题,也可以在班级演讲竞赛、读书竞赛等活动中明确此类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熟悉程度。
4.日常活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五年制高职学生不仅要通过学习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对其知识的了解、对其范畴的确定、对其理念的正确解读等,而且要在对其精神的认知的基础上,在生活中践行和弘扬,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院校在日常各项活动中精心选择活动内容、认真设计活动流程、充分考虑活动细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进而认同、接纳和欣赏,最终愿意去在生活中践履。